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园林

2024-07-21

历史园林(共8篇)

历史园林 篇1

材料是人类从事建设活动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 随着人类建设经验的积累, 创造力的开发, 对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中西方园林的发展都经历了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

一、中国园林

1. 殷周时期的园林

在中国古代的殷末周初时期, 筑台所用的夯土技术, 从原始社会到夏、商以来已有相当的水平, 而且还可在土台外包砌石头加固。

殷墟里不仅基础是夯土所成, 而且还有巨大的石柱础。同时出现了铜质的柱垫, 起取平、防潮、装饰的作用, 在商朝的后期已经有了相当大规模的木构架建筑。

西周早期家中使用了陶瓦, 砖的使用略迟于瓦, 陶砖多为大块正方型, 也有长方形, 战国时期出现了陶制的水管。西周早期已经有了散水的做法, 有用稍微硬化的土质的, 比较常用的是用卵石铺砌。道路大多采用硬土路面外, 也有铺石材的。

2. 秦汉的园林

秦始皇一统天下, 开辟了上林苑, “筑土为蓬莱山”, 开创了人工堆山的记录, 这一最早的人工假山是土山。

行道树在秦代也出现了, 在甬道中种植了行道树。夯土工程在秦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巩固, 陶制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大大推动了秦代建筑水平的发展, 有陶砖、陶瓦、陶制水管和漏斗。石材也开始出现在建筑中, 但数量不多。金属材料中使用了铜和铁, 建筑中第一次出现了铁钉。

东汉时期, 在汉武帝扩建的上林苑中, 天然植被丰富, 同时也种植的大量的人工植被, 还有从南方移栽了不少的植物。

在东汉洛阳城, 园林中开辟了公众水体, 因水成景, 促进了园林理水技艺的发展。西汉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私家园林。到东汉时, 有郊野的庄园已经有了园林化的经营, 呈现朴素的园林特征。

汉代的木构有了长足的发展, 出现了斗拱。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建筑技术上, 木结构的梁架、斗拱已日趋成熟, 木构建筑已经完全取代了两汉时期的夯土台榭建筑。宫殿的屋面开始使用琉璃瓦, 砖塔的出现是砖结构技术进步的标志。同时, 观赏植物的栽培也比较普遍了。

筑山理水的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开始有了用石来砌筑水池驳岸的做法, 开始出现单块美石的特置, 亭在这一时期被引进作为园林的点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材料上主要是砖瓦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金属材料的运用。

4. 隋唐的园林

唐代国力昌盛, 传统木构建筑日臻成熟, 具有完善的梁架、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装修装饰。观赏植物的移植栽培、驯化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培植了许多珍贵品种如牡丹、琼花等。

园林建造中, “置石”已经出现, “假山”一词开始出现在园林营造中。园林的理水, 除利用地下泉眼得水外, 更注重引活水入园。

5. 两宋时期的园林

在两宋时期, 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品石已成为普遍的造园素材, 在江南已经出现了专门叠山的技工, 成为“山匠”或者“花园子”。材料方面, 砖使用的范围更广泛。还有了琉璃砖瓦, 出现了够构件的标准化和镶嵌工艺, 以及预制贴面砖。

6. 元、明、清的园林

元、明、清的园林是在两宋的基础上承传和发展, 夯土和砖结构技术都有了更高成就。清代的中后期, 圆明园中引进了大型喷泉——“大水法”以琉璃做各种欧式纹饰, 也独具特色。

二、西方园林

1. 西方古典园林

古埃及的园林大都采用几何式构图, 以水渠划分空间, 水渠的驳岸通常用花岗岩和斑岩砌筑。

古巴比伦与古埃及园林发展几乎是同时的, 也有她独特的地方。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平台大都由石材砌筑, 带有拱券外廊, 平台上覆土以种植花木。屋顶防水层由重叠的芦苇、砖、铅皮和泥土组成, 屋顶同时有完备的灌溉系统。

古希腊时期的园林以实用为目的, 古希腊建筑的中庭内常以石材铺装地面, 再装饰以雕塑, 瓶饰、大理石喷泉等。悬铃木成为雅典城主要的行道树, 这也许是西方最早的行道树。

西方古典园林通常是建筑的延续, 一般为轴线对称、几何构图。在材料上一般以水体、石材、木材、马赛克、陶等当地材料为基础。

2. 中世纪欧洲园林

中世纪园林材料从早期的实用性转向后期的装饰性。寺院庭园通常以砾石或石材铺设成十字交叉的路, 把庭园分成四块, 道路交叉点有大理石的喷泉、水景等。植物以草坪为主、点缀灌木、果树、以及蔬菜、草药等实用性的植物。

中世纪园林植物材料有部分种在蓝色或白色为底色的金属盆或钵中, 增强装饰性。在这一时期, 人们开始通过修剪的方法制作植物雕塑, 形成图案复杂的道路景观。花园的外围墙通常有石、砖以及灰泥等材料, 内部分隔通常是编枝栅栏和木桩栅栏。花台是庭园中的重要元素, 其材料包含砖、木构筑、铅、板、骨、瓷砖、石等, 以及草坪、鲜花等种植。

中世纪波斯伊斯兰庭园中的植物主要以修剪整齐的绿篱为主, 院落之间的树木种类相似。在装饰材料上, 彩色马赛克被广泛使用。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在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台地园独具特色, 大理石、石灰石和砂岩被广泛运用。在这一时期, 理水水平也达到一个顶峰, 出现了水风琴等小品以及喷泉水景。道路多以卵石铺地, 马赛克镶嵌, 毛石砌筑, 出现了灰泥雕刻、镀金的小五金小品以及大理石雕塑等。在后期出现了贝壳、陶、金属和马赛克等装饰。

4.17世纪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材料

在植物运用上, 常用乡土的耐修剪植物列植林荫道, 突出轴线和增强透视感。道路铺装以彩色石子、碎砖和大理石屑相互衬托, 图案丰富。彩色大理石和溶洞石被运用于墙面和雕塑上, 石质的亭、廊、栏杆也较为常见。木质的花格墙在这一时期比较多见, 同时也有陶瓷、金属材料等装饰。

5.18世纪英国风景园的材料

在植物材料上, 采用散点的构图, 营造自然状态的树丛。通常以石材、铁艺装饰立面, 也出现了一些中国园林中的亭、桥、塔等。

6. 近代的园林材料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时代的来临, 在城市公园中有了专类园, 驯化了很多丰富的植物。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材料和环保材料。

7. 现代的园林材料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 工业遗产改造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设计师通过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 产生了很多新的价值。材料本身多种多样, 如钢铁、金属、水泥、混凝土、塑料、树脂、有机玻璃、合金等都广泛用于园林中, 古老材料也获得了新的生命, 废料也开始产生新的价值。

三、结语

从历史的回顾来看, 材料的使用是和当时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生产水平决定的。园林材料是园林建设的物质载体, 一种新材料的使用以及一种传统材料的消失, 都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和文化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2]王向荣, 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历史园林 篇2

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始于汉代,日本古代女皇卑弥呼派遣使者于汉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入汉称臣,中日关系史话从此开始,这些历史详载于中国的史书之中。

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日本国都经常搬迁,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时代的园林。

从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从汉末开始,日本不断向中国派出汉使,从汉末到平安时期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公元894年),期间655年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平安时代后期,停止派出汉使,以后又有恢复,但大不如前,日本人开始把中国文化进行日本化(也称和化)。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民间来往增加,以及中国学者艺人的东渡,日本造园技术又进一步提高。

古代园林

一、大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至公元592年)

按中国《史记》记载,日本远古时代(约公元一世纪)曾有一百多个小国家,东汉公元57年,日本派使者向东汉王朝称臣,东汉光武帝赐之以“汉倭奴国王”金印,此印至今仍存。至公元三世纪,其中之一的大和民族在广袤的大和平原上兴起,经过多年征战,在公元五世纪,终于统一了日本,建立大和国。大和国亦不断向中国派出使者,向中国学习文化,其中园林艺术就是一项。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日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虽然细节不清,但亦可追到一丝踪迹,如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掖上池心宫是孝照天皇(传说公元三至四世纪天皇)的皇宫,宫内有园池。矶城瑞篱宫是崇神天皇(传说公元二至三世纪天皇)皇宫,宫内有篱笆。泊濑列城宫是武烈天皇(年代未知)的皇宫,内有洲岛。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穿池起苑,池内放养鲤鱼,苑内奔走禽兽,天皇在园内走狗试马,远足田猎。史记履中三年(公元403年)条下载:“天皇在余盘市的矶池中,造两只游船,携皇后妃子,浮泛其中。”显宗元年(公元485年)条下载:“举行曲水宴。”曲水宴指的是仿中国园林中在每天春天三月三上巳日举行文人会集的游园活动,所有人环立于曲水之侧,待上游流下酒杯时作诗一首,否则罚酒一杯。武烈八年(公元506年)条载:“皇居内穿凿水池,构筑苑园,饲养禽兽。”

从类型上看,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年至581年),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而且园中有游船,表明日本园林一开始就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象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可谓技术先进。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

二、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

飞鸟时代国都定于飞鸟地区,历时117年,是以推古朝为中心的时代,钦明大王之女推古天皇即位后,圣德太子摄政,总揽一切事务,开始推行改革,定冠位十二阶,制《宪法十七条》,对隋实行平等外交,派遣隋使和留学生,传入佛教,虽然物部、大伴和苏我三氏矛盾加剧,但氏姓制、国造制、部民制,以及以皇室为中心的统治体制逐渐得到确立和巩固。

此期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所有古园今已不存,但是,园林史料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时代的园林,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推古三十四年(公元612年)条下载:“百济国(现南朝鲜)的归化人(指到日本谋生的人)路子工(也叫芝蓍麻吕),在皇宫之南构筑须弥山和吴桥。”百济的造园技术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皇家园林也借助百济园匠。须弥山原是佛教经典中的山,佛教于钦明十三年(公元552年)传入日本,时百济王遣使送金铜佛像、经论和幡盖等物给钦明天皇,当时把持朝政的有:兵部的大伴氏、刑部的物部氏、祭礼的中臣氏和财物外交的苏我氏,其中苏我马子极力引进佛教,其它人极力反对,最后,推古朝摄政王圣德太子折中两派,只准苏我氏把佛教作为个人信仰。苏我氏拜领佛物之后,舍宅为寺,再后来,苏我马子因辅佐圣德太子推行改革有功而得势,崇佛派取得胜利,由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佛寺、修佛塔、度僧尼、行法会。

《日本书记》中四次提到须弥山,齐明三年(公元657年)条下载:“飞鸟寺西面建造须弥山像。”齐明五年(公元659年)条下载:“甘橿山东的河边建造须弥山。”齐明六年(公元660年)条下载:“在池边石上建造须弥山,其高度如庙里的塔那么高大。”上述的须弥山是在飞鸟川东面,在1936年的考古中发掘出一个高2.4m的须弥山石像,分上中下三段,下段有两上吸水孔,中段周围有五个喷水孔,石像边还有石组铺地。吴桥是指中国江苏一带的桥,可见,日本古代园林与东吴一带的园林还有密切的关系。园中有池、岛、山、桥,池泉园风格明显。

齐明天皇(594-661年,655至661年在位)不仅建宫庭内苑,还建远郊离宫,他在吉野川边建成吉野离宫,齐明二年(公元656年)条下载:“吉野离宫建成。”天智天皇(公元626至671年,公元662年至671年在位)在滋贺县近江建造大津宫,临水筑滨楼,远眺琵琶湖。天武天皇(?-686年,672年至685年在位)还在京城以外的郊野建离宫,如在京都府山城瓮原、滋贺县近江紫香乐、大阪的摄津难波、和歌山县的纪州玉溲岛、奈良的高园山等地分别构筑了河之家、海之家、湖之家和山之家,皆以家为园名,以河、海、湖、山等自然山水为特色,其中水景为多。称德天皇的别庄则与西大寺一起敕建,两者比邻。

推古三十四年(公元626年)条下载:“苏我马子死,飞鸟川边苏我家南庭中有水池和小岛,时人称苏我马子为岛大臣。”这是日本园林史上的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苏我马子当时拥有财政大权,又得圣德太子宠爱,其宅园之盛可想而知。

天武十年(公元682年)条下载:“橘岛宫的苑池中放养着周防国敬献的赤龟”,从此可见,天武天皇晚年所建的皇家内苑,寿龟始作为灵物在园林中开始走上园林舞台,岛上种橘也是宫苑的特色,并以此命名.朱鸟八年(公元694年),国都迁到藤原,命名为藤原京,和铜三年(公元710年),国都迁至平城京,结束了飞鸟时代。

昭和时代的三个考古发掘亦不断证实飞鸟时代的园林概况。昭和十年(1936年)和昭和四十六年(1972年)两度发掘了藤原宫及内庭,发现在太极殿东有东殿,东殿东西向,南北接以回廊,殿东园林区域,园中有一池一屋。池为曲折形水池,南北约65米,东西约40米,最狭处为15米,池边采用洲浜缓坡入水的形式,这是中国园林所没有的,就此也证明了,日本在飞鸟时代就开始模仿本国景观,不知不觉走向个性化道路。池南的建筑东西长南北窄,南北向,称为滨台或滨楼,是平安时代钓殿的始祖。昭和四十八年(公元1974年),考古学家在奈良的橿原地区明日香村石舞台北面发掘了飞鸟时代飞鸟岛上的皇宫庭园遗址,园中有一个边长为15米和35米的长方形水池,池底铺以30厘米的鹅卵石,池壁用稍大河石砌成,北岸中部有直径30厘米,长约八米的木管,管上盖15厘米的盖板,水管从南面高地上引水入池,由此可见当初的给排水工程。次年在明日香村还发掘了小垦田宫苑遗址,园区位于宫殿的南面约20米的地方,园中有一个不规则园形水池,池西南有一条S形曲沟,池底和沟底铺卵石较小,池壁砌卵石较大,从中可见曲水流觞的往日情景。

从造园水平上看,此期造园远胜于大和时代。从技术源流上看,来源于中国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山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还有,在水边建造佛寺及须弥山都表明佛教开始渗透园林。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出现;不仅在城内有园林,在城外的离宫之制亦初见端倪。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朝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动植物的橘子和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

三、奈良时代园林(公元711年至794年)

奈良时代定都于奈良的平城京,该朝历时不过84年,后十年迁都长冈京,相当于中国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到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年,历元明(女)、元正(女)、圣武、孝谦(女)、淳仁、称德、光仁和桓武八帝。虽然贵族内部不断发生政治斗争,班田收授法收效甚微,但大化改新和班田制的实行标志着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在外交上加强对唐关系,不断派出遣唐使,在唐文化影响下,《古事记》、《日本书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最古的一批史籍出现。此期日本全面吸取中国文化,整个平城京就是仿照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而建,史载园林有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还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离宫,如称德天皇(718-770年)在西大寺后院的离宫。城外私家园林还有橘诸兄(684-757年)的井手别业、长屋王(684-729年)的佐保殿和藤原丰成的紫香别业等。不过,这些往日庭园皆成过眼烟云,埋入历史的尘土之中。

称德天皇是个女皇,是圣武天皇的次女,母亲光明皇后,幼名阿倍和高野姬尊,学汉学于吉备真备,曾在749-758年和764-770年两度临朝,初次即位尊为孝谦天皇,为东大寺大佛开光,让位于大炊王淳仁天皇,后迫令淳仁天皇退位而重祚,尊为称德天皇。他在位时乘敕建西大寺之时,在其比邻之地建她的离宫,供其闲适时与道镜和尚偷情。

长屋王是天武天皇的孙子,高市皇子的长子,母为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721年藤原不比等死后充任右大臣,724年,圣武天皇即位后改任左大臣,成为对抗藤原氏的势力,在其辉煌之时,建造佐保殿,内有庭园,繁荣一时。729年被人告密,邸宅被围,奉天皇命偕妻自杀于宅中,佐保殿沦为他人之手。

橘诸兄是美努王之子,母县犬养橘三千代,光明皇后的异父兄,初名葛城王,736年改籍臣下,遂名橘宿祢诸兄,翌年,由于藤原不比等的四个儿子相继病死,诸兄遂经大纳言、右大臣,晋至左大臣,与留唐归来的玄昉、吉备真备结成新兴势力,青云直上,遂扩宅造园,名之井手别业。但终因升迁过快,根基未稳而于藤原广嗣之乱、恭仁京经营失败以及营建大佛困难等问题而遭藤原仲麻吕挟制而一蹶不振。

藤原丰成是藤原氏的成员之一,向来在皇宫中得势,虽几经起伏但势力很大,他在郊区建私园紫香别业,是其权力的象征。

考古发掘的平城宫东院庭园和平城京内几处庭园让人们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奈良时代不到百年的皇家园林做为和所达到的成就。昭和五十年(1976年)发掘的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4 200平方米,结果发现东西60米南北70米的范围内为奈良前期到后期时存在的庭园,园北高南低,凿一条细长曲水,北方从菰川引水,先入一个石组围成的沉淀池,从木管暗道流出,再经300:1的坡度向南流去,曲流平均宽1.5米,最宽处为5米,流长55米,流时约为3分钟。曲流做法上还是如前朝,池底为小卵石,池壁为大卵石,池中还有种植水生植物的石砌植坛。平城市的另外几处庭园的考古发掘,如平城京左京三条一坊四坪庭园,面积东西10米南北5米的园池内有铺卵石的中岛;左京区一条三坊十五坪和十六坪的庭园有园池,池边有卵石铺成的洲浜。

从造园数量上看,奈良时代建园超过前朝。从喜好上看,还是热衷于曲水建制。从做法上看,神山之岛和出水洲浜并未改变。从私园上看,朝廷贵族是建园的主力军。

四、平安时代园林(794-1185年)

平安时代是日本伟大的时代,是以平城京(即京都)为都城的时代,历桓武、嵯峨、仁明、文德、清和、阳成、光孝、宇多、醍醐、村上、一条、后三条、白河、鸟羽、崇德、皇白河、高仓、安德十八位天皇398年,相当于中国唐朝中期、五代、两宋、辽、金等十个朝代。桓武天皇迁都主要是因为奈良地区水源缺乏,而京都地区有加茂川和高野川,水源丰富。

平安时代按政治形态可分三个时期,前期(794-967年)律令松懈但正常运行,班田制崩溃,口分田初名田取代,庄园制确立,摄白政体出现(指摄政和关白两官架空天皇的政体),十世纪天皇恢复亲政,两次派遗唐使,输入大唐天台和真言两宗,辑成《文华秀丽集》(汉诗)、及《续日本书记》等五部国史,创假名文字,894年,唐朝接近灭亡,唐文化衰弱,根据菅原道真建议停派遣唐使,此期依旧在吸取唐代文化。中期(968-1068年),摄关政治全盛,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庄园-使百姓依附于庄园而生活,终致武装反抗,武士阶层兴起。朝廷利用源、平两家迅速堀起的武士集团平定内乱。此期正值北宋时期,私人贸易发展显著,日本依靠自己力量把前几朝吸收的汉文化转化为自己的民族文化,佛教与日本神道教融合,文学巨著《源氏物语》问世。后期(1069-1185年)为院政(皇权政体)与平氏政权时期,皇权回归的同时,武士集团争权,导致幕府产生和皇权的最终旁落。

从与大唐关系及文化特征上分前后两期,平安开朝至废除遗唐使之制正好一百年,史称弘仁贞观时代。弘仁贞观时期狭义地指弘仁到贞观之间(810-877年)的68年,在文化史上泛指迁都后一百年的文化形态。此时由贵族官吏形成宫廷文化,全面吸收中国文化,故又称为唐风文化。在科教方面有和气工的弘文馆、藤原氏的劝学院、橘氏的学馆院、在原氏的奖学院,讲授明经、纪传、明法、算学诸项;在文坛有僧正遍昭、在原业平、文屋康秀、僧喜撰师、小野小町、大友黑主六歌仙;书法有空海、嵯峨天皇和橘子汁逸势三笔;此外,建筑、工艺、音乐、绘画、戏剧和舞蹈等都很有特色,但这些都是以唐朝文化为基础。废除遣唐使以后近三百年称国风文化,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唐风文化,形成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假名的产生,“国文学”的繁荣,出现《古今集》、《伊势物语》、《竹取物语》、《宇津保物语》、《落漥物语》、《源氏物语》、《土佐日记》、《紫式部日记》、《枕草子》等著作;净土教发达;美术、建筑、园林、雕刻和绘画的民族化。如果说奈良时代是吸取盛唐文化的话,弘仁时期就是吸取晚唐文化,藤原时期就自身民族文化形成的日本化。

与奈良时代园林尽毁不同的是,平安时代的园林还有部分遗存,如城内的神泉苑、冷然苑、淳和院、朱雀院及城外的嵯峨院、云林院等。最著名的就是神泉苑,它是平安时期第一代天皇桓武天皇建造的宫苑,虽然园林已毁,但从“田中家藏古指图写”和现存考古资料上可清楚地见到园林的格局。首先,从命名上看,以神泉为名,表明是池泉园的规制。泉水从东北高处流向西南低处的园池,池中设岛,方广133米和183米,中轴明显,池北正中面南为乾临阁,两侧有曲廊接两阁,廊南折在端部终于临水的钓殿。神泉苑面积很大,东西2町(1町为40丈见方),南北4町。平安第二代天皇嵯峨天皇的离宫嵯峨院,园中除了大泽池仿中国洞庭湖外,还有日本化的瀑布石组,名古曾泷。

在模仿皇家园林的过程中,在国风时代创造了私家园林的寝殿造园林。国风时期的人物代表是藤原氏,从藤原良房(804-872年)开始,以外戚出任摄关职成为藤原氏专权起点,一直到江户时代近千年世袭摄关两职。平安中后期达到鼎盛,故常把这一时期又称为藤原时期。藤原氏各家多筑有私家园林,如东三条殿、堀河殿、土御门殿及高阳院等。而寝殿造园林则主要是藤原氏一族的宅邸庭园。从面积上看,私家园林比皇家园林小,大多为1町见方,大者为东西1町,南北2町,如东三条殿、堀河殿和土御门殿,高阳院为最大者,达2町见方。

寝殿造园林形式依旧是中轴式,轴线方向为南北向。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通,池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寝殿平面形式与唐风时期不同,不再是左右对称,而是较自由的非对称,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和柳等植物,园游以舟游为主。平安中期公卿藤原兼家(929-990年)的东三条殿始创于平安前期,焚后于藤原时代再建,重建后打破原来对称格局,中心建筑寝殿一侧衰退,重心偏移,形成非对称配置方式。与其同时期建造的堀河殿与东三条殿格局相似,而土御门殿则是藤原兼家五子,平安中期公卿和摄政藤原道长(966-1027年)建造的宅园,其寝殿左右东西对屋皆存,显然为早期寝殿造格局。

高阳院是藤原道长的儿子藤原赖通(990-1074年)的宅邸,占地2町见方,其规模和形态可从至今留存的古绘卷〈驹竞行幸绘卷)中略见一斑。〈荣华物语〉载:“寝殿之北南西东皆有池,中岛建钓殿”,又东西北三对屋皆备,庭园内景点丰富,《高阳院水阁歌合》道:“棹影穿波着南洲,阶下异草杂树,奇岩怪石,千名万形,不可见(此字左为尔字旁)缕。”1039年的一场大火把高阳院烧毁,藤原赖通再建时园林格局大体相同,只是建筑的东对屋消失,表现出后期的成熟形式。《春记》说:“其广不异巨海欤......造营无极见,壮丽不啻金玉”,“其费以千万可数,天下亡弊只在此事欤。”

在佛教进一步巩固地位的过程中,末期(12世纪70年代)源空开创净土宗,提倡专念阿弥陀佛,死后可升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佛家按寝殿造园林格局演化为净土园林,流行于寺院园林之中。当然净土园林的来源也有说是源于净土变的院前池沼的佛画,不管如何,它还是与寝殿造园林有十分相象的格局,只不过把寝殿改为金堂而已。许多舍宅为寺的寺园和皇家敕建或贵族捐建的寺院大多体现了净土园林特点。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为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园林与戒坛结合,用植栽、木牌、垣墙、地形、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开,石组布局用三尊佛教菩萨作为像征物。

平安时代的现存园林大多以寺院园要形式保存下来,如藤原时期的净土园林的作品有藤原道长的法成寺庭园、藤原赖通的平等院庭园、白河院的六胜寺园、鸟羽院的安乐寿院、胜光明院、待贤门院的法金刚院、藤原基衡的毛越寺庭园、藤原秀衡的无量光院、藤原基衡夫人的观自在院、藤原成衡夫人(德尼)的白水阿弥陀堂、一乘院惠信的净琉璃寺庭园、藤原忠通的法性寺殿庭园、后白河院的法住寺殿庭园等,另外,还有仿观自在王院和平等院的无量光院(平泉)、法金刚院(京都)、净琉璃寺(奈良)、园成寺(奈良)等。其中以法成寺、法胜寺和平等院最为典型。法成寺用围墙围成佛界,中轴明显,用四周回廊围合中心水池,水池中设中岛,金堂在北,左右对称。法胜寺三面围墙,一面沟壑,中轴明显,水池偏心,但中岛居中,上设九重塔,金堂出两庑,左右对称,水池曲折向东北,池边建钓殿。平等院则中轴很弱,前池不规则,名阿池(即阿弥陀佛池),中间建中岛,上面建左右对称,平面如凤凰展翅的的凤凰堂(又名阿弥陀堂),以应凤凰涅槃的佛语。

从审美意趣上看,汉文学应是原动力和最高标准,其中以白居易的诗文最受欢迎,《白氏文集》在平安初期传入日本,一时洛阳纸贵,上层阶级人人能诵。白居易的《池上篇》及序对园林的影响不仅在格局上,更重要的是在审美上。京城内被称为“池亭”的庭园及为其作的序《池亭记》皆原于《池上篇》:“予六条以北,初卜荒地,筑四垣,开一门......地方都庐十有余亩,就隆为小山,遇洼穿小池。池西置小堂、安弥陀,池东开小阁、纳书籍,池北起低屋、著妻子。凡屋舍十之四,池水九之三,菜园八之二,芹田七之一。其外绿松岛、白沙汀,红鲤白鹭,小桥小船,平生所好,尽在其中......”

迈向世界城市的北京历史园林 篇3

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历史园林在北京的“鲜明特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现代园林所起的作用,作为城市的休闲场所、具有生态价值,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等等,这种特色还表现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北京城市的诞生、发展始终与历史园林相伴随,而且历史园林早在几百年之前,已经先于整个城市而登上了国际的舞台,今天在北京迈向现代国际城市行列前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凸显历史园林当年的辉煌,展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园林

见证北京的城市发展

辽南京是北京从地方性城镇蓟州转变为京城之始,随着辽宫殿的建设便出现了皇家园林,占据辽南京子城西南部范围,其中有瑶池、瑶屿、内果园等。相当于这在今北京广安门外大街南侧不远的位置。

金代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南发展,改建成中都,原有辽代园林被包入皇城。皇城西部为西苑,原有的瑶池位于宫城内更名鱼藻池,此外还有浮碧池、杏林、柳庄、鹿园、果园等,其中有瑶光殿、鱼藻殿、临芳殿、琼华阁等。皇城东部,宫城之东有东苑,在辽内果园位置,保存了原有的五凤楼、迎月楼,并增建芳苑,东苑中“楼阁甚多”。皇城西北为北苑,其中除了湖泊、岛屿、溪流等自然风光外,并建有景明宫、枢光殿。

除了中都城内的皇家园林之外,特别要指出的是郊外建有离宫别苑,在城东北郊的一片湖沼地带,于金大定十九年开始建设一处——大宁宫,通过人工造出广阔的太液池,池中筑琼华岛,岛上建广寒殿。其中的太湖石取自宋东京的皇家园林艮岳。在北郊玉泉山建有行宫,作为避暑、行猎之所。此外还有钓鱼台行宫。

元代定都北京始,并未使用金中都,而是选择了金代东北郊的离宫——大宁宫作为新城建设的皇城区域,在太液池周围建设了大内、隆福宫、兴圣宫,三宫鼎立,以此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对琼华岛大加建设,岛上建广寒殿、殿南并列有延和、介福、仁智三殿,四周有方壶、瀛洲、玉红、金露等亭,并专门设有牧人室。琼华岛南设白玉石桥通往南部小岛圆坻,在圆坻上建移天殿。圆坻东西设木桥作为三宫之联系通道。隆福宫之西另建有西御苑。

明代北京虽然在永乐定都之时对于元代都城中三宫鼎立于太液池的宫殿建置有所更改,但大的格局未变,只是将隆福宫和兴圣宫改建成园林,统称西苑,随着原有大内宫殿区向南扩展,改建成紫禁城,太液池向南侧扩建,在南部形成南海,其中部有小岛称南台,形成北海、中海、南海的园林区。太液池周围的建筑有所增加,这种改建并未影响园林占据城市中心的格局。清代则完全继承了这样的格局,同时在西北郊建起了三山五园。

北京的历史园林

是认知城市文化的重要节点

北京城市不同于国际上其他世界城市之点,在于其体现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作为文化古都北京,通过这些历史园林可以清晰地解读到其中的文化与文脉。

金中都虽是少数民族政权所建之城,在南京的基础上扩张,但其规划思想仍是模仿北宋都城的建置,即宫城、皇城、外城的三套城格局,传达了中国千百年间所推崇的儒家伦理文化的思想。但同时也继承了北宋皇家园林艮岳在都城占有重要地位的追求,在宫殿周围修建了多处皇家园林。

元大都没有在金中都的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是选择了金代东北角的离宫作为新城的基础,其原因在于游牧民族统治者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元大都虽然也有保存中国传统都城格局的部分,如城市中有中轴线,并建有太庙、社稷,宫殿区居南,市场居北等,以体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周礼《考工记》所述的规划思想。但逐水草而居的习性使其将宫殿布置在水面周围,大都的规划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此中国都城冲出了“考工记”的模式,居于城市中心的宫殿,也可与园林相结合了。以“中”为尊并非周围只有“九经九纬”排列着的街道,这是继宋代打破里坊制模式之后的有一次城市革命,园林进入的城市的中心区。

明代调整元都城,改变了三宫围绕太液池建宫殿的格局,只建一处紫禁城,加强城市中轴线是对汉族儒家文化传统的回归,太液池相对宫殿而言处于次要地位。

清代不满足仅有太液池一区的园林,在西北郊大规模兴建皇家园林,是满族骑射文化的体现;这批园林中出现骑射民族涉猎比赛的景区,随着政权的巩固,统治者接收汉文化的程度加深,对农业文明的重视,园林建设也更加汉化,园中出现了“耕织”类观稼验农景区,田圃、村舍充当园中景观,同时还有“读书”类的书院书斋景区,藏书楼、书屋、书室随处可见。这些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写照。

进一步发掘

每一座历史园林缺失的景观

目前的历史园林,经过漫长的历史,有相当多的园林历史特点已经淡化,特别是在近代,历史园林遭受了重大的破坏,伤痕犹在,它们现在虽然已经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起着见证历史的作用,不可任意抹掉这些伤痕。但是老百姓说这些历史园林“有说头、没看头”,面对一片片草地、树林,不知所本。例如圆明园当年有上百景,仅仅从这些植被中看不到它原有的文化特色,对于这一类园林尽管被命名为“考古遗址公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价很高,但毕竟不能满足公众的渴望,近年我们通过对圆明园的研究,对于再现这座历史园林多样景观,认识其深层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以时间为线索认知历史园林当年景观的变迁

历史园林本身经过几百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使用者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演进、世俗审美情趣的变化,园林也在变化,但这些变化往往大家了解不多,例如圆明园中一般多从乾隆九年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认识这座园林,而这仅仅是乾隆九年的事,实际的园林景观在不断地变化,有的景区从史料上甚至可以看出3-4次的改建。其中有的变化出于天灾,有的变化则是不同帝王审美意趣所致。例如其中的寝居建筑群九洲清晏,重大变化有以下几次,一是乾隆九年的状况,随之在道光十一年,寝宫区已经被改建,改掉了乾隆时期的怡情书史、乐安合,构成的院落,建起了一座三卷勾连搭的大建筑慎德堂。在道光十七年九洲清晏失火,中路被毁,重建后的建筑面貌产生了变化,这里与两侧院落之间原有的空廊被改成了围墙,同时把九洲清晏殿从七间北出三间抱厦带周围廊的歇山顶建筑,缩小成五间一字形前后廊的建筑,奉三无私殿的东西两侧也收缩了一间。咸丰五年再次改建九洲清晏殿,重新添加北抱厦。

有的园林不仅建筑有变化,山水景观也有变化,例如圆明园坐石临流中流碑亭的供水溪流,原来为山石明沟平地缓流,乾隆四十几年随着流碑亭该外八角亭明沟改成暗沟,从北部土山洞口流出。

园林植物随着建筑的变更也有所改变。

对于这些变化在每座历史园林中都是存在的,不仅应当对这种景观的变化进行研究,而且应当展示出来,以此来表达每座园林的历史。

2、面对残毁的历史园林,依据档案、史料揭示其鲜为人知的景观形象

北京的皇家园林当年只有帝王及其亲眷可以使用,偶有皇亲国戚、大臣、使节允许进入,圆明园作为特例,曾有外国传教士、画家在其中作画,因此对于园中的景物,外国传教士有过描写,并在欧洲引起轰动。例如王致诚神父曾称圆明园是“人世间之天堂”、“神仙宫阙”。1752年在英国出版了《中国第一园林特写》。是什么景观如此令他们感动?现在传世的有当时中国画家的“某某园几十景”,除此之外的景观则鲜为人知。中国的文献记载多偏于笼统,今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档案、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再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景观,例如在乾隆为自己修建的归政娱老之所长春园,其中的寝居建筑群含经堂、淳化轩,全部采用彩色琉璃瓦建造,而且有多种颜色。这使我联想起圆明园中乾隆所建的方壶胜境,建成后乾隆曾说:“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把这里看成是仙境,“却笑秦皇求海上,仙壶原即在人间”。长春园的这组建筑竟然超过圆明园的朝寝建筑、正大光明、九洲清晏的规格,在朝寝类空间中,其华丽程度远在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几座园林之上。这不但反映了乾隆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同时也是使欧洲人感动之缘由吧。今天再现这样的景观,可以说明北京历史上值得国人骄傲的园林场景,说明在国际造园行列中,二百多年前中国园林早已站在“世界级别”的舞台之上。

然而北京目前的几十处历史园林,其中许多代表着北京历史文化辉煌的重要建筑已经被毁或残缺不全,处处都有缺失的景观,有的甚至把历史园林最重要的、有特点的遗迹全部抹掉,而在其上建造现代建筑,例如香山饭店就是占用香山静宜园中宫遗址修建的。就连最著名的世界遗产颐和园,目前的面貌也未能显现其最辉煌时期的状况,其中后山、前湖都有多处被破坏的景点,依然是遗址,致使普通民众感到不容易认知,无法感受历史盛况。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虚拟再现

北京历史园林昔日的辉煌

采用计算机制作3维模型,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虚拟漫游北京历史园林,体味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布局与西方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不是采用一条轴线贯穿到底的方式,大建筑、大水池、雕塑、花木等景物一览无余。而是“虽由人作,巧自天成。”在自然山水之间点染着一组组建筑群,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对此曾经令域外人士耳目一新,例如1767年蒋友仁神父给巴比翁的信中所描述了圆明园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一个景,它的美丽打动你,使你迷醉,而走过几百步之后,又有新的景在你眼前呈现,又引起你新的赞赏。”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称:“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1775年度切斯那出版了一本《论花园构成》说,1757年钱伯斯先生所介绍的……中国人关于花园布局的观念,在英国和法国造成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时的英国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园林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确实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应当大书特书的一笔。

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展示历史园林,绝非社会上一些浅显的观点——“复建”所能解决的。由于文化遗产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其曾经被毁的信息也不可任意消除,复建更是不合宜的。另外景观如何复建,也存在问题,例如前述的圆明园的一处景观可以有3-4种模样,按哪个时代去复建?上下天光一景,除了人们熟知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样子之外,在道光年间其主要殿宇已改成了九开间,更名涵月楼、烟雨楼,并曾在此演戏、赏月,后部的附属建筑也发生了变化,咸丰年间又加盖了天棚。这些变化并非人人皆知,其图样档案以至曾被有的学者望文生义地以为是避暑山庄的烟雨楼。

今天,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历史园林的这些信息,知晓它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正确地解读历史。同时将历史研究和数字展示相结合,对建筑和园林遗产进行“虚拟再现”,以满足民众了解遗产、认知遗产的渴望。再有,特别是展示园林这种立体的景观,运用虚拟再现的方法,更有其独特的优势;仅仅靠历史上的“某某园几十景”的画面不足以表现出蒋友仁神父所看到的那种步移景异的园林感受,也不能充分揭示出中国园林独特的布局观念,虚拟漫游,是展示历史园林辉煌一页的一种全新模式,同时也是解读北京城市深层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今天我们需要采用这种手段更加充分地认知北京历史园林,揭示出曾经对英国和法国园林造成很大进步的“中国花园的布局观念”,揭示出中国园林在十八世纪登上国际舞台那辉煌的一幕,为北京迈向世界城市添上一笔重彩。

历史园林 篇4

中国古典园林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4类, 其中皇家园林在整个体系中起源最早, 建构最壮观, 地位也最高。在其发展过程中, 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又有不同时代的烙印[1]。它在封建的皇权背景下产生, 按照特定文化指向, 规划其规模, 建造其景象, 实现其功能[2]。

1 演变阶段

1.1 起源———殷商时期

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最初形式是上商时代的囿。这是园林的雏形, 即在一定自然环境内放养动物, 种植林木, 挖池筑台, 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之用, 此时囿的“惟天子所用”已体现出统治者的“皇权意识”。

这个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 它实际是狩猎园, 以自然花草为主, 鸟兽充其间, 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 初具园林艺术的特征, 但造园构思还是初级的, 以自然环境为主, 稍加人为的创造成分。

1.2 发展成型的初期———秦汉时期

秦汉时皇家园林进入以宏伟建筑为主, 动植物为辅的发展初期。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的主流, 多以山水宫苑形式出现, 离宫与山水环境结合, 范围大到方圆百里。

百代皆沿秦制度, 产生于秦王朝的林苑、离宫影响着后世园林的演变。秦始皇建阿房宫时按天象布局, “象天法地, 城苑一体”, 在终南山顶建阙, “弥山跨谷, 复道相属”, 气势磅礴。另外, 秦始皇在兰池宫水池中筑起东海三仙山之一的蓬莱山, 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3]。两汉的园林建筑可谓“规模出奇大, 建筑崇宏, 装饰穷极华丽”[4]。汉武帝在秦上林苑基础上大兴土木, 扩建后功能更丰富 (图1) , 它囊括了长安城的广阔地域, 关中八水流经其中, 建宫、苑园数量不下300处, 成为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秦汉时期是由囿向苑过渡的重要阶段, 苑增设大量建筑, 形成苑中有苑, 苑中有宫, 苑中有观的格调[5]。秦汉始有堆山掘池之举, 奠定了园林“模山范水”的构思格调。

1.3 积累与完善———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秦汉苑囿的恢宏气势在魏晋开始变化, 这是皇家园林发展的转折期。从布局看, 魏晋偏重建设都城界定的宫苑, 如曹魏明帝扩建的芳林园就是为城墙围绕、与宫城毗连的宫苑。此时战乱频繁, 士大夫崇尚隐逸, 皇家园林在规模上变小, 但规制更严谨, 标志着园林已升华到一定的境界。

隋朝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 注重建筑与自然美的接洽, 功能上把游赏田猎和军事活动融合, 规划布局上离宫在都城之周, 便于集中建设、军事驻防。大唐时林苑式风景园林、宫苑式山水园林的发展达到空前繁盛。唐两京园林规模皆大, 形制皆丽, 开始向精神享受型发展。其按位置及规模可分: (1) 大内宫苑, 如唐长安三大内的宫苑均在宫城范围内; (2) 城郊禁苑, 如唐洛阳神都苑, 占地超过洛阳城面积2倍, 苑中的北海和三山, 意象上是上林苑的延续; (3) 离宫别苑, 如唐玄宗扩建的华清宫有内城外郭, 布局方整, 将林木及峰峦、山谷巧妙作为衬景 (图2) 。

隋唐皇家园林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总体布置和局部设计上也增加了山水林泉、苑园离宫的数量, 提高了园林文韵, 这一时期造园以隋朝、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后随着国事的衰败, 全盛局面逐渐消失。

1.4 成熟与探微———两宋到夏金元时期

宋代皇家造园是既追寻艺术造诣, 又向“壶中天地”探微的时代。宋朝实行集权专制, 园林转向纯粹的休闲空间或花木基地, 其规模明显逊于唐代, 但技艺精度则有过之。艮岳园是以大型假山仿创自然山川的代表作, 展现了园林设计的匠心独运。总之宋代园林围绕意趣展开, 去华就雅, 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写意山水园逐渐成熟。

夏金元时期, 皇家造园相对迟滞, 维护居多, 其中元代万岁山、太液池为中心发展。由于辽、夏、金、元是北方寒冷地区的民族, 靠武力统治中原, 一直尽力汲取汉族文化, 延续了宋代园林的体系, 仅京都地区的山水宫苑有发展, 多按照汉唐宋的建制, 保留了一点民族痕迹, 没有明显的创新。

1.5 全面发展与巅峰———明清时期

中国皇家园林发展到明清, 其规模之大, 文化之涵盖, 艺术之上乘等综合水平都是空前的, 清代更达到造园艺术的巅峰。

皇家园林一方面继承前代“王天下”之气魄, 保留了秦汉“一池三山”的格局, 明代重点是大内御苑, 清代重点是离宫别苑, 全国行宫80余处都建有小型宫苑式园林, 尤其是北京的三山五园, 在功能、艺术形式、景象文化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更显皇家气派;另一方面, 皇家园林擅于吸收江南私家园林的养分, 康乾二帝8次下江南, 令画师将江南名园绘图移于君怀。北京清漪园效意西湖, 谐趣园移景寄畅园 (图3) , 将江南私园意味、宫廷气派及生态的美姿融于一体。而圆明园营建欧洲风格宫苑“西洋楼”, 可谓集中外园林艺术于一园, 表现了“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和“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思想[6]。明清皇家园林的发展水平既表现在合理布局上, 又体现在功能与环境的结合达到的空前高度, 同时具有深度的创新, 是中国造园史上极重要的发展阶段。

2 艺术文化基础

任何艺术都有文化基础, 皇家园林的体系构建受到原始游牧遗风、皇权观念、神仙信仰、行乐意识和佛教道观建筑思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

2.1 原始游牧遗风

最早的园林是君王游猎的场地, 为满足统治者野蛮的消遣, 形成囿———在自然中辟出一块气候宜人、有山水、动植物的用地, 作为君主的打猎游憩之处。后来囿中筑起固定的起居设施, 具备了离宫别苑的特征, 开启了古典园林的先河。

2.2 皇权观念

帝王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 需从多方面表明自己的至高无上, 以维护统治地位, 皇家可集结全国的物力、财力和时代最高技艺的匠师营建园林。荀子曰:“饮食甚厚, 声乐甚大, 台榭甚高, 园囿甚广, 臣使诸候。”[7]其中“台榭甚高, 园囿甚广”说明在王天下心理支使下, 历代皇家园林建筑多数都以追求“宏大”为目标。

2.3 神仙信仰

秦汉时期迷信求仙的理念, 皇家园林逐渐形成“一池三山”的模式, 只为营建出仙境之美。从秦始皇到唐太宗, 无数统治者陷入了对延长生命的追求, 秦始皇在咸阳“作长池, 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8]。汉武帝则在修建建章宫时砌凿太液池, 池中筑三岛, 俨然是海上仙境。这种模式的目的是祈天求仙, 追求精神享受, 同时奠定了隋唐以后园林以山水为主体的格局。

2.4 纵情淫乐思想

各朝荒诞君王纵情淫乐的意识在皇家园林的营建中有强烈的反映。商纣王建鹿台, “七年而成, 其大三里, 高千尺, 临望云气”;“大聚乐于沙丘,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使男女倮, 相逐其间”[9], 以至民怨鼎沸。春秋时吴王营的姑苏台也是为纵情淫乐所建, 当时严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但在造园的艺术性上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2.5 佛教及道观建筑思想

佛寺道观的建筑风格易让人联想到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 对我国皇家园林艺术有重大影响。据《高僧传》本传记载:晋代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 “创造精舍, 洞尽山美, , 负香炉之峰, 傍带瀑布之壑, 仍石叠基, 即松栽构, 清泉环阶, 白云满室。”他将人们幻想的神仙境界变成了现实[10]。又如宋徽宗崇尚道教, 在营建艮岳园时把道家对自然美的追求融入其中, 形成秀雅的园林风格, 突出了独特的景象文化特色[11]。

3 主要特点

3.1 规模大, 重选址, 景观丰富

相比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规模浩大, 面积广阔, 所以更重视选址, 造园手法接近写实。在山水格局上, 采用山型的山水园风格, 以山为主, 以水为辅, 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12]。而且皇家园林景区范围大, 景点多, 景观丰富, 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3.2 建筑风格多彩, 渲染皇家气象

皇家园林建筑风格多变, 但整体多侧重于富丽庄重的建筑造型, 尽显皇家气势。除传统皇家艺术形式外, 历代皇家吸收了江南私家园林轻灵秀美的养分, 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等景色, 也融合了少数民族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 如北海的藏式白塔 (图4) , 甚至圆明园还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 可谓气象万千, 恢宏壮观。

3.3 功能齐全, 活动丰富

皇家园林的功能内容和活动规模都比私家园林丰富和盛大得多, 其功能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及观赏、狩猎于一体, 有时还设“市肆”, 以便进行买卖交易, 园林中的活动内容丰富精彩。在某种意义上, 皇家园林极其全面的功能为中国造园体系创造了重要的经验, 对后世造园者很有参考价值。

4 结语

中国皇家园林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造园技艺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基础上, 历经千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它作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综合艺术, 在历史演进的纵轴上留下各时代的文化烙印。综合长期的发展历程, 皇家园林可谓集纳天下园林之大成, 这是一份极珍贵的历史遗产, 而且其中的文化思想和技术、艺术规律可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作为文化积淀和技艺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天民.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浙江师大学报, 2000, 6 (25)

[2]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司马迁.史记 (卷六) ·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4]基口淮.秦汉园林概说[J].中国园林, 1992 (2) :10.

[5]袁媛, 刘西.中国皇家园林的演变.山西建筑, 2008, 11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7]诸子集成·荀子集解 (卷七) [M].北京:中华书局, 1954.141.

[8]张家骥.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98.

[9]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30.

[10]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 (第一卷) [Z].北京:中华书局, 1981.124.

[11]朱育帆.艮岳景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1997:129

历史园林 篇5

关中东湖悠久的建造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典故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留下了许多东湖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以方志类和散文类居多。当地省、市、县各级地方志、年鉴当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东湖的历史传说、人文典故以及历代修建的情况,是本文对东湖历史沿革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目前对于关中东湖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文化界人士从东湖诗词的角度撰写的抒情、感怀、游记类文章,大多以感性的笔触描写苏轼和历代文人与东湖的关系、赞叹今天东湖的美丽景色、记叙自己与友人的东湖之行等。秋子以游记形式简单介绍了东湖历史、东湖风貌和自己在东湖的所见所感,文字细腻,如娓娓道来[3];张骅从水利工作者的视角分析了苏轼疏浚东湖和整治西湖的历史之举[4];李万德曾参与编著凤翔多部方志和文史资料,熟悉地方人文典故,他对东湖也独有情深,撰文介绍了东湖诸景,但内容较为简单[5];段永强、任永辉、张文利等分析了苏轼在凤翔期间的诗词创作与东湖的关系,从文学角度对关中东湖景物进行了概述性介绍[6,7,8]。这些关于关中东湖的文献,不论是方志类还是诗词散文类,都是对东湖历史和风景的感性描述。目前,尚没有文献从风景园林专业角度对东湖造园历史和园林特色进行研究,致使这一在宋、明、清历史上引得无数名人流连忘返的历史名园在今天稍显落寞。本文在梳理关中东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论述其山水格局、园林建筑和花木特色。

1 关中东湖历史及研究现状

1.1 坡公曾经判岐阳,留得东湖水一方[9]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8月至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12月,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凤翔府签判)。嘉祐六年冬,上任伊始的苏轼便到处走访,熟悉郡情。看到城东日渐荒废的古饮凤池,池水干涸,淤泥显露,唯有亭台莲柳在寒风中飘摇,苏轼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嘉祐七年秋,计划已久的古饮凤池疏浚工程终于开工。苏轼以其文学家的情怀和造园家的眼光,带领数百工匠,对古饮凤池进行了全面的疏浚和修缮。他首先解决湖水干涸的问题,引城西北凤凰泉水入饮凤池,使湖水流动,形成活水。又请关中能工巧匠,修亭台楼阁,有名者有“君子”、“宛在”二亭。今湖面仍有此二亭,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苏轼还在池边广种垂柳,湖中则播下粉荷无数。经过苏轼的全面改造,昔日的饮凤池已经成为一个窈窕多姿的新园林,他将此命名为东湖,并赋“东湖”诗一首遥寄其在西南的弟弟。诗中,苏轼用“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描写东湖清雅的景色和梦若家乡的美景。弟弟苏辙回应“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10]。此后,苏轼又创作了多首诗作歌颂东湖美景,或记述自己在东湖与友人的日常生活,最有名的当属《凤翔八观》组诗。苏轼还常常在东湖接待八方友人,他们大多以诗词称赞东湖美景。随着这些文学作品的传播,东湖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园林。20年后,苏轼又在杭州疏浚西湖,并将东湖与西湖并提,使得这对姊妹湖更加远扬,正是“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1.2 明时微波绿满地,往来不尽停骖者[6]

明代,东湖基本保留苏轼在时的风貌和胜景,从明代文人墨客们留下的大量的诗作就可以看出。明王体复《凤湖雅会》中有“论心此夕成佳会,不觉东方日已升”描写彻夜不眠的东湖之会。明杨时荐《守道李亲翁在喜雨亭招饮次前韵》中“赴宴临风酣庾兴,望亭喜雨上苏台”、明岳万阶《东湖》中“清言频对酌,乐意两相关”,均描写诗人在东湖邀朋饮酒的场景。从这些诗作中可以看出,明代时,东湖胜景依然,有“飘渺云光柳岸隈,黄花影里笑颜开”[11]的美丽景色,是关中地区有名的聚会宴请之地,特别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1.3 清有贤人拾旧梦,复还苏公湖池景

清以来,战乱频繁,东湖亭台楼阁毁损严重,但时有有识之士多次疏浚修建。东湖有碑记载:“后人景仰芳徽,建祠湖岸,由宋迄今,兴废叠作”[12]。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太守王骏猷“修葺公祠,重加疏浚,木桥水榭,胜境增新”[13]。然不数十年,“石磴木阑淹没于荒烟蔓草,湖中土砾沙碛淤墁不流”[14]。清道光元年(1821年),江苏进士高翔麟任凤翔太守,他访“东湖故址,已成芜陌,捐廉集工,一月浚成”,并赋四律以记之。当时的东湖,“凌虚台蔓荒烟冷,喜雨亭移落照残”,“惟有清流自终古,一龛香火热旃檀”[14]。高太守疏浚东湖之后,湖水再次淤涸。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白维清任凤翔府知府。他到任后看到昔日苏公笔下恍若西南的东湖胜景不再,便与同道之人集资修缮。先疏浚湖水,又以余资在湖北岸建敞轩三楹。此次修缮维持数月,于道光二十六年完工,白维清撰《重修东湖碑记》以记之,其原迹尚存东湖碑林。文中记载他“先浚湖根,旋引泉脉,淤者深之,实者瀹之,逐成巨浸矣。乃以疏浚余资,于湖之北岸,建敞轩三楹,傍矗层楼,用资远眺,栽花雉草,种树驾桥,嘱宝鸡二尹章子廷英,绘为全图,参军陆子均董其事,经数月而工告成”。这是清代对东湖进行的较大的一次修缮,水系和亭台楼榭都有翻修,增建了轩、桥。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凤翔知府熙年在凌虚台上增筑“适然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凤翔府知府傅世炜于东湖南,买田数十亩,筑堤蓄水,旱则泄水以资灌溉,后人称南湖。他还“拟置亭、台”,但“未成而去任,湖遂渐涸”[2]。民国九年(1920年)和十二年(1923年),东湖亦有两次整修,但力度不大,记载较少。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1.4 近千年来波未竭,还随湖池叹沧桑

建国以后,当地人民政府对东湖多次进行修缮。1954年,政府拨专款对东湖亭台楼榭进行翻修,东湖略显往日旧貌。可是在十年动荡期间,东湖亭台多遭毁,树木被砍,水面干涸。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抢救文化遗产,保护名胜古迹得到重视。当地政府成立专门东湖管理机构,全面修复东湖建筑、花木、水体,东湖保护也开始进入新篇章。1985年,东湖作为风景名胜单位对外开放。1998年,东湖碑林落成[15]。2006年秋,凤翔县人民政府主持改造的东湖北广场竣工。广场中央立苏轼酹江月雕塑,并撰写“酹江月赋”以纪念。2007年,东湖因水源枯竭,景观质量大为下降。当地政府筹资160万元从白荻沟水库引水入东湖,彻底解决东湖水源问题,并形成流动水系。同时,还启动了东湖外湖整治工程和建筑彩绘翻新工程,使东湖水面积由过去的4.5 ha,扩展到了8 ha[16,17]。

2 关中东湖园林空间特色

2.1 宋时苏公浚内湖,清有后人绘全局

水是东湖的灵魂,也是东湖自“饮凤池”以来最重要的景观元素。虽然多有丰涸交替,但历次修缮都以疏浚湖水为先,历代也有大量诗词咏其湖水。唐朱庆馀就在《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中写道:“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沈。”说明,唐时这里就湖水清幽,风景优美。北宋,苏轼疏浚东湖,引凤凰泉水,使之“涝则闭之以蓄水,旱则泻之以灌田”[9]。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凤翔府知府傅世炜继苏公遗志,在原饮凤池南购地10亩以扩建东湖,但因离任而荒置。后人在此继续增加山庄、曲桥等景观,形成新的湖区。东湖水面也因此形成原饮凤池区域的内湖和后建的外湖两个部分,东湖山水格局由此奠定。

2.2 入门便清旷,怳如梦西南[9]

整个东湖园林由内湖、外湖和苏公祠3部分组成(图1)。内湖即古饮凤池区域,整个水面沿原古城墙蜿蜒展开。古城墙位于内湖东侧,今只留十几米残迹。内湖原有三岛,依次以窄堤相连,接至湖岸,将水面划分为3部分。窄堤与两岸连接处有古饮凤池入口与出口的圆形门洞,上书“古饮凤池”(图2)。三岛上分别坐落有君子亭、春风亭、会景堂。窄堤之上点缀着鸳鸯亭、宛在亭、断桥3座精致小品。三岛相望,互为对景;三亭点缀,丰富了景观层次。从古饮凤池前门洞进入内湖,豁然开朗,满池红荷,怎能不叫诗人“怳如梦西南”。沿窄堤前行,到达第一个观景点“断桥”。在这里遥看春风亭和宛在亭,衬着红荷碧水,怎一个美字了得。经过断桥,到达君子亭所在的岛,地势变得开阔些许,可以很好的观赏君子亭。继续前往春风亭,经过狭窄的湖堤,中间可在宛在亭小憩。春风亭到会景堂,有鸳鸯亭横跨湖堤。经会景堂,方至古饮凤池后门。由古饮凤池前门至后门一条线走来,经过了“收——放——收”的多次反复,使游览路线跌宕起伏,充满趣味,无形中扩展了空间尺度。三岛、三亭、三水域,成功营造了步移景异、蜿蜒逶迤的园林景象。这一景一物,都别具匠心,这也是东湖园林中最精彩的部分。内湖水面北部还有不系舟,原为近代清同治年间修建,后毁,1989年复建。内湖东岸还分布有“水光澎滟”、“来雨轩”、“洗砚亭”、左宗棠手植柳等景点,北岸有牌坊和著名的“喜雨亭”。

与内湖一堤之隔便是外湖。该堤由苏轼当年疏浚内湖时的淤泥堆积而成,人们为纪念苏轼,称之为苏堤。堤上有一孔桥,名曰沧浪桥。外湖位于内湖之南,湖中有岛,上有山庄空蒙阁、崇光亭和藕香榭。岛与外湖西北岸有曲桥相连(图3),是赏荷的好地方。岛的东部,有小拱桥与池岸相连,为近年新修。

苏公祠坐落在园林的北部,是一座两进的合院式建筑,初建年代不详,但据明清诗作中对苏公祠多有记载可以推断,至少在明代,此处已经有纪念苏轼的祠[18]。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之间,当地历任官员先后八次修葺苏公祠,以知府熙年所修之最盛。文革时,苏公祠尽毁。现苏公祠为建国后地方政府根据清熙年时的建筑制式重建,共有大小两进院落。大门悬挂“苏文忠公祠”匾额,进门影壁镌刻苏轼名篇《思政论》。二门悬挂“心迹应清”,院中坐落有正殿、仝笑山房、鸣琴精舍等建筑。苏公祠整体建筑对称布局,规整庄严。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关中东湖苏公祠区、内湖、外湖3个部分平面分区明确但在空间上又紧密联系,形成了层次递进的景观序列:苏公祠区域靠近东湖主入口北大门,这里分布的苏公祠、凌虚台、喜雨亭等主体建筑,营造了浓厚的苏公文化氛围,使自主入口进入东湖的游人很快置身于东湖文化场景之中。随着沿路碑文楹联的颂读,和越来越接近东湖水,繁杂尘世的心慢慢变得沉静,对东湖美景愈加期待。穿过东湖揽胜牌坊,内池湖景不期而遇,眼前豁然开朗,营造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进入古饮凤池入口,又是一番新天地,这里的内湖区域是整个游览路线上的高潮,曲线形的窄堤引导游人前行,不断有不期而遇的小惊喜;出内湖区域至外湖,这里的疏朗开阔和内湖紧密有致的景观特色形成对比,之前因不断惊喜而稍悬的心情也可释然,为游览路线营造了平静又回味无穷的尾声。因此,东湖园林布局以内外双湖为特色,又以内湖为中心营造核心景观,在游览路线起端设入口空间引导和铺垫,成功营造了“序曲-展开-高潮-尾声”的景观序列(图4)。

2.3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19]

东湖园林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而且以水面为主体。历代的修建者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免缺少起伏变化,分别在园内设置了3个制高点:一是内湖北部的凌虚台;二是内湖东南部的一览亭;三是内湖西部堆山。凌虚台(图5)位于湖北苏公祠东侧,为北宋时凤翔太守陈希亮所修。原建于府衙内,后迁于东关路三公祠,终废弃[20]。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凤翔知府熙年修缮东湖时,将其重建于此。知府熙年还在凌虚台上增筑“适然亭”,亭子小巧玲珑,可登高远眺东湖美景。在内湖东南部,沿残留的古城墙,建有土石台曰“生面别开”,上部建有“一览亭”。登一览亭,可观内湖外湖全景,更可远眺城外田园风光,可谓一览无余,心旷神怡,由此得名。内湖西部,有缓坡堆起。原来树木满布,近年在缓坡之上新修东湖西门,并设健身步道。分布在东湖西、北、东3个方位的制高点,丰富了东湖竖向的景观层次,强化了山水环绕的布局意向。

2.4 粗犷之中见细腻,外刚内柔媲江南

关中东湖在空间特色上,环湖的外部空间尺度较大,布局疏朗,特别在东湖北入口至苏公祠区域,道路、建筑、花木布局均比较自由大气,这与关中平原传统的园林景观粗犷豪放的特点一致。关中东湖内池核心景区则精巧柔美,不失如江南园林般的细腻。内湖水面的核心区域,园林布局曲折回环,建筑亦小巧精美,再加上两岸垂柳的衬托,更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在东湖竖向布置上,北面的凌虚台和南部的一览亭矗立在内湖两岸,如雄壮的西北汉子守护着内湖这个温婉的江南女子。东湖园林在大西北这个广袤的大背景下,用疏朗的外围,包含了温婉的内湖核心景观。粗犷与细腻,不是对立,而是恰到好处的统一在东湖园林中。

3 关中东湖建筑

3.1 亭

东湖现存园林建筑多处,尤以亭闻名。著名者有喜雨亭、君子亭、宛在亭、会景亭(堂)、一览亭、望苏亭等。

喜雨亭(图6)是东湖诸多亭中最有名的一座。宋仁宗嘉佑七年(1602年)春,苏东坡至凤翔上任伊始,在府衙内东北隅建亭。此时恰遇关中平原春旱,他“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21],四处奔走求雨。不久,凤翔地区“一日三雨”,旱象尽无,人们喜形于色,“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22],而此时,苏轼“亭适成”,他便名之为“喜雨亭”,并撰写著名的《喜雨亭记》,广为流传。明代,迁于东湖,后毁。清光绪年间,知府熙年重修,又毁。现东湖喜雨亭为当地政府于1955年重建。现喜雨亭红柱支撑,青瓦覆顶,亭内正中立石碑,镌刻有《喜雨亭记》全文。

君子亭最早为东坡所修,东坡常以君子自许,为亭子起名君子亭,还在亭子周围栽植竹、梅、兰等,以象征君子之意。后重建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代多次维修。1978年,亭被大风毁。1980年,当地政府依旧貌重建。君子亭为八角形(图7),金顶红柱,立于湖中央,在绿树掩映中格外醒目。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宛在亭亦为苏轼最早修建(图8)。《诗经.秦风》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苏轼遂为亭取名“宛在”。宛在亭建于石质半圆形拱桥之上,桥上刻有“晓镜”。亭、桥和水中倒影融为一体,形成优美的造型。亭两侧有美人靠,可坐下观景。宛在亭小巧玲珑,置身水面之上,恰如“伊人宛在水中央”。原宛在亭已毁,现为1982年重建。

北宋时,凤翔有会景亭,在城外南溪,苏轼在凤翔时,作《会景亭》诗。清光绪二十四年,知府傅世炜将会景亭迁入东湖,并改名为“会景堂”。堂位于湖中岛上,三面环水,是文人墨客饮酒作诗,宴朋会友的好地方,这里也诞生了很多东湖诗作。正如门前楹联所写:“一副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苏轼在凤翔为官时,携夫人王弗一同前来。王弗聪颖贤惠,且通诗书,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和文学上的知音。但天妒良缘,王弗26岁便离世,空留苏轼情难忘,他写下了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23]来纪念故去的妻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夫妇在凤翔的恩爱生活,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东湖建鸳鸯亭(图9)。鸳鸯亭建于桥上,双亭相接,连为一体,好似鸳鸯,婷婷立于水上。亭内梁枋之上,有苏轼夫妇恩爱生活的彩画。现在,东湖鸳鸯亭已成为情侣拍照留念的著名景点。

此外,东湖还有可遥望终南山的一览亭,有怀念苏轼的望苏亭,有寄托乡思的雁南亭,还有莲池亭、玉水亭、春风亭、断桥亭、洗砚亭等共计10余处。亭与亭均不同,各有各的典故,各有各的风采。多姿多彩的亭成为东湖一道亮丽的风景。

3.2 桥

东湖有桥多处,内湖有承托亭子的拱桥、石桥,还有引典于杭州西湖的断桥;外湖有观赏荷花的曲桥;内外湖之间有分割两湖的沧浪桥。苏轼离任凤翔府20年后,在杭州疏浚西湖。西湖有闻名于世的断桥,凤翔府人为纪念苏轼,也将东湖内位于古饮凤池入口处的小桥取名断桥,桥上亭子取名断桥亭。虽不及西湖断桥宏大,却也自有一番趣味。东湖外湖有长长的曲桥,为清后期扩建外湖时修建。今存曲桥均是近年新建。现曲桥观鱼赏荷已成为东湖美景之一。内湖与外湖之间的苏堤上,有沧浪桥。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状若飞虹。东湖内外湖有两米左右的高差,丰水季节,内湖水涨,通过桥孔飞泻入外湖,形成小飞瀑,水声悦耳。清岳万阶在《东湖杂咏》用“坐听盈耳奏,钧乐下沧浪”来描写此处的美景。

3.3 牌坊

在内湖北岸苏公祠右前侧,有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东湖牌坊。由当时凤翔知府王江主持修建,并亲笔题写“东湖揽胜”牌匾。光绪十三年,知府熙年又加修缮,后毁。现存牌坊为1970年代重修,上书“东湖揽胜”(图10)。

4 关中东湖花木

4.1 两岸回环先生柳

东湖风景以柳为盛,可谓“两岸回环先生柳”2)。民间亦流传有“西湖的水,东湖的柳”之说。实际上,在苏轼疏浚东湖之前,这里还是古饮凤池的时候,池边到处栽植的却是梧桐树。古人认为,“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凤翔府的很多历史典故都与凤凰有关,因此,饮凤池边自然也遍植梧桐。苏轼《东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可见,这些梧桐栽植年代已经久远。苏轼疏浚东湖后,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在东湖边遍植柳树,他在《柳》诗中写道:“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思”。此后历代也多有栽植柳树于此,东湖柳逐渐成为胜景,而引凤来的梧桐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老去,最后淡出东湖的风景。清代“中兴名将”左宗棠,西御沙伐入侵,远征凯旋,途径凤翔稍作休整。在凤翔停留期间,他游览东湖,并在湖边栽植柳树,人称“左公柳”,现成为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图11)。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被流放新疆伊犁,途径凤翔,亦手植柳树数棵。林公手植柳则已与历代古柳相融相生,不辨其位。现在,东湖多处有古老粗壮的柳树,特别是东湖北广场入口,有10余株“门前老柳迎人立”[24],虽然树干遒劲沧桑,但枝条依然婀娜,姿彩不减当年。现在的东湖,每值初春,柳絮飘飞,游人如织。

4.2 一湖荡漾君子花

东湖自古初春赏柳,盛夏观荷。柳和荷是东湖花木两大特色。东湖荷花历代有不少诗作盛赞:苏轼《东湖》诗中有“新荷弄晚凉,轻槕极幽探”;明姚孟昱诗“荷擎浮玉碧,柳吐绽金黄”,寥寥几字却赞尽东湖柳与荷;明代付孕钟与友人夏日游东湖,畅饮以至“荷香深处任开襟”;清王士祯与友人相聚于东湖,“重过荷香里,还劳运酒船”;清代曾察远用“荷叶秋风喧十里,桃花春涨腻三竿”[25]来描述当时东湖景色。现东湖内湖外湖均有大面积栽植荷花,内湖窄堤和外湖曲桥都是最佳观荷地点。每到盛夏时节,满池荷花密密匝匝(图12),浓绿的底色上粉荷摇曳,鸳鸯与宛在两亭立在荷上,不由使人联想到“伊人宛在”。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其余均为贾玲利绘制或拍摄。

4.3 君子喜梅爱竹菊

东坡常以君子自许,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象征君子之物的梅、兰、竹、菊自然是东湖园林不可或缺的植物。在东湖君子亭四周,种满了东坡喜爱的竹和梅,将君子亭围绕其间,使君子亭夏有绿竹掩映,冬有梅花飘香。东湖中还栽植有各种兰草和菊花。每年秋时,各种菊花绽放东湖,尤为盛美。

除柳、荷、竹、菊之外,关中东湖还有当地常见的乡土树种白杨、泡桐等植物。白杨、泡桐这些高大舒展的树形增添了东湖的俊朗和豪放之感,与柔柳红荷形成对比,更显得东湖景观粗中有细。

结语

关中东湖外刚内柔,在园林艺术特色上,它虽不及皇家园林的广袤千里,却较江南私家园林疏朗大气,尺度居中,空间适宜;关中东湖不如江南园林有精美的人工山石,却用泥土堆砌的“台”来增加地形变化;园林花木上,不追求名贵花木,而以乡土树种为主;追求植物自然的美态,并不刻意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与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面向小众的不同,关中东湖自古饮凤池时起,一直都是由地方官府主持修建,面向大众的公共园林。

关中东湖有着“满湖遍是软垂柳,池中香荷别样红”的园林美景,有“苏公判凤翔,才高书雍州”的人文典故,又有大量歌颂东湖的优美诗篇广为流传,称其宋代名园当之无愧。其收放自如,开合有度的造园手法、逶迤深远,曲径通幽的园林空间、粗犷之中见细腻的园林艺术特色,使之成为关中平原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摘要:在系统分析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自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疏浚扩建“古饮凤池”以来,历代地方官员和文人雅士修建关中东湖的历史沿革。关中东湖园林艺术的精华在于内外双湖、开合有度的山水格局;以亭取胜、亭桥融合的园林建筑;古柳伴香荷、君子爱竹梅的植物景观特征。东湖外围空间开敞疏朗,内部核心景区精巧雅致,表现出粗犷之中见细腻的西北园林艺术特色及深厚的人文积淀,是关中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历史园林 篇6

一、史前时期的植物种类

1. 第四纪冰期的植物种类。

广东的地质构造属于华南活化地台的一部分, 自古生代以来, 经历了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和海侵, 森林植被不断变化。此时, 广东北部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树种以樟科、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冬青科、杜英科、茜草科及马尾松林为主;广东中部地区地带性森林植物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 主要有马尾松林、水松、竹林、红树林等。海南岛南部以热带区系植物为主, 树种“以樟科、大戟科、桑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梧桐科、山榄科、棕榈科, 茜草科、紫金牛科、壳斗科、山茶科、红树林为主”。广东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少, 使一些古老的植物得以保存下来, 孕育和繁衍了非常丰富的植物, 组成了和现代基本上相同的植被, 为岭南皇家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材料。

2. 原始社会时期的植物种类。

2006年发掘的古椰贝丘遗址,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贝丘遗址, 其发掘出土的20粒稻谷在岭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尚属首次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认为, 史前珠三角地区有大量的野生稻谷存在, 从出土稻谷的形态来判断应为人类栽培。古椰贝丘遗址的发现, 为研究岭南稻作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根据广东省博物馆的古椰贝丘遗址生态复原图, 史前岭南植物包括了野生稻、水松、撑篙竹、榕树、橄榄、南酸枣、烟斗柯、杏叶柯和木荷等。

二、秦、汉代的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西汉早期, 汉武帝建扶荔宫就有“甘蕉十二本”。《三辅黄图》曰:“汉武帝元鼎六年, 破南越, 建扶荔宫, 以植所得奇草异木, 有甘蕉十二本。”岭南蕉类在历史文献上统称甘蕉或芭蕉。同时, 岭南的荔枝、龙眼、橄榄、槟榔、千岁子、甘橘、菖蒲、山姜、甘蔗、留求子 (使君子) 、桂、蜜香树、指甲花等多种植物共1000余棵也被移植到京城长安的扶荔宫中。另外, 汉武帝还向广州征贡御橘 (即甜橙) 。柑橘, 通常包括柑、橘、橙、柚、柠檬、黎檬 (广东柠檬) 、枸椽、佛手、金柑、金橘、桔子等芸香科家族, 秦汉时代已广为种植。东汉和帝时, “交趾七郡”为了向京城长安、洛阳进贡荔枝、龙眼, “十里一置, 五里一堠, 奔腾死亡”。此外, 西汉陆贾《南越行记》记载有耶悉茗、茉莉两香花名, 并在华南早于西汉初期已栽培。两汉时, 广州人已有爱花的癖好, 陆贾使南越, 称岭南人“彩缕穿花”。

秦汉时期属于岭南皇家园林的生长期, 其植物配置风格处于发展的初级状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岭南的热带水果, 如荔枝、龙眼、柑橘等作为当时重要经济物产而广为栽植, 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 并成为西汉朝廷的贡品或苑囿的引种和移植对象;二是秦汉时期已有一些植物从海外引入, 尤其是花卉植物, 并且宫苑已具有香花类植物配置;三是西汉南越王宫苑的植物配置, 一方面体现了汉代苑囿的礼制传统和生产性质, 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注重实用性和世俗性的岭南本土美学思想;四是西汉南越王宫苑的植物配置出现了观花类、观果类、林木类、藤本类和草本类等五种类型, 对后世岭南皇家园林植物配置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三、晋、唐、南汉、宋代的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1. 东汉、三国、晋代时期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成书于晋惠帝元年 (304) , 是最早记载广州植物的志书, 书中记载食果包括交趾稻、甘藷、槟榔、椰树、甘蔗、芭蕉、荔枝、橄榄、桔、枸橼、杨梅、余甘12种。草木包括榕树、木棉、栟榈、母、梓棪、木蜜、梁、摩厨、筼筜、思劳、蒳、豆蔻、益智、姜汇、藿香、薕、香菅、文草、交阯草、科藤、葭蒲等25种。《异物志》、晋郭义恭的《广志》、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和装渊的《广州记》均把荔枝作为岭南物产而著录。另据《三国志·吴志》记载, 孙吴交州刺史土燮经常向吴主孙权奉献各种香料、明珠等新奇宝石以及珍异果类, 香蕉、椰子、龙眼, 也包括“瑞橘”, 柑橙被称为“木奴”。然而, 最早有关岭南皇家园林植物的记载应为三国吴帝年间 (222—252) 骑都尉虞翻的苑囿, 虞翻因得罪孙权被贬广州, 于南越后主赵建德宅中聚徒讲学, 并辟为苑囿, 大面积种植苹婆和诃子树, 称为虞苑, 又称诃林, 即今光孝寺。《广东新语》曰:“诃又一作苛子, 树株似无患, 花白可黄似橄榄, 皮肉相著, 以三路者为上。广州光孝寺旧有五六十株, 子小味不涩, 多是三路以进御, 今皆尽矣”, “每七八月子熟, 寺僧辄煎诃子汤延客, 和以甘草, 色苦新茶, 谓可变白鬓发云”。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部区系植物志。它系统地介绍了晋代交州、广州 (今广东、广西、越南中北部) 及西方诸国进入中国的植物和植物制品80条, 依植物习性和经济效果分为草、木、果、竹四大类。草类有甘蕉、耶悉茗、茉莉、豆蔻花、水葱、菖蒲、山姜花、水莲、蒲葵、留求子等28种;木类有榕、杉、水松、桂、刺桐、桄榔、指甲花、朱槿、益智子、沉香、诃梨勒、紫藤、荆等28种;果类有荔枝、龙眼、橘、柑、五敛子 (阳桃) 、椰、槟榔、海枣、杨梅、橄榄、石栗、人面子等17种;竹类有越王竹、思劳竹、云丘竹等6种, 并注明耶悉茗 (即素馨花) 、茉莉花、指甲花、抱木、枸橼、思劳竹等花木均从西国或大秦移入。

2. 唐代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对于果木, 五世纪南朝时代, 岭南地区已有很多橘柑园, 还有专门种植柑橘的“橙橘户”。南海神庙旁栽有相传为南朝萧梁时西域达奚司空所植的两株菠萝蜜, 原种来自海外。另外, 唐代新兴国恩寺有相传六祖慧能手植荔枝树, 至今1300多年。泮塘一带还有“荔园”, 诗人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描述荔园胜景:“叶中新火欺寒食, 树上丹砂胜锦州。”对于其他植物,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记载山橘子、山姜花、鹤子草、野葛、思劳竹、沙摩竹、刺竹、倒捻子、榕树、枫树、桄榔树、枹木、石栗、波斯枣、偏核桃、荔枝、龙眼、橄榄、枸橼子、椰子、栈香树、朱槿花、胡桐泪、沙箸等多种植物。对于花卉, 段公路《北户录》中记载的指甲花 (米仔兰) 、朱槿、白茉莉花、耶悉茗花、金钱花、区拔花、叶逆花, 致祭花、名遂花、摩夷花、泥楼钵罗花“皆中国无者”[4]10。刘恂《岭表录异》记载的波斯枣、偏核桃 (出毕占国) 、胡桐 (出波斯国) 等花都是从国外引进。所谓“异花皆舶上所来, 岭北无之”。

3. 南汉代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刘岩于后梁贞元三年在广州称帝, 建立南汉王朝, 岭南皇家园林得到空前的发展, 标志着岭南皇家园林进入了发展期。据《新五代史》记载, 当时的宫苑有“南宫、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德、太微诸宫, 凡数百, 不可悉记”。其中:南宫区有仙湖药洲, 湖中沙洲岛上栽植红药, 传说刘岩聚集炼丹术士在岛上炼制“长生不老”之药。《南汉春秋》谓宋许彦先有“花药氤氲海上洲”之句。城西荔枝湾, 古时称为荔枝洲。《南越志》记载:“江南洲周围九十里, 中有荔枝洲, 上有荔枝, 冬夏不凋。盖以荔枝湾为古荔枝洲也。”五代南汉王刘鋹大兴园林宫馆, 荔枝湾有华林苑、昌华苑、芳华苑, 显德苑等, 合称西园。《舆地纪胜》曰:“刘王花坞刘氏华林园, 又名西御苑, 在郡治西六里, 名半塘, 有桃、梅、莲、菱之属。”昌华苑每逢夏季, 刘鋹与妃嫔、内臣游园设宴, 擘食荔枝, 称为“红云宴”, 且岁以为常。直至明代, 荔枝湾风采依然, 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城北, 越秀山上的南越王歌舞台旧址, 刘岩时名曰“呼鸾道”, 旁栽金兰、芙蓉。南宋诗人杨万里《三月晦日游越王台》诗云:“榕树梢头访古台, 下看沧海一琼杯。”可见当时山上榕树成荫。城东有甘泉苑, 方信儒《南海百咏》记载:“ (甘泉苑) 其下有甘溪、夹溪南北三四里, 皆刺桐、木棉。”又记:“春尽踏青人不见, 桄榔老大木棉红。”

综上所述, 晋、唐、南汉和宋代属于岭南皇家园林的发展期。这一时期园林植物配置风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岭南地处亚热带, 自然条件优越, 林木荫浓, 花果繁多, 园林从肇始就显出“以花木取胜”的特色, 具有实用价值的果类逐渐兼有观赏功能, 不独可供游赏, 更可饱口福。二是受海上贸易的影响, 外国引种花木的不胜枚举。广州舶来花木, 很多都与宗教传播有关, 这些特征对岭南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具有较大的影响。三是植物种类繁多、分类明确, 包括草类、木类、竹类和果类。这一时期岭南的植物学分类方法已初步形成, 并且见于民族植物学的文献典籍。四是南汉宫苑是岭南皇家园林进入发展期的重要标志, 其植物配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后世的岭南皇家园林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广东森林编委会.广东森林[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2]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5.

[3]屈大均.广东新语[M].中华出版社, 1985.

[4]段公路.北户录[M].上章执徐吴兴陆氏十万卷楼重雕, 清光绪6年.

[5]王象之.舆地纪胜[M].中华书局, 1992.

历史园林 篇7

安阳市是中国8大古都之一, 有中华第一古都之美誉。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2个重要时期, 即萌芽期和转折期, 安阳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的“苑”、“囿”[1], 有着3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对世界园林尤其是东方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从那时起, 中国园林成为文人潜心经营、独具匠心的艺术, 园林成为文人思想感情的写照[2]。

作为8大古都之一的古城安阳, 不仅有闻名于世的殷商文化、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曹魏建安文化、北朝文化、被称为“河朔第一古刹”的灵泉寺和有“小龙门”之称的万佛沟等灿烂文化资源, 有郭朴 “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形成“仁义巷”的美谈,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监狱——羑里城, 周文王推演周易的地方, 隋末瓦岗寨农民起义等历史典故, 更有孩提时代就熟知的西门豹治邺、抗金英雄岳飞、项羽破釜沉舟北渡漳河、苏秦联纵抗横六国拜相、完璧归赵的战国名相蔺相如等历史人物。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给安阳的园林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 是安阳在以后的园林建设中提高文化内涵的强大支撑。

2 安阳市园林建设现状

2.1 园林建设的成就

2006年, 安阳市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积极开展全市性的城市园林绿化活动, 使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由2006年的34.49%、26.62%、6.71m2, 增加到2008年的37.05%、32.11%、8.56m2, 绿化3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6~2008年3年“三绿指标”发展情况见表1) 。经过努力, 安阳市目前城市绿化面积达到2 344万m2, 建成区绿地率达32.11%,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05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6m2。于2009年一举通过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的验收和评审, 现在已经正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 安阳市坚持依据规划建绿、塑造精品的原则, 大力实施公园绿地建设, 新建易园、殷墟遗址公园、保泰盈生态园、愉字园、丹枫园、钢花公园、贞元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大中型城市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小游园和街头绿地, 使市民步行500m便可见到绿地, 显著提升了公园绿地均匀颁布率。现在, 安阳市已经基本形成环带相融, 纵横相交, 内外渗透的城市绿地系统, 有效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来, 全市共投资10亿元大力发展园林绿化, 构造“三环三带、八横八纵”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绿化植物富有特色、维护管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为了丰富公园景观, 突出植物造园, 安阳市对殷墟遗址公园、洹河、护城河绿化带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共投入资金4亿元, 拆21万多m2建筑, 建成了82.35万m2的殷墟遗址公园和洹河历史文化风光带。

3 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园林规划建设中对安阳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挖掘得还不够, 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和谐布局尚未形成。

(2)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 对本地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不够, 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 极具代表性的植物没有完全占“主打”地位, 如“市花”紫薇的形象不突出。

(3) 在建园中, 对诗文、书画的利用不够, 尤其是在反映安阳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以及安阳自身特色等方面不突出。

(4) 文化建园的氛围不浓厚, 尽管安阳市现有的公园都呈现出不同特点, 如三角湖公园主要突出古城公园特色, 易园突出了易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就城市整体的公园绿地来说, 文化氛围并不浓厚。从园林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 尚未形成协调一致的符合新世纪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的“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精品不多, 文化含量不高, 园林文化的特色不鲜明。园林建设的水平与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不相称。

4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分析

4.1 园林规划的文化内涵

城市建设应该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园林是城市文化的优秀载体, 城市园林的文化设计当然要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相联系, 但仅此还不够, 要把城市历史文化的渊源都融汇进当前的文化格局之中。首先要把握城市的主要文脉, 以颛顼、帝喾二帝, 殷商、曹魏、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为主线, 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都和现代城市文化有机融合, 体现在不同的园林景观中。没有这种文脉思想, 所规划、设计的城市园林就很可能是平面的不成功的, 而有了文脉思想作指导, 它就可以获得纵深的立体感、历史感, 使城市的脉络得以突显出来。能够体现历史文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大到城市整体规划, 小到一园、一屋、一桥、一椅、一灯都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要素。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 安市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殷墟大遗址公园的规划, 这正是把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园林建设的有机结合, 在大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殷商文化是大遗址公园成败的关键。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描述, 恢复一些具有殷商风貌的古建筑, 可以参考河南省其他城市在开发文化资源上的成功经验, 把殷商风情、民俗文化融合到园林建设中来, 比如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林、洛阳白居易墓园、王城公园等都是园林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安阳古城是由众多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典型民居等组成的整体, 素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 应该遵循保留与积极改造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积极保护。对于重点文物, 除本身加以积极保护外, 对其周围一定视线内应划出建筑特别保护区, 结合道路的改建, 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形成几个传统街区。对于古城区的建筑, 应对其高度、体量、色彩及外装修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要保证老城建筑风格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在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都要注意历史的延续性, 创造具有安阳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 使安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洹河历史文化观光带建设中, 不妨以殷墟为首, 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尾, 中间以洹河相连接, 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殷墟开始, 大遗址公园是商代风情, 沿着洹河往下走, 愉字园、汇芳园、洹春园、观澜园、双虹园、双阳园分别从古至今按年代顺序, 每个园子表现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 特别要突出曾在安阳建都的殷商、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这几个朝代, 让人们在洹河历史文化风光带中游玩时就能感受到安阳历史之悠久, 走到下游就看到了我国唯一的一座以文字为专题的博物馆, 到里面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4.2 园林设计中的历史景观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 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手法设计出带有浓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特征的景观。前面文中提到了安阳有很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 在以后的公园规划设计中, 应该更多地以发生在安阳大地上的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为基础, 一个公园有一个主题, 表达一个历史典故, 比如以岳母刺字这个故事为蓝本, 建设一个公园或游园, 表达一种忠心爱国的思想, 让人们在欣赏优美的园林景观的同时能够学到一些历史知识, 还能加深广大市对自己居住城市的了解, 还能使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些主题公园内, 最关键的就是要利用建筑、设施、小品等提炼当时社会的文化符号, 使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园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公园景观话语来传达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情感, 同时注重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和环境的协调, 使设计出的景观从视觉上具有直观性和表述性, 易于理解, 同时也能让游客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 达到感情的共鸣。

摘要:从调查安阳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入手, 分析了安阳在园林建设中文化建园的优势, 详细阐述了安阳近几年园林建设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在安阳市园林规划建设时进行历史文化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建设,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王其钧.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3]吴俏瑶.城市设计的历史文化内涵[M].安徽建筑, 2005 (2) :21~22.

[4]俞铮.“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延续历史文脉[J].隙望新闻周刊, 2000 (34) :37~38.

[5]屠苏莉.历史文化的借鉴与城市景观的塑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9) :111~112.

历史园林 篇8

园林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以灵台、灵沼、苑囿等形式出现,当时的园林是如山岳般高大的堆土建筑,是古人对山岳崇拜的一种直接体现。古人认为,正是有了山,尘世和天国才能有所联系,得以接近。正如《诗经》中所记载的那样:“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而从两周以后,园林的功能逐渐从“娱神”向“娱王”发展,“王在苑囿,鹿鹿修伏”。当时的园林营造是帝王权贵这一特权阶级的专利,所以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了他们好大喜功的宇宙观和审美观。皇家园林这一园林体系从两周到秦汉再到后来的魏晋南北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虽然随着朝代和特定年代审美的变化,风格各有不同,但基调一直偏重磅礴和繁复,始终不离其“皇家”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园林一直以来受到学者大家的重视和偏爱。

与此同时,从春秋起,文人、士大夫作为另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逐渐等上历史的舞台,他们的出现,也深深影响了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营造手法。当时的文人们努力在山川之美与士大夫人格价值体系间建立某种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园林比诗歌、书画更直观、更具象、也更有震撼力。士大夫对文人园林营造的追求和发展也和皇家园林一样,成为另一条完整的园林体系,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对于这一体系的园林营造,明代的计成在其《园冶》一书中有较为详尽的分类和研究。在《园冶》的“相地篇”中,计成把园林按地形分为六大类,其中后人研究最多的当属归类于“城市地”的江南私家园林,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郊野地”、“山林地”却一直以来未受到园林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很多传统郊野园林、山地园林已经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悄然销声匿迹,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郊野园林和山地园林自古以来是文人隐士寄情山水的理想栖息居所,他们不光在其中对话自然,表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1思想,也把很多无法施展的政治抱负以及建功立业的豪志转化为了一种叠山理水造阁营室的诉求。所以作为业主同时往往也是真正的设计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经历也都直接间接地反应在了他们的园林建筑中。而隐逸精神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表现为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园林营建理念,更是对文人园林从相地到营造修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西溪湿地园林概述

2.1西溪湿地的地貌和历史沿革

西溪的范围,从古到今并不是一直恒定的,总体来说,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西溪”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距今约一千多年前的古书里,从最初的水名、山名、到后来的市镇名、乡村名,更又为路名、片名等。直到南宋之前,关于西溪的具体范围、水系水质情况等等尚未发现可靠的文字记载。只知西溪在汉唐时期,已经被人们逐渐开发利用,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以上,到了唐代,西溪湿地区域内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行政建制,所以有“唐有西溪市”2一说。

到了宋代,西溪的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西溪湿地的面积减少到了100平方公里。此时文人已经开始游览钱塘郊外的西溪。到了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临安,西溪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亦从此开始扬名。西溪湿地区域内,水网丰富,水塘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西溪这块土地的确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湿地环境。西溪湿地自古以来有山有水,根据现存的地名结合史料考证可知,至明代,西溪发源于与富阳、余杭交界的分金岭,一路奔腾加带附近的许多溪涧溪流,穿过留下镇,汇于大溪河,一支入古荡,一支出闲林,流长达“三十六里”。到了清朝,据康熙《钱塘县志》记载,西溪范围有所缩小,流长也缩减为“十八里长”。3民国至今由于区域范围又有所改变,现西溪全长约25公里,其中古荡以西城区范围内西溪长12.2公里。西溪南岸,群峰矗立,绵延不绝。在现今的地图上,有老和山、灵峰山、秦亭山、北高峰、美人峰、龙门山、小和山等。

2.2西溪传统园林的总体特点

由于这有山有水的独特地理特色,又地处城郊,西溪湿地注定为历代的士人隐者所钟爱,文人骚客所咏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中隐在壶中”,大隐者的境界太高,一般不得志的士人,或是归隐的官宦还是更偏向于找一个西溪湿地这样的地处市郊,风光独好,却又还不至荒凉的地方安居治学。由于上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一书相地篇中对各种园林地形的分类。西溪湿地最为典型的特点是郊野地,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局部又带有山林地和江湖地园林的特点。

计成在相地篇中把园林共分为:山林地、郊野地、村庄地、城市地、傍宅地、江湖地这六大类。笔者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在对地形地貌特点比较单一或者基地范围比较小的园林按《园冶》设计手法进行类型判断和设计时,可以简单地选择一种类型特点进行设计。而在对像西溪湿地这样综合性的大型湿地进行园林类型分类时,则要有总有分。因此,即使是同处于西溪湿地这块郊野地上,不同局部的园林建筑营造也由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业主需求,有不同的设计手法。在抓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总体精髓下,百花齐放,各具魅力。

3、西溪湿地传统园林建筑实例分析

3.1横山草堂

横山草堂的主人是明人江元祚,著名藏书家,字邦玉,明朝末期钱塘人。他精通儒学,擅长诗文,无心丛仕,一心研究学问,长期携妻眷隐居横山草堂达二十多年之久。横山虽风景如画,引人入胜,但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故游屐罕至,直到江元祚在此居住,通过二十多年间对横山草堂的不断营造,也由于他的学识人品,故横山借着横山草堂和江元祚的名声,才逐渐为各路文人所知,成为他们竞相拜访和探讨学问欣赏美景的世外桃源。

横山草堂在横山大岭六松岭畔,在明代,经过江元祚的营造,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园林建筑群。而草堂内建筑的命名也无不体现着主人高洁的品性和人生的追求,如漱雪桥、绿香亭、却月廊、醉山楼、竹浪居等。从地形地貌上看,横山草堂所处基地应属于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的山林地,而横山本身所处的西溪湿地则从属于郊野地,所以,横山草堂园林建筑的营建风格必然同时兼具山林地园林和郊野地园林两种园林风格。

江元祚作为一名著名的藏书家,在横山草堂有一座著名的藏书楼,名唤拥书楼。此楼“推窗远眺,眼界全碧,千峰若围,隐现树杪。”《西溪百咏》之《横山草堂》又诗云:“六松引径入桃源,潭有潜龙洞有猿。就水结亭花近槛,依山构阁竹临轩。望江移榻栖霞岭,看月因梅倚雪垣。处处花工先位置,不须开凿得名园。”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横山草堂整个园林规划本身,还是其中的单体建筑都因山就势,凭借着横山自然的绝佳风景,谨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的园林建筑营造准则。当时的西溪作为郊野地,其中的园林建筑普遍具有的特性是“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而处于横山上的横山草堂则更具“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雪,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5

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人马元调游西溪,登临横山草堂,兴之所起,留下游记一篇,对横山草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其描述,可做如下分析。当时的横山草堂,由六松岭进入,崎岖的山路为两旁茂密的竹林、遍地的苍笋所掩映,几乎要看不见,这让探访者更添了一种欲入桃花源的感觉。走着走着,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便到了漱雪桥,桥是江元祚自己亲自砌造的,因为经年累月,也因人迹稀少,桥上已经挂上了藤萝。河的两岸是大片大片的茂林,那苍翠浓绿几乎把来人的衣袂也映得发绿,过了桥,便到了绿香亭。过了绿香亭,前面便是横山草堂的主题建筑了。整个草堂最外围是一圈石墙,入口上书“逸林”二字。石墙里又围了一圈竹篱笆,密密得编出斜纹,江元祚称之为“鹿蕃”。正中为“竹浪居”,推测为一座二层建筑,如文中描绘,登临可俯视远处万竹如浪,故得名。竹浪居的后面是一个庭院,庭中栽有大梨花,以前一直开白花,有一年突然开了红花,所以得名“艳雪”。庭院的左边是主人的起居之所“香梦窝”,右边是宾客谈诗论文的场所“挂屐寮”。庭院的背面较远处是被称作“云髻”的小山峰,这座小山峰可以透过竹浪居的窗户看到。庭院中有小山峰上的溪水流下,在水口处飞梁架溪,泉声幽咽,使观者留恋往返。再向前是曲折的长廊,得名“却月”,廊子的尽头是“醉山楼”,二层建筑,三开间,四面开窗,登高远观则远处山水尽得目下。

出了醉山楼,则是一座“藏山舫”,像一艘小船一样架在两崖之间,舫的北边是一间精舍,供奉着《大方广佛华严经》。精舍的西北方向数十步,有溪流激射,涛声如吼,在其上,飞架一座轩,轩的左右均设置栏杆,可凭栏而望。左望能见溪流的源头自远处蜿蜒而来,渐汇成溪。又望可见溪流往远处流去,高低错落间分散四处,如白练一般溅射,故得名“卷绡”。精舍与藏山舫以及轩(卷绡)之间都有廊子链接,但并未对这些廊子进行命名。

再往前是一条百步长廊,共有两百多根柱子,顾得名“蔓櫩”。这百步长廊的两边曲涧微鸣,松竹参立,老梅盘亘,景不胜收。一路向上,廊子的尽头便是拥书楼。拥书楼为二层建筑,五开间,前后均出抱厦,也为五开间。楼前有一个庭院,庭外汇水为曲池,锦鲤游泳。庭中有若牛若虎豹的山石自然点缀其间。由于树林掩映,修竹茂密,所以在各个建筑之间很难望见远处的建筑,也给观访者以感觉不尽的可能和惊喜。

而江元祚自己对横山草堂的评价是“乃知草堂之构,既屏以崇山峻岭,复绕以茂林修竹。前则江湖梅松为径,后则岩石泉瀑为邻,诚为造物所钟,必厚以天福,而后乐此。”6

3.2高庄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是杭州城的一处著名园林。其前身为柴庄,始建于明代,据明史记载孝廉柴云倩曾隐居于此,他的女儿柴静仪,后来更与林以宁、冯又令等人在此结成了“蕉园诗社”。这更是被以后的红学研究者认为是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姐妹结成诗社的原型。据记载,当时的柴庄“碧涧绕门,白云入室,周围植梅竹数亩。”7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柴庄有竹楼花谢,月影泉声之美。俨然一派计成在相地篇的郊野地一段中所描绘的景象,地处郊野的柴庄静谧、悠然,叠山理水间完全保留了郊野地本有的野趣。

据记载,高庄始建与清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到康熙三年(1664年)其间,对然高庄之所以被称为高庄是因为其主人高士奇的名望,但是生于1645年的高士奇此时尚还年少,所以推测当时开始修建高庄的应为高士奇的父辈。这种修建维护工程,应该在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收受大量贿赂之后达到一个高潮。高士奇显然是把这里当作他将来养老或是隐居之所来修建经营的。但是,他的隐居和柴云倩、柴静仪的隐居是有本质区别的。正是这种区别造就了柴庄再修建扩建为西溪山庄(以下称西庄)后,园林风格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里不得不简要叙述一下高士奇的生平。

高士奇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于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生在杭州城里一个小康家庭,在他前25年的生命里,一直郁郁不得志,参加乡试,屡次落第。面对生活的现实,他一度不得不放下读书人清高的架子,到北京报国寺庙的市廊下卖字画、代写字福、喜帖子,以此来养家糊口。然而,也正是这个经历成为了他一生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报国寺庙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庙市之一,三教九流各路人马往来期间,可说是一个龙蛇混杂之地。身处其中的高士奇,和他们打交道,耳濡目染,很快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文人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善读人心的小商人。机会终于在康熙八年(1669)年降临在他身上,那年高士奇进入国子监读书,谋到了一个书办的差事。在不久之后的宫中关帝庙翻修这一工程中,高士奇有幸重写了门楹。后康熙帝途径关帝庙,对匾额上的墨迹大加赞赏,于是追问出自何人之手。此后,高士奇在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被明珠亲信弹劾前,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他的才华和智谋以及揣测上级领导心意的本领,使他在官场异常顺利。

然而老谋深算如高士奇者,必然明白官场终究险恶,尔虞我诈一朝天子一朝臣。素以他有钱了以后就在家乡置办田产,修建旧宅,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当时的康熙帝和后来的乾隆帝一样,很爱下江南欣赏江南美景,高士奇曾多次随驾扈从。而杭州风景在江南一众美景中又久负盛名,于是结合高士奇后来的诗作,我们不得不这样揣测,在他修建西溪山庄时,并不仅仅只是把它当作一所给自己养老的宅院来操作。他一定考虑到了也许有一天圣驾到访的可能性。皇帝御驾亲临自己的府邸,这在当时,是莫大的荣耀,这种荣耀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今天的我们可能难以想象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高士奇描写关于康熙帝御赐亲临西溪山庄的诗作有些虔诚的近乎谄媚了。

本来计成对郊野地的构想走的是飘逸出尘,悠然南山下式的隐者居所,根据现存诗作,相信在高庄还是柴庄的时候,这里确实是一派这样的风格。但在康熙身边为官多年的高士奇,一定深知康熙的审美。林徽因曾说“Qianlong taste”太过柔美,不够大气,其实有清一世,帝王的审美都有些偏向于繁复和柔美。也许是满人的祖先来自广袤的大草原,看够了太多的豪迈奔腾,所以对水草茂美的江南风情赋予了别样的柔情。所以,既是出于审美的考量,也是将来可能的接待御驾的需要,经过高士奇大手笔整修后的西溪山庄,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城市地园林的一些风格。

可惜天意弄人,康熙帝真正临幸西溪山庄的时候,高士奇被弹劾解职已久,所以他既无心情也无更多财力再休整故居,康熙临西溪山庄是,“旧业西溪,荒芜已久,沉一椽容膝,半亩安身,触眼楼台几处倾,手植寒梅已覆楹柱,把钓尚存临水榭。”8由此可以看出,当年高庄的一切水石林亭俱在,亭台榭依旧,只是有些年久失修,略有倾斜。这也是中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需要长期维护,定期翻修,这是中国人重现世而不求永恒的体现。但当时西溪山庄的景色正好反应了高士奇官场受挫的心境,也给山庄的园林精致增添了一分皇家园林所难以得见的沧桑和真实。

4、结语

对比横山草堂和高庄,整个横山草堂的园林建筑群既有隐逸出尘的味道,又更添了因山就势的磅礴和巧妙,还具有高庄那种稍嫌繁复的近乎私家园林式建筑所没有的空灵与淡然。所以说,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里,一座园林往往就是园林主人性格品性经历的间接体现,这就好比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一样,他们所钟爱的建筑式样,建筑风格乃至建筑环境本身,从深层意义上来说,都表达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一生所见的感悟。这也是为何传统中国园林建筑从不同的基地开始就必然具有了不同的人文意义、设计手法、建筑风格的原因。

江元祚可算是真正的隐士,即为“全隐”,所以他的横山草堂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天人合一、质朴自然的隐者精神。而高士奇先期在高庄“朝隐”过一段时间,告老还乡后则是“半隐”,所以他的高庄虽也归属于文人园林,但和横山草堂相比,却依然在潜意识里透露着权贵和阶级的特点。

横山草堂和高庄,无论是在营造手法还是园林氛围上都是不尽相同的两种风格。除了前者处于湖畔的坡地,后者处于更为偏僻的山林的客观原因。其业主高士奇和江元祚的不同人生经历和人生追求也是造就这两处园林风格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半隐”的高庄相比“全隐”的横山草堂,毕竟多了一分矫揉造作,少了一分自然纯真。物质的都会影响精神,而精神的都将回归物质。因此在今后具体研究分析园林典型案例时应注重了从地形地貌特点和业主经历精神形态两方面入手,把《园冶》中六大不同地形园林作为六个元素加以组合调配,力求更为精准地把握前人营造园林时真实的设计手法和人文情怀。

摘要: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该类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上一篇:政府行政人员论文下一篇: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