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精选5篇)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 篇1
1、身份不同
公务员是行政编,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在编工作人员,从上往下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国家、省、市、县、镇,以及这些单位对应的行政机关。事业编一般是服务于这些单位,或者为社会提供公益事业的单位。
2、考试组织方式不同
公务员一般分为国考和省考(深圳、广州有市考),国考是国家机关或者派出机构的招考,而省考则是省级及以下单位的招考,涵盖省、 市、县、镇各级机关。
事业单位的招考一般是以地市为单位的,有的地方甚至是以县区为单位招考,部分地区也实行省级统考的方式,总之全国各地并不统一。
3、考试内容不同
大部分地区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只考两门:行测和申论。而事业单位考试的笔试一般只考一门:公共基础知识,有的地方可能会加考专业知识或者申论。
4、工作性质不同
公务员是行政机关的在编工作人员,而事业单位主要是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单位,有的单位是纯公益,有的是半公益,所以按照资金来源不同事业单位又分为三类: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全额拨款。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 篇2
1.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这三者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合同工和有编制的员工是一样的吗?
2.金融专业进银行好还是进国有企业好(和我学的不相关,可能比较稳定,有一点关系)?
3.是不是应届生不是参加的校园招聘的话就没什么机会成为有编制的员工啊?
4.如果进银行是劳务派遣员工的话有可能转成正式员工吗?
5。合同工和有编制的员工还有什么区别?
满意回答
1、劳务派遣员工:主要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由劳务派遣公司将你派遣到相关单位。对于劳务派遣公司你是输出人员,对于输入单位你是输入人员。你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都应该由输出单位为你代扣代缴和缴纳。输入单位为你支付劳务报酬。报酬的多少由双方公司协商。你和输入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会签订一份劳务协议。这和你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是不一样的,你在输出期间,要遵守输入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
合同工、有编制的员工:现在没有这个概念了,因为现在都应该是签订劳动合同的,都是合同工。只是合同期限不一样而已。而且签订劳动合同就算是正式员工,也就是你说的有编制的员工。按照你的思路,你在劳务派遣公司就是合同工,算是他的编制。
2、我觉得现在银行还是挺稳定的,而且收入也多。国企或是银行就看你的出发点了。现在专业与职业是否对口在很多时候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你不想荒废之前的专业,银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3、这和参加不参加校园招聘会没关系。校园招聘会只是给大家一个提供就业的机会。
4、你是劳务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但是如果你与输出单位合同期满后,并不在续订,而原输入单位觉得你不错,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的话,按照你的理解,就算是转为正式员工了~
5、如上述四点,第5点你应该能明白了。
我觉得你的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误区,这对你未来就业很不利,你可以适当的看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有编制和无编制的区别 篇3
2、稳定性。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是国家发工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一天这个单位不需要了不存在了,那么国家也得安置你,但是合同制就一拍两散了,当然,其实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员工基本上也不会随便解聘的。
3、心理差异。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肯定在工作中会更有优越感,自然,合同制的工作人员在心理上就会觉得缺乏尊重,不如有编制的体面。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 篇4
大学生村官有编制吗?大学生村官属于什么编制?
大学生村官其实是没有编制的,但会有相关的档案记录,这在以后考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等公职考试中会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来进行的招录考试。村官在两年以后不可能有公务员编制。公务员编制必须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才有,现在许多地方的政策是在服务期满了以后可以考定向的公务员,但不能直接获得编制,至于会不会有事业编制这个问题,还要看以后的政策,而且事业单位现在也是要进行公开招考的了,另外,从对你负责的角度来说,建议你看看你报考时候的招考公告,这个东西才是最准确的。
没有“编制”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村官内心最深的痛:因为没有“编制”,他们的身份尴尬,在村民眼中是“组织上派来的人”,但在基层干部眼中她们却是“干三年就走的外人”;因为没有“编制”,他们无法安心地工作,工作成绩大打折扣;因为没有“编制”,他们焦虑出路,刚上岗就想着期满后怎么办,于是忙着学习,准备各种考试。近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对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管理和优秀应届大学生选调工作作出安排。2016年全省共选聘大学生村官951名,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400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和管理政策出现了一些新变化。2016年,江苏将面向省聘大学生村官选拔300人纳入选调生培养和管理。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推荐、笔试、面试、公示、组织考察等程序进入选调生队伍。这意味着,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又多一条,不仅可以解决公务员身份,而且还能受到组织的重点关注。
了解更多大学生村官备考资料,点击查看华图大学生村官频道!原文链接:http://cunguan.huatu.com/zhinan/2017/0508/1563545.html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机关事务条例》(国务院令第6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豫办〔2012〕2号)、《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豫事文〔2012〕130号)、《洛阳市委办公室、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洛办〔2012〕40号)等文件规定,为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降低行政费用开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以及各级各类财政全额供给、差额供给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指卫生、市政、环卫等特殊用途的专用机动车辆。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管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购置、接受捐赠和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各类机动车辆统一纳入编制管理范围。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分级管理。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事管局)作为全市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管理工作,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公务用车编制的审批管理工作,负责对各县(市)区公务用车编制总量、县(市)区直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总量进行审批和备案。各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下一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定编原则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本着规范公车管理、保障工作运转、压缩车辆规模、降低行政费用、适度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公务车辆编制数。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公务用车编制数量根据用车单位人员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和实际工作需要等因素核定。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到用车单位,由单位统一管理使用。非常设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单独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公务用车由其主管部门负责调配。一套工作机构,挂两块(含)以上牌子的单位,原则上按一个单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分为一般公务用车编制和执法执勤用车编制。一般公务用车编制包含公务用车编制、老干部用车编制等。第十条
执法执勤用车编制由财政部门会同公安、国家安全、司法、纪检(监察)及其他行政执法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车辆保障装备标准和工作需要核定,纳入公务用车统一管理,不得与一般公务用车重复定编、配备。
第十一条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可不占编制。
第三章 一般公务用车定编标准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编制核定编制标准为:在职市厅级领导干部按核定的领导职数减1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在职县处级领导干部按核定的领导职数减2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超职数和非领导职务按2人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市直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按人员编制每15人核定l辆公务用车编制;所属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按人员编制每20人核定l辆公务用车编制。
第十三条 公务用车编制是机关车辆配备的基本依据。经核定的车辆编制数是公务用车配备的上限,不是必须达到的标准,可以少配,不得超配。
第十四条 老干部用车编制核定编制标准为:10人以下不核定车辆编制,11-30人核定1辆,31人-60人核定2辆,61人一90人核定3辆,91人一120人核定4辆,120人以上核定4辆。
第十五条 各级所属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规格、职能、人员编制按上述标准核定。市属学校和医院按照编制部门七定方案规定的编制人数,每150人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公务用车编制核定标准适用上述定编标准。
第四章 编制管理
第十七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市事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核定,并上报省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的公务用车编制以及县(市)区公务用车编制总量,报市事管局审批备案。
第十九条 省垂直管理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各系统主管部门拟定,报省事管局审核批准定编,报市事管局备案。
第二十条 市事管局对各县(市)区分别下达核编通知,建立《洛阳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管理台帐》和《洛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管理台帐》,并对市直单位发放《洛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册》,对各县(市)区以通知形式下达其编制。各单位报批公务用车时,必须携带公务车辆编制册。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工作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县(市)区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每年11月中旬前将本地区或本单位机构规格、职能、人员编制变动情况报市事管局。市事管局根据其变化情况,按相关标准核定车辆编制,如有调整将于第二年三月中旬前下达车辆编制变更通知。
第二十二 行政事业单位撤并、升降格或职能、人员编制调整的,原公务用车编制废止,由新组建单位重新申请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第二十三条 单位接受的国际、社会有关组织无偿赠予或中央、省无偿调拨的车辆,须符合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相关标准,并携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车辆入编手续。
第二十四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公务用车的编制情况、配备更新标准和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经同级政府批准后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册》和市事管局、市纪委(监察局)出具的相关手续,办理用车单位公务车辆注册登记手续;机动车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调剂、划转,凭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
第五章 监督纪律
第二十五条 各级行政事务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后,不得擅自变动。用车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定,对违反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购置、使用无编制的车辆,财政部门不予供给保障经费,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不予列入编制,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转入上牌,纪检监察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事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公务员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有什么区别?】推荐阅读:
优秀公务员有什么好处06-14
2018河南公务员必背常识知识点:人民法院与检察院的区别07-08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09-22
2017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养老金与退休人员同步07-27
公务员申论考什么01-01
公务员面试到底考察什么?07-07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08-19
事业单位转公务员考试10-22
公务员选调生是什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