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精选3篇)
“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 篇1
重庆工业园-荣隆台湾工业园 官方网站:http:///
县质监局以“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
近日,荣昌县质监局来到重庆工业园区_重庆荣隆台湾工业园,与园区相关领导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助力打造台湾工业园,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质监局党组服务产业园,和服务支柱产业的部署。
县质监局在与荣隆镇党委、政府和工业园区投资方,及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县质监局根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需要和企业发展实际,决定运用以下三项措施服务荣隆台湾工业园区建设:
一、主动策划重庆工业园区_荣隆台湾工业园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规范运作,培育园区品牌,把该园区打造成渝西川东的台湾工业产业第一园,同时打造荣昌工业名片,为繁荣荣昌提供一个契机。
二、主动开通质监服务绿色通道,凡是涉及荣隆台湾工业园入驻企业工业产品、食品、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等行政审批项目,可考虑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一律特事特办。建立高效的行政环境,是为了营造最好的投资氛围。
三、主动对园区企业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凡是涉及假冒园区企业产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严肃查处,维护园区企业合法权益。大力整治违法行为,营造安商理念,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企业一心一意奔发展。
重庆工业园-荣隆台湾工业园 官方网站:http:///
“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 篇2
1970年12月, 大兴安岭地区革委会档案室从办公室独立出来, 正式对外挂牌为档案局。历经几代档案人的不懈努力, 目前已形成了具有近2 000名专兼职干部的地、县、乡、村四级档案管理网络。近年来, 在省档案局的亲切指导关怀下, 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 全区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 紧紧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认真践行“为党管档, 为区铭史, 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 坚持以构建完备的生态档案为主轴, 着力推进“档案资源、安全保密和服务利用”三大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档案馆服务功能, 大力提高档案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全区档案事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领导重视, 档案事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档案是历史丹青, 文化传承, 国家记忆,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坚持把档案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体系, 置于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每年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会议, 依法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培训, 不断增强各级各界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着力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 档案部门归口负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和主管档案工作领导多次深入档案局 (馆) 检查指导, 并在档案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现任地委书记贾玉梅亲自听取档案工作情况汇报, 对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馆舍面积不足、功能不全及领导职数和编制核定等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批办意见。行署副专员庞洪峰作为主管档案工作领导, 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 深入档案工作一线调查研究, 协调有关部门为档案馆选定新馆, 并为档案馆新馆改造争取专项维修资金近百万元。
地委办、行署办在历次机构改革中, 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全区档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通知》等文件, 确保了全区档案局 (馆) 机构规格不降, 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的稳定, 推动了全区档案馆舍建设、设施设备的不断投入, 为全区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基层党委、政府不断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 近年来, 累计争取和投入资金1 000余万元, 新增馆库面积达9 970平方米, 拟建档案馆库6 000平方米。按照地委主要领导的意见, 已经确定地区档案馆将整体搬迁至原地区公安局西侧1—3楼, 面积是现面积的1倍达3 000余平方米。目前按照《档案馆设计规范要求》, 库区独立封闭工作已经结束, 正在等待安装气体灭火设施及密集架等设备。加强了对列入国家计划的县级档案馆库建设的监督和指导, 我区共有4家档案馆已申报成功, 获得国家专项投资, 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 全区已经建立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 8个林业档案馆和302个档案室。其中, 有5个林业档案馆先后晋升为“企业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
广泛征集, 档案资源体系日臻科学完备
档案资源建设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石, 是实现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大兴安岭地区坚持以建立健全覆盖全区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方向, 在着力推进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促环保等重要领域建档工作的基础上, 各级档案馆充分注重档案特色和价值, 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和全区工作大局的现实需要, 着力强化生态文明战略、重大项目建设、林区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及营造林工程、水利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档案资料的收集, 做到应建尽建、应收尽收, 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林区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同时, 加强了地貌物产、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著名人物等具有社会文化利用价值档案的征集力度, 先后征集了鄂伦春族名人关小云同志《鄂伦春史编》全部图书资料, 刘玉亮的《北方捕猎民族纹饰及雕刻艺术》丛书全套, 《塔哈河文艺》、《五味文学》等地方期刊、老知青图片等珍贵档案资料。通过积极对外开展档案征集, 共征集重要历史资料和历史人物李金镛的资料复印件200多页, 制作皇帝朱批仿真件13件, 弥补了全区档案馆没有清代历史档案的缺憾, 为全区文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目前, 全区管理档案资料总数达125万卷 (册) 。其中, 地区馆藏档案门类已由3类7种增加到5类20种;全宗由32个增至97个, 增长了203.1%;档案资料由21 744卷册增至70 069卷册, 增长了222.2%;检索工具由300册增到632册, 增长了110.6%。
强化管理, 档案安全防控全面提档升级
确保档案安全保密, 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底线。多年来, 全区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把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安全意识作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 层层制定了《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库房管理“八查八看”制度》、《安全防护“五必须”制度》和《管理员岗位职责》, 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方位的档案安全保密执法检查, 每年组织两次应急演练, 每年聘请安全消防专业人员进行一次专业培训和设施设备检查, 确保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 一刻也不松懈, 须臾也不放松。与此同时, 积极改善和加强档案保管保密的硬件建设, 认真落实档案管理七防措施及信息技术防范手段。特别是新馆址确定以来, 在气体安防项目、外部防护设施、档案装具方面已经获得预算资金近150万元, 届时, 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将得到全面提档升级。
深度挖掘, 档案文化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各级档案部门把创新档案文化功能作为繁荣林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馆藏优势,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 不断推陈出新, 以编研文化精品或警示后人、或资政诊脉。先后编纂了《大兴安岭地区5·6和5·7两次特大森林火灾》、《大兴安岭地区区划体制文件汇编》等19种300多万字编研成果, 地区档案局编辑刊发30期《大兴安岭档案》, 为12部县、区、林业局志的撰写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档案依据。编辑出版的《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志》, 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地区档案馆先后编辑了《翻阅兴安》、《兴安记忆》、《兴安档案记忆》等图文集册, 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兴安岭发展变化的历史。通过图像、声像、文字等载体档案, 为林区举办的国际蓝莓节、北极光节各种重大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资源在服务大局中的资政铭史作用。
以民为本, 档案服务利用更加贴近群众
全区各级档案部门积极树立全新的档案服务意识, 找准档案工作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紧紧围绕领导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需要, 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 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地区档案馆将最为便民的楼层规划为查阅服务区, 设立了登记室、查档室和网络查阅室, 积极简化档案利用程序和手续, 实现利用零收费, 无偿提供复印, 尽最大限度满足利用者需求, 努力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区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发挥查阅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两个窗口作用, 提供现行文件31 373件次, 免费提供利用档案98 501卷、资料4 091册, 利用者达11 321人次, 全区利用档案在清欠等方面挽回经济损失总额达176 650万元。同时不断拓宽档案利用渠道, 实现了现行已公开文件内网接收保存, 向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使查阅服务中心成为群众真正需要和喜欢的“信息超市”。
依法治档, 法制宣传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坚持以一法一规一条例为行动总纲,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不断完善档案执法责任制, 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 提升档案执法人员素质, 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按照行署统一安排, 对档案审批事项进行了3次清理, 进一步规范了档案审批工作。为确保全区各级档案馆 (室) 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制定下发了《大兴安岭地区创建地级规范化档案馆 (室)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档案依法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好了准备。近年来, 全区加大档案执法检查, 对规范化管理单位坚持开展执法年检, 及时纠正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地区档案局成立检查组, 每年对全区3县4区14个企业及106个地林直、中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执法检查, 并在全区进行通报, 通过执法检查, 增强了立档单位依法管档的自觉性, 有力促进了全区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进程。
与此同时, 坚持把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列入普法规划, 各级档案部门结合实际, 采取不同形式对档案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宣传。近年来全区共组织各类档案学法活动近30余次, 参加学习达700余人次, 印发档案法律法规原文900多份, 举办档案知识竞赛和档案征文共4次, 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知晓率与普及率。乘借6·9国际档案日契机, 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 向全体档案工作者致发了慰问信, 行署主管领导和档案局主要领导分别在《大兴安岭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 通过报纸、网络全面宣传了档案工作发展综述。通过召开纪念会议、悬挂宣传挂图等形式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 组织开展了征文活动并被省档案局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积极开展了向省档案系统推荐“最美龙江档案人”工作。我区原漠河县档案局长刘艳玲、现韩家园林业局档案科长崔秀霞2名同志入选, 事迹录入省档案系统《最美龙江档案人》一书中。崔秀霞同志在全省“最美龙江档案人”表彰会上作为9名宣讲人之一作了典型宣讲, 进一步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改革创新, 数字档案建设有条不紊推进
为实现全区档案管理现代化, 各级档案部门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 积极探索本区域内档案数字化建设途径, 为档案数字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针对制约档案馆数字化工作的瓶颈问题, 地区档案局将开发档案馆数字化管理软件、重点音像档案抢救及数字化、档案特藏室建设列为突破重点, 推动档案馆数字化及特藏工作的开展。一是开发数字化录入软件。为推进数字化录入工作, 地区档案局与大兴安岭云享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研发合同, 开展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制作, 目前软件已经制作完成进入试用阶段。二是推进重点档案抢救及档案数字化工作。地区档案馆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 对1964—1995年间644件记录地区重大事件的声 (音) 像档案开展技术性保护和抢救。呼玛、漠河两县开展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任务。各级档案部门不断开展档案数据录入工作, 累计录入文件级目录10万条, 案卷级目录6万条, 全文扫描2万多卷。
固本强基, 档案队伍素质整体全面提升
全区各级档案部门以打造“业务精、能力强、甘吃苦、愿奉献”的档案干部队伍为目标, 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 全面加强了档案部门和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营造了务实、高效、想事、干事的良好风气。通过竞争性选拔等多种方式积极配齐配强了地县两级档案部门班子。地区档案局积极强化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为青年干部争取科级职数, 使一些能力强、专业精的普通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据统计, 近几年全区档案部门通过竞争上岗、轮岗的干部达20多人次, 实现了全区档案干部队伍的自然承接和过渡, 保证了档案干部队伍的延续性, 同时激发了档案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几年来, 全区先后涌现出国家和省级先进工作者、企业十佳档案工作者26人, 最美龙江档案人2名, 被国家档案局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目标管理突出贡献荣誉8人, 被省档案局授予先进集体12个。
“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 篇3
合川区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搭建创业实训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员实现全民创业,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据了解,该区自3月开展国家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工作以来,独立设置了草街农民创业示范园作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的平台,示范园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建成集生产、商贸、研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民创业示范园。力争到,入住企业1000户左右,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万人,规划区总人口10万人,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据介绍,该区积极搭建创业实训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在建博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移通学院、涉外商贸学院建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4个,今年预计将新增2个,800多名高校学生参加自主创业,50多个企业已经成功注册微型企业,年度生产总值超过400万元。大力开展“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资助创立2个创业项目,落实补贴7万元。支持111名高校毕业生创办微型企业111家,落实补贴332万元。举办创业大赛营造创业氛围,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就业局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合川区“诚信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吸引了606名高校大学生以工业制造、创意文化、综合服务、文体综合四大类的创业设计作品参赛。
【“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推荐阅读:
主动支持向量机08-06
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09-20
主动推送服务08-28
大力实施“三个三”工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10-20
主动服务系统06-14
主动式的交通服务06-23
三个建设09-17
”三个建设年“学习心得07-04
三个文明建设情况10-06
郭庆平:积极主动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