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类(精选9篇)
园林类 篇1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 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 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1]。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 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养[2]。因此, 许多高校把园林艺术作为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外, 也同时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 供学生选修。但非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已经影响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 对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1 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大纲不合理
在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沿用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但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力,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者存在差异。
1.2 教学内容陈旧, 专业性强
各类园林艺术教材不少, 但适合本科的教材较少, 目前各大院校最常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过元烱编著的园林艺术。该书从1996年出版至今已经重印多次, 内容没有太大变化, 而近10年来各种新信息、新技术、设计理念和新材料却大量出现在园林实践中。此外, 这部教材中的例证多为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较少。在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学内容与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内容一模一样, 对于非园林类专业的学生来讲, 很多内容过于专业、抽象, 不容易理解。
1.3 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园林艺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安排有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 以帮助学生对园林艺术有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3]。然而, 在很多学校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践教学环节, 全部为课堂理论教学。
2 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2.1 教学大纲调整
作为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不能一成不变的沿用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应该以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为蓝本, 按照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要求, 结合本校学生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2.2 教学内容更新、简化
以屈永健主编的园林艺术为参考教材, 但教学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 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选课学生专业的特点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增补、简化[4]。并根据最新文献资料更新部分教学内容。在讲授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 除了介绍国内外古典园林的优秀实例外, 也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优秀园林作品或身边熟知的园林案例, 例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上海世纪花园、万科第五园、西安市的各大公园等。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简化, 力求非园林专业的学生也能对园林艺术的核心内容有所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能力。
2.3 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
公共选修课的课时安排基本上全部为课堂理论教学, 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一些应用性不强的课程来讲, 这样的安排可行, 但对于像园林艺术这样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仅仅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其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 在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室外的实践教学:比如讲授园林植物时, 安排一次室外教学进行校园植物识别;在讲完园林艺术基本理论后, 则带领学生就校园景观及周边主题公园的设计进行实地案例讲解, 使非园林类专业的学生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园林艺术的魅力, 进而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
摘要:对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3个方面进行优化的措施, 以提高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屈永健.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3]郑丽洁, 王菲, 谢洋, 等.模型制作在园林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4) :11-12.
[4]葛静, 杨英.浅谈环艺专业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S1) :15-16.
园林类 篇2
重点论述了竹子的观赏价值,传统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野生竹类的观赏价值及开发现状,人工艺术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观赏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 者:高峰 阳雄义 辉朝茂 Gao Feng Yang Xiongyi Hui Chaomao 作者单位:西南林学院竹藤研究所,昆明,650224 刊 名:竹子研究汇刊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MBOO RESEARCH 年,卷(期):20xx 25(2) 分类号:S7 关键词:园艺观赏竹 开发 园林 应用园林类 篇3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方法为核心,以教育的最优化为目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
二、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职园林类专业主要指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园林类专业面向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施工养护、园林规划设计等岗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园林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岗位技能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强、季节与区域性明显等特点。
1.岗位技能要求高
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园林植物的种植技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规范和实践经验等,岗位针对性强,技能要求高,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园林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新技术来适应社会园林类岗位能力的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展示园林技术操作的全过程。
2.实践操作性强
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既为学生认识本专业、了解本专业与掌握本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也为具体实践操作进行服务与指导,所以园林类专业课程强调动手能力,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综合化,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体现出较强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时,要将理论穿插在实践中讲授,理论讲授要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并及时进行实习操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和深化。
3.季节与区域性明显
园林类专业的生产、施工、养护、管理等教学内容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园林类专业课应以生产季节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要走出教室、进入田间。不同的教学内容需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实际生产情况来完成,若错过季节,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就无法保证实地操作。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南方的热带植物,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所以在北方就看不到其生长发育的过程;而北方耐寒性植物在南方会有高温越夏难等问题,这就使园林类专业课程的内容也受地域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来克服教学内容与生产季节、地域限制的矛盾。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多教、多学、多得、多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如讲解《花卉生产技术》时,由于季节及植物生产周期影响,不能把花卉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展示出来,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图片、录像、动画、仿真、虚拟等技术则可以实现,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实践教学的内容,而且不会受学校的教学场所缺乏和设备落后等因素的限制,能够创造空间,虚拟真实环境,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变难为易,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内容很枯燥,展示不出实践教学的实质内容。学生会觉得实践课堂单调,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习被动,教学质量也随之降低。如《植物组织培养》课中,通过采用图片、短片等现代教育技术,导入课程,会使实践教学的元素多元化,同时师生互动方式、探索方式也多样化,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环节。这样就既丰富了实践教学方式,也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会提高,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有利于巩固实践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直观易懂,学生感知深刻,有利于回忆、巩固。例如在《插花技术》实践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使形象、声音和色彩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大脑中产生深刻印象,回忆时场景会自然再现,因此,能帮助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再认和回忆,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示范,有利于培养实践技能。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技能时,不但要通过语言详细讲解和描述,还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有关的视觉材料的示范,给学生树立模仿的样板,以进行练习和训练。课后可以反复复习和揣摩练习。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示范,不但能解决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区域性问题,使教学直观容易掌握,又可以节省训练时间。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不完备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与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之过于形式化,只追求教学课件的生动、形象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实践教学内容、忽视学生,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原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依据学科实践内容与教学特征,将实践学习内容加工处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索、信息交流、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2-4]。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时,一些教师只是把要讲授的内容罗列在多媒体课件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讲授和演示,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程序播放的过程,因此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上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与课堂效果的优化。还有,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的信息量大,教师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性的发展。
3.实践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与实践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也没有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教学整体规划相结合,全面设计教学环节,更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材料,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职园林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接受观察、思考、操作、分析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 汪炳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6).
[3] 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2).
[4] 张有录,俞树煜.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高职园林类专业建设路径探索 篇4
近年来,我国园林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呈多元化趋势,不但农林院校、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中的园林专业数量显著增加,就连部分民族类、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园林专业。各类高校在学科设置、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竞争激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才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园林专业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单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园林专业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根据人居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
2坚持综合培养是前提
园林艺术是集建筑艺术、植物造景艺术、雕塑艺术、诗词绘画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好的园林作品必定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园林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生态、生物、设计、建筑、工程、艺术、历史、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设计、植物栽培与养护、盆景制作、花艺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与管理、园林工程预算等基本技能。当然在高职有限的培养时间里,是不可能培养出能胜任园林行业各项工作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的,因此上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选择性学习,对于学有余力者,可“一专多能”。
高职园林类专业有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技术,这3个专业既有交叉联系点,又各有研究重点,如都必须掌握植物造景的知识与技能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侧重于手绘技巧的掌握、绘图软件的运用和设计方法的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则必须掌握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等。由于专业性质和行业特点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园林工作者必定是个多面手,设计师与工程师集于一身的案例比比皆是。所谓综合培养,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这是高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上显得尤为重要。
3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园林行业的知识综合性特点较强,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有工程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水平。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目前,园林行业内的高端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设计人员比较稀缺,特别是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园林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任何专业建设都离不开行业的支撑,行业实践与专业理论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的关系。有时行业实践走在前面,即先实践后理论;有时是专业理论走在前面,即先理论后实践。无论哪种形式,对于专业教学来说,都必须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园林行业是实践性行业,实践知识往往先于书本知识而产生,这也是多年来园林行业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高职园林教学最大的缺陷是教学与市场脱节。在校学生由于实践性活动较少,对园林市场了解不多。大多数专业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擅长理论研究,对市场知之甚少,尤其对一些苗木新品种、工程新技术、栽培新方法、设计新软件等掌握不够全面。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师生都走向园林市场,参与园林市场的社会调研活动。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技能并熟悉市场的兼职教师授课,或有计划地派遣学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专业教师的授课要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把园林新技术、新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要把园林施工标准,设计规范,预算定额等理论性内容融入技能训练中。如《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课程,对高职学生来说训练难度很大,园林行业也不常用,一些学校就适时将此课程调整为《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又如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简史》等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和介绍生物微观的部分删除,代之以技能训练和了解生物宏观特点。
4实践导向是根本,校企合作是保障
根据园林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园林高职教学的基本任务。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把课堂搬到花圃、苗圃,搬到园林施工现场,搬到设计工作室,搬到公园和小区。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观念,可以尝试先实践后理论或是实践理论的学习同步进行,即首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边尝试边总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是园林专业教学的两种主要方法,如《园林植物识别》、《园林花卉识别》、《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等认知类课程,不能缺少现场教学。一些设计类课程,如《公园广场设计》、《植物造景》、《居住小区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上述两种方法应同时采用。一些单项技能,如扦插嫁接繁殖技术、树木移植技术、盆景修剪技术、CAD制图技术等,如能结合实际项目任务的需要进行现场操作实践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否则采用模拟教学法,是最经济节约,简单易行的方法,结合给定一个地块,根据要求(模拟甲方要求)进行模拟设计,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常用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指定的地块上进行模拟施工,联系地形、假山、水池、植物、建筑小品的施工技术,同时还可以练习施工设计、施工管理、施工预算、施工招投标等,如此则能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完成园林专业的综合实训。
另外,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深化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手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学习锻炼。园林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一定是站在市场最前沿的,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往往还落后于企业,因此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来说就是双赢。企业既可以作为教学主体也可以作为办学主体与学校进行全面合作,前者主要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联合科技攻关等;后者是指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董事会或委员会共同出资、共同建设管理学校(或二级学院、专业)。无论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对高校来说,就是开门办学。让师生走向企业,建立“厂中校”,让企业走进学校,建立“校中厂”,这既是高职办学的要求,也是目标。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更离不开校企合作。师傅从哪来?只能从企业来,师傅不是传授某一门课程的专业教师,而是全面传授专业技能和市场行情的老师,因此对师傅的要求会很高,师傅的遴选就是一个重要的复杂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现代学徒制是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和现代学徒制的保障。
5明确专业建设思路,制定专业标准和教学质量标准
如上所述,根据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园林类的3个专业分属两大学科类别,即园林技术专业属于农林大类,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属于建筑大类,这就为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风景园林设计属于新增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需要尽快设计。按照专业目录设计者的初衷,结合园林专业多年来的建设实际,属于农林类的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应以植物景观的营造和植物培育为特色,属于建筑类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应以假山水池等除园林植物以外的园林景观要素的营造为培养特色,但在具体确定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时需要作一些技术处理,即如何既重基础,又突出特色?另外,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怎样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与之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又是怎样的?以上问题是每一个高职园林教育者首先要厘清的问题。表1列出了园林类3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特色技能,供园林教育者参考。
表1是制定园林专业标准和各项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园林类专业教学标准与其他专业标准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具体应包括以下特征: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园林专业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产业和园林消费;二是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以植物花卉为主体的园林形式丰富多彩,从而决定了各地园林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三是以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四是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园林经济的发展,园林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工作岗位多达十几种,因此职业院校要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适应多岗位的工作能力;五是顺应园林职教协调发展趋势,科学指导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要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体系,根据园林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条件。
摘要: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特点与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需求特点,探讨了园林类专业的建设路径。提出了该类专业应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以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专业,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易弦.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8):323~325.
[2]聂磊.园林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6(4):149~151.
[3]鲁蓉蓉.高职园林上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5(6):149~162.
园林类 篇5
园林工程管理是园林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延伸与具体实现园林设计意图的重要保障措施。园林专业在过去得培养中, 大多趋向于对规划设计能力的训练和教学, 而对于园林工程管理方面得教学, 无论在课程设置, 学时安排以及教学实践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当前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中, 由于设计岗位竞争激励, 很大一部分学生直接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部分学生的回访调查中, 较多谈及到在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 对于园林工程管理类知识的缺乏, 部分知识还需从头学起。作为与学生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模块体系, 园林工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如何适完善在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主要平台下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 并应用于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相关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工程管理能力与工程管理课程之间存在相关联系, 以适应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2 工程管理人才就业前景分析
目前国内专业园林工程企业规模大小不一, 却数量惊人, 业务量充足。工程管理、施工设计人员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比例较高, 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紧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园林工程项目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园林工程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直线上升;尤其是有关工程设计管理、项目招投标、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一方面市对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有很好的需求量。另一方面, 园林毕业生却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职业需要。2009年对我校前5年的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调查, 发现从事设计工作的占41%, 从事管理工作的占16%, 从事现场施工管理的占12%, 从事其它工作的占31%。2012年对我校近3年毕业生又进行了一次就业情况调查, 其中从事设计工作的占45%, 从事管理工作的占6%, 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占27%, 从事其它工作的占22%。2013年6月, 对09级园林专业学生就业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58位学生中, 从事设计工作16人, 约占28%, 其中方案设计9人、绿化设计5人、施工图设计6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27人, 约46%, 其中施工管理16人, 预决算招投标4人, 工程信息管理6人;从事其他相关工作14人, 占27%。三次的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园林专业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大, 达到40%~50%, 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比例逐渐增大, 从12%~40%多, 从事其它行业工作的人数有所下降, 从31%下降到27%左右。总体上来看, 园林工程管理就业发展前景良好, 且人员需求增量较大。
3 工程管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园林学科的发展, 在国内开设了园林本科专业的高校, 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工程管理类课程, 但大多并没有较为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园林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工程建设完成需要经历如下几个主要过程, 项目立项, 方案设计, 施工建设, 后期养护管理。园林工程与管理贯穿于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后期养护管理三个方面, 是一个连续完整的系统, 在各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高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中, 基本都开设了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这是贯穿与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纽带;而对于施工建设和后期养护管理方面的课程设置的连续与系统性不强, 大致有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 园林材料与预决算, 园林施工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与管理, 园林招投标等方面。园林工程与管理类课程类别的设置和培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如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 有的院校设置为选修课, 有的设置为必修课。总的来说, 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的广度不够, 深度不足, 实践性不强, 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多方面, 多兴趣学习和求知的平台。
4 工程管理类课程体系优化
园林工程项目与施工管理是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和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 实际工作中将面临投资决策、规划设计、成本分析、工程结构、工程材料、施工组织、使用维护、风险管理、对外交流等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环境、信息、安全、语言等多领域的各种问题。其中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四大体系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与基础。
园林工程管理类课程体系应基于工程管理内涵的核心与基础, 在园林规划设计培养平台上进行优化, 最终形成“四个体系、三大分类”的工程管理类课程体系。“四大体系”指针对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经济与经营、园林工程管理、园林法律法规四大体系中设置相应的类课程群。“三大分类”指每个体系的各类课程分为核心类, 特色类以及拓展类;核心类课程是工程管理的基础, 特色类课程以园林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需求为着力点, 拓展类课程则是涵盖工程管理的诸多方面, 以供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同时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包含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 每个平台分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三大平台相链接;核心课程与专业必修课,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对接, 而特色课程及拓展课程可与学科基础选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对接。
5 工程管理类课程设置
5.1 工程技术课程群
园林工程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怎么去做园林工程, 这是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与核心。这个体系中需要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 如: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绿化工程等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绿化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以“园林工程、工程力学、园林建筑构造与选型”课程为核心, 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为特色, 以园林材料、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等课程为拓展。其中, “园林工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 “工程力学、园林建筑构造与选型”设置为学科基础必修课, “园林材料、房屋建筑学”设置为学科基础选修课,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5.2 项目管理课程群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解决怎样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工程目标。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内容。具体而言即通过工程计划把预定目标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子目标, 组织人员、配置资源予以实施, 进而对工程建设的各参与主体进行工程协调, 对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并及时纠偏。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以“项目建设管理”为核心, 以绿化施工管理为特色, 以管理学、施工组织与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商务谈判与实务等课程为拓展。其中“项目建设管理”为专业必修, “管理学”为学科基础选修课, “绿化施工管理、施工组织与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为专业选修课程。
5.3 工程经济与经营课程群
园林工程经济主要是解决怎样做才经济合理, 即选择何种技术方案能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佳。经济体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资金预算安排实现工程的预定目标, 并达到工程项目技术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同时对于园林行业而言, 还涉及到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在课程设置时应在工程经济与园林生产经营之间相互兼顾, 形成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核心, 以园林工程概预算为特色, 以工程造价、苗木生产经营等课程为拓展。该课程群众考虑到园林就业岗位的需求与人才的专业化程度, 把“园林工程概预算”设置为专业必修课, “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苗木生产经营”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5.4 法律法规课程群
法律法规是工程管理与实施的法律准则和各方参与主体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实施依据。工程项目的多方参与主体与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 以及工程建设具有的较高社会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 决定了工程管理需要以法律为实施依据。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园林法律法规”课程为核心, 具体内容如《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以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为拓展。其中“园林法律法规”设置为学科基础选修课, “合同法、招投标法”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参考文献
[1]任宏, 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2) :80-83.
[2]孟瑾, 王小德, 马进.21世纪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2) :14-16.
[3]黄丽艳, 吴玲.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宿迁学报, 2013, 7 (7) :114-118.
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在我国, 具有传统色彩的观赏性植物有许许多多, 然而其中的竹类植物最属特别, 它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学, 是观赏性极高的一种植物。在古代, 竹类植物就早已出现在园林中, 在现代, 竹类植物依旧是人们最喜欢的造景植物之一, 因为竹子造出来的景色给人一种历史感, 具有极高的传统艺术美感。在我国园林的不断发展下, 竹类植物被更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所采用, 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让人们研究讨论, 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
运用竹子在园林中造景,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 往往给人们一种对美的无限憧憬及向往, 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 竹文化就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一般情况下, 所讲的竹子哲学与竹类植物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景色, 其方式有3种: (1) 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建园林景色。竹不仅有端正的形体, 还有深藏的寓意, 把竹子的特殊形体与人们理解的寓意相互结合。 (2) 竹子的历史感渲染整个园林环境。把竹子的年代感引用到一些名胜古迹当中, 可以激发起游客们无限的遐想, 从而使竹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北京的紫竹公园就是借此来吸引游客, 主要是用君山的斑竹为主题, 营造出美不胜收的景色, 在公园的山谷中、假山上、种植池中都栽种了斑竹, 再加上娥皇、女英等景观, 使其景色更加美丽。把悠久的历史融入竹文化中, 再把传统的竹文化与其景色相结合, 更进一步地提高竹文化含义, 激发出人们的遐想, 给园林观赏带来不一样的乐趣。 (3) 有着传统的诗、书、画、印4种文化气息。竹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在北京紫竹公园的八宜轩景区中, 一边是竹子所构建的美景, 一边则是以竹文化为元素的诗、书、画、印等艺术展览。在竹文化的作品中感悟竹子的气息, 具备观赏性的同时, 也给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2借物抒情在景观效果营造中的应用
当所要栽种植物的面积有限时, 可以栽种较少的竹子, 借助周围的环境带给人们一种想象, 实现以小见大的造景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3种方式: (1) 把竹子投影在白粉的墙壁上, 这种组合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白粉墙壁上投影几棵竹影, 竹子在这白色的墙壁上会显得格外翠绿。当人们站在远处观望时, 白墙像纸一样, 上面画着一棵棵“墨竹”。 (2) “移竹当窗”。在古代, 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书房的窗外种上竹子, 然后通过窗户观赏美丽的竹景, 就好比一幅水墨画镶嵌在窗框上。把竹子移动到自己的窗前是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做法。现代园林中应用这一手法, 游客可以通过一排的窗口去观赏窗外的美景, 在游客移动的过程中, 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移动, 带给人们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了窗景外还有一些门洞、天窗及围合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造景方式。 (3) 竹石艺术, 就是借竹子在奇峰怪石间构建美景, 这种造景方式, 竹子一般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配角, 种植在墙角, 它能独自成景, 还可以掩盖一些生硬的景色。把它应用到空间压抑之处或者一口井旁, “一方天井, 修数棵竹”从而在狭小的面积中带给人们自然万物的景色。
3丰富多样的造景手法
把竹子应用到园林造景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式: (1) 大片面积种植竹子造竹成海。主要种植散生竹子, 在大面积的竹林中建造一条悠长的小径, 给人带来深邃的感觉。 (2) 丛植。将丛生竹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 使得栽种的极有层次感, 也可以将丛生竹栽种在河水边, 竹影倒影在水中, 又是一种美景的呈现。 (3) 列植。把竹子按照一定的行间距种植在道路两旁, 构成一条竹景走廊。 (4) 散点种植。在一些假山旁边或者园林墙角、窗户旁种几棵竹子, 以便更好地凸显出园林的主题。 (5) 混合种植。在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中, 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种植形式, 比如, 矮的菲黄竹构成地被, 把一些中等高的竹子, 比如观音竹构成绿篱, 把高大的竹子采用丛植的方式, 这些可以根据造景需求去科学地搭配, 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竹林景观。除此之外, 有些竹子还适合盆栽, 放置在建筑物的两旁形成对称的景色。
4结语
构建园林景色要有合理的植物搭配和文化底蕴, 文人墨客构建的园林提高了竹文化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 同时竹文化也影响着园林的发展。基于此, 从竹文化去研究讨论竹类植物, 对我国的竹文化和园林造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林, 陈华进.观赏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 2014 (1)
园林类 篇7
1 果树类经济作物的价值
1.1 观赏价值
果树的干、枝、叶、花、果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和其它树种相比往往观赏期更长, 而且具有周期性的动态效果, 既可以观赏到繁花似锦的景象, 还有硕果累累的风采, 果树景观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动态的变化构成了园林绿化中的靓丽风景。
1.2 经济价值
果树本身便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经济作物, 桃、葡萄等果树的栽种不仅能够形成独特的风景, 起到生态作用, 更因为可以食用而带来了经济效益, 这是果树类经济作物与其它绿化树种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另外,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如盆栽、景区的应用还可以发挥果树自身的特色, 创造出富有园林特色的美食、景观来吸引游客, 同样可创造很高的经济价值。
1.3 生态价值
果树类经济作物同样可以作为绿化树种而存在, 虽然与一些特殊的绿化树种相比某一方面作用可能相对较弱, 但仍能起到很好的生态作用。有些果树由于枝繁叶茂, 防治噪音、粉尘污染的效果很好, 有些果树能分泌抗生素, 能起到杀菌作用。另外, 规模化栽培果树能够形成生物链,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生态稳定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1.4 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 果树便是人类的良友,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而且其“风骨”、“性格”、“品质”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果树类树种, 不仅能够营造具有田园气息的城市园林景观环境, 而且有助于提升人文品位, 帮助城市居民得到内心的安静和洗涤。
2 果树类经济作物的应用
2.1 应用的原则
果树类经济作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主要考虑适地适树和主辅相宜2个原则。适地适树指的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温湿度、日照等实际自然条件和园林绿化造景要求, 科学决策、综合考量, 合理选配果树品种。主辅相宜指的是要以乡土果树为主、外来果树为辅, 在保证果树适应性满足园林绿化要求的基础之上, 适度引进外来树种丰富绿化树种。引进外来树种要根据实际需要,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 不能动摇本土树种的主体地位。
2.2 应用的方法
果树类经济作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园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区绿化和盆景5个方面。
公园绿化是在公园中群植果树形成园中之园, 应用较多的有苹果、石榴、柿、梅、板栗、油梨等, 根据公园条件、规划来决定树种的选择和栽植方法。道路绿化是在城市道路旁和中间栽植银杏、枇杷、华山松等树种, 一般选择寿命长、树形优美、叶色多变化的树种来增强其可观赏性和实用性。果树作为行道树, 四季的风景变化突出, 尤其是夏季时绿荫成林, 到了秋季果实累累, 十分壮观。小区绿化包括小区庭院、附属绿地等处的果树栽植绿化, 往往采用生态围墙、绿屋工程等表现方式, 不仅美化效果较好, 而且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生态保健功能, 深受城市居民喜爱。景区绿化是在风景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景区规模化栽植果树, 由于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 栽种果树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每年贡献一定量的新鲜水果, 而且容易形成特色景观,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盆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果树盆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艺术, 形、色、姿、韵俱佳, 集观、赏、品为一体, 别有一番情趣, 如今已成为室内外绿化装饰的时尚之选。
3 应用的建议
制约果树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于随意采摘等破坏行为, 城市居民、游客等对果树缺乏爱护, 限制了果树的应用。因此, 建议有关管理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以政府参与为主导, 号召民众共同推动园林绿化事业发展, 依靠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宣传生态绿化保护知识和绿化维护条例, 还可采取分片承包等方法来予以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 果树类经济作物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 能够很好的发挥其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园林绿化应用中, 要注意遵循相关原则, 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 并采取管理措施来加强绿化维护。
摘要:桃、梨、葡萄、石榴、柑橘、枇杷、银杏等果树类经济作物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出观赏、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园林绿化中果树类经济作物的价值, 重点探讨了果树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原则、方法, 以期推动果树类经济作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果树,经济作物,应用
参考文献
[1]毛燕.果树在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5)
[2]胡风艳.果树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5)
园林类 篇8
1 攀缘类植物的分类
攀援植物, 又称藤本植物、藤蔓植物, 是一种茎、枝干细长不能直立, 必须攀附支撑物向上生长的植物。
我国攀援植物种类繁多, 约有1000 多种, 按茎的质地可分为木本 (藤本) 和草本 (蔓草) 两大类。按攀援习性又可分为缠绕类 (如紫藤、油麻藤等) 、吸附类 (爬山虎、常春藤等) 、卷须类 (如葡萄、铁线莲等) 和攀附类 (如藤本月季、蔷薇等) , 而攀附类植物本身无攀援器官, 需人工引导辅以必要措施。
2 攀缘类植物的功能与特点
2.1 具有节约空间、防尘、隔音、降温等多种生态功能
攀缘植物枝叶繁茂, 具有细长柔软的葶和枝, 能很好地覆盖任何表面, 且占用空间少, 能够在不能种植乔木或灌木的地方种植, 是其它只能植于地面的植物所无法实现的, 因此在垂直绿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可有效地遮挡阳光对墙面产生的辐射热, 起到夏季天然降温的功效;能吸收尾气, 降低尘埃, 减少空气污染;同时还能有效阻隔噪音的干扰, 还大家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2 适应性强, 生长迅速, 节约成本
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 占地少, 生长迅速,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全覆盖效果, 例如一年生爬山虎可生长5 ~ 8m, 且每个枝条上可长出5 ~ 12 个分支, 可见其生长十分迅速, 只需几年就可爬满全墙;一些草本攀缘植物3—4 个月即可见到效果。且攀援植物生长力强, 无须过多管理便能达到良好效果, 节约人力物力, 尤其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节奏。
2.3 管理粗放, 易于繁殖
由于攀援植物生长适应性强, 因此其管理方面相对简单、粗放。日常栽培多采用播种、压条和扦插等繁殖技术, 草本类型当年播种, 当年便可发挥效益;木本类型多采用无性繁殖, 易于生根, 有的一年可繁殖多次。
3 攀援植物在金山地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1 常见攀援植物在金山地区的应用
攀援植物可借助不同的立地条件, 以及多种多样的园林小品, 通过灵活多样的布局形式, 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和艺术美感。我们以金山地区常见的几种攀援植物为例:
3.1.1 墙面式绿化
利用攀援植物发展墙面垂直绿化, 使之与地面绿化很好衔接, 一般选用吸附类植物, 吸附类攀缘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 可通过吸盘或气生根固定在垂直面上, 既增加了绿量又美化了墙体。
龙胜路- 东平路西侧有一面废旧矮墙, 爬山虎爬满了整个墙面, 形成一面硕大的绿墙, 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带。选用抗性、适应性和攀缘能力强的爬山虎弥补了墙体斑驳, 不仅拓展了绿化空间而且为后侧房屋提供了冬暖夏的环境。
上师大二附中西侧通过一座石桥与对岸花圃相连, 河道两边和桥身铺了满满的爬山虎, 与随风摇曳的垂柳交相呼应, 充满了诗意。相较于废旧墙面充满野趣的爬山虎, 此处更显柔美、幽静, 在提高城市绿量的同时, 又美化了校园环境, 为驻足停留的行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
3.1.2 廊架式绿化
普遍采用竹木、钢筋混凝土等构成透空的格架, 供植物攀附。廊架式绿化既可作为园林小品点缀或独立成景, 又具遮荫和休闲功能, 供休憩、游玩。在金山地区广泛应用于学校、公共绿地、小区及公园。
海棠小学、华师大三附中、五一广场等地方都选取紫藤作为廊架式绿化的首选材料, 紫藤为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 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 生长较快, 缠绕能力强, 栽植后利用牵引技术将枝条固定在廊架上, 并结合修剪使紫藤能够覆盖于亭廊顶部形成花廊, 4 月紫花烂漫, 别有情趣, 增加了校园、公共绿地的雅兴, 丰富了园林景观效果。
相较于落叶的紫藤, 金卫小学选用常绿的油麻藤作为廊架攀援植物, 与其悠久的校园文化相得益彰。油麻藤其藤茎花和种子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有活血化瘀, 舒经活络的功效。除此之外, 种植油麻藤起到良好的生态防护功能, 为师生创造一个防暑、防尘、安静、干净的教学环境, 是园林价值较高的垂直绿化材料。
3.1.3 篱垣式绿化
篱垣式绿化凭借矮墙、篱架等攀爬生长, 形成绿墙。主要用于栅栏、竹篱、铁丝网、花格等的垂直绿化和生物围墙的营建, 起到空间的防护和划分。
篱垣式在金山地区多用于公共绿地、私家庭院等地方。利用私家庭院门前空地, 制作简易栅栏, 四周种植爬藤月季, 初夏月季花开满枝头, 带着阵阵幽香, 如同在跳动的音符上翩翩起舞, 增加了庭院私密性的同时美化了居民的生活空间。
3.2 攀援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2.1 应用种类少
虽然攀援植物种类繁多, 有1000 多种, 但是实际所应用的种类不多, 特别在金山地区多集中在紫藤、爬山虎、油麻藤、月季、蔷薇、常春藤等种类上, 品种不够丰富。
3.2.2 应用形式简单
在园林绿化中基本以单一的植物进行绿化配置, 很少有其他植物的辅助或组合栽植, 如爬山虎, 夏秋两季景色宜人, 但冬季一片萧索, 景观效果不佳, 存在单一种类观赏性的缺陷。
3.2.3 对居民的影响
植物攀附在墙面上, 增加了建筑物墙壁的湿度, 易造成墙体脱落的现象。此外, 攀缘植物普遍种植密度高, 修剪抽稀等不及时易受病虫害危害, 影响景观效果的同时给居民带来了困扰和烦恼。
3.3 解决措施与发展前景
3.3.1 加强“引种、选种”, 丰富应用种类
加强对攀援植物品种引用和筛选的研究工作, 引入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品种, 可以观果类、观花类、观叶类等丰富金山地区攀援植物的种类, 使更多的攀缘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2 利用混种技术, 告别单一
考虑到单一种类的观赏期较短, 我们可以利用多个种类之间的搭配以来营造植物的季相变化, 增加观赏性。搭配时, 应根据不同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 如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阴性与阳性等互相搭配, 同时还要考虑观赏期的衔接。以爬山虎为例, 爬山虎夏季开花, 秋季叶子变橙红色, 冬季落叶, 为弥补冬季爬山虎的不足, 可将络石与爬山虎合栽, 络石生于爬山虎后面, 既满足络石喜阴的特性, 又解决了爬山虎冬季萧条的情况。
3.3.3 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城市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因此, 通过合理选用植物材料, 优化攀援植物搭配与种植, 加强对攀缘植物的整形、修剪、牵引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从而提高攀援植物在建筑墙面的应用水平, 消除居民的忧虑, 使攀援植物的应用和发展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行。
参考文献
[1]黄旭兵.城市立体绿化主打曲——攀援植物的应用[J].南方农业, 2010.
[2]贾永林.攀援植物与墙面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园林类 篇9
竹类植物的生长有其特殊性:它由地下竹鞭上的笋芽发育成竹笋, 再拔节长成新竹, 新竹经过1~4个月即完成高度、直径生长, 且年年发笋长竹[3]。因此, 竹类植物的栽培、养护技术也有别于其它苗木。
1 竹的基本分类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形态可分为合轴型 (丛生竹) 、单轴型 (散生竹) 和复轴型 (混生竹) 3种类型。常见栽培观赏竹:丛生型有佛肚竹、孝顺竹等;散生型有紫竹、毛竹、刚竹、桂竹、方竹等;混生型的有箬竹、茶竿竹等。
2 竹类植物的移植
2.1 移植的时间
一般来说, 南方地区在春节和秋季均可移植, 且以梅雨季节最适宜;北方以3月中旬~4月上旬和雨季7月中下旬为好。但有时因工程需要, 也有反季节移植。
2.2 苗木的选择与挖掘
2.2.1 散生竹类的选择与挖掘。
散生竹母竹宜选择1、2年生 (毛竹选择2~4年生) ,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鞭芽饱满的单株。挖掘时, 首先确定竹鞭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 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在距母竹40cm处轻轻挖开土层, 找到竹鞭, 毛竹的挖掘一般留来鞭20~30cm, 去鞭40~50cm, 其它中型竹类一般留来鞭20cm, 去鞭20~30cm, 断面要光滑。按母竹来去鞭方向呈椭圆形挖好土蔸, 厚度一般为25~30cm, 土蔸可视竹笋的位置适当加厚。挖掘时不能用力摇动竹竿, 以免损伤竹竿与竹鞭的连接处, 俗称“螺丝钉”。反季节移植时, 要适当加大土蔸, 多带宿土, 起苗后马上用蒲包和草绳包扎, 并喷水保湿。
2.2.2 丛生竹类的选择与挖掘。
丛生竹类一般选择枝叶茂盛、竿基芽肥大充实的1~2年生竹秆, 在离其竿25~30cm外围, 扒开土壤, 找出其柄基, 然后用利凿切断分蔸, 连蔸带土掘起, 起蔸时尽量多带宿土, 蔸上竹竿尽可能保持在10枝以上, 20~30枝为最好[4]。起苗后马上包扎、喷水保湿。
2.2.3 混生竹类的选择与挖掘。
混生竹类的选择与挖掘与丛生竹基本相同, 尽可能选择成丛的竹蔸进行分蔸挖掘, 竹蔸上竹竿应保留在10枝以上, 分蔸、包扎、保湿方法同丛生竹。
2.3 土壤改良
竹类具有发达的根系, 要求土壤肥沃、湿润、深厚和排水良好, 土层有效厚度在50cm以上, 以砂质或砂质壤土坡地为好, 竹类喜光, 竹种地尽可能选择在背风向阳处。对于土壤肥力差、理化性状不佳的种竹地, 首先要去除土壤中石块、建筑垃圾、枯木枯枝, 并对地形做适当的修整, 使其有一定的坡度以利自然排水。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 深耕时应掺加饼肥、腐叶土等有机肥, 改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土层不够厚度时, 应加厚土层, 最好选用母竹生长地的土壤。
2.4 竹类的种植
竹类种植总的技术要求是: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松盖。种植前需对竹进行定高修剪, 截去竹竿的顶稍部分, 同时对根部折裂的竹鞭进行修剪。毛竹的种植密度控制在间距60~80cm, 其它散生竹在40~60cm, 丛生竹一般控制在3m×3m。有时因景观需要, 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种植穴的规格长宽不宜统一, 但深度应达到40cm, 视竹蔸大小适当修正种植穴和下垫土, 使鞭根自然舒展, 竹蔸下部要与下垫土密接。栽竹成活的关键在于竹鞭, 竹鞭是地下茎在土中横向生长, 故不宜深种, 否则影响竹鞭的生长行鞭, 种竹的深度一般以竹鞭在土中20~25cm为宜, 竹基部略高于地面3~5cm, 用土自下而上分层踏紧竹蔸周围至2/3处, 浇透定蔸水, 使竹鞭与土壤充分结合, 再用松土覆盖至高出竹基10~15cm后筑浇水潭, 浇水潭直径要略大于种植穴直径。待全部种好后用竹竿对母竹进行网格状绑扎固定, 栽后要及时检查种植质量, 如发现露鞭或竹蔸松动的要及时覆土补救。
2.5 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要充分, 尽量缩短母竹挖掘与种植的间隔时间, 应随到随种。整个过程要保护好竹鞭、鞭根、芽, 也不可损伤竹鞭与竹竿连接处, 决不可用力摇动拉扯竹竿, 以免损伤螺丝钉[5]。运输过程做好竹蔸的保湿保土工作, 长途运输时必顺用篷布遮盖, 中途适当喷水, 装卸搬运时, 须用双手抱蔸或多人抬蔸的办法, 轻拿轻放。
3 竹类植物的养护
3.1 浇水、防汛
竹类喜土壤湿润忌涝, 需管好“五水”:初春浇迎春水, 起到催笋作用;出笋后浇拔节水, 促竹笋生长;6、7月浇竹鞭水, 促竹鞭生长;8、9月浇孕笋水, 促笋芽膨大生长;入冬时浇封冬水, 起保湿防冻作用。雨季或大雨积水时, 应及时排水, 防治烂根、烂鞭。
3.2 施肥
竹类植物喜土壤肥沃, 秋冬季施有机肥为佳, 散生竹可铺撒在土壤表面, 丛生竹应在其蔸边开沟或挖穴施入后覆土。3、4月份是竹笋发育期, 5、6月份是拔节期, 7、8、9月份是行鞭育笋期, 这3个旺盛生长期应每月施1次化肥。肥料以氮、磷、钾的复合肥为主, 比例以5:2:4为宜, 并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确定施肥量。复合肥用水稀释后开沟或挖穴施下, 再用土覆盖。
3.3 间伐抚育
应及时清除竹林中的病枝、倒伏枝和枯死枝, 竹林过密或长势不佳时, 适当进行间伐和钩稍, 散生竹的间伐和钩稍应在晚秋或冬季进行, 按生长势保留4、5年生以下的竹子, 去除6、7年以上的老竹。丛生竹一般1年2次发笋, 清除老竹竿尤为重要, 一般1、2年生的全部保留, 3年生的部分保留, 4年以上的全部去除, 丛生竹间伐修剪时间一般在1~3月进行, 过早, 过迟均不利竹子的生长, 修剪时切口尽可能贴近基部, 并按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内留外的原则进行。
3.4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园林养护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去除杂草不但能够保证土壤养分充分供应竹子生长, 也能保证竹子的绿化景观效果。松土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竹鞭的生长, 因此, 需要对竹林进行定期的除草和松土, 特别是在春季杂草生长旺盛期, 松土除草时注意不伤竹根、竹鞭和笋芽。
3.5 病虫害防治
竹子常见病虫害有丛枝病、枯稍病、煤污病、竹竿锈病、疥虫、红棕象甲、竹斑蛾等[6]。丛枝病、竹竿锈病等多半发生在老竹株上, 因此, 加强间伐抚育管理, 及时间伐老竹、病竹, 合理调节竹林密度, 保持竹林通风透光, 改善生长环境, 可有效增强竹子的抗病力。煤污病常由介壳虫、蚜虫引发, 加强对介壳虫、蚜虫的防治就能有效控制煤污病的发生。
4 结语
本文依据竹类植物的基本生长特性, 对竹类植物的移植、养护中带有共性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但应当注意的是, 由于施工地区和选用竹子品种的差异, 其移植、养护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需要施工人员因地制宜, 充分掌握当地的气候特征和选用竹子的生长习性, 认真分析种植地温、土、水、肥、光等生长条件, 有针对性地在施工中营造有利于选用竹品生长的环境, 并通过养护手段进行补强, 这是保证竹类植物移植成活、成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荣定, 钱志潮, 史久西.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剖析[J].竹子研究汇刊, 2004 (3)
[2]陈永生, 吴诗华.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3)
[3]操丙周, 姚惠明.毛竹的生物学特性与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7)
[4]杨南, 李福秀等.竹类植物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 2008 (3)
[5]朱林, 李明胜.城市园林竹类植物种植和养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10)
【园林类】推荐阅读:
园林植物园林建筑10-20
生态园林:园林景观08-12
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07-06
园林建设园林景观设计08-03
过张老园林,过张老园林于鹄,过张老园林的意思,过张老园林赏析06-09
园林设计与园林空间07-07
园林工程中的园林建设11-26
中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改理论与实践11-03
园林绿化论文: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之我见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