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历史观

2024-06-03

实践历史观(精选12篇)

实践历史观 篇1

当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更是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践历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而形成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的宝贵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处理党和群众、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基本路线, 它表现在思想路线上是坚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则;在政治路线上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方针;在组织路线上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力;在工作路线上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 是有效地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首要问题。倘若实践主体没有对待群众的正确态度, 就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方法。历史上剥削阶级及其政党、代表人物, 一般都是坚持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过程, 因而在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上, 就是一种英雄史观的态度。在历史上, 也有些进步的思想家、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某些封建君主, 提出过某些重民、贵民的思想, 但他们并不是从人民利益出发, 而是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 以承认剥削阶级和英雄人物对人民群众支配的合理性为前提, 因而在对待群众态度问题上, 不可能摆脱英雄史观的制约, 采用的也是一种君贵民轻、君尊民贱的“牧民”态度。

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史观,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对待群众的态度,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史观 (即群众路线) 的态度, 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把群众看做是真正的英雄的态度。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因而在解放活动中, 应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和历史主动性, 广泛宣传教育群众, 放手发动群众和最大限度地组织群众, 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领导他们前进, 而不要恩赐、包办群众, 站在群众运动的对面反对他们或站在他们后面批评他们。二是做人民公仆的态度。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唯一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干部, 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都应勤政为民, 履行人民公仆的伟大责任和义务, 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是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 每句话, 每个行动, 每项政策, 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 以向人民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 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态度。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者、命令主义者和尾巴主义者, 由于他们没有这些对待群众的正确态度, 群众就不信任这样的干部, 他们就不可能运用正确的群众路线方法。

二、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问题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问题, 也是运用群众路线方法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 一种是对待收集材料方面的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收集来的各方面的意见, 从总体上说是丰富的、接近于客观实际的, 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认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不同, 就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片面的和全面的区别, 领导者倘一概听之信之, 以为群众中有人反映的怎样, 事实上就会是怎样, 就会给一些抱险恶用心的人, 借领导之手陷害他人的奸佞小人以可乘之机。相反, 领导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 才能据此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另一种是对待对领导工作方面的意见。领导充分发扬民主,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如果他们的态度是恭敬、真诚的, 并且群众认为他们是可以信赖的话, 他们就可以从群众中倾听到对自己工作的各方面意见。这种群众意见, 直接涉及对本人工作的成绩缺陷、功过是非的评价, 往往难以正确对待。对于自己的成绩、优点、表扬方面的意见, 领导者要有清醒的头脑, 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绝不可以骄傲自大。对于自己的错误、缺点方面的意见, 领导者应以“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

要正确对待群众意见, 领导者在运用群众路线方法过程中, 必须善于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把民主和集中辩证地统一起来。离开了充分发扬民主, 只有上级领导机关凭片面的或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 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 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计划。但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充分发扬民主是为了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 而不是迁就群众的错误意见, “群众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相反, 领导者要在保护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根本前提下, 敢于批评群众的缺点, 这也是向人民负责的要求和表现。集中又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脱离民主的集中, 置群众意见于不顾, 搞“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实际上是在搞家长作风和专制主义, 是与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背道而驰的。

三、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 包括正确处理领导积极性和群众积极性的关系、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中, 命令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 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积极性,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 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 违反了群众自愿的原则。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 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 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如果我们这样做, 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2在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工作中, 尾巴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 则是因为他们当广大群众有积极性时, 而他们自己则没有这种积极性, 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 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要避免尾巴主义的错误, 我们的同志就应做到先于群众的觉悟程度, 并且做到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这样就可做到既领导群众前进一步, 又不犯命令主义的错误。

在领袖和群众的关系上, 实践历史观认为, 一方面, 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需要自己的领袖。没有无产阶级领袖对群众的预见作用、教育作用、团结作用和指挥作用, 就不可能有自觉的、成功的共产主义群众运动。另一方面, 领袖必须依靠群众。无产阶级领袖本是群众中的一员, 是从群众运动中产生出来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没有群众, 也就无所谓领袖, 因而无产阶级领袖又必须依靠群众。无产阶级领袖由于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站在群众斗争的最前列, 是在群众运动中自然形成的, 因而他在群众中就享有崇高的威望, 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群众对领袖的热爱, “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3但是, 热爱领袖, 不是要盲目崇拜领袖, 因此, 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经验教训证明, 领袖反对个人崇拜, 那么他在实际工作中就能贯彻群众观点, 实施群众路线方法,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顺利发展;相反, 如果领袖默许个人崇拜, 那么他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贯彻群众观点, 实行群众路线方法,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就会遭到破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四、克服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观念性和体制性障碍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和处理党群关系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在党群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出现的问题。首先,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观念性障碍。中国共产党施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以群众观点为指导思想的。要贯彻群众路线, 实施群众路线方法, 就必须树立明确的群众观点。“没有明确的群众观点, 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路线。”4应该说, 自实践历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提出和实施, 群众观点早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是, 我们今天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是:这种共识是否真正变成或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共产党员和领导者的共同信念?应该看到, 一种信念的树立, 既依附于现实社会倡导的政治观念, 还要受到社会现实及复杂的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 其中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

事实上, 现在的人民在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 存在的观点是复杂和多元的, 除了占主流的群众观点外, 还存在着其他的思想观念。这一方面由于群众观点受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变化, 改革带来的利益分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等因素带来的冲击, 同时还因为它始终受到我国传统的以儒家为代表的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人的思想深处的确存在着将群众观点与民本思想相混淆, 甚至以民本思想取代群众观点的问题。我们认为, 党的群众观点在重民的方面与传统民本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但是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党的群众观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一致性为出发点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和向人民群众学习是群众观点的基本点。它蕴含了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公民权利、党依赖人民等民主思想, 而民本思想代表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实质上是把民众视为君主统治安稳和政权得失的一种手段, 具有明显的工具主义性质。由于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 我们不难理解, 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虽然知道要依靠人民群众, 也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但没有把人民群众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放在首要位置, 而是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按照他们的愿望和想法去做, 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执行他们官僚主义的工具。另一方面, 我们许多人民群众也因为同样的错误观念影响, 产生了强烈的圣贤情结和依赖心理, 也习惯于“你说我做”, 把发展自己的使命寄托在“父母官”身上, 把公正的期望寄托在“包青天”身上。所以, 要正确的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 都要克服观念性障碍。

其次, 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体制性障碍。无产阶级政党、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 要贯彻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一方面, 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必须设计和提供出有群众参与和监督的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以保障其正确实施;另一方面,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中, 又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能够改变群众与党、群众与政府、群众与领导关系的群众的被动地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就很难克服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也极易出现在贯彻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的名义和形式下, 不断地发生“代群众思考、代群众做事”, 只许群众赞成不许群众反对的强迫命令, 甚至违法行政的事情。所以, 要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方法, 就必须建立健全这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在这方面的制度规范尚未健全的现实情况下, 就必须依赖党和政府领导机关、领导者的高度自觉性, 坚持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方法来克服这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注释

11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2版, 第790页.

2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2版, 第1095页.

33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邓小平文选》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第235页.

44 .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年第4期.

实践历史观 篇2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调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1、通过寻访家庭的发展变化、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

4.学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和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

二、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三、活动准备:阅读相关书刊,资料卡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2、明确介绍的内容

3、确定获取信息的途径

4、确定活动方案

指导写方案:做哪些准备,先做什么,和哪些伙伴合作、怎样分工等。

组长汇报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学生依据方案开展活动

各组分头调查访问,了解家乡历史的相关资料,作好记录,保存好第一手材料。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家长等。第三阶段:举办展览、交流成果

1、各组对所获取的材料制成资料卡,并推荐解说员,在班级向其他同学介绍。

2、通过开展“家乡历史知多少演讲会”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同时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家乡风貌。

4、展示有关家乡的一些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资料。

5、交流感受

实践历史观 篇3

关键词:乡土历史;实践活动;网络资源

乡土,它是人们生长和居住的地方,是一个人最先认识并与之有强烈情感与认同的地方。所谓乡土史,也称“地方史,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空间范围内人的活动的历史,是相对全国的历史而言”。乡土历史作为乡土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乡土历史教育落实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更好地落实乡土历史教育,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乡土历史教学所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对乡土历史秉承一个客观的态度,不能因为夹杂个人感情而对本土历史进行美化,或一味地“说好话”“不揭短”,这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特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二,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乡土历史教育很难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乡土历史的教育仍以一个模糊的课程穿插于其他课程,就历史科目而言,教师在穿插乡土历史时应注意以现行教材为主,乡土历史为辅,明确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忌就乡土历史讲乡土历史,偏离教学的初衷。

第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不能将历史考察搞成简单的旅游活动,实践结束要有一个相关的成果反馈和相应的评价机制。

二、实践乡土历史教育的途径

1.教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

要落实乡土历史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必须做出改变。乡土史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爱乡、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也要深入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并在教学活动中践行新课改的理念。我们要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及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与教师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承担这一任务的能力,不仅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有组织活动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就专业知识而言:作为一名称职的历史教师,应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就组织活动能力上:包括如何进行学生之间的分组,任务的分配,如何积极引导、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等。一般来说,历史课外活动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原则;积极开放,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材施教,培养特长的原則。”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在结束实践活动后安全返回。

3.在历史课堂上穿插讲解乡土历史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乡土历史很难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乡土历史的教育仍以一个模糊的课程穿插于其他课程。在历史课堂上,现行的“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也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而要消除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这种脱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史的融入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黏合剂。

教师可以通过在平时课堂中,将乡土历史教育与历史教材的很好结合这种方式来落实乡土历史教学。如在课堂的导课、举例中穿插乡土历史,目的是要学生在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我们常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并感到愉快,他才能使学习兴趣变成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才能达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以致欲罢不能的境界,才能学好所学的课程。”乡土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他们更容易去借此理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与此同时真正地对学生进行乡土历史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之情。

4.以乡土历史为内容开辟第二课堂

受课时的限制,可以利用正常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如开辟第二课堂:进行乡土历史的交流会或知识竞赛进行相关的板报设计展览,通过邀请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调查访问等。以此来锻炼学生对于资料搜集、整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讲到岳麓版教材的必修二第四单元“经济腾飞与社会巨变”,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自己家庭或社区在近几十年内的快速变化,可以从多反面进行调查:吃穿住行,最后可以将调查结果通过板报的方式用文字、图像等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深切感受到我国在建国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历史,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也不失为一种进行乡土历史教育的方式,而且更为直接具体。因为遗迹、文物等都是历史直接形象的遗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通常来说:“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考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面去,使这教科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予删削与补充。”通过亲自观察、亲身体验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触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写出小论文,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提出有效策略,这对于学生以及当地的长远发展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也使得历史可真正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感,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

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从电教到现在的网络利用,越来越方便师生获取新的知识。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对于网络多媒体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一般的教师,作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点优势,鼓励学生比如制作一个介绍自己家乡或某个历史遗迹的PPT或视频,或说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相关网站,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该网站,做到资源共享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特长,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同时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多途径摄取知识,成为一个会学习、主动学习的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乡土历史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历史感悟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的积极意义,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历史,进一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历史情感,更加优化历史课堂,带给学生以现实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7).

[2]方伟君.乡土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

[3]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静,李晓凤,姚岚.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孟思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6]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思考 篇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学好历史课程非常重要, 其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使学生终身受益。下面, 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一谈如何使高中学生学好历史课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 把握历史教学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既是对这些目的的检验, 也体现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意义。为此, 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 应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新的历史教材内容更加丰富, 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教给学生从大处着手并注重细节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抓大放小”, 即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 先掌握基础、主干知识, 然后再逐步梳理细节, 进行强化记忆, 攻破教学难点。

二、采用多种方式, 丰富学生历史体验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他们获得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透过多媒体的感官刺激与内心体验, 学生能够实现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渡, 从而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

2.组织课外考察活动。历史虽然具有过去性, 但其却是鲜活、生动的。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课程, 一方面, 历史教师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 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活动, 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

3.渗透爱国主义、人文主义观念。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渗透爱国主义、人文主义观念, 要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让他们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 进一步梳理所学历史知识。如, 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史, 首先, 可引导他们从朝代入手总结我国制瓷业的历史发展线索, 其涉及的朝代主要有:商朝—东汉—北朝—唐朝—宋朝—明清。然后, 让学生对细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掌握与我国原始瓷器、青瓷、白瓷及五大名窑和青花瓷等有关的知识。最后, 将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成就与其所涉及的历史时期进行对号入座。

2.进行强化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这样, 他们才能在高考作答时得心应手。如,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历史第一题,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 而民间性情之响, 遂不得列于诗坛, 于是别之曰‘山歌’, 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 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 独非《郑》、《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 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显然, 其答案为《诗经》。学生只要记住了《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风”的意思为风土、风谣, 就能够顺利作答。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篇5

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提弥明去世后,其后裔念其忠义,便将全族人等的姓氏均改为“提”,称提氏,但读音作读dī。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自冒顿单于开始,匈奴的单于一般都是由挛提氏担任的,在匈奴族被汉武帝击溃后,挛提氏族人有的逐渐融合于汉族,有人以原部族名称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据记载,明朝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农历七月安南国(今越南)攻破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国都,提及立一个名为提婆苔的为国君,使占城国成为越南属国。

由于明王朝的干涉,提婆苔下台,其子孙后代虽以为荣,但毕竟已无法在占城国立足,因而纷纷北迁,也有迁徙入中国的,就以其名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读音亦作读dī。

二、迁徙分布: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烟台市提家村、定陶县田集刘庄寨、枣庄市台儿庄区提楼村,河北省廊坊市北旺乡大枣林庄、泊头市双狮赵乡齐埝村、沧州市河间大布村等地,均有提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提索:(生卒年待考),安南郡人(今越南归仁)。著名元朝安南土司。

据史籍《招捕总录・元・佚名》记载: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农历1月,云南罗匐甸官禾者阿禾必绍降归元朝军队。农历10月,云南省调蒙古爨k诸军,征讨白衣和泥一百九寨,土官匍思叛溪七溪等投降,元政府得户四万。之后,元军又攻金齿落落、广甸、瑶甸,元军杀掠甚多。又攻斜乌蒙秃老蛮、高州筠连等州十九处。乌蒙阿谋归旧侵藤串县地。是月,与安南邻者七十城门、国主答公,遣其人名摩耳者来乞降,后又有提吕、提邦两部族来降。

当时发生饥荒,云南行省发廪赈之。不久,提吕之子提达量,为提索所擒,云南行省给榜招提索,及使释放提达量,提索听命。

提桥:(生卒年待考),河北河间人。著名清朝大臣。

明朝天启年间进士,进入清朝后,曾出任刑部侍而家族昌盛。“是以本源祖先之意义大矣哉。”

四、目前已知的提姓族人分布情况:

(一)、河北省:

1、沧州市:沧县杜林镇大布村

沧州提氏的源流比较清晰。《沧州提氏家谱》中记载:沧州提氏是明朝时由“扬州府仪真卫”(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市)迁来。至今已二十三代。

家谱记载,沧州提氏始祖兴公“随明太祖起兵......以功授武德将军,任河间......等地都指挥使。”是为沧州提氏一世祖。后,次支由河间东迁至大布村。大布村原有提姓家祠(庙),祠联为:

由江北徙河间武纬文经自瀛郡迁青邑祠修谱续1949年后,家庙被废为学校和仓库。

目前,沧州提姓主要都是由大布村(属沧州市沧县杜林镇辖)搬迁出去的。主要居住在沧州市辖区内的沧县、任丘市、河间市、沧州市区及相邻地区,人数较多。

2、廊坊市:北旺乡大枣林庄

3、邯郸市:提玮河北邯郸人,现居住四川成都,工作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qq号:xxxx。

4、定州市:河北省会石家庄有位提姓女士,据说老家是定州市。

(二)、山东省:

1、枣庄市:台儿庄区提楼村、薛城、蒋庄煤矿

枣庄提姓有完整的家谱,清朝时初修。传说提姓为指山为姓

家谱记载:一世、二世失名,二世子二,长子佩(三世)字赞化(前明历任河厅卜)子三名乔(雍正葵卯科拔贡)、名经、名廷(四世),乔子纲、统、锦斯,经子纪、章、纯,廷子维、纶、绍、综(五世);一世子二次子子二均外出(不知去向),二世次子外出

2、菏泽市:定陶县田集、刘庄寨

实践历史观 篇6

关键词: 历史想象 历史思维 可信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何谓想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而想象力与想象是密不可分的,何谓想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一般分为以下两类:“如果想出的形象是从未有过的,它属于创造想象;如果想出来的形象曾经有过的,就属于再造想象。历史想象属于后者。创造想象本质是发明;再造想象本质是还原、再现。”这两者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些不同。历史研究者与历史教育者应极力还原、再现历史而不是发明历史。

对于历史教师而言:“认识和理解历史想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困难,关键是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历史想象,从而还原完整的历史之‘网,描绘完美的‘过去画面。”下面我就平时教学中如何展开历史想象举几个例子介绍如下:

一、依据历史推断进行想象

历史思维指在掌握一定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以认知人类历史活动的过程,历史思维包含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一般而言,“理性思维往往建立在感性思维之上,但很多时候,作为感性思维的历史想象也可以在作为理性思维的历史推断的基础上进行”。如讲七年级历史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我提供了这样一段材料:

据考古发现,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师:通过这段材料同学们就北京人的生活情形发挥历史想象。(要求不得看课本,分小组讨论)

生1:从“灰烬很厚”看出北京人生活中经常使用火,并且经常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用火,否则不会灰堆一处。当时人们吃的食物已经过火烤,晚上用火照明和御寒。

师:“灰烬堆积很厚”,那这火来自哪儿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讲得生动一点。)

生(经过讨论想象):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一群北京人在洞穴前树林下玩。他们玩得十分开心。突然天空响起了一阵霹雳,再接着便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老少北京人都吓得躲进了山洞,连看也不敢看刚才还戏耍玩乐的树林,因为一个响雷正好劈打在一棵大树上,整个树林都着火了。这火是闪电引起的。

师:闪电引起的火怎么被北京人带到山洞,又如何保存的呢?

生2:可能其中有一个胆大的人用干柴去点火,并将火带回山洞。由于担心天然火熄灭,由专人不断添加干柴,使火一直燃烧。长年累月,使得灰烬才堆得才如此厚。

师:说明古人已掌握了控火技术,是吗?

生3:是的。

师: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动物会使用火呢?

生:……

师:没有吧。由此可见会不会使用火是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使用火上,人类后来不断进步。马克思曾经说过:“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在谈到火时,我给学生展示了如下材料: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yuè)之,使王天下,号燧人氏。

师:这段文字提到“钻燧取火”,即我们今天讲的钻木取火。那这一方法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呢?

接着我展示了山顶洞出土的一枚针孔已残缺的骨针,穿孔贝壳。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想象,山顶洞人既然已经能够在骨头上钻孔,那在木头上同样能够钻孔,那史书上“钻燧取火”这项技术已被他们掌握,从而推断这一时期他们劳动技能有显著的提高。

二、依据真实历史场景想象

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场景的展示,使学生好似穿过时间隧道,亲身感受和体验真实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讲法国大革命时,我向学生展示法国大革命的三级会议图。

师:同学们,三级会议开幕式极为隆重,三个等级的分别由僧侣、贵族和其余所有人(第三等级包括城市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市民)。他们的着装有何不同?

生1:僧侣穿的好像是白色丝织外套,贵族穿着的像是绣金外衣,而其他人穿的衣服颜色是黑的。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僧侣穿白色和紫罗兰色的丝织外套,贵族穿着富丽的秀金外衣,而其他人穿着极为朴素的黑服。由此大家想象一下,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

生2:统治阶级是僧侣和贵族,而其他人包括资产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师:是的,国王登上王位戴上王冠的时候,贵族和僧侣的代表享有旧日的特权,也戴上帽子。第三等级过去是光着头跪着听国王讲话的,现在竟也戴着帽子听国王讲话(请学生观察图),引起了贵族、僧侣的极大不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想象,再在教学中向学生形象地描述,就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法国大革命前夕,三级会议上特权阶级与第三等级的矛盾冲突,展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形成鲜明、生动、准确的历史表象,从而加深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理解。

综上所说,历史想象作为历史思维的一种方式,一定要依据一定的史料,把历史上有过的情景和形象想出来,从而弥补历史叙事的空白和裂隙,使叙述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当然我们把历史想象引入教学中,应该就历史的一些枝叶去想象,一定要强调历史想象的合理性,以提高想出来的东西的可信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就真实的历史和想象的历史严格加以区分,注意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历史想象运用于教学中,才能起到教学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一下.《历史想象与历史教学》[J].天津:历史教学出版社,2011第六三0期.

[2]张根华,笔名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P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唐]孟棨·本事诗.古典文学出版社,2010.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 篇7

一直以来, 多数学生与家长对历史学科抱有错误的认识, 认为历史学科只是一门副科, 历史学科的学习只需要简单地背一背或记一记, 上课听一听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历史的学习远没有这么简单, 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教育需求。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 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就要促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而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只是机械、死板地记忆, 教学过程枯燥无味, 学生渐渐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中学历史学科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要求, 学好历史课, 有利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公民意识的培养, 以及历史荣辱感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的学习途径应突破以往完全依赖教材的模式, 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其提倡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尽量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的态度及能力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 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与核心地位,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且精心的准备, 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课堂, 引导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成立小组, 自由讨论, 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主动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等。

2. 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是对距我们很远年代的事实的讲述, 所以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史料,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体会和了解历史事实, 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可在一定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的扮演, 促使学生在重温、想象、体验及感悟历史的同时,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充分发挥其历史想象力, 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其产生情感趋向,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商鞅变法》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扮演商鞅的角色:如果你是商鞅, 你会应用怎样的方法, 来使秦国兴盛起来?适度的设疑和发问,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并进行激烈的讨论, 充分挖掘其潜力。而在课后, 教师也可以进行教学拓展, 创设另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那个历史时期其他国家的国主, 你会怎样面对秦国的挑战呢?这样, 在课后学生也会积极进行讨论和交流,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3. 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也为当前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辅助和更多的便利。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人物或事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及热情。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拿破仑战争》的精彩片段, 引起学生对法国那段历史的好奇和兴趣, 然后再将拿破仑大帝的相关事迹讲述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国的历史, 加深学生的记忆。

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漫画、图片或文字等。比如:在《中法战争》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大屏幕播出“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的字幕, 再因势利导, 将中法战争的历史事实讲述给学生听, 培养其用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 并直观未来的历史。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与探索, 寻求更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 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同时,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进行历史的学习与探索, 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中增强对历史的热情。

摘要:历史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与行为方式等也都应随之不断变化与创新。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有效性,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赵伟.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教学研究, 2012 (2) :63.

浅谈高中历史创新教育实践 篇8

一、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内容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历史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 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在历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的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 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力的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获得亲身体验, 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 收集资料的能力, 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二、营造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 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和创新,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历史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 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结构, 扩大视野, 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着眼于未来。

三、历史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我们高中的许多学生仍然采用听老师讲、背历史书的传统学习方法, 缺乏学习的兴趣。要扭转这种局面, 首先应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有最大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式, 学好知识, 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这既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教师应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让学生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促使学生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英国“光荣革命”内容时, 当学生按照我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 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 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 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 要求与本课内容相符, 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 也可以以一个英国人的身份, 还可以以英国国王的身份……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学生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又得到了快乐, 更训练了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训练创新思维

每一个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背后, 都隐含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的内在联系。在具体历史教学中正是要利用这一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是创新的酝酿, 顿悟是创新的突破,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比如, 我在讲授“三权分立”一节时, 我播放了三段剪辑资料:韩国国会弹劾卢武铉系统始末;美国“水门事件”真相;美国国会“九·一一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的活动。我提醒学生对“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宪法法院”的基本特征进行思考, 对其独特的活动形成一定认识, 然后我和学生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共同探讨三权分立, 以英法美的不同情况来解决这一课, 这样有助于使不同个性发展的学生都有创新的空间和创新的思考。

3、加强历史能力的培养, 形成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 尤宜致力于导,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因此, 我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自学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千秋功过秦始皇》一课中, 通过让学生参与、观看历史剧《看皇榜》与《买铁锄》表演, 明白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统一的情况。在《孝文帝改革》一课中, 我设计出有《迁都洛阳》的三幕剧:《群臣朝议》、《巧迁都城》、《大义灭亲》, 通过让学生参与、观看历史剧表演, 领会感受孝文帝迁都的艰难、智慧、勇气等。这样既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 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 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国家才能富裕, 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必须着眼未来,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要善于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并且自觉的、艺术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 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摘要: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 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 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国家才能富裕, 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必须着眼未来,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要善于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并且自觉的、艺术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 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 篇9

一、亲身实践, 再现历史

历史图片是过去存在的记录, 制作教学课件自然少不了大量图片。笔者在讲授古代犁耕技术时呈现一组图片:石犁→耦犁→直辕犁→曲辕犁, 让学生感知犁耕技术走向成熟的历程。两天后王浩同学提供了一段视频素材。原来王浩家里还保存着一架他爷爷当年使用过的曲辕犁, 铁锈斑斑, 但完好无损。他和几名同学把犁抬到自家自留地, 亲自操作:他和两名同学三人拉犁 (现在农业机械化, 耕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只好人拉) , 一名同学扶犁, 另一名同学用手机拍下劳动场景。笔者将视频进行剪辑之后由王浩同学讲解, 用时五分钟, 大家立刻理解了曲辕犁的工作原理。这是真的理解, 而非像先前那样似懂非懂。

二、采访长者, 感知历史

笔者在讲授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这段历史时, 结合教材要求学生采取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举办“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主题展览。这里多种途径包括纸制出版物、网络资料、民间采访等, 笔者同时强调主要通过民间采访完成资料搜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搜集素材, 展开竞赛。本次活动成果丰硕, 学生通过展览对物质生活变迁有了全新认识, 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笔者在讲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时同样采取此法, 要求学生采访长者, 感知历史, 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 正确分析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实物展示, 激趣培能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 深知实物展示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技能培养作用大, 因而平时注意搜集教学素材。很多学生回家后搜集到不少票据, 这些票据尽管已没有使用价值但有收藏价值。展示票据之后, 进而与超市购物券进行比较, 让学生分析理解两种票据的巨大差异:前者是物质匮乏、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后者是物质充裕、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前者是出于限制消费、保证基本供给的目的, 后者是出于鼓励消费、商品促销的目的。笔者在讲授中山装时, 将一件半新旧的中山装直接带到课堂, 然后向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提出“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 宜于经济, 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 据此原则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 袋盖为倒笔架, 寓意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将前身改为五粒钮扣, 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 表示严谨治国理念。中山装以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很快得以推广, 并成为中国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装。这种教法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掌握, 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四、引用影视作品, 活跃课堂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 恰当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功效显著。电影《金陵十三钗》自上演以来, 备受国人关注。笔者截取该影片的重要片断, 利用主题班会播放, 然后探究下列问题:科学评价国民党抗战初期的抗战, 正确对待影视资料, 认识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用得好都是教学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截取与教学相关的片断, 建立视频资料库, 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五、联系现实, 理解历史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关注时事, 在教学中联系现实, 联系时事,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历史, 增强历史的现实感。例如, 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习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联系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 学习欧美福利国家发展时联系欧债危机和中国当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学习经济全球化及世贸组织时联系身边的进出口企业, 学习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史时联系目前的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学习近现代西方文学时联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学习现代中国科技时联系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收集乡土历史资源, 将乡土历史资源和历史教学有机整合, 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淡化与历史的时空隔阂。

近来, 江苏泰州地区开展了“大阅读”活动, 笔者研习了陶行知先生的相关理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提出并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主张“社会即学校”, 即将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范围。他的教学实践从传统的“教授法”到“教学法”, 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今后笔者仍会系统地研习教育理论, 努力实践, 勤于思索, 不断总结, 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教学特色、适合学生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

摘要:再现历史, 体验历史, 将历史教学生活化、实践化, 努力架设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对学生学好历史, 感悟历史, 提升思维大有裨益。

历史双语教学的实践与问题 篇10

一、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

目前国内实践的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大致分三种

(1) 一类双语课 (目标语浸身模式Immersion Model)

整个课堂教学使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应采取这种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部分学科亦可采用这一模式。

(2) 二类双语课 (双语过渡模式Transitional Model)

整个课堂教学, 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 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

(3) 三类双语课 (外语渗透模式Maintenance Model)

在课堂教学中, 专有名词、概念、定理、公式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在授课、问答、作业、测试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

这三种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有多少和什么样的词汇是英语的。不同时期、不同班级应采用不同的英语量。灵活多变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

历史双语教学内容不同于日常的历史教学。日常历史教学不仅强调“了解”, 更多强调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而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 简洁、生动地认知西方文化, 理解其精神世界成为主要内容。这不仅符合语言文化的要求,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英语和历史的学习事半功倍。认知就是一切。只有这样, 才能让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相得益彰。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符合西方人文精神, 这种课堂本身就是帮助学生认知西方的价值观。

我们尝试的方式有: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英语讨论等途径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利用音像和多媒体手段,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的听说训练、模仿、朗读、唱歌、情景应答、对话、表演、配音、复述、造句、看图说话、汉英互译、听写、写短文、调查、采访、讨 论、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在涉及一些特定问题时, 可以采用更形象直观的影像教学, 比如, 关于二战, 可以采用一些电影作品和真实的录像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不拘一格多种方式, 有利于教师从教学转变为导学, 直至发展到助学。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 语言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一种智慧。

三、历史双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1.师资队伍现状与双语教学要求的矛盾

目前教师在经过4年学科教育后, 对本学科的业务是熟悉适应的, 但对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习惯就不熟悉。所以, 实施历史双语教学实践中, 同时具有历史和英语两科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教师缺乏。这成为历史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年轻的外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潜能, 熟悉历史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教师通过英语培训, 尝试用英语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由于双语教学中涉及的历史问题是相当浅显的, 而外语水平却要求较高, 而且, 英语教师大都文科出身, 对历史知识和思维方法已有初步了解, 因此我们采用前者, 更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双语教学要求与英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矛盾

推进“双语教学”不能以牺牲学科要求为代价。历史双语教学是两个学科教学的补充, 不是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双语教学内容和涉及的英语词汇必须兼顾这一点。只有这样, 双语教学才能起到对学科教学的补充作用。

3.双语教学评估与现行考试制度的矛盾

对双语教学的效果的评价十分重要。传统的考试测评双语教学只能是困境。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的理念与评价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双语教学也需要相应的合理的评价手段做保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改革测试方向, 调整测试内容, 完善测试形式, 发挥测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建立新型的,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估体系, 丰富、完善、发展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

(2) 兼顾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结果, 定量与定性, 基础与发展, 语言水平与文化素养, 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通过教学评估, 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3) 变单一性、知识性评估为多元化外语、历史综合能力评估, 改变“一卷定音”现状。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口试、听力、笔试等多元化外语、历史测评手段, 努力探究、建立兼顾基础、态度、方法、习惯、心智、人格等多元化评价体系。

(4) 变单项评估为多项评估。把自我评估、相互评估、教师评估结合起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

(5) 变终结性评估为全过程评估。改变以往终结性评估“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加强平时课堂活动、作业、单元小结等过程评估。平时诊断、及时反馈、适时纠正、正确导向, 必将有利于终结性评估。

双语教学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课型, 但“新”的事物必然要经历一番苦痛。历史双语教学的实践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 双语教育不是一阵风, 更不能炒作成招牌。双语教育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 做好却不容易, 而持之以恒进行实践和研究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

摘要:英语考试改革的目的是让英语回归其语言功能。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大致分三种。历史双语教学是用英语的思维方式体现西方的精神世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探索中的双语教学与现实发生种种冲突。

关键词:目标语浸身模式,双语过渡模式,外语渗透模式,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一、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试图通过知识与能力、态度的结合,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总体目标。与旧课程相比,目标设置上增加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品质,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主动发展奠定基础,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以此为出发点,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设置三维目标。这个目标就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动了学生自主动手、探究的积极性,可以说是比较可行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手段是指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认知历史、 再现历史、 感悟历史而采取的具体方法。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粉笔、 黑板、 教科书, 现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因此, 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 积极学习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 语言、图片、 实物、 模型、 音频、 视频等来丰富历史课堂, 合理利用各种手段,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以 《抗日战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运用来说明。作为新时代的学生, 生活在和平、 安全的环境下,对战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根本没有感受;仅从教材中的叙述,也不足以让他们去理解国人所蒙受的苦难与屈辱, 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和平与幸福的可贵。笔者在教学导入时, 运用 《南京大屠杀》 的视频片断创设情境。日军的兽行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们震惊,对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日本军人的残忍有了直接的认识。很自然地笔者设计的问题就成为了学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日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中华民族又是怎样抗战的?从中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后面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这样除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外, 还达成了情感目标之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教学总结时, 笔者使用了有感情的激励性的语言。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英勇斗争,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表现出了中华儿女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 虽然没有经历那战火、 那屈辱、 那苦痛, 但是我们要居安思危, 努力学习, 自强不息, 只有强大的祖国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样雪国耻?学生们说要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振兴中华!这样比较好的达到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的目标。更难得的是, 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真正转变了, 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三、开展有效的多元课堂教学

1.讲授引导式教学。 所谓讲授引导式教学指的是教

师运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突出了专题性, 内容线索明显, 但忽视了知识的完整性, 跳跃性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补充大量的材料, 老师的讲授是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本身的特点, 采取讲授法再现历史情境,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概念、 总结历史规律, 深化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分析能力、 综合能力等。如: 在学习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课时, 对于教材中关于古希腊文明材料提及甚少的现象,笔者则以讲述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深入认知,即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依托, 在长期的海外贸易中, 形成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要求用民主充分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 来保卫城邦、 对外掠夺, 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有了必要性。强化了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了解。

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 而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启发学生心智、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途径。所谓探究式教学, 即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来制造玄机, 诱发学生自主深入探究, 进而形成双向互动、 交流的教学过程,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等。如: 再学习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课时, 笔者首先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 “冷战” 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冷战” 政策? ②美国的 “冷战” 政策具体有何表现? ③如何认识 “马歇尔计划” 与 “杜鲁门主义” 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 ④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中国加入产生何影响? ⑤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⑥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⑦ “冷战” 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哪些?⑧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和 “冷战” 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等, 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寻找问题的答案。

3.活动式教学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添加了一个探究活动课,可以说他是以一种创新课堂形式出现的。历史活动课属于学科活动课,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来渗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的, 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创造性、 体验性、 开放性等, 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升华。如在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时,笔者拓展教材中提出的历史小论文形式, 而是以開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模式, 可以是报纸、 幻灯片、 诗歌、 故事等形式来展示。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 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总之,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有效教学也必须不断的深入研究,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 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法, 树立创新意识, 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究有效教学新途径,借以来推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不断延续。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操作 篇12

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和成绩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课堂环境不仅影响教学的进行, 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为了进行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创设课堂环境的策略, 精心设计适合每位学生的课堂环境。

1. 营造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教师应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 放下“师道尊严”的心态, 以一种平等和善、和蔼可亲的教态与学生平等相处, 这样才能形成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 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以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教材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学生可以无拘无束, 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 舒展学生的灵性。

2. 创建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合作的课堂是基于历史课堂生成的教学情境, 围绕学生疑难处开展师生合作、师生互动, 共同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种互动、合作的交流,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现状、课的类型以及教师的素质等, 对已有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或发展创新, 从而找到最适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中, 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用得较为广泛,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模拟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新出现的方法也开始逐渐推广使用。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时序性, 决定了学生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应该具有时序性的。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以往历史教材以年代为顺序、以朝代为基准的模式, 构建了主题式的课程体系, 但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 头脑中缺乏历史发展的系统性, 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采用最适合师生教与学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劣, 如, 讲授法具有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以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主、重知识逻辑顺序等特点, 正好弥补了新教材编排上不注重系统性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但缺点是教师的讲授过于单调, 学生无法直观、主动进入历史情境中去。在新课程背景下, 讲授法之所以屡遭批判, 其主要原因不是方法本身问题, 而是许多教师对这一方法掌握不力、运用不当之故。尽管现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但讲授法依然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师个性和素质、教学内容、课型等。选择一种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因课型而有所不同。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媒体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采用的用于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的设计, 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初中历史课堂使用教学媒体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实物、挂图、幻灯和多媒体等。它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 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感性认识, 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 历史教师一定要明白,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仅仅是一种手段, 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2.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应注意的方面。

上一篇:振动故障诊断下一篇:抗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