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

2024-08-23

多学科交叉(精选12篇)

多学科交叉 篇1

学科交叉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学科交叉是指突破已有的学科壁垒, 将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或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 其实质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融合[1]。20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 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在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 新思想、新学科不断涌现, 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学科交叉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说过:“很多关键性的新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 常常是两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当代重大的突破常常不是来自单项孤立的技术, 而是来自并列的几种技术或来自几种技术的综合。”英国著名学者贝弗里奇指出:“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 出现于科学分支的交叉点上。”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说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 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2]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三百多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 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的结果。

同时, 文理渗透、理工结合, 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理工科的一般长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学人文科学的惯于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直觉与逻辑是科学思维和创造的两翼, 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轮[3]。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校长维·安·萨多夫尼奇教授在谈到如何留住拔尖人才的措施时, 强调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已超过60个, 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 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 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 以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在中国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探索的热点。据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介绍, 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融合”方式, 把理科、工科、医科、生命科学等结合起来, 搞平台实验室、中心等, 收到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中国科技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交叉”方式, 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间的东西放在一起, 有多位院士参与, 出人才、出成果、有可喜的前景。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在题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的演讲中, 把“适应科学发展进程, 促进学科交叉”列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8项主要措施之一。学校还将本着鼓励大学科跨度研究, 以公共设施平台促进学科交叉, 建立实体研究机构, 探索新的运行体制的方针, 重点建设一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并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

当前交叉学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 因而具有复杂性和综合特色, 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 更需要高水平的队伍等保证。

1. 现行体制不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现行管理体制强化学科边界, 绝大部分高校学科点都在行政上隶属于学院或系, 学科资源分配主要以现有的相对固化的成熟学科、专业为根据, 人员编制隶属于单一学科基础上的院、系、所, 考核评价以传统学科标准为体系, 本专业同行评议为主, 森严的学科量限使我们失去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 直接影响了高水平的交叉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现行学科建设资金如“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经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学科进行投入, 交叉学科属于建设资金投入的“盲点”, 在各自的学科中极易受到排挤, 不易申请到建设资金或得到基金项目资助。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学科人为条块分割, 学科之间产生壁垒保护, 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设备的共享, 这对学科交叉极为不利。

2. 教师本身素质缺陷

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 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 认识和探索方式上的不同, 都成为学科间“横向”交流与对话的障碍。由于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 知识面宽又懂得其他学科“语言”的科学家少, 从而使不同学科间的沟通困难;由于门户之见, 学科壁垒, 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合作交流, 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 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 超越本学科进行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科学家少。

3. 管理层面的问题

高校管理层缺乏战略思维, 认识不到位, 政策支持不到位, 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学的科研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者必须相信其科研人员会努力工作, 营造诚信、责任、不断学习与合作的相互信任机制和提升科研能力的文化氛围, 建立客观的考评体系和合作激励制度, 特别要给那些酷爱科研、乐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虽然暂时还未出名的学术新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 鼓励他们对自己所承担的课题进行创新;还要探索完善鼓励创新和合作的考评、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等制度环境。

上述这些因素使处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不易被认可, 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成长壮大困难多。即使不少高校成立了“交叉学科中心”, 也由于上述原因而多以虚拟为主, 易流于形式。

建立学科交叉环境和培养土壤的措施

学科交叉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学科,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既鼓励教师从事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 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建设一支在学科交叉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 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手段。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 在推进学科交叉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采取必要的措施:

1. 成立学科交叉研究的专门机构

成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背景应反映学校的学科布局情况, 同时应具备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验。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对学校整体的学科交叉发展战略作出规划, 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 评审学科交叉的课题项目;评估学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科研、教学情况, 考核教师参与交叉研究部分的工作情况。

成立学科交叉信息办公室, 建立学科交叉信息库。该办公室受学科交叉委员会领导, 主要职责有:搜集整理现阶段科学系统中已有的交叉学科, 了解其发展历程;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跨学科活动的研究, 找出现有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模式, 对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实验室、中心等进行案例分析, 确立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要素;建立本校与跨学科工作有关的教师的基础信息库, 包括研究课题与进展等。定期组织学科交叉论坛, 开展学术交流, 为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合作和思想碰撞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研究人员的思想创新。

成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根据学校战略决策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现有学科力量特色, 确定突破口, 组织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 以交叉研究中心为依托, 组织不同学科的学术力量, 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并在研究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学科水平提高。

2. 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

促进学科交叉必须建立一种适宜于多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 为学科交叉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机制。学校的建设、学科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的优秀人才作支撑。为培养优秀的学科交叉学术带头人, 学校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让从事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机会, 在成果评审, 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 通过晋升、晋级、评奖、评估等有效机制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兴学科交叉的学术带头人。二是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开放式的由固定成员与流动成员结合组成的学科队伍, 鼓励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 鼓励跨学科合作, 支持多学科联合申请课题, 使更多的学科在各种层次上实现交叉、融合、渗透, 寻求新的生长点, 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共享机制。一个学科的自有资源是相对有限的, 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一方面建立面向全校的开放式的仪器设备中心;另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不同学科间相互使用大型仪器设备, 使得学科自有设备与他有设备都能为我所用;为学科交叉提供设备保障。四是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 重点支持和扶持实质性学科交叉项目, 支持那些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点上新的研究方向, 促进原始创新, 研究发展基金提供合作平台, 使不同院系教师打破院系壁垒, 共同探讨科研合作契机, 从而营造一个鼓励实质性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增加人才引进的投入, 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五是激励机制。出台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 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适当减轻交叉研究教师所在院 (系) 的工作量, 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机制, 在晋升、晋职、评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交叉研究, 对于参加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研究生, 可以给予奖学金、助学金方面更多支持。

3. 调整学科结构, 建设优势交叉学科

学科结构的调整, 是实现学科跨越发展的关键, 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加速学科新陈代谢, 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 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 实行动态发展与滚动竞争, 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促进学科交叉并凝练学科方向, 使学科发展向更高层次跃进。

通过学科课程化和课程综合化, 加速交叉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开设一些交叉边缘学科课程, 使学科发展向课程建设渗透;另一方面, 可以开设各类综合课程, 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4]。

4. 建设学科交叉学位点

以建设交叉性硕士点、博士点为契机, 进行学科交叉研究[5]。交叉性学位点建设, 由所涉及到的院系负责, 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统一管理, 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 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 并积极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为研究生安排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5.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科研项目是学科的生存空间, 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之间相互作用, 互为依存,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水平科研项目会带动学科发展, 促进学科水平提高, 而学科水平的提高, 又可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 承担更重大的科研项目, 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7]。学科建设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 可集中人、财、物发挥综合优势, 形成对课题的联合攻关群体, 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 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

6. 培养网络式协作研究的风气与环境

网络式协作研究的核心, 是引导知识的流通与碰撞。不仅指多学科间协作, 而且指产业、学校、政府部门协作, 也指市场、制造、研究之间的协作。不同行为知识主体之间的快速度多方向地输入输出。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4) :32~35.

[2]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44~50.

[3]叶松, 张磊, 蒋国俊.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4~16.

[4]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教育研究, 2003 (11) :77~80.

[5]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4) :31~41.

[6]余泽高, 张相乐.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 2003 (3) :17~19.

[7]陶应发, 张锦高.加强科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联合[J].理论与实践, 2002 (8) :57~58.

多学科交叉 篇2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建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渗透;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TU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2001204

目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仅国家交通、城建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7万亿元,公路投资约6.2万亿元,高速铁路投资约2.8万亿元,地铁投资1万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4 000亿元以上,加之已建大量工程的维护、管养等,建设规模之大、人才需求之迫切均是空前的,这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与难得的发展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工资”调查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位于前列[1-2]。但是,在深入细致 的调研后也发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下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行业亟需的本科毕业生缺口越来越大,企业招聘满意度下降;二是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质量逐渐降低;

三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4]。本文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重点针对土木类工程专业,提出充分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目标与途径,创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通过调研走访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等行业的土木工程企业及管理单位发现: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呈现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特点,主要体现在3S勘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施工、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新材料与新工艺发展应用、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着力进行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升级、装备改造、实施现代化管理、引进新型人才等。因此,亟需复合型人才参与并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也迫切需要土木工程人才,因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较高,多年保持在90%以上[1-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逐渐发生变化,由昔日的“金饭碗”变成现在的“找工作不难,找个好工作太难”

[5],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土木工程行业就业形势的突出矛盾,即企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的逐渐增大与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偏重于传统结构工程类,其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模式与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与趋势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达到企业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毕业生就业错位。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研究和推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

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

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

(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

多学科交叉 篇3

关键词 :学科交叉 食品科学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支撑食品工业发展的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关注[1]。食品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为食品的性质、导致食品变质的因素以及加工过程的原理,包括从原料生产、处理、加工、运输、销售直至最终消费的各个方面[2]。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包括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内容[3],因此,在食品科学的人才培养中也要根据学科交叉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本文拟从与食品科学相关的若干重要学科交叉的角度谈谈食品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化学与食品科学

化学是食品科学的基础主干学科之一,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以及食品安全学等食品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品原材料的组成、性质及其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发生的成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等。食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含有脂类、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还含有多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成分。要阐明食品化学中的组成及变化的相关情况,首先就需要具有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储备,而对于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则需要熟悉相关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多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是食品的重要成分,如多糖胶体在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诸如肉制品等食品则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因此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对于食品化学的研究和教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营养学研究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功能、代谢及毒理研究均需要化学的参与。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怎样发挥其营养功能、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毒理机制首先需要了解其相关的生物化学途径,而分析化学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技术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的筛选、毒理学等领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食品营养中的代谢和毒理方面也已有一些发展。食品安全学与化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食品危害物的检测技术,多倚重于分析化学技术的发展。如在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技术常常采用分析化学中的自动索氏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则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色质联用等色谱技术。

生物学与食品科学

食品的组分是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如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作为食品中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些成分经过加工后有着特定的生物学功能。食品中植物、动物以及食用菌类等有生命来源的食品均有其独特的生长、生理、生化等生物学特性。另外,一些生物来源的食品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这些因素都使得食品具有生物学特性。碳水化合物在生物体系和食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主要构成材料、具有生物信息传递功能等。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运输功能、调节物质代谢、控制核酸代谢及防御功能等生物学特性。脂肪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和运输形式,具有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等。一些典型的食品如植物来源食品,包括肉制品、水产品、蛋类和乳等动物来源食品,食用菌来源食品等都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此外,食品还会发生一些生理生化变化,如肉制品的僵直、成熟和腐败,蛋制品、乳制品和果蔬类食品的生理变化等。食品酶学也是生物学在食品科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如采用酶法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发酵法生产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与食品科学

物理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物性学研究中。食品的物理属性是食品的三个基本属性之一,主要指其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及声学性质,反映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热力学、流变学、传热传质特性、外观和质构特征以及在微波、电场、磁场作用下的表现。食品的力学性質主要包括食品流变特性和食品质构特性。食品流变学是研究食品在力的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科学,而食品质构则是指能够感知的食品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感觉。热处理常常被用在食品的加工和保藏中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因此,了解食品的热物性,对于食品的加工、品控及保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食品在声波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投射特性、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身的声阻抗与固有频率等反应了声波与食品或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即食品的声学特性。食品的光学性质是指食品对光波吸收和反射的性质。食品的电学性质则主要与食品的组织、成分、结构和状态有关,主要表现在电流密度、磁导率、绝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方面的变化。

医学与食品科学

安全性和营养性是食品的两大重要要素,这两大要素都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因此其研究需要医学相关学科的支撑。食品营养学中各种营养因子在人体内的功能和代谢以及与人体健康和相关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都需要医学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如总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均与代谢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了解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5.工程学与食品科学

食品加工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食品加工主要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质的分离、传热、制冷、蒸发、气体吸收等的理论与应用,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加工成食物。

结语

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科学研究的开展,为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类人才,我们需要在食品科学的教学中不断加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与技术。

参考文献

[1]金征宇, 江波, 杨瑞金,等. 食品科学-学科基础与进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Owen R. Fennema. Food chemistry [M], 王璋, 许时婴, 江波, 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3]杨同舟主编. 食品工程原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多学科交叉 篇4

本调查选取了西安市四所高校 (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翻译学院) 中的交叉学科专业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 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份, 回收问卷57份, 回收率95%, 有效问卷56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学校、院系、个人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了解情况, 从政策、管理、个人能力、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问题。有效样本所在的学校与学科分布如表1。

2.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基本构成研究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人员基本信息结果的分析, 受访的男教师32人, 占样本总数的57%, 受访的女教师24人, 占样本总数的占43%。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看, 35岁以下的教师共18人, 占32%, 35~50岁的教师共34人, 占61%, 50岁以上教师共4人, 占7%。因此, 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 中青年教师占了交叉学科教师主体部分。

从受访者的职称结构来看, 受访的56人中初级职称的有3人, 占5%;中级职称的有18人, 占32%;副高职称的有23人, 占42%;正高职称的有12人, 占21%。

从受访者的学历结构看, 受访者中绝大部分学历是博士, 有34人, 占61%;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各占34%和5%。从这一数据来看, 交叉学科教师群体普遍学历层次高, 其中所调研的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80%以上的教师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

从受访者的学科背景来看, 单一学科背景有46人, 占82%;跨两个学科有8人, 占15%, 跨多个学科的有2人, 占3%。从这一数据来看, 交叉学科绝大部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不能较好满足交叉学科发展需要。

3.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问卷显示, 被调查人员中认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构成”“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的各占66%和32%, 合计达98%;认为“学术背景能胜任目前的交叉学科教学或研究工作”“完全可以”占8%, “可以”和“勉强可以”的各占52%和21%。这一调查数据说明, 交叉学科教师普遍认同多学科背景对交叉学科发展及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4.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认识是凝聚学科力量、保证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 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非常清楚”的占17%, “了解一些”和“不太清楚”的各占64%和12%;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认为“非常合理”的占7%, “合理”的占37%, “基本合理”的占34%, “不太合理”的占18%, 非常不合理的占4%;“认为制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考虑的因素中, “学校发展决策”和“教学效果反馈”排在前两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加大交叉学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的工作。

5.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情况研究

首先, 认为学校为交叉学科发展或建设制订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占16%, “基本没有”和“无”的各占33%和37%, “不清楚”的占14%。这说明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其次, 学校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定期为本专业进行专门的指导”的占9%, “没有”的占83%。认为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的占4%, 认为投入较充足的占47%, 认为不充足的占34%, 认为不充足的占15%。学校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或实验室的占27%, 没有的占63%, 不清楚的占10%。在鼓励和资助教师学习新学科和新领域知识“完全符合”的占12%, “基本符合”的占36%, “符合”的占34%, “完全不符合”的占18%。在注重新的学科团队培养或发展交叉学科团队“完全符合”的占17%, “基本符合”的占43%, “符合”的占38%, “完全不符合”占2%。这一些调查结果说明, 交叉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投入和政策机制, 这制约了交叉学科的持续良性的发展。

6.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普遍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 但学科背景较为单一, 知识面较窄, 能够担当起交叉学科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领军人较为欠缺。 (2) 交叉学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认识不足。 (3) 各项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有效实施, 无法保障交叉学科建设正常进行。 (4) 交叉学科建设缺少外部环境支撑, 如资金设备支持、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缺失等问题。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

1.明确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培养人才, 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有机联系。因此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 并能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定自我发展、自我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

2.打破学科壁垒, 为交叉学科探索新的培养体系

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 比如采取讨论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相结合, 鼓励以课题小组、对外合作、讲座等形式进行授课或学习, 允许跨专业选课。像英国大学在原单一学院基础上组成的跨学科群教学研究机构, 开设大量综合课程, 使学生受到更加宽阔的、全面的教育。 (1) 最后, 针对院校不同学科设置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交叉建设理论, 普通高校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构建交叉学科培养体系, 一是研究课题模式, 二是研究中心 (所) 模式, 三是学位点模式, 四是交叉学科系模式, 五是交叉学科群模式。 (2)

3.为交叉学科建立教学研究“特区”,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建立了旨在促进各学科交流、高级人才引进、前沿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区”。“学术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 在人事、财务、科研、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 其各项工作直接对学校负责。” (3) 如西安交大的“学术特区”———前沿院是一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

4.改革创新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 加强教师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教师始终是交叉学科培养人才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他们没有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先进的科研思想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是无法让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得到高水平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 既懂体育, 又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数量太少, 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形成“两张皮”的情况。

第二,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高校应消除院系组织壁垒, 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 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是其他院校或科研单位, 以制度作保障, 让老师安心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同时, 不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参与的新团队等方式, 加大教师交叉学科研究的密度, 并提升他们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

5.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专业考核评估体系一般由专业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 (条件) 、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 并结合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 教育部评估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制订了特色指标项。但交叉学科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 其评价指标如何确立, 必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建设弹性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遵循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 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4)

注释

11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5) :74.

22 韩新君, 张泳.高校体育交叉学科的设置—基于非传统体育院系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75-76.

33 史俊斌.“学术特区”的锋芒[N].科技日报, 2012-5-6.

多学科交叉 篇5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交叉学科建设在学科本身、师资利用、组织管理、学术评价这四个方面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 者:尹霞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   障碍性因素   措施  

多学科交叉 篇6

一、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1.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要以语文为基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引导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课程。教材的文字材料中处处渗透着对语法、逻辑、修辞等的巧妙运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阐释、政治知识的分析与运用、政治试题的解读与回答等都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在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理解起来非常复杂、难懂的政治名词概念,只要我们从主语、谓语、宾语等角度划分句子成分,化繁为简地理解语句,就能迅速、准确、全面地理解。对于教材中插入的名言名句,只要我们运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概括其大意并与政治教材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就能很容易理解。在解答政治试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面对设问,特别是探究性试题的设问,无从下笔,不知所措。如果考生能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对设问进行解读,然后再运用政治思维加以分析,就能很快理解设问。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第3问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解答时,如果运用状语分析法分析就能很容易找到答题的关键点。“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属于该设问的状语成分。考生在生成答案时如果能重视这一限制性状语,那么就不会得很低的分数。

2.作文与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在作文写作中,考生若能有意识地运用哲学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就会观察得更透彻,立意也就更深刻,结构安排也就更合理,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二、政治学科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政治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于一体,能有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

1.运用数学思维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只有准确把握基本原理,理解概念间正、反比关系,才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例如,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运用数学知识解答计算类问题

例.假定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全社会共有3个生产M商品的生产者,其中甲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24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8小时。计算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解析:三个生产者各自在24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数——甲:24÷24=1(件)、乙:24÷12=2(件)、丙:24÷8=3(件);总件数:1+2+3=6(件),三者共耗时:24×3=72(小时),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1件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72÷6=12(小时)。

3.分析图像题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图像题常以坐标图像为载体,把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和函数知识应用到政治学科中,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图像题的关键是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进行分析判断。

三、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这句话的意思是,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学习历史需要政治知识作为指导,学习政治需要历史知识作为补充和完善。

1.要善于运用政治观点解释历史现象

运用政治观点解释历史现象,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发生在中外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工人罢工、无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事实时,如果能联系哲学上的因果联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进行分析,效果会更好。

2.政治学习需要利用历史知识进行完善

在政治学习中,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欠缺或有不完善的地方,就需要用历史知识来补充。如在学习资本主义的政体时,教材中讲得比较简单,侧重理论分析,这就需要从历史教材中提取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多学科交叉 篇7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变革,复合型人才

0 引言

学科交叉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已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所谓交叉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优势学科依存于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渗透,不只是多门学科简单堆积起来的拼凑学科,从而形成一门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气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新特征。

1 气象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

1.1 不同学科间知识互补的作用

知识互补可理解为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彼此杂糅、融合、互补,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具备的知识优势。其重要前提是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科之间的互动,即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协同效应;通过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学科协同效应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内核动力效应”。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更趋于客观化和定量化,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显著,数值模拟、数值预报的应用更加普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明显。

1.2 学术交流活动的作用

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物理学家海森堡认为“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许多国家、大学和学术团体对此都非常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并创造条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我国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中,正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立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了加强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设立了“研究生学术论坛”。

1.3 社会需求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学科的突破点往往就发生在社会需要和学科内在逻辑的交叉上。“以需求为导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需求是发展学科交叉的驱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向前推进,人类对大气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问题、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条件。面对如此现实,人类迫切需要科学地开发气象资源,气候科学的作用日益重要。

1.4 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科交叉的促进。我国“985工程”、“211”项目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工程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行动,都越来越体现出国家对重大问题导向和促进学科交叉的理念。

2 交叉学科的特征

2.1 整合性

交叉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知识体系整体的最重要表征。交叉科学中的各门学科拉近了传统科学部类之间的距离,填平了各类科学之间的鸿沟,使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有机的整体。

2.2 远缘性

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产生于研究对象差异较大的学科之间,是“远缘联姻”的产物。因此,交叉学科具有“远缘联姻”的优势:生命力极为旺盛且能对其他交叉学科的孕育起积极作用。

2.3 多样性

交叉科学的各交叉学科形式多种多样:有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边缘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同一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不同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也有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还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有内交叉,也有外交叉;有顺交叉,也有逆交叉。这些交叉学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交”的结构形式。

3 气象科学交叉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要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各圈层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大气科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大气科学与其它学科(如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空间物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间的大跨度交流与交叉,应用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通讯、GPS技术等等,是新世纪大气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交叉的学科越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越多就越好,而是依存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互相渗透的。否则,就会陷入学科知识杂乱臃肿、数量多而质量差、学科难以向前发展的困境。

3.2 要处理好“合”与“分”的关系,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之所以能使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是因为这些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共性,有些知识能够供其他学科借鉴和使用。但这些学科也有其个性,在强调“共性”而提倡“交叉融合”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个性”的差别而予以必要的“分”。没有标准、不讲原则地讲交叉融合,最终将使原本各有特色的专业或学科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光彩。另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能只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僵化的、形式上的“合”,而应形成一种有机的、主动的、灵活的、实质上的“融合”。

3.3 作为有机体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

这种开放表现为:(1)对自身内部科学领域开放,这种对流互动是融生的必要条件。(2)对包括未与之相交学科在内的外部科学领域开放,即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不断吸纳其他学科的各种有益成分。(3)对客观外在环境开放,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具体地说,学科交叉不仅不断作用于外在环境,且不断吸纳外在环境的种种信息,其中包括来自各方面的反馈,通过双向互动,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自身,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满足时代社会的需求。

4 气象交叉综合课程的设置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相对于大学传统课程按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教学模式,综合课程融合了若干专业或学科,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忽视课程的综合,忽视帮助学生综合构建知识和技能。这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弱、创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交叉综合课程追求的是知识的自然综合与能力培养的和谐共助,即强调知识传授与学习、实践和体验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和谐,形成共振的效果。综合课程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认知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施、评价、计算、统计、实验的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通过作品的制作、信息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2 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要突破以往单一的、固化的课程内容,以综合的视野,注重教师教授领域和学生学习领域的变革,关注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于气象科学这个专业,由于理论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也非常关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做的层次,师生之间要有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为更高层次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交叉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共同合作

交叉综合课程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来自本学科以外的知识,由过去注重学科知识的线性累积转向拥有学科知识的综合视野。以单科教学背景出身的教师,需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综合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共同合作,能促使个人行为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变为群体行为的主体间性、主体交往活动。营造教师共同体,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共同体要求在知识文化上、思维方式和人格上沟通和相互理解。这些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做支持。

4.4 加强交叉综合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

加强知识与科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实现多种课程形态的统合,必然要求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活动课的有机结合。

然而,现有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学科单一、知识面窄,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运用于实践、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脱节的弊端,已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在本科生教育上,过分强调专业课问题,而忽视基础课程的教育、过早地把专业的概念强加于学生,而且专业课程内容越来越庞杂,不利于学习其他一些基础课程,从而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4.5 注重知识的更新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当前本科生的教材相当一部分还沿用陈旧的教科书,已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要。如天气学中的锋面概念和结构,近年来气象卫星、雷达探测的新理论和事实,在许多教材上都反映很少。应该把“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等气象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因为“航空气象”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通过实习才能加深对气象理论和基本气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6 加强气象与海洋之间联系的纽带

21世纪即将来临,为保证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应大力提倡创新,注意发展新兴带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尤其是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把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的基础理论列为优先课题;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大气科学试验计划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进一步推进有关信息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德保,王式功,张武.大气科学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培养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2]彭小平.对学科交叉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3]王坚红,徐海明.大气科学系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气象教育与科育,2006,(3).

多学科交叉 篇8

国内诸多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陈骏[1]着力探索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卢巧玲[2]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 如何建立校内协同创新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秦向东等[3]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为核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的基础上, 并行引入科研实践及素质培养环节,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其他素质。李如涛[4]以国际化教育作为切入点, 通过更新国际化教育理念、完善培养过程、规范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手段, 深入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金保华等[5,6]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总结了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与相关经验。马连湘等[7,8,9]人探讨了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林晓等[10,11]人阐述了创新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 提出基于创新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刘男等[12]人着重探讨了基于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实践的创新人才方法。张而耕等人从高校学生住宿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及教材资料、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以上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多学科交叉关注不足, 另外, 在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应用实践层面研究不够充分。针对这些问题, 近五年, 淮阴工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组围绕“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 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教育实践, 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 总结了一些值得交流推广的经验。

一、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 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构建包含多种介质的知识平台

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 课题组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 大力推行包含多种介质的知识平台建设。课题组积极参与教材建设, 主编了包括“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三本教材, 同时, 针对数字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提出的要求, 由课题组设计艺术学院教师负责界面和多媒体设计, 由课题组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负责软件开发, 由课题组各学院教师负责本学院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学科交叉, 大量运用基于网络的交互多媒体技术, 完成了机械原理、Pro/E基础设计、色彩构成、装饰图案、计算机通信网、软件工程等网络课程建设和信号与系统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 参与了企业形象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

以Pro/E基础设计课程为例, 课题组针对课程软件操作性强的特点, 采用实例视频演示, 将课程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形象、生动的实例中;根据双语教学需要, 采用微软Text To Speech (TTS) 文本到语音技术, 实现英语朗读功能, 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通过Ms Agent技术实现了导学动画角色, 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点;采用Flash脚本编程, 模拟Pro/E操作仿真环境, 制作了交互式测试练习。通过多学科交叉开发的该课件, 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优秀奖、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该课件已用于机械工程学院Open Windows学生科技小组的辅导,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Pro/E操作能力。Open Windows科技小组成员在近三年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 共获得全国二等奖二项, 江苏省赛区一等奖一项, 二等奖二项和三等奖三项的好成绩。

二、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 积极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

课题组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三项、省级科研项目六项以及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通过成立Open Windows学生科研小组、创·2012设计工作室等, 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梳理结题的科研课题, 将其整理成教学案例, 并应用于科研小组培训, 切实做到科研反哺教育。

积极吸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 走访了十多家企业进行调研, 参加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 以“科技创新项目”、“不同层次竞赛活动”为抓手, 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CAD竞赛、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 取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的优异成绩。学生在压力感应式踏步产品设计、气动内摆门数字化设计、拆装式栅栏设计等多个企业课题开发中拓展了创新思维, 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组建跨学科团队, 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着力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

课题组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 以创新训练计划为支撑, 以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导向, 构建了分层次、多元化的创新设计体系。课题组指导学生成立跨学科团队, 申报了12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获批9项, 其中省级项目6项。结合项目研究任务, 指导学生搜集、查询资料, 进行调研;组成多学科导师组,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 由不同专业的教师负责解答, 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个导师指导的方式;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 如专利申请、论文写作等, 通过讲座等方式集中辅导多个团队成员, 培养了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会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 优化设计方案, 进行系统设计, 最终形成设计作品、软件、论文或专利等创新成果。近几年, 课题组共发表论文54篇, 其中学生第一作者论文8篇, 学生参与的论文29篇, EI收录论文20篇, 指导学生申请发明专利3项, 学生为第一完成人的实用新型专利5项, 软件著作权6项。

四、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 与产业园区合作, 通过实训项目和创业孵化辅导,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淮阴工学院2014年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这是苏北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该大学科技园以淮安科教园为主题功能区, 依托淮阴工学院等本地高校及落户淮安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 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促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大学科技园内高校教师、校友创办的企业合作, 利用共建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创业课程学习和创业项目辅导,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还能解决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毗邻淮安软件园, 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淮阴工学院正在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该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摘要:总结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 提出一种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知识平台、培养方式、特色教育及创业辅导等方面展开阐述, 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 分工合作, 构建多种教学资源, 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保障;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 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成立跨学科团队, 组成多学科导师组, 针对共性的问题开展讲座, 着力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 与产业园区合作, 通过实训项目和创业孵化辅导,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证明, 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效果显著。

多学科交叉 篇9

本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高校间的竞争将会从规模竞争转变为更加激烈的学科之争。高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其代表着学校的水平和办学特色。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就得不断地对学科进行调整、更新、改造,不断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进而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交叉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 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选择

2.1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人类很早就用交叉研究解决和探索问题,交叉研究是现代学科交叉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基础。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通常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之间交叉和渗透中形成。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愈演愈烈,形成了大量由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

2.2 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与学科的交叉活动密切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学科分化的产物。正是基于学科的不断分化,使得解决问题往往要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得科学研究需要对多个学科领域或同一学科内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相互借鉴。从新兴学科的生长所需机制看,学科交叉能融合不同学科的范式,发现被单个学科所忽视的领域,从而增加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独立的、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最终发展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交叉学科一般是在不同传统基础学科之间的衔接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从基础研究领域逐步向新兴交叉学科过渡是当前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顺应潮流,走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的道路。

2.3 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学科交叉对高校学科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也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也使得重大的科学发现和进展往往难以在一个独立的学科中实现,总是与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学科之间的交叉,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新兴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提升高校解决重大科研问题的科研实力;可以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因此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3 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

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兴学科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自我发展、交叉培植、整合集成、发展巩固、带动提升等几个阶段。

自我发展阶段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意识;交叉培植阶段是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自觉变为自觉的阶段,该阶段有意将多个学科进行适当交融或人员进行适当组合;当交叉培植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了整合阶段;发展巩固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精准的指出学科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主攻方向,将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地融入到新兴交叉学科中,以期提升学科水平。

交叉新兴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体上有以下几个:在特色优势学科内孕育新兴交叉学科并对其进行有效培育;移植特色优势学科的学术骨干进行交叉新兴学科建设;建立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尽早形成新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所在院系中交叉,其中研究人员可以来自不同院系。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形成独有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发展学科培养人才,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 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思考

目前,科技的发展在学科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许多新兴学科在边缘学科和学科交叉中产生。此外,当今世界综合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无论从科技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都应培养具有交叉性学科知识的人才。

中南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20门国家、省级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14门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品牌专业,其中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历史学等都是充分体现中南民族大学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科,也是中南民族大学具有传统优势和建设经验的学科,同时也拥有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一批新兴的学科。从学科和社会发展来看,可以把民族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结合起来,建设成为有特色的交叉学科。因为这些领域与我校的优势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紧紧依托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这些学科的发展既可以丰富已有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又可以对已有优势特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需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一方面向其他学科渗透,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发展自己。旅游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建设时间短,学术队伍、学术积累和学术规范比较薄弱,但其发展前景好,与其有着较为成熟的历史、民族学等优势学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把相互独立的学科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贯穿,相互依托,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总之,交叉学科建设有利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目标的实现,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宽口径、后基础,紧紧依托传统学科优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以前单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扩大为多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在知识结构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通过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充分体现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确保其在未来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宏林,张祥德.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2]顾浩,董建寅.以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

[3]闫宏秀,杜奎松,赵克.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学科交叉问题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6.

[4]王续琨.交叉学科:两大知识板块的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从学科交叉处选课题 篇10

一、寻找合适节点。

学科交叉, 这个交叉口往往是单一学科教师知识储备的盲点, 而这个盲点会造成学科教学的缺失。我们可以把每一门学科的内容看作一个运行轨迹, 轨迹与轨迹交叉的点称作节点。这些节点就是我们要找的教学研究课题, 抓住了这个节点可以一石激起千重浪。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 一扇生物学科的窗就在那里, 打开它, 去观察猪笼草、铁树和太阳花, 去寻找蚯蚓、壁虎和萤火虫, 一篇篇生动的作文就诞生了。又如:我们教学《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等课文, 仿生科学就摆在我们面前, 让学生大胆想象, 发明创造, 基于未来的发明创造成就了学生科幻的千奇百怪。

寻找合适的节点, 需要我们有与众不同的视角, 需要我们跳出单一学科的窠臼, 从理论高度上审视,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 从批判者的立场去怀疑。这样, 许许多多节点, 或许会奇迹般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二、大胆整合实践。

学科交叉融合呈螺旋式上升 篇11

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一直从事有机光功能材料与光电化学的研究工作,涉及化学、材料学、光学和电子学等多个领域。

在姚建年眼中,学科交叉不是盲目地进行知识技术上的合作,而是要以本专业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基础为根本,通过理念和思想上的交流,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角度,这样的学科交叉才能够利用已有的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出学科交叉注入的新活力,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如今,面对众多交叉学科研究者在研究领域归属、项目申请和奖项申请方面面临的尴尬与无奈,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且卓有成效的姚建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科学新闻》:您如何看待交叉学科今后的发展?

姚建年:当今世界,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以及和平安全等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

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

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被视作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惰性的一种纠正。

学科交叉是根须之间的交错和缠绕,使得不同的学科分支都能更加强韧,深入到那些未被探索的肥沃土壤,产生更具生命力的学科分支。我相信,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必将使科学之树更加茁壮,绽放出更灿烂更多样的科学之花。

《科学新闻》:重点发展交叉学科,有着怎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姚建年:首先,我认为,学科发展总体来说是一个伴随科学发展史自然演化的过程。

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学科间交叉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是学科发展内在逻辑使然,也与大科学时代科研的新特征有关。

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传统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迫使科学家将眼光放大到其他学科,借鉴其有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而找到学术方向延伸的新的突破口。

目前,大家的困惑可能不在于要不要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是如何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怎样把握交叉的范围和程度。

需要认识到,学科交叉绝不意味着平地起高楼,而是要在坚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科交叉不是学术上求新求快的万能药,而是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中提高水平的有效手段。

往往学术交流的效果好不好、作用大不大,都是取决于对各个学科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既有据点,又有视野,踏踏实实地进行本学科的研究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科交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科学新闻》:像院士增选等评选,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申请者,是否在评价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

姚建年:申请者的研究领域如果是大跨度学科交叉,可能会面临学科壁垒等问题。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相对传统学科而言,具有大跨度学科交叉研究背景的专家相对较少,可能导致学科交叉申请面临“外行评内行”的困境,使相关人员的学术成就得不到评审专家的应有的客观评价。

至于学科交叉会不会影响研究人员的项目申请和奖项申请,我认为这可能部分与该研究者从事的学科交叉目的性强不强有关。

如果缺乏目的性,会让研究人员搞不清楚自己的领域。相反,一旦明确了学科交叉的目标,确定要解决哪个学科中的问题更多一点,这样的困难就不复存在了。

《科学新闻》:除院士评选外,目前很多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都面临着评价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您认为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姚建年:一方面,学科交叉研究要明确交叉点和科学目标,不要将学科交叉泛化,为交叉而交叉,最有价值的交叉应是学术思想的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评价体制确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物轻人等问题。国家正在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

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包括交叉学科在内的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价。

《科学新闻》:对于交叉学科,是否需要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

姚建年:相邻学科不断向纵深拓展,最终在不同层面出现研究共域,也导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孕育产生。

总体上看,一些学科交叉融合汇聚与学科分化是并行发展的,似存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趋势,当然,这种分与合的过程会呈螺旋式的上升与递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必有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当然,国家可以采取宏观引导的方式,尊重学科自身规律,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多学科交叉 篇12

(一) 构建教育体系的目的

按照传媒行业的需要, 本专业教师把教学的中心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将培育当代传媒创意策划人为教育目标。所谓媒介创意策划人, 必须具备灵活运用传媒手段对媒体资讯进行传播的能力, 同时还要掌握运用传播技巧建立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的方式。为了掌握这两种能力, 媒介创意策划人不但要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传媒技术, 还要拥有灵活的创造性思维。构建学科交互的创意教育体系, 必须立足新闻学科, 将艺术专业学科、文学专业学科、外语专业学科和其他传媒学科综合起来, 共同构建综合性的传媒教育体系[1]。

(二) 构建教育体系的要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媒体创意能力, 在构建学科交互的教育系统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点帮助学生拓宽获取学科知识的渠道, 在新闻专业中开设多门课程, 运用学科交互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进行学习, 从媒介技能和专业理论两方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2) 学校要加强与传媒行业的合作教学, 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 在传媒企业中学习实践技能, 并将二者相结合, 全面提高自身的新闻专业能力和传媒创意。

二、在传媒专业中构建学科交互的创意教育体系的策略

(一) 对当前的传媒课程系统进行优化改良

构建课程系统, 必须全面涵盖学生所需掌握的所有学科, 课程体系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指引, 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结构和脉络来学习不同学科, 并将这些学科知识组合起来, 转化成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了培养传媒专业学生的创意力, 笔者认为应该在当前的传媒课程体系中增加以下课程: (1) 增加中外文学课程和音乐、影视欣赏课程, 培养学生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和艺术常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艺术修养。 (2) 增设网络新闻课程。在课程中, 教师要多让学生观看一些图文结合的新闻报道和媒介宣传资料, 培养学生分析图文传媒信息的能力, 并让学生对网络新闻进行点评, 总结创作图文新闻报道的经验。 (3) 增设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资料处理课程。具体来说, 这些课程包括Photoshop图片处理课程、Prmiere视频剪辑课程以及摄影课程[2]。通过增设这些课程, 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传媒资料的能力, 掌握了这些能力后, 学生就可以自行拍摄新闻图片和影片, 并采用电脑软件对图片和进行处理, 并将这些处理好的材料应用到媒介传播中。

(二) 构建完善合理的媒介创意教育机制

为了确保媒介创意课程可以顺利开展, 让学生能够运用创造力将学过的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新闻传播专业在开展课堂教学时, 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传媒职业的模拟培训, 使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相互结合。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是帮助学生巩固学识、发散思维的最佳途径。因此, 学校的传媒专业可以与校外传媒机构进行合作教学, 让传媒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职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机会。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培养自身传媒创意力、提高自身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新闻传播的能力, 必须从基础做起, 将实践工作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 在实践中, 学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 充分运用在校园中学过的多门学科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

(三) 开办校内报刊杂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媒介传播和多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传媒实践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传媒专业教师可以在校园或校外创办一份新闻报刊,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报刊建设。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将报刊划分为多个专栏, 如文学专栏、艺术专栏、信息技术专栏等, 让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的栏目。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学过的多门学科知识对专栏进行规划, 并在校园内外采编新闻, 然后将报道刊登在专栏中。在报刊内容制作完成后, 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报刊排版和印制。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报刊制作中,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传媒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进下, 当代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媒介信息, 同时, 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和营销推广工作都必须运用媒介传播技术进行。为了给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复合型传媒人才, 笔者在上文中重点分析了在高校传媒专业中构建多学科交互的创意培养教育体系的目的和策略。在这个传媒教育系统中, 学生获得了更多发挥创意和参与实践的机会。经过学科交互的创意教育, 学生运用媒介传播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珍.中国现代传媒与创意文化产业的融合[J].新闻知识, 2010 (03) :12-13.

上一篇:孕妇压疮的治疗体会下一篇:远程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