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

2024-08-30

历史唯物主义(精选12篇)

历史唯物主义 篇1

如今, 哲学界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多个方面, 主要有:关涉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历史唯物主义到底占据着何种地位, 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的一些称谓或者表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异同关系;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重新解读;关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当代的历史学、解释学之间的关系;关涉到在面对全球化、中国发展经验、风险社会等问题时, 历史唯物主义会采取怎样的当代视野等等。在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中, 有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社会历史理论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拥有巨大的经济力量, 因此他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经济要素上, 采取宏观解读和宏大叙事的研究范式其设计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说, 这样的研究方式还是将当时那个时代的对象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出来。但是现如今, 社会现实不管是在内在结构还是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而且社会要素、中心和边缘的结构、内在的微观和宏观之间也被打破, 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 必须以多样化的现代的微观叙事和微观解读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补充和完善, 使之形成宏观理论范式, 这样才能使当代的社会历史现实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1. 深刻透视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和社会历史思想的变化

文章中所提及的“社会历史现实”大体上指的是谓给定时代的人类实践和社会状况, 但并非是指人类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主要指的还是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我们研究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内容主要是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 人们在活动中形成的由文化、经济、政治等众多社会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要素等共同组成的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以及这些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和人类的解放、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历史现实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对象。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创建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的社会现实相比较,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影响社会历史现实发生变化的最要的因素有世界历史进程的加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存和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加剧积累并向着政治经济等多领域渗透, 全球化时代的开启, 文化的自觉和文化整合力的增强等等。然而社会历史现实的改变对社会历史理论起着实质性作用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从社会结构或构成上讲, 社会文化在信息化背景下在不断的进行整合, 而且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 社会的诸多领域在逐渐分化, 各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往那些主导型领域的控制作用或者统治地位被慢慢减弱了, 各领域开始不断的融合、渗透, 呈现出“再一体化”的趋势。社会通常被被人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领域, 因为受到社会控制方式和人类分工的影响, 这些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处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前工业社会或者前市场经济时代, 人类的宗法氏族体系、血缘文化、日常经济活动并没有进行分化, 呈现为“领域合一”的状况。而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开始分工,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各个领域之间的约束关系开始减弱或者消解, 社会呈现出“领域分离”的状态, “领域分离”有利于使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在这个时代, 也形成了以宏观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在社会结构或社会构成中占统治或主导地位。如今的时代属于信息化时代,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 人类的社会结构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又重新出现了一体化的倾向, 但是这种“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以往的“领域合一”状态, 它是一种全新的一体化, 充分尊重合理的社会分工原则, 尊重社会各个领域的相对独立性, 它的一体化是建立在对社会中各个领域的文化进行自觉的整合的基础上的一体化, 其中文化也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 真正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内在的机理和图示, 真正成为了人类生存的自觉方式, 当下的时代是文化自觉的时代。

在信息化时代, 人类社会的变革是最普遍的, 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变化。最能够展示文化的整合能力的方式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它们可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都体现着文化的力量, 让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发生极大的改变。例如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将文化领域中的一切的文化成果从最初的创造到最终的消费得到了空前的平民化普及, 使政治也不再神秘, 使哲学等精神活动领域也不再被视为神圣;例如在信息化时代, 全球之间的联系都得到了加强, 交往主体之间也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 主体之间的商谈伦理和跨文化交往也逐渐显著, 使得在全球化的文化撞击下, 得到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依旧可以拥有日渐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 呈现出了一体化的特征。

第二, 从社会运行和控制机制上讲, 因为社会领域出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交融加强, 使得社会以往的中心化的主导型的宏观权力被逐渐分化为弥散的、非中心的微观权力, 随之而来的还有以往将几种宏观权力之间的相互博弈或者彼此冲突的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变成多态化的微观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差异化共生。

宏观力量或宏观权力是传统社会中, 构成控制机制和社会运行的最核心的要素, 其中包括国家和社会的宏观政治权利, 宏观经济规律和经济力量。国家的权利和政治管理体制等宏观的公共权力是这种社会运行机制下, 对社会进行治理和控制的主要途径, 而在社会变革或者社会的转型期, 对社会的治理和控制就要依靠宏观的革命和政治运动。

在信息化的时代, 出现了许多非中心化的、弥散化的微观权利, 例如相对自律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微观结构、边缘群体以及以符码、形象、符号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文化权力和非经济的经济权力。这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微观的、弥散化的非经济的经济权力共同组成了微观政治。而这种微观政治结构和微观权力结构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并且还能够将理性对人的统治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的更加深入。

当代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研究视角和思想模式的转变其实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 有的些领域或学科甚至出现了片面化或者极端化的问题, 基于此, 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和批判。但是应该正视的是, 这种由宏观理论范式自觉转型而成的微观理论范式, 这种转型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刻变化而对理论作出的调整和创新。但是, 现如今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不管是针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转化还是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变化都没有被投入相应的重视, 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回答。

2. 完善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

因此, 我们再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时, 很有必要正视如今已经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具体情况, 必须通过完善思想资源, 并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必须采用这种新型的理论范式去应对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 乃至中国的发展现实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而所谓的新型的理论范式应该是适合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人类的实践和社会历史现实要求的, 将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有机结合的理论范式。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的扩充思想资源。首先需要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中已经出现的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思想资源进行批判的借鉴, 使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学说的微观理论资源得到挖掘, 并将马克思学生的实践的和批判的文化精神作为引领, 形成独特的视角。

第一, 要将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有机的结合统一, 并建立起对当代社会运行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权利谱系, 要特别理清那些在当代的社会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微观权力。并且需要意识到在不同文明的时代, 微观权利的作用和形态也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微观权力的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丰富, 又新产生了由中心化的、宏观的的理性权力机制形成的微观控制机制和随着社会组织的增加、公共领域的扩大而新兴的各种边缘化的微观权力结构。而微观权力也是一个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差异的网络、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 其中微观权利的不同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对微观权力性质和类型的研究对于建立将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结合在一起的理论范式来讲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第二, 要把由微观权力构成的网络体系作为活动平台或者中介,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宏观结构与个体的微观活动结构之间建立起相互交融的有机联系。只有将传统的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论范式用微观理论范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并将微观权力构成的网络体系或者复杂星丛作为活动平台或者中介, 才能真正实现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和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规律之间的内在统一。

第三, 要认清并把握在信息化背景下, 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之间的文化整合而出现在一体化趋势, 并以多维的、微观的、宏观的、多层面的视角对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透视, 将单纯的宏观权力霸权的宏大叙事解构, 并将外在的决定论历史模式进行彻底的破除。一方面要对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的把握, 另一方面, 不管是对政治、经济或是其他领域, 都应该深入到文化哲学的微观分析层面进行分析。

上述工作只是在当代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进行深化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 而决定新的理论范式能否真正成立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的认识, 具体指的是我们在面对当代社会, 尤其是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时能不能树立突破性的认识。

3. 全面把握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内在有机统一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范式与马克思的传统思想是不是相符合, 或者说在马克思理论中是不是已经包含了这种微观范式?我们要构建的微观研究范式的针对性是什么?它的构建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相背离吗?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楚深入的认识能够对社会历史理论的宏观视域和微观视域的有机统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针对前一个问题,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判定:在马克思建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 由于受到当时的时代任务和社会历史现实特点、社会历史理论变革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微观社会历史、微观政治哲学、微观史学等理论范式并没有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得以形成。可是马克思所建立的宏观社会历史理论包括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律在内, 都是在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丰富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 丰富的微观理论思想资源是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定位时, 曾经明确表示过要反对理论思辨和抽象化, 反对脱离生活世界的思辨历史观, 因此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各种文献进行研究时, 我们不难发现文献中都是他们对现实的人、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所进行的微观的、具体的分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微观理论思想资源, 马克思当时所关注的重点还只是宏观的权力和宏观的社会领域以及普遍的规律。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们要构建的微观研究范式的针对性是什么?它的构建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相背离吗?笔者的看法是:是不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是采取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 宏观分析是不是建立在丰富且扎实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之上, 它所要表述的宏大叙事的性质和所揭示的规律的性质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也就是说, 并不是所有的对于规律的认识都与我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认识与把握是相符合的。而对于宏观政治哲学和微观政治哲学、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宏观权力和微观权力之间的区分都是相对的, 在实际中彼此分离、截然不同的微观政治和宏观政治是不存在的。所以, 也不存在绝对的微观解释模式和宏观解释模式, 只有兼顾微观和宏观的分析, 才能真正建立起真正的健全的社会历史理论。另外, 我们需要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范式和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 可以得出对当代构建社会历史理论微观研究范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掉宏观研究范式。我们在构建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视域时, 同样要采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这也是在当代的社会历史现实中进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完善的重要途径。

小结

本文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深刻透视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和社会历史思想的变化、完善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全面把握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内在有机统一三方面展开了分析, 以期为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当前时代的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当下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进行深化再研究的一个关键点。实践性是马克思学说最突出的一个特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和革命的社会历史理论, 它在揭示人类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彰显着自己在社会历史现实中的价值和创造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 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和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相比较, 社会的发展的内涵、问题、内在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存在要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要不断地转化视角, 并改进和丰富研究方式以及理论范式, 以更加积极主动且良好的面对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如果在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社会现实语境中, 仍然以传统的研究视角采取传统的研究方式, 并不以多样化的现代的微观叙事和微观解读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补充和完善, 使之形成宏观理论范式的话, 那么如今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就很难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现实,研究范式,微观视域

参考文献

[1]刘歆立.论伽达玛哲学解释学中黑格尔辩证法之影响——以其效果历史理论生成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6 (03) .

[2]陶绍兴.追寻原像:突破教义体系的理论冲动——兼评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刘伟, 邓晓臻.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4]谷曼.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辨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 .

[5]薛俊强.“实践”、“批判”和“革命”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性的再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1) .

历史唯物主义 篇2

材料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部队十万余人立即奔赴灾区,各省、市立即派出了救援团,成千上万自愿者从各个方向进入抗震第一线,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同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辉乐谱,唱响了一首“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雄伟赞歌。

材料二财政部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优先安排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做好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截至7月15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取得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给你的哲学启示。(10分)

① 正确价值观具有积极导向作用,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

发点,号召团结一致,才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战胜自然灾害的主要力量。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才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③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和发展。正是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这场战斗的伟大胜利。)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科学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社会履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灾后重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简要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0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3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3分)③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反映了人民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积极意义。(4分)。下面是一位法律专业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

2006年01月15日

我选择到最基层——农村去工作。这是一个别人没做过的“吃螃蟹”的决定。我想人是要有点理想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06年09月14日

在农村,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07年10月20日

为使更多人学法、用法,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2008年12月28日

3年过去了,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翻番,不少村民喜迁新居,村里时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12分)

(2)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5分)、(1)①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选择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3分)②大学生只有坚持群众观点,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能在工作中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3分)③大学生只有坚持实践观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在村中办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学以致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3分)④大学生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该“村官”在3年时间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自身价值。(3分)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困难中把握机遇。(1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并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2分)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实现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2分)

3.俄国十月革命后,曾经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数学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毁。”

辨题:只要彻底否定,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⑴“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主张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分)

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无产阶级文化派”所主张的彻底否定。(4分)

⑶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完全割裂新旧事物的联系,不可能实现事物的发展。(3分)

历史唯物主义 篇3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历史人物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51-0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认为自己讲清楚了,甚至讲了好几遍,但是有些学生仍然听不懂,有些学生越听月糊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就化难为易了。

本文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变革》为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人类历史上,总是生产力首先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就会跟着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最主要地表现在铁农具的、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其中,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并最终确立。这表现在: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许多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的大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公田逐步转化为私田。私田主人出于增加自己土地收入的动机,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部分产品,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客观上起了改变双方身份的作用。这时,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主人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这种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使分封制逐步崩溃;“废井田,开阡陌”,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分封制崩溃和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努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教材的难点、重点迎刃而解,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产生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从而为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封建社会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也就是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使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同时,商鞅变法还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也就是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使封建社会在秦国逐步确立起来。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

教师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历史事件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解剖,可以使学生在对待类似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具有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同时又承认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甚至重大的影响作用。

历史人物是具体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或策划者、指挥者。这样,在历史事件中就深深地烙上了历史人物的印记。就某些历史事件来说,历史人物不仅对它有深刻影响,而且有时可以说起了决定作用。普列汉诺夫说,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自己所具备的特性使他自己最能致力于当时在一般和特殊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他认为,把伟人称呼为发起人,“这个名称用得极其中肯。伟人确实是发起人,因为他的见识要比别人的远些,他的愿望要比别的强烈些。”②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在秦孝公支持下先后两次变法。这些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由奴隶社会逐步过度到封建社会。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商鞅个人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讲解商鞅变法和商鞅本人,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作为教师来说,应当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将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同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努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学习历史的能力和素养。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这也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Z].

怎样全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篇4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和表现。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人类社会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对唯心史观而言的。唯心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或由人的思想尤其是大人物的思想决定, 或由“神”的意志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它不但在自然观上唯物, 在历史观上也唯物。之前的哲学, 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群众史观、人生价值观。

马哲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是自然界的产物, 不是“神”造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不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由自身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决定, 不是受“神”的意志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不是由所谓的上帝推动的。

群众史观包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 反对英雄史观。英雄脱离群众会一无所成。

人生价值观的主要观点包括人生的价值在于劳动、贡献、奋斗。要树立正确价值观, 站在人民立场上并遵循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怎样理解人生价值观也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因为其认为有事要求自己, 要奋斗, 而不是求所谓的“神”。

全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不要忽视以下观点:

1.社会意识要适应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经济决定政治。如一国粮荒, 导致人们上街游行, 要求政府下台。4.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如一国动荡影响了其旅游业。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重视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原因。6.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该矛盾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9.社会主义发展的生产力应是先进的。什么样的生产力才是先进的? 符合人民利益和发展潮流趋势的、是使发展又好又快的、比旧社会形态的效率更高的社会技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生产力不是先进的。10.资本主义的扩张具有二重性。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又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依据。发展科技是我党科学执政的应有内涵。1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种优越性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因为无剥削、压迫, 人民当家做主,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13.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4.社会主义也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15.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态文明是人类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不仅指生态良好, 还指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与资本主义创造的不顾节能环保的工业文明是不同的。1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17. 社会主义不只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政治形态, 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18.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没有其宣传的那样吸引人。资本主义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民主。选举是金钱选举, 是有钱人的游戏, 用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19.资本主义社会是反动的社会。资产阶级靠剥削生活, 是不劳而获, 是寄生虫。对外不断侵略。20. 资本主义从根本上不会和谐 , 因为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阶级。2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为什么? 因为有剥削、压迫。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22.无产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因为无产阶级主张无剥削、压迫。23.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 是正确的价值选择。2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不会一帆风顺, 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如现在的美国对我国的疯狂遏制就是旧事物对新事物的遏制。无所不用其极, 放纵日本军国主义否定战后秩序。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潜力大, 趋势强。

与经济联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分配、承包制、股份制、市场经济、对外开放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都是在按该规律办事。经济生活中讲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消费观是一种价值观, 消费心理属于社会意识。

与政治联系:政治的主线是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为什么要发展民主? 从历史唯物主义讲就是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和发展。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从历史唯物主义看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也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首创精神的要求和体现。

与历史联系:历史中讲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历史唯物主义综合练习 篇5

2018.9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A.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3、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A.真理都是具体的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真理是有条件的D.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4、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0.015 ~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6、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①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11、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网山斗争、五次反“国剿”、长征、抗日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1)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10分)答: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篇6

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我们党和国家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化了我们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鲜明的理论特色,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社会现实而提出来的各项主张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们的活动关系、活动结果构成的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认识社会,不断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系列发展变化,由此形成了社会历史观。所谓社会历史观就是指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起源、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等根本问题的观点。而这种社会观其根源在于社会存在以及人们在此基础上从事的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是在共产党人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情,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确立了发展战略目标,即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富强的工业国,告诉了我们如何发展及发展的目标。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面对国际社会的现实,邓小平深刻地透析了其发展方向。从而,党和政府确立了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抛弃了错误的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没有停留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上,而是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90年代初,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邓小平在1992 年的南方讲话中系统地提出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和经济发展的纲领,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样又把发展定位于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重视发展的环境效益。面对着来自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由此正式提出。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②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历史发展进程的广大劳动群众。③ 它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思想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④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着国民党的残酷统治,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了新中国。而后,他又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利的原则。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社会要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的目的、动力、成果的享用这三个方面,人民都是唯一的主体。这三点深刻了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⑤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整个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李士坤.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8年1月.

②③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6日.

④聂宗志.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西安社会科学,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

论知识经济和历史唯物主义 篇7

“知识经济”最早出现在1990年的联合国文件中。后来, 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 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一时之间, 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知识经济”浪潮。“知识经济”在西方学术界逐渐形成一套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指科学、知识、信息等将成为全新社会形态或历史时代的本质性问题、甚至全部问题。这就完全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真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政治制度都属于上层建筑, 那么必定受经济基础的制约。“知识经济”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加速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这就说明了, 知识资源是属于上层建筑, 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即物质生产必然是处于优先地位。

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和处理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这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更是关系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否依然正确有效的问题。

二、历史唯物主义决定论

1.知识资源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取代自然资源

近些年来, 有些学者认为知识资源可以取代自然资源, 并且简单的为其下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科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即使科学知识在利用自然资源上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不能取代自然资源的决定性地位。这样才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⑴知识资源不可能取代自然资源。因为要进行生产活动, 必须具备两大类资源:劳动者和劳动对象, 两者缺一不可。马克思曾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撇开劳动的社会形式不谈, 要从事生产, “一边是人及其劳动, 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 这就够了。”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过去, 而且适用于现在和将来。

⑵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间根本不存在谁替代谁的关系。

毫无疑问, 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一味地夸大人力资源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混淆了两者的主次地位, 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俗语说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马克思曾说:“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能力, 也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里的物质指的就是自然资源。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把这个思想表达得更加清晰明确。他说:“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界本身那样发挥作用, 就是说, 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在物质生产中, 既然不能用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 而知识资源是人创造的, 又是人加以利用的, 它属于人力资源。这就完全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知识资源不能取代自然资源。

三、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下, 积极发挥“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 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也促使了知识资源的日益丰富。知识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财富的积累起了推动作用。恩格斯曾指出:“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发现, 即使它的实际应用无法实现, 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说明, 科学技术的问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占有一定位置。

第一, 人类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作用于自然,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制造出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历史,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人们改造工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进而影响到生存面貌的日新月异。这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对社会财富的积累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例如, 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运用, 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 加速发展。这些都是科学知识物化为生产工具的表现。但是, 无论多么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制造, 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即都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下进行的。

第二, 科学知识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例如, 太阳能、核能的开发利用, 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影响。人类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 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目前, 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为人们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在不久的将来, 人类可以驾驶飞船到太空上旅行, 甚至是生活。这要归于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 地球资源卫星的发射, 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科学知识的增长, 人类日益揭示出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属性, 并且不断扩大其用途。比如, 人们可以利用淡化海水技术来解决水资源的匮乏。再比如, 在古代, 人们只是单一的用石油来点灯照明。而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 石油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多。除了可以做燃料外, 还可以用来制造糖精、人造燃料、人造药物、合成纤维等, 广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

摘要:知识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最早提出的一种以知识、科技、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的统称。当前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至于不少学者对知识经济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提出了质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构造一种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社会历史观, 这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统一来理解一种社会形态或历史时代的本质相差甚远。

关键词:知识经济,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⑴.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⑵.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日本神道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篇8

根据《日本书纪》、《古事记》以及《日本风土记》所记录的古代传说, 最早的创世神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兄妹, 通过天地固成阴阳结契的方法创世。而在众神中最高的统帅是天照大神, 治理着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天原, 并分遣五子去开发高天原以外的国土。《日本书纪》就在文中借伊势神宫为天照大神的“始自天降之处”暗中传递出巩固政治思想的意图。到天照大神的孙子琼琼杵尊死后, 便由彦火火出见尊开始治理国土, 而他就是被日本统治者奉为开国之王的神武天皇。传说神武天皇自北九州东征, 最后在大和橿原即位, 国号“秋津州”。

虽然神话传说并不能作为史实考证, 但单纯按照这段文献记录来看, 日本岛屿的诞生, 国家建立民族发展成了天地神明交媾孕育的结果。制造这样的传说的天武天皇希望能够通过记录神化了的古代文明发展和血统延续, 提升自己的国家影响力, 展现自己拥有神族血统, 权力天承的独特身份。

但在当时, 虽然日本传说中众神纷纭, “神”却只是日本人对于皇室, 氏族祖先以及逝世伟人的尊称, 同样, 自然万物的“灵”乃至人死之后的灵魂都可称“神灵”, 即现在泛神论中的多神信仰。到了飞鸟时期佛教传入日本, 权力勃发驾驭天皇, 为与其分庭抗礼进而加以遏制, 神灵说引进儒佛观念来解释其教义, 日本逐渐出现了“神道”。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系列规律。在当时的日本政权范围内, 权力者们信奉神明的存在并以其作为自身权力的来源, 巩固自身权力地位并籍以对抗佛教产生的精神影响。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 他们注重以宣扬神道来统一民众的思想, 以撇开社会存在发展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 将社会历史改写成精神文明, 神道文明的发展史。

这种信奉神道, 以天皇为现世神的看法通过史书记载、文化政治传统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日本的神道史观认为:日本是神的国土, 其他国家都只是神在创造日本时溅出得泡沫;在远古时代的先王先祖是神明的直接后代, 所以日本人都是神的子孙。进而, 从“神道史观”演绎出了“皇道史观”的主张:天皇既是主宰日本的神、又是政治的君王和军事的统帅;天皇的权威来自于神话中的皇祖因而神圣不可侵犯;天皇处于所有纵式家族构成的纵式社会结构的顶点, 奠基于天皇承传绵延的“皇统”所形成的纵向权力关系, 以天皇继承皇统的权威形式向外扩散。而这, 或许早已超越了天武天皇编写《日本书纪》的初衷。

不可否认,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 当时天武天皇通过编撰史书, 强调天地生人, 皇权神授以巩固权力的方法与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的君权神授说一样, 是不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但同样, 根据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存在的反应这一唯物史观理论, 现代日本的神道主义业已成为了反应社会存在的意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并且是其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产物, 同时, 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也会相应的发生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社会意识包括了政治法律思想等各方面。日本的神道教理念影响亦是如此。历代统治阶级根据自身权力的需求, 长期人为强化、发展“神皇一统”、“万世一系”的神国观念, 鼓吹以神道思想重建世界秩序, 使之转变为“皇国史观”。到江户后期, 国粹神道理论家主张儒佛与神道分离, 提倡“复古神道”, 一时势力大盛。明治时期, 日本政府将神道教立为国教, 以崇拜天皇为中心、以“尽忠报国”为主要教义, 并在相当程度上催化了这种掺入了国家意志的神道教发展为后来的靖国神教。二战中, 日本统治者又通过宣传教义, 强调“圣战”、“八肱一宇”, 将国家神道的负面影响发展到极点, 利用神道教的公信力, 使之成为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精神支柱。

直到二战结束后, 在美国的影响下, 日本开始进一步推动民主化改革进程, 借用西方国家的现代政治资源:议会民主制, 对‘国家’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 确立了形式上的现代民主政治政体。1946年1月, 裕仁天皇发表了《关于建设新日本的诏书》即“人的宣言”, 宣布自己是人而不是神, 自我否定了天皇拥有神权和日本民族负有统治全世界使命的神话, 从而在法理上切断神道教与国家的关系, 终结了神道教的政治历史。但是千百年形成的神国思想和神道教信仰在政教分离的今天仍然在事实上对日本包括政治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部分的日本政要至今认为“日本是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神国” (参见2000年5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森喜朗在出席日本神道政治联盟国会议员庆祝活动的致词) 。虽然说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 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日本当下的资本主义体系存在也有其固在的合理性, 但在历史洪流里变相扭曲的神道思想或许有一天就会变成“日本动员国民参与战争的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装置”。

由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日本的传统神教实际上通过使用早期的统治者结合自身巩固权力的需要整理, 编纂成的历史神话, 之后广泛宣扬深入人心, 又伴随客观社会存在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宗教理论体系。但其所拥有的影响力, 以及作为中国邻邦日本曾经的国教, 至今拥有不可预计的号召力, 运用唯物史观对之形成, 发展加以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预测其发展走向, 提高认知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斋部宏成 (日) .古语拾遗[M].八木书店, 2004.

[2]安万侣 (日) .古事纪[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舍人亲王 (日) .日本书纪[M].小学馆, 2007.

[4]赵建民, 刘予苇.日本通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

历史唯物主义 篇9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 自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社会日益深入人心, 且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些价值理念。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发展, 却日益呈现出非此即彼的对抗局面, 这种现象促使哲学家们重新思考启蒙方案的合理性。自由与平等的这种对抗主要体现在:要么是自由, 要么是公平 (平等) ;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公平, 而公平意味着不自由, 二者是绝对不可能同时并存的。面对二者之间必选其一的两难境地, 出现了“自由主义者”和“新左派”之争。“自由主义者”坚持自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自由意味着对于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体的权利无条件的承认,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使用自己的各种条件, 如天赋、财产和机遇等以便充分的发展自身、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 就是把人当作人来尊重, 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纵然这个范围可能被限制得很狭隘, 也就是相信人应该发展自己的天赋与爱好。”[1]但正是由于个体确实存在先天和后天条件的差异, 如果没有适当的外在的社会调节而任其发展, 其结果必然是严重的两极分化, 也就必然是严重的不平等。“新左派”则认为自由主义的基础是承认个体体力、智力、出生、偶然的机遇等的绝对地位, 即把某种偶然的东西当作某种绝对平等的自然权利, 正是这些才成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使人与人区分开来。自由主义的观点实际是把某些外在、偶然的自然因素当作人发展的绝对性基础, 忽略了社会应该具有的调节功能。“新左派”认为平等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所有人都能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因此应限制人的自由, 注重社会公平。由于“自由主义者”和“新左派”坚持截然对立的立场, 立足于不可公度的异质性基本价值理念, 所以造成的结果是各自的学说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 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当代的罗尔斯与诺齐克之间的论战就是这两种理念冲突的典型表现。

从我国来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一直是我国的实践要求和政治任务。而我们的发展范式却经历了一次转换, 那就是在分配领域实现了从“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到“效率优先, 注重公平”的转变。“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把效率放在首要的位置, 而公平则较少顾及, 只是在政治领域作为一个法律的、政治的理念而存在。效率的前提是自由, 如果没有个人的自由, 那么人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 则不可能有效率。而这个时期由于对效率的过度强调, 和对公平的相对忽视, 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 加剧了社会矛盾, 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分配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主体性意识的弘扬及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对“公平”的诉求成为广大人民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在分配领域进行一次发展范式的转换。十七大报告顺应人民的呼唤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由此, 公平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自由、公平在我国不仅是分配领域中发生作用的一对范畴, 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重新清理和审视自由与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呢?首先,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自由还是公平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者缺一不可, 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只注重个人自由而不注重公平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将导致自由的丧失;我们也不能设想只有公平而无自由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将导致人的抽象同一性而使社会缺乏创造性, 从而使公平沦为一种廉价而无用的口号。但该怎样正确看待自由与公平的关系从而处理自由与公平的关系呢?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导致我们无法做出一个简洁的结论, 而只能首先确立起一个合理的原则, 我们不能抽象的孤立的思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而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重新进行价值排序, 即“在自己时代的水平上对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作出慎重的选择”[2]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历史性存在的现实人出发, 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对自由与公平进行排序, 对何者更为重要作合理的选择与评价。其实公平与自由这对范畴“具有显著的‘平等’的特征, 其‘主从’关系是‘历史’性的.”[3]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离开现实的具体历史情境, 思辨的去考察自由与公平的关系, 只能认为二者是一种非此即彼, 既同等重要而又不可调和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结合现实的社会发展, 却是能够做到对它们进行合理考察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效益也即以自由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是我们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实际出发, 在价值理念列表中的选择, 即把自由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而把公平等其他价值理念放在次一级的位置。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整体上能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后, 公平问题却显得日益突出, 因此注重公平便成为我们价值坐标上首要关注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如此思考自由与公平的关系, 我们就能恰当的把握我国社会发展范式的转换的根据, 并能对自由与公平的关系作时代性的说明。

从“兼顾公平”到“注重公平”的转换, 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从理论层面落实到现实层面的标志。“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作为人区别于他物的本质特征在于人是一种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作为一种以实践方式存在的人, 他是理想性与现实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双重性的存在者。而这两个因素都不可或缺, 强求其中任何一个而忽视另外一个, 都会导致人性的扭曲, 使人自身的发展处于一种“单向度”的境况, 导致人的残缺不全。如过度强调人的理想性、主体性、目的性一维而忽视而的自然性、客观性方面, 社会的发展虽然在形式上体现为以人为本, 但由于对人的主体性不加限制, 结果往往容易造成狂热主义和个人崇拜主义, 导致社会灾难, 个体的自由在公共自由面前会消失殆尽。而如果只强调人的现实性、客观性方面而忽视主体性、超越性方面, 社会的发展就容易陷入“经济决定论”的庸俗发展模式, 导致对人的主体性、目的性的漠视, 忽略人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及意义, 而且由于对人的现实性、客观性的过度强调, 容易把人当成一种可以随便调配的“人力资源”和一种在社会中生存的消极适应性的“动物”。人是双重性的存在, 只有恰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二者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达到微妙的平衡, 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全面的人, 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基于对人的历史性本性的尊重, 强调在发展的进程中, 要不断创造有利于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各项制度和生存环境, 重视人的各项基本要求, 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立良好的现代性文明体系。早在启蒙的现代性图景中, 哲学家的使命就是要建立某种良好的社会制度, 在此基础上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社会消除了一切不平等和灾难, 人间的“理想国”将逐步建立起来。现代西方社会就是按照这种启蒙的理念构筑的, 尽管现实的发展和理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唯心主义的价值理想在现实中难免遭遇尴尬, 但自由和公平的理想一直是作为一种核心的价值在被追求着。

总之, 自由与平等并非抽象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也不是其中一个处于核心地位而另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关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仍然是我们现实、正确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1

[2][3]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31、13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 篇10

如果说《德法年鉴》期间,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奏, 那么随着《神圣家族》、《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章的发表, 表明马克思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1844年春天至1846年,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有了新的提升, 他提出了研究权利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从而为其考察人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为揭示人权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评价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对待西方人权理论上马克思持深刻批判态度。

一、人权的历史性

马克思在完成《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一文时, 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1844年, 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 随后《詹姆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摘要》 (简称《巴黎笔记》) 和《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巴黎手稿》) 问世。文中, 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 抨击私有制条件下异化了的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轻视和对人的个性的践踏, 而工人阶级的唯一出路是通过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建立一个扬弃异化、树立人的尊严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1844年9至11月马克思完成了《神圣家族》一书的写作, 他的上述思想在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篇著作。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 并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文中初步涉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权理论方面, 他们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人权’不是天赋的, 而是历史地产生的”这一观点, 第一次肯定和阐明了人权是历史地产生。人权具有历史性, 这是马克思人权观和启蒙学派人权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还初步阐明了历史上的人权总是同一定的经济相联系的观点。

二、对“人”的理解和解释

1845年春天,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份《提纲》写在马克思1844—1847年自己的记事本第51至55页中。当时这个《提纲》只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 根本没有打算出版。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 发现了它, 在做了文字整理之后, 才作为该书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提纲》的问世绝非偶然, 它是马克思理论同时代相结合, 不断发展的成果。恩格斯其喻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初步创立, 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这篇提纲中, 马克思第一次对“人”作了科学解释, 为马克思的人权学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恩全集》第三卷第7页描写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所阐明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科学、化时代的定义,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权并不是天赋的, 而是同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人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权利, 而且也包括群体的权利。

三、人权与自由

《德意志意识形态》由马克思、恩格斯写于1845至1846年。这部巨著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律理论体系日趋完整, 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基本成熟。在此情况下, 马克思用正在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科学地阐明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并对自由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要认识人权问题, 首先要认识“人”的问题。他所谈论的人权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 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而不是某种处在幻想中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人权的非抽象性正是由于人本身就不是抽象的。这是马克思人权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共产主义者许诺“每个人应该享有永久的人权”。马克思批判这种观点, 指出: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 和其他权利一样, 在私有制下它本身就是特权;在共产主义条件下, 特权被消灭, 人权问题也自然不存在了。人权的历史性就表现在它并不是所谓“永久的”。

关于人权的自由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两次论述:第一, 马恩认为个人自由离不开集体,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自由。第二, 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由问题上的区别。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由是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种境况和关系的权利、统治;唯心主义者把自由看成自我规定, 看成脱离尘世, 看成精神自由。

近年来, 人权斗争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之一, 联合国对人权问题的关注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 对马克思的人权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破”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糟粕, “立”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精华, 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人权观的思想本质, 而且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念, 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高度, 认清西方资本主义人权理论的实质。

摘要:马克思人权观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新理性批判主义为基础的人权观;新理性批判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过渡的人权观;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发展。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形成阶段是马克思人权观建立的关键期。从马克思文本出发, 剖析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中人权形成的历史性、对“人”的理解和解释、人权与自由的关系。

关键词:人权观,历史性,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 第43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73, 第24-2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64, 第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 第11页

[5]、黎国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概要[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第52-60页

[6]、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人民出版社.2007, 第20-25页

历史唯物主义 篇11

摘 要:休闲异化是后工业社会当中的普遍现象,休闲本应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却异化为支配人的外在力量。由于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不协调、社会中一些领域整体价值观偏移以及个人对休闲认识方面素养较低等原因,国家需要在休闲领域中加强调控力度,社会要积极营造健康休闲的道德氛围,休闲主体要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休闲;异化;休闲异化;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96-03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普通民众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人们追求休闲生活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表现之一,然而休闲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出现异化,这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当前,休闲活动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还是手段方面都比较单一,休闲活动目的性太强以及休闲活动过程中自身认知的不足,使得休闲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仅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导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疲惫与浮躁。

一、休闲异化的涵义及表现

休闲是人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以取得愉悦满足为取向的活动和过程,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杰弗瑞·戈比所说:“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同时,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到:“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2]我们从生产性思维来看,劳动之外就是工作之余的时间,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会感到幸福,才会肯定自己,才会感觉到真正人的属性,这正是马克思提出的人对休闲的急迫需求。也就是说人有休闲的需要,休闲是舒缓生活紧张压力的途径,是人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同时,人有享受生活的需要,劳动只是一种手段,正如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3]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生产的发展仅仅是为了人的更好的发展,而休闲本身也是生活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生产的进行只是为了更好生活休闲的一种手段。此外,“休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4],也就是说休闲不单单是简单的庸俗的活动或任意的挥霍自由时间,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提升而非简单的重复。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休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人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成了休闲,人就不是“人”了,只是娱乐至死的、追求感官享受的一具活着的肉体而已。

异化通俗的讲就是指具有主体性的人参与或进行的活动,变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的存在,原本由人创造出来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不仅不受人的控制相反还奴役着人的行为,成为与主体性人的意愿相分裂、相对立、甚至是完全背离人的需要和目的的一种异己力量。休闲异化指在休闲过程中,休闲外化为一种力量操控着主体,造成与休闲目的相反的结果。据休闲的基本含义,休闲应是主体在自由的时间中,选择愉悦身心的活动从而达到放松身心、感受生命快乐的目的。休闲的异化则标志着,在休闲的过程中,人在休闲中不仅不能够领略生活的美好,反而成为生活的奴隶;不仅没有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收获,反而变的更加迷茫与困惑;此时的休闲不再是人获得自由的途径,反而成为人获取自由的囹圄与枷锁。简而言之,休闲异化是指人们生存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异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休闲手段的单一化。休闲手段的单一化指现代人在休闲观念、休闲行为及休闲内容上的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对很多人来说,一谈到休闲,就是通过消费来完成。休闲不再是对人格和人性的提高,成为一种模仿:人家穿什么我穿什么,人家怎么吃我就怎么吃,甚至人家长怎样我也要整成那样,看似张扬实则平庸,看似个性实则无聊。人在休闲中无论是选择活动还是思考不再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随大流成为做决定的唯一标准。这个过程中貌似是自我意识的唤醒,其实不过是物质与自我利益驱使的结果。自娱自乐性的休闲愈来愈少,人们追求休闲的方式应该是个性化的、多样化。正如马克思写到:“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然而现在主导性休闲方式呈现出高度的趋同性,缺乏个体创造性、缺乏个性,显现出模式化、单一化的样态。很明显,这样的休闲模式不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休闲目的的娱乐化。休闲的目的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人的发展。正如张汝伦先生所言:“现在大众要的只是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娱乐,而不再是生活意义的揭示,审美的情趣或知识的增长。”很多人放纵自己的欲望,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生活哲学,认为休闲就是单纯的娱乐,能“逗乐”或者“刺激”就好,所以无厘头的电影,场面宏达的网络游戏在当前都愈演愈烈。这样的休闲没有发挥出休闲的更高层面的积极意义,把追求感官刺激的一系列活动当作休闲的最高追求,这必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相背离。

再次,休闲的非健康化。要作为一种健康的体闲活动,一定是有利于心灵和身体的健康。可是体闲的异化则表现为在追求放松、娱乐中,因方式选择不当反造成心灵的不安和情绪的波动,丧失了宁静,甚至对身心造成伤害。比如恣意任为的酗酒,使体闲者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伤害。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会产生对现实世界的隔离与漠视,甚至出现我们难以接受的行为。身体上的伤痛好治愈,而精神上的匮乏却难以填补。如今休闲的模式如各式的流行音乐、平庸粗俗的电影、玛丽苏式的小说让人们虚幻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感情的宣泄,却少了深入的分析和冷静的判断。娱乐和休闲不仅是一种身体需要更是精神需要,人本应在这个过程中能更好的展示和追求自我。如今精神食粮却变为精神毒药,使得任何粗鄙的文化都能够大行其道,磨灭了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二、休闲异化的原因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相对不高,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还是以生存为目的,而不是生活,这就决定人们不可能有更高的眼界和条件去有更好的思考和参加休闲,同时国家限于财政支出,提供的各种休闲服务不可避免就受到限制,所以说经济发展的水平客观上制约了人们的休闲形式、手段和内容。

其次,个人功利性情感与个人陷入感官沉溺也使得休闲异化。亚里士多德认为:“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6]毋庸置疑,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主体是无法获得真正体闲的。当目的性很强的去旅游,去参加活动,去放松,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忘记这个过程的享受而只关注自己功利的目的达到没有,其结果必然是体闲被异化。比如说,今天去动物园就是去看老虎,然而不巧的是,老虎今天一天在那睡觉,始终不出来,结果主体就变得郁郁寡欢,心情不美丽,这样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参观动物园这一过程的享受。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功利性目的,在整个休闲过程中,不诚信以及各种不道德手段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其中,逐渐使得人们道德下滑,从而影响良好的社会休闲风气。

在现在的休闲活动中,很多人陷入感官的沉溺,这是导致休闲异化的又一因素。现在很多人一味追求感官享受以及过度纵欲,把休闲看作一种脱离人的全面发展的享受,从而脱离正常的休闲轨道,以至于带来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冲击,给和谐社会造成隐患。探其原因,休闲主体的素养、素质不高首当其冲。

再次,社会中炫耀性消费和媒体缺乏责任感也是使休闲异化原因之一。在今天,社会中存在的炫耀性消费越来越多以及攀比心里越来越严重。各商家为了商业利益,千方百计把休闲和消费拉扯上某种关系,使人们认为休闲就是消费,消费就是休闲。这显然违背了休闲的本质,这也是使休闲单一化的一个内在推力。在当今社会,就如波德里亚所认为的,与其说人们在购买物品的实用价值,还不如说是在购买一种符号意义。举个例子,就比方说手机,性价比高的手机有很多很多,无论中国品牌的还是外国品牌的。而如今中国人全球排队抢购价值不菲的iPhone6及相关产品,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款手机的功能并没有比其低很多价格的手机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说人们追求的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这种情况仅仅是相互的攀比和不理性的炫耀消费,并且这种攀比越来越激烈,结果往往使休闲异化。

媒体在当今的力量强大到前所未有,它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休闲消费的趋势,它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应该确切的明白我们需要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社会,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媒体逐渐丢失了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的责任已经变成一种纯商业运转模式,在有意无意之中不断美化传播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不断播放的暴力式影片对没有分辨力的年轻人造成思想上的困扰,与此同时,花样百出的绑架消费者的广告层出不穷,使人们在这个信息大爆炸年代逐渐失去了判断力。比如说一个衣服的广告,“xx之家,男人的衣柜”、一种矿泉水的广告“水中贵族,xxx”,一种冰激凌的广告“爱她,就买xxx”,消费和社会地位亲情友情绑架在一块,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正确的判断,使人们的休闲异化,更有甚者某些不合理的宣传和广告还可能导致进一步违法和犯罪。

从休闲异化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休闲异化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及媒体监督及引导作用不到位、个人休闲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找出相对的解决办法。

三、休闲异化的扬弃之途径

要想使休闲回归其本质,要想使休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需要考虑从国家、社会及个人方面对休闲及相关活动做出适当的调节和规范。

首先,必须强化国家在休闲领域中的作用力度。虽然看起来休闲是属于个人自我选择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休闲领域中充当“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国家将在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国家必须一心一意继续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中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整体蛋糕做大,人均量才会增加。同样在休闲领域,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的情况下,人们才可能对休闲有更高层次的认识,休闲的方式、内容才会根本改变,同时国家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以丰富休闲的内涵。

其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印第安人的俗语说:“请走的慢一点,等一等灵魂。”如果文化发展缓慢,会造成人的精神的迷茫,最终制约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大力弘扬文明、进步、和谐、健康的文化精神,亦知亦行,坚决抵制低俗和不健康等其他消极腐朽的文化观念,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对休闲有新的正确的认识。

再次,社会需要积极营造健康休闲的道德氛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由每个人组成,社会整体风气会影响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反过来,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又会影响其他人,对社会风气形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休闲环境和休闲风气,使人们正确健康的休闲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众媒体是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健康休闲生活的重要阵地。这些传播媒介不仅本身就是人们休闲的手段和内容,与此同时,这些媒介还担负者传播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的责任。他们所传播信息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对于受众来说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缺乏鉴别能力缺少思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作为极为重要的公共传播工具,应该继续像过去那样担负起传播先进健康文化、抵制不良落后文化,要将那些真正有利于发展和培养人们的良好个性、使人们在休闲中既得到休息和娱乐、又能够使人们在道德修养上得到升华、同时在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享受和发展的休闲活动和娱乐节目介绍给大众。正如习近平书记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和牢固的群众观点,坚决抵制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的倾向,将那些既能给人们带来消遣娱乐,又能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的优秀作品奉献给大家。”[7]

最终,需要加强休闲主体的个人修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休闲主体的个人修养是健康休闲非常重要的环节。加强休闲主体的自我修养,形成健康的休闲观,发挥意识的能动的指导作用,最终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休闲实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当前很多人之所以休闲手段单一以及休闲内容比较庸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休闲能力不足,即没有丰富的休闲文化和知识的认知,其结果当然是庸俗无味,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些意义不高的休闲。所以需要不断提高休闲能力与休闲认知。休闲认知即我们要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水平,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休闲实践中的知识。休闲能力即平常说的会不会去高水平的休闲,怎样去高水平的休闲,对于休闲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方面,这是保证休闲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说要想提高休闲认知和能力,只能是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能够自省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样做能够有效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培养内省精神,反思社会中存在的以及自己参加的休闲是否能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传递了正能量,及时发现自己的思想的偏离部分和认知错误部分,不断加以改正和提高。在各种休闲活动中,重视休闲主体自我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个人的休闲的素质素养,而且对良好的休闲风尚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4.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54,287,165.

〔4〕许斗斗.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6,(5).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7〕习近平.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N].人民网,2014-10-15.

历史唯物主义 篇12

关键词:乔纳森·休斯,马克思,生态历史唯物主义

一、乔纳森·休斯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

乔纳森·休斯通过系统化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提出了他的生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回应环境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批评、扩展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阐释并重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回应了环境理论家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批评

在讨论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时, 有些环境理论家认为, 马克思只关心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强调的是工业生产, 是唯技术论, 是反生态学的。针对上述观点休斯认为, 这种观点应该说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极大误解。他试图分析比较各环境理论家的观点, 以此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些核心论题, 在休斯看来,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因为马克思承认自然的先在性,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需要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而生存, 同时, 自然界不是纯粹的独立存在, 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通过探讨环境问题的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给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贡献什么等问题, 休斯反对环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开指责, 并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应仅仅被视为具有通常意义的价值研究, 而且应当被看作是为威胁和危害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解释性的、规范性的思考框架。

2. 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意义

站在历史生存论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关注人类生存与永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

休斯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环境、自然思想之后,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休斯看来, 人类和非人类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即人类受非人类的自然的影响, 反过来人类又影响非人类的自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休斯认为必须要放到生态问题这个框架中去理解,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生态依赖原则;二是生态影响原则;三是生态包含原则。生态依赖和生态影响是两个互补性的原则, 生态依赖原则还可以细分为因果依赖原则和生存依赖原则。休斯指出, 马克思正是由于忽视了生态依赖原则而受到环境理论家们的众多谴责。

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能力解决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休斯指出马克思有关这种依赖的论述成为其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十分必要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他们看来,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可以合理地理解历史进程。通过研究, 休斯认为,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未必与生态原则相矛盾, 二者应该是理解生态问题概念框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3. 阐释并重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

在休斯看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休斯通过探讨许多马克思的绿色批评者争论的焦点问题, 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解释性和规范性的作用。休斯诠释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它在马克思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 在马克思解释一种社会结构到另一种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 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解释性的作用, 同时,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原因的论述, 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当代生态问题的一个解释。

在休斯看来, 马克思从规范方面看待生产力的发展, 并把生产力的发展视为他的方案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有必要考察与生产力发展相关的生态问题。由于根据由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意识结构, 实际形成技术发展的因素各不相同, 因此, 生产力的生态良性发展这一理论可作为现存社会生态批判和变革动力的基础, 马克思信奉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种发展对于实现人类需要的满足是必然的, 而马克思认为这种需要满足又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乔纳森·休斯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限制

尽管休斯的生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颇具有启发性,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在某种程度上它仍然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1. 漠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由于时代变化与主要问题的转换, 在对其研究中就避免不了从某一角度发出驳斥的声音。尽管休斯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可信性, 认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对自然、生态问题有所关注, 但是在其著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对马克思的指责和否定, 就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态意蕴有明显的漠视迹象。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蕴含着大量关于自然的讨论。首先, 马克思承认自然的先在性,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要靠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而生存, 所以,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生命。其次, 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把自然界看成是纯粹的独立存在, 这是不对的, 因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理论运用到在社会生产中, 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 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利用它;另一方面, 也应积极改造我们的社会关系, 从而更好地组织生产, 实现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归根到底, 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过程, 也就是自然界的生成过程。

长期以来, 人与自然的矛盾始终存在。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为了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良方, 学者们纷纷又回归到了马克思的著作中去寻找良策。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理论的具体分析, 发现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应该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生态危机还处在萌芽状态, 所以, 我们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

由此可见, 休斯所说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缺乏生态思想这一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必然会导致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非历史性的解读, 从而必然会产生误解, 最终使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的综合是不成功的。因此, 休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值得我们商量和探讨的。

2. 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中的生态中心主义

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环境既作为人类存在的条件, 又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休斯通过考察布莱克本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主义”概念的批评, 阐明了他的观点和立场:第一, 马克思既没有充分认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 也没有充分认可它的影响的地理可变性。第二, 就布莱克本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经济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观点, 在休斯看来, 它并非是一个关于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休斯认为, 以布莱克本等为代表的从狭义层面上来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作者们, 并不是真正忠实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关于自然和人类论述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观点, 而是把这些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中排除出去了, 即生产力发展忽视了人类对自然依赖发展的限制。在休斯看来, 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考察生态依赖原则与唯物主义承诺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具有马克思生态依赖原则的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休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 即从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的改造未必会与生态依赖原则相矛盾, 二者应该是一个理解生态问题的适当概念框架的必要组成部分。

总之, 休斯试图利用生态限制来抑制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把生态、自然置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可以说, 其想法是好的, 但是实践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因为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等高度的水平, 它都会产生一定程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多数部分应该是一种破坏性的效应, 只有极少数的部分会产生相应的促动效应, 因此, 休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凸显自然的中心位置这一尝试是不切实际的。

参考文献

[1]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8.

[2][英]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张晓琼, 侯晓滨,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序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上一篇:测试形式下一篇:导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