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2024-11-0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精选8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1

【 作 者】王瑞娟

【作者简介】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想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现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关 键 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3)05-0014-03

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主体条件和人的保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之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2];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社会形式基本上是以有赖于人的依附关系形成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人不可能有独特个性的发展。到了“第二大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立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带来了“人格的普遍提高”;然而,这种人的独立性却时时处处建立在对物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无产者创造的财富不仅不能为发展自己的个性服务,反而成了以新的形式压制和摧残自身个性的手段。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其发展不再依赖于对人或物的依附关系,而是依赖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的发展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个人的发展又为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打下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在实实在在地促进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物质的、精神的实际成果,为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展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文明进步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的综合体现。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这两个过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务的提出,既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努力贯彻执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结果和产物,又继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最终体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中来思考,防止离开社会的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其次,要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人的素质表现在多方面,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要善于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同时,我们还必须努力汲取各国理想人格之长,以弥补儒家理想人格之不足。如果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圣人”人格与西方“强人”人格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必将会对新人人格的形成发挥巨大的借鉴作用。第四,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眼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自然自觉统一起来,在二者协调与和谐中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为自己以及后代子孙,创造一个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发展的优美环境,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要从物质、政治、精神、生态等方面来加强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2

一、全整性:身心和谐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阿奎那人学思想对于人的全整性的认识是以强调灵魂与身体之间的本质性结合为基础的。强调人在实体构成层面,也就是人的灵魂和身体的统一,是阿奎那人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他进一步论证人在生成构成层面,也就是人的能力和活动层面统一性的基础。阿奎那着眼于人的统一性来考察人的灵魂和身体,他指出,灵魂处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交界”[3],因此作为精神实体,人的灵魂没有形体,可以独立存在,没有质料,也不会坏灭,正因为其作为最接近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灵魂具有本质和能力上的区分,并且出自其本性,它要与同样是受造于上帝的身体结合而成为人。而人的身体的尊贵不仅体现为其直接受造于上帝,还表现为身体得到了最好的配置,因为它具有了成为理智灵魂质料所需要的平和性质,是灵魂个体化的原则。阿奎那还坚持,只有承认灵魂是作为身体的实体性形式而与身体结合成为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的统一性。从灵魂身体之间的形式———质料关系出发,阿奎那论证了人的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一种本质性的结合,其间不需要任何偶性性向或者形体作为中介,灵魂整体地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分,赋予身体整体和各个部分以实现。通过对灵魂身体统一性的论证,阿奎那树立起了一个作为统一的实体的全整的人,一个有别于任何其他人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特定的物质基础和个性化精神追求的现世的人。

在探究人的理性认识的时候,阿奎那也始终坚持用感觉心像将人的感觉能力和理智能力结合起来,将它们统一于人的认识活动之中。在探讨感觉能力的时候,他坚持将其视作理智的前奏,并由此来认识人的感觉能力与动物感觉能力的不同;在探讨理智能力的运作的时候,他既坚持理智是灵魂中不依赖于身体的一种能力,同时又坚持作为人的灵魂的一种能力的理智,其现实的活动不能离开心像,因而理智始终依赖于人的感觉能力,它不但要接受感觉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作为自身认识活动的材料,而且其自身的认识活动也就是藉感觉心像抽象可理解的种相,然后再藉回到心像来实现的,理智的这样一种认识方式被阿奎那视作是符合灵魂本性的、自然的认识方式。正是由于阿奎那“对人的认知活动的论述突出了灵魂的自然过程,即由感觉到理智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而“在人们只能用思辨方式研究认识活动的情况下,他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4]。

在意志论方面,阿奎那承认作为感觉欲望的愤怒和情欲能够服从于理性。而作为理智欲望的意志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必然性,但是却并不必然地欲望所有事物。在确定理智和意志孰高孰低的问题上,他采取了一种辨证的态度,既肯定理智的能力就能力本身而言绝对地高于意志,同时又指出,相关于意志的活动及其对象,意志又可能高于理智;在理智与意志相互作用的问题上,他强调理智活动和意志活动的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理智能够理解意志,并为意志提供可理解的善作为目标,从而推动意志;另一方面,又强调意志以善的普遍性为目的,从而推动理智的理解活动。正因为意志能够推动理智,理智也能够认识意志,理智与意志的共同活动才使得人拥有了意志的自由。理智与意志的这样一种统一不仅是理性和欲望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它还表明了阿奎那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统一性的肯定。

由此我们看到,阿奎那在对人之本质和存在活动进行哲学分析的时候,其所呈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全整的人,这个人一旦受造,就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身体的事物。而这个人的生成活动也都既包含着灵魂的因素,也包含着身体的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阿奎那“解决了人的身心问题,而且是以一种完全安全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5]。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基督宗教思想家,阿奎那在论证“人是上帝的肖像”这一基督宗教信条的时候,也将其强调人之统一性的人学旨趣表露无遗。阿奎那认为,上帝的肖像可以在绝对和相对两个意义上予以理解,而在这两个意义上,上帝肖像存在于人身上和存在于天使身上是有所不同的。他指出,首先,就肖像概念主要归属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绝对的意义上认识到,“上帝的肖像存在于天使身上比存在于人的身上要更多一些,因为天使的理智的本性更完满些”;其次,我们还可以就肖像概念次要归属的东西来考察人身上的上帝肖像,我们发现,在人身上可以找到上帝的一些相似性,比如,“人像上帝从上帝产生出来一样,也是从人产生出来的”,又比如,“整个人的灵魂存在于整个身体中,也存在于每一个部分中,一如上帝关乎整个世界一样”,由此来考察存在于人身上的上帝的肖像,我们就必须承认在相对的意义上,“上帝的肖像在人身上比在天使身上还要完满些”。因此,阿奎那总结到,“天使虽然绝对说来比人更接近上帝的肖像,但是,人相对而言却更类似于上帝”[6]。也就是说,在阿奎那看来,尽管人之为上帝的肖像,最终是由人的灵魂是理智的灵魂,人是理智的受造物决定的,但是包含人的身体,以及与身体相关的活动和运作的全整的人则能够使得上帝的肖像在人身上更加完满。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对人之本质和活动进行哲学诠释的时候,还是在对相关神学信条进行解说的时候,阿奎那都坚持强调人的全整性,在西方人学发展史上,他将对人的全整性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人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类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被提出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作为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于一身的统一体[7],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他总是具有其自身的自然欲望和自然需要的,一方面他要向自然界索取,另一方面也要向自然奉献,在将自然界“人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人总是要在既有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同时又要不断建构新的社会关系来满足自身的发展;就其精神属性而言,人不但是理性的思维、意志的主体,同时也是非理性的情感欲望的主体,离开了知、情、意的统一,势必造成人格的分裂。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透过身心的和谐发展来实现,正是在这里,阿奎那强调人之统一性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离开了身心的和谐,人根本就不能够成为他自己,当然也就更惶论“人的全面发展”了。只有当我们对人的全整性具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以人的身心和谐为目标,通过适当的社会制度安排谋划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二、个体性:尊重个体差异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阿奎那对人的全整性的强调是通过将身体确定为人的本质构成来实现的。他认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灵魂作为身体的实体性形式,它使得身体实现成为人的身体,而身体作为质料也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身体还是灵魂个体化的原则,灵魂与身体结合而成为这个个体的人的灵魂。在这里,阿奎那的人学思想不仅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整的人,而且还呈现给我们一个个体的人。这是因为,一旦有量的维度的身体进入到人的本质里,人就一定是一个个别的、具体的人,由于在各方面都是具体的,所以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因而就是个体的。这也体现了阿奎那在其形上学中着重强调的复合实体本质具有个体性的思想,他所要肯定的就是人的这样一种个体性。不仅如此,在阿奎那看来,灵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个别人的形式,而不是亚里士多德同一的、不可分的意义上的形式,就是因为它能够接受作为质料的、有维度设定的身体的个体化。这也就是阿奎那在形上学中所肯定的质料是形式个体化的原则。既然人是这样一个以灵魂为实体性形式,以身体为质料的复合实体,那么人的本质就应该既包括灵魂,也包括身体,而且这个灵魂是被身体个体化了的灵魂,这个身体也就是这个个别人的身体,这个人就是具有一个独特本质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或是物的个别的人。

除了在人的实体结构上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人的存在构成层面上,阿奎那也将对人的个体性的强调贯彻到底。因为,身体既已进入到个体的人的本质之中,那么在完成人的存在活动的时候,身体与灵魂的合作也就使得这种活动表现为个体的人特有的活动。阿奎那对人的存在活动的个体性的强调集中表现在他对阿维洛伊主义唯一理智论的批判上。阿奎那认为,唯一理智论的荒谬之处就在于它肯定所有人共有一个理智,从而摧毁了人的个体性。阿奎那坚持,人的理智是人的实体性形式———灵魂的一种能力,灵魂在身体之中接受了身体的个体化,因此,理智的活动就一定是这个人的活动,只有彻底承认理智的个别性,才能保证人的认识活动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活动。坚持唯一理智论的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辩称,人们之所以能够就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是因为理智藉以抽象的感觉心像与不同的身体相关,心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认识,所以,理智只有一个,可是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这种将人的个体性坚持到了一半,仅仅只承认感觉心像的个体性的观点,阿奎那也不接受,他认为,只要承认理智是人的灵魂的能力而不是人本身,那就必须得承认理智的个体性。人的理智认识的差别也不可能来自于心像的不同,可见,阿奎那对惟一理智论的批判表明了他肯定人的理智的个体性,在认识论问题上将人的个体性贯彻到底。

在意志论方面也同样如此。阿奎那认为,人的意志无非就是人的理性欲望,是以人的感觉欲望为基础的,而理性在要求感觉欲望服从、为欲望识别可欲望之善作为目的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其本身的活动也因为感觉心像的个体性和理智本身的个体性而是个体的,欲望也因为服从于理性而具有选择这种善或者那种善的自由,因此,与理智活动一样,人的意志活动也是个体性的。

阿奎那对于人的个体性的论证是通过明确身体对灵魂的个体化作用,理智的个体性以及意志与欲望的相关性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个体化形式的问题,这就使得阿奎那人学思想对于人的个体性的认识不仅与柏拉图主义的理念论彻底决裂,同时也大大超越了亚里士多德对人的个体性的认识。在近现代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宗教改革后基督宗教所极力强调的个体救赎的信仰原则,以及现代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体尊严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准则,在阿奎那强调人的个体性的人学思想里都能找到其渊源。而马克思在阐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总是十分重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设置为“自由人联合体”中“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肯定人的“个体性”,承认人以及人的发展需求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要用极端个人主义将社会的发展完全约化为个体的发展,而是要在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之间求得一种平衡,要明确“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存在着的“互存互动”关系[8]。而“和谐社会”本身就内蕴着在承认个体差异、并允许保持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统一的这样一种涵义,而从魂身统一、理智的个别性以及意志与欲望的相关性深刻认识人的个体性,正是意识到这种差异,并且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基础。

三、现实性:超越自我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阿奎那通过肯定身体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全整性和个体性,这样一个全整的人和个体的人也就一定是一个在世界之中的人。人是灵魂和身体结合而成的复合实体,灵魂是人的实体性形式,它确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然而这个灵魂只有和身体结合才能够被个体化,因此,阿奎那说,灵魂存在于身体之中是适合于灵魂的;而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其理性的运作也离不开身体,人由于其理智灵魂的级别较低,因此它不但要与身体结合,而且还必须借助于身体和有形实体来实现其理性认识能力。人的理智的认识,不同于高级理智实体的认识,它并非总是现实的,在人的理智之中也不存在天赋的可理解种相,人的理智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需要外部世界为之提供认识的对象。既然灵魂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人才是一个全整的人,灵魂存在于身体之中才合乎人的本性;既然人的理智活动必须借助于来自身体的心像,而且只有物质事物的本性才是人的理智认识的合适对象,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阿奎那的人学思想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在论证首生的人是否认识所有的事物的时候,尽管他依据完满的事物先于不完满的事物这一原则,肯定“首生的人就是上帝以人具有获得所有那些事物的知识的自然能力的方式把他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肯定首生的人优越于我们,他具有获得关于所有事物的知识的能力。然而,他所肯定的只是首生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实现,即使是在无罪的状态,也还是要在世界之中来完成;这种能力在无罪的首生人那里实现出来,所获得的知识“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两样”[9]。在讨论无罪状态下儿童是否一生下来就具有完满的知识时,他指出:“人通过感觉获得知识,并且由于灵魂为其特有的运作而需要身体,从而便同身体结合在一起,便是自然的。然而,如果灵魂在出生时即具有知识,而无需通过感觉能力获得,则事情就会是另外的样子了”,因此,他得出结论,“在无罪状态下,儿童并不是生下来就具有完满的知识的”[10]。不光是不可能具有完满的知识,就连完满地运用理性的能力也不可能,阿奎那进一步指出:“理性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感觉能力的运用。所以,当感官受到限制,内在的感觉能力受到牵制的时候,人便不能完满地运用理性,……感觉能力就是身体器官的能力。从而,只要这些器官受到了障碍,这些能力的活动也就势必受到障碍,而理性的运用也会跟着而同样如此。因此,儿童……也就既不能够完满地运用这些能力,也不能够完满地运用理性”[11]。从阿奎那对这些问题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阿奎那非常强调人的在世性,他认为,灵魂必须要与身体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全整的人,因此人就存在于此世之中,非但如此,为了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理性活动,人也必须是在世界之中的。

当然,阿奎那人学思想强调人的在世性,并不表示阿奎那否认或者不重视人的超性价值和意义。作为一个基督宗教的思想家,阿奎那当然也强调,人具有超越性的目的,人在今生不可能真正享见天主,而人的永生的幸福要比现世的幸福更加值得追求。在这些问题上,阿奎那不可能,也没有给出不同于其他基督宗教思想家或者违背基督宗教信仰的答案。所不同的是,阿奎那更加强调超越与今生之间的关联。他在论证人是上帝的肖像的时候,强调“严格说来,唯独理智的受造物才是按照上帝的肖像造出来的”[12],同时他也认为“等同性也不适合于肖像概念”,因为,“原型是无限地超出它的摹本的。所以,人身上存在有上帝的类似物;不过这种类似是不完全的,而非完全的”[13]。人是上帝的肖像,主要地乃是因为人与上帝一样具有理智,但是由于人的理智是理智实体中级别最低的,大大低于上帝的理智,因此在人身上只能表现为一种从潜在到现实的理性能力。人的理智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似于上帝,又不等同于上帝———决定了人确实要朝向上帝来认识自身作为上帝肖像的尊贵,但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在世界之中来实现这样的认识。因此,在阿奎那看来,正如感觉能够服务于理智的认识活动,感觉欲望能够服从于理性,人的现世生活也应该,并且能够服从于人的超越目的。

从阿奎那对人的在世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论证中,我们能够认识到,人要在物质世界中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仅仅只具有自然的和物质的维度。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超越于物质之上的理性,这表明人必定是具有精神性追求的物质存在。因此,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不应该仅仅意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理所当然地应该满足人作为“精神主体”的精神发展需求。如果我们承认,和谐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话,那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作为“精神存在”,人作为“道德主体”、“审美主体”和“信仰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建构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更应该注重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毕竟使得人在一个更加本真、更加深刻的层面上进一步地“成为你自己”是一切社会建设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阿奎那的人学思想揭示了人的全整性、个体性和在世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不仅成为后世人学高扬人的理性本性,肯定人的主体性,赋予人尘世幸福以合理性等趋势的先声,而且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想资源;它勇于回应时代发展挑战、大胆创新的哲学精神也鼓舞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使得我们的人学认识能够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塔那斯.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Anton Charles Pegis,St.Thomas and The Problem ofthe soul in the thirteen century[M].Toronto,Canada:ST.Michael's College,1934.

[3][6][9][10][11][12][13]Thomas Aquinas,Summa Theologica,Literally Translated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Province[M].New York:Benziger Brothers,Inc.,1947.

[4]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Robert Pasnau,Thomas Aquinas on Human Nature:APhilosophical Study of Summa Theologia 1a 75-89[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艰巨任务,已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其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成正比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而这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也都存在着人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及社会关系的进步和提高。

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很难想象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尺。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财富有了较大的丰富,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艰巨任务,已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无论从那一种意义上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物质的因素、技术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在现阶段,影响和制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有技术的,也有精神的。在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有了长足发展的条件下,精神方面的制约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理想的缺乏,信心的沦丧。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过不了金钱、权力、美色关,成了名、利、色的战利品。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二是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尽管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这些落后的东西不是主流,但千万不要低估了其腐蚀和危害作用。

支撑起人们精神大厦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上来说,是做人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使人们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内容上来说,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做得好,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人们失衡的精神世界重新找到平衡,甚至凸现一块精神的高地,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完善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石,是维系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纽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法律的底线。这块广大的领域是法律不能完全覆盖的。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即德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法治是依靠强制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德治则是依靠舆论的力量,以劝导和感化的形式,实行道德教化,从而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二是提高人的品格。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而人格往往是与国格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出卖自己人格的同时,也出卖了国格。道德与人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德是人格的基石。道德注重的是公众性,人格则侧重于个体性;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理性,而人格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心世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独立人格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追求,独立特行的人格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对独立人格要辩证地分析,不能一概否定。正直、清高、不被流言击倒、独立思考等往往是当代社会独立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三是升华人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是不断奋进的动力。没有理想,人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失去正确的行为规范。因此,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或重塑理想和信念。 道德、人格、理想,构成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低到高的三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是多层次的、立体的、多维的。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尽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其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课题。正如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样,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 一个人的发展,每一代人的发展,都是这个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日积月累,逐步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总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不断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因为不断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才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前进。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脱离了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苍白无力。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没有科学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整个过程的始终,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归宿和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治.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J].思想战线,2008(04).

谈谈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4

【内容提要】:在当今现实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现象启发着人们对于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审美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而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同时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媒介教育功能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加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和研究,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高考的改革、学生的减负等教育改革都说明了国家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运用。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而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一、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审美教育传统历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孔子 的“六艺之教”。“六艺之教”当中第一个是礼,它实际上是包含着礼仪道德,它是德育的内容;第二个是乐,就是音乐和舞蹈,这个就是有审美教育的内容;第三个就是书,所谓书就是书法,练习写字;第四个就是数,就是数学,书和数它包含着智育的内容;第五个项目就是射,射就是射箭;第六个就是御,它就是骑术骑马,所以射和御,它包含着军体的内容。从孔子的“六艺之教”我们可以看出,它其实包含着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而且孔子最看重的是以诗歌为主导的审美教育。所以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可见,审美教育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就已经有所推广,受到了重视。

而现在,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与一般所谓的艺术课一味向学生灌输艺术技法的教育,即灌输唱歌和画画的技巧,而很少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的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养成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习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引导人们爱上学习、指导学习、并享受学习。这也是符合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②

一个仅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与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几年发生的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说的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他为了验证他所学的专业知识,用硫酸向动物园的熊泼去,造成熊严重的灼伤,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愤慨。而这位学子这样做的理由居然是为了用硫酸泼熊的过程来验证他所学的化学知识。很明显,专业知识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仅仅是获得智慧的一个前提。如果硬是把各种知识塞进学生头脑,每一种知识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那么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排斥了。被知识塞满的头脑只能变得呆傻。而这些越学越傻的人在当代一般被称为 “文明的野蛮人”、“高分低能的人”、“有IQ而没有EQ的人”。这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相违背的。此外经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大学生自杀事件无不说明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并加强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应加强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当作一项奠基工程来抓好。同时应当明确审美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③当然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④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自然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的,这样我们才能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学校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手段、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个方面。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美的学校文化。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审美感受转化为学生的审美感受。通过教和学的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育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且还是具有更好的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审美化的特性。比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不应缺乏审美教育。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塑造人的情感,更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共性、健康的心灵。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⑤他主张不宜过分强调外来动机,而应努力使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在这里,布鲁纳就提出了要“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⑥所以我们在抱怨语文课难上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是否成了传统的说教,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在语文教学中有没有用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作品,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这都为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和音乐美;用形象启发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只是起到桥梁的作用,关键是要去启

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我们讲课时,常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绘画、音乐形象和语言形象的完善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鲜明、更深刻、更具有活力的艺术形象。把音乐投入教学,主要是由老师用形象性语言描述,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课文描写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一幅幅图画,可直接采用画面赏析法教学。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一课中,在导语设计中先让同学们听一段《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然后给同学讲音乐是人心灵世界深处最美的语言,是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多,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一下就勾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利用课件中的一些有关《琵琶行》这一课的图片。如: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形象、凄凉的江边送别图、悲惨的琵琶女自述身世图、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图等,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琵琶行》这一课的绘画形象美。再者在讲授本课的重点——音乐场面的描写时,配以《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琵琶曲,给学生听课时以音乐美的享受,另外在授课时,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而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审美化教学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此外,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方面中渗透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家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我们会有什么想法呢?首先,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我的孩子还小着呢;其次,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也不愿意 4

把这样的父母形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所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里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出在哪呢?我们做父母的将又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上面所提到的调查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我们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从引导的角度,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去看问题,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美的手段,按“美的规律”进行教育引导,也许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以“美”的行动去教育引导孩子。一直以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再有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为爸爸的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能看电视,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那么作为孩子的自然就不高兴了,忍不住就会给爸爸提意见,结果却是爸爸高兴时,就说下次一定改;遇到不高兴时,就会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孩子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了,而且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一次脚。确实,父母的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其次、不应总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学生听了以后就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结果却是由于父母担心这样那样的意外而拒绝了孩子的请求,甚至是在晚饭后提出自己洗自己的碗这样的小事。妈妈也会左思右想一番,然后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应当让我们的孩子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去探望一位朋友,刚好朋友在教他的孩子打乒乓球。小家伙四五岁了,身体也就球台高一点,尽管球打得不怎么样,但接球的时候却始终显得精神奕奕。也许,在这个小家伙看来,他已经有了与爸爸同等的实力了;所以激情挺高的。5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是朋友的刻意安排,为了孩子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他有时蹲站着,为的是与儿子取得一致的高度;有时把球挡得很高,为的是给孩子接球创造一段准备的时间„„

这实在是一个理想的“课堂”。为了让孩子感到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朋友可谓费煞苦心,总是变着法子给孩子发一些花样百出的甚至出其不意而又始终能让孩子接得了的球。这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打出的球能够被对手接住,同样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家长如果能耐心一些,花多一点心思,在家庭教育中多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的元素;在父母把孩子发出的“偏球”、“怪球”或者很差的“球”全部接住,那么孩子将会打出更好的“球”来。

第三、社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怎么样,可以说是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商品都是要凭票购买的;然而那个年代的民风是纯朴的;小偷、抢劫犯是要被人们当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做好事是会受到表扬的„„在那个年代的人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谁谁家的房子比谁谁家大、谁谁家又买了小车等等物质财富的互相攀比;而是讲奉献精神、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讲雷锋精神、讲五讲四美三热爱„„那时人们过的是踏踏实实劳动,坦坦荡荡做人的朴实生活。但是现在由于整个社会都只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工业的发展,甚至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却忽视了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精神文明。这样就使得一部分人的信仰追求出现了偏差。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富足,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精神文明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不堪生活的压力,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有些人甚至直接崩溃,选择了逃避生活的“游戏人生”,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或者在生活中迷失方向,选择了轻生;甚至报复社会„„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德与智、知与行不能顾此失彼!当跳“海珠桥”变成“做秀”,当轻生者跳楼前围观者不去劝阻反而起哄喝彩,善与恶、美与丑怎能麻木不仁?严峻的现实,生命的代价呼唤着人们对社会教育的重重拷问。

缺乏审美教育的社会教育是不完整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追求一旦出现偏差,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格的空缺,在审美的文化领域和美育的教育当中,就会出现很多反常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审美教育渗透到社会教育当中对我们当代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审美教育对社会教育当中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启发人用。作为一个人来说,他固然物质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自 6

尊自爱,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同样是他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层面。陶渊明有首诗,就提出“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他把世俗社会比作为樊笼,是牢笼。认为回归自然,在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当中,他的人格可以得到解放。那么像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目前,还是有它的价值的,是可以为我们所汲取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和历史上,有很多人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惜牺牲物质的利益,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人格追求同样是有价值的,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价值观念判断。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教育在社会教育如何把“义”和“利”统一起来所起的启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审美教育对人格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古语有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矣”,在市场经济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场经济和金钱对立起来,用审美和人格来排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交换利益互换,这也是不够全面的。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经济实力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也很难完全保持独立。所以,不能把人格和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绝然对立,用道德和义愤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经济下人格的建设。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的《非亲非故一家人》的故事就使我思考了很多,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胡艳萍收养了三十多个残疾智障人员,不仅盖了善满家园供他们吃住,最关键的是在胡大姐的教育和帮忙下,他们都有了一定的智力,都能够干一些活,而且发病的次数也减少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也渐渐在改变,更难得的是他们也可以和常人一样用他们的劳动创造着财富;他们在善满家园过上了这辈子都不敢相信的幸福生活。从胡大姐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残疾智障人士,只要得到社会足够的关爱,通过一些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找到生活的位置,他们也是可以和常人一样幸福的生活、愉快的参加劳动的。我们的胡大姐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但在市场经济下她对残疾智障人员能做到不离不弃,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也是平常人,只不过做了别人没做的事情,而我却对此事乐此不疲,这里融入了我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在对残疾智障人员的“乐此不疲”当中,我们的胡大姐的人格也在这种特殊的教育当中得到提升。这种特殊的审美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和有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三、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审美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将审美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

美,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由于审美教育仍然很不完善,学校社会都比较重视智育,智育被强化了,德育、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虽然很多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专家意见,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可不容易。比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等等在国内人们已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中国的校园里响彻了二十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的口号,以至于到了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

可又有多少人真正认真考察过,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真的是课堂的主人吗?只要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通常我们的摄像机只摄教师,录像中只有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而且,在一些录像片断中,教师与学生显然没有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因为教师所有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然后,我们很多时候会看到课堂上的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课上完后,接下来是一些老师对教学环节点评的录像。然而奇怪的是,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多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大制度下的小规则还没能很好的处理的结果。

前几年在我们广东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反补课英雄——肖兵”。因为反对补课而被学校在考核中评为“不称职”,到最后“下课”了。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这是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而且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因为反补课而下岗的“反补课英雄”呢?其实这是我国的一些教育改革的制度与当前的一些教育实际出现了冲突造成的。国家现在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学习实践时间,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则可以增加学生从事道德实践的时间;所以国家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然而事实是学生就真的会那么听话,在节假日会很好的休息、加强身体的锻炼、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吗?我想这就只能因人而异了。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节假日玩个痛快,通宵达旦地打麻将、玩电子游戏或上网等等,这样的节假日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远比平时的学业负担重得多。在节假日发生严重损害学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也明显比到校上课的时间大得多。同时学生就真的会把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用于道德实践吗?恐怕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完全是另外相反的可能,就是将这些时间用于不道德活动。学生到底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干坏事多些,还是节假日干坏事多些?为什么青少年犯罪更多地发生于失学的青少年中?学习知识和道德实践真的是矛盾的一对?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热心帮助同学解答学习难题等等,就不含有道德实践的成分?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此外,还有高考、中考呢?这也难怪我们的老师及大部分的家长以及社会对补课现象的见 8

怪不怪,甚至是支持学生在节假日参加补课。

其实,尽管节假日也像平常一样不能放松体育和德育,但维护健康和从事德育活动并不需要成日地放假。给孩子们放假,恰恰是充分开发孩子们智力和潜能的需要!根据多重智力理论,孩子们各有各的聪明,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规模化、高效率地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可能太多地顾及每一个孩子的差别,许多类型的智力在学校里没有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机会。通过学生在节假日的自由活动和父母、亲属的有意培养,学校教育的这一缺陷至少可以得到部分弥补。这些潜能的开发可能使学生成为特长生而被大学优先录取,可以使学生增长自信从而改善学业成绩,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也可能有助于在社会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还有,学生阶段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养成获取知识的能力。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不足以培养出良好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少不了自学实践。放假,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自学时间。从短期看,自学的效率完全可能低于补课。但从长远看,一旦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考上大学不成问题,而且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制定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制度的时候,是否能将节假日的时间也纳入其中,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学生在节假日,在校外也能接受到正规的教育。现在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假期夏令营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审美教育方式的实践。能让学生有机会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结识新的朋友、培养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等等。然而这种夏令营的教育方式由于带有很浓的商业性,很多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教育相关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结果出现了不少意外;有的甚至是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来招生,严重的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比如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国青少年海陆空将帅特训营”;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也只能是让一部分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大部分学生的节假日还是处在一种“放羊”的状态。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并对德育、智育、体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在将来的、未来的和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时时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一个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5页。⑤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⑥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5

在国际和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无疑人才是其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则是素质和能力。多年来,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综心理素质看中程度愈来愈高。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低,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焦点。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文化,艺术,心理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应同心理素质教育想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活动的特点。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②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③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④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⑤;⑥质量与数量的统一;⑦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由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因此在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呈现出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现代高科技总是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现代高层次人才如果只拥有比较狭窄的先进专业知识,那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不知道往日那些高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工科尖子们,在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时,又该作何感想?而近几年在全国各大高校里掀起的综合大学、各科系合并热又说明了什么?北京服装学院在种种压力下仍坚持“艺工结合”的办学思路,既反映了办学者的前瞻性,也是时代要求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前提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不是说专业知识就不重要,相反,要想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在我国现有对专业知识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化艺术修养对我们的影响。

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朋友邀你一起去听交响音乐会,为了不扫兴,也为了不让朋友看出自己“农民”,你欣然决定舍命陪君子。可一到现场不是哈欠连天就是百无聊赖,坐着比站着难受;又或者,同学周末聚会,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世纪坛的“达利画展”,争相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想法,而此时对绘画一无所知的你,只能坐在一旁怅然若失„..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必要途径,主要是 一种后天教育行为,包括绘画、雕塑、书法修养,音乐、舞蹈、戏剧修养,哲学、伦理、道德修养等。它以美育为实施途径,并以人的需要与能力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为信念,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幅画消却多少烦恼,一首诗引发壮志豪情、一曲美妙的音乐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树人中,树“技”,也就是掌握一两种专业知识,相对容易一些,而树“心”则要困难得多。难就难在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四有”新人。文化艺术素质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提升、全面解放的必由之路。了解一些文化、历史,特别是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对于继承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遗产,追求刚健昂扬、超迈博大的人生境界,涵养丰富健全的个体人格、高尚充沛的审美素养,甚至对于科学的创新、思维的变革、技术的发明都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教育部还曾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可见,当今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可以说,加强文化艺术修养的现代教育观念,或者可以说是现代美育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是根本一致的。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却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美育。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诸多“高分低能” 现象的产生。只有素质相对全面的人,才可能在今后特定的领域做出较大的专业成绩,才可能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文化艺术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科学技术学习的人照样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不但是广大艺术家,而且大量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都需要很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科学家与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的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是分不开的。1978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动物园看看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可能大家有一种同感,那就是,在社会和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为了生存,又由于个人的精力和实践所限,我们不得不全身心投入某一专业领域,必须牺牲与此关系不直接的需要与能力。直白地说,就是文化艺术不能当饭吃。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观念的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文化艺术修养必将成为人才竞争的一个焦点。我们也看到有少数科学家几乎已失去了感受生活和欣赏美的能力与兴趣,最终被沦落为“机器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科学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常常导致情感、敏感性和个性兴趣的丧失。而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引发人们创新思维和产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人在面对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

情感,不仅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当我们欣赏一幅幅或壮美或雅静的山水画时,心中会由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壮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然而时时刻刻关注和保护环境;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为自己生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并时刻激励自己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看完罗中立的《父亲》后,我们自然由生出一种爱的温馨和对父亲的思念,也深深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和操劳,并愧疚于自己作为儿女的不孝,这就是艺术教育对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的培养,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智育的同时,更加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憧憬美好的未来而忽视了现时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只是一个美好而遥远的许诺,而应该是一个由今天达到明天的实践过程。我们应该时时铭记,在现实的条件下,努力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质量。再者,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者也应该具有丰富的需要和能力,因为使每一个体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恰恰是由具有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劳动者创造的。

种种事实说明,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已成为当今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漫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

作者姓名:张公社 周喜华

出版时间:2012-05-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6

论文关键词 新时期 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稳步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政治权利日趋完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成绩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生产生活问题。经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第一,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摆脱了贫困,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倾斜度等的不同,我国的中、东、西等三大区域的发展呈现了明显不平衡的态势。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第三,就业问题突出。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发展。

二是文化生产的反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经济的痕迹,文化生产单纯追求“卖点”和“流行”,从而违背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出现反文化的结果,人仍然在物欲的统治之下,导致人的发展的新异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占领文化市场并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审美、人文价值等文化特质恰恰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大众文化通过影视、网络等将其理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使文化的价值意义日益削减,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平面化。

三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无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真实写照。这也充分表明,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此的强烈回应。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生活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平衡、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基于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从整体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结构、能力和需要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的现代化不可能简单地引进和模仿,而是要靠现代教育的长期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实现。因此,整体的现代教育为人的发展走出当下的诸多困境找到了一条解救、解放之路,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自由教育,即以发展理性为目标并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的教育。自由教育是顺应人的本性的自然发展教育,一种启发和促进人的创造冲动的博雅教育,一种激发精神生命无拘束发展的解放教育。正如黑格尔所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⑥当代中国的自由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理智和修养、发展人的独立个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并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教育。

第二,创造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对个体认知、智能与精神潜质的唤醒,使人的自主性、开放性、智慧性和创造性得以和谐生成,人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和创造欲望得以全面激活,从而培养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的创造能力愈加显得重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以及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等方式方法是培养符合现化化建设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整体教育,即全面和谐的教育。通过德、智、体、美和知、情、意的全方位培养,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人格和谐与素质全面发展;通过科学与人文知识体系的整合教育,促进个体思维方式、认知路径和创新行为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协调以及主干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相配合等全方位育人的方法与途径共同作用,使人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终生教育,即是以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终生教育,旨在通过全时空、全方位的教育,促使每个个体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面对社会变迁具有可持续的应变能力。教育活动的真谛就在于提升、扩展和增值人的价值,即超越遗传所给予个体的自然素质,通过悉心引导与培育,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展示充沛的生命活力与精神能量,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7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8

陈东瑜 中共党员,江苏省教科院退休干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承担和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卓著。曾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研究报告和专著(合)。多篇论文已被《中华骄子颂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党魂》《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理论文选》《报国栋梁·当代理论创新与学术成果文库》《领航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实践》《世界大百科全书》等典籍收录出版。其传记已编入《改革开放的领航者》《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中国世纪专家传略》《红旗谱·永远的丰碑》等大型文献。他的人生感悟已被现代汉语词典类格言工具书《中华名言词典》收录。

200多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运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最终目标,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入演进的人类进步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和变革的过程。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对传统变革的开始,标志着现代化的起源。但关于现代化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于美国,重点研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并很快波及欧洲各国,形成热潮,60年代风靡全世界。但诸多专家学者关于“现代化”的内涵界定长期众说纷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西方学者至今仍然常常引用马克思的这句话,作为解释现代化涵义最权威的根据。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鉴于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而现代化对传统社会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对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现代化的重点是通过科技革新,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其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它们之间始终会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差别与地位的转换,所以也会有局部性、理念性的现代化问题。现代化必然孕育新的社会文明。

中国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破国门之后,传统农耕社会开始逐步向工业社会演化。如果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算起,中国人民经历了百年痛苦的艰难曲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把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的构想联系起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虽然又出现了许多曲折,但成功的经验和沉痛的历史教训,都为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中国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邓小平理论所描述的中国现代化的要点是:一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二是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主要目标的科技现代化;三是以民主政治和法制化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四是以提高效率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管理现代化;五是以提高效率、兼顾公平为目的的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六是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等等。总之,中国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综合发展概念,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社会活动、生活方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的关键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这么说,“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几个大字已经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化的全部内涵。中国现代化之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但是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我们在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候,也要重视现代化的世界性,中国现代化水平在总体上要与世界先进水平动态地保持一致。

二、全面建设小康与学习型社会

小康的概念,是指对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一种整体描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水平的基本含义曾做过以下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要达到“现代化的最低目标”,赶上“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因此,小康范畴从一开始就被看作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的发展概念,是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由贫困走向温饱,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实现小康,第三步战略目标是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建设全面小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系。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社会、学习化社会),就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就是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中的社会,也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创建学习型社会之所以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这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即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知识更新频率如此之快。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需要人们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学习。那种在青少年阶段学习好就可以吃一辈子安稳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广义地讲,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如果不学习或学习的速度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就会难以生存。这种学习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凭和学历,也不仅仅是关联于职业需要,而更多的是形成独立的人格与自主的价值取向。知识经济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而学习型社会又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和表现形式,而且也是知识经济得以发展的条件之一。基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的意义,并不仅仅指强调读书学习,而在于强调使学习成为社会的一种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完全适时的、正确的英明决策。

nlc202309090531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载体是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模式与其他一般社区建设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社区是以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发展社区教育为手段,并把基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导入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我们要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构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逐步迈向学习型社会。可以这么说,一个个学习型社区的形成之日,也正是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之时。

信息化是学习型社会到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之一。学习的数字化、网络化,即数字化学习,将发展成为未来学习的重要形式。学习体系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系统,而是充分整合社会各系统中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社会教育资源共有共享,构建社会化的学习体系。正如没有蒸汽机就没有工业化一样,离开了信息化这一现代技术基础,建设学习型社会也终将是不可能的。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肯定是必然的选择。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学习形式与网上学习社区形态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学习型社区的涵义,应该既包括了现实社区,又包括了数字虚拟社区,是现实社区与信息空间数字虚拟社区的互动统一。现实社区的发展是数字虚拟社区发展的基础。数字社区包括数字校园、数字课堂,是现实社区包括现实校园在万维(Web)信息空间里的无限延伸。现实社区与数字虚拟社区的互动互促,为学校社区化、社区学习化以及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三、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化战略中的地位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因此,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社会发展又要以是否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马克思曾经说过,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看作为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精髓。马克思还说过,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社会的进步。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人也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亲自设计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明确包含了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管理现代化以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亦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

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著名的现代化问题专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以往的国家现代化研究中,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就会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现代化问题,结果却事与愿违。经济刚刚起飞,便又沉重地跌落下来。我们并不怀疑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否认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我们要坚决否定的,只是那种忽略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人,不去关心和探讨他们的心理是否能与现代的经济发展节奏相吻合的研究观点。我们之所以在研究国家现代化时,把人的现代化考虑进去,正是因为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很显然,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化既表现为一个艰难困苦的文化转型(从观念到行动)过程,又表现为一个人格转型(同样是从观念到行动)过程,即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型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养成了一种臣民、子民的心态,缺少国民或公民意识,缺少科学、民主形态下的法制意识。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文化沉積丰厚的大国,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独立的人格转变和自主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历史的艰难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抱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任何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我们每个人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因此,一个国家要有力量,一个民族要有希望,就必须要有一套与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这个由24个字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也是我国各族人民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凸显人的全面发展,凸显人的现代化,这是由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本质联系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力量。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人自身的建设、人的全面发展是重中之重。我们只有牢固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现代化总体战略中的首要位置,并能够从心理、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与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匹配,我国的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得以令人满意地实现。

四、学会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知识经济所孕育、所支持的是有计划的、自觉的终身学习。它绝不是满足人们偶尔的学习愿望,而是要帮助人们系统地解决发展问题,使人在价值观、科学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能同步地适应社会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工作与学习必然合二为一。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只有两大主题:“学习”与“生存”。离开学习,人就无法在社会立足。对所有人来说,终身学习将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nlc20230909053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人的价值观,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强调开放的、多边互动的探究式学习。那种一张学校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看重的是素质、能力和业绩,不单单是文凭、学历。学习不再只是读几本教科书,做几道练习题。因此,可以说,学会学习就是学习力,即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之总和;学习力也是指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单位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学习力又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一个好的社区、好的企业、好的单位、好的家庭、好的学校,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并具有文化转型过程特征和人格转型过程特征的“学习型组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最后的决定力量不是別的,而恰恰是来源于自身学习力的提高。在学习型社会里,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

学会学习(包括数字化学习),提高学习力(包括数字化学习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智力,即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毫无疑问,作为可持续推进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的广泛社会实践。这种理念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改变人的一生,改变人类的面貌,优化人类社会的素质,因此被称为“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化终身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和终身学习得以逐步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实现文化转型与人格转型的过程。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表现形式的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形成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断定,目前我们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始创建的学习型社会,必定仍然是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学习型社会的雏形。但作为实现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过渡所创设的必备条件,即使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学习型社会从学习型社区开始。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形成,必将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全面形成以及学习型社区的日趋完善和成熟而最终得以实现。正如联合国《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的那样:人类带着既定的潜在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人都能够施展他们的能力。不仅为这一代,而且也能为下一代提供发展的机会。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向前推进而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学习型社会必将为加速人的自身建设,实现人从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并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愈益理想的环境。社会现代化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促使社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附言:此文发表于《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4年1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卢继传主编)。现在作者又作了部分修改和补充。

上一篇: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的故事下一篇:正弦信号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