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24-09-20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用10篇)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1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

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今年上半年,省市分配我县农机购臵补贴资金810万元。为把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严格执行省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把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经济作物机械和植保机械作为补贴重点,加强领导,规范操作,共补贴各类机具1104台,其中玉米收获机155台,完成任务的145%,小麦免耕播种机102台,完成任务的129%,安全落实了农机购臵补贴政策,取得了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效果。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强化行政推动,确保重点补贴机具落实到位。由于今年省里补贴会议比去年召开的晚,为做好重点补贴机具的推广工作,我们不等不靠,早行动、早部署。春节过后便组织各乡镇进行了农机补贴需求调查摸底,做到有的放矢。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副县长梁立元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宁阳县2011年农机购臵补贴任务目标责任书》,将保护性耕作示范点建设、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推广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纳入全县经济工作考核。同时,县政府拨专款15万元用于小麦联合收获机更新补贴和保护性耕作示范点建设,为重 1

点机具的推广提供了行政保障。4月7日全市农机购臵补贴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传达贯彻,4月10日召开了全县农机购臵补贴工作会议,对补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局班子成员分片包乡镇督促落实“县政府责任书”,得到了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又快又好地完成了重点补贴机具的推广任务。

二、坚持示范带动,加大经济作物机械推广力度。3月初至4月底,我们组织各乡镇村支部书记、机务队长、农机带头户到宁联公司参观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由宁联公司技术人员给他们讲解技术优势,并聘请宁阳镇庙东村负责人、川寺村负责人现场讲解通过购臵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增收致富的经验;5月20日至6月5日,巡回组织他们到青川管理区观摩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园。通过参观机具、现场观摩,激发了干部群众的购机热情,主动申请购臵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

同时,不断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和植保机械的推广力度。4月13日,在磁窑镇东泗旺村召开了全市花生机械覆膜播种现场会,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全县新增花生覆膜播种机达到169台。根据全县土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实际,在华丰镇韩家岭村建立了1000亩的土豆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该村新购拖拉机、土豆播种机、土豆收获机各3台,机动喷雾器6台,实现了土豆生产全程机械化,辐射带动了全县土豆机械化生产实践。并积极配合县林业局做好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为林业场圃植保站补贴大型植保机械2台,补贴资金6.5万元。

三、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多元化推广机制。农机购臵补贴政

策的实施,为农机生产和经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们采取电视营销、下乡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成了农机推广的义务宣传员。农机大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对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因势利导,加以整合,及时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联合开展送技术下乡服务、召开现场会等活动,形成了以县农机技术推广站为中心,乡镇农机站为桥梁,农机大户为先锋,社会各类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机具推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农民对大型拖拉机需求迫切的心理,对购臵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的优先配套购臵拖拉机,通过这些措施,机具推广实现了跨越发展。

四、坚持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农机购臵补贴政策落实中,我们与县委开展的机关效能提升活动相结合,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规范操作。我们始终站在为补贴政策负责、为农民利益负责的立场上,严格执行农业部《农机购臵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四个严禁”要求和省办21条规定,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缺,阳光规范操作。二是提升效能。按照省办制定的农机购臵补贴操作流程,严格程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补贴对象确立后,实行机具发放、操作培训、挂牌办证一条龙服务,既方便了购机户,又方便了补贴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促进了补贴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安全落实补贴政策。从报名环节开始,对补贴程序、补贴内容、补贴名单、张贴公示、协议签订、机具发放、供货确认等环节,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确保了补贴资金安全落实到位,确保了农机干部安全从事补贴工作。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2

1 正确认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 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扩大了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年初以来, 农业部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推动农机补贴政策有效落实, 多次召开会议。中央纪委驻农业部有关领导在农机购置补贴专题座谈调研时指出, 要完善机制, 从制度设计上逐步消除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要加强调研, 积极鼓励探索运行机制创新;要强化考核, 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要加强监管, 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完善机制、强化监管”的总体思路和“稳定、完善、加强”的总体要求, 在总结近些年经验的基础上, 省农机局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2012年度江苏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与往年相比, 该办法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扶优扶强, 更加注重阳光操作,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更加注重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 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自4月5日政策启动实施以来,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严格按照2012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 根据创新试点的新要求, 规范操作, 狠抓落实。截至6月25日, 全省补贴各类机具52 534台, 受益农户29 246户, 完成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5.43亿元, 与2011年同期完成4.35亿元相比, 增长了18%。在平稳过渡的前提下, 创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 准确把握政策试点的新要求, 突出重点, 推动补贴政策有效落实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批复, 江苏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试点的核心是简化程序、规范行为、全价购机、县级结算。《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中详细规定了补贴的操作程序、部门职责、经销商管理、信息公开及传递等方面的要求。在下一阶段的政策操作过程中, 要注意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2.1 着力抓好政策宣传工作, 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要把政策宣传贯穿整个政策实施的始终, 县乡农机部门要联动配合, 提高政策知晓率, 通过电视、报纸、乡村公示栏等与农民生活贴近的途径宣传补贴政策、补贴机具品种、购买方式、经销地点等;农民机手在乡镇领取补贴政策告知确认表过程中, 乡镇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将表中列出的购机者的权利义务、职能部门的职责、经销商的资格条件及服务等内容, 向农民机手明示清楚。同时, 要突出抓好每日销售信息和资金进度信息的传递发布工作, 进一步提高政策透明度。

2.2 着力抓好乡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在服务过程中真正体现便民惠农

在2011年乡站受理、县级结算的基础上, 2012年全省大部分乡镇开展了一站式服务, 建湖县、邳州市、盱眙县、宝应县等地设立了乡镇农机补贴便民服务大厅, 不少地区还专门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照相机等电子办公设备。还有不少地区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 组织乡镇进行集中受理、走村入户现场受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有的地区则结合农忙期间的农业农机技术服务, 进行机具现场确认审核, 为农民购机提供便利。这些不同形式的惠民便民举措值得各地借鉴。

2.3 着力抓好第一批资金结算工作, 用农民身边的典型事例宣传补贴政策的效果

做好资金结算工作, 确保农民如期拿到补贴资金是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镇农机部门要把握好时间节点, 如期确认、审核、公示、报送购机者清册, 县级农机部门要及时出具补贴资金结算审核意见, 提请财政部门按时拨付资金, 并告知农户, 使农户切身感受到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惠。同时, 要善于将第一批资金的结算拨付效果, 以及农民机手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等回归市场的行为, 作为今后一个阶段宣传的重要抓手, 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机手在全价购机政策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4 着力发挥就近监管的优势, 把补贴政策的实施及监督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进一步节约行政成本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3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机补贴;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26

1农机补贴现状

1.1 农机补贴机具配置不均衡

据调查,由于各乡(镇)、村(社)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机配置不均衡,从农业机械拥有量来看,经济比较富裕的村,如该乡的新安村,耕地面积10000余亩,各类旋耕机、拖拉机等46台,但近1/4的农业机械陈旧老化,须更新换代;而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如清水村,耕地面积近14000亩,拥有各类旋耕机、拖拉机仅有20余台。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农业机械要合理配置,须进一步加大农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

1.2 农民购置中小型机具欲望高涨,补贴机具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据调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甚少,补贴重点应侧重于各类大中型机具、经济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

2 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关系

2.1农机购置补贴的意义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支农强农的惠农政策,也是一项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乡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机推广。

2.2农机补贴激发农民购机积极性,从而带动农机推广

农机购置补贴直接补贴农民,引导更多农民购买农机从事农业生产,刺激农民购机积极性,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扩大了农机作业范围,一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畜类耕作模式,实现了机械化耕地、种地及收获,使一部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增效。解除了在外打工者的后顾之忧,农忙时节返乡现象明显减少,大批农民开始兼业种田。人工收获稻谷每亩要付出240元,而机收则只需100元左右,仅此就为农民节约开支50%左右。据调查,水稻机育机插可增产5%以上。另外,由于机耕、机育、机插速度快,缩短了“双抢”时间,使农作物能够适时精量播种,为大面积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农机补贴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化、专业化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群众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支付农机作业费的能力也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也明显增强,从而极大推动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农民购买了新机具之后,不但满足了自身耕种的需求,还积极投入到农机跨区服务作业当中,显著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

3 发展对策

3.1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力度,调动农民推广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广播、宣传车、发放传单等多渠道多措施的对农机购置补贴进行广泛发动和宣传,使这项工作真正惠及百姓、方便于群众;二是采用深入基层、科技下乡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让广大农户了解先进农机具的优越性,增强应用农机新技术的主动性。

3.2 加强推广,确保农机具的适用性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根据当地情况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农机具,确保被补贴农机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产需要。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各项农机新技术。技术人员要教授新购机农民使用新机具的要领,切实解决农民对新型农机具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

3.4 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利用其懂经营、会管理、技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特点,把农机合作社打造成为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平台,使其成为农机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人。

3.5加大服务力度,提供售后保障

农机售后服务至关重要。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培训管理,要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及时与生产厂家及供货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做好农机售后服务工作。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作出书面承诺,让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切实履行“三包”服务的有关要求,确保售后服务及时到位。

3.6农机购置补贴做到程序规范,管理严格

为了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防止优亲厚友现象发生。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农民问题,推动当地农机用户农机维修和服务的完善,形成了农机化服务产业链。

3.7增加以旧换新农机补贴政策,加快优化农机装备水平

从调查看,近20%的农业机械存在马力小、陈旧老化、故障频繁、油耗高、作业效能低、作业质量差等问题,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实施以旧换新的农机补贴政策,旧机具按一定比例折旧回收,新购机具按一定比例补贴。

3.8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面纳入工作日程

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农机补贴政策,财政、农业部门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农机推广工作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4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农政策以来,富平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 400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富平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市场的主体—生产企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给农机生产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对农机的补贴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同时由于国家补贴额的减少,使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个别生产企业产品补贴额急剧减少,严重影响到产品的销售,直接影响到其配套企业的生死存亡。

1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繁琐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热情,从而使农业机械迅猛增加。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许多农民愿意投资几千元钱买台小型农机具,以方便农业生产。但是,由于补贴手续比较繁琐,个别农民嫌麻烦而抱怨,特别是在农忙时节,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有些农民因补贴程序没有跑完,从而影响了补贴资金的及时兑付。.2补贴方案下达及发放时间不太合理

比如小麦收割机,由于生产企业为了在后半年盘活资金,只有在市场淡季搞促销,而农民为了得到最大的优惠,只能在前1年的11月一12月机具,可是这时前1年的补贴资金已用完,第2年的资金还没到,经销企业按前1年的补贴参考价卖给农民,农民不知道第2年的补贴额是多少,因此多数吃亏的是农民。农民不能及时拿到补贴款,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补贴政策的作用。

1.3农机购置补贴对生产企业有影响

生产企业是农机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主体,国家针对目前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的措施。

1.4惠民政策的不足

从某些具体细节上看,目前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享受补贴的农机具两年内不得转让”。然而,大部分小麦、玉米收割机手进行跨区作业,转完整个收获区域才回来,到那时的小麦、玉米收割机的各项性能都明显变差,于是一些机手有在外地区处理机具的行为。

2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

为农民发放农机购置补贴是中央出台的惠农政策,也是农机工作的中心任务,实施好、开展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事关未来农机化的全局。为保证补贴工作有序开展,农机部门应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有关业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科室相关人员担任工作人员的补贴领导工作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2.2减少工作程序方便农民购机

要由农机部门牵头,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从上而下,规范补贴程序,严格补贴纪律,减少工作环节。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应派专职人员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精心组织,强化监管,做到“政策宣传不走样、操作程序不变形、机具补贴不掺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确保购置补贴工作顺利进行。

2.3兼顾多方利益加强沟通配合个别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补贴额的减少,导致有的机具价位相对较高,农民对这些机具爱恨交加,爱的是喜欢这种机具,恨的是没有补贴。建议各相关部门在取消对某些机具的补贴时,采取台阶式方法。这样,既满足了生产企业向重点补贴机具靠拢,又能满足农民的购机需求。

2.4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目前,农机维修服务业的发展有些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强化农机维修服务管理,提高农机维修网点服务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机安全、高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2.5酌情提高补贴标准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通过实践分析表明,补贴率低于15%,起不到拉动效应;补贴率高于25%,就会左右销售市场。因此,中央和省级财政应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合理设定购机补贴率,提高重点扶持项目的补贴标准。可参考家电补贴标准,将补贴率设在15%一25%。对于需重点引导推广的先进适用而又暂时不被农民接受的机具,建议大额度调高补贴率。各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突出补贴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对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度高的机具品种,适量加大购机补贴力度,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2.6实施“阳光”操作提高农机补贴工作透明度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农业机械作业演示、展示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等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操作程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特别是在确定农机购置补贴对象等关键环节,应邀请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全程监督,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及时公布补贴受益对象的有关信息(包括补贴农户姓名、所在乡镇、补贴机具数量、补贴机具的型号、生产厂家、补贴额度、补贴进度等),保障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公开、公正、公平。

3结束语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5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没有细则化,一些生产农机的企业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比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没有提到农机的维护与原厂维修、农机的使用及推广等问题,有些厂家则对其另收费。

一些地区培训农民使用购置的农机时需要交学费,教农民维护农机时需要交维护费,农机的维修或原厂维修需要交维修费,推广农机时需要农民交推广费等。农民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导致农民对国家的补贴政策产生误会。

3.2农机事故问题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用机械使用量增加,同时安全隐患也相应地增加。农机事故安全隐患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技术水平低,培训不及时,不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农机;二是因为生产农机的厂家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或者售后维修服务费用过高,使得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用得起、修不起的状况,造成安全隐患。

3.3农机购置补贴费用过高

购机补贴目录中有很多大中型农机,费用比小型农机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农业购置补贴费用过高,而农业部和财政部在下拨补贴资金时,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给足地方专项经费,当地方财力不足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便不能很好地落实。

3.4农机生产厂家的寻租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时,会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农机生产厂家当作试点,被当作试点的厂家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贿赂政府工作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然而在竞标成功后,该企业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生产质量合格、性能过硬的农机,导致农机的`质量下降,危(下转第379页)

(上接第372页)

险系数增加。

3.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套购行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套购补贴的行为:有些人在城里有工作,户口是农村的,符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标准,本不需要购置农机,却因为想从国家补贴政策中获利,用自己的名义为不符合标准的人购置农机,使得符合国家补贴的其他人不能够享受到农机补贴待遇[3-4]。

3.6农民的主动权太少

目前,国家补贴政策的主动权由农机企业掌握,农民没有太多实际的主动权,导致农机购置中出现很多问题:政府竞标选择的固定农机企业中农民可选择的农机样式太少,不能够选择真正符合自己种植条件的农机;农机产品价钱偏高,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农机;售后服务不佳,农民维修农机不便。

4对策

4.1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细化

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细化,使一些生产农机的企业没有空子可钻。比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应该涉及农机的维护与原厂维修、农机的使用及推广等问题,避免厂家另收费。农机的售后及原厂维修等问题也需要细则化,使其认真、负责地免费指导农民农机政策细则化后,出现的问题将会减少,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

4.2将农机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随着购置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用机械的使用增多,同时安全隐患也相应地增加。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安全培训,按时检修农机,出现问题马上解决。同时做好农机的售后及原厂维修工作,让农民能够用得起农机,同时也能修得起农机,以使农机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4.3给予地方相应的专项经费

由于大中型农机费用比小型农机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农业购置补贴费用过高,地方财力不足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便不能够很好地实施,给政策的落实造成一定影响。农业部和财务部在下拨补贴资金时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地方专项经费,解决了农业机械补贴政策资金来源的问题,确保该项政策的落实。

4.4杜绝农机生产厂家的寻租问题

一是严格控制招标程序,从生产质量、售后服务、口碑等多方面考察农机生产企业,规范招标流程。招标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真正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竞标成功的农机企业是质量好、技术过硬、口碑佳的规范农机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竞标成功后,才能确保机具的质量。

二是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生产企业的寻租念头。在处罚上不能草草了事,加大惩罚力度,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农机生产厂家的寻租问题。

4.5避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出现套购行为

避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的套购行为,则需要相关部门对购置农机的家庭进行全面了解。如果不存在套购行为,相关部门可以对农机购买家庭进行技术跟踪帮助;如果不定时进行抽查时发现存在套购行为,则需要对购机户进行严惩。将套购行为所得的农机发放给其他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民使用,以减少农机的闲置率;或者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6增加农民的主动权

国家补贴政策的主动权应该交到农民手中,这样在农机的购置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将不攻自破。当被竞标选择的固定农机企业不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时,将主动权(农机购置补贴等)转到农民手中那么,农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农机。这样也可以激励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以取得竞标资格。

5参考文献

[1] 白人朴,杨敏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新变化 篇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这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2年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之一:突出补贴重点,扩大补贴范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根据《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2014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主要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畜牧水产养殖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100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创建县和1000个专业化防治示范县、血吸虫病防疫区县适当倾斜;补贴对象主要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与2014年相比,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行的是普惠制和精准补贴相结合,更聚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能效。其中,向主产区倾斜有利于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使用和推广技术先进、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有利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结构;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有利于使用和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变化之二:鼓励农机租赁,引导金融支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写入“农机租赁”,表明国家鼓励推动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融资租赁公司,鼓励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服务,为融资租赁企业扶持、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鼓励农机具租赁,是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全面提升金融支农能力和水平,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部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三农”工作,2014年印发了《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2014年,农业部启动了融资租赁贴息支持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试点工作,将新疆和广西纳入首批试点省份,其中新疆率先开展采棉机融资租赁业务,有效缓解当地棉农购机压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加快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7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基本情况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服务组织, 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优先补贴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 其余则以申请补贴的先后顺序进行补贴, 补贴机具是省级农机部门确定的补贴目录。近几年, 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发展, 加快老旧、高能耗、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提高我们一贯推崇的水、种、肥、药等要素的综合效能, 对提高粮食单产意义重大。实验对比数据表明, 相同的施肥量, 用机械深施基肥可以增产5%~10%;在同等生产条件下, 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 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每亩37 kg、62 kg;更加注重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 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力度;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1.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 促进粮食增产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我镇各类农机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小麦、玉米、马铃薯耕种、收获全程机械化, 农业机械机型进一步优化, 拓宽了作业领域,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投资农机的积极性, 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畜牧机械、微耕机、水泵等农业机械和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迅速增加。农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新机具新技术快速推广, 如马铃薯机械、畜牧机械、微耕机械等已增加1000台以上。农业机械的大幅增加,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丰”。

2. 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提高了农业规模经营水平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 不仅提高了机械化水平, 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出产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 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有偿服务获得了收益。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 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打工, 既不误农时, 又增加了非农收入, 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工, 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 通过机械化耕作和收获, 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农忙时, 人工收获玉米200元/亩, 而机械收获只需100~120元/亩, 平均每亩降低收割费用80~100元。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为抢种抢收赢得了时间。此外, 机械化收获比人工收割脱粒的损失可减少4~5个百分点, 玉米机收每亩可减少损失35 kg。另一方面随着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加快了土地的有序流转, 农业规模经营逐步推进, 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截至2013年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8个, 其中农机合作社12个。

三、农机购置补贴的主要做法

1. 准确把握政策, 制定实施方案, 完善补贴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要根据农业部、省、市的方案制定出符合本地的方案, 明确指导思想, 项目实施范围和规模、补贴对象和标准、补贴机具种类、申报和审批程序以及补贴机具的配送方式, 规范了操作程序。在资金兑现中积极探索购机补贴的有效运作方式,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 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为农机购机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2. 广泛宣传发动, 增强政策效果

为营造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良好的舆论, 采取培训、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让农村的千家万户知晓国家政策, 鼓励和引导他们购买农机, 培训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农机。

3. 规范补贴程序, 阳光透明操作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 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进行。首先, 购机农户到所在乡镇农机站报名, 对申请享受补贴的农民个人或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名单、申请购置机型、补贴金额等在各自的乡镇和县区农机局进行张榜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公示七日后, 无群众举报, 符合享受农机补贴的, 经审核后与县区农机主管部门签订购机协议。然后, 农户按协议上规定的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款交款提货, 供货方出具购机发票。供货方按规定的时间到省农机部门统一申请结算补贴资金, 由专人审查, 资料齐全、手续完备后报省财政厅, 再由省财政厅按照核算结果将款项统一集中拨付给供货方。

4. 加强补贴机具监管, 确保补贴政策见实效

各级农机部门加强对补贴购置的机具管理及档案管理, 对享受国家补贴的农业机械做到编号登记造册, 实行一机一号, 进行明确标识。对补贴情况、机具情况建立完整的档案, 做到人机和钱帐相符。同时, 对整个购机补贴过程进行纪律监督, 对补贴购置的农机具进行质量监督。农机部门还专门抽调有关人员组成购机补贴工作检查组, 分别对上年的购机补贴完成情况和当年购机补贴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着重检查购机补贴资金报帐是否及时, 是否被挤占、挪用, 是否与不法经销商勾结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等。并对经销商报来的补贴资金结算材料进行重点检查, 在审核结算材料时, 按结算材料上提供农户的联系电话进行电话抽查, 结算材料抽查10%的农户, 询问其是否购置了与结算材料相符的农机具, 是否按规定享受了购机补贴优惠政策, 是否出现机具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对抽查出有问题的暂不给予结算, 并限期改正, 待问题解决好后方能结算补贴资金。同时, 为确保补贴机具的质量, 切实对财政补贴资金购买的农机具质量进行监督, 建立健全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构, 将投诉机构的办公场所、质量投诉受理范围、质量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开, 切实履行职责, 让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安全放心的农机具。

5. 强化组织协调, 搞好三包跟踪服务

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多集中在“三夏”和“三秋”两季, 要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出发, 积极想办法组织货源, 确保补贴农业机械及时到位, 保证新购置的农机具能及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各级农机部门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帮助购机农民选择适合机型, 协调厂家或经销商搞好技术培训, 提供三包服务, 确保售后服务工作的及时、到位。同时, 帮助购机农民联系农机作业, 组织农业机械参与跨区机耕、机收等作业, 提高农户所购机具的使用效益。

四、农机购置补贴中存在问题

1. 补贴农机价格方面

一是同类产品各省市区之间价格不同。由于各地农业发展情况、经济实力不一, 各入选产品在不同地区所享受的补贴金额也不尽相同。二是补贴机具与非补贴机具价格不同。同款机具, 补贴和非补贴的价格不同, 导致流通中的产品定价麻烦。如今由于一种产品出现补贴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 也会出现倒卖补贴机具的现象, 扰乱市场秩序。三是补贴的农机价格普遍高于同款非享受补贴的机具。根据调查发现, 同款产品, 享受补贴的价格就高, 不享受补贴的价格就低。只要想享受国家补贴, 就必须按涨上去的价格买。如果农民到价格低的其他经销商而不是农机部门指定的经销点买, 就不能享受国家补贴。四是国家给的补贴被涨价部分稀释。虽然农业部曾发出通知指出“企业必须承诺补贴产品销售给农民时, 不得高于同一地区该产品的市场价。如出现高于该产品同期市场价现象, 将立即中止该产品的补贴资格”。但是实际上执行情况并不好, 不少补贴的农机售价都比不补贴的农机价格高。而监管的不力, 使得不少农机企业在“背后”做手脚涨价。有的农机产品价格甚至上涨了10%~15%, 使本就有限的补贴空间被挤压, 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农民享受补贴的空间。五是农民与经销商议价行为存在不对等。虽然增加了购机户询价、议价环节, 购机户可以向当地补贴机具经销代理商或直接向生产企业询问、洽谈机具售价,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不对等, 一旦经销商定价后, 农民很难“撼动”。

2. 补贴农机售后服务方面

一是一些地方农机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差, 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目前, 农机生产厂家的主要精力仍围绕入围补贴目录展开, 随着农机数量的猛增, 农机生产厂家在售后服务、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工作未得到应有的加强。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 机具的零部件供应不到位, 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 贻误农时。虽然在补贴产品选型时, 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作出书面承诺, 但在实际作业季节, 企业接到用户反映后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的生产厂家廖廖无几, 影响了农机具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是农民的售后培训没跟上。农机户技术水平的高低, 决定其直接收益。有些产品售后对农民的培训没有跟上, 农民不熟悉新机具操作规程, 出现机具操作故障频繁、经营入不敷出甚至亏本的现象。另外, 一些地方农机部门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 开设田间课堂, 培训农业机械的检修人员, 不能帮助农民解决缺机械、缺技术的难题, 影响了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进程。三是经销商在一些重要部件上以次充好, 使一些地方购买国家补贴农机的农户陷入了售后服务无人答理的地步。经销商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以次充好, 导致农民购买机器后机器坏了, 找生产机器的厂家, 厂家根本不答理。

3. 补贴农机监管方面

一是部分市县农机部门对补贴机具监管措施不力, 存在个别农民购机后违规转让补贴机具现象。更有甚者把享受补贴的农机先买下来, 套骗国家补贴资金, 再由专人把农机高价卖出去。二是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相比, 农业机械产品市场价格不透明, 不利于国家对下乡产品的监管。三是一些地方出现套用财政资金的事件, 甚至还出现违反规定擅自转手倒卖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事件。

4. 补贴机具机型方面

一是补贴机型少。目前可选机型单一, 农民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 易形成供货商的垄断。由于补贴的机具种类较少, 出现部分县市向农民强行推荐补贴机具, 导致农民想买的机具没有补贴。同样, 农民购买的适用农机具却进不了中央、省级购机目录, 得不到中央和省财政资金的补贴。二是补贴范围不够广泛。从调查的农户和农机大户的情况看, 60%用户认为补贴的农机具范围太小, 应增加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目前, 国家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的耕、耙、播、收、脱粒、施肥农机具, 事实上, 很多经济型农作物也需要农机补贴。

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议

1. 完善农机购置配套措施, 尽早实现全价购机、县区级结算、打卡到农户

具体而言, 农民在购买农机时, 将按市场价支付全款, 经审核后, 政府部门再将国家补贴资金直接打到购机农户的银行卡上, 斩断了农机经销商与农机管理部门的利益联系。解决了农机经销商借机抬高农机售价, 使购机农户获得的补贴金额大打折扣的问题。

2. 加强农机服务职能, 解决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的后顾之忧

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服务体系,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将农机服务体系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明确其公益性, 列入财政预算, 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二是加强机具售后服务工作, 适当延长“三包”服务期限, 让农民对农机具有充足的“熟悉、熟练”时间, 提高机具使用效果。三是加大基层服务网点、维修人员和农机使用者的培训力度, 为农机具维护保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 改善农机部门工作条件, 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落实。

3. 进一步调动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一是不盲目加大补贴资金数量, 调整补贴额度。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及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对提高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的作业机具及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作业机具适当提高补贴比例, 对在实际生产中用途不广的机具少补或不补, 以此带动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机械大幅度增长, 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建立完善农机补贴政策配套措施, 通过实行农民购机贷款贴息和作业补贴、燃油补贴、更新报废补贴, 积极探索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4.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适用农机的推广力度, 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和机具普及率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8

答: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第一批补贴资金100亿元已于3月1日预拨,第二批补贴资金预计将于6月底前下拨。目前,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范围已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

2、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规定和主要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关规定:(1)几下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每年农业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和有关规定;(3)各省区市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主要有五项管理制度:(1)补贴机具实行目录制;(2)补贴资金实行省级集中支付制,农民差价购机;(3)受益对象实行公示制;(4)管理实行监督制;(5)成效实行考核制。

3、享受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有哪些?具体补贴对象是如何确定的? 答:享受补贴的对象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牧民、渔民、农场或林场职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事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

具体补贴对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对以下人员和组织优先给予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农业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置主机并同时购置配套农具的购机者。

4、2010年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机具的种类有哪些?

答: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机具各类为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大类包括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等。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在以上范围内自主选择补贴机具各类。同时,还可在180个品目之外增加不超过20个品目的农业机械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具体补贴机具体的各类和品目详见各省区市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5、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是如何制定的?该目录在哪里能看到?

答: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由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程序是:农业部根据全国农业发展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确定补贴机具各类范围,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补贴机具范围;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农业部和各省区市确定的补贴机具各类、品目,按照通用类和非通用类分别向农业部和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提出补贴产品机型;农业部和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分别汇总并进行分类分档,确定具体补贴额;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通用类和非通用类机具补贴额汇总合并,形成本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补贴机具必须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目录的产品。

了解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中国农机推广网及各省和地方农机化信息网;二是在省市县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或乡镇农机站能查看到;三是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印发的文件、有关报刊杂志、乡村公告等。各省区市的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一般在每年3、4月份发布,具体时间可以咨询本县农机化主管部门。

6、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答:补贴标准有两个方面规定:

一是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标准总体上执行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重点血防设区实施“以机代牛”工程、汶川地震重空区县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产品在全省实行统一的定额补贴标准,因此对于具体产品来说,由于销售价的不同,补贴比例可能超过或低于30%。

二是对单机最高补贴额有限制。一般机械最高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等单机补贴额达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达20万元。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9

1余杭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基本情况

20xx年,余杭区以出台下发《关于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为标志,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xx-20xx年余杭区实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xx年起,浙江省被列入中央财政补贴省,余杭区被列入中央补贴实施县区,另外杭州市财政在中央与省级政策的基础上.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也予以补贴,区财政则对除中央财政以外的补贴资金实行配套补贴,基本构建起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联动的农机购置补贴财政支持体系。

20xx年为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元年,当年只对购置大中型耕作机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三种机型实行补贴。随后几年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到20xx年列入补贴范围的机具已有xx大类35小类95品目,机型覆盖农业生产各个领域。20xx年以来余杭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并予以地方财政配套。

2余杭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余杭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推动作用,以较小的补贴资金吸引更多的地方投入和农民投入,进而带动农机总动力持续快速增加,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机化新技术加快推广使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2.1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余杭区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平稳较快增长,20xx年余杭区农机总动力约50万kW。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实现了由小型农机向大中型农机、由单项作业机械向复式作业机械的转变,农机装备结构呈现出高J哇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茶叶加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小型耕作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秸秆利用机械、畜牧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农业设备等新型机械设备不断涌现,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农机装备数量和质量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2.2加快了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机械化作业水平

农机购置补贴持续激发农民用机积极性,农机作业而积持续增加,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尤其是粮油作物关键环节和经济作物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20xx年余杭区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为69.5%。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粮食机械化烘干率达到70%左右。茶叶采摘、修剪及加工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期间新增茶叶修剪机械845台,采摘机械228台,除名优茶还需手采之外,基本上实现机械采摘;期间新增茶叶加工机械4 593台,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率在95%以上,而且茶叶加工机械朝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促进了茶叶机械的更新换代和茶叶加工技术的深入应用。

2.3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发了农业生产领域从农户传统分工向合作经营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化服务主体的培育与壮大。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能手利用机具开展农业生产作业,并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一些农机(种粮)大户还牵头成立农机(农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而积,提高服务规模,农机服务组织的经营格局由原先的单一服务发展为向自营土地要效益为主、农机服务为辅。

3余杭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有待改进的几个方面

3.1农机维修服务跟不上农机化发展速度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余杭区农机存量和总动力快速增长,但农机的售后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目前全区仅有1家集销售与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店,正规农机修理店数量少、规模小,专业设备缺乏。纯粹的农机维修店经营效益不佳,导致技术人才缺乏,维修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缺乏农机维修专业知识,仅仅依靠长期经验积累。维修店一般也只能解决通用类故障的维修和零配件的更换,且维修机具种类局限在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等,凭经验已无法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的需要。部分高性能机具的维修还得依靠专业厂家的技术人员,但农机使用的季节性突出,农忙时节厂家技术人员可能调配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农机不能及时维修的情况屡有发生。

3.2大中型机具购置与使用成本高企

20xx年,浙江省试行全额购机,但由于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欠缺,购买能力不足,特别是计划购置价格相对较高的大中型农机时,一次性付款压力巨大,加上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油、电、零配件、维修等成本,由此引发了农民对于购置农机的顾虑,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3.3补贴定额方式有待改进

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对购置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机具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按不超过此档产品近3年平均销售价格的30%进行核定。这种补贴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是仅鼓励了低价竞争,有利于低价农机产品的销售,却不利于优质而价格相对较高的农机产品的推广与应用。

4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4.1保持政策总体稳定

每年对补贴目录中的一些相对老式的农机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增加那些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农机产品进入补贴目录,实行补贴机具择优筛选制。除了对补贴机具进行筛选与确定补贴额度外,操作程序、补贴对象等政策内容要保持总体稳定,以保持政策的平稳延续。

4.2完善金融支持农机化发展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目前,余杭区农机监督管理总站与农村商业银行研究制定了农业机械全价购置专项贷款管理办法,对购买补贴机具的农民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给予最高额度30万元(含)、为期2年(最长放宽至4年)基准利率的低息贷款。但是银行方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回收风险,一般会对农户还款能力作评估,除了个人信用以外可能还需要农户提供抵押物和担保,对于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户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国家从每年的农机补贴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购机贷款担保基金,对农户购买机械提供担保;也可配套出台贴息贷款政策,切实解决农民资金困难。

4.3加大农机应用方而的政策扶持,优化农机发展环境

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篇10

1 农机购置补贴的新情况

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 与往年相比,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在农机补贴品种上扩大普惠范围。2012年全国有12大类55个品目的农机实行购机补贴, 江苏省将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动力喷雾器、静电喷雾器等12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急需的机具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实行普惠制, 普惠品种比201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2) 在购机结算方式上实行全价购机。购机户先全价向经销商购买农机, 购置补贴款再通过“一折通”由市财政部门直接打给购机户。

(3) 在补贴机具监管上操作重心下沉。乡镇农机站直接面对购机户, 发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告知确认表, 对购机者身份、补贴资金进行审核, 并对其所购买机具逐台上门核实, 及时公示和上报有关购机信息。

2 落实购置补贴政策的新举措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省农业机械管理局《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 (苏财农[2012]18号、苏农机行[2012]8号) 及江苏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精神, 高邮市农机局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 突出组织领导,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2012年购机补贴政策出台后, 高邮市农机局与财政部门迅速进行了会商, 及时向市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 提请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政策研究室主任) 、财政局局长、农机局局长为副组长, 市监察局、农委、农工办、工商局、发改委、公安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 共同研究落实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管。市农机局与市财政局于4月23日联合召开了由各乡镇农机站长、财政所长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2012年度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 下发了《关于转发<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 印发了《高邮市关于实施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通告》, 对2012年的购机补贴政策进行了解读, 并针对2012年的购机补贴操作模式进行了专题业务辅导和培训。5月初, 根据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 市农机局与财政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高邮市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 明确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和资金使用额度。为加强对全市各乡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考核, 市农机局年初已与各乡镇农机站签订了农机购机补贴管理责任状。目前, 针对2012年补贴政策新特点、新变化, 市农机局正在全市推行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工作考核, 重点考核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宣传引导、操作管理、机具核查、投诉处理等情况, 通过百分制考核方式, 对各乡镇农机部门进行量化考核, 切实保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突出宣传引导, 提高政策的影响力。针对2012年首次实行全价购机并通过“一折通”支付农民购机补贴款的新情况, 市农机局在印发购机补贴政策宣传通告、工作手册的基础上, 通过电视、报纸、农机门户网站等宣传媒介以及农机科技入户、农机“三下乡”等宣传活动迅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公告, 要求各乡镇农机站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除了将购机补贴政策通告张贴到各行政村之外, 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镇务 (村务) 公示栏, 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购机的操作流程, 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知晓率, 帮助农民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确保农民群众不因政策调整而影响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目前, 全市各乡镇已将2012年的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经销商名单等补贴政策信息及时在乡镇进行了上墙公示, 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3) 突出阳光操作, 提高政策的公信力。市农机局专门成立了购置补贴管理工作办公室, 配备了精干人员具体指导各乡镇开展工作。对相关科室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明确分工, 市农机局管理科负责资料审核, 财务科负责资金结算, 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 农机学校负责技术培训, 农机推广站负责跟踪服务。要求各乡镇农机部门严格遵守购机补贴规定, 牢固树立程序意识, 规范购机补贴工作的每个环节。一是公开购机补贴对象。购机者申请补贴资金结算时, 要认真对其资格进行审核, 并利用群众比较集中的场所, 及时将购机者信息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 自觉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是公开购机补贴标准。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权, 不得向农民指定品牌和经销商, 不得以补贴指标有限为借口, 变相向购机农民推荐补贴产品和经销商。三是公开购机补贴信息。建立健全补贴机具核实台账, 保存补贴机具核实记录, 实行谁核实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核查时要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配置和主要参数, 对照规格型号逐台上门核实, 现场查看, 对补贴额较大的大中型机具进行核查时, 推行“人机合一”拍照留档。四是公开购机补贴结果。乡镇农机站对补贴机具逐台核实后, 必须将结果公示7天, 无异议后, 才能出具补贴资金结算审核意见。为了便于基层站上传补贴机具资料, 根据工作需要, 市农机局专门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了一批传真、打印、复印一体机等办公设备, 发放至各乡镇农机站 (组) , 完善其办公自动化条件, 并明确有责任心、懂电脑的同志具体负责操作, 人手不够的要及时增派。

(4) 突出补贴纪律, 提高政策的约束力。市农机局要求参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农业部出台的“三个禁止”、“八个不得”以及省农机局制定的“四严禁”、“八不准”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纪律。要求农机管理人员严于律已, 严格遵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行为准则,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按原则办事, 按程序办事, 按要求办事。及时公布农机购置补贴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政策咨询及投诉电话。要求购机农民如实购机。对购机者制定了核查计划, 市农机局将会同财政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 发现购机户有擅自转卖转让补贴机具、虚假购机、利用他人身份购机、将身份证明材料提供给他人购机的行为的, 将取消其5年申请购机资格。要求经销商诚实经营。经销商实行不公平竞争、恶意串通农民虚假购机、拆解销售成套机具设备骗取高额补贴、利用信息不对称销售低质残次产品、占用补贴指标向其他人销售补贴机具的, 不在显著位置明示补贴机具配置、价格、公布购机者清册, 不能每天提供补贴机具销售信息, 影响资金使用进度的, 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 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列入黑名单上报主管部门, 其经销商及其法定代表人将永久不得参与补贴机具的经销活动,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切实维护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市场秩序。

(5) 突出服务创新, 提高政策的推动力。在服务形式上, 市农机局积极探索并在乡镇开展农民购机申请受理、资格确认告知、机具销售、机具核实、补贴资金申请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在严格工作程序的基础上, 加快工作进度, 提高服务水平, 为农户购机提供方便, 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在服务效率上, 市农机局积极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网络化管理, 要求各乡镇要全部使用农业部统一开发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 与财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在安全管理服务上, 市农机局严格按照牌证管理要求, 督促购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购机者到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及时办理注册登记, 将补贴机具纳入安全监管范围。在服务质量上, 市农机局主动协调督促经销商合理安排货源, 提高供货效率, 使补贴机具尽早地投入到全市农业生产中去。在金融服务上, 市农机局在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购机小额信贷的基础上, 将合作范围扩大到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更好地满足广大购机户信贷的需求。

3 完善购置补贴工作的新建议

(1) 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高邮市22个乡镇园区中只有44个农机事业编制数, 而实际专职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不到30人, 这部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加之全市绝大多数乡镇农机站已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 服务阵地缺失, 办公条件简陋, 业务经费紧张。基层农机站作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操作主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难度增大。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 做到人员有编制, 经费有保障, 工作有场所, 服务有手段, 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2) 加快政策配套。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配套政策的研究, 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在建设用地、机库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购机农民的信贷支持。

上一篇:招商局年度招商引资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