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比较(通用5篇)
交叉比较 篇1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对于输血安全的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 避免由于不完全抗体引起输血反应,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成为江门市人民医院研究的热点问题[1,2]。本研究通过对江门市人民医院交叉配血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输血科120例接受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参与本次调查, 选取抗D、抗E、抗C、抗c抗体通过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凝聚胺法敏感度分别测定。
1.2 仪器与方法
1.2.1 材料与仪器
人源血清抗D、抗E、抗C、抗c抗血清, 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人源血清抗D、抗E、抗C、抗c, 每管中加入相应的谱细胞2滴, 混匀。分别通过四种不同试剂分别测定不同滴度的抗血清。
1.2.2 所有操作规程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1) 凝聚胺法:向各个管中加入0.6mL低离子介质, 混匀, 放置1min, 向管中加入2滴凝聚胺应用液, 混匀, 静置15s, 3000r/min, 离心15s, 倒掉上清液, 轻摇, 直到肉眼可见明显凝集状, 加入重悬液2滴, 轻摇, 进行结果判定:阴性:无凝集者;阳性发生凝集反应者。 (2) 胶体促凝剂法:向各管中加入2滴胶体促凝剂, 离心3000r/min, 1min, 加入3滴生理盐水进行轻摇, 进行结果判定:阴性:无凝集者;阳性发生凝集反应者。 (3) 抗人球蛋白法:向标记好的微孔内加入50μL不同滴度的抗血清, 每管加入相应的谱细胞50μL, 在37℃孵育15min, 专用离心机离心5min, 进行结果判定:阴性:红细胞完全沉降在凝胶管底部者;阳性:红细胞的凝集块在凝胶表面或者凝胶中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方法灵敏度的对比情况。
2 结果
观察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方法灵敏度的对比情况 (表1) 。
凝聚胺法在不同抗体交叉配血方法中灵敏度明显高于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交叉配血应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因ABO同型交叉配血不合引起输血事故时有发生[3]。为了更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 减少由于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为探讨快速、灵敏的不完全抗体配血法, 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江门市人民医院不完全抗体几种交叉配血方法, 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 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负电荷存在, 彼此之间相互排斥, 但是当不同类型不完全抗体诱导红细胞出现聚集反应时, 就会出现输血反应, 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红细胞聚集主要有两条途径, 其一是通过红细胞表面抗体某种变化, 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 其二是在两个红细胞抗体之间架桥, 诱导红细胞发生聚集。根据红细胞聚集原理, 应用不同方法, 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菠萝酶法、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凝聚胺法。其中菠萝酶法因耗时较多, 主要应用于特殊情况, 本研究中不用于观察。本研究分别通过不完全抗体分别应用凝聚胺法、胶体促凝法、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观察。其中凝聚胺法主要是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 进而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 促进血清中带有正电荷的IgG抗体和红细胞带负电荷的抗原相结合, 从而提高和红细胞摄取抗体的速率, 另外加入带有大量正电荷高价阳离子的多聚物-凝聚胺溶液, 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形成非特异性聚集, 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 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 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 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胶体促凝法是通过胶体促凝剂如鱼精蛋白、聚乙二醇及草酸盐等进行的, 其中鱼精蛋白产生的阳离子和红细胞表面的阴离子结合, 缩短了红细胞之间的距离, 聚乙二醇促进反应物碰撞和形成免疫复合物, 从而提高反应敏感度。抗人球蛋白是检测不完全抗体常用的方法。凝聚胺法在不同抗体交叉配血方法中灵敏度明显高于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另外有研究表明, 凝聚胺法不仅能检测IgM抗体, 又能检测IgG抗体, 可以解决急诊输血安全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选取抗D、抗E、抗C、抗c抗体通过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凝聚胺法敏感度分别测定, 结果表明, 凝聚胺法在不同抗体交叉配血方法中灵敏度明显高于抗人球蛋白法、胶体促凝剂法。综上所述, 凝聚胺法检测不完全抗体敏感性较高, 操作简便、快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雪明, 虞秀兰, 刘冬梅, 等.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 2005, 23 (4) :318-320.
[2]王俊涛, 朱文克, 付雪霞, 等.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方法的比较[J].临床医学, 2010, 30 (3) :109-110.
[3]段佳慧, 赵拉呱.多凝集红细胞合并不完全抗体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 2007, 9 (2) :74.
交叉比较 篇2
库藏股法和交互分配法的理论基础
1.库藏股法的理论基础
库藏股又称回收股, 是指股份公司在市场上用公司资本或法定公积金回购的自己发行在外的股票, 或由公司股东回赠给公司的股票, 它可以被注销, 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售出。库藏股不是公司的一项资产, 而是股东权益的减项。首先, 股票是股东对公司净资产要求权的证明, 而库藏股不能使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 享有公司股东的权利, 否则会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其次, 资产不可注销, 而库藏股可注销;最后, 在公司清算时, 资产可变现后分给股东, 而库藏股没有价值。由于库藏股不是公司的一项资产, 因此再次售出库藏股所产生的收入与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会引起公司损益的变化, 只是引起公司股东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因为库藏股既非资产又无股东, 所以库藏股的权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不具有利润分配权、表决权等。
库藏股法, 是指在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情况下, 编制合并报表时将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普通股份视为企业集团的库藏股, 因而子公司账上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成本加以保留,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将其列为所有者权益减项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库藏股法是美国会计学会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推崇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合并报表理论中的母公司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 合并会计报表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扩展, 其编报的目的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出发, 为母公司股东的利益服务, 因此企业集团合并报被视为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延伸, 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也仅仅是用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代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账户。根据这种理论, 在处理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时, 从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角度出发, 将子公司所持有的母公司少量股份视为母公司自身的库藏股。因此, 在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对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权, 应当在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权抵销的同时, 将其转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库藏股。至于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 与通常情况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合并抵销处理相同。
2.交互分配法的理论基础
交互分配法也称为传统法, 是以权益法为基础处理企业集团内部相互持有的股份, 通常将子公司持有的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所拥有的份额相抵销。从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份来说, 在采用交互分配法的情况下, 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份被视为推定赎回, 与子公司所持有的股权相对应的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应予以抵销, 不再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
交互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合并报表理论中的实体理论。实体理论认为, 母子公司从经济实质上说是单一个体, 合并会计报表应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出发为全体股东利益服务。根据这种理论, 子公司中的少数股东权益是企业集团股东权益的一部分,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与母公司权益同列;合并净利润属于企业集团全体股东的收益, 要在母公司权益与少数股东权益之间加以分配;从经济实质上讲, 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强调被母公司控制而不是拥有, 作为编制合并报表的基础。
在采用交互分配法的情况下, 由于是以权益法为基础处理企业集团内部相互持有的股份, 因此首先涉及相互之间投资收益的确定问题,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处理所有者权益的抵销问题。在母子公司相互持有对方股份的情况下, 互以对方的净利润为基础确认计量投资收益, 也就是包括以对方当期净利润为基础确认计量的投资收益在内的净利润, 又成为对方确认计量当期投资收益的基础。由此, 需要采用交互分配法以合理计算确定各方的投资收益。
采用交互分配法的关键是计算确定本期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本期少数股东收益及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编制子公司取得母公司股权日的合并财务报表相对较为简单, 只需要将子公司取得的母公司股权 (即对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 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子公司所拥有的份额予以抵销。但须注意的是, 抵销后剩余的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并不作为少数股东权益, 而是保留在原相应项目中, 作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反映;至于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权的抵销处理与常规情况下的处理相似。
在采用交互分配法的情况下, 由于母公司的利润与子公司的利润通过交互分配, 因此需要通过解联立方程组来确定双方的净利润。联立方程组为:母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没有分享子公司净利润前的经营净利润+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比例;子公司净利润=子公司没有分享母公司净利润前的经营净利润+母公司净利润×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份比例。
由于一部分利润被重复计算, 因此解方程组得出的母公司净利润和子公司净利润, 需要剔除重复计算因素。经过处理后, 母公司再按复杂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库藏股法和交互分配法的应用特点
案例:2011年初, 母公司总股本为1500万元, 盈余公积为900万元;子公司总股本为900万元, 盈余公积为300万元。母公司持有子公司90%的股份, 同时子公司也以现金240万元购入母公司10%的股份。截至2011年末, 母公司没有分享子公司净利润前的经营净利润为180万元, 并宣告派发现金股利90万元;同期, 子公司没有分享母公司净利润前的经营净利润为120万元, 宣告派发现金股利60万元。
1.库藏股法的会计处理
(1) 子公司账务处理
购入母公司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240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0
母公司宣派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90000
贷:投资收益90000
(2) 母公司账务处理
确认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为1200000+90000=1290000, 母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290000×90%=1161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161000
贷:投资收益1161000
收到子公司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5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540000
宣派股利时 (由于母公司支付给子公司的股利已经包含在子公司的净利润中, 所以将重复计算的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项目抵销) :
借:投资收益90000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90000
(3) 合并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
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与子公司股东权益项目抵销。
借:股本9000000
盈余公积3000000
未分配利润69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1421000
少数股东权益1269000
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
借:少数股东收益129000
投资收益1161000
贷:未分配利润690000
应付股利600000
将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投资抵销。
借:库藏股24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2400000
调整合并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0000
贷:盈余公积3000000
2.交互分配法的会计处理
(1) 计算母、子公司的净利润
设母公司的净利润为P, 子公司的净利润为S。联立方程组为:
P=1800000+S×90%, S=1200000+P×10%
解方程组, 得:P=3164850, S=1516470。
(2) 剔除重复计算利润
集团的净利润为3164850×90%=2848365;集团少数股东的收益为1516470×10%=151647;双方经营收益之和为2848365+151647=3000012。
(3) 计算母公司从子公司获取的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为集团净利润扣除母公司投资收益前利润:2848350-1800000=1048350。
(4) 计算子公司从母公司获取的投资收益
该投资收益为分得的现金股利, 按成本法计算为90000。
(5) 母公司的账务处理
将子公司购买行为视为推定赎回:
借:股本1500000
盈余公积9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2400000
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048350
贷:投资收益1048350
从子公司分得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5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540000
由于子公司的购买行为被视为推定赎回, 因此母公司支付给子公司的股利应作为投资收回。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90000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90000
(6) 子公司的账务处理
购入母公司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240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0
收到母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90000
贷:投资收益90000
(7) 合并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
抵销交叉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24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2400000
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与子公司股东权益项目抵销。
借:股本9000000
盈余公积3000000
未分配利润69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1398350
少数股东权益1291650
将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
借:少数股东收益151650
投资收益———子公司1048350
投资收益———母公司90000
贷:未分配利润690000
应付股利600000
调整合并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000000
贷:盈余公积3000000
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从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可看出, 对企业集团而言, 全部净利润和全体股东的权益如同一个大小固定的“蛋糕”, 库藏股法和交互分配法只是分“蛋糕”的两种不同方法。企业在实务操作中,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
选择库藏股法的观点认为, 这种方法能够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完整地反映母公司股东权益的情况。从母公司本身看, 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权是实际发行在外的股票。我国的公司法要求企业发行在外的股份要与注册资本相一致,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母公司股份应是实际发行在外的股本数, 而不应是抵销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权后的余额。这样, 选择库藏股法进行合并处理, 完全符合法规要求。另外, 库藏股法的处理过程比交互分配法简单明了。交互分配法违背编制合并报表的持续经营假设, 过分强调相互持股的法律形式, 忽视了经济实质。因此, 根据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情况, 选择库藏股法进行合并处理较为合理, 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选择交互分配法的观点认为, 库藏股法的理论基础是母公司理论, 而交互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实体理论。两种方法的差异, 体现在对子公司关于母公司投资的定位上。但是, 库藏股法完全忽视了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事实投资, 与经济实质不符, 而交互分配法则将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投资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同等对待。另外, 库藏股法只能解决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问题, 无法解决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而子公司未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问题, 而交互分配法对于这两类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虽然交互分配法在计算方面比库藏股法繁琐, 但是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容忽视, 因此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角度考虑, 选择交互分配法更具现实意义。
目前,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情况下的合并报表会计处理, 选择库藏股法的观点占主流。笔者依据自己在实务操作中的经验, 对此表示认同。但是, 在交叉持股情况下, 母子公司之间相互利润所占比重较大时, 为了更准确地列示合并财务报表上的合并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 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尽可能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合并处理。
参考文献
[1]黄世忠, 孟平.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 2001 (5) :18-22.
[2]周宏岩.合并会计报表之交叉持股处理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4 (19) :46-47.
[3]杨有红.母子公司交叉持股情况下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探讨[J].财务与会计, 2005 (7) :16-18.
[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张陶勇.集团内部交叉持股情况下合并报表的编制[J].财会研究, 2010 (2) :56-61.
交叉比较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4年5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1例。 诊断标准:1患者膝关节外伤后不稳、打软腿;2体格检查提示后抽屉试验阳性或Lachman征阳性;3MRI显示PCL信号异常; 4关节镜下证实存在后交叉韧带损伤。 纳入标准:经关节镜下诊断为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 排除标准: 1全身情况较差暂无法接受手术患者;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膝关节骨折患者。 21例患者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59岁,平均(30.5±0.1)岁;左膝9例 ,右膝12例;车祸13例,运动伤8例。 术前检查:16例患者有较明显关节肿胀、疼痛、局部按压痛,关节屈伸活动明显受限,9例后抽屉试验阳性,21例Lachman征阳性。 所有患者行MRI检查,均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半月板损伤8例。 损伤到手术的时间:13例在受伤2个月以内,7例在受伤后6个月以内,1例在受伤后1年后。 所有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重建术式均由患者最后决定。 根据重建术式不同,分为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9例)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1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方法
1.2.1关节镜检查及并发症处理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行半月板成形;5例对髁间窝较狭窄的行髁间窝成形;关节镜下清创,清晰显示后交叉韧带残端,在不影响视野及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后交叉韧带残端及其包绕的滑膜,有时为确保手术术程可完全切除韧带残端,21例患者中完全切除韧带残端的有8例。
1.2.2移植物准备自体腘绳肌腱重建 : 膝关节屈曲90°,在胫骨结节内侧缘1~2 cm处做约3 cm纵行切口, 找到半腱肌、股薄肌,用取腱器完整取出。 取出肌腱需彻底清创,不能有肌肉组织残留。 将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对折合成为4股肌腱,用0号可吸收线在肌腱两端连续套缝、编织,用约60 N的拉力牵拉肌腱5 min,生理盐水及碘伏浸泡后放入盐水纱布中备用。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超低温同种异体肌腱由湖北联结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用庆大霉素盐水浸泡15 min,修整,两端2号聚乙烯线编织,工作台牵拉10 min备用。
1.2.3胫骨 、 股骨隧道的准备膝关节屈曲90°,使用PCL专用胫骨定位器 ,内口定位在胫骨后髁下1 cm、 后正中偏外1 cm处,外口定位在胫骨结节内侧2 cm处。 导针沿套管钻入胫骨,突破胫骨后侧皮质后取下定位器,与移植肌腱相同直径空心钻沿导针建立后交叉韧带胫骨隧道。 完成以上操作要注意避免损伤膝后神经、血管组织。 股骨隧道入口位于髁间窝内侧壁约1点 (左膝 )或11点 (右膝 )位置 ,入口距软骨前缘约10 mm、距远端缘约5 mm处。 在定位点放隧道定位器并向内上方钻入克氏针,并从股骨远端皮下穿出。 靠近关节的部分沿导针钻一与移植物直径相同的粗隧道,长度为25 mm,余靠近外侧的隧道部分使用4.5 cm的钻头钻出。 之后将股骨及胫骨的隧道内口锉平。
1.2.4植入、固定移植材料用牵引导针将牵引线与翻转线通过两隧道,从股骨隧道拉出。 近端牵拉牵引线, 使缝线钢板呈纵向,依次将钮扣钢板和肌腱近段拉入股骨隧道。 当肌腱上的标记线达到股骨隧道内口时, 证实移植肌腱已进入股骨隧道,微型钢板也已完全从股骨隧道外口牵出。 牵拉翻转线,将微型钢板由纵向转为横向使之卡于股骨隧道外口处。 从胫骨入口处回拉肌腱,钢板横架于股骨隧道外口上。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者在移植肌腱股骨端固定上有2例采用界面螺钉挤压固定办法,用一枚长3 cm可吸收的界面螺钉从关节腔内沿股骨隧道方向拧入固定。 处理移植肌腱胫骨端固定上,先屈伸膝20次后,之后于膝关节屈曲90°拉紧移植物 ,用可吸收的界面螺钉从胫骨隧道外拧入固定。 去除胫骨外口外露的肌腱,关节镜下探针检查重建韧带的张力和稳定性。 检查后抽屉试验阴性,放置关节内引流管接负压球,闭合伤口。
1.2.5术后处理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重建后以石膏托外固定于膝伸直位,小腿后方用棉垫垫高以防胫骨下沉。 关节周围持续冰敷3 d,于48~72 h拔除关节内引流管。 麻醉清醒后即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及足背伸跖屈活动。 术后14 d拆线。 术后2周开始在膝卡盘支具保护下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 必须于术后4周达到屈膝90°,于术后8周达到屈膝120°。 术后4周开始,支具调于固定伸0°情况下进行下地负重锻炼。 支具佩戴时间为3个月。 术后3~6个月进行患肢肌肉力量训练,6个月后逐渐恢复一般性运动(提倡骑自行车锻炼),1年后恢复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
1.3观察指标
1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患者跛行、疼痛、 支撑、交锁、肿胀、不稳定、爬楼梯和下蹲共8项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 2后抽屉试验及KT-1000:后抽屉试验检查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屈膝90°,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压小腿近端,出现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后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 3KT-1000:通过测量双侧膝关节前后向松弛度的差异,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 4患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5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 , 随访时间为8~36个月 , 无中途退出者。 两组术后影像学情况见图1~2。
a:侧 ;b:正 ;股骨侧用钮扣钢板 、胫骨侧用界面螺钉固定
a:正 ;b:侧 ;股骨 、胫骨侧均用界面螺钉固定
2.1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KT-1000结果
术前与终末随访两组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上述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两种方法均能使患者术后获得较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两组患者终末随访的Lysholm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两种重建后交叉韧带办法术后的膝关节整体功能相同。 终末随访后抽屉试验结果两组患者均为阴性。 术前与终末随访两组的KT-1000结果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说明两种不同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均能获得较满意的膝关节稳定性。 两组患者终末随访的KT-1000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 < 0.01
2.2两组关节活动范围检测结果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1例 (11.1%) 出现膝关节10°屈曲受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2例 (16.7%)出现10°屈曲受限。 两组屈曲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重建术后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
3讨论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强的韧带,强度是前交叉韧带2倍,其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失稳,影响关节运动功能,远期继发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目前,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是恢复关节稳定性的最常用治疗办法。
选择PCL重建移植物时,需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及机械性能[5,6],同时需要考虑移植物应能给予可靠固定,并能使其较顺畅通过骨隧道。 目前常用的移植物包含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及人工材料。 早期的各种人工韧带因存在结构缺陷、组织相容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术后易出现膝关节积液、膝关节滑膜增生变性和重建韧带疲劳断裂等现象,临床上未能广泛应用,现在已基本被淘汰了。 第4代人工LARS(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韧带已应用于临床,良好的生物强度、充足的资源使其有一定的优势,但因随访时间不够长,其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另外,第4代人工韧带高昂的价格也限制其推广应用。 目前,自体肌腱仍是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最常用的材料,而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7]。
自体腘绳肌腱最重要的优势是其生物相容性好, 重建术后骨-韧带组织间易发生真正愈合,且其横截面积较大,一般能提供足够强度,还有其取材简便、切口小,以上使其临床上易得到广泛应用,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可[8]。 四股半腱肌/股薄肌初始强度可达4000 N, 是骨-髌腱-骨的2.5倍。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后一般不会出现缺血坏死,重建的韧带有良好的刚强度。 不足之处,首先半腱肌腱、股薄肌腱有可能出现解剖学上的变异,造成移植物原料过短或过细,若移植物不能提供足够强度及韧性,远期可能出现松弛或自断。 有时为确保韧带强度,需双侧取材。 其次自体腘绳肌腱所取组织是膝关节原有结构的一部分,对维护关节稳定有一定辅助作用,部分重建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屈伸肌力减弱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9]。 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虽能通过锻炼恢复,但对于较高体能要求的患者,以上现象难以接受。 有学者通过增加肌腱数量来获得更满意的效果,由7股半腱肌和股薄肌重建后交叉韧带比四股肌腱重建效果更好[10], 但因取材增加 , 创伤也增加,且一旦出现重建韧带需二期翻修,医生也难以应对。 同种异体肌腱作为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材料,除能减少手术时间,主要优势是其不改变原有膝关节稳定结构,不改变髌股关节运动关系,对膝关节周围肌肉肌力也无明显影响[11],术后患者基本能完全恢复原有膝关节功能。 同种异体肌腱还可依实际需要进行取材,在自体肌腱来源受到限制时,如出现重建韧带需二期翻修,更能显示其重要性。 经深低温冷冻的异体肌腱,移植后能被受体接受,移植物与骨隧道能发生血管化现象,容易产生组织间的愈合。 本组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12例,无持续性滑膜炎和关节内感染发生,也证实其是良好的重建材料。 要注意的是,同种异体肌腱植入前的灭菌、修整、编织、牵拉工作很重要,须系统、严格操作,这是确保韧带重建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冻干的同种异体肌腱需用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并复温至室温。 不可长时间浸泡肌腱,要避免肌腱因吸涨增粗而改变其实际周径,从而难以通过骨隧道。 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均取得良好疗效,且疗效相似。 与骨-髌腱-骨移植物比较,上述两种移植材料更易通过两隧道转折处,操作较简单。 在移植物选择上,笔者认为: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较适合于日常运动强度不大、初次韧带重建的患者;对存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自体组织供给不足或不愿取自体组织、重建韧带二期翻修以及希望尽早参与较高强度体育运动的患者,同种异体肌腱是较合理的选择。 PCL由前外侧束及后内侧束两部分纤维束组成,单束重建主要重建了PCL的前外侧束。 Adler[12]的研究支持单束重建,随访结果说明单束重建已能满足大多数患者需要,且双束重建存在精确定位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操作困难等现象,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也带来下肢血栓等风险。Fanelli等[13]长期随访发现PCL单、双束重建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本组21例患者均采用单束重建,疗效满意。
交叉比较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需输血患者327例, 年龄4~85岁。供血者为我市的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EDTA-2K抗凝血1~2 m L。
基本仪器:凝聚胺介质试剂, 75Tests/盒。微柱凝胶血型配血卡, 血型卡专用离心机 (24微柱凝胶卡数) 及孵育器。
检验方法:交叉配血试验首先应用凝聚胺法, 在用微柱凝胶法检验。两者的阳性样本均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3]。相关操作按说明书或文献要求进行:①凝聚胺法:将患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离心, 用生理盐水配制3%~5%的红细胞悬液约1 m L;取试管2支, 分别用于主侧和次侧试验, 主侧管中加入适量受血者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液, 次测管则相反;往2支中加入适量低离子溶液, 混匀后静置1 min;加入适量的凝聚胺溶液于试管中, 混匀后静置;于离心机3000 r/min离心1 min, 弃掉上清液, 保留0.1 m L管底液体。目测红细胞是否凝集, 不凝集则重做。若凝集后1 min内散开, 则为非特异性凝集, 试验结果为阴性。若凝集不散开, 则为特异性凝集, 试验结果阳性。②微柱凝胶法:将患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离心, 用生理盐水配制0.5%~1%的红细胞悬液约1 m L;取2张配血卡, 主侧配血卡上加入适量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和适量受血者血清, 次侧配血卡上则加入适量受血者血清和适量供血者红细胞;之后37℃孵育约15 min;离心1500 r/min约3 min。观察红细胞, 若红细胞均沉积于管底则为阴性, 否则判定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 (±s) 表示, 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凝聚胺法检测出17例阳性样本, 主侧凝集8例, 次侧凝集14例。微柱凝胶法检测出26例阳性样本, 主侧凝集12例, 次侧凝集18例。微柱凝胶法耗时多于凝聚胺法。两种方法的结果联合, 再对阳性样本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发现凝聚胺法检测出现假阳性5例, 微柱凝胶法检测出现假阳性7例, 见表1。
讨论
根据结果显示, 可见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凝聚胺法, 但是微柱凝胶法的操作方法较为复杂, 所需要的时间多。而凝聚胺法的敏感性虽然略低, 但操作较为简单, 所需要的时间短, 急诊中为首选方法。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检测出不规则抗体, 提高正确率, 减少输血性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输入异型血, 会造成溶血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 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流出。溶血性输血的发生率不高 (0.004%) , 但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40%[4]。
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有很多, 如具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人容易产生免疫性抗体而导致主侧凝集, 另外, 白血病患者和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均容易产生主侧凝集;次侧凝集的假阳性, 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人有异体血浆蛋白, 因此也容易出现次侧凝集。另外, 假阳性也可以由于自身抗体和药物引起[5]。
摘要: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上的敏感性。方法:对327例需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 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配血结果。结果:凝聚胺法检测出17例阳性样本, 主侧凝集8例, 次侧凝集14例, 假阳性5例。微柱凝胶法检测出26例阳性样本, 主侧凝集12例, 次侧凝集18例, 假阳性7例。微柱凝胶法耗时多于凝聚胺法。结论:在交叉配血中, 微柱凝胶法比凝聚胺法的更敏感, 更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减少发生溶血性反应。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敏感性
参考文献
[1]张慧莲, 杨婷, 于洋.680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9) :1015-1016.
[2]罗志, 李聚林, 孔庆芳, 等.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 (1) :36-37.
[3]刘达庄, 朱俊, 朱自严, 等.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3) :159-161.
[4]赵绥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输血杂志, 2000, 13 (2) :133-137.
交叉比较 篇5
所谓学科交叉是指突破已有的学科壁垒, 将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或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活动, 其实质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融合[1]。20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 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在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 新思想、新学科不断涌现, 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学科交叉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说过:“很多关键性的新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 常常是两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当代重大的突破常常不是来自单项孤立的技术, 而是来自并列的几种技术或来自几种技术的综合。”英国著名学者贝弗里奇指出:“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 出现于科学分支的交叉点上。”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说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 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2]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三百多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 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的结果。
同时, 文理渗透、理工结合, 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理工科的一般长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学人文科学的惯于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直觉与逻辑是科学思维和创造的两翼, 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轮[3]。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校长维·安·萨多夫尼奇教授在谈到如何留住拔尖人才的措施时, 强调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已超过60个, 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 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 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 以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在中国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探索的热点。据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介绍, 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融合”方式, 把理科、工科、医科、生命科学等结合起来, 搞平台实验室、中心等, 收到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中国科技大学等探索的“多学科交叉”方式, 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间的东西放在一起, 有多位院士参与, 出人才、出成果、有可喜的前景。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在题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的演讲中, 把“适应科学发展进程, 促进学科交叉”列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8项主要措施之一。学校还将本着鼓励大学科跨度研究, 以公共设施平台促进学科交叉, 建立实体研究机构, 探索新的运行体制的方针, 重点建设一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并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
当前交叉学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 因而具有复杂性和综合特色, 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 更需要高水平的队伍等保证。
1. 现行体制不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现行管理体制强化学科边界, 绝大部分高校学科点都在行政上隶属于学院或系, 学科资源分配主要以现有的相对固化的成熟学科、专业为根据, 人员编制隶属于单一学科基础上的院、系、所, 考核评价以传统学科标准为体系, 本专业同行评议为主, 森严的学科量限使我们失去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 直接影响了高水平的交叉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现行学科建设资金如“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经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学科进行投入, 交叉学科属于建设资金投入的“盲点”, 在各自的学科中极易受到排挤, 不易申请到建设资金或得到基金项目资助。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学科人为条块分割, 学科之间产生壁垒保护, 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设备的共享, 这对学科交叉极为不利。
2. 教师本身素质缺陷
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 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 认识和探索方式上的不同, 都成为学科间“横向”交流与对话的障碍。由于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 知识面宽又懂得其他学科“语言”的科学家少, 从而使不同学科间的沟通困难;由于门户之见, 学科壁垒, 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合作交流, 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 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 超越本学科进行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科学家少。
3. 管理层面的问题
高校管理层缺乏战略思维, 认识不到位, 政策支持不到位, 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学的科研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者必须相信其科研人员会努力工作, 营造诚信、责任、不断学习与合作的相互信任机制和提升科研能力的文化氛围, 建立客观的考评体系和合作激励制度, 特别要给那些酷爱科研、乐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虽然暂时还未出名的学术新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 鼓励他们对自己所承担的课题进行创新;还要探索完善鼓励创新和合作的考评、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等制度环境。
上述这些因素使处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不易被认可, 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成长壮大困难多。即使不少高校成立了“交叉学科中心”, 也由于上述原因而多以虚拟为主, 易流于形式。
建立学科交叉环境和培养土壤的措施
学科交叉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学科,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既鼓励教师从事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 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建设一支在学科交叉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 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手段。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 在推进学科交叉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采取必要的措施:
1. 成立学科交叉研究的专门机构
成立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背景应反映学校的学科布局情况, 同时应具备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验。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对学校整体的学科交叉发展战略作出规划, 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 评审学科交叉的课题项目;评估学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科研、教学情况, 考核教师参与交叉研究部分的工作情况。
成立学科交叉信息办公室, 建立学科交叉信息库。该办公室受学科交叉委员会领导, 主要职责有:搜集整理现阶段科学系统中已有的交叉学科, 了解其发展历程;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跨学科活动的研究, 找出现有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模式, 对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实验室、中心等进行案例分析, 确立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要素;建立本校与跨学科工作有关的教师的基础信息库, 包括研究课题与进展等。定期组织学科交叉论坛, 开展学术交流, 为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合作和思想碰撞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研究人员的思想创新。
成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根据学校战略决策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现有学科力量特色, 确定突破口, 组织建立一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 以交叉研究中心为依托, 组织不同学科的学术力量, 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并在研究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学科水平提高。
2. 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
促进学科交叉必须建立一种适宜于多学科交叉的管理机制, 为学科交叉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机制。学校的建设、学科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的优秀人才作支撑。为培养优秀的学科交叉学术带头人, 学校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让从事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机会, 在成果评审, 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 通过晋升、晋级、评奖、评估等有效机制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兴学科交叉的学术带头人。二是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开放式的由固定成员与流动成员结合组成的学科队伍, 鼓励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 鼓励跨学科合作, 支持多学科联合申请课题, 使更多的学科在各种层次上实现交叉、融合、渗透, 寻求新的生长点, 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共享机制。一个学科的自有资源是相对有限的, 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一方面建立面向全校的开放式的仪器设备中心;另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不同学科间相互使用大型仪器设备, 使得学科自有设备与他有设备都能为我所用;为学科交叉提供设备保障。四是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 重点支持和扶持实质性学科交叉项目, 支持那些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点上新的研究方向, 促进原始创新, 研究发展基金提供合作平台, 使不同院系教师打破院系壁垒, 共同探讨科研合作契机, 从而营造一个鼓励实质性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增加人才引进的投入, 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五是激励机制。出台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 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适当减轻交叉研究教师所在院 (系) 的工作量, 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机制, 在晋升、晋职、评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交叉研究, 对于参加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研究生, 可以给予奖学金、助学金方面更多支持。
3. 调整学科结构, 建设优势交叉学科
学科结构的调整, 是实现学科跨越发展的关键, 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加速学科新陈代谢, 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 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 实行动态发展与滚动竞争, 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促进学科交叉并凝练学科方向, 使学科发展向更高层次跃进。
通过学科课程化和课程综合化, 加速交叉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开设一些交叉边缘学科课程, 使学科发展向课程建设渗透;另一方面, 可以开设各类综合课程, 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4]。
4. 建设学科交叉学位点
以建设交叉性硕士点、博士点为契机, 进行学科交叉研究[5]。交叉性学位点建设, 由所涉及到的院系负责, 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统一管理, 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 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 并积极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为研究生安排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5.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科研项目是学科的生存空间, 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之间相互作用, 互为依存,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水平科研项目会带动学科发展, 促进学科水平提高, 而学科水平的提高, 又可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 承担更重大的科研项目, 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7]。学科建设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 可集中人、财、物发挥综合优势, 形成对课题的联合攻关群体, 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 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
6. 培养网络式协作研究的风气与环境
网络式协作研究的核心, 是引导知识的流通与碰撞。不仅指多学科间协作, 而且指产业、学校、政府部门协作, 也指市场、制造、研究之间的协作。不同行为知识主体之间的快速度多方向地输入输出。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4) :32~35.
[2]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44~50.
[3]叶松, 张磊, 蒋国俊.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4~16.
[4]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教育研究, 2003 (11) :77~80.
[5]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4) :31~41.
[6]余泽高, 张相乐.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 2003 (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