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跨越

2024-10-06

区域跨越(精选10篇)

区域跨越 篇1

1、概述

缠绕法架设光(电)缆是通过缠绕机、直径1.1mm的高纯度合金不锈钢丝、光(电)缆导向器等设备将缆线缠绕架设于吊线上。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使用缠绕法自动架设光(电)缆已有广泛的应用。

挂钩法是施工作业人员利用镀锌挂钩将光(电)缆附挂于吊线上,目前在中国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跨越山崖、河流等施工作业人员操作不易的区域,遇到了应用短板。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缠绕法与挂钩法在山崖、河流区域的应用进行了综合的比较,找出了解决方法。

2、山崖、河流区域两种架设方式的对比

2.1 两种方法施工安全对比

挂钩法是施工人员通过滑板在吊线上悬空将挂钩挂于吊线上,挂好挂钩后再通过滑板移动。遇到山崖这种地势起伏较大,离地面高度大的区域,施工人员难度大,稍有操作不当,常有发生施工人员掉下山崖的安全事故。跨域大河流也由于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缠绕法是缠绕机通过直径1.1mm的高纯度合金不锈钢丝自动将光(电)缆缠绕于吊线上,施工人员只需在两端的杆子上将光缆固定。在高空作业的时间短、距离地面高度不大,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少。

2.2 两种方法缆线运行维护对比

挂钩法架设的光(电)缆在山崖、河流区域易受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造成挂钩脱落、位移,使光(电)缆弯曲变形,长期积累会使光(电)缆的传输性能变化、衰耗增大。维护人员维护挂钩和光(电)缆会再次有施工安全的隐患。

缠绕法架设的光(电)缆,由于不锈钢丝紧密的捆扎在吊线上,光缆始终保持直线状态,不易受恶劣天气等外界影响,光(电)缆也不容易弯折,传输性衰耗不易增加。

2.3 两种方法材料造价对比

挂钩法:1米两个挂钩,每个挂钩0.35元,不需要其他辅材,造价合计700元/公里。

缠绕法:1.1mm的高纯度合金不锈钢丝0.57元/米,辅材固定夹140元/公里,造价合计710元/公里。

挂钩法与缠绕法材料造价相差不大。

2.4 一根吊线上两种方法敷设光缆次数对比

挂钩法由于挂钩拆解方便,一般一条吊线可以布放5-6次直径不大的光(电)缆。

缠绕法由于受不锈钢丝的影响,一般一条吊线可以布放2-3次直径不大的光(电)缆。

3、总结

通过本文对挂钩法与缠绕法进行对比,发现缠绕法在跨越山崖、河流等施工难度大,施工作业环境危险的区域内可以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缠绕法受施工次数的限制,在跨越山崖、河流等区域时,设计缆线的芯数和数量应考虑网络中远期发展的需求。在平地等易于施工、距离地面高度不大的地方,由于挂钩法施工次数的优势,还是采用挂钩法。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架设光(电)缆在跨越山崖、河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对光缆的损伤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采用缠绕法替代挂钩法解决。

关键词:缠绕法架设,光(电)缆,挂钩法架设

区域跨越 篇2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

近几年来,**市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集中优势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实施了大园区战略。目前,全市兴办各类园区10多个,已开工和建成投产项目670个,总投资67.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今年1?5月份,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37万元,同比增长37.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101%;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增长132%。

一、从园区建设入手,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上。要实现富民强市,就必须跨越式发展。园区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手段。因此,我们把园区建设作为事关**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措施,举全市之力加快园区建设。

(一)发挥政策效应,推进园区建设。政策是园区发展活力的源泉。总结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抓园区就必须抓政策,靠政策的不断创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为此,我们按照园区就是特区的思路,先后出台了《**工业园建设管理规定》、《创建星级工业园的意见》和《关于扶持民营经济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对园区的土地开发、规划建设、项目引进和管理服务等作了明确规定,对进园项目在土地价格、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优惠政策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同时,我们采取政策引导、利益共享的办法,发动全市的力量建设**工业区,要求每个镇区街道、市直重点部门每年要向**工业区引荐一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让引进项目的单位按相应比例参与财政收入分配。目前,**工业区一、二期工程基础设施配套结束,项目全部布满。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六通一平面积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修建路网30公里,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进园项目189个,总投资58亿元,现正在进行三期工程建设,计划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006年园区所有项目竣工投产。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放大发展平台,今年我们新规划了16平方公里的碧城工业区,计划年内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布满1.5平方公里的项目。目前,碧城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一期工程的路网建设及绿化工作,区内已有6个项目开工建设,并储备了25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对镇区街道工业园,市里按园区规模、项目数量、财政贡献等内容进行了星级创建,实行动态管理,按不同的星级标准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并在经济上、政治上给予奖励。政策效应在园区发展中得以充分发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园区建设高潮,在全市形成了以**工业区为中心、以星级工业园为依托的大园区发展格局。

(二)集中领导精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建设,领导是关键。围绕推进园区建设,我们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在全市叫响了“全党抓园区,全民引项目”的口号。在市级,我们对重点工业园区实行市级领导责任制,落实了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市级领导负责制,凡是投资过千万元的进区项目,都实行一个进区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批参与单位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主要负责搞好项目的协调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每季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一次全面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观摩,年终进行一次排序总评,使项目从立项、开工、建设到投产各个环节均有专门领导负责、有专门人员来抓,保证了项目的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在镇街道,把领导干部的工作分工向抓园区、抓项目上引导。我们要求,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在统揽全局的前提下侧重抓园区建设以及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对外开放、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工作;镇长(主任)与党委书记共同抓园区、项目和对外开放;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全力抓工业园区、项目和对外开放。在一般干部的搭配上,要求各镇用三分之一的人员抓园区建设及其相关工作;街道用五分之二的人员抓园区及相关工作。在市直部门,实行两线作战,主要领导在对部门工作负总责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园区、抓招商;副职分工负责抓业务;整个干部队伍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招商,在全市树立了“这政绩那政绩抓好园区就是最大的政绩,千道理

万道理引不来项目就没道理”的观念,把招商引资成果在园区展示,使干部的政绩在园区中得以体现,从而在领导和制度上保证了园区建设,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

(三)塑造城镇形象,推进园区建设。园区不是简单的企业累积和堆加,而是城镇的延伸。工作中,我们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入现代城镇建设的理念、旅游的思想、生态的意识,让城镇的形象在园区展示、城镇的功能在园区发挥。将**工业区、碧城工业区、方圆工业园、东村工业园和凤城工业园纳入城市新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统一,讲求特色与风格,增强现代气息。将镇办工业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建设以工业为主体、功能完备的新城镇。为保证规划的前瞻性,我们聘请了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进行园区总体规划和公园、行政中心、园区绿化等专业性规划,提高了园区规划档次。同时,我们坚持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在水、电、路、通讯进园的基础上,综合安排排污、供热、供气工程,配套建设卫生、教育、文化、娱乐、商业等设施,实现高档次美化、绿化和亮化。目前,**工业区的热电厂、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均开工建设。为切实推进园区建设,我们把筹措建设资金作为工作重点,从实际出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元化筹措资金,通过“财政拿一块、园区筹一块、银行贷一块、招标省一块、企业和经济强村投一块”的方式,多渠道加大投入,保证了园区建设的超前运作。

二、从项目引进入手,突出园区建设重点

园区是项目的载体,项目是园区的灵魂。园区的开发建设为项目引进搭好了“平台”,发挥了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对外开放的园区效应。借助这一载体,我们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园区成为项目的集中区和经济隆起带。今年1-5月份,共引进项目248个,总投资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

(一)强化责任抓招商。我们建立了项目投入责任制,各镇区街道、市直各部门,无论单位大小、条件优劣,都有招商引资任务,都有项目投入指标,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调动市直部门、镇区街道、企业、基层四个层面的积极性,并分解量化,把责任和压力传递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同时,我们把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投入作为考核的重点,考核结果与奖罚直接挂钩,加大激励约束力度。对政绩突出的干部,大胆重用,破格提拔,以引导全市上下抓住重点,实现突破,把注意力凝聚到招商引资上,凝聚到园区发展上,从而形成了全民招商、共建园区的良好局面。

(二)集中区域抓招商。坚持面向三个集中区,一是面向外资企业国内集中区,针对东莞、福州、厦门、漳州等南方发达地区外资企业北移的趋向,我们以此区域为招商重点,组织多层次的招商团组,南下登门招商引资,收到良好成效,已有一大批南方企业来**投资兴业。二是面向日韩港台中小企业集中区,充分发挥与日韩港台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地缘近、关系广、客户多、易沟通、互补性强的优势,主动出击,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三是面向大型国有及私营企业集中区,抓住东北工业区企业南下,北京、上海、青岛等大城市企业扩张规模的有利时机,研究策略,制定方案,广泛联系,争取项目落户**。

(三)转变策略抓招商。我们积极适应新形势对招商引资的新要求,拓宽思路,以变应变。在坚持采用传统有效招商手段的同时,根据形势,强化了三种快捷、高效的招商方式。一是小团组招商。对出国招商团组的规模、任务、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并确保回国三个月内有外商回访,半年内有外商投资;对国内招商,采取小规模、高频率的招商方式,与对方紧密联系,多方争取,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二是跟踪招商。对每一条招商引资线索、每一个外商和项目,都安排专人跟踪落实,一抓到底。对投资额大的重点项目,都安排一名市级领导挂帅,全力以赴靠上抓,确保项目引进。三是以商引商。积极开展亲商服务,为外商提供生产和生活便利,给已投资的外商以政策和利益,扶持企业发展,增强外商增资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四是集中招商。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实行无会月、开展“招商季度会战”等活动,让全市上下集中精力抓招商。今年1-5月份,全市克服非典影响,到重点区域招商200多人次,并采取网络招商、信函招商、委托招

商等多种形式,巩固老客户,结交新朋友,先后有国内外客商1000多人次来**考察、洽谈。

(四)突出特色抓招商。特色是优势,特色是竞争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在加快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深度挖掘,横向拓展,把特色做成竞争优势。凤城毛衫工业园,以毛衫加工为主导产业,先后涌现出恒大、华联、龙翔等12个固定资产过500万元的重点企业,形成了重点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全市的毛衫业发展格局,毛衫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凤城毛衫工业园新引进的项目中,有近一半是毛衫加工项目。全市毛衫加工企业由1997年的70多户、从业人员7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60余户、加工点900多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纳税6000余万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衫现象”。辛安针织工业园区、留格石材工业园区等都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专业园区。

三、从优化环境入手,营造招商引资磁场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产生吸引力。当前,区域间的竞争已经由过去的区位、资源竞争逐步演化为环境优势的竞争,谁的环境好谁的竞争力就大,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把经济工作的核心放在环境建设上,把硬环境建设的核心放在园区建设上,把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放在服务上,努力把园区建设成投资热土、创业乐园。

(一)创新思想观念。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观念,在全市叫响“学会吃亏、学会让利”的口号,用双赢的眼光来审视政策、制定政策,把政策放到最宽,放到投资者最满意的程度,使执法行政部门把工作重点从管理转到为企业服务上,经济部门把主攻方向转到招商引资上,每个机关干部把招商引资由副业转为主业,由份外事情变成本职工作。

(二)创新管理机制。我们在各镇街道都成立了投资促进中心,由分管经济的副书记兼任投资中心主任,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服务。对进区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一个窗口”对外。园区企业一切收费由园区代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工业园检查、收费。对进园项目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公开承诺制”,推行了“一站式”服务机制和“全程服务体系”,即:“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投产后经常性服务”,并定期召集园区企业主召开座谈会,征求在园区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适宜企业快速成长和发育的“温室效应”。

区域跨越 篇3

【关键词】联动;文化产业;博物馆;发展

【中图分类号】C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6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合作已成为各地文化产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的西安、成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该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一天水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一天水区域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两区域文化交流和文化协作,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区域文化繁荣的局面。《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对于完善国家发展战略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发挥地区优势和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深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进入改革开放的历程,但是在文化这个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领域,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大约在2000年,国家才开始从产业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文化问题,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产业”在这一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力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应对社会道德滑坡危机,打造出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民众的爱国情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贪污腐败蔓延,国家还试图在伦理道德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水平。增强文化影响力“文化强国”的战略,旨在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二)关中一天水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在马斯洛看来,高级需要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文化的需要正是我国现代化改革取得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特定水平后,对于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文化的市场因此更为广阔。

2、文物保护法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文物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文物、博物馆界所推崇的关于文物保护和利用关系的一个指导方针。就“合理利用”而言,急功近利者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者的解读可能完全不同。众所周知,法律上,文化遗产资源属于中央政府所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大多数文化遗产资源则归地方政府管理,在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往往舍弃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属性,更多地强调经济资源属性,使得事实上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变为滥用。文化遗產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实际利用上必须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一样需要慎之又慎,保护利用是为了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博物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关键环节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的同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于物质追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尤其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提高民众物质生活的同时,又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任务。

独特的城市文化使城市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也成为各个城市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博物馆是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设施,博物馆旅游是一种更具文化内涵、陶冶游客情操、满足游客高层次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的旅游形式。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博物馆的发展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整体的繁荣程度。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博物馆的文物是靠收藏、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现在与历史的跨时空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全球化给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挑战,经济实力增长的民众不仅有闲暇时间也有经济能力投入到文化消费中,博物馆不可避免成为一般民众的文化消费点。在全球化带来的旅游压力下,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保护成为问题所在。

从文化机构的角度出发,博物馆本身承载着传承文化的功能,其所服务的对象针对全社会所有成员,而且还要尽可能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在接受文化信息上的平等权利,若没有法律支持和政府政策的倾斜,实在难以完成其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毋庸讳言,目前我国法律在支持博物馆发展方面是缺位的,博物馆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得到确立,民间资本对博物馆的支持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法律对于民间捐助博物馆的举动没有细致且吸引人的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博物馆在吸引民问捐款方面因而无计可施。博物馆不是实业,不能由市场支配,政府必将在市场无法起作用的领域进行资源重组和调配,因此博物馆的发展非常依赖政府的政策。这次国家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使得“关一天”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光明的前景。

三、关天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合作基础和发展方向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经济区可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條件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成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首先,民众的经济实力普遍得到增长,大多数民众不仅有闲暇时间也有经济能力投入到文化消费之中。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收藏和展示机构,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的消费点之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迫切的挑战,之所以说全球化的挑战是新的迫切的挑战,那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博物馆在民众生活中已成为或将要成为一个被关注的角色。

其次,旅游压力下,如何保持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的平衡。

旅游热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作为文明古国,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向来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文化遗产成为旅游资源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全球化进程中公众的需求,是拥有文化遗产资源的遗产所在地人民的利用诉求,也是遗产所在地政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这种旅游压力下,博物馆面临着如何保持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平衡这样—个严峻的问题。

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全球化给博物馆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已经越来越显著,博物馆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关注观众的需求,争取立法保护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在全球化进程中,博物馆的发展才能争取到外部支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最后,“关天”经济区形成区域联动化发展。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的整体文化形象。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

区域跨越 篇4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要素

过去城市的区一级经济职能比较弱, 只体现在空间上集中于某个城区, 城市的整体特性和所在城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 城区经济由虚到实, 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所在城区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 有了区域经济的特征, 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走向有重大的效应。

首先是极化效应, 经济区域的发展会带动更大范围的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本要素的集聚。这种集聚会形成人才的交互作用以及良性流动。使人才之间的竞争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是乘数效应, 房山区的产业集群和功能区的经济投入和发展, 会在区域内产生更大的人才需求涟漪, 更大的扩展人才资源的需求空间与就业岗位;而且产业集群有宽广的上下游产业, 会进一步提升对人才的吸纳和吸引能力, 而产生人才联动效应。第三是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优势的出现必定产生外溢效应, 会使其他区域的经济资源向本区域流动, 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是范围效应。这一层面产生于范围经济, 主要体现在区域层面而不是企业层面, 由于区域内部良好的文化氛围、信息集散和畅通的流动渠道, 使在区域内部工作和生活变成一种享受, 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区域核心竞争力上, 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则往往表现在地方的特色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般是在具有一定技术产业的区域空间进行战略布局, 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技术产业聚集区,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建立巨大的产业生产规模, 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巨大地变革传统经济, 产业经济正在释放着强大的能量, 它所提供给不同区域的是一个广阔的腾飞平台, 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定义和理解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跨越式是一种非常规的前进方式, 是由于某种原因, 在某一方面发展速度加快, 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1]。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有社会生产力跨越、资本跨越、管理跨越和技术跨越等 (见下图) , 每种跨越都有横向和纵向的双重含义。跨越式发展就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打破旧的思维约束, 用新机制、新手段、新方法实现经济跨越式、非常规的发展方式, 在较短的时间去完成较长时间阶段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实现经济的质和量的飞跃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速度较快的发展水平, 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努力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达到目标;跨越式发展也是一种追赶先进水平的发展, 前提是提高综合竞争力, 追赶先进地区, 甚至超过先进地区[2];跨越式发展即是超常规的发展亦是非均衡的发展, 也就是说跨越式发展不一定是全面、平行的发展, 有可能是在不同领域里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的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持续的发展水平, 必须使发展水平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相协调的水平下, 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够使社会经济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3]。

综合的说, 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是指对落后区域追赶先进区域或者是先进区域为了保持自己经济领先地位, 凭借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帮助, 飞速发展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一种战略选择。这种赶超从量上来说, 是GDP的反常发展;从质上看, 持续性的超常发展GDP必然会是经济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剧烈变化产生, 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区域经济呈现出质变。另一方面, 跨越式发展从横向上说, 意味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明显提高, 在全国各地经济格局中相应地位得到提升;从纵向上看, 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时间上的跨越, 带来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缩短。

3 创新人才引进渠道

区域经济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不太可能实现既大又全, 要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在特殊产业和支柱产业上下功夫。事实证明, 带有独特特征的地方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会比较好, 而独特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和特色人才发展战略的结合促进。对于构建特色产业人才体系的关键性措施就是形成聚才引智机制。另外实现人才引进机制“候鸟式”。鼓励各用人单位把“人”和“才”区分开, 避开传统的人才引进中户籍、档案、身份等条条框框, 建立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主要模式有:

首先, 用项目带动人才集聚, 用项目当载体, 带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加强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学校有大量科研技术成果亟需转化为生产力, 依托它们在人才、技术、信息各方面的优势, 引进技术、项目的同时也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共同建设技术平台和经济实体, 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的带动作用,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青年人才, 最终达到对区域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 加快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其次, 不拘一格积极引进人才, 建立专家负责制, 以智联才, 改善提高人才和智力相结合的程度。引智和引才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人才与专家组织建立的稳定联系。筹建信息库, 把本地人才和外地人才共同安置到共有的信息平台, 保持互动, 通过智力的集聚效应, 联系更多的专家,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利用柔性引进, 不但可以解决人才急缺现象, 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不断扩展工作新领域, 建立脉络广泛的人才智能库。

最后, 扩展各种合作方式, 鼓励人才“以智入股”。从房山区的实际出发, 允许人才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 实现智力的资本化、产权化。像技术入股、技术合作、任务聘用、兼职等多种方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或者鼓励人才到房山区创办企业, 所持有的知识产权、技术科研成果可以作价入股。

4 健全人才资源市场体系

现代体系中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才市场, 完善人才市场的构建, 对于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和人才要素相结合, 人才配置结构自身的合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个开放、公平、公正的人才市场系统, 对正确的引进人才、合理的利用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区域在加快人才资源市场的改革, 合理引进利用人才的方面, 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

4.1 健全人才市场系统, 推进人才市场管理机制创新

房山区在积极引进人才的过程中, 要按照管和办分开、政事分离的原则, 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革新, 指引人才服务机构融入市场竞争体系, 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 提高人才服务的效率。逐步构建人才服务公共平台, 全面改革人事以及劳务代理制度, 完善人事劳动档案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4.2 人才市场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房山区和别的区域之间人才市场的相互配合和联系, 将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的发育健全。根据市场信息, 及时发布房山区内外各种人才信息情况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信息, 实现用人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充分衔接, 使双方能利用这个平台满足需求。利用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人事代理等各种手段, 把人才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到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用最少的成本选好最合适的人才。

4.3 完善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及时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 优化信息的发布办法, 对信息资源加强分析和预测。可以通过远程面试、电话面试、人才自我推荐等办法, 逐步建立和完善网上人才市场, 提高目前的信息化水平, 使人才和用人单位更加合理灵活的进行双向选择和沟通, 节约成本和时间。

4.4 利用市场的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 促进人才的流动

根据人才市场化的运行过程, 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中介三个方面是人才市场化配置的市场主体, 三方面的互动形成市场化。遵循客观规律, 不断根据市场竞争、市场供给、市场价格调节来进一步发挥市场各主体的作用, 用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的配置和流动, 促进个企事业单位进入人才市场自主选择人才以及人才充分流动进入市场择业, 使人才市场和其它要素市。通过实现人才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需求, 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矛盾, 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参考文献

[1]邬文兵.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3-32.

[2]马昌永.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邵阳学院学报, 2002, (4) :1-3.

[3]曹毅哲.关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思考[J].吉林地质, 2001, (4) :50-54.

区域跨越 篇5

陈武在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2011年9月27日)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过去五年历程,展望未来五年蓝图,动员、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勇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多重叠加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齐心协力促和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胜利实现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打基础”的目标。

五年来,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理清发展思路,相继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不断探索实践,凝聚共识,作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动南宁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坚持思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相统一,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准确把握形势,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旱涝冰冻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作出了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开展“项目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和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攻坚战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五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推进建设“三基地三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0项主要指标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以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1800多亿元,是2005年的2.5倍;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3亿元,是2005年的4倍,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在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达到中上水平。

五年来,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理念,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生态宜居城市形象更加凸显。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布局,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五象、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旧城改造取得积极成效,南宁大桥、五象大道、南湖隧道、广西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启动实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五年共植树3516万株,“中国绿城”名片更加亮丽。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民歌湖、相思湖、青秀湖等景观初现雏形,“中国水城”建设成功开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六县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有序开展,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完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良好,五年间全市贫困人口下降了28.9%,“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武鸣县、横县、宾阳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横县、武鸣县、上林县、隆安县、宾阳县、马山县、良庆区、邕宁区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称号,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等城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县区发展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年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合作增强活力、驱动发展,不断集聚要素资源,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服务带动区域发展能力,城市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在全区率先建成机关绩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果丰硕,华南城、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顺利封关运行。全力服务好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服务和举办了中越青年大联欢、亚洲政党专题会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南宁)国际时尚博览会等系列重要国际活动,5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馆,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建成使用,“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与东盟及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及北钦防等区域的合作全面深化,多区域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民生改善步伐加快。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民生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到2010年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343亿元,解决了一批关系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实施为民办实事制度,连续五年每年实施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帮助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公益和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注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危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五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4.5万多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五年来,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事业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水平提升。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南宁孔庙等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大地飞歌”持续唱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蔚然成风,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等荣誉称号。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等重要体育赛事。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深入开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有效预防、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治市深入实施,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生、残疾人和老龄事业等其他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有效发挥。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连续4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绿城党旗更加鲜艳夺目。理论武装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十二大工程”顺利实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朝气蓬勃,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全 面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深入实施,全委会票决制度顺利推行。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改善和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无党派、各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发展和不断创新。“党组织服务年”“党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绿城党旗红”成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党建信息平台。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力度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按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南宁实际、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路子;二是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快字为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始终按照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始终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敢谋改革之策,敢行创新之举,推进全方位开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五是始终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心聚力,共同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六是始终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下去。

过去的五年,全市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共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有理由为首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班子接力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是中直区直驻邕单位、驻邕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积极参与、热心帮助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在向这一宏伟战略的中期目标阔步前进。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研判发展形势,正确把握发展任务,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

当前,我们面临良好发展环境和重大历史机遇。一是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创新集聚爆发,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有利于我市在开放合作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深入实施,更加关注和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明确提出要把南宁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三是我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期”,自治区党委作出了深入实施“富民强桂”战略的决策部署,要求我市在全区推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带头作用,支持把南宁培育成为超大城市,有利于南宁发挥比较优势、赢得发展先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四是我市经济连续多年平稳较快增长,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激发,在区域合作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今后我市继续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来说,宏观发展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国际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区域发展竞争激烈,使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从南宁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市现代化建设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国际化进程不够快,发展软环境不够优化,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在党的建设中,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较薄弱,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 律方面存在不足,等等。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全力抓发展的强劲势头,坚定不移地把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现代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到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稳步提升、在全国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排位居首、在西部省会(首府)城市排位靠前、在全国大中城市排位前移。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和创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中期显成效”目标全面实现,为实现长远目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道路。要立足南宁实际,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着力推动赶超型发展,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争当全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着力推动富民优先,坚持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实现发展转型并重、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并重、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与加快农村发展并重、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持良好生态并重、推动内生型发展与促进开放型发展并重、推进城市文明进步与提升民生福利水平并重,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紧紧把握“强实力、优功能、增活力、提品质、惠民生”这些重点和关键,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强实力,就是要坚持转型升级、做大总量,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以先进城市为标杆,努力追赶超越,建设经济结构更优、综合实力更强的城市。优功能,就是要坚持提升功能、拓展空间,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综合承载能力更强、区域带动作用更大的城市。增活力,就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推动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业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建设发展环境更优、内生动力更强的城市。提品质,就是要坚持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更加注重挖掘和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城市品质,建设更具亲和力、更富魅力的城市。惠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的城市。

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全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树立现代化意识,强化现代化思维,拓宽现代化视野,把握现代化规律,提高现代化本领,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奋力开创首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奋斗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方式、增实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努力在转变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要突出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项并举”,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建设“三基地三中心”目标,着力打造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总部经济基地、创意产业基地以及区域交流合作平台等示范带动力强的载体。更加注重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引导产业项目集聚、产业链延伸。积极培育产业发展主体,着力发展一批年产值10亿元级、50亿元级乃至100亿元级大型企业。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要振兴壮大现代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抓好南南铝铝合金板带型材、广发重工、五菱桂花专用车等重大项目,推动南车、北车等重大战略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发展铝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制糖、食品、化工、轻纺、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等若干领域形成规模和产业新优势。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业聚集区和增长极,推动服务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高端化发展。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业,推进江南、安吉、金桥以及空港、黎塘等物流园区和华南城、海吉星、大商汇等物流项目建设,打造提升一批特色商圈和大型专业市场、交易中心,推动商贸物流业融合发展,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促进现代金融业发展,吸引更多金融企业入驻,培育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咨询、创意设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形成服务业发展新优势。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建设五象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总部基地,吸引知名企业、机构入驻,打造区域性总部聚集高地。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努力构建区域性特色农业基地。要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糖料蔗、桑蚕、木薯、花茶、畜禽、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大力实施科技研发突破、创新型领军企业引进培育、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科技创新计划,力争在铝精深加工等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把南宁打造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全区自主创新的重要辐射源。

(二)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遵循现代城市发展规律,以超前眼光谋划城市长远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更加突出城市形态构建、品位提升、人文关怀,以城市建设引领、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要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推动城市空间向多元化、组团式转变,构筑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的南宁都市圈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设超大城市的要求,以五象新区建设为重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力争到2015年建成区用地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要全力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强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总部基地、“三馆三街”(即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美术馆、铜鼓博物馆和金融街、文化街、民族风情街)、体育产业城、文化产业城、国际物流基地、龙象谷旅游休闲娱乐园等重点板块,把五象新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环境优美、带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区。进一步完善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及功能区建设,启动建设吴圩空港新城,推动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互动发展。继续推进旧城改造,抓好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等区域的改造,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提升一片。重视城郊结合部改造建设,推进与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等有机衔接。按照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设中等城市的要求,重点发展武鸣、横县、宾阳三县县城,强化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形成具有更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次增长极。支持上林、马山、隆安三县县城及若干重点镇的建设,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小城镇。推进南北钦防一体化,引导建设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要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构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以南宁为节点的铁路通道建设改造和火车东站等项目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干线路网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南宁港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县“一小时交通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统筹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扩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供给能力。

要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维护,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人本化、法制化、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城乡风貌改造,营造清洁、整齐、美丽的城乡环境。深入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提高交通组织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

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注重保持生物多样性,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建设好青秀山、五象岭等森林公园和环大明山生态风景区,夯实生态安全屏障,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力争在全区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广应用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开采管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制糖、造纸、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构建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关停搬迁中心城区污染企业。

要深入推进“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是凸显南宁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要不断丰富内涵、提升水平,进一步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要深化“中国绿城”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农村、通道、水系、生物多样性“五大森林工程”,推进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村屯林围化,构建覆盖全市的绿色景观带,努力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满四季、花果飘香”的绿城风貌。加快“中国水城”建设,加强江、河、湖等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抓好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项目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提高水面率,形成环城活水系,建设“百湖之城”,打造“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将城市水系及沿线区域建设成为畅通无阻的行洪运输道、水清岸绿的滨水风景区、兴旺繁荣的经济文化带、人水和谐的生态休憩园,构建现代亲水城市。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要推进城乡规划、土地、金融、户籍、社会保障、基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加快兴宁区、良庆区及有关乡镇的试点工作,积累改革经验并逐步向全市铺开。

二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全市经济实力的重要着力点。要根据各县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坚持项目和产业支撑,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县域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创新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与中心城市需求配套的产业项目,吸引城市产业链向县域延伸。

三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抓好“百村示范”工程,统筹村镇规划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一批特色名镇名村。突出抓好水利建设,重点做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要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价格收益。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养业的规模效益。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把南宁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

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能力和培育文化需求,抓好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南宁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全市“县县有馆、乡镇有站、村村有室”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要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创意、文化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文化骨干企业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文化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影响力和知名度,把节会办精、办活,体现民族特色、大众特色,打造民歌艺术节产业链,推动内容系列化、传播多样化和运营产业化。办好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等节庆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抓紧建设南宁民族艺术基地等重要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引导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影响力。传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骆越文化、龙母文化、贝丘文化等文化遗产,注重保护和开发红色革命等邕城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深入挖掘和开发民族文化,凸显“壮乡”“民歌”等特色,打响“三月三”“炮龙节”等文化品牌,展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展示包容多元的国际文化,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内涵。发展充满活力的时代文化,适应群众文化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创新,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媒体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对提升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进城市文明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提升。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胆识推进改革开放,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激发动力、拓展空间,加快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跨越提升。

一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带动改革的有序、协调、整体推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等方面改革,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南北钦防合作重要事项先行先试,争当全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二是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筑合作格局特色鲜明、对内对外开放联动、集聚辐射功能突出、支撑带动发展有力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工出口基地及服务外包基地,打造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前沿高地。提高外经外贸水平,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支持东盟特色产品通过南宁口岸进口。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更多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和通关机制,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过渡升级。

三是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日韩、欧美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要深化与北部湾沿海三市的合作,加强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充分发挥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中坚和核心作用。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与桂西资源富集区合作。要深化合作内涵,加强区域经济、教育、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会议、文体赛事、展览等活动,将南宁打造成为国际活动的优选城市。要夯实区域合作载体,加快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领事馆区等涉外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外商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功能,营造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是注重改善民生。要着力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每年安排一批时间短、见效快、受益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努力建设充分就业城市。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保险、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严格公开、公平、公正分配,进一步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突出扶贫重点、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完善县区对口帮扶贫困县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贫困人口比2010年下降四分之一以上。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物价管理,建立完善救助和保障补贴与物价涨幅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在全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发展职业教育,办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邕江大学,支持在邕高校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和安全体系,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残疾人、老龄事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全力办好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群众体质。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帮教管控机制,努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服务,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坚持依法治市,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平安南宁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立健全社会心态引导机制,积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处置突发事件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

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避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坚持加强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增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理论知识、管理技术和实践经验,提高推动首府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要创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基层党员轮训、学习考核等制度,努力形成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勤于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发展党内民主,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决策表决制度,推行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制度。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深化和扩大党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确保我们的事业顺利推进,必须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求实创新、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南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防治用人不正之风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有序推动干部跨区域、跨部门交流。扎实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重视老干部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智力和经验优势,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考评机制,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评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深入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企业家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等“十一大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载体建设,强化人才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南宁挥洒汗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发挥作用全面覆盖。要深入开展“党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绿城党旗红,先锋促发展”等活动深入实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推行在农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流通领域、自然屯等建立党组织。强化社区党组织统筹管理职责,探索构建“网格化”管理、“社区联合党委”等运行机制。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国有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和其他领域党组织设置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强化基层党建制度保障,完善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五)坚持改进党的作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的事业成败。全市党员干部务必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坚决反对漠视群众、个人主义;始终坚持敢抓敢管、勇于担当,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始终坚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坚决反对故步自封、无所作为;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畏难而退;始终坚持顾全大局、团结共事,坚决反对狭隘主义、拉帮结派;始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侈享乐。强化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轻车简从、高效节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倡导讲实话、讲短话、讲新 话,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加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在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加强反腐倡廉学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六)坚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共促繁荣的强大合力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尊重和维护宪法与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各项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强宗教、台湾事务、侨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区域跨越 篇6

一、把握三沙市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

一是三沙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铺开。三沙市作为我国最南端的新建城市,面临着港口、码头、岸线等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通讯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科技、卫生设施和居民生活设施建设的重大任务。就目前而言,三沙市需要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探索风能、太阳能发电,提升通讯网络覆盖,改善岛屿金融环境以及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海南省海域面积广阔,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渔业资源相当丰富。但长期以来受船舶吨位小、补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海洋渔业相对落后,捕捞作业以近海为主。随着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三沙市将加快发展海洋捕捞、深水网箱养殖、苗种培育以及渔业加工四大产业,同时也将为全省远洋渔业和深海捕捞业提供生产补给和支撑服务。

三是揭开三沙旅游资源面纱。三沙市下辖西南中沙群岛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共由260多个形态各异的岛礁组成,热带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内外人士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三沙市的设立,使这些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得以对外开放,全省将形成以休闲度假、海岛观光及海洋生态旅游并存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四是启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石油367亿吨,天然气7.5亿万立方米,经济价值数十万亿元,能源储备可与中东油库“波斯湾”媲美。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原因,我国一直未展开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三沙市设立,为南海开发和服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南海开发以永兴岛为依托向南海纵深推进了一步。目前,以南海油气开发为目标,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已在海南省积极展开布局。

二、三沙市金融业发展滞后,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可能

三沙市行政机构所在地永兴岛,目前陆地面积2.1平方公里,为提升承载和支撑功能,三沙市将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高水准的金融服务,三沙市金融机构尚无力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撑。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三沙市仅有中国工商银行西沙支行和中国人保财险西沙支公司两家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西沙支行主要办理开销户、存取款、汇兑转账等基础业务,中国人保财险西沙支公司主要提供企业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两种业务。

二是金融基础服务设施薄弱。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设施较少,永兴岛2012年才安装使用自助存取款机。由于缺乏自助服务终端,全岛军民集中在一家中国工商银行窗口办理银行业务。

三是支付清算服务水平较低。由于网络稳定性原因,目前中国工商银行西沙支行尚未开办个人跨行转账业务。受交通条件制约,核准类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变更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十天。由于终端设备维护困难,岛内结算以现金为主,商户结算费率较高。

四是商业银行现金供应不便。根据运输条件和日常需求,目前中国工商银行西沙支行每2~3个月从岛外调入现金一次。现金库存紧张时,只能选择性地为客户办理现金支取业务。

三、金融支持三沙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目前,三沙市的金融机构少、金融业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功能不健全,亟待政策扶持和外部力量支持。

一是营造金融支持三沙市建设的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政贴息、奖励、补贴等方式,引导民间资金和银行信贷投资风险相对较大的产业领域。发挥财政资金在推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的风险补偿作用,以设立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等方式,分散信贷风险,推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参与信贷产品创新。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信息沟通,提高建设资金供需对接效率。

二是拓宽三沙市开发建设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广泛利用银团贷款方式为三沙市提供建设资金。支持港口、码头、岸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产品。支持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积极运用私募可转票据、高收益票据等适合海岛开发建设特点的直接融资产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组建政府牵头、民间参与的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完善金融支持三沙市建设的服务机制。加强对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通过银企签约会、融资推进会等形式,积极开展银企合作。开辟三沙市开发建设专项贷款,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健全三沙市开发建设的金融组织体系。根据开发规划和建设进程,抓住三沙市开发建设的时机,积极推动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于三沙市建设和南海开发。综合运用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全国和我省金融机构在永兴岛设立分支机构。

五是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为岛屿提供现代化的支付清算服务。加速培育企业信用文化,改善社会征信环境。通过传真方式对核准类账户进行审核,简化资料审核手续。适当增加商业银行现金备付金核定额度以及现金库存量,保证开发建设和生产生活对现金的需求。

四、 加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

区域跨越 篇7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新疆抓住战略机遇和发展契机, 利用资源、能源优势, 取得纵深发展骄人业绩。“十二五”规划期间, 中央将向西开放提升为国家战略, 大力支持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各省市积极援助新疆建设。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凭借其资源能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腾飞, 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但同时, 因地处中国西部边塞, 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多年发展中存在一些积弊问题, 给内地公众留下贫穷落后、沙漠荒凉、治安堪虞印象。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 国内各地区逐步以竞争与合作求发展, 在区域经济高歌猛进的过程中, 形象好坏影响着生产要素向着各自有利方向流动。“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形象好的区域, 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 许多人怀揣创业梦想, 纷拥踏至南方城市, 使其持续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支持。

区域形象并非“形象工程”。“形象工程”是沽名钓誉、劳民伤财、浮华无效, 标榜政绩的工程。而区域形象常因其重要而被高度重视。于个人而言, 良好形象可以拉近友谊、令人产生愉悦感;于区域形象则如一张名片, 它使投资者驻足, 旅游者留步, 居民怡然自得, 产生自豪感。

新疆区域形象有褒有贬, 但对东部公众而言, 因了解渠道有限, 信息传递不对称, 加上许久以来边疆印象, 造成了很多误解。在向西开放与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 新疆应主动出击, 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推进区域形象营销, 实施区域形象战略管理, 使新疆的良好形象跟随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让世界了解新疆, 让新疆走向世界。

二、新疆区域形象战略研究背景

1.新疆区域形象战略研究的理论背景

(1) 区域形象与战略

区域形象是指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秩序状况在广大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投射, 形成的综合评价和总体看法。

区域形象战略 (RIS) 又称区域形象识别系统是以设计和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区域营销策略手段。它由四个部分组成:理念识别系统 (MI) 、行为识别系统 (BI) 、视觉识别系统 (VI) 、文化识别系统 (CI) 。

(2) 区域形象对区域发展的价值

区域是各种资源的集合, 应该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区域。区域经营就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使其增值的过程。区域形象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 能够创造财富,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形象塑造一旦内化为区内公众自觉行为, 必然会把这种热情高涨与聪明智慧汇集到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进步上来。

2. 新疆向西开放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背景

新疆自古以来便有“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方贸易, 使新疆作为“中转站”形象地位颇为显赫。2010年5月,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 加大实施沿边开放力度, 在喀什成立特殊经济开发区, 加快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 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基地。

新疆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充分发挥新疆连接内地和周边国家的桥梁堡优势, 新疆区域形象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 不仅影响着吸引外来生产要素流入, 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还涉及我国的国家体面、关系着向西开放中的国家形象。

三、新疆区域形象战略定位

新疆区域形象战略定位是在分析、判断、识别新疆特色的基础上, 树立疆内外社会公众心目中应具有的形象地位, 以确定其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的过程。该定位根据吴必虎的观点可以分解为前期基础性工作和后期显示性工作两个步骤。

1. 新疆区域形象的地方性研究

(1) 自然地理背景。新疆位于西北边陲, 面积广阔, 资源丰富;周边与八国接壤, 边境线绵长;地形“三山夹两盆”特点明显;水土光热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生物物种种类繁多。

(2) 历史文化传统。新疆古称西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四大文明汇聚地只有一个, 那就是新疆。

(3) 社会心理沉淀。受历史沿袭、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新疆人的社会心理沉淀有鲜明的特征。新疆汉族人多内迁于此, 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经过多年的交流与融合,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新疆少数民族民风彪悍、热情奔放, 大多能歌善舞, 各民族普遍性格憨直, 为人豪爽, 热情好客。

(4) 经济发展水平。新疆将是未来中国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新经济增长极。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下, 经过多年建设, 新疆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已初具规模, 经济实力增强, 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2. 新疆区域形象的构成要素

根据新疆区域形象的现状分析和地方性研究, 本文提出“新疆形象”, 并以五个传播口号进行区域形象塑造, 即“美丽, 友好, 开放, 包容, 平安”, 以此来构建和谐新疆, 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 美丽新疆。新疆地貌多样, 既有广阔无垠的戈壁沙滩, 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天山南北风景秀丽, 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曾有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天山南北好风光”。美丽新疆的印象在上个世纪曾经深入人心, 享誉千家万户, 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来到新疆投身西部建设。

(2) 平安新疆。在东部地区公众眼中, 边疆地区、民族众多, 宗教冲突聚集。受“七·五”事件影响, 新疆良好的区域形象下降, 治安状况印象也令人堪虞, 这与信息传递不对称有关, 造成大众误读。但实际上, 新疆的治安在全国名列前茅, 建设平安新疆事关百姓福祉与安居乐业。

(3) 友好新疆。很多内地公众认为新疆人不友好, 其原因在于有那么一小撮人流窜在车站小巷, 做一些苟且之事。总体而言, 新疆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 多数汉族人原籍各省而内迁过来。新疆人不仅友善, 而且好客。

(4) 包容新疆。新疆居住着49个民族, 三大宗教云集, 四大文化汇聚, 造就了复杂状况。各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 暗藏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本就敏感, 解决之道在于沟通, 而不是冲突;在于平等交往, 而不是相互歧视。新疆应该是包容的, 能够让各个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相互包容, 彼此容忍,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5) 开放新疆。“落后封闭”曾是东部公众对西部的认识, 但随着交通工具逐步发达, 火车提速、飞机便捷, 已经拉近了东西部人民之间的距离。在向西开放的环境下, 沿边口岸开放, 新疆应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 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大批人才来疆投身生产建设。

四、新疆区域形象传播与提升对策

在传统观念中“酒香不怕巷子深”, 认为好东西即使不宣传, 也可以流传大街小巷, 但不要忘记“好事不出门, 恶事行千里”, 所以应做好做足宣传工作, 主动扭转负面形象, 将良好的新疆形象展示于公众面前。

1. 媒体正面报道。

通过媒体对援疆及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或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人物事迹等进行宣传报道, 倡导爱国爱疆美德, 弘扬新疆文明形象。在充分发挥本地媒体作用下, 还要善于借助疆外媒体之势, 以他人之口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2. 公众传播途径。

疆内公众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参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各种提升区域形象的活动, 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知晓权和传播权, 向疆外公众身体力行地宣传新疆形象、展现新疆魅力。

3. 企业品牌创建。

新疆企业走创建品牌之路, 可以重塑新疆形象。新疆本土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名牌居多, 出现许多地理标识, 如新疆棉花、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等等。在企业创出名牌的同时, 也为新疆形象打上了很好的名片效应。新疆企业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取得客户信赖、赢得市场竞争。企业好口碑就是新疆好口碑, 新疆好形象也会为企业创造优良的社会网络环境。

4. 政府形象公关。

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或重大负面问题及时向公众公布, 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络等媒体传播, 正确引导舆论监督, 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以维护新疆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德业.区域形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2]张慧文.浅淡西部地区形象与西部经济发展.哈尔滨:北方经贸, 2002 (12) .

[3]吴艳.立足本土文化塑造民族形象.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4]吴必虎, 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长沙:经济地理, 2001.21.

区域跨越 篇8

►►一、以沿海经济强市建设为目标, “加快西部大开发”, 加大投资资本, 加速建立高新区和渤海科技城

营口市区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老城区发展比较早, 经济活动比较集中, 西部临海, 开发比较晚, 大部分地区是荒芜地区,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营口市开始规划辽宁渤海科技城, 按照省委、省政府“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要一年见成效, 三年大变样, 五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高新区的发展规划, 利用沿, 海废弃的滩涂、盐碱地, 建设港口, 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 扩大城市经济规模, 推进城市化进程。高新区基础设施总投资5亿元, 起步区外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总投资约10亿元, 2011年春季将全面开工建设。高新区科技城的建设正在有计划地推进, 起步区内地上建筑工程全面启动, 政府投资拟建设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总投资6.5亿元, 其中辽宁渤海科技城展示厅已经完工, 研发中心A、B已完成桩基工程, 孵化器7栋楼主体框架工程完工;项目单位投资拟建设总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 总投资20亿元。已开工的重点工程有: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营口孵化基地 、北京联合大学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能源研究所和营口恒新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项目。高新区科技城基础设施完善, 工程质量很高, 环境规划优美, 结构合理, , 规模适度, 利用了土地资源, 也保护了环境,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呈现了一座崭新的城区, 更有利于吸引外资、人才、技术和信息, 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二、把引进项目同产为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合理引导外资投向, 实现产为长级, 大力发展亲兴产业, 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营口港区区位优势明显, 是东北最近的出海口, 营口高新产业基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沿海优势, 提高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水平, 提高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 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 加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2010年9月营口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园区 向以自主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华丽转身。营口高新区以资源优势为依托, 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外向型产业, 上新项目、建新工程, 实现科技合作研发, 实现从传统产业时针区向新兴产业集聚区、先行区和科技研发样板区的功能功能转变型。2010年, 高新区已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60个, 总投资91.13亿元, , 其中新建项目47个, 续建项目13个, 亿元 以上项目15个,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全区共有种类项目61个, 总投资87.06亿元, 其中已开工项目, 12个, , 签约项目21个, 在谈项目28个.。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 瞄准科研院所和“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服务于营口辽宁沿海经济带, 建设以国家级工程中心为主, 的包括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科研企业在内的科技研发总部基地, 预计全年引进项目40个, 入孵科技型企业 50户, 总投资2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改选传统产业项目20个, 实现投资20亿元。营口市政府掌握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动权, 利用引进高新技术, 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了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形成了资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体系, 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带动了经济新的增长点, 提高了营口沿海产业带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挥好高新产业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实现营口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跨越, 实现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率先崛起

营口高新区按照产业集聚, 规模发展的要求, 增强了科技研发, 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 扩大了合作开发对经济集聚化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具有引领作用, 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发展理念, 发挥区域优势,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选、发展成为具有经济优势、技术优势, 结构优化, 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基地, 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使其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增长区具有重要作用。营口高新区北海新区的建设, 推进了滨海大城市的建设, 营口高新区依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面落实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规划, 正在加快发展, 努力把高新技术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区, 科技研发产业样板区, 充分发挥高科技含量和区域优势, 营口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 营口正把握信发展机遇, 搞好发展规划,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发展, 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引领作用, 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使营口高新产业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率先崛起。

摘要:辽宁营口高新区濒临渤海, 具有临海优势, 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是渤海黄金海岸的“中国的新硅谷”。营口正在打造成科研集散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吸引外业资本和高科技人才, 正在建设具有活力和独特魅力沿海经济产业带, 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营口高新区依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面落实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规划, 正在加快发展, 努力把高新技术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区, 科技研发产业样板区, 充分发挥高科技含量和区域优势, 营口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 营口正把握信发展机遇, 搞好发展规划,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发展, 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引领作用, 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使营口高新产业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率先崛起。

区域跨越 篇9

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对于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宁波来说也是如此。1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推动相对欠发达地区跟上全市发展步伐,以乡镇为区域基本消除面上贫困和欠发达状态,不仅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各级党委、政府重大的政治责任,更是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的必要举措。

为推进相对欠发达区域2(简称为“16+3”区域)的发展,遵循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农村扶贫帮困工作思路,宁波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从2001 年起,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帮困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十一五”规划期间,为进一步推进扶贫项目深入开展,又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区域对口协作帮扶活动的通知》等实施意见。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宁波“16+3”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显著提升,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能力和潜力不断加大。但总体上“16+3”区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制约因素仍较多,而且,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相同的扶持政策在不同的乡镇效果却有可能大相径庭,因此,该如何因地制宜,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类指导,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用成为现阶段关注焦点。鉴于此,课题组采取村民访谈、村干部调研以及主管部门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政府各类帮扶政策在不同区域做法和实施成效,挖掘成功案例和失败典型,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结合区域资源现状,提出扶贫政策优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宁波相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发达城市推进相对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指导。

二、具体做法与实际成效

回顾十余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针对相对欠发达区域的扶持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与式扶贫,逐渐从“救济式”分钱分物向“开发式”政策配套扶持转变

从2001 年起,在原扶持的贫困乡镇全部达到脱贫目标的基础上,宁波市帮扶重点从贫困乡镇逐步向贫困村、贫困户转变,扶贫帮困工作以扶持薄弱村、贫困村、生产型贫困户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进村入户。该阶段扶贫特征为“参与式扶贫”,帮扶方式逐渐从救济式的分钱分物向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转变。

首先,政府每年通过安排一定的脱贫资金,重点支持其欠发达地区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选择当地适宜的项目,通过注入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对山海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开发。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产业技术改造、建立农产品商品基地方面,主要以资金支持为主。其次,在人口、劳动力下山转移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脱贫攻坚资金,重点实施下山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助。第三,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侧重于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公共服务支出较少。第四,在对农村弱势群体实施救助方面,大多也是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如发放农村社会临时救助资金,向农村五保困难群体支出供养资金,提高五保供养率。对于困难群体实行门诊、诊疗和注射费、护理费和手术费的减免政策,实为变相的资金补助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在该阶段采用“分钱分物”手段之余,已逐步开始探索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如在产业扶持方面,拨给贫困村调剂使用建设用地指标,鼓励薄弱村、贫困村在规划指定的城镇和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或经营性用房,培植稳固的村级集体收入财源开发。通过这些造血式的政策配套扶持手段,有些村级集体经济找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如将特色农业与当地旅游业相融合,成为山区、海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覆盖面不广,方式较为单一。

据统计,列入市级帮扶的经济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 年的2 906 元增加到2006 年的4 667 元,每年平均以8.5%的速度递增;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初步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多数通水电的目标;标准海塘、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绿化造林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初步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与福利、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的目标。

第二阶段:进村到户,开发式扶贫为主,资金支持为辅

为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宁波市政府于2007 年4 月份出台了31 号文件(即甬政发[2007]31 号《关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扶持欠发达镇乡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16 个镇乡和余姚市东南街道茭湖片、宁海县跃龙街道水车片和黄坛镇双峰片。该阶段性帮扶工作已由乡镇转入“进村到户”,工作重心以开发式扶贫为主,辅以资金支持手段,即以“造血型”对口扶贫为特征。

与第一阶段参与式扶贫方式相比,第二阶段“造血型”的扶贫方式则更有针对性。如在产业扶持方面,对耕地、林地集中流转期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的农户,分别按每亩50 元和30 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欠发达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养殖基地的企业,根据其投入规模和带动效益给予不同的补助;在基础建设方面,对欠发达村村内道路、小型水库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村联网公路”工程基础上,由交通部门安排资金,加强对欠发达村村内“泥巴道路”的改造。同时,加固扩容有供水职能的小型水库,对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补助标准。对达不到农村环境整治要求标准的村级卫生室,由卫生部门补助运行经费;在对低收入农户帮扶方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推行了“一户一策一帮扶”的扶持措施;按照不同档次、不同比例的原则,使用政府专项民政医疗救助资金对因病致贫低收入农户进行补助。针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受灾户分别通过自筹自建、购旧房、修破房的形式,逐步解决低收入农户住房困难问题。

“开发式”扶持政策成效显著:一是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得到完善。逐步建立以市为统筹、县负总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扶贫政策文件,帮扶工作由乡镇转入“进村到户”。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完成山区、海岛及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的农民移民搬迁10 498 户、29 639 人,拆并自然村271 个,搬迁移民基本实现安居乐业。启动实施住房救助工程,6 000 多户低收入农户在该项工程中受益。实施机耕路和村内道路援建工程,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倾斜。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实施一些特惠措施,有效开展了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社会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收入农户生活状态。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10 年“16+3”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598 元,比2006 年增长41.37%。

第三阶段:区域对口协作帮扶,以提高民生水平为主

2011 年12 月,宁波出台了《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区域对口协作帮扶活动的通知》等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动员慈溪、北仑、鄞州、江北、江东、海曙、镇海以及余姚市强镇对口协作帮扶“16+3”区域。这一阶段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措施以提高民生水平为中心任务,更加关注效率、公平和民生水平的提高。在产业扶持方面重点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加大对绿色生态环保优势、示范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以引进资本或合作参股的形式开发项目,打造专业化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功能,挖掘区域内山水、人文、自然资源内涵及综合优势,优先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积极探索“景区+ 农家乐”联动发展模式,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环境。1另外,创造性地提出将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通过人口迁移引导农田、林地流转和集中连片开发。对集体经济扶持力度也开始加大。包括通过统一组织开发项目来开发厂房和三产用房,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城镇和工业区异地置业,稳步配置和增加村级集体物业经营资产,以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包括通过集中资金、土地资源统一组织合作开发项目。市级在专项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1 500 万元用于村级运行经费及增强造血功能项目补助。

依据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要求,重点扶持建成区、中心村、特色村和集中居住点,整体实施房屋立面、道路饮水、垃圾处理、村庄绿化、村内河道、村级便民中心等内容的建设,力争欠发达地区村庄集体面貌的改观。同时,资金的安排较为合理,体现在使用专项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9 000 万元,对60 个左右村的村庄整治建设按中心村、全面小康村、特色村、规划保留的一般村分档实施特惠制补助。

提升低收入农户收入和保障水平方面,对区域内已建立的低收入群体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建档立卡、分类指导。将低收入群体引到相关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来料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业态以带动就业,对低收入群体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继续落实惠农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支持保护政策,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让更多农户通过直接补贴获得转移性收入。

三、典型案例

从2001—2013 年,为推进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采取了“参与式”扶持、“开发式”扶持、到“区域对口协作”方式扶持等政策,“16+3”区域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截至2012 年“16+3”区域人均纯收入8 581 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陆埠、大岚、四明山、鹿亭、茶院人均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村级经营性收入平均18.35 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鹿亭、胡陈、深甽、前童、高塘岛五个乡镇增长率超过60%。

同时,调查中发现,政府所推进的扶贫项目中,由于实际操作方面的局限性,实施效果并不一致,即同一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有些区域收效显著,有的区域收效甚微。宁海黄坛镇里天河村与奉化溪口镇东姜坑村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就是一个证明。

(一)绿色产业中不断壮大的里天河村

通过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政策。

黄坛镇里天河村地处白溪水库上游,全村共有305 户,896 人,其中外出创业务工人员229 人。里天河村有耕地271亩,山林11 045 亩,承担着水源地保护的涵养林建设任务。近年来,依靠森林资源优势,村两委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积极引导当地村民由传统的农田耕种为主向香榧等经济林规模种植转变,使经济林面积逐渐扩大,到目前,有茶叶150 亩,毛竹2 500 亩,香榧1 112 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上升,2012 年实现村民人均收入9 500 元。

首先,该村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里天河村位于双峰山区。该山区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拥有山林面积120 948 亩,海拔为200 米~800 米,是一个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较适合香榧的生长,而且双峰山区原本就是木榧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现仍存有野生木榧千余株。近几年,村里经过集体考察,将原为主导产业的梨树基地改为香榧基地,村里还将附近100 亩产出率不高的山林进行了林相改造,改种香榧,专门雇员管理,鼓励村民种植香榧。目前,里天河村利用山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茶叶、毛竹、香榧等,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香榧基地,至今已拥有香榧种植面积1 112 亩计5 万株,是宁波市最大的香榧产业基地,其中村集体335 亩,人均香榧种植面积达到1.4 亩。

其次,投资资金的保障。长期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有效的积累机制,村集体年可用资金达到35 万元,在维持基本运营费用的同时,还发挥了对村里主导产业的扶持、管理、服务保障功能。

第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兼顾。该村主要的产业茶叶、香榧的种植都属于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产业,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或重金属超标现象,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对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村里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逐一破解。如针对里天河村交通设施发展比较滞后的问题,村里积极开展机耕路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杨染自然村至大罗塘全长2 公里、宽4 米的资源型机耕路,沿线可开发香榧基地900 亩。2012 年又新建了2.5 公里的资源型机耕路一条,不断扩面增量。针对香榧种植人才的缺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香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如村里积极与宁波市林业局等单位结对,带领香榧专业户到诸暨枫桥等香榧产区取经,并邀请浙江林学院教授等专家到村讲课,培养了一批本村的种植专家;针对产业链不够完善的情况,村里还建了香榧加工中心和上百亩香榧苗圃基地,定期收购村民的香榧。为了将香榧产业与市场对接,村里加大了香榧的标准化生产,不光配置了加工香榧的流水线,以高价收购香榧,还成立了专门培育香榧树苗的公司,节省村民到外地购买种苗的时间,里天河村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香榧产销一条龙。

目前香榧已成为里天河村人均收入的“半壁江山,随着香榧从幼林期不断走向始果期、盛果期,该产业成为里天河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该村分别被省、市、县林业部门授予林业产业特色村。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2012 年销售产值达366.6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 000 多元,比未种植香榧时翻一番。

(二)依然困境中的东姜坑村

奉化市溪口镇东姜坑村地处四明山腹地,现有农户157户,人口633 人。山林总面积3 920 亩,耕地面积143 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6 万元,主要来源于扶贫款利息、村集体花木销售、村级闲置房屋出租款。而刚性支出达14 万元,包括干部工资、电费支出、保洁支出、办公经费等,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基本运营费用不足,其管理服务保障功能不能得到发挥。

2011 年“区域对口协作”扶持政策规定加大村级运行经费补助额度,每村运行经费达到10 万元,要求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集中资金、土地统一组织合作开发项目,集中开发标准厂房,有效配置村级集体物业经营资产等。但具体实施到村庄,又因为自然条件制约、生态保护限制、产业人才外迁等多方条件缺位的困难,使得政策的效益大打折扣。

首先,自然条件的制约使得开发项目落地难度很大。东姜坑村地处偏僻,建造物业用房、标准厂房缺乏优越的区位条件,寻找合适的项目难度很大;该村又地处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内,如果要引进工业项目,又要服从景区总体规划,难以统一;二轮土地承包后,村集体预留土地偏少,拟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增加指标,又受到该政策需优先满足本镇(街道)农村建设用地、工业的需要,难以落实。

其次,投资资金的制约。长期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机制,多是一次性投入,随后带来的集体收入一次性消耗完毕,缺乏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往往碰到好的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只能眼睁睁地丧失发展的机遇。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弱,正常运行经费即使通过财政补差,扣去应付的刚性支出,仍然停留在低下水平。村集体只能依靠向上争取扶贫款和结对单位帮扶来拓宽集体收入来源,缺乏创新发展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开发。

第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冲突。东姜坑村地处“生态屏障”地区,在执行产业政策方面受环保约束更严,自身发展所需的环境容量相对更小。该村村集体以及家家户户村民都种有苗木,包括樱花、红枫、茶花等。其中,花木是集体经济的大头,占了约2/3 的年收入。但种植周期只有五年,如果对花木进行频繁移植,会破坏当地的土地植被,危及城市的饮用水安全。显然,扶植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时,如果不注意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会引起土地贫瘠化、水源地污染等后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限制了大型养殖业、工厂的进驻,选择的其他项目少了,同样制约了经济发展。总体来说,产业集聚、资金集聚的规模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难以在该村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压力仍将十分明显。

第四,建设人才的制约导致一些建设中的项目无法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中青年主力军外出打工,东姜坑村发展缺乏后劲力量,科技力量不足,缺少人才和专业技术指导。该村的花木产业起步较早,在业内已有些许名气,但主要处于产业初级阶段,花木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无法提升产业的层次和附加值。目前的花木销售主要依靠外来采购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自己的营销人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尚未建立全面的营销网络,品牌意识不强。

从里天河村与东姜坑村的对比中看出,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自身先发优势缺乏、发展模式传统、集体资金积累空白的原因,还有生态环境限制、产业人才外迁的因素,导致这些地区产业、资金集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难以形成。除此之外,农村集体经济实际上承担了过多的农村社会职能,面临财政实力薄弱与民生保障加强的双重压力。主要体现在集体刚性支出承担了多项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福利开支,包括补助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卫生保洁、治安民防、绿化养护、路灯照明、村级道路、基础设施维修、生活饮水、办公室、卫生室、活动室和便民服务点等各种开支。这些开支成为集体经济的一大负担,而村民对建设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政策优化建议

(一)因地制宜,按主体功能定位错位发展

即一村一策,寻求合适的发展领域、投资项目和经营模式,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来源。鉴于宁波欠发达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敏感区、水资源、森林资源保护区等的现实,在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时做到: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环境容量划定生态控制线,分成适宜—限制—禁止开发三个主体功能区,发挥其原有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功能。 其次根据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对具有山海资源欠发达村,可以采取自行开发、资源入股、使用权转让的方式来发展海塘养殖、特色种植、小水电等产业。对具有人文资源优势的欠发达村,可拓展红色旅游、花卉观赏旅游、农家体验旅游等休闲旅游产业。再者在加强农田保护的前提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名优特色产品,构建竹类、茶叶、花木、果树等多元化农业体系,以避免某些项目受到环境制约时产生的消极影响。

另外,生态保护区域因承担着诸多生态效益功能,与开垦耕作的矛盾突出,可供当地农民耕作的土地较少,对那些扶持产业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有冲突的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应继续落实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财政资金获得应与该区域承担的生态环保任务直接挂钩,对需要生态保护的欠发达区域倾斜,向保护生态的村民给予财政补贴,使之自觉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体。可由居住在生态保护区域、积极参与并履行保护生态资源职责的成年村民向村委会申请,根据生态区位、天然林及水源涵养林分布、国有林地与集体土地比例,农民收入等因素来拟定补贴区域和标准,报上级部门审定。当前,首先要逐年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提幅不能小于经济指标的增长和社会其他补助(如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的增幅)。

(二)挖掘潜力,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

随着城镇化的日益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遗留的宅基地、“空心村”、废弃山塘渔塘也日益增多。各级政府可以利用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的契机,拆除空心村,迁并自然村,进行宅基地的整理。同时开展农地改造升级、土地垦造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的使用面积,对宅基地进行复垦,获取非农建设用地折抵指标。对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项目内农村住房集聚、公共设施配套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需要,节余指标纳入交易市场,土地出让金收益全额留给所在镇(街道)、村,用于农民身份转换的保障支出和基建投入等。这样,就将拓宽集体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与美丽幸福新家园建设、中心村建设两者相结合,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其次,对于农业副业化、兼业化和小型化经营的村庄,可通过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补助的方式,鼓励当地的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参加小块种植、散状经营的耕地林地集中流转。这种土地流转模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有助于这些组织发展“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促进土地集约、资金集中和技术更新,从而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三)税收优惠,切实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

允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免缴村级工程建设的部份税费,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方式返还集体;将租用村集体土地开办的企业的税费收入(指房产税、营业税地方政府所得部份)按一定比例,以公共设施建设补助方式返还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建设居住小区所需自来水、有线电视、供气等市政设施安装,有关部门应根据农民建房有关政策给予优惠。

(四)增加预算,扩大公共财政农村覆盖面

区域跨越 篇10

现代物流已从最初的“物的实体流动”发展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形式运动过程或相同形式的两次运动过程都要有暂时的停顿,而一次暂时停顿也往往联接着两次不同的运动,物流过程便是由诸多的“运动———相对停顿———运动———相对停顿”所组成的网络结构。

所谓物流节点就是物流网络系统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是物流综合服务功能的空间集聚载体。在现代物流网络结构中,物流节点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此,研究物流节点及其价值作用既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以往的重要所在,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然要求。

建设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从区位上看,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区域范围内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交会点,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海、陆、空运输条件;从功能上看,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应具有较为发达的现代物流业,能够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具有运输、仓储、中转、分拨、配送、货代、加工、信息处理等综合服务功能,是大规模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从作用上看,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应具有较大的吸引和辐射范围,对全省甚至全国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顺畅链接和高效运行都具有全局性作用和影响。

1.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已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物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有明显提高,物流业对第一、第二、第三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日趋凸显,物流业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较之省内大多城市,虽然清远具有相当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但其物流业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其他城市,而且也滞后于其他产业,以至于清远区域内工、农业产品,如清远城区的建筑陶瓷、英德的水泥以及大量的农副土特优产品等所需的运输、配送、仓储、加工等物流业务大都由珠三角或省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而清远本地的物流企业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还处于分散经营、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状态中,既没有建立起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的大型的物流公司、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更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在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清远完全有必要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发展壮大物流企业,以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既能够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工业、商业、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从而促进清远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性地发展。

2.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较低是清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提升产业结构是清远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商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增强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可以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因此,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合作共赢。清远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南靠作为中国制造基地之一的珠三角核心区的广州和佛山,距离广州白云国际空港30公里,西邻属西部开发省(区)的广西,北部接壤同属中部省份的湖南、江西;较之省内其他城市,清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连接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大市场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强大的空港、海港运输能力,加之拥有便利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地通关优势,清远完全可以利用纵横交错的陆地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网络以及海空运输等优势积极打造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和桥头堡阵地,建立承外启内、南融北拓、双向共赢的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南北双向吸附能力和辐射能力,并在南北双向的资源配置中大幅提高清远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泛珠三角”空间区域范围内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对外服务功能,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SWOY分析

1.优势分析。众所周知,虽然清远的现代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而且发展也相对缓慢,滞后于其他产业,但清远区域内却拥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诸多优势和有利因素,主要表现为:(1)市场定位优势。近几年,清远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旨在进一步推动清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头堡”战略,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结合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出入自如的重要基地,可见,“桥头堡”战略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旅游、文化等丰富内涵,具有多方面影响力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目标。“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抢占时代发展先机,把本区域打造成为商贸流通的重要通道、交通的门户枢纽、竞争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区域性的物流节点城市。(2)区位地缘优势。清远位于粤湘桂“三省通衢”之咽喉部位,同时又处于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是广东与内地市场相连接的重要经济走廊,是接受港澳和“珠三角”市场辐射的前沿阵地。清远一头紧靠珠三角核心区,并与省会广州为邻,一头接壤国内市场腹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承外启内,完全有条件成为珠三角地区和广大内地市场主体融合交流的“桥头堡”,形成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格局。(3)交通网络优势。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力度,随着“五纵四横,一江、四轨”交通网的完善以及县县通高速等目标的实现,清远基本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广清连高速为主骨架,以106、107和323国道为主干线,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为主动脉,以大、小北江黄金水道为主航道,以清远火车站、武广高铁站、广清轻轨站、清远港为主枢纽的连接大小城镇、覆盖广大乡村的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真正实现与珠三角及周边县市的无缝对接。并形成大市区环城高速公路,这将为清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对清远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4)产品资源优势。清远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通过实施农业品质、品牌“双品”工程,已形成一批优质蔬果、“三鸟”、有机稻、水产等较具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清远正以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和生态化,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转变。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众多的土、特、优农副产品,数量庞大、品种齐全的各类工业品对清远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资源保障。(5)成本要素优势。清远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低廉的物价水平等经济因素,由此决定了清远的土地供给能力较强,可持续发展空间大,要素成本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广东省职业教育基地落户于清远大学城,未来几年将有十几所省内中、高职院校进驻,不仅能为清远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相对于珠三角及其他城市来说,其用人成本也是相对低廉的,具有明显的成本要素优势。

2.劣势分析。(1)清远的物流业起点低、起步晚、发展慢。清远市是粤北山区市,商品经济不发达,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在发展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偏差和倾向,加之政府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致使清远的物流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传统物流所占比例大,物流资源较为分散、整合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效率优势,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和特色服务,区域内物流企业竞争力较弱,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和服务水平较低,无法聚集大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客商流,从而制约着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2)清远的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建立,物流设施布局不合理。发展物流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从硬环境来看,虽然清远的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交通运输网络日益优化,物流节点逐年增多,但清远的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物流设施布局也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政府对整个现代物流体系的协同规划与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第二,缺乏具有较大辐射范围和较强影响力的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从软环境来看,虽然清远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均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经营处于粗放式管理,缺乏必要的服务规程和标准,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信息系统还不完善,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较弱,仍然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交流平台,缺乏信息传递、处理、共享的渠道。(3)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的物流供给不够,是制约清远市物流发展的主要矛盾。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物流需求和释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比例较大;物流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一些即时需求、特色需求、物流一体化需求满足率不高,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够并存,物流资源短缺与物流服务质量低并存。物流资源种类和流向不对等、不平衡也制约了清远市物流业的发展。(4)清远的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清远的物流企业中,从业人员大多具有高中甚至以下学历,只能从事简单的物流作业活动,如搬运、装卸、保管、包装和简单的加工,拥有驾照的也只能完成一般性的运输、配送任务,至于物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库存优化控制与管理、现代物流装备的使用与维护、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提升等要求较高的工作却难以胜任,势必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到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影响和制约清远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1.提升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重要性的认识。与现代物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相比,与清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特殊意义相比,社会各界的认识还不统一、不到位,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仍有进一步加强提高的必要。通过普及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加强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和教育,制定并健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的各项考核制度,来提高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清远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对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协调规划和共建步伐。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就要统筹谋划清远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要准确,发展思路要清晰,与其他行业、周边城市的联动效应要强,尤其在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区域一体化框架下,清远要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应加强区域内的沟通与协调,共同规划并建设“大物流经济圈”。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区域物流规划协调、执行力度,健全区域物流市场合作机制,构建功能完善的区域物流体系,促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与布局,共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打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快区域物流标准体系实施的步伐,共同培育区域物流所需人才,来加快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共享区域物流发展成果,同时也解决清远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促进清远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新发展。

3.加大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扶持的力度。(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清远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关于《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强调指出:加大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着力降低物流成本。落实和完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依法供应物流用地。目前,清远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必然腾出大量的土地或厂房,倘若集中用于建设专业或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则能够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辐射范围和规模效益,有利于推进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为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对规模以上企业新购置的车辆可予以财政补贴,对物流企业缴纳的税金可享受减免或返还等政策上的优惠,通过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大对物流所用车辆的管理,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2)加大财政、融资支持力度,促进清远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第一,可设立清远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基金,基金来源分成两部分,主体部分由政府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重点物流项目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辅助部分由行业协会按物流企业经营收入征收一定比例的费用以及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三部分组成辅助基金。第二,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放贷款。第三,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基金向物流业倾斜。第四,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

4.要形成物流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继续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物流企业、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模式;其次,要鼓励国际、国内物流企业与本土物流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引导国际、国内物流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与本土企业共同投资物流项目、合作开展物流业务,不断提高本土物流企业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5.加快对现代物流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不应该把它单纯理解为隶属于某一个行政区域的区域性城市,而应理解为具有一定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物流节点,一个在社会物流甚至国际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强大作用的物流节点,要建设这样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不仅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也需要相应的软、硬件环境的提升和支持。

6.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要有现代产业发展作为基础,需要有强大的产业群体支撑,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业,也就建不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

清远不仅地域面积最大,也是一个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土地、农林资源,有利于形成综合性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清远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清远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清远要充分利用靠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和周边省、区转移的时机,吸纳和承接珠三角及内地企业向清远地区转移,通过吸纳承接珠三角的“高、大、优”企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把清远建成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所谓“高”,就是积极承接高科技企业和高端技术;所谓“大”,就是引进、承接规模大和竞争力强的企业和项目;所谓“优”,就是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名优产品和名优品牌。通过培育清远本土独具特色的商贸物流品牌、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做大做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积极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7.健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等制度体系。一方面,要结合清远现代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际,不断完善、充实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有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和清远物流业发展形势的变化特点,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规划,形成由市级政府规划为统领、市级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相关规划为支撑的科学完整的清远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体系。

8.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重视物流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清远的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相对缓慢与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低和物流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是密切相关的。清远要在量、质两个方面同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就需要重视实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程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在人才的总量、素质、结构、分布上做好中、长期的规划。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政策,搭建吸纳人才的平台,不仅要重视物流技能人才的引进,也要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不仅要引进物流科学方面的人才,也要引进管理、工程、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为清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2014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04-10)

[2]殷辉,张砚,李道芳.我国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发展的统计评价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3)

[3]王项,刘刚.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物流绩效分析---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所在的省市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0)

[4]王俊波.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及节点城市选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

[5]何宽,朱长宁.物流节点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需求量的测算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物流技术,2013(12)

上一篇:形式背景论文下一篇:学生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