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通用11篇)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1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采矿1103
李小卫
20100973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含义,论述分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在享受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字】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文】
一、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含义
所谓唯物辩证法就是指以唯物论为基础,揭示事物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论基础
1、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归纳,要求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可持续性发展。
2、其次,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根本要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联系,任何事物脱离了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就无法存在,更无法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其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和协调,普遍联系和本质规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最后,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永恒发展的根本要求。传统发展理论只注重经济增长,然而同一事物的简单和单纯数量的变化并不能成为发展。科学发展观应该始终坚持强调把当前发展利益与长远发展利益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1、实现公平正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全面协调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已经有逐渐拉大的趋势,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比如,教育的不公平、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的差别悬殊等。因此,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关心民生,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2、实现统筹协调和节约环保发展
一方面,要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各区域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侧重点,并且形成区域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和全面协调互助机制,促进了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这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存在辩证统一关系。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的基本特征,而科学发展观也着重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如今,我国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严重缺乏,能源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也日益加大。所以我国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节约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3、实现创新竞争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保障,这是各国发展的普遍性。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资源结构、人均资源以及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不尽相同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各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主创新思想将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占领科技制高点,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从而为竞争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沙飞.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实质 [J].前沿 2005,(11).[2]陶军.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当代形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06).[3]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张娇娜.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解读[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2
关键词:《神圣家族》,生产概念,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不但在哲学领域引发了伟大变革,更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卷帙浩繁的著述中,有古希腊哲学的渊源,有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关注,有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底色,还有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烙印。因此,马克思如何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形成独特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过程,始终是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在分析能够体现马克思思想过渡的文本、考察马克思思想转变的研究中,《神圣家族》一文受到的关注不多。有限的研究中,由于《神圣家族》文本自身的复杂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分析理解,并未达成一致。《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没有形成,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核心内容。对此,部分学者给出了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唯物史观在此还没有真正成熟。
综观马克思的毕生著述,无论在经济学分析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中,生产概念都处于核心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神圣家族》中对生产概念的相关论述颇为丰富但也略显驳杂,通过对这些论述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也借此重新认识《神圣家族》文本的重要性。
一、生产概念出场前的准备工作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第五章第二节中,通过分析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同“果实”这一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体系的总特征。黑格尔从直观的感性存在中抽象出了“实体”概念,赋予实体绝对主体的地位,强调绝对主体的能动作用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具体“定在”。马克思批判了这种认识论上的颠倒,指出了黑格尔“错误地将人的认识进程本体化为世界的客观进程,错误地将人类的主观认知结构硬化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逻辑)”(1)。
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是作为思辨哲学完备形式的黑格尔哲学的片面发展,是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向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倒退。鲍威尔用“自我意识”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鼓吹自我意识通过纯粹思想的批判活动创造历史。在《神圣家族》的第四章中,马克思通过匡正青年黑格尔派对蒲鲁东平等思想的曲解,批判了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主观唯心性。马克思强调蒲鲁东是“在政治经济的异化范围内来克服政治经济的异化”(2),是“以占有来反对拥有的旧形式———私有制”(3),强调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分析平等观念,批判了将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动力的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更进一步明确地指认:“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以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作为武器,通过批评埃德加尔·鲍威尔对蒲鲁东平等观念的歪曲,马克思论述了平等并非是范畴或自我意识,而是实践的人在经济政治范围内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形式的创造和思考。
在这样的论述中,马克思指认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强调了实践的人的主体地位。即便此时马克思并没有超出费尔巴哈抽象的孤立的“现实的人”概念,但这并不影响“现实的人”为生产概念的出场清扫了唯心主义的障碍。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空场中,马克思更进一步思考,认为“平等”这一概念实质上关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层面的影响。虽然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就如何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做出具体的分析解释,但是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关注物质资料生产、关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方向,将目光聚焦在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之中。正如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指认的,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中,盛行着关于劳动和生产的唯心主义理解。而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则清算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影响,首先强调了生产的物质自然条件。“正是基于生产的自然性概念,马克思才能够提出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5)
二、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
马克思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基础,把青年黑格尔派依靠“自我意识”的魔术而悬空漂浮的历史拉回到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费尔巴哈止步于名为“现实”实则抽象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迈向了更远的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的探索之路。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历史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对此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批判道:“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6)在这里,马克思仍使用费尔巴哈推崇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反对青年黑格尔派将自我意识看作创造历史的绝对主体,但是这里“现实的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抽象概念,而是具有了目的性和活动性的具体内涵。接下来,马克思明确了“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究竟是什么。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往往以“工业”指代“生产”。在上述论说中,马克思将人的活动具体化为工业也就是物质生产,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7)。在对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社会历史的探讨中,马克思完成了从单个的抽象的“现实的人”出发到从“工业(即生产)和交换”中“人们”出发,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转变,也就是触碰到了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现实物质基础作用。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证做出分析之后,我们考察这样一段论述:“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8)列宁对这段话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段话极有特色,因为它表明马克思如何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的基本思想”(9)。这段话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如下思想发展脉络:马克思首先利用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反驳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主观唯心主义,将目光聚焦在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之中;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的关注思考,马克思在哲学层面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以生产实践填补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空洞,指认了生产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做出了明确论述。
三、生产概念的具体性社会批判内涵
在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层面上时,马克思反复论述生产是历史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规定了生产的一般性概念。马克思比以往政治经济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马克思并不把脱胎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生产概念理解为永恒的、非历史的范畴,也不认为在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有抽象的生产概念,而是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投诸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强调“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0),它批判的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条件”(11)。
《神圣家族》文本中讲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得到充分的自我满足,倾向于维持现有的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丧失生产资料,处于贫困交加的非人境地,谋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抗和颠覆。总之,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下,“无产阶级在获得胜利之后,无论怎样都不会成为社会的绝对方面,因为它只有消灭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对立面才能获得胜利。随着无产阶级的胜利,无产阶级本身以及制约着它的对立面———私有制都趋于消灭”(12)。无产阶级并不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的压迫与统治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旧的生产关系被彻底消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发展着的。对于平等,马克思做出了这样的论述———“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13)。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是,每个人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劳动,共同发展。
通过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投诸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了论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历史的暂时的,因而是必然灭亡的,这种灭亡不是基于历史想象而是基于历史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并非一种必然,而是基于当时社会条件而产生的旨在消灭资本主义状况的现实运动。
四、《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神圣家族》写作的一开始,马克思就把矛头对准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以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实践的人”为生产概念的出场清扫了唯心主义障碍,找寻到了能够使生产概念得以扎根和萌发的“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土壤,强调了生产的物质自然条件,从而为生产概念的进一步明确乃至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前提可能。接下来,马克思通过考察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以生产实践填补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空洞,并且在方法论上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在哲学的高度上总结出了一般概念和规律,指认了生产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做出了明确论述。最后,马克思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应用于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加以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依据历史发展的现实条件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取代资本主义而存在的社会主义将应运而生。
生产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对生产有两个方面的论述,“一个是对于生产的一般性理解,强调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可称之为生产的存在论概念;另一个是对生产的批判性理解,侧重于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的批判,可称之为生产的社会批判理论”(14),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通过对上文论述的梳理可以看出,《神圣家族》文本从生产概念出场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生产概念的具体性社会批判内涵三个层次,看似跳跃实则按照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对生产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同马克思整座历史唯物主义大厦中作为基础的生产概念的框架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说明了《神圣家族》时期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虽未成熟,但并非只是萌芽,而是已经颇具雏形;也体现了《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深入研究和拨云见日的理论张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
[3]王长里.《神圣家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83(5).
[4]张一兵.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神圣家族》的哲学解读[J].长白学刊,1998(4).
[5]兴恺,江林.《神圣家族》并未从根本上形成唯物史观——与彭立荣同志商榷[J].江淮论坛,1985(3).
[6]赵家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生产关系思想[J].教学与研究,2011(7).
[7]俞吾金.马克思究竟从何时何处开始批判“抽象的人”的学说——从恩格斯记忆上的一个纰漏说起[J].教学与研究,2003(5).
[8]阿尔都塞著,李其庆冯文光译.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马尚清.《神圣家族》中的唯物史观萌芽———基于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J].文教资料,2015(30).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的一般论述 篇3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情感;色彩;艺术创作
1 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及特征
1.1 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
所谓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思想感情,这种艺术形式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的,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流行于20世纪初期欧洲的绘画领域,是当时社会精神错乱和文化危机的反映。
1.2 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
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艺术是在梵高等著名画家的影响之下诞生的一种现代绘画艺术的主导趋势,相对于同时期的野兽派绘画,表现主义对于内心情感因素的描写更加侧重,主张通过夸张的主体形象、强大的视觉色彩冲击结合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色彩,用鲜明的绘画语言以表达其摆脱传统束缚的渴望及对个性的追求,将对世俗的反抗精神及对个人的自由追求上升到要求人性解放的层面,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德国绘画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
2 德国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9世纪末期,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升华,欧洲的艺术思潮不断推崇出新,各艺术家们不断打破传统的束缚,对艺术的表达形式及表达的内容进行创新。到了20世纪初,欧洲正面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各种社会思潮及社会体制相继涌现,并发生激烈碰撞,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交织,引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由于世纪之初发生的世界大战,对人们的内心深处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因而,人们内心对时代充满了极度复杂的感情,艺术家们凭借自己饱经沧桑的画笔,将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感情,运用夸张的主体及色彩,在画作上得到深情释放。
德国的表现主义就兴起于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激烈进行、战争以及工业革命的冲击都对社会的思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度,在色彩、线条、表达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德国以桥社和青骑士为代表、法国以野兽派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团体几近同时掀起了世界艺术史上的“表现主义运动”。表现主义艺术画作是德国绘画史的一座丰碑,其所展现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对现当代的绘画都有极重要的启示意义。它的产生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时代背景的影响。表现主义诞生的前奏背景是社会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中,机械的大规模生产对原有的生产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资本主义的文明日益对旧文明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同时,这种文明使得一部分人资本家极度富有,而另外一些手工业者及小企业家日益贫穷,从而引起世人对这种机械文明的极度不满,同时,战争的洗礼让人们的内心饱经风霜,这种复杂交织的心理促使艺术家们开始打破传统艺术的机械性及目的性,而主张追求精神的力量。其次,民族因素的影响。德国的民族构成中有主体的德意志民族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索布族、犹太族以及少数的亚裔族人,因而其民族构成极为复杂,这种复杂的民族特性使得德国人在精神上存在多重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思辨及抽象力,并且极善于宣泄被压抑的情感,这种独特的人格特性,对于德国艺术家们对个性的追求、对世俗的不屑等的精神宣泄起到了巨大的鋪垫作用,对于促使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重大原因。这里的环境一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精神”环境,及时代精神以及习俗等。德国缺乏自然屏障的地理条件使得德国人在思想上较为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德国的绘画艺术传统上便具备重视个性的发挥、主观思想表达以及感情色彩的宣泄等独具一格的特点,这使得善于“表现”成为德国绘画艺术的精神支柱,并在后续的发展中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 德国表现主义的主要派别
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初步兴起时,涌现出主要的德国绘画表现主义美术团体有桥社、青骑士等派别。于1905年在德国的德莱顿成立的“桥社”的灵魂人物是当时德莱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基希纳,其成员中包括基希纳、黑克尔,施米特·罗特卢夫等。桥社一词的含义是团结所有德国艺术家,共同起来反对腐败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建立一种新的同日耳曼传统有联系的而又充满现代情感和形式的美学,从而在艺术家和切实有力的精神源泉之间建立一座“桥梁”。1906年10月在一家灯具厂的临时陈列馆里举行了他们的首次展览,而后又连续举行过几次。他们从新印象主义画家及梵高,蒙克等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发展了一种以简化的自然形体和版画作品中的线条为主的明晰风格。1913年因内部意见分歧而宣告解散。这个派别的基本特点是采用简洁但扭曲的线条、配合浓艳非自然的夸张色彩引发人们的视觉冲击,同时在绘画对象上倾注精神上的表达,以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浪,更加强烈、直接的对现存世俗进行感情上的抨击与批判。桥社的建立是德国艺术家在绘画中开始追求表达个性的起始点,它在绘画史上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德国,并且在推动欧洲艺术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之所以作三层次的区分,是要阐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在社会与市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以及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在这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理想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使得我们能够实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这样创造性地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区分性表述,在理论建设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它作为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包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价值承载着理想,理想内蕴着价值,理想追求本身就是价值追求,美好的理想也就是值得人们追求和拥有的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的理想与价值愿望,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理想,是13亿多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现代化国家理想形态的价值表达,因此,它也可以说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包括经济与国力的富有强大、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高度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追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样一个四维的理想价值,有着强大的现实感召力,是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诉求。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要起着凝聚我国各族人民人心的伟大价值作用,形成维系社会团结、民族和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并且,在当今世界软实力的较量面前,鲜明地亮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与个人之间。以前我们把这一中间地带称之为“集体”,然而,在现代意义上,准确反映这一层面的社会形态,应当称之为“社会”。把这一层面的价值诉求提升到核心层面,表明了我们党的理论勇气和智慧。市民社会是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或发育为前提的,并且,市民或公民的活动是把市场经济的活动包括在其中的。
实质上,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平等,以及公正与法治,都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没有自由平等与公正法治,也就没有真正健康的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发育完善的市场经济。现代资产阶级是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生长出来的,资产阶级把“自由平等”作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只不过表明他们是从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中汲取了他们的价值观念,然而,由于资产阶级本身阶级利益的局限性,他们打着“自由平等”的价值旗号,但不过是维持着他们自身的利益。不可否认,我们在社会与市场的意义上将自由与平等作为核心价值观,在观念史上,对于资产阶级的这一核心价值观有着借鉴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切断历史,应当汲取人类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价值观念方面的优秀成果。并且,社会主义制度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以往的社会制度无法实现的代表人类价值认识的真正优秀成果。如果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也就不可能真正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培育现代市民社会。同时,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雄辩地告诉我们,追求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没有以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为中介,也难以成功。同时,市场经济建设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民主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社会与市场的公正与法治是必须的内在条件。没有法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公平正义,也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理想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层次主要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这样几个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爱国,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爱国主义、近代以来的爱国志士、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壮举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爱国要求的集中概括。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强有力的体现。敬业体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粹。诚信和友善,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承下来的诸多美德中的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
对于诚信,孔子曾经强调,民无信不立,只有诚实,才可在与人交往之中得到他人的信任。友善,也就是待人善良,善良或友善的道德价值,是其他一切道德价值之本,它是个人道德的本源,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当每个公民有了诚信与善良的品格,也就不会在市场中为了个人的私利来进行欺诈,他就不会忍心在乳制品中掺杂对儿童的生命有毒害的物质。如果亿万中国公民都有着诚信与友善的品格,中华民族作为讲道德讲诚信的文明礼仪之邦的信善就会重新在新的世纪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古老的文明就会重新绽放出它的灿烂光辉。在这个意义上,个人的诚信与友善是与我们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市场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内在关联的。三个倡导”之间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
科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1/2
运行,哪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或缺。
那么,这样三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怎样理解其相互关系呢?从国家层面来理解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所提倡的国家共同理想精神和核心价值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价值诉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说到底,是亿万人民的幸福之所在。有了国家的强盛,才有全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有了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政治,才可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有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才可实现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复兴,从而使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尊严;有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安定团结有序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经济才可繁荣发展,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然而,这一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理想追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通过市场、通过市民社会的发育来实现,因此,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就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最后,一个现代富强民主的中国,也必然是一个文明和谐的中国,一个公正秩序与法治的中国,而要实现文明、和谐与法治秩序,也离不开道德个体的支撑。一个富强的中国也应当是一个复兴道德文明的伟大国家。因此,这三者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哪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不可或缺的。
科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5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
经过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结合自己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使我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一定联系的.现就我个人对此观点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简单的阐述一下,非常浅显,可能还会有不到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农民生活中的最基本问题着手,力争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所以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积极有效因素,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加大扶持,促使发展有质的飞跃。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3.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
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在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次要矛盾,在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过程中,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加大处理矛盾的压力。所以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优化发展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把握政策,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4.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性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有老老实实地踏着规律的足迹去办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体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必须引导农民发扬敢想敢干、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挫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6
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
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个人主义的`人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现实的社会个人是政治(国家)的逻辑起点;政治是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体现与对象化,政治是人的社会存在与活动方式;根源于人的社会本性和政治本性的政治是社会政治,政治国家(即国家政治)的形成就是对社会政治的扬弃.
作 者:刘俊祥 LIU Jun-xia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WUPL年,卷(期):4(4)分类号:A121关键词:社会个人主义 政治起源 社会政治 政治国家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论述 篇7
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部门一项重要的科技服务手段之一。我国有组织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始于1958年。近些年,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不断扩大, 作业科学水平不断提高, 作业效果和效益显著提升, 在防灾、减灾和重大社会活动的天气保障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人影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同时, 人工影响天气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以防灾减灾为宗旨, 以农业服务为重点。在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运输、航空及空间技术等经济生产部门减灾需求的推动下, 在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剧、云水资源开发刻不容缓的背景下, 我国各省 (自治区) 、市、县都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当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作业的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 但科技水平仍较为落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2 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利用云 (雾) 的微物理不稳定性, 通过播撒适量的催化剂, 充分借助于自然规律, 因势利导, 促进云、降水按预定方向加速发展, 实施以少量代价换取巨大收益, 达到促进降水、减少冰雹、消云消雾的目的。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防霜冻等。但人类活动无意识地使天气发生变化, 如都市对天气的作用等, 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 而称为人类对天气的无意识影响。从自然变化中把播云造成的变化区分开来是困难的, 因此人们对于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效果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价。
3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
在世界气象组织 (WMO) 执委会通过的声明中, 对人工影响天气现状给予了评述。基本内容可归纳为:
3.1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利用云的微物理不稳定条件, 通过人为扰动, 影响自然演变过程。
其科学基础已获得实验、外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论证。
3.2 新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并与数值模拟紧密结合, 为人工影响天气的深入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3.3 强调了效果评价, 认为随机化方法最可靠, 并指出探索物理
预报因子的重要性, 以及必须加强对各种降水参量进行直接测量, 并进行物理评价。
3.4 简要概述了符合物理原理并经外场检验的各种人工影响天气活动。
包括:过冷云增雨和降水重新分布, 地形云、层状云、积状云催化增雨, 消雾, 抑制冰雹, 节制热带气旋, 遏制闪电等。
此外, 随着多参数雷达等探测技术和资料反演同化技术的发展, 建立和发展具有较好的云和降水微物理描述功能的完整的三维云和中尺度模式与统计相结合, 对云和降水的自然变化和催化影响的多尺度效应的深入认识, 实现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突破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4 探索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思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气科学开始又一次新的飞跃时代, 在地面空间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 人工影响天气关注点从局地性专业化大气转向全球性综合性气候系统, 发展方向从分散的试验和业务化转向努力选择和造就一个最优化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
4.1 关注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
大气变化是由云、降水微物理尺度直至全球尺度大气环流的一个非线性过程, 具有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特征。在整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中, 可以多次出现分岔点, 这些分岔点代表着大气不同尺度上的不稳定状态, 其后往往可以出现不同大气结构的平衡状态。而在这些分岔点上, 任何微尺度扰动都将从大尺度运动中吸收能量然后被放大, 从而影响到大气向某个新的结构状态转移, 即使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 大气热力和动力场的时空结构也可能变化很大。
影响和调制天气气候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人工催化正是基于大气过程的这种非线性特征和大气在一同尺度上的不稳定性等理论, 从局地性专业化大气实验, 向全球性综合性气候系统的试验研究过渡, 逐渐实现从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利用核催化云系相态微观的不稳定性, 向催化宏观尺度不稳定性的突破。
4.2 优化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
人类社会进入科学的人工影响天气时代只有半个世纪的历程, 但已经取得了许多实际成效, 部分项目已投入业务应用。例如美国西部山区地形云和以色列大陆积云的人工增加降水、独联体国家重点地区的防雹以及一些重要的繁忙国际机场的人工消雾。它们均具有严密的科学基础、技术含量高、装备条件好的特点, 而且作为业务性计划长期持续进行, 并通过科学检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仍有许多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 人工影响天气作为一门分支学科, 基本上仍处于分散的试验研究和业务试验阶段。未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 人类将有意识、有目的地规划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选择和造就一个最优化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任何科学上的突破需要非常规的思维, 即扩散性的求异思维。为了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必须开拓新的思路, 探索新的生长点, 深入揭示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和机制。这是本世纪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重要方向。
5 前景和责任
云、降水学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与人类趋利避害, 开发水资源和气象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紧密相关。在我国云、降水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研究和业务工作, 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但同先进的国家相比, 我国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8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转型升级
改改革开放至今过去了30多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同时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科学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的生存。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至今党一直将环境与资源列入国家发展的重点。
在新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除了一贯的“四个全面”的布局,继续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全面推进外。同样也提及了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存在问题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我国现阶段经济所存在的问题。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产能过剩是当前促进转型升级中最紧迫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主要集中于高能耗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但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表现为“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并存”、“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两个特征。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限制。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淘汰掉更多的落后产业,发展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上一下,才能推动我国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
3.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服务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可以有效改善投资需求结构。但目前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较低,依然是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作为政府责任的公共服务与市场化的服务尚未完全理清,公共事业改革不到位,还存在很多体制性障碍。一些服务领域的国有垄断色彩仍比较明显,导致其他所有制经济难以真正平等进入。
4.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是创新。科技创新不够是转型升级的最大制约。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保护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创造利润的规则机制,企业在产、学、研的结合中处于从属地位,重“模仿”,轻“研发”。科研单位与企业严重脱节,现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重“数量”,轻“质量”,整个社会还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难以形成科研人员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激励机制。
(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首先要肯定的是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成绩,在转型的同时保留原有的优势部分,明确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其次是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通过市场和创新两个杠杆来调节。
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走传统的调整投资结构的计划经济方式,而要抓好创新和市场这两个杠杆。其中,市场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选择,二是优胜劣汰。
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从市场来说,创新一直是推动企业生存的关键,而目前的中国经济却恰恰缺少创新力。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在各个高精尖领域参与研发,不仅只是参与,更要主动研发,做到主动和先机的把握。
最后一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表明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我国经济的升级转型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原理中: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同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要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越来越明显,那么就要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改革。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只是形态的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在现代高科技下,生产力的发展更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去实现,科学技术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因素、主导因素、强化因素、推动因素和拓展因素。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子啊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开创了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辩证关系理论的先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说蕴含着生态文明的思想先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因而环境的创造与改变不仅是社会环境,而且应当首先是人的外部自然环境的创造与改变。这是因为,只有当自然界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人们才能在实践上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态度善待自然,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中体悟到自己与自然界是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所以,人的实践活动必须首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7.
[2]李炳炎,向刚.新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1):16-2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6.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9
众所周知,司法考试是选拔国家公检法机关专门人才的高级别考试,党的新政策、新方针必定是考试的重点。而今年“三个至上”直接列入了司考的大纲教材里,因此,今年的关注度应该高于往年,大家对这三个至上的内容务必要非常熟悉。另外一点考生要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胡锦涛主席领导核心的最新理论成果,包含在科学发展观之中,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来很有可能写进党章,写进宪法。新大纲对这一部分分了三章。
第一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的概念、特征、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本质属性、地位、作用等等。而重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即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和法律至上。2007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强调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扎扎实实开创我国政法工作新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勉励大法官、大检察官时特别提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承担起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第二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几个部分就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进一步延伸。09年新大纲的重新界定,足以透露出卷四的出题信息,希望考生加以注意。
第三章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的内容写的比较详细,从立法、执法、司法及其它方面四个大的方面进行叙述。此外还有两个部分是关于繁荣法学事业和实施正确领导。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篇10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4、试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5、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6、试论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7、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8、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9、论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0、为什么说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
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表现在: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1、怎样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I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12、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13、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义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
14、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论述现代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 篇11
【关键词】建筑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
1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砌体结构由来已早,因此砌体结构检测技术是世界上发展较早的结构检测技术。对于砌体结构的检测,主要是对强度的测定,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法,是指直接测试砌体的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而间接法是指先测定砂浆的强度,再推出砌体强度的方法。由于间接法是经过推算而得来的,难免会造成测试的误差,不能综合反映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造成了在使用上的局限性,但是相对于直接测试砌体的强度,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对砌体工程损伤较小或者无损伤。实际工程检测时,对检测方法的选用应综合考虑结构情况,选用直接或间接或两者综合。
1.1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早在94年的《砌体结构力学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规范》中提出的检测砌体强度的五种方法: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扁千斤顶法和拔出法。检测砂浆强度的五种检测方法分别为回弹法、电荷法、筒压法、射钉法和剪切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产生了超声回弹[3]综合法,贯入法等新方法。
1.2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我国在砌筑结构的检验与测试的发展方面,一直走的是“借鉴—独创”之路。从50年代的直接取件测量,60年代第一代砌体砂浆强度回弹仪和砌体砂浆强度测定仪的研制开发,均显示了我国在砌体力学性能检测技术方面的量的飞跃和质的突破。70年代末,主要是将测定砌筑砂浆强度作为砌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当地评定指标。后期,湖南大学在砌体强度检测方面引入扁顶法,开始了扁顶法在我国的应用旅程;随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结合我国现有建筑的特点和扁顶法自身的特点,对扁顶法进行中国式改造,将施力扁顶改为自平衡式原位小型压力机,扩展了扁顶法的测试范围和测量精度,为其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检测奠定了基础。
2 钢结构检测技术
钢结构以其自重轻、施工快,可利用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抗震性好,强度高,综合经济效益好,能够节能环保等优点,迅速被建筑行业中建筑设计师及施工单位认可,开始广泛的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些建筑物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钢结构建筑物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在一些重点工程中钢结构的安全质量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钢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了工业界的普遍关注,钢结构的检测技术是保证钢结构工程安全的主要手段。钢结构的检测主要有模拟实验、破坏性实验和无损检测三种方法。模拟实验能够对钢结构整体性做出评估,但其成本高,周期长;破坏性实验能够对被抽检样品做出精确判断,但是不能对工件整体进行检验;无损检测能够对原材料和工件进行完全的检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近年来受到了钢结构工业的青睐。
2.1 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以不损伤被检对象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对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和结构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致密性、安全性、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有磁粉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渗透检测技术、涡流检测技术等。
2.2 钢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无损检测在建筑业上的应用,除非是特别重要的构件,一般不用射线探伤。一般来说,厚度8mm以上的板材,和曲率半径不大的管材的对接焊缝多采用超声波探伤。8mm以下的板材和曲率半径较大的管材的对接焊缝多采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角焊缝大都采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对于厚度在4mm-8mm范围内的钢板对接焊缝,使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都只能探到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只能单面探伤的焊缝内部缺陷很难检测。普通超声仪探头能探测到的最小厚度为8mm,因此对于这一厚度范围的钢板或管材,检测焊缝内部缺陷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研制专门的超声仪探头,才能进行探伤检测。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钢结构检测技术多是借鉴其他行业的技术和经验,在建筑结构的检测中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建筑行业中某些事故的发生,给建筑钢结构检测技术的检测敲响了警钟,实施精細化、全方位的钢结构检测就成为日后钢结构建筑检测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3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用的最多的机构形式,50多年来,我国的结构检测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10年,结构的检测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种新的检测仪器和新的材料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1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目前针对混凝土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强度检测、钢筋配置情况检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和钢筋锈蚀情况检测。主要特点是否和工程实际,都是对工程强度,寿命上进行把关。
3.2 混凝土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混凝土结在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得到应用,它与石、砖、木 、钢结构相比是相当年青的,但是在这短短的100多年中,作为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各个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到 1910年,德国混凝土委员会,奥地利混凝土委员会,美国混凝土学会,英国混凝土学会等相继建立,从而促进了混凝土理论和应用的明显进步。到1920年就已先后建造了许多混凝土建筑物、桥梁和液体容器,开始进入了直线形和圆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时代。
从计算理论上看,最初混凝土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设计都是按照弹性方法进行的,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截面设计方法由弹性计算法改进为按破损阶段计算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对钢筋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以及将数理统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中,于是出现了极限状态设计法。
参考文献
[1] 史寿国.既有结构的砌体强度无损检测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301.
[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推荐阅读:
地质工程学发展演化的辩证关系10-15
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基础及现实意义12-05
新闻变革的论述05-28
组织文化的研究论述09-04
合同效力问题的论述05-30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07-18
论述管理和领导的关系09-22
论述《水浒》中的妇女形象11-08
爱国爱教的论述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