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级学生

2024-10-24

高校留级学生(精选9篇)

高校留级学生 篇1

1 高校学生留级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或学习兴趣不浓厚。部分留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专业并非本人兴趣所在,是父母指定或者是跟风填报,或者是服从调配的结果。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导致学习盲目而困惑。(2)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留级学生认为大学“难进易出”,觉得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进了保险柜,无需在用功苦读,学习投入的精力、时间少,认为考前突击就可以过关,思想上不重视。如此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最后迷途混日子,直到留级或退学时才觉醒,为时已晚。(3)学习方法不正确。部分留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他们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大学更为自由、灵活的学习生活。他们在学习中,习惯了中学时的“填鸭式教育”,缺乏自学能力,不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不得当,常常是事倍功半。(4)缺乏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有些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都是佼佼者,而在大学,情况未必如此,原来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便受到严重挫折,心理受到打击而转向自卑且无法自我调节,失去了学习的信心。(5)依赖性强,自理、自律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管理水平低,是留级生留级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进入大学以前,大多数学生均在父母的严厉督促下只需要抓好自己的学习,不懂得安排课余活动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等;进入大学以后,没有父母在旁的督促,就开始放纵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网络游戏、谈情说爱,或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余活动、勤工俭学中,并且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2 留级学生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留级学生自卑的心理特征。一是意志品质薄弱。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则惊慌失措、悲观失望、逃避现实;二是自卑感较强。由于常常遭到批评、指责甚至歧视,留级生往往自觉“低人一等”,干什么都缺乏自信和勇气,没法融入新的班集体,在原来的班集体又由于自己已留级,且成绩差,没法介入他们的生活;三是疑惧心理严重。留级生往往怀疑领导、老师、同学对自己有偏见,因而在心灵上自觉不自觉地筑起一道道防线,一旦认为别人歧视自己,往往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2)留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我校为例,规定留级生已通过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而导致留级生一学期平均也只有两三门课程,绝大部分时间他们不用随堂听课,这种情况使本来自制力弱的留级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学习以外的事情,由于留级生留级后还安排在原宿舍住宿,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漏洞。

3 留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制定严格的留级生管理制度。首先,该制度一定要严谨。由于留级生不同于一般学生群体,其自制力较差,容易出现各种的问题,因而对他们的管理制度应该严厉一点;另外该制度必须要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一些留级生可能涉及的学籍处理问题和违纪现象要尽可能一一罗列,对一些重点内容要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最后该制度要不断完善,不能留有漏洞。留级生的管理制度不能跟其他管理制度发生冲突,要体现出主次、先后和轻重。另外,可给留级生安排固定教室自习。针对留级生“免修”课程较多,绝大部分时间不用随堂听课的特点,建议给各学院配备一定数量的固定教室,用于对留级生的管理。(2)要尊重和理解留级学生。留级学生因在留级后插入新的班级,与辅导员和新的同学都缺乏了解,基本上是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这些学生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留级生并没有自觉到新班级去上课,需要辅导员多次催促、教育才勉强进入课室。究其原因,主要是留级生一时抹不开面子,思想上转不过弯来,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辅导员要对留级生厌学、贪玩、孤僻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接收学生后向原来的辅导员了解情况,跟家长沟通交流。随后在轻松的环境以平等的态度跟留级生谈心,博得留级生的信任,力求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力求让他们觉得家庭、学校、老师、同学都没有放弃他们,促使他们做到自尊自强自爱,通过这样的交流使留级生相老师、向同学打开心灵之门。(3)制订留级生激励机制,关爱和表扬留级学生。我们可以根据留级生的课程特点,专门为留级生制定学习进步奖,提高留级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留级生获得奖励后,不仅收获了一份荣誉,更大的收获是重新拾起失去的信心。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可怕,怕的是其心如死灰,无所依托。如何让降温的心逐渐升温,恢复青年大学生应有的“热力”呢?要以真心、真情、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把更多的爱献给留级学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思想上、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留级学生得到教师的关心和肯定,自然会对教师逐渐产生信赖感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付出更大努力。

高校留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育转化留级学生时一定要具体学生具体分析。教育转化留级学生是一种合力行为,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留级学生的帮助和关怀力度,为留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金小苗.基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探讨高校留级生的转化工作[J].理论探索,2007(11).

[2]马慧琴,刘庆言,尹春亮.对高校留级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6).

[3]阳志成.加强留级生教育管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高校留级生问题与对策探究 篇2

【关键词】留级生 问题 对策

随着中国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开始自己的逐梦之路,然而各个高校都会出现一批“适应不良”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任务、学分要求而被留级、退学,这个群体也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本身也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这个问题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到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未来需要探究、思考的一个新的问题。

一、留级生群体形成原因

在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下,产生一批因学业挫折而导致留级的学生。这些因学业问题导致留级的学生中,有些是大学适应性问题,有些是学习能力问题,有些是心理问题。留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当前学生分类指导的总目标下,就这一学生群体应进行专门地研究和分析。

(一)学习困难,新生适应问题

在留级学生群体中大一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大一留级学生主要由于入校以来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较高中教育有很大区别,教师上课信息量大,内容较深,大多需要学生课后自己进一步学习。加上经历了高考的重压之后学生进入大学自己放松,自制力又差,沒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容易导致挂科,越是学不好就越不愿意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有些学生上网成瘾,沉迷网络游戏,旷课现象严重,据了解,80%的留级生都存在网络成瘾问题。大一学生刚入校,对待学业较为松懈,一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导致学业困难的情况出现。

(二)专业学习迷茫

大二阶段,各专业课程大量开设。留级生大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学了有什么用,以后能做什么,对专业始终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抵触心理,逐渐丧失了学习动力。专业思想不稳定,一些工科学院课程难度较大,一些学生并不适应这种学习环境,对专业学习缺少热情。一部分专业志愿率较低的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缺少认同感,进而导致专业学习迷茫。

(三)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因此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同学认为学习的重要性下降,并没有感到学习的紧迫性,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很差。

(四) 留级生心理问题

留级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离异家庭和孤儿家庭是造成这类问题的典型家庭,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远离学生团体,长时间缺乏与人沟通,容易造成失足。

留级生在适应自我、适应环境、适应新人际关系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他们往往因为自卑不愿意多与新的同学交流,也不愿意融入新的班集体参加活动。常见的留级生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逃避、迷茫等,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与留级生从小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关注留级生的心理问题应是留级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留级生管理难点

留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留级过程中,留级之后在新的年级、班级中,都会出现一系列学生管理问题。如何做好留级学生的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难点。

(一)留级生新班级适应难题

留级学生进入新的班级后适应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大学学习特点,班级上课不固定,班级活动不是很多,留级学生融入新的班集体有一个适应过程。留级生如果不能很快融入新的班集体,将会在课程学习、班级活动中逐渐边缘化。留级学生与新班级学生联系较为松散,进而会导致留级学生情绪出现问题。由于留级学生是学业困难的特殊群体,更加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因此朋辈互助非常需要。

(二)留级学生管理问题

留级学生作为学业困难群体,在留级之后,年级辅导员随之改变。辅导员之间应该做好学生基本情况信息交接工作。如果在留级过程中导致学生跟踪管理脱节,留级学生管理上会形成盲区,进而会导致留级生学业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在留级学生管理上做好跟踪管理,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尤为重要。

三、留级学生问题解决对策

(一)留级学生的预警工作

通过辅导员预警帮扶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在学生工作层面降低学业困难学生留级率与退学率,确保学籍异动学生在学籍异动期间受到关注,辅导员保证学籍异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学籍异动学生在校事故风险。根据麦可思2015年9月29日文章《高校劝退伤了谁》一文,其中,美国普渡大学针对退学学生的研究表明:“中度学业失败危险的学生收到学业预警邮件后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而那些直接被亮红灯,即处于高危群体的学生,即便收到了预警邮件,他们在课堂表现上也不会有太大改观,由此可以看出,早期预警对成绩不佳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十分重要。” 结合工作实际,把留级学生按照学业预警中存在问题程度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个等级,根据每个预警等级采取不同的预警措施。

(二)留级生跟踪管理

辅导员针对留级学生,可建立起留级生跟踪管理机制。

1.学期初召开留级学生学业预警会议,会议内容包括:成绩下滑后果,学籍管理规定。

2.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情况,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家庭情况特殊(父母离婚、父母一方或双方离世)、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进行重点谈话。

3.为大二、大三挂科学生提供专门的场地进行自习。

4.针对留级学生单独建立信息档案,涵盖谈话记录、与学生家长通话记录、学生上课情况统计表、学习成绩单等。

5.要求留级学生进行学业情况汇报,学生每月一次到辅导员处进行学习生活情况汇报,辅导员做好记录,通过谈话了解其学习生活、心理情况,增强留级学生自信心。

6.輔导员做好留级学生信息档案的交接工作,并对留级学生进行特别说明。

以上所有留级学生情况都应对班主任进行通报,与班主任配合做好学生帮扶工作,年级辅导员为各年级留级学生第一负责人。

(三)建立与家长互联共同帮扶机制

1.学期初1-2周内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行通报。针对学生在校期间课程情况,与家长沟通,做好学生学业督促工作。

2.针对留级学生中心理压力较大。或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解,或者报备咨询。

(四)班级朋辈帮扶机制

1.班级委员针对留级学生进行帮扶工作,积极建议班级委员分别进行一对一学业督促帮扶机制。

2.建立朋辈帮扶机制,请学习优秀的学生与留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3.在班级活动中,班委积极邀请留级学生参加,加强与留级学生的联系,提高留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力。

四、总结

留级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学风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留级学生产生的原因及管理的基本机制。加强学风建设是解决留级学生问题的根本之道。学风建设直接关乎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关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并最终关乎整个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风建设的成效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学校未来发展的走向。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作为传统工科学院,我院学生专业学习强度较大,课程难度较高,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培育良好的学风,对于我院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尤为重要,留级学生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徐红波.留级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57-59.

[2]李翔.论部分高校大学生降级现象增多的原因及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05):43-44.

高校留级学生 篇3

关键词:高校留级学生,教务管理,学生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扩张, 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 高校就读门槛的降低, 我国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 而在这些在校学生中, 有一个特殊学生群体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通常把这个学生群体称为“留级学生”。高校留级学生一般是指未能达到学校对学生相关学习成绩的最低要求, 在校各方面表现落后, 或是出于学生个人自愿, 无法完成学校规定任务、无法顺利取得课程学分的学生。高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 往往会予以降级处理, 分别转入至学生所在年级的低一年级同专业班级中, 继续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 取得必须的课程学分数。随着高校留级学生比例的逐年增加, 如何合理地解决留级带来的诸多问题, 改善留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 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班级, 给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留级的主要原因

高校学生留级主要是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沉迷于网络、高中生至大学生的角色转型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主要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这部分留级学生自刚刚步入大学校园起, 大都难以适应大学相对自主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模式和生活方式, 习惯于高中阶段老师和家长的督促, 学习没有目标, 容易沉迷于网络, 缺乏独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学一年级课程多为公共基础课程, 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国文等课程, 与高中所学知识连续较密切, 由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程度各有不同, 在高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勉强应付大学的课程学习要求, 得以升级, 也就是俗称的“吃老本”现象;而在高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大学延续学习新的知识时, 便容易造成留级的结果。当升入二年级之后, “吃老本”的这部分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 由于这类课程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领域、新知识, 继续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的他们会因为学习方式不当, 学习时间缺乏等原因而无法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 未能取得相应学分而留级。

二、从教务管理工作中看留级学生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核心工作, 是连接高校教师与高校学生的重要桥梁, 是完善高校教育环境的核心力量。随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的逐步实现,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在不断提高, 教学资源也在不断优化。对于留级学生而言,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善。

1. 学籍调整的滞后性。

对于留级学生,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地进行学籍调整。由于学生留级与否往往取决于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合格情况和学分的取得情况, 留级学生的判定一般都延至新学期开学。学生留级后, 遵循所留入的低年级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滞后性, 使得留级学生的学籍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在相应教师的学籍管理和学生名册中, 阻碍了留级学生的正常入学, 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被任课教师忽视, 而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不利于留级学生的成长。

2. 免修课程的办理和执行。

留级学生不同于一般学生, 学习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是其导致留级的直接原因。这些学生在留入低一年级后, 班级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留级学生在留级前已经学习的课程, 对于已经取得合格成绩的课程, 学校允许留级学生办理课程免修;而尚未取得合格成绩的课程, 则要跟随现任班级继续学习。学校一般要求留级学生在开学后三周内完成课程免修的书面申请工作, 留级学生在留级前已通过考试的课程学习中, 成绩普遍偏低, 知识技能掌握明显不足, 而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往往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为日后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埋下了隐患。当免修手续办完后, 留级学生将会因为课程量少而获得大量的空余时间, 对于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差、沉迷于网络的学生, 相当于提供了大量的娱乐时间, 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引发二次留级甚至于退学。

3. 网络选课缺乏自主性。

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选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结合逐步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 学生可在每个学期期末, 在相对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新学期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喜爱的任课教师, 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而留级学生的判定在新学期开学时, 学生的选课任务已经结束, 留级学生的选课任务通常都变成了教务管理部门的代办选择, 依据现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容量和教师情况, 替留级学生完成网上选课。在保障留级学生有课可上的情况下, 也可能造成留级学生不满意教务管理部门的代办选择, 对选修课程无学习兴趣, 与其他同学相比心理存在落差, 助长厌学情绪的滋生和蔓延。

三、从学生管理工作中看留级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中小学学生管理工作不同, 采用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 倡导引导式自主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对班主任和家长的依赖度降低, 致使部分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逐渐脱离班级队伍, 成为留级学生的一员。目前, 对于留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引导,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 班级认同感不足。

由于留级学生是自高一年级班级转入, 与新班级学生缺乏感情基础, 又是班主任和所有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 留级学生往往怀有自卑心理, 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学生交流, 而被误认为不合群, 缺乏参与班级群体活动的热情和集体荣誉感, 长此以往, 容易造成留级学生孤僻、自卑的性格, 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2. 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值降低。

老师和家长通常都期望学生和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 在校取得优异的成绩, 各方面表现突出, 就业前景乐观。当学生留级后,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不足, 对留级学生的期望值普遍降低, 不再期望学生的优异表现, 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时往往只是提出不得迟到旷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任何一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 容易在留级学生心理上造成自己不如别人、没有创优争先的可能等诸多不良影响。

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留级学生自确定留级之日起, 在读年限由四年延长至五年, 并会据实记入学生档案中, 伴随留级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留级学生的就业、晋升机会, 容易让学生自留级开始便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对任何学习和在校活动都失去兴趣, 丧失信心。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会针对每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评优评先的机会和通报表扬的资格, 而留级学生由于情况特殊, 通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略, 高校也没有针对留级学生的鼓励和嘉奖措施, 使得留级学生自己也逐渐丧失竞争意识, 只求平稳, 不求进步。

四、完善高校留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结合目前高校在留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完善留级学生的教育管理, 帮助留级学生实现良性转变, 为留级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1. 提高留级学生自信心。

留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大多表现为对任何事态都满不在乎, 对班级的集体活动都回避, 对有组织的评比活动都不参与, 沉迷于网络世界和个人世界, 我行我素, 不求进步, 这些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对于这些学生, 高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家长和老师应当与留级学生多沟通多鼓励, 班级同学应当与留级学生多交流多提供帮助, 帮助留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感受到新环境带来的关怀, 让留级学生爱上新集体、爱上学习, 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2. 激励留级学生的进取心。

留级学生在受到留级的打击后, 心态大多比较消极, 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 对自己的现状缺乏信心, 所以高校留级学生一般都难以跻身嘉奖名单, 而经常出现于惩戒名单的行列。高校针对这种现象, 教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任课教师对留级学生的关注和关爱, 科学引导留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培养留级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学生管理部门应当考虑设置留级学生的专项奖励办法, 对于留级后表现优秀, 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专项奖励, 帮助留级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 激励留级学生的进取精神, 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转变。

3. 培养留级学生的责任心。

由于免修等措施的实行, 留级学生在留级之后的新学期课程学习时间明显减少, 出现大量空余时间, 对于自我管理较差的留级学生而言, 更加容易荒废学习。因此, 帮助留级学生培养责任心, 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 合理制订学习生活计划, 充分利用空余时间, 完善自身的不足, 萌发学习的动力。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针对留级学生特设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选修课程, 帮助学生挖掘学习兴趣, 合理利用空余时间。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在勤工助学岗位特设留级学生岗位, 为留级学生提供机会, 鼓励留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石家庄铁道大学留级学生试读协议 篇4

乙方就甲方在留(降)级学籍处理后跟班试读事宜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依据《石家庄铁道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应受到留(降)级处理,且在校期间修读的学位课、必修课及格学分比例在70~75%之间,学年修读的学位课、必修课及格学分比例达到50%的学生,给予一次跟班试读的机会,试读期为 年 月至 年 月。

二、乙方同意甲方在试读期间跟随原班学习,并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内未通过的课程。

三、甲方本次学籍处理结果仍为留(降)级,该结果仍适用于以后学年的学籍处理。

四、试读期满,若甲方在学业上达到相关要求,留在所在班继续学习;如再次出现退学或留(降)级结果,按《学籍管理规定》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五、甲方按所在年级专业学费标准交纳学费。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教务处、学生所在学院(系)、学生本人各执一份。

甲方(学生姓名): 乙方: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务处

(学号): 负责人:

高校留级学生 篇5

关键词:高校留级生;现状;转化;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55-02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了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下滑、学生生源素质明显下降、或因心理疾病或身体多病或家庭困难或学业不良等问题以致很多学生因成绩原因受到留级处理,因此,各高校留级生人数和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近两年,留级生比例达到近4%,个别理科院校的比例甚至达到惊人的9%。对留级生,如不加强管理,将对学校的安全维稳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留级对于高校、社会、家庭都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如何有效开展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安全维稳工作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留级生的现状

据调查发现,学生留级之后,45%以上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对他们而言,“留级生”这个称呼对于留级生本人来说也是个莫大的耻辱,给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自知自己是留级生,而产生这种自卑感,普遍留级生担心同学看不起自己,自认为低人一等,总感到别人的眼光“怪怪的”,做什么都不舒服、自然;有的还害怕学业完不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前途悲观失望,把这一切全装在自己心里,思想负担重,缺乏自信和勇气,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还有的则表现为较敏感,情绪波动大。表现为:在班级中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主动地把自己和本班同学区分开。表现为:不愿意主动搬回所在年级寝室居住,与同学们有一种隔膜,离群索居,不愿意和所在班级同学交流,导致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所在的年级中去。对部分留级生来说,旷课、缺课是家常便饭,班集体的互动不参加,脱离管理,成了少关爱,没人管的“野孩子”。从以上的现象分析得知,留级生这些现状,普遍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没有统一的形式,他们的学习状态很难及时全面掌握,对于留级生、条例上虽然明确规定应由留级生所在班进行管理,但由于宿舍调配、证件焕发、课程安排等原因,大多数留级生实际上并没有随留级生所在的班共同学习和活动,同时如果他们与班级或同学相处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可能会产生极强的叛逆甚至背叛心理,这给辅导员对学生信息的获取、全面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给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带来诸多潜在不稳定的因素,影响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因此,如何加强留级生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日渐复杂,管理难以到位。

留级生留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搞清楚哪些是主观原因,哪些是客观原因;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诸多因素当中既有学生不努力、精力投入不够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上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笔者随机性从本校72名留级生抽样调查他们留级的主要原因。

二、留级生管理和教育的几个建议

1.留级生留级原因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留级生管理的复杂性,辅导员应该及早与留级生本人及其原所任辅导员沟通与联系,从中获悉该生第一手基本信息,针对留级生的情况,调整教育策略与指导方法,力求使新生“心”不生,留级“心”在级;如:根据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我校的实际,注意引导新生及时调整心态。加强新生教育和引导。学校、学院、班级等各级管理机构要通过各种事例,及时进行警示性教育,加强入学教育,促进大学新生角色尽快完成转换。适应能力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出现降级现象,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班主任)就要适时注意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培养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从进一步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指导和引导培养新生专业兴趣等方面入手,帮助新生充分认识社会进步对大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正确评价自己,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努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尽量避免留级现象出现。

2.应当调整理科专业的教学设置,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控制,避免课外活动对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改进学生宿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宿舍的学习功能,弥补我校教室相对欠缺的不足。进行有效地学习理想教育,端正学习目的,对留级生来说,学院、班集体、辅导员和同学们的关心和支持,无疑会有助于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建立留级生数据库,定期录入留级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帮扶进度,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留级生管理体系,使留级生管理系统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留级生数据库,加强对留级生的协调管理,避免管理上出现“真空”地带。定期录入留级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帮扶进度。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谈话,了解留级生各个方面的转变状况。对留级生进行双重管理,避免“两不管”现象的发生。可以考虑再留级生中任命综合素质良好,工作负责的成员作为学生干部,让优秀的留级生管理留级生,以好帮差带动留级生尽快适应新年级,协助辅导员管理留级生工作。在年级的留级生中,建立一个Q群,通过邮件和飞信、Q群、电话的联系,一方面,可以调动留级生的积极性,促使辅导员全方位了解留级生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可以拉近留级生与本年级的距离,加强对留级生的协调管理,避免管理上出现“真空”地带。学校各个部门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共同关注留级生。

4.加大对留级生的帮助和关怀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班级和家庭三个层面上的作用,建立学习、心理、生活等专项动态档案,积极召开座谈会等。利用年级干部和班干部的群体优势进行有益的影响和引导。当然,家长的配合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帮助留级生及早完成转化。

就学校而言,学校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留级生及早融入新的环境。一方面,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应尽可能的把留级学生安排在新班级宿舍住宿,使他们留级后的学习和生活处在同样的环境中,对新班级产生归属感,全面融入新的班集体。新班级的同学难以接纳留级生,辅导员主观上也“不愿意”接收留级生。应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和辅导员加大对留级生关注的力度,给于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加大对留级生思想状况、学习策略、生涯规划、选课等方面的指导,以促进降级学生端正学生态度、树立目标,不断改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班级帮扶力度有待提高,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给降级学生更多的帮助。党支部、团总支要把做好降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与家长的沟通方面。辅导员应发挥桥梁作用,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可通过建议家长采用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避免家长一味地对其责难和施压。据研究显示,91%的留级生降级之后担心受到家人责难,对家人有愧疚感,害怕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让家长在乡邻面前抬不起头来。虽然大多数留级生都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的降级情况,辅导员应该发挥桥梁作用,应把学生降级事实、学业成绩、思想情况及早、准确的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接受这个事实,并帮助家长分析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既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又要增加他们的动力,让他们看到升学和毕业的希望,既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又要增加他们的动力,让他们看到升学和毕业的希望。

5.多点关爱,鼓励点滴进步。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有时候,辅导员的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友爱、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可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只有辅导员走进学生的心中,在他们的心底打上暖融融的爱的印记时,他们就会无私的奉献出他们的爱心,给需要帮助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经常发现新的东西……。”对于进步明显、表现突出的留级生采取口头鼓励、书面表扬、网络报道、优先参与各种活动等形式。旨在使其减轻自卑、增强自信、萌发动力。留级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朝夕能解决的。当然,真正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辅导员有更为科学的管理和引导方法,也需要引导学生干部和党员的间建立互助的关系,组织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留级生进行学习交流,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留级学生经常得到帮助和鼓励。对于留级生的转化教育要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重视心理辅导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只要我们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由于我国大学生大部分仅将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选取专业时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而且,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能及时转变角色,没有为自己的四年学习和生活作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安排,这就势必造成学业过程中的挫折。为避免学生不走弯路,少走弯路,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必要的。可以从自我评价、确立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与反馈等几个步骤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大学生从兴趣、特长、性格、学识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以达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目的。然后据此确立自己的大学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古语讲的好,“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确定奋斗目标。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合理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方向,对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总结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使留级生管理工作更完善地方法和途径仍然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探讨;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勇于奉献的价值观,成为众多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安全维稳工作顺利开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相信,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留级生、退学生必定会更早完成心态的转化,留级人数会越来越少,有利于促进高校安全维稳工作顺利开展,构建和谐校园,这不仅对学校,对学生和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都将是有意义的事。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王诗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J].江西教育研究2007,(1).

[2]任莉.大学新生留降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7.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3-41.

高校留级学生 篇6

关键词:高校留级生,留级原因,管理措施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迅速转移,大学生的生源素质较以往有所下降,考试不及格人次增多,为了给这部分学生再次学习的机会,不少高校相继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学分的学生须编入同一专业下一年级学习。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高校每一学年结束都有学生因达不到学校相关规定而留级。留级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学习习惯、思想观念与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容易受到影响,成为令学校、家长及社会感到头疼的问题。如何对待留级生的管理,是一个刻不容缓、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1.留 级原因分析

留级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本文从学生个人因素、学校管理制度因素等方面分析学生留级原因。

1.1学生个人因素。有些大学生并非大学第一志愿录取 ,是被调剂到目前所学专业, 这些学生对自己目前专业并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发现现实和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所以从入学伊始就存有排斥情绪,直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学生对大学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高中时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管理极为严格,每个班都设有班主任,每个班主任对四五十名学生实行盯人式管理,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比较多,大学现在大都实行辅导员制,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两百多名学生,班级管理大都是“粗线条”式的,辅导员往往通过学生干部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这样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充裕,没有了父母和老师时时处处的监督,一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渐沉迷于网络,主要是玩网络游戏,晚上经常在网吧或宿舍玩通宵,久而久之厌学、逃课等现象随之出现,导致不及格现象日益增多。

1.2学校管理 制度因素。 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应试教学模式,有时因培养计划安排和课程要求,学期末考试周考试相对集中,难有时间恶补,有的学生考试中出现不及格课程后,没能及时补救,反而课程越落越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萌生退学的想法。一个10级的学生在大二时不及格课程达到留级的水平,被编入到同专业的11级学习,因为留级生已通过的课程可以免修, 而留级的这一学年他需要重新修读的课程只占极少部分,加之和新班级同学不熟悉,又有自卑心理,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并没有认真学习,不仅以前所挂科目没有及格,而且增加了新的不及格科目, 再一次达到留级标准被编入到12级学习,两次留级让该同学意志消沉,精神状态出现异常,这给班级同学、老师带来了诸多困扰。此外,学校对学生的考核管理制度也存在弊端,每个学期的补考、重修和毕业前的清考,使学业有问题的学生存有较大侥幸心理, 尤其毕业前的清考是很多高校多年来普遍存在的一种补考方式, 是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不及格课程而设置的一次重修考试,目的是提供那些经过补考、重修后,仍然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最后一次通过机会,因为存有侥幸心理,直接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挂科就挂科, 反正还有毕业前的清考, 最终导致不及格的课程越来越多,等到学籍异动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因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学分而不得不留级。

2.留级生的管理措施

由于受到学籍处理, 因此留级生原本的心理状态失衡,使之在各个方面都面临重新调整,首先,他们不及格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比较重;其次,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阻力较大;再次,他们对新班级的同学感觉陌生、有距离,而且自知是留级生,本身具有自卑感,在班级中出现不合群现象,主动把自己和本班的同学区分开来,对留级的事实,往往选择逃避,更不愿告知家长。为了有效管理好留级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重视学籍 管理规定教育 。大一学生开学初强调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加强学籍管理规定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树立“不学习就会留级、退学”的危机意识;提醒学生抓好基础课程,可以降低高年级因基础掌握不好而挂科留级的可能性。

2.2加强学业预警。 学业预警对降低潜在留级生人数的作用可能远比在留级生产生后再进行管理更加有效。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应该督促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认真准备开学前的补考,尽力抓住获得学分的机会;每学期补考结束后第一周,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所修学分进行统计,并在补考结束后第二周向学生管理部门转交应受学业警示学生名单和成绩单, 由辅导员对学生本人和家长各出具一份学业警示通知单,并负责送达相关学生和家长,送达学生要有本人签字,通知学生家长可以采取电话、短信等方式惊醒联系,但必须由家长回复并妥善保存,补考结束后第三周,辅导员约谈受学业警示的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并做好谈话记录,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使其重新端正学习态度,促其顺利毕业。学校和家长联合督促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只有有效减少潜在留级生人数,才能减少留级生人数,减轻留级生管理压力。

2.3试行留级生导师制。在留级生中推行导师制,让专业老师担任留级生的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其学业、心理等进行辅导,帮助其增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树立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做好对自己大学学习生涯的合理规划。

2.4试行留级 生自习签 到制。针对留级生修读的课 程较多,绝大部分时间不能随堂听课的特点,建议针对留级生设立固定自习教室, 用于对留级生的管理。留级生不用随堂听课时,必须到该固定教室上自习,学工办应配备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考勤签到制度, 可防止他们在自由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5加强留级生的心理辅导。留级生由于课程学习压力较大,留到下一年级后一般较难融入新班级,存在自卑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这就要求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对留级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措施,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

高校留级生问题研究 篇7

一.加强留级生管理的必要性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中, 对不能顺利完成当年学业, 达不到规定学分要求的学生, 往往给予留降级处理。在过去的精英教育环境中, 大学生留级还只是少数个案, 但现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学生留、降级在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已成为越发常见的现象。对于留级学生,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往往无法兼顾这些学生的特殊性, 只能依靠辅导老师个人的能力对其管理, 但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 不可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生身上, 因而就会出现一些留级学生一留再留, 直至退学的现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塑造高级人才的场所, 理应对每一位通过高考独木桥、迈入其门槛的大学生负责, 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放任, 都不仅是造成学生自身的损失, 也将是带来国家的损失、社会的损失, 是高校不尽职的表现。因而, 构建高校留级生管理体系, 努力实现留级学生的转化, 是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留级生产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进入高校后, 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而一部分同学则会成绩堪忧, 甚至留级、退学。通过总结、分析, 可以将留级生产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1、专业选择失败导致学习动机缺失。

心理学认为, 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学习也不例外。留级生在学业上的失败, 很多都是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对学习厌倦、懈怠造成的。这种学习动机的缺失, 往往和专业选择有关。很多学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 不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 而是根据社会热点、亲友推荐等方式选择专业, 还有一些学生, 本报考的其它专业, 但因分数不够而被调剂至某专业。这样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 首先在对专业的认可程度上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该专业的课程难度又比较大, 就会更加加重学生的反感情绪, 从而导致学习动机丧失。

2、基础薄弱产生畏难情绪。

大学课程对学生来讲, 与他们以前所学的知识有着一定的距离和拔高。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习, 既需要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 又需要学生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而与此同时, 大学的授课方式于中学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大学老师不会再像中学老师那样反复、细致地进行知识点讲解。因此,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 或因基础比较薄弱、或因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 在学习中日渐感到吃力,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逐步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自暴自弃。

3、学习目标缺失。

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 高考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而在进入大学后, 学习的目标和压力往往会随着高考的结束而消失。一些学生失去目标, 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加压, 不能在学习中找到应有的乐趣, 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应付了事、消极懈怠, 久而久之, 必然造成挂科、留级。

4、自控能力较差。

很多留级生都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大学阶段以前, 学生有家庭的督促以及学校的细致要求, 学习往往是一种高压之下“循规蹈矩”的活动———老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做。而进入大学后, 家庭的监督消失了, 学校的教学也更多强调自我完善, 不再细致地作出诸多要求。因而, 一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 就会完全陷入茫然, 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 不知道何时该去学习, 无法让自己进入学习的状态, 从而在学业上一落千丈。

5、游戏诱惑。

随着电脑在当今大学生中的逐渐普及, 网络游戏逐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课余消遣方式, 但不少学生沉迷网络, 难以自拔, 因此, 有人将网络游戏称作精神鸦片。网络游戏的诱惑, 是不少学生荒废学业、挂科留级的主要原因。

6、突发变故。

学生进入大学后, 一方面要独立应对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心智、思想尚不够成熟稳健。因此, 一旦学生遭遇生活上的挫折, 如失恋, 家庭变故等, 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外部辅导, 自身很容易陷入悲观、失落的阴影无法自拔, 进而影响自身学业, 甚至留级。

三.当前留级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在留级生管理问题上, 存在以下问题:

1、容易忽略留级生的特殊性。学生出现留降级的情况绝非偶然, 一般都是在心理、态度、习惯或其他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才导致学业上的失败。这些学生在留级以后, 他们在心理、态度、习惯等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年级、新的班级依然会存在, 因而需要给予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殊关注。但在实际管理实践中, 由于教师自身精力的限制, 在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支持的情况下, 对留降级学生的特殊关注很难始终保持, 因而往往无法实现对这些学生矫正、转化。

2、对留级学生的联系、追踪机制会出现不完善。留级学生进入新的班级后, 留级生与新的集体之间, 相互熟悉、相互接纳, 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 两者之间存在陌生性, 这种陌生性使教育管理者对留级生日常各种信息的追踪、了解出现困难, 无法从侧面掌握更多的情况, 而时刻耳提面命又不切实际, 因而容易形成管理上的真空。

3、缺乏专门针对留级学生的激励机制。留降级实际上是对没有完成好学业的学生一个很大惩处, 学生留级后, 心理上、士气上会受到很大挫折, 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因此, 留级生管理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帮助学生重树自信, 激发其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然而, 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对留降级学生的鼓励、疏导基本上是靠教师的言语交流, 语言上的激励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这种单一的手段在激励效果上很难持久。而传统的奖学金、三好生等优秀表彰, 往往又很难落到留级生头上, 因此形成了激励机制在留降级学生管理中的缺失, 这种缺失对留级生的矫正、转化是极为不利的。

四.加强留级生管理的可行办法

针对留级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这些建议注重从制度上、宏观上完善留级生管理体系, 但在具体实施方法上, 相关的研究、论述很少, 对此, 笔者从一个具体管理者的角度, 提出以下方法:

1、建立留级生数据库。

留级生是学生中特殊的群体, 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乃至最终的转变, 需要建立在深刻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因此, 有必要建立留级生数据库, 将留级生的家庭情况、心理测试情况、已修学分、不及格情况等各种信息囊括其中, 并将该生的后续表现不断进行跟进、更新。这样, 一方面有助于管理者全面、系统地把握学生情况, 另一方面, 也有助于院系进行宏观统筹。

2、构建联系人网络。

针对学生留降级后, 因为和新的集体间存在陌生、没有融合而形成的管理真空, 必须建立相应的联系人网络。要将留级学生的家长、任课老师、该生的原班级好友、宿舍舍友、现在所在班级的班干、党员等串联起来, 构建立体的跟踪网络, 不断把握该生的动向、表现情况。要发挥班级干部、党员的骨干作用, 充分用好班级骨干, 使其能够成为联系网中信息反馈的主要环节, 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有效结合。

3、强化心理扶助系统。

学生出现留降级现象, 部分是由于心理原因, 而留降级以后, 大都在心理上也会出现问题, 因此, 必须重视对留级生的心理辅导。要强化留级生心理扶助系统, 即:不仅辅导老师要注重于留级生的沟通、疏导, 还可以将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融入进来, 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同时, 鼓励班级内的学生、骨干多与留级生交流, 形成立体的心理关扶体系。

4、构建针对留级生的激励机制。

为避免仅使用语言激励导致效果单薄, 应该建立专门针对留降级学生的激励机制, 可以在班级或学院内设立特别进步奖或其它名目奖项, 对表现进步的留级生, 在集体面前予以表扬并颁发奖状, 甚至小奖品, 通过强化正面刺激, 保证对留级生的有效激励。

参考文献

[1]徐红波.留级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3, (1) :57-59.

[2]王学斌万兰芳.论高校留级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92~193.

[3]姚腾.高校留级生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 2009, (5) :117.

高校留级学生 篇8

一、充分做好学生报到时预科生升留级工作的宣传,确保知晓率

预科生升留级工作的对象是每年的预科生,学生报到前应对升留级制度的宣传做出总体、具体的安排并指定专人(如团总支书记)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学生报到时人手一份预科结业的标准———“升留级条件”的复印件。军训期间,由临时班主任负责宣读“预科结业标准”,分级考试时,将“预科结业标准”作为必考内容,附加在试题中。班级确定后,由班主任以主题班会,竞赛等形式负责对学生“结业标准”的掌握情况。

二、重视和加强班主任对预科升留级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而言,班主任是学生最信赖和可依靠的。做好预科生升留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确保学生顺利结业的保证,而班主任则是诸多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监督者。因而班主任在预科生升留级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班主任和所有任课教师对“预科生升留级工作”应做到耳熟能详,并能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次,在MHK报名,强化训练,MHK考试,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环节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结点,督促指导学生重视和参加各项考试。

三、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

升留级工作贯穿于预科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预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升留级的结果,是升留级工作的关键。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多采用“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以及任务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人本教学法等方法的灵活使用,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沟通,发现问题,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活动,树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各分层班级的教学区别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学计划上,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要与学生的要求、期望相匹配,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研究学生、探寻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充分设计好每一堂课,向每一堂课要质量,让学生感到每一堂课都有收获。其次,监考的公平公正、学生的诚信教育决定了学生成绩的真实性,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能讲感情,更不能纵容学生的作弊行为。

四、做好预科分级分班工作

新生入校摸底考试后的分级分班应多方权衡,不能只按照成绩因素简单地从高往低划分班级,应将男女性别比例、民族比例、南北疆地域等因素多加考虑。避免出现一个班级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某一民族比例占大多数,南(北)疆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的情况。这样有利于预科学生的管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在入校测试成绩相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将相近专业的学生相对集中,便于组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活动。

五、做好MHK考试结束后的教学、管理工作

由于上半年MHK考试工作于5月进行(今年是5月上旬)。学生长时间投入到紧张的MHK强化训练中,心理始终处在紧绷的状态,学习也很自觉、很有规律。MHK考试一结束,多数学生自然就松懈下来,学习状态远不如之前,很多学生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学生的考勤情况统计看出,5月中旬到6月底的学习时间里,学生迟到现象增多,请假学生也明显增加,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提不起精神,上课萎靡不振,心不在焉,学习状态处于低谷。课外时间情绪又躁动不安,恋爱、打架、群殴时间也多出现在这一阶段,一名学生因此而留级,因而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班主任更要细致、耐心的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的动态,让学生在短暂的放松后及时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管理者应做好早晚两头的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学校的各类活动不宜太多,避免学生因参加各类繁多的社会、校内活动而影响正常的学习。

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综合素质须亟待提高,教学团队建设不容忽视

与学生座谈中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汉语)水平,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上。随着汉语的不断普及与深化,学生尤其是快班学生的水平越来越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潭水,这也是做四好老师的要求,汉语教师必须在听说读写上自觉地下功夫。其次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广泛涉猎、多读书、读好书,开脱自己的视野和见地,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一个孤陋寡闻的教师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第三,汉语教学中各课程的设置并非独立的,课程之间应相互补充,教师绝不能多年只讲授某一门课程,应每年调整所讲授的课程,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汉语教学各课程的把握与认识。汉语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对预科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院汉语教学团队较弱,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职称偏低,科研能力整体不高,面对基础越来越好的学生,教学团队建设迫在眉睫。

汉语教学是预科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途径之一,升留级工作是保证预科学生学好汉语的手段之一。我们唯有不断探索汉语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更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储备。

摘要:本文通过对预科升留级工作的调研,从学生报到宣传、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组织、分级分班、MHK考试后的管理、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为汉语预科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预科升留级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小小留级生 篇9

小朋友说:“你怎么不哭呀!哎呀你留级了呀!”

现象:入园太早的宝贝,上了两年小班

小班新学年开学时,总是此起彼伏一片哭声……在所有的孩子当中,潘阳却从没有哭过,他总半是不解半是嘲讽地劝人家:“有什么好哭的!”老师好像也很给潘阳面子,教什么新本领时也让潘阳做示范:“举手发言应当怎么举,看潘阳的!”“小手怎么才能洗干净,下面我们请潘阳小朋友先来洗给大家看!”

潘阳得意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有一天,一个同班小朋友披露了一个绝大的秘密:“你们知道为啥潘阳一开学就不哭?为啥他早就会洗手,会系鞋带?他上过一年小班了!他是个留级生!”从此,潘阳“悲剧”了,以前搭积木没人跟他玩,因为他太小,笨手笨脚老出错;现在没人跟他玩,是因为“坏孩子才留级”。

专家建议

开诚布公。现在很多幼儿园因为师资、安全方面的原因不办小托班,有些上小班年龄不够的孩子,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人带,就会选择上两年小班,或春季入园,先跟上一届上半年小班,再跟下一届正式上小班,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很显然,家长和老师对“小留级生”的压力都估算不足,比如,潘阳留级的事实披露后,他的心态就会由“惶恐的骄傲”变成“委屈的自卑”,这对一个满心期待要做榜样的小男生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隐瞒,老师不如在征求家长同意后,一开始就对全体小朋友开诚布公:“咱们班的潘阳小朋友已经上过一年小班了,因为升中班年龄不够,老师希望他再上一年小班,来当老师的小助手。”

激发示范意识。老师甚至可以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给潘阳发一个小红本儿当助手聘书,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潘阳的责任感,让他有一个以身作则的示范意识,同时又巧妙化解了对他“连上两年小班”的质疑。另外,在这一年中,潘阳妈妈要跟老师取得共识,就是老师对潘阳不要流露出过多的偏爱,这种对得意弟子的偏爱,是妨碍潘阳在新集体中融入的。

别理我,我是大班里的“无趣宝贝”

小朋友说:“你连拼音也会?那你怎么还不跟你的同学升小学?”

现象:无法提早入学,上了两年大班

季彬插入大二班时,应季彬妈妈的要求,老师是这样对大家说的:“季彬小朋友是转学过来的,他画画得好,滑滑梯走软梯都是高手,还会一点武术。”

但时间长了,学同样的东西,季彬本来就意兴阑珊,加上老师后来觉得应当打击一下他的傲慢,干脆不给他发言机会,季彬就觉得在幼儿园非常无趣,他后来要么在课堂上打瞌睡,要么起哄捣乱……

专家建议

提前“留”。连上两年小班或中班的副作用,比连上两年大班要小些,这不只是因为宝宝越大,自尊心越强,对“留级生”的身份更敏感,还因为小班或中班以综合活动和游戏为主,到了大班,迫于种种压力,老师必须系统化地教授拼音和算术,这时,学过一遍的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卖弄”或“厌学”情绪,这对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是打击。

不打击求知欲。万一宝宝必须在大班留级,应当怎么办?老师可以和季彬这样的孩子答成一个协议:“老师知道你都会了,那发言机会是不是应当多给那些不太会的小朋友?你会了就举右手,老师就朝你笑一下,点点头;要是你实在想发言,就举左手,老师一定会叫你,这是咱俩的小秘密,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老师也可以给季彬一些听课时的自主权:“要是你都会了可以不听,老师借书给你看。”但不要把这当作季彬一个人的特权:“其他小朋友要是都会了,也可以到老师这里参加一个认拼音和认字游戏,老师认为你可以,一样可以去靠窗那个桌子看书。”

我不起眼,但我却是“留级生”

小朋友说:“我姐姐比你小都上小学了,你怎么还在上大班?”

现象:发育迟缓跟不上,成为小小留级生

赵可纯是个内向到有点木讷的女孩子,第一年上大班,过了不到两个月老师就找她妈妈严肃地谈过话,说孩子不够机灵,接受能力挺差的,而且特别胆怯和被动。“要是没有一个老师坐在她旁边拼命鼓励她,她过20分钟还是一个字也不写。问她为什么不写,她眼泪都要下来了,说她老写错,老被人笑,又说她不想上大班,更不想上小学,想退回到中班去。”

妈妈在赵可纯大班毕业那年做了个重要决定:再上一年大班,等她身心再成熟一点,也许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可能是因为学第二遍的缘故,赵可纯可以跟得上了,虽然在班上还不是最拔尖。这年1月,赵可纯过7岁生日,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让妈妈送了一只大蛋糕到班上来,请全班小朋友吃,吹蜡烛时,有小朋友问:“赵可纯你怎么7岁还在上大班,我表姐比你小都上小学了,好奇怪呀!”赵可纯万分窘迫。

专家建议

不隐瞒。我们再三建议不要隐瞒孩子是“留级生”的现实,因为一旦瞒不住,对孩子的打击更大;而隐瞒这件事,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背负着说谎的良心债,觉得自己更是另类。

发掘天赋。当然,不必直言宝宝是为什么留级的,可以对孩子们包括留级生本人,善意地道出另一个理由。比如:赵可纯一直对画画有很大的兴趣,妈妈可以说,假如这么快就要天天学写数字,写拼音,搞珠心算,赵可纯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画画了;再比如,赵可纯一直想自己为童话画插画,她想在上小学前实现这样的梦想;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赵可纯真的喜欢画画。挖掘孩子的天赋,把她的留级事件说成是为实现梦想做的一个决定,就大大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她确认自己只要努力,就算是像蜗牛那样慢慢往上爬也可以有进步,且变得很快乐。

《母子健康》

温馨提示

对待“小留级生”的三项基本原则

1、不要隐瞒孩子是“留级生”的现实,因为一旦瞒不住真相,孩子就成了“骗人鬼”,诚信受质疑。

2、如果不是因为接受能力的问题,只是受限于年龄不能升学,不妨对所有的孩子说实话;如果是因为性格、集体融入、学习能力等问题留的级,说原因就要婉转些,要顾及小孩子的心理负担。

上一篇:推荐阅读下一篇:肾输尿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