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时代与三个皇帝

2024-11-14

三个时代与三个皇帝(精选4篇)

三个时代与三个皇帝 篇1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过:“媒介是人的延伸”, 该语一语道破媒介的本质, 在传播日趋复杂的今日, 媒介交融十分频繁, 全媒体已经变得成熟, 人们能够十分轻便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媒介方式, 事实上, 全媒体就是人的各方面的综合延伸。“从传播载体工具上, 表现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媒体形式;而从传播内容所倚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 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 还有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C、4G及流媒体技术等等。”[1]全媒体浪潮的到来, 一项信息就具备繁复的媒介表达, 全媒体完全可以有综合的文化表现形态, 文字、视频、通信、网络都可以对其进行传播。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已经席卷了整个传媒界, 传统报业也应该把握全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 以实时更新的原则来把握全媒体的脉搏。

一、技术支撑

由传统报业向现代全媒体方向发展, 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6年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这个计划的成果随即孵化了报业的转型。面对电信、IT业、传媒业的高度交互, 各种媒体应该相互共存和融合, 这是传统报业的必由之路。报纸的全媒体不是报纸的电子版, 现代报业自身应该具备强有力的云计算和云数据技术, 这些云计算和云数据, 并形成比较成熟的数字化工作进程, 整个工作进程应该包括内容生产、内容提取、数字化档案、系统整体集中归类。

传统报业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各种媒体内部来进行融合, 而应该在电信、IT、传媒产生三者融合的高度上来进行体现报业的全媒体群, 这样技术的可能性空间才能变大。传统报业仅仅依靠被动的线性消费需求来到达消费群体。而技术的进步使得全媒体在各产业之间打破原先的壁垒, 内容、信道、终端变得融会贯通, 并且交叉融合, 使得终端也具备信息生产功能, 从而保证了规模化和差异化。媒体与用户由原先的单向被动式达成了双向交流式, 融合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不再简单提供了简单融合的消费产品, 全媒体的生产体制提供融合式的消费品。曾经的报纸销售反复依靠垄断一些环节来达到竞争优势, 而现如今要依靠一定的平台来达到销售目的。

媒体与用户交互需要平台, 这里的平台至关重要, 是买方和卖方的中介, 全媒体是必须依靠一定的数字技术和传输协议标在信息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扁平式交互平台, 买房和卖方只要进入到这个交互平台, 就能达到和另外一方的联系。信道和媒体表达体式的变革形成全媒体的重构, 各种信息服务商都是市场利益主体, 他们必然是向着平台方向靠拢, 在这个平台面前, 要么自身灵活将各种数字技术全部掌握并成为胜利者, 要么就沦落为占领平台的服务商服务。对于报纸, 如果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 则只会沦落为文字信息的服务者。现代报业不能只是信息的提供者, 必须是信息的集成者, 是传送报业价值的全媒体运营商。任何一份报纸应该牢牢抓住现时代, 尽管不可能一下子具备很多的网络终端, 但应该要能够与其他传统报业形成差异化优势, 凝聚较多的外来力量, 尽可能多地抓住市场。于是, 很多报纸都花费重金打造平台, 如宁波日报数字报业技术平台硬软件投资近3000万元, [2]石家庄日报的全传媒复合出版中心拟投资6000万元。[3]

二、流程改造

2008年前后奥运会媒介的访问优先权变动是新媒体访问优先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奥运会时采访权变动就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新闻方面的独特优势, 奥运会之前的不少网络新闻只是在对报纸新闻进行重复粘贴和整合, 是属于普通的二次传播, 但奥运会后, 因为网络采访权的一度放开, 导致网络新闻具有极大优先权, 总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发布, 而传统的纸媒沦落为二次传播。由于采访优先权被受限制, 报纸的传播更明显没有以前的效果了。

报业本身属于新闻媒体, 必须要以速度和效益为先并迅速抢占全媒体发展的制高点, 在全媒体时代, 依然需要牢牢把握住速度和效益。

首先, 在新闻采写编方面就必须对原先的传统发布模式进行改造。编辑部中的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同时向多种媒介进行信息投放, 包括传统报纸、手机报、网站、手机终端同时发送, 这样来保证自身真正的全媒体记者身份。同时, 记者们必须手头拥有比较好的iphone、笔记本电脑、摄像机, 利用这些器材一边在向各媒介进行信息发布, 同时要立刻开通微博并和网友进行必要的互动, 当记者在网站、微博等媒介进行良好的互动后, 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热点, 进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如烟台日报在采编过程中, “集团记者采集的同一个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 进入全媒体数据库, 经过二次加工和二次编辑, 然后由各媒体各取所需选取, 再通过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 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发布。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4]

新闻信息本身具有稀有的生态特征, 因此各媒介必须在当今摆脱传统的滞后编写机制, 采用迅速反应才能满足现代报业的要求, 而全媒体的快速采编能满足当今的迅速机制。一旦传统报业走入全媒体升级阶段, 那么, 信息资源就会在全媒体内部进行良性循环, 信息链条的延伸十分有利于最大化利用信息, 促进媒介融合。报业内部要全面投入使用新的全媒体新闻中心, 所有记者都直接属于全媒体新闻中心进行调度使用。

在此处尤其要说明建立全媒体新闻中心的重要性。原先的报业集团只是按照一种行政化手续来进行建立的, 这种报业集团基本上是一种“不抱团”的集团, 全媒体的报业集团必须对集团内部进行重组和优化, 在组织层面上给予全媒体中心以优化调整。在全媒体新闻中心内部, 可以将中心分成总编、采访部和数据信息部三部分, 由该新闻中心进行整体工作和优化。

其次, 传统报纸上的栏目也要有所改造, 比如报纸上可以设置相关网络或短信的互动议题, 以此更加贴近消费者, 这点现在很多报纸已经认识到了重要性, 在那些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的日常消费主题议题方面, 可以尽量多进行使用网站评论和投票手段, 这样网站以此便达到了全民办报的目的。比如, 苏州日报在其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就和苏州新闻网合作, “在每条上网新闻中增设了‘我要评论’的栏目, 极大地增强了记者和网络受众之间的联系, 一条热门新闻, 网友评论往往数以百计, 不少年轻记者在阅读网友评论的同时, 有的会找到稿件的欠缺和不足, 有的则发现了新的报道思路和线索。”[5]由于网络的点击量和互动信息都可以统计, 这里的网络统计不仅仅只是对于网络新闻有帮助, 当记者阅读到这些评论后, 完全能对报纸、手机报上的新闻信息起到参照作用, 记者可以按照受众的评论来进一步改进新闻质量, 使得报纸、手机报上的新闻信息同样更加接近受众规矩, 符合读者需求。

再如,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纸也充分进入了全媒体情境, 该报纸使用了全媒体和网络就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 不少报纸上的重点新闻都包含相互对应的网络链接, 读者如果感兴趣, 可以到网络上浏览视频等更为详细的信息, 纸媒在第二天报纸出版后, 记者仍旧可以不断去进行信息补充, 使得报纸、网络的信息得到进展, 而原先网络上的反馈也使得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内容更符合消费者需要。

再次, 在媒介的经营方式方面, 报业可以在经营方面努力取得创新。拉斯韦尔和赖特认为, 大众传媒本身就具备四大功能: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作为进入全媒体的报业, 可以把娱乐紧密和休闲盈利结合在一起, 而这也是现代报业的一个明显服务性特征。转入全媒体的报业应该尽量进行市场细分, 尽量开展增值业务, 以此来取得较高的收入。可以将纸媒和购物网进行合作, 设立专门的购物版, 创建最新的电子商务结合的传统报纸的全新营业模式, 当报纸在取得一种新的营业形态时, 也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回报。

2010年时, 杭州的都市快报就和“快抱网”进行了联合, 该“快抱网”本身是都市快报全媒体运营中的一个子网, “快抱网”专门组织团购活动, 这种团购规定一定数量的买家在一起, 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商品。这种团购对消费者而言很实惠, 对商家来说, 因为消费者数量众多, 也能达到较好的盈利效果。这个“快抱网”和原先都市快报中的“欢乐大团购”栏目有着一定关系, “欢乐大团购”栏目就是来为读者提供团购买卖。

第四, 在媒介广告业务方面, 传统报纸广告仅仅依靠报纸的广告业务, 但是自从全媒体时代到来后, 手机和网站都开始将广告资源给吸纳了进来, 原先报纸的广告策划组可以和手机、网站的广告策划人员一起发力, 将原先的客户资源与广告目标消费群体提供到其他媒介当中, 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广告共振, 以此极大开拓了广告的空间。受产品种类、品牌发展周期、营销环节等手段的限制, 根据广告主的自身需求, 在媒体中去找寻最适合产品的媒介进行广告投放, 这是全媒体广告营销的本质。

事实上, 不少广告商现在更加青睐于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便于统计广告浏览次数, 如果广告点击次数比较高, 则说明该广告效果很好, 很受欢迎, 如果点击率比较低, 则说明该广告受欢迎程度比较低, 广告商根据网络点击量反馈, 知晓自身广告内容的质量, 并适时进行广告内容改进, 并调整在报纸上、手机上所投放的广告内容。

同时, 从原报电子版的广告出发, 也可以获得一些盈利, 笔者观察多家报纸的电子版发现, 不少报纸的电子版广告也要么被屏蔽, 看不到任何内容, 要么完全可以随意看, 实际上, 这两者均不是报纸电子版的好方法, 正确的手段是使对电子版的广告也进行销售盈利, 这样的话, 也能对整体报纸的盈利带来一定的帮助。

三、人才转型

传统报业的人才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从传统报业人转向全媒体人, 由于媒体的加速融合, 新旧媒体并没有本质的对立二分, 我们必须给原先的报业人才树立观念, 即“全媒体营销人”。传统报业人才只需要懂得采编就够, 但全媒体时代的报业人才必须是全能的, 这些记者必须“一专多能”, 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报业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传统的记者只需要有某一领域的精通即可, 主要精通文字就可以完成工作, 但现在的报业记者必须文字、摄影、摄像、视频制作全部都通。由于报业人员必须随时进行视频制作, 有时也必须出镜, 因此现代全媒体的记者必须将原先出镜记者的技能也要全部掌握, 这样的技能随时可能被现代全媒体记者用到, 因此现代报业人员必须学会适应新的媒体生产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 在传统报业向全媒体发展的阶段中, 有些传统记者跟不上发展的思路和潮流, 导致业务技能落后。在全媒体发展的今日, 不少传统记者尤其是在地方报业工作的记者还只是简单认为记者只要能懂传统的新闻采访写作就能应付信息业务了, 而传统封闭环境中的报纸从业人员也只是关心自己的简单写作信息采集, 对全媒体业务流程知之甚少, 没有全媒体的概念, 以传统的媒体态度去简单认知新媒体。因此, 必须要对全媒体的采编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当然这种培训还是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 所以应该去反复培训, 随着技术的发展, 媒介技术又处在一种时时更新的状态过程当中, 因此记者们应该保持时刻学习的心态。

科技与市场的双重威逼鼓励报纸走向利益最大化, 当前的一家报纸能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就要看报纸的经济效益的好坏, 如果现在有哪份报纸依旧固步自封, 将报纸的全媒体胡乱等同报纸的电子版, 则很难将报纸推向市场前沿, 曾经有人预言, 纸媒将被网媒代替, 但是, 如果将纸媒很好地经过变革并与其他新媒体交融, 就能很好地改良原先的经营机制, 取得很好的全媒体聚合效应, 搭建起优良的数字平台商业经营机制。

摘要:“三网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纸媒必须去建立适合自己本身的数字技术平台, 出现的各种新媒体力量完全能促使新闻信息价值达到最大的限度, 一份现代报纸就该拥有强大的全媒体力量进行变革与交融, 这已经是当前很多报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探讨全媒体报业经营的三个发力点:技术支撑、流程改造、人才转型。

关键词:全媒体,报业,经营

参考文献

[1]赵允芳.全媒体时代的报业核心竞争力解读, 传媒观察[J].2008, (12) :43

[2]牛春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技术平台通过验收, 中国新闻出版报[N].2009-6-15 (3)

[3]牛春颖.石家庄日报, 从纸媒到全传媒的“重要一跳”, 中国新闻出版报[N].2009-4-21 (8)

[4]王佳航.报业集团全媒体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闻与写作[J].2011, (2) :10

[5]常新.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苏州日报的‘触网’历程看全媒体建设, 新闻大学[J].2008, (4) :146

三个时代与三个皇帝 篇2

作为一部科普著作,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肯尼思·库克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下简称“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大数据的丰富的精神食粮。该书详细阐述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三个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其论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来佐证,读起来很有趣味,同时又使我们充分理解其中的观点和思想。从总体上看,这本书资料详实,案例丰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很充分,论证过程也很有说服力。说它是最好的科普书籍一点也不为过。

该书主要分三大块:即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大数据思维。其中大数据思维是全书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笔者围绕这三个方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在于推荐这本著作,更在于深化对大数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书中值得推敲的几个命题或观点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的价值是普遍性的,它不仅被应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而且在零售行业,金融行业,医疗卫生领域,以及科学研究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如下两个方面:即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价值和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领域的价值。

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相差悬殊。为什呢?因为企业的账面价值反映的基本上都是有形资产的价值,而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了这部分有形资产的价值外,还包括大量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数据、品牌、人才、知识等。而这些价值实际上都很难衡量。在大数据时代,在知识社会,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对于有形资产的价值而言都是巨量的。这就是为什么诸如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的有形资产不是很高而其市场价值却很高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在商业中之所以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源泉在于,凭借大数据分析的结论,企业能够做出相对更加客观和更加有效的战略或营销决策,这在某种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直觉性决策更加科学。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就常常使用直觉性判断。

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方面,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防犯罪、指挥交通,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甚至预测地震,从而减少社会损失,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比如,Google通过人们在网上搜索的大量记录预测流感的传播,他们能比疾病控制中心提前一两周就预测出来,而且还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这一两周的时间能够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流感,而且知道流感传播的具体的范围,就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但是,大数据要发挥作用,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美国联邦政府2009年推出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英国政府2010年也紧随其后推出自己的数据开放网站。2011年7月,美国、英国、挪威、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发起“开放政府联盟”,并于同年9月发布《开放政府宣言》。这些活动都旨在进一步开发大数据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落后,应该加紧数据开放政策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将那些不涉密的可以公开的数据向社会开放。

二、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

同其他事物一样,大数据也有两面性,虽然它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可以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来看。就个人层面而言,首先,大数据威胁到个人隐私。正如该书所说,“大数据促进了数据内容的交叉检验”[1],使得“不管是告知与许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这三大隐私保护策略都失效了。”[2]其次,人们可能把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关系结论当作因果关系来用,滥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问题。比如,经过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红色汽车发生交通意外的情况非常少,于是大家都去买红色的汽车,这实际上就是把相关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从而做出不科学也不合理的决策。但不管怎么说,大数据本身是中立的,问题在于拥有大数据和使用大数据的人或组织。因此,加强研究和颁布合理使用大数据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在这个方面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1月25日公布了《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第2012/72、73号草案》。该草案提出的“数据主体应享有‘被遗忘的权利’(Right to be forgotten)”的主张对诸如Google这样的大数据开发企业已经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被遗忘权”超越了过去的隐私保护概念,一些关于个人的可能算不上隐私的数据,在数据主体要求删除的情况下,也将不得不被删除。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法律法规如何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除了上述的个人层面,大数据还可能在国家层面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发达国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其他国家国民的大量数据,然后借助这些数据分析某个民族国家国民的社会心理状况;其次,发达国家还可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获得其他国家的科技、政治甚至军事方面的情报;再次,发达国家对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垄断会使上述情况变得更为严峻。所有这些方面都对国家主权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在数据的开放和保密方面做出新的调整,还要开发自己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从国家层面介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开发,而不是仅仅让民间的企业去做。

三、大数据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重视大数据的作用,拥有大数据思维是不言而喻的。该书指出:“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3]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如此。另外,大数据思维还给我们带来一种观察世界和审视现实的新视角,这就是,“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4]在一定程度上说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点没错。

尽管笔者很赞同上述这些观点,但是笔者对该书提出的下面三个命题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持有异议。该书提出这样三个命题:[5]

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

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

可以说这三个命题是该书最富启发意义和最闪光的观点,其简化形式分别是: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即样本=总体;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就这三个命题或观点而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数据及其作用,必须以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态度来审视它们。

首先,“样本=总体”这个命题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但严格一点的话,说“样本≈总体”似乎更恰当一些。尽管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但并不能说这些数据样本就是总体,它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接近总体而已。况且,在允许数据存在混杂的情况下,难保数据没有遗漏没有错误,既然有可能有遗漏和错误,就不能绝对地说样本=总体。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这个命题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更好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允许数据存在混杂性,而不再苛刻要求数据的精确性。”首先,就精确性而言,要区分两个方面:其一是用于分析的数据的精确性,其二是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对于前者而言,在大数据情况下允许数据的混杂,对于后者而言,当然是越精确越好。笼统地说不要精确性是不对的。其次,就数据的精确性而言,允许混杂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精确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使数据更精确,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大数据情况下,之所以允许数据混杂,是因为数据清洗一方面可能是做不到,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大数据中,细微的或少量的错误和混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而在小数据情况下,之所以要进行数据清洗,是因为错误的或混杂的数据对分析结果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最后,的确如该书所指出的那样,大数据分析“就像捕鱼一样,开始时你不知道是否能捕到鱼,也不知道会捕到什么鱼。”[6]因此,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不仅可能使我们毫无所获,也可能让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特别是在数据混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允许数据混杂和放弃数据的精确性都不是绝对的,但是追求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即使在大数据时代也不能放弃。

最后,第三个命题“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把相关关系比作一个盒子,那么因果关系就是这个盒子里的东西。这即是说因果关系是相关关系的子集,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必然是相关关系,但是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啤酒和尿布”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因果关系比相关关系更难找。的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几乎都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但也不排除在某些个别的案例中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如果在不需要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仅就找到的相关关系就足够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不再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因果关系。如果大数据分析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找到因果关系,而且实际上也能够找到的话,又为何不找呢?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不要在得到相关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在现实中,有时候把因果关系考虑进来的确会使问题复杂化,会使我们形成某种错觉,甚至会掩盖相关关系提供给我们的新视角,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笼统地说“要相关不要因果”是不对的。在大数据时代,之所以强调相关就是为了防止任何时候都用僵化的因果关系思维看问题,但是也要防止只要相关关系,认为相关关系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这样就大错特错了。《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说的大量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理论的终结”[7]是不靠谱的。尽管大数据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为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它只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众多钥匙中的一把钥匙而已。

四、结语

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篇3

以正能量成就学生价值——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目的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 这里的“教育目的”不是某个具体学科教学的目的, 而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具有的明确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 这里的“教育目的”是高层次大框架的教育目的, 是超越学科、超越年龄段、超越阶层的教育理想。

笔者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说, 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进一步思考:什么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讲,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最主要的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而一个人的价值是既包含自我价值又包含社会价值的。教育目的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 是帮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正面贡献的人, 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社会人。从个人价值的角度看, 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满足, 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做一个精神上自我肯定、精神上平衡与自我满足的幸福的人。

综上所述, 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富有幸福感的人和能够让社会和谐、幸福的具有正能量的人。具有正能量的人与物质财富的多少无关。

以联结建构学生成长——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过程

1. 联结的界定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强化起重要作用;在联结学习中, 个体学到的是习惯, 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 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 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但是本文探讨的“联结”并不是认知心理学层次的联结学习, 而是从物理学领域探讨的“联结”。比如, 我们熟悉的碳元素C的联结结构不同, 它带来的物质性质就不同。如图所示:图1是碳元素C的正六边形的分子结构 (石墨) ;图2是碳元素C的平行结构 (磷状石墨) ;图3是碳元素C的立体结构 (金刚石) 。我们都知道, 石墨是一种很软的矿物, 但是它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 (钻石) 却是自然界中十分坚硬的一种物质。由碳元素C的同素异形体的两种物理性质的表现, 我们可以看出联结一旦发生改变, 物理特性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碳原子 (C) 的排列方式从石墨层状结构变成了金刚石的空间网状结构。还有一种更高级别的联结:DNA的联结, 它最后形成了生命。这就是联结力量的内涵。

2. 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教育内涵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 师生处在相对封闭的教与学环境里, 教与学的关系相对稳定和封闭;到了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新课程改革时代, 师生关系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 很多教师都在讨论或者践行开放式学习、生成式教学等种种现代教育理念, 开放、生命也成了很多教师口里高频率出现的词语, 教与学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里;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 师生关系由传统的教学关系转变为教学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重, 传统的学习环境由强关系变成强关系和弱关系并重, 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身不由己地卷入这个移动互联时代, 开放性学习、全球性学习、生态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互联时代, 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联结点, 成为与整个社会环境互动的接口。一切有利于我们学习的素材 (人、物、知识点) 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资源或者是一个学习标的。根据动态发生的学习需要或学习情境, 教师和学生成为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和学习的人。我们的教育要从一个封闭的体系走向一个开放的体系, 从一个相对僵化的教育流程转变为对社会和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快速反应的教育流程。

3.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

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是师生的自我进化、共同生长。自我进化是指自己从内在出发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 使自己达到更纯净的程度。共同生长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 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具体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 把自我提升、自我修炼、自我进步作为学习的内驱力,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地朝着学习奋斗, 通过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完成自我进化。在师生朝着各自的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 师生互相帮助, 共同生长。比如, 某教师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 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过程, 如果三年后如期成长为一位广东省名教师, 能够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并且在这一专业领域成为学科带头人, 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进化的过程。而这位教师在三年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期间, 不断地钻研本学科知识, 不断优化他的教学, 并且以身作则带动他的学生以专注、专心的态度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 三年后学生也如期考上理想的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实现了共同的成长。而该教师身上专注、专心、执著追求目标的优秀品质也传递给了他的学生, 真正践行着一个正能量强大的人向他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 使他的学生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教育的目的从学科知识的传递进化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 这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完美的。

以接地气创造特色——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行为

1.接地气的界定

所谓接地气, 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变化结合起来, 按照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比如, 前文讲到的移动互联时代师生应该是开放的联结点, 具有全线学习状态。这样的阐述不是意味着师生是何等全面开放的状态, 而是指师生都要有跨界思维, 在移动互联时代基本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要, 每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开放状态中实现自己学习需要的联结?笔者认为, 师生的跨界学习不可能是很“离谱”的跨界, 而更多的是顺势而为, 利用自己的本学科优势, 与学科有关的知识优先处于联结状态。比如,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 优先联结的可能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 然后可能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知识。学生的开放联结当然也是从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的引导和互助开始的, 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各种强关系和弱关系所产生的碎片化知识整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知识, 也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

2. 接地气之尊重传统教育经验

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 过去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传统教育中的基本文化、思维模式、执行能力等技术依然有它独特的价值。接地气就是把这些资源重新进行架构、重新分解和利用, 去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学生变化或者是教育改革的变化。比如, 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三段论、四段论、五段论等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学模式。又如, 在应试教育中享有盛名的山东杜郎口模式等, 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应用就是有它的生命力和价值的。在移动互联时代, 不能忽视这些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中, 我们推崇“以理想主义为旗帜, 以实用主义为纲领, 以拿来主义为原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教师和个人的成长就是小代价的实用主义, 也是最小代价的进步的路径。

3. 接地气之重构

(1) 参与

时代变化太快, 很多基层的老师感觉有心无力, 总是想以不变应万变。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员工工作了25年, 一直是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 正好公司中层有一个空缺, 这个员工就去跟老板申请升职, 理由是他已经有25年的工作经验了。结果老板回绝了他的申请, 理由是:“你不是有25年的工作经验, 而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多么可悲的案例, 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结果也就是被这个时代淘汰。人的特质、能力都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不是说要求所有的师生都全力处于开放的联结状态, 而是首先应调整心态, 转变态度,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开放教育、生态教育, 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状态。

(2) 去中心化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以教师为中心”,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移动互联时代, 这两种中心论都要改变, 或者我们应该提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 以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为中心, 动态地调整我们对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可能碰到不懂的问题, 从而转化为学习者, 这个时候可能是教学相长, 也可能是通过互联网中的强关系或弱关系去寻求帮助, 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方法。移动互联时代造就的是扁平化世界, 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将面临扁平化的变革。比如, 传统课堂中有个五段模式:“预学——讨论——交流——评估——反思”, 这五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难免繁冗, 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重。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 随着各种互联网教育模式渗透到传统课堂里, 比如在“翻转课堂”中, 这五个步骤就只剩下“评估”和“反思”这两段了。课堂更加有针对性, 更加有效地解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同难题, 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利用“微视频”更加有针对性地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

三个时代与三个皇帝 篇4

关键词:重庆区县报,移动互联时代,组织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且脚步愈发加快。媒体融合实际上是媒介形态的融合发展, 其本质是重新定义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资深教授童兵这样描绘媒体融合的理想路径:按照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但在融合大势中, 应该看到,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产生的时代环境、技术条件、成长土壤等具有较大差异, 两者在现实语境中的龃龉磨合需要一定过程, 至今尚未形成一种较为成熟、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的媒体融合实践, 对于具有特殊属性、不参与经营的重庆区县党报来说, 当下主要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顺应新媒体环境, 从组织、人才等方面为融合发展准备条件、奠定基础。二是借势新媒体思维, 在渠道、内容等方面探索一些满足受众体验需求、适合报纸发展特性的创新举措, 在接轨移动互联时代的同时不断改进自身。

一、组织融合: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信息采编平台

媒体融合的理念与实践已盛行多年, 绝大多数区县党报也在办报之外, 做起了网站、手机报, 建立了微博、微信发布平台, 朝着全媒体格局迈进。然而,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窘境是, 大部分区县党报与其发展的新兴媒体在业务实践中还是“两张皮”, 没有实现信源收集、采编业务、信息发布等方面的真正融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进行组织融合, 改造新闻编辑部, 形成强大的全媒体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合力, 这是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 构建“联合编辑部”, 从“内容复制”走向“联动报道”

如今, 区县党报所办新兴媒体的内容采集大多采取从报纸复制粘贴的模式, 这样似乎实现了简单意义上的新闻资源共享, 但新媒体的渠道特质、传播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新媒体甚至沦为报纸的附庸, 且不说其影响力扩张, 连生存都出现困境。这是业务运行结构和流程模式带来的弊端, 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 就要打通组织机构的壁垒, 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信息采编平台, 即构建“通讯社”模式的“联合编辑部”, 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这种组织构架中, 可以更方便地根据内容特点来选择传播载体, 信息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交换和共享, 从而提高传播的整体效果。

(二) 培养和储备复合型全媒体业务人才, 为融合发展准备条件

在组织融合的背后以及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还需要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撑。其中, 复合型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渐进培育的过程, 也是实现信息采集传播“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应早做准备。《合川日报》近两年从中国矿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招录了3名具有新媒体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影视艺术知识背景的研究生、本科生;同时与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联合开展“FAQ全媒体实践教学”课题项目研究, 将新媒体实践要求介入新闻专业教学中, 并从中发现和培养全媒体人才。

二、渠道融合:从受众体验出发实现传播方式的多维互动

新兴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渠道优势, 信息发布的及时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传播技术, 正是纸媒的“短板”。在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 区县党报更需要借助这种特质背后隐含的传播思维, 即从受众体验出发, 实现传播方式的多维互动, 通过渠道融合, 实现优势共享。

(一) 利用新兴媒体, 拓展信源渠道

新兴媒体的海量信息为纸媒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新闻选题资源, 是有待开掘的“新闻富矿”;同时, 新媒体技术超时空的交互式联络特性也为纸媒拓展信源渠道提供了多种可能。一是关注网络论坛以及官方微博、微信上的信息发布, 以敏锐的“新闻鼻”嗅到其中隐含的价值, 淬炼线索、核实信息, 进而选取可用的新闻选题, 《合川日报》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推了一杯酒, 丢了两条命》就是从这一渠道获悉的线索。二是推行“数字化通联”, 建立骨干通讯员QQ群、微信朋友圈, 分享、收集、获取信息并实现对报道内容的跟进与反馈, 《合川日报》已根据版面和栏目定位建立了7个特定主题的通联QQ群。三是聚拢“公民记者”队伍, 与论坛版主、知名博主、微信达人等建立友好联系, 让自媒体时代的“微传播”为报纸所用。四是在所办新媒体上开辟“爆料平台”, 与报纸信源联动使用。

(二) 联动新兴媒体, 延伸传播渠道

新兴媒体传播的及时性、交互性是最为显著的渠道特征和优势, 区县党报与新兴媒体在传播渠道的互动中, 重点要在这些方面探索创新。一是建立联动播报机制, 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时, 统一采集信息, 由新兴媒体及时播报并主动推送, 报纸跟进深度解读。二是推行“新闻预告”制度, 精选第二天的深度报道、看点新闻 (主要是时效性不强的专题策划类软新闻) 等, 提前在网站、微博、微信上做内容提要, 引导关注。三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报纸新闻在新兴媒体上的延伸, 弥补报纸版面有限的缺憾, 《合川日报》在开展“寻找最美合川人”系列报道时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获得极高的关注。四是强化“二次传播”效应, 通过新闻信息线上线下互动, 反复发酵, 持续扩大传播影响。

三、内容融合:从新兴媒体汲取营养适应受众的多元需求

内容融合的主要方式是, 在“一体化”采编平台下进行统一的新闻信息生产, 并根据不同的传播介质进行差异加工, 实现新闻内容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共享互惠。区县党报与新兴媒体在内容融合的具体操作中, 需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内容生产是党报的强项, 其严谨的作风、客观的立场、主流的呈现等都应延伸至新兴媒体中;而新兴媒体的表达方式和受众思维, 也能为区县党报的内容建设提供借鉴,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革新表达方式, 让党报语言更“接地气”

在媒介生态持续影响和多轮自我觉醒式的改革后, 党报逐渐拉下“板着的脸孔”, 努力与老百姓靠近, 但程式化表达、模块化写作的“刻板印象”依然被读者诟病。而反观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 直接、亲切, 就像平时好朋友聊天一样。区县党报应该从网络表达中去粗取精, 用更“接地气”的语言传递信息。一是善用群众语言, 适当采用一些民众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方言, 增强亲切感。二是开门见山, 避免“正确的废话”, 提高语言表达的“含金量”, 用有限的版面提供更多实用信息。

(二) 拓展关注视野, 让党报内容更“聚人气”

人们与媒体接触的需求是多元的, 看新闻不是唯一目的, 娱乐、社交、通信、表达、群体认同等也是他们的需要;即便看新闻, 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点也是多元的, 除了实用信息外, 消遣、放松心情也是重要内容。[2]区县党报要赢得读者, 必须适应新媒体受众的这种多元需求, 提供丰富而有特色的内容选择。《合川日报》获得重庆区县报新闻奖一等奖的专栏“生活碎片”, 每期抛出一个主题, 刊登百姓生活中与此有关的照片, 注重参与性、情趣性, 虽没有提供实用信息, 但在读者中反响很好。

参考文献

[1]童兵.基因互补资源共享避害趋利融合齐进——对“文化传媒新政”的一点感悟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 2014 (10) :52.

上一篇:家庭诚信教育下一篇:宋词翻译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