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建设

2024-09-17

三个建设(精选12篇)

三个建设 篇1

首钢总公司实行搬迁调整, 为首钢建筑业带来了大发展的宝贵机遇。首钢建设集团 (以下简称首建集团)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聚集企业实力, 认准品牌下功夫, 一心一意往前闯, 充分利用特级企业资质开拓社会市场, 充分利用先进机制激发职工队伍的潜能, 使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 使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 我们找到的都是经过多次转包的小活;如今, 我们承揽的目标是首都中心地带上档次、上等级的大项目;过去, 年均经营额不过三五个亿, 2006年完成38亿元, 2007年超过50亿元;过去, 我们的企业资质是一级, 2006年已提升为特级。过去, 我们费了很多劲还找不到活, 原因是企业的知名度不高, 社会不认识你, 市场不接纳你, 业主对你不放心, 所以不敢将工程项目交给你。现在, 北京摩根大厦、天津国贸中心、北戴河滨海新城等大项目的业主亲自找上门来, 主动要求与我们合作, 原因是他们相信我们的项目产品质量, 信任首建集团的实力。归根结底, 他们是奔着“首钢建设”这个品牌来的。尝够了没有品牌的苦头, 品味了有品牌的甜头, 使我们逐步认识了品牌与企业的关系, 认识了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沿着品牌发展道路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打造“首钢建设”品牌的认识基础

什么是品牌?为什么要创品牌?对这个问题, 我们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 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回想起来, 创品牌真正成为首建集团统领各项工作的主线, 我们是从提高思想认识抓起的。

2007年初, 首钢总公司确立了“抓结构、保质量、打品种、提效益、创品牌”的方针, 进而提出“启动品牌战略, 打造全新首钢”的战略思路。我们认识到:企业要发展, 一靠产品、二靠服务、三靠诚信。说到底还是要靠企业的品牌。首建集团要快速发展, 必须用高质量的产品去创造自己的品牌, 只要我们的品牌得到社会的认知, 企业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体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并把它融入到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中来。为了打好创品牌的思想基础, 我们重点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提高认识, 坚定靠品牌实现企业发展的信念。首先, 走品牌发展道路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 要发挥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势, 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主线, 我们认为, 抓住品牌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其次, 走品牌发展道路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年来, 随着国外大批建筑巨头的涌入, 国内市场的竞争日愈激烈。在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上, 谁具有强势品牌, 谁就能捷足先登。我们用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 使我们饱受苦难的深刻教训, 时刻激励职工立志创建自己的品牌。再次, 走品牌发展道路是做强做大首钢建筑业的需要。把首钢建筑业做强做大是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基石。品牌既是企业的标志和根基, 又是战胜对手、开辟财源的强大武器。只要我们把品牌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首建集团的能量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通过解决认识问题, 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信誉和实力的象征, 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全力打造“首钢建设”品牌, 用品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用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用品牌赢得业主的信赖, 用品牌占领社会市场, 是做强做大首钢建筑业的必经之路。

二是树立品牌理念, 制定品牌发展目标。品牌是建立在产品之上的诚信度、美誉度。由于建筑行业所生产的项目产品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要打造的品牌是建立在大量项目产品之上的公司品牌。目的就是要通过打造“首钢建设”、“首钢钢构”等品牌, 使首钢建筑业享誉国内外市场, 为首钢建筑业提供一个稳定而久远的发展空间。实施品牌战略, 必须提高品牌认识, 确立品牌理念, 明确品牌目标, 培育品牌精神, 统一创品牌行动。

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形成运作品牌的氛围。创品牌是每名职工的共同职责。为了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 我们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 开展了“品牌建设大家谈”大讨论活动, 引导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 明确责任, 坚持从自己做起, 从每个细节做起, 全力以赴投入到首建集团品牌建设的实践中来。

打造“首钢建设”品牌的人才基础

加强品牌建设, 需要有一支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队伍。为适应品牌管理的需要, 我们狠抓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 围绕品牌建设需要,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我们抓住首钢建筑业整合的机遇, 围绕加强品牌管理需要, 对人才队伍进行了优化重组。在工作中, 我们从“不唯学历重实力, 不讲资历看能力, 不讲辛苦看效益”的用人理念出发, 重新组织修订下发了《首建集团人才管理办法》, 补充完善了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通过竞聘, 15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200多名管理人员顺利走上了合适的岗位。通过优化组合, 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专业技术干部的分布更加合理, 管理人员的文化结构进一步提高, 为适应品牌建设的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 围绕提高品牌管理水平需要,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专业培训。新年伊始, 我们即召开了由110余人参加的“首建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 围绕品牌管理需要, 统一思想,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为了打造创新型管理团队, 我们先后组织了7期共400余人参加的团队建设训练营培训。与此同时, 我们组织各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先后到经营者培训班参加培训。根据年初人才建设工作会议要求, 我们结合创建学习型企业, 组织开展了各类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去年一年, 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61期, 培训4430人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大面积培训, 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为适应品牌管理的要求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三, 结合提高品牌管理水平的需要, 开展以“科技伴我行”和“创新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科技兴企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在重点工程建设的实践中, 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活动, 不仅解决了一系列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而且保证了项目产品的高质量。“岗位练兵”、“推选技术带头人”、“师傅带徒弟”等一系列比武竞赛活动, 有力地激发了一线职工学技术、炼本领的积极性, 促进了技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打造“首钢建设”品牌的技术基础

为了塑造出高质量的首钢建设品牌产品,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建立健全专业管理体系。在机构设置上, 将工程技术部与质量检查部合并, 突出技术质量管理的职能。从集团专业处室到每一个项目部, 层层都健全人员配置, 明确岗位职责。为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管理制度上, 组织专业管理人员结合《首建集团质量管理手册》和贯标程序文件, 重新修订了《质量专业管理办法》, 在抓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 建立并实行了一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质量专业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形成了质量管理工作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 凡事有据可查的管理格局。特别是质量工作“一票否决制”的严格实施, 更加突出了质量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严格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落实。从施工前期的图纸审查、编制施工作业方案, 到施工中材料、构件供应、上下工序配合、施工现场质量跟踪检查, 直至竣工后所有善后事宜, 坚持一一细化落实。在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中, 全部按照制定计划、严格执行、追溯过程、持续改进的标准去规范。为确保打出高质量的项目产品, 我们坚持狠抓施工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的落实。凡是检查出的问题, 必须立即进行纠正, 否则不准继续施工。对修补返工所造成的人工材料费用, 由当事人承担, 并纳入对项目经理部的考核。严格的标准, 严格的检查, 促使人人自觉地精心操作, 促使项目部积极为提高质量想办法。在首秦4300mm轧机混凝土基础施工中, 施工人员用砂轮对基础表面进行仔细研磨, 就是为了打出首建品牌产品的高质量。

三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依靠技术进步把“首钢建设”品牌做强。为了实现项目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效益高的目标, 首建集团领导班子坚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创建首钢建设品牌的过程中, 紧密结合工程特点, 先后将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结构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等十项新技术应用于施工之中, 创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我们结合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讨攻关。仅在2006年一年中就完成了对63个课题的调查研究, 形成了书面报告。这些课题研究成果, 现已开始在曹妃甸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

四是培育精细施工的敬业精神, 注重用个人的“小品牌”凝聚企业的大品牌。企业品牌的基础是职工, 企业的品牌很大程度上是由全体职工的“小品牌”集合而成的。企业要成就自己的品牌, 每一名职工的工作必须是高标准、高质量。在严格实行过程控制的同时, 我们非常注意抓正反两方面的质量典型。在日常工作中, 经常用数码相机将工程施工质量优劣点记录下来, 组织当事人在会上介绍好的做法, 说清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并组织专家在会上进行点评。在“科技伴我行”活动总结大会上, 我们对各工种评选出来的11名技术首席代表实行了重奖, 引起了很大反响。通过敬业教育、严格管理、正面激励、奖惩兑现等做法, 使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要我创优”到“我要创优”, 精心操作、精心施工已开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个建设 篇2

经过近年的创新实践与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进入了以集团化为重要特征、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的新时期。电网发展进入了以特高压和智能化为重要特征、各级电网建设协调推进的新阶段。特别是在遵循能源发展、电力发展和电网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丰富了“两个转变”的具体内涵,明晰了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发展路径。这对甘肃省电力公司正确把握工作大局,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肃公司在统筹考虑企业发展实际和内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以“三个建设”为保证,进一步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积极推进“三集五大”工作,不断深化“两个转变”,努力为把甘肃电网打造成为西北地区坚强的中枢智能电网、把甘肃公司打造成为西北地区内质外形卓越的现代公司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以“两个打造”促进“两个转变”,为国家电网公司总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坚持远近结合,着力做好电网发展规划。一是认真细致地梳理“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各项未完成的重点目标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制定里程碑计划,确保按期完成。二是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建立覆盖甘肃公司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级的统一规划体系,保证各单位、各层级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三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大规划要求,坚持“四个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各项战略的精神内涵,将其科学、务实地融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四是积极沟通协调,将电网规划融入各级政府规划,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突出协调发展,着力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一是重点变革现有电网建设组织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省公司为项目法人主体、省公司以下为项目执行主体的电网建设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管理流程和技术规范,提高基建管理水平。二是逐步推进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以规划为龙头,推进以750/330千伏为主的各级电网建设,实现主网与配网、送端与受端、电网与电源的协调发展。结合各地城市规划及建设,加强配网建设与技术改造。三是不断提升电网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有序实施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供电质量、互动服务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四是加大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力争在风电并网与远距离输送、大电网运行及安全控制、智能用电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深化管理变革,着力构建生产运行新机制。一是积极适应构建大运行体系的要求,重点对现有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集控功能逐步实施集约融合、统一管理,促进调控一体化运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二是积极适应构建大生产体系的要求,重点加强业务整合,优化配置甘肃公司检修、运行维护资源,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推进设备巡检、维护、操作等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提高检修维护效率的新模式。

强化市场开拓,着力提高售电规模效益。一方面,把握机遇,开拓省内市场。腾达西铁产业升级、连城铝业新建电解铝、白银中材水泥等重点项目的投产,电气化铁路、西气东输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将带动甘肃公司售电量增长。另一方面,视野向外,发展省外市场。随着德宝直流、灵宝直流增容和宁东直流工程的陆续建成,西北电网外送能力将从36万千瓦提高到611万千瓦,且青海、四川在枯水季节存在购电需求,为发展省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甘肃公司将充分借助河西风电外送的重要机遇,积极支持省内发电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跨省电力电量交易,不断扩大跨区跨省交易规模,努力拓展省外市场。

加强“三个建设”,着力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一是大力提升政治保障力。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参与决策、有效监督等职能,保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把党组织的纪律监督与职代会的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确保甘肃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充分挖掘文化生产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四统一”要求,健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强化“国家电网”品牌宣传,提高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在员工思想中有效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动力。三是全面增强员工执行力。积极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干部员工严格履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校园文化的三个建设 篇3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1. 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无声地“说话”。如在教室的长廊上布置学生优秀的美术、书法作品,在校园的橱窗里挂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照片,在校园内开辟一片生態园,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时空,徜徉于欢乐的海洋,陶醉在美的乐园。

2. 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关爱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 净化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活动,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师长的心语会象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

二、着力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功能,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

1. 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学校广播、闭路电视、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2. 着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

3.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以真实的体验锻炼人。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希望爱心工程”、“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侵蚀,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思想,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4. 着重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正面引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学生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素养,养成一种规范的道德行为。

5. 结合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的形象塑造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造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创设“美化、净化、优化”的育人环境,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精神氛围。

三、重视课余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完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1. 重视社团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培训学习班,使学生体会地方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内涵,既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又能使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这是学生扩充知识、提高技能、发挥特长的重要渠道。

2. 重视艺术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为他们创设展现艺术才能的舞台,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品格。

三个建设 篇4

1“大营销”提升企业信誉度

该公司把“大营销”体系建设作为企业服务地方建设的业务核心, 结合千变万化的市场及未来的发展, 通过建立适应现代电力营销体系的新模式, 采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模式为主线的方式, 实现企业从“垄断营销”向“服务营销”的转变, 营销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该公司积极开展了“让客户在电网满意行”活动, 从业扩报装、基建、运行、维护、人财物和绩效考核等6个方面, 加强对营销服务的管理创新;着重从区域卫生、服务礼仪、设施摆放、环境氛围等每一个细节入手, 努力体现高质量的“大营销”服务水准, 在企业内外部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大胆诚恳接受地方政府、电力客户、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电力“大营销”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电力营销, 该公司正是通过“大营销”体系建设, 及时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使供需双方在完全信任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该公司还根据地方招商引资的变化, 按电力需求侧变化的要求, 对电力营销中的政策和策略做出正确的决断, 与之相关的电网规划、电力生产计划也同样根据电力需求的要求进行调整。以诚信对待每一个电力客户, 在服务质量上提高, 在服务时间上提效, 真正让电力客户感受到供电企业的真诚。

2“大营销”提升企业效益

该公司把构建“大营销”体系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拐点。2013年7月, 该公司对110 k V锦屏变电站1号母线进行改造。如果按照常规的改造方案, 110 k V锦屏变电站对1号母线改造必须停1号主变压器, 而1号主变压器主要负责35 k V临沮变电站的供电, 以及矸石电厂的上网线路, 一旦1号主变压器停电, 不仅将影响到华强精细化工的正常生产和矸石电厂发电上网, 同时也会降低供电可靠性。如果在过去, 负责施工的变电检修班根本不会考虑因停电导致电能量损失的影响。实施“大营销”体系建设后, 公司各部门都有“大营销”意识, 生产部门会同经营部门, 充分考虑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 经过反复研究权衡, 最终制定了最优的改造方案, 首次使用110 k V高压电缆将母联断路器与1号主变压器连接, 调整主变压器保护, 保证了1号主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通过实施“大营销”体系建设, 一方面满足了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 在质量和时间方面都比过去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企业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3“大营销”提升凝聚力

过去在企业内部, 无论是从事变电站工作, 还是从事输电线路工作;无论是从事配电工作, 还是从事经营工作;无论是从事基建工作, 还是从事运行维护工作, 他们各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营销机构也只负责本区域的用电报装、抄表收费等业务。可以说, 过去在企业内部, 经营系统抓数据, 生产系统抓安全, 公司经营与生产“各自为政”。

三个建设年 篇5

【来源】: 【访问次数】:

325【发布时间】: 2011-04-27【我要打印】 【关闭】12月2日,省直机关作风建设交流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省直机关各单位要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主题,带头推进作风建设、环境建设和项目建设,带出全省上下干事创业追比进位奋勇争先的好风气,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头、起好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王正福,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王晓东、龙超云、李军、张少农、张群山、黄康生、崔亚东、谌贻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安,副省长禄智明、蒙启良、辛维光、谢庆生,省法院院长孙华璞出席会议。

栗战书强调,省直机关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带头开展好作风、环境、项目“三个建设年”活动。省委、省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明年底,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抓手,增强全省上下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作风建设的力度,决定加速发展的速度、加快转型的深度、推动跨越的强度。要牢固树立“作风代表党性,作风决定成败”的理念,下大力整顿和转变作风,为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良好的发展环境具有“洼地效应”、“连锁效应”、“亲和效应”。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发展前景”的理念,下大力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项目是聚集生产要素、壮大经济实力的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平台,是发挥后发优势、增强发展后劲的依托。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战场,集中一切优势力量,集中一切资源要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为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作风建设、环境建设和项目建设,相互关联,辩证统一,作风建设是保障,环境建设是基础,项目建设是支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发展,三者统一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各项工作实践之中。

栗战书强调,省直机关要打一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省直机关作为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领导机关,处在特殊位置、肩负重要责任,其作风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直接影响“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完成。目前省直机关作风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省直机关作风方面还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机关效能低下,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部门利益至上,权利“私有化”、乱作为等问题,与我省加快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与争

创一流业绩的要求不适应,与基层的需要不适应,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不适应。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下决心、下大气力进一步解决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发展为上、以民生为本、以务实为先、以律己为诫,靠实干加快建设,靠苦干赢得民心,以过硬的作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栗战书强调,省直机关作风建设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提出的“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头推进作风建设、环境建设和项目建设,在作风养成、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方面创先争优,带出全省上下干事创业、追比进位、奋勇争先的好风气。要在转变作风上作表率,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自觉履行好职能职责,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在提高效率上作表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切实做到“队伍提素质、行政提效率、服务提质量、形象提美誉”。要在服务基层上作表率,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着力为基层和干部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尤其要勇于担当,为基层和企业释放发展活力。要在推动跨越上作表率,以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努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贵州跨越发展。在作风建设方面,要通过实行公开办事和公开承诺、开展“四帮四促”和作风建设民主评议等措施,解决好精神面貌不振、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推动机关作风有大的好转。尤其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束缚,树立不甘人后、勇担风险、勇于创新创业创优的新理念,放开手脚往大干,摆脱束缚向前跑,团结干事、迎难干事、廉洁干事,努力开创新局面。在环境建设方面,要重点围绕放权、让利、开绿灯、出政策,采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措施,集中优化我省发展软环境。在项目建设方面,要通过加快重大项目谋划、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等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广大干部要带头提高项目谋划生成能力、项目招商引资能力、项目对上争取能力、项目协调统筹能力、项目推进建成能力等“五种能力”。栗战书强调,要采取六项重点措施,扎实抓好省直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心实意服务群众,注意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是下决心简政放权,着重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卡得过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到“简”、“优”、“限”。“简”,就是简化事项。坚决摒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大胆放权、果断让利,为发展放权,为基层让利。“优”,就是优化流程,加快实行并联审批,努力提高现场办结率,做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限”,就是限时办理,凡能当场办结的事项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按规定时限办结。尽可能做到审批项目向最少看齐、审批时限向最短看齐,软环境建设向最优看齐。三是所有领导干部特别是厅级领导和处级干部,都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去、到企事业单位去、到群众中去,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实行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好“四帮四促”活动。立即建立和完善联系企业、社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定点联系制度。让干部切实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帮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找到就业致富的门路,做到问题不解决、帮促不脱钩、人员不撤退。各单位都要建立“结对”工作台账,工作情况要及时登记造册。五是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制度。省直各单位都要结合自身的职能职责,迅速开展公开承诺。承诺不在多,不能空。对于公开承诺,要说到做到,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际的行动、具体的项目、惠民的实事。六是开展追比进位。各单位都要在深入分析、纵横对比的基础上,确立追比进位的坐标,提出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发扬见先进就学、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进取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栗战书强调,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必须靠铁的决心整治环境,靠铁的制度清除顽症,靠铁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省直各单位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动真格、来实招,务求“三个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制定推进作风建设的具体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亲自抓问题的解决。要将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尤其要把基层和干部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机关作风优劣的重要标准,把基层和干部群众的评价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导向,把基层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作为改进作风的强劲动力。要加大舆论宣传,努力形成激励干部大力转变作风、注重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高服务、广受益,满腔热情帮基层、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赵克志强调,省直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带头开展好“三个建设年”活动。当前,贵州正站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起点上,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系贵州长远发展,关系全省4000万各族人民福祉。抓作风建设,抓住了贵州发展的关键,切中了省直机关作风的要害,是面向未来、面向“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发展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站在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以崭新的精神状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以良好作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省直机关要认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赵克志强调,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不能浮在会议上、文件上。要紧密联系各部门工作实际,胸中装着全局,努力干好本行。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贵州实际,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要发扬敢于担待的精神,善于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带头实干,要有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积极工作、努力争取。要迅速行动起来,传达学习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带头抓好贯彻落实。要下决心简政放权,逐步解决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管得过多、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抓典型引

鼎城“三个到位”推进廉政建设 篇6

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国土局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为抓手,以国土执法“廉政风险点”排查、预防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为重点,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建设,强化工作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全力推进系统的规范化廉政建设。

教育宣传到位

鼎城区国土资源局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和教育管理为目标,强化实施对全局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把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作为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治本之策,并将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首先,为了深刻领会上级精神,鼎城区国土资源局积极将学习活动开展到位。全局以积极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坚持每月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对干部职工的职业培训,促使其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主动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国土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政策、依法规范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鼎城区国土资源局从加强法纪教育入手,让干部职工将党纪国法熟知到位。该局以提高干部职工法纪意识为重点,强化干部职工对各项法律法规、党纪条令的学习,做到熟知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干部职工树立廉洁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在深处自己筑起一道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的防线,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将先进典型宣传到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该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的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广泛宣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基层国土所长李北海同志的先进事件,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学先进,比先进”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先进模范的精神激励作用。

责任考核到位

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把强化工作责任、健全管理机制作为加强廉政建设、推动业务工作的主要手段,着力建立和完善各项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为了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将工作部署到位。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和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的“鼎城区国土资源局规范化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把推进规范化建设与日常业务工作一起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局党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

同时,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位。单位以体现奖优罚劣为目的,从“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分解、严格绩效考核”三个环节入手,结合中央文件精神和该局的预定工作目标,将各项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局领导、二层骨干和普通干部职工身上,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建立了一整套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实现了工作职责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

此外,该局还同步建立与完善了责任追究机制,将问题查处分布到位。期间,单位制定下发了《常德市鼎城区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层级管理和“一岗双责”制,强化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局二层骨干的管理责任,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三年来,全系统共查处了8起工作人员违规违记行为,并追究了分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的连带责任。

监督管理到位

鼎城区国土资源局以强化权利监督为抓手,把规范权利运行主动融入到各项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以监督促廉洁,以廉洁促规范。

为了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该局将工程招标权规范到位,并强化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该局联合区纪委、区检察院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廉政监督小组”,建立纪检、检察机关对土地开发整理等国土开发建设工程实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的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工程招投标权,严防发生内部“定标、串标”等不规范行为。

为全面推行网上办公,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将行政审批权规范到位。强化行政审批的社会监督,加快网上办公、网上受理工作进程,加强政务公开,实行各种行政审批网上流转,将审批事项在网上公开,增强了审批工作透明度,有效杜绝了“索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为了切实严格财经纪律,该局将财务收支权规范到位。通过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民主监督,鼎城区国土资源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开支严格执行集体表决制,严格各项财务收支的审查、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收支的随意性。该局结合深入开展“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财务管理规定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作者单位: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

为了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该局联合区纪委、区检察院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廉政监督小组”,建立纪检、检察机关对土地开发整理等国土开发建设工程实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的工作机制。

鼎城地处湖南西北部,原名常德县,古称朗州,1988年县改区。全区辖32个乡镇、4个农林场;常住人口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5万人;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万亩,山林107万亩,水面70万亩。地形以平原和丘岗地为主,其中平原占50%,丘岗地占40%,有“三山两水四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称。

近年来,全区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宜居新村”的发展目标,社会各方面事业加速发展。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

鼎城大部分地区属洞庭湖冲积平原,不仅有丰富的粮、棉、油等作物资源,而且有较大贮量的黄金、金刚石、石灰石和高岭土等矿物资源,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目前,全区有珍珠10万亩、油菜60万亩、油茶47万亩、楠竹14万亩,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境内北有太阳山,南有九龙山,冲天湖、柳叶湖镶嵌其间。特别是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为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白鹭翔集之乐园,江南休闲之胜地”,每年吸引20多万名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三个建设 篇7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构成,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社会的各种思潮无不在企业有所体现, 这些体现又无一例外地会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理念、职工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企业实现社会职能的责任。

对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各类企业来说, 我们的文化建设还有一层特殊的考验。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连续性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而社会和公众的安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企业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际上, 责任关怀不仅是一项自律性管理制度, 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理念。它的特点是对化学品及其上下游化学品有可能涉及的安全、环保和健康问题的关照, 是对化学品研发、生产、储运、使用、废弃等全部生命同期的关照, 是对直接接触人员到周边社区乃至与产品有关各方人员的关照。要全面实现这些“关照”, 对企业家和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都是一种考验, 特别是对于企业领导班子来说也是一种“德政建设”。中华民族崇尚“厚德载物”, 也就是说“德政”的厚度决定着企业能走多远, 在民众意识空前觉醒的今天尤其如此。所以, 对于石油和化工企业来说, 实施责任关怀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有形式, 是基本的品德操守要求, 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必须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特点, 以提供应对困难、促进发展的文化力量。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突出科学发展主题, 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为重点,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技创新、推进责任关怀,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鲜明时代特色、广阔国际视野的企业文化, 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 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

三个建设 篇8

1 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按照“精简高效、从严从紧”的原则, 实事求是, 统筹优化, 加强分类差异管理和全员绩效管理, 促进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为“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深入推进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统一, 推进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统一, 推进绩效考核制度统一, 强化量化考核管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和开发统一, 加强人才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基础工作, 推进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全员绩效考核工作, 明晰工作流程, 实现人员效率提升、管理模式创新、队伍建设优化等目标。

2 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

注重加强“五大”业务流程与财务集约化协同衔接, 以全业务链过程管控为抓手, 以财务集约化管理为重点, 持续深化“六统一、五集中”管理, 加强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权益等全要素管理, 强化资金保障, 优化财力配置, 深化经营管控, 增强价值引领、资源配置、决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能力, 努力实现提升效益、促进发展、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的管理目标。深化资金集中管理, 提高整体运营效益, 促进公司整体价值提升;深化预算集约调控, 持续提高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 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加强工程成本管理, 提升工程竣工决算编报准确性与及时性;加强电价电费管理, 努力提升电价电费集约化管理水平。

3 深化物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三个建设 篇9

关键词:档案部门,三个体系,建设,资源,安全,利用

档案部门“三个体系”是将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系统的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成为档案部门未来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加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 才能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持续进步和长远发展。笔者就“三个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核心, 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本单位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归档, 并为单位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一) 重点加强日常档案资源建设

对本单位在日常事务管理、经济运营、商务谈判、工作交往、知识产权、资产凭证等文件材料收集归档, 为提高本单位资产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条件。

(二) 加强建设项目档案资源建设对本单位承担的建设项目或自主投

资的各类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 要按照国家和行业关于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规定, 加强收集归档, 项目竣工验收前, 必须进行档案专项验收, 为项目竣工验收奠定档案基础, 提供详实依据。

(三) 切实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概念, 对工作中形成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 要加强收集归档, 摒弃过去忽视涉及人的的利利益益的的档档案案、、注注重重重重要要人人物物忽忽视视普普通通人物档案的陈旧观念、为职工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档案保障。

(四) 注重加强新载体、新类型档案资源建设

在加强传统纸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案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照片、音像、实物、电子等各类载体或介质档案的收集归档, 尤其要高度重视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和备份管理。

二、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检验档案工作价值的实践标准和力量源泉,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优化服务环境, 完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 是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不懈追求。

(一) 牢固树立为现实服务的先进理念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会上强调, 档案部门要实施“服务先行”战略, 档案服务工作的着眼点是“为现实服务”, 而不能局限于“对历史负责”和“替未来着想”。档案事业发展离不开现实环境, 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才会得到社会应有的赞赏和回报。

(二) 优化档案服务环境

档案服务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软环境主要指设施设备制度环境和社会认知、认同环境;硬环境主要指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和场地环境, 场地环境要大力推行阅览室、办公室、档案库房“三室分开“, 尽可能创造宽松合适的服务环境氛围。

(三) 完善档案服务方式

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以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服务的要求, 要加快电子文件归档和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步伐, 提高档案网络平台建设水平, 大力开展电子档案查阅服务和网络远程查档服务。

(四) 增强档案服务手段

增强档案服务手段要着重把好两个关口:一是档案日常归档和规范移交;二是档案利用服务。前者是源头治理;后者是最终目标。档案源头治理主要是规范职能履行和业务建设标准化;档案利用服务的手段应当多样化。

(五) 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服务能力最终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5页) 要充分体现在“应急“和”谋远“两个方面, 是否具备两个能力, 是对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强弱的最好检验。

三、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 档案安全不能出问题, 预防为主的方针要贯彻档案工作的始终。加强档案安全体建设, 一要注重传统档案案例二要注重非传统档案安全。

(一) 传统档案安全

主要包括档案实体安全、保密安全和库房安全, 其中, 档案实体安全是前提, 档案实体安全是指档案内容载体的安全, 保密安全是重点, 库房安全是保障。加强传统档案安全, 必须做到“三加强”、“两严格”。“三加强”:一是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加强档案平时归档和登记工作, 保证做到帐物相符;二是加强监督制度的落实。档案移交、利用、借阅、销毁、保密等关键环节, 要手续完备、规范;三是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抓好重大节日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 责任要落实到人。“两严格”:一是严格火源控制。重点是控制人工火源和加强老化电线改造, 杜绝火灾隐患;二是严格库房管理。档案库房重地要加强门禁管理, 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库房;库房钥匙管理要严格落实专人负责制和领导负责制;库房内要配齐档案“八防”设施设备, 对电子档案要加强防磁措施;库房内外要加强安全报警系统建设。

(二) 非传统档案安全

主要是档案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化在给档案服务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给档案信息的保密、保真、保存、保全以及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保护和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等带来了潜在隐患。主要问题:一是防窃取;二是防丢失;三是防病毒和网络攻击;四是防误操作;五是防电子介质理化特征变异或电子设备淘汰更新过快。确保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要安全可靠、长期可读、需要有很多的管理措施和技术防范措施。因此, 在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档案利用与档案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 采取管理与技术并重的方法, 加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运行的安全防护。尤其是对于在网上形成、存储和传輸的电子文件, 一定要建立健全备份制度和容灾体系, 重点要加强电子文件的纸质备份, 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多样化的保障。

综上所述, “三个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为此, 档案部门要不断加强“三个体系”的建设, 这样才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持续进步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三个建设 篇10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任务的 “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要求与宏观目标。可以说,“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新阶段、新要求而提出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引领之下,高等教育管理开始从分层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国务院于2014年6月适时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其中,地方本科高校(含新建本科院校)成为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主力军,主要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至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定位和内涵建设方向已经十分明确:“所谓内涵建设,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来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科学研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学科建设等基本问题。”[1]地方本科高校的类属性与功能性规定要求我们更加强调产教融合、更加突出校企合作、更加密切校地互动、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以此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调整与教学资源重构,培养适应当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问题上已经达成的基本共识。然而,我们在地方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上也因此容易产生片面化的理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接“地气”、更重“一线”的同时,忽略高等教育教化人、塑造人这一本体性功能,而过多地从急功近利的角度甚至是单一的人力资源功能角度理解高等教育,陷于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之中。

地方本科高校在迈向“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中,不能忽视内涵建设的人文维度。甚至可以说,对于这一类型的高等院校,恰恰要更加重视内涵建设中的人文性内涵,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只是“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空心人”(徐葆耕),才能使我们的地方本科高校教育不至于沦为“半人教育”(梁思成)。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的类属性,这里的人文性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同的面向:从“高校”这一归属范畴的意义面向而言,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价值性的主要表征;从“地方”这一类型规定的意义面向而言,人文情怀是高校联结属地文化的关键纽带;从“应用”这一人才规格的意义面向而言,人文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概言之,在特定的类属性规定下,无论是教育层次,还是办学定位,亦或是人才规格,人文内涵在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建设中都不能缺位,更不能缺失。

二、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的价值性

在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潮流中,“地方性”、“应用型”是该类院校的符号化象征,也成为该类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抓手。毋庸置疑,这将使地方本科高校外延的廓清与内涵的界定,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定位以及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方向都会变得更加明确、清晰而具体,既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的解决,也有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需求。然而,在提高了内涵建设的精准性和靶向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遮蔽,特别是对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大学教育构成部分的某种偏离或者误解:即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远远胜过大学教育的价值性本体。再具体到人才培养这一大学教育的第一要务上来,我们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立身与立人等不同的关系层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矫枉过正。我们认为,专业教育、科学教育、立身是“术”与“用”,而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立人是“道”与“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基于目前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和途径的局限,地方本科高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精英型人才培养,而是以职业化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样做一方面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部规律,也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匹配性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无数普通百姓和家庭实现梦寐以求的期待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获得一份合适稳定的工作岗位提供可能。但需要正视的一点是,无论是过往的分层管理,还是现在的分类管理,地方本科高校始终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类型本科高校一样是建立在受过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教育机构,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业。因此,在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的路径选择时,我们不能忽视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大学教育的价值属性。也就是说,我们承认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但不能因为强调和突出工具理性而使之与大学教育的价值理性割裂开来,甚至完全遮蔽它,使地方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走上工具主义的道路。

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归属,意味着我们既要实现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目标———教“人”成长为“人才”,更要达成大学教育的价值理性目标———教“自然人”转换为 “社会人”。何谓“大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是大学教育最根本性的问题。与“大学”的英文词university在词源上存在紧密相关的是universe和universal,前者意指宇宙、天地万物等,后者意指普遍的、共通的。中国古人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因此,大学不仅仅是一种具象物质形态的空间,也不仅是一种传授专业知识的场所,更是一种弘扬至善至美、培养健全人格、提升思想境界、引领社会风气的精神存在。参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来看,大学教育应当不仅仅是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获取多种劳动生产技能,还应当使人在情感、意志、审美、社会关系等领域内获得充分和谐发展。换言之,大学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具备获得立身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激发个体各方面的可能性。在大学教育中占据基础地位的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激发,而这恰恰是人文精神的要义所在。人文精神“既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人类的一种价值关怀和价值取向。它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追求、维护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2]因此,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陆登庭提出:“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3]

三、人文情怀与属地文化的地方性

“地方本科高校”这一类型指称,无论是语义层面,还是实务层面,我们都无法绕开对“地方”的追问,与之相关的是,“地方性”该如何理解?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理顺高校与地方的关系,也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注入地方性要素。学者余茂才在《地方大学的地方性研究》中为我们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答案。他的“地方性”阐释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向度:第一,在主管上的地属性,即主管权属于地方政府的特性。第二,在发展上的区域适应性,即地方大学发展规模、速度、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等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产业结构、区域利益等相适应。第三,在功能上的区域倾向性,即满足当地高等教育需求,依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招生结构,重点发展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有悠久学术积淀的、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和学科,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4]。在这个关于“地方性”全面而又系统的阐释中,可以看出,论者主要是着眼于政治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域。无论是主管的地属性、发展的区域适应性,还是功能的区域倾向性,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以行政区域语意下的“地方”来解释“地方性”的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这既符合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又契合人们的日常话语指向。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学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理解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内涵时,大都着眼于地方高校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对接。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专业、师资等方面的设置、建设与效益一律以所在行政区域内的现有产业类型、经济发展脉动、社会发展需要为风向标和指南针,以此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对接地方,凸显高校的地方性特色。但是,从人才培养链条的终端向前推,也就是说人才能否在高校所在行政区域 “留得住”、“住得久”,仅仅依靠在“地方性”的这一层面下功夫可能还不够。文化的地方性,或称地方性文化,应该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性”更深层次的内涵,但目前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地方性文化是指“一个地方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信仰、价值等观念的集合。”而各个地方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进程、人口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内核与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不同的人群创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总是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或者群体,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结合,表现为地方性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地方性文化是在区域社会生产、群体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核与动力。”[5]就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成物而言,比如语言、艺术、风俗、习惯、传统等等,不同地方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就是文化的地方性特点。因此,地方性文化是一个地域、区域的地理环境因素与社会人文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独有文化结晶。从本质上说,文化的地方性带有农业文明时代的印记,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典型文化根性与文化特质,也就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人与土地的粘着性所产生的的文化物。而在工业文明时代,随着整个社会流动性的加剧,这种粘着性所产生的文化共同体成员对某个地方的文化认同感日趋淡化。

尽管从政治学意义和从文化学意义上理解“地方”存在着外延不尽一致的可能,但从内涵层面来看,“地方”既指行政区划,也应该包括文化边界。因此,反过来看,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办学主体,除了与作为属地管理主体的地方政府、作为人才需求主体的地方产业、企业以及作为教育对象主体的地方群众要紧密结合、相互衔接,更重要的是,地方本科高校要与地方性文化实现互融互通、有机融合,这才是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性”的应有之义。否则,地方本科高校就有可能成为地方文化土壤中的一块文化“飞地”。简言之,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地方性”这一类属性的完满达成,就必然包括着文化地方性的内涵。在实践层面上,无论是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地方性课程开发,我们都需要将其纳入高校属地文化的地方性视角。地方本科高校说到底是要为地方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且要使人能够留得住、住得久乃至本地化,那么,文化纽带的编织,或者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属地文化的地方文化情怀和文化认同感,进而使之产生与高校属地之间牢固的文化粘着性,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出口与地方入口之间的无缝对接,弥合人与地方之间在文化面向上的隔膜和间隙。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是联结地方本科高校与属地之间的情感桥梁,也是“地方性”内涵更深层次也更为根本的质素。

四、人文素质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主要职能中,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颇具挑战性却又必须向前推进的时代课题,这需要我们转换办学思路、重构专业和课程设置、重建师资队伍,尤其是需要我们厘清应用型人才规格,也就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一般认为,人才规格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前者更加倾向于培养其发现客观规律、探索未知领域、创新知识构成的能力,将来主要是从事研究工作,而后者则更加倾向于培养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与生产过程并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规格,即以本科学历层次为主,能够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6]。因此,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术和应用能力,介于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属于应用知识成果进而改造世界的人才类型,肩负着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重任。

那么,在这一人才培养规格中,人文素质到底如何构成?占据何种位置?发挥何种功能?产生何种影响?宽泛地理解,如果人文精神是着眼于高校的价值性层面,人文情怀是着眼于文化的地方性层面,那么人文素质则主要是着眼于个人的个体性层面,但它应该既包括情感、情绪、意志、想象等心理因素,也包括道德、伦理等社会因素,还包括艺术、信仰、风俗、习惯、传统等诸多文化因素,它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7]个体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在传统观念中是作为个体的基础素质来看待的,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特点,往往只能通过积淀、熏陶、陶冶而累积。相反,知识与能力则易于通过习得或训练直接获取,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往往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主要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知识与能力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显然更具实效性,而人文素质要么被视为是无用的,要么被视为是寄存于个体内在而缺少应用价值的东西。但实际上,人文素质同样也可以知识形态和能力形态的方式而存在,特别是在实际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的应用性颇为有益,甚至可以说人文素质本身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可转化为具有应用性的知识和能力。以髙速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为例,无论是在工程勘测与设计阶段,或者是在工程实施阶段,还是在工程维护阶段,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对工程实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在工程勘测阶段,一个平时喜好考古并对考古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提前关注沿线文物地理,在选线过程中进行避让性设计。相反,如果等到施工阶段再因文物保护而改线或者无视文物存在而野蛮地进行工程施工,要么损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么毁损文物价值。再如,在一个车站的工程设计中,工程设计人员是否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地理风貌甚至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车站建成后是否实用、地方化和人性化以及获得当地使用者欢迎的程度和使用的效度[8]。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中,人文素质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情操或者不具实践性的德性,相反,人文素质的培育恰恰有助于彰显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特质,有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成果。人文素质之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它本身也是“应用性”内涵的重要构成。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建设需要从教化人、塑造人这一本体性功能出发,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大学价值的互助关系,避免将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割裂,造成没有“灵魂”的卓越;地方高校要融入地方发展,需要从人文情怀培育出发,与地方文化相互融和,才会有所作为;应用型人才首先是具备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担当应用的责任。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人文素养,应用型

参考文献

[1]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J].中国高等教育,2015,(7).

[2]江潭瑜.大学人文精神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3]尼尔·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A].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编.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22.

[4]余茂才.地方大学的地方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14.

[5]王佳.地方性文化与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

[6]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21.

[7]唐桂丽.人文、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J].理论月刊,2007,(7).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三个关键 篇11

关键在于“一把手”

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如何,关键在于“一把手”,因为“一把手”在一个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把手”是否身体力行、带头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职责做表率。

强化“一把手”亲自抓的责任意识。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建设的《实施纲要》、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等有关文件,充分认识到抓党风廉政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落实责任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既不能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也不能凌驾于企业中心工作之上。应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党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指导思想,摆正位置、履行职能、加强监督、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增强搞好企业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感、紧迫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明确“一把手”亲自抓的任务是什么。党政“一把手”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必须认真履行所确定的各项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亲自部署本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亲自主持召开班子会议,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和检查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批阅群众举报的重要信件;亲自主持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动征求对自己的监督意见,做到超前防范;加强事前监督,使干部们不犯错误。

建立对“一把手”的约束机制。抓“一把手”应逐步形成立标定责,定期报告、定期审计,切不可离任后审计;定期考核。建立党政“一把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管理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一把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责任制;实行“一把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自身廉洁自律的情况,每年坚持1~2次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述职,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接受上级党委、纪委、调查考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

加强监控和管理,对于项目部而言,行政领导要做到充分民主,自觉接受公司、党支部和群众监督;各部门(特别是四管人员)要维护项目部的各项制度,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党支部和群众监督;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要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加强对四管人员的监督;公司党委、项目党支部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四管人员有针对性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案例分析教育;公司纪委应该印发一些企业内部案例教育资料,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关键在职能部门

企业的关键部门是指管财、管物、管人的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关键部门(单位)能否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

抓部门就是要各负其责,找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企业管理、经营、生产等工作共同推进的结合点,以民主评议行风为载体,加强党风党纪、法律的教育,促进部门切实负起抓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通过广大群众对司务公开、项目部的部务公开以及公司到现场的情况通报、季度、年度评议等,加强上下级业务口之间的衔接和相互监督,使关键部门变压力为动力,使部门主要领导对纠风建设真抓实管,营造出部门齐心协力抓纠风、促政风、正党风的廉政建设氛围。

抓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就是从树立企业形象入手,从公司主要部门开展对项目部的优质服务,杜绝进门难、办事难(指节假日、星期天)现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强化效能监察,不断完善环环相扣的制度,堵塞漏洞,使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到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对于项目部来说,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经营管理模式在逐渐改变,劳务班组、职工承包组、协作单位、分(承)包施工队伍等各种形式的存在,给项目部各部门、领工员、尤其是“四管人员”造成了不廉洁的可乘之机。党支部和项目部班子加强相关人员的监控和廉政建设教育非常重要。这些人员的本质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这个社会形势下,意志薄弱者很容易受到施工单位的小恩小惠腐蚀,给本单位造成效益流失或经济损失。那些施工单位也总是投其所好,把我们的管理人员牢牢套住。

把住关键环节

要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要促进权力的规范运作,筑牢重要岗位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突出廉洁自律、诚实守信、依法办事等教育主题。围绕企业权力的运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操作程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和制约,要重点规范“事权、财权、人事权、物权”四项权力。逐步建立起绩效、职责、风险相统一的薪酬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他们的进取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

要抓好重要岗位人员的党纪国法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清贫、面对职责、面对现实。

要抓好监督考核。为了防止责任制流于形式,保证责任制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把监督考核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并注重责任制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任用等结合起来。

要把惩治和预防并举相结合。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都要硬,既要坚决惩治腐败,更要有效预防腐败,惩治和预防并举,才能相得益彰,产生综合效益,从根本上治理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发生,真正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本企业的内部网上建立、发布黑名单,一是建立健全分(承)包队伍、协作队伍黑名单,凡是这些施工队伍有向项目部人员行贿的列入黑名单进行公布;二是建立健全项目班子成员、部门主管或四管人员、领工员黑名单,凡被施工单位举报、群众举报、领导发现等查证属实的也予以公布;三是建立健全材料供应商黑名单,凡是提供假货、回扣、不合格产品、以次冲好等材料的供应商也公诸于众。

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坚持和创新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集团公司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还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个建设 篇12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作出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 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 确保在法制轨道上推进改革”。对照这些要求, 广东在推进实现“三个定位, 两个率先”目标、理顺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方面,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广东省委全会指出:必须清醒看到, 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 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 广东省法治建设还存在不少不适应、不相符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地方性法规不够完善, 立法质量有待提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仍然存在, 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 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淡薄, 全社会法治观念有待进一步增强, 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 都深度制约着“三个定位, 两个率先”目标的推进和实现, 影响着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效率和效果。

广东各地要不辱使命, 真正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省市, 就要坚持以“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为指导, 把握和运用好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的辩证关系, 做到以改革的精神和魄力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用法治权威和法律手段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实施。具体来说, 就是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把握好深化改革“扩”与法治“导”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巨大工程, 在改革目标、改革方向、改革领域、改革区域等方面, 都在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扩展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真正把握好其内在关系, 就要坚持以法治为主线, 用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对改革进行全面统领, 要用法治权威为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一) 改革方向的扩通要以法治精神为主导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思想内核, 是法的价值的体现, 是法治思考凝聚而成的思想精华, 是法治实践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用法治精神来主导改革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求。倡导法治精神, 归根是要树立起法律之上的观念, 推崇使用法律来制约权力运行、维护社会和谐、保持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而我国深化改革的根本要义及价值所在, 正是体现以民为本, 一切以人民所求为指向, 是一切为了人民谋福祉的变革。如果改革发展不是向着人民群众, 不是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改革的最终红利不能惠及百姓的话, 那么, 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意义。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要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就要全面树立起法治精神和群众观, 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党对改革的领导权, 把法治精神贯彻到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把一切改革置于人民群众制定和通过的法律框架之内, 用法治化手段推动改革沿着十八大指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断前行, 圆满打通对接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确保改革所向, 体现民之所望。

(二) 改革领域的扩展要以法治理念为导向

深化改革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全面铺开, 整体推进, 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这些领域相互联动, 互为掣肘, 牵一发而动全身, 也许某个局部的失利, 就会导致全局受挫。因此, 要用科学的思维和理念对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和预判, 采用规范化、法治化的标准方式, 认真谨慎地推进改革。法治理念是法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精髓灵魂, 它能指导法治在运行活动中, 科学地统筹好改革的方方面面, 理顺好各领域的内在关系, 维护好改革的整体局势。广东作为全国深化改革的先行地, 在改革领域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 一定要树立起坚定的法治理念, 要在改革中完整地体现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尊重民意, 保证群众立法权和改革参与权的基本要求, 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要善于运用法治理念, 把各个领域中的改革主张转化为法治主张, 在法治阳光下推进各项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健康运行、化解风险;又要注重在各领域的深化改革中, 加强完善广东法治化建设, 打造民之所盼的法治社会。这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 也是广东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

(三) 改革区域的扩大要以法治文化为引导

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 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部分区域系统到全社会整体推进的一场系统性深刻变革, 攻坚的广度、深度、难度等系数都越来越大, 如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法治文化作铺垫, 将会对一个地方的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广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后, 标志着广东把深化改革引向了全面, 辐射涵盖到了各市各地。因此, 一定要发挥好法治文化对各地方民众思想观念的引领作用, 加强法治建设, 增强普法能力, 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形成政府立法为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民众普遍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 整个社会大力支持和合力推动改革的良好气象, 从而建立起当地文明民主政治, 实现“法制”向“法治”转化, 达到各地方、各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 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与社会和谐安定。

把握好深化改革“破”与法治“立”的关系

改革是一个不断刷新社会面貌和开创新兴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 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去旧布新, 达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 要勇于并善于破除过去一些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重新探索和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一套改革路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这种“破旧立新”之间, 应当要发挥好法治的功能和作用。

(一) 破老观念, 立新思想, 法要提供指引

当今, 各地各领域深化改革的关联性十分紧密,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 这就需要用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对改革进行指引和把握, 过去一些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 必须要及时打破和摈弃。在新的变革中, 究竟哪些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要破, 哪些要立?该怎样去破, 怎样来立?都不能简单定论、随意操作。广东要落实好中央精神, 成为探索科学发展的优质实验区, 既要发扬当年勇于开拓、敢闯敢干的“吃螃蟹”精神, 又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 在法治理念下确立新的改革思路, 勇于打破旧的、僵化的、“人治”的体制机制。要遵循“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方针, 坚持以法治思维为引领, 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做到一切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都要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思考和谋篇布局, 确保深化改革的新思路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和实用有效性。

(二) 破老路子, 立新路径, 法要提供助力

深化改革的路子是一条前人还没走过的新路, 与以往的改革相比较, 势必更加艰险、充满困阻。要成功开辟新路径, 使改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首先, 法要主动扫清改革路障。各地方要科学地、系统地、针对性地做好立法工作, 对阻碍深化改革的“拦路石”, 要运用法律的力量将其搬除, 要完全依靠法律来解决好改革中发生的问题, 达到良法善治, 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法要积极赋予改革者合法的权力, 给改革者提供足够的干事能量和勇气, 保护改革者在新开辟的道路上探索实验、勇往直前。再次, 法要不断修正新路径的轨迹。深化改革的各条道路是相互交织、纷繁复杂的, 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稍不留意, 改革就会走回老路, 甚至走入偏途。因此, 要使用对应的法律法规, 对僵化的老路合法化进行强制废除, 对偏离的路径轨迹及时进行修正, 以防改革信马由缰、掌握失控, 真正用法治来修正改革方向, 坚定道路自信, 确保改革沿着既定的新路径全面推进。

(三) 破老方法, 立新手法, 法要提供依据

改革手法体现出改革力度, 改革力度决定着改革进度和深度。方法不对南辕北辙, 方法正确四两拨千斤。当前, 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深层次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就要采用一些新而强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这些手段和方式方法就是法律法规。社会的大治和改革的大智均在于立法。要结合深化改革的形势、要求和特点, 通过科学立法的方式, 抓紧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 健全法规依据。对一些长期不见成效, 影响改革突破和进度的老办法、老方式, 都要依据法律规定坚决进行淘汰, 不可再用, 以此确保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快速落实。也唯有在科学立法, 建立法治的基础上, 一切改革的手法路数才会有根有据, 才能有效防止改革进程中任意行为的发生, 才能保证改革力度适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取得良效。

把握好深化改革“动”与法治“稳”的关系

改革既要求变, 又要求稳, 变是必然, 稳是前提。没有稳固的法治环境, 社会根基就会动摇, 改革秩序就会迷乱;没有持续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法治建设就会缺少雄厚的社会基础和有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因此, 改革步伐不能停, 发展速度不能慢, 稳定局势更不能变。要把法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定海神针”, 保障改革平稳推进。

(一) 改革对社会格局的撼动, 法要起保驾护航作用

深化改革就是要深入地进行结构调整、经济转型, 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要全面实现转化, 是用钢牙铁齿啃“硬骨头”的“硬碰硬”的事情, 这种社会格局的大变动, 难免会产生出一些社会动荡问题。而法的基本价值之一, 就是其具有很强的“安定性”作用。这种安定性不仅仅表现为法本身不得朝令夕改, 更体现为在一个高速前进的变革社会中, 法起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靠法治为改革护航,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因此, 要把一切改革和社会格局的调整变动, 完整地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切按照法律规章要求从事。在探索和改革实践中, 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 要按照法律程序作出授权。对先行先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要习惯于采用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用法治和法规制度来保证深化改革平稳深入推进, 使广东尽快实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 改革对阶层利益的触动, 法要起解释调整作用

深化改革势必要触动一部分人或部分单位团体的利益, 无论是对当前存量利益的优化, 还是对将来利益增量或利益预期上的调整, 法都要发挥其固有的调节作用。近年, 广东在深化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较快, 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78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在各方面改革都在迅速产生经济效益时, 调整好经济发展和改革时期各方面的利益, 对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 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 勇于自我革命, 敢于直面问题,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的要求, 全面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解释工作, 让民众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利益追求, 自觉守法护法。做到按照法律程序、合理合法对个人或社会局部利益进行正当调整, 要从保护民众合法权益的要求出发, 把改革触及的个人和局部利益的损失降到最小, 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阻力, 确保全局改革取得胜利。

(三) 改革中出现的人心蠢动, 法要起防治警示作用

上一篇:中外女性形象下一篇:初级初中学校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