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学型高校

2024-05-29

研究教学型高校(精选11篇)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1

高校的层次不同和高校内学科的成长周期不同决定了应该对不同层次高校的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做针对性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的发展阶段,本文将我国高校划分为研究型高校、研究教学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四个层次。研究教学型高校正处于向研究型高校发展的成长期,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其至关重要。而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学科建设的发展,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研究教学型高校

本文按照美国卡内基基金会1994年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标准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教学型高校”界定为“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的高校。其学科齐全,设有研究生部,提供广泛领域的本科课程,承担直至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拥有数量有限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学校较为注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基本并重的高校类型。在我国,“985”类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则大多属于研究型高校,而研究教学型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来说低于研究型大学。

1.2 关键型学术人才

“关键型学术人才”是指在高等学校的学术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人才的总和,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地位提升至关重要。关键型学术人才主要包括院士、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学位讲师等人员。“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发展可以加快研究教学型高校向研究型高校发展的步伐,可以保持高校学术发展的生命力,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高。

2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特点

2.1 知识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主体是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人力资本是经过长期的专门化的投资形成的。关键型学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专业化程度高。研究教学型高校正处于学校发展的上升期,其关键型学术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激励机制的制定为关键型学术人才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其专业化和创造力发挥的工作氛围。

2.2 需求层次高,注重声誉

关键型学术人才拥有良好的专业特长和教育素养,在学术实践活动中渴望获得尊重,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关键型学术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有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关键型学术人才在学术科研活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进取精神,尽力追求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从而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满足。研究教学型高校不同学科的发展周期不同,不同学科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应该对不同发展周期学科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作针对性的研究。

2.3 职业准备期长,高峰期短

关键型学术人才是经过长期的专门化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具有资本专用性的高级人才。学术科研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从业者需要经过长期的高质量的专门化的培养才能承担。然而,科学研究表明,综合不同的学科来看,科学创造的高峰期一般在25~45岁之间[1]。这就使得关键型学术人才在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加强烈。研究教学型高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关键型学术人才所处的阶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2.4 使用上的时效性与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会过时,同时高校人力资源又具有可再生性,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人力资源的自身素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是一次性投资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高校的激励内容中应该包括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关键型学术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3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人才激励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上海市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大学A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通过分析该校关键型人才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A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171人,占14.3%;副教授305人,占25.4%;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占0.5%;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各类专家20余人,占16.7%;有国家级人才49人、部委级人才10人、市级人才46人;有博士生导师78人,占6.5%;硕士生导师551人,占46.9%。A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自设),11个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3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A校处于向研究型高校快速发展的时期,尤为重视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但是现有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教学型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存在的问题做深入分析,对于完善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现有激励机制对量化标准过于依赖

学校从教师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承担的项目数量和所出专著的数量以及字数等方面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科研成果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奖励。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科研活动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科研成果的产出周期较长,科研成果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过于依赖数量化指标容易造成关键型学术人才对成果数量的关注超过对学术水平本身的关注的结果,这样并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3.2 现有激励机制易使关键型学术人才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思想

研究教学型高校中,本科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学生主体,教学工作关系到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是学生在高校中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口碑。因此,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和学生的质量[3]。”可是现有的激励机制中,科研成果占激励项的比重较大,关键型学术人才承担教学工作的比重较低,并且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和激励较为注重对课时数等量化指标的考查,这样不利于“研究教学型”高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3.3 现有激励机制重视个人激励忽视团队激励

现在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群体作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忽视团队激励不利于学科群体和梯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过多地强调“第一作者”和“第一负责人”,会导致部分科研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任何学术团队都有负责人,激励机制不注重对负责人价值观的引导,功利思想严重将不利于学科建设中对青年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3.4 现有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不足

现有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导致出现关键型学术人才在教授职称或博士生导师评上后,学术进取心滑坡和学术水平停滞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能调动一部分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关键型人才的积极性,不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

4 应对策略

针对研究型高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4.1 在激励机制中,注重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相结合

关键型学术人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观性评价失效所造成的。学校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评定,关系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薪酬待遇等切身利益,因此要做到既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进行激励,又不至于引导他们急功近利。在对教师科研行为的激励机制中可以引入对科研成果的一次性奖励,即当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得到同行肯定的时候,学校才给予一次性的重奖,作为对其前期科研工作的延期支付。一次性奖励既能对能力卓越者进行有效地激励,还能避免其他研究人员急功近利的行为。这样客观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就相结合了。此外,科研成果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要和其他指标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对教师科研能力做更为准确的评价。

4.2 在激励机制中,也要注重对关键型学术人才教学工作的激励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专业背景好、学术水平高,他们承担教学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对教学工作的考核激励中,应该将考核指标细化,向考查质的方面侧重,例如加入是否布置课外作业,是否批改课外作业,是否找学生谈心以了解学生的听课需求等比较能够收集到真实评价的指标。学校对考核出色的教师不仅要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更要给予精神方面的奖励,例如给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张贴荣誉榜,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让获得荣誉的教师做专题报告,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和声誉的需求,从而带动其他教师教学工作的完善。

4.3 在激励机制中,要注重对学术团队的激励

激励机制的设置应该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团队文化氛围,允许团队成员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创新问题[4]。激励机制的设置要对教师作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学术团队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学校要重视关键型学术人才不同的性格特点,重视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给予关怀,使他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对领导和学校产生信任感,为学校的兴旺努力工作。学校对学术团队的激励,更要重视对团队负责人(如学科带头人)的品德的考察,拥有人格魅力的团队负责人会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团队负责人的激励不仅要有正激励还要有负激励,即采用“末位淘汰制”,如果一个团队负责人不利于甚至阻碍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淘汰,从而促进人才梯队的良性发展。

4.4 在激励机制中,要注重长效机制作用的发挥

激励机制的设置应该有利于学校花高成本培养出的高职称人才永葆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学校应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淘汰换位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使后备人才队伍滚动发展起来,逐渐成熟。在激励机制中,可以加大工资级别差距,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在职称晋升中容易出现登山效应,当晋升到一定的职务如副教授后,再往上晋升就比较困难,如果工资级差不大的话,就会有部分老师在权衡自身利益之后,选择在外兼职等方式获得高的报酬,这样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及整体水平的提高,按岗位职责、业绩和贡献大小加大工资级差力度和引入淘汰制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和发展层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做相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层次不同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也有所不同。选取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研究教学型高校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激励

参考文献

[1]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73

[2]胡国强,马英华.高校教学科研型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2007,6

[3]徐雪峰.基于价值观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J].职场管理

[4]郝敬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织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10

[5]张永,周增桓.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带头人的需要分析与激励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7,6

[6]杨潮,艳虹.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J].中国高教研究,2001(8)

高校外语教师思辨型教学模式探究 篇2

关键词:思辨能力 高校外语 自主学习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愈来愈盛,外语学习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全国的大中小院校学习外语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我国外语界审视学校的外语教育时现状时发现,高校的外语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辨能力的训练。殊不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十分重要,不仅是外语学习时的必备能力,更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一、思辨能力的定义

(一)定义

思辨能力源自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又称为批判性思維,在学界通常认为现代思辨能力的创始人是约翰·杜威。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思辨能力即是“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及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1]国内有学者认为,思辨能力是批判技能和批判精神的统一。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著述甚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包括第一层的元思辨能力和第二层的次思辨能力。[2]元思辨能力是一种对思辨计划进行评估、调整、检查的能力,而次思辨能力是具有如好奇、自信、正直等的情感特质、分析、评价、推理等的认知技能,并能够接受第一层能力的监控和管理。具有思辨能力的人,能够更为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时更具逻辑性,并从中学到有用的经验。

(二)我国外语思辨型教学现状

高校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一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今虽然英语教学历经多次改革,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大,所学的英语知识实用性不强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语教学的错误目标和定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忽略了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等,课程设置和检测方式也均是围绕这些技能进行,通常教学部门多数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外语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凭证,这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专心于英语各个部分的分别练习,而缺乏综合能力和推理归纳能力,在语言组织方面也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教师为了教学业绩,也只注重应试所需能力的训练,而不去增加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两者相互作用,形成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弱甚至“缺失”的恶性循环。

二、思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显然,如今大多数学校的外语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这一目标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必然。

(一)改变测评方式

以往学校评估学生英语能力的方式就是看其英语各类考级的成绩,而这些考试在近年来已经变得愈来愈程式化、重复化,以至于学生成为只会应试英语,不会实际应用的“考试机器”。为了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充实评测方式,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如评测方式可包括小组辩论、调研、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在测试时减少选择题类的客观题型,增加文章等主观题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测评时强调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考试不只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测验看到自己的不足。一味地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分数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水平的。不要一刀切,应进行层级教学,即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辨能力来进行差异性教学,根据他们在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方面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创造自由课堂氛围

我国的教育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象征,拥有着毋庸置疑的话语权,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旦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提出疑问,通常会被认为是对权威的挑战,是不被学校提倡的做法。这种教授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渐渐丧失了创造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所以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放下身段,改变既有观念,抛弃以前对于自身认知的刻板成见,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互动交流,在学生提出异议时要认真考虑并给予回应,并且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创造一个自由、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改进教学内容,多提思辨性问题

思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训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那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辨能力,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思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在不断地提问与反思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应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给他们一个开放式的思考空间。例如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改写,使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四)鼓励自主学习

外国学者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是学习者与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之间的心理关系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适用于高校外语的学习,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应该做到努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其真正做到有兴趣、有目标地完成学习。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创立网络学习平台、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提供各种音频、视频、电子书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等,充分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然变成一个巨大的“地球村”。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外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外语教育人员应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林,孙永君.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思考[J].世纪桥,2011(17):105.

[2]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60-62.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篇3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人才类型,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是相对研究型高校而言的,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类别,虽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规范,但这种分类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教学型高校的显著特征是以本科教学为工作重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众多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性、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梳理,澄清教学型高校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依据和表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规范,以期促进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倾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也照搬于研究型大学,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再看国内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性是一大特点,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也大都是统一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从而忽视了教学型高校应重视的实践性、应用性。

(二)培养目标的单一性

由于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定位不清,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难以聘到;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精英化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

(三)目标表述过于笼统

通过考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院校自评报告发现,教学型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过于笼统、含糊,从字面上很难清晰判断其具体人才培养内涵,如有关培养目标的类型就有宽口径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人才、专门人才等诸多概念,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等,无法体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在表述上如此混乱,主要原因是这些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培养目标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培养目标应蕴涵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或者模仿办专业。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及定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组织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类,按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见图1)。

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是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层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这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作准备的,5A2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很显然,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与职业型。5A类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5A1相当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作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等本科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大多到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也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开发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2]。而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是三所不同层次的工科类大学,都有机械学院,却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使各校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趋向(见表1)。

不同类型的大学职能不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会有所区别。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在大量培养专门应用人才基础上,重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高校则着重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型高校的目标与使命。在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市场需求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就是它的外部规律,即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自己的合格“产品”,即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中,人才这种“产品”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对人才“产品”存在客观需求的主体有三个,即国家主体、社会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个主体的客观需求及其变化就构成了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因此,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市场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科学、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地不断修正调整。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把高等教育纳入职业化的轨道,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最深刻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市场的需求已经表明,高层次精英人才和从事尖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总是少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者则是大量的。社会发展期待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是否具备可雇佣的素质与能力[3]。根据我国市场需求情况、政府政策导向,教学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战略调整就是要从以往实际存在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转变。

(三)学校的现实条件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

教学型高校选择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积极的,能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要考虑实现定位目标所必备的社会物质条件、高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及可能的发展环境及保障。学校现实条件是定位的基础,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实力有着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各不相同。高校在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校情,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发挥特色,切忌好高骛远。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以及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

三、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从内涵上讲,培养目标定位包括类型和培养规格,从构成要素上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完整的培养目标表述应该指出学校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知识、能力或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校的本质定位,决定高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重要依据。

(一)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

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类型多,目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过去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盲目追求上规模、上层次,试图成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人才培养规格盲目拔高,这种定位是不恰当的。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们认为,一般教学型高校相当于5A2类型,主要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硕土甚至某些学科培养博士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虽然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并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

(二)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社会共性应包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国家、社会、环境负责的精神;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世界胸怀和国际社会适应能力;有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精神健康并有职业道德等。在个性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使学生“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研究型大学都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知识的原创性上,地方高校不能与之攀比,应把人才创新的层次定位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层次上。技术发明的能力重在探索性地完成从科学原理到应用开发的研究过程,技术革新的能力重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这正是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

(三)教学型高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从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的服务面向范围主要是国家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各行业的领军精英。教学型高校多为普通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型高校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和长远规划,大力设置主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它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伟连, 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5) .

[2]潘懋元, 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4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是由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的。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共同利益形成的以一套群体默认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运行的松散型组织。它的产生依附于正式组织,但不像正式组织那样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高校中的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有校、院、系、班级各级学生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高校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各类兴趣小组、老乡会、网络游戏中的战队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在众多的非正式学生组织中,笔者认为其中有一类组织有别于其他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把学生社团界定为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这个定义很好地说明了学生社团相对于学生会、共青团组织来说属于非正式组织的范畴。但对比非正式组织的定义,我们又认为高校学生社团不能简单地同老乡会、网络游戏战队等组织一样划归为非正式组织。因为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的同时还要接受校团委领导,成立还必须经过校团委审批,每年还必须到校团委注册。所以笔者将高校中这类非正式组织命名为“收敛型非正式组织”。了解和引导“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1、学生社团成立历史短暂以及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的不成熟性,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而开拓、创新较多,故这类组织在活动的开展方面敢想敢做,勇于突破;

2、学生社团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

3、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

4、学生社团一般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学生社团组织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感召力,这种权威是一种“个人魅力型权威”。这样的领袖人物往往对社团成员发生重大影响。

5、学校党委、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自我观念较浓,协调能力不足。

6、学生社团组织渴望被学校党委、团委肯定和认可,希望得到广大同学的关注和支持,有转化为正式组织的愿望。

二、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影响

1、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满足了青年学生的交往与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故成员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大有裨益;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可以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

2、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都是自发产生的,在群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群体特征明显。当一些群体意识到学校目标限制本群体利益发展的时候,他们便会从实现小群体的目标出发,攻击和破坏学校整体目标的实施。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有时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还容易导致不团结、闹意气、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发生。

三、对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组织的管理很适用。尤其双因素理论揭示了内在激励的作用,对学生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激励高校学生社团提供了新的思路。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理论指出: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当这些因素缺失或强度太低,就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这些元素又并不是员工感到满意的充分条件,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能直接激励员工,但能预防员工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往往是成就感、被表扬、工作本身、责任和进步等五种因素。这类因素具备后,可使员工感到满意,但员工感到不满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该理论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发起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对于高校学生社团来讲,学校审核后同意其成立、同意其在允许的范围内招收新成员、同意其在校园内公开开展活动等等属于保健因素,认同其促进校园文化的作用、鼓励其发展、培养其核心成员,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平台,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成员得到认可和满足自我实现,属于激励因素。可依据以下方式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激励管理:

1、注重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内在激励

要想真正激励高校学生社团,就要注重激励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运用,才能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较高层次的需求,把学生社团这种自发组织的感受提升到满意阶段,从而真正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工作者在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提供社团活动的专门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等活动,也可针对不同的社团邀请其参加到学生会的一些常规活动中来,比如采取邀请文艺性社团参加到学校常规的文艺演出中来,扶持一批科技型社团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等方式,满足高校学生社团的兴趣并激发其兴奋点,从而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自我实现的需要。对高校学生社团要采取与学生会管理不同的方式,避免对社团活动过多的干涉,实施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扩大社团的自主权和活动范围,并积极提供一定资源使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得以展现,使社团成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对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些外联活动要及时地提供帮助,比如出具介绍信、介绍联系人等,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要根据所开展的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扶持。

高校学生社团缺乏稳定的活动经费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团成员的会费和社团争取到的社会上一些单位的现金或实物赞助。但相对于学生会的影响力,校外的单位更倾向于将资金赞助于学生会开展活动。故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社团进行资金扶持,可以通过资金杠杆来调节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在校内采取社团活动经费招标的方式来调动各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对于活动开展有计划、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可以将社团活动及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使社团成员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信任。对学生社团的核心人物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如学校定期评比社团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可授予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核心人物,对于表现突出、有意向进入学生会组织的,也可以依据能力,给予一定的学生干部工作,或在学生档案中给予学生干部身份。

2、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

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激励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如不应因某学生社团近期没有活动或出现一些问题就对其采取简单的取缔注销等手段。但对于确实已经对学校的学生管理起到了很大负面效应甚至违反了校规校纪的社团也不能手软要坚决予以取缔,并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公开通报,决不能过分注重改善保健因素。

管理中还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可以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授予高校学生社团核心人物的荣誉,如果此荣誉确实是与其勤奋努力、与社团取得成绩是分不开的,确实是对其工作的真实肯定,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变为激励因素。如果两者没有联系,仅仅是大范围的大锅饭式的授予的荣誉,这样的显然构不成激励,而且一旦后续停止给予,还会造成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产生负激励效应。作为学生工作者,既要注意保健因素,以消除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又要努力使保健因素变为激励因素。

(二)对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外部管理

1、积极引导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学生管理者对他们的活动一般无法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可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引导社团成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其追求高层次的归属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做出贡献。

2、适当融入

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收集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在一起,组织内部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气。学生管理者可通过与社团成员交朋友、座谈交流或偶尔参见其活动聚会等方式,融 入社团中去,以此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社团成员思想愿望,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3、适时惩戒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是一个群体,内部有凝聚力,思想较一致,其整体行为对正式组织有较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其非建设性行为会对正式组织造成较大破坏力。因而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防微杜渐,防止不良风气在其滋生蔓延。对于社团中个别成员偶尔违背校规校纪的行为,应及时指出。对于重犯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严肃批评,令其改正,严重的要给予处分。

总体而言,学生工作者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发掘总结其发展特征,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承认其在活跃校园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激励管理为主,以外部管理为辅,在对其管理中要充分积极发挥激励作用,不能忽视保健作用,要防止激励作用向保健作用转化。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对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管理好、引导好,他们一定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苏海泉,周志强,管雷.目标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工作探讨[J].青年探索,2007.3[2]陈通荣.非正式组织对管理决策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8.7

[3]张立驰.试论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差异及对其成员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4]童善勤.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7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5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制度执行;交易成本

近年来,拥有多个校区的国内高校越来越多,多校区管理成为高校管理者一个亟需认真研究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目前,关于高校多校区管理的研究文章逐年增加,但从文献看,“研究其管理模式的多,探究其成功管理模式背后深层因素的少”。在研究视角方面,“研究由合并而成的多校区大学的论文多,而中国现实客观存在的多校区大学大部分是由合并及功能拓展形成对此领域研究的却很少”,其次,“研究多校区大学某一职能、某一业务部门的论文多,主要涉及到多校区大学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源配置、校园文化等;而把多校区大学作为整体来研究的论文少”。

因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辟新校区的目的是扩大校园面积,拓展教学功能,因此,本文将研究范围局限在功能拓展型多校区高校。本文认为,对于功能拓展型的多校区高校来说,交通、通信成本固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校区分散而出现的对制度执行的冲击。为此,本文拟以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就功能拓展型多校区高校多校区管理中的制度执行问题进行考察,以寻求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交易成本理论用于多校区管理的适当性分析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威廉姆森认为,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他把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1.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2.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3.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质量讨价还价的成本。4.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5.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6.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高校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因此,“交易”这样的词语较少用在高校管理研究中。但是,“从高等教育结构失调、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实际反馈的信息来看,我国大学中的交易成本应该是巨大的”。从微观层面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如果认真从成本的角度考量,无论是在高校管理者内部还是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实质上是存在着一种需要耗费成本的“交易”行为的,尤其是涉及学生利益问题的各项管理工作。近年来,大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加,对校方管理知情权的要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会对校方的管理提出质疑意见。在管理者内部,一项决策出来后,能否得到各级管理者的热烈回应并得以坚决贯彻,也是需要成本的。

对于多校区的高校来说,由于校区分散,很容易因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在管理上出现盲点和死角。久而久之,处于偏远校区的学生会逐渐对学校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进而不认同学校及其管理,如此,就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管理问题,最后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多校区管理中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

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政策的设计者常常是以制度来激励(约束)人们的行为。制度的力量在于以规范性、可预见性和强制性,引导、制约人们的行为,使其按照法律、制度事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行为或不行为。执行是制度本身的根本属性,在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处于核心环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同样的道理,在多校区管理中,制度的执行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接下来拟分析目前高校多校区管理中制度执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1.搜索成本。指的是高校管理者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搜集教学、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信息成本。对于功能扩展型的多校区高校来说,开辟新的校区后,多校区教学、行政等各项管理中会增加管理幅度。不管多校区高校在校区管理上采用何种管理模式,一般来说,总的管理机构会固定设在原校区。各校区的管理一般采取授权的形式,成立一个全权负责处理校区事务的机构(比如综合办公室之类的),这种管理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成本。

2.信息成本和议价成本。信息成本是指高校管理者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与各校区教职员工、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成本。议价成本是指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针对制度讨价还价的成本。这两种成本实则很难分开,信息交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讨价还价的议价过程。

多校区高校还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多头领导等问题,在增加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使得不可避免地会降低管理效率。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多部门的工作,一般而言其解决难度会比日常性的工作更大,加上不同部门存在的不同利益诉求,使得一些制度执行起来并不顺畅,甚至容易致使有些工作成为“皮球”,被相关部门踢来踢去,最后变成引发矛盾的导火线。一般来说,新校區的配套设施和原校区比起来,都没那么完善和方便,有些高校甚至由于宿舍不够等问题,致使到新校区上课上班的教职工在承受交通劳顿之苦的同时无法得到较好的休息。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累积起来就很容易演变成对学校管理的不满。对于学生来说,近些年,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主张的是自己的要求和反映能及时得到回应,难题可以最快得到解决。

3.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监督成本是指高校管理者监督制度执行及反馈的成本。违约成本:高校制度制定不恰当或执行不力对教学和管理造成冲击的成本。目前,“在我国,大学实行垂直式管理,权力集中在学校层,各学院没有独立的权能”,多校区高校的各校区一般也不是“独立功能实体”,“它们都听命于中心校园的指挥”。因此,学校层对各校区还需负起监督的责任,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分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功能拓展型的多校区高校大多选择集权式管理。即校级管理机构集中在某一校区内,实行一套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各校区只设置一个校区管理办公室,其他院系及行政、教学管理部门则根据各校区的实际工作需要设置派出机构或派出相应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承担校区相应的工作。

三、对策及建议

从单校区转变为多校区办学,校园面积扩大了,管理难度加大了,高校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从认识上、手段上、制度上实现全新的跨越。制度执行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对于多校区高校来说更是如此。高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通过制度执行,才能抓住关键。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功能拓展型多校区高校来说,除了要加强对各校区资源的整合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抓好制度执行工作。

1.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新校区的建设,对学校而言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好事,但对教职工和学生个人而言,却是自身生活乃至利益关系的变化,有些时候,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甚至不得不牺牲个人的某些利益。因此,校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人本管理,切实考虑新校区师生的实际困难,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解决难题。多校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及历史传统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但从总体上看,在校区管理问题上,改变目前高校通行的集权式管理模式,在科学定位校区功能和院系专业安排的基础上,通过授权形式,明确涉及校区管理各方的责权利,逐步让各校区能够独立运营,这是功能拓展型多校区高校急需考虑的现实问题。

2.因地制宜地创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规章制度起到的是硬性规范作用,给予的是直接的奖励或惩戒,校园文化则发挥其软规范的作用,给予教职工和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减少和降低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摩擦和阻力。新校区办学时间较短,校园文化还处于建设期。一般的做法是,按照老校区的模式在新校区建设校园文化。但这种做法有一个弊端,就是校方必须在短时间内投入较大的资源和力量。对于那些将新生安排在新校区的高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建设还会碰到一个难题,由于没有老生的影响和老校区的氛围影响有限,新生对校区及学校认同感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校区实际情况,在保持整体校园文化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校区文化。

3.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与师生的交流沟通。多校区高校更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会议等形式,定期召开校区会议,在节约交通成本的同时将各校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网络办公系统,将学校的决策及时地通过网络发布,让教职工在第一时间知晓学校的管理方针。此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校园网络论坛,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并有效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崔炳辉.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

[2]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陈郁译校.上海三联书

店,1990.

[3] 王小男.高校成本效益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2).

[4] 陶美重,周晓丽,吴开俊.略论大学成本控制的对象与策略

[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5] 杨书文.反腐制度应当形成体系[J].党政干部文摘,2004,

(12).

[6] 王洪才.多校区管理:问题与出路——兼论我国大学内部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6

1 经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1.1 全方位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 共同培养、评价学生, 直至最终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在此种模式中, 企业人员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建设中, 走进学生课堂, 尤其是实践环节的理论弥补性教学, 提供校外实训环境, 安排顶岗实习, 为学生进行岗位晋升规划, 按照企业的要求评价考核学生, 传递企业文化、理念, 根据学生的具体特质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实现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到就业的一条龙合作。同时, 企业提供兼职岗位培养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定岗实训, 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被认为是最佳的合作模式, 但是这种合作模式基于企业负责人的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校友资源以及地方企业这种有一定情感基础的企业是主要的合作对象。

1.2 实习基地模式

一方面, 校企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 校方相关专业按照教学计划,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基地, 企业根据学生专业及岗位特点为其提供现场观摩、培训、师带徒式实操以及独立从事具体工作等多种方式, 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实习基地经过简单培训后可以从事店铺销售、市场调查等具体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基地则主要在企业各岗位进行观摩。这种实习基地模式是历史最悠久的校企合作模式, 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要求随着专业不同而各有差异, 对校企双方约束力小, 每次合作时间不长, 对企业要求低, 较容易找到合作企业, 灵活性较大。

另一方面,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放在学校, 学校、企业各自按照要求出资建设校内实习基地, 企业有很强的意愿把部分业务作为实训基地放到学校, 经管类专业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能够实现校、企、学生以及教师多方受益的, 但是此种模式需要校方大力支持资金、场地、学生管理的创新等。合作过程中存在多种分歧, 进而使合作无法延续。

1.3 冠名班模式

冠名班的模式是校企双方达成协议, 冠名企业单独成班, 双方共派人员, 冠名班学生的部分课程和内容学校认定学分, 冠名班学生立足企业、瞄准行业, 培养以冠名企业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的专业实践以及就业能力, 冠名企业为学生提供学校未能提供而相关岗位、行业需要的知识, 例如, 服装行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有服装面料、服饰搭配、陈列等的行业知识, 冠名班中企业或学校为班级学生补足这类知识。冠名班有单独的培养方案及详细的实施细节, 如教师的选配, 时间节点的安排, 过程的考核与评价, 晋升与淘汰机制等。冠名企业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岗位及职业晋升通道。这种模式由于冠名企业按照企业不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所以, 学生未毕业就能符合企业相关岗位要求, 甚至刚毕业就走上管理岗位。

这种模式的实施对冠名企业的选择要求较高, 要求校企双方都能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开设此班。和短期实习不同, 此种模式合作期限较长, 效果在学生毕业前后才能显现。企业通过自身的魅力培养、吸引学生到企业就业, 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1.4 业务托管模式

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企业的部分业务需要利用外部资源而不必全部由企业开展工作。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学生和教师的优势, 企业可以把部分业务放在学校完成, 即学校实施企业业务托管模式, 学校针对不同企业成立项目部或者业务部, 学校教师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开展具体业务, 企业提出要求、标准以及宏观指导。如一些中小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物流公司的信息收集与研究业务等。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和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 部门运行要符合合作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按照公司化模式运行, 以赢利为核心。要求学校给予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企业要尽可能降低学生和教师的运营风险, 既有社会化运营的特点, 又以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应用能力为本。

2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企业参差不齐, 合作效果不理想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经济管理类专业能够合作的企业众多, 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企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合作的企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合作效果不一, 如与稍有规模的企业合作时, 企业的规范性强、灵活调整性差, 与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岗位和机会很难直接对接, 企业姿态较高, 校企双方没能站在一个平面考虑问题, 所以适合进行认知性的实习很难深入合作。而与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由于小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不一,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企业站在自身角度对人才的渴求度非常高, 与企业签订协议时承诺站在学生角度为培养学生而与学校一道努力, 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 企业很难完全按照协议开展合作, 甚至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岗位仅仅是企业急缺的低层岗位, 与学校的合作也是看重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企业短期缺员工问题。

2.2 关系不够紧密, 双方合作无法深入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中, 由于学校和企业都没有专门的人员跟进校企合作, 更没有专业人员提出校企合作的阶段性问题, 双方都顾及太多, 合作过程中双方关系不够紧密, 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 甚至一些校企合作最后有始无终。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 校企不能深入合作就无法解除专业较高层次的应用技术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 仅从事低层次、初级的专业技能实践不符合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

2.3 学校培养方案灵活性差, 非恰当时机的实习变成企业负担

在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 基于制度及各学校相关要求, 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会受到制约,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和理论需要紧密结合, 穿插进行, 甚至需要现场教学, 但是, 很少有本科院校能实现这种教学。所以, 学校很难按照实际企业运作需要安排实习。同时, 在实习时间里, 学校的实践内容很难匹配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 学生按照培养方案进入企业实习打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需要部分企业人员放下正常工作去辅导学生, 学生在短短的实习期内很难直接上手, 学生的实习变成扰乱企业正常运营的不便之事, 校企合作成为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 只有学校积极性高, 企业很难通过短期实习筛选到所急需的人才。由于对学生不了解, 对应届毕业生的信任度低, 校企合作中学校高层次就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3 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3.1 合作前期的调研, 深入了解与沟通

校企合作过程中, 校企双方在开展合作前要做好充足的调研和了解, 全方位的沟通, 从学校角度讲, 需要了解企业的历史、文化、组织架构、定位、市场现状与前景, 人才管理的要求与需求等, 而从企业角度, 要了解合作学校的文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学生层次、专业特点与优势等, 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 校企双方才能判断彼此是否在相互需求中相匹配, 学校可以对企业进行遴选, 筛选掉不适合自己的企业, 而企业也通过了解判断校方是否满足企业需求以及能在哪些专业什么层次开展合作。双方通过调研而进行的理性相互选择为后期的健康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 不同的学校培养定位不同、服务面向不同, 和企业对接的岗位也存在较大差异, 如市场营销专业, 有的学校侧重于策划能力、有的学校侧重于市场调研能力、有的学校侧重于销售管理能力的培养, 所以, 企业只有深入调研沟通才能了解一个学校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本企业的需要。对不同的企业, 同一个岗位对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市场部岗位, 有的企业要求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能力、有的企业要求有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能力、有的企业要求具有市场开发与管理的能力等。只有双方深入了解, 才能真正从对方需求的角度开展合作, 为长期稳定的合作打下基础。

3.2 构建利益共同体, 实现造血功能

坚持“多赢”是实现校企真正合作的关键, 既不需要学校靠人情去讨好企业, 也不需要企业碍于面子隐忍配合, 学校和企业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 实现市场化运营, 如校企共同成立实训公司, 即服务合作的企业和学校也服务其他有需求的企业和学校, 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 校方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锻炼了实践能力, 企业发挥提供实习岗位及管理的优势, 实现共赢。按照公司化运营的结果合作公司本身实现造血功能, 形成良性循环。

3.3 创新合作模式

校方要勇于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思维, 如根据合作企业生产运营特点灵活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除了目前聘请企业人员作为教师进入课堂外, 也允许课堂设在企业现场, 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 校方和企业教师同时上课, 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均不理想的问题。实现企业参与办学的目的。

4 结语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 而要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高, 必须创新合作模式, 构建利益共同体, 实现造血功能。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要加强前期的调研与沟通, 递进式阶梯化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合作, 学校从总体上对合作企业资源纳入战略, 整体布局, 统筹规划,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开展校企合作。

摘要:校企合作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校企合作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双方合作前缺少调研与了解, 合作不紧密、不深入, 学校的培养方案缺乏灵活性, 学生到企业实习变成企业负担等。本文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高质量就业的角度, 提出了加强合作前期的调研与了解、构建利益共同体、创新合作模式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支侃买.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 2013 (1) .

[2]赵善庆.校企合作模式评析及其实施的关键[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6) .

[3]张立舒, 晁尚风, 等.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23) .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7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高校英语

任务型教学法, 简称TBLT, 是一种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来完成某项事务的方法。自上个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 已经在很多领域崭露头角, 尤其是在语言的学习方面。特别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比如任务前, 任务环, 语言知识要点等更是对传统语言学习中“3P”原则的彻底颠覆, 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任务教学, 学生的潜力不断得到深挖。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也培养了学生与周围人员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语言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另外, 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对于如今新形势下高校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相当强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在采用这种方法来实现高校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学校的教学实际, 来说说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1.1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目的性

在任务型教学中, 一切事物的开始并不是漫无目的, 随心所欲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事先在老师的脑海中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每一个学生所面对的任务都对应一个将来的学习目标。面对不同的同学, 我们也可以通过分配不同任务的形式来强化其需要强化的学习内容。比如对于口语相对来说较差的学生, 将任务中大部分需要口语表达的地方交给他, 必然会使得其英语表达能力能够在一个短的时间内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其次,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也不仅局限于课程的范围之内。它与现实生活也是紧密联系的。现在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可能就是对于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后生活的模拟。

1.2 任务型教学的深度和多样化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中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深度的问题。首先, 所选择的内容是比较切合实际教学的, 是学生能够完成的。既不能够太难, 使得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任务, 也不能够过于简单, 以至于学生很快的完成任务, 没有什么挑战, 进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选内容的难度要适中, 尽可能照顾到班上每个人学习英语的需要。第二, 任务的开展必须是多样化的, 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毕竟每个人语言学习的基础有限。要充分注意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千万不能够“一刀切”。若任务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要确保组长在分配具体事物的时候使得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避免小组成员被边缘化的现象发生。一部分人学习的缺失必然会对另一部分人的学习造成影响, 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够产生最大的受益。

1.3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开展形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不要总是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 可以充分的向平时的生活借取素材。要大胆的打破常规, 添加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个性化元素, 多向娱乐方式靠近, 可以采取做游戏, 即兴表演的形式, 最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众所周知,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中, 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在1966年就曾将其分为三个过程, 即任务实施前阶段, 任务实施期间阶段以及任务总结阶段。但是按照笔者近几年所经历的教学经验看来, 这里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 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一个细致的说明。

2.1 任务实施前阶段

在正式开始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前,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激发起学生对任务型教学的兴趣。这时我们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 在用词上要非常慎重, 不要以一种比较严厉的口气来要求学生。语言力求尽量做到形象化和亲和化。努力拉近学生与老师, 学生与英语学习之间的距离。有时不妨让以前参与过该任务型教学的学生或者播放以往活动视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另外,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一些有关汇报时间、汇报内容的事情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完完全全的确定下来, 以免到最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拖延。在学生的准备活动中, 老师也要密切观察学生的每一个举动, 避免某些学生被边缘化。遇见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时, 老师也要做耐心的解答。遇到学生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地方, 老师要静下心来仔细的倾听。

2.2 任务实施期间阶段

老师可以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 并将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成小组, 每一个小组中指定出一个小组长, 分配一个不同的任务。例如怎样送给朋友生日礼物;怎样介绍自己国家的名胜古迹;怎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别人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任务的主题, 尝试着让学生上台进行模仿表演。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在这一阶段进行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有的小组成员只顾着自己“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发生。这种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同组或者其他组成员的积极性。老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还需增添一项收集信息的任务。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2.3 任务总结阶段

在每一小组的学生进行结果的汇报, 交流之后, 老师应该做及时的点评工作。在点评中, 我们不要只是从任务完成的好坏上对该活动结果进行一个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表现也要纳入到最后的评价之中, 比如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是否和团队成员有好的相处, 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解决的, 是否和周围的人有眼神的交流等, 这些都是应该要纳入考核的地方。在评价的语言上, 我们主要还是以鼓励学生为主, 使用诸如“Good job”和“Very good”之类的词汇。这远比那些说起来笼统, 听起来让人不明不白的词汇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听过之后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 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也会高涨起来。在总结上, 要对学生表演中的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词汇进行归纳汇总, 纠正学生无意中所犯的错误。学生演练比较出色的地方, 老师可以让其在众多同学面前演示一遍, 让更多的同学有所收获。

总之,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 给予了学生与周围人员充分交流, 锻炼口语的机会。因而是一种从本质上提升高校英语教学实效的好办法。我们只有通过理论和现有教学实践的不断结合和探索, 从根本上解决其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才能够保证高校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易斌.任务型教学设计之我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8) :135-137.

[2]章素华.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铜陵学院学报, 2011 (10) :119-120.

[3]汪杰锋.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策略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 2008 (22) :140-141.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8

一、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

(一)受当前不良思潮影响

当前是网络兴起后的无边界舆论时代,由于青年学生心志尚未完全成熟,易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娱乐讯息或负面事件新闻的盲从追逐,更加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的下滑。学生易被盲从的媒体绑架、听信或夸大扭曲事件真相,把误导信息进行衍射传播,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相关内容不相信、不理会、不配合,对高校思想教育阵地造成不良冲击。

(二)课堂理论性太强

通过实际授课发现,学生欢迎形象生动的课程,而高效思政课教学中最易范的错误就是“以理论讲理论”,对于当前习惯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的学生而言,自然难免觉得乏味,且无法给学生现实生活具体指导的空谈对学生很难形成吸引力。“往往教师如果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只能是一个理论去解释另一个理论,这就造成了理论的嵌套,使得课程内容失去生动感。”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因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思政教学往往都是大课堂的形式,老师发挥的空间小,学生表达思想的机会少。教师往往用着传统的方式授课,互动性很少,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性教学大多不被学生所接受,使一些学生出现了上课玩手机、听歌、打游戏、睡觉等一系列较为懈怠的消极对抗方式。这样的结果使老师更加降低了授课热情,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思政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年轻教师,最有资格对思政课的教与学做出评价。几年之内连续经历学思政课和教思政课的剧烈转变,对思政教学中某些教师“老八板儿”的教学方式并不认同。因思政课中经典原理几乎不变,这导致某些尤其是资格老的思政教师还在念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经,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甚至有的地方明明现实这个样,却还唱着那个样的高调,略显滑稽。某些老教师上课甚至用不着课本教材,这并不是好现象,相反可能意味着乏味的重复。社会变化如此之快,思政教学怎可一成不变。

二、实证交叉式教学

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也仅仅处在一个理论阶段,尤其是国外对国家价值观教育与我国有着较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寻求的热情与努力,任何创新都将是前沿性的新生事物,必将经历阵痛和磕绊。改进一套先进而行之有效的思政理论课“交叉”型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一)理论与现实交叉

在高效思政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还应注意贴近现实,“注重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教学内容延展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更加贴近大学生的专业方向与认知兴趣,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既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与学交叉

在本学期48课时的教学中,我将8课时的“教”转为“学”。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于课下对下节课要学习章节进行预习和讨论;接下来,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聚团落座,给出学生3-5分钟的再熟悉时间,告知他们以小组推荐方式推选出代表进行授课,但选定哪个小组将由抽签决定;最后,选定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授课,由于事前并不知谁会被选中进行授课,每个同学都对本节授课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授课学生本人而言,对内容的了解程度和领会程度在课前课后都会进行反思,课堂也因大家在思索授课学生讲的正确与否而热烈了许多。当然,作为老师不能全程旁观,最后要用一点时间对该同学授课进行点评,并对重点和该同学讲错的地方进行深化和更正,授课效果大大超出“念经”式教学。

1.学科交叉

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学科,哲学本就是各种具体学科的升华与总结,我们在讲思政课是不能忽视哲学对具体学科指导性意义。在亲身授课中发现,只以哲学来讲思政课,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分散了,如果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引入,以具体学科为体,以哲学为纲,用哲学的思维穿插解决具体学科中的问题,学生们就听的很入迷。如讲价值规律一节时,引入房价波动,用中国古典哲学告知学生们万物皆有常,而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让同学们明白了价值规律波动曲线,房价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既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总会在它的极限范围内反复波动。同理,在讲货币时引入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讲社会制度时引入政治学、民族学,讲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引入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讲普遍联系时引入组织行为学、数学等。以思政大平台为根基,以发散性交叉为方向,在延伸思政原理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更多交叉学科的知识,而返回性的加强了对思政原理的信服和接受,提高课堂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

(三)校企师资交叉

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是因为面对生产实况的实践实习很少。尤其是本科生在这方面情况尤为严重,以至于用人单位宁愿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导的专科生而不愿要理论一大堆而实践能力几乎为零的本科生。基于这种情况,将企业师资引入课堂成了我们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诸如待遇设定、企业认同、师生关系和道德认同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但毕竟这些都可以逐步细化和解决,真正让企业走入课堂,或让学生走入企业才是当务之急和决定性环节。不妨让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师资走进来按照学校既定教学大纲客串性教学,既维护了方向的准确性,又增加了课程的受用性和实用性,以一线优秀人才的现身说法让学生明白,原来任何工作都可以用思政理论来指导,加强对思政理论深化挖掘的兴趣。

(四)课堂内外交叉

古代先贤们经常讲学于阡陌松石,而当代大学生已经在课室里呆了十几个年头,如今依然还是被限制在课室里。“人无常态,水无常形”,这对于人的学习心理而言也是不科学的,应适当改变教学环境,走出课堂。在这学期的思政教学中,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学生们领出课室,在学校景观湖边的草地上大家席地而坐,开展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授课,期间形式灵活,讨论热烈,学生们只是因为一个环境的小小改变便空前的解放了思想,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有了头脑风暴般的效果。

在一学期的思政教学后,通过初步实践交叉型教学方法,思考更深入的交叉教学模式,我对“交叉”这两个字有了惊喜而又深沉的领悟。这只是一个作抛引之用的开始,在今后思政教学的创新中可以大有所为。思政课不应该成为照着教案念的“催眠咒”,更不应该成为学生谈之色变的“洗脑经”,思政课本就应该成为指导学生学习一切课程的“万能手册”,成为引导学生人生奋进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1]周建元.高校思政课现实意义及创新思考[J].祖国,2013(12):72.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9

本文以江苏省属某重点大学高校某人文专业 (以下简称L专业) 为例, 该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设有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若干博士点、硕士点。并且是江苏省一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江苏省学科建设的顶级平台)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研究水平居于江苏省内同专业前三强, 全国前四十强。该学科专业隶属于某二级学院 (以下简称S学院) , 该学院另有四个学术水平一般的应用型专业。

一、L专业特殊现实与S学院统筹方案的弊端

L专业从其发展现状及发展愿景来看, 是该校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 在该校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以学院为单位实行统筹的方式下, L专业的具体现实与S学院现行绩效方案之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矛盾。

相比较理工医农等专业, 人文类专业在工作量的数量化统计方面具有先天的特殊性。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大高校教师工作领域的测算不能简单被量化测量。即使设计具体的测量细则, 也应进行弹性化的考量。因为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高水平人文类学科, L专业的办学导向除了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素养的社会人文工作者外, 还具有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文科学研究者的目标。其办学层次以研究生与本科生层次并重, 并突出在办学中加强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办学导向与办学层次就决定了L专业在招生及培养规模方面的特殊情况。具体体现在在册本科生人数少于研究生人数;学科师生比较少两个方面。

S学院现行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在全学院范畴内采取将本科生、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作为基本教学工作量, 设定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最低限度, 在此基础上将科研成果作为附加奖励绩效, 进行统计。并在强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下, 对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最低限度进行“一刀切”, 作为教师绩效高低的分水岭。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对于大部分的理工农医类专业或相当部分的社会科学应用性专业具有适用性, 但对于人文类专业并不适用, 尤其是对于高水平人文专业而言, 具有相当多的弊端。首先, 这种方案对科研基本工作量进行了回避, 对教学工作量进行了最低设计, 采取了大众化的设计模式, 忽视了对此专业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对于高水平人文专业的L专业来说, 以教学工作量作为评判教师是否该获得绩效收入的核心因素, 是对科研工作的一种忽视, 是完全不符合高水平人文学科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愿景目标的。其次,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没有实现L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L专业发展目标的融合, 重教学、轻科研的教师绩效评价宗旨不能为人文类高水平专业的教师发展提供匹配的奖励与刺激动力, 教师的科研热情得不到正面回报。再次,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完全忽视了L学科专业的发展导向, 不能适应或推动人文类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科研素质提升的转变。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层次已经由本科生为主转变为研究生为主, 并随学校办学愿景的逐步发展, 这种趋势正逐渐强化。该趋势要求L专业教师具备超过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教师相关专业水平的科研能力。但S学院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不能为这种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提供导向性的帮助。最后, S学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缺乏对L专业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工作考核, 与国际高校教师基本社会服务的潮流脱节, 不利于教师培养正确的社会服务观, 不利于高校培养正确的办学价值观, 使绩效考核呈现出严重的瘸腿状态。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不足, S学院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不但没有在L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还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人文类高水平学科L专业的师生比较低, 造成师均教学课程量较低, 在学院统筹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中, 与其他专业相比, 该专业教师普遍无法完成全学院统筹下的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科研工作量又不能在基础教学工作量中得到体现, 使得大部分L专业教师不能完成基础工作量, 即使科研成果很优秀, 也难以越过绩效考核的分水岭。这种状况极大地挫伤了L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来看, L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27人, 其中教授8人, 副教授10人。该专业在校本科生100人, 博、硕士研究生及在站博士后100余人, 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0人。本科师生比不足1:4, 即使加上研究生教学工作量, L专业师均教学工作量也不足S学院师均教学量的1/2, 低于S学院所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L专业的科研贡献则远超S学院平均水平, 是确保S学院学术地位的龙头专业。但在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的导向下, L专业很多教师在绩效收入无望的情况下, 除非为职称努力, 不少教师的科研动力受到削弱。二是为了完成学院所规定的基本教学量, 很多L专业教师被迫向该学院的其他专业求援, 纷纷承担其他专业的教学任务, 其上课课程与L专业方向毫无关联。但这种途径不但极大地占用了L专业教师的工作时间与精力, 使其难以专心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同时这种被动性的以获得课时为目的的跨科学上课, 也是对其他专业办学质量的不负责表现。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削弱了S学院的科研工作, 同时使得L学院的其他专业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一定下降, 完全失去教师绩效评价方案订立的初衷与目标。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在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关系

詹金斯 (Jenkins, A.) 等人说:“学着如何认识教学、科研可能是理解二者关系及其如何运作的关键, 但这个研究才刚刚开始。” (2) 中国教育与学术界对于教学与科研, 谁更应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基本因素, 多有论述。上世纪50年代发生过一次热烈的讨论, 最后以科研应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为结论而结束。最近几年的相关讨论, 却大多在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 以“重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回归人才培养”为口号, 大多支持以教学工作量为中心考核内容, 采取了一种以教学工作量为基本工作量的方式。事实上, 教学、科学与社会服务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三个重要内容, 其权重应结合各自具体专业进行。如果我们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就可以开拓新的思路, 设计出更符合专业发展、更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绩效方案。具体到S学院的L专业, 现行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就体现出以下错误认知。

(一) 重视教学的伪命题

在S学院制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时, 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 即“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并因之设计了基本教学工作量的门槛。其出发点是好的, 为防止有的教师常年不上课, 脱离课堂, 不进行教学活动。同时为了增强教师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意识, 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多上课是否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必然的正关联呢?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教学质量应是与教师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精力投入水平成正相关的, 而与教学数量并不如某些教育管理者所想当然以为的有正面推动关系, 甚至, 过度教学量的设置还会产生负效应。以L专业为例, 教师为了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量的要求, 跨专业敷衍教学、疲劳教学, 低水平重复教学, 以外延式数量扩张取代内涵式质量提升, 必然导致本专业及其所跨专业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 科研与教学冲突的悖论

按照S学院所设定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时的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一对跷跷板式的矛盾体。似乎只要教师在科研上多花时间与精力, 则必然在教学上不能有好的表现。且不论这种观点并无实验证明, 就笔者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说, 科研不好而教学却受到“好”评的教师是存在的, 但这种教师的教学“好”是一种低层次评价, 因为没有科研高水平积累的支撑, 其再好的教学也只是教学技巧与知识抄袭的组合游戏, 是不能给学生以专业上的方向指引与实质性提升的。从本质上来说, 无论大学本科, 抑或研究生教学都不应是大而全的低层次保姆式应试教育, 而应该是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高水平教学, 都需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来主导。“或若纯粹是教学功用, 就应了洪堡 (Humboldt, W.von) 所说的话:大学与中小学无异。” (3) 从这个角度说, 教师在专业科研上的认知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从而直接影响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刘献君等人的研究表明“科研对教学的促进远大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获得了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认同 (4) 。对于研究教学型高校的人文类高水平专业L专业来说, 其教师整体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空间, 同时决定着L专业教学的质量, 保证人才培养水平。单纯依靠减少教师在科研上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反哺教学工作, 冀图通过教学工作量的增加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是缘木求鱼。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的人文类高水平专业, 科研工作在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中是应该具有与教学平行的地位或甚至应具有首位度的。

(三) 社会服务的狭隘化

在S学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中, 社会服务业绩被界定为“教师在学院联系、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社会合作服务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这是一种对高校教师, 尤其是研究教学型高校高水平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狭隘化理解, 仅是教师为学院创收而进行的培训工作。从欧美及港台等地先进大学的教师社会服务内容来看, 其社会服务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生活福利性、生产性、社会性的服务。就人文类专业来说, 主要指通过本专业知识, 为社会正常与协调发展提供各类人文咨询类服务。而这种服务应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并应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研究教学型大学来说, 教师的社会服务是专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绩效结果论认为, 高校绩效一般可以从教育产出的数量、质量和效果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5) 。教师社会服务的广度、强度、参与度与层次度都体现着该专业对社会的贡献价值, 也是教师个人学术与社会价值的体现。不能仅以“学院联系、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社会合作服务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单代替。应包括教师集体或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或单独为社会单位、团体所进行的各类公益类咨询、讲座、调研、提议等内容。凡是解决了具体的社会问题、服务了社会群体、促进了社会进步的有益的健康的社会服务活动, 都应该被视为其社会服务的业绩。

三、专业统筹: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的考虑与措施

针对研究教学型人文类高水平专业的教师绩效评价, 除教师绩效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外, 还应涉及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具体专业统筹的考虑。“学科知识是组织形式, 是大学结构的基础, 是学科而不是行政单位把学者组织在一起” (6) 。以学院作为统筹范围, 难以考虑到专业的具体情况, 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该专业教师绩效。以S学院为例, L专业尽管具有高出其他专业一筹的科研水平, 但受制于师生比的限制, L专业的教师们无法实完成与其他专业同等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如果采取专业统筹, 则可以考虑到专业的具体情况, 在专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刺激, 促进专业发展。二是结合专业特色的考虑。以L专业为例, 其为人文类学科, 人文科学的发展与研究规律决定了该专业教师工作的成果不能如应用型学科一样, 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与产出成果, 需要大时间跨度的考察。三是结合专业发展愿景的考虑。L专业为高水平专业, 就必然要以科研为导向, 以科研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带动人才培养的水平。而不是以教学弱化科研的地位, 降低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

类似S学院L专业, 此类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人文类高水平专业, 在具体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制订过程中, 还应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以配套。如在教师人力资源足够丰富的前提下, 禁止或不鼓励专业教师为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跨专业敷衍教学。此类高校的此类专业教师应尽量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与学术水平, 而不应鼓励其为了应付功利性目标而从事非本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活动。在这方面, 学院应承担责任, “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考虑教师的科研方向;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上鼓励与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一致的科研” (7) 。采取教师自愿为主, 专业合理分配为辅 (结合教师学术研究方向) 的教学任务分配体制, 限制过度教学的教师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 以保证教学质量。取消单纯以教学工作量作为基本工作量的规定, 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者都列入基本工作量的范畴内, 不设置以某类工作为“一刀切”门槛的标准。在绩效权重的设置上, 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应以科研为主, 教学与社会服务为辅的评价理念。在具体测量评价教师绩效时, 应按照动态测量方式, 如该评价期内, 教学基本工作量不足者, 允许其采用科研或社会工作工作量予以替补。若评价期内, 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某一方面长期欠缺者, 如三年教学工作量缺乏者, 采取加大科研、社会服务工作量要求的方式进行考察。设置、完善科研项目休假制度, 鼓励产出科研精品,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定:“改进管理模式,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绩效评估, 进行动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实行首先要改进管理模式, 要在思想上切实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脚踏实地, 真正与专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 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接地气”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实现教师个人与专业发展的双赢。专业统筹就是一个路径。

注释

11 本文所指的高水平学科, 是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或具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平台的学科专业。

22 Jenkins, A (2004) A guide to the Research Evidence on Teaching-Research Relationships, York:Higher Education n Academy.www.heacademy.ac.uk.

33 刘献君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2) :35.

44 刘献君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2) 38.

55 牛奉高, 邱均平.基于效率指标体系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 (6) :51.

66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124.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10

关键词:创业 高校 培养模式

Yunn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and imbark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research

Zhu JunDuan Chunjin

Abstract:In party’s 17 big reports proposed “starts an undertaking the impetus employment”,educated for the university imbark and starts an undertak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the imbark activity has launched rapidly.This topic-based group’s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the Yunn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mbark condition is unoptimistic,actual difficult many.The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 employment idea and the innovation imbark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reveals especially importantly.

Keywords:The imbark University Rais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F0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79-03

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自造饭碗,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云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一方面欠缺人才,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问题。那么云南高校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如何?大学生创业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学生创业的路上还需要哪些支持。本课题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对8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如下。

1.云南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

1.1 云南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方向和创业选择。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云南有近十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毕业生(51%)和企业(62%)认同当前就业难度较大这一状况。

虽然大学生都很清楚现在的就业形势,但在毕业后的方向选择上,工作,考研和出国分列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创业作为毕业后的选择的比例不到1%。

问及被调查者“父母对自己毕业后的期望?”,对“找个好工作、考研、出国、创业、继承家族企业”几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找个好工作”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1.9%,被排在首位;其次是“考研”和“出国”,而“创业”被排在第四位,被调查者个人对毕业方向选择结果与家长对毕业后的方向选择相吻合,都未将“创业”排在首位。

在工作单位的倾向上,云南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国企、公务员等。绝大部分的学生所追求的仍然是工作的稳定性。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曾公布的‘全球创业观察2005中国’报告显示,美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23%~25%,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在1%左右,在云南是0.8%。从这一点上看,几年过去了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仍然很低,,也说明我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

调查中,当问及“关于就业与创业,你认为自己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时,回答“还在准备,但没有方向目标”的为32.6%;回答“完全没有准备,也没有明确的方向目标”的为15.5%,回答“已经准备就绪,有明确方向目标”的为16%。不约而同的是,大一至大四年级中有51%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62%的学生把原因归结为工作经验不足所导致。

1.2 云南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

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全世界为20%,在中国成功率仅为10%,甚至有学者指出不到1%。在创业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启动资金的来源、实际操作的经验或者是行业的选择,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都是让他们苦恼不已的问题。

困难一:启动资金。

接受采访的几名大学生中,他们的起步资金多数由家中提供,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显然行不通。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创业的最大困难”,问及创业资金的来源,50%的学生表示会“向银行贷款”,28%的学生“向父母借”,22%的学生想“利用创业基金”。

困难二:行业选择。

问及选择在哪个领域创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商贸、流通、物流(51%);一半以上创业的学生创业领域与所學专业相关。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占11%。这表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创业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在调查中也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更强的创业愿望,工科类的技术型学生则比例较低。另外,对于如“咨询服务”,由于学生资历所限,比例很小。上述调查结果客观反映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领域的意愿。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门槛都较低的服务行业。虽然开始比较容易,但最后无疾而终者居多。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陈凯委员提供的一份数据也显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许多同学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赚大钱”的念头,就匆匆投身于某个行业中,对形势估计不充分甚至是盲目行动,因此往往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获。

困难三:没经验也无借鉴。

问及被调查者创业“风险”的大小,有60.7%的人选择了“有风险但相信能成功”,表明了被调查者对风险认知的态度;认为“风险大”的占35.9%;而认为“风险小”的所占比重最低,仅占3.4%,表明被调查者对创业“风险”的认识和自信。但事实上,对困难的准备不足成为许多创业失败的学生在总结自己创业道路时经常提到的感悟。在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创业只能看到曙光,却看不到方向。创业过程中产品和服务也往往因为限于模仿,缺乏创新而屡屡导致失败。调查显示,92%的学生希望有一次有关创业和就业的公益性指导,这样有助于他们未来理性创业或者是就业。他们希望接受一些创业培训,比如如何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希望可以有专业的老师或导师进行指导,避免走弯路。当然,调查中也发现,虽然遭遇各式各样的打击,大部分创业者仍对前途充满了期待。

困难四:鼓励措施多但手续复杂优惠小。

总体上讲,云南省出台了很多项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社会保障优惠等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学生面临的环境在不断改善。

在调查中了解到,昆明各区工商局都给予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同的优惠政策,五华区办理营业执照可以免收登记费,而在盘龙区和官渡区办理营业执照除可以免收登记费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可以享受减免2~3年的个体管理费的优惠政策。这也许是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最直观的一项优惠政策。但事实上,总共优惠也就600多元,对于创业起步阶段来说,意义并非很大。

更关键的是,在办理过程中各种手续办理比较烦琐,对于很多初次创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一般的做法都是委托专业的机构办理,但办理费用也不小。另外,对于在校的创业学生来说,在办理过程中还存在基本的担保问题,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相关结构往往会要求或建议有老师参与。笔者现在也还在一学生创业的桶装水企业里担任法人代表。由于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减免3年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优惠,现在正考虑更改企业的法人代表,相关手续也较为麻烦。

2.云南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云南是边疆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岗位。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出路是培养大批的创业型人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工作也为更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云南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主要着眼点是意识观念转变以及可操作性的政策的具体落实。

2.1 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认真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奉行的是一种择业教育,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读书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到好工作。如前介绍,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创业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统计的平均水平,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而美国一般占到20%~30%。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创业就是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观念。自主创业既可以为大学生本身创造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工作岗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资料表面,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占全国的58%,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依赖型的找饭碗转向自主造饭碗。这一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2.2 认真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从狭义上来讲则指的是进行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从理论上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旨在培养提高创业能力的系统性专业较强的课程(如创业学);开展创业实践培训,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如挑战杯)和各种创意比赛,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和经营商业企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启发和挖掘大学生创业潜力;开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场所和环境,让学生在实际中逐步完善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另外,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工作,政府也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开绿灯”外,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和高校配合,注重创业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创业的良好气氛。

2.3 建设高素质创业型教师队伍。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即使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大多授课教师都只是懂理论而缺乏创业经历和实际,在实际指导中往往出现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而创业教育表现出的极强的实践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具有创业实战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的要求,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并经常组织和选派教师进修和参加研讨会,并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教师要以自己超前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业激情和实践。另外,高校要积极和企业家联系,建立创业家导师库,定期和不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到大学课堂进行现身说法,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进行教授,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吸取经验教训。

2.4 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内的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可以成立有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的商业公司,建立学生超市、书亭和各类符合学生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实体。调动学校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做好沟通工作,尤其对场地的审批以及相应费用的收取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各部门不协调行动时给学生积极性的打击。第二类是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主要是让学生有亲身参与实际的机会,深入到企业现场,深入岗位去了解和感受实际的商业运行。但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注意和大学生创业的方向创业行业要尽可能相关,同时要和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很容易形成走过场和局面应付。学校可以设立创业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尽量为学生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5 政府政策更细致。鼓励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十分有利于促进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激励力度还不够。一方面,优惠政策没有形成体系。创业成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现在创业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表现不甚明显,很少有风险投资商愿意主动与大学生进行合作,也没有相关企业愿意主动提供模拟实习基地,让学生实地学习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并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有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帮助。比如银行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一般不会轻易提供贷款。就算可以贷款,办理大学生创业贷款必须要找一个担保人,这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礙,因此,政府在落实政策时可以考虑组织一批担保公司或公务员集体来为外来创业者提供担保,一对一的提供帮扶支持。另外有些扶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操作,要么找不到联系部门,要么找不到联系方式,不知道要怎么享受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可以扶持政策统一汇编成诸如《云南省创业手册》等方式,供相关人员参考。

3.总结

本课题组在对云南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和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云南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比例仍然偏低,即使创业的学生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在于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实践,同时在政策上要力争再做得更细致。

参考文献

[1] 黄天中.生涯规划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2] 何萍、朱俊.体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8.12

[3] 李时椿.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0

[4] 王琦、章金萍.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5] 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6] 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科技创业,2006,(1)

[7] 张海燕.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8] 云南:大学生和农民工首次创业2年内减免税费,新华网,2009 4月10日

[9] 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光明日报,2007年8月13日

研究教学型高校 篇11

一、现行高校会计学科各专业学业考试采用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各个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手段。采用什么样的考试模式,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水平,这是作为授课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现行各高校会计学科各专业学业考试(除计算机类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考试方式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考试主要题型无非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改错、计算分析以及综合题等等。不可否认这种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可以考核学生对于所学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着重于教材知识点的考查,学生为考试而死记硬背课程知识要点,无法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造性能力的考核,造成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面对实际问题不知所措。

(二)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其考试题型的设计主要是由授课教师根据授课课程的知识点设计题目,其题目的解答主要是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论验证,回答的是“是什么”。学生可以在平时不上课学习,到期末时认真复习老师指定的复习题要,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机械地记忆各门课程的概念、原则、要求、意义、作用、计算公式等,到考试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高分低能,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深化知识的真正人才往往得不到好成绩。

(三)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由于每位学生考试试题答案是完全相同的,为学生考试舞弊创造了先决条件。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学校采用了多种手段来预防学生考试作弊,却是收效甚微,学生考试作弊还是频频发生,究其根源就在于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每位学生考试试题答案完全相同,答案可以在书本中直接获得。学生关系好的,视力好的,可以将他人的答案“拿来”作为自己的答案,形式上通过考试。

二、设计型考试模式的基本原理

设计型考试模式是由出题教师根据所考试课程的特点和某一(或多个)考点的理论知识要点,编写出包含一个或多个知识要点的综合性应用型题目,要求学生对题目中涉及的关键数据(不少于5个数据)进行设计,题目中设计的多种方法进行选择,然后再根据学生自行设计的数据和选择的方法完成业务处理的考试模式。组织设计型考试模式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经过关键点:

(一)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向学生讲解清楚设计型考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

1.学生在对题目中涉及的关键数据(不少于5个数据)进行设计时,要求每个学生关键数据设计不能完全相同,或者题目中设计的多种方法选择不能完全相同。

2.由于每个学生要求设计的数据不能完全相同,或者选择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所以每个学生计算解答的结果就应该不完全相同。如果某两个学生设计了完全相同的关键数据和选择了相同的方法,计算解答的结果完全相同不论其正确与否均以零分计算。

(二)出题教师考试题目设计及要求

1.出题教师应根据所考试课程的特点和某一(或多个)考点的理论知识要点,编写出包含一个或多个知识要点的综合性应用型题目,每套考题的题目数量最好在4-5题为宜。

2.每个考试题目中涉及的关键数据不少于5个数据供学生设计,解题方法至少设计两种以上方法供学生选择。

3.每个考试题目中应尽量完善各种解题方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图表等条件,尽量减少考试学生图表制作的工作量。

例如,本人在《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型考试中设计的一个考试题目。2006年元月1日甲公司收购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公司合并前存在的关系如下:

(1) 甲、乙公司各为独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的公司。()

(2) 甲、乙公司同属M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要求:选择甲、乙公司合并前存在的关系。(在括号中打“√”,2分)

(2)甲、乙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根据(1)选择的甲、乙公司合并前存在的关系和资产负债表的原理设计填写甲、乙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5分)

(单位:万元)

(3)甲公司收购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支付对价的方式如下:

(1) 以__万元的银行存款支付对价。()

(2) 以账面价值为__万元,已折价__万元,公允价值为__万元的固定资产支付对价(不考虑所得税)。()

(3) 以发行__万股,面值为1元/股,市价为__元/股的普通股股票支付对价。()

要求:

a.请选择一种支付对价的方式(在括号中打“√”),并设计填写上符合要求的相关数据。(3分)

b.根据以上各项选择和相关数据编制甲公司收购取得乙公司80%股权的账务处理。(4分)

c.编制收购后甲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6分)

(4)反映企业合并日甲乙公司组成的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情况,甲公司需要编制控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要求: (1) 编制合并报表的调整和抵减分录。(6分)

(2) 填制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9分)

(3) 填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5分)

该考试题目中(1)甲、乙公司合并前存在关系的选择和3支付对价的方式选择属于解题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整个题目的解答方法和步骤。2甲、乙公司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资料数据设计和3支付对价的数据设计属于考试题目中涉及的关键数据设计,直接影响整个题目的解答结果。

(三)考试方式及考试过程要求

由于设计型考试模式的每个考试题目涉及一个或多个知识要点,题目综合应用性较强,所以,设计型考试模式特别适合应用很强的课程考试,考试方式适合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过程要求再次向学生强调设计的数据不能完全相同,或者选择的方法不完全相同,相同者按零分计算的规则;在考试时学生既可以看书,还可以与同学交流,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考试后的改卷及要求

由于设计型考试模式的每个考试题目中涉及多个关键数据需要学生设计,多种解题方法供学生选择,每套题目没有准确的标准答案,只有评分标准。所以,考试后要求改卷教师按以下步骤进行改卷。

1.核对每个考生每个考题的结果,找出相同结果的考卷,再进一步核对其关键数据设计是否相同,选择的方法是否相同。对关键数据设计相同,选择的方法相同,结果相同的考卷均给予零分处理。

2.对关键数据设计不相同,或者选择的方法不相同,或者结果相同的考卷进行改卷。改卷教师在改卷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设计的关键数据和选择的方法进行逐步验算,分步评分。

三、设计型考试模式的评价

设计型考试模式将传统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下,学生只能按出卷教师设计的数据和规定的方法进行考试的固定模式改变为自行设计数据,自行选择方法的灵活性考试模式。与传统理论验证型考试模式比较有以下优点。

(一)可以检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设计型考试模式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关键数据和方法选择,并按自行设计的关键数据和选择的方法进行解答。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考题涉及的关键知识和方法,还必须能够灵活运用。

(二)可以完全杜绝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由于设计型考试模式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关键数据和方法选择,并且已在考试前向学生说明关键数据设计不能完全相同,或者选择的方法不能完全相同,计算解答的结果不能完全相同,否则以零分计算。所以在考试时学生不可能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同时学生还会主动防止其他同学抄袭自己的解题答案,完全杜绝了学生考试舞弊行为。

设计型考试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改卷教师的工作量。由于每个学生设计的关键数据不同,或者选择的方法不相同,其计算结果不同,所以,改卷教师在改卷时必须对每一份试卷按照学生设计的关键数据和选择的方法进行逐步验算,分步评分,大大增加了改卷教师的工作量。为弥补这一不足,改卷教师可以在设计考试卷时,将每个题目的关键计算点用Excel表作好公式,改卷时将学生设计的关键数据输入Excel表就可以验证学生考试卷的结果,减轻改卷教师的工作量。

上一篇:法律护航下一篇: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