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跨越距离

2025-01-04

交叉跨越距离(精选4篇)

交叉跨越距离 篇1

摘要:探讨了架空送电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的各种测量方法——常规测量法、单向测量法、三角函数法和双站三角函数法,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在特殊地形下的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架空送电线路,悬高,单向测量法,三角函数法,双站三角函数法

0引言

国家能源局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对于架空送电线路的导线对地面、河流的距离以及对电力线 路、弱电线(指电话线、有 线电视、光缆 等通信线)、铁路、公路、地上/地下构筑物的交叉跨越距离均作了具体规定,但随着架 空送电线路的长期运行,下列原因会导致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发生变化:(1)在线路下面或 其附近实 施新建或 改建工程,如道路、填土、电信线路或低压线路等。(2)由于改造工作移动了杆塔或改变了杆塔的尺寸、绝缘子串的长度。(3)导线松了而未调整或导线经过长时运行而拉长。(4)由于相邻两档内荷重不均匀,导线在悬垂线夹内滑动。

当架空送电线路的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发 生变动时均需重新测量,测量方法有用绝缘测绳、绝缘测高杆直接测 量和用全站仪间接测量。绝缘测绳、绝缘测高杆使用 较简单,但受地形条件和测量尺长度限制大。下面主要针对全站仪测 量方法展开探讨。

1常规测量法

当目标点P的下方可以放置反光棱镜时,利用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功能可以测出空中目标距地面点的高度,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1)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离测量对象较远处a点,使得测站望远镜到目标点P的垂直角 度小于45°。因为垂直 角较大的话,三角函数推算出来的高差误差较大。(2)在目标点P投影到地面上的基准点架起棱镜。测站和地面基准点的连线,最好与送电线路走向垂直相交。(3)进入全站仪的悬高测量程序,输入棱镜高度v,瞄准棱镜 并按测量 键,测出测站 与棱镜的 距离。(4)松开望远镜垂直方向的制动,照准棱镜上方的目标点P,全站仪会随着垂直度盘的转动,实时显示出对应的目标点P到地面的高差H。

由上述步骤可见,当目标点下方可以放 置反光棱 镜时,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悬高测量很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利用悬高测量功能测出目标点的正确高度,必须将反射棱镜恰好安置在被测目标点的投影点,否则测出的结果将是不正确的。

2单向测量法

当目标点下方为河流、湖泊、山谷等无 法放置反 光棱镜的地形时,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反光棱镜安置的位置偏离P点的投影点d而放置至c点时,用全站仪进行悬高测量得出的数值实际上是点P′距地面的“视悬高”H′,也就是说反光棱镜只要偏离被测目标的铅垂线,全站仪就 无法得到 正确的结 果。c点和d点相差的距离越大,“视悬高”H′和真正的悬高H的误差也就越大。

这种特殊情况下既 没有办法 安置棱镜,又得不到 其投影点,此时可以使用单向测量法,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

(1)在远离目标的a点处安置全站仪,在aP方向线上 适当位置c点安置反射棱镜,用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功能测出P点的“视悬高”H1和P点的竖直角α,那么此时真正的悬高H为:

H=H1+Dcd·tanα

式中,Dcd为棱镜安置点至P点的水平距离,为未知数。

(2)接着在aP方向线上适当位置b点安置全站仪,安置反射棱镜位置不变(c点),用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功能测出P点的“视悬高”H2和P点的竖直角β,那么此时真正的悬高H为:

H=H2+Dcd·tanβ

(3)根据以上两式消去Dcd可得出真正的悬高H公式:

将以上测出的“视悬高”H1、H2和竖直角α、β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真正的悬高H。

3三角函数法

单向测量法在测定单个目标时比较好用,但当某一相导线因为松弛需对这相导线上多个目标点进行测定时,由于单向测量法每测定一个点都需设置2个测站,测量工作量很大。利用方位交汇法,可以测量线路上的固定点和待测目标点的坐 标,通过测设的方法确定出待测点的投影位置,然后运用三角函数计算的方法得出结果。如图4所示,b、c两点为电力线路导线的固定点,P为线路上的目标点,a为全站仪测站点,a′、b′、c′、P′为这几点在水平 面上的投 影点。利用正 弦、余弦三角 函数法,可以计算出测站点a至目标点P的水平距离和悬高H。

(1)在远离目标的a点处安置全站仪,在导线的固定点b下方投影点安置反射 棱镜,并将此方 向角度置 零,测出测站a与棱镜b的水平距离Da′b′。投影图如图5所示。

(2)在导线的固定点c点下方投影点安置反射棱镜,测出测站a与棱镜c的水平距离Da′c′和∠bac的水平夹角α。

(3)根据余弦定理计算出导线的固定点b、c的水平距离为:

式中,Da′b′为a点至b点的水平距离;Da′c′为a点至c点的水平距离。

(4)根据正弦定理计算出∠abc的水平夹角β:

(5)转动全站仪,照准导线上的任意目标点P,测出∠baP的水平夹角γ和垂直夹角θ,根据正弦定理有:

(6)目标点P的高程:HP=测站高程+仪器高+Da′P′·tanθ。

(7)再用全站仪测出水面的高程后,用目标点P的高程减去水面的高程即可得出导线悬高H。

4双站三角函数法

本方法主要是对三 角函数法 的一个补 充完善,如图6所示,当由于地形和通视问题限制无法在固定点b、c下方投影点安置反射棱镜时,可以采用双站三角函数法的方法进行悬高测量。利用双站三角函数法,通过多增加一个测站d,可以计算出测站a到导线的固定点b、c的水平距离,再通过三角函数法来进行悬高测量。

(1)以三角函数法为基础,在合适的位置增设测站点d,在d点安置全站仪,在测站点a安置反射棱镜,测出测站d与棱镜a的水平距离Da′d′和∠bda的水平夹 角d1、∠cda的水平夹 角d2。投影图如图7所示。

(2)在测站点a安置全站 仪,测出∠dab的水平夹 角a1、∠dac的水平夹角a2。

(3)根据正弦定理有:

(4)根据正弦定理有:

(5)求出Da′b′、Da′c′后,可按三角函数法的第(3)~(7)步来测出目标点P的悬高。

为提高测量精度,在选定测站时,应注意2个测站的 间隔不宜太近,以防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四舍五入而产生新的误差。

5结语

利用全站仪来测量架空送电线路对地及交叉 跨越距离 是一种方便、快捷、精确的作业手段,本文所述方法 中,常规测量法简单快捷,单向测量法可以有效解决投影点处无法安置反光棱镜的问题;三角函数法及双站三角函数法可以对导线上多个目标点进行测定,以有效地解决文中所述的问题,从而得到 被测目标点的精确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新技术 篇2

随着同时输电线路的路径越来越复杂, 输电线路经过山区、同一走廊内多条线路架设以及线路交叉跨越来越多。输电线路对附近树木放电以及对下方被交叉跨越物放电从而造成线路故障的实例越来越多, 因此, 在高温天气及大负荷下对交叉跨越的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1]。目前, 交叉跨越测量主要采用测距杆、超声波测距仪、激光测距测高仪、经纬仪、全站仪等[2,3,4], 但各种测量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快速简便高效准确的进行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课题。根据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特点, 本文对利用双目系统[5,6]开展输电线路交叉跨域测量工作进行探讨。

2 理论研究及系统开发

根据摄影测量中的双目立体测量原理设计硬件测量设备、开发出对应的数据处理系统, 以实现电力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具体的内容包括:

1) 由两部相机组成的立体影像采集设备 (双目立体测量系统) 。

2) 一套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 包括:相机控制程序、系统检校、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通过程序控制两部相机拍摄, 自动将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上;通过布设三维检校场检校两部相机内、外方位元素;开发的软件能实时取景, 快速、准确的测量电力线对应的距离, 其中使用基于核线约束、精确的电力线提取等算法保证测量的精度。

2.1 理论论证

双目系统一般主要用于近景摄影测量中, 测距一般都较近, 对于远距离的输电线路测量属于一种新尝试, 需要考虑系统交会角、纹理单一等问题。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 增大交会角, 使用比较长的基线, 同时为了提高远距离拍摄的影像清晰度, 需要使用较长的定焦镜头。

要完成长距离的测量工作, 需要精确知道双目系统中两部相机的内方位元素, 和两部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双目系统的精确检校。双目系统的检校采用布设三维控制场的方式进行检校工作, 采用光束法平差精确解求两部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

测量工作的另外一个技术难点就是输电线路上的同名点的选取, 这是由于输电线路纹理匮乏不能使用传统的基于灰度的匹配方法自动寻找同名点。双目系统已知两部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核线约束获得同名点。同时为了避免输电线路提取的过程产生双边缘的问题, 采用基于相位一致性的输电线路提取方法准确提取输电线路的边缘。

2.2 硬件和软件设计

2.2.1 系统构成。

该双目测量系统包括双相机组成的立体影像采集设备、相机控制程序、数据处理软件三个部分, 具体见图1。其中立体影像采集设备主要是立体相机部分, 需要同步拍摄需待测量区域的影像。

2.2.2 软件设计

软件具有实时控制相机、检校双目系统、测量输电线路之间距离这三个功能。其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相机控制是指在计算机上控制相机拍摄、取景、参数设置等功能的程序。该程序能实时显示双目相机所拍摄的场景, 方便调整拍摄的角度和位置;相机的快门也通过该程序控制, 完成同步拍摄, 最后自动地将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上对应的工程中。检校程序提供影像上标靶的提取, 内、外方位元素检校功能, 将检校获得的参数自动的保存在工程文件当中, 给测量提供已知数据。数据处理是指开发的测量目标地物的坐标、距离等信息的软件。在立体像对中的一幅影像上的输电线路上选取一个点, 在另外一幅影像能准确通过半自动手段定位其在电力线上的同名点。

2.3 系统建设

2.3.1 硬件设计及加工

硬件采用便捷稳定设计, 两部相机可以稳定固定在基线上, 通过数据线和计算机连接。该过程充分考虑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同时兼顾硬件的便捷性, 便于搬运和携带。

2.3.2 软件设计与开发

软件使用VS2008软件开发平台实现软件编写。程序界面从左致右依次为树状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其中树状视图有两个标签页, 分别显示检校信息和测量信息。检校和测量信息分别以树状视图的方式管理和显示。影像实现区域使用分割视图的方式显示, 在Open GL环境下同时显示两幅影像, 对两幅影像可以同时进行编辑。视图区域同时有鼠标右键消息。

1) 相机控制程序:相机控制程序是在相机自带程序的基础上开发集成, 通过不同的相机ID识别每一部相机, 在相机开机之后, 连接到计算机上, 相机的控制模块在主程序界面上实现, 调用开发的Nikon Ctrl中的函数实现, 具体的关系结构如图3:

2) 检校:检校程序提供影像上标靶的提取、内外方位元素检校功能, 将检校获得的参数自动保存在工程文件当中, 给测量提供已知数据。具体的每个功能为:

a.量测靶点, 切换到靶点量测模式, 手动选影像上的标靶点 (高精度的标靶点半自动提取) , 对于量测的点, 可输入每个点的点号。

b.控制点导入及解算, 导入测量的三维控制点。从文件中批量读入固定格式的控制点坐标。使用整体平差的方法求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参数及两部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即两个相机的内方位元素、畸变参数、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姿态。

检校的流程是, 首先在影像上选取控制点对应的标靶的像点坐标, 再导入控制点坐标, 最后平差获得双目系统内、外方位元素。

检校功能需要调用检校和标靶中心提取两个模块的功能, 同时涉及界面的操作。检校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启动一个Task的方式, 激活Task, 则启动检校功能。各个部分结构的接口如图4:

c.测量, 完成双目系统的检校或者已知双目系统分的内、外方位元素之后, 则能够完成测量工作。测量的目标是量测拍摄的电力线之间或者是电力线和其他被交跨物体之间的距离, 完成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工作。测量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能准确测量电力线和物体点的坐标。具体的功能有电力线的精确定位和拟合, 核线的生成, 点的三维坐标的计算, 距离的量测。

其中选择目标点的过程有全手动和半自动两种方式。具体实现的过程也是通过一个Task的方式来实现, 每次只有启动测量Task后才能选点, 选点的方式是每次需要完成一对同名点选取之后才能自动计算该对点对应的物方点的坐标。距离的测量是在测量点完成之后可以计算任意两个之间的距离。

3 实验验证

为测试本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双目立体部分采用竖直基线的数据采集设备, 开发完成了集数据采集、系统检校、数据测量一体的软件Power Measure。

该实验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双目系统, 即使用笔记本控制两部相机。将两部相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保持相机开机状态。双目系统每次拆卸或者经过剧烈碰撞后都需要进行检校。

3.1 模拟数据测量实验

人工模拟电力线, 使用全站仪测量电力线上的标记点, 使用Power Measure测量电力线上对应的点。和全站仪测量的数据相比较, 双目系统测量的最小误差是0.000 34 m, 最大误差是0.025m, 中误差是0.015 m, 和距离的相对误差优于1/1 000。

3.2 真实数据测量实验

使用上述检校的相机使用进行外业测量, 测量地点为高铁线路附近, 使用全站仪测量电力线之间的距离。使用全站仪测量了电力线上对应的点的距离。

使用Power Measure软件测量电力线之间的距离, 测量的结果见表1:

本次实验测量距离50 m左右, 其中有最大误差0.103 m, 这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有列车经过, 使得电力线产生晃动。结果可以看出精度接近1/1 000, 考虑列车经过使得电力线产生严重晃动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像, 本次实验精度合理。

3.3 测量距离变化对精度影响

为了做出较为准确与客观的双目系统距离量测精度评估, 并得到量测精度随量测距离的变化趋势, 故采用了布设室外实验场地, 利用先检校, 后测量的方式进行现场实验。测试场景如下图所示, 在不同平面和纵深方向共布设了四个标靶, 并且在不同的距离进行像对的获取, 然后用全站仪在独立坐标系下测得四个标靶的三维坐标, 作为计算实际距离的观测值。将全站仪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距离与双目系统的量测出来的距离进行比较, 可分析双目系统量测误差随量测距离的变化趋势。

使用双目系统测量的距离从45 m到150 m, 拍摄了八组数据, 分别测量了4对同名点, 使用PM分别计算13-22 (6-7) , 22-24 (7-10) , 13-24 (6-10) , 13-49 (6-12) 之间的距离, 如图8。和实际全站仪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

测量精度与距离的关系如下图5所示, 其中横坐标为拍摄距离, 纵坐标为误差值。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 误差的总体趋势是递增, 当测距超过120 m后误差会急剧增大, 因此建议测量距离不要超过120 m。

4 结束语

通过对硬件系统的采用以及软件算法的改进, 采用基于双目系统的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系统能便捷准确的进行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工作:

1) 该系统能实现全自动和半自动同名点的选择, 能准确进行点的定位;

2) 该系统能自动计算不同点之间的距离、点与电力线以及电力线与电力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3) 该系统的测量测距达到50~100 m时, 测量精度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强.架空送电线路弧垂变化对交叉跨越物距离影响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33) .

[2]卞玉萍, 倪良华, 郝思鹏, 等.基于特殊环境中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J].华东电力, 2013, 3 (3) .

[3]钱红健.特殊地形下线路交跨距离的测量与计算[J].中国新技术产品, 2012 (24) .

[4]解景元.浅谈线路验收中交叉跨越、净空距离和弧垂的测量方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8) .

[5]周星, 高志军.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图学学报, 2010, 4.

交叉跨越距离 篇3

随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都在不断的增加, 这就使得国内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虽然对于各地区主干输电网络的建设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强, 但是交叉跨越问题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也较为常见。由此来看, 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 确保施工作业的质量以及效率对于电力网络的温性以及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220k 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施工要求

跨越指的是输电线路穿越河流、果树、建筑、房屋、林木等物体, 通常情况下区分并不严格, 对所有各种交叉也统称为交叉跨越。各种工程设施或河流与输电线路有交叉跨越时, 为了使得双方安全运行都有足够的保证, 就应该对于有关主管部门或国家制定的规定遵守。依据被交叉跨越物的重要程度,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一般又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大类, 其中第一类包括电气化铁路、标准轨距铁路、主要通航河流、特殊管道及索道1级电力线、城市1~2级道路和电车道、1~2级公路、1~2级电信线等;第二类包括窄轨铁路、居民区、次要河流、城市3级道路、3级及以下公路2、级电力线和3级电信线等。

1.1 跨越杆塔

在一、二类设施跨越时, 允许使用直线型杆塔, 除主要通航河流跨越外, 都要使用固定型线夹。

1.2 地线接头、架空导线

当电力线路需要跨越一类设施时, 地线以及架空导线不能接头。当其跨越需要二类设施时, 电力线路对于地线以及架空导线等没有作具体的要求。

1.3 水平交叉角

在水平交差角方面, 其中电力线路一级通讯线之间的水平交叉角应该不得小于45, 而与二级通讯线之间不得小于300, 其他的情况没有具体的说明。

1.4 邻档断线问题的检验

除了索道、通航河流、电力线路以外, 电力线路跨越一类设施时都应该根据相关技术与工艺要求对于邻档断线后跨越档导线对于其所跨越的物体之间的交叉垂直距离进行检验。电力线路跨越杆塔如果才去的形式是固定横担, 并且导线截面大于150mm, 此时可以不检查。另外, 当电力线路跨越二类设施同样不需要检验。

1.5 跨越杆塔位置

当电力线路跨越杆塔时, 其位置应该位于杆塔与被交叉跨越物之间,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当中的有关规定, 从而确保安全的水平距离。

1.6 导线弧垂最低点的校验

当电力线路与标准轨距的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等出现交叉时, 交叉档距如果超过200m, 计算弧垂时应该根据导线温度为70℃时的相关数据, 其他情况下的计算应该根据最高气温。

2 220k 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技术要点

2.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 对施工图纸而言, 施工人员要全面进行了解, 同时明确安装标准, 对施工图纸根据标准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动, 从而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

(2) 施工人员还需要对主要的数据信息提前进行调查分析, 比如说管理产权、线路负荷等级、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交叉跨越的位置等;

(3) 要表明施工图纸当中的重点线路数据, 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依据相关的数据进行必要的测量计算, 重点测量得项目主要包含有有跨越路线高线高度、杆位标高等;

(4) 依据方案中规定的架设安装方式以及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认真的计算, 从而使得交叉跨越架所对应的宽度以及具体高度进一步的明确;

(5) 有些交叉跨越的地区属于软河滩, 还有些凹凸不平, 对于这种特殊的情况, 施工人员对其应该提前进行加固处理, 使得在交叉跨越位置不易存在安全隐患;

(6) 对于施工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各种施工器具, 施工人员都要准备好, 通常情况, 220k 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所使用的主要包含有跨越施工材料以及电力施工器具等, 只有将这些准备完全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

2.2 施工步骤介绍

2.2.1 跨越架子搭设方法

(1) 在完成220k 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任务时主要是通过竹杆以及脚手杆等来完成。竹杆与脚手杆直径应该不得小于15cm, 长度要不得小于6m, 杆与杆之间要至少保持0.5m, 但是不宜大于0.8m;

(2) 竖直杆埋深应该不得小于1m, 交叉跨越杆搭接位置接头应该大于20cm;

(3) 交叉跨越架的中、下部杆一般用铁线绑扎, 主要是由于铁线比较容易抵抗外界环境变化, 也坚韧, 能够长久使用;

(4) 在进行搭接时, 一般情况上部杆会选择使用绝缘绳, 但是其强度要满足相关的需求, 最后形成塔型脚手架;

(5) 交叉跨越架顶部所使用的也是竹杆或者脚手杆, 直径也不得小于15cm, 地面与交叉跨越架四角之间是一种垂直的关系, 竹杆或脚手杆的高度要大于跨越架至少1m, 同时顶部位置还应该架设杉木杆, 从而防止施工人员出现滑出问题;

(6) 交叉跨越架结构如果为塔型,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应该对于竖直角进行重点的控制, 并且要维持竖直角约为70°。另外, 交叉跨越架顶部跨度应该尽可能的大, 防止掉线的发生。

2.2.2 架设线路

(1) 对于交叉跨越架设线路施工的路线要进行认真的调查,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并且清理干净有可能存在的各类障碍;

(2) 进行导线线盘的支设, 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该悬挂好放线滑轮;

(3) 确定牵引的地点, 然后在设置绞磨;

(4) 进行展线, 并进行开始端耐张悬挂;

(5) 逐杆进行导线悬挂, 直到导线到达顶滑轮;

(6) 通过绞磨进行牵引, 将导线慢慢收紧, 然后将尾端的耐张悬挂;

(7) 完成全部导线绑扎之后, 并拆除滑轮;

(8) 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巡视工作, 确保输电线路交叉跨越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

3 实例分析

本文当中以某输电线路工程为例, 其为220k V的电力线路, 侧线路段#3~#4需要跨越一条220k V的电力线路。

(1) 临时加固跨越处的耐张段#3、#5耐张铁塔, 在#4塔顶以及两塔之间的索道钢丝绳进行反作用力拉线的设置, 铁塔临时拉线地锚的抗拔拉力使用圆木地锚桩体, 固定滑车拉线地锚采取角钢桩。

(2) 固定与安装索道钢丝绳。按照相关的要求在交叉跨越电力线路#10塔地线的横担处进行导向滑车的安装, #4至#10之间人工展放引绳, 在跨越处与钢丝绳之间进行一个小滑车的固定, 起到升降导线滑车的作用。绳通过拖拉机绞磨缓慢牵引, 等到钢丝绳腾空之后, 在张力不影响#10塔导向滑车时, 将#10塔的上导向滑车解开, 腾空索道钢丝绳, 将其在#3、#4塔导线下横担位置紧固, 跨越#10~#11的档地线高空垂直距离为15m左右。

(3) 导线与牵引绳牵引。为了与交叉跨越施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本工程设置张力侧则在#5塔, 牵引侧在#3塔。引绳经过人工展放后, 在进行机动绞磨牵引。待导线牵引到位后, 通过丝绳对#3、#5的两侧进行导线的临时锚固, 使其处于腾空状态, 防止压在被跨电力线路的地线上。在塔#3侧压接导线之后采取机动绞磨来将导线紧固挂线, 然后再塔#5侧收线。在被跨线路地线上空滑车没有力作用的条件之下, 施工人员从#10塔上的出线, 临时使用钢丝绳锚固导线, 在地面压接导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施工在现代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当中越来越常见, 为了能够使得施工作业的质量以及效率有足够的保证, 可以通过较为灵活多变的施工方法, 同时还要加强控制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促进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晓刚.浅谈跨越220k V带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业家, 2012, 20:23+25.

[2]瞿迪.输电线路新型带电跨越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4.

人心的距离最难跨越 篇4

第一, 时间的距离。

21年前, 1992年的时候, 我是真的揣着一个梦想。当时没有中国梦一说, 我想应该说是中国的“美国梦”, 就是一个穷小子有理想,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去出人头地。我1992年创业那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21年后, 我觉得复星的成长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国梦的典型的例子, 我们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背景, 没有叫李刚的爸爸, 没有什么技术, 也没有今天想得到的生产要素。只有一片理想, 有一颗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心, 最后就实现了。

我家里有三兄弟, 大哥的智商、情商、体育各方面的才能都比我强, 但是如果按世俗衡量, 我可能现在比他成功。我跟他究竟差了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差别是时代。他没有一个好的时代的舞台, 没有机会去展现。

我是1987年读大学, 1991年毕业, 什么都没有耽误。分房子也赶上最后一波, 等我们稍微有点积累了, 市场经济来了;工作之后一两年, 就允许下海了;网络英雄时代, 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时代, 统统赶上了, 真的是一年都没有耽误。这就是时代差别。

今天的年轻人也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经改变了几代人, 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相信会改变未来一代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确实让很多人非常的惊喜。而且关键是有非常清晰的路线图, 未来七年必须要见到显著成效。如果这60条规定能见到显著成效, 这意味着未来10年、20年, 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个变革中最受益的, 我认为就是年轻人。

第二, 空间的距离。

此前, 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为全世界制造, 所以我们跟全球的距离在于怎么把东西给卖出去。

现在, 中国已经悄无声息地变成全世界的消费大国, 接下来将变成全世界资本大国。如果要去描绘未来中国跟全世界的关系, 最大的机会在于, 中国将有全球最多数量的中产阶级。现在中国人口占全球的22%, 中产阶级到8年以后至少占到22%, 甚至到达30%。并且中国的中产阶级是第一次当上中产阶级, 所以初始的消费能力非常强, 跟中产阶级相关的很多消费力中国是最强的。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在座的所有的年轻人非常幸福, 生活在这个年代, 5~8年后你们就是当代中国, 这时候如果你能专注于跟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的行业的话, 我相信会创造更多的奇迹。这是爆炸型的行业, 像1997、1998年很多人专注做互联网一样的道理。

如果说过去我们中国要去找全球的机会, 要想办法让世界分享我们的产能, 要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球去, 那么现在应该说更多地是世界来找中国的机会。30年过去了, 转盘转到中国这一边了, 中国有一个好机会。

第三, 人心的距离。

我想举个例子, 非常有警示意义, 是一个真实的案件。2013年6月6日高考那一天, 厦门的公交车上一个人点火, 一共47个人去世了, 其中有8个是赶考的高考学子。为什么我要把这个伤疤再重新揭一遍?因为这个事情非常有警示意义。

第一, 去世的47个人跟放火的人无怨无仇, 肯定没有得罪他, 但是最后不得不跟他一起离开人世。第二, 放火的人也非常可怜, 为了多拿一点退休金、养老金、社保, 到处奔波, 了无生趣, 报复社会, 出现了惨剧。

但是, 扪心自问, 这只是厦门个别人的事情吗?我觉得包括我在内都是有问题的。

我们总以为别人的命运跟自己没有关系, 但在厦门这件事情上会看到, 最卑微的人的命运是跟你有关系的。如果你觉得不同阶层的人距离很远, 对那些不那么高贵、不那么富裕、不那么高层次的人, 你漠视他们的需求, 终有一天你自己也会为此受害。所以对暂时处于社会底层的人, 他们的呼喊, 他们的需求, 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去帮他, 能出点钱也好, 能出点力也好。如果都没有的话, 哪怕给他一个眼神, 一个安慰, 一个肯定也是好的。

讲到社会阶层, 我觉得整个社会,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机构、企业界, 都负有重大责任, 要尽自己所能, 运用自己的资源, 促进社会阶层更便捷美好地生活。

我1991年毕业, 1990年复旦校长讲过的一句话到现在23年了我都记得非常牢。他当时说, 一个有希望的社会, 有希望的国家, 就是给年轻人最多机会的国家和社会。我觉得讲得太好了。一个有希望的城市, 一座好城市, 就是给年轻人最多机会的城市。一个好的机制, 好的社会, 就是应该给人机会。

说实话, 21年前我非常穷, 但是穷归穷, 我一点不恨社会。我没有去想为什么人家有钱我没有, 一次都没有想过。为什么?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给我机会去试。我觉得社会给我很大的空间, 允许我去改变, 它给我机会。这个机会我抓住, 最后是不是能实现我的梦想, 那是我的能力。

现在, 不仅政府应该塑造这样的环境, 企业界也应该用自己的能力, 去帮助那些希望改变自己阶层的人。

因为这个原因, 我最近一直在公开场合赞扬互联网的创业者, 包括像淘宝这样的公司, 它创造了非常好的平台, 让小的创业者、小的企业获得了跟大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小额贷款, 我们参与了, 一开始我一直把这件事情当做赞助在做, 但是后来发现它居然挣钱了, 太好了。这个生意为什么值得一提呢?因为它给网上的人贷款, 平均一笔贷七万多块钱, 平均支付利息只有8%。今天的社会, 借7万块钱, 社会的人就有可能帮一把, 圆一个创业梦, 我们做的事情是代表社会办这件事, 让人觉得他没有被放弃, 有需求的时候有人帮你。

我认为我们讲社会阶层的时候, 不要总是眼睛盯着政府, 觉得这是政府的事, 每一个人都可以尽你所能, 用你的资源帮助弱小, 帮助他鼓起勇气, 改变自己的阶层。

【交叉跨越距离】推荐阅读:

道路交叉05-18

交叉配合05-22

交叉比较06-02

数据交叉06-07

交叉协同07-06

交叉教育07-09

交叉韧带08-07

交叉技术09-25

交叉影响10-09

交叉设计10-11

上一篇:网站影响力下一篇:仔猪红、黄、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