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避险

2024-09-03

防灾避险(精选7篇)

防灾避险 篇1

近年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口、建设量的急速发展, 城市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但是相对应的城市防灾体系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建设却呈现滞后状态, 2008年汶川地震使得这方面的问题得以暴露。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2008年9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建城[2008]171号) , 对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提供了规划依据。本文, 笔者就下一步新编制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如何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这一规划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以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做得更科学、合理。

一、城市灾害的特点

城市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这些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特征。在许多灾害发生时又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导致更严重的灾难。

二、规划原则

在新的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中,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地质、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条件、工业特征等特征, 分析概括出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及分布, 城市建 (构) 筑物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特点等, 然后针对这些特点确定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规模和设施等。具体来说,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 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 以及附近可用做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 努力为其创造必要的紧急疏散场所。

2. 安全性原则。

防灾避险绿地首先必须具备安全性, 这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 所以在实际的规划选址上一定要慎之又慎。防灾避险绿地要注意所选绿地的地质情况、避让地质灾害地区、泄洪区等, 还要注意绿地和疏散道路安排在建筑倒塌范围外, 并且远离危险品仓库、化工产业用地, 以防次生灾害的影响。

3. 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避险绿地进行避难活动, 这些绿地应有不同方向的两条以上的对外通道, 保证与疏散通道的直接联系, 使市民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险场所。同时对外便捷的联系也能够保证其他救灾措施的实施。

4. 就近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 为了使市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避险绿地, 应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紧急避险用地 (公园绿地、小绿地等) , 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并努力使各区域都能够达到人均避难场所面积标准。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所有已确定为防灾避险绿地建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 (设备) , 在出现地震、火灾等其他类型突发灾害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两者兼顾, 互不矛盾。

6. 可操作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应急疏散避难的需要, 紧密结合市区中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各类广场和空地, 以及连接上述场所的道路, 划定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绿色疏散通道, 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三、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建立

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建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防灾避险空间包括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另一个层面是防灾避险通道还包括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这两个层面的点、线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覆盖全区域。

1. 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是指城市中满足避险疏散要求的、可有效保证疏散人员安全的公园。并且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能起到避难中心作用的防灾避险疏散场所。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

2. 临时避险绿地。

临时避险绿地主要作为灾害发生时供避险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险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绿地, 主要以暂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防灾公园的避难人员为主, 以等待救援的方式, 经由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防灾公园。此类防灾公园是整个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 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险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来说十分重要。

3. 紧急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3min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 是供避险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险疏散的场所, 也是避险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临时避险绿地或者防灾公园的过渡性场所。

4. 隔离缓冲绿带。

是指灾害发生时能对产生的灾害影响起到减弱作用的绿带, 为人们的防灾避险提供延时的作用, 通常指城市外围、城市功能分区、城区之间、易发火源或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周围设置的防护绿带。

5. 绿色疏散通道。

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 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 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四、防灾避险绿地空间布局

因为防灾避险绿地是城市的防灾避难场所中的一个类型, 它与其他的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室外开放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室外) 。因此, 对于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必须结合城市中其他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总体衡量, 其服务半径也不能与绿地本身的服务半径简单对等。

1. 防灾避险绿地规模及服务半径的合理确定。

城市的公园绿地不能全部作为防灾避险绿地, 能够起到避灾作用的仅是集中成片的绿地和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以建筑物高度的2/3计) 的带状绿地或通道绿化。在计算公园绿地避灾容量时, 不能按照公园的全部面积来计算, 因为公园绿地还承担有多种功能, 还得扣除山地、水面、灌丛、坡地等占地面积, 其他面积受灾时才能起到防灾避险功能。

服务半径的分析确定有助于在空间上对防灾避险绿地的合理布局, 不是所有的公园绿地都有条件作为防灾避险绿地, 所以服务半径的覆盖范围也只是部分重叠。

(1) 防灾公园。防灾公园主要指城市中面积较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或市郊其他绿地,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 服务半径1 000~2 000m, 可以满足过渡性住房搭建及维持基本生活的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应达到10m2/人以上, 面积较大, 避险场所面积不小于7hm2, 与目前河南省内执行的达标综合性公园的指标相符。

(2) 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指灾害发生后, 人们步行10min之内能够到达的安全场所, 服务半径为500~800m, 通常指面积较大的街头绿地或者社区公园等, 可以满足简易的帐篷搭建及人员疏散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4m2/人, 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4 000m2。

(3) 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人们第一时间的自发避难场所, 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的, 通常3min内能够步行到达的安全场所, 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 服务半径为300~500m。通常指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或居住区绿地、街头小游园、小广场等, 可用满足人们站立及疏散的基本空间, 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1m2/人, 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 000~3 000m2。

2. 防灾避险绿地配套建设要求。

(1) 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多由容量较大的市级或区级综合性公园绿地组成, 可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 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此类防灾公园规划的目的, 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 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 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 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因此, 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

(2) 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由面积较大的社区公园绿地组成, 用地应平坦, 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 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 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需要。也要具备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 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 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房、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的用地等。

(3) 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由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组成, 用地应平坦, 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 另外, 要考虑设置厕所的可能性。若在场所内无法解决, 应制定就近如厕的方案。

(4) 避难场所内的道路、厕所。为保证灾后救援车辆的正常行驶要求, 避难场所 (公园绿地等) 内的主要道路的宽度应不低于3.75m (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 。另外, 要按照建设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对避难场所进行无障碍设计, 保证全部用地无障碍化——坡道化。还要根据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生活需要, 安排无障碍洗手间或专用厕位。

防灾避险 篇2

一、教学设计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汇报、发表看法、模拟体验等构成教学活动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重过程、重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习得技能。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组内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 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对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类危险的关注,帮 助学生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自救意识。

3、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 技术,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建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1、地球的构造(播放视频课件)地球的内部好比一个煮熟的鸡蛋,最外层相当于蛋壳的部分叫做地壳,平均厚度为 35.4千米,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层组成。地球的中间层相当于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约为 2900千米,由成分复杂的岩浆物组成,温度高达1000-2000℃。地球最内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径约为 3470千米,由铁、镍等很“重”的物质构成,温度可达 5000℃,压力高达几百万帕斯卡。多数构造地震发生在地壳的岩石层内,也有的发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地震,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地动。它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的快速颤动叫地震。所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

3、地震时刻都在发生(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只能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观测到。能够形成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

4、几个常用的地震科学名词(播放视频课件)

震 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 中:地面上与震源相对的地方,叫震中。震 中 距:地面上任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 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或者说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5、地震的大小分哪些?(学生汇报)

大 地 震:震级M≥7级的地震 强 震:6≤M<7级的地震 中 强 震:4.5<M<6 有感地震:3≤M≤4.5

弱 震:3<M级的地震

6、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课件展示)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因而烈度在地面不同的地点各不相同。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教学总结: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在课前准备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你的收获和感想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二、教学过程:

(1)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并了解我们国家从今年起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

(2)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师生交流。

(3)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2、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三、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四、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四(5)班

课题:在不同场合怎样避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防震资料

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

二、避震之街道、开阔地

1、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

2、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1)、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2)、在开阔地要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3)、在室外要注意以下危险物或高耸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玻璃幕墙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三、小结

不同场合要根据实际,听从指挥,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和地点。

板书设计:

街道:选择开阔地蹲趴,不乱跑,不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 开阔地:就地蹲趴,躲开密集人群

活动目标:

1、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3、学习地震避险知识,通过演练,形成一定的求生技能。

4、培养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收集防震资料,据此设计比赛题目,并张贴在教室里,互相查漏补缺,已经完善了的作为后面的活动材料。

教师:整理赛题并制作成课件(或写成题板),准备小星星、奖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开营

教师: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提高全民的防震意识,响应地震局的号召,今天,我们学校的“防震训练营”正式开营了!你们是第一批参训学员,我是营长陈老师,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顺利闭营。

二、宣布规则

1.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训练。

2.每一轮训练按照完成情况,给各组奖励不同数目的小星。3.完成全部训练后颁发“防震训练营结业证”,并根据所获小星评出“星级小分队”。

三、渲染气氛

1.各组报出组名,亮出口号。

2.老师宣布:防震训练营特别训练正式开始!

四、营地训练

第一关:地震前兆大搜索

1.题目:较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称为“地震前兆”,也叫“地震异常”。现在是“大搜索”时间,你了解哪些地震异常现象?请说给大家听听。(如:鼠不怕人、狗急挠门、井水异常、地光地声……)

2.训练:各个小组自由发言,每讲出一种,得一颗星。

3.小结:发现异常应马上告诉大人,立即向当地政府、地震局或媒体报告(教师提供信息渠道)。

第二关:小小急救包

1.题目:请每个小组根据前面制定的“生命计划”,拟订一份家庭“防震急救包”物品清单。

2.训练:写完后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并将清单贴在黑板上。凡所列物品合理、并能说出理由的得一颗星。

3.小结: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震自救能力,相信你会通过努力,把这个防震包变成你们全家的生命保险箱!

第三关:紧急避险

1.题目:只要抓住震前的几秒钟快速做出反应,就有生存的希望。地震即将来临,假如你就在下列某个场景中,有五秒钟的选择时间,你会藏在哪儿,怎样做?

分设家里、商场、教室、影院、户外等场景,用纸牌写上不同的场所或物品贴在教室里,学生选择避险。

(1)家里:阳台、窗户、卫生间、厨房、床下(2)商场:橱窗旁、墙角、排椅下、电梯

(3)户外:楼下、空旷地带、石堆旁、山坡、桥(4)影院:出口、椅子旁、椅子下、走廊上(5)教室:黑板下、课桌下、窗下、走廊上

2.演练:每组选择一种场景进行演练,教师拉响地震警报,学生迅速地找到避险点,用正确的姿势避险。别的小组评判做得对不对。方法不对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组织反复演练。

3.小结:地震来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只有保持冷静,做出准确的判断,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存的希望。

第四关:废墟求救ABC

1.题目:被困在废墟里,应该怎么办呢?

2.训练:各组先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提供一些道具(如砖块、小刀、水壶),设置一些具体的场所(如被困在客厅、厨房、山洞等),让学生演一演。

3.小结: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设法与向外传递信息,保持体力,耐心等待救援。

五、总结闭营

1.根据规则评出“星级小分队”,颁发奖状。

谈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建设 篇3

关键词:城市灾害,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建设

2008年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灾害,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时, 许多城市的居民都从办公大楼中疏散到城市的公共绿地等开阔地段。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内, 为了防止余震的发生, 成都, 重庆等靠近地震灾区的居民, 由于对地震的恐慌, 来到城市的公园绿地避难, 深夜更是达到数万人。在这次地震灾害中, 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初步发挥了作用, 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城市绿地的这一重要功能。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定位基本上只是停留在美观、游憩、生态、文化等, 其实没有把减灾避难作为城市公园绿地必要和主要的功能。地震过后, 全国各地都在反思地震对于我们的影响, 也在检讨我们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的抵抗灾害的问题。于是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功能被提出, 也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现在就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和如何建设做一些探讨。

1 作用和意义

城市防灾减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 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绿地防灾减灾作用不单单局限于地震等强烈灾害来临时的躲避作用, 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城市灾害都有很好的预防抵抗作用。城市绿地还是城市居民受灾时流行性传染病的“避风港”。在灾害发生时, 城市绿地系统还要承载的功能:1) 灾害发生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临时或较长时间的避难场所及避灾、救灾通道;2) 充当灾害的隔离带, 防止火灾或灾害气体蔓延;3) 救援、修复家园和复兴城市活动的据点;4) 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及消防、储运生活物质集散地;5) 灾时情报的收集与传播;6) 开展灾后恢复活动[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全国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5%, 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和70%以上的工农业生产正集中在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2]。现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 高层, 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大量涌现, 可能带来的许多安全问题都是现在还没有办法想象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研究和建设好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规划, 对于保障城市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状和问题

1) 目前, 我国城市居民对城市绿地的减灾避灾功能还认识不足, 大多数的民众认可绿地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减灾避灾功能却知之甚少。2) 政府层面, 我们还没有有关绿地防灾避险的建设法律法规。很多城市领导在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只把绿地建设停留在美化城市, 改善城市景观这些见效快的政绩工程上, 而对于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就忽略不谈了。3) 如何建设具有减灾避险的绿地, 涉及哪些内容, 不单市民和政府官员不熟悉, 就是对于大多数的行业设计建设人员来说, 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3 避灾绿地的规划要点

1) 认真编写城市防灾规划。2003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管理规定》, 其中第三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明确了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目前一些城市在编撰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已经将绿地防灾规划列入城市规划。2006年合肥市在《合肥市绿地系统规划》单列了城市绿地系统防灾规划。2) 完善现有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放、半开放绿地的配套设施, 同时在改造老旧城区时, 在城市主要城区建设足够面积的绿地, 构成一个避灾绿地的空间系统。确保场地的通畅性。出入口要多、要敞开且要和大的道路相连, 便于大规模的聚集和疏散;同时也要注意避灾廊道的建设, 使主要避灾点形成一个可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而非孤岛。因此, 城市高架桥等灾害来临时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危害的建筑, 都要尽量避开避灾廊道, 绿色廊道宽度要在10 m以上。根据灾后街道情形, 行道树甚至一些灌木都能阻挡散向街道的残墙断瓦, 从而保证救灾廊道的畅通。3) 防灾避险绿地的基地要选择建在安全地带。避免山体滑坡、地质塌陷等次生灾害的影响。周围的高层建筑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基地的地形要平坦, 排水良好。根据经验坡度要控制在10%以内为佳。绿地内要以硬地铺装和绿地为主, 减少水面的使用, 方便使用时管理和可以争取更多的有效使用面积。绿化树种要考虑防风防火的要求, 能起到灾后阻止火灾的蔓延。参考日本的标准, 避灾绿地的规模应当以去该地避难者每人1 m2~2 m2为宜, 每处避灾绿地的平均面积以5 hm2~10 hm2为宜。4) 保证防灾绿地分布的均衡性。用地规模要与服务人口的数量相适应。在整个城市中的均匀分布, 与居民区的距离合理, 可以满足居民第一时间到绿地避灾。500 m~1 000 m是避灾绿地适宜的距离, 保证减灾避灾场所在城市内的布局合理, 人们可以在安全的时间 (大概是5 min~10 min) 内赶到附近的减灾避灾场所。5) 作为避灾减灾绿地, 要能满足灾时的使用要求, 根据防灾的类型要设置一定的防灾设施, 如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帐篷、应急直升飞机坪、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应急广播功能等以及供水、粮食等生活必需物资的储备仓库。帐篷和临时厕所要准备充足, 供水、供电系统要保证能够在城市管网、电网瘫痪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在具体做法上, 要平灾结合, 在平时满足绿地的基本要求, 和普通绿地没有区别。灾难来临时, 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启动这些设施进行救灾活动。另外还要考虑物资供应, 交通组织等一系列问题。6) 加强对绿地避灾减灾功能的宣传, 让广大市民理解和支持防灾绿地的建设。相关部门要有目的的组织民众演习各种灾难来临时防灾绿地的使用情况, 既可以培养市民对灾难来临时的应急反应, 合理有序的使用各种避难设施, 避免过度慌乱, 也可以检验防灾减灾绿地的各种防灾设施设置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从而可以不断完善防灾绿地的设施, 也可以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处理灾害的指挥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减灾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成绩, 但是随着城市建筑密度、高度不断密集, 使城市抵抗风险的能力越来越低。以前防灾减灾的工作大多注重于建筑单体方面, 而缺少对城市整体防灾减灾的规划布局。加强绿地防灾减灾的规划建设, 是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 保障城市居民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径。相信随着人们对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视和普及, 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一定可以建设出更多、更好的防灾减灾绿地, 从而减轻突发灾难来临时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剑民, 王珊.基于城市绿地与城市防灾减灾的讨论与研究[J].现代园林, 2007 (3) :29-32.

[2]新世纪不要让悲剧重演——对唐山“7.28”大地震25周年的思考[N].中国建设报, 2001-08-27.

[3]曹鹏程.绿化带阻止火灾蔓延——日本公园都能防灾[N].环球时报, 2004-06-28.

[4]饶林江.浅谈应急避难所 (疏散基地) 的建设[EB/OL].2006-01-11.

[5]沈悦, [日]齐藤庸平.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中国园林, 2007 (7) :6-12.

[6]李吉顺.什么是城市灾害[J].中国减灾, 2001 (4) :5-6.

防灾避险主题班会教案 篇4

班级:乐昌四中六(1)班

班主任:朱伟清

时间:2013年11月4日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活动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学生能够冷静地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积极自救自护.活动形式:儿歌、小品、知识竞赛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主持人(AB):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来我班参加主题队会!

A:六(1)《防灾避险》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B::我们爱动,我们爱玩。

A:我们年岁还小,我们爱闹爱跳。

AB:可是我们不愿意受到伤害,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应急避险。

B:下面请中队长讲话,,大家欢迎!

中队长:同学们,我们今天队会的主题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下面祝队会圆满成功!(敬礼)

A: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B: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

A:像鲜花一样健康成长

B:我们要牢记“安全”,学会自救自护。首先要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你们知道吗?

生1:地震

生2:车祸

生3冰雹

生4滑坡

生5煤气泄漏

生6溺水

生7火灾、雷雨等

A: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首先请大家说说关于地震的情况吧

B:地震前有什么征兆?请听儿歌<地震前的征兆》由刘红红表演

生:儿歌<地震前的征兆》

震前动物布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嗡嗡,鸽子惊飞不回巢

A:那一旦发生地震了我们应如何自救?

生1、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生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生3、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前三行走前门,后三行走后门.靠右边下楼梯.生4我们班(学校单子:逃生演练)

生5(安全教育书85页1-6)

B:一旦煤气泄漏了该怎么办?

生:安全教育手册16页1-4名学生

A:在路上遇到劫持时怎么办?

生:安全教育手册132页1-6名学生主持人

A:同学们都很聪明。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首先看小品表演:剧1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

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B: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

小品表演:剧2

C2:(读白)多么快乐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家,所有作业已做完,这可真开心呀。(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2: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东西的。

C2:(动脑筋想)既然是我爸爸让你来的,那你说我爸爸是什么样儿。

D:嗯,嘴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高高的,这样。

C2:有络腮胡子吗?

D:没有。

C2:戴眼镜了吗?D:戴了。

C2:哦,你是来拿公文包的吧。D:是的。

C2:那你等着,我去拿。D:哎,你开门呀!

C2:(走到一边)哼,肯定是个冒牌的,我爸爸从不戴眼镜,而且,今天早晨我明明看见他拿着公文包上门的,让他等着吧,他要是再叫呀,我就拨110。

A: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抢答)

生1:剧2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如果是我,我就开门了,我要向他学习。

生2: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剧1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

B:说得真好。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当你遇到火情时,应该怎么做?

生1:马上打“119”报警电话。

安全教育手册(165页1-7)

生2: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小学年龄小,不具备救火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呼喊大人或打“119”电话。(出示119)

A:匪警和急救电话呢?(生:110、生:120)出示110和120

AB:遇到危险时,你们一定要拨打这些电话呀!

B: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安全标志,你认识哪些?

生1:我认识红绿灯的标志。出图

生2:我认识小学生要走人行道的标志。出图

生3:我认识防火标志。出图

生4:我知道这是禁止骑自行车的标志。出图

生5:我知道这是防电标志。举图

A:小朋友应该注意安全,从小学会自我保护。

B:下面请听“安全警句”(全班同学分难、女)

男:人生命,要保护,女:十大法则要记住

男:一旦灾害发生时,女:及时应用心有数

男:遇地震,先躲避,女:桌子底下找空隙

男:靠在墙角曲身体,女:抓住机会逃出去

男:远离所有建筑物,女:余震蹲在开阔地。

男:火灾起,怕烟熏,女:鼻口捂住湿毛巾

男:身上起火地上滚,女:不乘电梯往下奔!

男:阳台滑下捆绳索,女:盲目跳楼会伤身

男女: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

A:希望大家从我做起

B:从身边做起

AB:从现在做起

B:我们是新世纪的小主人

济源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分析 篇5

济源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 056 hm2。

1.1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面积235 hm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4m2。

1.1.1 世纪广场

南依市行政区, 北靠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西接文化路, 东临沁园路, 总占地面积18.87 hm2, 其中绿化面积11.51 hm2。2002年9月30日竣工。广场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是我市的大型综合性广场和重要的城市会客厅。

1.1.2 迎春园

迎春园位于蟒河与珠龙河交汇处西侧, 该园占地1.58 hm2, 绿地率80%, 绿化覆盖率达90%。园内广植各类乔、花、灌木50余种, 下有马尼拉草坪铺地。为了更好地服务游人, 还建造了茶室、公厕、管理房等建筑小品。

1.1.3 望春园

位于蟒河北岸, 望春桥与马寨桥之间。占地2.73 hm2, 2000年竣工投用, 该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布置了春韵、春情、春趣、春花、春晖5个广场, 广场四周广植马尼拉草坪, 女贞、樱花、海棠等40余种花木点缀其间, 极富情趣的蘑菇亭、花架合理搭配, 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1.1.4 湨河带状公园

1996年开始实施绿化, 1998年绿化完成, 面积45.38 hm2。2003年以来, 按照建设绿色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景观长廊、居住长廊的指导思想, 对湨河两岸进行了高标准整治改造, 建成了两侧各50 m宽的林带。是我市最长、最受欢迎、最能体现济源环境整治成果的带状公园。

1.1.5 清趣园

位于蟒河奉仙桥和马寨桥之间, 该园占地16.04 hm2, 绿化面积达11.66 hm2, 设置有青少年活动区、水上游憩区、动物园、荷花观赏区、河道区等功能分区。公园自建成以来,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不断增加树木设施, 完善园林功能, 真正形成了“卫生整洁、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游园环境。

1.1.6 新蟒园

新蟒园位于济源市区北蟒河西段, 天坛路与荆梁璐之间, 总占地5.53 hm2, 绿化面积4.09 hm2, 绿化覆盖率90%以上。1994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第四批绿化达标公园。新蟒园系我市建成的第一个公园, 按照因地制宜, 简练自然的布局模式, 共栽植乔木树种30余种800余株, 花灌木20余种500余株, 广植白三叶、马尼拉等草坪。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游憩场所。

1.2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济源市建成区范围内现有苗圃12个, 总面积71 hm2, 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3%。

1.3 防护绿地

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和减弱的作用。济源市在工业区、铁路、公路、河流以及主干道的两侧栽种各种乔灌木, 建成防护林带85 hm21.4附属绿地

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的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济源市现有14个居住小区。除早期开发建设的邮电小区等4个居住小区绿化较为薄弱外, 其余10个小区全部达到园林式小区标准, 园林小区占居住区的71.4%。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源市道路绿化始终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设计, 坚持“路修到哪里, 树栽到哪里”, 在道路改造和建设中, 对沁园路、天坛路等沿路单位全部实施了拆墙透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

2 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

2.1 地震灾害

济源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河淮地震带三大地震带交汇部位, 区内发育多具活动断裂, 主要有盘谷寺断裂、五龙口断裂等六条第四纪活动断裂。从板块运动和地震地质构造学反映来看, 存在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2005年以来我市发生2~3级地震80余次, 没有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

2.2 洪涝灾害

济源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 皆属黄河流域, 主要河流有黄河、蟒河、河、沁河。其中蟒河、河流经市区, 主要为泄洪和排涝河流。若地震发生在丰水期, 易发生洪涝等次生灾害, 给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灾害。

2.3 火灾灾害

火灾是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灾害, 也是地震后最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 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害特别大。

3 城市绿地在防灾、避险中的意义

减灾绿地是城市综合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震等典型城市灾害及其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发生时, 城市园林绿地同学校、步行空间、站前广场、户外停车场、体育场等其它城市开敞空间共同成为防灾、减灾及救灾场所, 通过绿地建设等减轻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在避灾、减灾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地震及其随之发生的二次灾害中, 城市公园绿地是重要的避灾场所之一。

4 能够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绿地实际面积、容量、分布现状

城市绿地不能全部发挥防灾避险功能。如防护绿地、遗址保护地不适宜作为避灾场所;建筑物周边的附属绿地受建筑塌落的危险, 能够起到防灾作用的仅是集中成片的绿地和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以建筑高度的2/3计) 的带状绿地或道路绿化带;滨河绿地易发生水涝灾害或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 在地震或水患时, 不适宜作为避灾场所。城市公共绿地还承担着多种功能, 具有山地、水面、灌木丛等多种形式, 并不能全部做防灾避险场地使用。

4.1 世纪广场、

河带状公园、新蟒园、清趣园、望春园、迎春园等公园位于市区中心, 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 可成为大型防灾避险场所, 在灾后恢复建设期为城市居民提供过渡性住房搭建及维持基本生活的空间。

4.2 丽城花园、航海园、北海园等街头游园, 在城市发生地震、洪涝灾害时, 都可以作为防灾避险场所。

4.3 健康园、东关绿地等街头绿地面积较小, 有效

防灾避险面积小于2 000 m2。根据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5.4面积要求中“场址有效面积宜大于2 000 m2”的规定, 不可作为防灾避险用地使用。

4.4 环城公路两侧林带附近植物多以花灌木群植为主, 株距较密, 不适宜作为防灾避险绿地。

根据位置、环境、面积及性质等内容对绿地能够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实际面积、容量、分布进行综合分析, 详见表1:济源市公共绿地防灾避险能力明细。

5 现存问题及薄弱环节

5.1 防灾避险的绿地总面积

从附表中防灾避险绿地总面积及容纳总人数的分析数据来看, 城区公园绿地在紧急避险时可容纳27万余人, 满足城区市民的需求;长期避险时, 可容纳13万余人, 不能满足市民需求。

5.2 防灾避险的绿地分布不合理、可达性欠佳

济源城区内公园绿地分布不均, 世纪广场、文化城绿地、篮球城绿地等绿地面积大、周围建筑密度小、人口密度小;主城区内建筑多、建筑密度大, 居住人口多、人口密度大, 而公园绿地面积比较少, 防灾避险容纳人数较少, 无法满足需求。

5.3 城区苗圃地和防护林带面积比较小, 且大量密植苗木, 基本不能满足防灾避险需求。

5.4 居住区、单位庭院等附属绿地分布较散, 并且面积较小, 不能满足防灾避险需求。

5.5 绿地内缺少防灾避险设施的配套建设。

总之, 我市绿地总面积可容纳人数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在紧急避险时的需求, 但城市人口及绿地分布不均匀, 导致人口密集区, 绿地数量、面积相对较少;人口稀少区, 绿地数量、面积相对过剩的现状。

注:可用避灾面积按扣除山地、坡地、灌丛、水面及必要保护的文物古迹、古建占地等面积确定。

摘要:详细阐述济源市城市绿地总量及分布现状, 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及能够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绿地实际面积、容量、分布现状

防灾避险 篇6

哈尔滨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之小兴安岭—松嫩地块松嫩断陷东隅,影响和控制我市地震活动的活动性深大断裂主要有北东向的依兰—舒兰断裂带,东西向的松花江断裂带等9条断裂带,地震基本烈度6度,为少震区[1]。但由于哈尔滨是沿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其地表形态中的河漫滩、河流阶地和波状起伏台地占大部分面积,土壤结构较为疏松;此外,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降落而形成的漏斗区面积不断增大,导致地表岩土受外部荷载力下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必将对城市造成重创,加之近期全球各地出现频发的自然灾害事件,都不断提醒着我们防灾建设要“有备无患”。

城市绿地,尤其是城市公园,由于具有较大的规模、相对完善的设施和内部建筑密度较低的特性,能够有效发挥防灾避险的功能,从而成为应急避险的良好场所[2]。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效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而城市公园绿地正是这些应急避难场所的良好载体。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能力,主要针对生存环境的频发性环境污染,由于城市公园绿地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不同程度的减弱、阻止沙尘危害;能吸附有害粒子达到净化空气预防大气污染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地表水渗透缓解大面积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等。

城市公园绿地的“避险”功能,主要针对突发性、破坏性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城市居民身无栖所时发挥的作用。由于城市公园绿地普遍具有建筑密度低、绿地率大等特点,因此当重大破坏性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火灾发生时,其外围密林植物能有效延缓、阻隔火灾对人的威胁;其内部水源、植物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必须条件,大面积的开敞空旷空间能为城市居民搭建居住、救援等基本设施提供必要支撑。

城市防灾避险的总体效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区域内防灾避险场所的总量和分布格局,尤其是与城市人口的分布紧密相关,评价公园绿地的人口辐射能力是衡量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和城市区域防灾能力的重要基础[3]。

本次研究从哈尔滨市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出发,通过每平方千米公园数量、每万人公园数量、人均公园面积等多项关键指标,对哈尔滨防灾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哈尔滨防灾避险型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1 研究的范围、数据基础、研究对象

1.1 研究范围

根据调研可行性及场地可达性,结合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和统计资料内容,将研究范围界定为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和松北行政区的市区部分,研究区域总面积为175.74 km2,总人口为451.76万人。

1.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区域内的公园绿地,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园绿地都能作为防灾避难场所。

根据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址及配套设施》6中规定的设施配备要求,发挥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公园绿地需要能提供一定面积的场地,用以配备必要的防火隔离设施、安置住所、医疗救助站等[4]。

此外,根据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址及配套设施》5关于场址选择的规定,明确规定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不包括在内,鉴于人类活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以及活动开展需要土地支撑,因此以大面积水体为主的公园也不适宜作为防灾避险型公园绿地[4]。

因此根据CJJ/T 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选择研究区域内面积大于1 hm2除松北区东北虎林园、金河湾湿地公园;道里区群力国家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翠溪公园;道外区道台府遗址公园以外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

1.3 数据基础

研究基础数据源自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城市公园绿地规划》DWG矢量文件(以m为单位)和城市用地类型JPEG栅格图像;哈尔滨城市管理局2009年,2010年公园统计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涉及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的资料。在哈尔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平台,结合以上数据展开研究。

2 哈尔滨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公园规划现状分析

2.1 哈尔滨公园绿地发展现状分析

2005年以来,哈尔滨公园绿地的发展很快,特别是在2005年~2010年间,随着2006年群力新区规划建设启动,2009年~2010年间群力湿地公园、丁香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的接连落成,使哈尔滨公园绿地面积迅速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增幅较快(见图1),扎实推进了我国生态型园林的建设。此外,从哈市群力新区部署2013年工作会上获悉,今年群力还将启动松溪公园、音乐公园延伸段等4个公园建设工作,新增绿化面积56万m2,使我市的生态园林型城市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也为我市防灾型公园绿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哈尔滨公园绿地分布情况分析

2.2.1 公园绿地分布不均匀

哈尔滨各行政区由于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及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导致了人口密度和行政区划面积差异较大。分析表1,图2可知,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哈尔滨老城区,城市的发展起步主要注重经济发展、生活安置,缺乏环境生态性考虑,导致这些地区如南岗区、道外区等建筑密度较大,生活环境拥挤,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明显不足。

后期发展及近期规划建成的区域,如香坊区、道里群力新区,在城市规划上,更偏重于营造宜居舒适的环境,因此一批批公园相继落成。但这些公园分布往往没有充分的结合防灾规划考虑,造成了大面积集中重叠,而导致公园的防灾避险效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如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远大生态园、黛秀公园、松乐公园和丁香园等几个大中型公园均位于香坊区哈平路沿线,在地理区位上分布较为集中,而红旗大街沿线,作为哈尔滨香坊区的居民生产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城市公园绿地数量明显不足。

新区的规划建设,如2006年起动工建设的群里新区,拥有较大面积的绿地,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存在许多公园服务盲区,特别是缺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公园和带状公园,无法形成网络连接的有效防灾体系,不利于发挥公园的整体避灾作用。

2.2.2 公园数量不足

采用每平方千米公园的数量(个)、每万人公园数量(个)指标来分析现有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均匀程度(见图3)。

每平方千米公园的数量(个)除能反映我市公园绿地分布的均匀程度外,也暴露了哈尔滨公园绿地数量不足的现状。

研究区域内公园绿地面积以1 hm2~50 hm2居多,占公园总数的90%,因此以服务半径500 m~1 000 m计算,每平方千米应当有1个~2个1 hm2~50 hm2规模的公园才能满足防灾避险需求;此外,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规定,紧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应不小于2 m2,那么每万人需要2 hm2公园绿地作为有效防灾面积,那么各区至少需要1个1 hm2以上的公园,而经分析,各区能满足条件的公园个数均不足1个,可见哈尔滨能发挥防灾避险作用的公园绿地的数量严重不足。

2.2.3 人均有效避灾面积不足

截止到2012年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研究区域现有面积5 hm2以上的公园共25个,有效防灾避险面积共672.08 hm2,人均有效避灾面积约为1.81 m2,基本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中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应不小于2 m2的规定。

对面积5 hm2以上的公园在各区的分布分析得知,虽然研究区域内人均有效避灾面积基本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规定,但由于哈尔滨市各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布不同,各区人均有效避灾面积差异较大,人口密集的南岗、道外区,人均有效避灾面积甚至不足1 m2,当突发性灾害来临时,人群的蜂拥而至极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而人均有效避灾面积相对较大的道里区、香坊区,根据我国提出的避灾场所满足安置、救援的需求,城市避灾公园绿地人均指标4 m2~5 m2,还有一定的距离(见表2)。

2.2.4 公园的可达性

对汶川“9·21”级地震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灾民可及的避难据点范围为500 m~600 m,所以将500 m作为避难据点距离的上界[5]。研究区域内面积5 hm2以上的公园可达性衡量指标,主要是由500 m内其服务人口比来决定的,服务人口比越大,公园的可达性越强,在灾害发生时,区内人口能有效避难的机会越大,对于区内人员的保障越强。

通过分析面积在5 hm2以上的公园绿地所服务到的人口百分比表明,道里区可服务的人口比最大,现有公园绿地灾时可服务人口达全区人口的一半以上,对于道里区全区人员的安全保障比较强;而香坊区虽然公园面积比较大,但是由于分布较为集中,对于全区人口来说,可达性不强,有效避灾安全保障较弱(如表3所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虽发展较快,但呈现出分布不均、人均可用绿地面积不足、可达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城市公园绿地类型、数量不足,与大型综合性公园之间难以形成有效联动,不利于城市综合防灾系统构建。

3 哈尔滨市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建议

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防灾减灾的意识比较薄弱。2006年起,哈尔滨市启动群力新区建设,大批的公园纷纷落成,但这些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仅停留在城市绿化、市民游憩等传统理念上,仅能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要求,未能与人口密度相结合,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对公园绿地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哈尔滨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3.1 规划建设“防灾绿化网格”

针对以上提到的公园绿地面积不足、服务半径存在盲区的情况,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着力于构建能形成有效网络连接的综合性防灾绿地体系。

从规划理念来看,城市绿地系统应由各类斑块和廊道组成,其中绿地斑块由城市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公园绿地构成,通过绿色廊道与斑块联结,从而构成城市的绿色网格体系,构建防灾网络格局。

从规划手法上来说,由于各行政区现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由于历史积累形成、人口较为密集、无建设大面积城市公园能力的老城区,并结合其现有公园绿地呈随机分布、联接水平较低的情况,在保证城区内各级别城市公园布局的均衡性的前提下,在现有人口密集的城区规划建设1 hm2~5 hm2的中小型公园、带状公园,扩大公园绿地的整体服务面积,增加防灾公园的可达性。从增大防灾公园规模入手来解决中心城区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足的问题。针对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区域规划建设,如平房区、松北区,绿网建设中的新增绿地规划,应加入防灾避险需求考虑;此外,由于这些区域具有大片待开发土地且城区人口较为稀疏可规划建设10 hm2~50 hm2,甚至50 hm2以上的可以作为防御防灾据点的大型公园,如日本大阪府久宝寺防灾公园。

通过建设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绿色廊道将原有公园绿地有机联结起来,构成绿色网格,使哈尔滨的“防灾绿化网格”真正成为市民防灾避难的生命绿网。

3.2 完成现有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的转型

主要针对研究区域内现有的能作为固定避灾据点的,能为灾后人群提供安置、救助的大型公园。根据灾后救援及生活需要,将这些公园进行避灾功能分区,合理分配避灾功能:如用于物资储备的区域、搭建临时性住宅的区域、作为灾后指挥的区域、接收运送物资的区域等,并合理组织公园的防灾动线规划,合理配备基础救灾设施,有效实现平灾转换,增强城市总体抗灾避险能力,有效保障市民安全。

4 结语

保障人类生存安全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在城市的近远期规划中,加强不同类型的城市防灾公园绿地的建设,合理分布各类绿地空间而不是盲目的大面积的建造住宅、办公建筑,居民才可能在突发灾害降临时,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和更安全的避难场所。防灾公园绿地的建设,让哈尔滨“有备无患”,这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地震局[EB/OL].http://www.syidc.com/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 channelID=1310978561118&contentID=1310978561625.

[2]齐瑜.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J].中国减灾,2005(1):34-36.

[3]谢军辉,李延明,李树华.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J].中国园林,2007(7):23-27.

[4]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防灾避险 篇7

关键词: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概念,功能,现状,规划,浙江杭州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肩负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备的各项功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繁荣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高度集中, 使得城市遭受地质、气象、环境卫生等多种灾害威胁的形势日益严峻, 建立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 不仅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 还是城市防灾体系的组成部分。

1 防灾避险绿地概念及功能

1.1 防灾避险绿地定义

防灾避险绿地是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绿地的简称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hedge green) [1], 是指当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发生时, 城市中能用于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市民短期生活的绿地空间, 它一般由城市的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的某些地块组合构成, 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防灾避险绿地功能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避难者提供避难场所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 包括减轻或防止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害, 成为临时避难场所或固定避难场所。该场所一般具备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场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空间。固定防灾避险绿地还必须配备应急指挥中心等机构, 以及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应急避难基础设施, 并预留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另外,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还可作为市民日常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教育场所[2]。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功能还包括防洪、抗旱、保持水土, 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坍塌等自然灾害;对切断火灾的蔓延, 防止飞火延烧, 在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有效地阻止大风袭击, 防止风沙、沙尘暴等灾害给城市带来损失。

2 杭州市城市自然灾害概况

杭州市区位于中亚热带的北缘,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长, 春秋短, 四季交替明显。杭州市常受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 其中尤以洪涝和台风灾害最为严重。杭州市洪涝一般出现在5—10月, 以梅涝和台涝为主。局部热雷雨也会造成短时间的水患。据统计, 1959—1985年, 全市各地洪涝的出现频率为44%~70%, 1.4~2.3年一遇。同时, 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中旬, 杭州市常受到台风 (热带风暴) 袭击而出现大风、暴雨和暴潮天气。其中70%以上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1956—1985年的30年中, 影响台风共65次, 平均每年2次, 1966年5次, 只有1968年、1976年、1984年3年没有台风影响。台风影响历时一般3~5 d, 最长达7 d, 最短仅1 d。占总数70%以上的影响台风都会产生大于100 mm的过程雨量, 其中以100~200 mm者居多, 日最大降水达50~200 mm的约占总数的80%。受台风影响, 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风力可达10~12级或以上;西南部山区一般为8~10级。杭州历史上虽未发生过像汶川、唐山、海城这样的大地震, 但中小规模的地震也发生过多次。据杭州史书记载, 从公元108年至1970年, 杭州地区曾发生4~5级地震9次, 3~4级地震65次, 3级以下地震12次;杭州地区自1971年有仪器精确测算后, 发生3级以上地震14次;此外, 杭州地区受到邻近地区地震波及的有30多次[3]。

3 杭州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现状

截至2010年末, 全市城区拥有绿地面积137.7 km2;城区绿地率35.8%, 绿化覆盖率3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m2。目前城市绿地平坦地较多, 位置较合理, 适用于应急避灾场所的约占可利用公园总数的65%, 可利用度较高。但绿地作为承担防灾避险功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现有城市绿地总量不低, 但分布不均, 各分区绿地在数量、总量上均有较大的差距, 并未与人口密度形成合理配比。在人口密度较高的上城区 (18 830人/km2) 、下城区 (12 052人/km2)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只有6.7 m2和4.5 m2, 不利于就近避险。二是老城区绿地总量不足, 绿地规模较小。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等老城区绿地总量不足, 且绿地规模较小, 以带状公园为主, 难以满足转换为防灾避险绿地的规模及条件要求。三是新区服务半径覆盖范围不足。新区绿地虽然规模较大, 但数量较少, 服务覆盖范围不足, 不利于紧急疏散。四是公园设施设置未考虑平灾结合、平灾转换的需要, 缺乏如消防及生活用水设施、临时发电设备、卫生设施、广播设施、照明设施、卫星通讯、医疗急救等必要的基础设施, 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4 杭州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

根据杭州市城市空间布局、人口分布及现有绿地特征, 将杭州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分为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绿色疏散通道、隔离缓冲绿带五大类, 其选址布局要求及各类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建设要求如下。

4.1 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承担的防灾避险功能:一是发生灾害以后作为固定的避险场所, 为居民提供短期的生活安置地。二是作为救灾基地, 开展救援和恢复重建活动。防灾公园面积控制在10 hm2以上, 满足配备基本生活设施要求;面积在30 hm2以上的防灾公园可满足救灾物资集散、救灾人员驻扎等要求, 用于急救、重建家园等各种灾后重建活动的据点。防灾公园要为较长时间避难和短期安置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 配置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供电系统、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室、紧急医疗救助室、应急停机坪、应急消防设施、监控系统、应急广播和通讯系统。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2 000 m, 满足步行0.5~1.0 h即可到达。符合布局要求及规模要求的各级公园绿地均可作为防灾公园, 杭州市规划中作为防灾公园的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共20个 (表1) 。

4.2 临时避险绿地

居民紧急避险后转换至临时避险绿地作临时庇护, 或从临时避险绿地再次疏散至固定避灾场所 (防灾公园) 安置。因此, 临时避险绿地承担临时、紧急的避难场所或避难中转站的功能。临时避险绿地面积控制在1 hm2以上, 服务半径为500 m, 满足步行5~10 min的距离要求。符合布局要求及规模要求的各级公园绿地均可作为临时避险绿地, 临时避险绿地作为临时避灾场所, 仍需配备居民急需的基本生活设施, 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供水、供电、应急简易厕所等。作为避难中转站, 临时避险绿地必须保证有2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杭州市规划中作为临时避险绿地的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共25个 (表2) 。

4.3 紧急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作为紧急避难场所, 能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安全。紧急避险绿地一般是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面积规模相对较小的绿地, 其面积应在500 m2以上, 服务半径为300~500 m, 满足步行3~5 min的距离要求。符合布局要求及规模要求的各类城市绿地均可作为紧急避险绿地, 包括各级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等附属绿地[4]。紧急避险绿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最快、最直接地接受受灾市民, 是最能够减少震后人员伤亡的场所。因而通过适当调整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人口稠密地区的用地性质, 调整绿地布局, 补充绿地数量, 加强紧急避灾绿地建设, 是加强城市绿地防灾建设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紧急避险绿地至少保证有2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保证居民能转移至临时避灾场所或固定避灾场所;具有明确的避灾疏散线路图和设施分布导示系统, 设置各种类型的避难疏散所标示牌, 标明避难疏散场所的名称、具体位置和前往的方向, 以便灾民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安全区域。

4.4 绿色疏散通道

绿色疏散通道作为安全疏散通道, 能使城市居民顺利转移、过渡到安全地区, 其宽度控制在10 m以上。杭州市具有丰富的水网, 规划确定河道两侧绿化带控制10 m以上, 造就了绿色疏散通道丰富的转换空间, 规划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滨水绿廊体系和交通绿廊体系。绿色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结合滨河道绿化、道路绿化形成网络状、满覆盖、通达便捷的绿色疏散通道体系。

4.5 隔离缓冲绿带

隔离缓冲绿带作为灾害隔离带, 设置于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与一般地区之间、相邻城市街区之间, 能有效减轻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冲击, 防止火灾、毒气等蔓延。充当隔离缓冲绿带的城市绿地包括防护绿地、带状绿地等。

参考文献

[1]李树华.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李景奇, 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 2007 (7) :16-22.

[3]杭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上一篇:混合信号集成下一篇:撕脱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