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影响

2024-10-09

交叉影响(共12篇)

交叉影响 篇1

1 RSSI问题

RSSI, 是英文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的缩写, 接受信号强度指示, CDMA网络中特指基站上行频带接收的功率。在正常情况下, 基站接收机的RSSI值应该在-110dBm—-93dBm之间, 并且主分集相差不大于6dB。如果RSSI值超出这个范围则是异常, 可能造成用户接入困难、掉线等严重问题。造成RSSI值异常的原因非常多样, 可以归纳为:

(1) 天馈系统质量问题;

(2) 外部干扰, 包括直放站的干扰;

(3) 数据配置不合理;

(4) 板件故障。

2 天馈系统质量问题

天馈系统质量问题引起RSSI异常的情况有两种, 即RSSI偏低和RSSI偏高, 在日常维护中RSSI值偏高是常见的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 天馈系统是个线性系统, 对接收来的功率进行线性放大, 是不会导致RSSI偏高的。当天馈系统引入了非线性因素时, 才可能导致RSSI偏高。这种非线性常寄生于具有磁性的器件、受腐蚀的金属及金属之间的接缝处, 特别是有松动的接触面间, 在多频通信环境中都会产生射频非线性响应。钢材上凹凸不平表面和氧化面, 以及金属表面的氧化层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性。人们常说的“锈螺钉效应”实际上正是这种无源非线性响应产生的干扰现象。随着通信系统向着大功率、集成化、高灵敏度方向发展, 无源器件的弱非线性特性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电磁干扰问题, 特别是在大功率环境中, 对系统的影响更加严重。我们可以归纳出导致这种非线性发生的原因:

(1) 馈线接头制作不合格, 接头间未拧紧或拧得太紧;

(2) 天馈中质量不好或已损坏的器件, 如馈线避雷器、耦合器、天线;

(3) 天馈系统在使用中发生的破损和进水。

这些非线性的引入会导致在天馈系统中发生一种现象———无源交调干扰。

3无源交调干扰

一个非线性器件的输入—输出函数可以用幂级数来表示, 其中y为输出, x为输入:

假设有两个余弦波同时输入到系统中:

式 (2) 中的直流项和一次项无需展开。以下对二次和三次项进行展开。

二次项:

三次项:

从式 (3) 、 (4) 可以看到, 高次项展开之后, 会产生输入信号里没有的频点。如等。在这些新产生的频点中, 有一些是处于工作频段附近的差拍频点如。这种在非线性环境下交叉调制形成的新频点, 对已有工作频点的影响, 我们称之为交叉调制干扰。式 (2) 中幂级数的三次项会产生三阶交调产物, 五次项会产生五阶交调产物, 七次项会产生七阶交调产物……但阶数越高, 它的系数会越小, 干扰程度会越低, 所以一般只关心三阶、五阶等低阶产物。交调产物的示意图如下:

4 交叉调制的特点

交叉调制有个特点:当输入信号的功率增加时, 交调产物的功率增量比输入信号的功率增量大得多。由于条件所限, 很难使用现有工具较准确测量交调产物的幅度, 现将美国福特航空与宇宙航行公司训练讲座中对通信卫星天线的无源交调进行测量所得的一组数据列出作为参考。该数据是对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测量得出的, 工作在C波段, 一般在3GHz到6GHz之间。

将实验数据制作成图:

从图2观察得, 输入功率和交调产物功率基本是呈一次函数关系, 且。也就是说, 在输入功率较大的情况下, 交调干扰会变得很严重;而在输入功率较小时, 交调干扰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而且, 交调产物幅度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并无关系。因此, 交叉调制在大功率环境里严重恶化这种特性, 在CDMA网络里也同样存在。

5 交调干扰来源

分析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情况, GSM900系统处在900Hz的频段上, 很可能会成为CDMA网络的交调干扰源。下表是CDMA800和GSM900两个系统频段使用情况:

拿三阶交调干扰来分析:

(1) 设CDMA800的下行频率为f1, GSM900的上行频率为f2, 则它们的三阶交调产物2f1-f2的频段范围为825MHz~870MHz。

(2) 设CDMA800的下行频率为f1, GSM900的下行频率为f2, 则它们的三阶交调产物2f1-f2的频段范围为780MHz~825MHz。

(3) 设GSM900的上行频率为f1, GSM900的下行频率为f2, 则它们的三阶交调产物2f1-f2的频段范围为820MHz~895MHz。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CDMA800和GSM900两个系统的交调产物会落入CDMA800的上行频段里, 造成对RSSI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做好天馈系统的维护工作, 否则出现RSSI值异常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6 结束语

RSSI值异常是CDMA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的常见问题, 产生这类故障的原因也较多。但在实际维护工作中, 很多时候的RSSI值异常都是由于天馈质量问题造成的, 因此日常工作必须首先做好天馈系统的维护质量。

交叉影响 篇2

现场隐患整改意见书

保晋分安[2015]第3-5号 合盛煤矿(公司):

为了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山西分公司决定组织灵石四矿进行交叉互查。2015年3月5日分公司安监部组织铁新煤矿各专业人员对你单位进行了两会期间安全大检查,发现有下列隐患,要求你矿认真分析研究,详细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抓紧进行治理整改,及时检查验收。于 2015年3月8日前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山西分公司安全监察部。1、2202胶带顺槽皮带跑偏并且三联辊上缠绕物多。2、2202胶带顺槽存放油脂处消防器材缺2个桶及两把消防钎。3、2202轨道顺槽无极绳绞车前变坡处轨道接头间隙大。4、2202轨道顺槽无极绳绞车机尾尾轮无安全罩。5、2202工作面检修采煤机时未对检修范围内支架进行支护。6、2202工作面安全监控分站无管理牌板。

7、上隅角传感器吊挂位置不规范。

8、风速传感器应吊在测风站内。

9、运输顺槽转载机无喷雾。

10、工作面瓦斯检查牌板数据不清。11、2102轨道顺槽轨道缺巷道名称牌、里程牌,避灾路线牌。12、2102九图一表牌板中,平面布置图、断面支护图未注明比例,缺图例。13、2102巷道铺设轨道个别缺道钉。14、2102轨道顺槽个别缺物料标志牌。15、2202工作面个别支架之间间隙大,工作面溜子不直,运巷切顶牌不符合规定,工作面卫生较差。

检查人员(签名): 俞小林 徐金良 李忠斌 王智慧 郭思良 陈强 陈小云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名:

交叉融合 多元组合 篇3

由此我想,电视这些年来的开拓,除了技术的不断更新外,节目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总是顺着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产生出具有新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音乐电视(MTV)一开始,尽管有人看不惯,尤其是音乐家们,认为它轻蔑了音乐神圣的殿堂,但是观众的需求、电视的特性、市场的规律,加上电视艺术家们创造性的视觉处理,MTV硬是冒出来,并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站住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富有音乐感的视听结构形态。近年来,文学与电视积极联姻,电视剧自不必说,还产生了电视散文、电视诗文。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发了“电视散文”、“电视文学”栏目,以新的形态加强文学的传播和启迪心灵的作用。还有像《实话实说》、《相约夕阳红》、《当代工人》等以人际交流为主的谈话节目,以及《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这样融纪实与娱乐为一体的观众参与性节目。就连电视新闻也在变化,电视新闻栏目中新闻性、故事性、娱乐性、报道与评论等过去认为是界限分明的东西,现在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不同的交叉组合方式,形成许多不同的节目品种,有了新闻杂志型栏目。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电视的高科技含量所带来的兼容并蓄的能力,以及它作为大众媒介的与观众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认识到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的相互交融性,生活自身的丰富性,都使电视工作中有一种不拘一格的开拓精神,有一种包容宇宙的情怀,吸收各种媒体、各种文化形态之所长,为丰富人类的文化积淀发挥电视自身的潜力。

现在,当我把眼光再一次投向摄影群体时,我发现同样的情景也在摄影界发生和拓展,现在人们再不将摄影看作是单纯的摄影,也再不将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和定义争它个水落石出,人们也不再茫然和徘徊,问自己到底往何处去,而是各自在寻找着自己的文化定位和个人的风格,寻找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使摄影积极在与各种文学艺术的横向交融中有了繁荣的局面,摄影的品种、门类发展如此丰富,各个门类所涉及的知识和文化层面也更为深入。比如广告摄影是很活跃的一支,其中除广告摄影人的市场意识、商品知识,技术技能以外,还必须有出奇制胜的想象力,与绘画、计算机制图等高科技手段结合的创造力,以及对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已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现在纪实摄影对生活的关注,不再停留在抓拍富有意义和情趣的瞬间上,而是具有了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人文内涵,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性、戏剧性以及作为人类学的追求的人本精神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焦波的《俺爹俺娘》,任锡海的《‘五角大楼’——十号大院的故事》,赵铁林的《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人》等等,以摄影体验人生,其中的人本精神、纪实性、故事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其生活的深入、时间进程的积累,文字记述的点睛之笔,都使人想到电视纪录片、报告文学或写实主义的电影。我记得我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本摄影诗集,一幅照片一首诗,记得当时令我高兴的是,那些照片的确拍得很有诗意,那些诗也的确能抒发照片中的情感。它不是1+l=2,而是两种文化形态的碰撞,产生了新颖的感觉。

最近我翻阅了《大众摄影》、《中国摄影》等刊物,看到摄影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做到了图文并茂,许多摄影者发表一组精美的作品,还附有非常到位、非常抒情的文字。我也了解到许多摄影者已自觉地对自己的摄影行为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策划。有的去边远地区,一蹲下去就是一年半载,或专以茶馆为观察点,或专以某类人物为拍摄对象,积累起浓郁的乡情民俗、人生况味、生活内涵;有的钟情旅游摄影,事先研究有关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概况、天气特点,有备而去,有感而发;有的专攻花卉,研究植物学,掌握植物的生命进程,拍摄植物生命形态中的形式美感。’99第4期《中国摄影》刊登的买国庆的昆虫生态摄影作品(见图),就介乎科学与艺术之间,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他阅读了一些有关昆虫知识的书籍,精心地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供研究的科研价值,又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即便是人像摄影,现在也有了许多的品种和流派,有崇尚抓拍的生活人像作品,也有现代抽象意味的室内人像作品,有的专拍儿童,有的专拍婚纱,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通过积累而使自己有成就感。我最近看到了一部电视专题片《心灵的肖像》,纪录了海南一位40多岁摄影者,自己筹集资金,花了几年时间,为100多位科学院士拍肖像,并且都放大装框之后送给他们。这些科学院士多是七十、八十,每个人的肖像都刻有时代的印记,每一位院士都有不平常的故事,而摄影者自己也成了故事的主人,用他的肖像作品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所以,对自己摄影行为的策划和设计,本身就是向文化深度开拓,使摄影艺术更加个性化。

对摄影新科技的驾驭,也使摄影形成新的文化层面,可以说,对新技术的思考和运用,是摄影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数码照相机的应用,摄影与电脑的科技合成,肯定会给摄影带来新的形式和新的审美内涵,现在不急于给他们什么定位,人类的智慧肯定会为它创造出新的欣赏观念和审美价值。正如现在互联网络的发展,并不会使电视消亡,而是为电视增添新的翅膀。数码相机不只会给艺术摄影、广告摄影带来创作新思路,即便对新闻摄影也会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带来冲击。现在的新闻摄影记者,一台数码相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能漫游世界的手机,三位一体就能做到在战地、在山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即时拍摄,即时发稿。

摄影的艺术品质与技术品质息息相关。要想求新求变,也在于精通和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条件。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过去拍摄风光时用135小型相机,但他在判断曝光量上积累丰富经验,现在,他为了追求风光摄影的高品质,放弃了135相机,而扛上了8×10的座机,跋涉于山水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以传达我20多年来用中小型相机拍摄长城时难以传达的情感”。他道出了摄影中技术与情感之间的文化内涵。摄影人正以自己的努力,立足于摄影自身的特点,又融会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及新科技的手段,发展个性化的创作,在已经到来的新世纪里,摄影仍然能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

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影响研究 篇4

自从1998年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中国证券市场第一次交叉持股以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于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等目的, 相互交叉持股。截止2009年4月1日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 有可比数据的171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一季度末的交叉持股市值达到315.20亿元, 较09年四季度末的账面价值增加58.50亿元, 交叉持股市值增加逾两成。

虽然我国的上市公司在交互持股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我国的法律监管方面却没能及时跟进, 虽说在一些法规当中有所涉及, 但是还没能形成一套行而有效的制度。中国证监会近日制定的《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也涉及到了这一问题, 其第10条规定, 子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其控股股东、受同一证券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的股权或股份, 或者以其他方式向其控股股东、受同一证券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投资。但由于仅仅涉及证券公司, 对于其他亟需规范的投资公司和上市公司没有涉及。

1 交叉持股产生的背景及界定

交叉持股最早产生于日本, 在鼎盛时期, 企业间的相互持股比例高达70.8% (包括金融机构和企业法人) , 1952年阳和房地产公司该公司被恶意收购, 从而引发了三菱集团内部结构调整出于防止被从二级市场收购的需要, 三菱集团下属子公司开始交叉持股。在20世纪60年代, 随着日本市场的开放, 外资想进入日本的优势企业, 日本公司为了防止被恶意收购, 纷纷采取了交叉持股的策略。

虽然交叉持股加强了日本企业和银行, 企业之间的联系, 但是其副作用也十分明显, 由于20世纪80年代日元的升值, 货币过量供应导致日本资产流动性泛滥, 催生了日本股市的泡沫, 而这其中交叉持股概念也为资产泡沫化起了推动的作用。

交互持股的界定即判断两家公司是否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 例如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 而B公司同样也持有A公司的股份。或者A公司能够控制B公司, 而B公司持有C公司的股份, C公司又持有A公司的股份。

在交互持股当中, 还会涉及到这样一种持股方式, 例如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 B公司持有C公司的股份, C公司又持有A公司的股份。我们称之为环状持股,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因为A不能完全控制B公司, 故可能不能通过B公司影响到C公司的决策, 故本文将之排除在外。

2 交叉持股的主要类型

(1) 简单交叉持股:

即两个公司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

(2) 环状交叉持股:

即公司之间两两存在交叉持股行为

(3) 网状交叉持股:

这是交叉持股中最复杂的, 因为公司之间都相互持股, 且彼此之间均无控制隶属关系。

3 交叉持股的形成的动因

(1) 规避合同风险。

Klein、Crawford和Alchain (1978) 以及Williamson (1979) 在研究中说明企业由于相互持有股份, 会更可能获得对方在交易中的真实想法, 从而有利于缓解交易合同中的风险, 抑制交易合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2) 盈余管理。

由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权益法计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的净利润按持股比例确认为投资收益。但当双方交叉持股时, 会导致陷入重复循环确认投资收益, 从而导致虚增利润, 形成资产泡沫。

(3) 利益输送。

子公司可以借用母公司的资金, 在证券市场上哄抬母公司的股价, 从而让母公司的资产转移给相关内部人员。

(4) 获取垄断地位。

Farrell和Shapiro (1990) 研究了替代产品市场的公司间的交叉持股状况, 结果发现, 相互持股的公司间最终会实现双方利润的均衡, 而这一利润是每个公司的最大化利润。Amundsen和Bergman (2002) 通过研究能源市场中的交叉持股行为, 证实了交叉持股对于提高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作用。

(5) 抵制恶意收购。

即被收购的目标公司与其它友好的公司签订一份协议, 且同时在股票市场上相互买进对方股票, 那么交叉持股及其协议就会大大减少潜在敌意收购者购买的流通股数量, 从而降低了其被敌意收购的概率, 提高了管理层的自保能力, 使管理层避免受外部市场控制因素 (如敌意收购) 的干扰。

4 国外对于交叉持股的限制

(1) 各国对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限制

由上表可看出主要的资本市场中, 除了美国以外, 一般都禁止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各国对于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可能导致的危害都持谨慎的态度。而美国由于美国法采取授权资本制, 对于一公司取得自己公司股份问题适用库存股制度, 根本不给予限制, 由此也造成了其对待母子公司以及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也丝毫不限制的做法, 而只是采取限制表决权的方式。究其深层原因, 是因为大陆法系的国家更侧重保护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而在英美法系中, 由于企业的融资方式多是直接融资, 债权人更看重企业的信用评级而不是注册资本,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可以通过报表信息披露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国在公司法里并无明确禁止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 然而随着交叉持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笔者认为亟待规范立法, 而立法的方式可以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相一致, 在原则上禁止但不排除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例如不排除特殊目的的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 但该股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处分。

(2) 各国对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限制

大陆法系的国家对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限制有些不同, 例如台湾地区规定一旦被参股企业持有对方超过1/3以上股份的, 所持有的股权就会受到限制。而德国和日本则将这一比例设定在25%。这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对非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适当放松, 有利于发挥交叉持股的积极效应, 而且如果完全禁止非母子公司的交叉持股, 规制成本过高。而英美法的做法, 它们只是限制构成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部分的表决权行使, 对于表决权以外的权利行使以及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的表决权没有任何限制。

限制公司交叉持股比例上限的主要意图在于禁止大份额的公司交叉持股情况。采用此种方式来抑制公司交叉持股的弊端, 也是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立法习惯, 所不同的仅是各国所规定的比例数额不同而已。就目前我国股权结构分布的状况和经济实践的需求来看, 这一限制比例设定不能太高, 也不宜过低。

5 交叉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及建议

(1) 交叉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由于公司持有股票的表决权是该公司的董事行使, 如果交叉持股比例过大, 就会造成双方各自控制对方的股东大会决议, 其结果与各自的董事分别由对方推选一样。一般股东控制不了股东大会, 从而巩固了董事的地位, 导致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兼管理者) 通过交叉持股和互为董事的方式, 以稳固其拥有的公司经营控制权。由于公司经营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使现有的控制人大股东不必担心控制权遭剥夺, 为大股东 (兼管理者) 进行利益输出、美化财务报表与掏空公司提供了便利。而在交叉持股的股权结构与互为董事的董事会组成下, 引发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 (兼管理者) 通过内幕交易, 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而且, 公司间交叉持股的过度滥用也违反了《公司法》“一股一权”的立法原则, 使得投票权与现金流量收益权彼此发生差异, 从而使公司代理成本急剧上升。对此我国可参照德国在交叉持股的做法, 由于银行要代表股东在工商企业的权益, 而一般股东最重视股票的收益权, 因而, 德国的公司治理并不缺乏对经营层的利润压力, 而银行派出的董事也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日本公司的环型持股所造成的内部人控制, 缺乏利润压力, 追求所谓长期目标的不利影响, 也能避免诸如美国“安然”那样的财务造假。

(2) 交叉持股可能产生的资本利润虚增

违背公司资本充实原则。在公司现金增资发行新股时, 公司通过交叉持股, 使得彼此间账面上虚增资本, 但实际上未有资金注入。公司间进行交叉持股时, 虽然实质上只有同一笔资金在公司间流通, 但每经过一手, 形式上各该公司的资本额就会有同额的增加, 从而使得公司理论上可以无限地虚增公司资本, 不仅有违公司法禁止返还出资的理念, 亦破坏了资本充实原则。此即所谓的“资本空洞化”或“虚增资本”的负面效应。在利润计算方面, 由于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是将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按照持股比例记为投资收益, 而交叉持股则会是投资收益的计算陷入所谓的“循环陷阱”, 会虚增利润, 所以在个别报表中, 极易误导投资者。故应该在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 做出必要的说明, 例如在附注中单独披露诸如交叉持股的公司、持股比例、剔除交叉持股影响前后的净利润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影响。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3) 交叉持股对主营业务盈利的影响

经过一些实证文章的研究证明, 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与公司是否参与交叉持股以及交叉持股比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但这是因为我国的交叉持股还是以赚取财务利润 (投资收益) 的财务型交叉持股, 属于投机性质。而没有起到防止恶意并购, 降低交易成本或者形成企业联盟的作用, 随着交叉持股会由财务型向股权投资型转变, 将来会对主营业务盈利产生何种影响尚不得知, 但应防止过度的财务投资型的交叉持股, 以避免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

摘要:现在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已成普遍现象, 通过对交叉持股的背景和动因的探析, 对国外母子和非母子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做了简单的对比, 讨论了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并且对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交叉持股,公司治理,公司法,股权投资

参考文献

[1]蒋学跃.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研究[P].深圳证券交易研究所, 2009.

[2]储一昀, 王伟志.我国第一起交互持股案例引发的思考[J].管理世界, 2001, (5) .

[3]王妍玲.公司间交叉持股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论坛, 2007, (3) .

[4]秦俊, 朱方明.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现状与特性[J].财经论丛, 2009, (5) .

[5]裴桂芬.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 2008, (8) .

交叉营销案例 篇5

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为了争夺客户所采用的营销手段也不断升级。我行想要依靠获得新客户的方式来开展经营活动越来越困难,必须将注意力放在现有客户身上。交叉销售作为一种向现有客户销售更多产品的一种营销方式,正好适应了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实施交叉销售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产品连带购买率,提高银行盈利水平,还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这样才能达到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的双重提升,真正实现双赢。

我作为入行不久的新员工,交叉营销是必须去学习并掌握的营销技巧。在接待顾客的时候,我时刻在思考着怎样以顾客为中心,从顾客的利益出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让顾客从心底感到满意,培养顾客对我行的忠诚度,从而提升我行的品牌价值。幸运的是,我在担任大堂经理的时候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交叉营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在大堂遇到了一位手持数万现金的顾客要来办理转账业务,询问之后得知这笔钱要转到几个不同的账户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和顾客进一步的沟通后,我了解到这位顾客是新成立不久的一个个体工商户的户主,员工数量二十多位,这些现金是发放给雇员的工资和中秋福利。以前顾客都是给雇员现金,那天顾客有事回不了经营场所,所以选择在银行网点通过转账汇款的方式将钱发给雇员,在我行办理完转账之后,顾客还要跑另外几家银行。面对要填写的几张转账单,顾客的眉头皱了起来。我趁势向顾客推荐了我行的代发工资业务,只需要在我行开立对公结算账户,签署代发工资协议,将每个月将工资信息表交给我行即可完成代发,方便快捷,具有手续费低,无开户费,绿卡(折)无年费等优点,是目前所有银行中优惠力度最大的。顾客听了之后表示很感兴趣,在办理完业务后,我将顾客引见给了客户经理。在客户经理详细的介绍下,顾客同意尝试在我行办理工资代发业务。中秋之后,顾客依约带着相关材料来我行开立对公户并办理了代发业务,同时我了解到顾客为扩大商户经营规模有融资方面的需求,于是顺水推舟地将我行信贷部门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给了顾客。顾客对我们的服务很满意,得到激励的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向顾客推销了我行的理财、信用卡产品,经过一番的软磨硬泡,顾客最后决定申请我行信用卡,并将他行的部分存款转移过来,用于理财产品的购买。在我们的努力下,通过交叉营销的方式,成功地将一位普通的客户转变成了我行的忠实客户,并增加了一个工资代发户,使该商户的二十多名员工也成了我行的客户,为个金产品的进一步营销打下了基础。

交叉小径的城市 篇6

世博轴雕塑展的发起:全球竞标

法国密特朗艺术中心总裁密特朗先生在展览画册的前言中提到:“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是充满抱负的,在向全世界发出雕塑项目征集邀请后,成立了一个专家评审委员会,用他们专业的眼光来寻找一个能够胜任的团队、并且评估和挑选作品方案……本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比如陈长伟、黄致阳、彼得戈格莱尔、梁美萍、李颂华、刘建华、托马斯·萨拉切诺、沈远、隋建国、帕斯卡·马塞恩、夏维尔·威尔汗、向京、张洹,特意为本次‘世界的艺术’创作和制作……另外,也感谢艺术家莫西亚·坎特、威姆·德沃伊、丹·格雷厄姆、苏波德·古塔普、朱利安,奥培、王广义、展望,他们已有的精彩作品更是为本次展览增色不少。”

通过密特朗先生的以上陈述,以及媒体见面会上他的进一步介绍,我们了解到此次展览最初由世博会发起,向全世界征集雕塑项目。法国密特朗艺术中心是由法国前总统佛朗索瓦,密特朗的侄子让贾伯耶,密特朗于1988年在法国巴黎建立的一家专业艺术中心,以经营六十年代至今的法国与国际艺术家的雕塑创作珍品为主,策划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展览,至世界巡回展示欧洲艺术家最新现代艺术创作。该中心拥有数十年专业经营国际当代艺术作品的历史,善于将城市雕塑和室内雕塑相结合,营造独特的雕塑人文景观。回顾密特朗艺术中心的策展经历,能看到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政府公共部门艺术策划经验,也有骄人的国际大型展览策划经验,因此得以从诸多竞标团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此次世博会雕塑展的总体策划机构。

诗意的副题:交叉小径的城市

策展人巴拉克是促成此次展览的重要人物,作为著名的国际策展人,他说服了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来参与此次展览。现场有记者问巴拉克先生为什么选择“交叉小径的城市”这样的一个副题,我们可在展览画册前言中看见他对此的解释:“关于幸福、正义、共同富裕、利他主义以及和谐关爱的思想,似乎永恒不变: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人和自然对立……拟定的副标题源自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该小说是复杂多姿的当代都市的生动写照,是通向现代通天塔之路……”通过雕塑作品对主题的呈现,巴拉克希望观众更好地感知艺术家面对现实的方式。

参加媒体见面会的艺术家们也各自发表了见解:

刘建华:“公共艺术有很大的冲击力,可以在一个公共空间形成交流和互动。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用瓷来做作品,实际上我没有特别强调材料的特殊性。这次的作品比较遗憾,因为最初设想的是要有一个底座,总共加起来16米,但由于地面承重问题,最后没用底座,只有9米。”

沈远:“以前我看过一个德国地质学家说地球最初是连为一体的,而我后来又看到这个地质学家的一些人生事迹,很有触动。加上平常我做作品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原型,所以这次想到鸡蛋雏形和地球村的联系,做了一个椭圆形的鸡蛋。”

黄致阳:“艺术可以是消费的,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它对个人、社会的意义都是非设定的,可以衍生。”

王广义:“这次我本来要实现风、水、龙三位一体的作品结合,但由于作品太重,放在水上的设想没能实现,东风金龙汽车是当年专门给毛泽东坐的红旗,我通过这个作品来探讨社会的推进及后退与王权崇拜等问题。”

隋建国:“自我1979年第一次来上海到现在,这个城市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为了这次展览的创作我先后三次来看场地,最初觉得是艺术家的舞台,后来慢慢觉得是建筑师的舞台。我在世博会工地上找到一块小石头,用铁丝网结构把它放大,就得到现在的作品。”

梁美萍:“在香港做艺术其实压力很大,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摆到商场里去是人流量最大最容易推广的,但实际上艺术家敌视商场艺术的,所以提到公共艺术,艺术家很多时候还需要自我调整。”

展望:“关于建筑和艺术跨界的问题,我觉得建筑师做雕塑(对雕塑家)威胁不大,画家做雕塑威胁才大。”

赞助与捐赠:来自国内外品牌企业的支持

马爹利、汤臣集团和鄂尔多斯集团分别是此次世博雕塑展的赞助商和捐赠企业,汤臣集团向世博雕塑展捐赠了张洹雕塑作品《和和,谐谐》,鄂尔多斯集团则捐赠了刘建华作品《延伸的空间-鄂尔多斯之针》。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要支持单位,马爹利主要在整个展览的媒体及宣传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期望借助艺术家与当今城市现状的对话,深入挖掘传统与当代、过去与未来的融合与冲突,以多样化的作品形式阐释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近年来,马爹利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国外品牌中堪称数一数二,马爹利艺术基金和非凡人物奖都为大家所熟悉,在展览方面,从04年开始马爹利几乎每年都有参与:

2009年,中法文化之春重要项目—“尤伦斯艺术中心Isabelle Huppert摄影展”联合赞助,北京

2008及2009年“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官方酒类独家赞助,北京

2008年:“广州三年展”官方酒类独家赞助,上海

2007年:“Richard Texier个人作品展”联合赞助,上海

2006及2008年:“上海双年展”官方酒类独家赞助,上海

2005及2006年:“莎拉,莫恩‘巧合’中国摄影展”独家赞助,上海

2005年“琉璃艺术家王侠军个人作品展”独家赞助,上海

2004年:“方世聪个人作品展”独家赞助,上海

2004年:“奥德赛2004——旅法华人艺术家联展”联合赞助,上海

信号交叉口影响区确定方法研究 篇7

交叉口影响区的概念,在最近的研究中开始被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但关于其范围的确定,仅仅是根据不够充分的实地调查数据或是仿真试验获得[1,2],其理论支撑不够充分。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根据信号交叉口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将路段进一步划分为交叉口影响区和基本路段,并提出了两者的划分方法。其研究成果可用于道路通行能力研究、路网容量研究等。

1 交叉口影响区的概念及划分

根据前面的分析,文章提出交叉口影响区的概念,即交叉口影响区是车辆进入交叉口前,由于受交叉口车流组织的影响而导致车辆以不同于基本路段的状态行驶的路段区域。其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车辆的停车等待行为,因此文中以排队长度来界定该区域与基本路段的分界。

以城市道路中交通流特性的明显变化情况为依据,在常规城市道路划分为交叉口和路段两大类路网单元的基础上,将路段又分成交叉口影响区和基本路段两部分。交叉口以各进口停车线为界,各方向的车流在交叉口内按照信号灯分配的通行权顺次通过,并存在不同向车流的冲突;上下游交叉口停车线之间的范围为交叉口影响区和基本路段,划分示意图见图1。

2 排队长度计算方法

目前交叉口排队长度及延误传统的理论算法主要包括稳态理论、定数理论和过渡函数理论。这些理论都将交通流达到率假设为一定值,据此计算得到的稳态延误部分是车辆在交叉口所受延误的主要部分。但后续研究和应用发现,这些理论假设条件不符合实际,城市道路交通流由于受到信号交叉口的影响而呈现间断流和非均匀流状态,交叉口的车辆到达率不能看成稳定值,因此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往往与实际存在偏差[4]。本文根据交通波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应用交通波理论建立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计算模型。

2.1 基本公式

根据交通波理论和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通常情况下车队停车排队状态时后续车流密度适中,可用Greenshields模型关系推导停车波速。而刚启动的车流由于密度较高,大部分研究者已认同采用Greenberg模型推导。据此得到停车波ωA和启动波ωB分别为:

式中:ωAB为A、B两股交通流转化时形成的波速;qB、qA为波阵面前后的交通流量;kB、kA为波阵面前后的交通密度;uf为自由流速度;ωAI为停车波波速;kj为阻塞密度;ηA为标准化密度,ηA=kA/kj;um、km为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密度。

2.2 排队长度计算模型

假定上游交叉口车辆释放处于饱和状态,且到达本交叉口的车流能在1个周期内通过,即不需要二次停车。

考察一个流向的车流,以直行为例,当上游交叉口车流释放为饱和状态时,相位绿灯全部被车队利用。在驶向本交叉口的过程中,车队行驶为主要形式。车队到达本交叉口停车线的基本图示可用图2表示(时间轴的起点为上游交叉口相位绿灯启亮时刻,下同),曲线的头部和尾部形状是车队离散现象作用的结果。为便于计算,根据交通控制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将图中曲线用等面积的矩形代替,如图3示。

图3中,矩形的高即为车队的平均流率(或稳定流率)矩形的宽即为车队以平均流率到达时的有效时间宽度。若记上游交叉口绿灯期间通过的车辆数为N,取车队平均行驶速度为,其中:L为相邻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t′为矩形曲线起始时刻与车队第1辆车到达停车线时刻之差,需要调查得到;观测本交叉口的车辆到达,记第1辆车的到达时刻为T1′。车队行驶过程中由于离散特性,速度高的车辆将逐渐集中于车队头部,速度低的车辆将逐步集中于车队尾部。假定车辆速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特性,取车队稳定行驶比例为δ,记第

以所考察的进口的直行车流为例,记其相位绿灯时间为G。记Xmaxi和Di分别为所讨论各种情况下的周期最大排队长度和周期总延误,单位分别为m和s;i代表各种所讨论的情况的序号。根据交叉口的车辆到达情况,可用如图4所示的3幅图表示,其中t1′和t2′分别为相位绿灯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在图4(a)所示的情况下,该交叉口车辆排队和延误可忽略不计,即Xmax1≈0,D1≈0。

记为平均安全停车距离,T为排队消散时间,则在图4(b)所示情况下,车辆最大排队长度和总延误为:

记C为本交叉口周期时长,则在图4(c)所示情况下,车辆最大排队长度和周期总延误为:

3 交叉口影响区的确定

由于各周期(指本交叉口的周期)来车强度的不同,各个周期排队长度是一个变化的值,因此该区域也相应随之变化,其取值范围就在以上分析的各种情况下的最大排队长度和最小排队长度之间。若直行、左转、右转车流各自有1个车道,根据相位来划分,即L2 i的取值范围为:L2 i[min Xmax ij,max Xmax ij]。其中min Xmax ij=0;i表示周期序号;j=1,2,3,分别表示直行、左转或右转车流。

但从一个较长时间段来看,需要知道这个排队长度的平均值才便于分析问题及制定相应的措施。理想状态下,当上下游交叉口实施了成功的协调控制,即上游来车总是以图4(a)的模式到达,不产生排队和延误时,交叉口影响区与基本路段没有区别。而在实际状态下,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中大部分不符合实施协调控制的条件,并且车辆在路段运行中的干扰因素太多,上游交叉口释放的车辆在该交叉口通常会遇到红灯而产生停车排队。上游交叉口来车会以哪种状态到达,是该交叉口影响区排队长度和延误的关键。当假定上游交叉口在一定时间内不变地以较高饱和度释放时,到达该交叉口的车辆会遇到图4的哪种情况,便取决于两交叉口信号控制特性和相关性。

3.1 相邻交叉口信号周期循环特性

对于2个相邻交叉口,在这里分别称之为上游交叉口和本交叉口,设其周期分别为C′和C,仍以直行车流为例。选定某一周期上游交叉口直行相位的绿灯起始时刻为零时刻,此时本交叉口的绿灯起始时刻为t0时刻,即两交叉口初始相位差为t0,且t0≥0。则从零时刻开始,上游交叉口该相位第2次绿灯亮时,即第2个周期开始时,两交叉口相位差变为t0+(C′-C),也就是说每过1个周期,两交叉口的相位差便变化C′-C,则当上游交叉口的第m个周期开始时,即(m-1)C′时刻时,本交叉口与上游交叉口紧接的那一个周期在t0+mC时刻开始,相位差变为t0+m(C′-C)。若假定C′>C,则在经过x个周期(对于上游交叉口而言)之后,会出现在上游交叉口的第x+1周期(同理,若C′

设其循环周期为n(相对于上游交叉口来说),当C′-C可以被C整除时:

即:不能被C整除时:由式,取n为大于(C>C′时)的第1个整数或小于)的第1个整数,此时有:

式中:t01为下一轮周期循环的初始相位差。

3.2 3种车辆到达情况的概率

选定上游交叉口某一周期起始时刻(例如记直行绿灯其实时刻)为零时刻,本交叉口的该周期起始时刻为t0时刻,由于文章假定到达本交叉口的车辆可以在1个周期内消散,且两交叉口均保持较高饱和度,在两交叉口转向比例相当的情况下,绿灯时间G≥(t2-t1)但差值不大,通常情况能够满足G-(t2-t1)≤1个循环周期n内每个信号周期的相位差。

为了方便分析,假定上述零时刻从上游出发的车流在x1周期的到达情况为图4(a)的状态,即本交叉口tx1=t0+(x1-1)C时绿灯起亮,随后t1时刻(近似成饱和流到达)车辆到达,即该车经过行驶时间为t1,且t1≈tx1,并且该车流在本周期绿灯时间内全部通过本交叉口。因为上游交叉口一直保持同样的释放规律,车辆在路段上也保持同样的离散规律,故上游交叉口第2个周期释放的车流,将在C′+t1≈C′+t0+(x1-1)C时到达,而本交叉口绿灯起亮的时刻为tx2=C+t0+(x0-1)C=t0+x1C,即车流将超前或者推后本交叉口下一周期绿灯起亮一段长为C′-C时间到达,即到达图示变为图4(b)成图4(c)的状态,并以C′-C为步长在以后的各周期中不断变化,与交叉口的循环周期n内的相位差保持同样的变化规律。因此,在排队长度计算公式中,只要确定了所考察第1个信号周期的到达时间,依据绿灯起亮时间的关系,在1个循环周期n内,后续信号周期的这一差值便可顺次推出。同时,由交叉口周期循环的对称性,可知车辆在图4(a)情况下到达本交叉口的概率,在1个循环周期n=C/(C-C′)内只能有1次,即概率为1/n。而其他2种情况,各自的概率为(1-1/n)/2。即有:

3.4 交叉口影响区平均长度的确定

由全概率公式可以得到,对于直行车流:

式中:X′直为1个循环周期内交叉口影响区直行车流的平均周期排队长度。

4 交叉口影响区排队长度和延误算例

4.1 基本条件设定

根据经验值给定各参数的取值。车辆平均长度取6 m,阻塞时前后车平均车间距为1.5 m,即平均安全停车间距为7.5 m,则阻塞密度ki=133辆/km(则期望间距为21 m)。基本路段饱和度较高且无干扰时平均速度取40 km/h(11 m/s),交叉口平均速度取20 km/h(5.6 m/s)。停车波波速取17 km/h(4.7 m/s),启动波波速取9 km/h(2.5 m/s)。

以上下游交叉口间直行车流为例计算。设其间路段长500 m(得到平均行程时间72 s),上下游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分别为60 s和70 s,初始相位差为10 s,本交叉口直行相位绿灯时间为25 s。

4.2 排队长度和延误计算

由第3部分的分析,两交叉口相位差的循环周期(相对于上游交叉口)为n=3,即第n+1(即第4)个周期相位差与第1个周期相位差相同,由于C>C′,则相对于本交叉口循环周期为2。表1也显示了这一结果,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交叉口的周期序号。需要强调是的,表中最右侧一栏,取到达时刻与其紧邻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差。例如在第112 s到达的车队,在下一周期开始之前18 s,在上一周期开始之后48 s,在这里统一取绝对值小的一个。该栏中负号表示提前于信号周期开始时刻。

s

假定在第72 s到达本交叉口的车流能够在绿灯期间完全释放,即不产生排队,则3种情况下的周期排队长度和延误Xmax1=0,D1=0;Xmax2=85 m,D2=147 s,D2′=13 s;Xmax3=99 m,D3=540 s,D3′=41 s。其中D2′、D3′表示车均延误。

则该直行车流的周期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周期总延误和车均延误分别为Xm直=61 m;D=229 s,D′=18 s。即由于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存在,对车流造成了阻隔作用,交叉口前有一段距离不同于基本路段,在期间将产生最长为61 m的排队。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交叉口影响区以排队长度为依据的划分标准,并根据上下游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相关性,以交通波理论和概率论为基础建立了排队长度和延误模型,给出了算例分析。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时空资源概念下的路网容量研究提供交叉口无效时空资源的确定依据;在交叉口前瓶颈断面判定或其等效通行能力研究中提供距离参考。研究内容可结合交叉口渠化方式进一步深入探讨。

摘要:根据车流在不同城市道路单元上的不同运行状态,将路段进一步划分为交叉口影响区和基本路段,提出以相邻交叉口信号相位差循环周期内的周期平均最大排队长度为依据来划分,并建立了相应的排队模型、讨论了相邻交叉口信号相位差循环特性以及交叉口影响区的确定方法,给出了算例分析。其研究思路和结论可服务于路网容量研究和通行能力研究。

关键词:交叉口影响区,排队长度,相位差

参考文献

[1]郭中华.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流特性分析与模型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吴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口交织段车辆特性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3]全永焱木.城市交通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4]Daganzo CFFundamental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Operations[M].Washington D.C: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 Publication Data,1997.

[5]王殿海.交通流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影响交叉配血的几种常规因素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血型诊断血清:A血清 (红色, 含抗-B) 、B血清 (绿色, 含抗-A) ; (2) 抗-D血清; (3) 0.9%无菌生理盐水; (4) 清洁玻璃试管及玻片。前3种在使用前后于4℃保存。

1.2 方法

(1) 备血前受血者须做血常规检查, 同时做ABO及正反定型血型鉴定, 抗-D试验。 (2) 输血前交叉配血时受血者与献血者分别做2%~3%血红细胞 (RBC) 悬液及血型鉴定。 (3) 主侧: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RBC悬液混合于试管中。次侧:献血者血清与受血者RBC悬液混合于试管中。同时分别加入低离子溶液0.7ml和凝聚胺2滴。2 000r/min, 离心3~5min。离心后将上清液倒掉, 观察是否凝集, 凝集者为正常;再分别加入2滴悬浮液, 混匀观察是否散开, 散开者为正常。 (4) 受血者RBC悬液与抗D血清1∶1混合于玻片上。

1.3 交叉配血原则

(1) 遵守同型血相输的原则。 (2) 主侧与次侧同时离心后, RBC沉积管底呈圆饼形, 混合后分别涂于玻片上, 显微镜镜检以确定RBC分布均匀、无凝集、无溶血。 (3) 受血者RBC悬液与抗-D血清1∶1混合出现凝集, 如果不凝集则属于RH血型系统的范围。

2 影响交叉配血的几种常见因素

(1) 血型诊断血清被细菌污染, 造成假凝集。交叉配血时主侧与次侧不受影响, 但血型鉴定与备血时受血者血型不符。 (2) 0.9%生理盐水被污染, 会造成主侧、次侧都出现假凝集, 血型鉴定也不符。 (3) 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备血时血常规检查鉴定血型出现错误, 在配血时血型不符。 (4) 冷凝集造成假凝集现象。 (5) 急诊抢救用血时, 备血血样抽取时间短, 凝固不完全, 在配血时纤维蛋白促使少量RBC聚集, 形成弱凝集现象。 (6) 试管、玻片重复使用时, 清洗不彻底, 也可能出现假凝集。

3 讨 论

(1) 前2种因素可能是由于RBC悬液与被污染的血清或盐水混合后, 细菌附着于RBC发生自凝现象, RBC因细菌的干扰发生凝集而出现假凝集。这2种因素, 在3级以上的大型医院可能不会发生, 由于病原多、配血频繁、试剂更换快, 被污染的机会很少。中、小型医院用血量少, 试剂更换慢, 被污染的机会相对较多。解决此问题, 只需定期 (每周1次) 检查试剂是否混浊, 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 第3种因素完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 这就要求加强血库人员责任心, 工作集中精力。 (3) 第4种因素的避免:在配血时, 把所有的试剂及血样从冰箱取出后均在室温下放置几分钟, 所造成影响的机会就会减少。 (4) 纤维蛋白的影响:只需在配血时, 用竹签将纤维蛋白剥离, 于显微镜下观察RBC均匀分布即可。 (5) 在配血过程中, 尽量挑选清洁透亮的试管及玻片使用, 既可排除干扰因素。在交叉配血过程中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 如遇到上述因素的任何一种与配血原则不符, 切忌把配血发出, 及时更换所有试剂, 重新对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及再次交叉配血, 确保无误。对于经验不足的同志来说, 更应该熟悉掌握以上有可能在配血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便于及时处理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及时请示上级领导, 绝对不可草率行事。

总之, 交叉配血工作责任重大,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避免延时发血, 延误临床治疗。尽最大可能排除以上几种常见因素的干扰, 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平面交叉口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篇9

1 城市道路交叉口间距的分类

结合道路功能和交叉口的控制方式, 平面交叉口间距可以分为以下3类:1)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 (包括灯控的十字交叉口间距及丁字交叉口间距) ;2) 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 (包括右进右出交叉口及黄闪灯控制行人二次过街路口) ;3)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与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 (简称交叉口角净距) 。

2 一般对于道路平面交叉口间距的控制标准

2.1 国外控制标准

国外一般对主干路的间距即主干路与主干路之间的距离有规定, 其余次干路与主干路、次干路与次干路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规定, 而且各国由于国情、研究的方向的不同, 采用的标准、规定同样不一致。例如:荷兰的规定为市区800 m~1 000 m范围内不准有穿越交通;德国由于交通体系较为发达, 慕尼黑地区根据交通管理的经验, 建议主干路间距宜控制在700 m~1 000 m之内;前苏联规定, 干路间距为600 m~1 200 m;美国的城市路网结构多采用棋盘状方格路网, 其包括支路在内的道路间距较近, 有的道路平面交叉口间距仅仅60 m~70 m, 有的为100 m~200 m,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 华盛顿及纽约等大城市多采取单行线的方式进行交通组织 (我国香港地区亦如此) ;在英国, 根据经验干路间距以250 m~700 m为宜, 同样没有明确的规定。

2.2 国内对交叉口间距的主要观点

目前国内对于合理的交叉口间距存在着分歧较大的两种观点。1) 减小路网间距, 加大路网密度。以杨佩昆教授及徐循初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专家认为城市道路应加大路网密度, 加强支路的建设, 这种观点是要求减小道路交叉口的间距, 通过分流主干路上的车流, 把城市整体道路全部利用起来, 比较理想化的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2) 加大路网间距, 减小路网密度。本观点主要考虑的是路段的车速与通行能力, 强调道路的通达性, 通过建立干扰少、交织点的类似高速公路道路体系使车辆快速通过, 减少车辆的道路占用率, 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来解决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 认为合理的干路网间距为800 m~1 200 m, 其间不应有十字交叉的支路。

2.3 国内现行规范对交叉口间距的规定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中规定“交通信号控制的各平面交叉口间距宜相等”, 解释为“这样对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布设比较有利”。《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规定“平面交叉口间距应根据城市规模、路网规划、道路类型及其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而定;干路交叉口间距宜大致相等;各类交叉口最小间距应能满足转向车辆变换车道所需最短长度、满足红灯期车辆最大排队长度, 以及满足进出口道总长度的要求, 且不宜小于150米”。解释为“主次干路相交, 其平面交叉口间距大致相等时, 最有利于交通控制与管理”。以上两种规范均是从对交通的控制与管理的方面考虑, 而没有考虑交叉口间距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3 平面交叉口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1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国外的一些研究推导出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的增大对交通出行时间的影响关系, 详见表1。该研究假定每英里的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数量为2个时, 对车辆出行时间的影响为0, 当灯控交叉口数量增加到3个时, 对车辆出行时间的影响增加了9%, 当灯控交叉口数量增加到4个时, 对车辆出行时间的影响急剧增加到16%, 而灯控交叉口增加到8个时, 对车辆出行时间的影响增加到了39%。从中不难发现随着灯控交叉口数的增加, 出行时间急剧增加, 表明灯控交叉口的数量会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行。

在我国, 对交叉口的研究多侧重于具体的交叉口出入口车道数量、车道宽度、信号配时方面, 对信号控制交叉口本身的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考虑的很少, 我国现行规范中对平面交叉口间距的规定仅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有所提及, “参考英国的有关规程, 交叉口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50米”, 具体原因无条文解释。

3.2 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国情、国民素质、区域等的复杂性, 国际上目前对于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的间距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国外大部分以车辆行驶的停车视距来控制这类交叉口的间距。在我国的规范、标准中对于无信号控制路口的间距没有做出规定, 导致道路两旁胡乱开口的现象非常严重, 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设计使用功能, 如参照国外做法, 以停车视距为标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表2为我国现行停车视距标准。

3.3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与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1) 角净距的概念及分类。角净距是指交叉口与其相邻出入口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为主干道角净距的分类, 包括主要道路上游角净距A、主要道路下游角净距B、次要道路进口道角净距C、次要道路出口道角净距D。

2) 国外一般交叉口角净距的确定方法。由于影响角净距的计算因素复杂, 目前国际上同样没有统一的确定角净距的计算方法。国外一般通过交叉口功能区来确定主要道路角净距, 通过预测得到的交通量, 选定可接受的接入道路被堵塞的概率, 来确定次路进口道角净距。表3~表7为国外参考道路角净距。

3) 国内一般交叉口角净距的确定方法。国内目前无明确的交叉口角净距的规定, 仅如前文所述规定交叉口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50 m。

4) 行人二次过街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行人二次过街设施一般有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地面行人二次过街三种,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人口数量大、人流密集、车流量大, 主干路上基本以人行天桥为主, 在交叉口位置甚至路段上设置隔离护栏强制性要求行人走天桥;人行地道由于造价高, 除了商业区或对景观有要求的地区, 一般不设置;国内一线以下城市均以地面行人二次过街为主, 对道路交通影响最大的就是此种过街方式, 一般有黄闪灯控制及红黄绿三色信号灯控制两种, 《规范》建议行人二次过街设施间距以行人能接受的步行时间为参考, 一般不大于300 m。我们从理论上说, 交叉口距离越近, 路段通行能力越低, 当交叉口距离无限远的时候, 通行能力接近理论通行能力, 当交叉口间距接近零的时候, 通行能力也接近于零。而一线以下城市由于管理不到位, 二次过街的设置相当随意, 这样, 就造成道路交叉口的间距过小, 同上述对交叉口角净距的论述, 会对道路交通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

%

m

4 结语

平面交叉口的间距对于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及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交叉口间距是在城市地块的功能需求及城市道路的交通需求方面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两者都要兼顾。近期在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口尽量设置为右进右出, 以减少道路交叉口车辆的交织点, 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 在有能力的城市, 尽量在需要的路口及路段设置行人过街天桥, 满足道路两侧行人的通行需求, 避免设置行人二次过街, 以减少道路交叉口的数量, 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

摘要:介绍了城市道路交叉口间距的类型, 对国内外道路平面交叉口间距的控制标准作了分析, 并探讨了交叉口间距对城市道路行车的影响, 针对平面交叉口间距的不合理现象, 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间距,交通

参考文献

[1]毛林锋, 陆键, 项乔君.平面交叉口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J].交通科技, 2006 (10) :56.

[2]蔡军.关于城市道路合理间距理论推导的讨论[J].城市交通, 2006 (1) :49-51.

[3]雷振国.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山西建筑, 2003, 29 (14) :116-117.

交叉影响 篇10

关键词:服务外包,医疗知识,知识交叉共享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会看到社区医院和小医院门可罗雀, 而大医院确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优质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 而小医院医疗资源相对缺乏。这种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 不仅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也导致现有公共资源利用严重不足:据统计, 我国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拥有20台以上CT是较普遍的, 但CT利用率仅为38%, 核磁共振利用率仅为43%。

基于现存的医疗资源结构状况, 人们开始将着眼点放在通过医疗服务外包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针对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理论上也可以用服务外包的形式来解决。但是简单的医疗服务外包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建立医疗服务机构交叉知识共享的思路, 并通过对服务外包双方的特性、医疗知识特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和外界医疗环境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揭示交叉知识共享性医疗资源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

1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1 外包与组织间的要素资源利用

Eisenhardt (1988) 认为, 在代理关系的选择中, 是选择行为契约 (如层级干预、内包) 还是结构契约 (如市场干预、外包) 取决于代理费用。Anil Arya[1]认为, 外包可以产生更高的产业利润和更低的消费者剩余。Ronan McIvor[2]在他的文章中提出, 在服务外包领域领先的公司已经采用了复杂的外包策略, 其中包括外包他们的核心业务, 比如设计、制造、销售。并且大多数专门的供应商, 会给这些组织提供更深层次的知识, 在系统和流程方面投入给他们更多, 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模经济和经验使这些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率。

王燕妮, 李华 (2007) 认为, 服务外包的本质, 使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 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外包, 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 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生产组织模式。冯之浚、于丽英[3]认为, 服务外包是企业以资源互补和配置的方法为自己的发展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袁航 (2008) [4]研究了服务外包和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他认为, 从结构上分析, 服务外包是服务供应链的组成要素, 多级关联的服务外包形成了服务供应链。

1.2 医疗服务外包的相关研究

Donald D.Trunkey (2008) 认为, 世界上的医疗资源可以通过离岸外包、外包等方式进行共享。供应链也可以应用到医学领域。并且, 美国把自己的夜间诊疗项目外包给其他国家, 并且这些诊断结果能在30分钟内反馈回去。Racheli Magnezi等[5]通过研究发现, 外包基本的医疗服务, 这些供应商不管是军队的还是平民的医疗提供者, 都可以给予顾客更高满意水平。PI-FANG HSU 等认为, 医疗信息系统的外包商可以对承包商制定标准, 然后选择最高的得分者作为承包商。在台北的一家私人诊所一经采用TOPSIS (类似理想解评估法) 来选择医疗信息系统的承包商。这种方法可以使外包商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

从理论上来说, 当医疗相关机构的内部代理费用高于外部交易费用的时候, 医疗机构可以选择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出去。外包以后, 通过资源的互补和配置的方法, 降低组织的成本, 提高组织的效率。从实践上来说, 国外的医疗服务外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1.3 知识共享以及医疗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张旭梅 (2008, 2006) [6]认为, 知识共享的本质, 是一种知识交易, 知识共享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知识资源的交易活动, 参与知识交易的每一方都必须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作为知识交易的筹码, 这是知识共享的基础。她还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供应链中知识市场存在的可能性, 以及供应链中知识市场的构成和知识共享过程分析, 包括知识在不同企业之间的转移, 以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她认为, 知识市场主要有知识的买方、知识卖方、知识市场管理方 (知识共享联盟) 、知识交易环境。Gregoris Mentzas (2006) [7]认为, 知识市场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1) 、采用灵活的机制来满足更复杂的特殊知识的需求; (2) 满足特殊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远远高于市场上那些事先被捆绑的信息和知识。知识市场作为最先进的形式, 允许程序性知识的交易, 问题的解决可以看作是可以确保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序。Kafentzis等人 (2004) 构建了便于组织间进行知识交换和交易的公共平台——电子知识市场, 并对这个交易平台的战略问题、商业模式、作用、过程及收入模式进行了分析。

Hendriks (2002) 认为知识分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 因为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地传递, 所以向他人学习知识时, 必须有重建的行为, 必须要具备能力去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因此, 知识共享必然会涉及两个主体: (1) 知识拥有者, 必须有意向且以外化的行为如演讲、写作或其他方式与他人沟通、分享知识; (2) 知识重建者, 以内化行为如模仿、倾听或阅读等方式来认识来认知、理解这些知识。

日本学者Nonaka和Takeuchi[8]于1995年提出的关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是知识共享领域最广为接受的理论。两位学者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关系出发, 提出知识之间的四种转化过程, 具体而言, 包括 (1)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 主要通过企业文化氛围和有效的知识传递环境来实现; (2)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外部化过程, 又称编码化, 主要通过对人脑中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归纳, 总结并以编码的方式表现出来; (3) 显性知识—显性知识的组合化过程, 主要是将现存的显性知识通过组合形成新的系统化的显性知识; (4)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内部化过程, 主要通过人在工作中运用显性知识的体验来形成。

张波 (2006) 认为, 知识共享是指缩小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的所有活动和过程, 包括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并且知识共享的状况和程度, 最终通过知识转移的效果显示出来, 知识共享能够提高组织竞争力。

梁建英 (2007) [9]等人认为, 医院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型组织, 知识应该具有独有性、共享性、任务性、层次性、创新性和广义性。医院的医疗知识中, 大部分是隐性知识, 所以要注重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并且他们还认为, 联盟间影响知识转移成功的因素有:知识转移渠道、联盟成员的特性、联盟环境的特性和伙伴间关系特性。

通过以上文献, 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服务外包和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大都是相对独立的, 而从知识共享视角研究服务外包的价值鲜有涉及。

2 概念模型

2.1 医疗服务外包知识交叉共享的界定

张旭梅 (2008) [6]认为, 不同企业之间的互补的知识资源可以进行共享。黄辉宇、徐松把医疗服务互补知识按照稀缺性程度和重要性程度两个维度, 分为常识性知识、基础性知识、辅助性知识、关键性知识。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识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可以作为辅助性知识与综合医疗机构进行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知识可以进行交换共享。

在汉语大辞典里, 交叉有以下几个意思:①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相重的;③间隔穿插。本文的交叉的含义以上三个意思都有。本文取它的第三个意思。所谓互补的知识资源, 就是不同重要性的知识进行间隔穿插的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 本文就把医疗知识的交叉共享界定为重要性不同的医疗知识之间进行的互补知识资源的共享过程。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具有互补性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2 概念模型

根据相关的文献, 我们可以发现,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在一定知识市场中, 利用优劣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原则, 选择合作伙伴, 外包自己的劣势业务。一旦签订了外包合同, 承包方就要给发包方提供必要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可以是显性知识的形式交易给对方, 也可以是隐性知识, 例如, 某项手术的外包。不管外包的结果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在外包的过程中都存在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

根据管理沟通理论, 决定沟通效果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发送者、编码、渠道、解码、接受者以及对解码信号的理解等, 这些因素可以被归纳为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客体以及沟通的途径等三个方面[10]。Xu Jiang, Yuan Li认为影响联盟行为中知识转移和共享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1) 可转移的知识流的量; (2) 接收者的知识储存量; (3) 知识转移的贡献; (4) 接受者的学习动机; (5) 接收者的学习能力; (6) 双方交往的频率。Mentzas[7]总结了前人的文献, 认为知识转移收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知识的来源, 知识的接收者, 交往的过程和电子媒介。对应于服务外包中的知识交叉共享双方来说, 它们就是服务外包的双方的特性、医疗知识特性以及双方的合作关系。同时, 又由于学习是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动力, 所以服务外包双方的学习能力是最主要的影响知识共享效果的因素。还有, 医疗做为没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又从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变动、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外界医疗和环境的医疗环境的影响。所以, 本文就把影响服务外包中医疗知识交叉共享的因素归纳为: (1) 服务外包双方的学习能力; (2) 服务外包双方的伙伴间的相容性; (3) 医疗知识的特性; (4) 外界医疗环境的波动。

由以上论述可得, 本文从服务外包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出发, 提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

3 假设的提出与变量的设计

3.1 服务外包双方的学习能力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将其成员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 用来改善组织活动并进一步扩散、储存在组织内部的过程。组织学习是建立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组织学习更强调知识的转化、扩散和储存, 这种能力被称之为组织的学习能力, 它可看作是企业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及转换效果。Gregoris Mentzas[7]认为, 低度开发的组织学习能力会妨碍组织间知识成功转移的进程, 这些进程包括知识粘度、知识保存、吸收能力、养育和开发知识。

于是, 我们有以下假设:

H1:服务外包双方的学习能力与他们之间知识交叉共享的效果正相关。

组织学习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意愿、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11]。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 发包方主要是知识的承接者, 而承包方更多的是做为知识的传递者。学习意愿对于承包方来说, 主要变现为他们的保护意识和对知识的传递能力。承包方如果对自己的知识有所保留, 不愿意将自己的某些知识传递给发包方话, 就会影响他们之间知识共享的效果。传递意愿越强, 就越有利于他们之间互补知识的共享。只有传递意愿还是不够的, 同时也需要承包方的知识整合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包括内部与外部两种[12], 内部整合将组织内现有的知识采用新的方法加以重建, 而外部整合恰好相反。知识整合提高了组织内部及组织间的知识共通程度, 使知识能够更加有效地沟通、传播和共享。承包方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 就能够更好地整合自身资源, 有利于双方知识共享的的效果。对于发包方来说, 主要是接收来自承包方的知识资源, 所以发包方的吸收能力就直接关系着双方互补知识交叉共享的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采用承包方的传递意识和整合能力、发包方的吸收意识和吸收能力来测量服务外包双方的学习能力。

3.2 医疗知识的特性

医疗领域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 大部分知识都跟该行业从业者的经验有关, 大多是隐性知识。黄辉宇、徐松把医疗服务互补知识按照稀缺性程度和重要性程度两个维度, 分为常识性知识、基础性知识、辅助性知识、关键性知识。对于较常见的常识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来说, 共享起来就比较容易, 但对于最稀缺和最重要的关键性知识来说, 就不是很容易共享。Ronne ramlogan等认为医疗知识的技术难度和它本身的稀有程度会阻碍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医疗知识自身独具有的难度、稀缺性、关键性等特性会妨碍组织间知识的共享。

于是我们得出以下假设:

H2:外包中所传递的医疗知识的特性与知识交叉共享的效果成负相关。

医疗知识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越高, 医疗机构就非常不愿意转移这些知识, 共享起来就比较困难。这些属于医疗机构之间显示自身实力的关键性知识, 大多是该机构的核心知识, 如果把这些知识透漏出去的话, 自然会削弱他们自身的竞争力, 所以拥有这些知识的机构一定不会轻易将这些知识转移给对方。第二, 医疗知识的模块化程度也会影响双方知识交叉共享的效果。模块化是指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分别设计并具有替代性, 而不会降低整个技术系统的完整性, 不同企业的技术模块可以通过接口实现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共享。简单地说, 模块化就是分层。标准的模块接口, 可以使外包双方更容易交接知识。模块化也可以将医疗知识进行分割, 增强它的可理解性, 有利于这些知识的跨组织传输。第三, 医疗技术自身的难度也会影响双方知识的交叉共享。众所周知, 医疗行业的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 再加上它的技术含量很高, 不易进行转移。技术难度越大, 被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小。

基于以上分析, 医疗知识的特性本文打算用一下三个指标来衡量: (1) 稀缺性和重要性; (2) 模块化程度; (3) 技术难度。

3.3 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

Hagel & Singer[13]用互动成本 (interaction cost) 来更确切地表达企业间的交易关系, 互动成本既包括了交易成本, 也包括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成本, 企业会采取互动成本最小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交易成本一定的情况下, 服务外包方一定会选择与自己相容性水平最高的机构进行合作, 从而降低它的信息交换成本, 进而使互动成本最小化。另外, 相容性水平越高的合作方, 更容易有融洽的合作氛围, 减少冲突和摩擦。Yves doz认为, 组织会选择最信任、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与其本身最接近的组织进行合作。

于是, 我们得出以下假设:

H3: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与外包双方的知识交叉共享成正相关。

信任是一方相信另一方不会去利用自己易受攻击的弱点去获取利益。在服务外包的过程, 信任可以使双方间减少不必要的契约安排, 从而减少了资源和精力的浪费, 使承包方更加专注于知识转移, 发包方更加专注于组织学习。另一方面, 信任可使承包方减轻甚至消除对知识的自我保护意识, 使其不必防备发包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尽管信任中蕴含着风险, 但是信任可以降低承包方对知识的预期, 从而激发它的知识转移潜力。信任程度叫低的话, 承包方可能会不自觉的产生保护意识, 消极地进行知识转移, 这样就不利于双方的合作。因此, 信任程度影响着服务外包中双方知识交叉共享的效果。第二, 组织文化的一致性程度也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组织文化由于其巨大的涵盖范围, 它的概念很难界定。但众多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将组织文化定义为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 它能指导员工理解组织运作, 并提供其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14]。组织文化是组织中一切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 它以其内在的价值观, 影响了企业边界人员在进行商业活动时的行为和期望。并且,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沟通影响方式来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14]。如果发包方和承包方在组织文化一致性的程度越强, 就越容易接收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从而会促进双方的交流和合作, 进而促进他们之间互补知识的共享。第三, 组织的开放性。如果合作伙伴的组织文化趋于保守, 回避沟通, 则会导致组织间互相隐藏知识, 从而降低服务外包中合作双方的相容性水平, 增加知识交叉共享的难度。只有与那些兼容并包的组织进行合作, 才有利于双方的知识交叉共享。

3.4 外界医疗环境的波动

Clarke & Rollo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社会进程, 必须把社会和文化因素考虑进去。无论是医疗服务的发包方, 还是承包方在合作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 政府的支持就会强化他们之间的合作几率, 反之, 就可能促使医疗服务外包合作的失败。环境波动是指一些关键环境变量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明显变动[9]。例如, 由于缺乏设备和技术, 发包方缺乏病源。为了自身的发展, 使自己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发包方就会想方设法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这样以来, 承包方可以提高自己设备的利用率, 增加知名度, 发包方也可以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某些优势增加病源和收入, 达到双赢。最近, 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在进行改革, 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外包, 就可以合理地配置地区范围内的医疗资源,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设备支出和浪费,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外界环境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服务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的的合作意愿, 阻碍了他们之间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

H4:外界医疗环境的波动与服务外包双方的知识交叉共享成负相关。

本文拟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外界医疗环境的波动。第一, 政策的波动性。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体国民的健康和幸福, 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所以, 医疗一直是政府比较关注的行业, 也会出台想相应的政策来加以引导。稳定的卫生政策, 会增强人们之间合作的意愿, 相反, 政策的波动性越大就会削弱该领域内相关工作合作的积极性。第二, 政府支持的波动性。政府支持医疗领域内服务外包, 就会增加投入, 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知识市场体系, 增加该领域内组织间的合作和了解, 进而他们之间知识交叉共享。第三, 医疗领域内服务外包的行业波动性。和谐的医疗服务外包行业环境, 也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转移的意愿。

4 知识共享的绩效及结论

一般来说, 绩效是作为结果变量来衡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 通常采用多为财务指标, 例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但是, 对于本文的研究来说, 知识交叉共享的结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 采用财务指标是不合适的。从服务外包合作所产生的众多结果中剥离出知识共享所产生的绩效, 确实在非常困难的。

关于知识共享绩效的相关研究也是有的。在文献中, 也有相当多的学者采用主观性的指标来衡量组织发展的绩效, 相应的指标有满意度、目标达成程度等[15]。另一方面, Geringer &Hebert在跨国合资企业绩效的研究中发现, 客观绩效指标与主观绩效指标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主客观指标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

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对服务外包中医疗知识交叉共享的结果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衡量。其中, 知识交叉共享的客观绩效采用的指标是: (1) 外包方所获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2) 给发包方所带来的利润; (3) 双方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交叉共享的主观绩效指标是: (1) 双方合作的满意度; (2) 合作目标的达成程度; (3) 组织竞争力的提高。

基于以上的理论, 本文建立的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如下:

莫名其妙的交叉 篇11

早上,妈妈喊杨小慢起床:“今天厂里有急事,很急的,我得先走了。乖儿子,现在是七点钟,求你抓紧一点,千万不要迟到。好不好?”

妈妈是某企业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经常会有急事要她去处理,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由爸爸来负责督促儿子,不巧的是这些天爸爸出差去了,大约要到星期天才能回来。

杨小慢“嗯”了一声,睁开了眼睛,这时妈妈已经出了门。妈妈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爸爸的性子似乎也不慢,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慢呢?说自己不是他俩的孩子,但只要稍微看了三人的全家福照片,你就会坚决否定这个假设了。杨小慢认定自己是集父母基因之大成的产品。他在一篇作文里曾经有力地阐述过这个观点。

杨小慢睡在床上不动,先是看了天花板,然后看窗户。外面有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吵得蛮厉害,是为抢夺食物还是争夺配偶?不知道,小慢希望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可气的是它们始终不愿意露面。他有些失望,后来就什么也不看,发了一会儿愣,等他慢腾腾地起了床,已经是七点四十分了。

平时因为有妈妈不停的督促和软硬兼施的逼迫,杨小慢是能准时到达学校的,但今天情况不同,杨小慢就完全按自己的速度行事,等他洗漱完毕吃了早餐,已经八点十二分了。

八点上课,现在肯定迟到了。

杨小慢在家里转了一圈,再抬头看了钟,有些不信,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两遍,哟,现在又过去了三分钟了。

确信现在是八点一刻以后,杨小慢背起了书包。

赵老师肯定是要罚他站的,这几乎不会有悬念了。

站就站吧,但她如果问为什么迟到,我该怎么说呢?

如实交待,同学们肯定会笑。尤其是那个美丽的爱笑的张晓霞一定会笑得弯了腰。其实杨小慢很爱看张晓霞笑,有时还会想出几句自以为很幽默的话逗她笑,见她笑了,他心里总是很开心,当然现在以自己的“劣行”做笑料则又当别论。女孩是不会喜欢一个懒散人的,他这样认为。

不说,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POSE,同学们一定会佩服的,像胡小淘那样的家伙会五体投地,但赵老师那里肯定是过不了关的,罚站,罚抄作业,让家长来听训斥,一切皆有可能。妈妈当然不会动手,她会不停地讲很大的道理,讲自己恨铁不成钢的伤心,讲得她自己泪水在脸上纵横,讲得让人彻底崩溃。

B

杨小慢开始脑袋发蒙了。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

一切变得模糊起来,如梦如幻。

人影幢幢。

不断有人在不远处匆匆走过。

渐渐的,身边走过的人的服装也变得奇怪起来。

先是穿四口袋中山装的男人,还有梳着韭菜刷发型的女人,他们衣服的着色单调而刻板,几乎就是蓝色与灰色,偶尔也有穿绿色的。这样的穿着,杨小慢似曾相识,哦,是在家中的照相簿里看到过,应该就是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人。

又过来一些穿清朝服装的人。男人脑壳后面拖了一根长辫子。有的细而发黄,也有的油光水滑,如一根很粗的麻绳。偶尔几个穿着官服,头上戴了有翎子的帽子。女人则穿着宽大的衣裤,梳着发髻,一双脚小得离奇。这类人杨小慢在电视剧中看了许多,没有错,应该是清朝的。只是搞不懂,男人为什么要留那么一根辫子,女人为什么要把脚弄得那么小,漂亮吗?一点也不呀。

又不断有人走过去。

服装又变了。杨小慢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人了。元朝、宋朝、唐朝、汉朝还是春秋战国,或是更远的夏商周?杨小慢根本就不能辨识了,他一直对历史不太感兴趣,但这些人无疑是离我们很远的古人。

人喧马嘶,尘土飞扬。

杨小慢又意外地看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一座古代的城楼,许多士兵躲在箭垛后面向楼下放箭,楼下是一些穿着异族服装的人在攻城。他们抬着攻城用的云梯搭在城楼上,然后不顾一切地爬上去。城楼上的士兵推翻梯子或用石块向下砸。

不过,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景转瞬即逝,杨小慢想,自己或许还是到更加古代的环境里为好,那个年代应该更能适合自己。

没有车,没有飞机,没有钟表,甚至不用读书,唉,读书是一件多么烦心的事,杨小慢觉得从中得不到乐趣。爸爸听了杨小慢不慎流露的心声,叹了一口气,说这是当今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是我不愿意学呀,这只能算我自己的失败,为什么要归罪于教育?杨小慢感到有些费解。

周围的环境突然间定格了。

“快去叫人,狼……狼群!救救我的羊呀!”一个女人哭泣着向他跑过来,她黝黑而憔悴,围了一块几乎遮不住身体的兽皮。这让杨小慢有些不好意思看她,小慢同学可是男生哟,这是必须强调的。

那女人突然倒地,晕了过去。

杨小慢想去救她,却又感到无从下手,毕竟男女有别,突然间又记起了她刚才说的话,狼群,羊,一定是有狼要吃羊了。

打110!杨小慢发现书包根本就不在身上了。当然,那部放在书包里的手机也就无从用起了。找电话亭,可这里是荒漠一片,而且是远古呀!有鸟雀惶恐地从空中掠过,留下凄厉的几声鸣叫。近处有几棵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只猫鼬神态诡谲地跑过来,看了看杨小慢才缓慢离去,这又让小慢分神了一会儿。后来,他回神到现实的情境中了。是呀,如果自己去救羊,赤手空拳,别说现在是狼群,即使是一只狼,自己也不是对手。他连狗也是怕的呀。

杨小慢就这样犹豫着,后来,他终于记起该找人,走了几十步,他跑起来,并且大声喊叫起来:“救羊呀!有狼,狼群!”

几个赤裸着上身腰间围了兽皮的男人冲了过来,他们身上有汗味混杂着其他什么气味,很难闻。这气味进入杨小慢的鼻孔,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喷嚏。有一人很着急地问杨小慢羊和狼在哪里,他却答不上来了,刚才忘了问那女子。

那个男人狠狠瞪了他一眼(这眼神后来一直存在杨小慢的记忆里,让他无法忘记),然后就冲了过去,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很快地跑走了。他们都赤着脚,脚掌踩在地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nlc202309010520

杨小慢犹豫了一会儿,也随着他们跑去。不过,他跑了几步速度就慢了下来,倒不是害怕(毕竟是跟在别人身后嘛),他一贯就是这样慢节奏的。后来,他刚见的那几个人停了下来,接着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

羊被吃了?!

就在这时,杨小慢看到了狼。

不是一条,是一群穷凶极恶的狼!

它们龇牙咧嘴发着恐怖的叫声向他扑了过来。杨小慢撒腿就跑,脑子里一片空白,耳边响着呼呼的风,这恐怕是杨小慢同学有生以来跑得最快的一次,事后他说如果参加校运会很可能会破纪录。

但还是不行,狼紧追不舍。仓皇中,杨小慢惊恐地回过头看了一下,一条狼腾身跃起扑到了他身上。发着绿光的眼睛,冒出血腥气味的嘴巴,狼脸上还有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疤,完了!杨小慢闭上了眼睛。

C

时间凝固了。

杨小慢的意识又恢复过来。奇怪,没有撕咬的疼痛,甚至身上也没有了压迫的感觉,杨小慢睁开眼时,他仍站在通往学校的路上。

沿途都是他熟悉的街景,行道树一如既往,发黄的叶片在风中发出微响。因为过了上班的时间,行走的人并不多。有一个大爷靠在墙边悠闲地抽烟,一位大妈挎了半篮子菜心慢慢地走。还有几个孩子好奇地跟着杨小慢,刚才他们一定是发现了这人的异常之处。一个头上留了撮萝卜缨发型的男孩最有意思,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吮吸着自己的一根手指,一边歪着脑袋饶有兴趣地观察杨小慢。杨小慢拍了拍他的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后撒开腿一路狂奔起来。

杨小慢被赵老师呵斥了五分钟,在教室黑板左侧罚站了一堂课,他近于木讷的滑稽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给大家创造了许多被强烈压抑住的欢乐(一直到下课才山呼海啸般崩发)。杨小慢特别注意到张晓霞那种忍俊不禁的表情,他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这罚太值了!

D

一个多月后,杨小慢和同学李明明谈起了他的这一次颇为诡异的遭遇。找李明明谈的原因一是他们还算谈得来,二是李明明是一个地道的科幻小说迷,终日痴迷于幻想世界。听说,他偶尔也写过几篇,但没有发表。和别人说,不行吗?听者要么说他杨小慢吹大牛,要么会判定他大脑出了问题。杨小慢不希望这种负面新闻在校园里传得沸沸扬扬。

李明明听了,说的话有些拗口:“小慢,你很可能是由麦比乌斯环那样两个平行时空的交界处进入到过去世界里了。遗憾得很,我未能有幸和你一起去。”

杨小慢多少看过几本科普杂志,知道麦比乌斯环是用一张纸带扭转180度后黏接而成的纸环,这样原来两个平行的面就有了一个交接的界面,并使得走完两个平行的面成为可能。不过,杨小慢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他觉得过去与现在不能算作平行时空,它们其实彼此连续,是在一条线或一个面上的。

李明明想了想,承认杨小慢的驳斥有道理,但这是一个脑筋动得快的家伙,他又提出了新的“理论”,说那就是时空在一种非常诡异的外力作用下,发生了扭曲,碰巧又有几处交叉了,于是就有了杨小慢的奇怪遭遇。

杨小慢并不信服,因为那一天有什么奇异事件吗?好像并没有见到报道,但他再也找不出什么可以反驳的理由来,于是妥协:“我承认李明明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就算是时空意外扭曲发生的交叉吧,可偏偏为什么摊上的是我?”

李明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这种小概率事件,摊上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也算是上帝投出来的骰子吧。哎,杨小慢,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你现在变了!你自己知道吗?你不像以前那样慢腾腾了,是这一事件触发了决定你由慢变快的隐秘机制?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花时间研究的课题,以后如果我要做的话,你一定要配合我。”

杨小慢点头同意,其实他也发现了自己的转变,并一直在困惑着呢。他说:“是呀,我现在确实不像以前那么拖拉了。上午我妈还在说呢,一个劲夸我,说我觉悟了,懂事了,其实哪是呀。我也感到很奇怪,真的弄不明白。”

有一件事他没好说,上午妈妈夸他时还奖励给他一个吻。这是小时候他和妈妈热衷玩的游戏。那些年,只要杨小慢有了进步,妈妈总会奖励他这么一个吻。但杨小慢现在身高一米六八了,算得上堂堂的男子汉了。妈妈突然“袭击”,这让他窘得实在不行。现在想到这事,他的脸不禁又红了。

交叉影响 篇1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全球的金融环境也随之变化, 资本市场逐步放开,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交叉上市的行为。各国境外交叉上市的热潮中, 我国也有不少业绩优良、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境外交叉上市。因为香港与内地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临近的地域优势, 所以AH股交叉上市逐渐成为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最主要的交叉上市方式。1993年8月, 我国出现了第一家实现H股回归A股的交叉上市企业——青岛啤酒, 截止到2014年12月31, 我国已有88家企业实现A+H交叉上市, 其中先在香港上市后回归A股市场的有60家。截至目前, 仍有没有返回A股市场的H股企业。因此,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香港上市的企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 AH交叉上市与公司成长

2.1 交叉上市增加企业的外源融资

交叉上市可以从两方面来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一方面是直接效应, 就是获得IPO的溢价和增发融资的便利。另一方面是间接效应, 交叉上市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降低融资成本。

2.1.1 获取IPO溢价。

公司在回归内地市场发行A股时, 它的定价是以H股市场的交易价格为基准, 但通常都会获得很高的溢价。根据均衡定价模型, 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交叉上市股价格随着交叉上市地信息披露的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根据信息披露假说,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从H股回归A股的交叉上市公司, 先在香港上市可以受到香港市场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管, 面临着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因此它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已经较低。在回归A股后, 就能获取比较高的IPO溢价。通常而言, A股市场的市盈率往往要高于H股的市盈率。

2.1.2 缓解融资约束。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当中,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资金成本相等, 可以完全替代。但实际的情况是, 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 掌握信息比较多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往往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去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会高于企业内部留存资金的成本率, 外源融资成本就会高于内源融资成本。根据信息披露假说,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 减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又决定着企业的融资约束。所以, H股回归A股交叉上市, 就使得企业面临更高水平的信息披露, 更多媒体的关注, 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从而降低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

2.2 AH交叉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

首先, 我国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再融资难得问题。如表1列示了2002年到2014年H股和A股的股权再融资的比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 H股再融资总额占股票融资总额的比率为27.36%, 要低于内地A股的再融资总额占比64.46%。由此推断, 融资困难可能是导致H股公司返回A股实现交叉上市的直接原因。而当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回归A股市场, 获得了充足的外源资金后, 可以改善企业原来投资不足的情况, 改善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覃黎, 2014) 进行更多盈利性项目的投资, 使公司获得更快的外源性融资成长。

其次, 根据约束假说, 公司通过到投资者保护更加完善的境外上市, 将会承担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责任, 增加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约束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占。La Porta提出, 在法律制度越完善的地区, 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越大, 大股东转移公司资金的难度也越大, 因此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 创造企业价值。所以, 交叉上市企业受到两个市场的法律监管, 企业的投资效率会更高, 企业的成长性也会更高。Diodge等针对交叉上市提升公司价值建立了一个模型, 模型的结论之一, 就是对于在美国交叉上市的公司, 来自法律保护较弱的国家的公司交叉上市后实现的增长要大于来自法律保护较强的国家的企业。当对上市公司监管越严格, 大股东转移资金的难度就会增加, 因此, 对大股东对公司的利益侵占也会越受到限制。也就说明了, 在法律对投资者保护更加完善的国家, 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更好。

3 结语

我国的企业成长受到限制, 往往是由于资金的短缺和使用效率低。交叉上市既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获得更多外源融资, 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因此, 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境内企业, 如果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 而只是缺少资金, 或是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缺陷, 就可以考虑通过交叉上市来解决这些问题。

摘要:已有的研究认为交叉上市可以给公司带来治理效应, 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 能够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但是, 较少有文献研究这些交叉上市企业是否可以利用缓解融资约束后获得的更多的外源融资来使企业获得成长。本文以AH交叉上市企业为例, 分析了交叉上市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外源融资, 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交叉上市,外源性融资,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研究, 2001 (01) .

上一篇:课外阅读意识下一篇:儿童成人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