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变化

2024-07-01

海平面变化(共6篇)

海平面变化 篇1

在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时, 常涉及到椭球的变换问题, 目前常用的单点椭球变换模型有三种[3]:膨胀模型、平移模型、变形模型, 对应的椭球分别称为E1椭球、E2椭球、E3椭球。 E0为原基础椭球面,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可以选择BJ54, 西安80, WGS84坐标系所对应的椭球。研究WGS84坐标系椭球膨胀模型的高斯坐标位移量的大小及变形规律。

椭球膨胀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膨胀前后椭球中心保持不动, 椭球扁率保持不变, 定向与基础椭球面一致, 没有旋转, 椭球长半轴变化Δα=α1-α0长半轴变化量Δα的取用有三种方法:高程直接补偿法, 直接选取Δα=Hm;法线方向增长法, 以通过测区的卯酉图曲率半径N确定α1;平均曲率半经法;通过测区的平均曲率半径确定Δα。高程直接补偿法即E1椭球, 本文采用此方法。

现在的问题是:能否把椭球长半轴增量Δα与大地坐标 (B, l) 或高斯坐标增量 (dx, dy) 联系起来。从大地测量学可知, 高斯正算、反算公式比较复杂冗长, 下文通过雅可比矩阵的推导, 建立起高斯坐标变动量 (dx, dy) 与长半轴变动量Δα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式, 从而为分析利用坐标的统计信息、线性变换或分析椭球要素对dx, dy的影响, 提供了直接的方法工具。

1 公式推导

高斯正算公式为[1]:

undefined

式中:x, y——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M——子午圈曲率半径;

X0——纬度B对应的中央子午线上的弧长;

N——卯酉圈曲率半径;

B, l——大地纬度, 经差;

t——tanB;

η——e’cosB;

e’——第二偏心率。

式 (1) , (2) 分别对B, l求微分。

undefined

式 (3) , (4) 表示为矩阵的形式为:

undefined

下面分别求各偏导数, 并略去各微小项,

undefined

同理, 可求得其他三个偏导数为:

undefined

式 (6) , (7) , (8) , (9) 代入式 (5) , 得:

undefined

接下来, 关键的问题是求解 (dB, dl) 由椭球元素变化量的矩阵表达式。由大地坐标的微分公式[1]知:

undefined

式中, A, B, C, D的矩阵表达式参见文献[1]。dX0, dY0, dZ0, εx, εy, εz, Δμ, da, de2分别为三个椭球中心的位移量, 三个坐标轴旋转角, 一个尺度比, 二个椭球元素变化量。

对E1椭球而言[3],

dX0=0, dY0=0, dZ0=0, εx=0, εy=0, εz=0, Δμ=0, da=ΔH≠0, de2=0

因而有:

undefined

式 (12) 代入式 (10) 有:

undefined

式 (13) 即为由于长半轴的变化, 而使点位坐标值dx, dy发生变化的关系式。亦即当长半径变化da时, 某个点的坐标值在椭球E1上发生位移的大小为dx, dy, 从而可以分析椭球变化前后点位的位移、变形规律。

从式 (13) 可以看出, dx, dy与所采用的椭球元素 (a, e2) , 长半径变动量da, 点的位置 (B, l) , 点的大地高H有关, 即dx, dy是参数 (a, e2, B, l, H, da) 的函数。即

dx=f1 (a, e2, B, l, H, da)

dy=f2 (a, e2, B, l, H, da)

2 各参数对点位移的影响分析

设椭球为WGS84, 即a=6378137, e2=0.006694……, B取值为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l取值为0, 0.5°, 1.0°, 1.5°;H取值为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da取值为0, 1000, 2000, 3000。计算点的位移量dx, dy, 绘制的图形如图1~8所示。

2.1 坐标变化分量dx, dy随B, l的变化规律

由计算数据绘制的图形如图1~5所示, 由图1~5可以看出, 坐标变化分量随大地经纬度的变化有如下规律性:

(1)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与纬度B的图形关系近似为正弦函数的关系, 且在0~90°范围内关于某一个纬度B0对称。先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到达45°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而后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的数值范围在0~3.5m之间, 在中纬度地区最大, 最大值不超过3.5m。

(2) 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与纬度B的图形关系近似为复合余弦函数的关系, 且在0~90°范围内关于中央子午线即X轴对称。在中央子午线东侧, 先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纬度54.7356°左右达到最小值, 然后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中央子午线西侧, 先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纬度55°左右达到最大值, 然后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的数值范围在-0.022~0.022m之间, 在中央子午线东侧, 为负值, 在中央子午线西侧, 为正值。在中央子午线上, dy=0。

(3) 在同纬度上,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比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的量值大, 前者比后者约大20~100倍, 数量上高二个数量级。椭球膨胀法主要影响东西向线状工程的方向。

(4)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与经度的图形关系近似为水平直线的关系。在同纬度上, 几乎不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化。理论上分析, dx应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 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中央子午线西侧, 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实际上, 在同纬度上dx数值变化非常小, 最大差值不超过0.6mm (对应的纬度为20、70左右) 。

(5) 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与经度的图形关系近似为直线的关系。在中央子午线东侧, 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中央子午线西侧, 亦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

2.2 坐标变化分量dx, dy随H, Δa的变化规律

由计算数据绘制的图形如图6~8所示, 图6~8可以看出, 坐标变化分量dx, dy随大地高H的变化有如下规律性:

(1)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与大地高H的图形关系近似为水平直线的关系。理论上应该随大地高的增加而减小, 但实际上, 在同纬度上dx数值变化非常小, 最大差值不超过2.5mm (对应的纬度为30、60) 。

(2) 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与大地高H的图形关系近似为水平直线的关系。理论上应该dy随大地高的增加而减小, 但实际上, 在同纬度上dy数值几乎没有变化, 最大差值不超过0.1mm。

(3) 在同纬度上,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与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的变化非常小, 这就表明dx, dy几乎不受大地高的影响, 这个结论很有意义。在很多情况下, 尤其是坐标转换的过程中, 由于高程异常的精度较低, 不能获得精确的大地高, 导致不能得到精确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 但不管大地高的精度如何, 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高斯平面坐标。从而, 由地方坐标系的坐标换算到国家坐标系中时, 将换算点的大地高假定为零是可行的。也可以证明投影面高程的变化对坐标的平面近似变换的影响是很小的。同时说明改变了近似变换的基准点后.投影面的变化对控制点坐标值的影响依然十分微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这个结论。

点位移纵坐标分量dx, 点位移横坐标分量dy与大地高的图形关系为直线的关系。随大地高的增加而增大, 亦随大地高的减小而减小。

3 结语

(1) 本文只分析了椭球膨胀模型下高斯坐标的变化规律。事实上, 椭球平移模型, 椭球变形模型可以类似讨论, 限于篇幅, 本文不赘述。

(2) 本文导出的点位移变形公式 (13) 为研究分析椭球变动元素、参数对高斯坐标值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分析方法。

(3)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可以研究线状, 面状几何实体在椭球膨胀 (平移、变形) 前后的变形规律, 并可以分析比较膨胀、平移、变形三种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将另文研究。

摘要:从高斯坐标正算公式入手, 分别求得高斯坐标 (x, y) 关于大地坐标 (B, l) 的偏导数, 结合大地坐标微分公式及大地坐标的变化量, 导出椭球膨胀模型中, 长半径增大前后高斯坐标位移量的解析公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高斯坐标位移量 (dx, dy) 与各种参数 (B, l, H, Δa) 的关系。

关键词:椭球膨胀模型,投影变形,坐标系统,高斯坐标

参考文献

[1]施一民.现代大地控制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3.

[2]孔祥元, 梅是义.控制测量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

[3]李世安, 刘经南, 施闯.应用GPS建立区域独立坐标系中椭球变换的研究[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05 (8) .

[4]陈健, 晁定波.椭球大地测量学[M].测绘出版社, 1989 (6) .

海平面变化 篇2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在RFID系统中,所采用的天线主要分为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而标签天线是系统中最易变的部分,不同的环境和频率要求具有不同的特性参数天线,在日益注重小型化的天线领域,故其设计面临着小型化,轻质量,低损耗,低成本的现实要求。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频率无关天线,它的方向图,阻抗,幅频特性在很宽的频带内能保持不变,并且能在θ≤70°锥形范围内接近圆极化,是标签天线的极佳设计选择。

本文所提出的新的阻抗变换方式无需再额外增加巴仑来实现阻抗变换,从而不必占用额外多的空间来容纳电缆或者微带渐变巴仑,并且有较好的性能。

1 天线设计

1.1 设计目标

设计一款工作于860MHz~960MHz的平面等角螺旋天线,要求在此频段内实现圆极化特性,并且能保证天线尺寸在14cm×14cm范围的情况下实现S11<-15dB,最大增益≥5dB。

1.2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是一个完全由角度确定形状的天线,天线的外形可由极坐标表示。等角螺线为一平面曲线,它由下式确定

r=roeαφ

其中,r、φ分别为极坐标的矢径与幅角,r0为内半径,undefined为螺旋率,决定了螺旋线张开的快慢。随着螺旋圈数增加,矢径就增加系数e2πa。

对于双臂等角螺旋天线,等角螺旋天线的每一个臂都有一定的宽度,且都是由两条起始角相差为δ的等角螺旋线构成。天线一个臂的两个边缘可以由以下两式表示r1=roeaφ,r2=roea(φ-δ),第二条臂由下列两式确定r3=roea(φ-π),r4=roea(φ-π-δ),可以看到,一条臂旋转180°就可以得到另一条臂,天线设计图如图1所示[1]。

天线的形状由四个参量决定,臂长L,最小半径ro,张率a,螺旋线的角宽度δ。螺旋升角a决定螺旋率,参考文献指出a的取值应在[0.2,1.2],典型值为0.221,实际上a越小,天线缠绕越紧,尺寸越小,为达到所需性能,需要更长的臂长。从尺寸考虑,选a为0.133。

对于自补平面等角螺旋天线,臂宽因子δ=π/2,此时方向图对称性最好,但也并非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构置。事实上为了得到较好的轴比,需背离自补原则,故此处取为135°。

螺旋臂长L是指螺旋沿臂中心线的长度,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对于天线臂长L比波长短得多的频率而言,辐射场是线极化的,当频率增加,或者臂长增加,在与天线平面垂直的轴上,辐射场变成椭圆极化,甚至圆极化。换而言之,低频段的截止频率限定了L的取值下限。设计天线低频为860MHz,这里低频段截止频率设为800MHz, 故L≥λ800MHz=37.5cm。

旋转角度φ对应着旋转圈数,一般而言一圈半到三圈都可以。正是因为a取值较小,天线尺寸较小使得需要更多的圈数满足L≥λ800MHz的条件,也即a和圈数(或者说L参数)两者呈反增长关系。

采用一般阵子结构的平面螺旋天线在重量和结构方面不如用微带形式的平面螺旋天线优越,现在印制板设计和制作已经很成熟,采用印制板形式的平面螺旋天线在重量和携带性方面更占优势。印制天线的尺寸与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反比, 高εr的介质基板可用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但过高的介电常数会直接降低天线的辐射效率, 所以需要权衡选择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从制作成本和天线性能方面双向考虑,在设计中选用FR-4板,其介电常数为4.4。

平面螺旋天线的辐射是双定向边射式的,相对于天线平面两侧各有一个宽波瓣,且增益仅几个dBi。为了减小背瓣,得到单向辐射,并且增加增益,采用附加反射腔体。此反射腔体应置于距离天线平面λm/4处,此时天线向地面方向辐射的场经反射腔体反射,向Z轴正向辐射,由此两路辐射总相位差为2π,在天线上半平面,为叠加场,同相辐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波长应为介质中的波长,由FR-4板的介电常数计算可得反射腔与天线平面距离之间距离为5cm。

天线的中心馈电点处结构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带宽的上限频率,而低频段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天线的外围直径,也可以说是受限于臂长。因此在实际天线中中心部分宜用直的形状或者尖劈形状来终止,如图2所示。

经各个参数的调整,最后得到的S11参数图如图3中深色线所示,可以看到未能满足S11<-15dB的频段仍然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馈电的同轴线是非平衡传输线,而平面等焦角旋天线是平衡系统,直接馈电并未实现不平衡至平衡的转换,也未实现阻抗变换,导致天线的各项性能较差。

天线的输入阻抗取决于参数δ和a,以及馈端的间隔,随着频率增加,天线的输入阻抗很快收敛,对于L>λ的频率而言,输入阻抗较为固定。理论上,厚度为零的天线的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收敛到特性阻抗。在厚度为有限的情况下,由于不是均匀的传输线,因此就没有均匀的特性阻抗。但对于相当薄的天线,阻抗可以稳定在某个范围内。

仿真所得天线阻抗比188ohm低,因为实际天线的有限长度,实际天线的有限长度,有限厚度以及非理想馈电条件所致。

2 馈电方式

2.1 同轴馈电,小铜片实现阻抗变换

传统的平面等角螺旋天线馈电方式是用同轴电缆嵌进接地板或焊接在地板上,以完全平衡 的姿态 向天线馈电,但是这种馈电方式有一个缺陷,即需要在天线两臂之间留有足够大的间隙以容纳电缆[2,3]。而在体积较小的印制板天线系统中,如此馈电显然既难操作也不合适,因此引进新的馈电方法尤为必要。

中心馈电部分用标准的50欧姆同轴,同轴的内外导体各连接天线的一个臂。距离同轴内导体相连的天线臂往外辐射为135°的位置放置一小铜片,并且使得该铜片与天线臂平面成15°的倾斜角,构成电容加载,其目的是改善阻抗,使得天线的阻抗降到标准同轴线的50欧姆,实现了阻抗变换。

小铜片的位置仿真时选取了四个典型位置仿真,其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5可见,135°以及90°性能都较好,并且从图中直观得出的结论是90°的情况下,天线在整个所需频段内实现了较好的S11。而事实上,从优化轴比角度来看,选择135°是最适合的。

未加该铜片之前,天线双臂是对称的,加了该铜片形成电容后,整个天线变成不对称结构,但考虑到只需上半空间的辐射,故这里天线结构即便不平衡,对结果也没有很大影响。

铜片的大小经过优化得到最适合的大小为6.5mm×6.5mm,加上铜片之后仿真结果如图3中浅色线所示。对于未加铜片时的S11,可以看出效果明显变好,在整个频段内基本实现S11<-15dB。

由此,列出整个天线仿真的轴比以及增益图如图6所示。可见天线的轴比在θ=0°时轴比为1.92dB,而最大增益为9.2dB,除了轴比稍差之外,其余参数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2.2 实物天线测试结果对比

经由安捷伦的E8363C型号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与本设计相一致的实物天线图7(a)的S11测量图如图7(b)所示,其中深色线和浅色线分别为背板腔与天线平面距离为3.6cm与3.98cm时的S11。对比图3中的浅色图线和图7(b)的浅色图线,可以看到在860MHz~960MHz的范围内,两个基本吻合。

由此可见,在馈电附近采用小铜片进行阻抗变换的设计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3 结束语

提出一种新的平面等角螺旋天线的阻抗变换方式,采用HFSS仿真软件在对天线的各个参数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并且在860MHz~96MHz的工作频段上实现了S11<-215dB的性能。并且相对于一般阵子结构的平面等角螺旋天线,采用印制板形式的微带螺旋天线在重量和结构紧凑方面更加优越,从实物天线的性能测试中可见该种新的馈电方式的天线设计能在宽带范围内实现更好的性能,对于天线的实际生产来说更为实用可取。

参考文献

[1]Warren L Stutzman,Gary A Thiele.天线理论与设计[M].朱守正,安同一,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宋朝晖,邱景辉,等.一种平面等角螺旋天线及宽频带巴伦的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3,24(2).

海平面变化 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构图,层次变化

现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们通过巧妙的构思、绚丽的色彩、独特的表现形式,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时会发现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 其一定有一个合理并相对完整的构图和丰富的层次变化;不好的作品, 其画面中的图形、色彩以及文字等元素常常缺乏统一的布局和合理的安排, 不是过于紧凑、拥挤, 就是缺少呼应、画面零散, 各元素之间的配合显得单调、孤立, 缺少构图独特的形式美感, 给人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构图和丰富画面。这里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构图与层次变化。

经过仔细调研和总结, 我们大致把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形式分为两大类: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 (平面设计是指将不同的基本图形, 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它主要是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 描绘形象。所以, 笔者在这里所阐述的构图主要是介于二维空间。)

对称构图, 是构图的基础也是中国式构图的传统方式。在对称构图中, 视觉形象的各组成部分是对称安排的, 所有各部分可以沿中轴线划分为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可以认为对称构图是一种匀称状态, 对称构图总是表现出庄严, 肃穆, 和谐、静止、稳定、典雅、严峻、冷漠的感觉, 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有时对称构图也会显得刻板或者千篇一律。

不对称构图, 是指版面的所有组成部分或者是其中大多数的排列, 不能由一条中轴线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不对称构图所具有的视觉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 几乎与对称构图完全相反。不对称构图显得活泼和具有动感, 导致视觉的充分变化, 使视觉感受强烈而骚动, 能使人感到变化、延展、发展或活力。虽然叫不对称, 但是画面是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这里所说的均衡与之前所说的对称并不是对画面内容千篇一律平均分配, 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 但缺少变化, 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 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不对称构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构图形式是“三七律”, 它是指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在中国画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但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这种定律是可以被打破的, 本来艺术讲究的就是有法而无定法。因此, 不对称构图是一种适应很强、极富变化的构图方式。

一件平面设计作品有一个好的构图就犹如一座建筑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地基, 再往上添砖加瓦就会更得心应手了。好的构图加上有节奏的层次变化, 将是好的平面作品不可缺少的两部分。

我们再来谈谈层次变化, 所谓层次变化并不是指把各要素简单的堆砌在已经构好图的画面中, 而是通过一种规律把它和构图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把你的设计完美的诠释和表达出来。只有更好的理解层次与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加以利用。我把层次变化分为以下几方面

1. 色彩的层次变化:是指图像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面积之间相对比相呼应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1) 色相在层次变化中的表现。在色相的处理上, 不同的色彩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比如, 红色给人以热情、奔放、革命、向前等;蓝色给人以冷静、稳重、冷、向后、缩小等感觉。如果将各种不同的色彩放在一个画面上, 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层次。在平面设计中, 如果我们想很好地利用它, 让该突出的部分突出, 该减弱的部分减弱, 那么就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色彩感觉来进行处理, 以达到画面所需要的效果。不同色相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产生不同的色彩层次。暖色与冷色或是不同色相的暖色或是不同色相的冷色之间的搭配都将会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层次变化, 也会给人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说, 对比色配置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跳跃, 而邻近色匹配则会产生柔和, 平静的感觉。

(2) 明度在层次变化中的表现。在色彩的明度处理方面, 对于一件平面设计作品来说, 明度对比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设计时除了考虑色彩的感情外, 还必须认真考虑配色中的黑、白、灰的层次感。这就是色彩配置的明度关系。不同明度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时将产生变化万千的层次感。白色在色彩中的明度最高, 黑色最低, 如果将它们配置在一起则会形成强烈对比的层次。而将红色和橙色明度比较接近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时, 其层次感相对较弱。

(3) 纯度在层次变化中的表现。当色彩纯度高的色彩与纯度低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时, 纯度高的色彩更鲜艳而纯度低的色彩则更暗浊。那么, 纯度高的色彩就会有一种向前的倾向, 而暗浊的色彩则会有退后之感, 这样, 色彩层次很分明。当然在考虑用色彩的纯度来达到设计的层次要求时, 自然要将色彩的色相、明度考虑进去。不管用哪种色彩, 如何配置, 色相、明度、纯度是很难分开的, 也不能孤立的。

(, 4) 色彩面积在层次变化中的表现。我们在对一件设计作品构图时, 必然要认真考虑各部分的位置、大小。这就牵涉到色彩面积的筛选。为了达到一个统一和谐的色调, 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调, 并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 即较大的面积, 而其它色彩自然占较小面积。这样做, 不但可以保持其主色调, 而且还会产生对比层次, 使画面既统一又有变化。

2. 文字的层次变化。

不同大小、不同字体的文字处理得好, 也会产生出变化万千的层次效果。我国的汉字, 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表现力。几千年来形成的正、行、草、隶、篆等各种书法艺术和宋、楷、黑等各种美术化的印刷字体, 特别是电子、电脑照排发展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字体, 为书籍封面设计中文字的各种变化、组合表现“层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 空间尺度的层次变化。

平面设计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表现的, 但其中经常会出现立体空间感, 这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 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例如, 比利时的设计大师保罗·易宝, 他设计出来的标志虽然是简单的图形, 但总是有着很强烈的图形化因素和强烈的识别性和空间感。在他的标志设计里面, 我们可以看出来他对二维到三维空间的神奇转换, 他设计的立体标志往往能够脱开平面的禁锢, 达到更加完美的三维空间效果。

4. 时间顺序的层次变化。

在特定的平面设计中, 各要素具有时间的属性, 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长短来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层次变化。

只有运用好各要素的层次变化才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 主次分明, 主题突出, 赏心悦目。

海平面变化 篇4

一、实施产业化、集团化战略

在经济学领域, “产业”通常是指在开展特定经济活动的行业性经济组织实体。按照国内外比较通行的费舍尔·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媒体产业被划分为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的子产业, 它一般是指围绕节目 (信息) 的生产经营和播出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以特殊的价值交换形式向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群在统一市场上相互关系的集合。平面媒体经营产业化从宏观上来说, 就是把媒体产业看做整个市场中的一员, 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从微观上来说:就是以媒体集团作为经营运作的个体单位, 把利益最大化作为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提倡媒体整合, 大营销策略。

平面媒体的运营必须树立媒体大融合的局面, 要从各个编辑部门开始集思广益, 协调一致共同参与到媒体产品的策划、设计、产出和销售的过程中来, 换句话说就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优化配置整合出最具实用价值的运营策略, 使其传统平面传媒在网络时代寻找到更好的途径进行技术和资源的缝隙链接, 做到产品从产出到服务的全程改革与创新, 尽可能增值, 升值。真正实现一种媒体大综合的整合营销, 即:打破采编、广告、发行部门之间的长期壁垒, 加强协调合作, 加强协调配合, 共同创造平面传媒的增值空间;实施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产业化链接, 实施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印刷等领域的大范围大营销战略, 提供强而有力的复合型服务。例如: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美国甘乃特公司, 在经营模式上自有其一套无往不胜的策略, 它向其子系统下达年度盈利目标, 明确到每个部门, 并形成部门管理规范, 达不到指标者予以处分。其严格性和严谨管理规范, 使其成为拥有88家报纸、23个周刊、17家广播电台的庞大的传媒集团, 资产运行总额达140亿美元以上。与其说适者生存, 不如说大者生存, 可见产业化、集团化模式的构建功不可没。

虽然我国在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 提出媒体发展可以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也提出要“在现有39家试点报业集团基础上, 横向发展一批跨地区、跨媒体、立足传媒业、面向大众化产业的多元混业经营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 (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摘要) 》, 《中国报业》, 2006年第8期。) 但是我国平面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产业化链接程度还是十分欠缺, 未来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 这除去平面媒体本身运营模式的不完善, 还体现在我国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因素。这一点下文会详细论述。

二、参与媒体资本运营, 拓展融资渠道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 媒体和其他企业一样是完全依赖于政府指令运作, 成为党和政府言语集结地和所谓的“喉舌”。其本身并不存在经营问题, 国家是其全部财力的承担者, 政府是其利益先行者。改革开放以来媒体经济和市场经济交相呼应的氛围内, 国内媒体开始意识到经营、融资的重要性。在经济效益驱使作用下, 价格战越演越烈, 中国媒介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恶性竞争阶段。我们不停地强调整合运作, 优化配置媒体资源, 却在条块分割的旧体制下背道而驰, 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和产业化更像是在拉郎配, 均贫富。如果我们的平面媒体仅仅依靠自身的产业运营和生产运营, 在短时间内想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是不可能的。为此中国平面传媒必须有效地扩展媒体融资渠道, 积极参与资本运营, 才能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投资和兼并中取得一席之地, 有所作为。

而所谓资本运营, 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 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还包括横向型资本扩张、纵向型资本扩张、混合型资本扩张;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包括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份回购。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本的集中和积累, 这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 平面媒体也不例外。而多年来我国的平面媒体一直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调控, 不能优化内部管理, 内耗过大, 经济效益并不十分看好。也就是说, 中国平面媒体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尊重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按着资本运营的自然属性运行资本才不会出现平面媒体市场的貌合神离, 资本就会自然地向那些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的媒体产业和媒体产品集中, 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求得自身的生存之道。例如2007年11月15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粤传媒在深圳上市就是这种资本运营模式。即:采取的是上市企业与主报及旗下刊物采编部门剥离的方式, 较好地实现了在报业经营上市后, 具有宣传功能的舆论引导不被剥离和消弱的问题。除此以外, 还有《成都商报》控股博瑞集团、《中国计算机报》控股赛迪传媒等间接的上市模式, 都为我国平面媒体参与资本运营、拓展融资渠道, 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总之, 资本运营对于网络时代下中国的平面传媒来说十分重要, 它可以提高平面媒体的运营效益、迅速扩大媒体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资本运营的结果同媒体产业化所追求的目标是殊途同归的, 它不但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还可以为新闻事业提供更为强大的物质支持。

三、开发平面传媒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品牌对于平面传媒来说是开拓市场、吸引读者、培养读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 也是现今生存于网络化浪潮中的竞争法宝。观察现在的平面媒体的格局, 特别是报业的发展过程中, 同质化的问题越演越烈。在160多种的经济类报纸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栏目、内容、版面编排上的雷同和复制, 一种商品如果出现大量的替代品, 那么它的价格就会随之下降, 卖出的数量便会正比例上升, 这是经济学原理中不可避讳的简单易懂的道理, 正因如此, 国内平面媒体, 开始大打价格战, 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成功的营销策略并不仅仅依赖于价格的低层次竞争, 而是更多的区别于差异化。而实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便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同企业一样, 平面传媒的品牌打造依靠于媒体产品的素质, 而平面传媒的品牌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 就报纸而言, 若要打造其品牌核心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追求高品质的新闻, 即体现权威性、前瞻性、实用性、新闻性新闻信息的集合, 即从内容出发打造平面媒体的品牌竞争力。例如:《纽约时报》的成功原因就在于其坚持它独有的办报理念, 《华尔街日报》的“街头巷语”专栏, 《金融时报》的“隆巴地大街”专栏, 《时代周刊》中的“年度风云人物”, 《美国新闻与世界》评选的“美国大学排行榜”等等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但说明了平面媒介中内容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他们透着一种精神价值, 而这种精神价值和核心理念便是吸引读者忠诚度的关键所在, 换而言之, 提高平面媒体产品的品牌价值可以强化和凝聚受众深层的选择和指向, 因此品牌增值也是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方式, 所谓品牌增值是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美誉度、忠诚度, 这也就是当前平面传媒增值的方向。

然而真正地谈到平面传媒的品牌竞争还要承认“大者生存”的体制环境, 因此要想真正地在品牌核心竞争力中挖掘到经济利益, 更为重要的是做好平面媒体的优势聚集和相互链接,

这种模式仍然来自媒体大融合的战略思想和必然趋势, 不可违背, 前途无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各大媒介的特点、优势优化内容布局, 寻找差异化实现错位竞争, 聚集品牌优势。例如在国内, 党报往往是各大媒体集团的龙头, 它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具有天然优势, 以党报优势组合成的品牌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和优势, 利用其美誉度和认知度就可以纵向链接广告、企业、中介机构、兄弟媒体等机构的合作, 从而发挥其专业的报刊优势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益。目前多媒体互动发展是平面媒体品牌延伸的一个重要方式, 也是当今社会传媒、娱乐、因特网、金融资本、影视相互渗透、交融影响的产物。

四、体制结构调整

前文已经稍作阐述我国平面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产业化链接程度欠缺的原因中有不可排除的体制结构因素, 兹进行进一步论述。长期以来我国平面媒体按照国家的党政系统组织进行综合管理, 即所谓“归口管理”。为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刘波曾说:“各个主管部门的组织范围和管辖权限把报刊分割成相互封闭的庞杂的条条块块, 任何两个报刊社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必须得到他们各自主管上级的批准才能进行。任何跨地区、跨部门、跨组织系统的行为, 都是对主管单位管辖权的侵犯, 此所谓:‘卧榻之旁, 岂容他人鼾睡’。”让平面媒体由传统机制转换按照市场规律和平面媒体自身规律实现机构调整, 是我国平面媒体市场的强烈呼唤。处于网络时代的浪潮之中平面媒体已经无路可退, 唯有向前, 改革体制, 进行结构调整, 才能看到前途的光明。而处于思维定势中的主管部门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根据平面媒体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展规律, 从世界的大格局出发, 严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制定符合现状可行可用的政策方针, 这可以说是结构调整战略中致命的一环。

同时存在于网络时代中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产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平面传媒不得不针对这两个重要问题提高警惕。我国新闻的法律法规是相对滞后的, 这是影响平面媒体结构调整迎接新世纪嬗变的又一障碍, 例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拿来放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就多有不符, 其中的许多“不准”:不准异地办报, 不准搞地方版等等, 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报刊的细微琐事都要经过上级的批准, 连报纸期刊增期这样的小事都要经过上级的批准, 不然就是违规, 这严重束缚了我国平面媒体的发展, 所以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 制定符合平面媒体环境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2005年9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对《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全新的修订, 推出了报刊的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 改变了报刊的“生不了, 死不了“的尴尬局面, 而这两个制度的全面修订的意义在于建立起一系列宏观管理制度后, 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来对报刊业进行调控管理。而对于在网络浪潮中徘徊不定的媒介产权问题更是值得思考。笔者认为若想在产权问题上明晰你我, 就要放掉政策的高压包袱, 明确平面媒体的本质属性, 从资源配置生存的大局谋略, 做好平面媒体职能分工, 最后准确定位平面媒体产业归属

参考文献

[1]宋晖、赵曙光:《甘乃特公司:百年传媒的稳健扩张》《新华日报》[J], 2004年5月20日

[2]陈昌风:《纽约时报公司经营模式探析》, 《国际新闻界》[J], 2003年第6期

[3]徐世平:《“蜕皮时代”:媒体集团的价值取向》, 《新闻记者》[J], 2003年第9期

[4]何宗就:《以网络技术为主导全面提升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J], CCBN2002主题报告

海平面变化 篇5

11G101系列图集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包括《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 3本。其中, 11G101-1替代03G101-1、04G101-4;11G101-2替代03G101-2;11G101-3替代04G101-3、08G101-5、06G101-6。11G101系列平法图集 (以下简称新图集) 较03G101系列图集 (以下简称老图集) 有较大变化。由于老图集已经深入人心, 加之新图集是在老图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对比新老图集的区别, 更加有利于理解运用新图集, 我们特将两套图集的主要区别汇总, 供大家学习参考。

2 适用范围与编制依据的变化

新图集在适用范围上较老图集有以下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 (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 、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 (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 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分梁板式和平板式) 、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分梁板式和平板式) 、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几大部分。

老图集以2002版《混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新图集以2010版《混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老图集共6本, 新图集共3本。

3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

0 3 G101直接规定具体锚固值La和Lae, 直接查表即可。

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4 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

1) 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1种间距, 新图集需要标注2种间距, 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2)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 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 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3) 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构件AL, 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

4) 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 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5) 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13种, 新图集共11种, 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6) 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 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7) 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是从纵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保护层, 是从箍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8) 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 新图集分别表示, 且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 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 mm, 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9) 墙上柱锚固, 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 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150 mm。

10) 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 老图集弯折入200 mm, 新图集弯折总长12d (Lae、La) 。

11) 小墙肢概念, 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 新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

12) 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新图集增加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13) 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老图集弯折15 d, 新图集弯折10 d。

14)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交错搭接, 老图集外墙转角处为1.2Lae, 其他位置为Lle, 新图集统一为1.2Lae。

5 保护层变化

03G101保护层是从纵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11G101保护层是从箍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6 钢筋种类变化

1 1 G101图集取消了原规范中的Q235热轧光圆钢筋, 新增热轧光面钢筋Q335;

同时新增了屈服强度为500的钢筋类型;以后不再有一级钢、二级钢等说法, 直接用HRB335表示。

参考文献

[1]段丽萍, 郝俊.建筑结构平面表示法解读与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海平面变化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于2011—2012年对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邻近海域进行了春(2012年4月)、夏(2012年7月)、秋(2011年10月)、冬(2012年12月)4个航次的海洋科学调查,整个青堆子湾布设31个站位,其中养殖池塘5条断面,共15个站位;临近海域4条断面,共16个站位。每个站位均使用2 500 mL有机玻璃采水器采样,只采集表层水样。同时,使用YSI多功能水质分析仪获得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等海水质量参数。

水样采集后,量取一定体积(视颗粒物的含量而定)的水样,立即用AP-01P型真空泵、聚砜过滤漏斗和直径25 mm的玻璃纤维滤膜(Whatman GF/F,预先在马弗炉中于450℃灼烧6 h,除去有机质)减压过滤,过滤样品置于-20℃冰箱冷冻保存至分析,以防止由于微生物活动而造成有机质的分解。每个站位的样品做4个滤膜平行样品,取其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以减少误差。

1.2 分析方法

分析在实验室中完成,样品处理按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的方法进行。首先将滤膜样品低温解冻并干燥至恒重,用精度为0.01 mg的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带悬浮颗粒物的滤膜,得到其总重量,减去空白滤膜的重量,即为总悬浮颗粒物(TPM)的重量,结合过滤水样体积,计算出水样中TPM的浓度。然后将干燥后的滤膜样品在马弗炉中于450℃灼烧6 h,冷却至室温后称重。根据空白滤膜重、样品滤膜烘干重、灼烧减重及过滤水样体积,计算出水样中有机悬浮颗粒物(POM)的浓度。每个样品测定2个平行样,取其平均值。POM与TPM的浓度比值即为POM百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TPM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

养殖池塘四季TPM浓度波动范围为3.37~44.12 mg/L,平均为15.06 mg/L。春季养殖池塘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17.15 mg/L,变化范围为6.80~44.12 mg/L;夏季养殖池塘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14.05 mg/L,变化范围为3.37~28.53 mg/L;秋季养殖池塘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14.72 mg/L,变化范围为4.25~34.32 mg/L;冬季养殖池塘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14.31 mg/L,变化范围为7.77~23.37 mg/L。养殖池塘表层水体中TPM浓度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各站位浓度差异较小(图1)。

临近海域四季TPM浓度波动范围为4.06~209.00 mg/L,平均为58.46 mg/L。春季临近海域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23.60 mg/L,变化范围为15.44~55.93 mg/L;夏季临近海域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43.34 mg/L,变化范围为4.06~155.40 mg/L;秋季临近海域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57.84 mg/L,变化范围为44.80~79.92 mg/L;冬季临近海域各站位TPM浓度的平均值为109.04 mg/L,变化范围为41.33~209.00 mg/L。临近海域四季TPM浓度变化较明显,从春季开始TPM浓度逐渐升高,冬季达到最高(图1)。整体而言,春季光照增强,表层水体逐渐升温形成层化现象,悬浮颗粒沉降,表层TPM浓度较冬季迅速降低。夏季表层水温升高导致层化加剧,但由于夏季青堆子湾沿海河流径流量达到全年最大,受大量陆源输入影响,夏季表层水体TPM浓度高于春季。秋、冬季表层水体逐渐降温,但青堆子湾风浪较大,受此影响,水体混合加剧,底层颗粒物发生再悬浮现象,使得表层水体TPM浓度升高,特别是冬季,TPM浓度达到全年最高,与崔倩芳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临近海域夏、冬季各站位TPM浓度差异较大(图1)。夏季,入海河流对河口区海水作用较强,对远离河口海域作用较弱,导致各站浓度差异明显,表现为近河口区浓度较其他区域高。冬季,在强风作用下,海湾表底层海水垂直混合均匀,而临近海域近岸站位TPM浓度明显高于远岸站位,初步分析,可能是受养殖活动影响所致。

从图1可以看出,除春季外,其他各季TPM浓度2个区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临近海域远高于养殖池塘。这是由于养殖池塘内表层水体不受潮汐等因素影响,全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全年TPM浓度变化不大,而临近海域TPM浓度由于受诸多外部因素作用而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升高,导致2个区域TPM浓度差变大,尤以冬季最为明显。说明围塘养殖活动对海水TPM分布影响较大。

2.2 POM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

养殖池塘四季POM浓度波动范围为0.22~7.73 mg/L,全年平均为1.52 mg/L。春季养殖池塘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1.31 mg/L,变化范围为0.33~3.73 mg/L;夏季养殖池塘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2.32 mg/L,变化范围为1.35~3.78 mg/L;秋季养殖池塘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1.98 mg/L,变化范围为0.62~7.73 mg/L;冬季养殖池塘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0.45 mg/L,变化范围为0.22~0.83 mg/L。秋季与春、夏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与其他各季差异显著(P<0.05)。夏秋季POM浓度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图2)。养殖池塘的POM浓度受温度、光照等水文条件(表1)影响外,同时受投饵等因素影响较大。

临近海域四季POM浓度波动范围为0.35~16.44 mg/L,全年平均为4.09 mg/L。春季临近海域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0.78 mg/L,变化范围为0.37~1.22 mg/L;夏季临近海域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2.73 mg/L,变化范围为1.22~6.86 mg/L;秋季临近海域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12.08 mg/L,变化范围为8.80~16.44 mg/L;冬季临近海域各站位POM浓度的平均值为0.89 mg/L,变化范围为0.35~2.22 mg/L。各季POM浓度变化明显(图2)。夏季沿海河流给青堆子湾海区带来大量营养盐,导致浮游植物旺发,表层水体POM浓度显著升高[3]。秋季,临近海域表层水体POM浓度达到全年最高(图2),且远高于其他季节。沿海河流径流量大幅减小,在季风作用下,水体再悬浮加剧,近岸水体浑浊度增大,受光限制作用,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POM浓度很高可能受池塘养殖活动影响较大,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秋季,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的POM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春、冬季2个区差异显著(P<0.05),夏季2个区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受水温低、光照弱的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导致POM浓度整体相对较低。

2.3 POM百分含量时空变化

青堆子湾养殖池塘和临近海域表层水体POM占TPM百分含量时空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养殖池塘表层海水POM百分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较少,冬季最低。临近海域表层海水POM百分含量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较少,冬季最低。除秋季外,其他各季POM百分含量均为养殖池塘高于临近海域。养殖池塘POM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因此POM百分含量可以反映浮游植物的贡献大小。夏季,温度较高(表1),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加上部分饵料残渣悬浮于表层水体,使养殖池塘表层水体POM百分含量较高。秋季,临近海域叶绿素浓度较高(表1),受含丰富营养盐底层水体和颗粒物再悬浮影响,可能同时受池塘养殖活动影响,使临近海域POM百分含量升高。冬季,2个区域POM百分含量均快速下降(图3)。

3 结论与讨论

养殖池塘TPM浓度全年范围为3.37~44.12 mg/L,平均为15.06 mg/L。临近海域TPM浓度全年变化范围为4.06~209.00 mg/L,平均为58.46 mg/L。青堆子湾养殖池塘表层水体TPM浓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临近海域TPM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较低,春季最低,季节变化显著。除春季外,其他各季TPM浓度临近海域均远高于养殖池塘,可能因临近海域TPM浓度受外部因素作用较大所致。

养殖池塘POM浓度全年范围为0.22~7.73 mg/L,平均为1.52 mg/L。临近海域POM浓度四季变化范围为0.35~16.44 mg/L,平均为4.09 mg/L。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POM浓度季节变化显著。养殖池塘POM浓度在夏、秋季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临近海域POM浓度在秋季最高并远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次之,春、冬季较低。临近海域秋季POM浓度可能受池塘养殖活动影响较大,其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POM占TPM百分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养殖池塘POM占TPM百分比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临近海域POM占TPM百分比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夏季,高温和饵料残渣可能是导致养殖池塘表层水体POM百分含量较高的原因。秋季,水体、颗粒物再悬浮与池塘养殖活动等综合作用使临近海域POM百分含量快速上升并高于养殖池塘。

摘要: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31个站位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表层海水采集工作,根据其总悬浮颗粒物(TPM)与有机颗粒悬浮物(POM)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数据,分析2个区域TPM与POM的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池塘TPM浓度全年范围为3.37-44.12 mg/L,平均为15.06 mg/L。邻近海域TPM浓度全年范围为4.06-209.00 mg/L,平均为58.46 mg/L。各季TPM浓度邻近海域均高于养殖池塘。养殖池塘POM浓度全年范围为0.22-7.73 mg/L,平均为1.52 mg/L。临近海域POM浓度全年范围为0.35-16.44 mg/L,平均为4.09 mg/L。养殖池塘与邻近海域POM百分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平面分布,季节变化,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临近海域

参考文献

[1]胡利民,邓声贵,郭志刚,等.夏季渤海湾及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与物源分析[J].环境科学,2009,30(1):39-46.

[2]匡世焕,方建光,孙慧玲,等.桑沟湾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J].海洋水产研究,1996,17(2):60-67.

[3]崔倩芳,潘德炉,白雁,等.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有机与无机悬浮体的季节分布特征[J].海洋学研究,2012,30(4):55-64.

[4]吴加学,张叔英,任来法.长江河口北槽抛泥作业状态下的悬沙浓度分布与扩散过程[J].海洋与湖沼,2003,34(1):83-92.

[5]李道季,李军,陈吉余,等.长江河口悬浮颗粒物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0,31(3):295-301.

[6]翟世奎,张怀静,范德江.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5):693-699.

上一篇:独特文化下一篇:创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