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防灾

2024-09-13

抗震防灾(精选6篇)

抗震防灾 篇1

1 交通系统震害预测方法

针对交通系统建筑物的震害分析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程序或者自己编制的程序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

1)根据收集的重要建筑的竣工图资料,提取结构的计算参数,如结构各层平面布置尺寸、梁柱截面尺寸、各层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场地类别等。

2)建立结构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构振动分析模型采用杆系模型,以梁、柱、剪力墙肢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

3)分析计算。由于重要建筑和重点建筑大部分是框架和框剪结构,所以我们主要根据结构的屈服强度系数或变形能力,来判断结构在设定地震烈度下的震害情况,并给出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今后的抗震加固提供直接的依据。

按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建筑物层间变形为主要指标的震害预测判别见表1,表2。

2 交通系统网络通行概率预测方法

在地震中震害主要发生在产生喷砂冒水和不均匀沉降地区,由于该区的地基主要是由饱和的粉细砂和软弱的黏性土组成的软弱地基,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和砂土液化等,导致路基的沉降,造成路面纵横向开裂。这是地震中路基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路肩与行车道在施工中压实的差异,还有老旧路的翻新改建造成的结合差异,都会导致路基路面的破坏[2]。在不同的路基类型中,以桥头路基的破坏最为严重,根据震害经验,取基本烈度、路基土、场地类别、地基失效程度、路基类型、路基高程、设防烈度为震害因子,并量化(见表3)。

从结构形式上看,城市内的路段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3]:

1)包含桥梁在内的路段。

这种路段相当于“路段单元”和“桥梁单元”的串连。这样,其通行概率就相当于“路段单元”和“桥梁单元”的通行概率之积。

“桥梁单元”的通行概率规定见表4。

2)不包含桥梁的路段。

这种路段的“路段单元”通行概率即整个路段通行概率[4]。在前面几节中,分别计算出了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破坏状态,进而得出通行概率。这部分主要包括道路本身的通行概率和建筑物倒塌瓦砾阻塞造成的通行概率降低,以及人群干扰下的交通系统的通行概率。

在交通系统网路的震害预测中,需要计算每条路段的通行概率,本文考虑这种通行概率由三部分组成,就是道路本身、桥梁,还有路边建筑倒塌瓦砾的影响。

计算公路路基路面的震害预测过程如下[5]:首先,将收集到的道路进行参数分类,主要依据表3的方式分别列出每条路段的基本烈度、路基土、场地类别、地基失效程度、路基类型、路基高程、设防烈度;然后依据表3的量化标准对列出的具体参数进行量化;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平均震害指数[6],与分类数值相比较,进而得出震害的破坏状态。本次震害预测中采用0.15,0.30作为分界数,即当震害指数小于0.15时,为基本完好;当震害指数介于0.15和0.30之间时,为轻微破坏;当震害指数大于0.30时,为中等破坏,具体见表5。

3 徐州震害预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徐州实际交通系统的调查,对徐州市主干道、次干道、快速道和高速路进行统计分类,并对道路的属性编制图表,例如道路的路基路面、长度宽度等等。

3.1 道路系统薄弱环节分析

由徐州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城区道路主干线及次干线为混凝土、沥青、水泥或石砖路面,主干线的路基路面强度比较高,抗震性能好,尤其是境内省道、国道(高速公路)路面等级不仅高,而且施工质量好,路况较好。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旧城区,次干道部分路段街道狭窄,通行高峰时,车流混杂,人来人往,十分拥挤,容易发生阻塞现象。

根据道路路基路面及其网络震害预测原理,本文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分别计算了在小震、中震和大震影响下的徐州市规划区主要道路的震害和可靠性。

由于路段较多,主要对一级和二级道路进行了分析,对三级及以下等级的路段其重要程度降低,未作细致分析。经分析可知:

小震时,主干道基本完好55条,轻微破坏1条,中等破坏0条,次干道基本完好71条,轻微破坏9条,中等破坏0条,快速道基本完好10条,轻微破坏0条,中等破坏0条,道路基本完好,完全可以抵御7度震级,地震发生后不会影响整个道路系统的运作,能够满足灾后城市自救和生产恢复的要求。

中震时,高速公路基本完好0条,轻微破坏4条,中等破坏0条,快速道基本完好0条,轻微破坏10条,中等破坏0条,主干道基本完好1条,轻微破坏51条,中等破坏4条,次干道基本完好17条,轻微破坏57条,中等破坏8条。

3.2 桥梁系统薄弱环节分析

在小震情况下,公路桥梁的破坏状态为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其中有12座桥梁发生轻微破坏,这些桥梁都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其余桥梁均表现了较好的抗震能力。

在中震情况下,共11座桥梁发生中等破坏,占所计算的桥梁总数的20.7%,其他桥梁除几座基本完好外其余仅发生轻微破坏,基本满足抗震要求。必要时需要对这些桥梁进行改造加固或新建。

在大震情况下,公路桥梁发生了轻微破坏、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3种状态。发生中等破坏的桥梁共24座,中等破坏比例约为45.3%,其他桥梁基本满足抗震要求。

从桥梁震害预测结论来看,提出以下建议:

1)震害预测表明:在小震情况下,徐州市重要桥梁结构基本都是完好的,即使出现局部的轻微破坏,也会相对很轻。中震情况下,有11座桥梁发生轻微破坏以上的震害。在大震情况下,45.3%的桥梁已经中等破坏,从阪神地震交通系统震害经验看,上述震害预测的情况与神户市对外交通几乎中断是一致的。徐州市属于7度地震设防区,桥梁为生命线工程,按烈度为8度稍强预测,从总体上看,徐州市的桥梁结构能够保证抗震能力。

2)桥梁震害受地基条件影响较大,而砂土液化是导致桥梁震害的基本因素,在地震作用下,部分地区将会出现中等及严重液化,使地基失效,对于桥梁的影响很大,往往会导致桥梁的严重破坏或倒塌。

3)引桥和主桥相比抗震能力比较低,建议在今后的地震区桥梁的抗震设计中引桥和主桥采取同样的设防标准,否则地震时引桥的破坏同样会导致主桥丧失功能。

4)对于市区内的部分小桥都会发生中等破坏以上的震害,所以震后可能会造成部分道路的中断,建议对一些关键的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或是增建道路,为震时救灾工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4 徐州市交通系统抗震防灾主干网

消防、医院的布置是决定抗震减灾主干网的关键因素,同时考虑供水关键节点,水池分布,防灾公园、疏散场地的分布等因素,交通系统在保证这些关键节点灾后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灾后救援和人们自救提供保障。

通过对单体道路震害预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徐州市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能够抵抗大震的侵袭,大震发生后表现为轻微破坏,基本上可以正常运行,同时高速公路是本市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为灾后外界救援物资的及时运送提供保障。快速路能否正常运行,是决定整个城市灾后能否快速恢复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必须保障快速道能够经受大震的破坏,同时快速道也是整个抗震减灾主干网的关键网络。

主干道在经受中震的情况下,共有4条中等破坏,不影响整个交通系统的运作,但是在发生大震情况下,有16条发生中等破坏,其中包括淮海西路、淮海东路、黄河西路等一些重要道路。

次干道由于其路面材料和路基等因素,其抵御地震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发生大震的情况下,50%的次干道发生中等破坏,整个次干道系统几乎瘫痪,灾后道路的通行能力将会丧失,次干道在灾后人员疏散、疏散场地和供水关键节点之间的连通、小批救灾物资的运送等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更严重的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火灾等,为消防车的通行提供方便,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害。

综上所述,抗震减灾主干网是由高速公路、快速道和通往关键节点的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这些关键节点包括医院、消防局、疏散场地、供水点、政府机关、防灾救援中心等。

主干网的确定同时参考了道路震害预测结果和关键节点的分布,考虑到主干网的特殊作用,必须对分布在主干网上的桥梁作震害预测评价,徐州市分布在主干网上的桥梁主要有:快速路徐淮公路上的特大桥七里沟立交桥,连霍高速公路上两座立交桥和徐宿高速公路上的3座立交桥,中山路延长段上的丁万河桥,荆马河路上的殷庄桥,中山北路的中山北立交桥,和平路上的和平桥,建国东路上的天桥,青年路上的青年桥,淮海东路上的济众桥,坝子街上的坝子桥,西安北路上的西安路桥,特别是在快速路上布置了大量的立交桥,立交桥的破损将严重影响整个快速道系统的通行能力,所以必须保障这些桥梁在大震情况下的安全和畅通,从而使整个抗震减灾主干网灾后发挥最大作用。

1)一级抗震防灾主干网。

为了使整个主干网能够在各级震害下正常运行,特别是在大震或特大震发生时,整个生命线工程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医院、消防站、供水点之间的道路应该能保证一定的工作能力,这些通往三级甲医院、中心消防站、一级供水点和中心疏散场地的道路便组成一级抗震防灾主干网,而且一级抗震防灾主干网必须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经过简单整理便可修复,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运行。一级主干网包含了规划范围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快速路和部分主干道、次干道。

2)二级抗震防灾主干网。

二级抗震防灾主干网仅次于一级抗震防灾主干网,二级主干网则与一级主干网配合运行,当一级主干网修复后,二级主干网连通各级疏散场地、二级医院和二级供水点等,这些道路如同大树主干上分出的支干,在灾害发生后人们救援和自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震害发生后影响道路通行因素的总结分析,包括道路本身的破坏、桥梁和瓦砾堆积的影响,由于道路本身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跟道路等级和场地类别等有关,但是这些因素对道路本身的破坏影响不大,主要考虑瓦砾堆积和桥梁破坏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特别是灾后道路的通行能力必须满足消防救援和救灾物资运输的需求,在对徐州市的交通系统的抗震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并对整个规划范围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对徐州市整个交通系统做了细致分析,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徐州市消防救灾一级主干网和二级主干网,使得震害发生后,伤员疏散、消防救援和救援物资的运输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摘要:根据徐州市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大纲要求,给出了徐州市规划区内交通系统中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的震害预测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物倒塌的瓦砾堆积情况,计算了道路的通行可靠概率,对徐州市交通系统的抗震薄弱环节提出了减灾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可靠性,交通系统,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Sang-Hoon Kim,Maria Q.Feng.Fragility analysis of bridgesunder ground motion with spatial vari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2003(38):705-721.

[2]Wei-Xin Ren,Wael Zatar,Issam E.Harik.Ambient vibration-based seismic evaluation of a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04(26):631-640.

[3]赵国兴,陈淮,李杰.震后城市交通系统评估与改建[J].世界地震工程,1996(8):74-75.

[4]宋建学,李杰.震后城市交通系统连通性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1996(1):123-124.

[5]朱美珍.公路桥梁震害预测的实用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1994,22(3):9-13.

[6]黄龙生,黄勇.公路桥的震害预测[J].工程抗震,1996(13):89-90.

抗震防灾 篇2

扎实推进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

——####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先进集体材料

####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地处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盆地中部,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辖区总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辖七乡、两镇、两场、三个办事处,56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25个社区。聚居着维吾尔、汉、回等27个民族,全市总人口27.45万人,其中:维吾尔族19.71万人,占总人口的71.8%。

全市共有中小学校42所,其中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5所(其中村级小学18所)。全市教职工编制数为3315名,实有人员3235名,其中幼儿教师180人,小学教师1708人,初中教师1060人,高中教师287人。全市中小学校共有教学班955个,其中小学班645个,初中班253个,高中班57个。在校学生34718人,其中小学生22356人,初中生9937人,高中生2425人。汉族学生6592名,少数民族学生28126名。

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的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自2009年以来,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测鉴定设防能力的基础上,逐年分批次实施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建设项目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一、实施抗震防灾工程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抗震防灾工作有序落实。高度重视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建设工作,多次组织学校学习自治区、地区抗震防灾会议精神,要求各学校把城乡抗震防灾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并及时在市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和质量监督等工作。按照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建设项目要求,积极配合地、市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协调、联络、监督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定期以信息形式向项目上级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制度,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设定了专项资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户使用,杜绝了挪用、截留或偿还欠债等违规使用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抗震加固改造工程项目专项资金依规合法使用。同时还实行抗震防灾工程问责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把领导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质量安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均纳入考核范围。教育局还制定了科级干部联系项目学校包点负责制,每个教育局班子成员包点负责1-2所学校的工程建设工作,确保了学校抗震加固(改造)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认真排查调研,制定合理规划,确保抗震防灾工程建设目标明确科学规范。按照自治区、地区的有关要求,草 拟了《####市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实施方案》,未支付决策提供了依据。牵头召开专项会议,对相关工作向市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市教育局还在2008年校舍抗震排查基础上,再一次聘请了权威鉴定机构会同城建、等部门对2010年、2011年拟加固改造的教学楼、食堂、宿舍以及教辅用房进行了重新排查核实,严格按照抗震设防的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了检测鉴定,对部分没有抗震加固价值的项目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了调整的同时,结合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市中小学抗震防灾工程建设总体实施计划》。要求各相关部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建设局质检站,每年组织学校抗震防灾工程管理人员召开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档案资料收集归档能力。积极组织部分监理人员到自治区建设厅参加业务培训。先后培训基建办工作人员及学校抗震防灾工程联络员20人次;组织监理、审计人员参加自治区级培训13人次。

三是加强监管,严格标准,确保抗震防灾工程质量。与施工监理、施工单位签订了《学校基建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书》、《学校基建工程质量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职责,要求监理企业制定抗震加固工程监理措施,根据不同项目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并选派专业水准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监理人员担任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工程监理。切实履行旁站监理制度,强化施工过程质量 控制。对于改造和新建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程序进行。严把工程质量关,所有工程施工都实行“七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组织工程质量监理,统一申请项目资金拨付、统一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统一审计项目资金;严格管理施工材料的使用,要求抗震加固工程、改造(更新)工程材料进场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再生钢筋和非标准钢材,要求施工单位实行进场材料登记管理制度。

四是强化督查,及时指导,确保抗震防灾工程进展顺利。为推进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召开了工程建设成员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协调会,通报工程建设情况,明确要求,督促工作落实。邀请市领导不定期深入各项目现场,进行现场办公,了解工程进度,协调城建、规划、国土等部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如市四中教学楼施工期间,邀请市领导到施工场巡查,解决工地旁边的高压线距塔吊太近,极容易造成触电事故问题。

抗震防灾 篇3

地震灾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自然灾害,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地震灾害频发,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几次典型地震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城市规划、工程抗震及应急救援三方面的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城市典型震害经验

1)1976年我国唐山市7.8级地震,当时唐山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不设防城市,地震后整个唐山市基本毁于一旦,伤亡严重。2)2010年海地7.0级地震,伤亡严重。由于房屋没有进行抗震设防,造成大量建筑坍塌,导致了整个国家各方面机能的瘫痪,损失不可估量。3)1995年日本神户7.2级地震,生命线工程和公共设施严重破坏,由此导致的救灾指挥体系不协调、救贫物资供应混乱所造成的间接损失也无法估量。4)2008年我国汶川县8.0级地震,伤亡严重。本次地震反映出诸多问题,如工程抗震设防不足,实际烈度超过预定设防烈度;规划选址不利导致断裂带和次生地质灾害毁坏大量建筑;承担救灾功能的基础设施破坏加剧了救灾难度。5)2008年日本岩守县7.2级地震,仅造成几人死亡、百余人受伤。6)2010年智利8.8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地震的数百倍,但是伤亡远没有海地惨重,主要原因是:当地建筑有着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地震袭击后虽然很多建筑受到损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有着比较完善的应急措施;居民的防震逃生意识比较强,减少了人员伤亡。

对比并分析上述几次典型地震震害经验,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影响地震灾害损失的模式:

1)基本不考虑抗震设防和应急救援机制,总体抗震防灾能力低下,在地震作用下不堪一击,承灾体大量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惨重,如唐山地震与海地地震的经验。2)城市承灾体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在城乡规划中对选址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考虑了应急救灾机制但并不完善,对完成其救灾功能所依托的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考虑不足,导致应急救援工作开展不畅。此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也会造成较重的损失。如阪神地震和汶川地震的经验。3)城市承灾体抗震设防能力相对较高,应急救援体制相对较完善,民众防灾意识较强,地震损失较低。如岩守地震和智利地震。

可以看出,通过城市防灾规划、工程抗震及应急救援三个环节的能力建设,即可较好地解决城市抗震安全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对提升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2 对城市规划的建议

2.1 建立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结合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在区域性的地理范围内从总体的、宏观的、战略性的角度确定防灾决策,制定系列化和配套的减灾措施。坚持“属地为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城市之间的救灾合作与协调关系,将防灾关键设施分散于不同城市之中,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重点保障区域性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干线的畅通,严格抗震防灾措施;关键节点如交通系统中的桥梁、供电系统中的高压塔架等设防标准要高于一般工程设施。

2.2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贯彻防灾理念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处在加速阶段,在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将追求经济增长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对于抗震防灾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另外,由于城市地震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且城市防灾规划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导致了城市无论是在空间结构形态方面,还是在用地与工程选址方面都可能存在应对地震灾害的功能性缺陷。所以,城市发展应在规划伊始即将防灾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以考虑,避免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需求之间的矛盾。

2.3 在地震灾害风险场评估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表明,具有良好空间结构形态的城市能够减轻城市灾害的影响,有效发挥城市空间的防灾救灾特性,阻止灾害规模化效应。另外,汶川地震的经验表明,凡是通过地表破裂带以及大规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的建筑,基本无一幸免。所以,城市规划前应进行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考虑用地及工程选址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并综合考虑城市避震疏散、救灾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城市空间布局、规模等问题。

2.4 重视超设防水准地震灾害影响,构建具有两道防线的城市防御体系

以往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超过设防水准的地震发生难以避免,在此背景下,需构建具有两道防线的城市抗震防御体系。首先根据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明确城市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城市在遭受预期水准地震灾害影响后不致发生大量破坏从而保障人员的基本安全,以此作为城市抗震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应重视超越设防水准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此时第一道防线面临被击溃的风险,需通过应急救灾措施进行弥补以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为此,应根据灾后应急救灾的需求配备必要的设防标准高于第一道防线的应急基础设施作为应急救灾的依托,以此作为城市防御体系的第二道防线。两道防线建设中要根据城市灾害背景、经济条件、救灾功能需求及防灾效益等多因素综合确定。

3 对工程建设的建议

总结分析历史震害经验可以发现,造成建筑工程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场地的振动作用;2)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3)工程遭受大型次生灾害影响。基于此,本文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工程选址的安全性

进行工程建设,首当其冲的是其选址问题。震害经验表明,跨越地震断层的工程,无论有否抗震设计,地震时均被断层错断或扭曲,造成严重破坏或完全倒毁。另外,大规模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影响范围之内的工程也普遍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甚至被掩埋。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始阶段应加强其选址安全性评估,以避开难以用工程措施防御地段为原则,确实无法避开时应提出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

3.2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汶川、岩守、智利等地震震害经验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在预期地震的作用下,一般都能达到抗震设防目标。所以,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仍是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建筑工程抗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如隔震、减震技术等,经过地震考验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也为保障单体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强化工程地基处理措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液化和震陷危害,需考虑地基处理方法消除软土及砂土液化的不利影响。多层建筑宜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结构体系,砌体结构宜适当增设圈梁和构造柱增强上部结构整体性,基础形式宜采用桩基或满堂基础;高层建筑宜采用整体性较好和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框剪、框筒等结构体系,基础形式宜采用桩基、箱基或满堂基础。

4 对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

应急救援是减轻震后灾害损失的补救措施,震后应急救援的快速有效启动,能够使震后损失降为最低。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其相关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此类基础设施普遍设防标准不高,并且在建设初期缺乏对震后救援的考虑。建议对于此类基础设施根据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实际情况与震后各类基础设施的需求,按照本文第二道防线的要求进行建设,满足常态与应急阶段的需要,以保障震后初期应急救援的顺利开展。

依靠立法、行政、教育、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强化城市防灾意识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使公众具备防灾、减灾意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互救、自救的能力。完善救援基地、救援队伍和救援技术装备建设,结合城市日常救灾任务,专业的救援队伍不仅仅要在灾后能够处理重要的险情,在平时也可以作为保障城市安全的全方位的救援队伍。

5 结语

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提高,仅仅一方面的投入是不够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的主要地震经验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提高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几点建议,为今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志涛,田杰,苏经宇,等.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6):13-18.

[2]王志涛,苏经宇,马东辉.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0):5-10.

[3]苏经宇,马东辉,王志涛.构建城乡防灾体系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08,32(9):81-83.

[4]王志涛,曾德民,苏经宇,等.通过汶川地震对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4):88-91.

[5]王志涛,苏经宇,马东辉,等.以城市为对象的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4):99-104.

抗震防灾 篇4

【发布文号】建办质函[2006]51号 【发布日期】2006-02-07 【生效日期】2006-02-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抗震防灾工作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

(建办质函[2006]5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

现将《建设部抗震防灾工作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七日

建设部抗震防灾工作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

一、2005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

2005年,我部围绕抗震防灾法制建设、工程抗震技术标准、工程抗震质量监督、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指导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

2005年初,我部印发了《建设部2004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总结、部署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抗震办主任座谈会”,云南、安徽、新疆、北京、江苏等地交流了抗震管理工作经验,会议讨论了新时期建设系统开展抗震防灾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工作重点,提出从房屋建筑设防为主转向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并重;超限高层抗震审查与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并重;城市房屋建筑抗震与村镇房屋建筑抗震并重;新建筑抗震设防与使用过程中维持设计抗震能力并重;从应急预案编制和颁布转向日常演练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新思路。

(二)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2005年,我部依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抗震质量监管责任、抗震设防强制性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三)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005年,我部在继续贯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程抗震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

2005年,我部在组织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时,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组成15个工作组,抽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同时,我部继续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全国和各地专家委员会依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审查。

(五)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

我部编制了《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作为《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城市抗震工作中,着重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积极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试点,完成了福建省泉州市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村镇抗震工作中,注重基础性工作,组织有关课题研究,完成了4册村镇建筑抗震图集初稿,并结合《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编制,完成了西南农村木构架、土坯维护墙房屋1∶1足尺的振动台试验等。

(六)加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能力

2005年,我部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部门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地建设系统也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七)推动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城市燃气突发灾害与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试点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中美地震工程协调会,探讨进一步拓宽中美地震工程的合作领域。

二、2006年抗震防灾工作要点

2006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切实增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村镇抗震防灾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与完善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通过宣传、贯彻《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地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做到依法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抓紧起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二)强化抗震防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强化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包括组织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喀什老城区抗震对策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政策等研究课题,争取尽快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村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

(三)加强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进一步研究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关于村镇建筑抗震防灾的措施,推广各地开展村镇建筑抗震防灾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相应图集的培训,开展“村镇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试点工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抗震技术,对新建农房设计与建造进行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导致的村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部署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的要求,指导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通过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摸清现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底数,为旧城改造、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提供依据,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基础信息,为地震应急、震后恢复重建和城市安全防范研究提供条件。

(五)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指导。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有关协、学会组织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

(六)指导城市建筑物加固改造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确定时限,加快抗震加固工作的进度。特别是要重视对城市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抗震防灾能力的鉴定和评估,完善鉴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七)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抗震防灾意识

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法》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书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抗震防灾知识,组织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抗震防灾教育,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防灾 篇5

通知对2008年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2009年如下8项重点工作:

——强化抗震防灾工作法规和制度建设。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 加强对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建立城乡建设抗震设防部际协商机制。

——推进城市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指导各地结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技术审查和实施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

——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标准体系。支持各规范修订组做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三个主要建筑抗震标准的全面修订工作, 年底完成报批稿。组织编制《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和《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继续强化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认真贯彻《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规章, 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在今年计划开展的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中, 将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专项检查内容。加强对超限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推进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镇、乡、村庄防灾规划工作, 加强村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对村镇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 进一步提高农村抗震、抗台风等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防灾应对工作。推动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施工现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风景名胜区制定《风景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制定并出台《建设系统防御台风暴雨灾害应急预案》。发布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专家库, 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城镇桥梁、燃气热力设施和供排水设施抗震专项论证技术要点, 推动地方建立重大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论证制度,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质量监管。

——指导和支持地震灾区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加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指导、协助灾区和对口援建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加强管理, 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加大恢复重建技术支持力度, 组织开展汶川地震震害经验总结和相关科学研究, 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抗震防灾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 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 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也就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新的课题。新农村建设既要结合地域特征, 保留原有文化元素, 突显地域民居建筑特色, 又要与时俱进, 结合当今现今技术手段, 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利用新农村建设中大量村镇搬迁、新建的机会, 利用汶川地震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契机, 以重庆新农村住宅设计暨抗震防灾技术示范项目建设为平台, 进行村镇建筑抗震示范工程的建设和推广工作, 提高村镇建筑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 把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在民居风貌建设中。加大对建筑人文、建筑伦理、建筑符号、建筑材质等软科学的研究比重, 突显地域民居建筑特色, 这对建筑规划的研究特别是新农村民居建筑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也对不同的地域的新农村整体的城乡统筹规划产生先驱性的影响。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所处的区域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南办处花园村。是合川区的行政中心、工业中心、物流中心、商业中心、人居环境示范区, 滨临嘉陵江、涪江, 背倚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 对望钓鱼城古战场, 内镶重庆江城工业园区, 北通四川南充、遂宁, 南接重庆主城和北碚、铜梁, 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57公里, 212国道、渝武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等贯穿境内, 是合川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 是渝西、川北水陆交通咽喉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全办幅员面积95.3平方公里, 其中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辖15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项目规划面积:14699平方米, 扣除水体净面积:11022平方米。

2.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和功能分区

设计理念---“集聚集约”

重庆新农村住宅设计暨抗震防灾技术示范项目以集约土地、集合院落、集聚资源、集中生活的规划理念, 从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小区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使之既符合传统农村的空间结构肌理, 延续农村人际交往的家园性特征, 又适应新时期农村社区发展要求, 创造出和谐自然的聚居环境。

2.1.1集约土地。就是合理安排土地, 改善用地结构、布局, 使建设用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集约用地的目的在于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由于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土地国情, 利用粗放又是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现状, 在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目标之下, 我国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集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节约用地目的, 是我们当前走出土地困境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2.1.2集合院落、集中生活。由于汶川地震的影响, 人们不再喜欢原来的那种分散居住形式, 所以听取了所住居民的意见, 项目设计成可以集中生活的模式。集中分为四个组团, 多个单体围和起来的每个组团都形成院落, 形成院中有院的格局形式。

在空间布局上, 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 合理平衡土方, 通过道路线行布置划分成四块大小不同的建筑组团, 结合场地条件设置高差, 形成错落有致的院落式住宅组团。建筑组团主要以南北向布置、满足各院落的日照和通风, 各院落有各处联系院外出入口, 使交通更符合川东民居院宅人际交流的和谐空间关系。小区内设置一个交通结点, 利用东西道路的转折丰富视线内容, 小区中心区围绕村公所形成公共交往的空间场所, 南线水塘岸线通过景观处理为农户提供休闲娱乐的线型空间。

功能分区。该项目主要功能配置为村委会、卫生所、公共活动区域、停车场、垃圾回收站、回车场地、消防露天回车场地。在满足功能划分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中心, 三个入口, 四个组团, 若干院落。

2.2.1一个中心。以村委会、公共活动区域做为中心, 此处南邻水塘, 水塘形成天然的景观区。在活动区设计景观小品、娱乐设施, 同时此处公共区域还可以做为村委会组织全村集体活动的场所。

2.2.2三个入口。小区主入口贯穿东西, 宽6米, 与消防回车场在一条直线上, 东西相对。小区次入口在主入口的南方43米左右, 宽4米, 临近水塘, 开车驶过美景尽收眼底。小区车道入口在北方, 紧邻停车场, 方便小区车辆停放。

2.2.3四个组团。项目分为A、B、C、D四个组团, A组团地块面积2409平方米, 建筑面积1800平米, 建筑基地面积748平米。B组团地块面积2671平方米, 建筑面积2271平米, 建筑基地面积1127平米。C组团地块面积1494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米建筑基地面积540平米。D组团地块面积1196平方米, 建筑面积1600平米, 建筑基地面积628平米。

2.2.4若干院落。项目设计的住宅是由T、L、Z三种基本单位形态, 利用四方连续构成手法, 组合成若干个院落, 这种组合探索出了更利于建筑组合关系的构成方法, 针对不同场地、不同单位量、不同朝向, 去形成不同的组合结果。形成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场所。此方法针对农村民房建设, 实现因地制宜、院宅关系及建筑室外空间生存条件, 节约土地, 保持风貌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3. 设计特点

T、L、Z三种不同形态、不同面积的建筑, 通过平面设计已基本满足农民生活需求。每户实现了房间数量最大化, 生活起居的室内空间和室外屋顶得到充分利用。大露台、客厅、厨房面积、梯间尺度和杂物间的利用, 都体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特点, 对起居、炊事、卫生等空间都进行了合理安排。每户前院后院交通贯通、通风采光良好。从传统的川东民居风貌中提取形态特征要素, 保留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屋盖、山墙、支撑柱、内外廊、前后院等特征, 同时注入当代建筑的简洁、提炼手法, 结合外墙大白沙和干刷石的民间工艺及面饰材料, 统一外形的灰白色调和简洁的立面处理手法, 使建筑展现出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色、质朴清新的独特风貌, 建筑整体形象与自然环境协调, 以场地条件为基础的合理高差设置, 使建筑群落层次丰富、错落有致, 凸现出重庆地区别具一格的山地特色, 最终的建筑组合群落展现出川东民居的飘逸风格, 成为当代川东农村农民生活所依托的有较好生活质量水平的载体。

4. 结语

农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风貌缺失严重、地质灾害爆发频繁等现象让我们对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引起充分的重视。为深刻的吸取“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训, 切实加强重庆市农村抗震工作, 响应政府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乡统筹规划相关政策, 本项目站在面向农村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来对待村镇民居建设, 并将其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 以示范点建设为平台, 对整体的城乡统筹规划产生先驱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民居杂志

[2]《巴渝地区古镇人居环境研》赵万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08.01

上一篇: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沿下一篇:黄金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