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2024-06-27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精选8篇)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1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和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为的合目的的主体自觉选择过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局限,实现了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价值的实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付出代价和扬弃代价的辩证过程,需要人们权衡利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作 者:赵东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7(1)分类号:B03关键词:唯物史观 科学原则 价值原则 代价 价值选择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2

1 体育精神的定义

体育精神被定义为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以挑战征服、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健康愉快为标准的一种思维活动和精神状态。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精神, 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体育运动多是由西方世界向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 因而我们拥有的体育精神也带有西方色彩。他们有系统的举办体育赛事的仪式、程序、规范, 经过磨合与再造, 体育运动中就拥有了英雄主义、人本主义、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的高尚精神, 这也是体育精神的内涵所在。体育精神具备社会性和民族性, 因其在发展中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传递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同时, 体育精神也带有时代性, 时代不同, 体育精神也会有所调整, 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2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

2.1 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是时代的产物, 时势造英雄。通过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神话和传说, 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对英雄的渴望和推崇。英雄形象往往都是高大魁梧、体格壮硕、一身豪气的, 是力和美的结合体, 他们都具有不畏险阻、锄强扶弱的大无畏精神。这种内在和外在的气质也正是体育运动所要求的。体育运动中的英雄主义也是从历代英雄的模式下顺承而来的。古代的战争、动乱成就了很多英雄人物, 但在和平年代, 希望成为英雄的人们却没有这样的时势, 而体育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很多普通人借助体育运动成就英雄梦想。

英雄主义精神体现在勇于拼搏、顽强刚毅、敢于挑战、不惧抗争、冒险牺牲等几个方面。在竞技场上运动者就要拿出拼搏的精神, 不断接受挑战、不轻言放弃, 哪怕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也要有不怕牺牲的品质。这些都体现着运动者的崇高精神。

2.2 人本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是其他体育精神的基础。它重视人的权利、尊严和自身价值, 参与者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团结友爱, 彰显运动家的风范。

体育运动是在人们自主选择后自愿参加的活动, 不具备强迫性, 在激烈的赛事竞争中勇于追求冠军, 光明正大地获取胜利, 是赢得尊重的一种方式, 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都可由此获得。人作为运动主体, 不但可以在这项活动中强健体魄, 更可以建立自立、自强、自爱的独立人格, 挖掘潜能, 实现个体价值。体育活动追求的是带给人愉悦的情绪, 展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即便有挫败和病痛之苦, 但追求身心健康的自信乐观状态却一直存在。运动者之间通过体育活动架起桥梁, 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理解、尊重和友爱才是运动家之间的相处之道。不因成功沾沾自喜, 不为失败垂头丧气, 具有这样的广阔胸襟才能是真正的运动家。

2.3 公平竞争精神

无论在哪项人类活动中, 我们都提倡公平, 而真正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也只有体育运动。它是公平的标杆, 为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范本。公平竞争的起源是中世纪的骑士精神, 骑士们注重公平分配和公平交易, 被借用到了体育运动领域, 与平等自由的欧洲社会环境融合而成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公平竞争想要在体育运动中真正实现, 需要有诚信、规则、开放、民主、进取等意识与之匹配。参与者道德高尚、讲究诚信、不易卑劣手段获取成功就是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尊严。所有竞赛的开展都有规则, 规则是为了保证所有参与者都在同一水平参与竞赛, 以其权威性产生约束力, 净化一切不轨行为, 当然规则的建立必须合法、规范、有序。体育运动不应将任何一个有参与精神的人拒之门外, 不应有种族、政治、地域、宗教的限制, 这种开放是很有深度的。民主意识在体育中则体现在可以自主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 竞赛时也可在不超越规则的情况下自动退赛, 体育运动的公开透明也决定了比赛必须是民主的, 参与者都有选择与被选、参加与退出的民主权利。锐意进取是公平竞争带来的必然结果, 有了公平竞赛的保证, 运动者想要取得成绩就必须不断进步, 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挑战, 不断创新训练手段和理念, 争取最大突破。

2.4 团队合作精神

成绩的取得并不能只靠一人之力, 团队的力量在这里就显得弥足珍贵。队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 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运动更是需要队员们共为一体, 为团队成功拼尽全力。

运动员的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是密不可分、高度一致的, 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比赛胜利所有队员都欢欣鼓舞, 比赛失败则会感到沮丧, 这就是荣辱与共的表现。比赛过程中每一个队员都是不可缺少的, 不能忽视任何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比赛能否取得胜利与团队的协作互助是分不开的。在参赛时, 运动员要全力投入, 容忍彼此在团队中的位置差异, 原谅小的过失、追求整体利益、大局为重, 全力以赴地为整个团队的荣誉努力。

3 体育精神的价值标准与取向

3.1 价值标准

3.1.1 英雄主义精神的价值标准

英雄主义的价值标准包括:用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行为来接受困难与艰险的挑战;用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品德来征服人与自然。

3.1.2 人本精神的价值标准

人本精神的价值标准包括:充沛体力带来的生命活力;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运动姿态所形成的形态优美;身心强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的身心健康;肉体和精神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享受。

3.1.3 公平竞争精神的价值标准

公平、竞争就是这一精神的价值标准, 具有自由、平等、规范这3个特性。自由代表体育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 只有大众的广泛参与, 才能成就自由竞争。体育竞赛必须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赛场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只有速度与耐力的较量。规范是体育竞争必须遵守的, 参与者遵守秩序和章程、服从判决, 才能使规范有尊严可讲。

3.1.4 团队精神的价值标准

团结合作是团队精神的价值标准。注重的是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互助和密切协作。体育竞赛即讲竞争又讲合作, 是一种良性活动。团队成员应有共同的目标, 为同一目的的达成而奋斗,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成员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排挤、不孤立任何一个人, 独木不成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让所有队员都满意的结果。

3.2 价值取向

3.2.1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提升人的价值

人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 发明体育项目、制定项目规则、实践项目、指挥发展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其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要从竞争力、生存力、创造力各个角度来提升人的素质, 完成人价值的提升。

3.2.2 张扬生命力

旺盛的生命力量通过体育运动很好的展现出来, 欢呼、呐喊、痛苦等真情表达都十分酣畅, 生命和青春的活力也由此得以彰显。生命意识得到重视, 生命意义也得到尊重。

4 结语

体育精神是一种使人珍贵的精神财富,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人类都同样适用, 值得推崇。体育精神的高妙使其一直得到推崇并得以传承散播。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2]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J].中国体育科技, 2011 (4) .

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 篇3

[关键词] 苏区精神;内涵;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万建强(1953—),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南昌330077)

“苏区”是苏维埃区域的简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3块苏区(亦称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瑞金成为红色首都。

苏区时期,尽管外部有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内部有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但广大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不仅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在实践中形成了宝贵的苏区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政治资源。

笔者认为,不能把苏区精神狭隘地理解为是中央苏区精神,它应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所有苏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锤炼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苏区精神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又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精神一脉相承。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8周年之际,回顾苏区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研究探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培育的每一种精神,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都是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苏区精神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块苏区可歌可泣的那段革命斗争历史和当年苏区军民感人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对苏区精神内涵的概括、提炼,不能脱离当年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再现当年的历史。而是要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寻找其个性特色,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精炼的表述。我依据苏区斗争的历史和党中央三代主要领导人及胡锦涛总书记对苏区优良传统和精神的论述,参考并吸收全国党史、苏区史专家学者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高度概括为四句话16个字,即:“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公”。

(一)信念坚定,就是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各地的苏区都是在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之中先后建立的;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事业都是在敌人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中进行的。尽管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斗争充满了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尽管革命队伍里有少数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但绝大多数苏区军民都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一定会成功。他们坚信革命的星星之火,一定会成为燎原之势,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定会在中国实现。正因为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他们在历次反“围剿”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中,不畏艰难险阻,冒着杀头的危险进行赤白间的红色贸易;在革命遭受挫折和暂时失败时,不灰心丧气,挺直腰杆,重起炉灶再干。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这就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起作用。所以,信念坚定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有了精神动力和顽强的意志。

(二)求真务实,就是反对本本主义,“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苏区时期,由于我们党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党,在党内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对苏区的革命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危害。然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力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喊出了“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①的口号,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的著名论断。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方志敏等领导人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各级苏区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正确的决策,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连续取得了1—4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敌人的层层包围封锁中取得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法制建设和土地革命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纠正了苏区劳动政策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脱离苏区实际的过“左”政策和肃反扩大化错误。所有这些都是不断反对思想僵化的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所以,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只有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做到求真务实,才会有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失败。

(三)执政为民,就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各块苏区建立了红色政权,而且在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在苏区的伟大革命斗争中,我们的党要求每个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群众,做到忠实地为苏区群众谋利益。毛泽东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③苏区党政干部牢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宗旨,自觉地、真心实意地为苏区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了使贫苦农民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农民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为了保卫巩固苏区,改善群众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努力发展苏区经济,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搞好生产;为了使苏区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党和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大力普及文化教育,对苏区儿童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成人实行扫盲教育。苏区群众发自内心称赞说:“共产党真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执政为民,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要紧紧依靠群众,努力创造“第一等工作”。苏区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争创一流,争当先进。赣东北省、兴国县、长冈乡、才溪乡等就是当年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维埃模范省、县、乡。正因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做到了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争创第一,才赢得了苏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他们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把革命当作无上光荣的旗帜。所以,执政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如果脱离了党的宗旨,不为群众谋利益,苏区就没有存在的根基。

(四)廉洁奉公,就是严于律已,勤俭节约,不谋私利。苏区时期,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艰难困苦考验着每一个党员和苏维埃干部。当年,苏区的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干部一律没有薪饷,只发给一点很少的伙食费。但他们毫无怨言,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在中央苏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身居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经手的数百万元款项,一点一滴的都用于革命事业,自己一直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他说:“清贫,清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④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带头从家中背米去省苏机关吃,不要公家发伙食费。“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当年在苏区广泛传唱的山歌,就是苏区干部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为了节省开支和费用,党和苏维埃政府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⑤广泛开展了节省运动。为了使苏区党、政干部廉洁从政,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反腐倡廉的法纪法规,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坚决依照法规严厉查处。所以,廉洁奉公是苏区精神的鲜明特征。我们的党和苏维埃政府正是靠廉洁奉公的精神,团结和凝聚了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二、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已过去70多年了,苏区的斗争也早已成为历史。苏区精神虽然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但它永远不会过时。苏区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激励我们不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胜利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经受住各种考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凡的时代价值。

(一)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强大动力。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认为,全面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从理想信念抓起。因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军民靠无比坚定的信念,忠诚于革命事业,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信念坚定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力量源泉。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是不平坦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如:从去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和挑战。另外,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会面对更多的诱惑和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信念坚定的苏区精神,以此为强大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定战胜危机,赢得挑战的信心,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闯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同时,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蓬勃朝气。

(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科学发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靠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尊重规律、调查研究、开拓创新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苏区干部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脚踏实地地把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而不能思想僵化,观念保守,等上级的红头文件,等别人的经验,不顾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照抄照搬。只有坚持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务实举措,就必将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美好的未来。

(三)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苏区时期,我们党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就牢固树立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苏区群众谋利益,使得干群关系和谐,苏区社会和谐,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开创了苏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执政为民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和自身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法宝,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当年苏区干部那样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同时要十分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不能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更不能侵犯群众利益,欺压群众。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会融洽,就能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发展。

(四)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苏区时期,绝大多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干部都能凭着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还非常注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用制度和法纪来反腐惩贪,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而,苏区干部得到了苏区人民的交口称赞,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群众中有着崇高的威信。廉洁奉公的苏区精神昭示我们:甘守清贫,廉洁奉公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像当年的苏区干部那样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砥砺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和平建设时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养成这个基础工程抓起,通过思想教育,严明纪律,加强监督和依法惩处等途径和手段来反腐倡廉,我们的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苏区精神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区精神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同时,苏区精神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时代价值和永恒的魅力。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伟大时代的要求,是亿万群众的呼唤。我们要在全社会强化弘扬苏区精神的自觉性;要区分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增强弘扬苏区精神的针对性;要以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应对各种困难为落脚点突出弘扬苏区精神的时效性,使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注释:

①②③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109页、138页、139页。

④《方志敏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价值视野的社会历史观 篇4

价值视野的社会历史观

在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及其价值问题,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已经提出价值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问题,本文试图以价值观为理论视角,透视各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对实践提出问题的回答。……

作 者:房玫 汤文曙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刊 名:江淮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 HUAI TRIBUNE年,卷(期):“”(3)分类号:B018关键词: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5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本文从思想意义和理论基础诸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

作 者:王建军 汪玉娣 WANG Jian-jun WANG Yu-di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合肥联合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O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13(1)分类号:B03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地位 唯物史观

广域实践唯物主义论纲 篇6

与那种把实践作为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将改造世界仅仅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特征的(狭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广域实践唯物主义以改造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以价值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线,以人道主义思想、(狭义)实践唯物主义和科学理性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作 者:刘晓音 赵庆元 LIU Xiao-yin ZHAO Qing-yuan 作者单位:刘晓音,LIU Xiao-yin(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政治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91)

赵庆元,ZHAO Qing-yuan(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7

邓小平没有提出“改革精神”这一概念, 在《邓小平文选》和他的著作中。也没有“改革精神”的直接论述。但邓小平改革精神之内涵, 既丰富又深刻, 它渗透在邓小平的一切思维活动之中, 体现在邓小平的全部实际行动中, 并且凝聚在他的所有言论和著作中。从发生学而言, 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深深植根于他领导中国人民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它是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集中概括。笔者依据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逻辑, 以邓小平的某些表述为基础, 拟从基本内涵、形成基础、当代价值三个角度对此作一探讨。

一、基本内涵

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革命精神改革精神蕴含着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这是从中国改革本身的特点而言的。1984年10月10日, 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1]。1985年, 他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这篇文章中进一步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改革是革命, 自然不是指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而是就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中国的改革涉及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涉及到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 它不是触动体制的一些细枝末节, 而是要从一种体制转到另一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也不限于经济体制, 它要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一切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包括政治制度;作为执政党, 我们党自身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因此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执政党自身制度的改革。正是基于改革的全新性、复杂性、广泛性、深刻性,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他深刻地揭示出, 要完成这场伟大而深刻的改革, 就必须有符合这种新的革命性质要求的彻底革命精神, 也就是改革的革命精神。值得注意的是, 改革的革命精神已不同于传统的革命精神, 它剔除了阶级斗争和暴力的色彩, 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比传统的革命精神更深刻、更彻底的精神力量。

㈡“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的创新精神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新的事业, 只有发挥解放思想、冲破教条的创新精神, 中国的改革才会胜利。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中国这么大的国家, 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很多问题是不能用老办法, 要找到新办法, 新问题就得有新办法。在他看来, 要创新, 很重要的一条, 就必须要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的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 敢做老祖宗没有做过的新事, 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面对长期形成的‘左’的条条框框, 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和“两个凡是”新教条的禁锢, 面对百乱待理、百废待兴的混乱局面, 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进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他强调,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 不断地创新, 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他大声疾呼“干革命、搞建设, 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2]。正是在这样一种创新精神的指引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冲破各种僵化保守思想的束缚, 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 终于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创立了崭新的理论。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 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 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 对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这是邓小平改革创新精神结出的理论硕果, 也是邓小平改革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最好说明。

㈢“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的不畏风险精神改革有着巨大的风险性和内在的不可预测性, 它是变化不定和难以控制的。对此邓小平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他多次指出:“改革是有风险的。”在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的过程中, 他更是提醒人们:“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 而且有风险”,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风险。[1]”面对风险是因噎废食, 还是勇往直前?对此, 邓小平认为, “要克服一个怕字, 要有勇气”[1]。他说:“不冒点风险, 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万无一失, 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 认为百分之百正确, 没那么回事。[1]”他强调:“如果前怕狼后怕虎, 就走不了路。[1]”在创办经济特区时, 面对经济特区建设的艰巨性和风险性, 邓小平指出:“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 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 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 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冒点风险不怕”[1]。针对对外开放可能带来资本主义不好的东西, 邓小平指出:“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 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 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1]。这些论述深刻地体现了邓小平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在不怕风险、敢冒风险的同时, 邓小平总是鼓励人们要敢字当头, 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早在1975年, 小平同志在农业、工业、文艺工作整顿的时候就说:“要敢字当头, 横下一条心”[2]。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就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这种敢闯敢冒, 知难而进, 一往无前的不畏风险精神, 可以说是他改革精神中最可贵的品质。

㈣“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验精神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 怎样进行改革, 我们没有经验。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1]。他还指出, 我们现在所作的事情, “对我们来说, 都是新事物”[1]。基于此, 邓小平认为, 改革必须有“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摸索”的探索精神, 他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就是重视试验。对此, 他进行了多次论述。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试验”, “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 “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1]。由于改革是一场试验, 邓小平主张采取“允许看, 坚决试, 不争论”的方法。他说:“允许看, 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 搞一两年对了, 放开;错了, 纠正, 关了就是了”[1],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 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 失败也不要紧”[1]。在允许看, 坚决试的同时, 邓小平还主张不搞争论。他说:“不搞争论, 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 是为了争取时间干”[1]。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股票、证券等都有不同的意见, 如果试图通过争论来统一意见, 几年十几年也未必成功, 反而在争论的过程中把时间耗掉了。而邓小平通过试验, 大胆地试, 不搞争论, 一方面可以及时的纠正错误, 避免更大的失误,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实践来统一认识。正是在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试验精神鼓舞下, 中国的改革稳打稳扎, 逐步推进,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㈤“看准了”“步子要稳”的求实精神求实精神就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尊重客观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讲究实效, 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的精神。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是一种求实精神。邓小平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 靠实事求是”[1]。他声称:“我读的书不多, 就是一条, 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他一直要求人们要“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1]。这是他一贯坚持的思想准则。他说:“要切实解决问题, 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 就是要落到实处”, “讲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2]。落实在改革的具体方法上, 邓小平强调采取“看准了”, “步子要稳”, “慎重稳妥”的方针。一是要“看准了”。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但其前提是要“看准了”, 没有看准就试就闯, 那是“瞎闯”“乱试”。二是“步子要稳”。他说, 改革开放, “步子一定要稳, 及时地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赶快改”, 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不会动摇的, 一定要干下去, 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哪一步走得不妥当, 就赶快改”[1]。他还说, 改革每一步都要兢兢业业, 既要大胆又要细心, 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稳妥、恰当, 发展到顺利时要提高警惕, 避免差错, 发展不好时要尽快地调整, 减少损失,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三是要“慎重稳妥”。针对党在整个改革中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邓小平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慎重稳妥”, 他说:“这个问题太困难, 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 很深刻, 触及许多人的利益, 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需要审慎从事”[1]。从这些论述中, 邓小平的改革求实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㈥“走自己的路”的自主精神改革要求自主, 只有自主, 才能独立地去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独立地作出改革决策。自主精神深深地渗透在邓小平的改革精神之中。在改革的过程中, 邓小平强调要着力研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摒弃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的做法。他认为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走中国的现代化。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他认为, 改革开放要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见解, 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坚持独立思考, 坚持自己解决问题, 别人的经验, 别人的帮助是需要的, 但立足点必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非常尊重, 高度关注人们群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强调, 要想尽一切办法, 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凡是人们群众赞成和拥护的创新, 他都给予积极肯定和坚决支持。早在1962年他在《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篇文章中就鲜明地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3]。1978年,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出现了农民分田单干的行为, 很多人看不顺眼, 进行指责、谩骂, 邓小平却给予支持。他说:“有的同志担心, 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 邓小平及时地对群众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 进行概括、总结, 上升为党的方针、政策。他多次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 都是基层创造出来,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 “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 群众发明的, 我只不过是把它们概括起来, 提出了方针政策”[1]。正是由于邓小平善于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实事求是, 虚心向群众学习, 才使得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得以理论升华, 并反过来变成群众强大的物质力量, 推动着改革向纵深发展, 使改革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形成基础

一种时代精神的形成或提出, 它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历史发展趋向, 有其形成的社会基础。邓小平的改革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价值根基、历史依据、实践基础。

㈠邓小平改革精神源于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对伟大目标和理想的憧憬和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得以产生的重要价值根基。邓小平改革精神源于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源于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信念。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人们陷入彷徨、徘徊、迷惑的时候, 当改革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候, 邓小平总是表现出由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的敢闯敢冒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识。

邓小平的改革精神还源于他热爱祖国和人民, 致力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崇高民族责任感。他在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英文版《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改革中邓小平之所以能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 就在于他从民族利益和民族未来出发。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邓小平改革活动的出发点, 也是邓小平改革勇气的源泉所在。他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 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1], 这些字里行间渗透的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 激励、鞭策着邓小平下决心进行改革, 走出一条强国富民道路。

㈡邓小平改革精神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实践的肥沃土壤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 而伟大的实践也锻造伟大的精神。改革实践是检验改革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坚持地尊重这一标准, 便有了改革理论的创造和改革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勇气。邓小平始终不渝的尊重改革实践并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伟大实践, 他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既是他改革精神的重要特点, 也是它存在、产生的实践依据。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 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1]。针对一些人对改革政策的非议和诘难, 他总是强调:“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拿事实来说话”, “改革的政策, 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 要通过事实说明才能被普遍接受”[1]。证券、股票、三资企业的出现, 特区政策、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实行, 凡此种种, 无一不凝聚着邓小平尊重改革实践, 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大胆地开拓、大胆地创新的改革精神。

㈢邓小平改革精神的产生还离不开他自身的个人素养改革精神的产生是一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能否具备改革的勇气和胆略,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灵活的政策和策略, 超强的政治智慧, 深厚的理论功底, 深邃的战略眼光, 非凡的胆略和气魄。他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他熟知传统文化、兼收并蓄;他不唯书、不唯上, 不怕邪、不怕压;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有着坚强的意志力。这一切使得他勇于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开创全新的改革, 成就伟大的改革精神。

三、当代价值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辉煌而伟大的胜利, 靠的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 靠的是邓小平所培育、实践、倡导的改革精神。

邓小平改革精神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精神。它体现出邓小平改革的勇气与责任, 胆识与智慧, 务实态度与战略眼光, 因而有着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影响力、说服力, 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弘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就是要把邓小平的这种人格力量内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灵魂之中, 转化为推动中国改革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邓小平改革精神又是一种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探索、开拓、求实、创新风貌的高度概括, 是对我们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所形成的传统革命精神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特有的决心、勇气、魄力和干劲, 是一种洋溢着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民族精神,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和发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运用已有的经验并进行革命和创造,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4]。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改革精神一词, 并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再一次指出: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 要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到了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 江泽民正式提出把“要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确定为21世纪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多次强调要把改革精神贯彻到党的各方面工作中去,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这是贯彻和落实邓小平改革精神的重大举措, 也是坚持和发扬邓小平改革精神的鲜明体现。

改革的事业任重道远, 改革的路程艰辛漫长。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 为了更好的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着力弘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 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民族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并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隐蔽中加强。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趋向多样性,我们唯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决定了社会复杂的意识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客观的存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中间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层面就是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

2.1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1]面对当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复杂形势,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灵魂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指导权、主动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代表个人利益,反映个人需求,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人理想的多样性;国家理想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理想不可能与全体人们的理想相一致。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将个人理想引导靠拢到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个人理想日趋多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却将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牢牢凝聚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赞同。正如李长春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统领作用。如果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2.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是精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利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凝聚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统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6]当前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观念、做法以及体制机制,才能破除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义的制约,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竞争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我国依然存在,影响依然深刻,亟需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区别开来,亟需确立起能够被全社会普遍奉行认可的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国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准确、系统表达。它为我们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和升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将长期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思想侵扰的压力,我们在此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对更好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建立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2-25(1).

[3] 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8-21.

[4]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2-23,(1).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6] 杨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J].改革与战略,2005(10):95.

上一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下一篇:外派员工培训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