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平面理论

2024-06-26

三个平面理论(精选6篇)

三个平面理论 篇1

一、“三个平面”理论

(一) 产生背景

“三个平面”理论的产生有着充分的历史背景:随着国际上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等研究理论的产生、发展与运用, 语法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语法研究, 这一切为“三个平面”理论的产生做出了必要准备。

(二) 理论内涵

“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法研究具有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三个层面。

1. 句法平面

“句法平面指显层结构 (或“表层结构”) , 是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研究句中词语与词语 (即符号与符号) 之间的关系。”[1]

2. 语义平面

“语义平面指隐层结构 (或“深层结构”) , 是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研究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 (符号与内容) 之间的关系。”[2]

3. 语用平面

“语用平面, 是对句子进行语用分析。句中词语与使用者 (符号与人) 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研究语用, 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进行交际。”[3]

“‘三个平面’理论的精髓要求在语法研究中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即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 又相互兼顾地结合起来。”[4]句法平面是语法研究的基础, 语义平面是基础的深层解释, 二者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是静态的;而语用平面则是动态的, 是语法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体现和应用。三个平面相互区别, 又彼此依赖、彼此联系。

(三) 理论价值

“三个平面”理论研究有助于汉语语法理论的发展, 它解决了许多汉语语法研究中长期存在分歧的问题。通过对三个平面的区分, 人们在研究时可以寻找语法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哪个平面。而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研究, 更是为许多语法现象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二、汉语的歧义现象

(一) 歧义的内涵

汉语的歧义研究始于赵元任。他由英语歧义的例子:“The chicken is ready to eat.”可以转化为“Somebody is ready to eat chicken.”或者“The chicken is ready to eat something.”提出了最早的汉语歧义结构的例子:“鸡不吃了”。

时至今日, 学界关于歧义研究的理论日渐成熟。一般认为,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受话者对一个外部形式相同的短语或句子 (即包含的词或词的义项不变、词的排列顺序不变) 具有几种不同但却合理的解释, 这种现象即为歧义现象。

(二) 歧义的类型

“歧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语体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歧义;根据语法单位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短语歧义和句子歧义;如果根据语法的不同平面来区分, 可以分为句法平面的歧义、语义平面的歧义和语用平面的歧义三大类。”[5]这里, 我们采用“三个平面”理论来对歧义现象进行类型划分:

1. 句法平面的歧义

(1) 因划分层次不同产生歧义。如:“你说不过我也得说。”可理解为:

A.你说/不过我也得说;B.你说不过我/也得说。

(2) 因词的功能类型不同产生歧义。如:“自行车没有锁。”可理解为:

A.自行车没有车锁 (名词) ;B.自行车没有锁上 (动词) 。

(3) 因组合搭配不同产生歧义。如:“张三和李四的朋友。”可理解为:

A.张三和李四 (共同) 的/朋友;B.张三/和李四 (个人) 的朋友。

(4) 因结构关系不同产生歧义。如:“爱护人民的军队。”可理解为:

A.爱护/人民的军队——动宾结构;B.爱护人民的/军队——偏正结构。

2. 语义平面的歧义

(1) 因施受关系不明产生歧义。如:“援助的是中国。”可理解为:

A.援助别人的是中国 (施事) ;B.接受援助的是中国 (受事) 。

(2) 因领属关系不明产生歧义。如:“鲁迅先生的书。”可理解为:

A.鲁迅先生写的书;B.鲁迅先生收藏的书。

(3) 因语义指向不明产生歧义。如:“十天就复习完一本书。”可理解为:

A.“就”指向“十天”, 复习得快;B.“就”指向“一本书”, 复习得慢。

(4) 因指代不明产生歧义。如:“对于这个观点, 有人曾提出批评, 我认为这是对的。”

A.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B.我认为有人批评这个观点是对的。

3. 语用平面的歧义

“有时候一个语句可以用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 于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理解 (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 , 就产生了语境歧义。”[6]这里所说的“语境歧义”, 指的就是“语用歧义”。

(1) 因语境因素不同产生歧义。如:“我去上课。”

A.我 (老师) 去 (给学生) 讲课;B.我 (学生) 去听 (老师讲) 课。

(2) 因语气表达不同产生歧义。如:“你可真行!”

A. (褒扬的语气) 表达对受话人的赞美;B. (轻蔑的语气) 表达对受话人的讽刺。

所以, 在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中, 由于说话人的不同或者说话人说话的重音、焦点、语气等方面的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三) 歧义的避免

在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书面语的使用还是普通的话语交际都会出现歧义现象, 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话语表达的能力和趣味性, 但消极的歧义现象也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和交际的顺利进行, 因此, 我们要尽量避免无意歧义带来的不良影响。

摘要:歧义现象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它反映了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作为指导, 来分析和探讨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关键词:“三个平面”理论,现代汉语,歧义现象

注释

1[1]许小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6)

2[2]许小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6)

3[3]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85 (2)

4[4]吴文婧.三个平面理论和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8

5[5]范晓, 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254

6[6]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 1985 (5)

三个平面理论 篇2

关键词:具有 表意属性 语法功能 语用特征

“具有”“有”“有着”在现代汉语中总是互相解释,如将“具有”解释为“有(多用于抽象事物)”;“有着”解释为“存在着,具有”。正因它们的相关性,有多篇讨论其差别的文章,如:陈世礼、占梅花在《“有”和“具有”用法区别》中从语用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别进行了描述;刘贤俊在《“有着”和“具有”》一文中,从节律和分布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然而,针对动词“具有”的相关研究却不多。本文将从语义、语法、语用的角度对“具有”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具有”的语义分析

(一)“具有”表本质属性的包含义

事物具有恒久性、静止性、凝聚性和稳定性等特征。本文将通过对“有着”和“具有”的比较来更清楚地阐释“具有”表事物本质属性的含义。试比较以下几个例句:

A组:

(1)随着人们对动植物外部形态认识的逐步深化,到春秋战国时产生了[具有](有着)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分类法。(《中国古代文化史(三)》)

(2)1910年由民间说唱形式过渡到舞台戏剧,产生了评剧,它[具有](有着)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3)太空的电波讯号是宇宙天体本身发射出来的一种射线。这种宇宙射线[具有](有着)极高的能量,它的辐射粒子的速度接近于光速。(《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B组:

(4)发现星辰能标定方位,于是把一些想象加到了神秘的星辰身上,使之[具有](?有着)了社会属性,从而完成了星辰神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是从周代开始,至汉代完成,道教又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从此,星辰[具有](?有着)了主宰人类功名利禄、福祸寿夭等神性,并得到民间广泛的信仰。(《中国古代文化史(三)》)

(5)真正制止核讹诈,就必须有自己的真正核威慑力量。在当时,要真正[具有](?有着)核威慑力量,核弹就必须能装在导弹上,否则是不行的。(《周恩来传》)

(6)这位领导对于成名已久的王治郅所[具有](?有着)的出色篮球天赋极为欣赏,向我们详尽描述。(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现将“具有”的前半部分称之为“N1”,后半部分称之为“N2”。在A组例句中,“具有”和“有着”可以互换,即都表示某物(N1)具有某种特点或作用等。而在B组例句中,“具有”和“有着”不可互换,因为例(4)~(6)使用“具有”体现了事物本质中的恒久性、稳定性及确指性,而“有着”则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二)“具有”表事物的抽象属性义

为了证明“具有”在句中大都表示事物的抽象属性义,笔者在CCL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1000个带有“具有”一词的句子。其中67.8%的句子,“具有”的后半部分接如“XX观念性”“ XX决定性”“重大意义”等带有抽象属性义的词。例如:

(7)大洋洲里的动植物,[具有]许多其他大陆所没有的特点。(《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8)他,有着[具有]江湖气质的“黑狗”,在失去了两根手指、经历了许多变故以后,终于找到了毕尔的踪迹,他心里交织着复仇的欢喜和莫名的恐怖。(巴金《家》)

(9)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来“看”东西的。然而大自然是奇异的,尽管蝙蝠[具有]高超的辨声能力,但是有些昆虫,如夜蛾仍然能逃避它的追捕。夜蛾依靠胸腹间的一种奇妙“耳朵”——鼓膜器,能在30米外“听”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并且迅速作出判断而从容逃走。如果把蝙蝠称为“活雷达”的话,那么夜蛾[具有]高超的“反雷达”装置。(《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从例(7)~(9)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的前部分主体无论是表某人或某物,其后半部分所接的词大都是抽象的。

二、“具有”的语法分析

(一)“具有”对于“N1”的选择要求

一般来说,“具有”的前半部分(N1)可以出现代词、普通名词或介词结构,而不能出现处所词和方位词。例如:

(10)根是植物的命脉,它[具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的功能。(《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1)抗体[具有]抑制和杀灭病原菌的功能,这便是人体内的免疫作用。(《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2)“巴尔沙”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筏子”,用轻木做筏子[具有]特别大的浮力,可载运更多的东西。(《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二)“具有”对于“N2”的选择要求

“具有”的后半部分(N2)的定语可有可无,但在“N2”存在定语时,定语不可以是时间词或数量词;再者,“N2”的中心语一般只能为抽象意义的词语。例如:

(13)在当前战略形势下,维护《反导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政府白皮书》)

(14)由于时代潮流的影响,这些宗教都[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三)特殊句式中的“具有”

1.“不”+“具有”

否定词“不”与“具有”连用,表否定。例如:

(15)不成文法是指不经过通常的立法程序成立的,不[具有]成文法那种文字表现形式的法律,如习惯法。(《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6)出口渠道不畅,主要由运输公司代理,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外贸经营权,海外营销网络也未真正形成,租售范围主要局限于华人。(《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所”+“具有”

(17)尽管谁输谁赢还没有论个明白,但这一协定对两国以及亚洲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不容忽视。(《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8)“我们更加感受到他对世界、对中国、对香港的发展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眼光。”郑耀棠说。(《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使”+“具有”

(19)“中国文化年”为胡锦涛访问法国做了铺垫,使两国元首级外交[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4.将然“具有”句

指以说话时间为参照,所设标准还没有实现。例如:

(20)第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三、“具有”的语用分析

(一)“具有”句的信息焦点

为了方便探讨,我们将“具有”句中的“N2”进一步分析成为“(M)+O”(其中“M”表示抽象属性前的修饰定语,“O”表示包含的抽象属性本身,即“N2”中的中心词)。例如:

(21)她们年龄在20~30岁之间,长得美丽、聪明,[具有]天生的悟性和灵性,似乎生来就是个艺术家。(《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2)水獭两个鼻孔[具有]盖子的作用,可以开关,使气体自由进出,又不至于呛水。(《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3)目前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几十种,据毒性试验,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甚至致癌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4)冬青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有]抗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从以上例句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句中的信息焦点可以在“M”上,如例(21)中的“天生的”和例(22)句中的“盖子”;但更多的则是在“O”上,如例(23)、例(24)。

(二)“具有”的陈述性、动态性和庄重性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具有”一般表示陈述性,多用于说明事物的性质、功能等。例如:

(25)“巴尔沙”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筏子”,用轻木做筏子[具有]特别大的浮力,可载运更多的东西。(《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6)人体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体内的脏器也都是立体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从表达角度上来看,“具有”还可从动态的角度来反映人或事物包含某一属性的动态过程。例如:

(27)我也相信,我们将很快[具有]能力去识别许多影响行为的基因。(威尔逊《论人的天性》)

在例(27)中,“具有”不在于说明“我们”含有“识别许多影响行为的基因”的“能力”这一静态属性,而在于表明“我们”含有这一属性的动态过程。

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具有”比其他表示“有”这一属性的词语更加庄重、严肃、典雅。因此,在涉及较为严肃的话题时,多用“具有”。例如:

(28)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法律资格。一个人[具有]某一国籍,就意味着享受和承担这个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9)国际法院受理联合国会员国和[具有]某些条件的非会员国提出的诉讼。(《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30)如果我成为NBA的第一个在国外出生、学习蓝球的选秀状元,将[具有]历史意义。(《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四、结语

本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动词“具有”进行研究。首先,语义方面论证得知:“具有”可表事物本质属性的包含义,还可表事物的抽象属性义;其次,在语法方面,“具有”的前半部分可以出现代词、普通名词或介词结构;后半部分的定语可有可无,以及在特殊句式中“具有”的表现形式;最后,在语用方面,“具有”句的信息焦点多集中在“N2”中的中心词上,在表达方面,“具有”句具有陈述性、动态性和庄重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世礼,占梅花.“有”和“具有”用法区别[J].文学教育,

2007,(12).

[2]董秀芳.论“X 着”的词汇化[A].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

[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戴耀晶.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

研究,1991,(2).

[4]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刘贤俊.“有着”与“具有”[J].汉语学习,2001,(3).

[7]王功平.“有着”与“具有”语义、语用及句法分析[J].语文学

刊,2003,(1).

[8]薛宏武.“有着”语义语法功能的形成及其“着”的问题[J].汉

语学习,2012,(5).

语言学中三个平面理论的贡献 篇3

直接成分分析法 (我国语法学界一般也称为“层次分析法”) 在我国语言学界影响很大。但是, 这种分析法的局限也是明显的。陆俭明、沈阳指出, 它的主要局限是“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句法关系, 即语义结构关系。”陆丙甫也认为, “直接成分分析法只能反映直接的结构关系, 无法反映间接而稳定的隐性语义关系”。这里要强调的是, 语义关系是句法结构的起点, 直接成分分析法不能反映最基本的语义关系, 因此不能作为句法分析的演绎起点。

二、三个平面的理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语言学界大作文章的所谓“向, 格, 配价”概念, 都是语义范畴, 可以说都是对层次分析法的突破。事实上, 也正是提倡层次分析法最得力的朱德熙先生本人, 很早就提出了“隐性语法关系, 潜主语, 潜宾语”等关系;而所谓“隐性语法关系, 潜主语, 潜宾语”, 其实就是“语义关系, 施事, 受事”。特别是三个平面理论, 系统强调了语义, 语用平面的功能, 是对偏重语法平面而无法反映语义关系, 语用关系的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一个重要补充。在三个平面的理论中, 把句法, 语义, 语用并列, 认为三者都属于“语法”研究的范畴。这就极大地提高并明确地确立了语义和语用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它们把“隐性”的“潜”语法关系 (因而也给人以从属性, 第二性的印象) 旗帜鲜明地, 堂而皇之地引进语法研究, 使之获得了独立的一席之地。并且, 把“句法”和“语法”加以区分, 对于理解语法的本质, 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把语义和语用看作是跟句法相对应的范畴, 这就更突出了句法的形式方面。

(一) 对三个平面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

三个平面的理论积极推动了我国的语法研究。但是, 要进一步发挥三个平面理论的作用, 三个平面理论本身需要发展和深化。而发展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弄清三个平面的关系。对三个平面的存在, 一般没有异议。深化三个平面的关键之一, 是要摆正三个平面的关系。正如刘丹青所说“三个平面学说第一次启示我们:现有的汉语语法体系其实已‘混入’了语义语用的内容, 却套用了西方单一句法平面的范畴系统, 因此使许多问题难以说清。这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学说也可能在汉语事实面前走入‘事与愿违’的境地:其初衷是区分语法中的三个平面, 最终结果却是不得不建立三个平面紧密交融的语法体系。这一结果并非坏事。这将是引入语义学语用学观念而自觉建立的交融体系, 比起以前用一个平面盲目混杂三个平面的体系是了不起的进步。在肯定了汉语语法必须注重句法-语义关系和句法-语用关系的前提后, 还得考虑如何摆定这两对关系的位置。”

三个平面的理论在这方面并非十分明确。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把语法和语义, 语用分别比作驱干和两翼。这里所强调的是语法的中心地位。刘丹青根据汉语中话题优先, 语法形式手段疏于句法, 语义而精于语用, 焦点化的动词修饰语用有别于状语的补语形式出现等特点, 主张语用优先的汉语语法观。而邵敬敏则认为, “我们认为, 汉语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揭示‘语义的决定性, 句法的强制性, 语用的选择性以及认知的解释性’。其中‘语义的决定性'是我们汉语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 鉴于长期以来,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足够的重视, 我们现在需要特别强调这一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了“语义语法”的口号, 主张汉语语法应该以语义为重点。

应该说, 三种主张各有其道理。但三种观点互相有冲突, 矛盾也是事实。为摆脱这种矛盾的困境,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考察三个平面的关系。让我们放开以哪个为重点, 中心的本体论问题, 而从方法论的角度, 从描写, 解释的程序来看, 哪个平面作为起点比较方便

(二) 三个平面的界定

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三个平面各自的涵义到底是什么, 部分语法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 (如刘大为整理) :语义就是有关外部世界知识信息的“认知意义”, 语用意义则是有关语言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传通意义”。刘丹青也同意这种区分。邵敬敏对“语义”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他在论及语义的六大课题时例举的内容有: (1) 重建语义范畴。这主要指在句法结构中通过某些词语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和集中, 即语义范畴, 它主要是指一种聚合。包括方所、时间、数量、否定、肯定、人称等; (2) 梳理语义关系。这主要是指词, 短语或者分句, 乃至小句之间所形成的语义关系, 这主要是指一种组合。包括并列、递进、选择、目的、补充、因果、转折、让步、条件等。

无疑地, 作为语义范畴的“认知意义”和作为语用范畴的“传通意义”都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 语义和语用的界限问题是十分复杂的, 至今不能明确解决的难题。我们无法消除这种模糊性。我们所能做的仅是, 把他们都看作"原型概念"而明确它们的核心意义。因为分析三个平面的关系, 可以从分析它们的核心内容的关系开始。

我们认为, 语义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广义的论元关系 (thematic relation) 。以动词为核心成分来说, 是指动作者 (施事) , 接收者 (受事) , 还可以扩展到工具, 方式, 等等。对名词核心而言, 如果它是具体物体, 这起码的意义关系就是“形状, 颜色, 原料, 用途”等表示“性质”的成分 (如大型彩色塑料民用飞机) 。不妨把基本的语义关系定义为上位母集合受位差限制而构成下位子集合之间的关系。核心词表达了上位集合或种概念, 而从属语对其加以限制, 得到下位集合或属概念。如“来”是一个事件集合, “来学校”是“来”这个集合中的一个下位集合, “他来学校”反映了更小的集合。这种上下位集合和位差的关系, 是最基本的概念关系, 也可以说就是最基本的语法关系。

而语用关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主要反映成分和外部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有所指还是无所指, 定指还是不定指) 的“指称意义”以及反映说话者对成分的处理态度 (当作话题还是焦点) 的“话题-焦点”意义。上述意义分别属于语义和语用范畴。

根据这些核心内容, 我们可以把两者的区分加以某种程度的形式化:语义关系是反映结构内部成分间 (structure-internal) 的关系, 而语用意义则反映了结构成分同外部世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是结构外 (structure-external) 的关系。我们考察两者的关系, 也可以首先考察那些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 语义平面应该作为分析程序的起点

根据普遍性, 语义关系是理解句法结构不可缺少的, 所以更为基本, 单纯。而语用功能中的话题性, 焦点性等意义, 不是成分所必需的, 不可缺少的意义。如有的成分形式上并没有标记出是否话题, 焦点, 语用上可以是中性的, 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而定。例如, “张三来了”中的“张三”, 如果是回答“谁来了”这个问题, 就是焦点;如果是回答“张三怎么了”这个句子, 就成了话题。但是作为“动作者”的语义内容是稳定而明确的。更重要的是, 语义表达是语法成分不可省缺的功能。

相对而言, 语用意义不是不可或缺的, 起码的基本意义。可以说, 语义关系是句法结构的初始功能。语用意义是在确定了的语义成分上增添某些临时的意义。语用意义的添加有两种方式:一是隐性的, 如同样一个光杆名词“客人”, 在某个句法位置是有定的, 在某个句法位置是非有定 (不定和无指) 的。二是显形的, 如用重音表示强调的焦点, 用形态成分或词汇成分添加到语义成分上, 如“这个”加在非有定的“人”上就构成了有定的“这个人”。

总之, 离开了语义角色, 语用意义就无从落实。既然语义功能可以独立于语用功能, 而语用功能却离不开语义功能, 当然是语义比语用更基本了。

至于句法 (形式) , 则是对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的形式编码。既然它要兼顾语义, 语用, 那应该是三者中最复杂的现象。所以, 三个平面的现象, 按照基本性 (不可省却性) 和复杂性来说, 是先语义, 再语用, 最后是语法。这也就是我们在分析语法现象时应该遵循的手续和程序。也就是说, 语法研究应该以语义结构为起点。事实上, 人类语言的差别, 不在功能, 而在语法形式上。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很难以语法形式为起点来进行演绎推导。

就直接成分分析法把结构都基本一分为二的简单性, 普遍性来说, 也可看作研究的起点。但我们认为它可以作为归纳法的起点, 而不是演绎法的起点, 而构成理论的是演绎法。因此它不宜作为理论的起点。而我国以往的语法理论, 几乎是把它作为理论起点。

其次, 语义关系是社会群体对客观世界的共同认知在语言上的体现, 是比较客观和稳定的。而语用关系反映了说话者个人对语言单位的具体运用和处理态度, 是比较主观的和临时性的。邵敬敏认为, 语义对语法有决定性, 这话笼统了一些。我们认为仅靠语义, 只能决定底层形式。而表层形式必然是语义和语用共同决定的 (甚至韵律也起作用) 。

人们也常常谈到“语法意义”。但不存在独立于语义功能, 语用功能之外的独立的语法意义。就最基本的主语来说, 一般认为典型的主语就是语义的施事和语用的话题的结合体。主语、宾语等语法形式如果有什么独立的功能的话, 是语言形式经济化的需要。在多数情况下施事和话题为一体, 就经常表现为共用一个形式。具体表现为将经常的, 需要作为无标记状态加以“常规化, 礼仪化”, 而少数特殊情况则采用一些变通手段, 这样就比每次造句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经济, 方便。这“经济, 方便”, 可以说是独立于语义, 语用的因素, 但也可以归入广义的作为“语言运用”的“语用”。

三、总结

三个平面的理论的建立, 也进一步说明了, 无法反映语义关系的直接成分分析法, 不适宜作为句法分析的起点。其实, 就其本质而言, “直接成分”是非常表层的形式, 语义轨层才是脱离了表层线性的深层形式。表层的现象往往多变而不稳定性, 不宜作为理论起点。由此可以深切感受到三个平面的语言关和语言学理论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巨大贡献。

摘要:直接成分分析法由于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句法关系, 无法反映间接的隐性语义关系, 因此不能作为句法分析的演绎起点, 在语法研究中存在较大局限性。三个平面的语言观及语言理论的出现, 将句法、语义、语用同时归并为语法研究的范畴, 是对这一局限的巨大突破, 对于理解语法本质有着巨大的启发, 从而具有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3]胡附, 文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 1982, (1) :32-34.

[4]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语文研究, 1995, (2) :10-15.

[5]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中国语文, 1998, (5) :353-367.

[6]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 2005.

[7]陆俭明, 沈阳.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邵敬敏.“语义语法”说略[J].暨南学报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 2004, (1) :100-106.

三个平面理论 篇4

东北方言作为基础方言的一个次方言, 其本身已经十分接近普通话。尤其是词汇部分, 绝大多数词的构词形式与普通话词汇是一致的。但是仍然存在方言色彩浓重的现象, 这些词通常具有很高的能产性和鲜活性, “×啦吧唧”就是其中之一。

二、“×啦吧唧”的语法特征

(一) “×啦吧唧”的构词形式。

腻+啦吧唧水+啦吧唧滑+啦吧唧傻+啦吧唧软+啦吧唧土+啦吧唧短+啦吧唧长+啦吧唧聋+啦吧唧猴+啦吧唧松+啦吧唧黄+啦吧唧

“×啦吧唧”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啦吧唧”只能位于词尾, 其前面必须是单音节的形容词 (傻、短、长、红等) 或者是名词 (水、猴、驴等) , 但一定不能是动词。另一方面, 用在“×啦吧唧”前面的形容词不能是“好、美、高”等, 具有褒义性质的形容词。

(二) “×啦吧唧”具有词缀的特点。

以往的研究将“×啦吧唧”定义为词组, 我认为“×啦吧唧”更具词缀的特性。一般来说, 我们把添加在词根之上的附着成分称为词缀。词缀通常是形态固定, 具有能产性、定位性和黏着性。

1.“×啦吧唧”在构成词语时具有很强的能产性。

东北方言中有很多以“×啦吧唧”结尾的词, 这类词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 替换生成新词。而且, 所替换的部分可以根据某种性质而聚合在一起。如“酸啦吧唧、甜啦吧唧、苦啦吧唧、咸啦吧唧、淡啦吧唧”, 其中“酸、甜、苦、咸”具有共同的味觉性质。

2.“×啦吧唧”在构成词语时具有组合定位性。

朱德熙 (1982) 明确指出了词缀的两个特征:“首先,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其次, 真正的词缀只能黏附在词根成分上头, 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 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1) 观察由“×啦吧唧”构成的众多词语, “×啦吧唧”总是定位于后面, 位置不可移动, 并且与前面的成分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从这方面看, “×啦吧唧”具有后缀的性质。

3.“×啦吧唧”在构成词语时具有黏着性。

它不能单用, 在功能上也不能与所附的成分发生句法结构关系。“×啦吧唧”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 需要黏着在其他成分上才可以表达一定的含义。它与其他成分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才具有语法功能。

(三) “×啦吧唧”的语法功能。

由“×啦吧唧”构成的词具有形容词的性质。在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啦吧唧”之后, 整体具有状态形容词的特征。形容词后面加上“×啦吧唧”之后, 这个整体除了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之外, 还被赋予了新的语法功能。

1. 状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但是“×啦吧唧”形式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主语发出动作时的状态和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啦吧唧”相当于具有了副词的功能, 用来修饰谓语动词, 在句中作状语, 后面加“地”, 有时也可以省略。

例如:

1) 他交的那两个朋友, 对他除了蒙就是唬, 一到关键时刻便黑着心算计他, 而他傻啦吧唧地跟着那两个混混。

2) 小丫头在幼儿园里不敢乱说乱动, 回到家立即就疯啦吧唧地乱跑。

例句1) 中“傻啦吧唧”修饰谓语“跟”, 形象地描绘了“跟”的状态。例句2) 中“疯啦吧唧”修饰动词“跑”, 作状语, 生动地展现了“跑”的状态。

2. 补语

“×啦吧唧”作补语, 修饰谓语动作呈现出来的状态。经常出现在“得”字之后, 并且需要在词后面加上“的”字。

例如:

1) 挺好的一个肘子, 没炖到火候, 弄得腻啦吧唧的, 白瞎了。

2) 小孩子就是淘气, 天天玩得脏啦吧唧的。

例句1) 中“腻啦吧唧”修饰“弄”作状态补语。例句2) 中“脏啦吧唧”修饰“玩”这个动作, 表明了“玩”的结果, 作结果补语。

3. 定语

形容词作定语是形容词最基本的句法功能之一, “×啦吧唧”作定语无论修饰人还是物, 均要在后面加“的”字。

例如:

1) 一进村, 只见矮啦吧唧的趴趴房, 塑料布蒙在窗户上, 就感到贫穷两个字的寒气迎面而来。

2) 表面看他呆啦吧唧的, 弄起小说来, 他却把人物写得灵动鲜活。

例句1) 中“矮啦吧唧”修饰“趴趴房”作定语,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房子”的特征。例句2) 中“呆啦吧唧”修饰主语“他”, 说明了“他”的人物特征。

三、“×啦吧唧”的语义特征

“×啦吧唧”作为词的后缀, 其本身意义虚化, 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因此,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它的语法意义, 即“×啦吧唧”的语义指向问题。在东北方言中“×啦吧唧”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非常丰富。例如:

1) 挺好的一个肘子没炖到火候, 弄得腻啦吧唧的, 白瞎了。

2) 肥肉腻啦吧唧的很难吃。

3) 你洗的衣服, 还是脏啦吧唧的。

以上两个例句中, 第一句中的“腻啦吧唧”作状态补语, 语义指向谓语“弄”, 说明由于谓语动作而呈现出来的状态。第二句中的“腻啦吧唧”作定语, 语义指向主语“肥肉”, 说明主语的特征。第三句中的“脏啦吧唧”还是作定语, 但是语义指向不是主语, 而是宾语“衣服”, 用来描绘衣服的情况。在以上三个例句中, “×啦吧唧”结构分别作了不同的句法成分, 在语义上有不同的侧重。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啦吧唧”在句中语义指向的灵活性, 以及语义表达的鲜活性。

四、“×啦吧唧”的语用特征

(一) “×啦吧唧”的感情色彩。

形容词单独使用时, 感情色彩的表达是单一的。可是, 形容词后面加上“×啦吧唧”之后, 就会有附加的感情色彩, 进而改变原有的感情色彩。用来表达说话人不喜欢、反感、厌恶、抵触等消极情绪。如:“甜”单独使用时, 可以表达出事物的某种属性, 这种“甜”, 对于说话者来讲, 可以是褒义的, 也可以是贬义的。但是变成“甜啦吧唧”之后, 整个词除了描绘出“甜”的性质之外, 还表达了说话人反感的感情色彩。

(二) 生动、形象的使用风格。

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啦吧唧”表示程度的变化, 具有状态形容词的特征。以“酸啦吧唧”为例, 在“酸”后面加上“×啦吧唧”表示“酸”的程度降低。这种“酸”是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 同时有轻松随意调侃的风格。与普通的状态形容词相比, 以“×啦吧唧”结尾的词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使表达更为生动, 能够生动地描绘人或物的状态和情貌特点, 起到了亲切、轻松、随意的效果, 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因此, 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如:“苦啦吧唧”要比“苦”生动得多, 形象得多。这种生动、形象还可以表现在语音上, 由“×啦吧唧”粘合而成的词, 更具语言的音乐感、节奏感。

综上所述, 东北方言中的“×啦吧唧”具有鲜明的方言特色。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 有利于今后更深层次地研究东北方言, 推进汉藏语的研究。

摘要:东北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啦吧唧”, 这是东北方言中最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啦吧唧”在东北方言中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可以产生很多由“×啦吧唧”构成的词。本文以这些词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语法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

关键词:东北方言“&,#215,啦吧唧”,语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

参考文献

[1]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 (2) .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王光全.东北方言的几个语法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 1991, (2) .

[4]庞壮国.啦吧唧:东北方言中以“×啦吧唧”为尾缀的词组[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3) .

三个平面语法观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5

一、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形成与发展

1、三个平面理论的萌芽

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明确区分句法、语义、语用,最早见于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 依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常常能表达某种句法关系。在这里,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 最初这种语义、语用、语法的区分还欠精确,并且是仅就语序而言的。

2、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初步形成

1982年,胡裕树和张斌在《中国语用文》第3期上发表《句子分析漫谈》。这篇论文标志着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初步形成。 文章正式将“语法、语义、语用”改为“句法、语义、语用”, 不仅再次指出语序“有的属于语义,有的属于语用,有的属于句法”,而且将分析扩展到虚词,指出虚词在句法、语义、 语用上的区别。该文章还区分了一般主语和话题主语,区分了语用成分和非语用成分,指出独立成分、提示成分都属于语用成分。《句子分析漫谈》中多次谈到“句法分析不是自足的”,“单依靠层次和结构关系的分析还不能完全达到了解语义的目的。”这篇文章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三个平面,但是其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3、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全面形成。

1985年,胡裕树和范晓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长篇论文,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第二部分论述“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第三部分论述“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第四部分论述“三个平面的区别和联系”。 这篇论文标志着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全面形成。

二、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内容

1、句法平面的研究

句法平面的研究,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分分析,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并进而归纳句型,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结构关系的判别,研究一个组合体属于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二是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 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指出句法结构中词语的关系。

2、语义平面的研究

语义平面的研究,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子中的词语,除了符号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之外,还可以反映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区分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这里的动宾短语指的是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的宾语的短语。)

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三个平面语法观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区分时,我们可以只选择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来进行教学。

如:①看着心烦 ②觉得难受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常问到这两个短语有什么区别。在现代汉语对短语的分类中,我们把①看作是连谓短语, 把②看作是动宾短语。下面我将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平面结合来分析。句法平面的分析,我将采用变换分析之添加法:

①添加为“我看着( 他) 心烦”②添加为“我觉得(他) 难受”

在①中,“心烦”的语义指向为我。

在②中,“难受”的语义指向为他。

由此观之,通过添加和语义平面分析后,动宾短语的语义指向为宾语,而连谓短语的语义指向为主语。从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解释到,我们可以根据添加句法成分以后的语义指向来判断该短语是属于动宾短语抑或是连谓短语。

③同意去 ④去取钱

同样是两个动词连用,但是在现代汉语短语分类中,③ 属于动宾短语,④属于连谓短语。我们可以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来进行分析。

1. 句法平面:添加的成分不同。

动宾短语中添加的成分应为代词,如:同意他去。而连谓短语中,第一个动词后只能添加表示地点的名词性成分, 如:去银行取钱。

2. 语义平面:添加句法成分后,句子的语义指向是否一致。

如两个句子同样添加“我”后,“我同意去”这个短语存在歧义,但是“我去银行取钱”这个短语就不存在歧义。“我同意去”这个短语的歧义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个短语可以表示“我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我同意某个人去”。

1. 由动词“去”组成的连谓结构的特殊用法。

(1)改变“去”的位置

在由动词“去”组成的连谓结构这一类格式中,“去” 也可以挪到后面去充任连谓结构的后一个直接成分。如:“④ 去取钱”转换为“取钱去”,虽然“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但其句义并没有改变。但在动宾结构中含“去”字的结构中, 将“去”字移到最后,则不能成为一个有效短语。如:“③ 同意去”只能转换为“去同意”这一无效的短语。由此观之, 在带有“去”字的动宾短语和连谓短语结构中,如果可以将“去”字移到后面且不改变其句义,则该短语为连谓短语; 反之,则为动宾短语。

(2)省略“去”

首先我们将③④句都添加上一个主语“我”,③变换为 “我去取钱”,④变换为“我同意去”。“我去取钱”省略“去” 字之后成为“我取钱”, “我同意去”省略“去”字之后则成为“我同意”,“去”省略“后”,动宾短语和连谓短语回答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动宾短语回答的是你要去做什么,你想干什么。而连谓短语回答的是你的看法。同时去掉“去” 以后,在不是对话体的句子中,句子语义自足的情况也不一样。“我去取钱”这个句子去掉“去”以后,句子的语义是自足的,而“我同意去”这个句子去掉“去”以后,整个句子的语义是不自足的。

三个平面理论 篇6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1,1),在x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分析】此题应该分情况讨论. 以OA为腰或底分别讨论.

解:(1)若AO作为腰时,有两种情况.

1当A是顶角顶点时,P是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共有1个;

2当O是顶角顶点时,P是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有2个;

(2)若OA是底边时,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有1个.

以上4个交点没有重合的. 故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变式1本题若将在x轴上确定一点P改成在y轴上确定一点P,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几个?

解答:方法同上,有4个.

变式2本题若将在x轴上确定一点P改成在坐标轴上确定一点P,符合条件的点P又有几个?

解答:方法同上,有8个.

变式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2,4),点P在坐标轴上,△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个.

解答:由点A、B的坐标可得到AB⊥x轴,AB=4,然后分类讨论:若AP=AB,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4个;若BP=AB,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2个;若PA=PB,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1个.

所以点P在坐标轴上,△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7个.

故答案为7.

变式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3),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则以A、B、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A和点B,点P为坐标轴上的点,连接AB. 如图,以AB为腰的三角形有4个,分别是△ABP1,△ABP2,△ABP3,△ABP4;以AB为底的三角形有两个,分别是△ABP5,△ABP6.

因此,以点A、B、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共有6个. 故填6.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5,4),点P为BC上的动点,当△POA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坐标为______.

【分析】当PA=PO时,根据P在OA的垂直平分线上,得到P的坐标;当OP=OA=5时,由勾股定理求出CP即可;当AP=AO=5时,同理求出BP、CP,即可得出P的坐标.

上一篇: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探讨下一篇:规模集中供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