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历史

2024-07-17

独特历史(通用5篇)

独特历史 篇1

一引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也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更加丰富。斯大林(1979)曾经说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在语言中会体现并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而不同社会文化的接触,又会影响、推动着语言的发展,因为语言和文化总是同生共荣的。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与地域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方言,只有联系社会历史文化,才能深刻地理解方言事实。

赣鄱语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北的大部分地区,是赣省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赣鄱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赣鄱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影响着赣鄱语的形成与传承。我们对赣鄱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片红土地的过去和当下。社会历史、民众迁徙、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还有现代语言文化传播载体等等,都会给赣鄱语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每一种语言的文化底蕴都是非常深厚的。研究赣鄱语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既能追溯赣鄱语的起源,探寻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还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赣鄱语的性质特点,同时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赣鄱语与历代移民

潘悟云(2009)在《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中提出了语言接触的两种重要模式:海口模式与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特点是,原住居民具有文化强势,外来的移民人数虽然多,也要接受原住居民的语言;海口模式的特点是,移民具有文化强势,他们的人数虽然少,但是语言强势迫使原住居民接受他们的语言。原住居民在学习移民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中介语,而且石化了,成为新的语言,由于人数的优势,反过来同化了目的语。由此看来,人口迁徙对语言接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方言与移民的关系中,方言的分化和融合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移民而产生的。利用移民史可以解释方言的部分成因,同样方言现象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证,两者的关系极其密切(周振鹤,游汝杰2006)。移民对方言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讲甲种方言的人迁徙至乙地后,其方言因受乙地大环境的影响,逐渐被乙地方言同化;二是乙地方言和甲种方言经历磨合期后在乙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并以之逐渐取代原有的两种方言。纵观赣鄱地区的历史,境内的几次不同缘由的大移民,对赣鄱语的形成与发展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商周至东汉时期

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赣鄱地区的文化起源较早。商周时代,赣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一个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到了一个较为高级的文明社会。此时,是赣鄱语的初步形成时期,也可以称之为“原始赣鄱语”。

秦始皇建立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之后,基于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派蔚屠发卒50万戍边,“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淮南子·人间训》)。这是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人民南迁赣域的移民运动。

汉武帝时,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人民为躲避天灾,又陆续南迁,其中赣鄱地区是他们最主要的一个迁入地。当时,赣鄱地区的农业、铸造业、采矿业等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长一跃位居全国前列。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赣域的语言便由不稳定的“原始赣鄱语”转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种方言形式。这种稳定的方言形式,带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我们把它称之为“初期赣鄱语”。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赣鄱地区又陆续接纳了一些南迁的北方移民,这些移民给赣鄱语带来了不少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初期赣鄱语”已有的基本面貌,赣鄱语仍保持着原有的本色。

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翻阅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汉末朝代更替之后,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再到东西两晋和南北朝,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大统一的朝代出现。这个时期的人口流动非常大,如两晋南北朝的“永嘉之乱”,数以万计的北方移民南迁,历时达百年之久。南迁的移民和当地的住民杂居一起,开始了语言渗透和融合。赣鄱语在北方方言的冲刷下,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始终没有被同化或被取代。

隋唐五代时期,隋王朝在统一天下后不过短短数十年就被李氏王朝——唐朝所替代。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运动。大批北民迁入到江南,这使江南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唐代,赣鄱语的主要特点和现在已相差无几了,因为从唐五代开始,南昌、吉安一带便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了(刘纶鑫1999)。

3.宋元明清时期

两宋时期,赣鄱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出现了令后世惊羡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景观。

宋代“靖康之难”,金兵大举南侵,北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社会动荡不堪,战乱迭起,百姓又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移民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在这场移民运动中赣鄱地区又接纳了大量移民。南迁而来的移民和本地居民,又开始了一个磨合过程。就方言而言,伴随移民而来的方言给赣鄱语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赣鄱语的原貌。赣鄱语凭借其强大的根基和悠久的历史,基本上同化了外来的其他方言。

元明清时期,除零星的小范围移民外,明嘉靖后期还出现了“棚民流徙”,这是明朝最大的移民浪潮。当时,闽粤两省的客家人,因人多地少,生活困难,以致许多人携家带口到与之相邻的赣鄱边境山区搭棚以种苎麻为生,故被称之为“棚民”(周静芳1998)。由于此种农业状况的出现,使得赣域境内的客家人分布很广,客家话占据了不少地区,这也影响到赣鄱语的地理分布。

至此,赣鄱地区两大方言——赣鄱语和客家话,便开始了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历史。直到今天,其时已确立的地理分布,实质上还在影响或决定着这两大方言的基本格局。

三赣鄱语与民俗风物

索绪尔(1980)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应,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同样,对于方言来说,也正是由于某一地区独特的民俗风物才形成了与之相关的语言文化。无论是代表着当地特色事物的专有名词,还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用习惯,都是地区方言独一无二的特点。赣鄱语经历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其独特的词语构造和用法使得它在汉语方言中独树一帜。

人们都说语言是性格的体现。赣鄱语的生动传神,极大地展现了当地人的性格特点。比如形容一个人枯瘦如柴,便说“坑精鬼瘦”;周围暗淡无光,说“灭古达黑”;如果你是大龄青年,那你就是“落脚货”;小孩的衣服脏得可以,跟“刮刀布”一样;人要是耍小聪明,就会被说“玩脑浆”;有人要赞扬你,说你好,那你是“平整”的、“过劲”的、“冒有挡”的。

在赣鄱语里,说“站立”是“企到”;说“蹲下”是“窟到”。关于“企”,《说文解字》释之为:“举踵也,从人止声。”(许慎1963)意即踮脚而望。甲骨文的“企”字,就近似一个人站立的样子。“窟”字,本意指洞穴。在洞穴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人是直不起腰的,于是“窟”在赣鄱语中便引申为“蹲”的意思。其实,赣鄱语里,像“企”和“窟”这样古词今用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例如,“早晏”这个词,指时间的早晚。《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餐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颜师古注《汉书·食货上》:“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赣鄱语今仍沿袭这一古老说法,指时间早晚,且通行于赣鄱语大部分地区(肖九根2007)。

赣鄱语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一些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相对于普通话平淡的表达而言,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赣鄱语里,说“很厚”是“哒厚”,“很薄”是“舌薄”,“很亮”是“掸亮”,“很圆”是“纠圆”,“很胖”是“达壮”;“很红”是“宣红”,“很绿”是“橘绿”,“很黑”是“蔑乌”,“很黄”是“森黄”;“很甜”是“鲜甜”,“很淡”是“刮淡”,“很酸”是“纠酸”。

赣鄱语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广为运用,那就是“比喻”。运用比喻,一是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二是不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让对方下不了台。说的人过了嘴瘾,听的人又不觉伤和气。如“夹生糕”,字意一看便知,就是半生不熟欠了火候的糕点。这样的糕点,自然是吃不出美味来的。有的或许眉头一皱,干脆吐了;有的或许感慨万千,发誓再也不吃这种糕点。也就是说,由于没有掌握好火候,本该香喷喷的糕点而被搞砸了。所以南昌人把不懂事、不成熟、莽撞、做事欠考虑的人比作“夹生糕”,一般多指女性。“斗把”一词,在赣鄱语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多指双方,言语不合,相互抬杠,各不妥协。“把”即把手,“斗”即将“把”安到另一个器物上,“斗把”是要使劲的。因此,“斗把”在赣鄱语中就被引申为双方对着干,最后惹得双方都上火,也叫“兜老尿”。“兜老尿”意即留着隔夜的尿壶故意不倒来熏人,这自然是在与人作对了。“玩脑浆”一词,初听来可能会吓一跳:“脑浆”是用来玩的吗?其实,这个词在赣鄱语里是指耍花招、玩手段、施小聪明,如“嗰杂宁犀利本事都毛有,糗晓得玩嗲子脑浆这个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知道玩点子脑浆。”又如“嫩跟渠共好嗰关系,副相之干话事还讲究玩嗲子脑浆啊你和他这么好的关系,互相之间说话还讲究玩些子脑浆啊?”“脑浆”在此指一个人的脑子,人一聪明就会“玩脑浆”。“玩脑浆”有褒有贬,当它暗示对方“此计不通,另谋他法”时,往往和“得转”、“不得转”连用。“驮了搭子”一语,其意是落入了别人善意或恶意设下的陷阱、中了别人的圈套。赣鄱语里的“搭子”就是“褡裢”,一种背在肩上的口袋。把“搭子”驮在背上,自然是负担不轻,累得很,如“坐逆倒多了霉,宁噶强卡喫饭,结果我买单,真噶系驮了搭子昨天倒多了霉,人家请客吃饭,结果我买单,真的是驮了搭子。”

歇后语是人们对生活实践经验的提炼,幽默生动,意味深长,听后令人深受启迪。赣鄱语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语言现象,是当地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活命活得精,裤头子改背心。”也叫“活命活得辣,裤头子改背褡”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精,即精明;“裤头子”是贴身内裤。短内裤破了之后,居然有人能把它改成背心,继续使用,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过日子还真“精明”。当然,这里有夸张的意味,感情色彩亦褒亦贬,褒义是说过日子精打细算,贬义则指待人吝啬小气。既形象生动,又幽默风趣。

今天,由于普通话的推广,赣鄱语中的许多俗语已经逐渐地退出了人们日常交际的范围。

四赣鄱语与文化载体

一种语言或方言要流传于世,就得要有可供其保存的文化载体;离开了保存的文化载体,语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物质媒介。从古至今,人类使用的语言种类纷繁复杂,而真正保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有根可查、有据可循的语言,赣鄱语自然是其中之一。

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古籍中的一些字、词,今天在赣鄱语里仍被广泛使用。如“发痧”是“患霍乱、中暑之类的急性病”。一旦患上此病,民间常以刮痧疗之,此法实乃古之疗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那店主人点了个灯笼,隔窗户叫公子开了门,进来一看,说:‘不好!这是勾脚痧!转腿肚子!快些给他刮出来打出来才好呢!’”。今天,赣鄱语区都昌、武宁、安义、彭泽、横峰、铅山、贵溪、吉水、宜春等地,不仅有“发痧”说法,而且还会偶尔使用刮痧这一古老疗法(肖九根2007)。

地方戏曲中的唱词唱腔以口传形式,将方言词的音义传下来。可以说,任何一种地方戏曲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地域。不同方言的字音调值不同,会引起戏曲旋律腔调的变异。以采茶戏为例,赣北瑞昌采茶戏音乐之所以被誉为“糯米采茶”,与其吸收本地方言之特色,融合本土文化之精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毛盛锦2008)。而赣鄱地区的传统戏曲——傩戏,它的唱腔字音与赣鄱语的字音也大致相同或相近。所以说,戏曲保留了方言的音义,而方言也丰富了戏曲的声腔。

现在,有关赣鄱语的文化载体并不多见,大家看到的多是以普通话为语用的书面文化、影视文化等形式,而江西卫视播出的一部以赣鄱语为基本语用的情景剧《松柏巷里万家人》则把赣鄱语的传播推向了一个高潮。在这部情景剧中,其主题曲也是采用赣鄱语演唱的,并且在歌词部分加入了很多地道的赣鄱语词,像开头一句旁白:“恰稀哩哟?候死宁奈!”中的“稀哩”就是典型的赣鄱语词语,它表示“什么”的意思。后面还写到“藜蒿”这种只能生长在鄱阳湖畔的一种水草植物,“藜蒿”也是赣鄱语里特有的一个词语。江西五套2009年5月13日开播的《谈讬》,又将方言和新闻栏目结合起来,这成了江西首档用赣鄱语播送新闻的节目。这样,继《松柏巷里万家人》之后,《谈讬》就成了推广赣鄱语的另一种主流文化载体了。

五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1983)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了偏见,这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赣鄱语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影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语言形式,并借古籍戏曲、口语使用等方式流传至今,成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当然,赣鄱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和周围各种方言的撞击与融合中,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不过,对赣鄱语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话的推广。陈章太(2005)说:“普通话对方言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许多方言自身的系统发生了变化。”方言的发展趋势是向普通话靠拢的,从方言到普通话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陈建民,陈章太1988)。今天的赣鄱语在保存大部分传统语言形式的同时,一些难懂的词语和生僻的民俗用语殆近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新旧习俗的交替和传承,又会使赣鄱语形成新的语言特点。赣鄱语将在新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呈现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 1979

潘悟云《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方言》2009年第3期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刘纶鑫《客赣方言史简论》,《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周静芳《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肖九根《赣方言古语词及其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实践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毛盛锦《赣北采茶戏音乐与地区方言的内在联系》,《民风》2008年第8期

(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

陈章太《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

独特历史 篇2

今天,又下雨了,呆呆地望着窗口,雨一丝丝地,成群结队地下了起来,直到中午,雨才停。

雨后,出去看一看,校园里简直焕然一新,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仿佛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天也不如以前那么难,呈现出一片白色的天。深吸一口气,泥土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让人禁不住贪心的多吸几口这新鲜的空气。

来到双环池,池中的荷叶上躺着几颗大大小小的雨珠,雪莲也迫不及待的一展自己的美姿,给双环池添加了一份美。

路过竹林,绿油油的主页上,几颗雨珠摇摇欲坠,几位机灵的男生摘下一片竹叶,为大家献上了一首“美曲”。几株野草也露了出来,草尖上还顶着几颗雨珠。

走进小菜园,泥土那清香的气味更加浓郁了,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种子,长出了几片叶子,尤其是那几科向日葵,比手掌还大的叶子上,托着几颗圆滚滚的雨珠,凑近看一看,几颗晶莹的雨珠镶在向日葵叶里。按一按这个被雨淋后的土地,嗯~真松软。

独特历史 篇3

关键词 插图 中学历史教学 作用解析 应用方法

插图辨识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的有机成分之一,在整个历史教育教学系统中发挥着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意识、提升学生联系统筹能力的关键作用。而切实有效的插图素材的适配教学对于调节优化中学教学的整体结构、辅助协调其他学科教学开展、促进保障学生群体综合发展等多样层面也具有附带辅助意义。而针对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互动上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闭塞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消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热情度不高等典型性的瓶颈问题。适时灵活地将插图素材的适配教学融入具体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鲜活生动的插图展示、风趣诙谐的看图问答、灵活多元的辨图探究,调动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向“斑斓多姿”的“图解历史”模式转变纵深。

一、插图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适配定位

中学历史学科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繁多、科学人文宏富,所以与之契合适配的插图资源也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历史插图不仅囊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场景再现、重要事件翔实生动描绘、关键地图图表展示、人文建筑简洁勾勒、自然环境完美展示等方面,而且蕴含着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意识、增强学生辨识理解能力、拔高学生实践应用的技能的独特效用。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素材主要分布在重点时间事件点标示、关键人物器物凸显以及其他典型自然社会系统的适配解释这三大环节上,针对以上环节流程所涉及的内容图像化的插图筛选、插图放置、插图自制就显得必要而关键。插图筛选的素材资源基本来自于课本教材、教辅书籍中的既存图片,这些图片具有完整性、契合性、精确性,也是学生进行看图、读图、辨图的主要对象,合理有效地将其进行穿插设置,对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可谓至关重要;插图放置是在插图筛选的基础前提上进行的针对性操作,需要在重要历史时间事件产生出现、关键人物器物活动展示等环节进行及时规范的放置,从而进行适配纵深的剖析讲解;插图自制则相对灵活多样,既包括教师自身根据教学设计需要而创设的类似原创类的图像图片,也涵盖学生在教师诱导以及自身主动进行探究下的图片图像载体,这两类插图素材是进行互动教学、交流反馈的重要媒介,也是需要侧重开展的插图素材适配教学环节。

二、插图素材适配教学的创设解析以及具体途径

(一)立足学生阶段实际,在插图展示中融入群体性特征

在进行插图素材适配教学途径方法的创设实践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备课规划方针的思维更新,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改大纲所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增删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划定知识讲授的精准范围,将一些偏、难、杂的教学实践价值不大的内容范围予以舍弃,这样也节省了大量筛选插图、处理插图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则要突出中学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合理灵活地将一些本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大剧、史学综艺、野史趣闻等要素巧妙具体地进行插图转化,融入实际的插图素材适配教学之中。譬如教师可以利用近来流行的“甄嬛体”的灵活编排,利用“甄嬛”与雍正皇帝的图像罗列、模拟“对话”,进而引出公元1723年左右雍正皇帝对于“摊丁入亩”以及“改土归流”等改革措施的要点进行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自己熟悉喜欢的氛围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接纳消化相关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想学历史、要学历史、爱学历史。

(二)结合社会场景的协同解读,将看图读图具体生活化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实施插图素材适配教学的途径方法,实质上就是让本阶段的学生群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体味历史,二者是彼此独立又交互衔接的统一关系。所以在进行平和化教学的实践之时,教师需要侧重将谐音技巧、生活场景、社会经历融入这种新型的模式方法之中。譬如在讲解公元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清军入关这一节时,通过自制的“清军入关行军图”,以顺口溜“一溜柿子”谐音化地表述公元1644年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为了加深记忆,也可以进一步阐释“一溜柿子”这种常见的生活意向其实就是插图中八旗清军拖在身后的柿子球状的长辫。这样鲜活生动的比喻不仅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有了生活化的感悟,加深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进一步诱使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合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插图素材适配方法的多元性

实现教学内容更新、方法模式转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前提,也是插图素材适配教学创设推进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教师可以将趣味盎然的历史人物轶闻故事、丰富多样的幻灯片演示、翔实经典的纪录片播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插图素材适配教学途径方法的表现形式与创设内容。诸如在讲解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时,就可以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进行截屏剪辑,处理生成与课本教材迥然不同的新鲜插图,并通过投影仪进行幻灯片的连续演示播放,同时在观看插图演示之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心得抒发、感悟分享。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通过图像化的视觉感染,加深巩固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

三、结语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插图展示辅助教学这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仅丰富增添了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实性、趣味性、人文性,而且也显著有效地增强拔高了学生的发散探究意识、感知解析能力、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细化具体插图素材适配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系统中的创设应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插图观赏、插图感知、插图辨析,从而充分发挥插图素材适配教学更新教学理念、调节课堂氛围、辅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效用,最终快速协调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程的积极、持续、长久推进。

参考文献:

[1]张信旭.谈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 2011(4).

[2]张坤.巧用插图,让历史教学锦上添花[J].教育艺术, 2011(8).

[3]陈德运.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证意识的缺失—以历史教科书插图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 2012(4).

独特的戏曲独特的美 篇4

戏曲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国戏曲已成为一个拥有300多个剧种,5万余出传统剧目,2000多个剧团和近40万名从业人员的庞大体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其中表演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而在乡镇农村,又多是剧场与市场的合一。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处在这样的条件与环境下,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淹没在喧嚣之中,都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

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浅谈一下戏曲的表演艺术。戏曲表演手段极其丰富,通常概括为唱,念,做,打四个方面。唱,指的是唱腔,各种腔调,合辙押韵,抒发情感,为听觉形象。如《三娘教子》王春娥紧紧抓住了一个“情”字,将戏深挖细磨,把一出本来平淡无华的一出戏演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戏里王春娥几次举起家法,欲打逃学的英哥,但没有一次打下去,将她恨铁不成钢的慈母心肠,将她有悲有恨,又爱又疼的心理,揭示的细致入微。戏里大段大段的唱词,唱的朴实无华,极富情感色彩,以情传声,以生传神,唱的哀怨委婉,让人荡气回肠。念白也不同于日常说话,而是一种艺术语言,有韵律,讲究抑扬顿挫,赋予音乐性。听起来有独特的味道,如《夜审姚达》《四进士》《杀惜》等许多剧目都是念白很重的戏,演员嘴里要有功夫,掌握好气息,节奏,从情感而发,把念出来的字很清晰的送到观众耳朵里。视觉形象为做,身段,手势,脚步,眼神亮相等,再比如《拾玉镯》中花旦在剧中表现的活泼可爱,又生活,出场数鸡,喂鸡的动作,还有捻线穿针的动作,没有任何语言,通过手势,眼神,绘声绘色的表现出做针线活的情景。《扈家庄》扈三娘的起霸,用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都是"做"的艺术。“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凡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习称“刀枪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技艺,称毯子功。演员从小练武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拿顶,一练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小翻、旋子,一走就是几十个;耍刀花、耍枪花,不到精疲力竭不止。只有苦练,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技术功底还只是创作素材,演员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并分清敌对双方的正反、胜败和高下。

戏曲表演最主要的就是程式化,程式是什么?它是来源于生活又严格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是对生活高度的概括,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戏曲里的唱,念,做,打是以虚拟为特征的,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的,即使是在表现丑陋的现象,也要赋予形式美,给观众以美感生活中的疯子是不美观的,但戏里《乾坤福寿镜》里疯子扑蝶却翩若惊鸿。生活中的醉态令人生厌,但《贵妃醉酒》的表演却惟妙惟肖,美妙无比。即使丑扮的反面人物,如《十五贯》里的娄阿鼠,虽然灵魂丑陋,但其身段却是一套优美的程式。这就是“丑中见美”。

戏曲的表演程式有两类,一类是贴近生活,如:开门,关门用双手按住门然后拉开门栓,迈出门槛。像《拾玉镯》里孙玉娇母亲不在家就想出门在门口做针线,因为小姑娘很少出门,出门看到外面的一切都感很新鲜,所以开门时的动作显得很休闲,当拾到付鹏的玉镯时很害羞害怕,关门时脸红心跳,所以动作较快当他听到媒婆叫门后,不知把玉镯藏在哪里,又急又慌,怕露出破绽,所以还故作镇静的慢慢的开开门,通过连串不同的开门节奏加上情绪的变化,把一个情窦初开少女的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另一类是情节戏剧化表演,如:大将下战场之前的起霸,行路的走边,马趟子等。

戏曲还有一特点就是“虚拟化”演员拿一个马鞭代表着骑马,四个兵将代表了千军万马,一只船桨就代表着在船上,桌子,椅子就可以代表高山峻岭等等,无所不能,包罗万象,这是其它戏剧舞台所不能的,但戏曲舞台可以。还如《拾玉镯》孙玉娇坐在椅子上就代表屋里,开开门出来就是院外,还有在院里轰鸡,通过演员身段和眼神的表演,就能让观众随着联想而明白剧情。还有《三岔口》里摸黑的表演,完全靠演员用美妙的舞蹈姿态和生动的表演动作来表现的。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能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接受,而且还使观众获得美感享受,欣赏了演员的表演艺术和唱腔艺术。

独特的体验作文 篇5

时间不快不慢地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步入了假期。嘿嘿,终于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不用再受学校的束缚啦!我一边暗暗欢喜,一边做着假期计划。

我决定了,我要来一次旅行,我兴奋地跑向爸妈,他们不放心地说:“那你需要选择旅行的地点,具体的路线,还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啊!”我们大家一起商议,经过“千挑万选”,最后选出了我最心仪的地方,首都――北京。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开始收拾东西,下午3点爸妈送我上了高铁,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要注意安全。高铁开动了,路边的草丛被竞相开放的花儿点缀着,颜色各异,我一边欣赏着,一边写着日记。

“叮咚”随着一声铃响,到站啦!我下了车,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望着慢慢飘向天边的云朵。随后就开始寻找爸妈给我订的那家旅店,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啦!我搬进去,收拾好东西后,怀着对明天的憧憬酣然入梦了。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将我从梦中唤醒,我洗了把脸,收拾好背包就向我的第一站――天安门出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嘹亮地唱响,五星红旗伴随着一轮红日缓缓地升上了蓝天。之后,我继续参观了故宫,故宫的布局特点“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取正向心”,以子午线为中轴,每个建筑都是金碧辉煌。中午,我尝了北京的地方特产。由于迫不及待,午后我就直奔长城,长城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意志和力量。

参观完这些,我就乘着高铁准备回家。

上一篇:播音主持与听众互动下一篇:近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