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主义

2024-08-18

实践主义(精选12篇)

实践主义 篇1

一 地方性知识概念及其意义

我们首先讨论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界定,以明了知识何以都是地方性的?何以是语境主义的立场。

首先,让我们看看劳斯给出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为了全面和准确起见,我们引用他的解释如下:

科学知识的标准模型是把其看做是普遍规律的知识,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正当有效。然而,只有使用各种桥接原理(bridge principle),并且确定各种与情境相关的事实,而这种情境需要被包括在该规律的实例之中,这些定律才能被应用于这些特定的情境中。因此,这始终是一个如何把普遍有效且正当的知识带入地方性情境之中的问题。……新经验主义主张把分析移向与此相反的方向。即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实际上只获得了一种对于地方性地、情境地现象的实践性掌握。[1]

……我将对科学实践进行分析,这一分析将揭示科学实践之理解的地方性和存在性特征。科学知识首先和首要的是把握人们在实验室(或者诊所、田野等等)中如何活动。当然,这种知识能够转移到实验室之外的其他各种场合。但是,这种转移不能理解为只是普遍有效正当的知识主张的实例化……,我们必须把转移理解为对某一地方性知识的改造,以促成另一种地方性知识。我们从一种地方性知识走向另一种地方性知识,而不是从普遍性理论走向其特定例证。[1]72

……在我看来,理解是地方性、生存性的,指的是它受制于具体的情境,涉身地包含在代代相传的解释性实践的实际传统中,并且也存在于由特定情境和传统所塑造的人的身上。理解因此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概念化,而是对如何与世界打交道的述行性领会(performative grasp)。[1]63

第一段文挑明传统科学哲学是如何看待知识的,传统标准观点认为:普遍性知识通过桥接原理应用于地方性情境。第二段文指出,不是普遍性的知识被我们带入地方性情境中,而是我们只能在实践上掌握地方性、情境性现象,从而说明从来掌握的是地方性的东西,而不是普遍性的东西,传统科学哲学把方向搞错了。第三段文指出他所理解的地方性的涵义。

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其地方性主要是指在知识生成和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context or status),诸如特定文化、价值观、利益和由此造成的立场和视域,等等”[2]36。劳斯的地方性知识的科学说明较多地吸收了库恩关于科学知识包含于使用具体范例能力之中的主张,也吸收了新经验主义者的关于科学发展并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也特别吸收了海德格尔关于所有的理解和解释都需要处于地方性、物质性和社会性情境中的技能与实践的说明的观点。[1]72

我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地方性和语境性的基本观点如下:

(1)根本不存在普遍性知识,一切科学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由于一切科学家的实践活动必定是情境化的,是定位于某一实验室内或者某一探究场合的,因此,从任何特定场合和具体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开始都是局部的,这些知识虽然经历了反事实条件的抽象,但是一经回到经验场所,就会再次把情境带回来。

(2)表面上,科学知识给人以普遍性的假象,但这是知识标准化和抽象化造成的。科学知识只是看似具有普遍性,而实际上,这是地方性知识标准化过程的一种表征。(1)

从科学实践的视角看,我们把科学看做是具体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套全称命题陈述之网,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科学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产生出来,并且依据具体情境进行辩护的,因此,离开科学实践,科学知识不仅无法产生,而且也无法理解、传递和辩护。专业X光师可以解释X光片反映的东西,专业外的普通人则无法理解X光片反映了什么,就是因为X光师的学科训练与普通人的情境和训练是不同的,他们当然处于不同地方性知识背景中。这就是劳斯所明确指出的,“科学知识根本就是地方性知识,它具体包含于实践中,而这些实践不能为了运用而被彻底抽象为理论和独立于情境的规则”[1]72。哈金也明确指出过,知道如何在实验室这样的地方性座架中行事,是新手和老手的重要区别,是科学家建功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这都表明了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需要地方性把握,科学知识无法独立于地方性情境。

二 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看科学知识的地方性与语境性特征

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我们看看它的运用是否不需要具体情境。我们认为,万有引力定律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尽管在普遍主义科学观下它被表述为一种“万有”的普遍性表述。

首先,没有什么知识所框限的认识不是有条件的,有较好的经验证据支持这个立场。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知识的相对性历史。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某些方面已经失效,其质量是运动质量还是静止质量?其引力作用是瞬时的、超距的还是需要传递的?很明显,这时万有引力定律就露出了它在牛顿力学语境下的特性了。这也表明了这个定律是一种依赖于牛顿时代,依赖于经典理论作为其正确性的辩护语境的地方性知识。任何科学知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这本身就是地方性的表现。

第二,我们之所以把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是普遍性的知识,还有一种混淆,就是把知识在何种条件下为真与普遍为真混同了。卡特赖特指出:“我们最好的物理学理论的巨大经验成功可能论证了这些理论为真,而非它们的普遍性。……所以,物理学定律只适用于它的模型适合的地方”[4],“不存在定律的普遍涵盖”[4]8。的确,卡特赖特支持了地方性知识的观点,针对具体的科学理论,她进一步指出,我们倾向于问:“‘怎么可能存在不受牛顿定律支配的运动?’答案是:存在着不包括在牛顿理论中的其他运动原因。……风是寒冷的和一阵阵的;纸币是绿色的和白色的以及揉皱的。这些属性是与纸币质量、地球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无关的”[4]。

第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形式,在不涉及具体地点的引力作用时,它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意义的数学形式,它与静电平方反比定律的数学形式完全一样。

以上的公式是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吗?要使得这个公式被称为万有引力定律,就要使得它具有经验意义,就要把它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要与环境和条件给予的境况相关起来,这变得极其必要。第一,在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时,两个物体究竟是相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还是互成90°角度运动,或者静止呢?当这些条件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计算和不同的情境化的运动景象。第二,万有引力定律从来在自然状态下绝不是就只有它在起作用,可能有其他力同时起作用。这是对于具体情境就需要根据需要考虑混合情况。第三,要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单独发挥作用,必须作出有效的屏蔽,这在卡特赖特看来,就是要求设定条件,要求建立一个律则机器。当条件和屏蔽不同时,引力给我们的运动情境和经验是不一样的(1)。这都表明,引力作用的经验表现在不同境况下是不同的,而不是普遍有效的,是与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更为重要的是,万有引力定律针对的是质点,或者可以把质量集中于质心的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对于质点,我们都知道,那只是一种经典物理学的理想化的东西,自然中没有质点。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热力学中的容积、温度与压强关系定律,也是理想气体的定律,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在现实中则需要修正,比如以范德瓦尔斯经验定律来进行修正。

三 科学这种地方性知识何以看似是祛语境化的?

如果没有普遍性知识,为什么科学这种地方性知识常常看似普遍性知识?

事实上,上述问题已经不那么尖锐,因为经过理性批判主义和历史主义对于普遍性知识的批判后,该问题早已被弱化。我们知道,波普尔就认为经验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在于它可以被证伪,或具有可证伪性。这在事实上已经潜在地指出了科学不是普遍性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一定地域和一定时间范围内适用的知识。历史主义更加激进地说明科学知识是掌握在不同的科学共同体手中的,不存在一切科学共同体共同享有的科学知识。这都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知识具有地方性特性,是暗含着语境主义立场的。

随着科学实践哲学的诞生,人们一旦采取系统的科学实践观点看问题,视野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劳斯对于认同科学知识普遍性的普遍主义科学观所采取的批判论证和阐释策略,与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采取的是两类论证策略:第一类关于知识本性的一般性论证,这种论证不是采取把科学仍然看做为知识表征,而是进入到实践介入世界的活动里看待科学和研究科学;第二类则重点在揭示地方性知识如何走向普遍性知识的实践机制。我们在前面已经或多或少揭示了第一类论证的观点,所以我们只对第一类观点包含的方面作出说明,而在这个部分重点讨论第二类论证。

我们先来展示第一类观点的要点,它至少包括三条:

第一,基于实践,应该把科学视为一种文化实践活动,而不是像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家那样,只把科学视为理论语句系统,命题陈述之网。由于科学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因此,尽管科学与其他文化现象有着区别,但是这种区别绝不意味着本质的绝对的差异,绝不意味着科学是唯一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活动。一旦科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本质区别被解构掉,那么,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就同样被解构掉了,认同其他文化的相对性的观点就同样可以移植到科学这种文化现象上了。

第二,在所有科学实践活动中,指出决定科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活动是实验室实践,它们在理解科学知识和说明科学知识本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必须重新确立实验室实践在科学说明中的地位。作出这样的论证后,只要再对实验室的地方性作出说明,这个部分的论证就可以结束。劳斯等人通过解释不同的实验室的发现的地方性特征,对此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比如关于DNA为什么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由华森和克里克首先作出发现的说明[1],拉图尔和伍尔伽关于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活动的说明[5],以及塞蒂娜类似的实验室文化研究工作[6],都是此类较为突出的说明。

第三,由于科学实践的参与性、建构性,科学实践活动具有地方性的存在论和解释我们参与的地方性世界的同构特性,因此,只有在一个地方性情境中,科学说明才有意义,而所谓的普遍性恰恰是通过地方性转移的标准化来完成的。关于科学说明的合理性问题,已经有许多科学哲学家对科学说明需要语境作出了论证,这里实际上只需要表明这里的语境不只是知识的上下文关系,而是与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等皮克林意指的物质力量相关的情境,这个论证就可以完成。劳斯也是这样作出的论证。

由于理论活动就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是无法离开具体的情境的,它们都处于具体的情境中。如此,科学知识在其本性上就具有满足地方性知识的必要条件。而任何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辩护都需要具体的科学家及其相应的地方性共同体来完成,因此,就科学知识的承载主体也不是无个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的人类,也是具有地方性的主体。

现在,我们把论证重点放在论证地方性知识何以看似普遍性知识,或者论证地方性知识如何走向“普遍性知识”的机制是什么。

事实上,在人类学中,并非没有人类学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些人类学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或者一个佐证:把地方性知识转译为“亲密知识”,按照生产知识与实践的关系远近把地方性知识称为与亲密处所有关的知识。当然有些人类学家认为,这种亲密处所应该作广义理解,比如视之为自觉情感的天地,它生产知识的社会场所,重新划定着人类-自然之间的边界。它也是理性的。如拉弗勒斯认为,一切知识即使地方化程度各自不同,实际上都可以当做地方性知识来看。由于这许多知识从中生产的实践的缘故,一切知识也都是亲密知识,尽管其亲密程度各不相同[7]56。并且认为,亲密知识的提法同样会导致如下结论,即“一切亲密关系在其面前都要成为地方性的东西——这样一种普遍性是不存在的。这个提法以对称方式言说研究者、田野工作助手、树木和伐木人。它既坚持肯定相互遭遇(人与人之间的以及人和非人之间的遭遇)的时间和空间的重大作用,也强调具体行为者在特定环境中的实践的决定性意义”[7]56。

普遍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经历了真正的祛情境化的过程,然后才走向普遍性知识。地方性的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经历的所谓祛情境化的过程,并非是真正的祛情境化,而是标准化的过程。劳斯充分意识到这两个观点的分野,也意识到论证科学知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科学知识常常表现出似乎剪除了情境性的指涉,有能力把科学力量扩展到实验室之外业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特色,这在形塑科学的文化形象上特别显著。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说明那些超越地方性的显而易见的广泛的证据,那么先前关于科学从根本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观点就无法得到稳固的确立”[1]112。

让我们首先从类比出发。我们的某种工具总是根据特定的目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设计和制造的,但是一旦在特定情境中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计和制造的工具创制出来了,它本身有可能变成一种更具有完成其他任务的工具,经过试试的阶段,它可能进一步改进,变得更具有一般目的的设备了。特别是按照所谓的标准尺寸和样式制造工具,而不是根据日常做法制造工具时,比如制造锤子或者按照标准尺码裁剪服装时,它们的确开始失去了与特定的人、特定的任务或者特定情境之间的指涉关系,但是它们仍然是“上手”的事物,只是功能“平均化”了。劳斯把这种平均化称为“科学问题、工具、程序和结果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涉及两个方面:事物自身的转换,从而可以在原初座架之外可用;以及发展更为普通的解释,使得它们有被外行使用的可能性”(1)。因此,在实验室内外,的确存在研究产物和使用工具的平均化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标准化的产物。工具标准化了,研究产物经过标准的说明被实验室之外的研究者理解了,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了;这种标准化的确会给人以抹杀科学知识与生产这种知识的特定地方性及其偶然性之间的直接的指涉关系,但是,按照劳斯的观点,其实这里的标准化只是使得这种指涉关系变得不确定而已,并没有消除科学知识与要理解事物的活动场所和地方性领域之间的指涉关系。类似于用具的普遍适用化进程,某种科学知识只有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可适用具有不同特殊用途的各个具体情境,知识的可理解性才能大大加强。这是一个过程。只有面对科学史作出过程性的实例解释,才能理解这样的过程和标准化的结果。

四 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扩展

科学知识是地方性的,它之所以能运用于实验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术的扩展。技术扩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科学知识在技术上的标准化运用;第二,科学知识发展要求技术本身更大的发展。劳斯指出,为了把科学家实际所知知识(包括技巧、诀窍等等)扩展到它的地方性语境之外,人们不仅必须精炼和改编程序、策略和工具本身,而且还必须部分地重构实际所知技能知识得以应用的情境[1]118。所以,事实上是我们通过改造世界使之适应科学,才使得科学的地方性知识扩展到实验室之外的。而在通常,这种标准化改造常常被遮蔽。但是,只要看到出现了大量的标准化部门,我们就知道这是事实:测量、观察、计量和监控,专门的更为通用的实验中心造就了这样的境况。比如,通过划分时区,把标准化的时间计量扩展到各个地方,这样对于知识的标准化会首先带来标准统一的技术。如时间的标准的改变,从沙漏、机械时钟到铯原子钟,以及各地地域时间计量的不同标准的逐步统一化,时间的测定不仅变得越来越精确,而且变得越来越标准化。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关于时间的地方性知识是如何被标准化的,即日本的时间计量如何与西方对接的。(1)更意味深长的是,直到最后,日本“不定时法”网络被西方“均匀”时间网络所取代,也并不是因为“不定时法”自身多么“不科学”、多么“繁琐”,按照一些日本学者委婉表达出来的看法,这是因为日本“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全盘移植”,并且最终还是靠明治天皇———这位锐意使日本栖身于西方列强之列的年轻君主———的圣旨才得以在日本全境实现的。[8]

在论证现代科学即“数理科学+实验科学”是地方性知识时,还有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贡献。在此,卡特赖特作出了突出贡献。卡特赖特的论证策略是为现代科学找到它的适用条件,即现代科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为真和有效的条件。卡特赖特把这种条件称为反事实条件,把这种境况称为“其他情况均同”,并且认为,现代科学成立的条件境况是一种律则机器(nomological machine)。按照卡特赖特,模型就是一种律则机器。模型就是律则机器的蓝图。[4]62律则机器和其他情况均同的条件,使得现代科学可以在实验室里把要研究的对象和关系简化到只留下一对因素,然后操控它、干预它使之按照人为设定的因果关系出现。这样在对象和人工设定的条件共同作用下,满足律则机器条件的定律在这种律则机器成立的地方自然成立、有效。于是我们无需移植定律,我们只需把定律成立的实验室条件移植到世界的另一实验室,让这种条件被设定出来,定律就可以在这个实验室为真。卡特赖特指出,“除了一些显著的例外,如行星系,我们对物理学定律最漂亮、最准确的运用,都是在现代实验室中那些完全人为的、精确限定的环境里”[4]54。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已经被科学及其实验室改造的越来越人工化了,我们几乎生活在一个人工的世界里。野生的果蝇不适宜于实验室研究,要把果蝇改造几代后成为实验室果蝇;小白鼠也被改造得纯而又纯,甚至成为某种公司的专利产品(可见小白鼠不是自然物,而是科学的人工制造物)。反过来看,从逻辑上说,科学研究的不是真实的自然,而是被抽象了的自然,是抽空了的自然,是改造为人工物的自然。是反事实条件成立条件下的“自然”。自然若是自然的,就必不是反事实条件的。因此,这种人们以为研究的自然,实际上是人工物。是塞蒂娜所说的,通过实验室,科学家把自然带回家的那种自然。“实验室科学可以把对象带回‘家’,并在实验室中‘以自己的方式’来操作它们”[6]113。因此,在我们看来,卡特赖特事实上是找到了现代科学的地方性特征和条件。它之所以是地方性条件,就是因为它只适合于实验室,超出实验室,它就无效(只有星空在某些方面例外)。而之所以现代科学看上去那么有效、那么普遍,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把适合科学某种定律使其为真的实验室从一处搬到了另一处,当某类实验室扩展到全世界时,适合于这个实验室的那些科学定律就在全世界为真,也就看似普遍了。科学正是通过实验室对自然界的这种大规模的人工化改造,才获得在全世界运用的资格,并且使得其知识形态具有表观的“普遍性”。

在我们看来,卡特赖特的这种说明比劳斯诉诸权力和知识关系的说明要更为内在些、更为自然些,因此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拉图尔的一个类比用在这里似乎很能说明问题:

当人们说知识“普遍为真”的时候,我们必须这样来理解:知识就像铁路,在世界上随处可见,但里程有限。说火车头可以在狭窄而造价高昂的铁轨之外运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然而,魔法师却力图用“普遍规律”迷惑我们,他们说,这些规律哪怕在没有铁路网的灰色地带也是有效的。[9]209

五 结语

以上我们从科学实践哲学的理论和实践例证的角度分别讨论了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地方性问题。地方性知识观是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对于地方性知识本性的阐释使得科学实践哲学与传统科学哲学区别开来,这种知识观针对人们长期受到污染的知识观,即形成的普遍性知识观,提出了所有知识都具有地方性本性的观点,是有很大震撼力的,在人们的知识观普遍受到污染的现时代,它的确很难被人们所一下子接受。但是,想想这种知识观给予我们的价值,我们就会认同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

一旦持有这样的知识观,所有的知识在价值上就都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异只在地方性及其地方性条件上,而不是等级和好坏上。当然,不同的知识在有效性上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对于地方性知识的选择上并非是完全无约束的,而是要受到解决问题的机会、有效性等等具体情境的制约。

无可否认,西方科学知识走向标准化的过程比其他民族和地域的自然知识要好,正因为如此,它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科学语言和方法,被标准化和认可的一些共同遵循的方法和术语。而这一切都是实验室和律则机器的原因。

总之,劳斯的“地方性知识”是这样一种知识:首先,知识的生成和辩护具有其特定的情景,这种情景包括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群体价值观和利益关系等。其次,知识是随着我们创造性参与而正在生成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普遍的,在任何时间,一切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ongoing——在途中。第三,“地方性”丝毫不意味着“封闭性”。地方性向一切参与开放,向一切实践开放。地方性情境永远是动态的、开放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就不难理解“科学知识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观点。它是实践互动的结果。

摘要:科学实践哲学在本质上是语境主义的;科学实践哲学与提倡语境性的观点和立场不谋而合。那么,科学实践哲学在哪些方面是提倡语境主义的呢?我们以为,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与语境主义高度一致;科学知识的索引性也强调语境解释的不可祛除性,这些都是科学实践哲学与语境主义高度关联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语境主义,地方性知识,索引性

参考文献

[1]Rouse J.Knowledge and Power: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2]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6-44.

[3]Hacking I.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Introductory Topics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卡特赖特N.斑杂的世界,科学边界的研究[M].王巍,王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Latour B,Woolgar S.Laboratory Life,The Construction ofScientific Fact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6]塞蒂娜,卡林.诺尔.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语境性[M].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拉弗勒斯H.亲密知识[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2003(3):47-59.

[8](1)佐々木勝浩.日本の機械時計の歴史[J].国立科学博物館こユース,2003(414):6-8;(2)小田幸子.セイコー時計資料館蔵和時計図録[M].東京:セイコー時計資料館,1994:3-7.

[9]西斯蒙多.科学技术学导论[M].许为民,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实践主义 篇2

课 堂 报 告 总 结

主题: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年1月5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组的题目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文化自信的“能”与“要”;

(一)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1、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二)为什么能文化自信

1、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2、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三)为什么要文化自信

1、“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2、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偏外在的,而文化自信是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深远目标,文化自信能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现在我们的国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人民向往的是美好生活,文化建设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享受美好的精神生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我们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即使有分裂势力作祟,也始终保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正在加紧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全民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国家就会极大地削弱综合国力,最终不但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从而葬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国外文化建设掠影

(一)美国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全球扩张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所谓的民主化“第四波浪潮”的持续冲击,美国价值观得以在地域范围上向东欧、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扩散。美国文化挟全球化之力大规模扩张,其标榜的价值观跟随英语、好莱坞影片、可口可乐、麦当劳迅速扩散到世界多个角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等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美国的文化扩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生产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并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产值达到4572 亿美元,占GDP 的10%。2001 年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达700 亿美元。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美国2002年游戏产出占全球40%强)。方法:

(1)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向海外推行其文化与价值观。(如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美国新闻署负责实施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开展公众外交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

(2)建立了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3)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

文化产业包括出版业、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音像业、广告业、演艺业、网络业等方面。比如好莱坞在贩卖美国电影这一特殊商品的同时, 以其为载体, 推广着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美国电影《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体现了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价值和超级英雄主义。

(4)以产品为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输出文化及价值观。

例如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苹果在世界各地的风靡。一个印度家庭形容他们外出吃麦当劳是品尝一小块“美国”。(二)欧洲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欧洲拥有强大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化软实力及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语言体系、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艺术、文学、音乐、设计、时尚和美食等。方法:

(1).国家高度重视,政治支持文化影响力。

1883年法国就建立了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讲授法语,推广法国文化。

(2).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

1990年英国率先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设“创造性的未来”的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

(3).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

德国政府将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本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德语教学和公共外交,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三)日本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二战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软实力非常低,二战后日本不仅是经济的重建,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修复。方法:

(1).国家确定了文化发展的总体大纲

1977年日本的福田赳夫首相就提出了“福田三原则”确立了文化外交的这样一个理念。1979年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一直到1995年“文化立国”战略正式地提出。

(2).从制度上为文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保障

颁布《著作权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等。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文化建设现状

第一,中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竞争力非常弱小。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且其历史发展脉络从未被打断,这种文化发展历史造就了中国的文化资源大国地位,也使中国文化具有其他国家文化所没有的厚重感。但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只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把优秀的文化资源激活成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并使之通过跨国界传播,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或主流文化,那么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才能获得巨大的软实力。

第二,中国文化品种丰富,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仍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品牌严重缺乏,文化品牌国际化程度非常低。中国文化品种繁多,在繁多的中国文化产品中,我们很难找到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虽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全球创意产品的第一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创意产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如工艺品加工、设计产品加工等,而拥有核心的版权内容的产品输出仍然不多,尤其是视听内容产品及版权贸易还相当匮乏。

第三,文化平台多,但缺乏文化营销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认识到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大了文化平台建设,尤其是在世界各国都在构筑新的中国文化平台,以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提升文化影响力仅仅靠文化平台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营销。中国的各种文化平台基本上是政府或类政府单位构建的,很少借助于市场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色彩过浓而被外界视为“中国文化侵略”,另一方面政府运作往往具有不可持久性,文化平台很可能就成为文化“烂尾工程”。(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

1.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宏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划。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4年10月14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

2.完善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文化发展的体系与制度。著作权法,盗版事件明显减少,音乐不能下载

3.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广电总局放宽审查制度,芳华

4.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发展中国文化竞争力首先要开发和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陷入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顶礼膜拜;既要防止文化自负,也要防止文化自卑。

安徽宏村,凤凰古城,皮影、腰鼓,华阴老腔2016年春晚,传统节日设置为假日,使人民有机会庆祝节日

5.推进中国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文化创新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文化的目的是塑造国家品格、提高国家品位。反过来,文化要塑造国家的品格就需要不断创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通过新技术手段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6.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文化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文化产业不仅要立足本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只有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情况下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一,要在全球化的市场框架中构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二,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打造文化品牌,特别是要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来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其三,充分利用经济领域走出去积累起来的市场和经验,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上是我们组的汇报,谢谢聆听!

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学教育实践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意义建构学生学习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语”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1情境:学习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做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指导和帮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对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出发;教师不是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有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对于学习结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掉,并出现新的假设。

建构主义教学观点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以往的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支架式教学,它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抛锚式教学,它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因为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3随机进入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4自上而下教学。首先呈现整体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在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后,最终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我们在数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式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统计时,要使学生建立统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统计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架构。

(1)提出问题。就是明确统计的目标。例如,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学生对统计课程的感受等就是典型的统计问题。

(2)收集数据。就是围绕要求解的问题采集必要的数据。如问题是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时,就要搞清楚每个同学的体重,

(3)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包括整理数据和呈现数据两个方面。整理数据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筛检和分类标准的建立;呈现数据则是以表格、长条图、折线图等表现数据,以方便数据的理解和运用。

(4)判断并沟通。统计就是用数据回答我们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收集和分析数据是为了通过数据求解问题;另一方面,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数据的价值在数据能说明的东西。所以,根据数据作出判断是统计最为重要的环节。之后。应该分享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的精髓和价值,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统计的兴趣。

这个教学过程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老师作为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创造出合适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构建出统计的概念,同時可以更好地体会统计的作用、把握统计的内涵、形成统计的观念。

总的来看,建构主义理论对于进一步推动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指导教育实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心的问题:

(1)合作学习对某些学习不合适。例如数学中简单的加法运算就不适合合作学习。

(2)不利于低能学生和来自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特别参与式的学习结构对他们的学习造成障碍,同时会增加学生学习时的心里负担。

(3)教师面对课堂内外的挑战容易产生精神负担。课堂外教师必须事先设计好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和针对问题提出思考的问题,课堂内教师还要掌握时机来参与教学。建构主义的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建立一个具有智力标准并与意义建构相联系的讨论群体能力。

实践主义 篇4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正确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有益探索。我们知道,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三个: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我国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在解决这些矛盾时采取的相应办法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以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以计划经济来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行单一公有制以消灭资产阶级。无庸讳言, 这些做法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根据。但是实践已经证明, 这些做法是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 因此需要改革。通过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市场经济,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等等。那么, 改革的实践是否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错了?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还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过程, 其间还存在许多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的“痕迹”, 甚至列宁说按劳分配也属于此。对于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时间?我国改革以前曾经只花过三年的“改造”, 我国改革以后却认为需要大约一百年。实践证明“改造”仅用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因而它属于“左”。其中不为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 是我国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存在片面性:它仅仅关注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 而把另一方面当做既存的对象。然而事实本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是由资本主义提供的, 所以, 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不存在于我国或没有在我国发育成熟, 这样, 我国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社会化、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等情况, 过去我们在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就没有针对性, 因此, 它就具有机械的、片面的特征。相对于它而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于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就有了“补课”的功能: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课和个别生产有组织性的课, 归根到底是补市场经济的课。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这里的生产社会化具体还包括经济的国际化;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强化个别企业自身生产的有组织性;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而发挥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改革以前主要讲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改革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从生产力层面提出了著名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还有观点从上层建筑即政治层面提出了一些主张。如果从改革以来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看, 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起码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宏观调控 (取代“计划经济”) , 二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方面的理论属于“什么叫社会主义”;第二方面的理论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 在当前人们的观念中, 对于“社会主义”的前一方面内容已经不那么讲了, 或者是敬而远之, 而对后一方面内容进行了移花接木式的理解:它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可是一些观点非把它说成属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在基本制度层面, 发展了非公经济但仍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 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但仍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 从而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中得以坚持。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 这样的认识应当被继续肯定。改革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只能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层面去理解, 它并不能取代基本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由于党的十四大召开之时, 邓小平还健在, 而且身体很健康, 思维很敏捷, 因而, 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层面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也应当被理解为是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的。因此, 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理解为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理论上或者人们的思想认识上都应当接受它。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上述两方面内容,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组成辩证的统一体, 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不应当偏废其中的任何一方。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对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公有制的认识。首先, 坚定了公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 本质的区别就是一种所有制代替另一种所有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就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为基本特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门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的关系, 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 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 我们也就可以同时理直气壮地坚持公有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再重申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公有制经济”就是其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最好证明。其次, 深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的认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是“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把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实现公有制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而且是可变的。过去有“全民”、“集体”等形式, 改革以后产生了多种股份公有制形式, 当前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公有制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以新的姿态呈现在国人面前。再次, 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 以经济总量来衡量, 是不是公有制企业的年GDP占50%以上就是公有制为主体, 少于它就不是?都不一定。假定GDP超过了50%, 但失去了主要工业部门, 能算公有制为主体吗?不能;假定GDP低于50%, 但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能说公有制不占主体吗?也不能。只要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主要产业的企业控股超过50%以上、国民经济有足够的带动能力、土地等自然资源掌握在国家或集体手中, 等等, 现在公有制企业的GDP占不到50%, 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上述条件下, 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四, 发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具有管理经济和组织经济的双重职能。管理经济是对全社会的经济而言, 组织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组织、培育、壮大公有制经济,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全包不对,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全放也不对。认为政府不应组织经济, 如果说符合西方, 但它绝不符合中国。公有经济的发展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必然性, 它如果受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非难是正常的, 但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我国所需要的。

第四, 通过创新按劳分配制度, 在一次分配时就开凿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新渠道, 已经有了新的理论探索。在公有制企业尝试劳动者参与对利润的分配, 使按劳分配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有观点认为, 从我国目前公有企业的劳动者与非公企业的劳动者在所得工资的分配方法对比中可以看出, 过去所谓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 并没有体现出不同于私有制下劳动工资分配的社会主义特征。按劳分配若要真正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应当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参与对利润的分配, 亦即使劳动力真正资本化。这种分配的具体关系形成下列链条:劳动力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劳动者直接参与分配净利润———分得的利润投入再生产 (股份制条件下以入股的方式) ———劳动者从企业中占得相应股份———由此产生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以此与通过资金投入产生的私有制相区别) 。如果采用一句通俗的说法, 就是: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利润 (成果) 共享。其结果是:在生产力中, 它将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生产要素) 取得平等地位;在生产关系中, 一是产生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二是实现劳动者真正共享劳动成果。我国在开放以来, 一直学习西方, 但有一点没有学习, 那就是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成果及美国、法国等国家有关人力资本可以参与分配利润的法律。西方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对于劳动力参与分配利润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我国的公有制为劳动力参与分配利润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只有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作为按劳分配的内容, 才能使按劳分配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相区别, 因而才能使按劳分配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与当前西方发生的经济危机相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显示出其真理性与价值。在整个西方世界, 都由政府出面拯救金融危机, 从而使政府监管金融成为现实。政府监管经济,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由于西方政府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做法, 乃至主张社会主义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称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的总统布什为“社会主义同志”。最近有报道说, 日本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积极参加日本共产党, 月入人数上千。还有报道说, 当金融海啸横扫全球之时, 马克思主义在东德复活了, 具体表现是:马克思在1867年写就的巨作《资本论》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 如今一跃成为德国畅销书。出版该书的出版社董事总经理约恩·许埃特伦普夫说, 今年迄今这本大部头名作已经销售了约1500本, 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三倍, 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 “甚至连银行家和经理都开始读《资本论》”。[2]

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在西方世界也蕴含着勃勃生机。

上述种种事实证明, 科学社会主义是真理。我国有一些人以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怀疑甚至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对此, 我们可以用一句名诗句来说明它:“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下转第82页) 此,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份子, 在看到它们的不致之处时, 也要看到它们的一致之处, 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只有这样, 我们也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3页,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实践唯物主义的困惑 篇5

实践唯物主义的困惑

本文通过揭示实践唯物主义在理论基础上存在的困惑、本体论上存在的困惑,论证实践缺乏最一般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提出实践必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的思想.如果把实践当作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命题,则在具体运用当中就不可能科学地把握实践内涵着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关系,从而夸大实践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唯心主义泥潭.

作 者:陈施宇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B0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学说研究现状分析 篇6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从建国之后借鉴苏联模式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到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潮,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唯物主义。在反思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讨论中,诸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本文对实践唯物主义学说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一番梳理,以期对实践唯物主义形成系统的科学尽一份力。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中介说;实践唯物物质基础说;实践本体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讨论过程中,实践唯物主义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但是,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上,学界却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含义上,我国学者经过讨论后,出现了多种理解:一,实践唯物主义是包含着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基本内容的一个有机整体;二,不仅强调了人类劳动实践对现存感性世界基础的世界观意义,而且又从根本上坚持自然界外部处于优先地位的唯物主义观。这两个基本点也就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内容;三,实踐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以客观实践为首要观点的唯物主义,是为了能够指导和付诸实践、接受实践以最终接受实践的纠正和检验、发展唯物主义于实践;四,实践唯物主义中包含的内容有:认识论、历史观、世界观等。其中历史观是其主要内容。根据它所具有的的内涵,只能说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义词;五,所谓实践唯物主义就是以人为中心。就是从人的基础出发而又回到人的哲学体系;六,实践唯物主义即实践一元论。它研究对象并不是无关于人的自然和实践或是自然这两样东西,而是一样东西,也就是实践;七,实践唯物主义也是实践本体论。此本体指的是基础;八,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又区别于传统教科书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是相对扩大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的;九,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主体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的一种观点;十,实践唯物主义克服了以往的唯心主义中的纯主观主义和纯唯物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达到了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组成了一套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内的完整世界观;十一,实践唯物主义立足于科学实践。不但从自然出发对历史进行考察,也从历史出发对自然进行考察,从而建立起了统一的“社会——自然”实践唯物主义观;十二,实践唯物主义具有双重含义。从一方面从唯物主义为出发对世界进行解释,另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出发点对世界进行改变。

纵观我国哲学界出现的上述观点,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各有侧重。通过多年来学者们的研究讨论,在实践唯物主义这面旗帜下,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实践唯物主义中介说

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在《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度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是一位实践唯物主义者,他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人、实践、主体出发来对世界进行解释。他为自身确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这一切,不能违背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毕生都奉献于共产主义和实现人类的解放。”在这里,安启念教授所强调的实践唯物主义,强调的是实践是意识的基础、中介、途径,并且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对世界革命进行改革的唯物主义哲学。

福建师范大学郑又贤教授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用‘实践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正确引申……它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首先,它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即实践性……其次,‘实践唯物主义’突出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又反对将之片面夸大化……再次,实践唯物主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历史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郑又贤教授同样强调了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途径,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改造的历史使命。

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说

之所以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因为他将实践提到本体的地位上,将实践本体论取代了物质本体论。但是关于实践本体论,有着两种不同意义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耕教授在《“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一文中认为:“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世界的本体。这样一来,我们就容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为什么是实践本体论进行理解。”这样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市民社会是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新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将实践理解为人类或者社会存在的本质,认为马克思哲学仅有社会存在本体论。

中国人民大学的夏甄陶教授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中指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和时代特点,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内容。”此理解借用了马克思的“在对对象世界的改造过程中,人类才真正证明了自身类存在物的身份,这也是人能动类的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自然界才会真正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所谓的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就是人在劳动时产生的一项过程。”“这样的活动、生产和对世界不断的理解和创造,是整个现存感世界一个非常深刻的基础。”。将实践看成是人、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本质,如此实践自然也就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本体或本质,实践具有世界观意义。

实践唯物主义物质基础说

苏州大学王金福教授在《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书中表明:实践唯物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现实观念的东西”的一门唯物主义学说。所谓实践指的是人对世界感性的物质活动,也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物质方面。实践就是自然的转化形态(人化自然),也是自然的一种物质的社会存在形态。意识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自己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马克思从人的观念和物质活动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的观念活动——从现实实践的方面来对源泉、对象以及观念的发展客观动力进行解释,对观念真理性进行客观标准的检验,观念的存在价值(或目的)和观念能够实现的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自然观、历史观和世界观都是建立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之上,这也说明了人类的任何观念都是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基础上。

通过上述搜索与归纳,我们发现,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上存在三种较大的分歧,导致实践唯物主义在和实践哲学和传统的教科书里的其他马克思主义本质理解方式的交锋中,无法形成稳定的系统的论证。但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实践唯物主义更加切合我国实际,更加切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实,更能够在思想上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 王金福,辛望旦.实践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2] 肖前,李淮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J].哲学动态.1988,12.

[4] 边立新.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在认识[J].哲学与探索.2000,5.

实践主义 篇7

一、蔡锷生平及其爱国主义观的转变历程

1. 新思想对蔡锷的影响。

1882年, 蔡锷出生于湖南邵阳县, 原名艮寅, 用过奋翮生等笔名, “锷”是其留学日本后改用的名字。其父蔡政领从事过裁缝、商贩及农业劳动等, 母亲王氏不知何地何姓, 因父母逃荒路过邵阳, 被收养于王氏, 便随王姓, 蔡锷因其母亲梦见松林中一白虎而生, 所以便有艮寅的名字。蔡锷五岁便随其父母搬迁至武冈州, 当地刘家有蒙馆, 蔡锷经常跟随其父亲到刘家玩耍, 刘辉阁非常欣赏蔡锷的才华, 便将其纳入馆中读书, 并将自己的女儿刘森英许配给他。民主主义思想家樊惴先生成为打开蔡锷思想窗口的第一人, 是当时对蔡锷最有影响的老师。蔡锷在他的门下, 开始探索广阔的知识, 虽然他还没有离开孔孟之道等传统的思想束缚, 但当时的新思想已经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蕴含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蔡锷爱国主义政党思想的形成。

蔡锷从“经馆”走进湖南时务学堂, 思想开始从原来的科举制度向爱国主义思想转变。当时他受业梁启超, 深受黄遵宪、谭嗣同等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之余, 蔡锷在《湘报》上发表了《后汉书·党锢传书后》及《秦始皇功罪论》两篇借古讽今, 针砭时弊的文章, 这也是蔡锷政党思想的起源。文中, 蔡锷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心党”与“气党”两种不同的党派, 肯定了党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并痛斥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党禁政策, 提出爱国志士应团结起来, 组成坚强的政党, 共同奋斗, 这便为其后来的政党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戊戌变法失败后, 蔡锷应梁启超推荐东渡日本留学, 起初研究历史及政法思想, 后进入日本陆军学校研习军事。留日期间, 蔡锷积极投身各种社会活动, 参与了刘柏刚组织的励志会, 并积极要求回国参与武装起义[2]18。蔡锷还与友人共同创建开智会, 鼓励启发群众, 进行斗争。20世纪初, 蔡锷与梁定福、杨竹生等人创立了留学会馆, 并与黄兴等人组织国民教育会, 以颠覆清政府, 建立新国家为宗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 蔡锷便回到上海, 从事爱国教育活动, 培育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 蔡锷领导了辛亥革命及反袁护国的斗争。这些活动都始终贯穿着其政党思想, 并有着民主进步、持续渐进的风格。

二、蔡锷对政党作用的认识及其政党政治观

1. 对政党作用的认识, 提出“培养为先”的思想。

蔡锷认为国家进步, 政党自然发生, 清朝政府之所以失政, 在于“虑人民起而干涉, 便使人民久困于专制之下, 不复伸展。”所以, 民国政府成立后, 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参政思想及爱国之情, 进而实现拯救国难, 发展民生的目的。另外, 蔡锷还认为政党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建设, 他认为“民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政党之作用便在于能行速而收效也。故将来政治界之中坚, 必为政党所左右”。蔡锷认为政党的组建非常必要, 他认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应有一个目标明确的党纲。对于统一共和党, 蔡锷根据“根据世界发展之趋势及本国国情, 应推选最有利的政策, 以巩固及发展民生”。为此, 他制定了“巩固统一、建设共和政治、发展国力, 并谋求行政区划谋求中央统一”的总纲领。另外, 他还非常注重党员素质的培养, 他指出一个政党想要进一步发展, 需要内部巩固, 党内分子之健全。所以, 在发展党员上, 他强调应选拔那些“足以齐民之表率者”入党。蔡锷还非常注重党德, 他认为一个政党应以国家之乐利, 人们之幸福为宗旨。同时, 还应以正常的途径开展党争, 只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所以, 政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民国初期政党林立及产生的无序党争现象, 蔡锷认为这些都是缺乏“党德”的结果。在仔细观察时事及国情后, 他主张应以培养为先, 否则其弊大于利, 有倒不如无[3]19。

2. 主张实行“政党政治”。

民国建立后, 随着民主政体的建立, 蔡锷便主张实行西方国家那样的政党政治, 由一党组织内阁, 其他政党有监督作用, 这样政府就可以兼听多方声音, 避免专断行为的发生。所以, 蔡锷积极组建政党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联合全国军政界及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 组建强固有力的政党, 借以监督政府, 指导国民”。在如何实施政党政治上, 蔡锷有着自己的观点:首先, 他认为国内的政党应少而精, 最好实行两党制。对于民国初年政党林立, 蔡锷认为此乃“诚心爱国者, 欲以政党促国家之进步”。但是, 他又认为在当时中国缺乏政党之能力及观念的情况下, 能在数月之内组建政党, “以博名望, 皆儿戏, 一哄而起无益国事, 徒增乱”。所以, 蔡锷提出将现时之政党自行解散, 并结合政见相同的分子, 先立雏形, 逐渐建立中华之二三大政党。蔡锷对同盟会联合其他政党组建国民党一事非常欢迎。蔡锷认为政党的运作应以国家利益为前提, 作为一名虔诚的爱国者, 蔡锷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民国建立后, 他将建设富强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 他认为政党的组建, 民主政治的实施都要以利国利民为宗旨。为了让党派的竞争有序进行, 他提出政党应基于宪法, “政党有时消长, 而政体仍定于一”, 宪法应由人民公意来制定, 而不是某一政党的行为。

三、蔡锷的政党组织观及其组建共和统一党的实践

1.“多则扰事”的政党组织观。

在政党组织上, 蔡锷明确提出了党的组建应追求强固、稳健的方针。他认为党的组织应具有稳健、实干的中坚分子, 他说:“以锷之力, 切谓治化演进, 政党自然而生。然政党之成必经熏陶始能健全, 而不能为一时之撮合。”这里, 蔡锷已经充分意识到政党必须有健全的组织及党内同志的团结, 所以对党内成员必须严加定格, 他提出:“本党成员应摒弃多数之虚名, 广为征引至于泛滥, 不如严加定格, 与具有常识、齐民之表率者结合, 则党不期有含弘光大之势也。”蔡锷认为政党在全国的数量不应太多, “多则扰事”。1912年初, 他便致电章炳麟等人, 提出同国民联合会、民社等政党合并为一个大团体, “海内健者应归纳吸收, 使之成为中华二三大党, 实乃国民之福祉”。此外, 蔡锷还是一位国家主义者, 他认为“政党主义勿走共和之虚名, 长国民无秩序之风, 应基于宪法, 促进国家政治之进行”。所以, 他提倡应先立宪法, 后组建政党, 便于国家政治的顺利进行。同时, 他反对激进主义, 要求共和统一党应选择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要义不求过高, 着眼应长远”。

2. 坚持军人的“不党主义”。

蔡锷在对西方国家政体制度研究过程中发现, 集会结社自由是文明社会的惯例, 唯有军人入党, 各国都有限制。针对民国初年军人纷纷入党的现象感到非常忧虑, 他认为“集会结社非流兵大员为之”。对自己为军人身份入党, 蔡锷解释道:“当时为政党的萌芽发展时期, 非鄙人提倡、赞助, 恐难以成行。一朝党务渐有头绪便脱离党事。”不久后, 蔡锷便致电袁世凯及各省都督, 提出军人“不党主义”。他认为军人入党有三大弊端:首先, 民国初年, 国防没有巩固, 整顿军政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军人为政界分心, 军事整顿便较难实施。其次, 军人入政后, 在遇到不同政见时, 便会以武力为后盾, 推倒内阁非常容易, 这便妨碍政治的顺利进行。最后, 军人入党容易使党政军混为一起, 不利于军队的管理及建设。所以, 军队应实行国家化, 这也是政党制度建立的必备条件。总之, 作为一名真诚的爱国者, 蔡锷将军始终将建立统一、强大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其政治理想, 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积极从事政党研究, 并投身于政党实践, 其对政党制度的探索不但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 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 组建共和统一党的实践。

武昌起义后, 蔡锷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 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 组建了新的政党建国团。由于“建国团”人数有限, 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 他继续谋求组建全国性的大党。1913年初, 蔡锷致电章炳麟、张謇、庄云凯、黎元洪等人, 指出:“民国成立, 经营缔造非合全国有能力之人组建一强有力政党, 借以指导国民, 监督政府。拟联合国内海外同志建立共和统一党。”这样, 民国联合会、民社团等开始合并为一个团体, 并筹集资金十余万元, 没等统一共和党本部正式成立, 蔡锷便积极在云南筹建支部, 并亲自担任支部长。为了尽快发展党的势力, 蔡锷又电催各府赶紧建立分部, 发展党员。当时的云南入党者就有千余人, 成为当时该党势力最雄厚的省份。在蔡锷的积极推动下, 共和统一党终于在南京成立, 并选举蔡锷、王志祥等人为总务干事。蔡锷对筹划党务及发展支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协助组建本部, 并电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组建江西、贵州支部。这样, 统一共和党支部便发展到全国十多个省, 党员达数十万人, 在参议院议员中占据三分之一多的席位。然而, 由于当时国内政党林立, 出现“徇个人之私而忘国家之安危”的现象, 蔡锷随即通电呼吁各党自行解散。当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共进会等党团组建国民党时, 蔡锷便宣布脱离统一共和党。此后, 他便主张军人不党主义, 不再参与党政事务。蔡锷虽然宣布退出政党组织, 但他仍非常关注政党组织的发展。

摘要:蔡锷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又注重实干的政治家, 他认为政党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积极参与政党实践, 组建共和统一党, 试图从理清政党政治的方式入手, 以矫正民国初年权力体制的反常局面。

关键词:蔡锷,政党思想,“不党主义”,实践

参考文献

[1]邓江奇.蔡锷政党思想论述[J].求索, 2003 (4) .

[2]胡涛涛.解析蔡锷的政党政治观[J].黑龙江史志, 2009 (3) .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及其区域实践 篇8

一、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的渗透: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兴起

国家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观, 常被用来解释和分析国家主权问题、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等。 国家主义认为存在一种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而对这种利益的保证和维护具有最大的正义性。国家利益有时也被表述为全民利益。 用宏大话语表述的国家发展战略, 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等就是国家主义精神的体现。显然, 国家主义带有元叙事的色彩。所谓元叙事是可以成为合法性基础与来源的完满叙事和权威叙事。一种叙事往往通过参照和求助于元叙事来使自身合法化, 这正是现代性的特点。当然, 国家主义还有很多特征, 如强调国家调控, 呼吁共同努力, 关注社会弱者, 扶持国有经济, 宣称资源国有等。 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国家主义的情结。

国家主义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必然要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 其中包括职业教育。 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渗透使得职业教育带有鲜明的国家主义特征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就此形成,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国家主义在把独自的国家利益放在本体地位的同时, 也强调国家本身是一个责任主体。国家责任主要体现在运用国家的力量去执行一些重要的任务。如现代化就是国家要承担的一项宏大任务, 这一任务又被分解为各个领域的若干具体任务。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也是国家现代化的持久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 职业教育本身被视为一项现代性的工程。 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国家理性支配下的国家行为。 公共财政成为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得到极大的彰显。

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往往有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这一目标目前被表述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目标的解释是:“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的制度化和人才成长道路的多样化, 推动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 不难看出, 这种顶层话语所持正是一种国家主义的立场。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符合国家利益的基础工程。

2. 职业教育要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出力。 教育要介入社会的改造, 推动社会的变化, 实现社会的理想。这是20世纪西方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属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中左翼, 强调教育对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人的制约作用[3]。 教育要有勇气正视和解决那些迫切的现实问题, 这正是国家主义特别期待的。 在解决国家现实问题方面, 职业教育具有极大的潜力, 如促进产业发展、保证教育公平、创造人力资本红利、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实施底层关怀等。

在现代社会, 职业教育确实表现出很强的发散性和渗透力, 并且事实上已经介入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 早在2005年, 结合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热点问题, 如“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工业化等, 国家及时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解决国家现实问题服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4]国家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 而职业教育则是国家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不能不说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职业教育的真实内涵。

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主义认为存在一种高于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 但与此同时, 也强调国家应当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补偿利益受损者, 以保障社会正义。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实际上是当前国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确实存在一个人口众多, 且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底层群体。 国家在破解这一问题时想到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和大众性的特点, 与社会底层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有研究者因此指出职业教育是实施底层关怀的一条现实途径, 而关怀的主体正是国家[5]。 目前底层关怀已经转化为一条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就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提供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政策已经在2009年付诸实施。至于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够实施底层关怀, 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职业教育能够保障个体的就业, 提高个体收入。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兴起

在国际政治意义上, 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相对立, 要面临全球主义的挑战。在国内政治意义上, 国家主义面临的问题是, 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地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地理的概念。一个区域往往有其与众不同的经济要素及其分布特点, 基于此形成了区域经济这一概念。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总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展开的, 在空间上是从属于某个区域的。 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当职业教育真正介入区域经济, 成为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并且区域经济也为职业教育提供改革的线索和发展的持续动力时, 职业教育就会获得一种区域性。 区域职业教育就此形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渗透, 它们之间的传统界线会变得日益模糊, 整体上会形成一种相互调适的关系。 这种相互调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 区域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来界定的。与产业对接被看作区域职业教育形成的标志。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途径来实现。事实上这种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 专业即学业门类, 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时空中被建构出来的。 在这一过程中, 有许多社会因素参与了专业的建构, 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正是区域的产业结构状况。专业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结点。 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行业与企业会把人才的需求信息特别是一些迫切的需求转化为人才订单;职业院校拿到这些订单后, 会利用现有的专业平台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人才, 也可能需要对既有的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升级, 甚至着手设置新的专业。 当然, 职业院校也常常会主动地去开拓市场, 激发企业与行业的潜在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建构新专业的契机。 那些市场表现好, 其中处于引领和支配地位的专业往往与产业有着良性的互动。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对专业的建构和解构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如湖南省对该省的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近3年 (2009-2012年) 共新增中职专业50个、 高职专业74个, 调减中职专业32个、 高职专业17个。 全省中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专业177个和414个。 这一专业规模与结构基本上覆盖了湖南省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 基于岗位能力研制教学标准, 基于专业的特点选择课程模式,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 基于技能形成规律设计实践教学等, 这些都是影响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基本的问题。

2. 职业教育为区域城镇化创造人力资本红利。 对城镇化的介入和推动同样是区域职业教育一种正在发挥的功能。介入和推动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004年起国家实施了由公共财政支持的“阳光工程”, 其目的就是通过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推进城镇化,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庞大的农村人口意味着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存在巨大空间。 有研究预测, “如果到2020年, 近3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达到城镇人口同等受教育水平并实现就业的话, 这将使中国有效利用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增长一倍。 也就是说, 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使之转移到城镇并实现就业, 就等于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先决条件。区域职业教育无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

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人口红利理论下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人口红利是指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口条件, 如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社会抚养率低等。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有研究表明:“从1978年到2008年, 我国劳动力人数增加贡献了经济增长的9%, 人口的质量 (平均教育年限) 提高解释了经济增长的10.4%, 人口因素一共贡献19.4%。其中, 总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贡献占6%;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 也即纯粹的人口红利, 对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贡献占3%。”[7]当然, 国家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低生育水平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这意味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开始逼近。于是, 经济学界又开始提出把人口红利转变成人力资本红利的观点, 并把它称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将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是我国获取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所在。”[8]区域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 进而促进劳动力的结构升级。劳动力结构升级被认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前提条件, 也是城镇化的持续动力。

三、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区域实践:我国职业教育的当下境遇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与区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副面孔。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副面孔之间是什么关系?国家与区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 区域是服从和隶属于国家的区域, 也是一个被国家渗透、由国家来控制和塑造的区域, 而国家是一个被区域化了的国家。发展区域经济, 推进区域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利益。在区域的治理上, 国家会对地方政府进行授权, 而地方政府则要忠诚于国家, 忠实地执行国家层面的政策。我国的政治体制的性质决定了这一点。国家要做的就是在某个重大的前提和原则下来协调区域与区域之间, 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 平衡各种利益冲突, 具体涉及的事务有政策的、项目的、资源的和资金的, 等等。地方政府在其所治理的区域内也是做同样的事情。这是讨论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与国家性的基本语境。

当把职业教育放在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与区域现代化的交汇点上进行审视时,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区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现实的支点, 区域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也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区域职业教育是国家授予地方政府的重要权责, 而国家主义则是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原则立场。简言之, 区域职业教育是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一种区域实践。这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当下处境。关于这一结论可以再补充两个方面的事实。

1.区域职业教育对国家方针政策的遵循。国家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神圣性, 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一种不能动摇的态度。《教育规划纲要》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 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 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 开展教育改革试验, 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1]区域职业教育自然不能超然于这一规定之外。贯彻和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正是摆在区域职业教育面前最大的规则。而《国家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则是治理区域职业教育的基本依据。

2. 区域职业教育对国家教育特色的彰显。 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 常常会追求一种国家教育特色。《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1]。 国家的教育特色如何彰显,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 高等教育领域则存在规模扩张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尖锐矛盾。彰显国家教育特色任重道远。职业教育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学业困难学生, 另一方面又促进这些学生的特殊发展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54.13万人, 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7.17%[9]。 由于职业教育基于工学结合建构起了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因而其人才培养的效果日趋显著。 另外, 职业教育也有可能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这缘于其与技术进化的密切关联。 职业教育能够彰显国家教育特色, 这一点事实上已经被许多国家的经验所证明。 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出, 要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而推动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

区域职业教育的兴起是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背后最大的原则立场仍然是国家主义。 在职业教育领域, 国家、地区都是利益相关者。 当企业、职业院校和公众等意识到自己也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时, 职业教育领域的利益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发达国家已经呈现了这一种趋势。 国家主义是否会继续影响职业教育, 区域职业教育如何推进, 区域职业教育是否会对国家主义做出新的回应, 所有这些问题仍将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c24280f763231126edb11f4.html.

[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34.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5]李尚群.底层关怀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 (03) .

[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8.

[7]车士义, 陈卫, 郭琳.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J].人口与经济, 2011 (03) .

[8]王健, 李佳.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获取之解[J].现代财经, 2013 (0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性 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总结。它从制度的高度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应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 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它从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 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 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在实践中, 人不仅认识了世界, 而且改造了世界, 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质, 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 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这些成果最终“凝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前行的根本指针。

二、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

建国后, 我国没有管理现代经济的经验, 知识不足, 技术落后, 而苏联有了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 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我们而言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 我们“以苏为师”。苏联“老大哥”把全苏计划和管理机构动员起来, 帮助我们搞了一个有计划按比例建设的轮廓, 又承担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项骨干工程的设计、设备供应和技术指导的任务。可是, 随着实践的发展, 我们察觉到苏联经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其一, 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估计上, 脱离国情。斯大林1927年提出全面进攻资本主义, 1936年提出建成社会主义, 1939年提出过渡到共产主义, 1946年提出“在一国建成共产主义”。其二, 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 片面发展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1953年与1928年相比, 农业增长17%, 轻工业增长6.3倍, 重工业增长29倍。其三, 在体制上过分单一, 高度集权。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过分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政治体制——高度集权 (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 等等。

苏联经济发展和体制上存在的上述问题, 毛泽东早已察觉到, 因此, 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 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少走弯路, 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取得了许多方面的初步成果。代表性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平同志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 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总结起来, 一九五七年以前, 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还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这充分说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初步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说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 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 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 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 哪个地方水浅, 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 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 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 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

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摸着石头过河”这一中国民间智慧成功地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初期, 邓小平讲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既不知道路在哪里, 又不知道水的深浅。确实, 开拓新事业, “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之际, 胡锦涛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节点”意义。它标志着经过我们党长期奋斗、创造、积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成型, 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也体现出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引下,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再一次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还“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意味着我们在相当多的事情上再也用不着“摸着石头过河”了, 因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好办法已经凝结为制度可以让我们照着去行动了, 这些制度甚至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都已经铺好轨道, 不用再走弯路, 不用再折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模板”。它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 过渡到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制度形态, 为改革、建设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和准则, 可以避免左右摇摆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1975-1982年, 第256页

[2]《邓小平文选》, 第258-25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篇10

党的十八大凝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部、北京市等先后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让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蔚然成风,方兴未艾。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要在如何“融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及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从北京市近百所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地调研发现的案例中选择出来的,现以专题形式予以发表,旨在展现一线中小学在结合区情、校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丰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多元途径与方法,如义务支教、经典传承、同伴引领、家校联动、红色游学、班级管理、课堂渗透、舞台体验、榜样示范等,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在这些文章中,《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则是对入校调研过程中校长和教师普遍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希望能够起到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坚定信念、促进行动的作用。

当代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青年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75-03

一、青年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毛泽东自小成长在素有忧国忧民、躬行实践优良遗风的湖湘大地上,巨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着青年毛泽东从书斋求学走向现实斗争,一步步地完成了他的思想转变,最后趋归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毛泽东曾说过,“凡吾思想所及者,吾皆有实行之义务”,湖湘学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他们认为,人生现实是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受此影响,毛泽东价值观中的实践特征是“实践至善”。要至善,必实践。要实践,必深入社会。

再美好的人生理想,再动听的主义学说,如果不去实践,或者无法实践,在青年毛泽东这里是必然要被抛弃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是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文化的生命力所在。青年毛泽东面对异彩纷呈的各种主义、学说,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因此,毛泽东实践了一大批救国图强的武装斗争,湖南自治运动和驱张运动强调的是“人民自治”,反对谭延恺的“湘人治湘”主张的是“湘人自治”,但这些运动都失败了。

实践的失败,事实的教训,使他认识到紧靠和平的群众运动,是不可能使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自动让出手中的权力的。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分析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具有探索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重要意义:第一,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次伟大的尝试。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为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结合,并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第三,在实践上,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对外受帝国主义的操纵,没有民族独立;对内受反动势力的压迫,没有民主权利,处于这样重重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必须拿起枪杆子,建立和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义无反顾地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舍此别无他途。“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从不放松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并且努力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行动的方针。毛泽东十分注意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修正或充实原有的想法,他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反复强调:“政策必须在人民实践中,也就是经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和错误的程度。”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日益地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成为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在中国革命的一些问题上,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观点,他提出的主张、方法和政策,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相符合的,并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他坚决反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割裂开来的做法,多次强调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这里,他既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肯定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实践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是比理论更为基础的东西,他经常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在他看来,理论的作用就体现在它能够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是这个原因,毛泽东学了理论以后,他并不像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一样用“本本”来套中国革命和建设无限丰富的实践,相反,他以自己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去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够自觉地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出发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显示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又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作用的积极体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通过反复实践进行比较和总结,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是治政实践、治国安邦思维的经验总结。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并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承担历史使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抓住当代青年这个关键的成长成才阶段,因势利导,积极灌输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成果,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提高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水平,加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的重要契机,具有树立当代青年崇高追求、远大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当代青年,必须走出书斋,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首先,执行党的现行政策,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当代青年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做到不偏“左”,也不偏“右”。

其次,培养具有崇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当代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价值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正能量升华。是当代青年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完美体现。

再次,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是当代青年自身成长成才,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境界和时代使命。

五、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青年的途径

1.党组织与团中央的培养

从历史经验来看,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当代青年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接受科学理论的感召和指导,努力做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要思想的开路先锋。夯实基础,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出一条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团中央作为共青团的最高领导机关,承担培养以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2008年6月,团中央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对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指导意义。《纲要》指出,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2.高校积极培养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校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途径,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播和引导青年学生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责任。高校要积极以创新的思维加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加强教育,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意志锻炼,使大学生应从各自所学的专业出发,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形成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这种坚定性还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3.当代青年在实践中做“智本家”和“奉献者”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求当代青年能做“智本家”,努力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011年暑假期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成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于无锡打造低碳生态城的调研”,团队围绕“低碳行千里,环保进万家”的主题,以切实提升基层广大民众低碳环保意识,促使民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无锡建设低碳生态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目标,充分运用新媒体力量,还引入新浪微博大屏幕直播,大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下乡和走访活动。解决了部分污水处理、水环境保护问题。

加强社会志愿活动,二是要求当代青年做“奉献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仅2003年6月的一次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报名参加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中就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17人、本科生251人。如今,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生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们表示,要向老一辈西部创业者学习,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里立.青年毛泽东趋归马克思主义的路径探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2]钱永祥.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培养[J].青年探索,1991,(5).

[3]杨勇,张军.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实现的塑造[J].改革与开放,2012,(6).

实践主义 篇1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道路建设、安全饮水、住房改造、村容卫生、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实践课题,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早在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就作过部署,之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二、土右旗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建设投入不足。土右旗作为一个农业大旗,共有96个新农村试点村。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方面,由于旗、乡财力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上级部门的项目投入资金也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农牧、林业、水务、扶贫、开发等各部门资金投入整合力度不够,使用比较分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益,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不强。土右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旗,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批成规模、有实力龙头企业和工业支柱项目的带动和支撑,经济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短时间内工业对农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反哺能力,新农村建设困难较大。

三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葵花籽、药材、农畜产品交易等一些土右旗具有传统优势的专业市场由于投入不足、设施不配套等因素,目前呈现逐渐萎缩趋势,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正常流通销售。

四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土右旗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但由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转化增值水平不高,使得资源优势尚未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农民增收压力较大。同时,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畅通,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广大农民群众和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思路不够清晰,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市级帮扶部门、企业的帮扶积极性高,资金投入相对较多,支持力度大,旗、乡两级单位、乡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成效也十分显著,但部分试点村群众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投工投劳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

三、土右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大劳务输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推动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修路上电。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

上一篇:原创节目下一篇:体操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