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2024-05-09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共12篇)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1

一、理想主义思想

理想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 “由于在西方最早提出了一整套彻底改造现实政治生活的主张, 柏拉图被称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位理想主义者。”频繁的战争、巨大的危害、以及贵族垄断外交带来的诸多弊端, 共同促进了国际政治研究的深入。一战后, 均势政治的失败更让人们将防止战争、维持和平的希望转向理想主义。

伍德罗·威尔逊凭借“十四点原则”, 成为了理想主义国关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利用理想主义思想为美国政策服务。但是学理上的理想主义理论内容上远不止这样贫乏。

理想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性善或者可以变善;战争可以避免;应建立集体安全以维护和平;国家利益可以协调一致。这些思想体现一种结果意识而缺乏过程性, 即理想主义关照的不是现在是什么样的, 而是应该怎么样。

从里一个角度看,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政治家们运用理想主义思想, 为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设定了一套注重宏观指导, 试图为各民族国家的行为设定道德规范, 来达到消除战争、世界永久和平目的措施体系。

二、理想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思想的对比

现实主义者认为, 国家自私是人性自私本性的合理延伸, 本身无善恶之分, 为国家利益而增加权力是正义的、可取的政治道德。

现实主义思想显然缺乏理想主义的宏观性。权力政治的本质是在高级政治层面对相对收益的重视, 这种重视极易转向对独立个体的关注, 而不是对于整个国际体系的管控。韦伯认为“和平不过是冲突性质的改变”。卡尔突出的是权力政治思想、国家利益冲突、国际法国际组织作用的有限。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所体现的, 是对自身利益、权力的重要性、安全问题的极度重视。这些方面都是对于个体的关照, 而不是整体层面上的管控。这是两种思想的本质差异。现实主义思想的理想状态是每一个个体都无限强大, 相互威慑而达到均势下的和平。现实主义思想是以暴抑暴的延伸。

两种思想都出于对无政府状态的应对。理想主义思想寻求在树立中期愿景后, 集体采取行动一劳永逸地实现和平;现实主义思想立足现实, 从人性本质出发, 寻求通过权力政治获取利益, 加强自身实力, 通过自保基础上的威慑来实现均势和平。

三、交通模型的引入

这一模型中有道路、车辆、车辆的安全性、交通规则、交通秩序管理者、交通警察等6个概念, 对应国际体系、主权国家、国家安全、国际制度、世界权威、监督管理机构。国际体系即车辆行驶的道路;各主权国家即大小车辆;国家安全即车辆的安全性;交通规则是国际体系行为方式;交通秩序管理者是维持国际秩序的权威。因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 交通规则缺失;监管机构是执法机构, 它存在但是管控力不足。

模型描述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安全 (国家安全) 为最低目标, 道路中所有车辆均安全 (世界和平) 为理想状态。模型中车辆获取安全有两种方式:第一, 所有车辆均遵守交通法规, 所有车辆均可获得安全。但弊端是道路的通行量有限, 安全的获取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效率。遵守规则可能增加一些车辆行驶时间, 导致利益损害。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来维持秩序, 因此安全性能好的车辆很可能为了自身的通行 (获取国家利益) 去碰撞性能差的车辆, 提前通行以获取更大收益。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结果是安全性能差的车辆车毁人亡。第二, 所有的车辆均成为安全性能好的车辆, 至少是碰撞过程中能给别的车辆以严重损伤。所有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 使得所有车辆都承受不起交通事故的后果, 从而被迫牺牲效率以换取安全。

通过模型,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理想主义从整体着眼, 他们认识到车辆安全差异 (即各国实力的强弱差异) 现实存在且难以改变, 主张为制度缺失的道路 (国际社会) 建立权威的管理部门 (有效权威) , 并制定交通规则 (世界道德) , 并设立交通警察 (监管部门) , 从整体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现实主义者认为, 交通监管部门、交通法规有效性难以保障, 最可行的是增强自身的安全性 (权力) 。通过提升自身性能威慑其他车辆。即不断增加自身车辆的安全性能。现实主义者们所追求的是自保, 理想状态是所有人自保, 威慑别人不敢侵犯。

四、结论

通过模型, 我们得出两点结论:第一, 交通模型展现两种思想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指向的差异。第二, 两种理论都不完备, 但都具有合理的一面, 尤其理想主义思想需要重新认识。理想主义设想的一整套体系, 需要较长时间来实现与完善, 且没有说明在实现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现实主义给出了答案, 但不尽理想。

我们不能否认理想主义思想的意义。受过良好教育的大众的舆论监督、公开和平外交、世界道德的认同, 三者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世界权威以及管控力量, 建立平等正义的世界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联合国的建立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日益体现的主导作用, 正是理想主义思想的体现。

理想主义思想的合理性需要肯定。我国一直坚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在扬弃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一面的同时, 应该将两大理论思想相结合, 从而为我国利用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 (修订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3.

[2]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 (第七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6.

[3]Michael Smith:Realist Thought from Weber to Kissinger.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25.

[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第2版)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00.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2

[ 10-11-05 11:14:00 ] 作者:张学书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 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

[论文摘要]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从生产力、人民群众、政党的有机联系来看待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发展动力,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看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中概括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且通过提出“先进生产力”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因此,人的活动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代替权利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充分估量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跨越,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由此,我们讲社会发展,强调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必要的,但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社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这就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程,而且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进程。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而且更加全面地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发展实质的理解。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和社会发展动力原理有机联系起来,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切人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着手,通过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旗帜鲜明地公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这一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党要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推动生产

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任务。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党的性质、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政党的科学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而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要承担起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责任,就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我们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这个基础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吸弓1发展先进生产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营造出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并强调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且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的发展以及党的性质和任务联系起来,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政党自身的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并从这种有机联系的整体上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认识。

第二,从发展先进文化的途径、任务以及与政党的关系来把握社会观念结构及其作用,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先进文化的内涵、发展途径、功能作用以及与政党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作用的理论。它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以此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才不会迷失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革命精神,没有这种理论品质和革命精神,它们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它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要善于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使其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品质,这是发展社会

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其次.它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应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相包容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弘扬其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具有世界眼光,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感召力。我们只有把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因此,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干,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叶,以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格局为内容,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功能作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激发人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把先进性寓于群众性之中,才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出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看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党不仅要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唯物文明的发展;而且要通过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我们党的任务之一,看作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我们要从站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子的高度来看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引导者,从而揭示了在新的时代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力。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时代精神、把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理论创新、把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把发展先进文化同党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使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境界,更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结构及其功能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第三,从人民群众、政党、社会的有机联系来理解人民群众的史地位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了这些观点。它指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因此,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立场,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

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人民群众、政党、社会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有机统一了起来,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这种统一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这就是: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实现人的物质利益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实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心理智力的不断完善,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包括作为社会的人社会主体地位的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和谐等丰富的内容。这样它不仅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使人的发展观具有了崭新的内容。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结合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另一方面又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和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3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实验教学 自然渗透

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可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初步具备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教育

1.“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即使是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也仅仅是碳、氢、氧、氮等为数不多的元素.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微观粒子,但这些基本粒子仍不是最小的,它们还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同时还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其主体和运动方式,所以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不同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对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又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通过实验中的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揭示了分子破裂,原子重新排列而生成新的物质;总结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运动着.通过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2.“质量互变”教育

众所周知,事物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一理论,笔者在讲分子一节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意渗透.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笔者用一根粉笔,设想把它无限分割,同时指出,当我们把它分割到最后一个分子时,它还保持着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假如我们继续分割,破坏了最后一个分子时,是否还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学生会很快答出,这时就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了.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定义,又从中向学生进行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同时指出,任何事物都可能由量的变化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对事物的质变上升到理论性的认识.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得电子与失电子、阴离子与阳离子、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例如讲原子结构时,强调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也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初中学生从得氧和失氧的初步认识中,上升到生动的辩证认识,了解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又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教育

1.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逐步认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各门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讲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作为教师要积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定理或结论,都是前人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如氧气的发现等等.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全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感知其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2.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能量守恒,而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守恒?想要探索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最关注的.因此,可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除教材上的两个实验之外,还应补充实验,如蜡烛燃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而有些化学反应由于产生的气体散逸,(蜡烛燃烧)造成质量不守恒的假象,要学生从中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使学生懂得认识是从实践中来,而得到的认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辨别真伪上升到理论,再通过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而化学教材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作为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化学教材,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指导学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抓好“双基”这个基础,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打好“双基”这个基础,才有利于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中,针对教材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应寓思想教育于科学教学之中,通过教学中的自然渗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之有趣,品之有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4

人本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 萌芽于古希腊, 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欧洲思想史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延续, 现代人本主义则是传统人本主义的反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传统人本主义 (以夸美纽斯为代表) 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教育思想, 包括唯意志主义 (以尼采为代表) 教育思想、弗洛伊德主义的教育思想、存在主义 (以雅斯贝尔斯为代表) 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为代表) 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实践家和革新家 (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 的教育思想等。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为响亮的时代, 人类经历了一场有史以来空前广泛而深入的急剧变革。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 不仅使人类前所未有地普及与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 而且使教育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神秘助手。因此, 人们把20世纪称为“教育改革的世纪”。

人本主义心教育思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 和罗杰斯 (C.R.Rogers)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是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它对传统教育持批判态度, 认为使学生适应学校的传统做法是错误的, 认为这种做法在不同程度上挫败了学生在寻求自我表现和社会化方面的努力, 使儿童不能健康地成长, 应该反过来, 使学校以学习者为中心, 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 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 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人。马斯洛曾指出, 美国的传统教育不是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 而是丢掉了应该抓住的目标——学习者和学习者发展的需要。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是强调研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 使儿童能够自然地和谐地发展。它对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混同起来、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的做法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的做法, 持批评态度, 认为只有研究和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要, 教育才有出路。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 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心理过程出发, 从学习者出发的有意义学习和经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而组织以成人目标代替儿童目标或将任务强加于学生的机械而被动的学习, 是错误的学习。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第三个基本特征, 是重视儿童的品德熏陶。具体些说, 人本主义教育家对技术社会、竞争社会给年青一代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他们重视情感的培养和训练, 重视真诚态度的培育, 重视对社会、对环境、对他人的“关心”态度的养成。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在西方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我们的现代教育教学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人本主义教育观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强调要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 反对教育无目的论, 倡导教人、成人的教育, 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的外在教育, 主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内在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 主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同时,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 而最有用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其次, 他认为学生应该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的自我指导、自我选择和自我评价,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总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应关心学生的自尊和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 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方法和教学时间。因为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 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控制学生的学习。当然, “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依然存在, 而且任务更艰巨了。

当前国际教育改革思想的主流发展方向是人格本位教育, 而在我们中国则称之为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学习是成长”, 也在努力教会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普遍的认识和广泛的赞同, 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其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南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赵海洪.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思想汇报——回望历史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步入大三以来,我开始思考今后的个人发展,我在考研和不考研之间徘徊、犹豫,我的内心充满着对未来的迷茫,对未知的恐惧,在这个充满艰难与困惑的时期,我想起了我们可爱的党,想起了我们的党的发展历史,那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探索的历史,我决定重读党史,希望在其中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以下我将向党汇报我重读党史的感受。

自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野蛮地轰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文明古国便开始了她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和探索。从最初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到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积极地探索着“救亡图存”的之路。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中国国情以及领导者自身的种种不足,这些道路最终都没能走下去。1912年,五四运动爆发,加之俄国的十月革命又在此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两者的结合便孕育了中国***。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她将继辛亥革命之后,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寻找自由和民主!今天的我们可以很坚定的说,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多。她取得的成就是目的,中国人民不仅自由了、民主了,还富强了!

回顾中国***这9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政党。中国***的路线是在探索中不断变

化的。党成立之初,面对的国情是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苟活着,所以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将党的路线确定为“领导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民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却时刻面临被饿死的命运。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国情后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而富强的国家”。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党再一次修改了基本路线,明确指出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路线就是在这种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

中国***的理论武器也是经过了积极地探索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从一开始的照搬马克思主义,到后来毛泽东同志穿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提出毛泽东思想,再到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和补充而诞生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在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纲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感受的到,我们的党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创新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实际。

浅谈历史课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篇6

关键字: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

在国际间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教育为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的教育也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

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呢?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换句话说。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学习古代史。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平时的历史课教学中,我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被中断过。在祖国历史上不断出现繁荣强盛的时期,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在古代世界舞台上长期处于前列。我国历史上涌现出各种杰出人物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令人崇敬的民族英雄。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欧洲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学习近代史。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掀开近代史沉重的一页,一部血泪斑斑的民族屈辱史展现在学生面前。纵观近代史,要从两个方面讲述:帝国主义疯狂侵华的民族耻辱史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时。我这样讲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英国和法国,闯进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他们进行大肆抢劫,窃走了全部财富,搬不走的全部砸坏,最后,为掩盖罪行,把圆明园一把火烧光。在今天,只有这些残垣断壁在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殖民主义的罪恶,昭示着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证。

三、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掀开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一幅反帝爱国的画面跃人服帘。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春雷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终于在1921年7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在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章节时,我带领学生回忆学过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有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不管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政党作指导。从而告诉学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使学生受到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四、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虽在上世纪经过不少挫折。但也取得了伟大功绩。如: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60年代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垄断核武器的局面;70年代,第26届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决议,说明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80年代,中国的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了90年代,中国的国力更是迅速的增长,成功地完成了长江、黄河的截流任务;1997年7月1日。顺利收复了香港,洗涮了百年耻辱,澳门也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被外族奴役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一个个光辉灿烂的事实,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沿着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成为一个繁荣、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7

( 一) 部分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产生错误认识

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自身领悟能力等差异, 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全面掌握我国的革命历史, 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进一步推动和种种社会思潮的相互作用, 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价值观, 对革命历史的评判角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产生了种种难以想象的错误历史观, 而其中对大学生革命历史观影响最大的当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学校对大学生的正确革命历史观教育的效果, 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革命历史观, 一部分学生对我国的革命历史不闻不问甚至变相做出抵触的错误行为。部分大学生否定革命历史, 否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领导作用、决定作用, 忽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巨大贡献, 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当言论, 如: “告别革命论”、“拒绝壮烈论”等一系列的低俗言论和反历史观念, 更有甚者借助弘扬历史的大旗做一些危害社会稳定、影响和平的事情, 如支持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给甲级战犯平反的一系列活动, 这本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极力抵触的事情, 但却有一些不良学生打着这一旗号煽动暴乱, 进行打砸等违法犯罪活动。更有甚者由于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 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 认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由此可见,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渗透作用是多么的明显, 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多么严重, 造成的错误现状若不及时改善, 只会愈演愈烈, 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 二) 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危机

部分当代大学生长期受不良社会思潮, 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发生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一些学生极力贬损革命, 质疑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战争的正义性, 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发展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起的指导作用, 进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推崇保守主义的名义下, 否定革命, 歌颂改良。当代大学生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若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并将其不断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不断产生适应中国发展的新务实理论, 将受到极大的阻碍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始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

( 三)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怀疑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因而不断放大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贪污腐败等丑恶的现象, 进而不断批判中国共产党, 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言论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使一些思想清白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和迷茫,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鼓吹下, 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抵触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不良情绪, 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反党反社会倾向, 并付诸行动, 策划组织反党反社会活动, 给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 历史虚无主义者到处散布入党无用论等反党论调, 甚至利用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 立场不坚定的学生, 不断打击、排斥、诽谤入党的学生, 产生大学生退党的现象。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坚定自己的思想理论根基, 一旦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钻了空子并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意识, 无视自己身上的责任,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无从谈起。

二、形成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已经对中国的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甚至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动摇国之根本。如果不能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 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将不可估量。所以, 为进一步找出应对此错误思潮的方法及早解决相应问题, 我们就应该深挖问题实质,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不留后患。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表现和特征, 总结起来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供与参考:

(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网络、文学作品等各种形式对高校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 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 危害展现,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像现在一样快速发展。但到了当代社会, 高校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 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侵蚀, 渗透的主要目标。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存在两种途径, 一种是显性的, 一种是隐形的, 现行的主要是通过讲学、讲座、著作等显而易见的途径对当代师生进行渗透, 但这种方式过于明显, 在具有一定的思想抵御能力的高校学生面前难以起到作用。但另一种隐形途径的危害对高校师生的危害可就不能小觑了。隐形途径主要包括, 影视、网络、自媒体等。当代社会言论自由度高, 网络高度发达, 信息传递快、内容传播广、形式新颖多样, 使得高校学生乐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由于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丰富多样并深受网络“毒瘾”的影响, 对网络有着难以理解的依赖性, 这就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自由传播不合适宜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这些言论在网络上、影视剧里到处散播, 由于其标题夺目, 内容奇特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眼球,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休闲中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不应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熏陶, 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作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受众。高校学生做为拥有知识、文化较多的群体, 又因为其入世未深, 自身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还没能够健全和定型, 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能够对高校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污染了校园大环境, 影响社会主旋律的发展, 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远离“正道”走向歧途。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设置失当

目前, 我国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与祖国发展的高能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国将现有的教育分为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几个部分, 但在这几个部分中应试教育还是占了主角, 这就导致我国的教育往往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 对于思想的教育不够重视。进入大学以后, 学校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 尽快适应社会, 也更多的注重专业课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忽略了思想教育, 政治理论课设置的不多, 甚至处于停摆状态或者是根本不设置, 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思想上的迷茫, 不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渗透的对象。另一方面, 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所教授的内容也不够新颖, 不注重实践, 缺乏说服性, 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积极性, 同时, 很多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并不是考试课, 一般都是设置为考查课, 学生根本不重视。这些就导致当前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效率低下, 对不良社会思潮抵制力不强。

( 三) 部分当代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

当代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内因起到了重大作用。当代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局限, 网络媒体的渗透, 加之自身的一些问题, 往往思想迷茫, 缺乏共产主义信仰, 而恰恰是这些问题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找到缺口, 进而进行不良渗透。

( 四) 西方敌对势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领域的进行大量渗透

西方敌对势力认为西方的价值是代表人类的“普世价值”, 并且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异类, 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大一统, 所以自社会主义诞生之初, 西方敌对势力就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扼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优势, 打着“和平演变”旗号, 利用在国际交往中的强势话语权, 不断扩宽意识形态渗透的辐射面, 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

种种原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造成了恶劣影响, 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反党反社会的思想, 参与了一些反党反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的稳定发展, 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应努力想出应对策略, 积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防止其在我国的蔓延。

三、矫正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当代大学生的对策

( 一) 加强网络监管, 管控文化影响

首先, 若要及时矫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就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相关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 对执法效果进行监督, 对网络上的相关不良信息时刻跟踪, 及时管控, 对于一些否定社会主义,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知道分子”, 要严厉教育并施以惩罚, 绝不手软。同时积极利用网络 ( 博客、论坛、微博) 等相关媒介对网络“知道分子”以及受其蒙骗的广大高校学生进行及时的宣传与指导, 让受蒙蔽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拥护党, 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 要适度加大对文学作品的审核力度, 对于一些具有反党、反社会倾向的文学作品要及时制止。同时要用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去鼓舞人, 例如用反映抗战生活、反映领导人生平的作品去鼓舞人心, 引导当代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 二) 改进高校课程设置, 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 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授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科学辩证法去思考认识当代社会现象与我党的历史。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专门的有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课程, 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并适当开展情景教学, 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数先烈奋勇战斗的光辉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巨大进步。

其次, 开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课程, 让学生思想上有信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 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与信心, 凝聚共识。

( 三)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阅历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多去参加关于认知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观。让学生们走出校门, 走进社会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从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活与实践, 在源头上“上锁”, 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摘要:近年来,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 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 设置“理论陷阱”, 宣扬“告别革命论”, 竭力贬损和否定中国革命。不断向大学生群体渗透, 波及层面越发扩大, 波及程度越发深入, 并在高校中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发生种种思想问题, 本文着重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重商主义思想回顾 篇8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近代早期, 西欧经历了人口快速增长、价格革命、农业革命、宗教改革及工商业扩张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呈现出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封建分裂结束后的民族国家权力得到加强, 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支日趋增加, “如何使国家的预算最终保持平衡, 这是欧洲‘新型君主国’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1]。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弥补战争及其他开支, 西欧的王朝统治者曾通过实行货币大贬值的政策来增加王室财政收入, 但这种方式遗留下大量经济和社会问题, 引起全国臣民不满, 造成王权威信下降, 西欧的王朝统治者只得转向增加经常性收入的财政政策。

随着农本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 商业资产阶级逐渐兴起并不断成长。商业资产阶级力图控制贸易甚至生产活动以积累更多资本, 因此迫切希望国家对他们的工商业活动给予支持和保护, 对商业资本积累的财富给予保障。但是商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很软弱, 经济上也不够强大, 不可能提出政权方面的要求, 因此作为新兴阶级代言人的重商主义者从发财致富的角度, 在政治上希望建立统一繁荣的国家。他们积极关注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支持王权, 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重商主义成为商人经济利益和国家政治利益相结合的纽带, 正是商业和政府的结盟使重商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二、重商主义的思想特征

重商主义思想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 是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社会实践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按照马克思所指出的, 重商主义学说开始是作为“国家政策”形成的[2], 而后才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并进一步指导政策的贯彻实施, 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重商主义思想的内涵丰富, 主要表现为关注各种社会问题, 涉及当时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重商主义思想作为商业资本的思想载体, 其主要内容或核心部分始终围绕商品经济的深化展开。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之一是重视国家利益。在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中, 强调民族国家利益的至上性始终居主流地位。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典型代表托马斯·孟曾指出当时存在有三种利益, “第一是国家的利益, 那是可以在商人丧失利益的时候获得的。第二是商人的利益, 第三是国王的利益”。他还对对外贸易作了概括性的评价:“对外贸易的真正面目和价值就是国王的大量收入, 国家的荣誉, 我们的王国的城墙, 我们的财富的来源, 我们的战争的命脉, 我们的敌人所怕的对象。”[3]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霍尼克建议用经济振兴来强国。包含有富国的九大通则的著名重商主义著作的书名就是《奥地利高于一切, 只要她愿意》[4]。

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财富的积累。在金本位的时代, 财富被等同于金银, 重商主义者把金银等硬通货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重商主义者推崇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占有金银。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约翰·黑尔斯早在1581年所著的《略论英国政策》一书中就指出:“金钱是你想得到的任何商品的货栈, 因为它可以保存的时间最长而不致腐蚀或损坏, 在往来携带进行一切交易时最为简单便捷, 而且如果它是金币或银币, 那就可以到处流通”[5]。重商主义者的这一财富观, 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货币短缺已成为社会的通病, 也反映出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对货币的渴望和追求。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来自于流通领域, 即多卖少买以积累货币财富。他们看到商业地位的重要性, 明确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 主张国家应该保护商人的地位, 发展商品经济。托马斯·孟认为, 商人肩负与其他各国往来的商务而被称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 商人理应得到保护[3]。

重商主义者提出在对外贸易中力图防止逆差并力求出超的思想, 他们表示“我们必须时刻注意, 从别人那里买进了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自己将陷于穷困而他们将日趋富足”[6]。重商主义者坚决反对货币输出, 反对从外国输入商品, 特别是输入本国能制造的商品。因为输入商品就是输出货币并剥夺了本国居民的生计。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提到:“在价值上, 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 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他极力主张对外贸易, 认为对外贸易的好坏才是检验一个国家贫与富的标准。重商主义者普遍认为, 一国国内贸易虽属重要, 但它不能增加一国财富, 而国际贸易才是一国财富最主要的来源。另外, 由于货币的灵活偏好性和抗风险能力, 西欧重商主义各国普遍要求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 即达到贸易顺差。固守贸易顺差也是重商主义者的一个主要特征。

三、重商主义的政策

重商主义在经济上以财政主导政策为中心实行间接的国家宏观调控为主,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 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不买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利用贸易顺差来达到积累货币的目的。

重商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 借助国家力量保证对外贸易通畅。新航路开辟后, 商人不断遭到海盗的侵袭与掠夺, 还经常与亚非拉等地居民发生冲突。因此西欧重商主义者主张增强国家陆、海军武装力量, 不惜以武力为贸易开道。法国重商主义的典型代表柯尔培尔曾说过, 贸易就是常年战争, 并且一个国家的海军永远同贸易成正比[7]。

重商主义者强调国家的作用, 主张国家要干预经济。重商主义者普遍认为, 一国要增加货币和实现贸易顺差, 一方面必须反对资金外流, 重视利用本国资源, 发展本国制造业, 培育和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另一方面要出口本国制造品, 进口外国原材料, 利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建立立足于本国原料的工业, 不仅可以解决本国部分人口就业问题, 又可避免外商低价买进本国原料, 加工成品后高价卖给本国从而赚取本国货币的情况。1613年, 塞拉在《略论无贵金属矿藏国家使金银充足的手段》一书中提出:“如果各式各样的和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能生产出超过本国需要的必要生活资料、享乐用品和奢侈品, 就可以给国家换回充足的货币。”[8]柯尔培尔也认为, 发展工业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因此, 重商主义者主张使用包括使用关税手段、汇率手段、配额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等各种国家力量, 来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 防止外来产品竞争。

为了保证外贸顺差, 重商主义者提出各种途径和措施。托马斯·孟提出和论证的保证外贸出超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扩大本国国内耕地面积, 增加农产品的生产, 即增加自然财富;发展国内的工场手工业, 即增加人为财富, 尽可能多地制造在外贸中需要的商品;利用财政和关税来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 鼓励本国产品出口, 缩减外国货物的进口, 尽量使用本国产品;出口商品要用自己的船只运输, 以减少支出, 增加收入;利用原料或进口原料来发展出口加工业;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商品价格, 以保证出口商品在外国市场竞争中取胜。

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航运业和出口贸易, 尤其主张发展殖民地贸易。主张实行经济扩张, 垄断对外贸易。托马斯·孟说:“英国的广大、美丽、丰饶;为数极多的善战的人民、马匹、船舶和军火构成的海陆力量;有利于国防和贸易的地形, 许多口岸与港口, 都是敌人难以进来, 而便于本国居民的财富如上好的羊毛、铁、铅、锡和其他自然资源出口的便道, 倘使我们对上述这些予以充分的考虑, 我们就将发现中国是能够称霸天下的。”[3]

学者张国昀曾这样来概括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重商”+“重工”+“国家干预”=“国家富强”, 其中“重商”与“重工”是手段, “国家干预”是保障, “国家富强”是最终目标, 它们共同构成了“重商主义”的全貌与实质[7]。对于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经济学家何新有这样的评价:“重商主义的政策取向, 实际上就是经济的民族主义, 或者说是民族主义的国家方针。”“重商主义具有统一明确的目标———致本国于富强。”[9]

四、重商主义的问题与批判

重商主义认为, 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顺差, 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 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 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零和游戏, 重商主义者不惜采取损人政策, 禁止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本国生产的原料的输出。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大卫·李嘉图关于贸易的比较优势学说清楚地说明了国际贸易可以增加所有人的福利水平, 并非零和游戏[10]。

当限制了所有外国商品的进口, 使它们没有办法与本土制造相竞争后, 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就明显被牺牲给了生产者。获利的完全是生产者, 消费者则要被迫支付更高的价格, 而垄断往往导致高物价。反过来, 慷慨大方地出口一些产品则完全是在照顾生产者的利益。首先, 政府为了补贴其慷慨之举, 本国的消费者要被迫缴纳必要的税款;其次, 本国市场相关商品的物价也相应提高, 从而消费者要缴纳更多的税收。亚当·斯密指出:“在重商主义下, 消费者的利益, 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 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 在输入时加以限制, 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11]

与重商主义制度并行的是特权驱动。亚当·斯密指出了这个事实, 即在英国进口的商品中, 亚麻纱能够被免征进口关税, 而织出的亚麻布成品却被课以沉重的进口税。原因是众多的英国小纺纱厂业主不够成一个强有力的压力集团, 而织布业主却能够对政府施压, 迫使政府对他们的产品课以高额的进口税, 而同时却保证他们能够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他得出结论说, 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动机, 是繁荣我们自己的制造商, 不是通过他们自己改善生产效率而来, 而是通过所有友邻的生产力的衰退, 通过尽可能地终结与这些可憎和令人不快的对手之间的竞争来实现。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是授予裙带关系们以垄断特权并资助他们, 而由于这些资助和特权唯有通过政府才能实现, 以牺牲其余公民的利益为代价[11]。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对参与出口贸易的商人和制造商们给予补贴, 保护了先前缺乏竞争力的, 不得不面临外国同行竞争的国内制造商们;同时, 政府的监管网络和政策的执行让国家官僚机构逐渐获得了优势。

重商主义把金银财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一谈, 实际上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亚当·斯密指出“一个国家的利益不是金银量的增加, 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 或是一国居民年收入的增加”[11]。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 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 增加一国财富的方法应是增加资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发展生产, 而不是单纯的货币财富的积累。

亚当·斯密批判重商主义关于增强国家干预力量的论点。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 必须管制经济。而斯密认为, 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 国家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

重商主义固守贸易顺差, 金银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本国, 当商品供应量一定时, 商品的价格会趋于上涨。价格上涨导致本国商品的成本增加, 在国外的吸引力下降, 从而出口会减少。同时, 外国商品在本国国内的价格会相对下降, 进口因而增加。这将使本国贸易顺差减少, 甚至出现逆差, 导致金银外流。所以, 试图保持贸易顺差来增进本国的金银拥有量是难以为继的。另外, 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换取进口商品或劳务。如果金银不是用来进口商品, 那堆积如山的金钱也就失去了意义。

重商主义者鼓吹积累财富, 但他们绝不是劳动阶级的真正伙伴, 他们很直率地致力于在最大程度上剥削工人的劳动;作为最大化剥削的一种手段, 他们大力支持全面就业, 甚至允许使用童工。

五、新重商主义

在18世纪后期古典经济学兴起后, 重商主义遭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20世纪以来重商主义在一些地区又重新兴起。“新重商主义”重视出口, 利用国际市场和先进技术, 实现产业升级, 增强国力。但这种做法却带来了另外一种“重外轻内”的格局, 即一组相对强大的外向型出口部门和另一组相对薄弱的内部依赖部门并存的局面[12]。这种割裂式的不平衡发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力量, 发展出口, 但却破坏了经济系统的内在协调, 产生了一系列矛盾。

日本出现的产业空洞化和泡沫经济破灭被认为是推行“新重商主义”的结果。日本的汽车、家电等外向型部门强大, 但其国内的商业流通、建筑和金融服务业等却由于种种形式的保护而滞后不前。封闭的国内市场无法消化顺差, 造成日元的长期升值倾向。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国内的需求与投资却一直不振, 这造成日本的产业空洞化。为增加内需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同时利率自由化使融资成本增加的银行也进入股市, 最终引发了泡沫的生成[12]。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重化工业出口产业的建立和对大企业的支持。对大企业的直接扶植, 抑制了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在大企业无序扩张的同时, 韩国的内部依赖型部门却相对滞后。由于韩国从传统上排斥外资进入国内产业, 失去了通过竞争来提高这些部门效率的可能。随着出口竞争力的下降, 韩国采取了大量举借外债来支持高增长的办法。内部依赖部门效率低下和出口产业竞争力下降, 又使大量的借贷资金流入了投机市场。这样, 企业向银行借款, 银行又向国外举债, 借款又被用来炒作股票和房地产, 导致泡沫的生成, 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13]。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会看到, “新重商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外轻内”的经济体制。格申克龙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证明, 在“追赶型”的国家中, 经济落后程度越高, 政府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对于东亚国家, 在“起飞”的初期, 它们大都面临技术落后和市场狭小问题, 因而只有通过政府, 才能将有限的要素集中于对出口产业的扶植, 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产业升级。而这就必然导致内部依赖型部门受到人为抑制, 发展相对滞后,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才有了“内外分割”的重商体制的出现。长期的“浓缩型”高增长使这些国家内外部门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泡沫现象[14]。

六、对重商主义的反思

与18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相比较, 东北亚地区的重商主义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产生的背景相似。重商主义都出现在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初期,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亟待提高本国实力, 而实力的提高依赖于财富的积累。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曾处于不利地位, 西欧国家在十六七世纪对东方的香料有巨大的进口需求, 但是却生产不出任何东方国家需要的产品来进行交换, 缺少购买力让西欧的香料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0世纪的东北亚国家在经济起飞前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很大的需求, 但是缺少外汇让他们与16世纪的西欧人一样陷入窘境, 因此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成为这些国家获得稀缺外国资源的必要途径。二是重商主义得以实施通常需要政府相对集中的权力结构, 集 (下转22页) (上接10页) 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比较强, 强调对本国工业的保护。三是重视生产而不是消费, 居民个体的生活水平的增幅要低于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的速度。四是片面化的财富观, 早期欧洲把财富等同于金银, 现代的东北亚国家则过度重视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

互利共赢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重商主义思想应该成为重要的借鉴。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 必须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 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要自觉地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 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坚持以开放换开放,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

摘要: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的最早理论, 产生于社会转型明显的近代早期。重商主义重视国家利益, 重视财富的积累, 固守贸易顺差,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是重商主义者没有认识到国际贸易并非零和游戏, 抑制进口不仅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也抑制了国内生产部门效率的提高。对重商主义思想的回顾对当前中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篇9

关键词:中道思想,背景,思想渊源

一、龙树中道思想的产生背景

龙树生活的公元150—公元250年间, 正是印度文明从公元前2世纪初孔雀帝国溃灭而笈多时代尚未到来的分裂、混乱、黑暗的长达500多年时期中的一个阶段。佛教自佛陀创立以来, 已经历了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几个发展时期,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部派佛教的上座部和大众部又分别发展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龙树出家之时正是小乘佛教全盛时期, 尽管在龙树以前, 般若、法华、华严、弥陀等大乘经典已经陆续出现并且得到了一定发展, 但是这些经典是无法与组织严密、教团庞大的小乘部派佛教相抗衡的。就当时的情势而言, 这些大乘经典只不过是非正统的佛教文献, 其思想也只被视为佛教义学的支流。虽然当时的部派佛教已经逐渐僵化, 逐渐失去原始佛教之生机活泼的气象, 但是, 如果缺乏一个具有足够的才力、智力的人起而倡导, 则弥漫在民间的进步的大乘思想仍然无法摇撼小乘部派教团, 而大乘佛教也必然无法建立与勃兴。另外, 由于当时国王反对佛教, 受印度其他宗教尤其是婆罗门教的影响, 认为佛教是邪见。龙树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重新弘扬佛教, 破除佛教内部尤其是小乘佛教和外道的偏执和邪见, 阐述真正的佛教义理而提出了他的中道思想。

二、龙树中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龙树的中道思想可以说是佛教中道思想发展的高峰, 但他的中道思想也是在吸收早期佛教的中道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甚至与印度其他派别 (特别是婆罗门教) 的哲学思想在思想渊源上有一定关联。

第一, 与婆罗门教哲学的思想渊源。

“中道”是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 极典型地表明了佛教的哲学特色。客观地说, 中道这一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佛教产生之前。在现存最早的印度宗教历史文献吠陀中, 就可以多少看到一些与“中道”观念有关的思想。在吠陀赞歌中, 被称为“哲理诗”的《无有歌》 (《梨俱吠陀》10, 29) 中一些内容就值得思考与注意。《无有歌》中有:“那时, 既没有‘无’, 也没有‘有’;既没有空 (气) , 也没有它外面的天。什么被包含着?在什么地方?在谁的庇护之下?是否有深不可测的水?”在这里可以看出, 作者提出了两种对立的概念, 如有与无, 否定了其中一个概念, 并不等于肯定了另一个与之完全相反的概念, 而是把这种对立的概念同时否定, 既实际成了非有非无。这类表述虽不是有意识地要展示某种哲学观念, 但与佛教在表述中道的同时否定完全对立的概念 (两端) 的情形是类似的。奥义书是印度较早记述印度哲学思想 (特别是婆罗门教哲学思想) 的文献。奥义书为数众多, 其中一些文献中的哲学理论与佛教的“中道”观念亦有关联。如较早出现的《广林奥义书》73, 8, 8中说:“ (不灭者梵) 不粗, 不细, 不短, 不长……无内, 无外。”《广林奥义书》中这对粗与细, 短与长, 内与外等的同时否定与佛教的不着两边的中道思想是类似的。奥义书中甚至把任何确定的正面描述都看成是极端, 因而用不断的否定来表示事物的客观存在。这与中道的精神亦是一致。

第二, 对早期佛教“中道”观念和中道思想的借鉴和吸收。

苦乐中道相传为佛陀创立佛教时“初转法轮”的具体内容, 是佛教“中道”观念的最早形态。据史料记载, 在佛教以前或当时, 印度当时有许多派别, 大致根据他们对人生或人世间生活的态度, 分为纵欲和苦行两个倾向, 这两种态度的主要代表是顺世论和耆那教。顺世论学说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反对禁欲主义, 肯定人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生活的合理性, 认为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感官的快乐进行享受。他们认为来生前世不存在, 因果报应和轮回解脱的理论都不能成立, 那么人在世界上拼命追求享乐, 也不是不道德的。在佛陀看来, 顺世论是一种极端。耆那教则被认为是另一极端, 即“苦行”的一端。苦行在印度历史非常久远, 许多的宗教派别都推崇, 但是耆那教最为突出。耆那教徒以种种对肉体的折磨与摧残来减轻罪孽, 以求早日获得解脱。佛陀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提出了“苦乐中道”。佛陀对苦乐都作了否定, 但佛陀不是绝对否定二者, 实际上是主张对二者要适度肯定。

早期佛教“中道”观念还表现在所谓“无记”。在佛陀创立佛教时, 印度不少其他思想派别提出了种种问题 (大多数为哲学或思辨性问题) 。所谓“无记”就是指佛陀对这些问题均不给予明确答复, 或认为这些问题是不能用一般的方式解决的。关于“无记”佛教史料中有多种记载, 有“十无记”说, 亦有“十四无记”说。“十无记”说提到的十个问题是:世间常住, 世间无常, 世间有限, 世间无限, 我身是一, 我身是异, 如来死后有, 如来死后无, 如来死后亦有亦无,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十四无记”说涉及的十四个问题与“十无记”说的问题大同小异, 对于这些问题, 佛陀均不作明确的答复。在佛陀看来, 这些问题的两种相反答案都不能表明事物的实际情况, 都有片面性。若肯定一种或为否定一种而肯定另一种, 都将是极端。因而佛陀对这些问题采取“不为记说” (不予回答) 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是一种“中道”态度。

“有无中道”的观念在“十无记”或“十四无记”中已有表露。如在这二种“无记”中, 都有如来死后有, 如来死后无, 如来死后亦有亦无,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的内容。早期佛教“有无中道”观念主要是针对所谓“外道”的种种偏执而说的。从总体上看, “有”与“无”涉及的主要是有关世界有没有一个主宰体 (根本因或创世神)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 外道就有种种看法, 如婆罗门教就有:“梵”为世界根本因说, 亦有造世神 (自在天) 之说, 这是主“有”的;顺世论则认为一切现象是自然而有的, 没有“神”一类造物主, 没有“梵”或“阿特曼” (灵魂我) 一类的主宰体, 因而是主“无”的。佛教则主持“有无中道”的观念, 即把诸“外道”提出的“有”与“无”的理论均看成极端, 并提出本派的不同于这些“有”与“无”的居“中”的理论。实际上, 早期佛教也并非不执“有”与不执“无”, 只是它的“有”与“无”的观念与“外道”在这方面的观念有重要的差别, 因而早期佛教所追求的“中”只是相对而言, 绝对的“中”是不可能的。如早期佛教提出要离有无二也, 虽然离“无”, 但又主“无我”;虽然离“有”, 但又认为有涅槃境界等。这些都要具体分析, 佛教与顺世论都主张“无我”, 从形式上看都是“无见”, 但二者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在佛教看来。顺世论的“无我”是极端化的, 因为这种“无我”是在否定因果报应、轮回解脱基础上的“无我”, 而早期佛教的“无我”则并不否定轮回与解脱的理论, 佛教的轮回与解脱理论在逻辑上需要一个相当于“我”的东西。因而早期佛教“无我”论之“无”还与“有”存在着某种联系, 并没有走极端。总之, 早期佛教要离的“有”与“无”是“外道”的“有”与“无”, 它所说的“中”也就体现在对这类“有”与“无”的离之中。

“断常中道”与“无记中道”及“有无中道”都有密切联系。如“十无记”中的世间常无常, 我身一异及如来死后有无等问题都涉及到了“断常中道”。相对于“有无中道”, “断常中道”涉及的面窄一些, “有无中道”中论及了“断常中道”的问题, 但在某一方面不如“断常中道”探讨的细致。所谓“断”与“常”所牵连的主要是在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中有无一个常恒存在的主体 (或主宰体) 的问题。认为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中有一常恒永在主体的一般为“常见”, 认为没有的一般为“断见”。按此意来理解, 则印度哲学宗教中主要派别大致可作这样分类:婆罗门教因主张梵或阿特曼永在, 因而属“常见”;耆那教因主张有“命我”, 因而亦属于“常见”;顺世论因反对存在一个意识现象的主体 (阿特曼) , 因而属“断见”。早期佛教的“断常中道”就是要离开这些外道的偏执“断见”与“常见”。关于“断常中道”, 一些佛典中有记述,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中有:复次, 阿难:若说有我, 即坠常见;若说无我, 则坠断见。如来说法, 舍离二边, 会于中道。

龙树正是仔细研究学习了以往中道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他的中道思想, 从而使大乘中道思想的发展达到了真正的顶峰, 真正成为佛教理论中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黄心川.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印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137-156.

[2]龙树.中论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47-167.

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探析 篇10

墨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儒”,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兼爱”学说也是针对儒家“爱有差等”提出的。 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结果上和极端利己主义没有什么不同,社会中的许多罪恶和不平等现象,例如,达官贵人的子弟们可以无缘无故地得到富贵,也都是这种“差等之爱”引起的。因此,墨子坚信,“乱何自起”的原因是“起不相爱”,正如墨子所说: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2由此出发,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 的思想,希望以互爱互利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达到“人与人相爱,强不劫弱, 众不劫寡,富不晦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在墨子看来,“仁人”是“兼爱”的基础,“兼爱”是“仁人”的本质要求,墨子从“仁人”这个角度出发来解释“兼爱”的观点,他所注重的就是“兴利除害”的思想,他将这种思想直接用于救治乱世、除害补弊。可是“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推行“兼爱”的观点,作为墨子的一个宏愿, 也并非容易完成的。这必将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诽谤和怀疑是不可避免的。墨子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墨子相信 “兼爱之难,非行难而在知不易”,他认为,对于“兼则善” 的道理,现今“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就是说天下的士君子对于“兼则善”的道理,还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所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是君子能够理解“兼爱”当中所蕴含的道理,由此来提高他们的认知和觉悟,墨子认为 “苟若君说之,则众能为之”。

墨子提倡“兼爱”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认为“不相爱”导致了社会上的一系列的混乱,所以人们一定要互爱互利。只要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社会中就会没有战争,人民就可以安居乐业,国家就可以富足,这是大利。可是假如人们之间彼此怀疑,相互之间不信任,那么就会导致人们之间相互争夺,更严重的是会爆发战争,人民也会流离失所,国家会因此变得贫穷,这就是大害。墨子认为应当爱利并举,而且在爱和利之间,人们应当更注重利,任何事情都应当以“利” 作为衡量标准。墨子说:“义,利也。”他认为义是利的外在表现,墨子还说:“万事莫不贵义。”3可见墨子确实是将“利”作为判断人们行为好坏的标准。而“爱”在墨子看来是一种心态,就如常说的“周天大爱”,墨子希望达到的就是这样一种遍布所有角落的大爱。“利”与“爱”不同, 利有厚薄之分,而且不可能惠及每个人,因此,“爱”是一种内在的存在,“利”是一种外在的标准。“爱”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状态,是人对于自我的一种内在设定和关注,“义” 是一种外在的存在,同时又是“利”的内在要求,义本身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在墨子的思想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让教育思想引领中学历史教学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2015 )06-0128-0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的迅速展开,各种新理念、新内容、新方式相继出台,有力地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各种弊端,这无疑是—件好事。但同时应该看到:在这些理念与语境氛围卜,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染上了一种怪病,即在名为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卜,实则行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于段等等。在这里,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潜藏着厚重、深刻的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教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抑或在以历史“戏弄”历史的把戏中,它们极为幼稚、肤浅、干瘪,显得毫无思想,毫无生气。诚然,怿病之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恐怕与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而治病的根本措施就是让教育思想引领中学历史教学。

首先,要有独立见解。教师自己要有对教育教学的主见,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师自己要有对历史教育的真知灼见,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是“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老到死为『卜学习如何做人,帮助人们了解做人的道理”(白寿彝)。有了这种理解,就有助于历史教师在学习理论时摒弃“生吞活剥”的理论,因为时卜有些理论是我们这些中学教师学不会、用不上的;有了这种理解,就有助于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摒弃无视学生的“灌输”教育,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有教材、只有知识,没有学生、没有思想;有了这种理解,就有助于历史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摒弃急功切利。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太功利化了,有时候竟成了分数和虚假的帮凶。

其次,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历史的主角是人,历史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历史作为学生与过去沟通的媒介,是个人学会认知自己和社会,以满足其求知欲和追求自我实现的体认过程,历史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重新解构“历史”。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思想。另一方面,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教育是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来实现对人的教育,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人文素养,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及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不去不断地反思教育的目的,不去经常地直面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汲取经验教训,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是一句空话,教师的思想将是无源之水。

第三,要善于创新。创新精神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入于,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带动学生,启发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历史长河是不断变化的,而非静止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人类自身的创新。正如“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里”,历史上没有绝对相似的一幕,几册中外历史全是人类创新的历程,无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反映的都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祖先们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大观园”“大舞台”,是一部生动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训教材”。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历史上无论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反动的,对受教育者来说都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反映进步的、真善美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我们就应该学习它,模仿它,继承它,反之,我们就甄别它,批判它,扬弃它。历史这部“创新”的培训教材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也是培育人文素养的一部最生动、最精彩的教材。

第四,要关注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育教学的伟大主题是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关照。而历史教育教学中最鲜活的生命就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凝结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学家的生命存在形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发展中的人。教师也一样,所不同的是年长一些,社会经验丰富一些,是需要发展和关爱的大朋友。历史学家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透于历史教科书中,秉承和传递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用心、用情、用理体察、感悟、融会贯通特定的历史场景,用心灵碰撞心灵,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思想引领思想,并把这种过程作为实现生命价值和将来发展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交流沟通,宽容理解,每个人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对自己人生经验的超越,并把这种过程作为实现生命价值和将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的提升和关照,也就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重商主义流通思想探析 篇12

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大约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货币主义” 或“重金主义”;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都是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考察对象,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法方面,其看法与主张不同。

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流通理论

重商主义基本流通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观念,认为金银就是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形态,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金银,并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

第二,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除了金银矿藏的开采冶炼外,就是流通领域。对于没有金银矿藏的国家,财富的源泉就只能是流通领域,因为只有在流通领域中通过贱买贵卖才能获取利润,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认为国内贸易虽然必要,但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总量。只有发展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的财富增加。而对外贸易应遵循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保持外贸顺差,使金银货币不断流入本国。

第三,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主张国家应制定经济政策以保护本国工商业,采取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以促进产品出口和货币输入、限制或禁止商品进口和货币输出。

重商主义的这些观点,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情况:商业资本占据支配地位,流通过程支配生产过程。

二、早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

大约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尚不发达,对外贸易还未充分展开。早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可概括为: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认为,在对外贸易中,所有的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的售卖都能使货币增加;认为只有不断积累金银货币才能使国家致富;主张采取行政手段严格禁止金银外流和货币输出,鼓励吸收外国货币,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并通过调节货币运动以积累货币财富; 主张在对外贸易中既可以输出制成品,也可以输出原料,但严格限制商品的进口,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主张每次对外贸易都必须实现出超,且用法令规定本国出口商人在外国销售商品后必须带回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而外国商人出售商品所得货款必须用来购买本国商品,以避免货币外流;认为增加货币财富的手段是少支出货币,把货币看作是一种贮藏手段,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货币。

早期重商主义流通思想的特点是通过调节货币运动以增加本国财富。

三、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

大约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比较发达,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世界市场也已形成。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可概括为: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已像资本家那样来看待货币,认为货币不仅是贮藏手段,而且还是能使货币增值的资本,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中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主张允许把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贸易,即商人在对外贸易中可以大量地买卖商品,但出口总额须大于进口总额,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就可以不断增加国内货币财富;主张限制或禁止原料出口,购买外国货物要多买原料,少买成品,强调发展本国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主张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提高进口税率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商业、工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抵制国外的竞争对手。

上一篇:光盘控制系统下一篇:农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