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跨越(精选12篇)
历史跨越 篇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离不开法洽的保障和支撑。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 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 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提出了关于依法洽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 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会《决定》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洽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 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洽理论是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 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我国, 坚持党的领导,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旳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也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法治是国家洽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现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 依法洽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法者, 治之端也。”今日中国, 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丨
人民日报10月23日社论
历史跨越 篇2
余心声
——写在国发〔2012〕2号文件颁布之际
一
一个地方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使我省又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这一步必将在贵州发展的里程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来,贵州高原沸腾了!
这是龙年新春来临之际,国家送给贵州4千万各族儿女的一份特别厚礼,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寄托着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着贵州发展的壮美图景。
在贵州后发赶超、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发2号文件强势给力,无疑是动力、是东风、是及时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获得了强大支点,进一步托起了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希望!
二
在全国大棋盘上,中央的每一步“落子”,都有其深刻的背景。
在牢牢把握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发展“黄金机遇期”,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文件的出台,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顺应时代的战略安排,是心系国运、情牵民生的智慧结晶。
“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文件开宗明义,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道出了贵州加快发展的特殊重大意义。
“五大战略定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步走”发展目标、“四大经济区”空间布局„„文件凸显了贵州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了贵州的比较优势和潜力所在,如此高瞻远瞩、慧眼如炬,谋划的定是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手笔,作出的定是开创贵州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大战略!
“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能否走好贵州这着棋,实现好中央的战略意图,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更为关键的是,贵州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经过努力,去年以来,从《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到全省66个县列入全国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毕节和铜仁撤地建市,再到国发2号文件出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项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贵州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前所未有。
细阅文件,令人欣喜地发现,所有关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文件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许多我省多年希望办的事、希望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在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表述。文件的出台,如春雨沁润黔中儿女久渴的心田,似东风鼓足贵州蓄势待发的风帆。
五
人们细细地思考着文件、咀嚼着文件,尽管角度不同,但却有着这样的共识:文件充分肯定和提升了贵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创造了不少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全省生产总值5702亿元,首次年增加超千亿元,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多项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速一改往年全国挂末位次。这些无疑为文件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在推动贵州发展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发展思路,为文件提供了决策基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破交通水利瓶颈、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扶贫开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举措,在文件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既是中央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更坚定了我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信心。
水到渠成,源自坚持不懈的耕耘和开拓。地方发展愿望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精神转化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必将催生一场波澜壮阔、广泛深刻的大变革。
六
从全国角度看贵州,以贵州实际谋发展。文件11个部分、54条发展方略,条条真金白银,句句力透纸背。翻开文件,一股“实、新、快”的气息扑面而来。
“实”在切合实际、措施扎实,这是文件最大的特点。文件结合我省实际,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并明确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允许开展电力直供、以质抵量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等,这些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效应将很快显现。
势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又抓紧“补短”,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等短板,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要优化布局,激活“板块”,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发动机”、“火车头”的带动引领作用,打造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利用毕水兴和“三州”民族地区能源资源富集、特色突出等优长,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两翼”作用,共同推动贵州经济的腾飞。
八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面前,贵州要打好后发赶超这场“翻身仗”,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高地举起改革开放这面大旗。
在历史的坐标上,鲜明地标注着贵州人改革开放的勇气和胆识,延伸着贵州人的光荣与梦想。无论是顶云公社的包产到户,还是湄潭、金沙率先实行耕地“生不增、死不减”的政策;无论是建立毕节、安顺两大试验区,还是创建“四在农家”„„贵州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要进步,都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结果。
文件允许我省试点示范,就是鼓励我们先行先试、大胆改革。这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这是与传统落后体制作决裂的最佳时机。要通过深化各项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决我省国有经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快、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支柱产业支撑不力等问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该管的进一步管好、该放的进一步放开,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增强发展活力,为文件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环境。
贵州的落后,更多的是封闭带来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空间、能源、耕地的限制,不是贫困的决定性约束条件。这启示我们,贵州要想摆脱现实的封闭、历史的窠臼和大山的阻隔,就必须增强世界意识,扩大开放,借力赶超。近年来,我省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户,一系列重要会展成功举办,在中国西南版图上,一个开放奋进的新贵州形象跃动而出。借力文件,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以更大的勇气“走出去”、“请进来”,打好招商引资系列“组合拳”,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去展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以对话增进了解,以沟通扩大交流,以合作赢得更大发展。
打破常规,奋发图强,让我们在“改革”与“开放”中闯出一方新天地,闯出一个新时代,闯出一个新贵州!
九
上一个千年,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说过,最先朝气蓬勃投入新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载了多少梦想、多少憧憬、多少奋斗、多少牺牲。如今,这一壮丽的事业正大步推进,指日可待。历史选择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就要无愧于时代。
黑山县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规划难执行,乱建的现象难制止,近年来虽有改善,但仍不尽人意。黑山县委县政府在2009年3月份城市建设专题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解决目前存在的城市规划性不强、百姓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认真做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分步实施。要下大力气抓好三件事,一是新区建设坚持高起点,吸取老城建设的教训,要规划设计好,实现 “显山、露水、透绿”浑然天成的效果。二是老城改造不能操之过急,要分步进行。三是打通路、建小区、修广场、种大树,通过城市建设把黑山的美丽景象展现出来。
黑山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要“实现一大目标、破解两个难题,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城建指导方针。实现一大目标,就是要实现居者有其房;破解两个难题,第一个就是破解拆迁难题,第二个就是破解融资难题;处理好三大关系,就是被拆迁群众、到黑山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开发商和政府的利益关系,调整定位了百姓利益第一,开发商利益第二,政府利益第三的原则。政府用房地产开发所得到的税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拆迁群众补偿、补贴,鼓励上楼。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科学规划,要突出“腾地让路,腾地让绿、腾地建小区、腾地修广场”,真正把大树栽进城,绿带移进城,鲜花植进城,将半面北山引进城,建设名副其实的“黑山城”。实现山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和谐格局。黑山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现有的规划。路不修则已,修则笔直宽阔,广场不建则已,建则宏伟壮观,树不栽则已,栽则绿树成荫,楼不建则已,建则质高形新。此前,黑山县南北两个广场面积狭小,拥挤不堪,晚上游人散步,摩肩接踵。城市绿地建设严重不足,硬覆盖面积也有欠账。黑山的城建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引进外地的新思维、新理念。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站在历史的高度,大手笔考虑到未来的三十年、五十年,为未来留足新人口增加的居住空间和文化、餐饮、娱乐场所,与黑山新区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包括物流中心在内的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地把黄家壕、孤家子、东边村、下湾子、十里村、营房、羊肠河均划在县城规划之内,南与大虎山接壤,北与北边壕毗邻,把羊肠河作为黑山的护城河。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缓解城乡矛盾,需要逐渐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动力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持久巨大,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黑山县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在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中逐渐统一了思想:城市化进程缓慢不是生产力不允许,是观念不允许;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允许,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允许。如果不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拉动内需就流于空述,永远摆脱不了落后、贫困的局面。
二、以人为本,依法拆迁,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应有的合法权益
要建广厦千万间,旧城拆迁必为先。在今年4月29日的黑山县城市建设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指出,城市建设是解决百姓居住环境的需要,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未来黑山打造区域性中等城市的需要,黑山县城市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和潜力,要下大决心、花更多的精力抓城市建设。
这次城建会议之后,广大群众拍手称快,积极响应。黑山县政府以“毛地拍卖、净地出让”形式成功拍卖了县城三宗地块,共11万平方米。县城房地产开发总面积61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44万平方米,准备开工面积17万平方米,加上八道壕棚户区改造项目40.1万平方米,年末将完成100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应拆迁的509户中,已签约504户,签约率达99.02%。
历史的跨越 伟大的变迁 篇3
五十年,创造了在封建农奴制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人间奇迹;五十年,谱写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壮丽篇章。
五十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实际,也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5年8月7日,西藏自治区社科联、社科院召开“历史的跨越,伟大的变迁—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西藏社科院成立三十周年暨西藏社科联首届学术年会”。年会的主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会专家学者回顾和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西藏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西藏的实践给予高度肯定,对自治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只要继续牢牢坚持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西藏的明天一定能够更加美好。
民族区域自治增强了
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大家普遍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西藏自治区成立,是西藏历史上和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体现了对西藏民族地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人民在封建农奴制度下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这是人民的胜利和民族的新生。
五十年的成功实践,五十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实际,也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下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五是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有学者提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必须创新民族事务治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是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抓紧《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增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可操作性和自治权规定的权威性。二是建立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执行监督机制。三是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解决好《民族区域自治法》执行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四是进一步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自治区成立五十年
西藏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大家认为,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巨变,西藏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主权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五十年,创造了在封建农奴制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壮丽篇章。这是西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五十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五十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的五十年。
1951年前,西藏基本上是游牧农耕的简单生态平衡型自然经济社会,产业状态是混沌的,缺乏大规模的产业分工,社会处在一种离散的、生产能力低下的单纯经济结构之中。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开启了西藏现代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纪元,西藏现代产业经济体系进入有计划的快速发展时期。
進入新世纪,西藏现代产业又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一是特色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四是藏医药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势头。1965年,西藏的生产总值仅为3.27亿元;201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25亿元。从1994年到2014年,西藏生产总值连续二十一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长水平。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现代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化通讯网络覆盖全区。2014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75470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65.26万千瓦,基本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全区乡镇通邮率、通光缆率分别达到91.6%、97.5%,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现代化通讯网络覆盖全区。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5%。
五十年来,西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西藏绝大多数人口摆脱了延续上千年的贫困,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十五年免费教育。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五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把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问题 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开创了西藏“三农”发展新的黄金期,西藏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兴藏的新局面。
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
推进西藏繁荣发展的思考
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有学者指出,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来看,西藏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产业建设,没有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西藏经济发展将永远不能摆脱缺乏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困扰。当前,全国范围内“转方式、调结构”的新经济发展任务日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西藏也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需要尽快找到与本地区资源环境特点更加吻合、贴切,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新的经济发展路子,并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突出西藏高原特色的空间经济布局和产业经济结构。
同时,要保持好青山绿水,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做出本地区应有的贡献。应进一步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求产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径,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有学者探讨了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西藏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效应更加凸显、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纳税总额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强,成为西藏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就业重要渠道、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来源、发展县域经济与繁荣城乡市场主导力量、招商引资主要领域、对外贸易排头兵和转变发展方式活力源泉。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亟待更新,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对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着消极影响;二是总量规模较小,分布明显不均;三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能源约束凸显;四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成本较高。今后,应努力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大家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中国共产党是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西藏工作乃至民族工作的魂,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过去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使西藏各族人民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画卷。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依然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保证。
专家学者们还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实现繁荣治理,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在保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的前提下,要特别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锻造出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形势复杂、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只有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不断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境界。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党员、干部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民族地区务必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是中央推进西藏工作的重要形式。中央以召开西藏工作会议的形式来推动西藏地区的工作,贯穿了新西藏的历史,历史阶段不同,会议的侧重点也有区别。1980年3月,新成立的中央书记处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1984年召开了第二次,十年后的1994年召开了第三次。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来被总结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一個里程碑”。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于西藏地区在党和国家大局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更全面的表述,明确提出在西藏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2010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把第四次座谈会以来的理论探索成果、社会治理上作出的一些新论断写入了会议文件,把邻省藏区纳入到青藏高原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大局之中。
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虽有其自身的指标体系,但就其本质而言,治理无非是对社会的统治与管控的方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既要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的成果,又必须与各国的基本制度和国情相一致,而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所谓“善治”的标准。中国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是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终价值取向,这一目标既是探讨中国现代治理问题的前提,也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现代治理的标准和尺度。
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西藏文化发展的崭新进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西藏广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的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融、发展与保护并重、事业与产业共进、文化与经济结合的良好态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繁荣新局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文化发展路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西藏面貌焕然一新。
回顾这五十多年来,新西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今后在推进文化建设上,应坚持以下宝贵经验:一是从增强自治区区综合发展能力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从西藏基本区情的实际出发,同生产力水平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状况相适应;三是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务求实效。
要进一步重视《格萨尔》的研究。《格萨尔》活形态史诗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成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整理工作。三十多年来,主要取得的重要成果:一是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大面积的艺人普查工作,对重点说唱艺人进行了录音和笔录,取得了很大成绩。二是《格萨尔王传》旧版本及实物的登记、抢救取得历史性突破。三是艺人说唱《格萨尔》的整理和唱腔保护取得可喜成绩,填补了两个历史空白,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四是《格萨尔》史诗的翻译工作呈现出美好前景。为进一步做好《格萨尔》保护工作,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格萨尔》史诗保护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二是调整职能部门的《格萨尔》保护工作,加强集体协作和联合攻关;三是增强科研部门、专业人员深入实际、与时俱进、建言献策的敬业精神;四是努力培养专门人才,加强《格萨尔》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五是积极调动《格萨尔》传承人及相关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促进《格萨尔》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中国:太空的历史性跨越 篇4
胡锦涛主席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 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1999年11月20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后又于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3年1月5日, 连续4次发射成功“神舟”系列号的无人试验飞船。2003年10月15日, 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太空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 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 我国第二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成功实现“多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七”携带的伴飞小卫星飞行成功, 意味着我们整个航天测控系统具备了同时进行多目标探测、控制和协调能力, 意味着我们对太空的监视、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进而对未来在空中实现多目标控制协调机动任务提供了实验基础。“神七”首次使用了自主研制的航天服, 这对于我国航天事业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介绍, 神七有三个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一是神七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 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新期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憧憬。二是神七任务的成功, 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此次任务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 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 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三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完成必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从太空看客到置身其中。翟志刚的出舱行动, 使一个民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天上人间的距离原来是如此之短。“神七”的成功不仅带动航天产业的发展, 更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历史跨越 篇5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透视跨越式发展
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跨越式发展与历史规律性是一致的,体现了发展主体的选择性;人的`创造活动具有超越性,“世界历史”造成的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成因;跨越式发展理论启发广大后发国家不失时机地把握历史机遇,走创新发展之路.
作 者:于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朝阳校区文管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刊 名:吉林地质 英文刊名:JILIN GEOLOGY 年,卷(期):2001 20(4) 分类号:B019.1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跨越式发展 后发展国家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 篇6
历史的发展,远比任何宏大的书写更发人深思。十年短短一瞬,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中国道路”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等待下一个征程的出发。
(一)“中共十八大不仅是中国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世界的大事”,“中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出如此判断的,不是国内新闻机构,而是国际知名媒体。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到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从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到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世界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瞩目中国,关注未来中国的走向。
怎么能不关注呢?过去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4%提高到10.4%,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额双双增长4倍以上,仅近12个月以来,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外国车就达120万辆。深陷经济危机泥淖的西方慨叹:“幸好还有中国人”。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已是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砝码。
十年之前,“中国崩溃论”风行西方:“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十年之后,西方历史学家却已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正在经历500年西方统治的最后阶段。穿越华尔街的风暴,跨过欧债危机卷起的遍地沉疴,中国再次以自己抢眼的表现告诉那些始终将其视作“异数”的传道者们:另一条道路是可能的。
(二)这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与发展出来的道路,也是一条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围与突破的道路。
自30多年前,改革开放将这条道路送入世界的视野,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打量。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曾经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当“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
这种复杂,不仅因为它开创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另一条路径,改变了以欧美为主导的单向演进的现代化历程,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也因为在这个占据世界1/5人口的大国,这种“创造”、“改变”与“提供”的背后,所必然带来的深刻的变革、剧烈的转型、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像一条沉默多年的江河,忽然间结束了停滞岁月,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也翻腾起泥沙俱下的残渣积垢;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前景,也潜伏着暗流涌动的危机。对它的认知,站在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观照,截取不同的断面,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评价、不同的结论。
即使对过去的十年,又何尝不是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聚焦中国的发展跨越,有人提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有人却断言中国发展不外乎是“市场列宁主义”、“国家重商主义”;有人认为中国处于千年以来最为辉煌的位置,有人则认为这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柯立芝繁荣”……
不同角度的分析自有其价值,但中国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颠覆着一些人的预言,修正着教科书上的论断,革新着固有的观念。60多年前,笃信中国共产党“经济上只能是零分”的西方,今天谈论最多的是中国的经济成就;30多年前那些“看空”中国改革的人,今天却把走出危机的希望寄托于这个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表述,今天又衍生出“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的说法。
任何快速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相比于望远镜式的眺望、显微镜式的挑剔、放大镜式的打量,究竟从何处人手,才能不被表象所惑,不为定见所缚,使我们对过去十年的判断把握,经得起逻辑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
(三)马克思说过,评价任何一段历史,都无法脱离当时的历史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从2002到2012,在历史的大视野中,中国面临怎样的图景?
当这一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于1978年驶入起飞跑道的中国,仍然不减经济的增势,在为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站在了一个关键路口。
从发展方位看,这是一个“战略关键期”。这十年,中国正处于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时段,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十年。走好这十年,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举足轻重。
从发展阶段看,这是一个“转型碰撞期”。进入新世纪,发展快车道上的中国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镇化进入加速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带来巨大挑战。
从发展环境看,这是一个“特殊敏感期”。随着中国的崛起,大国实力的起伏消长,深刻地重塑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世界历史500年未见的转型”,引发了守成国家疑惧重重的复杂心态。对“另一种制度”的强烈担忧,让社会主义中国遭遇了冷战以来最为露骨的防范,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更有“风必摧之”的烦恼。
从发展动力看,这是一个“寻找驱动期”。原有的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渐渐消减,制度红利还未完全释放。传统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爬坡的“中国号”列车,不进则退。
从发展风险看,这是一个“危险高发期”。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如何避免“东亚困境”?跨入人均GDP4000美元门槛,能否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经历着传统价值解构的社会转型,怎样重塑时代的核心价值?遭遇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巩固执政的信任基础?
这是过去十年我们党所要面对的多重考验。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经济结构面临深层次矛盾;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扩大,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集中多发……中国的发展也呈现日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时代场景的转换,意味着历史使命的更替。如果说上一个十年,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空前低谷之际,在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因不适应形势变化纷纷下台之时,中国共产党及其引领的中国道路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了新世纪,有力地肩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那么这一个十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繁重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社会主义中国能否从挑战中艰难突围,决定了这条道路是否更有生命力、更有说服力。
(四)法国年鉴学派领袖布罗代尔曾把历史比作海洋,把历史的短时段与长时段分别比作大海的表面与深处,并将二者描述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依此逻辑,如果我们想透过这十年发展的“表象”,探寻中国道路的“实质”,就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国际国内的既定格局中,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中国已经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却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一方面,经济增长翻了近两番,另一方面,我们每创造1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物质生活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也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当此之际,经济社会发展把握得好,中国就能为全面小康奠定决定性基础,把百年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把握得不好,就有可能走不出“历史三峡”,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已经跨入世界舞台中央,但在通往大国强国之路上,内部环境与外部局势的风险与矛盾,正日益叠加、互相激荡。国际贸易、消费方式、通讯工具的变革,市场放宽与资本流动,两极世界的终结以及新兴国家的经济政治崛起,让世界变得更为复杂。正如基辛格所指出的,中国第四代领导人“实际上是首位将中国当作全球化体系一部分来管理的领导人”。当中国工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当广东乌坎事件吸引来大批境外记者,当国际油价的涨跌影响着北京“的哥”的心情,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已经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与世界相连。在全球化时代“治理中国”,中国航船如何破浪前行?
(五)中国奇迹结束了吗?这个30多年来被西方人问得嘴角起泡的疑问,在这十年中,伴随着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被不停地提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年间中国充满勇气的转变,引发了“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的浩叹,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甚至说:“能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人应该荣获诺贝尔奖。”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则指出这样一个事实:英国用了58年、美国用了47年、日本用了34年的时间使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一倍,而中国仅用十年就实现了。
危机,是考量道路模式的最好尺子。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久聚不散,当西方世界开始“为资本主义会诊”的反思,当“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声音再次响起,作为世界上唯一净资产为正值的大国,手握20万亿元主权资产,中国以高效的政府之手和灵活的市场之手力挽危局,以强大的组织动员机制举全民之力共渡时艰,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希望和信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答卷,成为“中国道路”近十年来卓越成就的鲜明注脚。
这是一个让世界惊叹的十年。中国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一路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超过自我预期,也让世界有点不太适应。
这也是一个让国人感奋的十年。人均GDP从1000美元攀升至5000美元,一个千年农业大国的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数以亿计的网民活跃于井喷般增长的虚拟空间。取消农业税、普及义务教育,覆盖十几亿人的基本社保体系初步建立,一项项重视民生、倾听民意、保障民权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写入党和国家的法律文件。“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政党宣言成为执政理念,“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理想化为执政目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走过十年,这样的问题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提醒: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六)从一定程度看,这确实可以称作是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出了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要回答,叙述了一种新型制度文明发展完善的历程。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经历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辉煌与荣耀,收获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惊喜,但同样遭遇了非典疫情的来势汹汹,感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诡云谲,铭记了汶川、玉树、舟曲的悲泣悲壮,承受了发生在新疆西藏的分裂闹剧。
这十年,无情灾害一次次不期而至,突发事件一次次惊心动魄。社会主义中国依靠什么让“中国道路”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总结不同寻常的十年,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由此,不仅可以理解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宝贵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艰辛实践,也能够更好地梳理从十六大到十八大这十年,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创新。
从“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从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十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呈现出新的气象。
在分析现代化规律时,著名学者汤因比曾提出“挑战一回应”模式,认为现代化既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最大挑战,也是国家兴盛的最大机遇,关键是如何应对挑战、从困境中奋起。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抛弃了被动应对,选择了主动应战。有了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中国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更加明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世界上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看起来是巧合,但也不无内在的逻辑: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与时俱进,让这一深刻改变13亿人生活的制度文明充满魅力。
(七)外国专家曾有这样的评论:如果此前改革开放的成就让中国登上百尺竿头,那么这十年间的奇迹则让中国“更进一步”。
并非只有局内人能够领会这难能可贵的“更进一步”。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别尔格尔就看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开始寻求新的火车头,新的发展驱动力,这是最重要的变化。在国家和市场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回首十年不难看出,“更进一步”的实质,是“中国道路”的自我超越。科学发展观既是对旧有观念的更新,也是对发展惯性的矫正;既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更是对执政思路的升华。不妨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管理转型这“三大跨越”,来描述中国道路这十年不同寻常的进程。
正是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深入思考发展的要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要求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由“总量”到“人均”。这个十年,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不仅向市场经济要效益,更向社会主义要公平,在不断变革中,发掘中国道路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正是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深入思考体制的优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结合向纵深推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两手抓”,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统筹兼顾的思想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在不断优化中,锻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
正是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奋斗目标,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鼎力疾呼管理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在不断创新中,开创中国社会更加活跃、更加有序、更加和谐的良好局面。
这三大跨越,包含着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规律、政治优势、制度活力的重新审思。这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格局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向前推进,对外开放呈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这三大跨越,将科学发展的创新理念熔铸于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国道路顺势有为、逆势上扬的傲人业绩。这十年,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互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重大自然灾害与国际金融危机相伴,社会主义中国遭遇了“最困难”、“最严峻”局面。然而,穿越10年惊涛骇浪,中国航船破浪前行,倒逼出思路转变、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中,“V”型发展曲线彰显中国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八)转变转型转轨,突围突破突进。对于中国而言,历史跨越刚刚开始,科学发展仍在路上。
观念的改变,不可能奏其效于一时;矛盾的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科学发展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一再重申“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正如有论者所言,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规模超大且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同时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无论在理论意义上还是实践意义上,都是世界级难题。西方国家上百年间实现现代化与克服现代化弊端这两大先后呈现的历史性课题,在这30年间都共时性地提到中国人面前,而与历史上其他崛起国家相比,改革开放的中国至少创造了两个成就: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经济的起飞,在转型中整体保持社会的稳定。这不仅是中国的福祉,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从世界历史看,现代化的过程孕育着动荡,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会遭遇更多矛盾。即便是2012,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世界。大选之年暴露的西方政治信任危机,金融海啸冲击下焦头烂额的经济衰退,利比亚持续不断的动荡,埃及不得不失去的“春天”……正如普京所言,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时代。当我们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感到焦灼时,不能忘了同样的挑战,也在伦敦的街头巷区、开罗的解放广场出现;当我们为更好的未来承受转型之痛时,不要忘了深陷危机的西方国家,至今还没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回望过去,中国不乏成功的故事,西方模式以两三百年解决了10亿人的发展问题,而中国道路在30年间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这难道不应该给予我们道路和制度的信心?
马克思曾经指出,离开了“现实历史”的抽象没有任何价值。如何评价我们走过的历程?仅仅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会将社会的进步看成一路高歌,容易妄自尊大;只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会把面临的问题视为灭顶之灾,容易妄自菲薄。只有将两者综合看,才能既看到成就、获得前行的动力,也看到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不久前,澳大利亚学者休·怀特评述: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正发生着许多美好的事情。由于中国取得的经济增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他们父辈做梦都想不到的更好、更富足的生活。更好的住房,更棒的学校,更优的医疗——“这些物质条件具有真实的道德价值,不承认这些成就是不诚实的”。
4亿人脱贫、13亿人走向现代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这确实是中国道路最为“真实的道德价值”。
(九)上世纪90年代,站在杨浦大桥桥头,望着改革开放大潮激荡下的新上海,小平同志慨叹:“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确实,历史的发展,远比任何宏大的书写更发人深思。十年短短一瞬,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中国道路”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等待下一个征程的出发。
人类教育的三次历史性跨越 篇7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 教育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始于农业时代, 教育从融入生产劳动走向与之分离, 改变了原始教育, 产生了教育的行业形态———学校教育:教育从原始的、简单的、朴素的、零星的生产劳动向成型的、系统的、专业的、有规模的学校教育转变, 形成系统的知识和优质教育, 文化传承得到优化。第二次跨越始于工业时代, 学校教育从精美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改变了教育培养模式, 产生了教育普及形态———全民教育:教育受众面扩大, 义务教育迈向全球, 文化下移加速, 教育逐渐国民化、社会化、公益化和科学化。第三次跨越始于信息时代, 学校教育从单一封闭的课堂迈向跨越时空的信息世界, 改变了教育的技术层面, 教育时空得到扩大, 产生了教育的网络形态———虚拟教育:人类教育从实体走向虚拟, 全球教育一体化和人类教育资源共享的形成将加速跨文化融合;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和延续整个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将得到充分体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物质进步和技术变革为人类教育跨越提供了支撑平台。三次教育跨越保证了人类社会各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 加速了人类探索自然、改造社会的进程。
(摘编自《学校交流》2008年第7期)
历史跨越 篇8
一、在崭新理念中谋求更大跨越
走进上蔡二高,一块块排列整齐的高考荣誉榜记载着这所学校骄人的高考成绩。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李滇青认为,高考是每一位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教育资源更优的大学深造。但仅有高考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追求高考升学率绝不是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和全部目标,应对高考也绝不是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全部内容。多年来,上蔡二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握好“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认清教育本质,把握教育规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始终不偏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大方向。
李滇青告诉笔者:“上蔡二高作为市级示范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在教育和教学中,上蔡二高既期待高考、重视高考,但更希望超越高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进而实现创应试教育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的目标。”
遵循着这一理念,上蔡二高在办学上追求卓越,首先体现了鲜明的上蔡二高特色。在办学思路上,把教育教学的目标锁定在“创一流学校,与世纪接轨”的办学思路上来,确立了“办教师自豪、学生幸福、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的奋斗目标,努力把上蔡二高打造成中州名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养成教育,理出了“精细管理,特色办学,跨越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制订了“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新跨越,五年建名校”的发展规划,走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理校、管理兴校之路,实现学校跨越发展。
二、在强化管理中营造良好校风
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上蔡二高制定了《上蔡二高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和《上蔡二高业务量化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在学校发展、学校规模、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处室职责明确,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决策均由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学校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制定了《上蔡二高教师业务量化考核办法》《上蔡二高全员聘任方案》《上蔡二高教学评价奖励方案》等各项激励制度,实行了全员聘任制,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思进、人人思干、勇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加强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上蔡二高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对学生提出了“十要十不准”,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三个年级的作息时间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和安排,班主任一天做到“八到位”,在校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同时推行了学校和社会互动、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家长理事会、学生会、团委会,按照各自的职能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为提高。
加强沟通交流,铸造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校十分重视凝聚人心的工作,始终保持与师生的密切接触;只要发现问题的苗头,校领导便及时出面,认真剖析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既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又增进了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校领导定期与教师交流,与学生谈心,随时了解教学情况;并提倡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诚合作,齐抓共管。尽管各科任教师竞争压力很大,但他们都以大局为重,互相学习,互帮互促,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和谐融洽的团队,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为连年夺取高考新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教研教改中提升课堂质量
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上蔡二高明确了“以研导教,以研兴教”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向教学科研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的质量观。
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把教改和德育工作放到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去抓,推进改革创新,走特色办学、特色兴校之路。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开展升国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以主题班会、辩论赛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点抓好了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的美德;开设了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体、音、美辅导班,与中国美院联办“美术培训中心”,不断提高特色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学生作品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结合学生意愿,举办了音乐、体育、书法特长班,从而为学生架起通往高等学府的“立交桥”。
上蔡二高走教改并重的特色教学之路。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究式、自主探索式等新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教研课题组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近年来,学校教师共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2篇,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三是实行集体备课,坚持组内合作,实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制。一方面,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基础环节,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教师个人的刻苦钻研有机地结合,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组内互相听课等形式,争取使组内教师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依托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做到教学资源信息化、公开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三、在千锤百炼中铸就过硬队伍
上蔡二高的决策者们历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牌最重要的一环和教书育人、持续发展的根本,创新思路,打造名师,在千锤百炼中铸就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素质,领导班子是关键。上蔡二高制定了《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大力倡导不甘落后、不事张扬,务实重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校长李滇青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大多数领导班子成员担满课,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们奋战在教学一线,不怕吃苦,不讲价钱,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历史跨越 篇9
这本书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作了科学的回顾和展望, 以“制度探索期” (1994-1998) 、“制度建设期” (1998-2010) 和“制度完善期” (2011-2020) 谋篇, 描述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走过的历程和对今后10年的展望。从战略高度提出, 只有明确改革的原则、目标、重点、步骤和举措, 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才能使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这种归纳真实、准确又富有新意, 既反映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 又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大局对社会政策建设的要求。
在这种归纳之下, 这本书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当前, 从制度上, 我国的医疗保障已经涵盖全体国民, 民众已经从这项改革中享得实惠。先辈前贤“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在国际上,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也很引人瞩目。一项世人公认的艰难之事, 在我国取得初步的也是明显的改革之效。《历史跨越》以大量的例证, 从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制度建设规律、把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规律的高度, 说明了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书中围绕“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从制度谋划、政策设计、推进方略、平衡运筹、管理功效、服务理念等方面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作了深入分析。如果把书中有关“四大板块”、“保障水平”、“三二一”、“基金主要功能”等方面的论述集中起来, 可以看到作者对重要原则的把握都寄予了实务的承载。也是从这一点出发, 作者对遵循“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经验, 作了全面的梳理。
《历史跨越》一书, 对“人人享有”进而为“人人公平享有”的求索, 也表现得系统深刻。“推进公正和谐医保建设,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公平与正义,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千年不变的追求,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保障, 是社会成员愉悦幸福的基本条件, 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围绕这一宗旨, 《历史跨越》以实证的方式对过去两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透彻的解析, 也对今后10年的改革作了热情的展望。作者的这些论述说明了改革须有高尚的情操。保持这种情操才能把握改革的方向, 探索正确的方法, 才能使涉及民生福祉的改革永续。这也是中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改革, 屡克难关, 奋往前路。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总结经验, 点明关键, 脉络清晰, 令人信服。这是《历史跨越》一书的一大特色。
《历史跨越》通篇渗透对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医改之难, 世人共知。多少国家、多少人, 衔命而动, 激情冲刺。结果有的空有承诺, 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有的寅食卯粮, 成了“无底洞、高压锅”。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危象?作者分析比较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供求的相关数据, 以数议事, 以数论理, 说明了“需求”与“可能”之间的关系;解析了“政府、单位、家庭、个人的责任”, 讲清了“政府主导”和“责任分担”的关系;讲请了坚持社会保险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指出“不能把基本医疗保险异化成纯粹的社会福利”, “‘有限’才能‘有效’, (政府) 无限责任产生出的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社会服务”。这些精辟的理性论述, 说明了不能把“社会保险制度误读为社会福利制度”这个重要但在实务中又常常被忽视的道理。说明了“坚持公平性、普遍性和可及性”, 坚持“以化解疾病 (费用) 风险为目标取向的适度保障”的重要。
对第二阶段中的重要举措“三个统筹”, 作者从破除城乡二元格局的高度说明了当前城乡统筹要“早谋”“早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从统筹级次的适度, 说明了地市统筹的必须;从发挥基层卫生服务和医保经办服务两个平台的作用, 说明如何开展有限度的门诊统筹。这样的论述有理有据, 既有克艰破难的锐气, 又有冷静理性的思考, 轻重缓急精心拿捏。
在推进改革的方法上, 作者提出在大力推进改革时,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 从国情、目标、当前条件等多方面考量, 注意“稳中求进”。要保持“临渊履薄, 居安思危”的心态, 防止“心浮气躁”, 在“办好事”的语境下, 出现忽视规律、超越发展阶段和能力的倾向等等。
在“八个关系”的论述中, 作者透彻地阐明必然趋势与顺势而为的道理。对于制定国家层面的规定性文件的意见, 更是深刻地提出, “制度失去了规范性, 公平性更无从说起, 势必危及制度的稳健运行和永续发展”。
在诸多问题上, 作者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 讲述了“道法自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的意见, 展示了作者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念,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风范。
改革, 旌旗如画, 捷报频传。作者既热情讴歌成就, 又理性剖析难题, 梳理对策, 引人向前。这是《历史跨越》一书的又一大特色。
《历史跨越》还是一部文才骈俪的集子, 学问功底见于对制度建设的生动论述之中。作者长于文工, 61篇文章中, 或援国际经典, 或借先贤哲言, 或引伟人名句, 或采坊间俚语, 无不恰到妙处。论改革大业, 气势恢宏, 说排兵布阵, 理智见著。论政事, 不落俗套, 议难题, 一语中的, 篇篇皆有点睛之笔。每篇文章虽各有主题且思之深邃, 但全书读毕, 令人深为作者思考的连贯、完整而感佩。创建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需要这样的著述来凝聚研究之力。
历史跨越 篇10
2008年12月29日, 纪念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 “‘常发杯’见证农机发展30年”征文颁奖暨《历史的跨越》画册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仪式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主持。
《中国农机化导报》社宋毅社长代表征文活动承办媒体介绍了征文活动情况, 并宣布获奖者名单。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易中懿所长介绍了《历史的跨越》画册的编辑出版情况。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分别向“常发杯”见证农机发展30年有奖征文特等奖获得者郭子超、张培增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巡视员马世青, 常发集团董事长黄小平分别向一等奖获奖者白人朴、于会怀、杨雪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张桃林副部长、宗锦耀司长为画册揭幕并向读者代表赠书。
全国农业工作会农机专业会代表、征文承办媒体代表、征文获奖代表和画册编辑单位代表出席颁奖仪式和画册首发式。
户籍管理理念转变是历史性的跨越 篇11
这一信息顺理成章地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户籍管理上城乡二元结构已经铸成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由于社会管理建立在户籍确认这一基本条件之上,大量进城农民无法在其工作与居住地获得平等待遇,其权益往往处于缺乏有效保护的状态。公安部官员关于户籍改革的设想,使得人们对户籍管理迈向人性化产生巨大的期待。
如果对公安部官员透露的户籍改革设想认真推敲,当可发现本次发布的信息,虽然首次明确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的设想,但仍然沿袭着近来一直所强调的“不会取消户籍制度”的态度,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不意味着立即实现居民自由迁徙,“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表明落户大中城市仍将受到一定限制。
正如公安部官员所说,现在,“流动人口不流动”、“暂住人口常住化”是人口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因为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从乡村流向城市,所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是建立在城市视角上的概念,而流动人口定居化、暂住人口常住化的现象表明“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已经不能描述城市人口状况的现实,而仅仅只是一个户籍意义的概念,用以区分了那些不具备本地城市户口的人。显然,户籍管理无视“流动人口定居化”的现实,而仅仅从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概念出发,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说,推动户籍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人们以不可阻挡的脚步从乡村迈向城市。这涌动的人潮以其数量的巨大,使得自身的就业、居住、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尽管针对公安部官员发布的信息,人们多集中于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真正说来,公安部官员本次发布的信息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户籍管理理念的转变。关于这一点,公安部官员说,“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由过去的防范控制型管理转变为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服务型管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在“防范控制”。从设计上讲,它是一种视“流动”与“迁徙”为异常情况的制度,其中隐含着历史上人们对“游民”、“流民”的恐惧,对人口流动的深度控制。既然如此,当所有社会事务的管理都建立在户籍之上时,必然要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给予不同于“常住人口”的差别对待,从而对“流动”、“暂住”状态中的人产生种种不利的结果。户籍管理的理念从防范控制转向服务型管理,应当视为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它的本质含义是理顺了社会管理中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意味着抛弃了历史悠久的“防民”思路,而代之以服务于民众。
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意见主要集中于城乡二元结构,然而客观地讲,这一制度所制造的不只是城乡之间的鸿沟,也包括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鸿沟。在这一制度中,任何“流动’’的人都可以说是农村人,一个北京人流动到了上海,或者一个上海人流动到了深圳,他的法定身份与一个流动的农村人一样。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而是普遍存在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它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吊销城市户口可以作为一种惩罚措施;它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从大城市迁往中小城市十分容易,而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十分困难。
已有人指出,户籍制度应逐渐成为一种申报和登记制度,而不是一种将人和他的居住地、出生地的关系固定化的手段,居民迁徙自由应逐步实现,而不能把人口流动视为潜在的威胁,不能认为居民迁徙中包含着冲击社会秩序的危险。逐渐通开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户籍樊篱,事实上也就是通开建立在国家内部合法的大大小小的圩子,使国民真正成为国家公民,而不再是大大小小的村落里的村民,让国民在自己的国家可以选择他认为合宜的地方居住和生活,而不是用户口来锁定他的居住意愿。当然,考虑到中国国情,这需要一个过程。
历史跨越 篇12
十年的实践证明, 党中央、国务院当年做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加入世贸组织, 是我国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人民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应有权益, 是我国对外开放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回首十五年的入世谈判, 漫长而艰辛, 那是一场维护国家利益的特殊战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当时在国内开展了一场全民族广泛参与的、旷日持久的、艰苦而激烈的生产力大提升, 我有幸参加了应对的后期工作, 令我难以忘怀的有这样几件事:
1. 促进思想解放。
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及以后一系列关于发展道路的摸索, 为后来的入世谈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实现了观念的飞跃。
2. 建立制度基础。
1992年, 中共中央十四大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国入世谈判指明了方向, 铺平了道路。
3. 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世贸组织的规则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前后, 我们清理了大约数千件法律文件, 制定了一批新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个成就的取得, 与入世后我们获得了一个由法律支撑的稳定开放的外部环境、把自身的经济建设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和公平的规则内是分不开的。
4. 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改制、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 俗称“三改一加强”全面开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是最根本、也是最积极的应对措施。
5. 完善组织保障。
当时, 非常令人担心的是第一产业的农业, 第二产业的汽车, 第三产业的金融。为加强应对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 在有关部委内部相继成立产业调查局、公平贸易局、世贸司等专门从事保护产业安全、执行世贸规则的机构。
6. 勇敢面对竞争。
1995年前后, 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相继被引进。我国的本土商业惊呼“狼来了”。外资商业的引进, 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学习成长的机遇。从此, 中国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体系迅速成长壮大。现在, 我国国内流通领域的浙江物产集团已进入世界500强, 过千亿的零售企业已有4家。
7.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群众广泛参与。
从1985年开始谈判以后, 历任国家领导人亲自组织领导了入世谈判。入世之初, 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党校亲自向省部级领导宣讲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当时的国家经贸委会同原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 迅即在全国开展世贸知识普及活动, 数月内收回500万张答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如此重视, 世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 传为佳话。
回望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的十年, 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进入新世纪的十年,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重要推动力之一。从2001年到2010年, 我国的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增幅达4.8倍,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从9.43万亿元增加到39.8万亿元, 翻了两番, 经济年均增长约10%, 经济总量从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融入全球经济, 是完全必要的, 没有这一步, 我们就不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今天的地位。
入世十年的历程, 我们正在实现从“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的角色转换。众所周知, 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正在艰难地推进经济复苏。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谈判, 正遭受着严重干扰。与世贸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相背离的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随着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学习如何参与规则的制定。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 使世贸组织的规则更加平衡, 更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总之,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扮演着“维护者、建设者、促进者”的角色。
眺望未来, 我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国家注意培育、壮大一批自己的自立于世界的中国的跨国企业和“非政府组织” (即NGO) 。这是培育和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根支柱 (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社团组织) 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实践中, 强大的企业和行业组织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争取在培育出一批充满活力、守规则, 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的跨国企业的同时, 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非政府社团组织, 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说到这里, 我想向大家通报一个情况:不久前国务院决定, 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这是我国为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做出的一个重大举措, 我们中国商业联合会为这个政策的出台一直在积极推动, 做了大量工作, 为全行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因此说, 只要真正代表行业、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 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 企业与行业协会完全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历史跨越】推荐阅读:
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省思论文12-01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12-20
跨越论12-14
跨越论06-10
心理跨越07-02
障碍跨越07-31
跨越发展08-09
实现跨越08-13
架设跨越09-21
区域跨越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