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研究机构

2024-08-18

高校和研究机构(精选12篇)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1

1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日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0世纪末开始,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自主创新已经由政策层面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胡锦涛在2006年1月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 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并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党的 “十七大”进一步强调,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区域自主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整合了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主体的复杂的系统[1], 这个系统运行的绩效如何既与系统中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密不可分, 也并非各创新主体创新行为的简单叠加, 而需要系统和整体地进行评价[2]。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供给者, 不仅直接参与新知识的开发、生产、传播和应用, 也是知识创造以及科技劳动力生产的源泉, 兼具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导向服务等多种角色, 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源头。

本文以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 着重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其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对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对策。

2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和定位

2. 1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主要功能

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供给者, 不仅直接参与新知识的开发、生产、传播和应用, 也是知识创造以及科技劳动力生产的源泉, 兼具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导向服务等多种角色, 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源头[3]。

2. 1. 1基础知识的生产者

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源头, 首先体现在它们承担着研究和发展基础科学知识的任务, 这些科学知识的生产在短期内无法观察到其经济效益, 但从长期看, 这些基础科学知识有助于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和新思想的产生, 是创新的技术知识发展的基础, 是原始创新产生的温床, 对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扎实而深远的影响。

2. 1. 2创新人才的培养者

从根本上说, 高素质的创新人力资源是区域自主创新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 创新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主体素质的高低。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是掌握并创造新知识和技术, 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高校和研究机构不仅培养出大量的知识和研究型人才, 也是创新人才的发源地, 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才既有开阔的知识面, 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其理论素养; 既能在本专业求精求尖, 又具备通过学科交叉寻求新的突破点的能力; 既有个人能力, 又注重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索, 更注重在科研及实践中增强创新才干。这正是创新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4]。

2. 1. 3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传播者

高校和科研机构可用利用研究人才众多的优势, 研究并开发大量的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形成一批专利技术, 并通过将其专利发明和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整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研究表明, 美国获得工业专利的论文中, 由大学中的科学家署名的公众支持的科学项目占据了73% , 相比之下只有27% 由企业完成, 可见美国在技术研究领域对大学的依赖程度[5]。

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溢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论文、专利、专著出版等方式, 将包括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知识在内的显性知识溢出; 二是将管理经验、技术规律等隐性知识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开发、委托咨询、合办企业、共建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为企业培训员工、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等等 “产学”合作互动方式实现其溢出效应。

2. 1. 4区域自主创新的信息提供者

高校和研究机构利用其广泛的合作渠道, 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区域内各种创新活动和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与技术; 另一方面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资料系统及图书情报系统的建立, 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科技资源体系, 并可利用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 这为自主创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信息资源。

2. 1. 5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

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资、控股或向企业转制的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产业化, 这种产业化大多以大学衍生的科技产业和大学科技园为纽带, 从而促进新技术和新企业的产生, 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条件。在国外, 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不会直接去兴办企业, 而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人才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参与到高新技术开发区, 并吸引风险投资企业家, 进而实现创新的集聚效应。195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研究院 ( Stanford Research Park) 以及 “硅谷” 的兴起, 就是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将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科技企业孵化的不朽传奇。

2. 2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创新系统中其它主体的关系

2.2.1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

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基础的研究和开发支持, 同时向企业输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 丰富企业的创新人力资源储备; 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 实现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溢出; 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承接企业的相关技术研究课题, 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同时, 由于高校缺乏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开拓的能力和经验, 促使了高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2. 2. 2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

高校和研究机构能够与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服务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协调配合, 相互集成, 共同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活动。

2. 2. 3高校和研究机构—地方政府

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知识和技术上具有强大的研发优势, 是地方政府的智囊团, 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创新政策出谋划策, 使地方政府政策制订更加严谨并且有实际针对性; 此外, 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是地方政府相关课题的主要研究力量[6]。

3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3.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高校自主创新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 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7], 因此, 对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从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知识创造能力以及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我们用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资金的投入使用来考察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 其中: “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 以及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两项指标描述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力; “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和开发 ( R&D经费) 内部支出”指标用来评价创新资金的投入使用能力。

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上, 我们选取了 “每千万研究经费支出产生的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和 “每千万研究经费支出产生的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两个指标。

创新主体的合作体现区域内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力[8], 主要通过 “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自政府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自企业资金”两项指标来评价。

另外, 高校开展的科技服务课题有很强的 “产学”合作性质, 因此将高校的科技服务课题数也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1。

3. 2因子分析方法

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在1904年最早提出了因子分析这一概念,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实测的多个指标用少数几个潜在的指标 ( 因子) 的线性组合来表示, 从而考察原变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子分析的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寻求基本结构, 减少分析变量个数, 简化观测系统; 二是通过对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 将原始变量或样本进行分类。因子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 找出综合所用变量的少数几个不可测量的随机变量 ( 通常成为因子, 从而减少变量的数目, 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进行分组, 用少数因子代替大多数变量来分析问题) 。

假设有N个样本, P个指标, X= (X1, X2, …, Xp) T为随机向量, 要寻找的公因子为F= (F1, F2, …, Fm) T, 则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也可将其描述为矩阵的形式: X = AF + ε0

其中x1、x2、…、xp为实测变量;aij (i=1, 2, …, p;j=1, 2, …, m) 为因子载荷 (Loading) , 实质上是公因子Fi和变量Xj的相关系数, 表示xi对依赖Fi的程度。aij的绝对值越大, 载荷较大, 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反之, 载荷较小, 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为了得到因子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 因子载荷矩阵A中变量共同度和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两个变量十分关键。变量共同度描述所有因子对变量xi的解释程度, 是评价因子分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子的方差贡献则反映了因子Fi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 数值越高, 说明相应因子的重要性越高。

Fi ( i = 1, 2, …, m) 为主因子 ( 或公共因子) , 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 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 其含义须结合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而定。对于求得的公因子, 需要观察其在哪些变量上存在较大载荷, 并依此对公因子的实际含义进行命名和解释。如果对公因子Fi难以解释, 则可通过因子旋转来求得解决。

εi ( i = 1, 2, …, p) 为特殊因子, 各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特殊因子实际上就是测量变量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值, 在实际分析中往往忽略不计。

在因子分析的实际应用中, 当因子确定以后, 便可通过回归估计等方法求取因子得分的数学模型, 计算各因子在每个样本上的因子得分。在以后的分析中可以用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进行数据建模, 或利用因子变量对样本进行分类或评价等研究, 进而实现降维和简化问题的目标。

3. 3评价过程及结果

根据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获得的原始变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 Bartlett球度检验相应的概率p接近0, 通过检验; 同时, KMO值为0. 707,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方法共提取两个主要因子, 因素共同度在0. 667 ~0. 977之间, 表明各个变量丢失的信息较少, 因子提取结果比较理想; 另外, 所提取的两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6. 66% , 即这两个因子可以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绝大部分, 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区域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表2所示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因子载荷矩阵和相关系数矩阵。从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自政府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自企业资金和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6个指标在因子1上的载荷比较大; 每千万研究经费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和每千万研究经费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两项指标在因子2上具有较大载荷。我们可以将因子1命名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投入因子, 将因子2命名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产出效率因子。

注: 因子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根据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矩阵, 可以求出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 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我国各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 如表3所示。

注: F1代表 “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投入因子”; F2代表 “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产出效率因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北京市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其综合因子得分甚至超出紧随其后的江苏和上海两地区得分之和; 东部沿海地区仍然在总体表现上高于其它地区; 此外, 中部湖北省和西部陕西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表现出了比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4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省际间的对比

按照我国各区域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因子的得分, 利用离差平方和方法 ( Ward’s Method) 进行聚类分析[9]。根据聚类分析树状图 ( 如图1) ,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情况可以分为四类: 北京独占鳌头, 以绝对优势占居第I类; 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陕西、广东、辽宁、四川、山东为第II类, 这类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明显不及北京市, 但是仍具备较强实力; 第III类包括湖南、黑龙江、吉林、福建、 天津、重庆、安徽、河南, 这类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都略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前两类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河北、甘肃、江西、山西、广西、贵州、云南、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海南为第IV类, 这类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根据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结果 ( 如表4) , 从区域分布上看, 东部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体现出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平均得分0. 4345, 远远高于中部的- 0. 1149和西部的- 0. 3509。同时, 我们也发现, 各个区域内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分布在第I、II类, 而天津市和福建省以相对弱势分布在第III类中, 海南省则在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中排名末位, 与居于首位的北京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从中部地区看, 湖北在8省市中处于领先位置, 湖南、黑龙江、吉林、安徽与河南同属第III类, 实力较弱, 山西和江西两省区则处于绝对劣势; 西部的陕西和四川两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优势较为明显, 但是其他地区则基本位列第IV类。

5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5.1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1) 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升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 要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

( 2) 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 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 注意发挥行业、地方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 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 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 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 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 并将其作为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10]。

( 3) 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快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大学内部的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 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完善人才培养设施, 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 4) 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 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大学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紧密互动与结合。 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 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战略, 建设若干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 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 强化高校创新基地的综合性、交叉性, 提高国际化水平。组建一批科研设施精良, 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型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

5.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建设一支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献身科技事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希望所在。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等改革,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 国家要给予稳定支持。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 必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 “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 1) 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部分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 优化资源配置, 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 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 提高研究水平, 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 2) 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 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 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情况, 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 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

( 3) 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 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 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支持。完善科研院所的所长负责制, 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 提高科研机构内部创新活动的协调集成能力。

( 4) 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科研成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 5) 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 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通过建立有效机制, 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大学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 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摘要: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供给者, 不仅直接参与新知识的开发、生产、传播和应用, 也是知识创造以及科技劳动力生产的源泉, 兼具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导向服务等多种角色, 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源头。以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 着重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其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对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研究机构,评价, 对比和策略

参考文献

[1]H J BRACZYK, P COOKE, M HEIDENREICH.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M].Routledge Press, 1998

[2]彭建娟, 李建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及其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1) :11-15

[3]林迎星.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2 (5) :1-4

[4]陈辉, 徐根兴.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与选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17

[5]乔颖, 王永杰, 陈光.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6) :47-49

[6]林迎星.区域创新优势[M].第1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103

[7]何健坤, 李应博, 周立, 等.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9-139

[8]朱洁.高校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5) :68-72

[9]赵彦云, 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4) :59-65

[10]佟晶石.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认识[J].财经问题研究, 2002 (11) :20-22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2

摘要: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人才的竞争成为竞争的焦点。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并把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整体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对所在学校(云南财经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此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竞争 综合素质 培养途径 大学生 能力

引言

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要素的高等教育 ,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就必须培养出具有更为全面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看 ,素质是指以大脑为核心的人的身心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综合水平。“全面”是指身心的整体 ,“和谐”是指结构的协调 ,“主动”是指对自身活动的自我调控[1]。人的素质要求本身是综合性的和多目标的 ,是对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情感倾向和思维方式等的综合衡量和全面要求。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型阶段的高等教育,应切实转变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本科教育,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实施创造教育模式的课程改革;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把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由培养知识、技术型的专才更新为智能、创新型的通才;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将高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途径 ,强调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3]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提高大学生素质,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要从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建立严格的制度,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及重视育人氛围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予以强化,以培养大学生成为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会学习”本文认为应从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大课程体系;教书育人,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构建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这几方面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终身会学习的人才。再次,要求学生“学会做事”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义,在这方面尤其要注重发展大学生的特长和爱好;通过各种学术、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会交流、能动手的能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时代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高校教师应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知识、国际化交流、国际化竞争的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2]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更是人才素质竞争的时代。那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根据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具备如下几方面内容。[1]

1、政治思想素质。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要求是: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不为世俗所蒙蔽,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妥协。⑶、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与法制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概念,彼此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中。民主是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法制是实现民主的政治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该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规,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⑷、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继续发扬,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接受考验的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大学生素质的试金石,成为立足社会的关键点。[3]

2、基本品德素质。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他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大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要求是:⑴、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貌。这是知识分子的修养和风度,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处事要有风度、风格、风貌,要严以纪己、宽以待人,能团结人,能维护与他人的和睦相处。⑶、遵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为全体成员所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而大学生的学生道德主要内容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它直接关系到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貌,关系到能否赢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重要指数。[2]

3、文化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既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员,又是未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人和科学专业发展的开拓者。因此,要在所学知识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就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其次,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大学生应该广泛涉猎音乐、美术、历史、数学、哲学和语言文学,了解经济学、边缘学、交叉学科和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一个专而深、宽口径、活性大的综合性文化素养。第三、培养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吸取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展露。

4、身心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一种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主要包括活泼外向、开朗大方、热忱和蔼、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个性;真诚善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坚定意志;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承受挫折和痛苦的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主要指强健的体魄,较强的耐力、反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障基本知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而丰富多样的个人爱好。[1]

5、劳动素质。马克思说:“劳动创造美”。通过,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体质得到增强,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符合人类需求和享受的物质产物和精神财富。劳动素质目标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并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6、基本能力素质。大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善于为人处世,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甚至可以挖掘出更高层次的素质——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重要能力,故应当引起大学生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能应付新的挑战。

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对他人的东西机械地模仿,极易出现“东施效颦”现象。这就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也应该有自己的人格特点和魅力特色。

人格魅力源自较高的综合素质,体现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

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2.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4.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

首先必须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养成主动力、积极的习惯;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再则充分完善人格,自觉主动培养信仰坚定、矢志不移的坚强毅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参考文献】

[1].郑大俊,王春艳;中外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陈海燕;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研究之我见[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4].董俊;;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和谐发展的意义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1期

[5].付伟;张立红;;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培养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对策分析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的竞技项目,如舞龙、舞狮、武术等,都已经进入课堂。尤其是武术的引进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强身健体。当然,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没有完善。笔者了解到相关情况之后,通过查阅资料,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对武术的价值认识不足,教学观念落后

相比于国外引进的其他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武术的知名度就低得多,练习的人也相对较少,专业的武术俱乐部和武术比赛更是屈指可数。据统计,在2014年开展的全国高校武术比赛中,参加的队伍还不到200支,和国内2000多所高校的总量相比,可谓是沧海一粟,难免令人心生感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武术的价值,基本上都认为它是一小部分爱好者的专业。更有甚者,认为我们的中国瑰宝——武术,不过是花拳绣腿,还不如日本的柔术和韩国的跆拳道来得实在。教学观念如此落后,又怎么能让武术教育在高校中得以蓬勃发展呢?

2.武术教学缺乏好的指导教师,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除了顶尖的体育类高校,体育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一人肩负多个职位,经常出现在课堂上教授乒乓球而指导健美操队参加比赛的情况。武术作为一种后来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系统的项目,更是不受学校的重视,专业武术出身的体育教师可谓屈指可数。不少高校的武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的体育项目改行而来。教师的基础知识尚且不扎实,基本功尚且不规范,怎么能够教出好的学生呢?那些学生也只有依样画葫芦的学着教师的动作,不能领会到武术的精髓和奥秘,在武术项目中的长远发展也就成为了泡影。

3.专业武术指导用书较少,教学内容匮乏

书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前,专门用于指导高校武术教学的书籍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只能自编教材,开展授课和讲学。而部分高校则采用综合类的体育教育课本,去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行武术训练。教学内容的匮乏,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了“无米之炊”,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教起,也不知道每一课的练习要持续多久,才能深刻地映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去。总之,关于武术,高校体育教师也是甚为头痛,甚至不知道应该怎样安排好课程的进度和训练的内容。而作为被动接受的学生,更是云里雾里,不得教师的教学要领。

二、高校武术教学对策

1.转变落后观念,提升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选课中,学生都会把武术课程作为最后的选择。那么,怎样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武术课堂中来,将“中国瑰宝”培养成自己兴趣爱好的一部分,成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高校对于武术教育的落后观念。毕竟,如果一个学校开设武术课的数量就少得可怜,怎么可能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当然,学校也可以发展与武术相关的社团活动,让武术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其次,学生也要改变对武术教学的落后观念。只有通过积极的宣传,或者专门的武术表演,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武术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国之瑰宝”的奥妙,才能吸引他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2.引进好的武术指导教师,加强师资力量配备

学校要一改之前聘请体育教师的规则,在适当范围内引进相关武术专业的教师,加强学校在武术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当然,若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引进武术教师或者引进成本较高,也可以改变现有武术教师的教学现状,即使半路出家的现实已经很难改变,但是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学习武术的内涵和精髓,而不是将武术教育停留于表面的形式。最后,加强各个高校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武术教学的交流,取长补短,从侧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编制专业武术教学用书,充实教学内容

上文提到,目前和武术相关的教学用书少之又少,这就要引起我们相关武术机构的注意。一个项目想长时间地蓬勃发展,没有好的教学材料是不行的。我们的武术机构可以和出版社合作,共同编制专业的武术教学用书。同时,体育高校的武术教学专家也可以献计献策,将自己毕生的经验编成书,供其他高校借鉴应用。相信只要武术教学用书得到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丰富。

高校武术教学的普及,说明我们的武术教学已经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然而,目前该项目的教学依旧存在观念落后,教材更新较慢,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希望相关教育专家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尧.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2):48-51.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4

一、高校实施“定制培养”能达到的目标

1.“定制培养”的新教学模式,为高校与企业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定制培养”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以实现人才的定制培养。

3.“定制培养”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就业率和人才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是所有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4.“定制培养”可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需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境,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二、高校实施“定制培养”的具体方案

1.建立企业与高校网络信息平台,使学校与企业能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信息,提高学校对企业需求人才的反馈能力。

2. 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制定、调整能够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一体化。

第一,实行“弹性选课”,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定制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定制培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攻读。同时,增加相对应的技能训练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压缩课堂理论教学学时,增加技能训练学时。

第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让学生的专业口径逐年从宽到专。第一年为基础课,第二年为专业核心课,第三年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专业方向,进入专业化学习,充分激发学习热情,刻苦精学专业核心课。第四年进入专业更加细化的顶岗实践。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今后的工作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实行“动态淘汰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定制培养”的学生能达到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要求,同时鼓励那些定制之外的学生参与竞争。

3. 建立专业化、企业化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定期抽调部分教师深入企业基层锻炼或开展校企合作研发,使教师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由具有企业研发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业余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将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客座教师”的身份请到学校,为学生传授最新实践经验,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4. 建立开放的、企业化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积累经验、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将当前先进的企业研发模式、生产与管理环境、专业技术集成为高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参与由教师指导的企业研发工作等,使学生在一些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实施自己的研究计划,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强化大学生的职业化意识,增强学生职业经验,提高学生掌握前沿的研发技术和理念,使其尽早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利用寒暑假和最后一学期综合实习的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上进行实训。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尽人意.本文提出了目前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着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实用性不强以及转化率低等问题,并在剖析这些问题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作 者:李玉清 许朗 LI Yuqing XU Lang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6(4)分类号:G311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的渗透研究 篇6

关键字:宗教渗透;抵御;防范;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基金项目: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的渗透研究”(L11AZZ006)。

宗教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系,对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宗教渗透就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的活动与宣传,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从事民族分裂和控制、干涉我国宗教事务等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地发展交流日益频繁,宗教渗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扩大宗教渗透的各个领域,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渗透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职能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在育人培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学生是我国人才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境,他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正因为如此,近几年,高校成为宗教渗透的重要目标,境内外敌对势力已经、正在利用宗教对高校师生进行渗透,他们目的不仅在于扩大宗教的影响,更于我们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目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比较明显,宗教信仰的师生数量也在增加,高校的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抵御宗教渗透、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斗争的坚强防线,是当前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二、宗教对高校渗透的重要特征及新手段

一是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散播宣传材料。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现代化网络时代,宗教对各个领域的传播渗透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网络的方式积极介入,由于网络宗教行为的实现更为便捷,成立宗教网站比较随意,方式比较便捷,所以各种宗教网站纷纷建立,他们利用现代化网络以不同形式向高校师生散播宣传内容,有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对宗教比较好奇,容易被蒙骗,所以利用现代化网络传播宗教已经成为传教的重要手段。

二是外籍人员利用自己特殊身份进行传教。很多高校都有不同国籍的外籍教师及留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在学校渗透宗教意识。如通过学术讲座,授课,“英语角”,外籍教师、留学生联欢会等活动灌输宗教信仰相关内容,对感兴趣的高校师生进一步传播宗教观念,继而发展为信徒。

三是利用公益活动渗透宗教意识。有些宗教势力打着慈善捐助的旗号进行传教,在慈善捐助活动中积极让一些贫困的高校学生参加,他们以善良、友好的表面表象,博得学生的兴趣和好感进一步加入其中,进一步利用资助学费、生活费、培训班等手段诱惑大学生信教,最后发展为信教成员的目的。

三、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渗透的对策

第一,加强高校领导重视宗教工作,提高高校党政干部

政治素质。首先高校党政干部要重视宗教渗透对高校直接和潜在影响,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层层落实责任制,成立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高校宗教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依法处理利用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问题。

第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筑牢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思想防线,更好地维护校园和谐。当前,由于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西文化的碰撞等因素影响了许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大学生思想及宗教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抵御和防范宗教对高校渗透在高校中必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加快建立健全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使师生认清西方对高校宗教渗透的险恶用心和卑劣手段。

第三,加强对外籍人员的管理。近几年,一些境外宗教势力利用来华留学生、外籍教师在高校进行非法宗教传播,

高校要加强外籍人员的管理工作,对外籍人员建立动态档案,学校有关人员要多与外籍教师、留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对信仰状况和宗教活动要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

第四,加强健全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构筑抵御宗教渗透的防线。大部分非法宗教活动隐蔽性强,他们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影响力大的便捷条件,通过QQ、邮件、微博等网络平台向广大高校师生传播宗教信息,所以高校要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的监管队伍,加强网络管控和舆情引导,过滤有害的信息,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构筑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坚强防线。

第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要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防止学生因就业压力大、生活困难转而向宗教寻求精神寄托,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楠.新兴媒体视域下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探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高校秘书队伍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校秘书队伍,现状,对策

秘书是高校管理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管理中起着极其重的作用, 为整个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高校对秘书的工作要求等都有了新的标准, 然而秘书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正常发展, 必须采取对策, 提高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高校对秘书工作的新要求。

1. 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

1.1 对秘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秘书是一种行业, 国家对秘书的定义是“从事办公室程序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 秘书的工作任务重、角色复杂、压力较大。而高效秘书的工作除了上述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识素养的人, 这就对他们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及工作技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因为受传统观念的限制, 个别领导片面地认为秘书的工作只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 对秘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从而导致秘书不能真正做到“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秘书的积极性。另外, 个别地方还存在着秘书被教师看不起、认为秘书就应该低教师一等、在日常事务管理中不服从秘书的安排等现象, 从而给秘书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阻碍和麻烦。

1.2 秘书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不对口, 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在人事编制上往往只重视任课教师的专业对口问题, 忽视了对秘书等管理人员的专业和能力要求。多数包括各高校的人事职能部门简单地认为, 秘书工作不受专业要求的限制, 任何人都能干好秘书工作, 殊不知, 高等学校的专业性是所有秘书行业中要求最高的, 高校里的秘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收发员”、“保管员”、“话务员”, 很多工作比如科研、教学、实验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专业要求, 只有对本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掌握了本专业的业务知识, 才能更好地做好秘书工作。另外, 目前我国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接受正规的秘书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缺乏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较好地把握秘书的职责与权力, 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1.3 秘书工作任务繁琐, 队伍不稳定。

高校秘书既要服务好领导, 做好领导的助手, 又要服务好教师和科研人员, 负责好本部门事务的传达和布置, 还要服务好学生, 做好学生与教师及领导沟通的桥梁。不管是领导、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学生, 他们要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文化层次, 要么渴望获得较高学术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这都对秘书工作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强了秘书工作的繁琐性。另外, 在高校招生规模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秘书岗位人员编制却没能得到相应增加, 常常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 这就无形之中加重了秘书工作的负担, 使得秘书疲惫不堪, 从而导致一些优秀的秘书人才不得不跳槽或者离职, 秘书队伍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1.4 秘书职、责、权不明确,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高校秘书有责、无权、无职的现象已经是一个明显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行政人员缺乏。这一现象在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尤为突出。近几年,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院系不断细化增多, 秘书工作的内容也不断增加, 这直接造成秘书工作职责权不对等的现象, 往往是一个人从事多个人的工作, 只有责任, 没有实际的职务和权力, 给秘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困难, 增加了秘书工作的心理压力。同时, 多重角色和繁重的任务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报酬, 更不用说提拔和奖励了。

2. 高校秘书应具备的素养

2.1 职业道德素养。

高校秘书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育人,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了解教育新动向, 自觉运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服务师生, 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做好本职工作。

2.2 知识素养。

高校秘书首先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应该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 通晓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业务;最后要掌握院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职业秘书的工作规范等。总之, 这一职务的特殊性要求秘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2.3 能力素养。

秘书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这就要求秘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吸取教训, 更新知识储备, 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秘书工作还是一种管理工作, 是各具体事务的管理者, 学会对各项事务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 所以在平时工作中, 秘书要不断学习, 不断思考, 积累管理经验, 增长管理才能。

3. 完善高校秘书队伍的措施

3.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笔者认为, 要提高高校秘书的地位, 高校应该正确认识秘书这一职务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秘书职务, 正确认识和评价秘书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院系领导要切实了解秘书工作的难处和不易, 多鼓励, 勤表扬, 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让秘书人员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3.2 加强管理, 提高素质。

鉴于秘书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要想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必须加强对秘书队伍管理。首先, 合理配置秘书人员, 按需定岗, 按岗定职, 做到职权明确, 职责分明;其次, 重视秘书队伍的培训和学习, 把对秘书队伍的培训当做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抓, 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最后, 秘书人员要正确认识本职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 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服务技能和水平。

3.3 建立激励机制, 增强队伍稳定性。

鉴于高校秘书队伍不稳定的情况, 高校在注重人员配置的同时, 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激励和考核制度, 制定科学的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制度, 使得秘书工作劳有所得, 以己为荣, 提高秘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 实行优胜劣汰, 真正做到能者上, 不能者下, 把那些真正愿意从事秘书工作而又能做好秘书工作的人纳入到秘书队伍中。

总之, 高校秘书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秘书队伍建设是高校整体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秘书队伍建设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采取更多措施加强秘书队伍的管理, 不断提高秘书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 秘书人员也应加强自身素养, 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缙.高校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11) .

[2]曾炜.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 2010, 12 (12) .

[3]丁文婷.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应具备的素质[J].高等函授学报, 2010, 7, VOL5 (7) .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8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科学, 预算执行不严格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高校有计划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在高校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 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高校各项费用的收支都应按部门预算来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存在着各种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缺乏系统性, 内容不够全面细致。各部门将预算视为分资源和争指标, 虚报成风, 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收集资料数据的时候, 没有全员参与和科学论证。有的预算数据前后矛盾, 预算不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为预算而预算, 导致高校资源配置不合理,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 预算流于形式, 约束力较弱。财务上, 高校经常不按预算办事。内部控制机制形同虚设, 财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也不够。有的高校领导机动财力比重较大, 项目用途不明, 责任不清, 容易造成财务造假和舞弊。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不能按预算要求执行, 缺乏有力的监督。

(3) 忽视预算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 没有建立相应的分析、评价制度。重视高校内部财务指标、财务治理状况等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忽视外部同行业竞争形势、金融政策、市场状况等外部因素分析。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关注本高校内的收支基本情况, 而很少与同行业其他高校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缺乏深度剖析。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客观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高校资金安全也存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健全。有些高校对于校外投资、基建项目的监督和决策方面, 尚未建立有效的制度进行监控, 导致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投资期限长难收回等情况, 给高校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 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 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有些高校只重视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 而忽视了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 未将其纳入学校的内部控制范畴。产生了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如有些部门利用学校的品牌、设备与人力资源创收, 而收入不上缴;截留预算外资金, 用于设置部门“小金库”;一些高校收费没有经过教育、财政、物价批准, 擅自制订收费项目和标准, 违反规定乱收费等。

(3)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些高校虽然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在实践中, 并未遵照执行。另一方面, 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 但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素质都有待提高。很多时候, 未能真正发挥审计人员的作用。

3、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发展, 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经济业务也变得更加多层次化、复杂化, 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 仅限于提供历史数据和解释财务信息。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效益缺乏系统分析, 以至于无法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缺乏规律性认识。

4、高校债务负担过重, 贷款风险日渐显现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整体发展以外延扩大为主。各高校普遍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新校区的建设以及购置大量仪器设备。虽然高校收入总量在不断增加, 但远不能满足教育投入迅猛增长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 新建项目依靠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资金量大, 容易较快实现建设目标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 贷款资金的还本付息压力也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许多高校寄托于招生规模扩大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但招生规模扩大本身就有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贷款规模的增大, 高校信贷风险日渐显现。

5、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大部分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并不十分重视, 在财务部门下, 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或者, 设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职能仅限于计划、统计, 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控制等工作开展的不多或者根本没有开展。在财务管理方面, 相关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在新的形势下, 高校的财务工作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高校预算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 又要节约支出, 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 应尽量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 必须坚持量入为出, 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强化预算的纪律性、严肃性、权威性, 不能用行政方式干预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根据事业发展及其轻重缓急, 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重点, 兼顾一般。改变盲目争资源的习惯, 将财权和事权结合, 将真正有限的资源用于高校的事业发展。

预算编制要有完整的程序和系统体系, 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进行。不能仅凭长官意志办事, 使预算成为领导的旨意。要注意预算的控制和管理作用, 突出预算的刚性原则。预算一经确立, 不得随意变更, 应维护预算的权威性。确实需要调整时, 应履行必要的手续, 同时调整时要留下凭据, 以备核查。

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对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 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 分析造成偏差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 不断改进预算管理。

2、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业务, 使之都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最直接的目地就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各高校都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中, 应注意三个方面。

以预防控制为主, 事后控制为辅, 防止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 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

注重程序制约, 对主要业务的控制, 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程序控制, 特别是物资设备采购、对外投资、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及收费等。

注重责任牵制, 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 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及奖励办法。管钱、管物、管账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 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理或接替, 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证实移交清单。

3、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 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是运用事业计划、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 以获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指标进行。

(1) 反映学校财务综合实力的指标。该指标主要说明学校的办学经费筹集能力, 反映在一定时期办学规模的基础上, 高校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扩大学校知名度, 多渠道、多层次争取更多经费的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学校经费总收入、国家教育经费拨款额、科研活动收入、自筹资金额、社会服务收入总额、学校资产总额等。

(2) 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绩效的指标。即按照收入和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对学校财务运行的效果、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价, 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经费收入、自筹经费能力指标、经费增长率指标等。

(3) 反映学校财务发展潜力的指标。即评价高校在负债和财务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年末借款余额、年末流动资金、资产负债率、负债收入比等指标。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数据, 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类资产的拥有和配置状况, 掌握学校的总体实力, 充分挖掘学校的内部潜力, 努力增收节支, 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 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

4、加强贷款管理, 防范财务风险

合理贷款规模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基础之上。首先, 高校应当量力而行, 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其次, 高校应合理安排贷款本息的偿还时间, 每年定期按贷款余额提取贷款还款准备金。合理安排贷款本息的偿还时间。同时, 结合学校自身财务实力和国家资金市场, 在确保项目正常实施的基础上, 以资金成本最低为标准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最后, 学校应随时掌握和了解学校财务风险状况。对于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 财务部门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重新审定建设计划, 暂停贷款资金筹集。

5、加强财务人员培养, 全面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办学竞争日趋激烈, 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 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更显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 尤其是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改革等新知识的学习。鼓励财务人员钻研业务, 更新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改进并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提高高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高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东亮: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09, 23 (3) .

[2]叶敏娣: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0 (7) .

[3]郭荣坤:论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 (1) .

[4]朱玉兰: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 2011, 22 (2) .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9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研究

1.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高校教师只有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平凡工作, 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 甚至可以以苦为乐, 以苦为趣, 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所以, 教师要从执教之日起, 彻底摈弃“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在实际工作中, 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 严格要求自己, 逐渐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同志的认可。

2. 严慈、严格、严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与心的呼应。尊重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 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只有关爱学生, 才能教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高校教师要大力发扬“严慈、严格、严谨”优良教风, 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严格要求学生, 严谨治学, 博学广识, 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对学生严格要求,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发展。

3.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当今中国,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跃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一代) 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4.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关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继续发扬“好学力行”校风和“勤勉求是”学风, 博览群书、孜孜以求, 积极拓宽知识面, 要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地提炼创新, 敢为人先, 占领学术前沿阵地, 努力攀登科技高峰。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从纯粹的理论宣讲到亲自动手操作, 从迷信教材结论到真正走向真理, 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

5.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教书,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1. 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管理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不懈地抓好。各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党政负责人要共同承担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 切实履行各自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职责,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另外, 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了解新情况, 分析新问题, 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经验, 探索师德师风建设规律, 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 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工作的意见以及加强学术道德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 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实施与考核办法等,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和工作评估体系, 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逐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相关政策, 体现正确导向, 保证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3. 严格考核管理。

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 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制定教师奖惩制度, 表彰奖励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4. 引入竞争机制。

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 可有效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打破计划经济模式, 逐步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 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将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使广大教师始终对工作有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以此增强教师德才兼备的自我完善意识, 优化教师队伍。

5. 完善监督机制。

师德监督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师德规范巡视员, 采取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教师听课、学生评议等途径, 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检查, 加以示范和警戒, 督促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6. 营造良好氛围。

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 要举办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 注重加强中青年教师思想教育与业务学习。要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师德行为和高尚品德, 激发广大教师敬业爱生,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7.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利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争当师德师风的楷模。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 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方法, 树立先进模范, 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 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8. 积极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

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关注教师的自身利益相结合, 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 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施考核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原则, 着眼于解决教师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心、理解、体贴教师,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中,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刘柏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黑龙江调教研究, 2009 (2)

[2].李冬.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3].郝晓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7)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研究 篇10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与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先行之地, 是开展高校实验教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一直承担着高校本身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可以说, 实验室对于各高校, 特别是工科理科类高校来说, 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和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与打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管理者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 直接关系到这所高校对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的认知水平。高校领导越重视, 那么在政策、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就越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高校教学内容快速更新, 高校实验项目的设计与管理也向着创新、改革的方向发展, 这对各高校加强实验室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一般情况下, 实验室的装、建设、投资与管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该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但实际上, 由于种种原因, 各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上的的财力投入、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方面是非常有限的, 这导致很多实验室的设备落后、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的质量, 因此,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迫在眉睫,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

二、加强实验室的规划

规划是龙头, 对于高校实验室也是如此。没有科学合理先进的规划, 实验室就没有好的指导思想和指导规划, 就会造成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 负面影响会很多。因此, 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规划。

首先, 高校实验室规范建设, 其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应有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 要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要有明确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的长远规划时, 应与专业建设的规划相匹配、相适应。

其次, 要进行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要充分发挥实验室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环节都快速发展起来。要统观全局、加强协调、重点建设, 加强实验室的统筹规划, 把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力量用在重点实验室和学生使用率高的实验室上, 以确保重点突出, 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

第三, 高校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是实验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的坚实基础, 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实际上, 很多高校实验室在设备管理体制上分散、封闭甚至各自为政, 一些实验室设备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与优化, 仪器设备闲置和利用率低, 一些设备甚至遭到废弃。因此, 高校管理者必须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 合理科学地配置现有资源。在新购置仪器设备时, 必须加强可行性和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与论证, 要把有限的经费合理地调配和分布, 以大大提高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要有一个指导思想, 即要购置先进的、实用的、和急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系统地、渐进地发挥实验室的多种功能,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目前, 各高校都面临着教育改革和实验改革的新形势, 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形势已经明朗。

首先,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科学的分配相关资源, 据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 为了更大程度地节省资源、提高效率, 可以考虑对学科相近、内容相近、所用仪器设备大致相同的实验室进行合并整合, 这样处理, 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及相互渗透,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一般情形之下, 大力提倡各实验室之间互相协作、加强交流, 即在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管理的情况下, 实行各实验室交流, 同时加强物资设备的全过程全流程和全环节管理, 从而避免传统情况下的实验仪器设备购置的各自为政、重复购置甚至造成浪费。在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情况下, 在有时间和空间的情况下, 我们大力提倡仪器设备共同使用,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同时, 可以考虑适当情况下向所在院系开放实验室, 但也要做出时间、程序和操作的限定, 以此激励和鼓励大学生使用实验室, 充分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第二,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管理经验, 参考先进管理模式, 引入现代化、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措施和途径, 积极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 站在加强高校整体教育管理水平的高度, 不断健全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推行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和轮岗责任制, 在有关制度保障的基础上, 实现人力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方面, 对于大型、贵重仪器实行专人负责管理, 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记录, 以确保降低实验过程的损失, 并做到有录可查。

四、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发达国家, 确保高校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措施有力, 目标明确, 效果良好, 一直为人称道。这在我国高校, 也是教育管理者一直在深入和反复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只是机械地为理论教学提供实验环境, 这实际上只是低层次的管理, 并没有充分和深入全面地把实验室的宝贵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 特别是欠缺自身的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管理。大量实践证明, 最有效、最科学、最管用的领导方式, 就是以人为本, 就是高效地把人才的力量调动起来。因此,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验室人才管理。要转变管理观念和理念, 在人员管理方面, 要创新管理模式, 切实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结合高校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定实验室每个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用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同时, 要做到合理分工, 加强协调, 凝聚力量, 把大家的力量整合起来。第三, 要用良好的激励制度和激励措施, 激活人力资源, 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为高校的实验教学服务。第四, 要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外出交流、科学调研、专题讲座等方式, 大力促进实验人员对跨学科、跨专业等专业综合知识的学习, 不断改善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事实证明, 培养一支稳定高效的实验教师队伍, 是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实验室管理真正融入到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教育改革中。

二是加强物资和设备管理。实验室离不开大量的物资和设备, 特别是一些仪器设备、低值和易耗品, 这都需要加强管理, 减少损失, 提高效率。如今, 很多高校已经引入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这使得物资和设备的管理脱离低层次的人工的计算和管理, 提高到了信息化、技术化的管理层次,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账目管理的繁杂性、不科学性。为此,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更为合理调配实验经费, 以此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引进信息化很强的物资管理系统, 显得十分必要。

三是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用制度保障实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 很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实施了改革, 在很多方面实施了创新, 这为高校实验室工作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一般情况下, 实验室的建设管理, 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由经验总结而来, 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于推动实验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安全环保制度、实验教育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操作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制度、实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等, 这一系列规章制度, 基本可以构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管理, 应对此加以借鉴, 在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 实际实验室管理的长久化科学化和规范管理。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和运营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资源分析 必要性 管理方式

开放时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随着健身人群大幅提高使得健身场地逐渐紧张起来,多数健身者受到健身场地的约束,只能到公园或广场去健身,无法按照自己的健身方式、健身项目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高校现有大量场馆,系教育系统所属资源,受管理权限制、管理方式限制、受时间限制等原因没有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资源。高校体育场馆除了满足体育教学使用外,体育场馆的闲置时间还有很多,可以合理利用两方面的供需关系,在场馆空闲时间对校内学生和社会上的运动爱好者有偿开放。对这些场馆资源综合利用为学生和社会体育群体服务,使高校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同时,通过有偿服务来达到盈利目的。

一、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可以实现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开发。体育场馆从用途和任务可分为4种。第一种是体育局及相关部门管理的体育场馆。目的是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这类场馆的设计过多注重竞技比赛,内容相对单一,主要用于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场地,不适用于大众健身的需要。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主要作用是加强企事业内部员工的体育锻炼和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这种场馆通常只对本单位职工内部开放,而且规模小,容纳不了众多的健身者。第三种是私营体育场馆。经营者投资额比较大,为了收回成本及盈利,在经营项目的选择上会倾向于中高端消费的运动。这种以盈利为目的体育场馆消费相对较高,不适合大众健身者。第四种就是高校的体育场馆,具有环境好、功能全、教育资源多、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好等特点。且高校的体育场馆依托政府财政或学校的财力支持,经营的压力也不会像私营体育场馆那么大,所以体育场馆收费也不会太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经营可以吸引校园及周边社区、单位的健身人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对体育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对健身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城市的公共体育环境和设施还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而且可以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有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行和发展,使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和建设良性循环,更好地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二、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场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比赛及大型活动而建的体育设施。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的养护费用都是由学校自筹和政府补助。由于体育场馆的养护费用相当大,对于每个高校来说都会有不小的压力。高校的体育场馆要想长期地运转,进行对外开放,有偿服务,是高校体育场馆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是体育场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满足社会健身需求的有力补充。高校体育场馆的条件优越,人文环境好,师资力量强。高校体育场馆可以承载庞大的、多层次的健身群体。现今,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主要有: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外包经营等几种模式。

1.自主经营模式。体育场馆由校内部门或教职工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便于协调场馆使用时间的冲突,在制定用馆计划时更加便利,提高学校相关部门、教职工的绩效。很多高校都采用这种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

2.合作经营模式。由高校或个人组织举办协会和俱乐部,通过招募会员、开设学习培训班、场馆出租等经营方式,有偿对外开放。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在于投入小,便于经营管理。

3.承包经营模式。一般承包的甲方、乙方责权关系以承包合同内容确定。多数以承包方自主经营,承包方按时支付承包费,经济责任明确。学校主管部门不参与经营与管理。

四、开放时间管理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要避免与学校的教学用馆时间相冲突。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使教学用馆时间集中化、规律化,便于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间的安排。高校场馆对外开放多安排在晚上、休息日或假期。在白天不要安排太多的时间段开放。第一,白天健身的人群不会太多,多数人白天上班,晚上才到场馆健身;第二,白天开放时间段与教学用馆时间的冲突会对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在不影响本校师生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在服务时间和范围上,更好地利用场馆,有效提高场馆的使用率。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和利用,主动打破旧体制。分析当前形势,采用合理的经营模式,完善管理体制,敢于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协调好教学用馆与对外开放用馆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优势率,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厉.影响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赢利效果的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朱宝峰,朱红.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

高校和研究机构 篇12

一、加强保护高校知识产权的意义

(一) 提高高校的知名度, 增加高校的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客体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即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 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常分为三大类: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 而高校可涉及所有形式的知识产权。高校不断增加其知识产权的数量, 那么高校的无形资产数也在不断增长, 其资产总额也得到了提高。高校将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有偿转让或者出卖, 获取研发资金和利润回报, 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实力, 促使其将科技优势转化和提升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保持高校的技术优势, 不断开拓新的科研领域,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有助于高校争取新的科研课题, 取得国家的科研经费。

(二) 可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但是, 我们应加强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人们肆意滥用他人的创新成果, 那么就损害了创新成果权利人的利益, 打击了其创新的积极性, 从而抑制了社会的创新活动, 并且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 为“知识”走向“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极大地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 实现权利人利益的最大化, 使其在法律的保护下获得丰厚回报, 为其提供经济、有效、持久的创新动力, 从而充分调动人们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根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知识产权成果中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于高校。因此, 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 将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在将技术成果推向市场的过程中, 其个人权益, 特别是经济利益难以得到保障。随着我国陆续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专利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促进和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 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到了加强, 高校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证。在权益保证的条件下, 高校与企业联合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校企联合的加强, 高校的研究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开发, 将更有利于所产生的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更好地占领技术市场, 创造经济效益, 形成良性循环, 使科技成果更快地商品化、产业化。

二、加强管理高校知识产权的对策

(一) 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现有鉴定、奖励中增加知识产权条件;二是增加对知识产权的独立评价体系。由于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并不是高校能够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科技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二) 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高校的科研处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部门, 承担着日常的其他科研工作, 因此, 要兼顾管理知识产权的工作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是面向市场的, 与现有的科研管理性质完全不同, 所以, 高校可以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相关的各项工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代表高校对其知识产权进行管理的机构, 工作涉及高校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作, 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 因此, 高校设置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必须级别足够高, 有足够的决策权。在部门人员的选拔上一定要遵循专业原则, 至于知识产权组织机构的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高校本身社会功能的定位以及本校知识产权的数量等因素来确定。

(三) 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第一, 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责任分配制度。该制度主要涉及高校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平衡问题, 主要包括职务发明的界定和利益分享、专利申请费和维护费的承担。第二, 建立评估激励制度。虽然利益责任分配制度能够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转化运用起到激励作用, 但是鉴于我国高校目前的知识产权现状, 高校应引入适当的政策、物质、精神、竞争等多种激励制度, 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研发、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 建立技术保密制度, 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制度。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本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保密制度, 使切实可行的保密制度落实到科研课题组、实验室等等。学校各个单位要制定有关的保密规章, 规章中要明确表明本单位的保密范围对外发表文章、展览新科技和新产品以及交流有关资料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以防泄密, 造成学校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技术资料、实验记录等有关档案的保管必须规范化, 对于应该采取保密措施的要采取保密措施, 以防有关资料外泄, 同时制定严明的保密纪律, 并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对在创新中产生大量无法使用专利保护的初级技术, 关系着未来创新成果的新颖性的关键技术可以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 以避免知识产权损失。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知识产权保护是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高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条件之一。温家宝总理曾提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可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 高校应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在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时不仅要看到知识产权的创新性, 还要充分认识其经济性和法制性,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促进高校科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高校作为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阵地, 知识产权是高校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高校为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 我国必须加强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及加强管理高校知识产权, 从而增加高校核心竞争力, 提升民族创新力, 加快国家科技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刚, 王世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2

[2].王琪.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J].时代报告 (学术版) , 2012

上一篇:数字函数下一篇:老年人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