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检测(精选5篇)
抗震检测 篇1
地震因其突发性和破坏力而被列为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之间, 板内地震也十分活跃, 因此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 也是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桥梁是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 而当地震发生时, 较易发生破坏, 而且修复时间较长, 从而给震后救援及灾区重建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中国唐山大地震 (1976年) , 中国台湾的集集地震 (1999年) , 都造成了公路和铁路桥梁的严重毁坏, 给抗震救灾造成巨大的困难, 使生命财产遭到非常巨大的损失。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给人们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这些地震灾害的教训, 使各国学者对桥梁抗震十分重视, 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何保证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以及地震后仍能通行, 是桥梁抗震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和加固的必要性
对桥梁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震中桥梁遭受严重破坏后的修复或加固;其次是随着新规范的颁布执行, 设计方法的发展和更新, 需对以前未按抗震设计的桥梁进行抗震性能评价, 通过评价及有效的加固, 提高单个构件及桥梁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对现有桥梁进行抗震性能评价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 并结合地震灾害的损失等分析确定桥梁是否需要加固以及加固的标准。
我国的公路网正在形成, 公路行业曾使用的JTJ 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单一的设防标准, 没有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来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延性, 也没有采用能力设计的思想来防止桥墩等构件的剪切破坏。2008年10月1日, JTG/TB 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被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公开刊布, 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抗震设计方针。因此, 对于我国地震区的已修建桥梁, 按照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行抗震性能评价, 根据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国目前在桥梁抗震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处在起步阶段, 尚无统一标准[1]。通过对桥梁风险性识别、评价它们的倒塌或严重震害的易损性以及对抗震能力不足的结构进行加固或更换是最常用的保障方法。在确定需要加固的桥梁后, 须对其现有的抗震性能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是选择加固方法和措施的基础。
2 桥梁抗震能力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根据交通部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在桥梁检查的基础上, 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 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及损伤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能力的影响, 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在决定一座桥梁是否需要加固、如何加固之前, 应先评估其抗震能力。首先是决定墩柱的破坏形式及墩柱的最大延性能力, 其次是计算整体屈服的地震加速度及整体的最大延性能力, 最后算出桥梁的抗震能力值, 其流程见图1。
3 桥梁抗震加固的方法
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应在详细评价的基础上按延性设计和能力设计的要求对桥梁实行抗震加固[2]。同时, 还应有针对性的对震后受损的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和维修, 加固流程见图2。
3.1 支承连接件失效
由于上下部结构产生了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的相对位移, 使支承连接件失效, 上部与下部结构脱开, 导致梁体坠毁。由于落梁的强烈冲击力, 下部结构将遭受严重破坏。支承连接件失效的原因, 主要是设计低估了相邻跨之间的相对位移。目前国内外的通常解决方法是增加支承面宽度和在简支的相邻梁之间安装纵向约束装置, 在伸缩缝、铰和梁端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拉杆、挡块、连梁装置或者增加支承面宽度等措施, 以防止落梁震害的发生;采用减隔震技术及专门的耗能装置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例如采用铅芯橡胶耗能支座、智能支座以降低地震力对桥梁的冲击[3]。
3.2 下部结构失效
下部结构失效主要是指桥墩和桥台失效。桥墩和桥台如果不能抵抗自身的惯性力和由支座传递来的上部结构地震力, 就会开裂甚至折断, 其支承的上部结构也将遭受严重的破坏。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大量遭受严重损坏, 是近期桥梁震害的一个特点, 其原因主要是横向约束箍筋数量不足和间距过大。
提高桥墩延性能力的加固技术和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能力设计和延性设计, 提高其抗弯延性和抗剪强度, 防止桥墩弯曲和剪切震害, 增加其耗能能力, 使桥梁的屈服只发生在预期的塑性铰部位, 其余结构保持弹性。目前桥墩加固的主要技术有: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方法, 钢板外包加固法, 钢纤维混凝土加固法,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素纤维加固法等[5]。
对无筋混凝土结构, 早期用砖石材料建造的下部结构, 有可能产生脆性破坏, 需要寻求结构上的抗震加固对策。可采用混凝土衬套方法和钢板衬套方法使衬套与既有桥墩结合成一个整体。
3.3软弱地基失效
软弱地基失效是由液化和冲刷引起的下部结构产生明显变化以及容易成为抗震方面不稳定的结构原因。如果下部结构周围的地基易受地震震动而变弱, 下部结构就可能发生沉降和水平移动。如砂土的液化和断层等, 在地震中都可能引起墩台的毁坏。地基失效引起的桥梁结构破坏, 有时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 因此在桥梁选址时就应该重视, 并设法加以避免。如果无法避免时, 则应考虑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用深基础, 降低液化的可能性或采用加桩和连接梁提高基础的刚性。
4结语
在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研究和实践上, 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而对于公路桥梁抗震能力的评估和加固, 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标准, 对哪些桥梁可能会在地震中损坏甚至倒塌尚不清楚, 对于地震易损桥梁的加固方法的选择、设计和实施尚处于经验处理的阶段。我们应充分吸收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针对我国桥梁的实际情况, 开展必要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加强桥梁施工、控制技术与桥梁抗震加固新技术的研究;现在各种减隔震装置的应用效果、各种控制算法等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加强桥梁结构各种减隔震、地震动控制的研究;公路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公路路基、桥梁、边坡、隧道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防震减灾对策研究。按上述抗震加固技术问题, 可以更好的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级设防标准, 确保公路工程各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度, 提高公路工程的设防标准, 确保交通生命线工程的畅通。
摘要:指出我国公路桥梁新抗震规范的颁布实施, 对桥梁的抗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总结了桥梁抗震检测加固方法, 对如何有效减轻桥梁因地震而造成的损害、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论述, 以确保桥梁使用寿命。
关键词:桥梁,抗震,检测,加固
参考文献
[1]王砚田, 覃永明.桥梁震害分析与抗震设计[J].公路工程与运输, 2006 (10) :68-71.
[2]郑罡, 牛松山.桥梁抗震加固方法与加固材料技术标准文献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 2006 (6) :69-72.
[3]胡鹏.减隔震装置在桥梁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6 (2) :12-14.
[4]李勇刚.桥梁减震隔震技术[J].山西建筑, 2007, 33 (30) :115-116.
[5]柳厚祥.公路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建筑技术, 2005 (6) :460-461.
抗震检测 篇2
我单位承建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园区(丁山)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中的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按规范要求钢筋材料需进行抗震性能检测,因工作疏忽,二层梁板以下部位钢筋原材料未做抗震性能检测(上部已做,并符合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及 相关规范要求,特作如下处理方案:我单位会同监理、建设、设计单位和质监部门到现场进行勘察,并由设计单位选出结构受力较小部位进行现场抽样,进行抗震性能检测,用以确认二层以下部位钢筋抗震性能是否满足抗震要求。对取样部位的构件钢筋经焊接后采用环氧树脂砼进行补强。该处理方案敬请各单位予以核定。
温州正康建设有限公司
金海园区(丁山)社区服务中心项目部
浅谈桥梁的抗震检测与加固 篇3
1 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1.1 地表破坏引发结构破坏
地表破坏有地裂、滑坡、塌方、岸坡滑移和砂土液化等现象地裂会造成桥梁跨度的缩短、伸长或墩台下沉。在陡峻山区或砂性土和软粘土河岸处, 强烈地震引起的塌方、岸坡滑动以及山石滚落, 可使桥梁破坏。在浅层的饱和和疏松砂土处, 地震作用易引起砂土液化, 致使桥梁突然下沉或不均匀下沉, 甚至使桥梁倾倒。在坡边土岸或古河道处, 地震则往往引起岸坡滑移、开裂和崩坍等现象, 造成桥梁破坏。
1.2 结构本身受震破坏
桥梁结构本身受震破坏是由于地震使桥梁产生水平和竖直振动, 造成桥梁构件的损坏和破坏, 甚至使桥梁倒塌。此外, 有些桥梁虽然在强度上能够承受地震的振动力, 但由于桥梁上部、下部结构联结不牢整体性差, 往往会造成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 从而导致桥梁破坏。其受震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由于柱的延性 (韧性) 不够而产生的开裂、倾斜、折断损伤, 或在多孔拱桥中的墩身开裂、折断损伤。在钢筋混凝土柱中延性不够通常是由于钢筋的约束不够而引起的。在钢柱中, 不适当的延性通常是由那些引起倒塌发展的局部屈曲引起的。
(2) 桥台处剪切键的损伤。由于剪切键的几何形状, 几乎不可能使这些刚性构件具有延性。
(3) 由于支座的长度不当或支座本身的破坏而导致的约束不当, 最终导致在桥梁的内铰或简支座上的上部结构落梁或拱桥落拱。斜交或曲线布置, 进一步加剧了易损性。对于简支桥来说, 在地面失效引起了各跨和其支承之间的相对运动时, 最可能出现这些失效。
(4) 拱桥结构中拱圈主要承受压应力, 当在墩台、墩身下沉或平移时造成拱圈受拉而损坏。
(5) 复杂结构的异常失效。如有些高架桥中, 其异常的易损性是在第一层上方不适当地加强了柱脚。在外伸柱框架中, 易损性可能在横梁或梁柱的节点处。
2 桥梁震后检测加固的必要性
2.1 结构破坏及规范要求
对桥梁结构进行震后检测及加固技术的研究, 其必要性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地震中的部分桥梁遭受严重破坏, 需要进行修复或加固;其次是随着新规范的颁布执行、设计方法的发展和更新, 许多按以前方法设计的或根本就没有进行抗震设计的桥梁的抗震性能需要重新进行评估。
2.2 地震特征的要求
现行的国内外抗震规范在确定地震载荷时, 只考虑了主震影响, 没有考虑地震序列中的强余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的影响, 这对于结构抗震来说既不安全也不全面[1]。
3 桥梁抗震加固的方法
3.1 支承连接件失效
由于上下部结构产生了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的相对位移, 使支承连接件失效, 上部与下部结构脱开, 导致梁体坠毁。由于落梁的强烈冲击力, 下部结构将遭受严重破坏。支承连接件失效的原因, 主要是设计低估了相邻跨之间的相对位移。目前国内外的通常解决方法是增加支承面宽度和在简支的相邻梁之间安装纵向约束装置, 在伸缩缝、铰和梁端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拉杆、挡块、连梁装置或者增加支承面宽度等措施以防止落梁震害的发生;采用减隔震技术及专门的耗能装置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例如采用铅芯橡胶耗能支座、智能支座以降低地震力对桥梁的冲击[2]。
3.2 下部结构失效
下部结构失效主要是指桥墩和桥台失效。桥墩和桥台如果不能抵抗自身的惯性力和由支座传递来的上部结构地震力, 就会开裂甚至折断, 其支承的上部结构也将遭受严重的破坏。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大量遭受严重损坏, 是近期桥梁震害的一个特点, 其原因主要是横向约束箍筋数量不足和间距过大。目前桥墩加固的主要技术有: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方法, 钢板外包加固法, 钢纤维混凝土加固法,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素纤维加固法等[3]。对无筋混凝土结构, 早期用砖石材料建造的下部结构, 有可能产生脆性破坏, 需要寻求结构上的抗震加固对策。可采用混凝土衬套方法和钢板衬套方法使衬套与既有桥墩结合成一个整体。
3.3 软弱地基失效
软弱地基失效是由液化和冲刷引起的下部结构产生明显变化以及容易成为抗震方面不稳定的结构原因。如果下部结构周围的地基易受地震震动而变弱, 下部结构就可能发生沉降和水平移动。如砂土的液化和断层等, 在地震中都可能引起墩台的毁坏。地基失效引起的桥梁结构破坏, 有时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 因此在桥梁选址时就应该重视, 并设法加以避免。如果无法避免时, 则应考虑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用深基础, 降低液化的可能性或采用加桩和连接梁提高基础的刚性。
4 结语
桥梁的抗震减灾涉及桥梁工程、地震、防灾减灾等多方面的研究, 我国的桥梁抗震缺乏持之以恒的基础性研究, 对于公路桥梁抗震能力的评估和加固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标准。针对现状, 建议加强桥梁施工、控制技术与桥梁抗震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发展桥梁抗震的随机分析方法, 结合各种抗震措施补充结构在控制方法上的不足。充分吸收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针对我国桥梁的实际情况, 开展必要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结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级设防标准, 尽快提高我国桥梁抗震加固的技术水平, 确保公路工程各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度。
摘要:分析了桥梁震后检测加固的必要性, 总结了桥梁结构的震害特征, 提出了各种抗震加固方法, 以尽快提高我国桥梁抗震加固的技术水平, 确保公路工程各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度。
关键词:桥梁,抗震,检测,加固
参考文献
[1]周仕勇, 许忠淮.地震序列研究综述[J].中国地震, 1999, 15 (3) :267~277.
[2]胡鹏.减隔震装置在桥梁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6 (2) :12~14.
某公寓结构抗震安全性检测鉴定 篇4
某公寓设计于2001年, 建于2001年, 总建筑面积为9 025.06 m2, 其中地下室面积为609.55 m2。
该建筑原设计共14层, 建筑总高度为44.0 m, 地下1层层高为3.25 m, 1层层高为4.45 m, 2层~11层、14层层高为3.0 m, 13层层高为3.1 m, 楼梯间出屋面高度为3.0 m, 室内外高差为1.2 m。
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为梁板式阀片基础, 基础埋深为-4.7 m, 楼、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C30, C35。
该建筑施工至地上10层时于2002年停工, 裸露至今。为评定该公寓楼现有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 对该建筑现有结构抗震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2 结构计算分析
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对该公寓进行建模计算。结构楼、屋面恒荷载取值依据原设计图纸给出的建筑做法计算得到;楼、屋面活荷载取值依据现行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地震作用参数依据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值:8度设防, 0.2g, Ⅲ类场地;结构自重由计算软件自动导算;各层建筑材料强度:根据检测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值, 可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
2.1 现有结构 (10层) 计算分析
现有结构 (10层) 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1) 框架梁、柱安全性验算结果。经计算, 该结构梁、柱承载力均满足:R/γ0S≤1.0。该结构X方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3 359, Y方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2 876, 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该结构X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1,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7, 满足现有规范要求。
2) 框架梁、柱抗震性验算结果。经计算, 该结构除5层~11层D-2柱Z5配筋不足, 其余梁、柱承载力均满足:R/γ0S≤1.0。该结构柱最大轴压比为0.8, 该结构X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1, Y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7, 该结构第一平动自振周期为0.932 4 s, 第一扭转自振周期为0.710 6 s, 周期比为0.76, 均满足现有规范要求。该结构X方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840, Y方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719, 其中Y方向弹性层间位移角超过限值11.3%, 说明该结构侧向刚度不足。
2.2 结构按设计高度 (14层) 计算分析
结构按设计高度 (14层) 计算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
1) 框架梁、柱安全性验算结果。经计算, 结构部分梁、柱承载力满足:R/γ0S≤1.0。该结构X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1, Y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6, 该结构X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3 048, Y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2 590, 满足现有规范要求。
2) 框架梁、柱抗震性验算结果。
a.梁、柱承载力验算见表1。
b.柱轴压比验算。地下室1层存在3根柱轴压比超过规范限值, 最大轴压比为0.94。1层存在9根柱轴压比超过规范限值, 最大轴压比为0.94。2层存在4根柱轴压比超过规范限值, 最大轴压比为0.93。3层存在1根柱轴压比超过规范限值, 最大轴压比为0.85。其余各层柱轴压比满足规范限值。因此可知结构高度增加后, 结构侧向刚度不足。
c.结构整体扭转验算。X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1, Y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为1.26, 满足现有规范要求。
d.结构侧向位移验算。X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762, Y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646, X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超过5%, Y方向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超过23.8%。说明该14层结构侧向刚度不足, 需对结构体系进行修改。
e.结构平面规则性验算。该结构第一平动自振周期为1.248 6 s, 第一自振周期扭转为0.968 7 s, 周期比为0.78, 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对比10层现有结构与14层结构周期与周期比, 见表2。
根据表2结果, 现有10层结构按原设计图纸施工至14层, 结构平动周期与扭转周期均增大, 结构刚度变小。
3 结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鉴定
1) 现有10层结构在静力作用下安全性满足要求, 抗震性能满足要求。2) 按照设计由现有10层结构增加至14层后结构抗震性能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其原因为柱轴压比、柱承载力、最大弹性位移角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摘要:针对中途停工的建筑, 采用PKPM软件建模, 依据现有规范对该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 并对该建筑现有结构及原设计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评定, 得出了一些结论, 可供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强度校核,抗震鉴定
参考文献
[1]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2]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陈业群, 张永胜.某单层排架厂房结构检测与鉴定[J].山西建筑, 2012, 38 (5) :53-54.
[5]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某老旧砌体房屋的检测及抗震鉴定 篇5
砌体结构的房屋由于其取材容易,施工简单等优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被广泛采用。但与钢筋混凝土材料相比,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且按当时的设计规范,大部分的砌体房屋对抗震设防的考虑不够,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往往比其他结构的房屋严重的多。如何对这些老旧房屋,进行最恰当的检测鉴定,特别是对于那些原设计图纸已缺失的老旧房屋进行抗震鉴定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一个工程实例浅谈老旧砌体房屋的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
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建于20世纪60年代,建筑面积约为4 210 m2,地上5层,砖混结构。由于年代久远,该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归档资料已缺失。
2 现场测绘及检测情况
2.1 测绘结果
由于原设计图纸缺失,故需要采用激光测距仪及钢卷尺等设备测量建筑物平面立面尺寸,门窗位置及长宽尺寸,建筑层高,墙体厚度,混凝土梁、构造柱及圈梁布置等相关数据,为后续的检测及鉴定提供必需的数据。
经测绘,该工程总宽约14.4 m,总长约62.7 m,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700 mm,房屋高度约为18 m,各层高度均为3.6 m。内墙厚为240 mm,外墙厚为370 mm。屋面为平屋面,楼板及屋面板均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墙体由红机砖和砂浆砌筑。该建筑四周、楼梯间及大开间楼盖、屋盖处设有圈梁,圈梁高度为200 mm。通过钢筋探测仪扫描以及部分剔凿工作,确定该建筑仅楼梯间中部设有构造柱,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均未设置构造柱。标准层测绘平面图见图1。
2.2 检测结果
2.2.1 外观质量普查
经现场外观质量普查,未发现其主体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出现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开裂、下垂、倾斜等受损现象。
2.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构件的回弹检测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的要求进行。该建筑物现浇混凝土构件的龄期已超过回弹法适用的龄期,应对回弹值进行钻芯修正。但鉴于该建筑为砌体结构,圈梁及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对鉴定结果不起确定性作用,且为减小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造成破损损伤,未进行钻芯修正。现场检测结果为:圈梁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10.7~24.2 MPa,构造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11.5~27.2 MPa,大开间承重梁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14.4~26.6 MPa,故该楼混凝土强度保守取值为10 MPa。
2.2.2 冲击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由于该建筑年代久远且一直空置,砂浆表面强度较低,故本次检测依据《冲击法检测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YB 9248-92),抽取6份墙体砂浆,在试验室进行抗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墙体抽检砂浆抗压强度为2.7~8.7 MPa,故该楼砂浆强度保守取值为2.5 MPa。
2.2.3 回弹法检测砖抗压强度
砖的回弹检测采用ZC4-A型混凝土回弹仪,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的要求进行。经检测,现场随机抽取的18面墙体,其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52~16.41 MPa,该批墙体砖变异系数δ=0.26>0.21,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0.54 MPa,最小值为6.52 MPa,该批砌体砖推定强度等级为MU7.5。
2.2.4 现浇构件钢筋分布情况检测
采用钢筋探测仪和现场剔除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结合游标卡尺检测各层梁、圈梁及构造柱的钢筋分布及钢筋直径。经检测,各层构造柱均有4根主筋,箍筋间距为100~300 mm不等,上下端无明显的加密区;剔除钢筋保护层后检测,主筋及箍筋均采用光圆钢筋,主筋直径16 mm,箍筋直径6 mm。各层圈梁主筋情况无法检测,箍筋间距为200~300 mm不等。大开间承重梁最底下一排有3根钢筋,箍筋间距为250 mm左右;剔除钢筋保护层后检测,主筋及箍筋均采用光圆钢筋,主筋直径28 mm,箍筋直径10 mm。
3 抗震鉴定
该办公楼位于8度设防区,属丙类标准设防类工程,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另外,该工程属于A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下面将抗震鉴定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1]。
3.2.1第一级鉴定
由于该楼原设计图纸缺失,故第一级鉴定均根据现场测绘及检测结果进行,第一级鉴定如表1所示。
根据表1,该建筑的体系影响系数取0.72,局部影响系数均取0.95。
3.2.2第二级鉴定
该建筑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区,Ⅲ类场地,根据检测结果,材料强度取值:砖7.5 MPa,砂浆2.5MPa,混凝土10 MPa。荷载依据现场检测结果及实际分布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选取。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系列软件进行抗震验算,得出该建筑各层的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及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该建筑抗震薄弱楼层,其纵、横向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
4 抗震鉴定结论及加固方案
综合第一级鉴定以及第二级鉴定结果,该建筑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须进行抗震加固。
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加固方案为:对建筑物各层墙体整体进行钢筋网锚喷混凝土双面加固;钢筋网锚喷混凝土加固的钢筋网,在楼层上下两端、墙体交接处,设置水平及竖向配筋加强带,并与原结构圈梁、构造柱可靠拉结。
5 结语
目前,有大量的老旧建筑抗震性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对这些老旧建筑进行抗震检测鉴定是十分必要的。检测鉴定人员应依据相应的规范,运用精密的检测设备,细致地进行现场检测,特别是对于原设计图纸缺失的工程,更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经构造分析及抗震计算等全面的综合评定,为后续的加固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确保这些老旧房屋能满足抗震要求,继续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