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2024-06-27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共8篇)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学人才的需求,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进而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全程式培养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革新快,[1]而实践能力是评价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的通病。[2]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全程式培养的内涵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应包括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全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只是在某些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学生获得的实践能力必然是碎片式的,不能融会贯通,无法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为了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根据学生从大学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渠道搭建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全程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程式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浅入深,从单一走向综合。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实验和实训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碎片化的、粗糙的。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对作业进行精心的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更加成熟、丰富,成为作品,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成为产品,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在“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中,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学校自办媒体: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专业化程度高、制播要求高,能接收的实习生数量非常有限。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媒介融合人才,学校先后创办了网络视频制作部、《守望报》和“择优网”三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实践教学。三大实践平台分别着眼于不同的实践领域,《守望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主要培养学生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报纸排版等方面的能力。“校园新闻聚焦”主要培养学生视频新闻的策划、采访、拍摄、剪辑等能力,让学生能与电视台新闻栏目实现无缝对接。“择优网”则融合纸媒和电视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手机的推送,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网络媒体的运维。

(二)广电节和记者节: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广播电视学专业每年举办广电文化艺术节和记者节活动,充分利用“两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实践能力。“两节”的所有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方向较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一实践方向重点发展。“两节”让不同实践方向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展示。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彼此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发挥了各自的潜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两节”提炼出一批富有价值的实践作品,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

(三)以赛促训: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推进器专业比赛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学生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有利于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往往缺乏开阔的视野,“走出去”的学生通过现场比赛、观摩其他高校的优秀作品、与其他高校学生面对面交流,会受到很大的启发,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专业比赛也有助于教师思考、定位实践教学,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效果。

(四)以作品代替论文的毕业设计: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传统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论文为主。由于本科生专业理论素养还不高,缺乏对问题的独立分析能力,鲜有独到的见解,所以理论性过强的毕业论文缺少实际价值,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偏差。为提高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广播电视学专业应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将微电影、新闻作品、三维动画、摄影作品等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设计材料包括作品成品、设计方案和设计脚本。小组完成的作品,要求每个成员按照分工的不同,撰写一份自己承担部分的工作思路和反思。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为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实践活动导师制”和“两级主体、多种方式”评价体系。实验室通过“全天、定时、预约”三种形式向学生开放,通过实验室的三种开放形式,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锻炼。学校为每个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配备了两位实践导师,即校内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采用考试、考查、实践活动、观察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欧黔.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5):90-93.

[2]戴姝英.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性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8):89-91.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在《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更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要求。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办学历史短, 经验不足。例如, 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割裂;盲目借鉴和照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模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尚未系统化、体系化等。就土建专业而言, 毕业生主要是到建筑类企业和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概预算、中小型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受多年传统观念的影响, 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实践教学观念滞后,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几个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比重偏低, 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校外实习中学生多限于参观实习, 实习效果亟待提高等。土建类专业工作岗位的性质较其他专业相比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 因此怎样培养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 符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高校办学定位, 成为了地方高校土建专业建设的关键。

二、“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文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 提出了“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 模式内涵。

(1) “1+4”模式就是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一个中心, 实践教学体系、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四个基本点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心中实现基本技能层与综合应用能力层双渗透, 在四个基本点中实现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 校内科技创新与校外社会实践双结合。 (2)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能力提升是核心, 在实施的层面上将认识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和生产实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四个基本点的内容贯穿起来, 把各项实践活动凝聚在以创业和技能、科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创新能力上。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把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智力要素和非智力要素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动态过程, 最终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3) 模式以学校制度制定、经费支持、学分制实施三项运行机制作为坚实保障。

2. 构建原则。

(1)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传统的能力结构强调知识、智力与运用的复合体系, 创新能力则是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的有机统一。“1+4”模式中的能力中心 (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 符合创新人才的要求, 也充分体现了土建专业的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的本质特征。 (2) 以可操作性为重点。“1+4”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两个课堂”相脱节的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翻了“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限, 将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有综合测评加分细则要求, 有面向学生的具体实施方案, 有学校多部门的配合, 这也为推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和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应用

1. 围绕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构造“1+4”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推进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土建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从总体上来说还显得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缺乏实践创新的观念和欲望;缺乏实践创新的毅力;有实践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有实践创新热情但实践创新目标不明确;有灵感, 但缺少实践创新技能等。因此亟待系统性改革和重建真正完善并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后续的四个基本点都是围绕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这个中心而展开阐释。

2. 着眼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这是本项目改革的重要基本点。实践教学体系这个有机整体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第一子系统是基本技能层, 其功能是认识、了解、描述土木工程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要求, 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大作业、规划类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与规划、城市道路规划等) 、测量实习等, 时间为第一、二学年。第二子系统与第三子系统是综合应用能力层。第二子系统内容包括力学、工程材料、土力学、水力学及结构实验, 2~3个结构课程设计, 时间为第二、三学年, 其功能是掌握工程材料性能、结构建模及结构分析设计方法, 第三子系统内容包括结构检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时间为第四学年, 功能则是掌握与实践土木工程的分析、设计、施工检测和控制方法。第一和第三子系统强化其综合意识和工程意识, 解决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培养计划中可将课内各集中实践环节与科技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课外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 开设创新性强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课时分配需要点面结合, 互为补充。以笔者所在单位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实践创新平台, 在毕业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37%、23%。实践教学体系分为: (1) 基础实践 (基本技术与素质训练) , 包括实验课、习题课、社会调查、认识实习; (2) 专业实践 (专业技术能力训练) , 包括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调研、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科研活动和科研训练、课外及第二课堂活动 (选修) ; (3) 综合生产实践 (综合运用能力训练) , 包括生产实习模块 (必修与选修) 、毕业论文 (设计) 、社会服务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实习 (选修) 。从而将基本技能层与综合应用能力层相互贯穿、有效结合。

3. 明确要求, 加强考核, 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改革。

模式中的第二个基本点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改革。可修订适用于土建类专业的、能有效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生产实习大纲。生产实习实行以开放式为主,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制定实习计划, 确定实习地点、实习内容, 岗位指导老师写出评语, 实习结束时完成实习鉴定与实习报告, 回校后进行成果交流, 开展实习小论文的竞赛, 评定成绩, 全程需要有实习指导老师的跟进负责。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 也可以通过校内大平台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进行, 生产实习可以通过巩固拓宽和发展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关键在于“建立激励机制、明确要求和加强考核”, 有效地提高实习效果。笔者所在单位的毕业 (生产) 实习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 又考虑学生就业的需要, 设计了不同的实习模块供学生选择。实习的方式改变过去完全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做法, 围绕提高实习的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 采取自主实习、在基地实习、参加科研项目、开发服务等多种实习方式, 提高了实习的效果。学院成立的环球监理公司在校内外开展多项建筑工程监理等业务, 为学生开展认识实习提供了便利;与校外多家施工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为生产实习提供了广泛平台。其认识实习内容丰富, 包括民用建筑参观讲解、工地参观、专题讲座、参观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工业厂房参观、实习报告撰写。生产实习更强调亲身实践积累感性认识, 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等一般内容, 多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砖混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和高层结构等常见结构实习内容, 还包括工程新技术总结、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题总结等小专题内容。

4. 课内课外相结合, 以点促面, 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 营造氛围, 逐层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如开展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等活动为主渠道的系列活动, 营造浓厚的实践创新氛围, 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大学生综合测评考评体系中, 作为评定奖学金、学生干部选拔、就业创业准备的参考依据;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与科研项目挂钩, 可作为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 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探索就是围绕一定的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通过实践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 调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所在单位在利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组织有力, 落实有效, 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以参加大型考赛为主要途径, 引导学生优化知识结构,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以2010年为例, 学生获得湖南省结构模型创作竞赛两个二等奖、湖南省力学竞赛一个二等奖, 四个三等奖、湖南省测绘大赛二个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 (非专业组) 二个二等奖等佳绩。二是以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培养实践创新意识。建筑文化节是具有明显专业特色, 在校内有广泛知名度与群众参与基础的大型科技竞赛,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结构模型竞赛、住宅方案设计大赛、CAD工程制图竞赛、工程测量竞赛等分项目, 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以2010年为例, 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夺得优胜杯荣誉称号, 其中特等奖4个, 一等奖2个, 二等奖4个, 有20人次获得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三是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科研项目及教师科研项目。2010年共有2项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 其中1项省级立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人数达到41人。

5. 奉献社会, 增长才干, 可持续性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走向社会, 深入生产劳动第一线, 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称。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也提高了其实践创新能力。这一基本点构建旨在丰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的载体, 充分调动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大学生通过社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对所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新的认识, 增强了求知欲望, 提高了专业学习热情, 产生了新的理论创新点。仍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 该学院2010年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是全国百个重点团队之一,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共有4人获湖南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10人获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9人获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 15人获二等奖, 21人获三等奖, 25人获优胜奖。该学院的Surpass工作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 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建筑学专业知识持续为农村居民免费进行房屋设计, 其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全面报道, 影响广泛, 成效卓著。

“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强调在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中实现基本技能层与综合应用能力层双渗透, 在四个基本点中实现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 校内科技创新与校外社会实践双结合。实施过程中, 在微观层面整合学生各类技能, 进一步优化课程、专业和教学管理, 积极探索建设学生科学实验中心、创业中心、实训中心, 在实践总结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此模式;在宏观层面上, 需要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全环节核心地位, 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把以传授教材为主要目标变为以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确保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持续化、有序化, 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在土建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提炼出一套切合地方高校的“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即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一个中心, 以实践教学体系、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四个基本点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并以笔者所在单位为案例作出补充说明, 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的新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创新能力,土建专业,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26linfo1 426.htm.

[2]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06-06-05) [EB/OL].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37672.htm.l.

[3]高新, 田永清.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9) .

[4]蒋永生, 邱洪兴.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1) .

[5]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 (4) .

[6]阳红珍, 马细珍.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管理, 2009, (6) .

[7]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9) .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

0 引言

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每一个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设计时所展现出的原创性就是所谓的创新能力。[1]艺术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艺术设计的基础来源于创新能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虽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不过在整体质量上,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依旧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思路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对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设计类人才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1.1 对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培养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主要还是得依赖于地方学校对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只有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才能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艺术设计类学院只有从创新精神、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进行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培养工作,才能推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过程、方式等得到全方位改革。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将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学生理念作为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形成统一的共识,在教学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中落实贯彻。

1.2 对创新能力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将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做主要目标,适当调整高校课程。在当下很多高校课程中,由于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差距过大,专业课程只占总课程很少的一部分,从而也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2]因此,高校应该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方法,增加计算机辅助课程的课时数,并在计算机课程中融入平面设计、立体构成等课程,不断加强艺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力度。

2 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平台

2.1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想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不断强化,使创新设计教育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并将创新情境及时塑造出来,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创造角色中,其创造能力得到激发与提升,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勇于发出疑问,鼓励学生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的“两全”方针,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显著进步。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树立,从而让其创新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2.2 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水平

想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这是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基础。简单而言,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4]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首先,教师应该放下自身的教师身段,倡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自主研究,重点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将传统的强制性的统一思想、语言以及行动果断撇弃点,提倡个性化和独特性,对学生所具备的艺术创新设计思路以及敢于人先的勇气进行鼓励和表扬。

3 构建出能够让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展现的平台

3.1 为学生的创新构建出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构建创新平台,并通过建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保障,使其创新观点得到完善,创新资金得到筹集。同时,学校还应该设立第二课堂,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对相关教育和学习活动进行自主参与和组织,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和乐趣,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此外,地方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工作室、设计公司以及设计创业园,进而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创新平台。

3.2 为学生创新学习环境拓展创新渠道

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高校应该将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塑造出来,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渠道,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最适宜学生成人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得以逐渐构建出来,从而让学生参与意识、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充分调动。[5]例如,地方高校可以开展校园创意设计大赛,对学生的创新作品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将其中优秀作品作为学校代表作品与其他高校作品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发现自身作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4 总结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和地方高校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地方高校逐渐认识到创新能力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其高度重视,在课程安排和设计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并运用严格的制度性建设来让其具体实施得到保障,才能为当下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伟,吴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0(07):51+55.

[2] 侯建军.基于就业视角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贺州学院人才培养为例[J].大众文艺,2014(05):254-255.

[3] 刘岩,王志忠.提升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社会实践路径探究[J].大众文艺,2014(10): 224-225.

[4] 张剑,刘清伟.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创造力培養创新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2):9.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4

张庆云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在多元智能视野下,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过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着眼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文约3200字。

【关键词】多元智能 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结构》专著,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各种智力不断地受到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阻抑。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发掘并指引这些智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在职业教育领域研究较少。多远智能理论提醒教师应从多元渠道切入教学,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践性素质训练,正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一、创建有利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

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于专业实验课教学,应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对于实习课教学,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的专业实习和专业培训,确保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活动能够得到落实,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鼓励支持在校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要加强实训管理,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应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实践教学中,多措并举,多种形式有意识地营造一个立体多维的实践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激发创造性的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探索实践教学训练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德纳指出,由于太多的原因,今日有大多陈旧的教学内容仍然保留在课程里。我们应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重新确立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利于传授当今急需的技能、知识和最重要的理解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大胆探索实践教学训练模式,勇于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从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从统一规格向差异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从单向传授向相互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从居高临下向师生和谐转变,树立情感意识;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营造合作文化。人际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协同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学生智能互补。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

质性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较有争议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争执起来,在相互论辨中相互提高认识,增长智能。也可以设计从不同角度提炼主题的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相互交流,在协作中提高各种智能。这时,教师最好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以便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合作,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针对学科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手段。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因学科特点要多种多样,切不可千篇一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实习课中让学生动起来,多角度参与教学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调动多种感官的同时,强化直观性,进行多种思维和想象,进而提高各种智能。

改革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多维的角度进行。加德纳认为:在一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我们是通过与别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因此,除了自我评价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同样显得十分重要。让每个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三、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在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立足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能够洞悉市场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70%以上,切实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创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课程门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如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电气强化实训、汽车检测等。为切实落实实训计划,我院制定了严密的实习大纲和指导书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建立了20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先进的工作理念,实施产学研结合。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用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校,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学生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也改善了知识和能力结构。随着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入,企业为学院走向市场铺平道路;学院也为企业设计合理的人才结构,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稳定。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制定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计划。指导教师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高级实验室、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讲师(实验师、会计师、工程师等)担任,科学指导,严格要求,使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整体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设创造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开设《创造工程学》、《创造心理学》等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规律和创造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各社团组织要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这个富于变化的时代中,就要不断更新。我们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钟祖荣 伍芳辉主编:《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2、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9。

3、杨艳云,《关于多重智能理论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9。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5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说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本文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一、特点和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它的培养模式与其他类型、其他阶段的音乐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师范性

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指出:“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育部教师教育司原司长马立也说过:“教师教育专业实际上包括了2 个专业,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简言之,音乐教育系的优势在于师范性和专业性。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以某一“专项”理论、技能、知识为主,而是求全面,也就是“一专多能”,不求在某一领域有多么深厚的造诣,而是追求正确的方法,以能够为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为目标。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此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理论课程。新时代所需要的音乐教师是集音乐教学与音乐研究于一体的学者,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为音乐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想,更好的指导音乐教学实践。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专业性始终贯穿始终。高校优秀的师资为学生们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的知识。

因此,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二者必须兼备。

2、课程设置的连续性

从上述两所院校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两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面都遵循由易到难,有浅入深的过度,课程设置层层深入,连续性强,尤其注重基础性,为学生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科一二年级,课程内容大多是音乐理论、技能等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如音乐名作赏析、民族民间音乐、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为学生们感受和理解音乐,体验多元文化等打下宽厚的基础,为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学科素养提供了条件。而本科三四年级,课程内容开始偏重于教育理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法等,为学生们日后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强化教育理论的有关内容。

3、音乐技能的实用性

音乐技能的综合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最为实用,如合唱指挥、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天津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创作等,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调查中,两所院校实用性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例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都平均开设 2-3 学期,这体现了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这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技能专业而且综合能力强。因为一堂音乐课的顺利进行,不单单需要教师只会弹或者只会唱,还需要通过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问题

1、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缺乏沟通

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母机,它担负着为中小学输出高素质师资的责任,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高师音乐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的调查中发现,本应紧密联系的两个个体,却彼此互不联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基础音乐教育漠不关心,对《音乐课程标准》了解甚少,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动向不闻不问,究其原因高校音乐教育在学生一入校的时候,就未给他们明确的定位,使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音乐教师缺乏认同感,所以造成学生们在校期间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联系太少,没能尽早进入到音乐教师的角色中来。

2、实践太少

教师教育研究已证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在理论性、实践性及个性的三大逻辑点的基础上发展的。”由此看来,实践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学实践的机会太少几乎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问题,仅靠最后 6 到 8 周的实习时间初步具备教学的能力都有困难,更不用说利用教学实习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以尽快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3、理论知识与教学方式方面

对音乐教师教育来说,音乐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同等重要,但在课程与时间安排上,应以音乐学科知识为主,教育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为辅。“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 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 25%,德国为 30%,法国为 20%,两相比较,足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6

王宇清1 王剑2曹伟玲3郭雅

4(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2、3.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摘要]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应用性特别强的科学,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必须经过长期的、科学的、规范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处理本学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注重临床、注重实践是对七年制医学生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七年制临床教学和管理实践,对培养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现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医学七年制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标准不断提高,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为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专业。为适应这一要求,广西医科大学从2000年开始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高级临床医生。我们知道,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应用性特别强的科学,医学生必须经过长期、规范的临床实践的培训,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注重临床、注重实践是对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根本要求。

一、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定义是根据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定义的,与五年制临床专业相比,七年制临床专业有其自己的特点,既不是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延伸和课程门数的增多,也不是“五七分流”或“4+3形式”。七年制应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即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整体优化、面向临床。[1]

在七年制临床教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内涵,一是临床操作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多媒体、模拟教学、临床教学、基本技能

操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而获得的能力,包括常规医疗文件的书写、参加手术及各类医疗技术操作等;二是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 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做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包括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临床病历和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三是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医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博爱意识,唤起医学生对卫生事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医学正处于从原来的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来实现,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必须主动适应并指导医学模式的这种历史性转变,改变思想中不适应医学现代化发展的观念[3]。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临床应用型高级人才, 强调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是七年制临床专业培养的核心,临床实践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为了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口腔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基地,为学生的早期临床实践教学及基本技能实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由于体制的原因形成了学校与医院的相对分离。尽管每所医学院校都有直属附属医院,但是附属医院与学校既是隶属的关系又是相对分立的,附属医院既要承担大量的医疗任务又要承担临床教学任务,任务重、压力大,造成临床教学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尚显薄弱的现象;

(二)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相对分离,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影响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三)医院在临床教学经费上得不到充分补充,形成了医院规模和临床教学条件建设滞后的状况[4];

(四)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临床教学条件更为紧缺,临床教学环节更为薄弱;

(五)与五年制学生相比,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量大,既要掌握临床专业知识,还有学习人文学科知识,临床训练、实践时间少。

三、构建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根据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 采取有效措施,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一)实施“三早教育”模式,即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

1、早接触临床:早期接触临床对于培养七年制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从当前的七年制教学内容和组织来看,学生在第五年才全面进入临床实习,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导致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针对这一弊端,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尝试从第二年开始就对长学制学生进行短期临床见习,第二年进入科室作助手,实施早接触临床实践,提前为七年制学生创造接触临床一线和病人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与病人和临床接触过程中,了解、熟悉和学习临床基础知识,为后期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早期接触临床,让学生观察了解基本医疗程序,熟悉医院运行情况、了解医生的实际工作状态、培养学生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这样,既可实现基础与临床的早期融合,又可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沟通。

2、早接触科研: 在七年制培养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参与教师科研,使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这是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近几年广西医科大学在七年制学生中开展“未来学术之星”科研课题立项申报活动,获得课题立项的学生不仅有一定的课题费,还配有专业教师指导课题研究。学生在这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在具体的科学研究领域背景下进行科研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撰写科研文献的综述、系统评价等,并得到一次完整科研过程的锻炼,为今后开展临床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早接触社会:(1)利用社团活动和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拓展七年制医学生的视野、关注社会基层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能力。(2)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社区卫生志愿服务,开展健康宣教及课题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除了在综合医院门诊和病房接触到的患者之外,还有更加庞大、广阔的人群迫切需要得到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以积极的方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博爱”的职业素质,让他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医学模式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二)建设符合七年制临床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

1、优化教学课程

根据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突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自身特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2、进一步规范化带教

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临床思路的缺乏和操作的不规范,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 承担七年制医学生实习的教学医院应当在各科室遴选责任心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年资住院医师作为七年制学生的带教老师, 并对他们进行规范化带教的培训;其次, 规范各科室病史书写、教学查房、科室讲座、病历讨论、夜查房等教学内容的开展, 学生参与程度及质量高低直接与实习成绩和二级专科遴选挂钩;第三, 定期开展临床能力考核, 以考核为手段,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教学过程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仪器设备已大量使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制约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瓶颈,很多医学生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知识和掌握和运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便成为当务之急。例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将体格检查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制成计算机临床决策能力辅助考试程序用于训练和考核;运用“标准化病人”(SP)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应用模拟人,创建手术实验室等, 强化基本技能的培训和临床能力的培养。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严格考核。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平时考核、出科考核、中期教学检查及毕业考核。制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建立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2)建立教学督导制度。依托督导组专家的力量,严把实习质量关,为监控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建立反馈机制,形成有检查有反馈的管理环节。如建立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评教制度等,严把教学质量关。

(三)合理利用校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

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是临床教学的主要阵地,七年制学生不仅在附属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实习,更应该有到校外基层医院实习的经历。目前我国医疗改革正进入一个新时期,基层医疗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临

床医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有很强烈的需求。利用校外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可以让七年制学生了解基层医院医疗状况和社会需求,培养其为基层医疗事业服务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四)实施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

随着我国医患纠纷的现象日益突出,医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需要提高。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国际上要求执业医师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具备的能力,内容包括医师法律法规、职业素养、医学道德、沟通能力等27个模块。我校作为首个广西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崔益群,刘成玉、陈健等.发挥办学优势,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3):267-269

[2].孙梯业,陈自强等.关于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7):56-58

[3] 卢捷湘,冷爱社,孙振球等.重新构建新世纪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医学教育,2000(1):9-12.[4] 金海燕,王也玲,丁萌琪,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3(6):57-58.【作者简介】王宇清(1966-10),女,汉族,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07B14)

The study on developing Seven-year Medical Program students’ practice skill

Wang Yu-qing,Wang Jian,Cao Wei-ling,Guo ya

(1.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Medicine is a practical, social, applied particularly strong science.In order to enhance overall ability of deal with clinical disease.Seven-year Medical Program students should be trained through long-term,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clinical practice.Therefore, the focus on clinical 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these students.This according to Seven-year clinica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ultivat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seven-year clinical students the meaning, status

and training modes were analyzed and explored.Key words:seven-year medical;practical competence;training mode

王宇清联系方式:广西南宁双拥路27号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联系电话:***,0771-5350219

电子邮箱:wyq9796@126.com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7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土木工程,实践能力

1前言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是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技术工作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 要求工程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员在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 其学识、技术、能力、品德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实行强制性注册登记制度。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证明, 它有助于统一工程专业人员的水平, 便于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以注册土木工程师 (岩土) 为例, 注册土木工程师工程师 (岩土) 资格考试包含两部分内容, 首先必须通过基础考试 (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 , 基础考试通过后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后再进行专业考试。

基础考试共包括17个科目, 即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学、法律法规、 工程经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职业法规、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等。

专业考试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基坑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等十大类别, 涉及规范40余项及16项法律法规。

整个考试的难度就在专业考试部分, 专业考试内容注重工程设计中的“有理有据”, 即考查的是考生对规范、手册的熟悉程度。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基础考试通过后必须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参加专业考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作为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不得不下功夫。

2师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本科生实践环节中, 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显然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 而现在的一些年轻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理论论文水平较高, 但由于没有相关企业单位的工作经历, 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而土木工程专业又是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 如何提高师生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强化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改革,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革应充分认识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 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 向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模式转变。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 选择合适的课题, 最好是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课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 学会独立的完成课题的设计工作。

2) 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平台。

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平台, 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 应合理利用各级 (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 创新项目以及各类综合性的创新比赛和学科竞赛 (如“挑战杯”、各种专业设计竞赛等) , 调动师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3)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 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更贴近生产实际, 师生可通过校外实习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全面性的初步认识, 在企业中见习实习, 可全面培养师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 使得师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完善。因此, 与相关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开辟见习实习基地, 对于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参加注册考试, 锻炼设计能力, 实践专业理论。

教师可以通过获得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注册土木工程师 (岩土) 为例, 首先教师能保证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其次高等院校教师讲授过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或几门课程, 对于较难的基础考试中的专业基础内容能很好应答;最后考试的专业考试部分也是考试中最难的部分, 考核的主要为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及设计手册。教师参加考试的优势是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 而真正从事设计的人员可能只熟悉或精通考试内容中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由于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的设计过程, 教师需要在专业考试部分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教师在通过注册考试后即拥有了执业资格, 可以参加企业勘察设计活动。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证是被用来作为公司资质材料之一, 以此条件为媒介, 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实践环境中锻炼。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未来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工程师, 而目前衡量工程师水平的除了专业技术职称, 就是各类注册工程师资格证书, 这类证书的难度在于专业考试部分, 其与工程实践结合较为密切, 如何在本科阶段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 以适应注册工程师考试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的途径, 以引起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0) :79-80.

[2]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6) :81-82.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8

[关键词] 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6-0014-02

一 研究背景

1 国内小学教师教育“国考”改革的形势

教育部2011年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2012年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育人基础及终身学习理念。2013年8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细则(试行)规定,逐步推行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全国统考。2015年,19个省份新入学的师范专业学生同所有非师范专业学生一样,必须通过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不再持有教师资格考试的“免检金牌”。“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出台,给现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严峻考验,“倒逼”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改革。

2 国际职前教师教育“实践”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教师教育都在谋求“实践导向”的回归,探索新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创建教师发展学校,开发“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项目,重新设计课程方案、革新教学方法、深化高校与小学合作。

3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态势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主要来自两种模式:一是高等师范院校,二是由先前中师与地方高校合并升格组建的教育学院。与前者相比,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存在师范氛围不够浓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等问题。201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会议要求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二 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研究对象

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的亲历者、教育实习的指导者,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入职后的引领者。小学教师分享教师教育良性发展的成果,承受教师教育培养误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见证教师教育不断变革的进程。小学教师承载的多重角色决定了其视角的独特价值。因此,本研究通过调研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的小学教师,审视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对象是江苏省地方高校三所教育实习基地,包括市区重点小学、市区非重点小学及农村小学各一所,先后对32位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为保证访谈的质量与效果,提前拟定访谈提纲发送给访谈对象。

2 研究内容

访谈内容包括4个维度:维度1主要涉及新入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旨在确定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小学对教师的需求相匹配。维度2主要涉及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被调查教师作为师范教育的亲历者对曾经所学习课程的主观体验,以此作为本专业有效调整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维度3主要涉及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以此作为提升实践教学环节效率效果的依据。维度4主要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诉求,以此作为高校与小学加深合作关系的契机。

三 研究结果

1 新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从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其一,教育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部分新教师“三字一话”不过关,特别是粉笔字的书写,不仅有失美观,甚至还存在错别字以及笔顺错误问题。其二,人文素养相对缺失。小学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深厚的语言功底是知识传承的最佳载体,而这些恰恰是目前许多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缺失的。其三,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目前重点小学与非重点小学在教育技术硬件设施方面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差异显著。新入职教师在慕课制作、微课录制、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缺乏教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2 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首先,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受访教师们对于学生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实用价值给予肯定,但建议课程内容设置能够具体针对小学生各阶段发展特点。其次,在专业课程方面,焦点主要集中于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安排与教学。参与访谈的教师们质疑这类本应突出实践性的课程理论讲授学时设置过多,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再次,在实践教学的学时设置方面,教师们意见比较统一,建议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3 实践教学实施的困境

一是理论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割裂。参与教育实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理论课程,但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能力比较缺乏。究其原因,实际上是高校课程体系片面追求学术性忽视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僵化,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二是小学教师的指导缺乏科学的规范。例如,高校为学生实习制订了相对规范的实习大纲,但对小学教师的指导作用却非常有限,缺乏针对性与适切性,导致小学教师实习指导主要依赖个人主观经验,随意性大。另外,对小学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机制也几乎没有付诸实施。三是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缺乏沟通协作,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缺乏合力,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4 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

在调研中,教龄在3年以下的新手教师普遍反映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过程中遭遇诸多困惑,存在一定入职适应的问题;教龄5至10年的中青年教师则倾向于对教学工作量繁重、教育类学术资源匮乏表示无奈与担忧,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已从新手教师成长为熟练教师,在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蜕变的过程中同样面临专业成长受阻的困境。

四 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1 “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具体来说,包括三大维度:在实践中培植育人理念。育人理念是教育实践与教育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丰富对教育情境的理解,加深对教育理论的领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在实践中生成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经历的体验与感受,在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才能得以生成与滋养,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智慧。知识的获得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智慧的提升是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包括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反思、新知识的生成,并在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做出恰当教育决策,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实现“知识型”向“实践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保证。“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客观要求。重视课程“模块化”设置一方面要参照课标设计模块。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模块化”。围绕儿童发展与学习、小学教育基础、小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实践教学等主题开设具体课程,既促进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又避免不同课程相似知识点的重合。另一方面,突出实践划分板块。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等实践性较强课程,具体分解为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教学评价等板块。聘请“一线”小学教学名师承担部分板块的教学,促进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协作,兼顾理论分析与实践指导。

3 “融入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践教学是推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安排一般为“三加一”模式,即三年理论学习加一年教育实习。理论课程的讲授由高校教师负责,侧重知识体系的建构;教育实习的指导由小学教师负责,侧重教学经验的传递,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时间、空间、内容上缺乏融合与统一。“融入性”实践教学模式指从入学至毕业,实践教学活动融入大学四年每一学期的人才培养历程,实践教学主题融入大学四年每门课程的教学进程,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指导融入学生四年每一阶段的学习过程。“融入性”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增加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对话的机会,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逐渐“融入”见习、实习学校的校园文化、教师团队及学生集体,从学生特点的观察者、教师教学的协助者、学校规范的遵循者,成长为学生成就的支持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校发展的促进者,最终获得对自身教师角色的认同。

4 “全程式”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构建

上一篇:带着理想出发下(600字)作文下一篇: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