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2024-07-29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共7篇)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篇1

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会议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刘云山为何强调“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23日在京主持召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真正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达到在思想上作风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12月24日《人民日报》)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理应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扪心自问究竟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业绩优不优,从而知不足而奋进,切实为人民用好权、履好职。

“照镜子”,才能仰首无愧于党。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员干部言行的标准尺。领导干部多以党章为镜,对照查不足,找差距。看一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章要求,是党性修养这顶“帽子”戴歪了,还是“党员义务”这条“领带”忘记打,照一照党章这面“镜子”,便一目了然。

“正衣冠”,才能俯身亲近于民。“干部好与坏,群众说了算。”领导干部是“乐民之乐”、“想民之想”、“忧民之忧”还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个别领导干部常是出门小轿车、进门办公室,与群众隔得远了,自然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忘记了他们的面容,更谈不上“与民偕行”。领导干部要多“正衣冠”,看看自己步伐是否和群众一致,是慢还是快,虚心向群众请教“走路”要领,才能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与之“并肩走”,听取真言、了解真情。

“洗洗澡”,才能抵制病毒侵扰。房间器具长时间不打扫,就会覆上一层厚厚的灰,人的思想亦如此,有了“污渍”不清洗,便有可能危及自身。如王立军、李春城等,他们无一不是受私心杂念摆布,忘记了“清洗”,最终由“疾在腠理”发展至“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领导干部要多“洗洗澡”,去除一下身上的不实之“泥”,浮夸之“泥”,教条之“泥”,形式之“泥”,讲真话、办实事、解民忧,深刻自我剖析,诚恳接受批评,在组织的有力监督下听

招呼、守规矩。

“治治病”,才能挺胸轻装前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不应为了个人升迁、一己政绩和个人私欲,想病了、想疯了,而要坚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自觉抵御外部的一切不良因素干扰,坚持廉洁从政,把发展好民生为己任,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接地气,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深刻领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汇聚和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刘云山这记警钟敲得很及时,很有必要。每位领导干部不妨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不断夯实宗旨观念,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三入”。

一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

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 张高丽 俞正声 刘云山 张德江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内容提要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才能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党的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生产力视角全面审视社会体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强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这是唯物史观真理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强调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经济社会条件越来越向着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改进,直至人不再听命于形形色色异化力量的支配,得到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必然会实现;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就必须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揭示、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高价值的追求,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摆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与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追求是高度统一的。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权益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说到底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新变化,不仅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经济权益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不仅要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

对谁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回答,是检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试金石。唯心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天才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变革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者,一切社会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我们还应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自发实现的,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党执政,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以更好地领导人民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始终是围绕人民创造历史来推进和展开的。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回顾历史,无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风景这边独好”的顺利发展时期,我们党总是通过贯彻群众路线来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今天,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好地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就要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既确保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又确保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要通过贯彻群众路线,给人民群众指明前进方向,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造主体、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主体,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自始至终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于执政党来说,人心向背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如果人民不拥护、不支持,无论掌握多么强大的国家机器,最终都会被人民抛弃、失去执政地位。纵观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表面上反映的是不断重复的政权兴替,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不断选择新的利益代表和政治代表的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才能保持自己的性质、宗旨和本色,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对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我们党始终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

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微观层面看,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 的领导实践过程;从宏观层面和长时段看,则是党践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人民利益,防止被人民群众抛弃的政治实践过程。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增加了因脱离群众而变质的危险。还应特别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自身出现许多新特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创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群众路线新形式,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特点新规律,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汲取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肩并肩、心贴心,使党的执政实践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切执政实践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始终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必须对上级负责、对党负责。但应看到,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所以,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是高度一致的,对党负责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人民群众的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优劣,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满意来展开。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像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贯彻好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必须把自觉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基本政治要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人民群众必须心怀敬畏,经常用人民群众这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篇2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 是有效地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首要问题。倘若实践主体没有对待群众的正确态度, 就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方法。历史上剥削阶级及其政党、代表人物, 一般都是坚持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过程, 因而在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上, 就是一种英雄史观的态度。在历史上, 也有些进步的思想家、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某些封建君主, 提出过某些重民、贵民的思想, 但他们并不是从人民利益出发, 而是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 以承认剥削阶级和英雄人物对人民群众支配的合理性为前提, 因而在对待群众态度问题上, 不可能摆脱英雄史观的制约, 采用的也是一种君贵民轻、君尊民贱的“牧民”态度。

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史观,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对待群众的态度,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史观 (即群众路线) 的态度, 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把群众看做是真正的英雄的态度。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因而在解放活动中, 应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和历史主动性, 广泛宣传教育群众, 放手发动群众和最大限度地组织群众, 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领导他们前进, 而不要恩赐、包办群众, 站在群众运动的对面反对他们或站在他们后面批评他们。二是做人民公仆的态度。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唯一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干部, 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都应勤政为民, 履行人民公仆的伟大责任和义务, 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是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 每句话, 每个行动, 每项政策, 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 以向人民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 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态度。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者、命令主义者和尾巴主义者, 由于他们没有这些对待群众的正确态度, 群众就不信任这样的干部, 他们就不可能运用正确的群众路线方法。

二、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问题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问题, 也是运用群众路线方法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 一种是对待收集材料方面的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收集来的各方面的意见, 从总体上说是丰富的、接近于客观实际的, 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认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不同, 就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片面的和全面的区别, 领导者倘一概听之信之, 以为群众中有人反映的怎样, 事实上就会是怎样, 就会给一些抱险恶用心的人, 借领导之手陷害他人的奸佞小人以可乘之机。相反, 领导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 才能据此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另一种是对待对领导工作方面的意见。领导充分发扬民主,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如果他们的态度是恭敬、真诚的, 并且群众认为他们是可以信赖的话, 他们就可以从群众中倾听到对自己工作的各方面意见。这种群众意见, 直接涉及对本人工作的成绩缺陷、功过是非的评价, 往往难以正确对待。对于自己的成绩、优点、表扬方面的意见, 领导者要有清醒的头脑, 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绝不可以骄傲自大。对于自己的错误、缺点方面的意见, 领导者应以“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

要正确对待群众意见, 领导者在运用群众路线方法过程中, 必须善于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把民主和集中辩证地统一起来。离开了充分发扬民主, 只有上级领导机关凭片面的或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 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 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计划。但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充分发扬民主是为了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 而不是迁就群众的错误意见, “群众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相反, 领导者要在保护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根本前提下, 敢于批评群众的缺点, 这也是向人民负责的要求和表现。集中又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脱离民主的集中, 置群众意见于不顾, 搞“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实际上是在搞家长作风和专制主义, 是与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背道而驰的。

三、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 包括正确处理领导积极性和群众积极性的关系、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中, 命令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 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积极性,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 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 违反了群众自愿的原则。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 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 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 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2在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中, 尾巴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 则是因为他们当广大群众有积极性时, 而他们自己则没有这种积极性, 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 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要避免尾巴主义的错误, 我们的同志就应做到先于群众的觉悟程度, 并且做到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这样就可做到既领导群众前进一步, 又不犯命令主义的错误。

在领袖和群众的关系上, 实践历史观认为, 一方面, 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需要自己的领袖。没有无产阶级领袖对群众的预见作用、教育作用、团结作用和指挥作用, 就不可能有自觉的、成功的共产主义群众运动。另一方面, 领袖必须依靠群众。无产阶级领袖本是群众中的一员, 是从群众运动中产生出来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没有群众, 也就无所谓领袖, 因而无产阶级领袖又必须依靠群众。无产阶级领袖由于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站在群众斗争的最前列, 是在群众运动中自然形成的, 因而他在群众中就享有崇高的威望, 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群众对领袖的热爱, “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3但是, 热爱领袖, 不是要盲目崇拜领袖, 因此, 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经验教训证明, 领袖反对个人崇拜, 那么他在实际工作中就能贯彻群众观点, 实施群众路线方法,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顺利发展;相反, 如果领袖默许个人崇拜, 那么他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贯彻群众观点, 实行群众路线方法,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就会遭到破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四、克服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观念性和体制性障碍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和处理党群关系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在党群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出现的问题。首先,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观念性障碍。中国共产党施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以群众观点为指导思想的。要贯彻群众路线, 实施群众路线方法, 就必须树立明确的群众观点。“没有明确的群众观点, 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路线。”4应该说, 自实践历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提出和实施, 群众观点早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是, 我们今天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是:这种共识是否真正变成或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共产党员和领导者的共同信念?应该看到, 一种信念的树立, 既依附于现实社会倡导的政治观念, 还要受到社会现实及复杂的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 其中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

事实上, 现在的人民在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 存在的观点是复杂和多元的, 除了占主流的群众观点外, 还存在着其他的思想观念。这一方面由于群众观点受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变化, 改革带来的利益分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等因素带来的冲击, 同时还因为它始终受到我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代表的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人的思想深处的确存在着将群众观点与民本思想相混淆, 甚至以民本思想取代群众观点的问题。我们认为, 党的群众观点在重民的方面与传统民本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但是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党的群众观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一致性为出发点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和向人民群众学习是群众观点的基本点。它蕴含了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公民权利、党依赖人民等民主思想, 而民本思想代表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实质上是把民众视为君主统治安稳和政权得失的一种手段, 具有明显的工具主义性质。由于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 我们不难理解, 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虽然知道要依靠人民群众, 也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但没有把人民群众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放在首要位置, 而是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按照他们的愿望和想法去做, 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执行他们官僚主义的工具。另一方面, 我们许多人民群众也因为同样的错误观念影响, 产生了强烈的圣贤情结和依赖心理, 也习惯于“你说我做”, 把发展自己的使命寄托在“父母官”身上, 把公正的期望寄托在“包青天”身上。所以, 要正确的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 都要克服观念性障碍。

其次,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体制性障碍。无产阶级政党、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 要贯彻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一方面, 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必须设计和提供出有群众参与和监督的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以保障其正确实施;另一方面,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中, 又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能够改变群众与党、群众与政府、群众与领导关系的群众的被动地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就很难克服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也极易出现在贯彻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名义和形式下, 不断地发生“代群众思考、代群众做事”, 只许群众赞成不许群众反对的强迫命令, 甚至违法行政的事情。所以, 要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就必须建立健全这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在这方面的制度规范尚未健全的现实情况下, 就必须依赖党和政府领导机关、领导者的高度自觉性, 坚持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来克服这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注释

11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2版, 第790页.

2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2版, 第1095页.

33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邓小平文选》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第235页.

“第一军规”与党的群众路线 篇3

一、“第一军规”的形成

“第一军规”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始终坚持了实践第一、群众至上的根本原则。

(一)雏形初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产生

1927年9月29日,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部队驻扎后,有的官兵挖了老百姓的红薯,侵犯了群众利益。10月3日,毛泽东在枫树坪向刚刚改编了的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宣布了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1927年10月中旬,当红军队伍抵达遂川县的大汾时,突然遭到地主武装袭击,一时被冲散,战士们又累又饿,有的战士看见老乡们种的红薯,不管三七二十一扒出来就吃。还有少数战士行动散漫,不听招呼,甚至还乱拿群众的东西。针对上述情况,10月24日,毛泽东同志向大家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条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1月4日,工农革命军攻占了遂川县城,建立了中央遂川县委和县工农兵政权,在部队广泛接触群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毛泽东发觉这些问题后,于1月25日在遂川李家坪把部队集合起来,宣布了最早的“六项注意”:第一,上门板;第二,捆铺草;第三,说话要和气;第四,买卖公平;第五,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第六,不打人,不骂人。

3月28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湖南桂东沙田圩,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由于受“左”倾盲动错误的影响,有一次革命军在烧土豪家的房子时,竟殃及到了旁边老百姓家的房子; 打土豪时,竟然错把老百姓娶媳妇的新嫁奁当做土豪财产予以没收。针对部队发生违犯纪律的情况,4月3日,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在桂东沙田老虎冲三十六担丘的田中,对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和桂东的地方武装,正式颁布了三条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农一点东西;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二)变化发展:“六项注意”发展为“八项注意”

1930年5月,红四军代表熊寿祺在第一次全国红军代表大会作报告时,详细阐述了三条纪律、六项注意。此后,毛泽东、朱德在革命实践中对六项注意作了修改,把第六项改为“损坏东西要赔并须爱护公物”;增加“七,不得胡乱屙屎;八,不搜敌兵腰包”两项,使之发展成为八项注意,并写进《红军士兵会章程》。1931年,红一方面军总部对三条纪律八项注意又作了进一步修改。三条纪律中的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由第三改为第一;八项注意中的“不得随便屙屎”改为“不随便大便”。至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形成。

(三)固化定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定型。

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原先在南方宿营时要用门板和稻草铺地睡觉的情况,在红军主力长征转移到北方以后就不再有了。部队在南方住宿时,常借用老百姓的门板作铺板,借用稻草作铺草。各家的门板高矮大小不一,部队撤走时如果不物归原主,一大堆的门板就对不上榫,故规定了上好门板、捆好铺草再走。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两项内容不再出现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中,增加了“第一实行抗日的纲领,最后胜利才有保证”“优待俘虏要周到,瓦解敌军工作最重要”等内容。过去的具体事物和行为指向逐渐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和概括性。

1947 年10 月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范。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二、群众路线的发祥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对群众路线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现存史料来看,它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最早表述,开创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先河,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原创性阐述,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标志。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奠基者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之前,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总结。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之后,党的群众路线的概念才逐步形成。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就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同年11月,李立三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首次使用“群众路线” 这一概念。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处提到群众路线。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確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党的七大的召开,标志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可以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的认识的一种深化和拓展,为后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诠释者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条文形式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具体化的诠释,使群众观点从理论化的概念变成有血有肉的具体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和实际起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条款充分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以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群众路线。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对干部和军队具体要求的生动体现。再比如“八项注意”中的“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等都是用具体化的条款规定了尊重群众,与群众平等相处,维护群众利益的针对性要求。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规范者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之前,党内并没有从制度上或者纪律上提出要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处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是以这种铁的纪律, 将践行群众观点上升到制度规范的层面。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质内涵的第一个宣言书,它在昭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的同时,也阐释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是群众路线由简单的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经验走向制度化、具体化的第一步,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发祥。

三、军规精神的弘扬

军规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群众路线的发端,弘扬军规精神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它不仅是带领群众、发动群众、充分激发群众创造性的思想武器,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一)稳固思想,始终坚持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坚持为群众服务,既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也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

要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用强烈的公仆意识,始终将群众当主人;要用强烈的为民意识,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要用强烈的平民意识,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时刻保持赤子般的爱民、为民、亲民的情怀。只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维理念,我们才能从人民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满腔热情地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

(二)把握重点,坚决落实群众路线的各项要求

要使党的群众路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要重点突出作风建设。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必须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而作风又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聚焦,我们就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吹尽狂沙始到金”,作风越好情越真。只有不搞“四风”了、不拼关系了、不吃吃喝喝了,干群才能真正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等距离交往”的观念,牢记交往之中有纪律、有形象、有政治,不能垒“小山头”、拉“小团伙”、结“小圈子”,而应在真心相待、用心工作中升华群众情谊。

要领导带头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作风,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广大干部才能积极跟进,改进作风才会立竿见影,取得实效。

要知行合一落实到位。我们讲军规精神,讲群众路线,说到底还是如何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只有注重落实,将党的群众路线各项要求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才能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

(三)健全机制,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的任务更加繁重。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把握为群众服务的新要求,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标准,健全为群众服务的机制。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做群众工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认真贯彻执行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眾工作的论述,坚持和运用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一步揭示了新形势下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规律性,明确了我们今后的工作要求、努力方向和创新路径。

党的群众群众路线心得 篇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于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现结合单位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谈下面几点学习心得体会。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其实毛主席在几十年前就给出了答案:“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要“内化于心”,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将为民服务理念扎根于普通党员心中。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供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上总体情况是好的,广大人民群众总体是满意的,这些应当给于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凡此种种,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党的根基。因此,党中央开展这次活动,可以说“正当其时”。

三是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引导和督促干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要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本领的重要途径,坚持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建立联系点、联系困难群众、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帮助工作等做法,鼓励党员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锻炼。具体落实到瓯飞事业,要进一步深入工程一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瓯飞政策的能力,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各方关系、让瓯飞建设项目始终与民生利益一致,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维护瓯飞建设和谐稳定的局面,四、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

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实际上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为题的表征。以此为突破口来狠抓党内作风改变,整顿党内作风,充分显示了中央对这一问题的清新认识和坚定决心。平凡成就伟大,劳动创造辉煌。现在广大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推动发展的实践者,也是成就梦想的实干家。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筑就梦想的征程,总会遇到艰难坎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实现梦想,除了顽强拼搏,别无他途。瓯飞工程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让我们劳动群众更加有力地唱响“劳动光荣”的强音,坚决反对“四风”,开展立功竞赛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王晓东

党的群众路线 篇5

国土资源工作权大责重,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土资源工作的效果。近年来,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国土资源系统在保障科学发展、保护国土资源和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要看到,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资源工作的面临“两难”更加严峻,这其中固然有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细分析,却也与作风和职能转变不到位不无关系,正如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国土资源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的,中央要着力解决的“四风”问题,在国土资源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因此,在国土资源部系统开展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推动国土资源工作进一步明确方向,改进作风,创新发展,将其作为提高水平的重要契机和有力抓手。特别是国土资源部党组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维护权益、执政为民” 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为民务实清廉”确定了国土资源工作的具体“落点”,是实干、真改、真转的行动体现。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又是国土资源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从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的经验来看,政府的权威来自法律,也来自民众的信赖,而政府只有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管自己应管的事,才能令行禁止,具有权威;如果超越法定权限,什么都管,沦为事务主义者不能超脱,就没有权威,是只有权而没有权威的政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的自身建设进入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演进的新阶段,建立公共管理新体制、实现多元共治的治理,是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取向。这对处于改革深水区,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对于加快国土资源部门职能转变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姜大明部长概括了“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跑部前进”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市场的作用。这就一语中的地点明了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中作风转变、职能转变不到位的突出表现和转变方向。

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领导干部克服观望心理,同样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场“大考”,党是组织者,领导干部是考生,群众是考官。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态度如何,效果如何,群众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观望,群众看在眼里;群众心里有杆秤,谁工作作风优良,群众记在心里。改进工作作风,要由民作主。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充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党的群众路线对照 篇6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所决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领全院职工,凝心聚力,关爱群众、走进人民群众,用心服务,不断推进医院各项工作,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党的群众实践路线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作为医务工作者,关爱百姓健康,立足本职工作,是职责更是义务,始终告诉自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首先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践行群众路线

医院的党委首先加强对医院全员职工的议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党员同志,通过多次会议、讲义、观看电影等活动,加强对群众路线的教育。同时医院在院网平台开设党建专栏,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挂在网上供广大党员学习。全院各科开展走进百姓实践活动,例如:“七个一”、“最美夕阳红”、“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学习讨论会等等。专家入社区、到学校、上街头、下乡村开展义诊咨询,为居民提供服务。走进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志愿者服务。通过讲座、群众互动、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对常见病治疗和预防保健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免费开展测量血压、血糖等项服务,同时还开展了送医上门活动,颇受群众欢迎。院内党委支部组织学习、讨论、开展各项为患者带来方便的服务,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医疗、服务、设备等各方面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组织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党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群众观念。真正地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生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本人时刻提醒自己跟随着党的步伐,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用心地把工作做细,做到患者无小事,事事关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落实到自身行动上,努力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二、其次做好本职工作,践行群众路线

我是一名党员同志,我深知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是最贴近群众的行业,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为人民群众消除病痛。要有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地对待每位患者,视患者如亲人,为患者所想,及患者所急,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善于沟通与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微笑服务对待每位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时刻牢记住安全工作无小事,病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真正地让病人感到放心和满意。因此我要不断地加强业务起初理论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我想“践行群众路线”是最好的答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做得好与坏的首要标准。在工作观念上,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做到心中有群众,病人的健康,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终身奋斗的目标。在工作能力上,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工作者,最好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党的政策,路线,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讲解健康卫生知识,多用群众语言,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党章对照方面,对于新党章的新特点、新要求把握不透,理论学习有待加强。自身对于党员身份自身要求还不够高、标准还不够严,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十八大后修改的新党章的新特点、新要求还存在着一些把握的不够准确、透彻的地方。

(二)是在群众期盼方面,存在对于护理人员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还不够强的问题不够重视。在对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群众等方面下功夫不够多。

(三)在改进工作作风要求方面,对贯彻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要求的贯彻落实还不够严密,工作主动性不足,超前服务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工作满足现状,缺乏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四、今后的打算

通过参加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我更加认识到凡事必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从群众利益出发,做实事。要做好以下几点:

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道德观,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科研知识的学习,既要向领导、同事、群众、实践学,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能力。

提高工作能力:我们的服务对象是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要具备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提高医疗以及服务水平,让患者及家属满意,促进康复。提高自律工作:对待工作要力求严谨、务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流程,更要具备慎独、仁爱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总而言之,作为党员医务工作者,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要以医院的精神“精诚、仁爱、和谐、创新”,明确努力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我们必须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下,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党的群众线路,一切为了群众。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共产党,群众路线

我们党九十多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发展成就说明了“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而形成的一项精神财富, 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面思想旗帜。新时期,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变化多端, 国内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多,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完善党的领导,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什么是群众路线

1962年初在扩大的中央工作全会上, 刘少奇同志精辟地论述道:“概括地说, 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第一, 信任人民群众, 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 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 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1)

(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纲领, 是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社会主要矛盾, 提出的党在不同时期所要坚持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制定的政治路线必需代表群众的利益, 满足群众的愿望, 反映群众的需求, 群众路线正符合这样的要求, 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二)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2) 我们党在中国革命这片海洋中, 找到了群众路线这个“桥”, 为实现党所规划的宏伟蓝图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认识路线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等, 这些活动都是以群众为主导的。只有将认识从群众中集中和提炼出来, 再把认识放到群众中去检验, 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 我们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正确、生动和丰富。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

(一) 能促进社会稳定

群众促成了社会的稳定, 社会的稳定程度取决于群众的力量和活动形式。社会稳定包括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等, 这些其实就是人民群众经济文化利益发展的稳定。正确代表和维护群众的经济文化利益, 就要按照群众路线的要求去制定方针政策, 促进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在稳定中深化社会改革, 实现社会发展;在发展中推进社会改革, 维护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社会稳定, 加快发展速度。新时期,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把维护稳定、深化改革和实现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形成稳定合力, 增强改革动力, 提高发展能力, 从而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 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运行。

(二) 能完善党的领导

党是群众路线的制定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艰苦斗争、久经艰难考验形成的, 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是历史所赋予的, 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虽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但党的工作也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因此, 党中央历代领导人都强调, 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以恩赐的方式对待群众, 与之相反, 要坚持以民为本、情为民系;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凌驾群众之上, 与之相反, 要坚持以民为根、利为民谋;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以掌握脱离群众的权力, 与之相反, 要坚持以民为基、权为民用。这些理念构成了群众路线的本质内涵, 是党领导群众和检查自己的重要原则。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 各级党员要在政治上坚定立场, 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要在思想上保持清醒, 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要在作风上求真务实。认识和掌握群众路线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这对改善党的领导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 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群众路线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走群众路线要尊重和贴近群众, 要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 解决群众的困难, 这是联系群众最为紧密的方式, 是启发人的灵感、影响人的思维、发挥人的能力的重要条件。人要想取得发展, 就要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走群众路线。人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投入到群众事业中去才能逐步实现。只有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和领悟了“任务要依靠群众去完成, 经验要依靠群众去积累, 新事物要依靠群众去创造, 困难也要依靠群众才能克服” (1) 这一道理, 才能在坚持走群众路线过程中推进人的发展, 在推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三、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做法

(一) 充分发挥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

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革命和建设中展现出的强大的推动作用, 也体现在其蕴藏着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上。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我党一向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 鼓励群众发挥创造力, 积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当今社会发展变化迅速, 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创造力, 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面对当前的新形势, 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也要坚持与时俱进, 我们要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热情,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尊重和支持, 创造出更多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

(二) 完善民主形式以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党维护和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 民主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广大人民群众要想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 就必须真正地参与政治, 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需要通过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反映和体现, 需要有具体的制度来加以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从民主政治的发展现状出发,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现中国特色的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的具体制度, 从而能够引导群众有序地参与到政治及社会管理的活动中来, 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三) 以制度建设来切实保障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群众路线是党的制度性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我们党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合理的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 以此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那么党就很难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 要保证群众路线真正落到实处, 就应该在党内把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实质具体化, 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把群众路线的要求确立下来。共产党是执政党, 掌握着国家权力, 要坚持群众路线, 就要接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 并建立起一套制度来确保这种监督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由此可见, 以制度建设来保障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 探索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新形式

网络具有开放性、普遍性、方便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我们党贴近和联系群众、了解民意、解决民情的重要方式。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而党委、政府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群众最真实的生活、最直接的想法和社会舆论反映, 由此缩短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增进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了解, 从而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十分重视网络对民意的反馈, 利用网络了解民意切实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利用网络与群众进行联系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方式, 也是我们党在群众工作上的一项创新之举。党和政府充分利用网络这种新形式来了解民意解决民情, 重视群众的想法和心声, 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民主进程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将为公众有序参与政治和政府听取收集民意提供一个重要平台, 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新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中共中央.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许耀桐.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的认识[J].理论探索, 2013, (04) .

[6]冯百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建的重要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3) .

上一篇: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下一篇:个人自我分析成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