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本质(精选8篇)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 篇1
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造本质型安全矿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同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飞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化使命感,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密切相连, 人民利益无小事,安全生产无小事,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应促进那些束缚生产力健康发展的障碍得以消解,促进安全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完善安全生产理论,注重安全评估,提倡科学管理,打造一个本质型安全矿井,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目标
2003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关键的一年。近一段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极为重视,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安全理念,进一步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生产当成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目标管理的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安全生产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实现全年安全生产。
二、通过不断提高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和各项工作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安全生产“五项创新”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安全生产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既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其本身也需要不断地概括总结,把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回答解决。只有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才能带动其它各方面的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前进。
三、警钟要长鸣,安全是个永恒的主题
近期全国不断发生的透水和瓦斯爆炸事故不断的提醒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回想这桩桩矿难,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按照安全规程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谁都晓得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总会发生违规冒险生产的事情呢?原因也不复杂,就是有关责任人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没有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正确处理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抓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2003年除夕,温家宝总理来到阜新720多米深的井下和工人一起过年,大家都十分激动,因为中央领导把工人的生命看得那么珍贵,对于煤矿工人是那么爱护。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这样,情系于民,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群防群治,三道防线保安全
不断创新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之路,在全矿组织开展“安全三道防线”活动,形成立体式的安全管理空间,使干警职工及罪犯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此项活动以群监员安全监督作为第一道防线,确保干警职工及罪犯在现场不敢违章。主要是通过依靠群监员现场安全监督和职工代表安全视察活动,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以安全联保、安全联谊、安全“双补”和安全服务活动等内容作为第二道防线。主要是通过女工单位与采掘、井下辅助区队结成安全联保单位,举办安全联谊活动等形式,增强一线干警 职工及罪犯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确保让井下干警职工及罪犯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第三道安全防线则是开展安全通报、安全询问、安全承诺、安全嘱托、安全巡视等活动,定期向警职工及罪犯家庭通报安全状况和干警职工及罪犯个人遵章守纪情况,共同筑牢安全堤坝。
五、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开创我矿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1、严格落实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干警职工要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和危险源的监督控制,防患于未然。坚持到一线,摸情况,找问题,除隐患,确保安全稳定;切实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实行奖罚对等、重奖重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抓住重点难点,有效地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网络机构,对矿安全网络员加大考核及奖惩力度,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积极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做到提供信息准确,处理信息迅速,当班发现的隐患,利用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反馈到具体单位严格认真整改。强化治理整顿,严格实施安全程度评价,抓好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和危险源监控工作。目前,菜园矿井已进入服务后期,设备的老化、开采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更容易出现事故隐患,所以消除事故隐患是我监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监区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分析排查,对发现和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防灭火问题、矿井水患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各项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严格管理,有效监控,及时治理,尽快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要继续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好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对查出的问题,要梳理归类,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并做好跟踪检查工作,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
2、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技能,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也是罪犯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要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严禁无证操作,同时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搞好经常性的岗前培训和在岗轮训,不断提高全员素质。抓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真正做到应知应会。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狱内小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劳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安全生产法规,依法规范各单位和每个生产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变化,掀起“人人心系安全,个个想着安全,全员支持安全,确保全年安全”的新高潮。大力开展应知应会、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管理水平;抓好事故分析教育,使干警、职工和犯人汲取教训,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调动罪犯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积极性,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坚持以活动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员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既能促进罪犯改造,又实现安全生产。
4、以质量标准化为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我监狱安全生产。实施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矿井质量,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要在保持部级标准化矿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发展已有成果。要切实加强现场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从许多生产事故来看,如果现场处理得当,是完全能够避免的,而现场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现场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发现的事故苗头和隐患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同时加强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和职能科室生产技术人员要坚持下井巡回检查制度和现场盯班靠岗制度,力争把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问题解决在现场,尤其解决在萌芽和初期。加强对下井情况的监督检查,以严格的管理保安全。狠抓科技进步,走科技治矿,科技兴矿之路。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改造更新安全生产设施,提高矿井技术含量和安全系数。促进技术进步,积极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减轻劳动强度,增强矿井抗灾应变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永恒而光荣且必须干好的事业,安全生产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创新的精神,聚精会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忠诚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打造一个本质型安全矿井,开创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 篇2
六年级“圆的认识”, 设置了一个套圈游戏的情景:哪种方式更公平?
方案一:排成一列。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每人距瓶子的距离不一样, 这样对于排在两边的学生就不公平。教学到此我们认为不应急于就让学生排除这种方案, 因为画直线比较方便操作, 站成一条直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不能因为距离不等就否定这种方式, 而是要让学生仔细想想如果还是站成一排该如何改进, 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很快就会改进办法:可以排成纵队, 每人按顺序轮流站在距离瓶子最近的一个点上或是固定的一个点去套圈就可以了, 达到每人套圈的距离一样长的目的就都能使游戏公平, 但是这样的做法费时较多, 这时教师再顺势提出如何改进使更多的人可以同时公平地套圈?要让学生明白套圈游戏公平的本质, 并不是由排列的形式来决定的, 而是要进一步去思考公平游戏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如何使每个人距中心点的长度一样, 从而去探究发现圆的本质内涵。
方案二:站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及四条边的中点。教材是作为第二种方案提出来的, 意图是逐渐展示由站成直线的不公平而想到站成方形达到部分人公平, 再到站成圆形达到对于全部人都公平的思维过程, 经历由直线到方形再到曲线图形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不容易想到方形, 多数是先想到圆形, 那么如何去利用方形来认识圆形呢?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站在正方形的不同位置会有什么区别。通过测量学生很快会发现站在四个顶点和站在四边中点的同学距离中心点的距离都分别相等, 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正方形与圆形也有同样的特征吗?还是圆形与正方形之间有联系呢?教师借助教具或课件的帮助让学生固定正方形的中心位置并旋转, 把每次旋转后的正方形四个顶点标出来, 学生很快就发现:用圆规将各点连起来正好组成一个圆形, 原来固定中心点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它们都在同一个圆上, 难怪正方形四个顶点距中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原因是它们都是在同一个圆形上 (化归思想)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正方形绕着中心点旋转并把四边中点每次旋转得到的点连接起来也是得到一个圆形, 只是因为四边中点距离中心点的长度要短些, 因而连出来的圆形也就小些。教师进一步提出假想:如果我们在旋转时将旋转的角度变得很小很小, 使得描出来的点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 那么得到的图形就是一个标准的圆形 (极限思想) 。
方案三:站成一个圆。学生知道站成圆形, 每个学生距离中心点的距离就都一样, 而且学生们还可以互不干涉较快地完成比赛。那么此时已达到了一般教学的预期效果, 但是我们认为此时就收手结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未免就太可惜了, 这样会错过彰显圆形本质特征,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好时机。当学生说出站成圆形以后, 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围着圆站的同学可以选择多少个最佳套环位置?学生说只要站在同一个圆上, 可以选择站在圆上的任何一个点进行套环, 因为圆上的每一个点距离中心点的长度都一样。如果把每一个同学站的各个位置都看做一个点, 那么这些点就可以组成一个圆形 (集合思想) 。有了这样的认识是否就到位了呢?
上面的教学不仅解决了套圈游戏公平这一生活问题, 还衍生出了许多关于圆形的概念 (本质)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从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形的本质意义 (距离中心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定点的集合) 。这样不仅对圆的认识更加深刻, 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更深更透地理解和认识了圆形,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比较等数学方法的能力, 并体验集合、转化以及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数学思想, 为将来解决关于圆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灵活解决策略。
通过对以上这一教学环节的反思, 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 应做到:
1.教师对教材内容要有完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 掌握深层的知识, 才能抓住数学的本质, 统揽教材全局, 深入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找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明确每个数学知识点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从而浅显地让学生既学到数学知识, 又能感悟思想掌握方法。
2.以知识为载体, 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而言, 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有意识地在内容、课型、环节中尽可能地渗透和点拨。同时, 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也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思想内容, 灵活设计教法, 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到思维过程的展示中, 渗透到知识性冲突过程中, 渗透到课堂小结中, 渗透到学生作业中, 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亲身经历、感受、理解、掌握和领悟思想方法, 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过程中共同生成。
4.强调学习后的“反思”, 注重渗透的长期性、反复性。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因此, 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强调解决问题以后的“反思”。其次, 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 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 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必须反复训练, 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
透过“三个葛优”看本质 篇3
对于“三个葛优”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广大电影观众不同的口味,这当然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怀疑的问题。毕竟是戏的男主角嘛,大家担心这三部电影,是否会因为“一副腔调、一个模样”而显得单调和枯燥。
担心也好,眼红也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三个葛优”不单是一个文化问题,更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
先从“葛十亿”说起吧!“葛十亿”是媒体给葛优起的新的绰号,意思是说:今年贺岁档中的三部大片,因为有葛大爷的出演,将会创造出高达十个亿的票房收入,这一数字将占到2010年贺岁档票房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媒体们炒作的就是葛优这一“票房英雄”。关于票房的问题最是关键,从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上来看吧,它与电视产业截然不同,电视好比是电子商务的B2B模式(即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与电视台进行交易,而且还可以强制性的插播各种广告,广告是这一产业链中的主要利润来源。而电影产业则好比B2C模式(即直接面向消费者),要靠1长张电影票来实现票房收入与商业利澜。而观众之所以愿意掏腰包,除了受宣传影响外,主要还是奔着演员和导演来的。所以说主要演员与票房收入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换一句话讲,一部影片要成功,电影观众对主要演员的认可度和期望值至关重要。
葛优能否真正成为今年贺岁档的“票房英雄”?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期待。
眼下国内导演们比较热衷拍摄的是两类电影,一类是喜剧片,一类是功夫片,导演们认为观众爱看,票房收入有保障,因此也就乐此不疲。葛优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就以大智若愚、冷面热心、有点小坏的慢半拍冷幽默,受到了一大批观众的热捧。特别是从《甲方乙方》起被冯氏喜剧片类型化以后,他与贺岁片之间的市场价值实现了相互成就,直至当今被推到顶峰,大有贺岁片缺了葛优不行的味道。这种现象,与央视春晚缺了赵本山小品不行的关系殊途同归。说到底,央视春晚一定要让赵本山小品压轴,是为了提升观众的期望值,确保央视大年三十晚间的收视率,而导演们纷纷争抢葛优出演贺岁片,也就是为了通过明星的号召力确保票房收入。一时间,仿佛葛优成了导演们应对巨大票房回收压力的“定海神针”。
简评西方哲学的人本质思想 篇4
简评西方哲学的人本质思想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本文对这些看法作了简要的清理与评论,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 者:黄楠森 Huang Nanse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刊 名: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STUDIES ON PLA POLITICAL WORK年,卷(期):2(1)分类号:B038关键词:人 人性 人的本质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 篇5
先秦民本主义思想是古代中国形成最早的一种政治思想,它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总结民本主义思想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其本质特征为:君主主义协调原则、整体至上、道德自律.
作 者:孙左华 作者单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离石,033000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2 14(4) 分类号:B22 关键词:民本主义 先秦 惠民 无为 兼爱 尊君★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探析
★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先秦古诗:绿衣
★ 先秦古诗之智子疑邻
★ 先秦道家义利观探微
★ 先秦古诗:硕人
★ 先秦古诗文名句及解释
★ 先秦古诗之揠苗助长
★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 篇6
企业本质化是企业个性与共性的具体体现,即企业自身特点与市场规律的结合。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适应企业本质化要求前提下,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炭企业只有把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作为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化,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规律、具有煤炭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实际融为一体,才能不断为煤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保障,从而推动煤矿和谐生产,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新局面。
一、煤炭企业指导思想本质化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指针和旗帜。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只有把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本质化,才能紧紧把握企业的脉搏和精髓。指导思想本质化要做到五个体现:一是体现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不动摇,突出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营造“生命至上,珍惜生命”的舆论氛围。二是体现科学发展。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煤矿生产,在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全力追求和努力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坚持做好煤矿中长期发展规划,走良性发展的道路。三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突出人性化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的经济、政治、健康和文化权益,实现煤矿的稳定和谐。四是体现成本控制。围绕降低成本这个经营管理的重心,积极倡导“降成本,增效益”的理念。五要体现和谐友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煤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煤炭企业工作机制本质化是做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做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全员参与、全面考核。一是建立责任回归机制。经营管理人员既要承担管理的责任,又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做好分管范围内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任务找准定位,把握好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重管理、轻教育,教育与管理“两张皮”现象,使自律与他律内在控制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二是建立工作重心下移机制。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的兵头将尾,与职工关系最为密切,对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推行班组长专业化管理可以全面提升班组长的综合素质。通过把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到班组长,可以建设“文武双全”的复合型班组长队伍。三是建立长效调查研究机制。坚持深入基层车间、采掘一线、作业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把一线职工的所思所想作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决策的重要反映,从而不断推动煤矿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四是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成立专职的信访机构,不断完善信访制度,营造守信、耐心和快捷的信访环境,为职工提供反映情况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快温馨、平安、和谐矿区的建设进程。
三、工作方法本质化是做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做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科学的、反映客观的和符合企业本质化要求的具体方法,促使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本质化。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煤矿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去做。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才能及时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做到热情服务,耐心教育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和实事,使职工顺心、舒心和齐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要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格的行政管理、严明的组织纪律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股战胜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二是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多用民主讨论的方法、积极疏导的方法和群众参与的方法。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善于用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发现职工身上的长处,激发职工奋发向上,为事业多作贡献。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原则性的严肃批评与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统一起来,变居高临下的说教式为平等讨论的交流式教育,形成与职工相互教育的生动局面。
四、工作内容本质化是做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 篇7
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含义
1.1 “人的本质即劳动”
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本质和劳动联系起来,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虽然他此时的思想还没有成熟, 但是, 他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联系起来;指出了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质的不同。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历史告诉我们, 人是通过劳动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 是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 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 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纵观人类历史, 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 也改造自己本身。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形式。总的来说, 劳动是形成人的特性的客观基础和理解人的特性的主要依据,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都不能脱离人的劳动而独立存在, 都不能脱离劳动而得到科学的说明。
1.2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 中,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标志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方式。马克思一方面强调用社会来说明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也体现社会, “社会本身, 基础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根本问题还是社会关系问题, 它一方面决定个人的本质, 另一方面又构成社会的内容,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 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提纲》讲的“社会关系”不是某一种社会关系, 而是“一切社会关系”,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等各个方面。这“一切社会关系”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 以“总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认识人的本质只有在分析社会关系的历史体系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这样, 马克思就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制定了关于人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提纲》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特别强调其“现实性”。它说明马克思说的人是“现实的人”,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本质。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空洞的议论, 多次说过他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它说明马克思说的人是具体的人,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本质。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 纯粹抽象的、一般的人只是作为概念在人的头脑中存在。它还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历史的人,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本质。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 即社会生产关系,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就说明“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 它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不同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差别会造成不同的人的本质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显示出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特性。
1.3 “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形态》中写道:“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在《形态》中, 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的本性的体现和表征。他还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再存在。所以人的需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 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 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在《形态》中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内涵上比前两个界定更深刻, 在外延上比前两个界定更宽泛, 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人的需要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必然性和存在方式, 也是人进行劳动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同时人的需要也受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满足需要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 其本身也将逐渐成为人的需要的内容, 即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人的需要的分工以及人们在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的制约, 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就成为必要, 即产生了社会关系, 这时“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界定就合为一体了。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意义
2.1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原意, 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中进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的把握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人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认为,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以,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其次, 人是发展的目的。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 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时候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介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社会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中介和手段。另外, 人是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尺度。马克思告诉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所以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最高价值标准就应该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总之, 人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目的和价值标准凸显了人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和价值意义,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2.2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些都取决于人的发展, 取决于人的全面和谐。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关系的和谐体现了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一, 社会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具体地说, 首先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和谐。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表现在实践方面, 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 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 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其中, 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第三,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人类的活动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的, 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 人类的行动必须明晰其限度, 否则, 人类的行动非但不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会强化人与自然的分裂。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 是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充分实现和全面占有的过程, 人的本质的发展程度依赖和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 和谐社会建设在强调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前提的基础上, 为人的全面发展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层面开辟了路径。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基础。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 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需要,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6]吴向东.论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周刊, 2003 (8) .
[7]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J].哲学动态, 2004 (7) .
概念理解:聚焦本质,思想统领 篇8
[关键词]数学理解 概念 数学本质 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函数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28
“数学理解的核心是对基本概念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从数学理解入手,提高概念的理解水平,应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概念教学的应然追求。那么,数学概念课到底应传递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理解呢?我经过实踐认为,只有善于抓住概念的核心内涵和思想方法,更多地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更生动、更完整、更灵活、更深刻。下面,谈谈我对“正比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有效载体——促概念从外延到内涵的推进
对概念的理解,首先是内涵和外延的有效表达。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外延就是具体的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
如教材呈现如下图:
解读教材,“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判断正比例关系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认为,“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应为这一概念的外延,“比值一定”则是正比例关系的核心。然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以这样一个正面的例子就想让学生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概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很多教师所犯的错误。课堂教学中唯教材是尊,仅以本为本,缺少概念外延到内涵推进的有效载体,导致学生无法完整地经历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1.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挖掘隐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我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均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如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变化、摩天轮乘坐的时间和高度的变化、购物时总价和数量的变化等,并改变原教材中单一的表格式呈现,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这些学习素材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是学生研究规律的具体载体,也是实现概念意义构建的有效载体。
2.经历完整的建构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知识间的脉络,把握概念间的联系,引领学生有层次地经历概念的建构过程。
(1)分类感知,弄清研究范围。
认识相关联的量是判断正比例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素材的初步观察,使学生理解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用这样的判断方法迁移至其他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让学生学会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变化的量。
(2)引领点拨,明确研究主题。
通过对素材的深入研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路程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能从变化的量中找到不变的量,经历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完整过程,初步了解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的特殊关系模型,进而明确研究的主题,为后面的自主研究提供范式。
(3)比较分析,自主构建概念。
继续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交流发现的各种规律,然后筛选、剥离出与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的例子,提炼例子中共同的变化规律,逐步逼近概念的内涵。
教学片断:自主探究,发现共性特征
师:在这些图表(略)中,哪几组量的变化规律与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完全一致的?你会排除哪些? 同时说明理由。
生1:我会排除图二,因为图二中时间和高度的变化方向是不一致的。
生2:我会排除表五中面积和边长的关系,因为面积和边长的比值不一定。
生3:我还会排除表四,因为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是差一定,而不是比值一定。
师:那剩余的两张表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与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一样吗?你能说说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4: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两种量的变化方向一致;两种量相对应的比的比值一定。
师(揭示):当两种量具有这样的关系时,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这也是正比例的意义。
……
(4)提炼模型,明晰本质属性。
引导学生结合正比例的例子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再次通过反例,使学生明确正比例意义的判断要素,进一步凸显正比例意义的本质属性,即比值一定,由此提炼出正比例关系的模型,即y / x=k(一定)。
教学片断:凸显核心特征,提炼正比例模型
师: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时间相对应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时,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师: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来说说总价和数量的关系吗?[随着学生交流,师板书:铅笔 / 数量=单价(一定)]
师: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板书:周长 / 边长=4(一定)](生答略)
师:那刚才图二中高度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表四中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成正比例吗?表五中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呢?(生答略)
师:看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明确判断要素:相关联的量,变化方向一致,比值一定)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又是什么?(板书:比值一定,只要比值一定,前两个条件也必然符合了)
师: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板书:y / x=k(一定)]
……
教学实践表明,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变化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变化方向一致——不变的量——比值一定……y / x=k(一定)”的正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
二、数形结合——促概念从表面到深层的理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過:“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促进概念理解从表面到深层的跃进。
1.几何直观,动态呈现过程
第一次教学,我和学生从对左下图的静态观察,发现横轴在变化——表示时间在推移,纵轴在变化——表示路程在变化,由此猜想“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变化难道仅仅体现在横轴和纵轴上吗?显然不止。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要突破这一认知局限,仅靠静态的想象是不够的,我认为要让变化过程“动”起来,就必须借助直观演示。因此,第二次教学,在学生认识“时间在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后,我先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横轴上的时间点与直线上对应的点同时、连续运动变化的过程,再演示纵轴上的路程点与直线上对应的点同时、连续运动变化的过程,接着演示对应于直线上的一个点及路程和时间同时、连续运动变化的过程(如上右图)。由最初的静态观察改为现在的动态呈现,化静为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深刻认识相关联的量,为后面研究对应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做好准备。
2.一一对应,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片断:探究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师: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那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呢?你能找到哪些变化规律呢?
生:时间在增加,路程也在增加。
师: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由对图像的观察转到对表格的分析,发现一:随着这些点的变化,每个点所表示的时间在增加,相对应的路程也在增加,时间和路程是同时增加的,它们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反过来看也如此。发现二:可以计算每个点所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发现比值不变。
……
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灵魂。对图中规律的观察,我的教学定位是通过研究直线上的点,找到每个点所表示的时间和它对应的路程。通过这些变化的点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变化方向一致,更主要的是能发现不变的量,而要发现这个不变的量,则要利用以前学过的比的知识,将研究目光聚焦到路程和它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的研究上。“变化”“不变”“对应”“比值”这些关键词即研究要素,从对图上点的直观理解到对点所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分析,从“变化”中发现“不变”,即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这样教学,使图像、表格、式子在研究中实现了有效承接与转化,初步渗透了函数思想。
3.数形转化,实现回归和超越
教学片断:成正比例的量图像特征的猜想
师(出示表三、表五,略):这是成正比例的两组量,表中的各组数据可以用图中的点来表示,想象一下,如果连接图中各点,会是什么形状?
生:会是一条直线。
(课件演示,发现确实是一条直线)
师:成正比例的两个量除了比值一定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特征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
在课的结尾由已经判断确认的两个成正比例量的例子,通过描点、猜想、连线,使学生对正比例的特征产生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对正比例图像的特征产生初步的猜想。
总之,教师不仅要在揭示概念的内涵上下工夫,而且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概念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使学生获得所学的知识。
【三个代表思想本质】推荐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7-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试题08-02
第六章三个代表思想10-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10-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11-06
基于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研究09-24
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