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文化

2024-07-01

独特文化(精选12篇)

独特文化 篇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 胡锦涛同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阐述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1]

电视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要全面发展繁荣电视文化事业。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将文化视野放逐广大农村, 在对我国电视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角色担当。是我国电视对农节目中的成功典型。然而要发展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和扩大电视文化事业主体, 仅靠个别对农电视节目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新形势下, 面对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对涉农电视媒体或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 就目前总体形势上来说, 总量不多且发展态势缓慢。相对于发展较快的综艺类、经济类、都市新闻类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显得严重滞后与不足, 这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目类型开办较晚, 发展历史不长

《金土地》是央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办的农业节目, 1993年作为《经济半小时》的一个子栏目亮相, 1996年才成为独立栏目;1995年湖南电视台才创办第一档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尽管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拥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但这些影响也是时断时续的, 经常的改版、停播导致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下降。

(二) 节目数量有限, 满足不了广大受众收视需求

我国农村至少存在9亿电视受众, 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对农节目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况且大部分节目并不是每天播出, 节目总量实在有限。国务院发展中心2000年《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就曾指出, 电视媒体向农村供给的专业节目, 虽然基本内容上适应农民要求, 但是, 节目总量短缺严重, 时间配置需要调整。从广大农民对于电视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来看, 有必要大幅度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 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或农民电视台。[2]

(三) 节目内容局限, 文化定位不准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在播出时间配置上往往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 每周或每月一期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内容总是有限的, 甚至是局限的。播出的多是些乡村奇人怪事的报道, 这是对农村文化认识的严重曲解, 所表现的农村文化形态是非常态的并不能反映常态的、真实的农村状态。真正做到对农村乡土文化进行真实解读, 引导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少之又少。

(四) 从事电视对农节目的专业人才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电视行业本身是个辛苦的行业, 电视对农节目经常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采访, 期间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电视对农节目从业人员具有长久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对很多电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胜任的,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 对这方面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十分有限。

从以上情况来看,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 远远未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电视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乡村发现》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一)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1. 文化价值的定义: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

2. 文化担当的定义:

文化担当应指客观事物在从事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表现的承当某类角色, 担负社会责任的特质。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强调的是文化实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扮演的角色。《乡村发现》这样一档对农电视节目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就体现在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上。

要弄清其价值所在, 我们先得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其14年来对文化传播所做的事情。

(二) 《乡村发现》14年的发展历程

1995年, 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作为15分钟周期节目创办播出。短短15分钟的节目, 却是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栏目当年获湖南广播电视一等奖。

1996年, 《乡村发现》被确定为湖南卫视上星栏目, 节目时长由15分钟改为20分钟。期间栏目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取得巨大成功, 获得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

1998年, 《乡村发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台农村专栏一等奖。

1999年, 栏目改版, 节目时长延长为30分钟。这一期间, 栏目特别加强了对沟通城乡文化交流的内容报道。

2000年, 栏目再度改版, 之后成为享誉全国的电视对农专题栏目。

2004年, 随着湖南卫视娱乐咨询综合频道的逐渐定位, 《乡村发现》进入波折期, 面临停播和再度改版的命运, 改版后的《乡村发现》成为日播节目, 节目内容向娱乐化靠拢, 品牌形象大损。两个月后, 栏目再度停播。

2005年5月, 《乡村发现》重新播出, 以“边走边发现”的形式再次与观众见面。

2006年《乡村发现》所做的事:

建设新农村——心随“乡”动、奔赴边远:招募大学生, 走遍湘边区各村, 实地调查了解乡风民情, 直接与县委书记对话, 透彻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举办“慈善交流会”, 为需要帮助的乡村找到资源, 为乐于善举的企业、企业家或其它机构和个人找到出口。建设新农村——看谁做得好:寻找国内国外典型, 分析它、解读它、借鉴它。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运动源头——韩国;在国内, 对有一定基础的村进行经验分析、问题剖析, 三个月后, 设置“新农村先锋榜”, 大家来评选。

2006年年底, 栏目再度改版, 并于2007年1月申请停播。

2008年, 栏目再度开播, 不久栏目申请第四次停播。

2009年3月2日, 《乡村发现》复播, 新版的《乡村发现》将分为欣欣——新湘村、“喂喂”为老乡、“Go go”够乡村、耶耶——野运会4大板块。播出时间也调整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时30分播, 重获观众瞩目。

(三) 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以体验式的文化感受视角, 对优秀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创新进行广泛传播,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乡村发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多样, 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各有特色,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 对各地域、各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发掘、研究、传播, 既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有效方式, 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乡村发现》栏目通过到广大农村各地摄制一期一期的特色节目, 发掘并传播了各地域、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让广大受众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了一个认识, 为广大受众了解各种文化信息、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了服务与保障。

对湖南隆回花瑶独特的树崇拜文化和打泥巴架等婚俗文化的发掘展示;对湘西奇特巫楚文化的追根溯源;对桃源县桃花节旅游文化的宣传报道;对云南现代马帮文化的解读、分析等等节目内容大大扩大了观众的文化视野, 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也实现了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2.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大受众对涉农电视文化诉求的空缺

在涉农电视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收视需求的情况下, 《乡村发现》十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赢得了不少业界与学界还有广大电视受众的赞誉与推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5年《乡村发现》栏目的全年平均收视份额排在台内所有栏目第三;2005年10月底在全国几十个同类节目评比中《乡村发现》囊括了两个金奖——栏目金奖和节目金奖, 参评专家和同行对《乡村发现》栏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9年5月25日, 湖南卫视午间档《乡村发现》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 这是该栏目自3月2日复播以来再次取得第一。

3. 为我国农村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3]《乡村发现》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为农业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沟通城乡文化对话方面, “探索打工节”系列节目向观众描述了当代中国服务在各大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借鉴外国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方面, 对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等先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解读分析报道为我国农业探寻先进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14年来, 《乡村发现》在积极努力探索、寻求着自己的文化传播方向与文化定位。从美丽村姑到农民运动会, 从农民科学家到乡村致富能手。一场场乡村典型文化活动, 一个个乡村致富典型。除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 也向受众传播了乡土的民间的和现代农业文化, 这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 都是有所贡献的。14年来, 走过的道路是艰辛坎坷的, 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14年里, 《乡村发现》栏目在全国全省获奖上百次, 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个;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龙奖”7个;全国对农电视节目栏目奖9个;连续5年获全国名栏目奖;栏目组连续10年被评为湖南广电先进集体;节目主持人李兵也多次获“金话筒”奖和“范长江”奖;栏目制作的《美丽村姑》节目被评为“中国电视十大经典创意”之一。[4]

纵观《乡村发现》发展历程, 分析《乡村发现》成功的背后原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就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担当让《乡村发现》深受数亿观众瞩目, 敢为人先, 求实创新的栏目精神令其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走向成功。

结束语

正因为有所担当, 所以才受众人瞩目。《乡村发现》对文化传播事业的担当既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栏目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电视对农节目成功典型来说, 《乡村发现》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全面发展繁荣我国电视对农节目文化事业, 给农村受众提供更多优秀的大众文化, 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

[2]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2000.

[3]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 2007-10-29.

[4]彭菊华, 毛震.《乡村发现》12年——对农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探讨.新闻界[J].2007 (05) .

独特文化 篇2

具有独特个性的日本语言文化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日语的结构和特征,分析了日本民族时代变迁以及与异文化接触的历史,并由此形成了具有许多独特个性的.语言文化.

作 者:回智光 HUI Zhi-guang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07刊 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10(1)分类号:H36关键词:语言文化 日语 独特个性

神奇独特的犹太文化 篇3

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

这些移民有来自前苏联、东欧和欧美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也有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也门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种犹太人。这些移民有自己的方言和原居地的习俗,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亦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宗教理念又分正统派、保守派和革新派。更有甚者,经过三次大流散,许多犹太移民几乎丧失了犹太人的民族属性。他们不会讲希伯来语,对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以色列除了犹太民族外,还有原来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德鲁兹人、贝都因人、切尔克斯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历史、语言、传统、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进一步造成了以色列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如何促进不同群体文化相互融合,是以色列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国以来,以色列政府对犹太人实行“文化熔炉”政策,要求从世界各地回归的犹太人改变其原有的文化背景,变成一个真正的以色列人。为此,以色列政府对他们就犹太人的礼仪、文化、宗教进行全面教育,使其尽快适应以色列文化,融入以色列的社会生活。以色列首先从学校教育抓起。以色列的《国家教育法》规定了以色列教育的目标,即消除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犹太人的文化差异,以形成一种新的犹太国家文化。因此,教育部门规定希伯来语、犹太教、犹太历史、犹太律法和犹太习俗等都是学生的必修课。推广使用希伯来语则是教育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以实现“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目标。

以色列的多元文化还要实现另一个目标,就是把所有以色列人造就成为能与属于其他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共处并富有责任感的成员。因此,以色列在以犹太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以犹太价值观、热爱祖国、自由与宽容原则为基础,不断进行各种文化的交融,不但不排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还在可能的条件下予以扶植。尤其是在阿以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对阿拉伯文化采取谨慎的保护政策,确定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享有同等地位,都是官方语言。在学校教育中,阿拉伯语教学也被提到较高的地位。在德鲁兹学校,则侧重讲授德鲁兹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

但鉴于从世界各地来的犹太移民难以迅速消除其原有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政府给犹太社区的文化拨款与给阿拉伯、德鲁兹等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拨款还存在差异,以色列多元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和发展仍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无处不在的宗教文化

宗教在以色列占有重要的位置。不管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以色列都形成了各自的独立宗教集团,拥有自己的会堂、教堂和合乎本教派信仰的司法机构。在以色列,前述世界三大宗教中,犹太教有正统派和改革派,伊斯兰教有逊尼派和什叶派,基督教有罗马天主教派、希腊天主教派和希腊正教派,三大宗教文化和不同教派文化在以色列长期并存,并得到以色列政府的鼓励和扶植。

在以色列,主流犹太文化的宗教烙印非常明显。犹太人都有一种对宗教的迷恋,在他们的信条里,人人必须服从上帝,否则就是背叛。犹太文化十分注重宗教生活。传统的犹太教徒不管在哪里,每天早晨、下午、傍晚都要祈祷,在安息日和其他犹太教节日还要举行大型的集体祈祷。虽然现在有的犹太教堂对犹太教徒的祈祷改革为每周一次或两次,许多人也可与固定的同伴在固定的房间内或在工作的单位做祈祷,但犹太教徒必须做祈祷则是不能改变的。

在希伯来文化中,犹太教是核心,这也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孩子从懂事起,父母就对其进行宗教文化的启蒙教育。孩子上学后,则开始系统的宗教文化学习。以色列不但在宗教学校,而且在普通中小学都开设了与犹太教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从小学二年级起到高中毕业,《圣经》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大学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犹太人的节日很多都与犹太教息息相关。如犹太新年、安息日、赎罪日、住棚节、逾越节、五旬节、点烛节、诵经节、篝火节、犹太哀悼日、禁食节等节假日,都与犹太教有关,或者要按犹太宗教教规或宗教礼仪举行相关的活动。以色列的许多古迹和旅游景点也与犹太宗教文化紧密相连,比如著名的圣城耶路撒冷、哭墙、锡安山、橄榄山、马萨达古堡、以色列国家博物馆等。犹太人的婚丧嫁娶也离不开宗教规定和宗教礼仪。犹太宗教法律还禁止犹太教徒与外族通婚。此外,犹太人必须行成年礼,男婴还要行割礼,饮食也有许多规矩和禁忌。

以色列文化同样也有很深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烙印。圣诞教堂、苦路、圣墓教堂、阿克萨清真寺和撒赫拉清真寺等古迹,无一不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杰作。

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

犹太文明源远流长,但犹太民族却深受灾难之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和欺凌,并多次被逐出或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经历了三次大流散。

在游徙于世界各地的漫长岁月里,犹太人走到哪里,排犹主义几乎就跟到哪里。然而,犹太民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没有被击垮,犹太文化和犹太文明不但没有被其他文化、文明所改变、淹没、甚至消灭,反而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和文明精华的过程中,得到滋润、充实和提高,最终汇集成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洪流,在亡国2000年后重新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屡屡从人口和地域占绝对优势的伊斯兰世界的围剿中突围出来,迅速壮大为中东地区的一个袖珍超级大国。

古老而神奇的犹太文化正是这一奇迹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由于犹太人在欧洲遭受歧视和迫害而兴起的犹太民族主义思潮的实践运动,反映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渴望建立一个国家,从而摆脱流离失所苦难生活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在犹太人流散时,犹太文化已经拥有成文的典籍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在犹太文化内部形成了善于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精华、不断丰富自己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机制。这些都使得犹太文化逐渐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变化,在吸纳异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巩固了犹太主体文化传统。犹太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复国的崇高理想使犹太民族主体没有被冲散、被击垮、被同化,为犹太复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一神宗教,它的一些概念、习俗、术语、典故及思想不仅孕育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且通过这两大宗教文化,影响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圣经·新约》中的《福音书》是有关一世纪初居住在加利利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写照。因此,一些历史学家把基督教看作是犹太人智慧的结晶。犹太人还把先知以及对救世主的信仰赠给了基督教。最早的基督徒用《圣经·旧约》,即犹太教的《圣经》使人皈依基督教。在当时的罗马帝国领域内,没有哪一个宗教能有这样一部雄辩而令人信服的《圣经》。此外,希伯来人的观念和伦理学也贯穿在基督教及其统治人类两千年之久的文化之中。

伊斯兰教也批判地继承了犹太文化中的某些传统。第一圣殿被毁后,流落到阿拉伯半岛上的犹太人带来了犹太文化,并对伊斯兰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伊斯兰教的创建者对犹太教、犹太历史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伊斯兰教中吸收了犹太文化的许多内容。从《古兰经》中可以找出许多《圣经·旧约》中的人物事迹、大事记和信条。不仅如此,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文学和政教制度都受到犹太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还接受了犹太教的历法、安息日和犹太人的饮食禁忌规定。这两个宗教还有许多相同的礼仪,如穆斯林和犹太人都朝着固定方向祈祷,祈祷前都必须净手。

犹太文化和犹太文明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犹太人口虽然很少,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是宗教界、思想界、科学界、实业界和文学艺术界的世界巨星。在獲得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中,有20%以上是犹太人。

客家文化独特的城市品牌 篇4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又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 全市七个县 (市、区) 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 被誉为“客家首府”, 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 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 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内容相当广泛,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如何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呢?一条总的原则, 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 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宝名国际:用独特企业文化留人 篇5

 宝名集团是一家房产销售企业,300多员工大多数是年轻人,属于典型的“三高”群体,就他们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去任何单位待遇都不会低,为此,宝名集团工会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中,特别注重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企业的温暖。

 每到周末午后,公司工会都要以下午茶的形式开展工会活动,上至集团总裁、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在这里都是平等的工会会员,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喝茶中交流。员工无论是工作上的建议,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谈,经营者则把企业的规划、设想以探讨的形式与职工交流。不少问题,诸如良好的销售建议、职工上下班的班车问题,都是通过午后茶的形式解决的。

 公司领导还倡导用人、容人、培养人,绝不允许随意裁人。凡是员工不能胜任企业安排的工作岗位的,可以转岗,转岗之前工会要听取员工想法。

 在宝名,管理层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一个企业要想成为和谐企业,就必须有决策层与管理层的沟通,有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有决策层与员工的沟通,只有这样,企业上下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为此,宝名集团每季度都召开一次管理层与员工沟通会,大到公司投资计划、福利分配、中层人员聘评,都在沟通会上得到交流。

衢州黄玉:独特的文化产业 篇6

人说,北纬30°线是一个神奇地带,在中国浙江,形成衢州常山石林等地貌景观,衢州黄玉等地质矿产也出现在这里。

衢州黄玉旧称“蜡石”“黄蜡石”。“蜡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黄蜡石”一词,使用于清代谢堃的《金玉琐碎》:黄蜡石起初发现于真蜡国(柬埔寨),该国曾向崇尚玉石的明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明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单独列出“蜡石篇”,认为,蜡石“色黄属土,而肌体脂腻多生气”。清代以后,“园无石不奇,斋无石不雅,士无石不儒”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黄蜡石声名远播。

黄蜡石是千万年前火山、地热等地质变动和河流运动的产物。中国的黄蜡石广泛分布于广东台山、云南龙陵、广西贺州、河南栾州、安徽黄山、江西赣州、浙江衢州和金华等地,质地好的又数广东台山、云南龙陵和浙江钱塘江中上游的衢江河段。

衢州产的黄蜡石,除了具有田黄般的色泽、翡翠般的硬度外,更诱人的是像和田羊脂玉般的细腻和温润。从理论上分析,衢州黄蜡石应该源于附近的武夷山、怀玉山和黄山等山脉深处,但至今尚未找到成型的原生矿脉,所以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几乎都是经千万年河流运动天然形成的珍贵的“水料”,不过,质地和色泽十分稳定。这是赏石界专家普遍认同的,也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衢州黄蜡石不仅品质好,而且品种也多。从上游的大溪滩,到汇入兰江的横山脚下,200公里长的衢江就出产上余、后溪的“廿里冻”“山皮料”,樟潭、安仁的“细蜡”“晶蜡”“梨皮”,龙游、湖镇的“冻蜡”“胶蜡”,游埠、罗埠、大园畈的“细蜡冻”“彩陶”等名品。它们或橙黄鲜亮,或色彩斑斓,大者有名山大川称谓、进厅堂入雅室,小者有精雅名号、把玩在手,着实令人爱怜。

目前,出现在各地观赏石市场上的精品黄蜡石,很大一部分出自衢江流域。一个以衢州市区黄蜡石市场为中心、辐射四省九地市甚至更远地区的产销网络—涉及面最广、活动最频繁、参与人员最多的一个专业市场平台悄然生成。

原生石欣赏

衢州黄蜡石的颜色丰富多彩,以黄为主色,兼有红、白、灰、黑、绿等。黄色中又分为正黄(熟栗黄)、嫩黄(鸡油黄)、淡黄(糙米黄)等,以正黄为贵,如果黄中飘红更被视为珍品。美术色谱学证明,黄色与人最亲近,最具亲和力。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中,黄色象征着权力、威严、富贵和稳固。

欣赏衢州黄蜡石有多种角度,也可以分作原生石和雕刻作品两种。原生石有料石(适合雕刻的玉料)和观赏石(既可观赏,又可雕刻)。料石大致分为四类。

冻蜡,表皮光滑,常有“指甲纹”(隐晶质纹理),通体透明或半透明,颜色以淡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酒红色,适合做摆件、挂件、饰品和手把件。衢州有的地方称之为“冰冻”“玻璃冻”或“廿里冻”。

胶蜡又称“细蜡冻”,表皮没有冻蜡光滑,但少有裂纹,透明度呈微透至半透明,色彩特别丰富,有各种黄色,还有黄飘红、黄包黑、黄包灰、黄皮白心等。1000克以下的籽料适宜制作山子、人物、手把件、挂件和饰品,用于印章也不逊色于田黄。

细蜡,不透光或微透光,石肤手感细滑,颜色以黄居多,少有暗红色,常用浮雕、薄意雕等技法雕琢,适合制作印章、文玩用品等。2012年,义乌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上,衢州“靓丽玉雕”工作室选送的用细蜡制作的文玩用品“手把砚”,就赢得众多行家的好评。

绿皮冻又称“碧玉冻”,石皮光滑,呈黄绿色,微透光,肉色有黄、有暗红(棕)。绿皮冻多数有绵点和杂质,有经验的雕工用浅浮雕或薄意雕的技法做山子,只雕第一层(表皮)和第二层(几毫米),利用深层色泽和质感营造山水景色,效果也不错。

观赏黄蜡石讲究情趣。前年,一位广东客商看中衢州石友一块“红冻寿星”,开口就出价30万元!还有一块3斤重的细蜡冻“旺旺”(狗头),因为石质细腻又具象生动,在衢州市博物馆展出后,联系求购的电话一直不断。

观赏石特别讲究形象,似山水,似人物,似鸟兽,常能引起人们的不同联想。这一点与古代追求“瘦、皱、漏、透”的玩石理念一致。衢州市场常见的“金印”“竹叶”,以及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别有洞天的“烂柯山”之类,都是依形而生。笔者收藏的“十二生肖图”,由12块拳头大小的黄玉奇石组合而成,形象活泼,栩栩如生;还有“和谐”,是块1000克的冻蜡,它有圆满的造型和收边,天然的纹路形成两只大钳子,头上还有一对水灵灵的眼睛,活脱脱一只大闸蟹。

欣赏黄蜡石还要注意色泽和纹理。2010年,衢州市文联和弘明文化传播公司共同编印了第一种《衢州黄蜡石》画册,里面收有不少佳石:叶佳明的“鸿运当头”和盛根英的“丹凤朝阳”,不仅玉质一流,更可贵的是黄里透红的那片红色祥云,预示着事业的辉煌和家庭的祥和;徐建明的“秀”,运用料石内在的优美线条纹理,加上细腻至丝绸感的水洗度和流畅灵动的造型,给人特别舒畅的视觉效果;陈洵勇的“农家腊肉”取自天然的山流水料,多层的石纹,配之石根和石皮,让人看了骤然起兴。

近几年,衢州市和龙游县举办了六次全国性黄蜡石展览,累计已评出获奖精品几百件,仅衢州本地有一定实力的藏家就有几十位。衢州市博物馆专门开设了“衢州黄玉精品馆”——“衢州黄玉”替代旧称“衢州黄蜡石”,于2009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2011年,按照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黄蜡石中适合雕刻的精品,属天然玉髓类,称衢州黄玉,列翡翠、软玉、欧泊之后,排岫玉、独山玉及鸡血石、寿山石(田黄)、青田石之前。

雕刻作品欣赏

随着衢州黄玉在文化界、收藏界的名头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来衢州考察: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连续三年参加石展;中华奇石网、中华奇石报主编施刘章多次举办讲座;国内著名的黄玉雕刻大师陈孝贤(云南)、林霖铃(云南)、张焕学(广东)、黄民强(广东)、林劭川(福建)、林文东(福建)、郑继(江苏)等经常来施展才艺。

高档玉器是好料与精工的有机结合。玉工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玉器本身的品位,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玉石界水准的重要标准。不少福建、江苏、广东、河南和浙江各地的玉雕师纷纷来衢州创业安家,目前仅市区就有玉雕工作室30多家、雕刻师上百人。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业。

外地雕刻师不仅带来了技术、信息、客源,还带来了不同的技法与风格:

扬州工,反映传统的治玉工艺,多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风格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的场面比较大,比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中国最大的玉山子《大禹治水图》;二是受中国画的影响大,内容也很历史传说化。

苏州工,以工巧著称,特点有三:首先是选料精,用料讲究材尽其用;二是惜料不惜工,在琢玉上追求高、难、精,在磨玉上追求慢工出细活;三是器形好,让人感觉苏工玉器清新玲珑,别致严谨,非常流畅,绝少败笔。

福州工,源自寿山石雕刻,以浮雕、薄意雕、圆雕和印钮雕为主要技法。由于历史上福州远离京城,正统意识没有扬州、苏州强,又是沿海第一批外贸商埠,受西方文化及东南亚民俗风情的影响较多,同时还受到南方木雕、牙雕、砖雕艺术的影响,福州工的思想更加开放,技法更具象、写实,对色彩的把握也更准确,用于衢州黄玉的山子、人物等较大型玉器创作是非常合适的。

河南工,以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为中心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玉器集散地,有庞大的玉雕从业人员队伍。他们的特点是见多识广,大多数玉料都用过;所雕品种也多,大器小件都见过,突出的强项是传统题材的花鸟、人物、山水。

衢州工,是笔者第一次提出的概念词,之所以提出,是因为当下衢州玉雕市场确实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而且在近几年省内外工艺大师精品大赛中他们也榜上有名!爱玉、重玉、藏玉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一部玉器发展史,甚至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作为古玉,衢州黄玉与中国古玉同龄。衢州是南孔圣地,孔子主张玉有九德,君子比德于玉。衢州人弘扬儒学、传承礼治思想,与黄玉的温润细腻性质有相通之处。□

建设独特的港铁安全文化 篇7

刚性约束为基础,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围绕港口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公司推出了“公司监督指导、站段自主管理、班组过程控制”的三级安全管理模式,深入挖潜安全管理经验,建立完善了以公司安委会、站段安全领导小组、班组安全骨干等为主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安全是首要目标、“安全百日”为管理主线的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以安全教育培训基地、配备专兼职安全师资力量为保证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根本的安全制度体系,以双基达标为着力点和月度安全绩效考核的安全评价分析体系,以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及岗位安全风险预控为主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六大安全管理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兼容并蓄,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对接,系统规范、科学高效,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围绕人的行为,以提升员工安全素质为重点,公司推广了“以脱产、业余、半军事化安全轮训”为主要方式的“三三”联动培训机制,每年仅准军事化安全轮训一项,就有100人次参加,培养了全员“令行禁止、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优良安全工作作风,增强了企业的安全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

培养优秀安全品质,建设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公司安全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坚持先进的安全理念,才能与时俱进,践行港口阳光文化,培育员工优秀的安全品质。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理念的提炼和总结,围绕“平安铁运、和谐家园”的安全愿景,依据多年沉淀的安全管理经验,在组织问卷、专题讨论等多项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核心观,着眼安全意识、凸显人文关爱、创新安全理念,系统提炼“安全价值观、安全亲情观、安全责任观、安全学习观、安全诚信观”,构建了适合港铁特色的安全理念体系。同时,为强化全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公司推行“公司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员工”三级安全承诺,明确不同的安全目标和责任要求,让安全责任共担,压力传递。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为中。公司在安全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扩展,形成了港铁安全文化体系,包括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和物态。各部分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成一体,构筑起“制度规范、科技支撑、素质提升、机制保障”的安全文化保障系统。

围绕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公司十分重视“三个结合”,即与运输生产的有机融合、与日常管理的紧密切入、与安全教育的渗透结合,让安全文化平稳落地、持续推进。如,为适应港口运输安全生产方式的改变,公司组织开展了生产流程的优化;为理顺各级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全面重新修订了《公司规章制度汇编》;为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安全生产,坚持开展“十佳安全管理先进”评选活动;为强化全员安全理念的认同感,将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年度管理人员和新员工安全教育中,从而激发员工对公司的信赖感、荣誉感和归宿感,全面发挥了安全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营造安全环境,构建人机友好的物态安全

科技强安是安全文化的精髓,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安、科技保安”战略,沿着“高科技、高可靠、高效率、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港铁信息化铁路建设,提升公司科技保安水平,并与科研院校合作,促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公司着力开展安全技措工程,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先后推广了机车电子添乘、灯显无线通讯、人员定位、巡视监控等先进技术,综合集成研发了DM IS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流程信息化、系统监控数字化等,大大增强了安全保障能力。安全技措工程的开展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态安全载体,实现人机功能的合理分工、人机界面功能优化,也筑起了员工生命安全健康的坚固“屏障”。

“刚性约束,柔性引导”是发挥安全文化导向功能的重要方式。公司以抓“员工应知应会、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格塑造”四个环节为重点,突出超前预控,完善六个专业、19个重点部位现场处置、78个关键作业环节的作业指导书、29个重点岗位危险危害因素的辨析预控,着眼于现场安全物态环境预控分析。

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入口质量,采取员工思想六必谈、工会主席接待日等安全教育方式,引导员工塑造正确心智安全模式,并在每个班组候工室内、更衣柜中粘贴员工全家福和员工安全格言,让安全亲情文化渗透到班组,着力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

物态安全载体建设是安全文化水平的真实反映,公司通过“四个一工程”建设,让安全文化可视化、实效化,实现人本文化和物本文化的结合,共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四个一工程”,即编印一本《安全文化手册》,建设一条安全文化长廊,创建一个安全文化示范车间,建立一个安全文化日常培训基地。实现了文化教育经常化、安全物态标志化、安全理念内容可视化。

今年,公司投资20万元,启动了安全文化长廊二期规划建设,将集团公司阳光文化、阳光安全文化、港铁文化及其安全专业文化进行系统设置,为全港对外宣传、展示阳光文化打开了窗口,为践行阳光文化打造了平台,对提升港口、公司形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独特文化 篇8

一个真正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文化的班级, 是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班级, 是一个有凝聚力、有爱萦绕的温馨家园。要做到文化立班、文化强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三个第一次”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好时机。

1. 第一次亮相

第一次亮相包括教室的第一次亮相和班主任的第一次亮相。

教室是一个班级的载体,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第一次精彩的亮相, 会给全体学生一个很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 开展之初我精心地布置了教室。首先, 将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 并在教室前后摆放一些绿色植物, 让教室充满绿色, 充满青春的气息。然后, 在前面的黑板写上:“亲爱的新同学, 欢迎来到新家:七 (16) 班!”并用彩色粉笔画了个精美的大房子, 房子中间写上了我的名字, 陆续到来的新同学就在房子里写上自己的名字。我在教室的左右两面墙贴上了蓝底白字的名言以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 即“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当学生一进教室, 看到自己的班级格外漂亮, 会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与老师、同学的名字一起写在一个大房子里, 会立即有一种被这个班级接纳的归属感;当学生认真阅读墙壁四周的名言时, 成为优秀的渴望和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开创者, 班级文化的缔造者, 也是班级的向心力所在, 而且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上班主任而接纳并融入班主任所在的班级。因此, 班主任的第一次亮相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让自己第一次亮相就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作自我介绍时要富有新意, 要有文化内涵, 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喜爱。

2. 第一次主题班会

“让班级成为学生终生留恋的温馨家园”是我建设班级的指导思想。有爱有温度的班级才会有人气、有活力、有潜力。在刚开学的三天入学教育中, 我精心组织了以“精彩秀自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秀出自己, 并要求每个学生表演完后就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签名。精彩的班会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与欣赏他人的同时也喜欢上了自己所在的班级。

3. 第一次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可积淀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 也可激发学生空前高涨的热情, 促使班级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 从而把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旦有了这种班级精神, 一个集体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和动力。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抓住班集体亮相的每一个机会, 让成功的集体活动成为推进班级发展的催化剂。我班开展的第一次活动是“广播操比赛”, 这是在刚开学就计划好的活动。我提前安排并参与了他们每一次的体育课, 及时辅导一些动作不到位的学生。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 我班拿到了一等奖。集体活动不仅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也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1. 班主任寄语

作为班级文化的引路人, 我经常说的一些精炼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言语常常被学生称为“沈老师语录”, 很多学生甚至把它们作为“座右铭”。如:“只做第一, 不做第二!”“每个人都是16班的一张名片。”“一步领先, 步步领先!”“注重了过程, 结果一定不差。”“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根据本班的班情, 我把班主任寄语定为“含泪耕耘的人必会含笑收获”, 并把它贴在教室门口。

2. 征集班级的文化符号

在班级成立之初, 我就面向全班征集属于七 (16) 班的文化符号。通过几轮筛选, 我们确定了班级目标为:“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让奉献成为一种常态!”班训是:“创最优的集体, 做最优的自己。”班级口号是“1616一支独秀, 1616我最优秀!” (在每天放学时班长会带领全班同学大声喊出班号来鼓舞士气) 班歌是学生自己写的词, 用的是《一千年以后》的曲;参与班徽制作的学生很多, 最后全班投票选出了班徽。学生在这些征集活动的参与中, 有着一种作为班级主人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就感。

3. 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和角落, 让每堵墙、每个角落都会说话。

为了发挥环境教育的隐性作用, 让班级文化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 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美化教室环境, 让每堵墙、每个角落都会说话。比如“我来夸夸你”评比栏, 它激励学生讲文明, 有公德, 有自信, 会欣赏他人的长处;“作业展示栏”中的作品定期更换, 它是学生的骄傲;“留住我们的感谢”栏, 记录着学生给他人的关怀、帮助, 也记录着别人的感激;“互动空间”中, 有老师寄语, 有学生心愿等;“班级小家务”栏, 展示着班级公约、清洁值日表、课程表, 它是班级常规管理的主阵地;“挑战IQ”栏目中, 孩子们讨论着数学好题……每学期, 我总会根据学生、节日、季节的变化更换着教室的宣传栏, 充分发挥它们的隐形教育作用, 让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

三、建立班级制度文化

一切文化都是在人们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要广泛深入地被人们所接受, 不仅要通过外在的教育灌输, 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硬性制度去加以规范和约束。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 纪律可以美化集体。”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作为班级文化的表征, 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因此, 我们要依据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学校管理制度的指导下, 制订出了更加符合本班特色的、更具人性化的班纪班规。

七 (16) 班班规是由班干部讨论后制定并提交给全班学生进行表决才开始实行的, 并且在实行中不断进行了完善。我们的班规包括学习、活动、卫生、安检、仪容仪表、午休等各个方面, 并进行了分数量化。“班风正, 学风盛”, 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我们在常规量化中创设了很多奖励机制, 尽量减少惩治手段。因为利用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在班级量化考核中采用多加分、少扣分的原则, 每周评出一名常规之星, 每半学期评出十名“常规标兵”, 到期末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用常规分兑换奖品, 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整合家长文化资源

一个班级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大力配合。我班成立了家长QQ群, 在班上有大型活动时, 我常常会邀请一些家长来参与, 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每次的家长会, 我都会编辑一本“家长会手册”, 标题为该次家长会的主题, 如“共创七 (16) 温馨家园”“孩子已扬帆, 你我共助航”“因为您, 16班更优秀”等;在班级做“研究型课题”时, 我会请有专长的家长来做讲座, 在“石榴花开”班刊创办时, 我也会向家长们征集稿件。家校的共同努力, 有效地增强了教育合力,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赣鄱语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篇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也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更加丰富。斯大林(1979)曾经说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在语言中会体现并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而不同社会文化的接触,又会影响、推动着语言的发展,因为语言和文化总是同生共荣的。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与地域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方言,只有联系社会历史文化,才能深刻地理解方言事实。

赣鄱语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北的大部分地区,是赣省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赣鄱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赣鄱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影响着赣鄱语的形成与传承。我们对赣鄱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片红土地的过去和当下。社会历史、民众迁徙、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还有现代语言文化传播载体等等,都会给赣鄱语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每一种语言的文化底蕴都是非常深厚的。研究赣鄱语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既能追溯赣鄱语的起源,探寻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还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赣鄱语的性质特点,同时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赣鄱语与历代移民

潘悟云(2009)在《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中提出了语言接触的两种重要模式:海口模式与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特点是,原住居民具有文化强势,外来的移民人数虽然多,也要接受原住居民的语言;海口模式的特点是,移民具有文化强势,他们的人数虽然少,但是语言强势迫使原住居民接受他们的语言。原住居民在学习移民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中介语,而且石化了,成为新的语言,由于人数的优势,反过来同化了目的语。由此看来,人口迁徙对语言接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方言与移民的关系中,方言的分化和融合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移民而产生的。利用移民史可以解释方言的部分成因,同样方言现象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证,两者的关系极其密切(周振鹤,游汝杰2006)。移民对方言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讲甲种方言的人迁徙至乙地后,其方言因受乙地大环境的影响,逐渐被乙地方言同化;二是乙地方言和甲种方言经历磨合期后在乙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并以之逐渐取代原有的两种方言。纵观赣鄱地区的历史,境内的几次不同缘由的大移民,对赣鄱语的形成与发展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商周至东汉时期

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赣鄱地区的文化起源较早。商周时代,赣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一个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到了一个较为高级的文明社会。此时,是赣鄱语的初步形成时期,也可以称之为“原始赣鄱语”。

秦始皇建立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之后,基于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派蔚屠发卒50万戍边,“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淮南子·人间训》)。这是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人民南迁赣域的移民运动。

汉武帝时,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人民为躲避天灾,又陆续南迁,其中赣鄱地区是他们最主要的一个迁入地。当时,赣鄱地区的农业、铸造业、采矿业等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长一跃位居全国前列。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赣域的语言便由不稳定的“原始赣鄱语”转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种方言形式。这种稳定的方言形式,带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我们把它称之为“初期赣鄱语”。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赣鄱地区又陆续接纳了一些南迁的北方移民,这些移民给赣鄱语带来了不少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初期赣鄱语”已有的基本面貌,赣鄱语仍保持着原有的本色。

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翻阅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汉末朝代更替之后,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再到东西两晋和南北朝,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大统一的朝代出现。这个时期的人口流动非常大,如两晋南北朝的“永嘉之乱”,数以万计的北方移民南迁,历时达百年之久。南迁的移民和当地的住民杂居一起,开始了语言渗透和融合。赣鄱语在北方方言的冲刷下,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始终没有被同化或被取代。

隋唐五代时期,隋王朝在统一天下后不过短短数十年就被李氏王朝——唐朝所替代。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运动。大批北民迁入到江南,这使江南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唐代,赣鄱语的主要特点和现在已相差无几了,因为从唐五代开始,南昌、吉安一带便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了(刘纶鑫1999)。

3.宋元明清时期

两宋时期,赣鄱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出现了令后世惊羡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景观。

宋代“靖康之难”,金兵大举南侵,北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社会动荡不堪,战乱迭起,百姓又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移民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在这场移民运动中赣鄱地区又接纳了大量移民。南迁而来的移民和本地居民,又开始了一个磨合过程。就方言而言,伴随移民而来的方言给赣鄱语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赣鄱语的原貌。赣鄱语凭借其强大的根基和悠久的历史,基本上同化了外来的其他方言。

元明清时期,除零星的小范围移民外,明嘉靖后期还出现了“棚民流徙”,这是明朝最大的移民浪潮。当时,闽粤两省的客家人,因人多地少,生活困难,以致许多人携家带口到与之相邻的赣鄱边境山区搭棚以种苎麻为生,故被称之为“棚民”(周静芳1998)。由于此种农业状况的出现,使得赣域境内的客家人分布很广,客家话占据了不少地区,这也影响到赣鄱语的地理分布。

至此,赣鄱地区两大方言——赣鄱语和客家话,便开始了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历史。直到今天,其时已确立的地理分布,实质上还在影响或决定着这两大方言的基本格局。

三赣鄱语与民俗风物

索绪尔(1980)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应,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同样,对于方言来说,也正是由于某一地区独特的民俗风物才形成了与之相关的语言文化。无论是代表着当地特色事物的专有名词,还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用习惯,都是地区方言独一无二的特点。赣鄱语经历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其独特的词语构造和用法使得它在汉语方言中独树一帜。

人们都说语言是性格的体现。赣鄱语的生动传神,极大地展现了当地人的性格特点。比如形容一个人枯瘦如柴,便说“坑精鬼瘦”;周围暗淡无光,说“灭古达黑”;如果你是大龄青年,那你就是“落脚货”;小孩的衣服脏得可以,跟“刮刀布”一样;人要是耍小聪明,就会被说“玩脑浆”;有人要赞扬你,说你好,那你是“平整”的、“过劲”的、“冒有挡”的。

在赣鄱语里,说“站立”是“企到”;说“蹲下”是“窟到”。关于“企”,《说文解字》释之为:“举踵也,从人止声。”(许慎1963)意即踮脚而望。甲骨文的“企”字,就近似一个人站立的样子。“窟”字,本意指洞穴。在洞穴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人是直不起腰的,于是“窟”在赣鄱语中便引申为“蹲”的意思。其实,赣鄱语里,像“企”和“窟”这样古词今用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例如,“早晏”这个词,指时间的早晚。《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餐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颜师古注《汉书·食货上》:“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赣鄱语今仍沿袭这一古老说法,指时间早晚,且通行于赣鄱语大部分地区(肖九根2007)。

赣鄱语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一些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相对于普通话平淡的表达而言,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赣鄱语里,说“很厚”是“哒厚”,“很薄”是“舌薄”,“很亮”是“掸亮”,“很圆”是“纠圆”,“很胖”是“达壮”;“很红”是“宣红”,“很绿”是“橘绿”,“很黑”是“蔑乌”,“很黄”是“森黄”;“很甜”是“鲜甜”,“很淡”是“刮淡”,“很酸”是“纠酸”。

赣鄱语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广为运用,那就是“比喻”。运用比喻,一是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二是不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让对方下不了台。说的人过了嘴瘾,听的人又不觉伤和气。如“夹生糕”,字意一看便知,就是半生不熟欠了火候的糕点。这样的糕点,自然是吃不出美味来的。有的或许眉头一皱,干脆吐了;有的或许感慨万千,发誓再也不吃这种糕点。也就是说,由于没有掌握好火候,本该香喷喷的糕点而被搞砸了。所以南昌人把不懂事、不成熟、莽撞、做事欠考虑的人比作“夹生糕”,一般多指女性。“斗把”一词,在赣鄱语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多指双方,言语不合,相互抬杠,各不妥协。“把”即把手,“斗”即将“把”安到另一个器物上,“斗把”是要使劲的。因此,“斗把”在赣鄱语中就被引申为双方对着干,最后惹得双方都上火,也叫“兜老尿”。“兜老尿”意即留着隔夜的尿壶故意不倒来熏人,这自然是在与人作对了。“玩脑浆”一词,初听来可能会吓一跳:“脑浆”是用来玩的吗?其实,这个词在赣鄱语里是指耍花招、玩手段、施小聪明,如“嗰杂宁犀利本事都毛有,糗晓得玩嗲子脑浆这个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知道玩点子脑浆。”又如“嫩跟渠共好嗰关系,副相之干话事还讲究玩嗲子脑浆啊你和他这么好的关系,互相之间说话还讲究玩些子脑浆啊?”“脑浆”在此指一个人的脑子,人一聪明就会“玩脑浆”。“玩脑浆”有褒有贬,当它暗示对方“此计不通,另谋他法”时,往往和“得转”、“不得转”连用。“驮了搭子”一语,其意是落入了别人善意或恶意设下的陷阱、中了别人的圈套。赣鄱语里的“搭子”就是“褡裢”,一种背在肩上的口袋。把“搭子”驮在背上,自然是负担不轻,累得很,如“坐逆倒多了霉,宁噶强卡喫饭,结果我买单,真噶系驮了搭子昨天倒多了霉,人家请客吃饭,结果我买单,真的是驮了搭子。”

歇后语是人们对生活实践经验的提炼,幽默生动,意味深长,听后令人深受启迪。赣鄱语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语言现象,是当地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活命活得精,裤头子改背心。”也叫“活命活得辣,裤头子改背褡”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精,即精明;“裤头子”是贴身内裤。短内裤破了之后,居然有人能把它改成背心,继续使用,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过日子还真“精明”。当然,这里有夸张的意味,感情色彩亦褒亦贬,褒义是说过日子精打细算,贬义则指待人吝啬小气。既形象生动,又幽默风趣。

今天,由于普通话的推广,赣鄱语中的许多俗语已经逐渐地退出了人们日常交际的范围。

四赣鄱语与文化载体

一种语言或方言要流传于世,就得要有可供其保存的文化载体;离开了保存的文化载体,语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物质媒介。从古至今,人类使用的语言种类纷繁复杂,而真正保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有根可查、有据可循的语言,赣鄱语自然是其中之一。

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古籍中的一些字、词,今天在赣鄱语里仍被广泛使用。如“发痧”是“患霍乱、中暑之类的急性病”。一旦患上此病,民间常以刮痧疗之,此法实乃古之疗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那店主人点了个灯笼,隔窗户叫公子开了门,进来一看,说:‘不好!这是勾脚痧!转腿肚子!快些给他刮出来打出来才好呢!’”。今天,赣鄱语区都昌、武宁、安义、彭泽、横峰、铅山、贵溪、吉水、宜春等地,不仅有“发痧”说法,而且还会偶尔使用刮痧这一古老疗法(肖九根2007)。

地方戏曲中的唱词唱腔以口传形式,将方言词的音义传下来。可以说,任何一种地方戏曲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地域。不同方言的字音调值不同,会引起戏曲旋律腔调的变异。以采茶戏为例,赣北瑞昌采茶戏音乐之所以被誉为“糯米采茶”,与其吸收本地方言之特色,融合本土文化之精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毛盛锦2008)。而赣鄱地区的传统戏曲——傩戏,它的唱腔字音与赣鄱语的字音也大致相同或相近。所以说,戏曲保留了方言的音义,而方言也丰富了戏曲的声腔。

现在,有关赣鄱语的文化载体并不多见,大家看到的多是以普通话为语用的书面文化、影视文化等形式,而江西卫视播出的一部以赣鄱语为基本语用的情景剧《松柏巷里万家人》则把赣鄱语的传播推向了一个高潮。在这部情景剧中,其主题曲也是采用赣鄱语演唱的,并且在歌词部分加入了很多地道的赣鄱语词,像开头一句旁白:“恰稀哩哟?候死宁奈!”中的“稀哩”就是典型的赣鄱语词语,它表示“什么”的意思。后面还写到“藜蒿”这种只能生长在鄱阳湖畔的一种水草植物,“藜蒿”也是赣鄱语里特有的一个词语。江西五套2009年5月13日开播的《谈讬》,又将方言和新闻栏目结合起来,这成了江西首档用赣鄱语播送新闻的节目。这样,继《松柏巷里万家人》之后,《谈讬》就成了推广赣鄱语的另一种主流文化载体了。

五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1983)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了偏见,这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赣鄱语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影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语言形式,并借古籍戏曲、口语使用等方式流传至今,成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当然,赣鄱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和周围各种方言的撞击与融合中,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不过,对赣鄱语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话的推广。陈章太(2005)说:“普通话对方言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许多方言自身的系统发生了变化。”方言的发展趋势是向普通话靠拢的,从方言到普通话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陈建民,陈章太1988)。今天的赣鄱语在保存大部分传统语言形式的同时,一些难懂的词语和生僻的民俗用语殆近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新旧习俗的交替和传承,又会使赣鄱语形成新的语言特点。赣鄱语将在新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呈现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 1979

潘悟云《吴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兼论汉语南部方言的形成模式》,《方言》2009年第3期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刘纶鑫《客赣方言史简论》,《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周静芳《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肖九根《赣方言古语词及其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实践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毛盛锦《赣北采茶戏音乐与地区方言的内在联系》,《民风》2008年第8期

(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

陈章太《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浅谈藏族文化的独特性 篇10

有关藏民族的由来,也有一些著名的传说,如《吐蕃王统世系明鉴》等著名的藏文史籍中就记载有猕猴与罗刹女的故事,藏人认为自己就是猕猴的后裔。现在西藏山南的泽当就有据说是当年猕猴住过的山洞,有猴子玩耍坝等。

从青藏高原发现的众多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来看,至少在四五万年以前,广袤的青藏高原就有古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高原居民的分布已基本定型,像藏东,藏南,藏北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遗物。拉萨曲贡村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猕猴头像,这说明在距今三四千年时,藏族的先民就生活在拉萨河谷地区,而且他们已有猕猴图腾崇拜。藏族就是这些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一些人认为藏族是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民族,那么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公元7——9世纪)的藏族社会的大开放,大吸收,大发展的社会如何解释?印度佛教怎么会传入藏族地区,使藏民族成为保存佛教典籍最多的民族?而地域相隔,不相往来,唐王朝的两位公主怎么会嫁到西藏?

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假如说真有西藏的神秘性存在的话,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那么藏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第一, 从文化类型上看, 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提到中世纪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以及德国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震撼了欧洲, 当时出现了以反对神学思想, 注重人本身, 关注人自身价值和地位的文艺复兴, 这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德国宗教改革之前, 藏区也出现了一位“改革宗教”的巨人——宗喀巴大师。他们处于同一类型的中世纪文化环境之中, 他们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宗教徒。可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使城市手工业、银行业、商业发达, 孕育了资本主义因素, 从而诞生了新型的阶级——资产阶级。宗喀巴改革没有象人文主义的大师们那样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 动摇神的权威, 反而增加了僧人集团的势力和神的威力, 使藏传佛教这一中世纪的文化形态得以巩固和发扬, 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保存这种文化形式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民族之一, 藏民族中蕴藏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宝藏。

藏民族生活在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藏人称自己居住的土地为“十万雪山,十万江河”这是藏人的生存环境。任何文化都是特定环境的文化。环境改造人,塑造人,同时也改造、塑造、限定着特定的文化形式。

众所周知,藏族是个全民族信仰宗教的民族,佛教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前藏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这个固有的文化可概称为苯教文化,苯教文化是藏民族较为原始的文化。佛教在自己的发展中,并没有尽数取代,消灭苯教文化。而是佛教大量吸收了苯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标志着新的时代意义上的藏族文化的形成。要说佛教真正驻足吐蕃还是在赤松德赞时期, 以桑耶寺的建立和“七觉士”的出家为标志。当然, 公元8世纪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没有深入民间。佛教真正侵入藏人的灵魂应是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即藏土佛教诸教派的形成时期, 再到宗喀巴整顿佛教;达赖、班禅系统的建立, 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藏民族也长期地生活于政教合一的制度之下。西藏神灵崇拜, 例如对日、月、星、巨石等崇拜;也有对动物崇拜, 例如;雄狮、牦牛、犬、鹏等;对鬼魂和祖先崇拜, 如阳神、战神、寄魂物等;还有图腾崇拜, 主要有猕猴。

第二,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追求慈善,利他、忍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来世和出世。就其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它不是首先考虑生,而是首先考虑死,解决死的问题。加上灵魂不灭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人的生命均处于流传之中,死是再生的开始,此生只是前世的继续。所以是“重来世,淡现实”的。由于该文化承认人是有灵魂的,承认人的存在是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轮回是以善恶观念为指导。这对那些承认灵魂和轮回存在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永久性的全面的情感控制和行为控制。处于贫困的善良的人们为了求得来世的幸福,则几乎放弃了一切人世的享乐,这也是藏族人之所以有罕见的承受苦难的能力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以为今生越苦那就意味着来世越幸福。由于因果报应思想集中于今生和来世的因果联系上,所以今世的善恶行为至关重要。今生种下恶因,来世得恶报,今世种下善因,来世得善报,故而由善念行为基础诞生了一种赎罪心理,常常伴着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现实、来世和前世给人自身描绘出的蓝图,靠什么去完成,去沟通?神就应运而生,神是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神是至高无上,独具慧眼的。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来世的幸福,因而光受苦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与神交往,因为神掌管着来世的幸福之门和地狱之门,因而藏族文化的又一独特性就是重宗教,轻凡人。藏族人对神顶礼膜拜,给他纳贡。于是寺院的金身佛像愈来愈高,而人的地位越来越位,就过分对宗教的虔诚崇拜而抹煞了人自身,轻贱了人自身。

第三,重忍让,重道德,轻权力。

自从佛教传入藏土以后,佛教道德就开始冲击着藏人的道德体系。由于佛教道德是一种出世的道德而不是入世的道德因而它的道德要求也是出世的。它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完整的达到最高境界的宗教教徒的形象。尽管藏族地区的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形式,但对僧人的最高要求仍然是僧俗分家。僧是僧,俗是俗,僧人追逐世俗权力本身就是一种罪过,这种思想的广泛传播,使俗人、僧人淡泊人世,淡泊权力,权力意识极差。

第四,“重牧农,轻工商”,也是藏民族的一个文化特征。

藏民族在雅砻河谷兴起时,是个农业为主的部落联盟,至公元6世纪下半叶,统一西藏高原,7世纪至9世纪空前兴盛,逐步转为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民族。重牧农,轻工商的观念不属于藏族的表层文化系统,而属于潜文化系统。以为只有老老实实地进行牧业和农业生产才是正道,是君子之所作为。去务工商,那便是奸人之所为,要受到谴责的。

藏族人对商人的这种冷淡、轻蔑,甚至憎恨,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及经历有关。藏区所处的地域较为封闭,商人为了获得利益,曾将藏区视为市场,由于没有经商的经验,凭良心办事,经常遭到欺骗。无商不奸,无商不恶,这在藏人心中有深深的烙印,从而成为一种衡量人的标准。至于对工业的重视更谈不上,因为解放前的藏族重、轻工业基本上是空白,手工业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其实,藏区有许多的自然资源,不像有些书上所描绘的是些没有经济价值的不毛之地,倘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将资源势力转化为商品势力,藏区是大有可为的。

第五,善于听命,忽视个性。

藏人们的听命意识较强,个性发展弱,这也是一个特点。藏人的遵从神命和汉人遵从王命在心理形态上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怀疑神言、圣旨也有错误和不足。

盲从权威,崇拜偶像圣言,就不能使我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对比藏族人民在宗教领域和科技领域花费的精力来看, 他们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相对较少, 藏族社会还没有较大规模理性的研究科学和技术。包括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医学等都纳入了藏传佛教的框架, 于是科学便在宗教的管束之下, 成为辅助待侯宗教的工具。

第六、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封闭保守往往和自我完善的心态有关, 而作为道德的自我完善趋向同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积极作用。藏族民间通常以“知耻、公正、信仰、怜悯、诚实”作为做人行事的基本道德。佛教中说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对佛教徒的一般要求。要达到自觉觉他, 得常、乐、我、冷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即进入涅槃世界, 就是最高要求了。这里之所以说藏民族的自我完善观念是沉静的, 是因为以佛教伦理为指导的藏民族的伦理道德, 是一种求善、出世的具有心灵的强烈自身的伦理道德, 要通过严格的自我完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境界。正是这种严格、沉静的道德要求使一代代藏族人非但视佛教道德为生命, 而且也养成了律己自戒的高强度的道德约制习惯。换言之就是有人说的藏民族并不是道德上逸散无形的民族, 反而是严谨地恪守自己道德律例的民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 我们去认识藏族, 发现其文化独特又极富魅力, 它所弘扬的真善美让我们每位拥有“现代思想”和“商业意识”的人所神往。越是走进它, 越发现其博大、深沉而又朴素、宁静, 它的山山水水、树木、石头、器物、图案都有寓意, 有传说有故事。我惊叹这充满诗意、充满想象与幻想的雪域文化之奇哉!美哉!

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 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 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重忍让, 重道德, 轻权力, 重牧农, 轻工商;善于听命, 忽视个性;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关键词:雪域文化,出世文化,道德

参考文献

[1]《西藏王臣记》.郭和卿.翻译.民族出版社, 1983年.

[2]《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3]《吐蕃文化》王尧.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

[4]《贤者喜宴》巴卧·祖拉陈哇.黄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雷州话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篇11

关键词:雷州话 独特 地域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因着一定的地理形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得以与其它地方区别开来的语言、习俗、宗教、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1]。

我们通常只把方言看作交际工具,并未意识到它同时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即使会讲雷州话的人,也未必都知道闽南话有什么魅力,反映了哪些文化内涵。我们只有把雷州话放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去解读时,才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彩的世界。

下面,笔者试图从三个层面和角度对雷州半岛的雷州话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解读。第一个层面是溯源,呈现古代语言的历史本来风貌,揭示雷州话成为研究雷州半岛与汉语的“活化石”的原因。第二个层面是揭示文化内涵,其中涉及雷州话的社会文化心理、情感、伦理和民间习俗,等等。第三个层面是方言的应用实践,即雷州话与雷歌、雷剧,等等。从这三个层面来揭示雷州话与其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雷州半岛湛江地区的这种闽南方言中的次方言——雷州话,从而宣传红土文化,发扬红土文化精神,为湛江争创文化强市添砖加瓦。

一、雷州话的历史渊源

雷州话属闽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而闽南话又被称为河洛话。这首先应追溯到汉人及汉语入闽的历史。河洛人在晋代以前住在中原黄河、洛水流域,当时这一带简称河洛地区。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的“五胡乱华”之际。史书上记载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三山志》指的就是这一批人。所以今天的雷州话来自中原,语音虽有演变,但变化较小,并保留较多古音,所以被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据明事历《雷州府志》载,当时雷州话叫“东话”或“客话”,许多基本词汇与潮州话和蒲田话大致相同,但因受官话、粤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雷州市、徐闻县全部,遂溪县、湛江市区和郊区的大部分,以及雷州半岛北部的廉江、吴川、电白三县的一部分,人口超过400万。主要有《海廉方言志》《雷州方言词实》《雷州方言志》《粤西闽话雷州话研究》等书。

二、雷州话的文化内涵

(一)饮食文化

雷州话的“食”有两个读音——文读和白读。文读音是指读书音,而白读音是指说话音。读书音用于“食堂”“食品”等;而说话音则用于“食饭”“食糜”(吃稀饭),“讲长讲短,讲食煞尾(结尾)”等。“食”是古汉语的保留。《礼记·大学》:“食而不知其味。”《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就是给他喝、给他吃之义,故“食”就是普通话的“吃”。但雷州话的“食”并不与“吃”完全相等,它除有“吃”的本义外,还有许多引申义、比喻义,用得非常形象、生动。比如“食后生”“食爸食母”“食软路”(轻松的活儿)、“食薪水”等。这些词中的“食”是指依靠某人、某种工作来维持生活。

“食”在雷州话中还有更多的含义,比如“饮”的意思,如“食菜(喝菜)、食酒(喝酒)”;“抽”的意思,如“食鸦片(抽鸦片)”;“呼吸”的意思,如“食色、食空气”;“赴宴”的意思,如“食桌”;“受”的意思,如“食罪(受罪),食衰(遭殃)”;“激励”的意思,如“食志、食气”,等等。甚至“食”还可叠音为“食食”,有催促别人快点吃的意思,而后面加个“去”,成为“食食去”,则是叫别人把东西吃光的意思。而后面加个“叫”,“食食叫”则是对要吃要喝之人表示不满。由此可见,雷州话中“食”的丰富性、有趣性。

雷州话不仅“食”字含义丰富,“食”的内容也颇具地方特色。比如“食茶饭”。初次见到这个词,顾名思义,以为指的就是菜和饭,泛指饮食。现代汉语中就有“粗菜淡饭”“茶饭不思”等词。殊不知这“食茶饭”在闽南文化中还真有这种“茶饭”,用茶水做成的饭。具体做法是500克大米,25克茶叶,先将茶叶装入沙袋中扎紧,再把茶叶袋放入清水中煮沸,加少许盐,旺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焖十五分钟即可食用。

雷州除了“食茶饭”,还有许多的饭可食。较之北方丰富多了,比如“芋头饭”是用芋头切成条块,用油炒一下,然后拌米煮成饭。芋头饭特别香,雷州人用芋头来做饭给客人吃,也是一件创举。《本草纲目》云:芋头“可宽肠胃,疗烦热”。又如“萝卜饭”:是用萝卜铸成条丝,加点配料和米煮饭,吃了润喉滑嘴甜口。《药性歌拾回百味》云:“有降气化痰,消食积作用”。来到雷州的人,品尝油腻东西多了,吃碗萝卜饭清清肠胃,也是一件极惬意的事情。还有外地人难叫出名字的“蛤骝饭”,这种饭,以前在雷州乡下,是坐月子的妇女吃的,现在雷州不少酒店、大排档都有这种饭。这种饭是用一种“蛤骝”叶剁碎炒后抄在生米里煮成的,很香,且能温补身体,所以坐月子的妇女常吃。“蕃薯粥”则是一种类似北方稀饭的饭,雷州人在热天特别喜欢吃它。它能帮助解暑滑肠胃。《本草纲目》云:“蕃薯,有补虚气乏,益力气,健脾胃,强肾阴的功能”。农学家也说:“蕃薯是南人之食,以当谷米,海中之人,多寿百余年者,都由食甘蕃薯故也。”

雷州的饭食除“四饭”“一粥”外,还有风味独特的雷州小吃——叶搭饼、乌石甜糟、英利烧猪肉、客路白切狗、雷州大粽,等等。雷州的饭食使游客大快朵颐、留恋忘返。

(二)红土文化

雷州文化源源流长,因雷州半岛土壤主要为江粘土,所以又有“红土地文化”之称。

讲到红土文化,首先要谈“雷州话”。雷州话(即雷州方言),简称“雷话”,属闽语系一支,是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北部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为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以雷州话为基本特征的“雷州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构成当今岭南四大地域文化。

雷州歌——即雷州话演唱的民歌,在汉代形成于雷州市,流行于雷州半岛,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国131个歌种之一。它格律严谨,每首四句,每句七字。每句句首都可加两三个字,叫“歌垫”。它表现手法十分丰富,有赋、比、兴以及双关、重叠、连珠、倒装等10多种,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民间男女老幼都会唱,遇事随口即唱,出口成歌。

雷剧,源于雷州歌。初期以雷州歌谣为主唱腔,后在原唱腔基础上创作出数十种新唱腔。雷剧的出现,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历史,成了雷州人劳动、生活的一部分。雷剧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雷州换鼓。雷州是世界两大雷区之一,全年有250多天打雷。雷州古越族人,对雷心生畏惧,所以对雷产生崇拜的心理。雷州刺史陈文玉就是由雷劈开石蛋跳出来的孩子,开创雷州的文明史,被尊为“雷祖”。中国有“四绝”:“雷州换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广德埋藏”。雷州换鼓就是其中一绝,雷州换鼓是一种敬雷、祭雷的规模宏大而隆重的仪式,影响深远。

傩舞。人类最原始的舞蹈叫傩舞,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傩,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是驱鬼逐疫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神秘仪式,是中国最古老、传统文化意蕴最深厚,也最具生命力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只有湛江有傩活动,而湛江傩舞中独有雷神,雷神是傩舞诸神中的最高权威。

那种以为雷州话、地方戏层次低的看法是错误的。方言、地方戏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为当地人民服务,有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就应当珍惜它们,传承它们。

三、雷州话的保护及传承

雷州话是雷州半岛民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特殊精神产物,是这个民系智慧的结晶。在雷州文化的诸要素中,雷州话是属于基础性的要素,具有文化中的标志性意义。因此,保护和传承雷州话,是保护和传承雷州文化的前提条件。雷州话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因受到粤语强势方言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能讲纯正雷州话的已不多了。许多原本使用的词语、俗语都消失了,许多中小学生说的雷州话,已失去大量鲜活的感性成分,雷州话里那些生动的、极富特色的词语已不多见,或改用广东话代之。剩下的是一种简单、粗疏的雷州话,应付日常生活尚可,想要更充分地表达,则需改说广东话,甚至普通话,自己母语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含量已日渐稀薄。所以谨以此文来弘扬雷州文化精神,宣传雷州话,希望推进雷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项目优秀配套:《粤东闽方言地图集》,项目编号:[GD10CZW01]。)

注释:

[1]詹伯慧,甘于恩:《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詹伯慧,甘于恩.雷州方言与雷州文化[J].学术研究,2002,(9).

[2]林伦伦.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3]林宝卿.魅力闽南话[M].北京: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4]杨善民,韩铎.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独特文化 篇12

关键词:民族体育,文化模式,独特性,探讨

1 民族体育的概念

民族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族特点, 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各民族体育的发展形成往往以悠久发展历史、人物传说、劳动实践、宗教节日为文化发展源头, 加上瑰丽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民族情趣, 反映的是各民族的生活活动、生活习俗、道德情操和宗教信仰, 也是各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 发展民族体育文化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体育项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 在西方文化盛行的当今, 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力冲击。其中, 包括有历史、社会、文化、民俗、地域等种种原因, 使我国各民族体育的发展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的转变, 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 民族体育娱乐活动不再被现代人所接受, 慢慢消失在社会的发展中, 而随之替代的是现代潮流的时尚体育活动;最后, 就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发展的冲突与融合, 随着文化全球化, 各国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这种充满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对各民族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使许多民族体育项目在融合中逐渐消失。因此, 探讨民族体育的文化发展, 如何与世界各体育文化发展接轨, 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模式就具有重要意义。

3 民族体育的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模式是指具体的某一民族、某一区域的文化特质类型, 生活方式的风格化以及各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而形成的文化结构。在我国古人提倡“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的哲学理念, 以此发展起来的整体的思想思维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 重视伦理、礼仪、表演的中国东方体育文化模式。以西方古典理性主义为基本, 以民主、平等、法制为理念的西方民族体育文化模式, 其对应着现代体育文化模式的发展, 如奥林匹克。在全球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文化模式是定位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 首先应该确立我们民族体育发展的文化模式, 才能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3.1 民族体育文化模式要以“民族性”为根基

民族体育的文化模式发展要以民族性为根基, 这是发展的出发点, 因为各民族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 在特定的自然与环境下慢慢演化发展出各自的体育文化。各民族体育文化反映出的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特殊文化特质”, 这种特殊文化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容结构, 并与其它地域或国家的民族文化区别开来。因此,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特色, 是发展与传承的基础。所以, 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模式首先应该确立民族体育的“民族性”特质, 发挥好各自内在的特殊的民族性文化, 开展民族性活动, 加大民族性的民族意义和特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构建出民族体育文化的模式才更切合实际。世界现代社会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就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体育文化, 它的根基和表演形式始终与民族的政治、民俗、宗教、礼仪、道德紧密相连, 作为风靡全球的奥林匹克体育, 它的发展同样与民族的文化、环境相连, 又融合了全世界人民对体育文化精神的共同追求, 达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体育的参与。因此, 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模式, 首先考虑“民族性”的保持和延续。一方面在产生、发展的环境中, 选择最佳的发展途径, 保持其“区域民族特性”;另一方面, 在向外的文化交流、渗透和融合中, 始终保持民族体育的“民族性”文化精髓。

3.2 民族体育文化模式以“文化筛选、去粗取精”为原则

一种文化的发展是将原创的文化融入现时社会, 并与现实社会的发展背景、外来文化相互接触与碰撞, 进而形成新的具有现代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筛选过程, 其基础是建立在民族性的民族体育文化中, 这种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背景相适应, 与人们生活变化相适宜为结合点, 逐渐保留出符合现代民族性与人相适宜的民族体育文化。据历史调查研究统计, 我国现存的民族体育项目种类达900之多。其中, 汉民族的项目有300多项, 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达600之多, 这些民族体育项目都是在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革中发展保留下来的, 是经过人们的参与并实践存留的。如此数量的民族体育项目, 是我们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资源。在众多的民族体育项目中, 传统性成分占主要成分,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运动形式、运动器材、运动场所及运动主体, 是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科学或与社会不适应的成分, 那么, 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去除伪装成分或不相宜的多余成分, 保留其体育文化的精髓成分。所以, 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就必须以“文化筛选, 去粗取精”的原则, 保留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

3.3 民族体育文化模式的发展是实现价值

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是实现不同个体价值。如果不能明确其价值和功能, 那么文化的发展就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 就是满足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的需要, 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推动, 并且使该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更大的超越。比如, 奥林匹克体育项目, 是整个全人类对体育精神的追求, 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推动力, 也在不断的适宜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所以, 对于民族体育文化模式发展的最终目的, 也是实现其价值, 包括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体参与的价值。因此, 我们应该让民族体育在新的环境下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实现民族体育的特性和价值。

4 民族体育的文化独特性

民族体育的文化是特定民族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习俗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具有典型的独特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民族性

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存在的根源, 这种根源是基于不同的区域文化、习俗所形成的文化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特定的民族特色, 这就是民族性。在历史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这种民族性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渗透在生活及文化的各个方面, 成为特定民族的精神, 行为制度和风俗习惯, 在塑造本民族的新一代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 民族体育文化塑造了不同文化意识的群体。

4.2 娱乐性

民族体育项目不仅是项目参与人的表演, 更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项目。这种项目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这种娱乐性, 在社会生活中深受大人们的喜爱, 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广。正因为这种娱乐性, 使广大的大众群体参与进来, 使民族体育发展壮大起来。

4.3 竞技性

竞技性是任何体育项目的特点, 民族体育也不例外, 这种竞技是展现民族意识的一个象征。通过不同形式的竞技活动, 形成相互较量、相互磨合的局面, 达到一种融合的状态, 凝聚成重要的力量。在人们竞争意识较量的同时, 也促进了人们合作意识的提升。

4.4 地域性

地域性是区域之间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存在现象, 在特定的地域中生活着各民族主体, 在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区域性的差异。例如:山区靠山而存, 沿海靠海而存。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 发展出各民族适宜该地域的生活、文化活动, 进而演化出特殊的民族体育活动, 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区域性特征。

4.5 传承性

民族体育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文化。在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虽然不断吸取其他的文化来完善自己, 但始终保留着自身的文化特点, 这种文化特点就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性, 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4.6 观赏性

民族体育文化需要有极强的观赏性, 让众多的人对其感兴趣, 才能更好的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使该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

4.7 参与性

民族体育活动伴随着民族节日的开展而更具生命力, 使节日活动更加充实、丰富, 参与活动的人群更加广泛。

5 结语

最后, 我们在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模式发展的同时, 始终围绕“民族性”为发展基础, 将民族体育的发展融合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将民族体育的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与实现亿万人民的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使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5.

[2]胡小明.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路径[J].体育科学, 2007 (11) :9-14.

[3]董顺波.河洛民俗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3) :88-91.

[4]芦平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诠释[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3) .

[5]马辉.方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6) :26.

[6]凋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高阻隔材料下一篇:海平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