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2024-11-14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共12篇)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1

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和团组织指导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 既是学生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 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助手之一。总体上, 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是好的、乐观的, 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功能相对缺失等弊端, 因此, 进一步加强改进对学生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组织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

1. 功能定位不科学, 学生主体性丧失。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校组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面向全体学生, 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般而言, 学生组织首先是基于大学生群体为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而构建的, 并为其成员提供活动的平台和组织保证, 通过组织活动、营造环境和氛围、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维护其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 使成员增强责任感、提高素质、提升能力, 最终促进成员成长成才。然而, 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却往往忽视这点, 它们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组织定位在娱乐性、功利性、形式性的基础之上, 学生组织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表达、执行学校管理者的意图。而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愿却很少能通过学生组织向上反映, 学生主体性相对丧失, 学生组织也很难做到以生为本。由于功能定位不尽科学, 学生组织成为了学生自我炫耀的资本, 成为了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的途径, 成为了学生消遣娱乐的产物, 极大地影响了组织健康、科学地发展。

2. 组织架构不够合理, 工作效率低下。

随着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 各类学生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学生组织的类型日益增多, 包括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虽然在定位上有较强的差异性, 在工作职责上也有明显的不同, 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 由于学生在思想理念上有一些局限性, 在有限和特定的工作资源与政策资源面前, 谁都希望获得更广泛的工作资源, 谁都希望拥有更丰富的政策资源, 比如纳新人数、工作经费和评奖评优机会等。因此, 难以避免众多学生组织存在一定的竞争, 甚至是恶性竞争, 这样的客观环境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组织的健康顺利发展。此外, 大部分学生组织内部架构也存在着僵硬化、庞大化、垂直化的现象。组织层级过于臃肿, 组织人员数量庞大, 其结果往往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一件事情, 多头领导, 分工不明, 互相推卸责任;同一层级欠缺沟通, 工作效率低下, 导致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到学生组织持续高效发展。

3. 活动特色不鲜明, 影响力不够。

不少学生组织举办活动时缺乏统筹, 没有特色, 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申请经费而不得不举办活动, 重活动开展的数量, 轻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效果。学生组织过于强调对于传统活动的继承, 都在力争使传统活动成为品牌活动, 而不惜扼杀其他活动。很多时候, 开展的这些活动表面上有声有色, 实际上收益并不明显, 牵扯学生过多精力, 影响专业学习成绩, 同时也影响活动质量, 无法得到学生的广泛参与和认可, 长期以往, 不仅打击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而且无法实现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另外, 由于学生组织的活动宣传不到位, 又常常动用行政手段强迫学生参加, 给同学造成了逆反心理。

4. 人力资源不成熟, 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骨干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和关键, 高校学生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理念不成熟等问题, 只注重使用人而不是培养人。组织内部人事管理僵化, 成员组织创新能力差, 多有依赖思想, 做的多, 想的少, 依赖于老师的安排, 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 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了“轻奉献、重索取, 轻精神价值、重物质收入”的不良态势, 任职动机不纯, 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另外, 作为学生的自发性组织, 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同学服务, 然而在实践中, 很多组织成员缺乏这种意识,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 未能真正践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宗旨。

5. 组织制度不健全, 缺乏监督管理。

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良好运行的根本, 组织制度的“软硬”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强弱程度, 影响着组织发展的稳定性、全局性与长期性。许多学生组织并没有重视制度建设, 部分学生干部根本不清楚自身组织究竟应该有哪些制度。有的组织内部管理虽然有一套章程、规范、纪律, 但也往往是形同虚设, 执行不力、不严, 松松垮垮, 来去自由。学生组织中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制度失效, 使得学生工作无章可依, 内部岗位职能不明确, 没有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此外, 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而现有的外部激励机制容易让学生产生功利化趋向, 很难真正激发学生投身于学生工作的热情。

6. 组织建设传承不够, 文化意识淡薄。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 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如果制度是组织内对于团队成员硬性的监督机制, 那么文化则是其软性的另一种监督力量。目前, 高校学生组织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如成员变动频率高, 组织建设很难得到积淀和传承;成员个体差异性较大, 难以快速融入新的团队, 强强相遇, 需要更多的磨合等。学生的组织文化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包容性, 是一种由精神渗透至行为的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并没有把文化建设作为组织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认为它是虚幻的、可有可无的, 这必将导致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 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组织定位、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品牌活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人手, 真正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 明确组织定位,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存在瓶颈的核心是“定位”问题, 关键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文化作为导向指引学生组织的各项工作。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对于组织本身和组织内部成员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观念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能够激发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 对于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动具有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建设高品质的学生组织文化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非常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开创性工作。首先, 确认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要确定组织价值和组织文化的相互协调, 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其次, 结合院系发展总体规划和专业特点, 适应时代特色和学生需求, 凝练组织的精神内核, 形成明确的组织文化建设思路和合理的组织文化建设政策, 努力形成完善的学生组织文化体系。此外, 通过扩大宣传, 培养树立典型以及加强相关培训教育, 落实组织成员认同感, 增强组织文化的内部感知和传承创新。最后, 坚持与时俱进, 使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 不断推进组织文化建设。

2. 整合学生资源, 优化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根据学校或学院学生工作的整体安排, 应对主要学生组织的架构进行适度调整, 将各组织的资源进行整合, 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工作定位、加强协调沟通、注重合作配合, 努力做到各组织特色化发展, 实现差异化竞争。针对高校学生组织构架上存在的机构冗余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应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比如大型活动可以建立项目组负责, 日常工作可以由部门负责,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也可以明确组织职能, 做到人人有事可做, 工作有人负责, 避免责任推诿和重复工作现象的发生。对于小型活动则可采用承包制, 由班级或者社团来承担,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组织过程中, 保证组织内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3. 完善组织制度, 规范工作体系。

制度化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作、产生效益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体系, 使学生组织每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明确, 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能够在学生组织换届时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组织精髓的良好传承。例如, 制定并规范学生组织的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培养教育、激励和考评制度等, 能够保证在人员频繁更替的前提下, 学生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为了保证学生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 要特别注意制度出台的需要性、科学规范性、公正合理性及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同时, 学生组织的制度化管理也要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完善, 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4. 建立学习型组织, 打造品牌学生活动。

活动是组织的生命力, 是组织功能和作用发挥的有机载体。高校学生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本源性, 坚持和贯彻学习型组织理念。在开展活动时, 学生组织必须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把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力作为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贯彻始终。同时, 要把握学生组织及其组织活动的功能价值, 主题鲜明, 打造品牌, 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序高效的投入到精品学生活动中。可结合组织所在院系的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 引导专业学习兴趣, 也可结合时代性主题, 打造教育意义突出。传承性强的学生活动品牌。比如笔者所在学院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科技文化月、“挑战杯”创新创业知识宣讲月、学生党员风采大赛等。品牌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干部从广大同学对这些活动的喜爱和参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进而极大地调动工作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

5. 先培养后使用,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倚重力量, 是学生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的主要群体, 是丰富校园文化、活跃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组织活动的水平和特色。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 先培养后使用的人力资源理念符合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要求, 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院开展了“旗舰工程”学生干部培训班, 采用专家讲座、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 运用“实用理论+经典案例+策划模拟+移动课堂”四位一体互动教学法, 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 提升工作的实践能力, 拓展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力求培养出一支思想进步、素质过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具有代表性和领航作用的学生干部队伍。此外, 学生干部要统筹兼顾学习和活动, 努力实现组织和个人同步全面发展。

6. 加大指导力度,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目前, 有的高校对学生组织并不重视, 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为学生组织配备了指导教师, 但是没有给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待遇, 有的甚至用学生担任的助理干部来代替管理处理一些事务, 管理力度和效益难以尽如人意。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 积极扶持、规范运作, 促使学生组织健康发展。要加大指导老师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力度, 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 在充分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意义加以引导, 并提供建议、方法、辅导和服务, 使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自由和充分发挥, 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黄平.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41.

[2]于游, 孙远平.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现状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6) :144.

[3]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内涵重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24.

[4]边婧, 宗彪.浅议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 2008, (27) :192.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2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采用问卷形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进行探讨。认为高校社团发展在组织机构设置、社团活动定位、团委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快改革、加深修养”的“四加”模式,以期对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字

高校学生社团 现状 发展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如今,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参加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拓宽视野,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运行、管理、发展模式,进而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便成了摆在众多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以问卷形式,对沪上21所高校中的 912名学生以及其中16所高校的团委、463家学生社团进行了调查,在受访者中45.4%为男生,54.6%为女生;就学历分布而言,本科生占68.7%,专科生26.7%,研究生2.3%。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上海高校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分析

自从本市最早的全校性学生社团——华东师范大学草木文学社(成立于1978年)成立以来,尤其是在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这二十四年里,上海市的高校学生社团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质量而言是在不断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在这样一个学生社团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小结一下学生社团之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团的普及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数据:

表1:

是否参加学生社团是否

所占学生比例79.80%20.20%

表2:

身份一般会员社团管理工作者其他学生干部其他

所占学生比例35.70%30.80%21.50%12%

由表1可见,有79.8%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大大超过了2000年5月统计时的60%。由表2可知,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同时还是社团的管理工作者,只有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到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中来,学生社团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学生及学校团委对学生社团之满意程度

表3:

评价很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很差

学生12.10%39.50%40.80%5.50%1.50%

团委6.25%68.75%25%0%0%

表4:

目前社团与想象之差距基本上无差距有一定差距差距较大差距很大

学生17.20%61.80%16.50%4.50%

由表3和表4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团委,对于高校社团是基本满意的,但也不否认社团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那么,究竟学生对于社团的那些方面不太满意呢?

表5:

在社团中未得满足之处所占比例

拓宽知识面14.80%

提高实践能力18.30%

扩大人际交往16.60%

提高发展兴趣15.60%

增强对社会认识23.40%

丰富业余生活11%

其他0.40%

由表5可见,社团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多提供锻炼实践机会。

表6:

方面印象较好印象较差

社团活动质量18.60%19%

社团服务水平12.10%16%

社团对外形象17.30%10.30%

社团管理能力12.10%20.10%

社团收费情况9%14.20%

活动中的合作精神15.60%12.10%

社团工作人员素质14.60%6.10%

其他0.70%2.10%

表6中“社团管理能力”受到了学生们最大的质疑。同时,“社团活动质量”与“社团服务水平”也成为位列其后的不满意因素。

3、社团的功能与主要功能体现

表7:

学校团委对社团的定位所占比例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0%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47.06%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35.29%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17.65%

表8:

学生对社团的定位(可多选)所占比例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21.90%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6.70%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20.50%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5.50%

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19.60%

可有可无的学生团体2.20%

充分保障会员利益的团体组织8%

全体学生有参与权的开放组织15.70%

7、表8可见高校学生社团应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而非一个“松散型群众团体”。体现了学生与团委对社团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

表9:

社团存在价值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利益功能娱乐功能无价值

学生意见26.60%27.80%3.30%40.60%1.60%

团委意见44.44%50%5.56%0%0%

表10:

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多选)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19.60%75%

提高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26.40%93.75%

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20.20%100%

拓展课堂学习的知识13.50%87.50%

使具有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19.80%62.50%

其他0.70%18.75%

在表

9、表10中所作的关于社团存在价值以及社团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学生与团委两方面有了很大分歧。就社团存在价值而言,双方对于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则是这种价值取向错位的又一具体表现。

4、对社团进一步发展方向的期望

表11:

社团进一步拓展空间的可能性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有很大发展潜力,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85.50%100%

目前状态正合适,没有拓展必要12%0%

目前发展过快,应缩小规模2.50%0%

表12:

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多选)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社团的管理体制不顺16.40%43.75%

社团服务意识淡薄12.20%25%

社团活动缺乏新意,质量有待提高23.20%68.75%

社团没有形成自身的风格15.40%62.50%

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25.30%75%

社团干部素质不高6.60%--

其他0.90%18.75%

表13:

当前改善社团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社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37.70%68.75%

社团收费的合理化、透明化11%0%

着力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活动要经常化39.30%37.50%

社团干部素质的提高10.50%--

其他1.40%6.25%

表12中,学校团委与学生同时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作为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表13可见,学校团委作为社团的管理者,更希望社团向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发展,而更多地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们则更注重于社团本身活动的质量。

(二)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由本次调查可见,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机构不健全

学生社团的维持与发展远比创立来得复杂和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众多学生社团在创立伊始就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备的弊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弊病将成为桎梏学生社团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2、各种外在因素的冲击

这里的外在因素包括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经济利益的诱惑两方面。对于这样的种种因素我们并不能置若罔闻。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去思考如何将这种压力引向正面的方向去,同时也要求我们如何将社团培育成能缓解这种压力的场所。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经济利益的诱惑,高校学生社团首先应当摆正位置,调整状态,使自己能继续保持对广大同学的吸引力,还是应努力保持学生社团的纯洁性,不使自己成为商家在高校中的代理人。

3、共青团在学生社团运作中的作用,尤其是权威性没有体现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向团委反映社团问题的学生只占10.6%,学生对于在社团运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中缺乏对共青团组织的信任,4、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关注不够,管理方式方法不恰当

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社团控制多于引导、管理多于服务、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

5、活动开展不理想,社团定位不明确

调研中我们发现,70%的学生每月参加社团活动次数低于3次,并且有78%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高校学生社团同理想中的有一定差距或差距比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社团对会员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1、遵循“高度规范、充分自由”的原则,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对于学生社团必须有管理。这种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社团登记管理机构的校团委的制度管理和宏观引导,利用自身在制度建设上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权威地位。二是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工作干练、在学生中有威信的社团学生干部队伍。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的核心,是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充分认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

调查显示,虽然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的比重不大,但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社团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彻底改变学生社团只是“大学生玩玩、闹闹的东西”的看法,把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一部分来考虑,加大对大学生社团的投入和支持。尤其是在经费上和制度上,要解决学生社团的经费短缺、场地缺乏问题以及指导教师不到位的问题。

3、广泛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社团的整体运作。

学生社团的影响几乎渗透学校的各个方面:不仅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教学系统,而且渗透到行政和后勤系统,渗透于德、智、体、美等各项教育内容中。在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上,要形成“校院系共管、党政团一起抓”的氛围。校级部门主要抓好学生社团的管理,院系具体负责在专业上指导各学生社团;党团组织负责社团的管理和组织活动,教学行政部门则应在硬件设施、经费上予以支持。在社团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校团委、党委组织部和各院系之间要积极配合,以选拔出最合适、优秀的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社团的骨干,通过学生党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在指导教师的待遇方面,校人事部门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待遇,以激发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工作的积极性。在校团委的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院系的专业指导下,使学生社团在校、院、系各级层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学校资金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校还应广开渠道,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的运作模式,解决学生社团经费紧缺的问题。

4、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社团在自身建设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如,社团主要干部和工作人员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活动准备不充分、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差;通知、宣传渠道不畅通;账务不公开,管理混乱;缺乏民主,“任人唯亲”;对社团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活动低水平重复;宗旨不明确,定位不准,难以满足会员的普遍需求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学生社团要从“以会员的需要为本,为广大会员服务”的宗旨出发,在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自主性、突出主旋律、注重多样化、讲求高品位。在内部建设方面,要制定规范的内部管理条例,加强民主建设。通过定期召开会员大会等形式,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社团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会员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接受会员监督,对那些不称职的社团干部和不适当的活动予以及时调整。在活动的组织上,各社团要根据本社团的宗旨,开拓思路,准确定位,围绕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整合广大会员的共同目标,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社团活动的品位。同时,要注意做好每次活动的计划、宣传、组织和总结工作,保证每次活动都能按计划有序的进行;学生社团干部要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增强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学生社团还应注意社团资料的收集和本社团的形象宣传,注意本社团经验的积累,通过设计会标、会徽,制作社团网页,编印社团会刊、树立社团品牌活动等形式,加强社团的传承性、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形象。只有这样,社团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社团才有生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社团才能彻底改变“玩、闹”的形象,真正成为大学生拓展素质的舞台。

文章

来源莲

西安高校大学生自主发展方向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发展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6-02

1.背景

自主发展就是个体通过自觉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活动来获得身心发展并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它包括个人的主体性发展、个人价值的体现、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进步等等[1]。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一份好的工作是其大学四年基本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面对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接连不断的诱惑,参差不齐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最终表现出了焦虑、茫然、恐惧甚至消极等待心态,直接导致其在大学期间采取了消极、逃避、享乐的举措;也有的大学生因为在大学期间盲目跟风,误以为只要一刻不停地看似忙碌就能在将来的求职中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心态和发展方向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打击大学生的心理,耽误大学生自己的真正的志趣发展,延误最佳的学习时机,以至于不能实现顺利就业,或者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因此,研究大学生自主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西安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本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西安600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问卷发放,回收562份,回收率94%,网络上调查1000名西安在校大学生并进行问卷,回收912份,回收率91%,抽取50名学生进行访谈,较全面地了解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40题,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情况,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状况,大学生的能力培养途径,大学生的品质和能力等方面。

3.结果与分析

3.1 对大学既定发展方向的调查结果

图1:大学生既定的发展方向柱状图

从对这个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把专业学习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这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就是比较注重待人处事与性格方面的发展,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其中有80%的同学选择了学生会和社团来锻炼自己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扩展自己的人脉朋友圈,由此可见加入学生会和社团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在科技制作和兼职创业方面的人所占比例较少。

3.2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总体情况

(1)对计划的看法:57.53%的同学认为计划非常重要,然而自己比较迷茫,没有长期的规划,34.68%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比较清晰的长短期计划,极少数同学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多大作用。这表明即使未来不可预知,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仍有短期目标。

图2:如何看待大学规划饼状图

(2)对独立完成任务的看法:27.7%的同学总是独立地完成任务,25.6%的同学在合作中比较倾向于领导地位,而大多数同学则更倾向取决于合作者的水平来采取是否积极参与,而还有13.4%的同学则喜欢被动跟着别人做,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即使没有对未来的长期打算,也有定期设定目标的习惯。同时,大多数人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较为依赖合作者,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难题。

3.3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86.3%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或者没有花费较多精力在科技制作等专业实践上,只有13.7%的大学生投入到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他们的培养路线与发展目标也是相当明确,希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就业应聘中脱颖而出。

图3:大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情况饼状图

3.4社交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从图4调查结果来看,超过一半的人注意到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30.7%的人认为社交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希望通过社团和学生会来加以锻炼。有近两成的人没有参加过社团学生会。

图4:参加社团情况饼状图   图5: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饼状图

3.5对待外语的态度

由图5不难发现,超过2/3的人对英语的态度是不断学习,比较看重外语能力。由此可见,大家已经不仅仅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而是作为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径,也已经意识到了英语在就业中的重要性。

3.6 大学生重视的品质和能力调查

图6:促进未来发展的能力要求

图7:个人品质的重要性柱状图

在大学生中,大多数人认为学习能力非常关键,约为90.4%。语言表达能力次之,约为74%。而在所需要的品质中,坚持则最为重要,超过90%,团队合作次之,而比较少的人会选择细心和独立,分别不到100人,也没有很多人选择勤奋和知识水平(分别在150人左右)。这样看来,现在的90后大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更希望能培养出自己坚持的品质。经过调查发现只有34%的大学生认为责任感很重要,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调查表明:

(1)学习方面,西安高校大部分在校学生会把专业学习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家还是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56%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的掌握会对未来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只有24%的同学会在大学阶段执着坚持自己最初的学习目标,并在毕业时能保持优秀的成绩,63%的大学生因为自制力差、目标模糊以及外界的各种诱惑最终放弃开始的既定目标,只是“及格万岁”,保证获得毕业证即可。

(2)实践方面,西安高校67%的在校大学生会认为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到32%的大学生会在实践方面有很好的规划,其中22%的大学生会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参加社会上的兼职以及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8%的大学生会坚持利用“挑战杯”、“数学建模”、“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实践平台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3)品质、能力方面,西安高校83%的在校大学生会认为坚忍不拔的毅力、独立做事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中的角色胜任是大学生最缺乏的。只有34%的大学生会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75%的大学生认为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以后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的作用。36%的大学生认为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最欠缺的,而这方面也应该引起大学生注意。

4.2建议

(1)大学生应该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大学期间的阶段性规划。根据专业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点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根据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如大一的习惯养成、大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三的专业强化以及大四的职场准备。

(2)强化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修养、基本业务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以外,大学期间应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多接触,多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便掌握更多的技能。

(3)积极通过第二课堂来搭建大学生自主发展平台。学校应该在第一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引导和培训,通过调动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来引导大学生自主发展,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空间来发展自己。

(4)强化服务意识, 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为大学生发展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成为学校建设和一切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们主动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主动运用自己所学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璇.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管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研究 篇4

1.1 高校学生党员现状及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党员基本都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工作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优秀,总体上是经过严格理论学习、党性锻炼而培养起来的、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学生代表。当前,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已经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该《意见》同时指出,截至2012年底,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从数量规模上而言,已经存在着相当大的优势,但就学生党员的质量而言,确实还存在着有部分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政治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当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培养的方式方法是否比较单一、党员发展的标准是否公平公开、党员教育的渠道是否多样、党员活动的实效是否能体现、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是否健全、针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服务方式方法是否单一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党员在同伴中示范作用的发挥,还会从整体上影响整个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与影响力。(1)因此,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的高质量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1.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管理模式现状及分析

高校的二级管理模式是指在高校与二级学院之间进行权责的重新分配,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的是变以职能部门为主体为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从整体上而言,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对于这一在各大高校广为采用的管理模式,经实践证明是一种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鉴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如果能将二级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当中,将有利于实现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因材施教式的培养及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跟踪管理教育。

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的理论基础(2)及其实践分析

2.1 系统层次性原理

系统层次性原理是系统进行运作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基本理论要点在于认为系统由一定的要素所组成,低一级的要素形成子系统,许多子系统形成系统,而系统本身又与其他平级的系统共同构成高一级系统。系统运行是否有效及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层次分明,各司其职。具体到一个高校而言,当大学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时,如何进行结构重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各级部门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则非常重要,当前许多高校所提出的目标导向,也即在确定学校总体办学方针的前提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2.2 集权与分权理论

集权与分权是组织管理权限的一种分配方式,集权是把组织管理的权限较多集中在管理上层,对下级控制较多。分权是把组织管理权限适当分散给组织中下级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说二者既是矛盾的对立,又是矛盾的统一。

2.3 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注重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而不是压制性的管理,同时,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基于此种理论,对于高校而言,其第一要务是确定一个明确的、组织成员都认同的目标与方向,在学校总体办学方针的实现过程当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学校主要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仍然为目标体系的建立与对二级学院的充分授权。

3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通过对高校校院二级管理理论的分析及当前高校在校院二级管理的实践当中可以看出,二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率的管理模式,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多,鉴于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及学生党员的后续跟踪培养方面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二级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当中,明确实行目标管理,强调学校党委与学院党委的分工与合作,其具体的构建则应当从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科学的外部监督机制及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构建三个方面入手。

3.1 制定完善的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内部运行机制

首先,根据二级管理的相关理论,学校党委总体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学校党委、学校组织部将学生党员发展中的目标予以量化,制定二级目标管理责任书,涵盖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要工作,既明确了二级学院党委工作的指导方向,也明确了学校检查、考核各二级学院党委工作的依据,使学校党委及学校组织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落实和监督上来。

其次,在学生党员发展的具体管理工作上,学院党委要细化目标,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过程管理。第一,要做到基础工作扎实,切实把握每一位学生对党的认识情况及思想动态,从每一位学生进入高校以来建立一份教育培养档案,将其在入党前的所有考核材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其整体思想状况进行集中评估,一般而言,学生入党前的考核材料应当包括入党申请书、在初级党校中对党的基本认识、在中级党校中开展党性实践锻炼的心得体会、在高级党校中进行高阶段的理论学习的思想总结及学生自愿主动上交的思想汇报等等。第二,线上线下教育齐抓共管,课堂教育的集中性优势是很明显的,但网络化教育更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到每一位学生当中,且网络化课堂的方式也顺应发展形势,更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欢迎;第三,创新党员培育载体。新时期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更应当注重寓教于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更多地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党性锻炼活动当中,因此,充分运用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活动,能得到活动双方的欢迎。

3.2 建立科学的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外部监督考核机制

科学的外部监督考核机制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的重要保障。具体到高校而言,首先,建立严格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学校党委及组织部根据量化的二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重点根据学校党委的总体目标,检查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与数量,可采取调查问卷、随机抽查、随机访谈等形式检查工作情况,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二级学院,要采取责任追究机制,与二级学院党委书记绩效挂钩。其次,不断完善二级学院党务公开制度,促进党务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

3.3 构建学生党员发展二级管理的高素质队伍

任何一项制度的运行离不开具体工作人员的落实,为了确保学生党员发展的二级管理,一支具有强战斗力和高凝聚力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基本保障。在高校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的二级管理制度当中,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学生辅导员以及各学生支部的支委身上,因此,首先,需要培养一支凝聚力强、政治素养高、特别是人员充足的专职学生辅导员党建工作队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入高校以后最为熟悉的人,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全方位的把握,所以,其是学生入党启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党员的后续培养与教育的最佳主体。因此,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这是从人员上开展高校学生党员二级管理模式的基本保证,同时针对学生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于繁杂的特点,招聘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具体辅助专职辅导员的党建工作;其次是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设立党建学生社团,下可设发展转正部门、挂职培训部门、组织生活部门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支部书记及支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功能,把辅导员的精力从设立学生党建教育档案、整理学生党建材料等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辅导员能抽出更多的精力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与动态。学院党委要加强对学生党员自我管理团队的培训与指导,可开展相关培训,进行团体辅导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党建工作内容,同时提供给他们平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此外,应当积极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把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让这批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可聘请政治素质高且身体素质好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到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当中来,邀请他们做好关工委的工作,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的引导,从而打造良好的学生党员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3)

参考文献

[1]任兵.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机制[J].学习月刊,2006(22).

[2]崔海英,栗蕊蕊,王淑仙.高校学生党员持续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7).

高校学生会的现状与发展 篇5

迈你进了这座文化殿堂,标志着我们已经成人并且即将走向社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各种社会知识,即为人处世,交际能力及表达技巧等等。还有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度轻松的校园里,必须学会坚强的自律能力,自己得想法设法的约束自己,三思而

后行,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得清楚做过以后对自己什么后果,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生会作为大学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的部门,自然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往下,你我都是学生,性质相同,可以无限制的交流;往上,能够传达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还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部门,又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学生会干部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人际交往以及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能锻炼和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因此让许多人都为之冲冲欲动。从学生会招生时上百人的报名到最后面试时留下的少数几个,一年之后,少数的几个人为一个空缺的主席或副主席位能争的头破血流,最终做决定的自然是学校的老师了。而往往这时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时候,觉得谁都合适又都不合适,很难定夺。这时其中的一位同学也许看出了老师的心思,一个很容易的办法就把问题解决了,最后自然也是这个同学竞选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钱,当然说的广义一些就是指有好处有利益的东西。这位同学的办法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动脑筋了,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

久传统文明的国家里,这种办法被认为是歪门邪道的,可是最后起作用的偏偏就是这种歪门邪道的办法。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师,在于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长者,担负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使命,可他们却背道而行,放纵学生去走那些歪门邪道,怂恿学生去做违背道德文明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利益驱使。

利益的驱使是可怕的,它能使一个人忘记道德、忘记礼仪、甚至忘记了自我。当一个人背着良心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后,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与之相关的许多其他人。生活在这个深深象牙塔里的学子,在还没有走进社会之前,大脑中已经注入歪门邪道的细菌,在将来进入社会后就会慢慢的滋生为一种违规违法的病毒,吞噬着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纯洁的圣地,就比如大学的爱情。作为学校的老师甚至领导,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这片圣地的纯洁,应该把某些污点的东西控制在还没发生就让他结束的状态之下,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在部分学校,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些班在竞选班长时都有人给辅导员送礼……

第二个问题还与学生会有关,即学生会在管理以及组织某些活动时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弊端,同样对将来学生进入社会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经常听学生会的一些学生干部说,今天真是忙坏了,一天开了多少会,参加了几场活动,到现在还没吃饭了。我个人意见,作为一名学生会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和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与工作,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学生会领导。想想上面那句话所反应的这个同学我就认为他不称职,或者说他就没有搞清楚上大学主要是做什么。那句话中还提到开会,而这个开会正式这个弊端的所在之处。现在有一些学生会几乎是天天开会,部分甚至是一天几次,而其内容也就是传达一下学校的一些部署,或者通知某件事情,内容及其的简单,可会却开的很隆重,以致耽误许多人的时间。在我看来,有些会议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达,根本没有必要找个教室,学生干部做上面,其他成员坐下面,看上去很正式,其实在这过程中就会滋生一种领导感的欲望。久而久之,这种欲望愈演愈烈,以致于大事小事甚至没事时也把所有成员都叫过来谈谈心得体会什么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过把领导隐,其实这是一个不易被老师发现但确实存在并且及其不利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当学生会领导的一个重要目的。

说到这个问题,与之相关还有一个就是学生社团。大学中里的社团为学生们打开了各种兴趣爱好之门,一些好的社团真的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可在这些社团协会中,也存在一些与学生会开会类似的问题,大事小事吧所有社团成员都叫到,然后这些社团主席或会长坐在前面讲话。其实这种现象无意间就拉开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就疏远了学生会和学生的关系,使得学生会的本职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我个人而言,学生会或各种社团协会,不是不可以开会,能不开尽量不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及过多时间的浪费。不得不开应该换一种开会的方式,比如在教室里学生干部和各个成员团团而坐,照样也能起到开会的效果,或者干脆在操场或各种露天的场合,围在一起,即能达到最后的结果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之间的以及同学和学生会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气氛。学校方面也应该制止这种形式的发展,老师或团委应明确的指出不可以不同阶层的形式开会或者限制他们的开会地点,让他们被迫的去一些不能够成正规会议形式的地方。

一般来说,学生会的部分学生领导都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人才。如果在大学里就形成一种有强烈占有欲和领导欲望的习惯,将来走出校门后很难在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找到他们合适的位置,到头来时光已逝,青春不现,事倍功半,不足惜矣。因此

学校在选拔和培养学生会干部时要把他们的这种不良心理扼杀在不可萌芽阶段,对其教育使他们有着纯洁的动机,其中一个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他们,使之成为一名21世纪真正合格的创新人才。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网络社团;挑战;机遇;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被网络打破,基于相似兴趣爱好及需要的大学生组建了各种网上社团,逐渐演变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虚拟社会,改变着传统的校园生活和人际交往模式。高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思想交流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也隐含着缺乏规范管理和引导的危机,正日渐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领域。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产生背景

根据社团组织形式、学生参与途径、活动涵盖内容的不同,大学生网络社团可以划分为:第一,现实校园社团的网络化;第二,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虚拟社团;第三,利用一些专属的网站、新媒体来建立的社团群体。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应运而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网络技术进步的结果

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班级等,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需求。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社团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伴随网络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社团应运而生。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根源于大学校园的社团组织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代,高校社团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组织效率,拓展活动空间,扩充社团成员。因此,现实中的高校社团纷纷以网络为依托,实现社团网络虚拟化,完成线上与线下的密切互动。在虚拟的世界里,大学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自由地参与到各类社团活动中,更利于他们言论的自由,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的宣泄。

(三)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互通性为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学生网络社团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能够更好的满足在校大学生在学业情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使用也体现出便捷性。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方式的选择也呈现出开放性特点,他们更倾向通过网络看到外面的世界,与名校名师交流,得到更广泛的信息来源。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特性透析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形式虚拟性

大学生网络社团依赖网络平台在社团活动中发挥讨论及组织功能。网络论坛、QQ群、微博圈、微信圈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平台,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起源地和主要阵地。因此,虚拟性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最根本特性。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交流平等性

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一致的目标志向,成员和成员之间处于平等的关系,他们相互尊重,各抒己见,发挥才能,共同进步。网络社团为大学生追求全面的成长创造了自由的氛围和有利的发展条件,提供了个人才能展示的平台,激发了成员的参与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互动中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

(三)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活动隐秘性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组织活动“空间”不受地域限制,是无形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员会分散于全国各地,大学生可以跨越空间,同时活跃在不同的网络社团中。此外,网络虚拟化的组织动员行为是可在瞬间完成,组织活动多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存储于传输信息中,很容易被篡改或删除。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组织管理困难

现实中的高校学生社团,是需要向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备案相关材料,经过审核批准后才可成立的,社团活动也是在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的监督下开展进行。而大学生网络社团则是依赖网络生存的,社团内成员通过网络相互沟通联系,大学生依据自身的爱好、关注点和价值取向分享信息、传递技术、宣泄情感,通过彼此紧密联系形成相对稳固的社会群体。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分布的广泛性及活动开展的隐蔽性,造成高校监督和管理难度增大。

三、以郑州大学为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社团概况

为了更好地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团的现状,我们选取郑州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和结构访问的形式,对该校学生参与网络社团情况进行了调研。为避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网络社团情况有所不同,为此我们选择调查对象分别为文科、理工科、医科和艺术体育四大门类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8%,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使用社会科学软件统计包(SPSS)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访谈大学生,挖掘他们对网络社团作用的真实评价,弥补问卷调查量化的不足,全面掌握事实资料。

(一)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团的调查概况

1.网络社团平台利用广泛

调查显示,网络社团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本次参加调查的496名学生中,337名学生的参加网络社团的年限超过3年以上,占全部人数的67.9%。其中,50人以内的网络社团占20.6%,50人以上的网络社团占总人数的79.4%,说明大学生网络社团组织的规模巨大,形式丰富多样(见图2),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团成员之间交叉重叠,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社团群。

2.学生加入网络社团的原因分析

网络社团因其独特的组织特点,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互动,本调研通过对网络社团的优势分析得出学生们为什么乐于加入网络社团。调查结果显示,46.2%的学生选择了“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这一项,其次是21.7%的“发动成员迅速快捷”和18.7%的“传播交流匿名性”,另外还有13.4%的同学选择了“运营成本低”。网络社团享用网络中的全部资料与信息是其他社团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并且网络结构用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结构更快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沟通信息、组织成员,所以网络社团成员不再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汲取信息的社团建设者,所以网络社团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问及参加社团的目的时也充分了印证了这一点,65.0%和59.5%的学生是为了“交友沟通”和“学习知识”才加入网络社团的。

3.学生在网络社团中的交流特点及关注热点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能客观看待网络社团中的热点问题。48.4%的学生选择“不大相信或选择性相信”网络热点问题,仅有8.3%的学生会“跟帖评论”,说明同学们还是能对网络社团中的自由言论、热点话题持保留态度,不会盲目跟风,客观的评价热点问题。其中53.2%的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是为了“丰富课余生活了解社会动态”,23.3%的学生是为了“娱乐心情”。其他还有15.2%的学生选择了“拓展自身见闻,提高看待事物的能力”,8.1%的学生选择“提升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网络社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沟通平台,使我们的思政教育拥有更多有效载体。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网络社团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大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络社团中也存在“网络意见领袖”及普通受众。调查中显示11.1%的学生是网络社团中的“领导者”,44.6%的学生是“信息的发布或传播者”,“接收者”为44.1%,“其他”0.2%。这说明一多半的学生都在网络社团中起着主动影响他人的作用。随着网络社团的发展,成员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在客观上起着补充校内信息不足作用,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

2.网络社团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挥

大量消极网络社团的存在会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发挥。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要随意得多,没有完善的社团备案和社团人员实名登记,所以其产生的影响很难监控。调查显示77.9%的学生曾经在网上见到过不和谐的日志或博文,23.5%的学生还经常见到。由此可见没有了规约,一些消极的网络社团就会在网络空间大肆开展非法的活动,甚至延伸到网下。一些在现实校园没有活动空间的消极社团也纷纷把阵地转移到隐蔽性强的网络空间。

3.大学生期待校园主题教育网络社团建立

学生网络社团的飞速发展说明了它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或限制它的存在和发展。高校学生呼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社团宣传“正能量”。调查显示,55.9%的学生认同网络时代传播的“正能量”话题,并认为正能量是一种“倡导真善美、营造良好氛围的积极行为”。但还有28.7%的同学表示“不赞成”,其中8.5%的学生“非常不赞成”,认为所谓的“传播正能量”只是做表面文章而已,完全没有用处。

四、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积极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当前,大学生网络社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把网络社团文化纳入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高校建设信息化的校园文化,克服网络社团文化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降低其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影响力,扩展其辐射面。

(一)正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地位和积极作用

网络社团文化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网络文化有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应积极支持网络社团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以及健康的文化气息与蓬勃的创造精神。高校社团管理者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既不能过分担忧,管理过紧,要求过高;也不能无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存在。合理利用大学生网络社团,扩大其积极的功能,有助于繁荣高校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文化道德水平,使大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

(二)主动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与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与时俱进,围绕教育部“绿色校园网络计划”的方向,还要采取和把握规律的可行性,掌握主动权,完善监督机制,引领科学的发展方向,加强横向的强强联合等策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核心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社团,分析它们发展规律,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团的特殊性,并积极参与到网络社团的建设中去。

(三)给予大学生网络社团规范化足够的重视

高校应积极筹备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制度,推动大学生网络社团走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道路上。第一,建立合理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登记制度;第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社团实名的注册制度;第三,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内部制度建设;第四,建立健全网络社团的管理机制。

(四)督促大学生网络社团监控机制的建立

第一,通过登记备案,广泛调研,高校要建立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信息资料库。第二,大学生网络社团也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每个加入社团的会员进行实名认证。第三,要不断创网络社团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网络社团监控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第四,可以凭借必要的网络技术手段,根据IP地址的管理办法,建立地址的使用信息数据库以及IP地址分配使用的逐级责任制。第五,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日常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社团成员的动向,如若发现不良信息,应快速坚决地予以删除。第六,不断加强网上出现的群体性问题的教育疏导,引领大学生网络社团朝着阳光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建设多样的主题性教育网络平台

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要与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把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主题网站作为重点,共同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多样的主题性教育网络平台促使学校主流网络可以成为真正广泛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媒体之一,成为高校大学生不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进行网站建设时,不能机械地照搬,把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转移到网络平台上,而是应该紧紧依靠学生的生活,贴近实践,以学生们的现实需要和情况为依据,创办出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网络单元。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要支持以人为本的网上平台交流互动模式,促使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六)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面对当前大学生网络社团类型结构失衡的现实情况,应采取对应的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首先,高校应对学术科研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给与积极倡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其次,关注公益服务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为逐步兴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推波助澜,培养有益于学生德育情操。再次,虽然大学生网络社团举办的文体娱乐活动能够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闲散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但由于这些社团数量较多、内容杂乱,因此,高校要在继续推动其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这类社团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取缔一些“三俗”的网络社团,提高社团的质量。最后,高校应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更好的指导大学生择业,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旭:《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杨伯淑:《因特网与社会》[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

[3]赵莉:《大学生网络社团参与动因分析》《黑龙江史志》,2008,(20):94-95.

[4]王春雪:《大学生网络组织的特点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分析》,《华章》,2010(1)

[5]杨连生,胡继冬:《大学生网络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学术论坛》,2011(6)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7

1 健康的个性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

马斯洛认为:人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为人的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理想与世界观;同时,个性还具有个体差异,表现为人们在能力和气质以及性格上的不同。人是任何活动的主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从大学生主体出发,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包括其兴趣爱好、需要与动机、理想和世界观、性格、气质、能力。体育运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起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学校体育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体育是学生了解社会文明和人们共同活动准则的途径之一,是学生个体与社会群体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既向往集体生活,又害怕与陌生人交往的感觉,体育可以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他们渴望与人交往的心理。教育家普遍认为:对不同的个性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对于个性特征鲜明的学生不能用同一模式去要求,而应允许他们的个性有特点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仅要重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更要采用积极的引导措施,使得学生思想中消极落后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 健康个性的发展特征

健康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高等教育要培养出个性鲜明,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每个大学生都有他的个性、特长,若能给予合适的环境,其潜能定能发挥出来。致力为学生营造施展个性的环境与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紧密围绕如何彰显大学生个性来进行。让学生自主选择其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提供更多选择体育专项课的机会,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学习中,把体育学习的自主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自由。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轻松。在练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给予必要肯定、奖励,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要热情帮助。不管技术掌握的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锻炼,体育教师抱着宽容、欣赏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舞台。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大学体育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意味着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得到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时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做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锻炼环境,培养其掌握和运用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态度和能力,最终使其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4 高校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作用

从体育运动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体育运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依它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4.1 高校体育注重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体力和智力协调发展、人格完善、才能卓越的人才。在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中,大学生们必须在运动中进行自我约束、动员、命令和感受,不断克服运动中出现的困难与障碍。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胜利也常取决于意志坚定、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中。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大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动员大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竞赛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

4.2 高校体育注重大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大学体育设有不同的选项课,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不同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排球运动,要求大学生要机智灵活、敢打敢拼、作风顽强,要有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体育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4.3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注重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协同配合能力,特别是如何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比赛的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运动中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兴奋、满足、愉快等情感体验。当然,他们也会在运动中体会到挫折和失败。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拼搏,就能够真正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情感的丰富与社会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

5 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对策1.高校体育教学应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进行思考与分析。只有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现代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所以体育教师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因学生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负荷也不尽相同。因而体育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其最大限度地有助于学生摆脱陈规旧习,在游戏和竞赛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提倡学生创造精神,勇于对教师的教学质疑,以自我表现和发挥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有所得,为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奠定基础。

2.高校体育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参与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多种影响因素。作为体育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参加锻炼的习惯,并在体育课选项、练习同伴的选择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自由,充分调动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动性,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3.发挥教师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

大学生个性形成与健康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正确引导。“你有个性,我比你还有个性,看我整不死你”的话出自某位大学生之口有些偶然性。但是充分说明大学生个性畸形发展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帮助与正确的引导。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教材的选用还应生动有趣,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健康的个性。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因此,要更新观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在这方面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还要号召全社会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关注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不断完善体育政策与法规,充分调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转变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注重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改正和克服存在于大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使大学生成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诸方面素质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健康发展,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之一。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借助心理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对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健康,个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崔万秋等.论高校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2]关海强.人本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

[3]梁利民等.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4).

[4]林颖等.从加涅的学生素质观看素质教育[J].心理科学,2000,23(2).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障碍,高校体育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深入, 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快节奏、多风险和强竞争使大学生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心理压力。面对这些压力, 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表现出一些过激行为, 导致了不良后果。那么, 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心理健康的涵义

健康应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 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因此, 对健康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身体方面, 而是一个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三方面内的全新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 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 即不仅能获得和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 还能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 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英格里斯 (H.B.English) 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 当事者在哪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 具有生命力, 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 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社会学者玻肯 (W.W.Bochm) 的看法则是, 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 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194 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 并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我国心理学家叶弈乾 (1996) 认为“当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心理操作和心理适应过程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都处于正常状态时, 个体心理才是正常健康的”。由此可见, 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 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

2 心理障碍的涵义

心理障碍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 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 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 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 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 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 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果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从中解脱出来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 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 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 在校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常患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等等。

3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互动关系,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具体的体育教学来得以实现的。因此, 高校体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必然要与具体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相结合。

3.2 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根据每课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 有目的地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实施自尊自信型、合作交往型、意志耐受力型、情绪调控型和心理健康处方型等心理健康发展课案。课案设计遵循“信息整理与教学准备→整合多元目标→选择心理切入点→营造生动活泼的参与情景→体验与后效强化→反馈与应对策略”的思路, 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3 优化课堂管理与心理环境,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 营造宽容、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能动、积极地投身学习和锻炼, 使师生均处于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引起学生身心合一的体验。合理和巧妙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表扬、鼓励、奖励来活化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小群体互相学习法,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 加大体育投入, 抓好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

加大体育投入, 完善体育设施, 建立体育俱乐部, 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积极锻炼身体, 在锻炼中培养兴趣, 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教师那儿得到的,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课艺术、组织能力、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决定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和层次, 因而, 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关键。

3.5 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化、系统化

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充分科学化和系统化。具体而言, 首先, 要积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因素, 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 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 引导学生合理对待自己的需要, 防止情绪波动过大, 使学生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选择正确的方式去适应。再次, 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专业优势, 增加交往力度。用“重在参与”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最后, 注重“快乐体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安排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运动处方。需要强调的是, 高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充分体现在体育教师的教案中。

参考文献

[1]郑学美.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2006, 4.

[2]阳德华, 高和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3.

上海高校大学生网购行为发展研究 篇9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人群规模庞大,每月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他们也是网购的主体。特别是他们走向社会,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商家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动态要很好的把握。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购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期促进网购的发展以及为大学生网购提供科学依据。

一、大学生网购行为调研

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为了解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现状,调查组于2012年9—11月随机抽取上海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700份,回收率85.4%,其中有效问卷630份,有效率90.0%。问卷内容共分5个部分:样本基本特征;大学生网购基本信息;大学生网购需求;网购中存在的问题;开放式题目。

2. 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基本特征。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本次受访者中男性占51.1%,女性占48.9%,各年级人数相当。大部分受访者参加过网购,占84.6%。

(2)大学生网购的基本特征。男性中,参加过网购的人数占88.5%。女性中,则为80.5%。女性购物的范围较广,除了网购之外还喜欢直接到实体店购买,通常会货比三家,跟卖家沟通产品的详情、讨价还价等。因此,男性的网购比例多于女性。

从年级角度分析,各年级参加过网购的人数比例依次上升:大一最小,为71.7%;研究生最大,为95.4%。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大一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于网购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通常只是试探性的购买一些价格较低的商品。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网购的认识加深,而且通过兼职、打工等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增多,网购人数比例会逐渐增加。

(3)大学生网购的行为分析。如表3所示,虽然大学生是网购的主体,但因为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网购的消费能力较低,近七成的学生每月网购次数在2次以下,半数以上的学生,网购占生活费的比例小于10%。网上银行是学生选择的主要支付手段,占57.6%,其次是支付宝,占34.0%。大学生在网购的内容上,主要选择服装箱包、饰品化妆品、音像书籍和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点通过其选择的购物网站得到了印证:淘宝、京东、1号店、当当网占据了前四位(见图1)。

(4)大学生网购的需求分析。在进行网购时,大学生除了必需品消费外,冲动消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说明大学生在进行网购时,缺乏购物理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其中,网店的促销影响最大,占83.0%。在最喜欢的促销手段中,70.2%的学生选择打折优惠,14.6%的学生选择了团购。由此可见,价格高低是决定大学生是否网购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实体店与网店的比较中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选择网购而非实体店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占总数的33.1%。在物流配送上,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最长配送时间为3—4天,占63.0%,其次是1—2天,为16.9%。能够接受7天以上配送时间的人数很少,仅占2.3%。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过程中,几乎全部参与过网购的受访者都遇到过问题,这表明网购市场亟待完善。一是商品与实物不符,占75.2%。二是卖家/物流服务差。有近二成的学生遭遇过卖家服务差与物流服务差等服务质量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网购过程中,卖家的态度不积极,在买家拍下商品后便不闻不问,迟迟不发货。对于物流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配送时间较长,收到的商品包装受损,或者直接是商品损坏。三是支付过程中密码被盗。有5.1%的学生在支付过程中密码被盗。四是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对于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与卖家沟通,占51.6%,有32.3%选择给予差评,也有部分大学选择自认倒霉,占13.5%。这体现了出不少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面对问题时只能被动应对。

2. 对策建议

在对网购发展的建议中,有49.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有40.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还有1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效提高卖家的素质。

要加强监管措施,网络交易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网购交易额近8000亿元,但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手段不断翻新,交易纠纷处理困难。由于全国网购交易额80%以上出自大型网络交易平台网站、B2C网站和团购网站,所以首先要把大型购物网站列入日常监管重点。但是仅仅删除违法商品信息还不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必须要对网站内交易信息实行动态监控,检查网站交易规则,纠正消除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经营成本。

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工商网络市场监管现场交流会上透露,2013年上半年要基本建起“全国一体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系统”,对大型购物网站、网店重点实施动态监控,并根据执法需要,配备必要的电子数据取证设备。还要建立诚信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网购问题,就要建立起诚信体系,从道德角度对卖家进行约束,使其诚信经营。

三、结语

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这种短期的快速发展使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弊端。但是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调查分析,有近八成的大学生对网购经历表示满意,感觉一般的不到二成,有少部分不太满意或者不满意。整体而言,大学生对网购持乐观态度,并表示愿意尝试或继续采用网购的消费形式。因此,只要政府、行业、企业、第三方、消费者多方努力,不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建立诚信体系,网购行业将会向着有利于社会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证券之星.我国网购人数达1.93亿国际零售巨头跑马圈地.[EB/OL].[2012-12-03].http://finance.stockstar.com/SS2012120300001355.shtml.

[2]张高产.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调查研究[J].时代经贸,2011,(35):39—40.

[3]田建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购良性发展的影响与促进[J].商务必读,2012,(12):234—243.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10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顺利保证党员发展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 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得以不断完善的基本保证。其中, 学生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 是高校党委顺利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依托。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 积极探索由班委会、团支部和党支部三位一体的考察模式, 保证对入党申请人有全方位的认识, 使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工作可以覆盖得更全面、更富成效。

各个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把握时代特点、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既要使组织工作体现党的先进性, 符合党的要求, 又要贴近党员同学本身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为广大党员所接受、欢迎。使得全体学生能够充分交流、通力合作, 为每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广大同学的联系搭建平台。

2. 加强党性修养, 着力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思想教育是大学生入党的重要部分。党员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 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 应着重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同时, 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 从入党前到入党后, 都要密切关注发展对象所出现的各种思想上的起伏, 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通过科学地设计, 把握党员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不同特点和目标方向。对于学生或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方面, 首先要做好关于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相关计划, 同时要重点抓好培养环节上的要求和培养阶段的目标, 在培养内容上要立足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党性教育, 结合党章, 以引导教育为主, 辅之以知识学习, 发掘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提高培养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质量, 实现培养的目标。已成为发展对象的同学除了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党性教育, 还需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提升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丰富思想教育工作的形式, 除了常规的党校学习、定期的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必不可少, 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对象也应当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比如对有志入党的积极分子采取多引导的启发方式。此外, 要努力完善学生党员发展的各项阵地, 采取新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普及度高的传播媒介, 争取做到在阵地上要全面、在教育上要具体, 以期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党员发展。

3. 完善大学生党员的考评机制

学生党员的民主评议制度是学生入党考评机制的重要内容, 也是每位积极分子确定的必经程序, 发展对象的确立同样需要得到同学的充分认可。但是, 民主测评往往面临着考评标准复杂等多种问题,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考评机制, 在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基础之上加以筛选、归纳, 同时引导广大同学充分了解党员的相关标准及规定, 以便更加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身边的每一名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这样才能建立健全民主机制, 从而为党员发展的质量提供合理的评判标准, 以进一步达到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最终目的。

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团组织推优制度。共青团是我党的优秀后备军, 高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身份, 因此, 团组织推优是对优秀学生各项素质做出评判的重要表现。完善团员推优制度是构建和完善学生入党考评的必要成分。各级团支部在考察学生团员时要做到细致、充分、客观、全面。其次, 要规范党员发展的工作细则。全面详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细则是构建考评机制的重要支撑。不仅需要对年度党员发展做出详实的方案, 同时也要对党员的培养予以明确规划。目前各高校就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执行方式各不相同。因此, 构建一套全面的考评体系, 亟待规范的工作细则予以支撑。

4. 建构大学生入党的进出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存在着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政治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庞大的数量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学生党员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学生党员“只进不出”的现状所致, 必须肯定这支队伍的绝大部分是好的, 但的确也存在着有部分年轻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容易发生思想上的波动, 甚至做出与党的优良传统相背离的行为。因此, 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出口机制, 以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党员的进出机制是“活水”, 先进性如同水流, 要持续流动才能保证其新鲜与活力, 没有“活水”就有可能滋生腐败、甚至危及党的生命。各高校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建立健全党员进出机制的方略。首先, 要努力探索关于“进”的体制, 从源头入手, 通过《党章》中对于党员的发展原则、程序作出的相关规定, 完善每个高校党组织的“入口”。通过积极引导, 培养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 吸纳优秀的大学生, 对学生预备党员加强党性教育, 提高其思想觉悟, 对于面临转正的同学要加强全面、持续的考察。这就要求高校为优秀大学生铺设道路, 让优秀的学生能够“进”、容易“进”。其次, 要健全“出”的机制。对于少数入党后有所松懈、不再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甚至不尽党员义务、给党抹黑的同志, 我们要教育引导, 但是对于那些长期不履行党员义务, 经教育仍不认识并且拒绝改正的大学生党员, 应劝退或除名,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部分原本入党动机端正的党员, 在外在不良环境的诱惑下, 渐渐违背了入党初衷, 也属于需要“出”党的对象。因此, 进出机制是一个持续的考核标准, 是公认的事实评判体系, 需要各个高校不断大胆地尝试与完善。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 党员发展 扩大民主 实践路径

近年来,党内民主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加强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拟从民主管理、民主教育、民主制度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扩大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民主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扩大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民主的多维动因与现实逻辑

(一)扩大党员发展工作民主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得到较好发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走弯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高校的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是为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民主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党内民主意识的高素质学生党员将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中坚力量,也必将更好地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扩大党员发展工作民主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当前,在以综合国力竞争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下,人才资源是世界各国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最终聚焦于优秀人才的竞争,具备民主、开放、竞争、合作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民主化建设,通过民主管理、民主教育和民主制度建设等途径,大力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民主素质和能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民主精神和民主习惯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三)扩大党员发展工作民主是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中加强民主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学生党员、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代表着学生的思想、利益和愿望,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激发学生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其民主管理素质,更好地发挥其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教育、考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在支部生活中,形成浓厚的民主讨论氛围,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一步确保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质量迈上新台阶。

(四)扩大党员发展工作民主是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党建科学化要求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而扩大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民主,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组织内营造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促进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扩大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民主,通过创新党内民主建设机制,如推进党务公开、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民主讨论和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可以从科学制度和科学方法两个层面切实保障党的建设,有效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分析

(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身民主素质不够高

党员的民主素质是党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对党内民主的政治觉悟、认知程度、思想态度、行动自觉等的综合反映和体现,是决定党内民主实现和发展的基础因素。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生党员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民主素质不高的状况也仍然存在。如部分学生党员对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部分学生党员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不讲意见,只讲服从,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抱着“说了也白说”心态,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部分学生党员主体意识趋于淡化,习惯于“拥护”和“服从”,在支部活动中常处于被动地位;部分学生党员缺乏主人翁精神,对支部事务关心不够,主动参与党支部事务管理和监督的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对党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反差较大,入党前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支部各项活动,入党后则开始对自己放松要求,对于支部活动以及组织生活不够积极,有时会以各种理由请假。

(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机制不健全

党员民主权利行使的程度,是党内民主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对党内民主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学习、讨论、建议、批评、表决、选举、监督、请求、申诉、控告等多项民主权利。然而,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一些高校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对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认识不足,学生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对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停留在原则的规定上,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部分党组织片面强调党员履行义务,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一些学生支部对党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党务公开的原则和要求把握不准,往往比较重视发展对象的预备、转正的公开、公示,忽视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情况、支部发展计划情况、党费交纳情况等信息的公开,导致了一些学生党员和群众对支部事务的公平、公正产生质疑;一些学生支部的支部书记通常由辅导员老师等党建指导老师担任,在具体工作中,不自觉的会突显双方的师生身份,在支部事务管理中存在党建指导老师说了算的家长制、一言堂现象;学生党建工作指导老师对学生党员和党支部提出要求、布置工作,作出决定比较多,要发展谁,何时发展总是由指导老师说了算,而学生党员和党支部主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则比较少,往往只是负责执行老师的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党员们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导致一些学生党员习惯于不加思考的听从老师的指挥,自己尽量少作为,甚至干脆不作为。

(三)基层党组织的民主政治生态不够好

由于现实工作中的种种原因,部分高校学生党组织民主政治的文化生态尚不够好,缺乏应有的民主气氛。因支部成员们往往来自不同的班级、专业或年级,一些学生党员对讨论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多、很难讲出实质内容,只好讲好话或者不发言;既使同在一个班级,彼此熟悉和了解,一些学生党员因为不想得罪人,出于人际关系考虑,也只讲优点,不讲缺点;如在入党答辩会上,学生党员们对于答辩同学的提问趋于简单化、表面化,未能真实反映出答辩同学的思想理论水平;在入党审批会、转正审批会上,学生党员们在介绍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情况,或讨论发展对象能否入党、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时,往往说优点的多、讲缺点和不足的少,表扬的多,批评的少,在表决时,赞同的多,反对的少,经常会出现全部赞成的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学生党员们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不疼不痒,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未能触及思想深处,学生党员们往往为了追求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抱着“少说话、慢开口”的心态,做同学中“老好人”,顾虑较多,很少有实实在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形成各党员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

三、扩大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民主的实践路径

(一)以组织为依托,加强民主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民主管理在高校的地位日趋重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民主,把好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从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等多个层面,不断加强民主管理。高校党组织要谨慎、客观的应对扩大党员发展民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谋求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是要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是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要建立健全由党委统一领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务公开体制,凡需要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除涉及保密的内容外,都要向全校公开。包括全局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具体事项以及多数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非保密的党内其他事项。各二级党组织应将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情况、支部发展计划情况、发展对象的预备、转正情况、支委选举情况、评奖评优情况、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党费交纳情况以及支部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情况等予以及时、主动的公开、公示,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尊重、保障师生的知情权,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要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主管理队伍为抓手,尤其要以直接从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教职工为重点,切实提高高校民主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完善高校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机制,形成以提高民主管理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升一线学生党建指导老师的民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扩大民主、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以实践为基础,营造民主环境

高校党组织要致力于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民主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在支部生活中营造讲真话、讲心里话的民主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党员在入党答辩会、入党审批会等支部大会上讲真话、讲心里话,尤其是对一些发展对象在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表现要敢于批评,营造支部成员间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学生党支部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学生党员本着自觉提高、团结互助、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缺点、指出不足,使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学生党员中得到发扬光大,从而增进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要积极创新民主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民主实践。如开展定岗明责活动,并进行民主评议。通过组织配岗、竞争上岗、自我设岗等途径,给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如新生督导员、心理保健员、安全监督员、教学助理员、校园保洁员、网络维护员等相应的岗位,落实岗位责任,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牢记宗旨、服务同学、作出示范,参加定岗明责活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将自己的实践心得在民主生活会和入党积极分子小组会议上交流沟通,通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述职——支部和小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打分——党支部分析评议等程序进行民主评议,确保民主实践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激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民主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民主教育

大学生肩负着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民主素质如何,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景。因此,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加强高校民主意识教育,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民主意识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党组织应从学生党员入党时间短、党性锻炼少、党的理论知识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一些学生党员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把民主意识教育作为学生党员常规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党内民主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了解党员享有的八项民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批评权、揭发权、检举权和控告权等;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法规制度,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和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并了解党的民主决策制度、党员权利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党内民主制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民主作风,切实把握党内民主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使提高民主素质成为广大学生党员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民主意识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如通过在学生党员和党支部中树立榜样和典型的方法,达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微型党课、学习交流会、支部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员的学习兴趣;借助网络媒体,通过创建校园BBS、微博群、校友录、支部QQ群等多样化途径,实现大学生民主意识教育载体的创新。

(四)以制度为抓手,保障民主权利

制度建设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民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扩大学生党员发展民主,保障学生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起持久、有效的民主保障机制。在党员发展工作中,高校党组织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激发学生党员参与讨论支部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学生党员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落实。

一是完善知情保障制度。要摈弃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的传统观念,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维护大学生知情权、申诉权、监督权。在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杂志、校报、校长信箱、电子邮件以及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拓宽大学生知情渠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二是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学生党支部书记、委员的换届选举和调整,要召开支部大会,由所有支部成员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候选人名单要由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实行差额选举。

三是完善民主讨论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发展对象计划的制定要经由支部成员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进行民主讨论后决定。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组发[1990]3号)的规定,将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个人经历等情况提交支部大会充分讨论,并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支部成员评优也必须经由支部大会的民主讨论决定,进行公开考察和民主推荐,确保公平、公正。

四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扩大学生党员参与支部管理监督工作的范围,畅通民主渠道,鼓励、支持党员主动及时发现、查找问题,使学生党员意愿得到充分反映。如在预备党员转正前,公示其预备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工作情况、生活表现,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开展党员满意度测评,每位学生党员接受全班同学和一定范围内群众无记名的满意度测评,对不满意的党员,同学们匿名写出不满意之处,党组织将及时把测评结果和同学的意见反馈给党员,并结合测评情况,进行分析评议,切实整改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琼华.党内民主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组织人事学研究,2009(10)

[2]鹿存礼.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民主意识的途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

[3]卫荣凡.加强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思路和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5(10)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研究 篇12

在人的内心深处, 存在积极和消极两股抗争的人格力量。消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压抑、恐惧、贪婪、自私, 常导致人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喜悦、希望、宽容、仁慈, 有助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 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 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 将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 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素质的提升, 不仅依赖于消极人格力量的消除, 更依赖于积极人格力量的培育和增长。正如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 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 人性的消极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 才有助于人格和谐、健康地发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和研究, 以期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积极人格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广西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选取498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经剔除无效问卷后, 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共482 人, 其中男生206 人, 女生276 人;城镇学生187 人, 农村学生295 人;大一学生132 人, 大二学生126 人, 大三学生118 人, 大四学生106 人。

2.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的积极人格问卷采用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成人版人格力量测量量表。 该量表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翻译并修订, 共有240个问题, 反映了24 种积极人格品质。 每种积极人格品质由10个问题构成, 每个问题采用5 点记分, 从1 分~5 分别表示非常像我、像我、不确定、不像我、非常不像我。 每种品质的平均得分越高, 表示该人格品质越趋向积极的一端。

在本次研究中, 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 Cronbachα 系数为0.92;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 系数在0.62~0.88 之间, χ2/df=2.64, RMSEA<0.05, NFI、TLI、CFI均在0.82 以上, 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3. 数据搜集与处理

调查问卷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现场发放和回收, 学生回答时间约40 分钟。 所有数据的处理均在计算机上完成, 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总体情况

表1 结果显示, 在本研究中,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 之间, 都在中点值3 分以上, 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其中, 积极人格品质得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 排在后五位的依次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

2.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注:* 表示P<0.01, ** 表示P<0.05, 下同

表2 结果显示,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在洞察力、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和自我控制等六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其中, 在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等方面, 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

3.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表3 结果显示,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谨慎和幽默等五个方面。其中,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而在谨慎方面, 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4.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表4 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 进一步通过LSD多重比较检验发现, 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 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学生, 且存在显著差异;在美的欣赏方面, 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而在感恩方面, 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四、分析与讨论

1.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状况

在本研究中,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 之间, 都在中点值3 分以上, 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 其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五种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最不突出的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等, 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 在爱与被爱、友善、美的欣赏、宽容等积极人格品质方面, 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而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 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这可能与男女性别的心理特征有关。 已有研究认为, 在性别差异方面, 女性在友善、爱、美的欣赏等反映“ 心灵”情感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在自控、洞察力等反映“ 理性”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方面得分高于女性。 一般情况下, 女性青春期较男性来得早, 她们更早关注个人的仪容、体型等, 审美能力发展较快;女性通常具备良好的爱心和友善等心理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更能够宽容别人。 男性一般比较理性, 善于自我控制, 具备较强的洞察力。

3.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热情、谨慎、幽默、判断力和社交智慧等五个方面。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 城镇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农村学生, 在谨慎方面, 农村学生表现较好。 这些差异, 可能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 城镇一般经济发达, 交通方便, 信息通畅, 生活在城镇的大学生能够较早接触社会文化, 接受社会影响, 对社会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比较多, 他们甚至能够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 这使得他们眼界开阔, 思想开放,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够热情主动, 且具有幽默感, 表现出较好的判断力和社交智慧。 而农村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闭塞, 信息不畅, 对社会了解不多, 遇事往往小心谨慎。

4.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 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 大四学生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原因可能是大四学生直接面临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他们发现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上存在的不足, 能够主动进行自我控制加强专业学习, 以尽快适应实习和就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美的欣赏方面, 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这与大三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有关, 他们越来越关注美的事物, 不仅关注事物的外在美, 也关注事物的内在美。

五、结束语

在感恩特质方面, 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这一结果应该引起注意。 究其原因, 可能是大一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接受了较多的感恩教育, 高中学校往往以感恩作为推动学生积极备考的巨大动力。大二学生更多地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 感恩意识有所下降。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2]周炎根.浅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11 (04) .

[3]Park N, 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6 (29) .

[4]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6) .

上一篇:劳动的好时光下一篇:公路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