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

2024-09-20

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通用3篇)

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 篇1

**市政法系统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

法信访工作

近年来,**市政法系统围绕维护信访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群策群力,综合施治,大力加强涉法信访工作,从“抓苗头、抓疏导、抓处理”三个重点方面用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抓苗头,及时发现化解矛盾隐患

大量信访案件的发生有着明显的苗头,只要及早排查发现,及时妥善处理,就能够防患于未然,减少工作难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此,**市政法系统注重从源头上抓起,及时发现、化解各类信访苗头,具体做法:一是定期排查。坚持信访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明确职责,磕兑责任,形成“全方位、无缝隙”的大信访工作格局。政法各部门定期排查信访情况,对全市涉法信访案件、进京到省上访老户及一些不稳定因素,统一制作台帐,做到“日排查、周汇总、月综合分析,季度通报情况”,实行动态监控管理。结合全市涉法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制定了《全市涉法信访案件排查化解责任制考核办法》,要求政法各部门每月填报《涉法信访案件及信访隐患摸排情况统计表》,由市委政法委进行备案。市委政法委对各部门排查出的信访隐患进行分 类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并长期跟踪督查催办。政法部门分别针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指定信访工作责任科室会同办案单位和承办人共同承担化解隐患的任务,在指定办案期限内,共同研究对策,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时将处理结果答复来信来访群众,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消除信访人的疑虑,有效杜绝重复访、缠访闹访和越级访。今年7月份,市法院通过排查发现,郭某某的儿子在我市务工期间遭雷击死亡,案件判决后因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导致案件未能执行,出现了越级上访的苗头,面对这一情况,法院在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同时,考虑到郭某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的实际,在办案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万元帮助其度过难关,郭某某当即表示决不越级上访。二是带案下访。实行带案下访制度,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与信访人所在单位和村(居)委会保持联系等方式,主动出击,及时掌握信访动向,把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靠上做好稳控工作。对重点信访案件,变上访为下访,安排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定期带领相关人员到上访人家中走访,耐心倾听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详细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在进行感情联络的同时掌握信访动向。另外,政法各部门信访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村庄社区、营业摊点、企事业单位进行巡访,切实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隐患,做到底数 清,情况明,将涉法信访重点案件、重点人员和非正常进京到省上访隐患全部纳入工作视线,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春节前,市公安局领导到一名长期进京缠访的信访人家中进行下访,当面答复有关问题,并给生活困难的信访人送去了慰问品,这名信访人很感动,表示今后再也不进京上访。三是及时沟通协调。涉法信访案件中,往往有不少案件同时与几个部门相关联,如不及时沟通协调,很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小纠纷演变为“老大难”信访案件。因此,**市政法系统在涉法信访工作中,注重加强政法部门之间、政法部门与信访局等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把信访苗头及时解决在萌芽之中。对一些群众多头投诉、多处投寄的信访件在接案后及时沟通,互通有无,摸清实情,及时全面掌握情况,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到各有关单位处理信访问题协调一致,对外答复口径一致,避免互相推诿、“踢皮球”现象,杜绝因接访过程中答复互相矛盾而导致新的上访问题。去年年底,该市一中学生来信反映其父亲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要求尽快抓获逃逸的肇事者,并希望得到医疗救助和死者原工作单位某镇政府的抚恤金,市委政法委接到来信后,及时召集有关部门、镇政府进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并组成联合工作组到信访人家中,逐项答复,释疑解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使信访人豁然开朗,表示今后不再上访。

二、抓疏导,畅通群众合理诉求 及时疏通上访人的思想,理顺上访人的情绪,畅通上访人的信访渠道,对于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市一是坚持分流督办。市委政法委按照“谁办案,谁接手,谁处理”的原则,将信访案件及时分流给公、检、法、司或其他有关责任单位,区别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办理要求。为确保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能够切实得到调查和解决,市委政法委对所有涉法信访案件实行挂销号制度,定期采取不同方式跟踪督办,如:听取案件查处进展情况汇报、电话回访信访人等,及时掌握情况,加大督办力度。实行每季度信访工作通报制度,对前期发生的信访案件总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特点,总结规律,查找原因,对未按照要求完成结处任务的单位点名批评,并将此情况记入责任干警的执法档案,将信访工作与个人奖惩、晋职挂钩。二是坚持文明接访。在涉法信访工作中,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倾听诉求,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按照“四讲”、“四民”要求办事,即:对信访人讲感情、讲法律、讲策略、讲效率,亲民、爱民、便民、利民,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今年2月份,七十多岁的信访人闫某某来到**市委政法委上访,哭诉其子四年前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丧生,法院判令肇事方赔偿其经济损失3万元,然而作为唯一可供执行财产的肇事车辆在拍卖中数次流拍,得不到执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办案部门发 出督办函,办案部门想方设法评估、处置了车辆,及时将款项交到信访人手中,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使这起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置。三是讲求方法。在涉法信访工作中,积极探索方便群众、增进理解的工作方法,主动约见当事人谈心、沟通,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对一些缠诉缠访案件实行公开答询,组织由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公开答询会,采用举例子、打比喻等方法,向来访人详细解答有关法律政策,告知案件事实、处理程序、处理结果和处理依据,并建议信访人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有关问题,防止越级访、进京到省非正常上访。此外,坚持“部门领导接访日”制度,每周确定1-2天时间作为集中接访日,使群众有理有处说、有冤有处诉,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合理诉求,促进涉法信访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三、抓处理,切实维护稳定大局

处理好各类有关信访稳定的问题,是最终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维护稳定大局的关键。在事关信访问题的处理上,**市主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处理好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开通涉法信访案件处理的“绿色通道”,及时受理,及时分流,及时查处,及时结案。出现涉法信访案件时,立即查找上访原因和症结,抓紧研究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做到既按法律程序办理,又耐心细致地加以疏导,切实做好善后工作,防止重复访、反复访。这样以来,既使群众的合法合 理诉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又有力地维护了信访安全和社会稳定。**市某机关长期拖欠一建筑商工程款项,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因客观原因无法执行结案,导致建筑商多次上访,并扬言采取过激措施。市委政法委受理此案后,经认真调查研究,确认信访人的诉求是合法合理的,应予支持。于是,在做好信访人情绪稳定工作的同时,政法委领导亲自出面,在政府、法院、当事人之间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使信访人顺利得到了工程欠款,圆满执结此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二是处置好突发事件。制定了涉法信访案件处置预案,成立了处置涉法信访案件领导小组,对涉法信访突发性事件或其他紧急情况,提早洞察,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不留尾巴,把各种稳控措施灵活运用,扎实做好稳控和息诉罢访工作。工作中,及时了解有关案情,研究工作措施,积极与有关单位、部门协调沟通,及时通报重点涉法信访案件的处理情况,把防线建在最前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2005年年底,**市某镇驻地的一家韩资企业的老板携巨资潜逃,几个大的债权人短时间内申请法院保全了主要生产设备,300多名工人总额达110万元的劳动报酬一时没有了着落,工人们情绪激动,酝酿到上级党委政府上访,并备好了横幅、标语随时准备出发。市委政法委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法院、公安局、信访局和镇政府的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召 开现场办公会,与工人代表面对面地交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镇政府先期垫付工人工资,工人保证不再上访。三是处理好特殊时期、特殊人员的信访工作。每逢各级“两会”、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等敏感时期,实行重点盯防、个案预警制度。按照“有理上访,依法解决;无理上访,妥善疏导”的工作方针,将排查出的重点人员纳入个案预警系统,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四定一包”处理办法,实施24小时监控,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出现纰漏。今年两会前后,该市一名中年妇女进京上访,反映在其离婚诉讼案中,法院未支持其青春补偿费的要求,她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合法,请求上级支持其请求。此起案件,上访人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属于无理上访,且该妇女在离婚后精神已经失常。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人员,政法委召集有关部门人员研究对策,果断将其接回并送往精神康复机构进行治疗,保证了两会期间信访秩序的稳定。

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 篇2

理清思路,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 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 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 整合资源,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结合实际,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一是分产业研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 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 设置教学培训课程。二是依托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层次涉农院校, 探索适宜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教育新模式。三是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 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产学交替, 多形式教育培训职业农民, 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需求, 加强培训条件建设,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五是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保障机制, 逐步建立“政府投入、项目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机制。

健全制度,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一是按照《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 (暂行) 》要求, 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生产要求, 分区域和产业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制度。二是探索与认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 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三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人才信息公开平台, 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市场。

突出三个重点大力抓好涉法信访工作 篇3

范作用,提高了农村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了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一、准确定位 围绕主题谋思路

结合镇情、村情、民情和全村党员实际情况,制定了《xx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围绕一个主题(党群同奔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开展两项竞赛(“双培双比”、“六帮双带”)、建设三大基地(主导产业发展示范培训基地、劳务培训基地、远程教育基地)、培养四种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勤劳致富能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党员群众、增加党群收入开展了各项活动,确保定位准确、实效明显。

二、强化措施 突出重点抓成效

在具体实施中,结合本镇党员实际,突出四个重点,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实施。一是突出目标定位。通过“菜单式”培养,把现有党员分成致富明星、致富带头人、产业化经营带头人、党员科技示范户、党员创业先锋等七种类型,在现有发展基础上,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为量化致富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确定不同发展目标,通过创造的发展平台和制定的优惠政策,以“支部扶先富、先富帮后富、后富快致富、党群共同富”的理念使该村在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中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我镇乃至全区的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一面旗帜。二是突出点面结合。结合先锋工程、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公开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全面推动党员致富工程的实施。至目前,全村共培养了党员致富带头人4名,党员致富明星户2户,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5人,创业先锋10名,党员科技示范户10户,成立了xx企业党支部、xx农产品运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确保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全面发展。三是突出技能培训。结合市、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充分调查了解群众需求意向的基础上,举办培训班5期,组织党员观摩学习培训2期,受训人数达到800人次。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和群众致富奔小康,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是突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本村党员在畜牧、种植、商贸流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分门别类制定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制定了《xx村党员发展畜牧产业优惠政策》、《xx村党员发展设施农业补助政策》、《xx村党员发展非公经济补贴政策》和《xx村党员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等四项政策,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实施。目前,xx集团投资20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近期可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安排5名以上党员务工创业。

三、夯实基础 健全机制促落实

为了促进此项工程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了四项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深入实施。一是创新培养方式,构建切实有效的培训机制。针对农村党员学历低、年龄大、在培训中听不懂、学不深、跟不上的实际,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四化”,即:通过电教设施、实地讲授等方法,使学习通俗化;对中青年党员按所从事产业的发展状况“量身定做”培训内容,使学习具体化;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的实际,采取集中学习、预约培训、上门指导等6种方式使培养多样化;针对60岁以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根据个人需要,指定专人上门送学,使培训人性化,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二是改进帮扶方式,构建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开展 “六个一”活动,即: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件难题,提供一条致富信息,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掌握一项致富技能,送去一份慰问礼品。至目前共结成xx个帮扶“对子”,实行结对帮扶“终身制”。从解决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最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着手,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信息、技术、物资等方面困难和问题20多条;同时广大党员向村“两委”提出建议或意见30多条,结合党员民主评议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向村党支部申请提出适合自己的岗位,积极为本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构建比学赶超的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公示栏、黑板报、简报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动员群众基础好、政治觉悟高、带动群众发展能力强的xx社党员xxx(日光温室)、xx社党员xxx(小鸡孵化)、xxx(房地产开发、建筑)等11名党员通过群众推、党员议、支部确定等方式,将他们培养树立为党员创业先锋。同时,筹划开展党员创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党员积极参加,评选出10名致

富典型户,在全村形成先锋带富路、农户奔小康的良好发展局面。四是发挥组织作用,构建整体促进的落实机制。以镇党委成立的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村党员服务站。通过这个联系群众的窗口,引导基层党员积极投身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和先锋实践活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以后,不仅发挥日常基层党建工作的“处理器”功能,而且能够真正成为党组织体察党情、了

上一篇:让年轻人少奋斗五年的忠告励志故事下一篇:冀教版《水乡行》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