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体系

2024-09-04

史观体系(通用11篇)

史观体系 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蕴含的各种史观的基础上, 对四大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进行体系建构, 进而以文明的演进和拓展为线索构筑起崭新的中学历史知识体系。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观体系,知识体系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 又不是人类全体, 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明构建必修模块体系, 实际上正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精神旨趣。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专题形式铺陈叙事, 几个相关专题构成一个模块, 强调长时段的历史变迁。 如必修模块1的第2单元, 叙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和法治, 第3单元则叙述了近代西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国的民主政治。 这样就勾勒出了西方社会从古到今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民主法治———近代西方诸国的代议制民主法治。

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 所谓“社会空间”, 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接纳了这种史观, 并设置了相当比例的内容, 如必修2就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1则涉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现代化史观认为, 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进而引发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领域的深刻变化。 现代化史观强调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成长资本主义经济? 韦伯在对比研究了中西历史之后, 指出是由于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合理因素”, 而西方的新教伦理则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西方社会最终步入近代工业社会。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似乎接受了这种观点, 其中有这样的表述:“了解 ‘重农抑商’‘海禁’ 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这实际上在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专制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摧残。

社会史观反对传统史学对于帝王将相等社会上层和战争起义等政治事件的过于关注, 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大众, 提倡眼光向下, 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这种研究历史的原则将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假娱乐、教育卫生、信仰崇拜等纳入其研究视野, 这就大大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 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 》深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在政治史之外增加了大量有关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 如必修2 中有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等内容。

二、史观体系的建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丰繁复杂, 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 概括如下:

三、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史观体系为基础, 对人教版必修1、2、3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时, 考虑到现行中学历史只涉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拓展三部分内容, 而“演进拓展”占据大量篇幅, 所以知识整合从“动态文明史”角度出发, 着眼于“文明的演进和拓展”, “静态文明史”的内容则融合于“动态文明史”中, 这是基于“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的哲学命题。

在“文明的演进”中, 首先应罗列有关“农业文明”的内容, 这包括中国部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西方部分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其次可罗列“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 包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9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9世纪西方世界的文学艺术”。 再次可罗列“工业文明深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20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在“文明的拓展”中, 首先应罗列“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 包括“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和文艺”。 其次应罗列“工业文明深化”时的内容,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祖国统一”。 再次可罗列“90年代文明拓展”的相关内容, 包括“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简图如下:

史观体系 篇2

各种史观:所谓史观,就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总看法。

全球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近(现)代化史观: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文明史观: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 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社会史观: “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

第一讲:全球史观及其典型试题精析

一、“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二、典型例析:

例1:(2012年汕头一模39.)“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 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周谷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有何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的世界史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8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

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8分)

例2:(2004年全国文综试题(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⑴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⑷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例3: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第二讲: 现代史观

1、基本内涵: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

过程)。现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2、主要线索: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 除物质生活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3、现代化模式:指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

(1)从现代化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刺激下开始。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

(2)从经济体制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现代化。

(3)从社会经济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4、启示借鉴:

①现代化不等于完全西化,应该既保留民族特色又学习西方;②现代化是动态的历史进程;

③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现代化有消极面,需要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产物;

⑥应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即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 20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

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器物-制度-文化层面,实质上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这就是以现代化史观研究问题。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年)

二、西方对中国冲击的开端: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三、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1)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3)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十九C60、70年代—90年代)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1861年—1864年)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1.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学习民主共和制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后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3.思想文化上: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等),新文化运动后期→五四运动以后,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1.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4.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1、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B.革命史观C.唯物史观D.现代化史观

2、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作者所持的观点是()

A.革命史观B.全球史观C.现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

3、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4、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合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 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有何重要意义?

6、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年~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年~1949年的整个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2)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概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3)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近代化的过程)1.农耕文明时代

(1)政治上,中国建立和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雅典建立了公民民主政治,罗马建立君主专制下的法制统治。

(2)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日趋繁荣,一直到清朝前期,经济总量处在世界前列;古希腊除了农耕经济外,工商业经济和殖民经济也迅速发展。

(3)文化上,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思想体系严密,传统科技处在世界前列。古代希腊具有人文精神的思想萌发。罗马的法治思想。2.工业文明时代

(1)进入15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欧美地区走在前列。

①经济上,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通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其技术动力。

②政治上,欧美国家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不断得以巩固和完善。③文化上,近代科技发展,各种流派的文学艺术形式发展起来。

(2)到19世纪中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①政治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的同时,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爆发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②经济上,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新的现代化道路设计——共产主义道路,十月革命将这种理想变成现实。

(4)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案还有强劲的生命力。(5)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尽管遭受各种挫折,各方面成就依然巨大。(6)随着各地各类型文明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强,政治上多极化,文化上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例1】(2011·四川文综,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例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例3】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

①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③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④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西方文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例4】(2011·天津文综,12)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例1.答案要点:(共26分)

(1)特点:以本国(地区、文明)为中心;(1分)都是局部世界(已知世界)(1分)。

原因: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中心;认识的(历史的)局限性;全世界还处于隔绝状态,未形成整体(每点1分,考生侄答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

(2)发展:范围更广;体现了国与国平等;民族国家意识兴起(或民族主义的兴起)。(每点2分,考生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2分);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观念;宣扬民族主义。(每点2分,考生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2分)。

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联系更紧密(2分)。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2分)。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2分)。例2:参考答案:⑴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⑵哥伦布航行到美国,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⑶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⑷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必由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3、参考答案:(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

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第二讲: 现代史观

DCDA

5:(1)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6、(1)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意义: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原因: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

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讲 文明史观

DCD

【例4】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周易》可作古史观 篇3

有说是一部卜筮书的,确实,《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四爻爻辞,在上古时常被用作决疑惑、占吉凶的征符;有说是一部哲学书的,诚然,《易传》中的“十翼”对卦辞和爻辞所作的解释、引申和发挥,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哲理;有说是一部科学书的,据说莱布尼茨的创始二进位制数学,便是由翻译《周易》的图象而得到启迪;有说是一部美学书的,特别是《贲卦》——“贲者,饰也”,分明标帜了传统以“白贲”为美的审美理想的源头,……古今中外,说《易》之书多至二、三千种,或言象,或言理,或言数,或言事,或言先后天,头绪纷杂,各执其是。其中固多“瞎子摸象”的片面真理,亦不乏牵强附会的离奇之见,致使后世读《周易》者,大有如读天书之慨,坠入五里雾中而不能出。

近人胡朴安先生积数十年研究《易》学之功,著成《周易古史观》一部。是书于汉宋诸家门径之外,另辟新途,独创新论。“本《序卦》之说,于古史立场而解说之”,以“《乾》、《坤》两卦是绪论。《既济》、《未济》两卦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昧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本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字解而句说之”;“其尤可注意者,其字之解说,每合于文字学之初义”,“而与从文字学考见之古代社会,互相参证也”。这不啻是“以大观小”地对《周易》作了一次宏观的统摄。打开《周易古史观》,我们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一幅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政治风俗画长卷:耕种诉讼,攘夺会猎,男婚女嫁,周革殷命,……真是大泽龙蛇,风风火火,“弥纶天地,无所不包”!这是一幅多么蛮野、壮观而又激荡人心的世界图式!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上》)从来说《易》者,皆以卦爻为主,粘着固执,胶柱鼓瑟,特多阴阳玄妙之谈。胡朴安先生的这部《周易古史观》却大胆地撇开卦爻,以卦爻为古人未有文字之先记载一切思想事物的符号,所谓“初、二、三、四、五、上”云云,也不外是记录之列的次序,如同今天的卷册标记,并无实际的意义。这一构想,无疑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样一来,卦爻便被剥去了神秘迷信的外衣,还原为实实在在的静止符号,解读这些符号,便活现出积淀于其中的“鼓之舞之以尽神”的动态历史。要知道何谓“变而通之”、“得意忘象”吗?这就是。

对这部《周易古史观》,胡先生是颇为得意的,自序:“以古史说《易》,为自来《易》家所未有,自我启之,为我个人之成功,则可断言也。”不过,执古史观以摒弃科学、卜筮诸观,断言《周易》“决无科学之价值”、“丝毫无一点卜筮意义”,未免因大失小。我以为,以古史观《周易》,并不与卜筮、哲学、科学、美学诸观相矛盾,而恰恰是为卜筮、哲学、科学、美学诸观提供了一个相互印证、相为发明的宏观参照的动态背景,更有助于我们立体地认识、完整地把握《周易》繁复庞杂的思想体系。今天,这一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到了我们后学的肩上。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篇4

1 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 1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 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 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 结 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颠覆历史观 篇5

在文革中的调查,一九四九年,四川有中共地下党员一万八千人,到一九六八年文革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团级地下党员被打成右派和反党分子,成为社会贱民,仍留在中共党内的只有几百人。被送往劳改劳教的十之七八被整死饿死或病死。后来华蓥山游击队甚至还不获承认,被指为土匪势力,许多游击队员和家属受到打击迫害,甚至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共中央已私下制定了一个处理地下党的十六字秘密方针“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

因革命小说《红岩》出名的华蓥山女游击队长“双枪老太婆”,其原型人物陈联诗,在中共上台后被驱逐出党,追随她加入中共革命的女儿女婿一家惨遭迫害。其外孙女林雪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痛说家史,揭露中共革命的残酷真相。

中国文革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宣传小说《红岩》,以中共川东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为题材,为了打造中共伟光正的红色历史,拔高革命英雄妖魔化国民党,虚构甚多,有的更是无中生有。但书中一些角色确实取材于真实人物。其中一位传奇人物,华蓥山女游击队长“双枪老太婆”是根据现实中三位华蓥山女游击队员的原型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其中一位是陈联诗。

最近,陈联诗的外孙女林雪来到香港,在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述了她家族的革命历史,有别于《红岩》正统革命叙事虚构的伟大和崇高,林雪家族的革命史透视的是中共革命无情的残酷真相:当年怀抱理想主义投身革命的青年如何先是被革命利用,然后再被胜利了的革命政权抛弃和出卖。

家族八人入党,外婆陈联诗

已退休的新闻工作者,现从事民间历史写作的林雪女士,其家族中有八口人是中共川东地下党员,其中包括她的外婆陈联诗。这八位中共地下党员,有三人死在国民党时代:在华蓥山打游击的林雪外公廖玉壁被军阀杨森杀害,就像小说《红岩》中女主角江姐的老公,脑袋被砍下来悬挂在城门上示众;她的姑父在解放军攻进重庆之前死在国民党监狱渣滓洞;仅祖父一人为病逝。出生入死为共产党打江山侥幸活到革命成功这一天的另外五位家族成员(林雪外婆陈联诗、父亲林向北、母亲廖宁君、舅父、及姑母和她第二任丈夫),后来在中共历次政治运动中陆续遭到整肃,家人受到牵连,饱受苦难,都没有好结果。林雪在中文大学的演讲题目是“我的父亲是右派”。在这个革命家庭中陈联诗是核心人物。

陈联诗出生于四川岳池县一个祖上曾出过翰林的书香望族,岳池县女师毕业,一九二三年与丈夫廖玉壁考进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激进的知识青年一样,受到革命热潮的感染,卷入了一九二五年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五卅运动。廖玉壁加入中共后,一九二六年被共产党派遣带着妻子陈联诗回到家乡华蓥山脚下的四川岳池县,组织起一只中共武装,打游击反对军阀。陈联诗于国民党清共后的一九二八年加入共产党。丈夫廖玉壁一九三五年二月被杨森杀害后,遗孀杨联诗带领丈夫的手下组成四十人的双枪队活跃在华蓥山一带,继续干革命,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陈联诗受过高等教育,容貌出众,多才多艺,能诗会画(晚年成为专业画家),而且文武双全,有胆识,讲义气,成功周旋于当地三教九流人士之间,入过四川帮会组织袍哥,还考上过国民政府的县长。她为革命打游击、办军需、找经费、做生意、搞统战,无所不能。在当时女性地位不高的时代受到无数男性的仰慕,视她为侠女。四川著名军阀范绍增即很敬佩她,称她陈三姐(因她排行第三,是袍哥三爷)。而当地民间则称她双枪陈三姐,年长后就成了双枪老太婆。

一九三五年出生盐商家庭的林雪祖父林佩尧和父亲林向北认识了陈联诗,父子两人对她崇拜不已,受其影响投靠了中共革命。林佩尧并因崇拜而生爱慕,对这位侠女一生倾心,至死不渝。因为陈联诗曾对她手下的游击队员立誓继承丈夫遗志及终身不再嫁人,两人不能结合,林佩尧遂让自己的儿子娶了陈联诗的女儿廖宁君,两人成为亲家。

换在今天,陈联诗这样出色的女性一定会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强人或女政治家。但她生错了时代。虽然她一九二八年就加入共产党,丈夫为党牺牲,她自己为党出生入死,曾坐监八次,陪过杀场,但共产党上台两年后,就在三反运动中被她效忠的党以“立场不稳”“社会关系复杂”等口实“劝退出党”,被无情抛弃。心有不甘的双枪老太婆想回到党的怀抱中,生前不断向党写申请书要求恢复党籍,一共写了四十二封,直到她一九六○年郁郁寡欢去世前,还向党组织递了最后一封申请信,但党置之不理。不过,好在陈联诗死在文革之前,避过了一场残酷的结局(文革中她和丈夫廖玉壁被定性为地主土匪)。

但被她带入中共革命的女儿女婿一家命运就很悲惨。女婿林向北一九三八年参加中共,以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在川东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参加华蓥山的武装起义,终于在一九四九年迎来共产党的“解放”。但享受胜利的时间太短,林向北先是在三反运动中被打成大老虎,被审查两个月。然后在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从此掉入地狱,时年才三十九岁,正当壮年。

林向北晚年的回忆录讲,作为四川地下党员他的遭遇并非个案,他的地下党家人和战友绝大多数和他一样下场都非常悲惨。林向北的妹妹第二任丈夫也被打成右派。据他们在文革中的调查,一九四九年,四川有中共地下党员一万八千人,到一九六八年文革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团级地下党员被打成右派和反党分子,成为社会贱民,仍留在中共党内的只有几百人。被送往劳改劳教的十之七八被整死饿死或病死。

坚持二十多年武装斗争的中共华蓥山游击队,在当年众多的中共武装割据中,始终只是一只很小规模的武装,打不出局面,若非《红岩》这部小说,在中共党史中几乎没有地位。林向北的回忆录说,后来华蓥山游击队甚至还不获承认,被指为土匪势力,许多游击队员和家属受到打击迫害,甚至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文革中,那部为中共革命历史唱赞歌的红色小说《红岩》被打成叛徒小说,作者之一罗广斌(他本人也是四川地下党员)被迫害跳楼而死。

最初这些受迫害的中共地下党员以为,迫害他们只是四川当局(由解放区南下干部当权)排斥本地干部的土政策造成,是走资派李井泉整人心太黑。因此文革开始毛泽东号召斗争走资派,四川王李井泉倒台,他们遂燃起翻案的希望,以为毛主席要为他们撑腰。于是起来造反,成立“华蓥游击战团”和“四川地下党问题联合调查小组”等造反组织,声称要争取第二次解放。

文革中江青一句话地下党九死一生

谁知这次造反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灾难。一九六八年三月五日,江青接见四川造反派组织,说“华蓥山游击队糟得很,川东地下党叛徒太多,没一个好人”,还说四川有个由老红军、老干部、老地下党员组织的“三老会”很反动,要镇压。江青此番话,将四川地下党一网打尽,原来幸免于难的地下党员也因此遭到灭顶之灾。如曾担任过川东游击纵队司令的四川文史馆馆长刘孟伉,一直安然无事,这时也被打倒,拉出来残酷批斗致死。

出来造反希望翻案的更是祸上加祸。本来是右派的林向北和半右派的妻子廖宁君,又多了叛徒特务、为川东地下党翻案、为华蓥山游击队翻案、为地主、土匪的父母翻案、为右派翻案几顶反革命帽子。林向北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夫妻被关进牛棚,“被挂上黑牌,天天游街揪斗,写不完的检查,做不完的交代,孩子遭受毒打,家里数次被抄⋯”,一九七五年五月,跟随母亲双枪老太婆和丈夫参加革命的廖宁君被折磨致死。

直到文革之后,林向北才知悉迫害四川地下党的就是毛泽东和党中央。他们后来的命运早在四川被“解放”的前夕已被内定。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共中央已私下制定了一个处理地下党的十六字秘密方针“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可怜当时双枪老太婆和她的革命儿女们尚蒙在鼓里,正在为迎接四川“解放”而奔走,为革命胜利而鼓舞,不知革命胜利之日,也就是他们利用价值归零,将开始被抛弃被整肃之日。

知道迫害来自毛指示悲愤大骂

林雪在中文大学的演讲中说,父亲林向北被打成右派后,对共产党仍然是愚忠,劳改时曾躲在被盖里哭述他的委屈:党啊!我是忠于你的呀!到文革才开始醒悟,但真正的恍然大悟,是他首次听说到这个狰狞的十六字秘密方针,才知被革命者视如母亲的党如此阴险功利无情无义,自己一腔热血竟被玩权谋的党欺骗了。悲愤的林向北不禁脱口大骂:他妈的!

二十年的苦难为林老先生留下终身不渝的心灵创伤,和永远挥之不去的内在恐惧。对过去他本来不敢回忆,怕留下文字给自己再次招来灾祸,但后来读到马识途的回忆录和韦君宜的《思痛录》,受到鼓舞,在女儿的帮助下提笔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女儿林雪说。虽然如此,父亲仍然未能彻底突破心障,私下谈话大胆直白,但一到公众场所言谈就如另一个人,有明显的双重人格。被中共革命摧毁的不仅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心灵。

论和谐史观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史观;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114—02

一、论和谐史观的可能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施政纲领,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根据国内外的形势而审时度势所凝炼出的当代政治思想。

作为施政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基本的施政目标、措施和保障。其总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具体的指标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基本的措施,就是“切实”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而其基本的保障有党的领导、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各阶层党派民族团体的根本利益一致、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作为政治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基本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和创新认识。其理论来源,有中国古代的墨家的“和为贵”、“兼相爱”和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德国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憧憬的社会“联合体”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有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邓小平所“科学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诸如“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强调安定团结等等;其现实基础就是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到关键的阶段;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样,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时代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正是基于理论的涵养和对于现实的创新性的认识,共产党人提出了现时代的政治策略是“和平、发展和合作”,而其方针政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里,无论是作为施政纲领或是作为政治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都与历史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和谐社会思想需要从历史实践中汲取营养,从中外古今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寻求和谐的案例和思绪,以充实和阐释和谐思想;另一方面,历史研究也需要借助于和谐社会思想重新审读历史,把握历史发展中的和谐思想与和谐政治的基本路径。在这里,无论是从哪方面讲,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都有可能渲染为(实际上也正是)一种新的思潮,而充盈于此一思潮之中的当为一种新的学术价值观,即和谐价值观。居于和谐社会思想与和谐价值观视野中的历史研究,当然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历史观,即和谐史观。

实际上,毋庸我们的推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也将自然地成为指导历史研究的新观念。因为,第一,和谐社会思想是当代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现,是时代精神的具体折射;而体现时代精神风貌正是历史学的基本属性。第二,政治本身就是历史的发展,政治的使命就是借助于具体实践来提升其执政能力从而以丰富人类的历史知识;史学本质是属于政治学范畴,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给政治提供资鉴性质。第三,近代以降,虽然政治实践和史学研究逐渐分离,但是政治影响于史学研究以及史学研究资鉴于政治的事例举不胜举。据此而言,和谐史观的提出是完全顺乎学术发展大势的。

二、和谐史观的基本要义

和谐史观强调“以人为本”,其实就是将历史看作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这与马克思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类的活动”的说法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的意蕴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它是说历史的发展是由全体人类创造的。在历史发展中,无论是哪个个人,哪个阶层,哪个党派,哪个民族,甚至是哪个利益集团,都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其利益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无分轩轾,无分彼此,他们都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由此,处于历史中的人们,理应携起手来,消弭怨恨和偏见,同心同德,真诚合作,共建自己的家园和美好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谐”,也就是素常人们所说的众生平等或人人平等。另一方面,它是说历史发展虽然是由全体人类所创造,但是处于历史中的个人、阶层、党派或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其实际的活动轨迹、贡献大小和收获多少是有所不同的。正是这些不同方构成千姿百态的人类社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悲壮历史。由此,处于历史中的人们,应该在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的驱使之下,谋划、落实和创获自己的人生。

和谐史观的基点,一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二是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和平,三是政治的绩效和执政能力的提升。通俗地说,经济增长、社会安定和执政实力,才是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和谐史观最为关注的因素。

和谐史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其意思是说,历史虽然是人们自身的活动,但是人们在历史中时常会碰到各种问题,诸如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再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与各个阶层之间的差别,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普及,政治决策和实施中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民众的道德素质与文明整体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之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当,那么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否则,将滞缓历史的发展,甚至阻碍历史的发展。换句话说,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庸俗进化论所说的,是一往直前总是进步的,而是曲折往复的。在历史活动中,人们尤其是执政者如果认识不足或决策不当或实施不力都会影响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在这里,和谐史观并不是否认历史的进步,而是说虽然历史整体的发展是进步的,但在具体的细节上却需要人们谨慎小心,勤奋创造,才有可能推进历史不断地的发展,亦即“可持续发展”。

三、和谐史观的学术价值

和谐史观是对传统的阶级斗争史观的超越和发展。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法国资产阶级学者为分析法国大革命运动而提出地比较科学的史学理论,得到了马克主义经典作家的认可并且予以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里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引发的,历史上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导致了广大劳动群众的不断地反抗和起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因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亦即促使广大的劳动群众掌握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对传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革命史观层面的超越,也是对其和谐史观层面的发展。

和谐史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稳定史观等各种史学思潮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引进以及政治的统治和稳定,党和政府先后提出了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确立稳定压倒一切等等政治方针。这些执政理念一经提出,就在史学研究上激起层层波澜,形成相应的史观思潮。如由于重视经济,所以在英法革命史比较研究中,有的学者就提出了英国革命比法国革命彻底的观点,因为革命之后英国比法国的经济发展要快,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而忽视法国革命在制度建设上的民主性;如由于强调引进科学技术,有的学者就鼓吹李鸿章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代表,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者,甚至是民族英雄,而无视作为满清政府的高级官员筹办洋务的动机及其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如因为强调法制建设和政治的稳定,有的学者就提出辛亥革命、倒袁运动等等是错误的,因为满清晚期进行了立宪运动,袁世凯政府也实施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只是由于这些革命运动才得以中止。所有这些史学思潮,可以说都是因为比较片面的历史观所导致的。而和谐史观作为一种整体史观,在考究历史发展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与民俗,仕农工学商,东西南北中,古今中外,都要做全盘的考虑和研究,既重视主流问题,又关照支流问题,对于那种偏执于一方的史学研究可以说是一种警醒和拨乱反正。相信在和谐史观的影响之下,史学研究将会出现正确并且繁荣的新局面。

和谐史观是对盛行于民间的文化史学的一种引领。文化史学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所引进的一种新史学,30年代达于极盛,40年代之后走向衰微,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又逐渐兴起。与传统史学相较,文化史学的特征一是关注政治史之外的民众生活、民俗文化和弱势群体的研究,注意揭示文化特性和基本的人性;二是关注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揭示政治史和民俗史的互动和共性。这样,文化史学既与阶级斗争史观的专门关注政治史形成鲜明对照,又弥补了由经济史观、现代化史观以及稳定史观等所激起的偏执于某方面的史学思潮之不足,因而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但是文化史学的研究有着先天的不足,这就是忽视政治尤其是政治策略和决策在人类历史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进性和进步性,加之文化概念的模糊性也导致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某地教育部门试图用文化史的观念来编纂历史教科书的做法,被海外媒体渲染为与当代文化教育宗旨相悖的材料。由此,和谐史观的提出,将加强文化史学中的政治因素的研究,关注历史发展的进步因素的研究,关注历史活动中的人的行为尤其是政治决策的研究,总之,一句话,就是引领文化史学研究,使文化史学真正走向科学。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篇7

关键词:唯物史观,当代价值,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唯物史观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 它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是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方法, 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科学依据。本文是依据唯物史观的五个主要内容来分别分析和探讨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 人的第一个、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 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 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 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可以看出,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 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也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条件。这也表明, 人的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 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同时,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也建立不起来, 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也得不到巩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2】

我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革, 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因此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就说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唯物史观同样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生产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 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 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尽管离不开人的参与, 但在其总体趋势上、运动轨迹上却是个人所不能左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 去认识、解释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的基础和根源。同时, 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大力发展经济,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又过分强调意识形态, 从而制定了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以及后来各位领导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以及随着西方思想的渗透, 人们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 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势越是复杂, 社会越是多样化, 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国家领导人面对新的挑战, 积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组织研讨“六个为什么”的学习等,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 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认为,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 就是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过程。在奴隶社会,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是一种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在封建社会, 地主和农民之间是一种收租和交租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者和无产者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桎梏, 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准。建国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实行公有制, 表明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由于我国落后的经济水平, 领导人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改革开放,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几个前后相继、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 其一脉相承的内容就是唯物史观这一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所以,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的经典表述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 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统一性:“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 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水平, 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6】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取决于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尤其是取决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处理。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时, 作为领导人的列宁和斯大林看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并正确地运用了该原理,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斯大林后来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相适应, 到了晚年虽然承认两者有矛盾, 但很不彻底, 因而社会矛盾越积越多。到其后来的领导人, 没能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改革来调解矛盾, 而是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激化了矛盾。最终宣布解散共产党, 取消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推行私有化, 结果导致苏联解体和资本主义复辟。他们没有遵循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没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 结合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历史特点,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理论, 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但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错误, 致力于改变生产关系, 进行上层建筑的革命, 过分强调意识形态, 从而制定了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这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法制的完善, 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 并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前进, 制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文化的理论体制等, 促进了社会主义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等都科学地处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总之, 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科学地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当代社会主义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劳动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 改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没有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 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 毛泽东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 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以人为本, 即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思想。“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这说明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终结论和最高目标。

总之, 唯物史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 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正确的理论认识、科学思维和社会舆论导向, 我们都应该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79页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6】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第9页.

“冷战”起源的心理史观解读 篇8

心理史学不仅研究个人心理还研究社会心理, 研究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历史, 让其“身临其境”,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冷战”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之一, 传统研究视角主要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分析“冷战”的起源, 笔者拟从心理史学的相关角度对“冷战”起源加以分析, 以期深化对“冷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一、“安全困境”诱发“冷战”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 安全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 是奠基人类社会其他需求的基础, 缺失安全感就会引发社会问题, 在国际关系方面缺失安全感就会陷入所谓的“安全困境”,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赫茨提出的, 认为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由相互猜疑和恐惧而产生的不安全感驱使这些国家去争夺更多的权力以获得更大的安全”[1]。二战后, 美苏都缺失安全感, 学者陶文钊在《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中指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 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2]可以看出, 战后美苏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正是这种威胁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才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形成和发展。那么, 二战后这些国家的安全威胁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其和“冷战”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学中提出这一问题供学生思考, 并结合相关史料进行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美国方面来讲, 笔者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首先,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可以说这是当时美国面临的最主要威胁。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战后斯大林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对外政策, 不断扩大前苏联势力范围, 这会对美国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令美国不安。美国遂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保障美国及西方自由国家的安全, 正如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所说:“……但是不这样做, 我们的安全以及任何自由国家的安全均会受到重大损害。”[3]可以看出, 在美国看来, 苏联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战后美国要把确保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于是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采取一系列措施甚至是先发性措施防范苏联的安全威胁, “冷战”便在苏联对其构成严重安全威胁的“安全困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其次, 美国还深感来自德国及日本的威胁。德国及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 虽然战后签订了一些协定限制其力量的发展, 尤其是限制其军事力量的发展, 但是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在当时的美国决策者看来也会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 正如当时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所说:“在我的心目中, (对于美国的) 唯一的和真正的威胁是, 德国人的技术上的能力将会与俄国人的资源上的潜力结合起来。”[4]他认为来自德国的安全威胁是可能的:一是德国再次崛起、发动战争, 因为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及纳粹势力有可能死灰复燃;二是德国再次崛起与苏联联合对抗美国, 这是美国更为担心的。所以战后美国既想扶持德国抗衡前苏联, 又要警惕德国再次崛起威胁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安全。上述因素及其结合对战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使美国“深感不安”, 美国遂采取措施甚至是先发制人的措施确保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安全, “冷战”便在这样的“不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从苏联方面看, 其安全威胁主要有:首先, 强大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是当时苏联面临的最主要威胁。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伴随着二战结束, 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向战后的对手转变, 实力上美国居苏联之上, 美国欲建立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从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 且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核武器, 这更加剧了苏联的不安。苏联更为担心的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苏联。斯大林在丘吉尔铁幕演说以后接受《真理报》记者采访时曾这样回答。记者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斯大林答:“无疑是的……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 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 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5]可以看出, 战后斯大林担心美英等国联合起来对抗苏联, 威胁苏联安全。杜鲁门上台以后推行对苏强硬政策, 尤其是“杜鲁门主义”提出以后, 苏联更感不安, 连发社论指出其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其次, 德国是战后苏联面临的威胁之一。战后德国依然是苏联的心腹之患, 斯大林担心德国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重新构成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例如, 在一次谈话中, 斯大林曾表示:“德国人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复兴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话, 在十五年里, 我们又将面临与德国的战争。”[6]从中不难看出对德国的担忧, 担忧其死灰复燃, 更担心德国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所用成为西方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所以, 战后苏联竭力在其以西构筑以波兰为中心的东欧安全地带, 在东欧问题上态度强硬, 力主东欧国家建立亲苏政权, 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来自德国及西方国家的安全威胁。再者, 日本也是战后苏联面临的现实威胁, 美国独占日本, 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 日俄战争的阴影,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苏联的安全战略也会构成威胁, 所以斯大林对于日本的复兴也颇为忧虑。比如, 1945年8月斯大林同宋子文的谈判中, 斯大林多次提出日本复兴及其对东亚及苏联安全可能造成冲击的问题。综上可知, 美国的强大压力, 德国及日本的可能再次崛起, 以及这些因素的交织使斯大林充满不安全感, 所以, 有文章指出:“斯大林的不安全感和对安全的过分追求, 它是东西方关系紧张从而也是冷战发生的原因。”[7]

综上所述, 二战以后美苏领导人都认为受到对方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安全威胁, 面临“安全困境”。可以说这既是客观现实, 更是主观反映, 正是这种主观判断导致双方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其国家安全, 而这些措施又加剧了对方的不安全感, 双方关系似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冷战”的形成和发展。如果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当时美苏领导人都能够以战略的眼光、互信的态度看待对方, 采取积极的举措, “安全困境”或许可以摆脱, “冷战”或许可以避免。所以, 当时美苏双方安全感缺失所面临的“安全困境”是诱发“冷战”的因素之一。

二、“霸权心理”导致“冷战”

心理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 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 个人如此, 集体、国家的活动也是如此。二战后, 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对外政策的动机也不尽相同。美国二战后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欲向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推行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 这一心理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以说是“冷战”爆发的社会心理因素。实际上早在二战后期罗斯福总统就曾表达过“称霸世界”的欲望, 他在1944年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讲演中说:“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 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 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杜鲁门上台以后美国霸权意识更加强烈, 1946年公开宣称:“……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 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他在1947年3月的“杜鲁门主义”中进一步指出:“如果我们领导不力, 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上述言论都谈到美国要领导世界、称霸全球的意图, 教学中可以引用上述材料, 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其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加深学生对“冷战”的理解, 认识“冷战”的形成正是战后美国“霸权心理”的产物。

苏联经过二战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苏联为了确保战后世界大国地位, 维护其利益, 不仅通过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而且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了大国沙文主义, 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并企图通过世界革命壮大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 从而实现苏美两分天下、争霸全球的欲望, 这样美苏两强相争, “冷战”便在美苏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所以, 某种程度上讲, 正是伴随着二战美苏实力的不断壮大所形成的“霸权心理”才导致了“冷战”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退一步, 双方或一方不谋求世界霸权, 就失去“争霸”对手, “冷战”或许可以避免。

摘要:心理史观作为解释历史的一个视角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高考也越来越关注相关史观内容的考查,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心理史观解读历史不失为历史教学的有益尝试。“冷战”起源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 本文试从“安全困境”及“霸权心理”两个角度对其加以分析, 以期深化对“冷战”起源的理解。

关键词:“冷战”起源,安全困境,霸权心理

参考文献

[1]John Herz.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231.

[2]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J].世界历史, 1998 (2) .

[3]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M].第二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74.

[4]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树立整体史观提升学习能力 篇9

一、整体史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观察,目前在整体史观教学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按部就班讲教材,采用碎片化的史实呈现方式,不能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本质内容,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对史实发展线索自主思维的过程,很少有机会自主、完整地构建史实发展的来龙去脉。再如,在我们制作教学案或导学单中,自主学习提纲的呈现形式大都采取了知识问题清单、填空或数字条目式提纲等方式,不能直观地体现史实知识结构。最后,我们的课堂板书内容呈现两种极端,一是事无巨细,只要是史实知识要点都一一板书;二是过于简单,只是呈现几个数字式标题。很明显,以上种种问题只是满足于学生被动的知识接受式学习,不能很好地突出史实框架或史实结构,不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史观意识。

二、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的几种途径

1. 宏观审视教材,在整合中树立整体史观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理应充分使用,以教材为教学根本。但这不等于对教材进行机械的、按部就班式的使用。历史学科最注重的就是要厘清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初步树立整体史观意识。因此,在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我们要注重宏观审视,厘清教材对史实的编排方式,适当时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九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版,下同),通过宏观审视发现,这本教材编排的内容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至消亡。因此,在使用这本教材学习第一课之前,我们非常有必要先对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线索做一梳理,通过梳理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生产特点以及产生、发展和衰亡的整体历史。又如,在开始教某一个单元时,要先对该单元的主题、涵括的核心史实或基本线索做一简要归纳,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在教学前我们可以先介绍“战争冲突和和平友好交往”的古代文明传播方式,然后围绕这两种方式开展教学。如能长期坚持这种教材使用方式,学生一定能充分感知整体史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 确立适当专题,在比较中巩固整体史观

专题学习是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专题学习,学生不仅能厘清相关历史概念、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现象,避免知识混淆错乱,而且通过专题的归纳和比较,还能深化理解历史发展,掌握重点历史线索,使新授课中初步确立的整体史观得到进一步巩固。如我们在学习了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两个单元后,可以就其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历史事件进行专题学习,从整体上厘清“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两个学习主题,由此加深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整体认知。又如我们在学习了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十月革命》的内容后,可以联系宪章运动、巴黎公社等事件就无产阶级运动这个主题进行专题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整体认知。再往下学习第二课时,我们又可以联系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一五二五计划等内容对俄国史进行专题学习,加深对沙俄、苏俄、苏联国名演变的整体认知。总之,我们要通过专题教学引导学生厘清史实知识,加深史实整体感知。在教学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钻研,有效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针对性地确立适当的专题,让学生在专题学习中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加强整体认知。

3. 设计多元作业,在整理中深化整体史观

在课程改革和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脱离传统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的作业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有一定思维价值和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调动学生自主地、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我们让学生采用知识树或表格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让学生在整理中自主建构历史线索,厘清历史发展,使整体史观得到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呈现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整体史观的典型题,如“运用具体史实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两种方式”“列举为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列表说明二战各阶段重大事件及影响”,等等。这些典型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整体史观意识的要求比较高。

论《吴越春秋》中的道德史观 篇10

一、君王的有道还是无道

先说君王的有道。关于吴王, 先看阖闾。《阖闾内传第四》有:“阖闾元年, 始任贤使能, 施恩行惠, 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 恩未行, 恐国人不就, 诸侯不信, 乃举伍子胥为行人。”[这说明他在作者眼中还是一个道德品行过得去的人。再看夫差, 《勾践入臣外传第七》中有:“‘寡人承天之神灵, 前王之遗德, 诛讨越寇, 囚之石室。寡人心不忍见而欲赦之, 于子奈何?’太宰嚭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 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在本内传中, 范蠡与越王还俱觞寿夫差曰:“皇在上令, 昭下四时, 并心察慈, 仁者大王。躬亲鸿恩, 立义行仁。九德四塞, 威服群臣。于乎休哉, 传德无极上感太阳, 降瑞翼翼……”。另外在《夫差内传第五》中, 越使文种也说:“……今窃闻大王兴大义, 诛强救弱, 困暴齐而抚周室……若将遂大义, 弊邑虽小……。”从这儿看, 夫差也好象是非常正义和有道德的君王, 不过这毕竟是谗佞的太宰噽和战败的越国人所言, 至于夫差是不是真的是有道之君, 还须要结合其它内容来看。

关于越王, 《吴越春秋》中凡文字所及, 还说他是一个有道的君王。如《勾践归国外传第八》中:“于是越王内修其德, 外布其道, 君不名教, 臣不名谋, 民不名使, 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越王内实府库, 垦其田畴, 民富国强, 众安道泰。”另外在《勾践伐吴外传第十》中越国庆祝伐吴胜利时, 乐师提到勾践的“君王崇德, 诲化有道之国, 诛无义之人”, 文种也说“我王贤仁, 怀道抱德”等, 在《勾践归国外传第八》中他还自谦“修德自守”。

再说君王的无道。先看楚王, 楚平王听信谗言抢夺子妇, 杀害忠臣伍奢父子, 可见德行如何。《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有“子胥行至大江, 仰天行哭林泽之中, 言楚王无道, 杀吾父兄, 愿吾因于诸侯以报雠矣。”再说吴王, 《阖闾内传第四》中风湖子说人君有逆理之谋, 其剑即出, 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 杀君谋楚, 故湛卢入楚。本篇中另一件事“杀生送死”更可以看出阖闾的无道。夫差呢, 更是无道的君王。《夫差内传第五》中大夫文种先言“吴为无道”, 又数其大过六,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中勾践与申包胥论战时也说“吴为不道, 夷吾宗庙以为平原, 使不得血食。”

二、关于国家的道义

对各诸侯国来说, 也有无道和有道的区分。如《夫差内传第五》中有:“子贡曰:‘不可。夫越之强不过于鲁, 吴之强不过于齐, 王以伐越而不听臣, 齐亦已私鲁矣。且畏小越而恶强齐, 不勇也;见小利而忘大害, 不智也。臣闻仁人不因居, 以广其德;智者不弃时, 以举其功;王者不绝世, 以立其义。且夫畏越如此, 臣诚东见越王, 使出师以从下吏。’”不过, 《吴越春秋》中说某国是有道德或讲道义的说法是比较随意的, 假若子贡要说服的是秦、楚等国家, 那他也一定会说他们是有德有义的。

三、关于做臣子的道义

首先是从君臣关系出发, 君为天, 臣子是不能犯上。这在《吴越春秋》中表现得比较多, 如《阖闾内传第四》中“郧公辛得昭王大喜, 欲还之, 其弟怀怒曰:‘昭王是我雠也!’欲杀之。谓其兄辛曰:‘昔平王杀我父, 吾杀其子, 不亦可乎?’辛曰:‘君讨其臣, 敢雠之者?夫乘人之祸, 非仁也;灭宗废祀, 非孝也;动无令名, 非智也。’”在《夫差内传第五》中勾践问范蠡、文种为何不诛杀夫差, 二人对曰“人臣之位, 不敢加诛于人主”, 同时越王又以太宰嘉噽“为臣不忠无信, 亡国灭君”并诛其妻子。由此可见当时是非常注重和强调“忠君”的。这种关系的更好的体现是《勾践入臣外传第七》中范蠡面对夫差的威逼利诱而不移其志, 忠心如一。《勾践伐吴外传第十》中范蠡辞别勾践时所说的“主忧臣劳, 主辱臣死, 义一也”是对此比较好的概括。

和上述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爱国。申包胥就是一个例子。《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谓子胥“吾欲教子报楚, 则为不忠”, 当子胥表示要“复楚”报父兄之仇时, 申包胥又曰“子能亡之, 吾能存之;子能危之, 吾能安之。”当伍子胥率军攻破郢都鞭尸楚王时, 亡在山中的申包胥使人责备子胥:“子之报雠, 其以甚乎?子, 故平王之臣, 北面事之。今于僇尸之辱, 岂道之极乎?”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后来的七日哭于秦庭搬来救兵, 更证明了他的爱国之心。更典型的例子是伍子胥, 尤其是后来多次对夫差进谏, 到最后无奈地自杀都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四、一般士大夫和士人的道德

这在《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中有所体现, 伍奢说伍尚“慈温仁信”, 公子光说子胥“勇而且智”;《阖闾内传第四》中子胥乃见要离曰:“吴王闻子高义, 惟一临之”, 可见对一般士人来说, 上述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夫差内传第五》中公孙胜妻说“子以道自达于主, 有道当行, 上以谏王, 下以约身。今闻急召, 忧惑溃乱, 非贤人所宜”, 也透露了一般士人应有的修养。而对所有的人来说, 还有一个重要的品质, 那就是“孝”, 《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中伍尚曰:“父系三年, 中心切怛, 食不甘味, 尝苦饥渴, 昼夜感思, 忧父不活, 惟父获免, 何敢贪印绶哉?”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孝”。上文提到的郧公辛也曾有过“灭宗废祀, 非孝也”的说法。

《吴越春秋》中还对一些不合于道义的事件和行为进行了批评。如《阖闾内传第四》要离曰:“杀吾妻子, 以事吾君, 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 非义也。重其死, 不贵无义。今吾贪生弃行, 非义也。夫人有三恶以立于世, 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还有文种历数夫差的六大罪过、子贡对伍子胥和太宰噽的批评性评价、文种临死之前的话语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道德史观。

社会史观 篇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唱响史坛的社会史,可谓一咱高歌猛进,令人刮目相看。从早期关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以及人口、婚姻、家庭史的研究主题到90年代后期“区域社会史”的兴趣,再到新世纪以来特别抢眼的“环境社会”或“生态社会史”与“医疗社会史”的兴起。社会不仅仅在抢滩圈地中占尽优势,而且在“武器”(即理论、方法)的运用上也尽领风骚。今日人文科学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发展,已经导致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只在传统的学科范围内进行了。

二、史观与教材

从新课程来看,社会史观的理念正在全面得到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习俗史

新课程教材充分反映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社会中国家庭伦理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从古代社会所具有的浓厚的家族观念等级、三纲五常观念发展到近代社会的“断发易俗”、“废止缠足”、自由平等以及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发展到简约文明,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无私奉献、勤俭节约、注重环保和赈济灾区等;以及社会家庭婚姻观念、服饰等方面的变迁等。

2.教育史

三本必修教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从古到今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由古代的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由科举制度到近代教育的形成,再到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对各个时期的社会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商人史

教材当中阐述了西方从古到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贯穿其中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在中国史部分也涉及到了古代韶商人的地位变迁以及社会思想由“重农抑商”发展到主张“工商皆本”,再发展到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志经济,中国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4.社会结构变迁史

这一方面往往是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来文明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在其准备时期的圈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这;农民进入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无产队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如美丽的泰 晤土河变成排污沟等)出来了,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摆在所有英国人面前。此外还有科举制与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与社会城乡结构的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政策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等等。

三、史观与现实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就业、医疗、福利保障、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执正为民”的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二五规划更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关注民生:“民体思想“、救灾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社会生态问题、社会公众安全问题、社会就业问题等。

正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历史必须要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就要突出如何借览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正是社会史观的意义所在。

四、史观与高考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应该说,传统史学的研究内容诸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名交史、科技史等仍然是命题的主要内容。但是,社会史的有逐渐渗透已经成为一个很明显的均势。这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历史新课程本身就包含了不少社会史的内容),另一方面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结果。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上一篇:精神病性障碍下一篇:英语合作学习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