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研究(共12篇)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篇1
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和团组织指导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 既是学生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 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助手之一。总体上, 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是好的、乐观的, 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功能相对缺失等弊端, 因此, 进一步加强改进对学生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组织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
1. 功能定位不科学, 学生主体性丧失。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校组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面向全体学生, 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般而言, 学生组织首先是基于大学生群体为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而构建的, 并为其成员提供活动的平台和组织保证, 通过组织活动、营造环境和氛围、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维护其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 使成员增强责任感、提高素质、提升能力, 最终促进成员成长成才。然而, 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却往往忽视这点, 它们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组织定位在娱乐性、功利性、形式性的基础之上, 学生组织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表达、执行学校管理者的意图。而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愿却很少能通过学生组织向上反映, 学生主体性相对丧失, 学生组织也很难做到以生为本。由于功能定位不尽科学, 学生组织成为了学生自我炫耀的资本, 成为了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的途径, 成为了学生消遣娱乐的产物, 极大地影响了组织健康、科学地发展。
2. 组织架构不够合理, 工作效率低下。
随着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 各类学生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学生组织的类型日益增多, 包括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虽然在定位上有较强的差异性, 在工作职责上也有明显的不同, 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 由于学生在思想理念上有一些局限性, 在有限和特定的工作资源与政策资源面前, 谁都希望获得更广泛的工作资源, 谁都希望拥有更丰富的政策资源, 比如纳新人数、工作经费和评奖评优机会等。因此, 难以避免众多学生组织存在一定的竞争, 甚至是恶性竞争, 这样的客观环境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组织的健康顺利发展。此外, 大部分学生组织内部架构也存在着僵硬化、庞大化、垂直化的现象。组织层级过于臃肿, 组织人员数量庞大, 其结果往往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一件事情, 多头领导, 分工不明, 互相推卸责任;同一层级欠缺沟通, 工作效率低下, 导致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到学生组织持续高效发展。
3. 活动特色不鲜明, 影响力不够。
不少学生组织举办活动时缺乏统筹, 没有特色, 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申请经费而不得不举办活动, 重活动开展的数量, 轻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效果。学生组织过于强调对于传统活动的继承, 都在力争使传统活动成为品牌活动, 而不惜扼杀其他活动。很多时候, 开展的这些活动表面上有声有色, 实际上收益并不明显, 牵扯学生过多精力, 影响专业学习成绩, 同时也影响活动质量, 无法得到学生的广泛参与和认可, 长期以往, 不仅打击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而且无法实现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另外, 由于学生组织的活动宣传不到位, 又常常动用行政手段强迫学生参加, 给同学造成了逆反心理。
4. 人力资源不成熟, 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骨干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和关键, 高校学生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理念不成熟等问题, 只注重使用人而不是培养人。组织内部人事管理僵化, 成员组织创新能力差, 多有依赖思想, 做的多, 想的少, 依赖于老师的安排, 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 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了“轻奉献、重索取, 轻精神价值、重物质收入”的不良态势, 任职动机不纯, 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另外, 作为学生的自发性组织, 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同学服务, 然而在实践中, 很多组织成员缺乏这种意识,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 未能真正践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宗旨。
5. 组织制度不健全, 缺乏监督管理。
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良好运行的根本, 组织制度的“软硬”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强弱程度, 影响着组织发展的稳定性、全局性与长期性。许多学生组织并没有重视制度建设, 部分学生干部根本不清楚自身组织究竟应该有哪些制度。有的组织内部管理虽然有一套章程、规范、纪律, 但也往往是形同虚设, 执行不力、不严, 松松垮垮, 来去自由。学生组织中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制度失效, 使得学生工作无章可依, 内部岗位职能不明确, 没有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此外, 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而现有的外部激励机制容易让学生产生功利化趋向, 很难真正激发学生投身于学生工作的热情。
6. 组织建设传承不够, 文化意识淡薄。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 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如果制度是组织内对于团队成员硬性的监督机制, 那么文化则是其软性的另一种监督力量。目前, 高校学生组织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如成员变动频率高, 组织建设很难得到积淀和传承;成员个体差异性较大, 难以快速融入新的团队, 强强相遇, 需要更多的磨合等。学生的组织文化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包容性, 是一种由精神渗透至行为的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并没有把文化建设作为组织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认为它是虚幻的、可有可无的, 这必将导致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 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组织定位、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品牌活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人手, 真正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 明确组织定位,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存在瓶颈的核心是“定位”问题, 关键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文化作为导向指引学生组织的各项工作。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对于组织本身和组织内部成员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观念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能够激发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 对于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动具有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建设高品质的学生组织文化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非常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开创性工作。首先, 确认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要确定组织价值和组织文化的相互协调, 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其次, 结合院系发展总体规划和专业特点, 适应时代特色和学生需求, 凝练组织的精神内核, 形成明确的组织文化建设思路和合理的组织文化建设政策, 努力形成完善的学生组织文化体系。此外, 通过扩大宣传, 培养树立典型以及加强相关培训教育, 落实组织成员认同感, 增强组织文化的内部感知和传承创新。最后, 坚持与时俱进, 使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 不断推进组织文化建设。
2. 整合学生资源, 优化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根据学校或学院学生工作的整体安排, 应对主要学生组织的架构进行适度调整, 将各组织的资源进行整合, 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工作定位、加强协调沟通、注重合作配合, 努力做到各组织特色化发展, 实现差异化竞争。针对高校学生组织构架上存在的机构冗余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应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比如大型活动可以建立项目组负责, 日常工作可以由部门负责,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也可以明确组织职能, 做到人人有事可做, 工作有人负责, 避免责任推诿和重复工作现象的发生。对于小型活动则可采用承包制, 由班级或者社团来承担,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组织过程中, 保证组织内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3. 完善组织制度, 规范工作体系。
制度化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作、产生效益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体系, 使学生组织每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明确, 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能够在学生组织换届时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组织精髓的良好传承。例如, 制定并规范学生组织的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培养教育、激励和考评制度等, 能够保证在人员频繁更替的前提下, 学生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为了保证学生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 要特别注意制度出台的需要性、科学规范性、公正合理性及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同时, 学生组织的制度化管理也要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完善, 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4. 建立学习型组织, 打造品牌学生活动。
活动是组织的生命力, 是组织功能和作用发挥的有机载体。高校学生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本源性, 坚持和贯彻学习型组织理念。在开展活动时, 学生组织必须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把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力作为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贯彻始终。同时, 要把握学生组织及其组织活动的功能价值, 主题鲜明, 打造品牌, 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序高效的投入到精品学生活动中。可结合组织所在院系的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 引导专业学习兴趣, 也可结合时代性主题, 打造教育意义突出。传承性强的学生活动品牌。比如笔者所在学院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科技文化月、“挑战杯”创新创业知识宣讲月、学生党员风采大赛等。品牌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干部从广大同学对这些活动的喜爱和参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进而极大地调动工作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
5. 先培养后使用,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倚重力量, 是学生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的主要群体, 是丰富校园文化、活跃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组织活动的水平和特色。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 先培养后使用的人力资源理念符合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要求, 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院开展了“旗舰工程”学生干部培训班, 采用专家讲座、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 运用“实用理论+经典案例+策划模拟+移动课堂”四位一体互动教学法, 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 提升工作的实践能力, 拓展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力求培养出一支思想进步、素质过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具有代表性和领航作用的学生干部队伍。此外, 学生干部要统筹兼顾学习和活动, 努力实现组织和个人同步全面发展。
6. 加大指导力度,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目前, 有的高校对学生组织并不重视, 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为学生组织配备了指导教师, 但是没有给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待遇, 有的甚至用学生担任的助理干部来代替管理处理一些事务, 管理力度和效益难以尽如人意。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 积极扶持、规范运作, 促使学生组织健康发展。要加大指导老师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力度, 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 在充分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意义加以引导, 并提供建议、方法、辅导和服务, 使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自由和充分发挥, 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黄平.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41.
[2]于游, 孙远平.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现状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6) :144.
[3]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内涵重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24.
[4]边婧, 宗彪.浅议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 2008, (27) :192.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篇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活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应该充分认识高校学生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功能,明确学生工作思路,创建高校学生活动品牌,实现学生活动的全覆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国际竞争力.
作 者:田德生 周利峰 亓来华 尹小钢 作者单位:田德生(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湖北・武汉,430030)
周利峰,尹小钢(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亓来华(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篇3
考风考纪是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学生素质和道德标准的重要指标,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实找到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通过多种途径,笔者获得了一手数据,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现状
1、各高校存在考试诚信缺失现象,但不是主流
从各高校的调研情况看,同学们在座谈、班会和问卷调查时不刻意避讳诚信缺失现象,结合各类考试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共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147份,调查结果显示:因担心考试不及格而经常作弊的人数占到7.09%,有过作弊行为的人占到了总人数的27.63%。总体而言,各高校目前确实存在各类作弊现象,但绝大多数同学从思想和行动上都能自觉抵制, 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2、考试诚信缺失等手段呈现多样化
各高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校园内考试作弊形式五花八门,包括考场剽窃他人试卷、缩印复习资料,将文字录入到手机、MP4等电子设备中,将考试相关内容提前写在手臂、课桌、墙壁,利用蓝牙耳机让其他人在考场外读答案,利用微信传递答案,甚至有些学生在考前或考中窃取试卷,更有甚者利用非法途径办理假证件,找“枪手”替考。从以往因考试作弊处分的案例看,以上考试作弊方式已经从国家级考试蔓延到校内各种考试。
3、考试诚信缺失学生范围扩大
从考试作弊的学生类型来看,尽管大多数为平时学习不用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但其中也不乏优秀学生。从不同高校的调研情况看,有的学生干部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争取入党、奖学金、荣誉、就业等没有抵挡住不劳而获心理的诱惑,走上作弊的道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4、考试诚信缺失的学生的年级和科目较为集中
我们对各高校作弊年级学生分布比例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抽样调查显示,所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大三近23%的学生曾经有过考试违纪或者作弊行为,大四学生因为找工作或者考研未能安心学习致使该比例达到29.5%。
5、考试诚信缺失心理分析
从不同高校的实际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各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侥幸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多是成绩中下等、喜欢碰运气、平时学习不用功、虚荣心较强的学生。第二,冒险心理,这类学生最大特征便是不计后果,多见于基础较差、表现不好、有作弊“前科”或者濒临降级或退学的学生,很容易铤而走险。第三,虚荣心理,多见于品行和学习较好而又好面子的学生,考试时碍于情面和同学关系违心地将答案告诉别人或为身边同学旁窥答案提供便利条件。第四,不平衡心理,这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比别人认真,成绩也较好,但在考试时由于其他同学作弊,考试分数超越了自己导致心里不平衡,进而开始效仿。
二、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学生因素分析
1、目标缺失,没有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在学校实际调查中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与出路在哪里。这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高中时以考上大学为最大目标,进入大学后认为任务已经完成,从而对于学习不再感兴趣,没有了学习目标,对于未来思考的很少,没有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2、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缺乏专业认同感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高考时由于专业被调剂或对专业不了解,导致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认同感不强,没有学习动力,为应付考试选择作弊。我们对大一学生所做问卷调查显示,4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动力,有厌学情绪。
3、学生过度追求个人发展,存在功利心理
学生成绩好坏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担任学生干部、5%转专业、保送研究生、就业等,部分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者达到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习成绩和大学外语等级的要求,在与其他同学竞争中取得优势,以至产生了考试作弊的念头。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20.2%的学生会因为以上原因选择作弊提高成绩。
4、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大学管理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和空间,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放松了对大学课程的学习和钻研,将学习摆在次要位置,反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团活动、社会兼职或其他课外活动中;有的甚至过度玩电脑游戏、谈恋爱、随意旷课,这类学生平时不注重专业学习,考试时抱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作弊,蒙混过关。
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自身因素是导致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虚荣心理、功利心理和盲从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进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坤林.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博弈分析与对策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2] 唐霄.唐子芹.赵慧.吕伟斌.对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浅析[J].学术论坛.2014(4)
高校学生干部评价研究 篇4
1 高校学生干部评价现状分析
1.1 评价指标模糊, 缺乏针对性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 设计者总想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的学生干部评价结果, 而将一些无法给予准确评价的指标也列入评价指标中, 如思想政治表现、人际关系等项目。让评价者去评价那些自己力所不及的内容, 显然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 有可能使学生干部评价流于形式, 背离评价目的。
1.2 评价方法过分依赖定量, 缺乏科学性
教育本身的规律及教育对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了教育评价活动的2个尺度, 其一称之为合规律, 其二称之为合目的。因此, 在构建学生干部评价体系时, 既要使其“合目的”, 又要使其“合规律”。
就研究方法本身而言,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目的上, 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研究对象, 定量研究旨在确定关系、影响、原因。任何单一的研究方式都不足以使评价“合目的”“合规律”。因此, 在研究和构建学生干部评价体系时, 定量和定性2种方法都有价值, 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1]。
有些高校在评价学生干部过程中往往存在将评价结果简单量化的现象, 以便于给学生干部排出“等次”、鉴别出“优劣”。事实上, 学生干部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人才价值判断活动, 有些特征仅仅用量的指标是很难准确界定的, 如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好、较好、一般、差等, 它们之间的界限、标准较难区别和把握, 评价者在评价时会加入个人情感因素, 使学生干部评价缺乏科学性。
1.3 评价结果处理失当, 信息反馈不到位
高校学生干部评价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和较强专业性, 因此只有对评价指标的含义充分了解的专门人员才能对评价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处理。另外, 对评价信息的解释事先应有明确的规定, 即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框架。但有些高校的评价结果并不向学生干部公布;有的信息反馈滞后, 学生干部要到下一学期才能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 且结果只是一个具体分数, 学生本人并不知道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此做法, 不仅没有增强学生干部对评价的参与意识, 反而挫伤了其积极性, 使其远离了评估, 甚至激化了生生、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很难发挥学生干部评价的沟通、导向和激励作用。
2 高校学生干部评价实施
2.1 确定评价主体
不同的评价者站在不同的角度, 对同一名高校学生干部评价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 甚至完全相反。学生生活在一起, 彼此了解比较深入, 学生应该成为学生干部最具权威的评价者。但也不可否认教师在学生干部评价中的作用, 对学生干部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等深层次要求项目必须由教师来评价。同时, 后勤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 如是否爱护公物、是否遵守宿舍管理制度等则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因而, 学生干部评价的评价者应同时包含学生、教师、后勤管理人员, 并有机结合三者的评价优势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干部。
2.2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在制定评价指标时, 要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 依据学生、教师、后勤管理人员不同的认知特点, 分设出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允许指标下的多样行为存在, 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作风给予较宽松的存在空间。
2.3 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明确了评价主体,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而能否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传统的统计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对一组学生干部作出评价, 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定量。当前学生干部评价多采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 如模糊综合评判法、神经网络评判法等及其相互融合[2~4]。
2.4 采取现代化的评价手段
高校教学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更新教学评价手段, 积极开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干部评价系统, 包括原始数据录入, 评价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处理、公布及反馈等, 实现网络化, 既可在评价的组织实施上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又能采集到足够多的评价样本, 且出错率较低。
2.5 正确利用评价结果, 及时准确反馈评价信息
进行学生干部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干部发展, 提高人才质量。只有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才能使评价具有意义。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必须慎重。由于学生干部的优劣标准较难掌握, 各种因素都能影响正确判断, 因此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不能简单化, 发现问题时要认真调查、分析, 找出原因, 切忌以一次评价结果为定论, 挫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若能利用校园网络, 建立学生干部评价网络查询系统, 通过赋予不同的查询权限实现分级查询, 将不仅有利于学校加强对学生全面科学管理和准确了解其学习、生活、心理动态, 且更能准确及时地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本人, 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如校领导可以查询全校所有学生干部的评价结果, 院系领导可以查询本院系所有学生干部的评价结果;学生干部则可以查询自己的总体评价和各指标的单项评价结果及自己所处的位置。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生干部评价可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强化教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 在学生干部评价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 以肯定评价为主;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以动态评价为主;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以综合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以他人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人工评价与网络评价相结合, 以网络评价为主[5]。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学生、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干部评价, 评价结果以量化形式体现。教师、后勤管理人员评价采用等级记分法, 以使评价结果拉开档次, 反映学生干部的差别。学生评价指标设置为选项式问卷, 每一指标对应给出3个预选项, 学生凭平时学生干部的表现任选其一即可。计算学生干部综合评分时, 学生评价占40%, 教师评价占30%, 后勤管理人员评价占30%。通过2年实践, 我校先后评价学生干部近500人次, 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继英.定量和定性研究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8 (4) :82~84.
[2]罗晓芳.管理干部综合素质模糊评价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J].科学通报, 2004, 20 (3) :225~228.
[3]鲜晓东, 熊庆宇.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学生信用模糊评价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03~205.
[4]范慧婷, 王恒山.军事科技人员综合素质模糊评价体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4) :179~181.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综述 篇5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近来我国高校体育杜团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为我国当前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发、建设、改造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张勇智 王莹莹 作者单位:张勇智(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王莹莹(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 高校 网上评教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和根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是高校管理者掌握教学动态,维护教学秩序,健全教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根本途径。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采用“学生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教”这五种主体方式进行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①其中,“学生评教”被认为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评教方式。因为,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接受者,是教育产品的第一消费者,所以,由他们对教学和课程所作出的评判是最具说服力和最具针对性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完善,“网上评教”开始取代 “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传统的学生评教方式,成为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评教主流模式。②
1 对学生网上评教模式的质疑
随着校园网的建设和完善,在现今的信息化大环境中,运用高效率、高交互性、高时效的网络进行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已是大势所趋。网上评教的便捷性以及与学校教育系统的统一性为学校管理者及师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适应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对学生网上评教的质疑也随之而来。很多人认为学生网上评教的盛行是来自网络流行的推动力。社会体系中的各部门都追求管理信息化,而学生网上评教就是这种一味追求信息化的结果,其存在的合理性值得质疑:
(1)学校管理者质疑网上评教系统的性价比。在中国,从一家软件公司购得一整套网上评教系统需要几十万使用费和每年一定的维护升级费用,价格成本远超出其他传统评教方式。这对于很多经济实力不够的省属高校来讲,尤其是一种经济压力大于效率压力的资金投入。
(2)高校教师质疑网上评教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估,其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进而及时改进课程安排,改善课堂气氛,完善师生沟通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现实中,高校往往把评奖评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与学生网上评教挂钩,并且将学生网上评教作为一个权重很大的评比指标,造成网上评教对于教师的奖惩性效用大于促进性效用。这样一来,网上评教对于教师来讲就是一种紧箍咒,为了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好评,许多教师不得不迎合讨好学生,降低对学生的课业要求,在课堂上讲些学生喜欢听的浅显内容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那么,网上评教反而是降低教师教学质量的一大原因。
(3)学生质疑网上评教的有效性。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采访之后,发现学生普遍质疑网上评教的有效性。不少学生反映,自己评教之后,老师以前怎么上课现在还是怎么上课,严重质疑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根本就不知道网上评教的意义是什么,所以也不愿意参与网上评教,对学校组织的网上评教,不仅持质疑态度,甚至持有抵触心理。网上评教的数据直接来自学生,如果学生因质疑和抵触网上评教而对评教工作不重视,随便填写,甚至胡填乱写,更加使得网上评教有效性降低,陷入恶性循环。
2 学生网上评教模式的问题分析
学生网上评教的意义和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现状中,仍旧有来自各方的质疑声。应该说,这并不是网上评教这种模式不好,而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步入了一些误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上评教指标体系不完善。④网上评教系统的首要问题就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学生需要依照各项指标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教师需要各项指标来全面体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者需要根据各项评估指标来对教师进行评优评奖。但是,现阶段网上评教指标体系却不尽如人意。首先,对于学生来讲,现阶段的网上评教指标有很多都不理解,也没有参照标准,如“教师仪表”这一项的考察,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同的学生所认同的教师仪表也不同,像这类指标就很难达成有效评估结果。其次,对于教师来讲,现阶段所施行的各科各课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十分不公平。因为课程有专业课和选修课、文化素质培养课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等区分,不同的课程难易程度和讲学结构也不同,统一的评教指标体系对于教师不同侧重点和不同特色的教学来讲很难进行区别评估。最后,对于学校管理者两讲,现阶段的网上评教指标都是由他们建立的,而这些管理者并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欠缺以及不了解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他们所建立的指标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做一项并不是自己擅长的工作本身也使得管理者十分头疼。
(2)师生对待网上评教的态度不正确。⑤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对待网上评教都是一种不积极或者抵触的态度。他们首先对网上评教的有效性质疑,认为学校组织网上评教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效果,老师们以前怎么上课现在还是怎么上课。其次,由于网上评教活动一般都在学期末才开展,很多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即使会促进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改善,自己也没有机会感受到了,所以更加不愿意主动参与网上评教。而对于教师来讲,由于评教结果会和自己的评优评奖、年度考核、职位晋升等挂钩,他们为了取得学生对自己的好评,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课业要求,课程目标变成主动迎合学生喜好。
(3)网上评教系统的成本花费过高。⑥学校引进网上评教系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前期包括几十万的购置使用费,后面还有每年的系统维护和升级费用。使得网上评教系统的性价比成为高校管理者的一个忧虑。网上评教系统的高效运转还基于校园网络的设备性能。高校资金有限,而校园网建设花费很大,所以现有大多数高校的校园网都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在网上评教期间,经常由于校园网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评教活动。
(4)网上评教反馈信息不充分。鉴于评教结果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一般学校在反馈结果信息时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将信息受众的知情权划分不同等级,有区别地进行反馈。教务部门掌握全部信息,二级学院一般只掌握本部门的评教结果信息,教师可以了解本人的评教结果,而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就少之又少。对于教师来讲,所得到的评教结果并不充分,评教数据的意义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3 改善学生网上评教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网上评教的指标体系。完善网上评教指标体系首先就是要设计补充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估指标。这个设计补充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理应具有评教指标设计的话语权。教师作为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所教课程是最了解的,对所授专业知识也是最清楚的。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补充应该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计补充指标体系。
(2)加强对网上评教的宣传。许多学生和老师对网上评教的认知上都存在误区,导致对待网上评价的态度不积极不认可甚至抵触。这些都是因为师生对网上评教的过程、意义和效用认识不足。作为学校管理者,加强对网上评教的宣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年级大会集中组织告知学生网上评教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他们是最终受益者。其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校园媒体呼吁学生积极参评,正确参评,以公平公正地态度对待网上参评。同时学校管理者应该将网上评教作为一种促进教师改善教学质量的发展模式,而非功利性的奖惩模式,让教师重新将重点转到学风建设,稳抓教学质量上去。
(3)设立多方位的网上评教结果反馈路径。针对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反馈的单一性,各高校应该建立多方位的学生评教结果反馈路径。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在反馈网上评教结果时,对于好的结果应该自由反馈,对于坏的结果应该进行普遍提取,匿名反馈,对于必要的一些结果应该及时进行适当的讨论研究,做到充分利用网上评教的结果。而对于学生要求知道评教结果和评教对教学质量的具体改进,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给予重视,及时将一些相关的教学处理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对网上评教“流于形式”的误解中走出来,积极正确地参与今后的网上评教活动。
高校学生课堂参与研究 篇7
在一些实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归结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出现下降③。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少,许多学生在课堂中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即便在一些课堂中学生参与其中,也多是被动参与,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而已。因此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
《现代汉语词典》将“参与”解释为“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美国学者阿斯汀在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提出,学生参与是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活的过程④。如果将学生参与的场景放在课堂,则可以将学生课堂参与定义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是自己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⑤。
一些研究者针对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下降进行原因分析,归纳出多个原因。如学生长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会也不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在高中教育中被教师灌输大学教学管理很宽松的印象,因而不积极投身于课程的学习;大学教师习惯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学生较少参与课堂。这些原因只是浅层次地分析了学生较少参与课堂的现象,未能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来深层次地分析。
二、学生课堂参与的心理过程
图1 参与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参与是一种行为,而行为的产生需要先有动机存在。因此参与行为的产生需要用动机理论进行分析。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产生后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只有在不断重复和强化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之后才会进行持续性地参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心理过程如图1所示。
(一)参与动机形成
动机是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理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动机的形成离不开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的诱因。内在驱动力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引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内在需要包括求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好奇心,希望通过参与课堂学习获得对于未知事物的了解。尊重的需要指学生希望在课堂学习中表现良好能够获得父母的称赞、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最终获得考试成绩高分,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体现自我价值。学生参与课堂的外在诱因指的是学生在参加课堂学习时来自外界的压力或吸引力,如教师以作业或课堂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压力,学生群体要求学生个体一起参与的压力,教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吸引力,学生群体依靠群体情感而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吸引力。当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诱因朝相同方向产生作用力时,就促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
(二)参与行为发生
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即学生有了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也并不一定就会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从参与动机的形成到参与行为的发生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是否方便,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供其顺利进行课堂学习等。只有当其参与动机足够强烈让学生克服不良影响因素时才会真正产生参与的行动。
(三)持续参与学习
图2 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关系
学生参与课堂是否可持续也值得关注。在一些课堂中,学生参与到教师提问的环节,但只是简单地一问一答式的浅层次思维的参与,或者学生按教师要求参加课堂讨论,形式上热热闹闹,收效却很小。这样的学生参与只能视为浅层次的参与,一方面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很难持续进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反应,当刺激对他有利的,他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刺激对他不利,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⑥。要将学生单次短时间参与课堂学习变为多次长时间参与课堂学习,就需要对其参与课堂学习进行正面的强化。
三、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
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分析来看,在不同的参与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一些是正面促进学生参与行为产生的,也有负面阻碍学生参与行为产生的。只有当正面的影响因素强于负面影响因素时,学生的持续参与行为才会产生。
(一)影响学生内在动力的因素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主要受到其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影响。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可以了解到形成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的因素包括三个正面影响力的因素,即求知的欲望、获得尊重的欲望和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的欲望,一个负面影响力的因素,即对学习厌恶的情绪。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了解未知世界的欲望,因此求知欲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要正面影响因素。尊重的欲望也是人的需要之一。人都是社会人,与他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要体现其个人价值,实现自我,认真参与课堂学习是最常见的途径。因此求知的欲望、获得尊重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欲望是学生参与课堂重要的内驱动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观察及访谈会发现,理论上存在的三个需要在学生课堂学习中表现却不明显,相反,许多学生学习厌恶的情绪较强,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更加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个人原因。要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非常困难。
(二)影响学生产生参与动机的外在诱因
在对学生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将影响他们参与课堂的外在因素分为教师、同学和课程三个大的方面。教师的个人魅力成为影响学生产生参与动机的外在因素。有一些学生因为和授课教师熟悉,欣赏教师的个人风采,所以比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当然教师的教学能力比其个人魅力更显得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语言表达都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动机。并且教师的个人能力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趣味性、课程的难度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将更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参与动机。所以当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适的处理,使学生产生了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降低,那么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也将增强。课堂教学任务严格的考核方式使学生不得不参与课堂学习以顺利完成考核,这也将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当然这一个阶段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忽视,在积极且有明确分工的群体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也将增强。
(三)影响参与动机向参与行为转变的因素
在内部动力和外在诱因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参与动机不一定就会转变为参与行为。这个转变过程受到了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学生的个人能力,这包括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个人素养。如果没有基础的知识铺垫,那么学生难以接受新的知识。比如,在不熟悉会计基础科目设置的情况下,学生就难以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也就很难参与到《财务管理》一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个人能力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学习能力。不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训课程,在教师讲解或指导下,学生只有理解教师真正意图,才能按照要求参与课堂学习。个人素养包括个人的口头表达、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很多时候学生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进行思考,但苦于自己的个性、不善言词的缺点而不能有效参与到课堂中。二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如教室桌椅、机房电脑、实训室设备。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些学生就明言传统教室秧田式桌椅布置会影响他们的课堂讨论;使用机房电脑时,遇到死机或运行速度慢也会打击他们认真参与学习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在学生产生参与动机之后,如果遇到一些不良诱导,如手机发出的消息声,其他同学的打扰等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放弃参与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干扰中摆脱出来,顺利实现从参与动机向参与行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监督之外,还要适时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加强指导,以降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难度。
(四)影响学生持续参与课堂学习的因素
激发学生的参与行为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并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行为,形成持续参与。不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还是行为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都提出若要获得人的持续行为,就要让其不断得到行为的正向刺激,从而主动重复其行为,最终不断学习获得技能。因此在学生的参与行为之后,能否及时得到正向刺激就影响长远。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能够获得知识、技能,提升其个人能力,满足其求知欲,那么这将减少其厌学的情绪,增强其求知的欲望,也就更容易地产生继续参与的动机。许多的研究都发现,鼓励的正面刺激作用会大于批评的作用,更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级的动力。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肯定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学生的个人满足心理,实现其获得尊重的心理需求。
在学生的参与行为之后,不论其参与的结果怎么样,都要给予其正向的刺激,以使其不断产生新的参与动机,从而持续地参与课堂学习。
四、结语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在学生参与课堂的心理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将影响学生的参与效果。但归纳起来就是内因和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学生参与的内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外因则是教师、同学、课程及环境。外因是可以改变的,内因也可以在外因影响下进行改变。因此,可以从外因着手,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优化课程,改善教学条件,减少一切不利因素,从提高学生一次、两次的课堂参与开始,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最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摘要: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参与课堂的心理过程包括产生学习内在需要、参与动机形成、参与行为发生和持续参与行为。文章分析了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各个因素,为解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篇8
1 学生组织管理理念创新
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组织是在校大学生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的建立与发展过程需接受学校监督和管理。它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目标的实现与其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对内, 树立学造词习意识, 始终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理念;对外, 树立服务意识, 秉持打造服务型组织理念。
首先, 明确组织的独特定位和特定职能, 加强组织管理理念服务化建设。“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专业化是指每个组织在设立自己发展目标基础上, 对组织职能进行准确定位, 一个组织若要发展得好, 就必须做到业务专业化。一个组织要不断发展壮大, 还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活动。“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 每一次活动都要格外注意树立和维护组织形象, 从活动策划, 到活动实施, 再到活动后经验分享都应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应建立统一范式或流程, 做到时间统筹、实效高能, 最终达到组织内部成员对活动的认知、宣传标准化, 组织外活动受众对活动评价整体正效应。
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都需要一个坚固的内部建设。应该参照企业化管理模式, 在组织内部引导成员不断学习、反思、总结、进步的一种学习理念, 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内部利用例会、经验交流会、学习沙龙来形成组织成员分享和讨论、学习的氛围, 通过组织成员自我和相互学习和分享, 指导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来提升组织整体绩效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
对内培植“家”文化, 一个组织要提升组织凝聚力, 组织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由于兴趣、爱好等原因, 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组织, 一起奋斗、工作, 组织成员也会产生感情。“家”文化的营造需要从点滴做起, “润物细无声”般使成员间情感形成由分散到凝聚的迁移:例如, 组织可通过登记成员个人信息, 以制作电子贺卡、组织成员成长印记视频、DIY手工形象纪念品等形式为过生日成员送上祝福;通过组织工作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素质拓展游戏等形式, 为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成员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团队保障协作机制, 舒缓个体压力, 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或会议、活动实效, 使得成员彼此更加信任。“家”文化的作用在于其有利于组织精神和文化传承。一个组织的文化, 体现于它的生活方式, 每一个优秀的高校学生组织的文化, 内化于具有外在张力的组织精神, 外化于独特的组织运作方式。而组织优良精神传承是组织运作方式得以保留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以老带新”传帮带可以让组织精神在言传身教中得以传承, 使组织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2 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创新
学生组织管理机制, 实质为管理系统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其表现为为运行、动力、约束三大机制。实现机制创新, 对于高校学生组织, 将部门负责制作为基础, 可有条不紊实现组织有效运行, 在部门负责制基础上引进竞标制可激活组织动力。
部门作为组织中一个“细胞”, 有分工和职责, 根据部门职责要求成员履行, 且要求成员立足本部门, 将工作做熟、做优、做强, 长期以往, 便可培养一批“专家”。部门负责制是组织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和基础。
采用部门负责制同时效防止成员心理倦怠。对于组织而言, 系统分工产生一般会提高专业性, 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但个体对组织体系整体认知会与系统分工发展程度形成负相关, 这会成为影响组织成员对团队工作中个人价值成就感认同降低的因素之一, 而个体对专项分工熟练程度也会与工作倦怠心理形成正相关, 使部门负责制培养的学生“专才”, 在长期工作中容易出现无新意、无挑战的倦怠。组织内部专项竞标制可有效解决, 激活组织的“细胞”。一方面, 竞标项目不是日常工作, 是组织内部较重大、需举全组织之力来完成的品牌活动, 竞标成功者可获得专项活动指挥决策权, 使其拥有应用综合能力, 深化对组织整体认知,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为其个人发展提供挑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竞标项目中未中标部门、个人, 在原有负责制基础上, 在专项工作中负责执行, 但决策者转变, 会为其视野及工作思路拓展提供全新感受。具体做法, 竞标在组织内部开展, 至少要三个以上部门竞标, 每部门至少3人。竞标者要有方案, 进行公开演讲, 由组织全体成员和指导老师对竞标方案可行性、效果等进行评价, 通过匿名投票决定中标, 指导老师应对竞标过程进行分析、引导和纠偏, 并拥有一票否决权。竞标个人代表自己所在部门, 组织中任何人只要有意愿、有想法都可参加竞标, 不管成员还是干部。中标个人为活动第一负责人, 中标部门为主责部门, 组织中其他部门和成员均需服从中标部门和个人统一安排。
3 学生组织管理创新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容, 从招聘、面试、培训、考核模块进行高校组织管理创新性设计和实践。
(1) 紧扣岗位招聘设计。人是组织中最重要因素, 在招聘前应以对组织现状评估为依据, 确定岗位需求, 根据需求招聘, 有的放矢。招聘人应是认同组织文化, 符合组织发展要求, 满足岗位职责要求的成员。学生组织在宣传招聘时, 一定要注意树立和维护好组织形象, 选择用现场招聘、海报、宣讲会等传统媒体, 还要使用微博、人人网、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
(2) 反映职位要求的全方位面试。在组织成员的甄选上要全方位考察和评定, 要有作为学生干部的基本素质, 还要具备满足职位能力的要求。在面试考察中要设计反映职位要求的测试, 增强考察针对性, 如应聘宣传部要根据工作职责, 设计类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设计理念、宣传渠道和资源的占有情况是考察重点。通过面试者需要不超过2个月试用期, 使学生、组织拥有双向评定选择期, 降低个人和组织风险。试用结束后, 以360度评价决定是否录用。
(3) 针对性、系统化培训。对录用的新人, 进行有针对性、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组织概况、管理制度、组织文化, 工作职责、技能水平等。在保证不影响组织成员学习前提下, 对组织成员进行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培训如组织素质拓展活动来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 开展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来增加成员对组织的认知度和提升荣誉感, 开展迎新、欢送晚会, 凝聚组织的力量和融汇成员的感情等。培训结束后, 通过考核来检验培训的效果和考察新成员的学习效果。
(4) 360度考核和健全的进退机制。一个组织要保持活力和先进性, 必须要有健全的考核和约束机制。建议高校学生组织加强对组织成员的管理, 每个学期考核一次。分为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学期末学生进行述职, 考核采用360度评估, 将老师评价、同学互评、自评相结合。应对考核优异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评优奖励, 如授予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部门称号等。对考核不合格的个人提出警告, 定期整改, 整改后仍不合格要退出组织。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实践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需要学生管理人员更新管理理念, 研究管理机制的创新, 结合部门负责制和竞标制, 双向驱动, 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运用人力资源理论进行学生组织管理实践, 优化组织功能, 培育组织新优势, 培养优秀学生, 达到教育服务广大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德芬.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10) .
[2]高刚, 郝秀娟, 申万兵.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探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08) .
[3]苏琬, 王树红.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3) .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 篇9
一、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概述
(一)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概念
学生培养成本不能等同于教育成本。袁连生认为教育成本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 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 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前者为教育的实支成本, 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所以教育成本包括:学校为培养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学生所支出的一切开支和耗费;学生为学习所支付的生活费用;学生由于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失去的机会或称为教育机会成本。教育成本不但考虑培养学生耗费的全部费用, 还涵盖教育的机会成本。学生培养成本不考虑学生的教育机会成本和学生为接受教育所付出的费用, 可见教育成本包含培养成本。
(二)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前提
具体包括:
(1)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全面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 有利于合理安排预算,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但难以直观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 而收付实现制很容易获得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高校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 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和内容需要, 部分地采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具体而言, 对财政拨款, 上级补助收入, 捐款收入以及用这些收入安排的支出, 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对学费收入、合同款项、债权债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2) 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 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随着时间推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造成高校资产虚增, 直接影响培养成本准确性。对现有制度进行改进, 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固定资产增加时, 原来的核算方法不变, 即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 再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并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累计折旧”, 那么“固定基金”科目余额即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报废或转让时, 借记“固定基金”和“累计折旧”, 贷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仍可按原来的核算办法, 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或财政拨款解决。其中设备折旧按分类折旧率 (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它设备均按10年折旧) 计提折旧。按照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不再计提;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照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 (50年折旧期) 计提, 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
(3) 现行会计科目改革。
正确划分成本计算期的界限,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应记入成本和不计入成本的费用界限。增加“待摊费用”科目, 核算本期发生但不应计入本期的费用;增加“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应由本期教育成本负担在以后期间支付的费用;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增加“基建投资”和“在建工程”等科目, “基建投资”按项目投资主体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各投资主体包括由学校自有资金转人的基建投资款, “在建工程”按项目基建支出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所有基建支出和费用。对发生的基建利息支出, 不能按收付实现制来确定, 而应该考虑该支出项目的实际归属期间, 真实的反应收入和支出的配比。
二、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一)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标准
高校培养成本核算必须符合高校办学条件, 即生师比、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等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通知的标准。
(二)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对象
高校培养的人才从学历上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不同学历的人才又可分为不同的专业。考虑到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的局限性, 很难按层次、专业取得基础数据, 所以只能将高校各类学生人数按系数折算为标准学生人数。不同学历教育的当量系数可以采用国家教育统计的折算标准, 本科、专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成人脱产班学生为1, 博士研究生为2, 硕士研究生为1.5, 留学生为3, 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 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不同专业按一定的专业系数折算, 如文、法、理、工、农、医、经、管、哲、史、教等不同专业系数可大致定为:1、1、1.2、1.3、1.4、1.8、1、1、1、1、1;标准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 即: (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 /12。
(三)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计算周期
学生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 一般专科生需要三年, 本科生需要四年, 从九月到次年七月为一学年, 与我们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年度不一致。如果将学校的会计年度修改为学年年度, 又与政府部门的财政年度不一致, 不利于政府部门教育经费年度统计。《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中发现该监审办法也没有明确规定培养成本的核算周期。本文将现行会计年度 (一个公历年度) 作为学生培养成本计算期。
(四)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项目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它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在确定成本项目时, 应该注意以下支出项目:
(1) 与教学无关的附属机构的支出。
包括附属单位如医院、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所占用房屋、设备, 以及学校支付给附属单位的补助性支出等应独立核算, 原则上不应计入教育成本。
(2) 福利费、工会经费。
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或2%计提, 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要相应核减, 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主要指基本工资和津贴。
(3) 维修费。
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 大修缮费用 (超过该固定资产原值的20%) 计入固定资产, 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分摊计提折旧。
(4) 招待费。
地方管理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 (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 的2%, 超出的要进行核减, 未突破的不核增。
(5) 其它公用支出。
其它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总额 (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 的15%。未超过15%的, 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 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 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 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
(6) 离退休人员费用。
只计算由学校负担的部分, 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中的离退休人员拨款和离退休人员公费医疗经费拨款, 差额为负数的 (即拨款额大于支出额的) , 本项目计为零。
(7) 一次性进入住房补贴项目的费用。
数额巨大的要采取按学校教职工平均工作年数 (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间的年数) 的方法进行分摊 (一般可按30年进行分摊) , 各调查年度的购房补贴按年度分摊额计入“住房补贴”中。
(8) 科研费用。
与提高教学水平有关的科研支出计入培养成本, 按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 如能分别计入具体成本项目的直接核减, 否则按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相应核减教育培养成本各项目支出。与培养学生无关的科研支出不计入培养成本, 如与外单位进行合作进行的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科研费用等。
(9) 大学生的资助支出。
对于大学生的资助支出是否应该计入学生培养成本, 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但是200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中第五条规定:助学金是指高校按国家规定对各类在校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出国留学 (实习) 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 以及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因此, 本文的培养成本包括助学金。
(五)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由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无法得到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 在进行高等教育成本计算时只能以现有的会计资料为基础, 区分应计入教育成本的项目和非教育成本的项目, 将会计资料进行相关调整, 最终获得教育成本信息, 这种方法称为会计调整法。其优点在于:一是成本计算口径与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口径一致, 数据采集方便;二是计算简便, 具有可操作性。核算方法的计算公式:生均培养成本=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设备购置费) /学生人数。
参考文献
[1]王兰、张春杨:《关于高校学费与大学生培养成本的几点思考》, 《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4期。
[2]刘贤仕:《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之我见》, 《科教文汇》2007年第2期。
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特色研究 篇10
本文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的“十佳及特色党支部”活动, 通过对支部建设特色研究的目的、意义、存在问题及特色活动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及建议, 以期能对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作出有效建议及指导。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特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响应新时期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战略部署, 贯彻创先争优实施目标, 我们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工作载体和实践活动进行研究, 并以此总结出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从而达到促进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目的。
通过研究西安交通大学2006~2011年间所涌现的“十佳党支部”等先进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情况, 提出“学生党员行为规范条例”, 具有以下积极的意义:
(1) 为本科生、研究生支部提出组织架构的最优化方式以及特色活动开展意见, 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 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
(2) 进一步推动学生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二、基层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历来重视学生党建工作, 每年学生党支部中评选“十佳和特色党支部”, 通过该项活动促进支部交流、学习。同时, 也激励各支部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党支部的最优组织方式, 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和模范先锋作用的发挥。通过座谈等方式我们了解到目前学生党支部仍存在不少问题: (1) 部分支部对十佳活动意义认识不足, 觉得参选麻烦, 没必要浪费精力, 而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科研或者感兴趣的活动中; (2) 部分支部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导致工作开展不力; (3) 部分支部消息滞后, 没有实现支部内部消息的实时共享; (4) 部分支部的工作重点仅限于发展党员, 组织生活内容单调, 形式缺乏新意,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党员培养教育体系; (5) 部分支部活动仅限于本支部内部, 未能及时与其他院系支部进行交流学习, 不能调动本支部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6) 因经费不足, 支部成员积极性不高等原因, 无法完成预期活动效果。
三、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特色之建议
1. 建立完善的支部工作制度和考察程序
定期开展组织生活, 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利用党员评议、评优等机会, 激励党员争当模范, 寻找自身差距与不足, 并积极对支部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使本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对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学, 支部应按照“严标准, 高质量, 循序渐进, 耐心培养”的方针, 有条不紊地发展党员, 扩大支部的力量。
同时, 建立支部特色的管理方式:QQ群+飞信群。使用QQ群实时讨论支部事宜, 共享活动安排、有关的学习文件等;使用飞信平台弥补QQ群的不足, 以便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知到每一位党员。最后, 应采取合理的奖惩制度, 例如, 组织生活迟到、缺勤者通过飞信平台进行通告, 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促进支部更好地发展。
2. 完善思想作风建设
首先, 至少每月组织党员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党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 因此必须把理论学习和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的工作作为一项思想建设的长期工程, 贯穿学生党员的整个学习阶段, 抓实抓牢。其次, 对于学习、科研、恋爱、就业等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应该更贴近实际, 倾听学生的心声, 避免出现无的放矢、空洞乏味的情况。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还应结合学生党员的具体实际, 坚持分类教育引导的原则。譬如,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党员, 应加强信心和励志教育;对担任干部的党员, 应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再次, 思想作风建设要创新和丰富形式, 增强思想建设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通过开展类似于“我为党旗添光彩”以及党的知识问答、重温入党誓词等各种竞赛与主题活动, 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加强支部建设。最后, 各支部一年内至少有一次在院内或校内与其他支部之间互相参与组织生活, 针对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交流学习。
3. 通过学习、科研交流发挥党员先进性, 促进组织建设
目前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党组织, 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党员和非党员同志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进步和突破。各支部可借助本支部专业统一、研究方向各异的优势, 展开诸如“学术沙龙”等活动, 针对支部成员关注的热点学术问题进行讨论, 互相学习, 有效地将支部活动与科研相结合, 既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 又促进了组织建设, 一举两得。
4. 注重支部先进性, 提高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为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影响力, 可根据支部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除了听报告、参观革命遗址, 还可开展如爱心捐款、环保倡导等活动。既为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 同时也能培养党员同志的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 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培养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学生党员较少接触社会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实践锻炼机制, 多途径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为党员同志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 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增强支部活动的宣传力度
对于支部举办的活动, 除详细记录于组织生活记录本外, 可借用新媒体的力量增加活动影响力, 提升支部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建议选择大部分支部成员使用的平台, 如微博、校内网等。将活动内容整理成日志、相册等生动的形式, 增加支部成员的参与感, 以及对外展示支部成果。同时, 学校对于各支部有意义、影响广的活动应予以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通过总结前面的内容, 可知只有严格运用以支部内部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党员先进性、支部先进性、支部宣传五方面为主的“学生党员行为规范条例”进行支部管理, 才能较好地实现支部组织结构优化, 提升支部内部凝聚力和影响力;只有严格执行组织生活计划, 才能成为优秀党支部, 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基层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宪政, 杨爱民, 张世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2 ( 10 ) .
[2]姜红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之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 1 ) .
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素质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实现。然而新形势下,学生群体的变化对当前学生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而高校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现状
作为学校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工作是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和今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建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上,工作内容涵盖面虽然广泛,但是较为陈旧,并未适应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部要求。
二、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问题
1、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实行"条块式"管理模式。机关设学生工作部(处),二级院系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管理辅导员工作队伍,开展工作。这种"条块式"管理模式能够做到步调一致,工作的针对性强,管理职能比较突出。但是,不同院系学生工作效果差别较大;院系辅导员之间交流不多,工作上沟通不够,最主要的影响是从体制机制上造成学工系统较为独立,特别是同教学、后勤等部门沟通不畅。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口号很响,但是育人的合力难以形成。伴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细化,学生工作的四大职能,即"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指导职能",除了党政工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两课" 教师主要从事学生工作外,教务、教学、后勤等为代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真正落实全员育人的理念。
2、学生工作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且"90"后已成为了在校生的主力军。从"90"后的成长环境来看,他们生活经历简单,家庭及父母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诸方面影响,造成了"90"后的孩子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一些学生心理浮躁、功利性强,自控能力较弱等特点。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比较感性。就目前的学生工作来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工作队伍建设上,学生工作距"90"后的要求还有差距。 "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3、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16 号文件"的下发,高校基本上能够按照 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但专职辅导员数量仍然有限,高校为了更好更快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引进的重点还多以"高、精、尖"为主,以科研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这样就保证不了专职辅导员的引进数量。同时,就辅导员队伍本身而言,辅导员队伍可以说是高校行政干部的摇篮,学校的很多管理岗位都以调动辅导员加以补充,因此,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从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看,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均存在较为明显的"隐性缺口"。
三、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举措
1、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重心的错位,学工干部忙于应付具体事务性的工作,而无暇对整个学生工作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协调;二是基层的虚位,学生工作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整个学生工作活力欠缺,创造力不够;三是创造力的空位,领导机构、协调部门、基层组织相互脱节。在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学生自身能力推动学生工作开展。
2、工作内容的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范围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 党团建设、勤工助学、就业指导、奖贷困补、招生就业、宿舍管理、学风建设、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开始与市场经济接轨,如很多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协调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些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近几年建立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学费制度等,学生工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形势下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特点,对学生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重新研究和定义,调整工作重心,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如何引导学生、锻炼学生上下功夫,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工作方式的创新
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方式主要以"传帮带"模式进行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学生工作者事无巨细、琐事缠身,不利于学工干部从事务性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随着学生工作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管而不导,堵而不疏,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大学生的成才成长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必须加快学生工作信息化进程,对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培训,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灌输式的教育为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
4、队伍建设的创新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要求,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实现学生工作的创新。实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注重年龄结构的合理化。要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骨干。要摒弃思想工作人人都能做的错误观点,对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擅长做学生工作的优秀青年人才,要注意发现、培养并大胆选拔、任用;对经过一定时间检验不适合做学生工作的人,也要帮助他们及时转岗,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管理与加强培养并举,切实解决政治辅导员对发展问题上的担忧,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5、发展平台的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门思想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科学。面对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广、渴求理想与创造的年轻人和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学生工作必须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带动学生工作的创新,如设立"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专项科研基金,对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重要课题进行学术研究,这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指导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工作干部的职称晋升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工作专家;设立"学生工作创新奖",鼓励基层学生工作组织进行工作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并积极推广,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燕.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初探[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0,(4).
[2]王博超,赵冬鸣.浅论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3]谢荣光."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4]刘瑞河,汪峰.试论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
[5]李文来.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2).
[6]余传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 篇1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素质研究概述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 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 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 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
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 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
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
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 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 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 既是一种理想型的, 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 但走出校园, 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 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
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 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 (见表1) 。
本次调查的目的, 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 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可行性建议, 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 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 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 收回558份, 有效率为85.84%。
从表2可看出, 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 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 大二占21.33%, 大三占20.97%, 大四占6.09%, 研一占24.91%, 研二占12.90%, 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 理科占32.26%, 文科占29.93%。
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 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 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
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 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 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其中, 单选题1 (正确答案为“十七大”) 回答正确的有207人, 正确率为37.10%, 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 (见图1) 。
单选题2 (正确答案是“6月5日”) 回答正确率为51.61%, 仅过半数, 选择错误的占48.39% (见表3) 。
从回答状况可看出, 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 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 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 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 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 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
问卷统计数据显示, 在生态知识方面, 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 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 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 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 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
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 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 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 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产生了责任感, 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 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
从表4、表5可看出, 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 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 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 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 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 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 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 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
根据调查数据, 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 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 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 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 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 学生的热情被激发, 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 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 激情褪去, “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 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 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 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 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 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 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 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 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 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 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 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 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 (见表6) 。同时,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 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 (one-way ANOVA) 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 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 学生有理性的认识, 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 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 行动不到位”, 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 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 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 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 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 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听取各方意见, 明确各方责任, 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 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 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
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 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 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
通过调查发现, 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 尤其是“家庭”这一项, 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 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 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 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 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 无论是“软件方面”, 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 84.4%的被调查者认为, 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 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 81.7%的被调查者表示, 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 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 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 设置相关生态课程, 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 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 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
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 (见表7) , 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 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 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 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
(1) 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 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 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 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盈利的同时, 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3) 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 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 组织环保活动, 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4)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因此, 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 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此次调查研究显示, 大多数高校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现状有客观的认识, 对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 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实践行为表现得却不尽如人意, 总体水平尚待提高。
(1) 高校学生的生态保护知识水平不高、认知不明确, 对基本的生态知识和政策缺乏关注和了解。
(2) 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虽已觉醒, 但生态责任感不强, 不能主动将自身纳入保护生态的角色中。
(3) 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虽已养成, 但明显滞后。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与其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责任往往是脱轨的, 不能很好地将生态道德情感、意识、准则等应用到实际的生态行为中。
2.建议
(1) 在生态知识方面, 以自学为主, 学校教育为辅。生态知识是生态文明素质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它主要包括, 通识性生态学知识、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政策法规三部分。本文中的“生态知识”着重于后两者, 即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政策法规。高校学生拓展生态知识面主要应依靠自身, 主动阅读相关的生态书籍, 学习生态保护知识, 积极了解当前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状况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注政府发布的生态政策法规等, 以此提高自身的生态知识水平。目前, 我国的高校教育主要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 生态教育体系还不完善, 更多的是一些德育课程。因此, 高校应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 强化或增加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生态知识。
(2) 在生态责任方面, 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高校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高校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不会自发形成, 需要通过系统地培养逐步形成。一是重视家庭教育在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形成中的作用。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责任意识的形成。因此, 家长要为子女做榜样, 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培养子女的生态责任。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高校应把生态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活动中, 使生态责任意识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同时, 拓宽学生参与环保的渠道,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氛围。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 宣传生态责任新理念,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增强其生态责任意识。
(3) 在生态行为方面, 拓宽参与实践的渠道, 改进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水平, 良好的生态知识水平和生态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一是高校可通过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制度, 强制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发挥校园媒体、环保团体等的监督作用, 督促学生将生态文明行为当做一种习惯。二是学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生态实践行为中的主体作用, 主动参加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进行严格的自我监督, 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
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 高校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 其生态文明素质水平还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期望。因此, 高校学生应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与习惯, 并争取能够利用所学知识, 从实践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 为缓解严峻的生态压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4) .
[2]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以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 2008 (4) .
[3]黄艳, 田辉玉.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的评价与预测[J].统计与决策, 2013 (23) .
[4]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5]韩俊.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的信息行为研究——以杭州某社区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
[6]自然之友, 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4) [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7]李玉明.生态文明视域下公民的生态责任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 .
[8]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9]蒙秋明, 李浩.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10]廖小平, 孙欢.环境教育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高校学生组织研究】推荐阅读: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11-14
高校学生课堂参与研究08-13
高校学生学习权研究09-25
高校学生管理研究01-12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07-02
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11-02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11-04
搭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研究论文06-26
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05-08
高校学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