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2024-09-11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精选11篇)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1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历史教师应充分开发这些宝贵资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

1.精忠报国,舍身成仁。精忠报国、舍身成仁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多少英雄儿女在国难当头之际,勇赴国难,义不容辞。古代史抵御外辱、精忠报国的杰出代表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乘胜追击,最终平定倭患。近代史上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邓世昌与日寇血战到底,为国捐躯;抗日战争中,民族英雄张自忠抱着“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信念,在战斗中虽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这些英雄豪杰们功不可没!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每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必须学习的榜样。

2.愈挫弥坚,自强不息。在历史教材中,展示这种美德的事例很多。古代史上,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一举灭吴,使越国振兴。近现代史上,更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爬雪山,过草地,抗日寇,建立新中国……尽管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慷慨悲歌,但最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些事例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愈挫弥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3.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又一传统美德。如远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一美德的集中体现者,中国共产党人是当之无愧的代表,因为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因。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高昂的民族斗志和民族精神。而高昂的民族斗志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自强不息、精忠报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发展成什么样的人,事关祖国的兴旺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对他们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大有必要的。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很多,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情感教育法。教师应坚持情感教育原则,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事例和典型材料,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如讲述戚继光、郑成功、杨靖宇、吉鸿昌等爱国英豪时,通过精心选择内容,声情并茂地讲解他们动人的爱国事迹,充满激情地朗诵他们的爱国名言,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报国之志。

2.采取正面引导法。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在课堂上要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从生动活泼的历史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浪费和不节约现象,在讲完“贞观之治”之后,可将之前已学过的“治世”与“乱世”作一比较,启发学生在认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勤政、节俭迎来强盛、繁荣的“治世”,暴政、奢侈必然导致“乱世”,甚至国家灭亡,使之明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

3.现场气氛渲染法。每一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都克服了重重困难,是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教师要因地制宜,善于挖掘和利用好乡土德育资源,因为它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我带领学生参观了禹州钧瓷市场时,结合实际讲解开始建设之不易,到如今的全国知名。让学生真实体会到了开拓市场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在返校的途中,学生纷纷与我交流思想,都表示今天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长大以后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总之,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和不朽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我们广大历史教师一定要坚守历史课堂这个主战场,把传统美德教育有机渗透于每一堂课中,融于每一个具体的史实教学之中,使之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滋润着、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与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不仅能体会这些美德,而且能自觉地把它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和弘扬高昂的民族斗志和民族精神,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有职责和义务做好这个功德无量的工作。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2

惠州一中 张小梅

【关键词】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 课本历史剧 群体角色体验

到目前为止,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广东已经开展六年多了。在这六年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性、发展性的学业评价理念已经普遍为教师理解和接受。但是,学生的学习观念、方式并没有明显改变。去年笔者曾对本校初

一、初二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而言,历史学习更多的仍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发现:影视、网络媒体等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说明具体、形象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经过几年课改尝试,笔者认为情感体验教学不失为一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

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初中历史课堂引入“情感体验教学”的尝试。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角色扮演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舞台。角色扮演是根据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收集、阅读材料,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采用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角色扮演:第一,了解学生的初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立角色扮演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第二,提供相关人物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使其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第三,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由于笔者在2004年的《角色扮演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具体论述了其主要做法和实例,在此不再详述。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实验,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种种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角色扮演的形式,正是通过“由做事而学习”,使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改变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特征。但在上述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在操作。从选择学生角色和确定扮演对象,了解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分析人物个性体征,甚至搜集、整理相关人物资料等几乎都是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资料和角色,故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是单薄的,看似“热闹”的场面也是比较肤浅的。如何真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他们更加主动而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全貌?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的尝试。第二阶段: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

历史知识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由于学生扮演的历史人物,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因而常使学生的认识局限在个体或局部。为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史实的完整认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编辑和演绎课本剧。其基本思路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以“活动促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主要过程有五步:

第一: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喜好,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和自己喜欢的角色,组成表演组。在教材的每一单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取一课作为剧本的蓝本,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第二:资料组的学生课下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对其作进一步的联想、思考、推断和验证,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给表演组成员;第三:编辑组成员编辑和修改历史剧本、制作课件、准备道具;第四:通过课堂阅读和探究,资料组成员和表演组成员之间的分析交流,体验和感受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第五:导演组组织演绎者排练剧本到最后的正式演出。第六:反思组成员总结反思整个过程的成败得失。

这一阶段事实上把学生分配成五组:表演组、资料组、编辑组、导演组和反思组。学生参加哪一组活动或者每一组的具体活动的时间、内容,完全由学生综合各种因素后自己决定,教师只负责落实每组活动的结果、协调各组之间的进度、解决学生遇到的又实在不能不能解决的问题。

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主要有两点不同。一它是通过完整的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使学生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整个历史场景,建构比 较完整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角色扮演而感知的局部的、零碎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另外,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由被动依赖和接受学习转向相对独立,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过程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

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时,组织学生编演短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秦孝公”、“甘龙”、“杜挚”、“商鞅”……这些由学生扮演的这些“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汇聚在教室里,进行一场激烈的舌战。再现了二千多年前“廷议”的场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课堂剧的演绎,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人物秦孝公和商鞅,感受到了变法的重要性。体验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商鞅的决心和胆识,感悟改革、变法之路自古以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和艰难,进而增强对今日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场的师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最直观最深切的体会,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和体验历史,创造性的实现了主动学习,主动建构历史的全过程。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欲、好胜心强、大胆热情、长于感性思维等年龄和心理特点,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在初一阶段大量展开。对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考过度的八年级学生,则比较适用具有一定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课本历史剧演绎的方法。但二者也有不足之处,前者所习得的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知识和经验,而后者则需要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编写剧本、排练演出,花去学生较多的时间,而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又直接影响到体验的效果。此外,两者最大的不足则在于:只有少数的表演者能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历史,大部分学生仍是旁观者,不能自觉而主动地融入课堂。怎样让更多甚至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呢? 第三阶段:群体角色体验

初三学生的思维大多已过度到理性思维,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再满足于活跃和热闹的各种表演,他们更适用较为简便的、操作性强的、人人都能参与的群体角色体验的教学方式。群体角色体验不同于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也不是课本历史剧,不需要学生上台表演历史角色和历史剧本。它是借助语言、文字、音乐、歌曲、图画等媒介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积极开展历史想象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通过联想、探究、思考、推断和验证等自主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找问题、觅方法、得结论,形成历史概念,从 而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具体课例说明之。

加拿大相当于我们高一年级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角色体验的活动:如果你是这次战役的一个战士,从他的角度来写一首诗描写这次战役;还可以画一系列图片来表现这场战役;请想象:在这次战役中,这个角色经历过什么;如果这个战士最后战死,你是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请你为你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首先以这个战士的身份进行描述,描述的过程,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同时也是学生融入角色的过程,由此学生也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接着,用图片来表现战役的场面,使学生更深入地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最后,角色转换,以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为自己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而诗是情感凝聚的语言,画是最具直观冲击力的视觉语言,这是两种在情感教育方面最有力的工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经历及其家人失去亲人的体验,来表现战争给普通人家带来的苦难。这个活动,通篇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所有教育的目的,都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了贯彻。

再如很多教师用过的一个例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小纸片(大小相当于A4纸的四分之一)。在进行课前复习测试时,教师规定不能用原有的测试本,必须用教师提供的一元钱一张的小纸片。学生议论纷纷,有惊异、有不满、有气愤。这时教师特别强调:如果不使用小纸片测试,在课业评价里本次测试成绩将以零分计算!出人意料的是,课室的嘈杂声反倒逐渐减弱了,到最后竟没有一点声音,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明显感觉对立、对抗、愤怒的情绪在教室里扩散,历史老师的高大形象此时大打折扣了。但教师丝毫没有让步,继续强调测试规则,这时几个听话的学生开始走上来买小纸片了。在教师“零分”的 “威胁”下,又有一些学生“就范”了。当大多数学生手上都拿到小纸片的时候,教师郑重其实地宣布:今后每节历史课大家都必须使用这种小纸片测试,否则课业评价成绩以零分计算,请备好零钱。“不!”、“抗议!”、“暴利!”、“投诉!”、“欺压!”“下课!”……酝酿多时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整个课室一片沸腾。看到这一场景,教师一改严厉冷漠的面孔露出胜利的笑容,对着一张张愤怒又惊锷的面孔轻轻说了句:“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 这个例子中,教师没有特殊准备,没有出示资料,没有小组讨论,没有制作课件,唯一的 “道具”就是小纸片。教师就是利用这张小纸片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角色状态,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知识传输的过程,达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而巧妙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群体角色体验法不但简单易行效率高,而且它更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积极性,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集体中所有成员不约而同地一起联想、探究、推断,群体感受和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成有意义的主动建构。

角色扮演—课本历史剧—群体角色扮演,这是笔者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尝试的几个形式。它们所适合的年龄阶段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递进关系不是绝对的,三种教学法可以根据具体学情穿插适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法,其目的都是试图使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动手实践、亲自体会,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静听、静思的知识接受者,也不是机械地接受课本提供的现成结论,而是呈现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及师生共同研究、探寻规律的主体活动,是值得尝试和进一步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附参考书目:

1、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亚夫主编《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已有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思维水平与个性特点,才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岁月飞逝,我在历史教学中不知不觉中已走过几个年头,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了初中历史教学尤其初二的历史教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我也体验了历史教学带给我的快乐。下面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与大家共勉。

一、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比较重要的历史概念,使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以及初步运用历史的基本观点进行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1.正确分析历史人物

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毛泽东、孙中山、拿破仑、华盛顿、马克思、列宁等,也有秦桧、赵高等,对这些人物,我则指导学生记住他们在历史上的有关的事迹及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

2.准确把握历史事件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既有阶级斗争方面的也有政治斗争方面的,既有科技文化方面的也有社会生产方面的……对这些历史事件就要引导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并加以正确的掌握。

3.明确看待历史现象

我们对人类以前活动的统称,叫做历史现象,像历史遗物、遗址、传说、记载等等,还有“文景之治”“丝绸之路”“文字狱”等等。对这些历史现象,我则引导学生要有明确的认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也有着一系列的矛盾,例如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大的矛盾,教学方法陈旧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等。因此在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几年,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越来越现代化,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现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生动画面,使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演绎得生动精彩。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节时,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遵义会议前后的录像,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观看画面的基础上,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学生时而对王明的错误疾首蹙额,时而对红军长征的胜利拍手叫好,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以及长征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在新课改的推进下,越来越被我们教师所关注,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法更适合在探究教学中使用,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自主交流、自我展示的机会,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质疑”和“讨论”让学生把没有弄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再一起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前提下,教师只是做启发指点的作用,把学生提出的疑点,在课堂上讲解清楚。这种新颖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明显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力量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不但使学生克服了畏惧心理,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活跃。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来达到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

1.运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每一节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本,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查阅资料,让他们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有着充分的准备,思维会非常活跃。

2.运用讨论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课堂上与学生间的讨论,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的讨论,学生老师之间的讨论,无论哪种形式的讨论都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自我”意识,使学生觉得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信息会更有价值。通过和别人思想上的合作与交流,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训练。

3.运用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据心理学研究,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过程,他们的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疲劳,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上面几点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总之,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探索过程,只要我们历史老师能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我们的历史课堂就会越来越精彩,历史教学效率就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韩志坚,封昌权.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贾志燕.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张琴珠.计算机辅助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4

关键词:新课改,激情教学,高效课堂

激情教学, 顾名思义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 用激情去学习和传授知识, 用一种精神百倍的状态、真挚的情感, 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 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 完成教学的目标, 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 潜能得以挖掘。要上好课, 必须有激情, 没有激情的教学, 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没有感染力。传统教学之所以面临创新教法激烈的挑战, 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落伍, 缺乏激情, 无法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的需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充满激情。正是如此, 我用激情教学, 是为了给许多传统教学法注入新的活力, 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让激情在教学当中发挥更大的效能。希望教学改革中不要盲目追求花样过多的翻新, 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核心运用激情。应该说, 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探索一种激情的开发和利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学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呢?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教学“激情”唤起学生学习“激情”方能做到快乐课课堂, 高效课堂。下面本人就“激情教学”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激情导入

作为历史教师, 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 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 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当在讲授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开端》这一课时, 我没有发言, 而且播放了一段视频《我的1919》, 由陈道明先生扮演的顾维钧大使在巴黎和会上舌战日寇, 胜利地维护了我国的民族尊严。顾维钧大使, 气宇轩昂, 激情四射, 他的发言迅速把同学们的思绪集中到课堂教学之中来, 由此我导入了本课的主要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活课堂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 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 将历史知识揉进情节之中, 把史实故事经, 以曲折的情节, 生动的形象, 去吸引学生。学生有了兴致, 易接受, 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如果说激情是火花, 激情的培养就是物质上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 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会厚积薄发, 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快乐, 而是缺少发现和感受。比如, 当学生扯着嗓门大声喊老师好时, 当他们为某些问题与你争论不休时, 当你们因为默契的配合相视一笑时, 当你为征服学生而与他们斗智斗勇时, 你珍惜它们的存在了吗? 做一个快乐的人, 感受身边的快乐吧, 记住, 多一分幽默感, 只要你给别人带来快乐, 那么, 你也会收到快乐的反馈的。当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材之中的“赤壁之战”时, 我突然想起了杜甫名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我首先让学生谈谈对两句诗句的认识, 当然学生的认识肤浅至极。然后我把《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如何利用孙策、周瑜、大乔、小乔、曹操之间的相互关系智破孙曹联盟, 最终实现孙刘联盟的过程简明扼要地介绍一番。最终, 学生沉浸其中, 听得津津有味。这一环节, 我克服了传统课堂之中的简单的知识传授, 依据教材而突破教材, 学生感觉课堂活了, 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浓厚了, 当然教师也不会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无精打采而感到烦恼了。

三、激情投入

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又是独立见解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课跨度大, 头绪多, 若能够进行情感引导, 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 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

课前, 要有良好心态。当老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充满激情地走进课堂时, 就会给学生很大的感染力。老师的激情就像一粒火种, 一下子点燃学生高涨的情绪, 课堂气氛会随之活跃起来。当老师走进教室, 班干一声招呼“起立! ”学生齐声大喊“老师好! ”老师回一声“同学们好! ”师生如此这般问好, 精神都为之一振, 激情马上来临。

课中, 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有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在课堂上,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 完成教学内容, 达到教育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课中, 教师要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营造快乐愉悦的课堂气氛是必不可少的。而营造快乐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课堂充满激情,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 科学恰当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第一, 善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催化。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 他的语言表达应是深情并茂、抑扬顿挫的, 言语应是富有哲理而幽默的。第二, 巧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加以辅助。肢体语言的运用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第三, 理论联系实际, 引人入胜。为什么学生比较喜欢年轻教师讲课, 主要是年轻教师与时俱进, 上课富有激情, 理论联系实际, 引人入胜。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事物不断增多, 人的感官要求就越高, 学生需要不断有新的感官刺激, 使他们保持振奋。

课后, 要与学生保持亲切的友谊, 让激情得以延伸。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生动有效的学习氛围,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而课后与学生保持亲切的友谊, 让激情延伸也是很重要的。下课后, 学生如有问题可以到教师的办公室提问, 教师应耐心解答, 不要自顾休息, 满脸不耐烦; 学生与教师迎面打招呼问好时, 教师要面带笑容回礼问好, 不要爱理不理, 一声不吭; 平时学生有困难, 应主动问候, 热心帮助。当然, 在与学生交往中, 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所“分寸”。距离产生美和神秘感, 而这种“距离”的状态使人保持一种好奇心, 就像在熟人面前, 可以肆无忌惮, 不加掩饰, 但在陌生人面前, 你却会在乎他们的看法,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希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形象。有“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放肆”, 适当的“距离”又可以使学生感到亲近, 让教师的激情在课后仍感染每一位学生, 保持对你热情, 期待着上你的下一节课, 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从而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

总之, 要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 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学生负担”, 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和设施, 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激情,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激情投入, 快乐地去学。

参考文献

体验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篇5

教育发展与时俱进,21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在于改革和发展教育。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深化,历史课堂的教学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这次课改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体验性学习”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一种全身心的领悟和体验。下面就体验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体验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是: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精神升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历史。

二、实现体验性学习的途径

体验是学生通过参与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学进行体验呢?

(一)教学内容要和学生实际经验相联系

新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改变了过去的那种难、繁、偏、旧等现状,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教学中,我常常从一首著名歌曲,一个有趣故事,一个重大时事新闻,一部影视作品等入手,用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材料,激发学生去领悟和体验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时,我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等历史遗物,然后问:咱们许多同学家里或多或少地保存了这些遗物,他们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回事呢?它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学生看完这些实物,听完这些话,纷纷议论起来,很快进入到“文化大革命”这一内容的学习体验之中。

(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的体验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教师要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意地搭好桥,引领学生去体验。

1、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感知、领悟、体验历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提供给学生现成的历史结论,学生没有多少实践,思考空间,更谈不上对学习内容有反省、构建。在体验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的东京城,想一想,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思考过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几个同学也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我愿穿紫衣,住四合院,吃包子,出门骑驴;有的说我愿意穿黄色衣服,住有前堂后寝并带有耳房和偏院的房子,出门坐轿;有的说我愿穿黑衣,住瓦房和茅屋都可以,出門骑牛等等。通过学习体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乐中探究,乐中合作,乐中学习。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与历史亲密接触。

在新的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历史资源、乡土教材、学校图书室、历史地图册、历史老师。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营造一个让学生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情景,有意地为学习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先播放《南京大屠杀》的片段,让学生目睹日军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在这情景下,如何使学生情感不只是停留在气愤、悲痛的体验中,而能使情感内化、升华,我又补充了下述材料:(1)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20世纪最大谎言,并篡改教科书。(2)日本青年参拜靖国神社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图。通过这些课程资源,在学生多角度接触了这段历史后,我又提出问题:面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否认历史的行径,作为一名中国人,为防止悲剧重演,你们能做些什么?思考过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给日本青年写信,告诉他历史的真相;有的说不买日货,有的说不到日本留学……,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这样,知识与学生的情感相交融,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从而深刻地了解历史,更准确地评价历史。

历史学习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相距千里,怎样缩短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为积极体验的过程呢?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学生,去编演历史短剧,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桥梁之一,例如:在学习陈桥兵变时,由学生自己组织,表演“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真切地体验到赵匡胤黄袍加身靠的是自己的军事实力,而他通过宴会的方式轻而易取的解除了石守信等朝中大将的兵权,则体现了他的睿智。历史短剧的演出,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又能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真是受益匪浅!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6

说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是就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的。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等, 就是对综合素质的概括。在综合素质教育中, 历史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教学任务, 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此谈一下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实施上述三种素质的尝试, 以求教于同行。

一、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 所以要加强素质教育, 就必须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窗口, 是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是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

1. 让学生科学地、有结构地、分层次地掌握历史概念。

例如, 在讲“士族制度”的兴衰这一概念时, 要求学生抓住四点: (1) 魏晋时期, 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 (2) 东晋南朝时期, 士族势力发展; (3) 南朝末年, 士族势力衰落; (4) 唐朝末年, 在农民起义打击下, 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 学生对“士族制度”的兴衰有了完整明确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意即掌握方法和技能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统称为“能力”。如果不掌握方法和技能, 只记一些七零八碎的一大堆历史知识, 不能算是有丰富历史文化素养, 把历史知识割裂成碎片的题海战术, 用短期突击去死记硬背成堆历史知识的方法不能称为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 它与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呢?在高三历史教学中, 笔者常用“联想教学法”, 使学生掌握方法、技能。具体地说有:整体联想、纵横联想、中外联想、古今联想等。比如“中外联想”, 即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的屏幕上, 通过对比分析, 求同找异, 强化记忆, 加深认识。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指导学生联想同一时期的中国史。如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当时中国处在明朝统治后期, 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 开始扭转战局, 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 推翻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 击溃王军主力, 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中国李自成起义军却在湖北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类比, 加强了对这段中外历史的识记。以上是对“中外联想”的简单论述。历史教学中的“纵横联想”、“古今联想”等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 历史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3. 让学生掌握运用已有知识认识社会和考察社会现象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历史中获得的历史意识来考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培养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即所谓“鉴往知来”、“以史为鉴”。这一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更是新课改的要求。例如, 通过对清初人口增加, 人均粮食产量少, 大量垦荒向河湖要田, 造成河湖泛滥, 生态环境破坏这一现象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要妥善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要坚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 历史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1. 政治思想素质。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教育等。历史教材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例如, 在讲“东北易帜”时, 使学生理解张学良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之心, 从而强化学生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认识。再如, 通过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再如, 我国蜚声中外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兵马俑等遗产至今还被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通过对这些方面材料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使其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

2. 道德品质方面。

教学大纲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历史教材中有这方面的大量材料, 既有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 也有奸佞之徒的丑行劣迹。前者如司马迁敢于坚持真理, 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戚继光忠心报国等, 这些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 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 因材施教, 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 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趣、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的原动力。有无好奇的兴趣、充沛的情感、乐观的心态, 对人一生的成长和事业的成败, 关系十分密切。那么, 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在教学中, 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1. 注重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接触学生的时候, 可给他们讲赤壁大战、诺曼底登陆的惊险壮观;秦皇汉武、华盛顿、拿破仑的故事;古长城、唐三彩、金字塔、空中花园的惊世之处。这种妙不可言的历史魅力, 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学生广泛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只限于好奇的层面, 缺乏持久力。接着给他们讲历史智慧的博大精深, 分析“历史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例如, 给他们讲: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别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为什么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而别的国家却没有美国强大?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述使他们产生稳定持久的、不断强化的兴趣, 迫切地想要了解历史。

2. 培养学生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心理。

素质教育要重视一般, 也要重视个别, 要重视每个人的个性。素质教育是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学习主体的不同心态会通过不同的历史见解折射出来。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要尽量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个性, 因材施教, 培养其奋发的进取心和健康的个性心理。例如, 生活坎坷、学习艰苦的学生, 对历史上苦学成名的人物就容易产生“亲近情缘”, 有认同感乃至热爱, 从而对这类历史人物做出较高的评价。女同学对李清照、武则天、秋瑾的事迹比男同学记得牢, 评价也相对高些。还有一些同学受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现象描写的影响, 加入了不少感情色彩。例如, 对曹操的评价, 有些同学因受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把曹操歪曲了的形象影响, 认为曹操是一个阴险毒辣的白脸奸臣, 其实, 曹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再如,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 有一组镜头是写曹操的军队在一片玉米地里啃玉米棒, 有学生就认为玉米在三国时期在我国就已经种植, 实际上, 玉米的引种是在我国的明朝时期。针对这些情况, 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同学们发挥个人见解, 同时加以正确引导, 逐步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心理和对历史现象客观公正的认识。

历史课堂教学在困惑中的尝试 篇7

一以学生为本, 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 多种版本的教材运行, 也考验着一线教师, 教师需要了解学习不同版本的教材, 使得笔者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近几年在我校使用的北师版历史教材中, 秦汉时期发展线索中只字未提东汉, 可是在学习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时, 东汉时期的知识点比重很大, 如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杰出医学家张仲景、《九章算术》、“神医”华佗是东汉末期的医学家, 东汉初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由此可以鲜明地认识到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 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东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不能缺少。在讲授秦汉文化时, 学生经常提出疑问, 为什么没有介绍东汉, 而东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却那么重要。于是笔者顺应学生的提问调整了教学内容, 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 更有助于学生依循发展规律认知历史朝代。

二以学生为本, 改进历史教学的导言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需要学生的有效配合。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导言的艺术,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成功的导入, 往往会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吸引学生即刻投身其中,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用的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词导入等。

如在科技革命的教学中, 设计这样的导入:

老师:现在请大家仔细听, 请在老师的描述中, 猜猜它指的是什么?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自由文明的桥梁, 它是人类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 它使人类创造了“高峡出平湖, 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成就, 有了它人类可“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 它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科学技术如此神奇, 让我们共同走进科技, 探究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核心问题上,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以学生为本, 改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凝聚课堂向心力, 在教学中需要一个认识提高与改进的过程。

在初涉历史课堂教学时, 师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模式, 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与语言交流很少, 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个别学生会故意制造麻烦来吸引老师的注意, 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 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 面对这样的困惑笔者开始新的学习与尝试。

一次期末复习, 有个班级的复习效果特别不好, 有三四个男同学平时上课就不认真, 现在不但不复习, 还经常影响周围的同学, 为避免正面冲突影响复习效果, 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们, 而是思考改变困境的办法。一次课堂活动意外地改变了这种窘境, 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记忆力比赛, 表现突出的学生给本组加分, 比赛开始后学生都争先恐后展示自己, 为本组加分。让那两名同学参加比赛, 只要回答的问题基本正确就能加分, 他们所在的小组分数直线上升, 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他们感受到被认同后的自信, 随后教师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复习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语气始终都是和蔼的, 没有了居高临下的气势。此后他们变得认真听讲, 很少影响课堂纪律。

在历史课堂上在与学生交流时, 先肯定可取之处, 然后指出错误的地方, 将表扬与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蔼可亲的态度, 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及时真诚的赏识肯定, 点燃了学生自尊自强的心理渴望,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中享受课堂。

有十分付出, 必定会有一分收获, 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历史的动力, 仍将是历史教师努力前行的目标。总之, 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处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历史教师们共同的责任与心声。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处境尴尬, 为了找到适合的位置, 笔者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尝试与改进:以学生为本, 适度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 改进历史教学的导言艺术;以学生为本, 改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求知欲,语言艺术,交流方式

参考文献

[1]石静.成功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2 (1)

[2]孟艳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J].新课程, 2013 (9)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8

一、阅览史书, 激发兴趣

爱迪生孜孜不倦地搞发明, 源于兴趣;比尔盖茨搞微软, 源于兴趣;赵本山搞小品, 源于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爱历史、学历史、用历史的兴趣, 我们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需要, 由学校图书馆购进了许多历史书籍供他们阅读, 让他们涉猎。这一举措颇受学生欢迎, 活动课上大家争相阅读, 形成了氛围, 产生了兴趣。

二、精选资料, 设置背景

在组织教学前, 我们根据所教内容要精选大量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 力求把相关的知识放到广阔深刻的背景情境中去,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形成理性的知识认知。如在教《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 我们就为学生准备了以前英国、葡萄牙窃取港、澳的相关片断, 准备了歌曲《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等。熟悉了这些相关背景, 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不但十分轻松, 而且印象颇为深刻,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三、先学后教, 共同探究

如在教《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时, 我们就采取了先学后教, 共同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创新教学法。我们先投影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学习, 再给出问题进行探究。问题一:请你站在教师的高度, 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洋务运动的概况, 比一比看谁能学高为师。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使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问题二: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这一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 对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作用、实效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既认识到了它的局限性, 又肯定了其进步性。问题三:维新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对这一问题, 学生能用归纳的逻辑方法, 结合时代的背景探究分析其历史原因, 相互补充, 热情高涨。问题四:为什么要变法?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本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搜集历史信息, 自己完成了对历史的学习, 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问题五:如何评价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的献身精神?该问题学生观点纷呈, 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学会一些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 我们常采用这种先学后教, 共同探究的方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创设矛盾性、开放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潮,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突破体系, 专题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大胆突破教材体系, 进行纵向串通, 科学整合, 实施专题教学, 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观念。如我们把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维新变法等相关的变法连成一串, 让学生作为专题进行研究;我们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作为一个文化专题, 让学生探究每个时代流行的不同文学体裁的原因, 揭示政治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我们把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历代农民起义作为专题, 让学生进行研究分析, 揭示其起因, 成败得失, 局限性及影响作用, 培养学生比较探究、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活动, 拓展空间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运用历史活动课, 创设一些相关的活动, 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空间。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于丹、易中天等知名教授的历史讲座, 体验历史中的人生哲理, 学会用历史的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 使学生在正方与反方的辩论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实现升华。如学生关于“人们能否有效地避免世界大战”的辩论就搞得有声有色, 正反两方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寻求相关论据, 由历史到现实, 由现实看未来, 旁征博引, 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问题, 充分发挥潜能。

六、以史为鉴, 谋化未来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要结合相关内容, 创新独到地提出一些前瞻性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思考寻求对策, 激发其爱国情感, 强化其危机意识, 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如我们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的内容时, 提出了中日黄海、东海资源之争、岛屿之争有哪些?如果你是中方的责任官员, 你认为目前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要维护好国家的主权, 使黄海、东海及南海实现长期的和谐与稳定。你认为现在我们应如何发展?未来应如何谋化?这些具有挑战性、前瞻性的问题,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主动查询资料, 各抒己见地提出观点, 在讨论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升, 实现能力、学识、品质的多赢。

七、艺术欣赏, 趣味鉴定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还结合课本内容, 创新地将名人字画欣赏、古钱币鉴定等趣味知识引入课堂。这一举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激发了学生的高雅情趣, 陶治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古玩集当时的生产状况、文化发展、社会经济于一身,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佐证了课本的理论知识。不仅如此, 我们还常常让学生用所学知识, 学会从赏到鉴, 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 寓教于乐, 寓教于鉴, 化枯燥为鲜活。

八、小试刀笔, 体验成功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经常鼓励引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阐述一家之言, 并常推荐他们上校园之声广播台, 进行播讲,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质疑》、《开国大典图片中为何没有朱德》等论文演播后, 收到了师生们的较高评价, 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彰显了学生的成就感。

九、技能训练, 展示才艺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不断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指导他们编写历史地图,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编制历史手抄报, 定期在校园报刊橱窗中进行展示, 充分促进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温故和梳理、钻研和理解, 展示他们的才艺, 增强他们的自信。

十、读书行路, 参加实践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我们还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考察历史遗迹, 使历史课真正地活起来。我们组织学生参观邵伯的斗野亭, 当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铁牛时, 对前人的智慧和技艺都叹为观止。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双博馆, 使学生对扬州的乡土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参观雕版印刷馆时, 不少学生还亲自尝试了雕版印刷, 痛痛快快地过了一把瘾。我们还组织学生考察了隋炀帝墓, 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一帝王的功过是非。这一创新不仅使历史教学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了学习效果, 实现了减负增效。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主线, 以活动为抓手, 以创新为动力, 采用多种形式, 化枯燥为鲜活, 创新教学, 减负增效, 尽管已收到了一点成效, 但我们坚信创新必将使教学工作“今年花儿红, 明年花更好”。

摘要: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搞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 就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教学, 才能化枯燥为鲜活, 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9

生活, 是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统称, 包含日常生活和发展中的所有活动。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使学生建立一个生动形象的认识, 加深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锻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陶冶生活情操。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引入生活化概念, 将历史教学与生活教学结合起来, 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生活意义, 使历史不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 还能够走进学生生活中, 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的周围, 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和对于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

2.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2.1 科学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 引入生活化的原则, 需要遵循高中历史的基本教学原则, 也要符合高中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达到历史与生活的合理结合。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不能够为了进行生活化教学牵强地将一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历史是一门从事实出发的学科, 一切的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历史的客观真实性, 教师要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 不能有虚构成分, 否则对于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毫无意义。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合作”这一节, 对于国民革命的失败原因, 教师应该首先对此作出客观分析, 承认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及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造成了党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主义错误, 放弃了对于革命的领导权。进而引导学生从生活化角度出发, 客观地看待这次大革命的失败, 每个人在年轻时价值观都没有完全树立, 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 而做出错误决定, 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 才能抵御住外界的干扰, 做出正确决定。

2.2 开放性原则

在进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时, 教师应该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做出不同理解, 给学生多一些的思考空间, 不要被固定思维束缚。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 更多的是要提出一个方向, 突破以往的传统, 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新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调查, 从衣食住行中选择一个题目, 例如《从1949年到21世纪初人们衣着的变化》, 通过对亲人的访谈和一些遗址遗物的调查, 分类整理调查所获得的文字材料、音像材料、图片和实物, 通过谈论会、演讲会、板报等形式交流调查结果,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感想。

2.3 典型性原则

由于高中历史在高考文综中是一门重要的应试课程,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强度和教学压力都比较大, 生活化教学探索的机会也非常宝贵。因此教师必须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选择典型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作为生活化教学的基础范例,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历史知识与生活相融合, 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一代雄狮拿破仑》的有关内容之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评价著名的历史人物拿破仑。学生可以从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败了多次反法联盟的进攻、制定了《拿破仑法典》、对外政策等方面考察, 也可以从人物的生活经历与性格探讨人物成败的原因, 还可以从他的一些军事战略角度考察。从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准确定位其高度, 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于今后生活道路中的是非曲直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

3.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探索

在进行了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原则的研究之后, 就要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探索, 从而体现出高中历史教育的使命。

3.1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旨思想, 只有制定了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向着生活化的趋势发展。新课标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依次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必须确立生活化的目标, 明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同时要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水平和一些生活体验。教师对于学生教育和关心, 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只有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才能够将历史课程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因材施教,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生活化教学, 使得他们能够取长补短, 实现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3.2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正如上文所述, 对于课业压力繁重的高中历史课程来说, 生活化教学的机会十分难得, 教师要秉承典型性原则, 依托于课本, 筛选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实践, 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 取得最佳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过程与家长的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不同之处做对比, 可以通过一个方面总结出有哪些变迁, 这些变迁给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哪些变化, 等等。这些非常生活化的片段, 会增强学生对于现如今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也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

3.3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更应是组织、指导、帮助中学生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引导者”。高中阶段的教育, 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教育, 对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以及对于是非对错的评判能力、民族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的培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使命感, 深刻理解并体会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视野的重要作用, 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课程设计中, 可以通过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崛起》中“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模拟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举行的“中共一大”,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还原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形势下成立的情景。为了更加形象地体现我们党在成立九十三年间走过的艰难道路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材料, 播放2011年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的盛况, 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景形成对比, 仿佛教师带领着同学们走过了这九十三年的发展历程, 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于我们党成立之后的光辉历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总之, 目前高中历史较大程度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课程内容比较枯燥, 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的教育需求和宗旨。提倡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 因此需要完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在这方面我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研究, 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张文, 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10) :47.

[2]张建美.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10

关键词:重点 信息 学科

开放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思维、教学形式、教学时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本文就是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尝试,谈一些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和把握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我不断地尝试改变单一、被动、封闭的历史教学,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重难点上拓宽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突破教材限制,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如在讲述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的关系时,就补充了两则材料。一则是革命家吴玉章的回忆:“端方的领兵入川,不但更加激起四川人民的仇恨,使四川人民斗争的火焰愈益增高;而且鄂军西调,武汉空虚,又给武汉的革命党人造成了一个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后来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轻易的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另一则是孙中山所说的:“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通过这两段材料的补充,使学生能够捕捉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文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熟悉到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

2、信息上拓宽

高中生已处于青年初期,是一个趋于成熟、独立走向社会的预备时期。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比较全面地看待事物。而且他们开始能对自己的思想、观点做出论证,对各种经验材料加以理论的说明。对别人提出的观点一般不愿轻信盲从,对某些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也常易固执己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突破教材的限制。

另外,信息时代的媒体为当今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为使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弥补教材滞后之不足,适当接触某些新观点和新视角是必要和有益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尝试用现代化史、文明史、全球史的全新角度去拓宽眼界,从历史专著、报刊的解密档案以及网络上传下载的资料,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史学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史学动态。如关于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太平天国”政权的腐败、以及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评价、“洋务运动”的评价、“正面战场”的地位熟悉、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政策的负面作用、苏联在二战前中立自保立场等。

事实上,通过引入最新史学信息,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的不足,同时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3、学科间拓宽

历史涉及的范围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等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历来就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观点,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

首先是历史与政治的结合。政治学科中哲学常识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历史学习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与政治的结合,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具体史、事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形式来熟悉、诠释历史问题,从而发现历史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在熟悉上有了质的飞跃,也有助于学生在动态历史事件学习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与政治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因为学生对时事热点和国际关系比较关心,也比较感爱好。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的爱好,针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结合时事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用现实的观点去客观地评价历史,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进行思想教育都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其次是历史与地理的结合。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联系自古就十分密切,古代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十分重视地图的使用,有“左图右书”的说法,认为应该“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这也道出了历史教学必须加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教学和史地学科联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再次是文史结合。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的实物形式)记录下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选取语文中相关课文,与历史教学同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在中国近现代史引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序》、《改造我们的学习》以及毛泽东有关诗词等。

当然,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历史与政治、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等学科联系外,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如喜闻乐见的音乐、美术等作品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素材优势展现了历史内容,假如适时、适当地引入课堂教学,能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

除了以上所说的内容外,为了更好的实施开放式教学,还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也可以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突出地方特色等方面入手,师生共同搜集有效信息,就近开发乡土人文资源,从而大大的突破教材的限制,让学生在灵活而有弹性的发现学习中促使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贴近和感悟历史,进一步扩展和加深历史熟悉。

历史课中的尝试教育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案导学,六环自主,教法尝试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 伴随着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尝试, “导学案”以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而被广大教师接受。我校在前两年学习洋思教学法的基础上, 经过实践和探索, 创立了适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以下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 对该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并积累和总结出了自己的点滴感受, 供同仁们借鉴参考。

一、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基本操做程序

以《中国历史》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为例。导入新课后:

(一)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中共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 体会其精神;4.从中共一大的召开, 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问题的设计既有对重要知识点的概括, 又有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 同时, 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体会五四精神,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 合作预习, 问题导向。

小组讨论、同伴合作学习, 解决学案上设计的相关问题:对 (一) 中的1和2两个问题列成表格, 让学生通过填表完成相关要点的学习, 对 (一) 中的3和4两个问题可用填空和简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

学生对学习中看到或想到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师生共同释疑: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 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外受帝国主义的欺压, 内有政治经济的危机, 所以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2.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因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以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至此, 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开启了他们智慧的闸门, 使学生不但能发现问题, 而且善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

(四)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在学生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答疑的基础上, 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小结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巩固记忆, 这时有学生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把每年的5月4日称为青年节呢?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 为了纪念弘扬他们的这种爱国精神, 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了。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起到了陶冶情操, 升华感情的作用。

(五)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学生通过做学案习题, 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六) 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

本课学习, 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 对爱国学生的五四精神能畅所欲言, 并产生感情共鸣。在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时, 提出的问题独到、新颖, 很有吸引力。其他同学包括提出问题的同学均能积极思考, 认真作答。之, 本节课运用了“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后, 是令人满意的一堂课, 以后应发扬并不断创新。

二、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一)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

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 而同伴合作学习则是个人思考探索的拓展和深化, 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 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三) 教师教案的导学性、开放性。

为了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教案”, 用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就少讲、精讲甚至不讲, 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理解的问题, 在“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环节中提出, 师生共同解决, 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而且“导学案”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思考, 又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这就是“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 学习信息及时反馈。

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等环节, 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以便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和点拨, 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三、运用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应注意的误区

(一) 导学案内容决不可以随意设计。

首先, 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不应是对教材现有知识点的简单分解, 更不是依据教材内容布设的问题阵, 而应当循序渐进, 前后呼应。其次, 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要有思维深度和广度, 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读教材、学教材的肤浅层面。所谓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要将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发展脉络, 获得丰厚而深沉的人生启迪。第三, 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有情感、有意义, 能激活学生的反省精神和探求渴望。

(二) 导学案决不能代替教师的指导。

导学案虽然重在“导”, 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合作、去探究。但是, 实施导学案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了, 相反要想使导学案在打造高效课堂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师就要做大量的幕后工作。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及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还需不断尝试、探索和创新, 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导学案各环节教学中决不能平均用时, 而应张弛有度, 主次分明。

简单来说, 在“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这两个环节大约共用五六分钟, 在“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环节用时五六分钟, 而在二、三、四几个环节占用时间相应多一些, 因为这几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主体部分, 是学生获得真知、陶冶情操、感情升华的关键所在。

当然, 课程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我们放开思维, 在探索中学会创新, 学会反思, 大胆挑战, 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 不断更新观念和教法, 就一定能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

上一篇:外国声乐作品下一篇: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