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通用8篇)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篇1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根据社会需求目标结合高校内部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要想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需要防止管理流程流于形式,注重提升流程各环节的质量,塑造良好的流程运行环境,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高校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保证。2010年中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但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例如周伟提出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时伟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2]。杨琳琳和郑芳把DIO教育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3]。二是对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王明华和鲍长生构建了“双联互动”即“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的双向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具和平台进行研究[4]。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谢恽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5]。黄茜强调推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亲身体验与操作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环节,将课堂知识具体化、技能化[6]。张君斐则分析了仿真实验教学的不足,认为仿真实验教学不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提出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四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7]。李敏华提出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是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从实践教学的管理角度分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8]。刘哲认为当前不少高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实践课教学管理制度与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制度相比,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实践教学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9]。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高校教育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道”“器”“术”,其中“术”指的就是一流的管理。结合已有文献的丰硕成果,本文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采用先进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和工具、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注重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从整体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是各院系自主管理,不同的院系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环节比较分散、管理程序碎片化、无系统规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运转的逻辑顺序,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框架,探讨保证高校实践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一些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需求结构不匹配又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和高校人才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要尊重社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历史延续性,不完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人才的顺利就业。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对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流程管理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顺畅、高效、清晰明了的管理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流程各环节之间无障碍地衔接和交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1.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各高校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与社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采用科学的调研手段,洞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需求地理分布等信息。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后,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撰写社会需求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信息,传递到学校各院系,作为各院系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导。
2.各院系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报告,结合各院系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各院系设置或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院系师资队伍、准备和改建实验室操作所需硬件和软件,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方案。(1)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贸易实践流程的训练,还要考虑学生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贸易流程软件的操作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的培养。(2)整合院系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才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管理能力,避免社会实习缺乏内容,流于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应当多渠道地引进人才,打破只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可考虑引进有企业经营经历的在职人才从事教学工作。(3)实验室操作软件和硬件只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运行稳定良好才能保证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在注重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的同时,需要不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软件和硬件的运行效果。注重引进平台广阔的软件,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些高校之间建立专业联盟,以实验室软件为平台,开展一些实验和实践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各校的交流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效果。(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培训效果的保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打破只在毕业班开展企业实习活动的单一方式,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或小学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另外,在实习环节要注意避免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合作做好实习考评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主体、多层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细致的考评指标,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全面考评,不仅能够督促实践教学教师重视和认真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逐步与社会需求完全契合。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实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各院系、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四维主体的评价制度。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对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各院系实践教学部门对本部门教师的实践教学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对象即高校参加实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课程和实践方式进行评价。最后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综合四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分析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各院系部门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参考。
三、流程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流于形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只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切实按照管理流程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实实在在地贯彻管理流程,首先要严格按照流程规划执行实践教学工作,注重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和接洽,不跳环节,不落下任何环节。其次,要注重流程中每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只是走过场,流程就会成为一个干枯的框架形式,失去了建立流程的初衷。
(二)构建流程运作的良好环境
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运转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资源包括人才的配置、资金的投入、管理的投入等。做好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每个环节的应用手段,是提升实践教学每个环节质量的前提。例如在市场调研环节,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实践调研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调研人才,还需要充足的调研资金和广阔的调研渠道的支持,必要时还需要委托一些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机构提供调研服务,这是使调研结果更接近实际市场需求的保证。在实验环节,运行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和比较科学的实验室软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的师资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各实践教学单位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的质量提升,做好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培训。在社会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既需要资金的保证又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的实习管理教师。而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阶段,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结果是激励和鞭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前提,要摒弃评价指标设置的随意性,防止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错误的指导,从而挫伤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人员、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注重实践教学不等于忽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从事实践学习环节的思想源泉。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双向考虑。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存在由于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就开始奔赴实习单位,理论教学课堂的出勤率无法保证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做好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管理,理论教学一定要先于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总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各高校需要结合本校各专业的开设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周伟.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10):155-156.[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3]杨琳琳,郑芳.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4(6):106-108.[4]王明华,鲍长生.双联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4(9):39-41.[5]谢恽.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0-82.[6]黄茜.仿真型实验室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118-119.[7]张君斐.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14(6):95-97.[8]李敏华.试论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4(6):95-96.[9]刘哲.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6):95-96.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篇2
一、高校廉政信息与采集
(一) 高校廉政信息的含义
高校廉政信息是指在高校廉政建设过程中腐败行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其主要体现腐败行为的性质, 这是狭义角度的含义。而与廉政建设相关的任何信息, 包括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的任一阶段的信息, 都属于廉政信息, 这是广义角度的含义。而本文探讨的廉政信息采集的对象是广义的廉政信息, 即在注重采集腐败行为发生之中所产生的信息, 同时更要注重腐败行为发生之前、之后所产生的信息, 往往这些信息对于廉政建设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二) 高校廉政信息的信源
根据信源的不同, 高校廉政信息分为内部信源和外部信源。内部信源只要产生内部技术性信息和内部人为观测信息, 外部信源主要产生外部技术性信息和外部人为观测信息。
(三) 高校廉政信息的采集
随着廉政信息对于廉政建设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 高校廉政建设的主要部门如纪检、监察、审计等越来越注意到廉政信息的重要作用, 但是如何加强廉政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 目前, 业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尤其是对于廉政信息本身进行专门的具体的深入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在CNKI中, 以关键词为入口, 以“廉政信息”为检索词, 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命中记录1条:“天津海事局领导干部廉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廉政信息的采集是廉政信息后续的分析、利用等环节的前提和保障, 是信息发挥作用的基础, 因此, 进行有效的廉政信息采集对高校廉政建设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廉政信息采集流程
(一) 廉政信息识别
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廉政信息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决定了高校廉政信息的监测和采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对于特定的几个高敏感领域来说, 是廉政信息采集的重点领域。
1.后勤基建领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了提高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硬件设施, 高校的基建工程项目数量增多并且项目金额都比较大, 许多基建项目成为高校经费支出的重头。另外, 由于基建项目的特殊性, 其与社会各产业、各部门联系广泛、密切, 并且因为涉及工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操作, 使得高校基建项目成为腐败高发地带, 同时也是廉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2.各类招生工作。
高校招生工作一直是高校廉政建设的重点, 例如, 在调剂生、预科生、计划外扩招、保送生、定向生、特长生等各种类型的招生工作中, 因其工作的特殊性, 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公开的现象, 由此形成了违规招生、暗箱操作等诸多腐败现象, 呈现了涉案金额大、隐蔽性强、群体性违规等特点。这些都极大增加了廉政信息采集的难度。
3.教学及财务管理领域。
在学生调专业、评奖学金、免试生推荐、新生入学、学生毕业和就业等工作中, 利用职务之便, 利用手中权力收受贿赂, 违规操作, 损害教育公平的违规办学、自学考试的违规操作、私自占用国有教学设备科研物资、倒卖文凭、违规设立“小金库”等诸多现象普遍存在, 也是廉政建设信息采集的重点。
4.校办产业领域。
校办产业是高校发展自身经济建设的重要角色, 也是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此领域, 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造成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缺位, 国有资产的产权不明晰, 产权人委托管理监督失察等现象, 就极容易滋生腐败, 形成逃税漏税、挪用公款、监守自盗、渎职失职等腐败行为, 因此, 校办产业领域也同样是廉政信息采集所必须关注的。
5.学校各类采购部门。
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中, 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物资采购活动, 这其中包括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 图书馆、各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的采购, 学校教务部门各类教材的采购, 以及基建维修材料, 日常办公耗材采购等。在这些采购活动中, 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严密的操作程序, 就很容易产生违规违纪等腐败行为, 例如, 利用职权收受“回扣”、收取“贿赂”、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腐败行为。
6.其他领域。
在高校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可能的腐败现象, 诸如各级干部任免、部门机构设置、各类科研项目的审批、学术不端、评定职称、授予学位等环节的工作中, 存在错综复杂的各类违规违纪的现象, 这对于高校的廉政建设是个新的挑战, 同样对于廉政建设信息的采集来讲, 这些领域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二) 主要廉政信息采集类型
针对高校廉政建设的特殊性, 对廉政信息采集类型进行分析, 以期构建一个适用于高校的廉政信息采集分类图 (如图1) 。
1.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的内容包括与学校有关的一切可能的公共信息, 是指可以通过公共渠道获得的信息, 例如, 教育行业消息、宏观环境信息、具体事件报导、政府政策信息、学校的网站内容、社会文化变化信息、自然环境信息等。上述信息的数量巨大且形式多样、复杂, 通常没有专门人员负责采集、加工、整理和存储, 这类信息可以依据经验随时留意和定期整理。
2.学生服务信息。
高校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教育、学生服务, 高校所有的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等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做好学生教育和服务工作。通过学生教育和学生服务信息, 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学生教育的情况, 及时反映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可以很好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了解,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3.财务信息。
我们在查处违规违纪等腐败行为时, 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准确掌握的财务信息, 因此对于财务信息的定期整理、定期上报就十分必要和重要, 通过财务信息可以使学校管理人员、学校纪委领导随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
4.可用资源信息。
这里所说的资源主要指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其中包括公共资源和自身资源。学校可用资源主要包括本文前面提到的各类敏感领域的基本信息, 这些基本信息包括基础建设信息、工作流程信息等。这些可用资源的基础信息对于学校了解腐败行为、准确判断腐败程度以及迅速作出反应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三) 高校廉政信息采集对象
明确信息采集的对象是有效采集信息的前提, 高校廉政信息采集对象主要包括学校内部及与学校相关的外部组织。通过对学校事务处理流程的分析, 本文分析学校相关组织及学校与组织间的信息交互关系, 构建学校关系交互图, 如图2。其中学校学生既包括在校学生同时又包括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 因为毕业学生对其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反馈信息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准确性、针对性。在廉政信息采集中要特别关注学校内部信息和第三方机构信息这两个对象, 学校内部的信息采集对象主要是学校学生、教师、职工, 第三方机构则包括新闻媒体、教育协会等行业协会。廉政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得学校的可用资源信息以及能够及时地与新闻媒体保持良好沟通。通过学校关系交互图, 可以清晰确定与高校廉政建设相关各类组织, 通过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组织, 可以采集不同的廉政信息。
(四) 廉政信息采集流程构建
通过对高校廉政信息的特殊性的分析, 以及廉政建设的管理过程分析, 拟构建廉政信息采集流程图, 根据此流程图, 可以清晰分析廉政建设管理的不同时期、不同部门, 并据此分析其在廉政建设信息采集中的不同作用 (如图3) 。廉政信息采集流程分为一次廉政信息采集和二次廉政信息采集。一次廉政信息采集就是对一次信息的采集, 二次廉政信息采集就是对二次信息的采集。针对不同信息的各自特点, 在流程图中对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采取不同的采集流程和采集方法, 最后通过有机地融会贯通, 实现了廉政信息的获取率的提高以及廉政采集效果的增强。
1.一次廉政信息采集。
一次廉政信息采集就是对一次信息进行采集, 而一次信息是指通过访谈、调查各领域的相关重点人员来获得的一次信息。第一步:设计访谈话题和调查问卷, 重点是要根据不同的采集对象、采集目的分别设计不同的话题和问卷;第二步:进行访谈和调查, 依据不同的问题性质, 可以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访谈和调查形式对对象进行采访;第三步:结果整理, 对访谈和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记录;第四步:结果分析, 依据整理的访谈和调查结果对记录进行科学的分析。
快速准确地获得廉政信息是廉政信息采集的前提和关键。一次廉政信息采集可以获取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为学校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有效防止了因噪声污染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过多的中间环节而造成可能的失真现象。一次廉政信息采集主要是对学校相关部门的重点人物进行采访, 所以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 问卷调查法:主要通过收集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来采集廉政信息; (2) 观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观测、现场观察来收集廉政信息; (3) 监测跟踪法:为了获取动态的廉政信息, 可以对锁定的跟踪目标进行连续的监测。
2.二次廉政信息采集。
二次廉政信息采集就是对二次信息的采集, 通过二次采集可以为学校纪委监察等部门提供有关学校廉政建设的基本环境状况信息。准确识别二次信息采集源是有效二次廉政信息采集的前提, 二次廉政信息源除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网络, 还应该包括政府出版物、政府简报等公开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巨大、可靠性不稳定、更新快等特点, 极大增加了网络廉政信息采集的难度和效率, 同时也正是因为其海量的信息资源, 使得网络信息成为二次廉政信息采集的主要来源。二次廉政信息采集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和分析廉政建设的主要相关者, 由于二次廉政信息源的广泛和数量巨大, 采集的效率、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 因此通过识别学校廉政建设主要相关者来缩小采集范围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识别学校廉政建设的重要时期来调整采集密度和采集频率, 以此达到降低采集难度、采集复杂度、减少采集任务、提高采集效率的目的。二次廉政信息采集既可以利用传统期刊查询方法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检索的各种方法。
通过二次廉政信息采集, 可以采集到宏观环境的变化、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了解法律法规变化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学校的廉政建设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二次廉政信息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 但同时二次廉政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准确性、低针对性、缺乏深度等特征, 也是我们在利用二次廉政信息时必须要密切关注并注意排除的。对于二次廉政信息的筛选、净化、分析是必要和重要的。一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决定了在两次廉政信息采集中, 我们必须以一次廉政信息采集为主体, 以二次廉政信息采集为辅助和补充, 使得在二次廉政信息的指引支持下, 增加一次廉政信息采集的针对性, 从而有效降低廉政信息采集的成本和提高采集效率。
对采集到的一次和二次廉政信息进行有机的整理、融合、分析, 然后按照不同的目的形成相应的廉政信息簇, 实现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从而进一步促进廉政信息的有效获取, 形成良性的循环链条。
摘要:针对目前廉政信息获取难度大的问题, 阐述廉政信息采集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性, 对廉政信息的内涵与性质加以介绍, 确定廉政信息采集的主要信息类型, 通过高校组织关系图分析、划分廉政信息采集源。构建高校廉政信息采集流程, 并详述高校廉政信息采集的方法与步骤, 提供有效获取廉政信息的办法, 提高高校廉政信息获取的能力。
关键词:廉政建设,信息采集
参考文献
[1]戴永恒.当前高校腐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09, (7) :119-120.
[2]马寒.马克思主义信仰视域下的高校廉政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4) :48-51.
[3]吴雪梅.浅谈廉政文化在高校廉政建设中的支撑作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 2010, (12) :16-18.
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健康管理体系;实践研究
0.前言
从本质上来说,健康管理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于自我身心中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的管理。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并且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我国对于健康管理的认识相对较晚,但在近几年也越来越将健康管理的相关问题重视起来。调查发现,虽然在社会上健康管理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商业化的产业,但在高校中健康管理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甚至是在某些高校中仍然是一篇空白,完全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健康管理的现实需求。基于大学生身心快速成长急需进行健康管理的现状,有必要对当前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分析,帮助高校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贴合学生实际的、管理有序的健康管理体系,满足大学生对于健康管理的真实需求。
1.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从当前高校健康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也正是基于这些必要性,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行为才应当义无反顾地进行下去。在此,将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1.1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在生活质量不断增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早在1950年,毛主席就提倡大学生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之后邓小平同志也在1978年明确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并指出要将培养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时至今日,健康管理的理念已经在当代社会中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趋势和社会的要求,也唯有贯彻健康第一理念并有效构建出健康管理体系的高校,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树立现代化的高校教育品牌。
1.2高校教育责任的体现
教育,是国家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必要保证,而高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背负了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构建现代健康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正视自身教育责任、承担学生健康责任的集中表现。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和高校教育的改革,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以双方主体为核心的契约关系,学校不仅要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也要承担管理学生的责任,其中就包括学生健康管理。而从国家发展的宏观角度来说,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也是为国家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现代四有新人的必要保证,同样是高校承担教育责任的重要体现。
2.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高校在构建健康管理体系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分析如下:一方面,现代高校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包括丰富的学生管理资源,这是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在将自身所拥有的各方面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对于一所现代高校来说,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特色鲜明的健康管理体系,以此实现高效对于学生健康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现代高校有能力为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广阔的实现平台,在信息技术得到普及的今天,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相配套的其他资源,高校可以构建出实施健康管理工作的广阔平台,在平台上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借助平台的作用,高效率地完成对于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此外,当代大学生群体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对于高校健康管理的接受能力较强,这是高校健康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现实基础,在大学生群体较高素质的保证下,高校的健康管理工作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管理行为足够有针对性、足够深入,非常容易取得良好的健康管理效果,如果高校可以有效创新,在健康管理当中采取丰富化的手段和趣味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对健康管理效果进行良好的跟踪、反馈、总结、创新,那么健康管理效果必然会节节攀升。
3.当前高校在构建健康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构建理念和相关的先进经验,不少高校在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此,将高校在构建健康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总结如下:
3.1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
对于大学生进行的健康管理,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保障实施,并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保障管理工作不偏离预定的方向。而在不少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目标不明确、计划不执行的情况,导致健康管理工作混乱,健康管理效果低下。一些高校简单地认为健康管理无非就是开开讲座上上心理健康课,并没有认识到健康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因而在实际的健康管理工作当中并未制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更未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预定的健康管理目标难以实现,而无法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此外,对于缺乏目标性和程序性的健康管理,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和认可度也会受到影响,在混乱的健康管理模式下,学生参与健康管理的行为会不自觉地变成一种应付行为,甚至疲于应付,导致高校健康管理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阻力不断。
3.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指标
在很多高校,都可以看到健康管理中心或者心理指导中心的机构,但深入调查不难发现,不少这样的机构都是名存实亡,经常闭门谢客,未能在健康管理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缺乏健全的健康管理体系,即使设立了相应的健康管理中心,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的支撑,导致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孤立。在缺乏其他配套机构的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健康管理中心的作用要想体现出来,可谓困难重重,所以不少高校健康管理中心或者心理指导中心闭门谢客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此外,高校在健康管理中,普遍缺乏有效的评价管理,对于阶段性或者学期性的健康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计划,导致健康管理工作的时候评价往往难以开展,甚至不少高校对健康管理工作存在“只开展、不评价”的错误认识,导致评价管理的效果难以体现。
3.3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高校健康管理工作是针对学生的,必须有学生充分的参与作为基础性保障,如果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健康管理当中,那么高校的健康管理工作必然失去了现实意义。调查发现,当前不少高校在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都未能良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分析得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高校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方式僵化、死板,没有吸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强迫学生参与的行为,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进而出现被动参与甚至抗拒参与的情况,使得高校健康管理的效果无法真正体现;二是高校进行的健康管理工作针对性较差,未能完全契合学生的健康管理需求,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不认为这样的健康管理是必要的,因而在健康管理中应付了事,不展现自己真实的健康需求,造成健康管理偏离方向。
4.高校构建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基于当前高校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中面临的难题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结合相关的健康管理先进理论,在此提供一些高校构建监看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4.1重塑大学生健康管理的科学理念
鉴于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为良好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相关工作,有必要在高校管理层中重塑大学生健康管理的科学理念。具体来说,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理念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开展,具有很高的必要性,是现代化高校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必须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应当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在良好的体系当中有效开展,避免拍脑袋决策、凭感觉实施的草率管理行为,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大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必须做好考核评估,以良好的考核评估结果,保证健康管理工作在预定的轨道内顺利开展,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健康管理效果。
4.2健康管理真实需求的科学调研
要保证高校健康管理的针对性,必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全面的调研,在调研的真实结果的支持下,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和健康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健康管理工作真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帮助作用。在对大学生的健康管理真实需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是要充分调研大学生的真实身心状态,找到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客观共性,找到大学生对于健康管理的现实需求以及走进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为健康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充分调研大学生的对于当前实施的心理健康管理的态度,详细记录大学生对于当前高校开展的健康管理的评价,以归纳总结出当前高校健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针对性地对高校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改进。
4.3专业化的健康管理队伍的构建
对于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氛围身体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管理两个主要方面。虽然健康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对于管理者的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心理健康管理方面,这也是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健康管理队伍的专业性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专业化的健康管理队伍当中,应当包括体育教师、体能教练、心理辅导老师、健康管理评估员以及相关的授课教师、学生导员等等。对于参与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进行考核,在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岗位专业性的前提下,再将其纳入到学生健康管理队伍当中,坚决杜绝随意纳入健康管理人员的行为。此外,对于心理辅导老师,最好选用从业经验丰富、年龄稍大一些的女性辅导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能力往往更强,且更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在能够进入学生内心世界中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真正有效的辅助作用。
4.4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搭建一个有效的健康管理平台,无疑是提升高校健康管理实际效果的最佳途径,而从目前高校搭建健康管理平台的实践效果来看,搭建有效的健康管理平台已然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必然途径。具体来说,高校所搭建的健康管理平台应当通过多个端口向健康管理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开展,通过不同的端口设置,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功能。在健康管理平台中,应当建立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数据库,将所有健康管理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情况纳入其中,一方面方便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管理、跟踪、评估,另一方面方便对健康管理教师的管理效果进行考核。此外,健康管理平台还应当以便捷的方式为学生和健康管理教师的沟通提供途径,保证健康管理教师可以更简单直接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也保证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面临的健康问题向老师反映,获得最及时的帮助。
4.5不断创新健康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越是丰富多彩,越是走入人心的健康管理工作,越能赢得大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因此,在高校健康管理当中,对管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有效创新,是保证健康管理工作长期高效开展的一个必然要求。相关的参与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在实际的健康管理工作当中不断积累健康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寻找健康管理体系的漏洞,在紧密贴合学生真实健康管理了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管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有效创新,丰富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拓展健康管理活动的组织途径,加强健康管理工作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提升健康管理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认可和信任学校的健康管理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健康管理当中,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从学校的健康管理当中得到最需要的帮助,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执行力帮助大学生快乐、健康、全面、迅速地成长为国家所需的现代化人才。
5.结束语
客观来看,我国高校的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未能真正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切合我国大学生实际的健康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必须以大学生健康管理的真实需求为导向,结合先进的学生健康管理理念,构建出一套系统性的、可调控的、管理有序的、功能强大的现代高校健康管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牵头、积极探索、蓄意创新、不断实践,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良好的执行力,发挥高校所具有的丰富资源的效用,着力推动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参考文献:
[1]伍淑凤,王林.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医,2013,07:508-510.
[2]王维,张澜.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42-47.
[3]叶秉良,汪进前,李五一,王森,胡放,童东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8:419-422.
[4]裴利华,江百炼.构建基于EAP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体系[J].社科纵横,2015,05:145-149.
[5]苏航.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篇4
目前,高校档案绩效管理长期落后于高校的实际发展现状,其具体体现为绩效管理缺乏体系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绩效管理量化标准,导致绩效考核结构作用甚微。因此,在构建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明确绩效管理体系指标,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统一和安全,拓展档案的社会和文化服务内容。
目前,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还处于初期应用阶段,没有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逻辑严谨、程序缜密的特点,不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效益,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构建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需要遵循相关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客观、公正、合理地评定档案工作各级部门尤其是员工的绩效,充分提升档案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改变。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
绩效管理缺乏体系建设。纵观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大多停留在传统部门经验管理模式,缺乏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与技术作为指导,无法建立起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范畴不明确,考核内容落后陈旧,考核方法标准不明确,严重阻碍了高校档案职能的履行和管理的完善。此外,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缺失关于档案管理的绩效管理模块,更多的是将档案管理与绩效评估相互混淆,从而导致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完成绩效评估统计工作,无法针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特性和工作内容衡量高校职工的绩效考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档案绩效考核人员缺乏对于档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清楚认识,导致包括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部门与高校档案考核三个层面绩效管理缺失,决定了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缺乏体系建设,其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实际发展现状。
绩效管理量化标准缺失。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它必须依托于庞大而系统的绩效考核标准,具备具体的量化参数作为指标,只有针对绩效管理的量化标准越丰富完善,才能保证采集到的绩效管理数据越发细致、缜密。然后,在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量化标准大多基于档案搜集整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它严重偏离了绩效管理的设计初衷,缺乏针对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的明确量化标准。此外,高校针对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大多依据的是院校制定的部门任务,强调的是落??高校管理制度和员工优秀的事迹,对于员工绩效考核的忽视,导致绩效管理量化标准缺乏应用实践,更无法发挥高校档案部门的实际职能价值。
绩效考核结果作用甚微。在很多高校档案绩效考核结果大多集中于“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四个层次来表达,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大多集中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员工投票决定,或者由档案管理人员自我评价的形式,或者由高校档案管理主管领导或者各部主任商定,这就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带有很大程度的人为性和目的性,导致很多高校档案工作量不能有效计入到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中,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各部门员工之间的相互评定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影响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导致高校档案绩效管理出现了“一言堂”和“轮流坐庄”等现象。此外,绩效考核工作大多集中于年底工作评审中,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忽视了高校日常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失去了监督约束的效果。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中,应该严格遵循客观公正性原则、绩效管理体系统一性原则、量化标准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绩效管理体系能够迎合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客观公正性原则。绩效管理是一门依托于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真正实现基于绩效目标、绩效阶段任务和量化指标的绩效评价过程控制,产生了诸如绩效考核数据、绩效反馈意见、绩效评价结果等绩效管理数据。在开展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的就是客观公正性原则,确保绩效目标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绩效阶段任务必须具备完善而清晰的绩效记录,必须加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与各级部门、员工的沟通交流,确定每个绩效阶段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确保量化指标必须迎合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能够结合绩效管理目标落实科学有效的量化管理数据,尽量避免因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对于量化数据所产生的人为干扰;确保绩效管理数据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科学分析、统筹安排和科学运用。
绩效管理体系统一性原则。在法律法规方面,高校档案管理遵循的是《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这是开展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法律基础和政治红线。在当前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中,由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管理策略的不同,导致了在开展高校档案绩效管理时存在着诸多差异,也容易导致绩效管理的结果有失公允。因此,在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统一的绩效评估标准就非常有必要,它可以衡量全国各地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实施水平和管理好坏。此外,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制定目标、评价策略和考核结果都需要保持统一的水准,它有助于高校衡量自身档案管理的发展定位,推动其在档案绩效管理的优化升级,进一步保证高校档案绩效考核标准化、体系化和科学化建设工作。
量化标准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现代管理学中,绩效管理属于定量评价,它取决于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量化标准与定性指标,只有严格遵守量化标准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整个绩效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在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中,量化的绩效评价标准主要明确清晰的绩效标准和标度,而定性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高校档案在群体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方面的价值,它更加注重提炼高校档案中所蕴含的文化教育功能、历史贡献价值等。在实际绩效管理工作中,我们往往采用量化标准作为衡量绩效管理的主要参数,而采用定性指标作为辅助参考系数,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客观公正,保证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绩效管理体系的精细要求。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明确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指标。在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中,必须仔细分析高校档案的具体架构和档案管理的具体职能,在此基础上仔细筛选出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指标,在实际绩效管理中确定和完善。首先,需要明确四项一级绩效指标,它包括:行政管理方面的指标、档案管理体例指标、基础建设工程指标、档案整理开发指标;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十二项二级绩效指标,它包含:组织架构、团队建设、职务范围、责任明确、档案用房、归档方案、整理规则、保管措施、鉴定方式、档案研究、利用手段等。其中,组织架构、团队建设和职务范围属于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档案用房、归档方案、整理规则、保管措施属于档案保管保护条件;而涉及到鉴定方式、档案研究、利用手段等属于基础业务建设,这些都需要在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中具体落实指标内容。
保证高校档案的完整、统一和安全。当前,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突出特点就是精准化要求和统一化标准,它要求高校档案绩效管理必须遵循档案工作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着制度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方向深入发展。首先,需要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能够认真辨识各部门各类档案资料,真正做到认真鉴定、仔细整理和分类归档,而档案材料必须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各部门的真实面貌,有效保证高校档案绩效管理能够获取到正确的原始数据。其次,通过有效构建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高校档案管理目标和量化标准,真正做到通过不同材质的载体形式来确保高校档案的完整和完全,真正实现绩效管理体系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的目的。
拓展档案的社会和文化服务内容。学会深化档案管理工作和落实档案资料的现代化应用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准。档案承载着高校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思想信息和社会服务功能,需要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认真拓展档案的社会和文化服务属性。首先,高校档案绩效管理应该偏向对于高校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的搜集整理,面向广大师生进行广泛宣传,也推动社会各界对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悠久历史知识和科学教育内容的仔细了解。其次,高校档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侧重社会和文化服务功能,通过搜集整理基建、科研、党建、行政方面的档案材料,推动高校各项行政管理和学校建设的准确高效,保证高校各部门的教职员工能够及时、准确和高效地获取到大量、详实的资料。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篇5
4.1《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系
(1)学院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制定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审批课程实践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检查等。(2)系部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系部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安排教师制定该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标准、编写该课程实训指导书、制定该课程实训计划并进行审批,下达该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并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为该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服务等。(3)会计教研室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会计教研室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落实该课程实践教学任务,检查实践教学教案和实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效果等。
4.2《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该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听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社会评价来进行。(1)听评课。听课评课主要包括各级领导听课、督导组听课、带该课程的教师互相听课等。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了解教师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情况,了解学生对纳税实务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2)学生评教。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满意情况;组织学生评教,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今后实践教学改进方向。(3)教师评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考核测试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和总结学生对纳税实务课程学习状况,分析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以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4)社会评价。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税务业务操作能力和纳税申报能力表现情况,企业人员对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改进意见,以供教师参考和改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将纳税实务课程学习与税务会计工作岗位相融合,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能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特色。可为高职教学管理模式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艳利.纳税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王艳利.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纳税实务》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4).
[3]刘杰.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纳税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
[4]李晓红,谢晓燕.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10).
[5]陈小娟.高职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改革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5).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6
摘要: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模块化教育,但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推进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以云南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索以课堂实践活动为主线,课外实践活动为补充,以企业实习为依托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路。?
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走实践教学的道路,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云南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全面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指向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专业定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通过近几年就业率:2009年97.8%,2010年97.6%,2011年96.9%可以看出,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但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还要求高校对市场营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养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云南工商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大学,以“帮助学生成功”为立校原则,强调“上学即上班”的教学形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发展能力与企业运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企业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进行全真策划实践,实现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措施?云南工商学院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研究市场对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归纳营销专业应具备的知识,倒推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需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对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课程设计作如下改革:?
(一)围绕“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突破目标,在大一上学期主要进行基础学习和心态培养教育。可引入企业“传单”宣传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传单发放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就业的现状,发现能力的欠缺,练就市场营销专业所需要的抗压能力。?
课程设置:?
1、市场营销学:掌握营销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整个专业的基本理论作了解,为营销实训提供理论基础。?
2、商业心理学:通过商业心理学理论学习,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判断出营销目标对象。?
3、商务谈判与礼仪技巧:通过谈判策略的学习,培养表达能力;通过礼仪技巧的掌握,能礼貌且灵活地应对日常沟通。?
4、形象设计:营销人员应当给人良好的仪表印象,形象设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留下良好的沟通印象。?
5、职业素养:使大一新生刚入校就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大一下学期主要针对促销环节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运用销售促进方法提升销量,培养学生对促销策略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程设置:?
1、市场调查与预测:通过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基本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广告学:通过广告策划、创意方法等广告基本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广告创新能力;
3、渠道与促销:通过对营销渠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营销渠道管理的特点,掌握运营中渠道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营销渠道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定价策略: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定价策略的基础与理论,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商品价格。?
(三)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大二上学期引入企业商超全真项目,让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真实的销售管理过程中了解进销存管理软件,掌握产品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资料档案、客户资源信用管理、资金收复、成本利润等方面信息。
课程设置:?
1、商品学概论:通过对商品分类、性能、包装、检验等问题的学习,掌握商品知识,有助于对商品进行合理管理。?
2、物流管理:通过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学习,掌握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助于提升商超运营效率。?
3、服务营销:掌握服务营销的要点,在商超运营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服务营销知识。?
4、推销学:通过推销技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推销技巧。?
5、人力资源管理学: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全真实训超市的员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四)大二下学期重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市场感知能力、敏锐的市场动态把握能力与策划能力。针对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市场战略目标体系的策划,能够制作各种销售支撑宣传材料。明确市场策划的主要内容,熟悉市场策划工作流程,并能掌握市场策划活动方案的撰写。?
课程设置:?
1、品牌管理:通过对品牌开发、管理和维护过程的了解,掌握品牌战略与品牌整合规划能力;?
2、市场营销策划:学习策划知识,掌握策划技巧,为促销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3、写作:掌握文案写作技巧,为策划方案的撰写提供写作基础;?
4、企业战略管理: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基本原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具备良好的企业战略规划能力。?
(五)大三上学期通过“自主创业”销售项目,从产品定位、价格制定、商品管理、销售沟通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生的赚钱能力,为下学期的顶岗实习做好铺垫。?
课程设置:?
1、消费者行为学:通过对消费者消费心理、活动特点、方式及规律的研究,掌握消费者特点,使自主创业能够有的放矢。?
2、产品开发:为创业商品的选择、定位提供理论基础。?
3、客户关系管理: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并具备一定的CRM战略制定、开发与控制能力。?
4、定价方法与策略:掌握产品各阶段的定价技巧。?
5、网络营销:熟悉电子商务运作基本技能,有助于推动自主创业。?
(六)顶岗实习对大学生社会化有检验、补充作用。大三下学期安排顶岗实习,能检验学生学习状况是否良好,知识能力是否过硬,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七)顶岗实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检验,是一个弥补和提高的过程。大四上学期针对顶岗实习中学生对社会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反观自己的素质能力,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所学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切入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课程设置:?
1、CIS策略:通过在企业实习后学习CIS,能让学生结合实际增进对知识的了解。?
2、公共关系: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经济法: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形成独立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正式进入企业打好基础。?
4、供应链管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为毕业打好理论基础,扩展知识面。?
(八)大四下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对学生营销技能是一个综合考核。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寻找单位实习,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走上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三、市场营销专业考核方法改革?
1、突破传统考核方法,加大实训考核比重?常规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使学生更偏重理论知识,很难对学生技能进行评测。在市场营销专业考核中,将期末考核调整为项目考核,期末成绩占比调整为50%,将平时成绩占比调整为50%,安排课堂训练、日常项目时间与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表现来记录平时成绩,加大对平时的综合考评力度。?
2、创新考核题目?突破传统的试卷考,采用项目考核制度,并加强项目的实用性,真正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选择校内商铺进行策划,让考核项目从实际生活中来,考核学生的实战能力,对学生策划能力进行评测。?
3、做好日常项目实践记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可用实践记录表进行记录,给平时成绩的评测提供依据,并且能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实践支持。学生毕业时提供项目实践记录表,展示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四、结语?
云南工商学院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制与考核制度的实践改革,推行高度职业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吸引了龙润集团、昆百大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和云南工商学院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对云南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我们还将不断探索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举措,为把高校实践教育办得更具特色,为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模式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篇7
作为地方高校的教师, 在“十二五”时期, 对构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而翔实的研究,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是体育学院分管实践教学的副院长, 多次与高校教务处和各体育学院 (系) 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进行讨论和研究, 同时, 本文对“实践教学”的定义也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积累的经验, 作出初步的设想, 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整理和规划的过程, 望教育界同仁和专家进行审定和提出宝贵的意见。
1 实践教学的界定
在教育学理论中, 对“实践教学”没有完整和确切的定义, 以前普遍认为,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许多人把实习叫做实践教学, 更多人把实验教学叫做实践教学。就其内涵而言, 可以理解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专业训练、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活动或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从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分, 可以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从实施地点分, 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从实践性质分, 可分为生产性实践教学和非生产性实践教学, 等等。在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中, 大凡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环节, 均为实践教学环节。从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上看, 实验课、参观见习、调查考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校园文化活动、公益劳动、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都是实践教学的具体体现。作者认为, 地方高校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实验、实习实训、科研与论文、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专业技能竞赛等六个主要内容。
2 实践教学现状述评
国外对实践教学起步较早, 并形成各自的特色, 如英国的核心技能培养体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美国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等。我国对实践教学以及技能培养的研究, 主要针对大中专学生。开展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时间不长, 并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目前, 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 但总的来说尚不够成熟。
虽然国家近年来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革要求, 以及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提高与转变, 许多高校在相关文件及工作计划上已经提出要重视实践教学, 但是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较为松散,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 虽然我们强调应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 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这样的思想未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 (2) 各个体育学院 (系) 的实践教学培养计划、管理模式、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百花齐放, 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3) 实践教学内容的界定不明确。 (4) 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设备老化、简陋,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少等问题。 (5)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缺乏重视, 没有一支稳定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6) 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脱钩, 主要体现在实习 (体育教育实习、社会体育实习等) 。
3 对策与建议
3.1 精简理论教学内容, 加重实践教学比例, 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基本理论应用能力的训练上, 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更多知识。在办学实践中, 必须首先摆脱理论体系对实践内容的束缚, 精简理论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按照实践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重组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课时应占总学时的50%。按照不同的模块、以不同的项目 (课程) 、按不同的层次安排独立的实践课程, 形成由基础性实践、综合性实践、研究创新性实践组成的由基本概念理解、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再到开发研究能力训练的模块化、项目化、系列化的, 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3.2 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材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脱离中学体育教学等进行教学改革, 创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尝试。教学内容的更新, 必须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 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 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 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及考核和监控办法, 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 评价更趋于合理。其次正确地理解中学体育教学中新课程的改革, 是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民主、开放”为目的, 将现行教学方式不断地完善,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3 以体育专业基本功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通过参加体育专业基本功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参加专业基本功竞赛, 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增加大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 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学生参加专业基本功竞赛,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同时, 健全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逐渐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 建立实验技术平台, 为加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通过学生参加基本功竞赛, 增长学生的见识, 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发现和培养技能拔尖人才, 进一步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 通过丰富有效的实践教学竞赛形式, 促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4 学校政策要向实践教学教师倾斜,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学校每年要组织实践教学成果展, 对在实践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进行奖励, 并与职称和岗位津贴挂上钩;对在实践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也要进行奖励, 适当增加学分, 并与评先评优挂上钩。各学报期刊特别是体育核心期刊要对实践教学类论文提高录用率;实验材料需要资金、实习需要费用、学生参加竞赛需要保障;摒弃“重理论, 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为实践教学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攻读学位的机会, 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
3.5 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从考察和交流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体育学院 (系) 都是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副主任) 兼管实践教学。如果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到50%, 这一块的任务是相当重的, 必须要一名专门的副院长 (副主任) 来分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是:学校副校长 (最好是专门分管实践教学) ———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 (副主任) ———指导教师 (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 ———教学秘书。
3.6 实践教学内容新的界定
由于专业的不同, 各项内容只是一个总的方面, 具体内容根据专业的不同再分类, 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而制定。
3.6.1 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见习与训练。
3.6.2 实验
实验包括课内实验、实验室开放 (为社会服务、为竞赛和训练服务、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服务等) 、课外实验的运用。
3.6.3 科研与论文
科研与论文包括毕业设计 (论文) 、发表论文和作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参与教师项目或课题研究。
3.6.4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外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健身俱乐部任教、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勤工俭学、暑期三下乡、自主创业、社会公益活动、助教和助管活动等。
3.6.5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体育艺术活动、学生学会活动 (如:乐美康俱乐部) 。
3.6.6 体育专业技能竞赛
体育专业技能竞赛包括体育专业基本功竞赛 (增加竞赛的内容) 及获奖、各类等级和技能及资格证书的认证。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尊重个人选择, 鼓励个性发展,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虽然国家最近几年来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革要求, 但是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 特别是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较为松散,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文章根据目前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对实践教学做出了界定, 理清了研究的思路, 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为构建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文广, 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有效性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12) :154-157.
[2]苏祝捷.高校体育实践课显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143-144.
[3]韦懿霖.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 2010 (12) :70-72.
[4]徐格宁.构建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大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5) :1-3.
[5]舒锦宏.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135-136.
[6]林健, 等.高校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6) :72-74.
[7]顾晓波, 许玉生.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6) :112-114.
[8]刘欢, 等.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9) :43.
[9]周宇, 等.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92-93.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篇8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新形势,分析新形势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原则,并以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为例,对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提出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应该包括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和奉献性实践。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实践 育人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6-02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育人宗旨,社会实践的实质是对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各高等学校务必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不断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不难看出,加强实践育人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要求,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只能不断改进,不能停滞不前。
近年来,高校围绕实践育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载体,为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很多有益工作,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碎片化,内容随意化,形式僵化、价值淡化等问题,导致社会实践育人合力不够,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和育人效果。为此,笔者认为,既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又有必要重新审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育人目标要求,构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既丰富又有价值,既灵活多样又彰显合力,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服务学生成长,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模块化整合,在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宗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是拓展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育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育人宗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等特点,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选择性强等优势,补足第一课堂短板,着眼素质拓展,立足能力提升,促进全面发展,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在坚持育人宗旨的原则下,立足学校和学生两个实际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立足学校实际,就是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立足学生实际,重点是要立足学生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分析社会实践培育的优秀学生典型,分析其能力素质的基本构成,研究总结社会实践对学生发展成长的作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实践内容体系的建立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有机结合,使实践内容体系既体现“面”的覆盖,有广度,又有面“点”的设计,有深度,从而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针对性,提高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坚持价值导向。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要坚持价值导向,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具有价值意义,以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形式丰富但实践内容育人针对性不够问题及育人效果不理想问题。
三、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等问题,坚持育人宗旨、坚持立足实际、坚持价值主题、坚持学生需求等基本原则,构建了以“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奉献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并进行了实践。
(一)思想性实践。思想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马工程等实践载体。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各项活动中,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对于进一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思想性实践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社会性实践。社会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载体。广泛开展学生社会性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把社会性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结合起来,与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广泛的社会性实践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体会到国家建设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体会到人民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殷切厚望,从而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三)发展性实践。发展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特长,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平台。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桂林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将第一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好勤工俭学平台,勤工俭学是大学生通过的自身能力,以体力或脑力劳动的方式获得经济资助,是大学生获得资助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予大学生经济资助,更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实践教育,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
(四)创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含创新创业训练、科技立项、学术科技讲座等实践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理工大学为学生接触社会、就业创业提供良好平台。通过活跃的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讲座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成为学生走进社会、步入岗位前的“练兵场”。
(五)奉献性实践。奉献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主要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平台。青春奉献社会,实践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重要使命,也是新一代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奉献性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优势,也是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
[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16-03-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3]杜玉波.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EB/OL].(2014-07-25)[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407/t20140725_172342.html
[4]秦组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N].人民日报,2014-02-26
[5]柳礼泉,陈方芳,唐珍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5-06-1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6-03-2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7]王富平.地方高校构建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8)
[8]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01-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2013JGZ1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 欣(1983— ),女,桂林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南宁分校宣传部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辛立章(1978— ),男,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工会常务副主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本科文秘教育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10-22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论文11-05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09-02
高校艺术实践舞蹈教学10-03
高校目标管理实践12-04
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07-08
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改革11-08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06-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