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字艺术

2024-06-13

跨越数字艺术(共3篇)

跨越数字艺术 篇1

一直认为, 技术和艺术并非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技艺”一词早已有之, 也说明二者是完全可以融合的。

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时代, 技术和艺术这两个似乎外延没有交叉的概念很轻易地结合在一起了, 这就是数字艺术。广义的数字艺术可以看作是数字化的艺术, 即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的艺术形式。

上世纪60年代, 诞生了新媒体艺术, 经过漫长的30年时间, 新媒体艺术终于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化为数字艺术, 与交互媒体、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共同筑起了数字艺术的大厦。从卡通动漫、电脑插画、DC摄影、数字音乐、影像处理、电子游戏、三维动画, 到平面设计、数字特效、网络游戏、虚拟现实、3D互动, 无不是数字艺术的阵地。

时下很受欢迎的安卓应用“魔漫相机”, 正是数字艺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全自动的数字化处理, 只需要按一下快门, 令人惊喜而又不可预测的漫画像立即诞生, 这个漫画不是生硬的数字变换, 而是活灵活现的十足的艺术品。原本是手机上的一款App, 却让计算机上的类似软件汗颜, 以至于大家苦苦寻找“魔漫相机”的计算机版, 甚至不惜用安装安卓虚拟机的方法在计算机上运行该程序, 用摄像头实现魔漫拍照。

曾经很多艺术家都对数字艺术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艺术的核心是灵性, 而这种灵性正是来源于人的想象力和创意空间, 具有一定的审美高度的欣赏价值, 是机器智能不可替代的。的确, 机器的创作能力还很不足, 像电脑作文、电脑作曲类的作品都让人不敢恭维。但是, 在计算机辅助下的艺术创作, 却可以发挥令人惊异的能力, 让很平常的作品都可以变得光彩夺目, 绚丽无比, 再结合创作者的灵感和艺术认知高度, 一样可以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传世艺术佳作。在CG领域, 艺术家的灵感和技术常常能突破笔墨的限制, 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可否认, 工艺品也是一种艺术品。而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和生产工艺品, 却是手到擒来。如果十字绣算是一种艺术品的话, 那么数字油画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们在前期通过数字化手段生成半成品, 后期进行人工操作, 虽非创造性作品, 却一样让人爱不释手。

数字领域还有它特有的艺术形式, 如计算机游戏。最初的益智游戏都是从现实移植到PC中的, 然后就诞生了计算机上特有的游戏形式, 如俄罗斯方块、黑白棋等, 更不用说后来的各种3D游戏了。它们同样是智慧结晶出来的艺术。

光影墙也可算是数字艺术的一种形式,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 将相应的光线投射到建筑物上, 利用光线的变幻和物体的质感生成优美的动态画面。

很多的艺术创作过程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 如音乐后期处理, 电影特技制作等。将技术溶入艺术, 是数字艺术的特色, 原理与表现, 感性与理性, 科学与艺术, 技术思维与哲学思考, 百般杂糅之后, 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数字到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它需要创作者既精通计算机处理, 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以最常见的平面设计为例, 这方面的高手往往本身就是一位艺术家。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中, 虽然越来越多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 但同时也越来越强调艺术修养的形成和积累。

尽数字之所能, 成艺术之成就, 囊括视听, 提升美感, 数字艺术正跨越一个新的时代。

跨越数字艺术 篇2

廖校长:艺术学部成立以后, 应该说, 我感到压力特别大。为什么压力特别大呢?一个是“艺术学升门类”以后, 咱们的戏剧与影视学, 在全国评比中排到了第一名, 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成绩都不错——艺术学理论在全国排第六, 设计学全国排第九, 美术学全国排第十七……相对而言, 音乐与舞蹈学还需要再迈进一步。那么, 对于全国排名第一的戏剧与影视学, 只能是保持它, 所以, 现在我们的所有的教学定位, 我认为要瞄准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第一个奋斗目标, 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 这是必须的这是必须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因为传媒大学的定位是““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 那么我们既然有全国第一的学科一的学科, 那必须再建造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乃至一流的学科学科。

廖祥忠,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兼艺术学部学部长,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 著名动画及新媒体教育专家。主持创建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及硕士点、博士点。兼任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及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新媒体院长论坛”首任轮值主席、国家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委员、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

对戏剧与影视学, 还有其他学科的强化建设, 这是我们的一个重任。所以, 谈到我们现在的有关指标体系, 一个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指标体系运行, 另一个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指标体系来规划我们的学科, 规划我们的人才培养。按照这两点来看, 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 毫无疑问, 是精英化的培养模式, 是一流的培养模式, 而且一定要培养出最好的学生。

我总认为, 一个高等学校若很强大一个高等学校若很强大, 其强的核心是什么么?那就是学生要强。学生强, 高校就强。学生强了以后后, 他的思想、知识等有了, 什么都有了——这比什么都重要重要。我觉得其他的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人”——才是我们的第一作品我们的第一作品, “人”——才是我们奋斗的第一要素, 所以我们强调培养人以我们强调培养人。那么, 这个“人”的定位是什么呢?那就是培养具有国际化大视野的人才。

所以, 我所做的定位就是, 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 尤其是艺术学部培养的人才, 第一第一, 他要了解传统的艺术学学, 也要了解传统的广播电视——包括视频、音频等方面都要懂都要懂;第二, 他要国际化——他必须是有国际化的眼光光、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审美能力的这种人;第三, 他必须要在艺术他必须要在艺术“改朝换代”的时候——将来在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的领域中和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的领域中, 要有驾驭这一切的能力切的能力。不但我们的老师要有这个视野, 学生也要有这个视野。你想, 广播电视是我们的根本, 传统艺术学是我们的根本, 这是不能丢弃的, 丢弃了就没有优势了。还有, 国际融合, 比如说国际创作融合, 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将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快, 如果我们没有国际化的眼光, 我觉得就不配我们学校的定位和地位, 因此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另外, 就是艺术学科发展的方向、指向, 以及将来的艺术创作走向是新媒体, 如果没有新媒体作为支撑的话一定会被淘汰, 所以我觉得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的学生的眼光、视野、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要朝着这几个方向努力。这就是我对我们艺术学部的学生的要求。所以, 我目前担任学部长以后, 一切都是从这几个方向, 来架构我们的学科, 来规范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 来重新定位。从本科教学, 到研究生培养, 到科学研究以及艺术作品创作等方面, 全部围绕这几大主攻方向来建构。

本刊记者: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所形成的国内国际影响, 在学界, 人们有目共睹, 在业界, 人们有口皆碑。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 我们也注意到, 该学院的相关部门 (系) , 已和国内的多家传媒企业在师资培养、课程共建、学生实践、产品研发等领域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为数字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搭建起了立体实践平台。请问廖校长, 这种教育模式, 是否也适用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音乐人”的培养?在音乐学专业教育中, 我们怎样来摆脱传统的音乐学教学模式而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今后, 在我们的音乐学本科学生培养中, 怎么样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加强人才培养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业界的对接?

廖校长:我认为在很多方面是适用的。在这方面, 首先要由上至下解决思想意识的问题。在艺术学部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 责任的增大促使我不得不去调研国内外的相关行业和专业, 看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教师在想什么, 再回头思考我们自己教师的特点、优势是什么。我见到了国际上行业里大师, 他们也在谈这个意识问题。

“意识”包括创新的意识、对新技术使用的接纳意识等等。此外, 还有一个教学意识的问题还有一个教学意识的问题。我们绝对不能当井底之蛙当井底之蛙。在艺术教学中, 我发现有一个弊端——全国都普遍存在的弊端国都普遍存在的弊端:很多的学者喜欢抱残守缺, 就守着一方小天地不肯放弃一方小天地不肯放弃, 不肯进取, 表现出排斥型的思维方式式。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遗憾的。如果他在意识上再跨越一步的话, 也就进入了海阔天空之境界。其实, 我们的学者们都有这个能力, 但有的学者觉得这么做没有必要, 然而等到他想这么做的时候, 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可能就干脆说不能这么做, 有意地排斥。这是很可悲的, 是非常可悲的。这就是意识问题。如果我们有这个意识以后, 就会看到自身与别人的差距, 就肯定会想到变革的问题, 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 就是我们的眼光、胸怀的问题。艺术类学科一定要打破边界。世界在融合, 传媒在融合, 教育在融合……音乐和视频也在融合。我到艺术学部后提出一个观点:要打破音乐和影像的边界, 打破动画和视频的边界, 使其实现整合, 激发我们老师和同学的创作能力。因此, 联合培养及联合创作, 打通一系列的教学平台, 这才是我们非常非常关键的地方。但要实现这一步,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老师可能会说, 我这个课就是我自己的, 没必要跟别人合作。这就是很“要命”的。

为什么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时候要说解放思想, 我当时不明白我当时不明白, “解放思想”这几个字, 有必要老那么提吗吗?现在, 我是切身体会到了, 解放思想是多么重要。一个人的思想解放了个人的思想解放了, 眼光有了, 胸怀有了, 责任感就有了, 我觉得在这个平台上, 我们就能做很多很多事情。

我也总在回想动画学院的建设历程……当时是极度困难的——我们就几间如同窑洞的小“破”平房, 要建设世界一流, 可能吗?而我首先是解决这几个问题:一个是动画教育的发展定位的问题;第二个问题, 是解决老师的思想问题;第三个问题, 是要给老师树立信心。学院发展的定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动画学科!有人就说:“这可能吗?”“怎么发展啊?没有这种可能性啊……”但是, 我有自己的判断, 先定位再说。第二, 我要解决老师的思想问题, 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开放的思想, 什么是解放思想。这一步是慢慢做, 慢慢说通。接下来, 很多老师思想打通了, 认为应该这么做, 但是还没有信心, 因此这时一定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信心有了, 思想打通了, 方法有了, 我觉得剩下的问题的解决非常非常顺畅。动画学院在刚刚成立的时候, 我努力推动大家, 和大家一块儿研讨怎么做, 到了后半段, 几乎是我说怎么做, 大家是不太想, 做就行了, 所以推进得非常迅速。为什么呢?因为思想统一了。因为大家觉得, 没必要想了, 老廖说就行了, 做就行了。所以, 后几年发展得非常非常快。这就是一个几步走的问题——定位清楚了, 思想问题解决了, 信心有了, 措施得力就可以了。

我以前对音乐学没有太多研究, 是最近几个月加大了关注。我觉得咱们学校发展音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它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厚重感的积淀。我们学校音乐学这个学科的建设, 不仅仅是对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也不仅仅是对艺术学部, 而是对整个学校而言, 在艺术修养, 尤其是在音乐修养的文化积淀方面, 打下了厚重的基础。

所以, 我首先认为我首先认为, 音乐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过去这些年的建设去这些年的建设, 成绩也是很显著的。但是, 将来要怎么发展发展?我认为, 就是要形成特色发展。要真正找到我们学校的特色学校的特色。一个是要找到录音怎么为我们的传统媒体, 如电视、电影服务的问题, 怎么录音的问题——它是辅助性的, 也是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问题, 我们要解决好, 这是我们制胜的一个法宝。第二点就是创新的问题。谈到创新, 我们的音乐学, 如果跟传统的音乐学院相比, 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创新呢?我想有两点:一个是音乐创作手段的创新一个是音乐创作手段的创新、工具的创新, 这点我想大家都能明白点我想大家都能明白;第二点就是音乐传播——利用新媒体媒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等。现在, 音乐从创作、生产产、传播、消费, 已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再像以前那样样, 因为已经大众化了。在这个时代里, 什么是创新的问题题?这其实也就是音乐和传播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音乐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的问题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的问题。要抓住这一点, 使得音乐学长上翅膀学长上翅膀, 飞得更高、更快、更强!

而且, 我总认为,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音乐, 和在环绕立体声状态下听的音乐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是传媒大学的优势。所以, “音乐”加“传播”、“音乐”加“新媒体传播”、“音乐”加“移动互联网的传播”, 还有“音乐”加“录音”等, 这些都是我们要好好地研究和探索的, 要在这方面做文章。我们要加强我们传统的教育, 即艺术理论、艺术修养的教育, 这是每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做的, 但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又不能在这个地方, 而是要在它们与自身的专业之间找到交叉点。

我曾经说过, 艺术学部有两大增长空间。一个增长空间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的艺术理论的建构和学生的培养, 第二个增长空间就是音乐这个部分——这一部分正是我们搞艺术创作以及搞电影、电视、新媒体创作经常容易忽略的地方, 恰恰增长空间在此处。目前在国内, 很多人注重的只是 (影像) 这半壁江山, (音乐) 那半壁江山很少人去注重。比如现在动画领域里的有些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多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就是因为对原创音乐的重视。在国际上, 如果你是扒别人的音乐, 是不可能拿到奖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如果你去参加评奖, 就动画作品而言, 首先要经过一道过滤网——人家首先要看你有没有用别人的音乐, 如果有, 马上把你淘汰掉, 甚至还要追究你的责任。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对不对?先不说你的音乐要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水准, 但你首先必须原创, 这是必定的吧?所以我非常非常重视这个方面。因此, 对这个方面的重视对我们进入国际市场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到现在为止, 还有个别老师认为, “哎呀, 音乐扒拉扒拉就行了, 没那个必要, 弄它干什么?我们只要把画面弄得很美, 就OK了”。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你想, 经过了这么多年, 这种观念尽管在改变, 但是还没有完全改变, 很不可思议吧?所以我觉得第二个增长空间在音乐和录音这一方面, 传媒大学尤其如此。我们的优势在视频和画面, 国内整体的情况也是如此, 但它的增长点在另一面 (音乐/录音) 。

我曾经参观国际著名的“东方梦工厂”动画制作室, 看他们怎么工作。他们做得精致到什么地步啊——雕梁画栋上的那些小花儿一笔一笔地慢慢做——我一看就很震惊。我们自己恐怕是不会这么做的, 因为认为画面细节谁都不会注意到。我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说, 他们也知道, 观众谁也不会注意这些小碎花和它们的细节, 但是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要求, 就必须这么做——别人不知道、不注意是别人的事, 但作为艺术创作, 他们就是要尊重它。包括音乐, 它的整个的起伏, 也让人觉得很震撼。这个时候, 也许观众会忽略音乐, 但是这一点点仍一定要做得很完美——这就是精神。目前, 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整个国内的行业大环境都是这样。所以, 我对将来的增长空间信心十足。本身我对新媒体建设能力还可以, 对音乐这一领域还是很热爱的。所以, 将来我会抓好这两个方面。

本刊记者:所以, 学部成立之后, 音乐跟动画还有影视这方面就会有更多打通的机会。这是否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 要在各方面强化音乐学专业的师生的数字音乐思想?

廖校长:有道理。一个是数字音乐思想, 但还有一个是创新思想。必须要有创新, 没有创新不行。我们需要有特色的创新思想。我们在这里发展音乐学, 我们的特色是什么?一定要找到我们特色的定位!否则恐怕前景堪忧。因为我们现在的定位是“一流”, 既然如此, 就必须要跟中央音乐学院他们比, 是不是?否则就会有问题。但是比什么呢但是比什么呢?比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所以, 我说《音乐传播》这个杂志的刊名取得非常好得非常好。体现了我们的思想, 体现了我们曾老师的水平平, 真的, 这是我们传媒大学应该办的。当时, 我对这个刊名就拍案叫绝刊名就拍案叫绝, 我觉得太好了!

本刊记者:廖校长, 您是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资深动画及新媒体教育专家。我们在您开拓性的专著《数字艺术论》中注意到, 您有专门的篇章系统地论述传统音乐与数字音乐。同时, 您在《数字艺术论》的第十章“数字艺术的未来”中, 阐述您的“天人相混、主客交融、授受一体”的艺术返璞归真的当代艺术观时, 匠心独具地引用了《吕氏春秋·古乐·仲夏纪》中的“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阕……”。是否可请您以教育家的视角, 观照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观, 谈谈它对我们传统的大学教育方式的改进有什么启发?您觉得, 在我们的数字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中, 这种艺术观能否直接转化为教育观?

廖校长:其实, 当时我可是没想到有这么高的高度, 这都是你们给提上来的。当时我主要是想找一个好点的材料, 来充实自己的论述。结果找到这一段, 发现挺有意思的, 深入理解后再一看, 发现它的确是让人拍案叫绝。当时真还没有考虑得这么深, 这么远。说到音乐教育观, 恐怕我还是外行, 从个人角度谈一下我的理解吧。我觉得, 真正的音乐艺术一定要让人舒服、放松、共鸣, 觉得哪儿都好, 具有音乐美感, 从内到外的美感, 从眼睛到心灵的美感。我觉得真正让人舒服的就是心灵的美感, 音乐就是那样的, 是不是?那种回归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我是在江西九江的大山里长大的, 那儿离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不远。几年前, 我回到那里, 一人漫步在崇山峻岭中。我手里拿着一个小播放器, 播放着清新、抒情的音乐。听着、听着, 小鸟也在我的头上唱呀, 叫呀, 飞呀……我长那么大, 从来没有对音乐有这么喜好的程度!小鸟在鸣叫, 音乐在播放, 我就席地而坐, 尽情享受这人与自然的交响!我在那里坐了快一上午了, 我老母亲进山来找我, 寻思咋回事啊这孩子?我这才回过神来, 怎么会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呢?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只觉得哪儿都舒服, 心情、精神特别特别放松。我想, 这就是音乐与自然的融合触动了我。音乐和自然环境拥抱在一起, 这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人和音乐的合一、空山鸟语和音乐的合一, 让我的心灵感觉和大地融到一起……我在竹林里, 紧抱一柱青春向上的青竹笋, 体验着生机之盎然、世界之秀美、天地之广袤, 居然沉浸在三个小时的时光空灵之中!我知道, 我进入了“忘我”的境地。平时工作的繁忙, 让我很难进入这种境地, 因为我是一个很“躁动”的人, 因为太忙了, 哪有时间去“忘我”啊!

所以, 我就想到艺术的回归的问题。后来, 我又走了一段童年的山路, 重温着童年时候的步伐, 回顾着儿时的审美感觉。现在想想, 小时候那是多么美啊!今天, 也想回归, 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只能把它寄托为一种遥远的心思, 只能在偶然情感被触动时“回归”一下。

后来我想, 人对自然的回归, 这个道理是永恒的。如果要谈到教育的话, 我们要告诉学生, 音乐要能使人产生这种震撼、这种美才行。那怎么才能做得到呢?我觉得就是——回归自然。不管是用什么传播手段, 不管是与什么结合, 它只是一种方式而已, 能够随时随地打动人, 那才是音乐。

然后, 要谈到互动的话, 我想先谈的是审美的互动。我觉得, 那还是取决于真正感动人的艺术作品本身、艺术的魅力, 其他形式我觉得不重要, 那些完全只是形式而已。再说到教育观, 在审美教学过程中, 一定是通过这种形式, 让你能够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这些, 如此而已。对于作品的欣赏, 我觉得还是靠心灵去感悟, 如果仅是靠一种方式让人接受它, 我总觉得差点意思。比如, 有些美国大片, 看第一眼的时候让人感觉很欣喜, 但看过几部后, 可能就让人觉得烦躁了, 因为它没有美感, 只有躁动的东西在冲击人的眼球, 那有意义吗?有人喜欢那种躁动的音乐, 对于那种音乐, 我很难接受, 我觉得那只是让人宣泄情绪而已, 那种体验能有美感吗?很困难。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教育的问题。我的判断是, 再过几年, 中国的教学方式会发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甚至我们很多老师会退出课堂, 会失业。为什么?就是因为MOOC系统的出现。我建议你们去研究一下MOOC系统——这个在线教育平台不得了啊!我以前觉得艺术教育可能离它会远一些, 因为艺术需要体验, 需要感悟, 需要手把手传授。但是, 关于这些感知的东西的问题, 现在看来都能够解决。

所以, 接下来我们可能要提出一系列的艺术学部的改革思想, 其中对于本科的教学改革, 其基本思路可能就是基于这个。我去年开始带着我的博士生思考一系列选题, 主题就是警惕数字媒体时代世界教育霸权主义的出现。世界教育霸权主义现在很明显啊, 比如说现在似乎就是美国那几所大学那几个课程在控制全球, 似乎我们所有的人都在选择它的课程。自从我们动画学院有位老师在网上选择美国某大学的硕士课程并拿学位以后, 我就觉得很吃惊!以前, 线上教学是辅助性的, 现在, 线上教学居然能授予学位!为什么能够授予学位?因为它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防伪的问题。因为以前没有防伪, 对方无法判断到底是谁在线上答题, 即使这边换了一个人它也不知道, 也没办法。现在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出现以后, 可以实现大数据系统实时搜索, 让人根本不可能冒名顶替!结果, 在线拿学位已变为现实, 而且它的学费要比传统的通过课堂拿学位要低百分之八十, 并且有同样的获取量, 这样的话谁不拿呀?美国的几所大学冲向全球, 我们中国的大学, 如清华、北大也在闻声而动。我觉得在这方面, 我们也必须要走。我觉得, 我们艺术学部有两步重任, 第一步呢, 就是改变教育观, 要把这个引入课堂;第二步, 我们要做出我们的精品课程来上线, 要引领, 因为这是我们的角色和责任。现在第一步都还没走, 你说我们责任多大呀。

这种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革新, 五年以后就会让人看到天翻地覆的变化。网上的互动,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目前, 我们有的老师上课时在“对牛弹琴”, 那是不可以的。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国外的一些名牌大学的老师是怎么讲课的。我给研究生上课, 从来不讲知识点, 在我讲了一个话题以后, 由学生谈, 谈完以后, 我就告诉他们, 关于某问题去看哪本书。我觉得导师的责任之一, 就是告诉他们哪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让他们自己去看, 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这才是导师的责任, 导师的能量。还有, 如果学生的研究方案有偏差, 导师也有责任明确告诉他这么研究肯定会有偏差。国外的某些课堂教育, 他们有大量的后台准备。现在, 关于网上课程教师的备课量和讲课量, 美国人一般做到二十比一, 即, 讲一个小时的课, 他做了二十小时的备课量, 大量的数据在后台, 需要调什么内容、材料, 随时可以调出来!那种课堂出现以后, 再加上在线解答、在线提问、远程提问都能实现, 那谁还会上我们的课呀?

在我家乡深山里面, 将来也会到处都有Wi Fi。假想一下, 如果我在那里上课, 该多有意思呀, 我还需要到这里来吗?以前别人说面对面交流和电话交流、视频交流是不一样的, 所以永远不能被替代。那我要说的是, 将来一个系统出来以后, 人们即使是天各一方, 也能像现在一样, 设置好一个场景, 我们就在面对面, 这个技术马上就会实现, 还有什么解决不了?就我们现在中国大陆的教育而言, 互动教育非常重要, 而且是第一步, 是现代教育最需要迈出的那个第一步, 要由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但是, 面对线上教育资源的大量冲击, 我们怎么应对呢?我们社会主义的传播学、新闻观怎么建立呢?都是大问题呀。我想音乐学在这方面没有关系, 尤其是应用音乐这一领域, 只要把它引入进来。电影学要把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学课程接纳过来, 这很快就能实现, 这就是现实。将来的学校, 肯定是优胜劣汰, 少数学校存在, 精华的越发精华, 这是我的基本判断。这是一种整合, 应对的是人们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本刊记者:“艺术学升门类”后, 我校获得艺术学全部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而成为非艺术院校中唯一拥有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廖校长, 在这非常闪亮的学位平台上, 艺术学部将怎样来利用学部各门学科的理论、实践优势来强化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廖校长:刚才谈到的线上教学系统, 那就是要和这结合得更紧。那不是试行的问题, 是必须实行啊, 全方位地实行才行。我们的导师要有这种思想, 我们的课程体系要跟得上, 内容更要跟得上。所以, 在音乐学专业教学内容上容上, 我们要面临与中央音乐学院这样的高校的竞争, 竞争不能是同质化的争不能是同质化的, 要寻找自己的特色化教学, 这是第一点点。在教学手段上, 我们将要根据艺术教学的特长, 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对全球化的竞争, 所以我们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必须要改变须要改变。我已经决心要启动——本科教育部分启动, 硕士硕士、博士生教育全面启动——这线上教学系统。一个是纳入进来是纳入进来, 一个是我们自己的老师要组织好课程, 要冲出去出去。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再说到研究生的写作和创作。我觉得我还是个有激情的人, 做事情, 就得有激情, 比如创作一部作品, 包括我们研究生写文章, 一定要融入感情去创作, 一定要融入感情去写, 体现一种责任感, 体现一种忧患意识, 体现厚重!这一旦在作品中体现, 或者在一篇学术论文中体现, 都能反映出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写的。我们尝试着要做到这一点。

本刊记者:廖校长, 我们认为, 《数字艺术论》全书充满了前瞻性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种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体现于学术层面的同时, 对您所有的大学教育活动有怎样的影响?或者说, 这种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对艺术学部目前和今后的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又将起到什么样的间接和直接的引领作用?

廖校长:我说过一句话, 不知你们认不认同?我说, 要用科学管理艺术, 用艺术管理科学。现在我们的艺术是没有边界的, 如果艺术可以用科学化的思路来管理, 那艺术一定能够成功;当科学没有创造力的时候, 用艺术的手段管理科学, 科学一定能迸发出它的强大创造力。所以, 现在我是试图用一种科学化的手段、规范化的手段, 有逻辑思维地来管理艺术, 尤其管理艺术教育——其实, 说管理艺术不敢, 应该说是管理艺术教育, 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 建章立制建章立制、循序渐进、依照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观, 步步推进, 探索各个艺术门类的规律在什么地方, 然后再在探讨它的教育规律以后后再在探讨它的教育规律以后, 依照这种教育规律,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教育现状目前国内外的教育现状, 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去指导它, 找出一条路, 这是我要做的。这个完全是可能的。其目的, 就是规范老师们的思想和行为。我经常跟学生讲创作思维导图:创作一幅作品, 第一点是什么, 第二点是什么, 第三点是什么, 怎么综合起来……那是有它的规律的。所以我就是用科学的思想来管理艺术教育, 用艺术的思想来管理科学, 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这是我的基本的想法。

本刊记者:谢谢廖校长接受我们的专访!您今天的谈话, 对我们是一次传媒特色的艺术教育的思想与行为的启发。我们想, 传媒大学师生将在三中全会的精神引领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 期盼着未来的成功, 期盼着梦的实现!

跨越职场代沟的艺术 篇3

用真诚感应真诚

多年前, 当我“空降”到一家医药公司担任项目总监时才23岁, 是该公司领导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因为我年龄小、权力大、待遇高, 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这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一个比我大五岁的人事助理, 她最喜欢抓我的“小辫子”。不过, 我只顾抓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没功夫去理会这些吱吱呀呀的事情, 平时对她依旧笑脸相迎。

有一次, 我跟她及另外几个同事一起去深圳参加医药招商会。会议结束后, 我们几个同事相约一起逛街。走着走着, 我发现队伍里少了个人, 回头一看, 那个人事助理落在几十米远的地方。可能那天她身体不舒服, 我马上停下来等她, 其他同事则继续往前走了。就这样, 我每走一段路, 就停下来等她一会儿, 直到回到宾馆。

回来后, 她对我的态度有了大转变。见了我, 大老远就会微笑着打招呼。有时我迟到或请假, 她都会悄悄地帮我打考勤。之所以会这样, 我想我是用真诚打动了她的心。

用理解赢得理解

公司有个业务员, 刚入职时才18岁, 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他做事兢兢业业, 从不偷懒。可是两个月后的一天, 他突然没来上班了。我们打他电话, 却提示关机。一个多星期后, 他回来了。他低着头战战兢兢地来到我办公室说:“经理, 对不起, 我没有请假, 擅自旷了八天工。”我很平静地问他去哪了。“到云南找女朋友去了。”他说, “我女朋友突然跟我闹分手, 我要去安慰她。可我又开不了口向你请假, 于是就擅自旷工了。”

按照公司制度, 旷工3天视为自动离职, 扣发当月所有奖金, 予以辞退。但我看他能鼓起勇气说实话, 于是谅解了他的年少冲动。自那以后, 他更加踏实地工作, 并在半年后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我想, 如果当时不理解他并原谅他的话, 就会失去一员“猛将”。

用尊重博得尊重

一次, 我带着部门的两名新员工去拜访一位客户。跟客户谈得正欢时, 他突然问我:“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马?”我非常诚恳地告诉他:“我手下没有人马, 只有几十个合作伙伴。”那客户听后笑笑说:“这只是换一种说法, 不都一个意思吗?”我强调道:“不是的, 他们确实不是我的手下, 他们是我的合作伙伴,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回来的路上, 我对两位新来的同事说:“无论你们以后身在何处, 身居何位, 哪怕有一天, 你们会成为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板, 都请牢记: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同事或者合作伙伴说成自己的手下, 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虽然人与人之间有能力大小之分, 有职务高低不同, 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才有资格获得他人的尊重。”

用真情换取真情

部门有位年龄比我大很多的员工, 一直很不服我这个比他小的领导。公司打算派他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做半个月的市场调查。可他觉得很为难, 但又不好意思说。因为他是个单身爸爸, 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得知情况后, 我诚恳地跟他说:“接送孩子不是个问题, 我来帮你接送。你把孩子接过来, 和我住两个星期, 等你回来, 保证毫发无损地还给你。”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 把孩子交给我后, 便出差去了。不巧的是, 第三天半夜, 他儿子突然发高烧。我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并守了那孩子一天一夜, 直至康复出院。得知此事后, 他非常感动。自那以后,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上一篇:大赛下一篇:高校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