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

2024-07-27

三个转变(共12篇)

三个转变 篇1

军转干部是一支有巨大开发潜力的人才群体, 是人才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是财富不是包袱。

一是“心态”转变。军转干部经过多年的部队实践锻炼, 具有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作风纪律严等诸多特点。到地方后, 昔日在军营呼风唤雨的感觉从此不会再有, 要面对的是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同事、新的生活, 过去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已经不管用了, 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刚到军营的新兵, 一切从“站军姿、齐步走”开始, 一切从“零”开始。只有心态调整得好, 才能适应环境快, 为自己赢得一片灿烂的天空。

二是“角色”转变。积极参加军转干部培训, 尽快转变角色, 适应地方工作。军队讲究纪律性。严明的纪律同样是成功举办培训的保障。2010年省直军转干部培训, 采取部队化管理模式, 参训学员分两个队, 由培训中心科长担任队人, 队里分三个班, 班内分三个组, 分别由团职军转干部担任班组长, 这样既增加了军转干部的责任心, 又调动了团职干部积极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使军转干部管理军转干部, 充分调动参训军转干部的学习热情, 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实现军转干部自我转变。

三是“岗位”转变。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部队经常讲“人为才有位”。“为”即是作为, “位”即是地位, 是经过知识的累加、业务的积累、日常的锻炼、能力的上升等过程, 达到领导的认可、组织的肯定。“不经历风雨, 怎么能见彩虹”, 当别人做不到的事而你做到了, 就会成为一个有自身“品牌”的人。 (

三个转变 篇2

一、提高认识: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1.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规则。我们到商店是顾客,到饭店是食客,外出旅游是游客,乘火车坐飞机是旅客,时空变化,身份角色变化,所应遵守的规则自然不同。到党校培训学习的就是学员,就应遵守学员的规则。

2.终身学习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党员干部理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强化率先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希望、困惑、机遇、挑战,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面对“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危机,党员干部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的制胜法宝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形成长期受教育的好习惯,把终身学习当作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形式。总概一句话,就是要把终身学习当作工作的第一需求,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境界。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创造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

3.组织的期望、工作的需要。单位选派我参加这次党校学习,寄予了希望,是机关培养干部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机关干部工作能力、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2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很好地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反思个人多年工作的得与失,思考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中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工作取得新进步。

4.机会难得。工作近二十年,脱产学习达2个多月之久,还是第一次。进党校学习,为我提供了一个领略党校教师丰采的学习的平台,结识众多朋友的友谊平台,学员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交流平台,“五百年修得同船渡”,众多机遇,实在难得。

二、作好打算:有志者,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

1.增强“三个意识”:一是增强角色转换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做一名积极乐观向上的学员。二是增强求知获识意识,带着问题学习,高标准,严要求,勤思考,多调研,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三是增强党性锻炼意识,自我加压学习,按照“五个正确对待”的要求,坚持党性锻炼,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2.做到“四善”。一是要与人为善,善待老师,善待同学,就善待了自己,善待了知识,善待了本领,善待了智慧。二是善于学习,在学习在进步,在进步中学习。三要善始善终,不能浅尝辄止。四要善自为之。真正负责任地对待自己,才能负责任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3.坚持“五心”。努力珍惜这2个月的学习时机,“专心”党校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实现;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22-01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从过去的《大纲》到现在的《课标》,老师们转过弯来了么?

得过且过,不愿转,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的老教师。他们认为自已年龄大了,视力下降,耳朵背,脑子反应慢,接受新鲜东西迟钝。再者,离退休不远了,凭老资格,得过且过,混到退休。所以当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涌到面前时,仍然无动于衷。

瞻前顾后,不敢转 这一表象,集中在35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群。他们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培训,主观上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但缺乏系统的理念素养,缺乏集体团队的合作帮扶和专业引领,教学中的困惑或疑难难于寻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经验缺席,不会转 这主要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满怀投身课程改革的一腔热血,在教学中也试着实践新课程目标,但教学实践经验缺位,教学技能不臻成熟,教学过程处于摸索阶段。转向周期长,进入角色慢,等转过身来,又耽误几届学生了。

诚然,转身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需要有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笃定和信念。

一、认识转弯

以“教”为中心,教学以“书”为本,教学的实质是教书,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是备“书”——挖掘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上课是讲“书”——教师讲述教材内容,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评课是评“教”,或评“讲”,主要看教师讲得是否清楚、明白。评价学生,就是看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看学生的分数成绩。学校评价教师,也是看学生的分数成绩。

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不是课程的全部,更不能把课程实施简约为“教书”。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参与课程编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制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而不是停留在“教书”的层面。

二、方式转向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在学习时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去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已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模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也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它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些课程类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对话,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三、评价转型

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唯一追求目标,唯分数论,使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平时加班加点上课、假期补课锁定了学生的快乐思维。唯分数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应有的爱好、健康被打压,学生自感“生活没有什么意思”。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生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综合评价。因此,高考制度还将包括综合测评。目前,有的省份把学生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可实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检查的目的和学科特点的不同,考试的方式也应灵活多样。然而,现在的考试大多限于笔试这样的单一模式,并且重闭卷,轻开卷;重书面,轻操作;重分数,轻智能。导致学生的精神负担加重,动手能力差,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代之以多种方式的考试,即笔试、口试、特定情境与行为评价、日常观察评价、操作考试等并行并重。

笔试有开卷和闭卷之分,闭卷考试着重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开卷考试能够检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有助于检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理解的深刻性、语言的畅通性。操作考试则适用于检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具体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方式不同,特点不同,考试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五、适当地控制考试的次数

就目前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强调考试的次数尤其重要。现在仍有一些中小学,特别的学校的毕业班,考试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为应付考试,教师弄来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做,让学生背,学生沉溺于题海无边的困境中,自习时间延长,补课时间增多,品德教育削弱,社会实践取消。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以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

“三个转变”与标准化 篇4

一、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与标准化

1. 转变要求树立大质量概念和大标准化概念

转变中所说的质量是大质量概念。大质量概念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量, 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也包括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教育质量、医疗卫生质量、武器装备质量等, 特别是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质量。这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是完全一致的。标准和标准化是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大质量概念必然伴随着形成了大标准化概念。因此, 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标准和标准化内容涉及了农业、工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环境、资源、节能减排、低碳与循环经济、城镇建设、信息化、教育、劳动就业、卫生医疗、食品安全、文化事业、行政体制改革等。是一个大标准化概念。

2. 转变要求应更好地理解标准的本质是“约束”

标准的本质是约束, 这种约束是人为的约束, 有利于发展的约束, 取得效益的约束, 具有特定的方法和形式的约束。标准化是这种约束的实施过程。从大标准化概念出发, 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约束不仅是技术和管理范畴, 也要考虑社会、环境、资源等的制约, 还要考虑标准化对象在大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总之, 大标准化概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2007年初, 笔者给国务院领导提出的关于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的参事建议, 得到了总理的明确批示:“似可把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建设与标准体系制定一道进行, 首先从能源做起”。之后,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委认真贯彻总理批示, 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源节约的标准是对资源应用的约束, 但也涉及对其他各类标准的约束。

3. 转变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

建立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必须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五位一体”为指导, 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基础上, 突出国家标准在顶层管理标准、通用基础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和资源标准等的强制性约束作用, 其他方面的标准交给市场, 充分发挥企业、企业联盟、团体等在制定和实施标准中的积极作用。抓两头, 特别是企业标准、联盟标准和团体标准这个薄弱环节,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

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与标准化

1. 转变要求突出标准的引领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认为:计量、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是一个国家的质量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标准作为质量基础不仅仅是经过若干反复实践才能产生的, 特别是极具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的行业、产品和项目, 在创新过程中常常先形成标准, 或者其成果表现形式就是标准。这时, 尚未形成产品和产业。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TD-SCDMA) 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 (TD-LTE) 、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WAPI)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DTMB) 等都是如此。创新过程中形成了标准, 在贯标和实践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产品和产业, 凸显了标准的引领作用。2004年-2005年我给国务院领导多次递交了这些关于自主创新的成果及其标准的参事建议, 总理作了四次批示, 使这些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和应用, 形成了长足发展的新兴产业, 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 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相关领域的地位。

2. 转变要求充分认识企业标准、联盟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基础

企业最接近市场, 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是各类标准中最具创新精神和活力的部分。在符合国家和社会安全、环保、资源节约等公共利益约束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独立自行制定符合市场和顾客需求的企业标准, 包括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 也包括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政府不必干预企业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以及企业标准化工作, 做好为企业必要的服务, 让企业标准在市场中得到检验。

3. 转变要求强化企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综合标准化方法的应用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是创新与标准、标准化的结合点, 也是标准制定、实施和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在企业发展过程和市场竞争过程中, 越来越突出了创新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企业产品标准为牵引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形成的企业标准体系, 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形成了成熟的、可以放心选用的模块, 为创造准备了可靠的应用部分。如果企业标准体系的对象是组织, 那么综合标准化的对象是项目。在项目研发的同时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 形成综合标准化方法和规范, 制定项目全过程适用的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形成综合标准化体系, 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严格实施。我国超高压输电项目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 取得了创造性成果, 显现了综合标准化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的优异作用。

三、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与标准化

1. 转变要求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

品牌就是市场, 就是效益, 就是竞争力。品牌内涵是“三品”—品质、品格、品德。品质 (质量) 是品牌的基础, 它是产品 (或) 服务符合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固有特性和人们所赋予特性的总和, 是产品一致性 (均匀性) 的体现, 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品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和顾客的喜好, 具有独特的品格;品牌产品承载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和诚信, 体现了企业的品德。品牌的外延是“三精”—精育、精营、精评。精心培育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品质、品格和品德, 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精诚的为市场、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 不断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产品和企业的品牌进行精确的评价, 寻找改进的机会, 不断创新和发展产品和企业的品牌。

2. 转变要充分理解标准是品牌的基础和体现

品牌产品必须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以敦实品牌的基础, 使之成为品牌的重要标志。产品标准还应随着产品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进行修订, 使产品品牌及其标准同步推向市场。

3. 转变要求产品自主品牌必须具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标准

珍惜学习机会实现三个转变 篇5

能够放下繁忙的工作,抛开繁琐的家务,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感到机会实在难得。在3月13日的入学教育上,党校培训部领导要求学员要尽快实现由部门领导向党校学员的转变,由工作向学习的转变,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现就如何尽快实现以上三个转变谈四点体会。

一、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前提

刚来报到的那几天,心中确有放不下的担心和牵挂:主要是担心自己分管的工作别人接不上手,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牵挂无法关心照顾家人,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半个月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和牵挂都是多余的,因为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理解支持我的学习,在人手少任务重的前提下,他们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原属于我的工作,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不再为工作上的事找我;我的家人也理解支持我的学习,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学习不分心。

二、紧张严格的教学安排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助推器

从44期党校班的培训计划中,不难看出,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对教学安排可谓用心良苦,主要表现在,一是开班准备充分,刚办完报到手续,我们就拿到了制作精美、内容翔实的《培训方案》,从培训目标安排到考核方法内容,从作息时间到安全教育,应有尽有,人未进房间,学习就已经开始预热了;在开学典礼前,学校培训部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就先行对我们进行入学教育和破冰热身,使我们作好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准备。二是教学目的明确,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通过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习研究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培养组织、政治、思想、作风、能力过硬的党务政工干部。三是教学安排严谨,党性修养、理论基础、世界眼光、综合知识讲座、国有企业战略和现实问题等五大模块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过程中通读原著与深度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解决石化企业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在短时间内投入学习的状态。

三、严谨、博学、和谐、超越的班级团队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催化剂

来自五湖四海上中下游的同学们通过破冰热身,立即一见如故,距离感消失了,团队感增强了;通过胜利拓展,迅速形成了对高绩效团队精神的认同,初步形成了团队的领导核心;通过对班级精神的反复讨论,同学们对严谨、博学、和谐、超越的精神氛围形成共识,在这种精神的催化下,我们融入了一个大家庭,彼此没有了企业职务称谓中的书记、主任和处长,取而代之的是班长和班委、组长和组员在班级中的各自坐标,我们亲如一家,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四、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的内在需要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加速器

优化学科德育亟需三个转变 篇6

因此,要优化学科德育,需要从观念到行动实现必要的转变。

一、从“知的倚重”到“人的发现”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方面,当下的教学依然存在着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工具。这样,在学科教师面前,活生生的学生——有着生命活力、个性差异、主体能动意识的“人”不见了。而只有有“人”的课堂,一切教学与教育才能正常展开。

另一方面,一提到学科德育,许多教师就自然地想到传授一些“德育知识”或宏观的这个“观”那个“主义”,同样没能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内在自觉。

多次观摩伯尔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展示课,不少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总喜欢讲述什么是正义战争,什么是非正义战争,怎样才算是爱国主义。这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有时也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水浒传》等传统作品体现的“快意恩仇”,或近年“抗战神剧”的影响,几乎主宰着他们对战争的认知。可惜,不少教师对于眼前的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无视学生的困惑,如学生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战争受了重伤却还觉得炮声是“优雅”颇感不解,那么,一切崇高的教育都将大打折扣。

可见,对于这些战争题材的作品教学,首先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设身处地地了解,指导学生联系已学的同题材作品或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同时适度拓展。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同时,读出自我。

二、从“导的在场”到“能的智慧”

优化学科德育,无疑需要所有的教师自觉地担当起“在场者”的职责。但是,一些教师在学科德育上扮演着“退场者”的角色,即使在场的“引领者”也往往缺乏应有的智慧。

笔者曾观摩一位教师上《论语》中的《侍坐章》一课。执教者先花半节课让学生梳理课文,即从孔子问志到学生答志,再到孔子评志。然后用剩下的半节课让学生谈感想,即学生自己说志,同桌评志。有学生说:“我的志向和大家一心要考好的大学可能不同,我想开一个小店,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同桌评论说:“这个念头有点古怪。”教师没作任何评价便让别的学生继续说,那名要开店的学生似乎很没趣。又有一名学生说:“我的志向是嫁一个外国的老公。”这自然引来一片笑声。教师笑着让其同桌评论,其同桌说:“我觉得她的志向一定能够实现,因为,作为同桌,我知道她口语很好,与外国人交流很方便……”课堂上笑声不断,教师偶然也会有“你的志向好独特”“你真的很聪明”之类的评价,但是,教师的引领实在缺乏必要的思想和智慧。比如,对于明显的搞笑者,没有进行必要的应对;对于流露出来的观念偏差,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

其实,《侍坐章》中孔子的言行和态度便是学科德育的智慧。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哂之”,在后面的评价中特别提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对子路的表现有所不满,但并没有全盘否定子路的政治理想。而对于有点“另类”、似乎“没志向”的曾晳,孔子却明确表示“吾与点也”,并在评价中阐明自己的理想境界。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触动,更有所引领,体现了教师的担当与智慧,值得各学科教师借鉴。

三、从“点的揭示”到“过程的体悟”

以往,不少教师把学科德育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把一些德育的“点”揭示出来,以便让学生记住,却忽略了引领学生自己发现和体悟。而一些教师片面理解高考的导向作用,又加剧了上面的偏差。如近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往往有一道开放题,如浙江卷选用《静流》,其最后一题为:“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成长感悟。”

于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热衷于与高考“接轨”,总喜欢让学生找到一些“点”,作为德育的“标签”。如杨绛先生的《老王》被选入初、高中多个版本教材,我们见到的相关课例也极多。但是,大多教师热衷于得出一些“点”的结论,如“底层的光芒”“关爱弱势群体”“知识分子的担当”等,而学生自己的发现和体悟没能跟进。

过程的体悟,还需教师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回到文本进行细读感悟。如杨绛先生为什么要在讲述中让老王自己说 “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因为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他谁也不怪,只怪自己。而我们只要肯思考,就不难发现,真正自责的应该是谁?真正要愧怍的应该是谁?这样的叙述,没有把矛头指向有关部门,却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良心。

还有,杨绛直接引用老王的话,说他两个侄儿“没出息”。是两个侄儿没有考上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或当上干部而“没出息”?显然不是。是两个侄儿经济状况也不好而没有能力帮助照顾老王而“没出息”?有一定可能。是两个侄儿对老王并不怎么孝顺而“没出息”?从全文看,可能性或许最大。老王说他们“没出息”,话里面自然有些不满,但从老王的嘴里这么说出来,并没有责怪的味道,足见老王为人老实与厚道。有亲人而不亲,有时候比没有亲人更感觉痛苦。如果让学生体悟到老王如此的辛酸,远比得出一个“我们应该关爱老人”之类的结论强。

如果说,教师对学生作为“人”的重视和教师对自身引领智慧的丰富,是学科德育优化的前提的话,那么,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体而自觉体悟,则是优化学科德育的根本。

教案管理应做好“三个转变” 篇7

一、转变教案编写模式

为了改变教师备课抄教参的现状, 我们把教案编写改为“分工协作, 共同参与”的模式, 以减轻教师在编写教案上的负担。学期初, 学校备课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把各个单元的具体备课任务分解到每一个教师, 规定他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负责教案的编写任务, 并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 供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 然后共同修改、充实、完善预案, 最后再形成统一的母案。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再依据母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下载的母案上进行修改补充, 成为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 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 每个人都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集体备课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二、转变常规检查方式

那种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 不顾班级的实际情况, 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方式, 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 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 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我们把这种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改为不定期随堂检查。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进行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是: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 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是否注意层次与拓展, 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补充, 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案, 检查时关键看是否修改、充实, 是否体现个性化教学方案, 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如何。同时, 检查教案时要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应提倡写详案, 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 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 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 详简得当, 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就可以更灵活些, 教学过程中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 但对于练习题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 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另外, 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首先是数量检查。教导处只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 就可以看到教师上传教学方案的数量, 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其次是质量检查。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 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流程是否清晰, 结构是否完整等。

三、转变教案评价方式

教案评价要引领教师编写实用的有价值的教案, 以适应新课改要求, 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水平。

教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评价者应当思考审视该教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如何, 优点有哪些, 需改进的有哪些, 这个教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提升, 教学方法是否有更新, 我们的评价能否帮助教师改进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等。

教案评价要看数量, 更要看质量。教师编写教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我们只盯着教师编写教案的数量, 只关注教师打印出来教, 那么, 教师就会迎合你, 将打印出来的书面教案看得很重, 而忽视网络上的交流互动, 忽视母案的修改与充实。因此, 对教师教案的评价, 我们既要看打印出来的书面教案, 也要看网络论坛上交流互动的情况、母案的二度开发情况。如果我们的评价能促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借鉴经验、预设个性化教案的层面上, 那么, 我们的评价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 教案评价的目的既要促进教师编写出操作性强的教案, 又要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个转变”与标准化 篇8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与标准化

1.转变要求树立大质量概念和大标准化概念

转变中所说的质量是大质量概念。大质量概念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量, 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也包括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教育质量、医疗卫生质量、武器装备质量等, 特别是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质量。这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是完全一致的。标准和标准化是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大质量概念必然伴随着形成了大标准化概念。因此, 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标准和标准化内容涉及了农业、工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环境、资源、节能减排、低碳与循环经济、城镇建设、信息化、教育、劳动就业、卫生医疗、食品安全、文化事业、行政体制改革等。是一个大标准化概念。

2.转变要求应更好地理解标准的本质是“约束”

标准的本质是约束, 这种约束是人为的约束, 有利于发展的约束, 取得效益的约束, 具有特定的方法和形式的约束。标准化是这种约束的实施过程。从大标准化概念出发, 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约束不仅是技术和管理范畴, 也要考虑社会、环境、资源等的制约, 还要考虑标准化对象在大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总之, 大标准化概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2007年初, 作者给国务院领导提出的关于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的参事建议, 得到了时任总理的明确批示:“似可把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建设与标准体系制定一道进行, 首先从能源做起”。之后,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认真贯彻总理批示, 我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源节约的标准是对资源应用的约束, 但也涉及对其他各类标准的约束。

3.转变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

建立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 必须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五位一体”为指导, 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基础上, 突出国家标准在顶层管理标准、通用基础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和资源标准等的强制性约束作用, 其他方面的标准交给市场, 充分发挥企业、企业联盟、团体等在制定和实施标准中的积极作用。抓两头, 特别是企业标准、联盟标准和团体标准这个薄弱环节,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结构。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与标准化

1.转变要求突出标准的引领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认为:计量、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是一个国家的质量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标准作为质量基础不仅仅是经过若干反复实践才能产生的, 特别是极具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的行业、产品和项目, 在创新过程中常常先形成标准, 或者其成果表现形式就是标准。这时, 尚未形成产品和产业。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TD-SCDMA) 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 (TD-LTE) 、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WAPI)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DTMB) 等都是如此。创新过程中形成了标准, 在贯标和实践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产品和产业, 凸显了标准的引领作用。2004年~2005年我给国务院领导多次递交了这些关于自主创新的成果及其标准的参事建议, 时任总理作了4次批示, 使这些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和应用, 形成了长足发展的新兴产业, 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 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相关领域的地位。

2.转变要求充分认识企业标准、联盟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基础

企业最接近市场, 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是各类标准中最具创新精神和活力的部分。在符合国家和社会安全、环保、资源节约等公共利益约束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独立自行制定符合市场和顾客需求的企业标准, 包括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 也包括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政府不必干预企业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以及企业标准化工作, 做好为企业必要的服务, 让企业标准在市场中得到检验。

3.转变要求强化企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综合标准化方法的应用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是创新与标准、标准化的结合点, 也是标准制定、实施和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在企业发展过程和市场竞争过程中, 越来越突出了创新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企业产品标准为牵引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形成的企业标准体系, 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形成了成熟的、可以放心选用的模块, 为创造准备了可靠的应用部分。如果企业标准体系的对象是组织, 那么综合标准化的对象是项目。在项目研发的同时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 形成综合标准化方法和规范, 制定项目全过程适用的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形成综合标准化体系, 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严格实施。我国超高压输电项目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 取得了创造性成果, 显现了综合标准化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的优异作用。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与标准化

1.转变要求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

品牌就是市场, 就是效益, 就是竞争力。品牌内涵是“三品”品质、品格、品德。品质 (质量) 是品牌的基础, 它是产品 (或) 服务符合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固有特性和人们所赋予特性的总和, 是产品一致性 (均匀性) 的体现, 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品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和趣味顾客的喜好, 具有独特的品格;品牌产品承载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和诚信, 体现了企业的品德。品牌的外延是“三精”———精育、精营、精评。精心培育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品质、品格和品德, 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精诚的为市场、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 不断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产品和企业的品牌进行精确的评价, 寻找改进的机会, 不断创新和发展产品和企业的品牌。

2.转变要充分理解标准是品牌的基础和体现

品牌产品必须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以敦实品牌的基础, 使之成为品牌的重要标志。产品标准还应随着产品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进行修订, 使产品品牌及其标准同步推向市场。

3.转变要求产品自主品牌必须具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标准

做好“三个转变”实现高效课堂 篇9

一、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 逐步体现教育的本质

语文课堂中, 教师的任务应在教授好语文基础知识, 使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重语言表达、人文启智、性情陶冶和意志的锤炼。语文资源较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 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 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范围, 走出教材, 走出课堂, 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 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 还可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还可以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流中获取知识。当然, 教师应提示学生要善于倾听、观察、动脑筋, 要善于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有用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要运用已有的能力和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归纳等, 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运用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运用, 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运用, 在社会生活中运用。

二、从纸质教材为主到“立体化”教材的转变,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中的课件、视频等, 使教具“立体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 能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丰富的感官接受基础, 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 要使学生感知、理解就要依靠多种渠道, 获取多种信息, 使多媒体多渠道、多视角地呈现教学内容, 使之形象化, 从而达到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的目的。如, 在学习古诗文《岳阳楼记》一文时,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 让学生置身情、景、声交融的场面, 真正领会教学语言、画面语言与音乐语言所带来的综合美感, 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

三、从传统教学法到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学习的转变, 产生多样有效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 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情景, 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 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始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 提倡学习和语文阅读的多元化, 教师要用心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课堂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自主成立语文学习小组,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设定自学目标, 互相讨论, 互相学习, 协作进步, 学生带着问题伴着兴趣积极思考、释放情怀,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进而使学生收获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 久而久之, 当量变发展到质变, 就有了成绩的飞跃和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 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又成为目前语文课改向纵深推进的焦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能从更利于操作、更富于实效的角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利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实施。

三个转变 篇10

所谓综合素质教育, 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再有所发展, 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即综合素质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由此可知, 综合素质教育下的教育对象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 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表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的, 可能是知识的集成块, 却是能力的缺乏体, 或者没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等等。

有的人说,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有的人说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但我认为, 从理论角度,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一种教育观念;从实践角度,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 是一种教育模式,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只喊综合素质教育口号, 没有综合素质教育举措的人, 其实质就是把综合素质教育当作一种模式, 就像把应试教育当作一种模式一样。应试教育从预习到讲课、练习、作业、考试, 最后落到考试, 考试成绩好教育成功, 考试成绩不好教育失败, 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是一种典型模式。综合素质教育没有应试教育的典型模式性, 因此不知道综合素质教育到底如何搞。综合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教育思想, 在其思想指导下, 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实际, 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模式。但是纯把综合素质教育当作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不全面的, 无论何种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都要紧紧抓住素质的核心,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提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所以综合素质教育是“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的”。

二、三个加强

直言不讳地讲, 很多院校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 走过弯路, 有“摸石头过桥”的现象, 对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主要渠道还抓得不准, 把综合素质教育看得离我们很远, 一提搞综合素质教育, 好像就得把现在的教育完全抛弃, 重新“开天辟地”一样, 其实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主要渠道就在我们身边。本文建议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以身作则、环境、气氛是主渠道。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 人的品质是第一位的, 古人尚且如此, 何况今人。德是做人之本, 一个人的理想、道德、情操都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完成,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 必须具备起码的社会公德, 而且社会文明程度与公民道德水准相辅相成, 公民道德水准越高,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要求公民的道德水准越高。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什么呢?是教育工作者的言行, 是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有些学校挖空心思的搞一些德育教育活动, 而且视之为德育教育的唯一渠道, 失之偏颇。德育教育活动不是不可以搞, 但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 成系列, 切忌多而杂。综合素质教育不是渴望不可及的, 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因为学生每天有7-8小时生活在校园里, 校园的环境、氛围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人一提到环境, 就理解成花很多的钱, 建很多很多的基础设施。当然有钱改善育人环境无可厚非, 但更重要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是不花钱或花不了很多钱就能营造出来的, 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和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比如, 积极向上, 团结友爱, 尊师爱生, 文明礼貌的校园氛围, 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 干净整洁的个人习惯等等。

(二) 加强第二课堂教学

这里所讲的第二课堂教学是指课外活动。以前搞应试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 现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有的人总把应试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对立起来, 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这是不现实的。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智育仍然是重要的方面, 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为,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学生的全部任务中比例最大, 花精力最多的也是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形成。班级授课制将是很长时期内较好的教学方式。不过, 在智育的培养过程中, 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变以单一的卷面分数衡量学生为以综合素质衡量学生。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性教学方法。

强调课堂教学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并不否定课堂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功效。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个性素质, 发挥个人优势, 形成个人特长创造了良好契机。又因为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实践性强, 将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便于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同时, 课外活动也是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交流的很好的平台。

(三) 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班干部和教师队伍作保证。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 教师的教育思想、自身素质、教育科学和教学艺术的水平, 对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起重要的作用。所以,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进行“师德”、“师能”建设。克服教师主观意识、自身素质给综合素质教育带来的障碍。加强对现代化教师的在职培训, 常抓不懈, 不走过场, 培训一次提高一次, 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三、三个转变

(一) 变“教程”为“学程”

当前我院教育中教师中讲书、记笔记式的满堂死灌, 考试时叫同学背题、划范围、硬背死记的现象多有存在。学生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 面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 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现象不改变, 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院必须改变“穿新鞋, 走老路”的现象, 摒弃“大学中的应试教育”那一套, 才可以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 活跃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因此, 在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潜能开发相结合, 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互动学习、自我教育、学会学习, 将知识的智能内化为学生的科学与文化素质, 凭借它开拓创新意识、创新智慧, 开辟新的领域。

例如:1、要重视心智技能训练。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国的各行各业必与世界接轨才有活力, 这就要求人才素质由单一的操作型向复合的智能型转化, 智力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结构中的职业技能训练, 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实践性教学主要进行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训练, 理论性教学环节乃至每一门学科, 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技能训练, 主要是指智力 (心智) 技能的训练。

2、要注重教、用的一体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创造性能力, 也是在参与创意性的策划, 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因此, 职业教育要结合专业课教学, 为学生开创各种类型的实践练习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为学生提供以社会和产业为背景的实训基地, 把能力培养与教学紧密结合, 互动并进;发展能力, 发展个性;整体优化, 增加后劲。

(二) 变“埋怨”为“激励”

考入职业高校的学生, 大多数是考分偏低, 基本技能、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很差, 思想贫乏、孤陋寡闻、兴趣不广、境界不高、抱负不大, 有的甚至连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和社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 且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信心。面对这一现状, 我院的领导和教师往往持这样的观点:“生源决定学生素质”。这话不错, 但生源却不能决定教育教学效果。事实上教育教学效果好不好, 不仅仅取决于被教育者, 它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 诸如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的特点, 其追求的目标, 教育的环境 (社会、家庭、学校) 等等, 其中学生主体的追求目标尤为重要。国际上诸多教育家有一共识:“教育一定意义上讲, 就是培养人的希望”, 足见激励教育、激励制度的重要性。面对二流三流, 甚至四流五流的学生, 我们应少“埋怨”多“激励”, 以激励教育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使之迸发创新火花, 激发学生努力克服发展中的一个个障碍, 从而获得主动发展,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 变“智商”为“情商”

自主而全面的发展才能造就真正的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谈及“学会做人”时, 强调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思想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为此, 教育不能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理解、控制、传递信息的能力, 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而这些可视为“情商”的能力, 我院必须有计划、多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情商综合素质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 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 使之走向社会即有抗挫折、抗诱惑的能力。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 以及对挫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受挫不惊、进退自如。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全面。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选拔人才的需要, 因此, 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各个高校的必然选择。为此, 本文从“三个加强+三个转变”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我院综合素质教育进行了阐述, 即“加强德育”、“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加强教师素质”三个方面, 和变“教程”为“学程”, 变“埋怨”为“鼓励”, 变“智商”为“情商”三个方面。

立足三个转变 构建高效课堂 篇11

一、课堂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时间型的课堂教学是粗放式的,注重的是时间的投入,依靠延长学习时间或变相增加学生的劳动总量来实现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升。这种课堂消耗大,成本高,以牺牲学生本该拥有的时间、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为代价。

效益型的课堂教学是集约式的,注重的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高效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构建,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高效落实。这种课堂是基于内涵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基本出发点。

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建设效益型课堂,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保障。引领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特别是吸纳领会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课堂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对高效教学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把握学科个性,挖掘钻研教材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前提。只有把握好学科教学的个性,钻研好教材和课标要求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才能抓住教学的“本”。“研本”的载体是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汇合全体教师的力量研究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功在课前,益在课上,大投入决定大产出,教师只有把课备精、备实、备好,把每一个教学细节都研究透,才能有效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对学生群体及班级特点的研究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基础。教学内容的落实方式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只有了解了学生群体的知识筹备、智能结构、班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将教学任务“物化”“细化”,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摸清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才能确保教学对象的有效参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四)探索科学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关键。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任务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要考虑不同知识类型、不同技能类型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群体特点结合教师自身教学特点,综合比较各种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选择或组合运用最优教学方案,并且能够对教学进程实行有效的随机控制,适时反馈学习信息,构建开放式课堂。

(五)落实并完善各项常规教学环节是建设效益型课堂的有效延伸。抓好预习,教学重心前移,进行课前准备,是建设效益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搞好巩固,重视作业的功能,发挥评价、补充作用,是建设效益课堂教学的自我完善。

建设效益型课堂,追求课堂效益的最优化,是同教师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创造性活动能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实践、在反思中总结,探索打造出具有教师鲜明个性的效益型课堂教学范式。

二、教师由主讲型向主导型转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采用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消极地学,机械地练,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有些教师积极改进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群言堂”模式。但是,仔细推敲,其实这是很多老师不直接去“灌”而是通过少数学生去“灌”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高效有序地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在课前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来选择教材,创设适合的问题教学情境,根据学情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学习活动。

(二)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指导者。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探讨、合作、交流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及时校正学生的思维误区,运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启发。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的调控者。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偶然性因素,学生的自控能力、活动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必然会出现困难和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意见分歧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协调,以确保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成就的鼓励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学习带来的欢愉。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绝不是无原则的、“廉价”的,在以表扬为主的同时,及时指出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以求学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由此看出,教师由主讲型向主导型转变并没有放低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反,这种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当前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每位教师都应积极研究角色转变的意义,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在课程改革中迅速成长起来。

三、学生由从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的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的课堂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终极目标,教育思想空间也被匡定:教学——考试--分数,以致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对教材、考纲、教案和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研究,致使教学缺乏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实际参与度不高,属于接受型教学。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的地位。因此,我们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条件。教学过程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首先要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各自都真诚地敞开自我,相互包容、相互倾听、相互吸引,于是教学过程成了人与人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过程,成了精神互通、人格相遇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激发自我的内在学习动力,自由轻松毫无顾虑地学习、探讨、合作、交流。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内驱力,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学习主动性的唤起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由衷喜爱,发出一种源自内心的自动、自觉的学习行为,产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的一种学习态度的根本性转变。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就越大,从而也就越能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和知识结构。

(三)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保证。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其在自身身心发展上就越感到无能,也无法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从小事做起,如书写的习惯,要仔细认真,整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追根究底,勤于积累;讲效率的习惯,做事不拖拉,科学安排;培养阅读能力、预习的能力等等。

(四)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实施“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不断改革备课形式,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体验、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良好载体,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实验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探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三个转变 篇12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 变拼盘式教学为交融、渗透式的教学

在05方案实施以来还有个别院校在这一学期专讲《思想道德修养》, 下一学期续讲《法律基础》部分, 俨然还是原来的两门课程两个体系。也有部分教师将整个的教材内容体系完全分割为“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 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做到了两个知识体系的简单拼凑, 违背了《基础》课课改的初衷。

同时, 这种简单的“拼盘”容易造成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庞杂和逻辑结构的松散, 影响学生知识的增广与统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等。所以《基础》课新大纲是以有效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 深入探究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和逻辑关系, 根据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构建起知识内容高度融合、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的新课程教学体系 (1) 。

道德与法律本就具有同一性。二者都属于“规范”, 道德是个人的内在自觉, 而法律是一种外在约束。在较长时期内人们共同认可的道德内容也可能发展为法律法规。因此,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道德支撑着法律制度的建立, 维系着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普遍认同感。在《基础》教材中, 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和法律知识也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简单举例来说, 在公共生活方面, 教材不仅提到了要讲社会公德, 同时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人们也要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在树立家庭美德的同时, 也要遵循《婚姻法》;在培育职业道德的同时, 也要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如要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所以, 尽管教材在章节设置方面, 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 但是这三大块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前两者侧重讲伦理学, 后者侧重讲法学, 而实际上《基础》课并不是简单的伦理学和法学知识的传授, 而是要通过提升生动鲜活的语言和案例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因而在备课时, 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做研究。

二、在教学方式方面, 变照搬或脱离教材为构建以教材为本、适应教师特点的教学体系

教材体系的主要载体是文字, 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学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笔者认为, 教学体系的主要载体是语言, 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教材作为一课之本, 在教学中, 教师照搬教材和脱离教材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照搬教材容易流于单纯理论的讲授, 枯燥乏味, 同时缺乏创新。脱离教材随意确定教学内容又使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更谈不上在特定学时内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全面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三项原则, 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和所掌握的案例资料, 根据《基础》课程的教育逻辑体系, 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基础》课教学目的的需要, 围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这一主线,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定位和阐释, 推出体现自己教学艺术魅力的教学内容。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对《基础》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安排。设置了十个教学专题: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优良学风;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探求人生意义、创造人生价值;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耐挫能力;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学习职业规范、培养职业道德;把握爱情真谛、树立家庭美德;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同时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 教师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对其进行解读, 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 进行再加工, 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 (2) 。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 同时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因而在讲课时有的教师是激情澎湃, 容易以情绪感染学生;有的教师则含蓄内敛, 娓娓道来, 容易以说理打动学生;无论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还是通过理论的讲授传授知识, 教师都要以教材为蓝本, 以大纲为依据, 根据自己的学术特点和个性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解读, 最后以自己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只有这样, 所讲授的内容才是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

三、在教学表现方式方面, 变说教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

《基础》课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唯一一门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密切的侧重应用的理论课。我们好多教师在讲授政治理论课时会偏重于理论的讲授, 同时还伴之以相对乏味的语言, 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如何。

在讲授《基础》课时, 由于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大学生比较熟悉而且有所感悟的方面, 因而可以搜集一些反应大学生活的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案例和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 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观点进而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一般是采取以下方法来提升《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1. 发放调查问卷, 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都会给新生发放调查问卷, 就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情感心理问题、理想信念问题、法律知识方面等进行调查统计。以便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或学生们存在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共性问题。

2. 通过在大班授课之后的小班讨论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以往之所以《基础》课不受学生欢迎, 关键问题就是教和学的分离。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几个自然班同时在大阶梯教室上课, 由于时间问题, 师生的交流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我们专门安排了小班讨论时间, 这样课上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下解决。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辩论、讨论、表演节目等多种形式表现他们对所关注问题的理解。这种小班讨论的方式无疑在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3.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由于部分学生出于害羞等方面的原因, 有些感到困惑的问题不便当面与老师交流, 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育网站向老师提问。我们会在每周集中回答问题。这样, 不仅可以高效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和难题, 而且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我们发现这样的交流方式对于师生间的沟通很有必要, 同时也易于收到良好的效果。

《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接受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其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而成为最具应用性的理论课程。但是教师在内容的取舍和比较方面、在教学表现方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的来说, 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做到转变观念、充分备课、真情付出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也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新生入学后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三个转变”:在教学内容方面, 变拼盘式教学为交融、渗透式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方面, 变照搬或脱离教材为构建以教材为本、适应教师特点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表现方式方面, 变说教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

关键词:“三个转变”,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注释

1孙佩瑜, 尹晓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探析.教育与职业, 2006 (26) 141-142

上一篇:大学生素质教育刍议下一篇:中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