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唯物主义

2024-07-28

实践的唯物主义(共12篇)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1

“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并不是全盘否定旧唯物主义, 而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 是对旧唯物主义的一种扬弃。

一、“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第10条的内容是:“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在这里首次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概念, “新唯物主义”是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而言的, 突出的表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它具有一个和以往所有哲学不同的思路即实践的观点。

(一) “新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了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新唯物主义”, 和马克思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

1. 马克思角色的转变。

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 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了唯物主义, 但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是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成哲学唯一的最高对象, 肯定自然先于精神, 否定人和自然界之外有独立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不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等观点, 在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观点, 1888年,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笔记, 以《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为题, 作为《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 第一次公开发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表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基本观点, 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认为物质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 通过各自的探索, 实现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 在现实实践和革命斗争中,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和全人类的解放, 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 原有理论缺陷已突出。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许多缺陷。马克思曾谈道过:“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即“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旧唯物主义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直观的纯客体的理解, 其缺陷就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纯主体的理解。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看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关系, 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以及实践的存在和意义,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那初期开始的哲学思想是潜在的、直接的、抽象的、一般的。”

(二) “新唯物主义”的“新”道理

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新就在于马克思看到了实践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在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旧唯物主义的全部观点, 而是指出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 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 要求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 又从主体方面, 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 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 又把它们看做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 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

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 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 确立了哲学出发点上的变革, 同时也就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新原则、新路线, 建立起崭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在唯物论方面,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去把握物质和规定物质。在辩证法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 批判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既要以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 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也要求人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 也就是辩证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创造活动的相互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完备,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 “社会历史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且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可忽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个国家的法律、哲学、宗教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三)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中心和线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首先, 马克思科学地概括了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次, 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以观察和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再次, 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 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和定义, 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它唯物辩证地看问题, 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达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性变革。

(二) 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和一般科学的关系, 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是以实践为基础和首要原则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 包括它自己必然随实践变化而变化, 它否认能达到认识的顶峰和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 从不认为自己结束了真理, 而是进一步开辟了探索真理的大道, 这种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科学性, 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哲学体系, 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它从实践出发来认识现实世界, 看到高度重视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 的历史作用, 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这就在社会作用上表现了它的科学性, 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以实践为特征的新唯物主义是顺应时代要求而生的,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 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断斗争。

摘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理论, 它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 在原来的哲学世界里增添了实践的观点, 使人们看到了实践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人们的认识领域的重要作用, 引领哲学走上了实践的新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1卷 (第2版) , 1972:57.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4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7]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8]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9]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吧哈论纲) 解读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2008-10.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2

实践・人本主义・唯物主义

通过对实践的两个实体性要素,两个尺度,两个关系及其结果的双重扬弃的分析,提示了实践活动具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是从实际出发,其二是从人出发.前者即唯物主义原则,后者则为人本主义原则,且人本主义原则具有目的.意义.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

作 者:信德初 Xin Dechu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刊 名:广东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年,卷(期):“”(2)分类号:B03关键词:实践 人本主义 唯物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3

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观,往往用抽象的人和人性,用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社会和社会关系出发,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社会历史演进并非是偶然事件的连续,而是其客观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严重阻碍着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必然会发生变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列宁也说过,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示了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历史观真正变成为科学。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观,从抽象的人出发,不能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以个人为核心,把抽象的人性复归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把人类的命运,历史的前途,寄托在个别“天才”和“创世主”身上。但创造历史的动力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说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自从找到了新的出发点以后,在研究人类解放等一切问题上,坚持作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分析,反对“抽象的人”、“永恒的人”。正是有了这一新的出发点,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并通过对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分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才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最后消灭阶级。

分清新旧两种出发点,才能划清历史唯心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界限,才能正确理解这个出发点的变化。同样,也正是有了这个新的出发点,才能产生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说,才能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就在于它有了新的出发点,并由此而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的伟大意义。

人道主义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变动不居的思想话语,但其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却又是显而易见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道主义,其宗旨是颂扬人性,倡导人权,鞭笞宗教神权,但内容多在文化领域,而仅仅这个领域并不能改变非人道的社会现实和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法国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开创了一个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的时代,要求改变扼杀人性和理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中,这种主张得到了实现。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人性解放,后者旨在政治解放。但仅仅将人道主义限定于政治领域,依然不够。因为在经济领域中仍然存在着非人道的现实。因此,人道主义必须而且必然要有的新的承接和扩展。于是,便有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合法性出场。共产主义学说继承了人道主义在理论上和历史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并进一步要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全面的改革——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变革,展现了一个彻底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这样也就厘清了世界近代史上人道主义前后相继又不断扩展变异与完善的过程。

人道主义理想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路径。一是人道主义呈不断扩张趋势,即历史主流的人道主义由为一部分人争取利益变成为多数人甚至全社会、全人类争取利益。二是领域的扩张,主流的人道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权利由一个领域逐步扩大到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的所有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类人道主义,代表着人类的整体利益,它是为全人类呼唤解放和谋求利益的。由此可以确定,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理想学说,也就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最新最高的历史阶段。

当然,人道主义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这就如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类概念,决非只有一种理解一样。马克思恩格斯把16至17世纪托马斯·莫尔等人对理想的社会制度的空想叫作“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把十八世纪出现的梅叶、摩莱里等的思想叫作“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而把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叫作“社会主义创始人”。同样,“人道”、“人道主义”这类词广泛、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即便在经典作家的作品中,这类“人道主义”也不只是指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有特定时代背景、特定阶段内容的人道主义。因此,不能仅用从语源学、词义学上考察概念的方法,来论证历史现象。一个历史现象、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总有它合理的历史根据、真实的历史逻辑。不同时代、不同阶段都要赋予这一思潮一定的历史特点。对人道主义的考察,也应回到历史中去,而不是回到概念中去。正如马克思所说,无神论是通过宗教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则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在马克思有关“人”的语境里,前人类的“类”和“人类本性”这两个概念,在早期著作中常兼而使用,但在成熟期著作中则多用后者,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产生在我看来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的这个类,或人类本性之受到摧残的双重挤压才纳入其视域。甚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也是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开始的。比如恩格斯,他为什么要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呢?因为他在英国的旅行使他看到英国工人阶级简直就好像是生活在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残废者里面一样。社会所能提供给满足人类本性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和工人阶级所在其中生活的实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启发了恩格斯,他

此时用以判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好是坏,是要保存还是要推翻的标准,正是从这种巨大反差中确立的。

据此,我认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观点来研究人、人类社会和人道主义才是真切的。但是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只是过多地从历史、政治、社会等范畴去说明人类和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成了我们认识人的唯一“教规”。把本来应该说是科学的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绝对化、片面化。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被当作关于人的完满的准确的定义性加以表述的。不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看人,对人这个“类”的组织也就越来越模糊,就会忽视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属性——自然性。其实,关于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角度去看待人、人类、历史的问题,是早已被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证过了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关心、不正视人的生命现象、生活内容,那它就只能是天国的圣谕,而不是人世的科学。人是什么?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类。人既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的约束,又进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人和自然的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正表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相结合的观点去认识人、认识人类。

有鉴于此,裴德海同志《理解与重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路径依赖》一书的出版,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这是他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这本书直面近一个半世纪的人道主义的难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人道主义思想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进行了深度开掘,突破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成观点,是一篇具有重要理论创新的优秀研究成果。我以为这本著作在理论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人道主义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具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性。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最高层次的人道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不仅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系,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消灭压迫,所有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号召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为此而奋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发展观。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区别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消灭私有制,经过革命斗争(甚至残酷斗争),单靠人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实现不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论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都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新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共产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人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总之,本书的出版是近20年来有关人道主义研究的最具创新的成果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然,书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待于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继续阐释。相信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4

一、蔡锷生平及其爱国主义观的转变历程

1. 新思想对蔡锷的影响。

1882年, 蔡锷出生于湖南邵阳县, 原名艮寅, 用过奋翮生等笔名, “锷”是其留学日本后改用的名字。其父蔡政领从事过裁缝、商贩及农业劳动等, 母亲王氏不知何地何姓, 因父母逃荒路过邵阳, 被收养于王氏, 便随王姓, 蔡锷因其母亲梦见松林中一白虎而生, 所以便有艮寅的名字。蔡锷五岁便随其父母搬迁至武冈州, 当地刘家有蒙馆, 蔡锷经常跟随其父亲到刘家玩耍, 刘辉阁非常欣赏蔡锷的才华, 便将其纳入馆中读书, 并将自己的女儿刘森英许配给他。民主主义思想家樊惴先生成为打开蔡锷思想窗口的第一人, 是当时对蔡锷最有影响的老师。蔡锷在他的门下, 开始探索广阔的知识, 虽然他还没有离开孔孟之道等传统的思想束缚, 但当时的新思想已经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蕴含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蔡锷爱国主义政党思想的形成。

蔡锷从“经馆”走进湖南时务学堂, 思想开始从原来的科举制度向爱国主义思想转变。当时他受业梁启超, 深受黄遵宪、谭嗣同等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之余, 蔡锷在《湘报》上发表了《后汉书·党锢传书后》及《秦始皇功罪论》两篇借古讽今, 针砭时弊的文章, 这也是蔡锷政党思想的起源。文中, 蔡锷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心党”与“气党”两种不同的党派, 肯定了党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并痛斥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党禁政策, 提出爱国志士应团结起来, 组成坚强的政党, 共同奋斗, 这便为其后来的政党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戊戌变法失败后, 蔡锷应梁启超推荐东渡日本留学, 起初研究历史及政法思想, 后进入日本陆军学校研习军事。留日期间, 蔡锷积极投身各种社会活动, 参与了刘柏刚组织的励志会, 并积极要求回国参与武装起义[2]18。蔡锷还与友人共同创建开智会, 鼓励启发群众, 进行斗争。20世纪初, 蔡锷与梁定福、杨竹生等人创立了留学会馆, 并与黄兴等人组织国民教育会, 以颠覆清政府, 建立新国家为宗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 蔡锷便回到上海, 从事爱国教育活动, 培育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 蔡锷领导了辛亥革命及反袁护国的斗争。这些活动都始终贯穿着其政党思想, 并有着民主进步、持续渐进的风格。

二、蔡锷对政党作用的认识及其政党政治观

1. 对政党作用的认识, 提出“培养为先”的思想。

蔡锷认为国家进步, 政党自然发生, 清朝政府之所以失政, 在于“虑人民起而干涉, 便使人民久困于专制之下, 不复伸展。”所以, 民国政府成立后, 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参政思想及爱国之情, 进而实现拯救国难, 发展民生的目的。另外, 蔡锷还认为政党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建设, 他认为“民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政党之作用便在于能行速而收效也。故将来政治界之中坚, 必为政党所左右”。蔡锷认为政党的组建非常必要, 他认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应有一个目标明确的党纲。对于统一共和党, 蔡锷根据“根据世界发展之趋势及本国国情, 应推选最有利的政策, 以巩固及发展民生”。为此, 他制定了“巩固统一、建设共和政治、发展国力, 并谋求行政区划谋求中央统一”的总纲领。另外, 他还非常注重党员素质的培养, 他指出一个政党想要进一步发展, 需要内部巩固, 党内分子之健全。所以, 在发展党员上, 他强调应选拔那些“足以齐民之表率者”入党。蔡锷还非常注重党德, 他认为一个政党应以国家之乐利, 人们之幸福为宗旨。同时, 还应以正常的途径开展党争, 只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所以, 政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民国初期政党林立及产生的无序党争现象, 蔡锷认为这些都是缺乏“党德”的结果。在仔细观察时事及国情后, 他主张应以培养为先, 否则其弊大于利, 有倒不如无[3]19。

2. 主张实行“政党政治”。

民国建立后, 随着民主政体的建立, 蔡锷便主张实行西方国家那样的政党政治, 由一党组织内阁, 其他政党有监督作用, 这样政府就可以兼听多方声音, 避免专断行为的发生。所以, 蔡锷积极组建政党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联合全国军政界及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 组建强固有力的政党, 借以监督政府, 指导国民”。在如何实施政党政治上, 蔡锷有着自己的观点:首先, 他认为国内的政党应少而精, 最好实行两党制。对于民国初年政党林立, 蔡锷认为此乃“诚心爱国者, 欲以政党促国家之进步”。但是, 他又认为在当时中国缺乏政党之能力及观念的情况下, 能在数月之内组建政党, “以博名望, 皆儿戏, 一哄而起无益国事, 徒增乱”。所以, 蔡锷提出将现时之政党自行解散, 并结合政见相同的分子, 先立雏形, 逐渐建立中华之二三大政党。蔡锷对同盟会联合其他政党组建国民党一事非常欢迎。蔡锷认为政党的运作应以国家利益为前提, 作为一名虔诚的爱国者, 蔡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民国建立后, 他将建设富强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 他认为政党的组建, 民主政治的实施都要以利国利民为宗旨。为了让党派的竞争有序进行, 他提出政党应基于宪法, “政党有时消长, 而政体仍定于一”, 宪法应由人民公意来制定, 而不是某一政党的行为。

三、蔡锷的政党组织观及其组建共和统一党的实践

1.“多则扰事”的政党组织观。

在政党组织上, 蔡锷明确提出了党的组建应追求强固、稳健的方针。他认为党的组织应具有稳健、实干的中坚分子, 他说:“以锷之力, 切谓治化演进, 政党自然而生。然政党之成必经熏陶始能健全, 而不能为一时之撮合。”这里, 蔡锷已经充分意识到政党必须有健全的组织及党内同志的团结, 所以对党内成员必须严加定格, 他提出:“本党成员应摒弃多数之虚名, 广为征引至于泛滥, 不如严加定格, 与具有常识、齐民之表率者结合, 则党不期有含弘光大之势也。”蔡锷认为政党在全国的数量不应太多, “多则扰事”。1912年初, 他便致电章炳麟等人, 提出同国民联合会、民社等政党合并为一个大团体, “海内健者应归纳吸收, 使之成为中华二三大党, 实乃国民之福祉”。此外, 蔡锷还是一位国家主义者, 他认为“政党主义勿走共和之虚名, 长国民无秩序之风, 应基于宪法, 促进国家政治之进行”。所以, 他提倡应先立宪法, 后组建政党, 便于国家政治的顺利进行。同时, 他反对激进主义, 要求共和统一党应选择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要义不求过高, 着眼应长远”。

2. 坚持军人的“不党主义”。

蔡锷在对西方国家政体制度研究过程中发现, 集会结社自由是文明社会的惯例, 唯有军人入党, 各国都有限制。针对民国初年军人纷纷入党的现象感到非常忧虑, 他认为“集会结社非流兵大员为之”。对自己为军人身份入党, 蔡锷解释道:“当时为政党的萌芽发展时期, 非鄙人提倡、赞助, 恐难以成行。一朝党务渐有头绪便脱离党事。”不久后, 蔡锷便致电袁世凯及各省都督, 提出军人“不党主义”。他认为军人入党有三大弊端:首先, 民国初年, 国防没有巩固, 整顿军政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军人为政界分心, 军事整顿便较难实施。其次, 军人入政后, 在遇到不同政见时, 便会以武力为后盾, 推倒内阁非常容易, 这便妨碍政治的顺利进行。最后, 军人入党容易使党政军混为一起, 不利于军队的管理及建设。所以, 军队应实行国家化, 这也是政党制度建立的必备条件。总之, 作为一名真诚的爱国者, 蔡锷将军始终将建立统一、强大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其政治理想, 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积极从事政党研究, 并投身于政党实践, 其对政党制度的探索不但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 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 组建共和统一党的实践。

武昌起义后, 蔡锷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 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 组建了新的政党建国团。由于“建国团”人数有限, 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 他继续谋求组建全国性的大党。1913年初, 蔡锷致电章炳麟、张謇、庄云凯、黎元洪等人, 指出:“民国成立, 经营缔造非合全国有能力之人组建一强有力政党, 借以指导国民, 监督政府。拟联合国内海外同志建立共和统一党。”这样, 民国联合会、民社团等开始合并为一个团体, 并筹集资金十余万元, 没等统一共和党本部正式成立, 蔡锷便积极在云南筹建支部, 并亲自担任支部长。为了尽快发展党的势力, 蔡锷又电催各府赶紧建立分部, 发展党员。当时的云南入党者就有千余人, 成为当时该党势力最雄厚的省份。在蔡锷的积极推动下, 共和统一党终于在南京成立, 并选举蔡锷、王志祥等人为总务干事。蔡锷对筹划党务及发展支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协助组建本部, 并电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组建江西、贵州支部。这样, 统一共和党支部便发展到全国十多个省, 党员达数十万人, 在参议院议员中占据三分之一多的席位。然而, 由于当时国内政党林立, 出现“徇个人之私而忘国家之安危”的现象, 蔡锷随即通电呼吁各党自行解散。当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共进会等党团组建国民党时, 蔡锷便宣布脱离统一共和党。此后, 他便主张军人不党主义, 不再参与党政事务。蔡锷虽然宣布退出政党组织, 但他仍非常关注政党组织的发展。

摘要:蔡锷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又注重实干的政治家, 他认为政党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积极参与政党实践, 组建共和统一党, 试图从理清政党政治的方式入手, 以矫正民国初年权力体制的反常局面。

关键词:蔡锷,政党思想,“不党主义”,实践

参考文献

[1]邓江奇.蔡锷政党思想论述[J].求索, 2003 (4) .

[2]胡涛涛.解析蔡锷的政党政治观[J].黑龙江史志, 2009 (3)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 篇5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治党理国的重大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法治实践经验教训,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不断凝练,逐步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不断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邓小平关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邓小平关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主张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总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要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纪律里就包括这一条。”第三,要坚持法制的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消遥法外。”第四,要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第五,要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要“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邓小平同志在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这一整套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与原则,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具有严谨的理论性和规律性,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和基本要求。

二、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他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胡锦涛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分析了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执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认识,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创新,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法治思想,使中国传统法制的现代转型,开辟了新的境界。

胡锦涛在2007年10月15日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用一个独立篇幅即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他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胡锦涛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邓小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决策。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的五句话,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正本清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坚持什么,澄清什么,反对什么,更新什么的问题。今后不管人家怎么说,我们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就能够保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参考书目:

1.《从法制到法治》 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2.《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6年版 3.《依法治国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5.《法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2版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 篇6

[ 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例1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 时期 D.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949年~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期间经历了1949年~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以及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A选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在建国初,我国当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故排除。B选项一五计划时期,是针对我国重工业薄弱的现况,在苏联的帮助下建成了一批重工业企业,为我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故正确。“大跃进”时期是在1958年以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故C项排除。D选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发三年自然灾害而进行的调整,时间是在1961~1965年,故排除。

答案 B

点拨 历史选择题在解答时要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本题题干中的“工业基础”是关键词,对应的历史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大家要能和书本上的知识建立联系。此外,选项当中的历史分期容易混淆,需要同学们能够正确区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分期。

例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三大改造等知识点。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频频聚焦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农业现代化更是被提上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大家多多关注。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是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利用农业为工业积累资金,实际上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实践]

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知识。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迁移所学知识。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6年至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故这一阶段也称为十年探索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既有正确的探索,比如1956年的中共八大,也有许多失误,比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第(1)问从材料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上完成”“一五计划”概括背景。第(2)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的具体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注意结合影响作答,原因分析要结合国情和经济规律。

答案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点拨 本题属于文字型材料题,在作答时要紧扣题目设问,读懂材料中的信息,并联系课本所学知识有针对性进行作答。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注重审题,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圈划好关键词,审设问、审分值,组织作答时要联系史实、合理表达、注重逻辑顺序和卷面书写。

[练习]

1.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2.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3.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探索上的失误

历史上, 自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经典作家们就一直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描述着社会主义, 基本上都囿于理论上的论证,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和阐述, 因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实践问题做出了脱离实践的回答,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论述。苏东剧变证明了脱离马克思实践观的实践是不可能获得最终成功的。最关键的是, 这个问题的表述在马克思的原著里面, 是放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理论阐释, 而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却没有论述, 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 此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 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充满着不同的理解, 并在理论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艰难探索下, 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在形态上实现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但是, 也正是这种教条似的探索, 在实践上起到了后来破坏生产力的作用。正是这些艰辛的探索, 才有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提出来“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论断的出现。这一经典论断,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彻底、最为精彩的论断, 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恢复与发展。这一概括不仅突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局限观念,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新水平。这无疑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一个伟大贡献,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探索和发展。

二、新中国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在实践上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探索的失误, 也影响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在政治上, 年轻的新中国的执政者们采取了一边倒的方式, 导致了当时的新中国从经济、思想全盘采取了苏联模式。前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 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的发展, 但是, 这种政治蜜月伴随着苏联的扩张而最终不欢而散, 其直接的恶果就是打断了新中国刚刚起步的经济建设, 改变了新中国建设的航向。

1. 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他们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局限性, 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呈现出一定片面和不完全的认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 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判断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这一前提下, 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形态。但是, 历史表明, 没有哪一个阶级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新生事物往往会在薄弱的环节产生出巨大的力量。

前苏联和新中国的成立, 无论是从实践上, 还是从理论上都突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 更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但无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都由于历史以及实践方面的种种原因, 导致了他们在探索路上面临着重重困难。而前苏联的解体表明了,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如果未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明确的回答, 这对社会主义实践是十分有害的。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用, 虽然这一论断在随后的政治运动中被抹杀了, 却为邓小平在理论上指明了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回答这一问题的历史重任。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的回答。

1978年,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文, 为改革开放发出了理论上的呐喊和准备。随后,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为其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论断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1978年小岗村的实践以及随后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的推行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成果。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结, 邓小平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首先, 邓小平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优越性的。他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他又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论断, 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少数人富裕而绝大部分人受穷的不公平问题, 更从政治角度解决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疑问, 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 邓小平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在经济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上坚持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思想理论上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从经济角度回答了人们对建国以来经济政策失误所导致的疑问, 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政治保障。

最后, 邓小平又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3]他用这种方式为我们排除了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事物, 从而使我们更加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经过长久深刻的思考和酝酿之后,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邓小平最终精辟地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理想上, 回答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实践论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邓小平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回答, 其关键在于让人们知道,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理论上的空想, 而是实践上的运用。邓小平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论述中, 都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问题来阐释的, 这一核心正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被忽视和被埋没的部分。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恰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战胜资本主义思潮的根本所在。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的表述, 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观的继承, 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更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典范运用。体现在: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本质论中“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强调的是生产力方面的内容,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的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它们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在社会运动中表现为社会实践。针对这一特征, 邓小平在本质论中将“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突出了生产力的实践性特征, 这在实践中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标, 这是生产力实践特征下必然要实现的东西。所以邓小平在强调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使其二者有机统一, 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

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突破了以往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 我们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犯了认识上的错误。这一认识论上的错误, 在本质上就是对生产力实践特征的忽视, 导致了人们在实践上对目标和手段上的错误认识, 将手段人为地赋予了阶级性, 这是长期忽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恶果。在建国之初,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实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 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 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此, 邓小平明确指出了“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他主张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从而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 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从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的概括, 表明了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渐进的和动态的过程。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这正是社会实践所具备的基本特征。邓小平这种以动态的方式来概括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 无疑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精神上的呼应和继承。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 邓小平的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最好的回答。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以往的思想禁锢, 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成果。毫无疑问, 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 只要我们继续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指引, 勇于开拓, 积极创新, 相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55-373.

[2]秦宣.邓小平理论精论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方雷.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性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总结。它从制度的高度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应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 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它从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 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 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在实践中, 人不仅认识了世界, 而且改造了世界, 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质, 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 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这些成果最终“凝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前行的根本指针。

二、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

建国后, 我国没有管理现代经济的经验, 知识不足, 技术落后, 而苏联有了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 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我们而言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 我们“以苏为师”。苏联“老大哥”把全苏计划和管理机构动员起来, 帮助我们搞了一个有计划按比例建设的轮廓, 又承担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项骨干工程的设计、设备供应和技术指导的任务。可是, 随着实践的发展, 我们察觉到苏联经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其一, 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估计上, 脱离国情。斯大林1927年提出全面进攻资本主义, 1936年提出建成社会主义, 1939年提出过渡到共产主义, 1946年提出“在一国建成共产主义”。其二, 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 片面发展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1953年与1928年相比, 农业增长17%, 轻工业增长6.3倍, 重工业增长29倍。其三, 在体制上过分单一, 高度集权。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过分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政治体制——高度集权 (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 等等。

苏联经济发展和体制上存在的上述问题, 毛泽东早已察觉到, 因此, 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 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少走弯路, 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取得了许多方面的初步成果。代表性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平同志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 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总结起来, 一九五七年以前, 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还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这充分说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初步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说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 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 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 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 哪个地方水浅, 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 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 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 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

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摸着石头过河”这一中国民间智慧成功地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初期, 邓小平讲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既不知道路在哪里, 又不知道水的深浅。确实, 开拓新事业, “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之际, 胡锦涛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节点”意义。它标志着经过我们党长期奋斗、创造、积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成型, 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也体现出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引下,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再一次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还“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意味着我们在相当多的事情上再也用不着“摸着石头过河”了, 因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好办法已经凝结为制度可以让我们照着去行动了, 这些制度甚至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都已经铺好轨道, 不用再走弯路, 不用再折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模板”。它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 过渡到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制度形态, 为改革、建设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和准则, 可以避免左右摇摆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1975-1982年, 第256页

[2]《邓小平文选》, 第258-259页

一次新城市主义小镇的设计实践 篇9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 城市近郊由单纯的农田变成了开发的新区, 呈现的往往以大型社区为主, 配套缺乏, 活力缺乏。目前国内广泛建设的居住区, 主要采用的是前苏联标准设计和工业化模式的居住概念。这种居住区主要用建筑标准构件和模数原则来设计标准单元, 通过标准单元的组合拼接形成不同的居住单元, 最终形成居住区。它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 并且随着社会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而逐渐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反观国外, 在几十年的建设中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二战后, 美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美国8 600万个住宅单位中, 有2/3是带有私家花园的位于城市边缘的独栋房子, 大量居民搬迁到其中。由于这些郊区开发的建筑类别、形式甚至开发模式都极其类似, 使郊区呈现着由高速公路、购物中心、停车场、住宅小区、汽车车库甚至死胡同所充斥的景观。这种景观丑陋、缺乏活力, 并且由于迅速蔓延、郊区化和居住密度过低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问题。由此, 美国设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反思, 并且以欧洲的历史城区和小镇的生活肌理为模本, 创造出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小镇风格。

我们的地块有类似的特征。所以, 据此为蓝本, 开始了这个项目的设计, 希望能创造有活力的新小区模式, 能创造出一座“不一样的小镇” (见图1) 。

总体规划中我们尝试引入美国小镇中的几点特征:1) 适宜的组团规模;2) 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3) 提供邻里交往空间。打破低、多、高层布局的界限,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 沿江布置高层以利用优良江景, 沿路布置社区商业, 提供配套和休闲娱乐场所, 中间布置低多层组团, 这样的布置使产品进一步增值。空间设计以围合形式布局, 同一组团中同时布置低多层建筑, 同时出现连排, 双拼, 叠加, 洋房多种类型的居住形态和方式, 形成各自不同, 又错落有致, 空间层次丰富的组团 (见图2) 。

交通组织设计中, 主要入口设在城市道路的东南角。主要车行道将地块划分成13个组团地块, 车行系统在组团入口处截止, 分别进入各自的地下车库或私家车库, 做到人车分流。步行系统在组团入口抬高处的地面, 进一步界定人行景观区域。我们通过多重的天井、院落、空地、街角、绿化和景观设计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级, 并通过街道的串接连成一个公共空间系统。

1) 家庭院落 (天井、内院) :家庭活动聚会的中心, 住宅私密活动空间 (见图3) 。

2) 聊天院落 (庭院) :两幢住宅围合成空间, 亲密的邻居交往, 朋友聚会的场所, 增加邻里与外界相互交流 (见图4) 。

3) 问候院落 (合院) :三幢以上住宅所围合的空间, 适合一些室外健身和儿童活动, 熟人、朋友之间互致问候的场地 (见图5) 。

4) 微笑院落 (邻里中心) :小镇的小型广场及一些主要的景观节点, 面熟却并不相识的居民微笑问候的活动场所。可以聚集人气, 带动整个小镇的生活氛围 (见图6) 。

从小区道路到自家门前, 经过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序列, 由各级庭院和林荫步道构成整个步行系统。

户型设计中, 也抓紧庭院的主题概念, 进行了各种尝试:

1) 合院别墅。根据闽民生活习惯, 他们有兄弟亲戚住在一起的要求, 设计了强调邻里交往的合院别墅。由几户不同的连排或双拼别墅围成一个邻里的小院落。边户型加大进深, 进一步强调围合感 (见图7) 。

2) 空中别墅。在高层中, 为居民创造和低层同样的邻里交往空间。打破以往高层住宅的单调无趣, 同时可以优化小环境, 通风绿化等都得到改善。我们将3层局部挖空, 设计了空中庭院和空中别墅。在结构可行的前提下, 设计部分跃层房型, 户围成了空中庭院 (见图8~图11) 。

目前, 该项目已部分竣工, 一经推出, 就受到消费者青睐, 我们希望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小镇, 不一样的生活。

摘要:从总体布局、交通组织、户型设计、单体设计等角度对别墅区设计实践进行了介绍, 就小区如何尊重自然环境, 创造新小镇风格的努力和探索进行了阐述, 以积累小镇设计经验, 为人们创造出不一样的生活。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小镇,街区邻里,庭院

参考文献

[1]Peter Kalz.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community, 1994.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49-5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的三个层次 篇10

一、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 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 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 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 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 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 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 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义相反, 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 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在这里, 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 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 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 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 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马克思认为, 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 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 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 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 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 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 就是说, 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 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 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 也现实地塑造自身,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 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 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 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 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 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 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 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 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并为实践服务,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受实践的检验。可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 并用真理指导实践, 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 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 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 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 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 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 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 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 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单纯的自然物质, 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 也就是说, 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 它就没有价值, 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 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 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 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 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 构成了实践的动因, 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

三、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 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 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 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 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 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 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 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 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 既从历史考察自然, 也从自然考察历史, 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 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 也指导实践, 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 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 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要想成为“四有”新人, 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 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 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 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 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只有这样, 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学中要注意三个层次:首先,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 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其次, 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 要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

[2]张曙光.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 1996, (2) :2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7.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11

摘 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它将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其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1-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它将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指出了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才更能使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可以从现实的实践方面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继续发扬光大,有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对加速形成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马克思的实践观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打破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而且又进一步指出了实践活动是全部人的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动力。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

创造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实践的基本作用概括为两点:一是作为客观标准的实践,二是作为社会活动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将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解释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人们判断自己认识的真理性成分、检验各种各样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否提供了标准和钥匙。只有人们的思想认识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相一致,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达到预期目的,从而证明人们的思想认识是正确的;反之,如果不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那么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就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是错误的。

人们的认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都来源于客观自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是带有实践色彩的,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实践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社會主义和谐文化概述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1.和谐文化以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引导社会的和谐价值取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本。

2.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提倡和谐文化精神,营造有序和谐的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意识,善于运用和谐的态度看问题,办事情。

3.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应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导向,并将其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作用

1.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需要和谐文化作为智力支持。如果失去和谐文化的存在,不仅社会和谐思想的基础会动摇,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就不复存在了。

2.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谐文化以和谐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促进社会进步、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化解人们在经济政治中的矛盾冲突、协调社会关系、推动整个社会有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3.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文明道德水平,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和谐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形成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使全社会树立和谐的道德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文化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促使各种社会矛盾能够更公平更合理的解决,加快社会各项文化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使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实现全社会健康昂扬的社会风尚,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注重文化体制改革,改变文化建设中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将文化创新建设放在首位,这是时代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关键所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对本民族文化要进行创新,使一切文化创造能够充分地为我所用,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不断充实和更新。

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时刻保证和谐思想贯穿始终,改革文化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注重文化的迁移与重塑,在吸收借鉴以及融合的基础上,使和谐文化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谐文化的创新使得社会文化更具感染力,逐步实现和谐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3.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曾经指出,想要改变一个人,就要先改变他的性格;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就要首先改变它的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与文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文化的发展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和谐文化,不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激发全社会建设热情的原动力,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要遵循发展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科学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要遵循文化传承性的规律,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要充分继承又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这才是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其次要遵循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的规律,坚持以文化创新。和谐文化创新最重要的是理论创新,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敏锐把握文化这个风向标,坚持多元文化理论和文化观念的与时俱进。

再次要遵循文化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规律,经受住各种艰难险阻的严峻考验。和谐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期间必然会出现进步与后退、优秀与糟粕、高尚与腐朽的长期共存,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运用实践的原理,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判断方法将阻碍和谐文化发展的因素剔除,努力建设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和谐文化要加强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是创造与发展,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创造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在发展中努力创造新的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键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以新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以价值获取和开创为目标的非物质领域的创造活动,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实现和谐文化大发展大繁榮的重要实践形式和不断取得重大成绩的过程。

加强文化创新,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和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精神内涵。注重文化创新的养成教育,努力形成人人懂创新、会创新的良好社会局面,为和谐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磨炼,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形成全社会的社会道德标准。

首先要抓住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能形成适应整个社会的和谐精神和良好道德风尚,并且有助于形成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念,拥护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坚决拒绝“唱反调”和“墙头草”等不良现象。因此发展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道德规范。

最后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优势,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运用各种手段,才能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5.

[3]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4]刘克利,栾永玉.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2-166.

[5]张玉国.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实践的唯物主义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核心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且成为核心理念, 不是马克思的创造。在马克思以前, 费希特、康德, 以及青年的赫斯、契希考夫斯基等黑格尔派, 都是这样的。但是, 正如大家了解的那样, 他们所讲的实践和马克思讲的大不相同。说明白, 他们都在精神世界建设实践, 把实践作为意志的活动。这种唯心主义实践观, 是大家都了解的。但是, 另一种一种实践观, 它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 却也很难理解为唯心主义观一类。例如费尔巴哈, 他把实践理解为完全功利的行为, 是生活和利己活动, 其典型行为, 就是“卑污的犹太人的赚钱活动”。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世一种直观的实践观, 他把当下的实践观理解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 视为实践的总体。因此他认为实践在根本上是排斥理论的。为了维护理论的权威性, 更是为了人道主义的理想, 费尔巴哈依然决定把实践排除在哲学之外。他的理论失误, 人们把这个理论归结为实践的偏见, 就是对实践价值的否定判断;对他的直观实践观不太在意。这样, 此实践观改头换面出现的时候, 就可能会很受欢迎。大部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是实证论的方法论, 因此对实践的简介也就必然是直观而褊狭。他们的经济分析完全是以现实的实践, 即市场、工业以及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因此, 他们好像有权责备马克思的实践关于抽象化, 因为后者把这一前提作为超越自己哲学的立足点, 就是“社会化的人类和人类社会”。这样, 马克思夹在了中间:对于抽象的实践观, 他是现实社会的具体实践观;而对于直观的实证实践观来说, 他视乎成了“抽象的”实践观。

总而言之, 马克思的实践观内包括对于理论的渴求, 因此是自觉的, 把一定社会目标作为方向;包括把个人有限生命融入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中并得到生命意义的人生方向, 因此是积极的、向上的。反之, 直观的经验的实践观, 由于把实践作为个体的、利己的、自发的, 因而实践是从根本上排斥理论的, 是自我利益和自我纯粹领地。因而引发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对立两种观点。从主观的实践观出发, 个人活动是社会活动的本质, 每一个人都是从自我出发实现个人利益而进入社会。在个人利益的尖锐冲突中, 人们慢慢摸索出日渐完善的法、行政道德等社会规范, 作用于保护人们的竞争。实现了个人利益。

所谓“社会”不过是“抽象游戏的规则”的近义词。这是西方自由主义关于国法、国家、历史进步以及社会公正的分析。哈耶克说:“自发式扩展型人类”。说体现的人类理性不是以建设一种特定的社会目标为特征的“构成论理性主义”, 是在自发活动中不断纠正错误的“进化论理性主义”。这是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的写照。问题是, 这是不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结果, 包含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 在于打破这一传统迷信, 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一个选择, 不仅可以立足于“现实的普遍李毅” (社会整体利益) 。通过自觉的利益协调, 减少各种社会冲突, 加速社会发展。使不仅落后的名族可以得到平等的发展权利, 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照成的各种社会弊端?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现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已经初步把这一选择变成了现实, 而我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目地在于沿着这一已经开辟的道路坚定不移的继续走下去。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现实中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主要是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主体。实践观的全面发展从客观上讲, 主要是表现在人的自由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及恩格斯是这样看的:对于人的实践本性不能够像传统哲学那样, 从人的存在本性这一方去理解, 需要从人的实践本性来理解人的存在本性, 这与传统哲学上的理解恰好是相反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 并把它作为了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恩格斯在后来又进行了一些修改, 并重申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部分。然而在以往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生活中, 这一观点并没有被相关的人员真正的贯彻到位。

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 实行的是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也是符合当时中国特殊国情的, 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指导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 这种全面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并且还表现出了种种弊端。究其原因, 主要是它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并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我党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案。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社会物质财富有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出现这种局面是很好的。然而一个好的方案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 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 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是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中国的改革成果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分惠的目标, 这样就给了人们一个严峻的现实, 而这个严峻的现实也促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反思。实践也证明了传统唯物主义本体论思维的局限性。实现科学实践观的全面发展, 从客观角度看, 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所强调的是人本思想, 真正从主体出发, 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手段, 让全国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 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人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都是处处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中的每次的反思及现实的实践发展, 都进一步的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那就是它是具有科学实践性的, 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实践的伟大解放, 核心内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化, 我们将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需要解决很多的突出性问题。为此正确的理解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及全新的特点, 一定会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全新发展。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 实践包含了很多种关系, 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意识的关系, 这些关系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实践是以缩影的形式来展示现实世界的, 它蕴含了世界的全部秘密, 这就说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上一篇:卫生法律制度建设探讨下一篇:书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