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共8篇)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改过程中, 需要新的理论支持, 以改变根深蒂固的旧有学习方式。从学习理论看, 建构主义理论对实施素质教育、改进课堂教学富有启示作用。
建构主义的创始人是瑞士学者皮亚杰, 他的认知结构理论充满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他认为认知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 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使原来的图式通过同化、顺应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 从而导致个人内部原有认知图式的变化, 同化和顺应过程就是图式建构过程, 图式是发展变化的, 总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对于建构主义的理解, 必须弄清四个基本概念: (1) 图式:是认知或心理结构。个体正是通过这种结构对环境进行智力的适应和组织。 (2) 同化: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同化, 把新的刺激物、知识整合到原有的图式或行为模式之中。这是一个量变过程, 只能影响图式的生长, 但不能改变图式的结构。 (3) 顺应:是图式发展变化的过程, 是指由旧图式改变为新图式的认识过程。它是质的变化, 是质的飞跃。 (4)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是个体认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模式下, 学习被视为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通过自身内部的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的过程, 从而使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其中同化是把外界的有关因素具体内容吸纳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实现了认知结构量的补充, 为质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顺应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 促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从而产生新的图式, 以利于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在建构过程中, 新的认识冲突出现后, 同化和顺应实现对认知冲突的解决, 实现新的平衡, 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极为重要, 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 而不是被动学习、被动掌握。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体验快乐。那么,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自觉地渗透自主学习方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独特感受和体验, 适时诱导启发,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和提高,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下联系实际, 谈几点做法:
1.明确学习范围, 设计合理目标。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 应给予明确的学习范围及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据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它转化为问题, 以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伊始提出问题, 积极思考和探索, 最后得到正确的解答, 最终获得明晰的“我学会了”的感觉。如此, 既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 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 教学《新文化运动》一课时, 笔者先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向学生提出下列学习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能力培养目标:搜集有关白话文资料, 理解原作者主张, 形成“新文学”的正确概念;分析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 (3) 思想教育目标: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其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 新时代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明确学习目标后, 笔者采用问题链方式加以引导, 设计了一系列相互联系且具体明确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吗?兴起的标志是什么?运动前、后期内容有何不同?运动“新”在何处?其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地位、作用如何?运动干将们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 有了明确的学习范围和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后, 通过具体问题的追问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就有路可循了,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熟悉掌握了课本知识, 完成了学习目标, 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把握不准, 学习范围目标不明确, 可能会导致课堂上“散乱的活跃”, 因缺乏目标导向而出现“放之失度”现象。因此, 在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范围、制定学习目标时, 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 依据学生特点给出范围、制定学习目标, 以免出现前松后紧、顾头不顾尾现象。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时间作合理安排, 且在学习内容上, 指导学生按照由易到难顺序进行学习。
2.优化分组学习, 教师适当干预。以前, 学生自主学习或课堂讨论, 经常采用小组为单位的形式, 多数情况是前后位四人自然组合。如何划分更好呢?笔者曾经在不同班级做过不同的尝试。由教师来分, 原则是各组学生水平要相当, 男女搭配, 活动中较顺畅, 但有时将平时谈得来的同学分在不同组, 有学生不乐意。而由学生自愿分组则相反, 往往是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或是水平较高聚一组, 水平较低聚一组, 这样讨论学习的差距拉大了, 且水平较低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这种分法不可取。在实际操作中, 效果最好的是采用学生自由组合和教师指导调配相结合, 将全班学生分成以7~8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 注意兼顾各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的平衡和合作状态是否合拍, 并作适当调整, 每组中既有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者, 也有性格内向、讷于言语者, 每组中都有一位“领军人物”作为讨论的发起者, 在小组中起示范带动作用, 中等生、后进生在他们的启发带动下均能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习研究任务。这种分组法合理地淡化了竞争, 更好地强调了合作, 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明显减轻。这样, 在班内“走组”讨论时, 学生充满了新鲜感, 自主学习讨论活动开展时, 各小组成员异常活跃, 效果非常好。
智育不仅是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技能、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样分组学习的作用, 是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成果在小组中进行碰撞交流, 共同探讨, 互相切磋, 然后形成有价值的研讨成果;小组共同探究解决学习任务, 通过不同学习基础、能力组员间的互相帮助, 小组中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探究活动获得最大的进步。这样的习得,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其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在分组讨论时, 为帮助学生较快找到讨论的切入点, 教师还可参与其中并做适当指导, 以避免有的小组讨论时陷入毫无章法的误区, 同时还可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3.提供有效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当前,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历史教学传统的大量史实记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转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注重纠正历史智育教学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残缺性。历史课堂必须把教师讲、写, 学生听、记的沉闷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点拨、学生自学的启发式教学。智育不仅是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技能、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获取及加工信息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在班级电脑里设置了专门的历史文件夹, 内含“图片”、“音像”、“知识结构”等子目, 师生均可将自己平时收集的相关资料整理剪辑分类后存入对应的空间, 同学们课间可以自由点击互相学习, 实现了师生资源共享。如此一来, 学生兴趣大增。“图片”子目下收集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珍贵知识图片, 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等;“音像”子目下收集了不少再现当时场景的影视片断, 如“甲午风云”、“五四运动”等;“知识结构”子目下有各章节的知识体系, 甚至还收录了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内容。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储备信息, 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来源, 在课堂讨论中被师生大量引用, 在课前讨论准备, 或当堂演、说相结合以证明观点、完成知识建构, 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撑, 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 在收集资料、互相学习过程中, 学生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 阅读、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个性特长等都得到了应有的施展, 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4.交流展示成果, 激发学习自信。以全班为单位, 通过对各小组自主学习研究讨论阶段成果的展示、交流, 完成对研究讨论对象的意义建构和价值认同。在展示实践中, 笔者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小组发言言简意赅, 形象易懂, 条理分明。根据自主学习研究讨论内容和各小组成员特点, 展示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如口头叙述、模拟旅游、角色扮演、论文答辩等。以《亚非拉的奋起》为例, 有关“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这一话题, 各小组成果展示时, 就有小组以模拟旅游的方式来呈现其探究成果, 由善于表达的同学担任“导游”, 配合多媒体画面及影像演示, 其他同学以“游客”身份配合进行介绍, 期间还穿插有能歌善舞的同学演唱印度民歌、表演印度舞蹈, 全班同学随着“导游”介绍畅游在异国他乡, 于欢乐中了解掌握知识, 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值得提醒的是, 这一过程中, 教师还应事先布置评价任务或思考题目, 以保证在展示中其他同学能够积极接受信息, 认真思考。在各组展示时, 教师还要注意将各组分散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 使同学们对自主学习研究讨论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对学生的展示, 教师应努力去发现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 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创造的喜悦。
教学实践证明, 实施新课程后,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提高了, 思考能力增强了, 学生的合作精神加强了。笔者曾询问学生感受, 他们说“感觉棒极了, 现在上课很轻松很快乐, 不再‘呆板、乏味’, 变得越来越有趣了。”“现在我们有更多机会来表现自己, 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教师语言更具鼓励性, 我们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习、研究的快乐,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满足了他们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求。
总之, “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 才会吸引学生, 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 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 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 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 即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 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大程度上的控制, 从事需要学生积极思维的现实活动, 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实现真正的交际,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采用新方法, 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 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 提高综合能力。要让学们快乐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 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 篇2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说大礼不辞小让,在当今这个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须知细节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件事的成败。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细节同样重要,教师只有心思细腻,扎扎实实的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精彩,使我们的学生更坚信自我,健康成长。
一、细节创设情境,感悟真实
细节往往是不引人注目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才更真实、更本质。细节可以造就强烈的现场感,营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体验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感受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激发学生求知、求真的欲望。
例如学习“重庆谈判”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的一段,引入毛泽东同志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时在机场上向送行的群众告别的一个细节:“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我请一位同学模拟这一过程,并让同学们体会主席此时此刻的心情和主席动作的象征意义。以“挥手”这个“细节”,这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使毛泽东在重庆谈判这个历史转折关头表现出来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示。
教师在使用细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让细节成为开放的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亲历感,打开思路,发挥想象力,激发走近历史的兴趣。只要我们在历史的夹缝中去寻找、发现那些有意无意留下的细节,历史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二、细节使学习个性化
当教师把细节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和历史事件相关的不同的细节来认知这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并通过在课堂上对细节的整合,让大家共享个人的体验,使每个同学对历史的认识更立体、更饱满。
例如:“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是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琐事来解读宋代历史,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其实正是社会文化生活形态的重要表征。我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收集资料,可以利用古诗词、绘画作品,照片等资料进行探究。结果,有些同学在宋词中找到描绘当时服装和饮食的诗句,如苏轼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读宋词仍然是停留在较抽象的层面,有些同学则用两幅不同朝代的《捣练图》,更直观地比较了唐宋服饰色彩、款式的不同之处,并讨论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对服饰演变和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还有一些女同学展示了她们用纸制作的宋代女服。仅仅一个宋代服饰的教学环节就用了听、看、谈、做等各种手段,不但了解了宋人的日常生活,更看到了“小历史”背后的“大历史”。在这些和百姓大众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历史细节的学习中,更凸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可以用极具个性的学习方式和渠道来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三、细节点燃思想的火把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要想让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心灵的丰满、精神的充实起到一种引领作用,才能让所选的细节背后蕴含着思想的底蕴。
在近现代史教学中痛感一些学生对我们民族苦难史、抗争史的冷漠。其实,这不全是孩子的错,因为我们教给的不是活生生的历史,而是对知识点科学的、冰冷的解析。历史是活在细节中的,没有细节的历史便失去了生命,是无法让人铭记在心,引发思考的。
例如: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长征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学生侃侃而谈:长征精神是坚定无畏、百折不挠、革命的乐观主义、自强不息、团结合作……,但这些大多并非来自于同学们自身的体味、感受,没有真正的心灵震撼,是照本宣科。为此我找到一首描写长征细节的歌词——《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是无数真实的长征细节之一,他展示的是长征中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和残酷磨难,通过学生的阅读、比较和咀嚼,验证了对于长征的评价:“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 篇3
【关键词】历史细节 细节作用 课堂教学 细节实践 实施注意事项
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一堂好的历史课一般要有典型的事例,而好的事例必定具有典型的细节。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做为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因此能够从教学实际中,利用历史细节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其实在历史教学中,细节运用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胆地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删除掉的那些精彩的片断还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因为细节从性质上看,它有一种活的属性,即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节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人入胜
历史教师最大的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历史课真正成为一门吸引人的课。所以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人入胜。
2.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高潮迭起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如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细节知识,利用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如台湾问题,我运用以下细节。
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深情地背诵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到于佑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在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何要葬于高山之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点燃思维的火花,挑战认知
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好素材。
4.升华情感,培育良好品德
历史是一门既有科学的史实,又有人文的情感,充满智慧与感情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记载了太多动人的篇章,启发人们为这个世界而不断地奋斗。
5.运用细节材料加强对历史发展细节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和思维性。
6.运用细节材料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基本的国家精神意识,客观体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7.运用细节材料,深入研究历史,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性。
8.运用细节材料渲染情感气氛,挖掘学科内涵,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独特的情感性和人文性。
历史细节教学有重要作用,那么平时如何注重细节教学?以下是我在细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很注意收集资料,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着运用这些丰富的历史 “典型的历史细节有时最能反映历史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用合适、典型的历史细节,教学效果显著。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我没多说什么,而是用多媒体一张一张地出示了一组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的图片,第一张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图”文字是“屈辱”;第二张是“圆明园残迹”图,文字是曾经的“万园之园”;第三张是甲午战争中“日军在旅顺大屠杀”图,文字是“残忍”;第四张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京被毁民居”文字 是 残 垣 ; “屠杀中国人图”,没有文字,只一个大大的感叹号;第六张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图,文字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随着我一边点图一边激情朗读图边的文字,只见同学们情绪激动,有的紧缩眉头,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攥紧拳头,有的脱口叹道“太残忍”“太可恶”。短暂地停顿后,我接着出示几张反映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图片,“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南昌起义”、“解放军胜利渡江”,最后,再一次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看到中国人的斗争,看到人民的胜利,同学们脸上露出微笑,有的松了一口气“终于胜利了”,有的感叹:“中国的百年屈辱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还没等我说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同学们已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这真一幅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长篇大论”! 通过教学中的应用,我有所感悟。历史细节是历史情节的高度浓缩,看似“小”,却蕴含着“大”。有时在课堂上,一幅图的出现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个实物,却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历史,再如在7年级讲授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这一课中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教师补充郑成功严词拒绝荷兰殖民者的贿赂,坚决收回台湾的细节。表现出郑成功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值得我们学习。细节虽小,作用却大。关键是你是不是善于动脑,善于发现,善于利用。用好历史细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这 “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善用历史细节这个“四两”,去拨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千斤。
由历史细节教学,推而广之,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细节。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关爱的细节,如一个爱的手势,一个关爱的眼神,一脸微笑。这样做,效果颇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细节,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穿不同的衣服。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穿喜庆的红色衣服,以示庆祝;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教师穿浅色(如白色)衣服,以示对遇难的中国同胞的悼念。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 篇4
一、注重教师修养:以细节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有一些与课堂不和谐的举动:大声呵斥窃窃私语的学生、不经意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故意刁难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冷嘲热讽以及下课“拖堂”等。虽是一些小细节, 但却影响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其实, 教学中教师的修养体现远远不止这些, 它有时候甚至小到课堂上老师在教室中的站姿、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说话的口气等, 这些细节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课堂质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修养加以关注, 于细微处感染学生, 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一种关切、尊重、平等、期待和信任的信息。比如, 课堂提问时,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直言, 精心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温暖的眼神和热情的鼓励, 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在愉悦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得以展现。
二、优化教学资源:以细节打动学生
历史本身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正如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所说:“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的、进步的东西。”如何让活生生的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 这对历史老师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历史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以精彩的细节打动人心呢?应该从关注一些历史细节入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展教材, 用细节丰富历史情境。司马迁写的《史记》, 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叙述历史也应如此。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一些局限性, 历史就“变味”了: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 形象干瘪, 历史情节也如“剔光了肉的排骨”, 啃不出什么味来, 根本没有什么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可言。要将平铺直叙的历史讲生动,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拓展教材, 挖掘历史的真实情景, 对组成历史的人物、情节、场景等作一些合理的细节补充, 由此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感悟历史的真谛。比如讲辜鸿铭时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 婚在东洋, 官在北洋, 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 是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五四期间却梳着小辫子走进了北京大学的课堂, 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 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 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让学生由此融入历史, 感悟历史。
(2) 联系现实, 用细节增强历史时代感。一提起历史有人就想起“老古董”, 认为历史与现实很远。对于热情奔放的学生来说, 让他们感觉亲切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 要让历史课吸引学生, 我们就要构建起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让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此外, 历史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就必须面向社会。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要营造贴近生活的历史课堂, 需要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加以挖掘, 将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引入课堂, 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讲改革开放, 可让学生走访亲朋, 收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 让学生真正认同人们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讲关于西藏的历史, 可将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的有关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将现实社会生活的细节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充满现实的魅力,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 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 画龙点睛, 用细节精心点缀课堂。细节很受学生欢迎, 但再好的东西也应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否则会“过犹不及”。要让细节发挥最佳效果则要注意细节的使用:首先, 要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史学以真实为前提, 每一位历史教学者都应当“尽量真实地把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让历史生动的细节应当来自于可靠的、有考证的或者是权威的学术资料。不能对学生投其所好地随意想象、编造、拼凑细节, 那样的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平时应广泛阅读, 做个收集史料的有心人, 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其次, 将关键的细节用在关键之处。与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等有关的历史细节总有不少, 但是, 一堂课40分钟是有限的, 有限的时间里要把众多的细节都用上不可能, 因此细节的筛选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应当围绕教学目的选择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最典型的细节。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篇5
一、概述
同学们学习历史,主要通过对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怎样读好历史教材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往往苦于无从下手或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历史现象看起来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它们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并有一定的历史人物参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进程,只有抓住历史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得心应手,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
(一)阅读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阅读法是学好历史的关键。运用阅读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这是因为课与课之间有的存在着因果关系。如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这几课依次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开端到发展再到鼎盛直到衰落瓦解的过程。又如,一些鼎盛的封建王朝,课文往往分中央集权政治、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等几课内容,只有注意到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才能对每课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2.要注意阅读目录、引言和标题。目录是全册教科书的纲,阅读目录有利于掌握全册教科书内容的系统性和各课间的联系。课文题目亦是如此,课文的题目是本课的中心,小标题则是课文的骨架,阅读时要把这些标题整体读。这些标题有的是体现一种历史的并列的“横向”关系。有的小标题却是“纵向”地体现一种历史递进和先后顺序的关系,如“1789年一1814年的法国”二课,列出“革命前夕的法国”、“攻占巴士底狱一法国革命爆发’、“推翻国王统治一革命进人高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雅各宾派专政”、“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个小标题。这几个小标题之间就明显地是通过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和它们的内在因果关系来表现这两课中心主题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先把课的大题目及其内部几个小标题之间的这种关系弄清楚了,再阅读全课内容就不会感觉到杂乱无章,而会从内部的有机逻辑上,提纲挈领地把握住这一课的中心及其全部内容了。.“引言”一般包括了对本课内容的简要说明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春秋五霸》一课“引言”,“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谁?他们怎样争霸的?争霸过程中又有什么故事?”这里,前半部分简要地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间概念与历史的基本特征;后半部分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进人学习本课的境界。这样,通过阅读引言,这一课就有大致的印象,并且带有几个未知的问题,再听课学习心中就有数了。同时听完课后,再回头读读引言,更有助于牢固地、概要地掌握这一课的具体内容。
3?注意将课文大小字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阅读小字,大字须着力阅读。
4.要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原始文字资料。原始文字资料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阅读课文正文时,尽量阅读教科书中援引的“文献资料”,以印证正文中的文字叙述。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要先把这段文献资料真正读懂,先逐字逐句地读,然后再对整段文字内容进行理解;二是要利用课文提供的注释和译文;三是要结合课文中的正文内容,不要孤立地去读文献资料。
我们阅读历史教材还要做到:①训练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教材的能力;②在找出主要知识点加强记忆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框架;③会编写读书提纲,提高领会和掌握教材的能力;④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⑤在阅读的基础上,按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事物的发展过程或知识的性质、类别加以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掌握有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线索,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识图、释图的方法。
识图:一是注意看图的标题,理解图意;二是要看图例,了解该图的说明符号;三是要注意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变化等;四是要识别不同历史地图的学习要求。如“唐代主要交通路线图”主要要求指出水、陆交通要道、涉及的主要城市和国家等。利用地图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综合,如把历代疆域图按时间顺序加以贯穿,就能勾勒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释图:教材上的插图、彩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讲清它的背景,反映的内容和问题,努力使自己通过观察、分析、从而形成正确释图的能力。
(三)整理归纳历史知识:在学会解释简单历史名词的基础上,应学会整理和归纳历史知识,如学了唐朝的“开元盛世”之后,应该对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中的清明政治及其出现的共同原因做一总结。再如,学习了“淝水之战”后,可归纳一下中国古代史上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样,把散见在不同章节的同一类型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便于掌握和记忆。
另外,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随时把学过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条,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不断在旧知识的链条上加入新环节,把所学知识编成知识网,长此以往,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按自己的方式组成线、面、体,有利于消化,理解和掌握。如回答“试述唐太宗的政绩”,就是要求从宏观的整体观念去认识唐太宗。它要求把政治上的“贞观之治”以及经济上、民族关系上、对外关系上和文化上有关唐太宗在位时期的成果都回答出来,从而勾勒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整体历史面貌及特征。
三、怎样记忆历史年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年代的记忆是其中的一大内容,这也是师生之间学习和研究的一个要点,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离开时间概念就无法考查历史内在联系并揭示它的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和掌握历史年代的记忆是必须的,传统的机械记忆法费时易忘,激不起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兴趣,相反它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历史年代的记忆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讲求一定的艺术,这就是意义识记。
在记忆历史年代的时候,首先应明确以下几点:历史年代是可以意义识记的;搞清历史内在联系是对历史年代进行意义,只记的关键;首先要记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代,形成记忆支架。
此外,还要讲求方法,以下介绍几种:
(一)利用世纪记忆年代。例如世界近代史上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有关的历史年代必然是17xx年,如1755年来克星顿枪声,北美大陆会议召开,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转折点等。像这样出现众多事件的课很多,应用世纪记忆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前后联系记忆法。对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的年代可以进行_前后联系。如对东西方奴隶社会的终结时间由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可联系公元前476年,我国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当时我国奴隶制终结时间,早于欧洲。
(三)表格记忆法。
(四)以熟记的重大历史年代作跳板,对历史年代进行意义识记,又分:
1-推算年距法,如以1840年为跳板《南京条约》是后二年签的,即1840+2=1842;金田起义晚11年,即1840+11=1851。
2.间隔推算法:如每隔两年发生的历史事件: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党的成立,此外每隔3年、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只要在学习中注意学习总结,就不难记忆。
3.周年记忆法:如2001年是党成立8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200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90周年。
(五)运用数字特征记忆法。①自然数排列,如1683年清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②左右轴对称,如公元476年,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和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在公元前476年即属此种类型。
(六)谐音记忆法。利用1一9数字发音记忆,如记忆马克思出生年代,1885年,可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直哭”,这句话,既记住了年代,还领会了马克思作为导师的伟大之处。
总之,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很多,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只要注意应用,做学习的有心人,我想一定能做到记的更轻松、更牢固。
四、史料分析
史料分析题是一种提供材料,提出问题,通过分析与提炼进行论证的题型,具有考查阅读、分析、知识迁移等能力的功能,是近几年历史测试中出现的一个新题型,正类似于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阅读理解题。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般方法是先读懂材料,阅读材料时要捕捉文中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材料中包含或隐藏的时间、地点、提示语、人物、引文出处等,充分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每段材料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材料和教材相结合,也就是把材料反映的内容定位于历史的某个阶段。每一段材料都会与教材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相联系。其次,读懂材料后应知道材料所反映的是教材中的哪一部分内容或历史长河中的哪一阶段历史,这样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材料,把材料和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有助于理解材料,更好地总结答案。最后,审准提问,总结答案,根据材料的设问要求,概括材料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回答,回答要紧扣题意。
另一种解法,首先分析问题,打破传统的先阅读材料后看问题的做法。以前做题学生往往先阅读材料,如果材料较难理解又无明显提示,便茫然不知所云,尤其是古文,更是很难读懂。但若先看问题,掌握了问题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这样可以在看材料前就已获知材料的某些信息了,如时间、人物、事件或某个特殊阶段的历史等,就有助于理解材料。其次,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因为在分析问题时已大致了解材料的一些信息,因此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因为先知道了问题,所以在阅读材料时便会有意识地去找答案,这样省时、省力。所以先看问题,再看材料,既有助于理解材料也有助于组织答案。
总之史料分析分三步①阅读时捕捉文中信息。②把材料与教材相结合。③审准提问,总结答案。
五、历史概念的掌握
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中心环节,是掌握历史的关键,因此对这方面应予重视。
掌握历史概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所谓分析就是在思考过程中,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把一物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析出来,例如对于“秦末农民战争”,可分解为历史背景、起义经过、起义的结果和影响三部分,而历史背景可分为租税赋役繁重,刑法严酷这几方面,其他方面也可分解,这样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就会有一个深入认识。
所谓综合,即在思维的过程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例如,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一节,教材对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英国侵略西藏作了讲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的台湾、新疆、西藏,所以中国边疆出现了新危机。
2.比较和分类。所谓比较就是对同类事物认真对比找出其共同点,特别注意明确各自的特点,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不加以比较,这些条约中的条文规定就无法弄清,也就无法对一个具体条约形成准确概念o
所谓分类,就是在思考过程中,依据事物的一般特征,把事物组合成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过程。例如对于部分历史人物,可分为下列几类:第一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张角、李自成、洪秀全,第二科学家与发明家^张衡、祖冲之、李春、沈括、徐光启、宋应星等,第三医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第四文学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罗贯中、吴承恩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分类,明确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以形成农民起义领袖、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准确的历史概念。
以上说的历史概念形成的方法,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通常是先分析后综合,也有先综合后分析,先比较再分类,也有先分类再比较,学习中应灵活运用,根据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六、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同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也是承认和肯定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外历史上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给予正确的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原则如下:?
(一)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来衡量他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要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来衡量他的作用。防止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用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尊重历史事实,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应肯定的要加以肯定,同时要充分地估计其阶级局限性,反对不适当地拔高、颂扬、美化,把古人现代化或借古喻今的非历史主义的倾向。
(二)要看历史人物的主流。历史上有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从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中找出主导的方面,看他的主流,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客观上是起了推动作用还是延缓作用,是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还是损害和削弱了这一团结,这都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符合这些原则的就加以肯定,否则就给以揭露和批判,加以否定,例如:秦始皇无论怎样的残暴,但他统一了“六国”,为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不能因他的阴险、好战、残暴而否定他的作用。
(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反对把主观动机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惟一标准。因为在历史实践中常常出现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情况。有了良好的动机,也不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如:康梁变法的动机是好的,然而,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局限性,结果失败了,不能因他们的失败而全面加以否定,应对其革命精神给予歌颂。也不能因为他们的主观动机是好的,而忽视对其阶级局限性的批判。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历史人物在其一生中往往有时间和阶段上的变化,此时期和彼时期有所不同,还有的历史人物,在某些方面为历史作出了贡献,而在另一方面又作了不利于人民的坏事,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阶段论”和“方面论”的原则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讲述法。如对项羽,可从他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到四面楚歌的垓下之战,演出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合鸿门宴等史实,讲述他吒咤风云的英雄气慨,又看出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火烧阿房宫等暴政失去民心,以至自取垮台的原因。
(二)综合法。如清朝的康熙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六十一年,在教材上占有较多篇幅,他的政绩可归纳为:对外反侵略,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对内巩固祖国的统一,反击噶尔丹的分裂势力,进军台湾,设台湾府。调整统治政策,发展生产,但他大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
(三)分析法。如对左宗棠这一人物,我们既要注意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失,也要充分肯定其出兵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粉碎阿古柏分裂阴谋的功绩,从而得出左宗棠功大于过的结论。要根据历史人物的性质评价各类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应把人物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和阶级斗争环境内对历史人物的实际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对帝王将_评价,考察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主要看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促进或是阻碍作用,至于个人才干、品德也是评价的一个内容,但从属于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之中。第二,对农民战争领袖的评价,主要看他在打击腐朽的封建王朝中所起的作用,个人的才干品德、气节也属于考察内容之一,评价必须把他们放在农民阶级这个特定的阶级地位来考察,过份拔高、任意贬低都是不对的。第三,对封建社会文化人的评价,主要看他们的科学成果及著作对当代或后代的实际影响和价值,至于个人阶级立场、政治态度,可在对他们全面评价时作参考。第四,对历史上爱国主义者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或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及斗争中取得的成果。第五,对民族英雄的评价要作具体分析。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中要产生全民族的民族英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总之,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运用阶段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
七、你会复习历史吗?
课下经常听同学们说,历史很有趣,可就是很难记,考试容易失分。通过老师们的阅卷也确实发现存在这个问题。为此,我就历史复习谈几点方法。
(一)注意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复习。导人新课前的复习。每堂课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一般要进行设疑提问,目的是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课打好基础,达到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这需同学们在课前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一旦教师出题,积极思考,如果回忆不起来,就及时翻阅教材,查找答案。在学生回答,教师订正时,认真听讲,加深记忆。如学习《唐朝的衰落》一课时,教师问唐朝建于哪一年?开国皇帝是谁?开元盛世出现在哪位皇帝时期?解答了教师的提问,也就把已学内容与要学的知识连在了一起。.学习新课中复习旧知识。新课中有一些知识与以前学过的有联系,教师有时设问,如学习“清初经济的发展”学到“康乾盛世”一目时,教师问:我国古代还有哪些清明治世?时间跨度大,涉及三册教材,这时应注意老师的启发,“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等,顺手把它记在教材有关位置,再复习时就很容易记住。也达到了新旧联系的目的。
巩固性复习。主要目的是巩固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如果你正确、完整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说明你已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重点或难点,就可以转人下一课的学习。
(二)重视阶段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又称单元复习,就是学习完每一单元后的复习课。初一历史导言课告诉我们学习历史“认真阅读课本”,课本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时总围绕课本中的目录、正文、地图、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几方面进行。
划分目录进行复习。现行中学历史课本采用“第X课”的形式,每册约二十七课,大体按时间顺序分类叙述,首先是政治史,其次是经济史,再次是文化史,三部分内容构成一个单元。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可分为五个单元,一、原始社会;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三、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
四、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秦汉;
五、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一三国两晋南北朝。从目录上划分单元,要听明白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单元中的每一课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史实。政治、经济部分是一种发展关系,有先后,是对历史的纵向复习,文化部分则是对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概括和总结,是横向复习历史,把握住这个特点,有助于我们抓住各单元的基本线索,理解、记忆基本内容。
紧扣每课的标题提炼要点进行复习。每一课就是一段历史,发生的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二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整个过程内含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主要的知识点可以列出:1894年丰岛海战、《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罗列知识点可以使学生自然地归纳出清政府腐败无能,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规律,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就较容易地记住了。
充分运用大事年表复习。大事年是以年代作经,事件做纬,把零散放在各课的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排列,这些重要年代是学生必需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它更能体现单元复习的完整性。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大事年表中:1894年兴中会成立,1895年广州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07年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至1916年护国运动,1917年至1918年护法运动,清晰地表明了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及维护民主共和所进行的斗争。
正文、插图、注解兼容复习。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正文(即大字部分),带★号的地图、表格、文献资料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但有时为强化对正文内容的理解、记忆,无★的插图、注解仍需在复习中使用。《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十四课《动荡中发展的南朝》用了四幅图,实际也为第二十五课《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地图。复习时,可结合南朝中宋是疆域最大政权,陈是最弱小的政权,多个政权演变体现出动荡,北魏前期都城是平城,后期都城在洛阳,再利用注解,南朝的都城在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平城即今山西大同等要点,从空间上把教材知识有机联系,也就较清楚地体现历史发展的过程。再如《中国历史》第三册,把《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租借和势力范围图》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过程。
(三)历史知识的总复习。总复习是指期末或中考前的全面复习,它的基本要求是理清历史基本线索,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对中外历史达到融会贯通。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
1?专题复习法。它是指把相近的知识分门别类,按一个中心罗列出来,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深入浅出,晓畅明晰,学生容易记住。如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可以把“中共党史”作为一个专题,再分成以下几部分:a党的重要会议、b各时期的经济政策、c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等,有的内容虽涉及两册教材,但归纳出来后,就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巩固。
2.知识网络法。历史知识的点、线、面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点”就是典型事件,它是历史基础知识,它好比历史发展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如香港地区被英国占领过程较复杂,可以抓住三点: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强租“新界”,这三点构成了英国侵占中国香港的过程,“线”指反映历史事件内在联系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件事就是点,它内含曹操想统一全国,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面是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势力的过程,两条线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这个“面”。一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势力;①1840至1842年鸦片战争②1856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③1883至1885年中法战争④1894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⑤1900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⑥太平天国运动1851至1864年⑦义和团运动1899年⑧辛亥革命1911年可以看出,各知识点串联成线,以点带面,使孤零零的知识形成网络,历史概念自然形成。
3.以人带事法和以事带人法。前者指围绕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串成线索,如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可通过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②经济上盐铁专营,③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军事上攻打匈奴,⑤民族关系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等事迹来反映出当时的兴盛局面。后者以历史事件为主记忆历史人物。如通过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相关事件记住人物活动,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
当然,历史复习的方法很多,希望每位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搞好历史复习。
限于篇幅,只介绍以上几点,根据教材内容,在老师指导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地理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目的是掌握地理环境要素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实现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地理课程是由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几部分组成,并附设有乡土地理(如山东地理)部分内容,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获取能力,同时逐渐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等基本观点,进而关心谋求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用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行动来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
一、如何读好地理教材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是我们全体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必须认真思考的。
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学好地理可以使我们知道整个地球的面貌,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了解世界各国的民族风情、秀丽河山,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难解的自然现象:日月星辰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有些地方山岭众多,有些地方地势坦荡?有些地方荒无人烟,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为什么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峰雄伟,河流干涸等。
古代人们形容人的知识广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好地理,使我们加深认识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更好地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利于人类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怎样学好地理?学习好地理的方法很多。通过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调研,总结出下列步骤可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学习什么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内容?是区域地理,还是综合地理?
(二)在什么地方?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政区位置等,要搞清所学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与联系,要充分利用地图和地球仪,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办法得到巩固与提高。
(三)为什么有这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要知道某一区域中为什么有某种地理事物或某种地理现象及其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学习时应认真听课,特别注意老师的启发、引导与指导的内容,结合课本“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真观察、探索、思考,用发散性思维创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规律。
(四)将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现象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将地理现象与人类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分析它对人类生活、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哪些不利影响。
(五)掌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人类怎样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怎样防御自然灾害,减少或免受损失?怎样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地理要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图表的技能与方法,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理清地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和社会地理现象,多动脑去想一想、多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多参与地理研究性学习,多阅读地理书籍、报刊,多看地理节目,多收集有关地理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增加自己的才智,使自己对大自然奥秘产生极大兴趣。在学中用,用中学,这样一切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将迎刃而解了。
二、运用地图学习地理
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已了解到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不但展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会阅读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的。那么应当怎样阅读地图呢?
一般说来,阅读一幅地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步,认识地图。这是阅读地图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课上老师一定按这样的步骤教同学们认识地图:
1,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用量算地理事物间的大致直线距离。
3.了解各种表示地形的图,从而推断地势的大致起伏状况和主要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4.通过对各种图例的了解,在地图上认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认识地图”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方向、量距离、明高低、识事物。这项读图基本功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图。在认识地图的基础上,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行根据课文有关文字内容对地图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了。
阅读地图时,要尽量将有关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在图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必要时可以用红蓝铅笔进行描绘。如海岸线描绘成蓝色,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描绘成红色,山脉走向按文字注记描成红色等。例如学习我国北方地理时,就可在“我国北方”的地图上了解以下几项内容。
1.从多种角度如全国、纬度、海陆、山河、邻国等,来判断我国北方所处的位置。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电站。
5.主要矿产分布。
6.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7.主要铁路线及港口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一一落实和查找,对我国北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应离开地图去死记硬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这样学到的地理知识就容易巩固。如果同学们能够和语文课、政治课、历史课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那么读地图的兴趣就更浓。
第三步,分析地图。这是阅读地图的较高要求了。
认识地图,熟悉地图,只不过是从外部表面现象上认识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图是要对这些表面现象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
例如,结合课文内容阅读“西亚和北非”图,可以分析出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从而加深了解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冲,了解了苏伊士运河连结的海洋··一得出本区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对“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战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过对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资源分布的观察,会对该地区石油在世界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有明确的认识。
循着“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可以了解四个海峡和一条运河在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们通过文字介绍,知道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金融、商业、对外贸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读图分析,我们还可以对上海有更深人的了解: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周围农业基础优越。
3.上海濒海临江,地处我国“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 的交汇处,又有腹地广阔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远洋、沿海、内河、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方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市黄浦江以东),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腾。同学们,这样“图文结合”学习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阅历史书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渔民在江中用竹编的“息”捕鱼捉蟹,吴淞江下游一带有“雇读”之称,后来“息”演变成“字息”(繁体字),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相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疏凿黄浦江,故又称“春申江”,上海又有一个别称“春申”,这就是“申”这个上海别称的由来。
当然,以上只是介绍了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各种各样的地图包罗万象,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阅读技巧。在有些地图的下方,还附有读图提示和要求,这些往往是读图的重点所在,带有导向性质,千万不可忽视。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知识,在于通过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地理
从漫长的地质时代到未来,从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间,从国际上的种种新闻到身边的天气变化„„和地理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太多了。如果同学们能够利用实践活动学习地理知识,或者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会更加生动活泼。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地理课外活动有些可以在校内开展,有些可以在校外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有丰富知识性质的,有动手操作性质的;有全体同学参加的,有个别自愿参加的;有普及型的,有提高型的。归纳起来,地理课外活动有以下儿种。
(一)观测预报。主要内容有气象、物候观测预报,天文、地震观测预报,环境观测预报等。
例如,用家用温度计测量早、午、晚气温并记录下来与当日气温部门发布的数据对照;还可用地温计观测地温;用空盒气压计观测气压;用小旗、树枝、炊烟、大树等摇动状态估测风力。
时间长了,有了积累,就可以试着做补充天气预报。还可以观测星空,认识恒星、行星、星座、彗星;观测日食、月食等各种天文现象并记录或拍照。不间断地观察井水的情况、动植物的情况,可以发展地震前兆。注意观察某些敏感花草、树木的变化,可以发现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等等。
(二)考察旅游。主要指在老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或旅游活动。如地貌类型的辨认,地质构造的观察,矿物和岩石的判断,土壤植被类型的辨认,河流湖泊的观察,海岸类型的观察,名胜古迹、奇峰异洞的探访等等。
(三)参观调查。主要是指对人文、经济活动的参观调查。
例如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工厂、矿山、码头、农村、牧区、车站、飞机场、博物馆、展览会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活动,以及乡土地理调查、环境质量调查等等。
(四)制作和操作。主要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如制作矿物、土壤、岩石标本;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制作火山构造和地震构造模型;制作等高线原理教具;制作乒乓球地球仪;制作课堂教学用的投影图片;利用电脑演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程序编制和操作等。
(五)阅读写作。主要是对地理科普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地理杂志、书籍的阅读;地理小论文、地理调查报告的撰写;地理橱窗、地理画廊的布置;地理黑板报、墙报的编写设计一等等。
(六)竞赛演讲。主要包括各种地理知识和地理演示和操作的竞赛。如国情知识、环保知识、气象知识、世界地理知识、铁路航线知识的竞赛活动等。
(七)集会游戏。如组织地理晚会,表演与地理有关的文娱节目,举行地理猜谜活动,举行拼图游戏,举行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邮票展览等等。
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地理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同学们独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丰富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这样课堂内外结合,因地制宜地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地理,特别有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一、初中《生物》的内容
现行初中《生物》课本,根据其内容,可概括为五大类:
(一)植物;
(二)细菌、真菌、病毒;
(三)动物;
(四)人体生理卫生;
(五)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在教学内容中,主要体现了如下观点:
(一)进化的观点。现在地球上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即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历程进行着。《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部分在结构上均是按照其进化顺序来安排的,并强调了植物和动物在形态结构上与环境是相统一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尤其将《生物的进化》单列一章,其意图更为明显。
(二)适应的观点。从《绿色开花植物》的每一章、《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体生理卫生》部分无不体现出其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动物》部分既体现出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性,又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三)动态的观点。从细胞质的流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到生物各个器官生理之间相辅相承又彼此制约的相互联系,使整个教材内容都贯穿了动态的观点。
(四)生态学的观点。《绿色开花植物》部分、《动物》部分都是在个体水平上对生态学作了论述,尤其将《生物与环境》单列为一章,阐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形成的统一性、以及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物》的特点
初中《生物》主要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态知识,侧重于生命现象的描述。它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它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要想学好生物学,首先要搞清楚初中《生物》的特点。根据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分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生命性。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初中《生物》
以有生命的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动物和人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它们具有的新陈代谢、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应激性等特征。
(二)实验性。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实验性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场所灵活多样。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生物圈的大小、生态系统都可以成为生物实验的对象。生物实验除了充分利用实验室外,生物园地、农田、植物园、家庭等都可以做为实验场地。如课本中增加了学生探究实验的数量和小实验、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栏目,使生物学活动的空间进一步扩展。
(2)实验周期一般较长。生物的生命活动一般都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如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光合作用的实验、树的节瘤的形成等。
(三)现代性。近年来,生物科学同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迅速发展,获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课本中增加基因工程的研究、克隆、,转基因动物、食品等的介绍,引导同学们关注环境、关注社羊会无不说明生物学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三、学习《生物》的主要环节
课前预习、上新课、及时复习是学习《生物》的主要环节其中上新课又是学习《生物》的关键。
(一)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预备。同学们坚持经常课前预习,不仅使自己对即将上的新课有个概括的了解,而且能对自己在新课中必须重点掌握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
(二)上新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能否上好课,教师的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是更重要的方面,因此同学们要掌握听课的方法。为此,同学们在上生物课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听,认真记。注意听不仅仅是要求同学们集中精力,更重要的是听课要听思路,注意听老师是如何引人新课,怎样展开讲解的,最后又是怎样归纳小结的。特别要注意理解教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不影响听课的前提下记些要点。
(2)多动手、多观察。生物课L,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常常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课件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有时教师还领学生做些探究性实验,同学们应在教师指导下多动手细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对现象和过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科研素质,同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勤思考、多提问。上课前同学们应对教师讲的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地进行思考,尤其要重视教师的提问,不论提问谁,都必须把自己置于“主人”的位置上来,敏捷地思考这个问题我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同学们在听课中凡是自己不懂的或发现的新问题都要虚心向教师请教,决不能不懂装懂。
(三)及时复习。复习是上课的延续,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巩固,这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还没有遗忘时就去复习,加以巩固和强化。为此做到:
(1)复习要有明确目的。主要体现复习什么内容,具体达到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标准。
(2)复习要有计划性。制定复习计划要实事求是,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分配适当的复习内容。
(3)复习要坚持经常进行。新课复习、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要有机衔接起来,决不能间断。
四、生物学知识的几种记忆方法
(一)形象记忆法。
形象信息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所谓形象记忆法就是将需要记忆的事物,借助于直观的形象去强化记忆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形象描述。是用形象化的事物来描述抽象的事物,从而加深印象方便记忆。如“光合作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记忆,我们可把绿叶比喻成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厂房”是叶绿体,动力是光能,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淀粉和氧气。这样的形象描述既加深学生的理解,又易于记忆。
(2)形象比喻。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使之生动直观,而易于记忆。如“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头状花序”等。
(二)自我测验记忆法。
自我测验能及时地了解自己记忆的成绩和错误,可使正确的地方得以巩固,错误的地方易于纠正。
(1)自我考察。如在复习各种结构图时,可遮盖住各部分名称,回忆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发现有薄弱环节,重点加强。
(2)自问自答。自问自答就是根据自己学过的内容,自拟题目自己回答,然后核对一下是否正确。
(3)互问互答。互问互答是自问自答的扩展,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更灵活更机动,更易于记忆。
(三)比喻记忆法。
把难以理解、记忆的内容,打一个生动贴切、新鲜有趣的比方。如把神经纤维比喻为导线,而神经比喻为电缆。
(四)特征记忆法。
任何材料均有其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如观察血涂片时,应从三种血细胞的最明显区别找出特征;蛙蹼内血液流动,应根据红细胞呈单行找到毛细血管,进而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肾小球的结构,首先明确两端均为动脉。
(五)歌诀记忆法。
其目的是把零散的知识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诀,以加深记忆。
如卿鱼的外部形态特点可概括为“身体呈梭形,有鳍能游泳,体表覆盖鳞,侧线多功能”;又如十字花科、豆科和菊科的主要特征“十字花冠十字科,四强雄蕊结角果;蝶形花冠是豆科,二体雄蕊豆英果;头状花序是菊科,聚药雄蕊长瘦果。”
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阅历史书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渔民在江中用竹编的“息”捕鱼捉蟹,吴淞江下游一带有“雇读”之称,后来“息”演变成“字息”(繁体字),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相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疏凿黄浦江,故又称“春申江”,上海又有一个别称“春申”,这就是“申”这个上海别称的由来。
当然,以上只是介绍了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各种各样的地图包罗万象,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阅读技巧。在有些地图的下方,(六)实例记忆法。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如用糖或盐拌黄瓜,可出现许多汁液,从而想到细胞吸水的原理;由贫血病人,想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作用等。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一、概述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显示出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初中化学的学习任务是: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是:
1、实验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化学教学的有力手段。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形成等都与化学实验有密切关系。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沃土,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也是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以说,离开了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和魅力。
2、理论科学。化学知识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比较集中,概念和理论是化学学科中广泛应用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能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本质上去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另外,这些理论知识也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工具。
3、思想教育性。化学所研究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新中国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和探索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4、语言专业性。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符号,是进行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具有简明直观、使用方便、能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科学涵义等优点。化学用语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全部化学教学内容都跟化学用语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
二、化学学习的原则
学习的原则很多,对化学学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发展原则一~学习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首先从一定意义上讲,化学学习是学习者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新知识的被吸取和同化,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和分化。因此,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也是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准备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反之,如果某学生智力发育不全或知识基础极差,那么,尽管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但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以至劳而无功。
第三,要考虑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对化学学习的影响,也就是中学阶段数理化等学科组成“知识群”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如某学生语文、数学和物理学得较好,那么对化学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动机原则。动机原则有其生理学、心理学和信息论的科学基础。生理学研究认为:大脑神经细胞只有在取得一定能量或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进行思维活动,才能进行接受信息、组织编码、贮存信息等综合记忆活动。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前提;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内在学习动机的效应是强烈而持久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使外在动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动机往往是与生动的化学现象,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开展从分析化学现象到探索内在规律的思维活动,进而达到能概括、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会更加热爱化学这一门课,学习化学的效果就会更好。
(三)结构原则。知识结构是指教材中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对化学学科来说,是指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结构原则要求学习者按认知发展规律去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教材各章节中的重点、关键及本质等。实践证明?.认知发展的一般程序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使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使概念内涵不断精确、深化。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强调结构原则,可使学生将繁多的、抽象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有关物质变化的规律性知识加以系统化和结构化,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自学、观察、思考、探索、创新和实践为主体,教师起组织、启发、引导和解惑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包括引导学生按认知规律去学习,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学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据高校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中学阶段缺乏训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有体会地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则能自我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五)手脑并用的原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了实验,化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来看,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主要来自学生的动手做实验,动脑筋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通过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知觉感受器、动作反应器与大脑神经的联系。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功经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
(六)有效练习和及时强化的原则。在化学学科中,除了某些知识对某些学生可以一次领悟而长久不忘外,大部分知识需要多次系统复习和练习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对化学来讲,许多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如药品的取用、试管的振荡、反应物的加热、过滤等,以及基础知识的应用,都需要经过有效的练习,才能逐步熟练掌握。所谓有效练习,是指与有关知识密切相关,具有思考性、连贯性的作业和练习。及时强化是指复习要及时,及时复习可以尽快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七)积极迁移和广泛应用的原则。迁移是指旧知识对新知识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迁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影响和作用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这种迁移叫正迁移。如果影响和作用是起干扰、消极作用的,这种迁移叫负迁移。在学习中应该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影响。如果新的知识与经验同旧的知识与经验有相似之处,那么就会有积极的迁移。通过这种迁移作用,学生可以不断地把自己已学得的知识,积极地应用于新的领域,使学生的学习不断深化并有所创新。
(八)创新发展原则。创新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在技术上取得多么大的突破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一种时刻准备接受机遇与挑战的心态,并在知识经验与人生体悟中发展成为志趣。创新的产生依赖于“问题”意识,有疑问才能产生问题,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老师,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方法
(一)课前预习,找出问题。所谓课前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老师要教的内容预先看一遍。这是不少学生容易忽视的。有的学生认为,反正老师要讲,没有必要先看,有些内容看不懂,白费工夫。其实,预习是提高听课、复习、做作业效率的重要前提,它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由于预先知道了新课的主要内容,上课时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化被动为主动,避免了思想不集中。二是由于知道了新课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就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记笔记,把精力集中在听课上,当堂消化教学内容。此外,预习还能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预习中已经弄懂的内容,可以在听课时向更深更广的方面联想,这无疑会提高听课的效果。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不预习,听课效果不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困难多、时间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课前预习必须分清主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章节,可以多花些时间,力求初步理解,容易的课程浏览一下即可。上课前最好把预习内容和疑难地方再追忆一次。如果时间很紧,可以大概看一遍要讲的内容,建立一个初步的轮廓;如果学习已经比较主动,就可较仔细地阅读。看一段,想一想;看完一节,总结一下。有些内容不甚懂,可以记下来,或在课本相应的位置做好标记。有什么心得体会,也可以总结几句话,这样初步消化以后再听课,效果肯定好。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
(二)专心听课,手脑并用。一面聚光镜能把散射的太阳光线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达到较高的温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处于“散射”状态,就很难达到炽热,只有聚精会神,才有好的听课效果。要用顽强的毅力去控制自己的思想,排除脑子里其他问题的干扰,严防思想“开小差”。
听课时应该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并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善于提出一些为什么,又默默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回答错误,应在笔记本或课本的相应位置上做上标记,课后认真思考,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做,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听课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还要模仿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边听课边思考,抓住关键,记好笔记。记笔记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活动—耳听、眼看、手记,加深对讲课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课后复习的依据,它能把所学的知i只前后联系起来,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归纳整理,形成清晰的思路,组成知识网络。但是,大多数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听记并举的习惯,这时,应把听放在首位,记是第二位的,逐渐培养并最终做到既听懂又记好。
记笔记主要是记老师讲课的提纲、重点及难点,有时可在课本上标出,以便课后集中力量解决。对老师讲述的主要观点、典型例题,以及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应记下来。
听课是一种复杂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必须使自己的思维、记忆、想象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听记兼顾,手脑并用,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及时复习,巩固提高。及时复习,就是指学完一节课后,紧接着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要掌握知识,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学而时习之”,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同时,复习也是为下一步独立作业、培养新的技能所作的知识准备。
课后要及时复习。首先,应该回顾新课的重点内容,结合阅读课文,独立思考,有时还要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使在课堂上尚未弄懂的问题得到解决。其次,抓住新知识的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课堂笔记,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清重要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的涵义,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第三,对一些需要记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事实,例如定义、物质的重要性质等,应尽可能通过理解加以记忆,把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做到尽快掌握。
复习时应注意科学安排,相似的内容应间隔复习;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应该以性质为主线联系起来复习,防止孤立地死记硬背;学会对比的方法,相似的概念、物质及其性质应对比复习,抓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复习课本知识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过的概念、理论、性质、制法等变为有用的、活的知识;要重视复习实验,无论听课和复习,都不仅要注意实验现象,还要注意实验装置,操作规程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通过复习,逐步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和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
(四)科学应考,及时补习。通过对化学成绩的考核和评定,对学生来说,可以督促、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功课,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缺陷,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对老师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待考试必须端正态度,诚实认真,遵守考纪。
考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沉着冷静,认真审题,迅速作答;第二,先浏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本着先易后难,从简到繁的原则认真答卷;第三,做完后不要急于交卷,要仔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第四,尽量做到书写工整,步骤完整,卷面整洁。
试卷阅完发回后,不要只看成绩,要认真进行答卷分析,认真听好老师对试卷的讲评,找出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一、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初一思想政治与小学思想品德课联系极为密切,学生对什么是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已经有了模糊、朦胧的认识,所以对初一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并不是很生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初一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呢?如何学好初一政治这门课程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首先学生应该从总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
因为教材的每一个框题都基本上遵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是什么”主要介绍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应该在老师指导和讲解下,应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分析,掌握它的真正涵义。“为什么”这一部分是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这些概念和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做”是在掌握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培养这些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自觉性,从而付诸于行动。
(二)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初一思想政治新教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可读性较强。增强可读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本上的典型事例、名言瞀句、启发性小栏目、插图插页、“读读、想想、议议”、活动课等小栏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去看书,要学会从分析材料事例中引出知识道理,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活动。
(三)抓住重点,重在导行。
1?从每一框题教学内容到阅读、实践活动都有导行训练,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充分地展现自己。例如:掌握助人为乐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同学们可以亲自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帮助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为灾区捐款捐物的送温暖行为,帮助残疾人的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亲身体会和实践,才能了解助人为乐的真正意义。
2.教材每一框的最后一目题都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而且大多数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应抓住重点广泛联系自己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把握教学的重点。如:在学习“自觉注意维护公共安全”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除了要自觉注意公共安全外,还要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我们要真正掌握这一问题,首先同学们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要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要从道理上知道我们为什么去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列举关于公共安全方面的典型事例,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事例,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讲的道理。
3.注重课文的“读读、想想、议议”的练习。因为这一栏目,实际上就是一种材料训练,所列举的事实材料,趣味性强,且揭示的道理非常深刻,特别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具体实践中去认真体会这些道理,最后又落实到行动上。所以学习这一栏目时,要认真阅读现实材料,看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去做?这就要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亲身去做,才能真正明白所揭示的道理。
4.注重活动课的练习。每一课的最后都有一节活动课,并且教材中将其单独做为一课时,其实活动课的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训练。如在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助人为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用小品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具有表演特长的同学一定要积极参加讨论,在表演讨论中评判出谁真正做到了助人为乐。同学们互相交流观看小品的想法,并说说自己平时都做过哪些热心帮助他人的事情。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明确热心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在行为上得以训练和体现,从而增强行动的自觉性。
总之,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但都遵循着一个特点“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加强活动的行为训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是其总的指导思想,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向这方面转化。
二、大胆设疑?勤于思考?广泛联系学习初二《思想政治》课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
(一)要大胆设疑。
疑,为思之始,学之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要求学生“每事问”。初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大胆进行设疑,才能谈得上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学好初二思想政治课,就要大胆进行设疑。设疑的方法很多,大体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
第一、提前预习,提出疑问。提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重要环节。而预习时能否提出疑问,又是提高预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学生在预习时,不仅要了解本课知识的大体轮廓,更重要的是要将本课的知识问题化,即设疑。在设疑的过程中,哪些知识易学懂,哪些知识难以理解,便可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之前先找出本课的疑点,既增强了听课的兴趣和针对性,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使自己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第二,联系现实,提出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当中的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找到答案。同样,对于学过的课本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记住、背上,要注意与现实联系,看能否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方法。这样,通过双向设疑,既解决了现实生活的疑惑,又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髙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参与教学,提出疑问。对教师而言,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参与教学,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备课,甚至通过与教师的协调参与讲课,必定会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钻细研。这样,学生必定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比单纯接受老师的传授肯定要深刻得多,从而更好地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要勤于思考。
思考,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核心。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背得上、记下来就行,理解不理解无所谓。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较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对于思想政治课中的问题,在记忆的基础上,更应注意思考问题的内涵,变死记硬背为理解,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另外,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还应重视对解题方法的思考。同其它学科一样,思想政治也有自己的解题规律。学生应善于总结同一类型问题的解题规律、解题技巧,这样可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三)要广泛联系。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决定了其知识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思想政治课,必须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
第一,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个个的知识点孤立难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思想政治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初二课程尤其如此。如果我们能用联系的方法,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可用一条线索将它们串起来,也可用一种类型把它们框起来,还可用其所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将其标出来。由此,形成的记忆便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既易记,效果又好。
第二,要注意知识在全课中的地位。注意知识在全课中的地位,实际就是要注意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联系,进而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列学习提纲。通过这种提纲的形式,既明确了所学知识的地位,又搞清了所学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还能增强记忆效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论来源于现实,为现实服务。尤其初二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是法律常识,与现实的联系更密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学着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来佐证课本当中的一些结论。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
总之,学习需要方法,但又学无定法。如果同学们通过对上述方法的了解,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形成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把思想政治学好,那也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
三、如何适应《思想政治》课的开卷考试根据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一些地方于2001年开始实行了初中思想政治考试改革,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并以开放性试题为主。这一考试方式的改革,必然引起同学们学习方式的变化。如何掌握课本知识,更快地适应开卷考试,就成为大多数同学困惑的问题,为此,谈几点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充分认i只开卷考试的意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当听到思想政治幵卷考试的消息后,有些同学就认为:现在政治开卷考试了,再也不用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题目了,考试遇到问题,翻翻资料,抄抄书就可以了。从而平日的政治学习不愿动脑,听课的认真程度大大下降。我认为,这是非常危险,极不可取的。
开卷考试,是将题目公开,学生在限带的资料中自己看书,组织答案,独立完成试卷内容的一种方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形式“形散而神不散”,题目主要在书外,答案在书外又在书内,克服了以往闭卷考试“课上讲条条,课下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完全忘掉”的呆板模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觉悟,给学生以答题的主动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课文内容不熟,甚至头脑空空,是很难在限定的时间内组全答案做好试卷并考出好成绩的。
(二)构建牢固的知i只体系,全面迎接开卷考试。
一年多来,大小十几次的政治开卷考试的实践证明,对课本知识理解不深,了解不透,掌握不全,是很难答对问题的。很多学生反映,闭卷考试时间用不了,开卷考试时间不够用。
开卷考试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甚至要理解或运用的。因为开卷考试“开”的是课本或一定资料,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逻辑结构的组织上还是“闭”的。虽然试卷中的一些题目不是拘泥于课本,而是根据题意相关内容解答,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光找资料就浪费很多时间,也就不可能答好试卷。
当然,仅仅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的,如果不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学们头脑中的知识点还是零碎的,如同满盘珠子无线串起来一样散乱。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从每一目开始,到框、到节、到课,再到整本教材,由小到大,逐步构建成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知识框架,帮助同学们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样的知识是系统的、条理的、清晰的,便于归类,易于理解和掌握,可以为开卷考试创造良好的条件。
开卷考试除了考查课本知识,还检验同学们对国内外当年发生的重大时事问题的了解情况,及其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考查的方式就是以这些信息材料为载体,联系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因此,这就要求同学们对许多问题要有所了解,及时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当然,搜集的材料一定要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既要克服那种只依赖教材的“纯知识化”,又要反对脱离基础知识的“纯时政化,’。如我们了解了“世界贸易组织”及“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知识,就能正确理解和分析我国加人世贸组织的必要性;参观了“XX功”残害生命罪行的有关展览,就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XX功”的危害性,提髙对我国政府取缔“XX功”的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从而不仅能运用所学知识揭批“XX功”,而且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XX功”彻底划清界限。只要我们注意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理论,面对灵活的开卷试题就会应付自如。
(三)明确评卷原则,掌握答题技巧,取得理想成绩。
闭卷考试评阅试卷是靠标准答案,即只有符合标准答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才可以得分,不符合标准答案的答案,即使意思正确,也很难得分。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同学们学习的灵活性、创新性,因而要想考高分,就必须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开卷考试后,由于答案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存,决定了试卷评阅具有灵活性,贯彻“采意”给分为主,“采点”给分为辅的原则。即做到以下四个方面:1.评分标准要在扣题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不定死标准;2.凡符合题意的答案即使评分标准中没有也可得分;3.不完全符合题意的答案可根据其答题情况酌情给分;4.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答案者可适当加分。
了解了这一评卷原则,也就告诉了我们做题的技巧,即把问题要紧密联系课本的有关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角度、多层次地阐明要点,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很好,课文中没有合适的句子可用时,要根据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这一问题的答题格式,综合归纳答案,千万不要慌,更不能不答题空着试卷,这样是肯定不得分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在我们学习的范围内,经过充分准备,周密思考,认真答出的这份试卷,就是我们理想的试卷,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同学们,只要大家一如既往地喜爱思想政治课,做到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考场上沉着答卷,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自然之谜:苍茫天穹、日落日升、月缺月圆;雨过天晴,彩虹绽开多彩而又美丽的笑脸;一年四季,季节不停地交替变化„„你想揭穿这些谜底吗?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号:为什么人造卫星能绕地球转?为什么原子能能发电?电脑、电视又是怎么回事?„„你想解开这一个个的问号吗?那你就要先学好物理。
物理是一门特别有趣、有用的学科,它和语文、数学等其它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学习要求和方法也就有所不同。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一、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任何知识,首先你要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科,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有一只小虫在飞,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个故事你信吗?另有报载,英国的两位物理学家布拉格顿和钦特里,为了进行实验,便进到面包房里的烤箱内,将烤箱的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烤箱内干燥空气的温度升高到160度才停止,他俩竟然在里面停留了几个小时,然后又安然无恙地走出来了,这可能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具备物理知识,因为物理知识就是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解释自然的,你们看,物理学竟然是这么神奇有趣!
二、学会观察
物理学是一门和实验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物理学中规律性的知识都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重视观察和实验,对学好物理知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验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增强观察物理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巴甫洛夫说过:“应该学会观察,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如何观察物理实验呢?
观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于眼睛直接观察,二是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观察可分为三步进行:一看、二找、三定。
一看,就是首先要学会看现象。看又可以通过三个途经进行:一是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我们看太阳光穿过窗户射进教室里,若照着漂浮的灰尘,会发现光通过的路线是直的。二是看实验,看实验中呈现的现象。例如:把筷子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会看到筷子从水面以下变得向上弯折,说明光从水中进人空气时,改变了传播方向,这比前面的观察又进了一步。三是看图形,通过图形发现规律。例如:通过看课本上《透镜》一节的插图,可以观察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构造特点和光学特点上的区别。
二找,就是在反复观察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找出物理规律。例如:射进教室的太阳光、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黑夜里手电筒射出的光等,通过的路线都是直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光在空气里是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找规律是观察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定,就是确定条件。由于任何物理规律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因此,总结规律时,一定要考虑它在什么条件下成立。例如: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条件是“同一种均匀介质”。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同学们经常观察的现象,应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思考。弄清仪器的构造有何特点,仪器、仪表的刻度有何特点,各种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大,实验由哪几部分组成,实验出现什么现象等等。
对于分组实验,每次实验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的原理,了解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及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实验的操作步骤及观察内容,实验中认真操作、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必要的数据、实验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手、眼、脑并用。
三、重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中,主要学习力、电、光、热、声的初步知要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等。对这些基础知识,要做到力求理解,不能局限于只记住结论。当学习到某个物理知识时,必须想到跟它有关的具体物理事实,明确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主要的应用。每学习一个概念或规律时,都必须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即为什么要引入它,它是从哪些现象中用什么方法分析、概括出来的?在此过程中具体使用了哪些实验装置?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进行研究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实际应用?它跟一些相关的物理知识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越深刻透彻,知识的掌握才越持久牢固,知识的应用才越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在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物理意义的理解及适用范围和条件。
四、联系实际学物理
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基础理论,发现新的科学规律,为发展生产服务。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初二的同学学习完力的概念后,联系生活中踢球、推墙等实例,你会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更深的理解;而通过推门这一天天做的动作,体会换用不同作用点、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其效果显著不同,又可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三要素的认^1。要善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做有助于提髙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试想,当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时,你该会有多高兴!
五、认真做好练习
做练习的过程,既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理解、掌握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又可以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物理练习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审题。通过审题,弄清题目所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有哪些已知条件,需要解答的是哪些物理量,要特别注意挖掘出那些隐含着的条件。例如:把3千克水从15度加热到沸腾(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此题隐含着末温为100度。
第二,认真分析。认真分析各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解题关键的核心问题,确定解题方案,寻找必须用到的规律、公式,利用这些规律、公式来建立已知条件和所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出答案,求得结果。例如:一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从6V增大到10V,通过R的电流增大了2A,那么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在lh内增加了多少焦耳?本题的核心是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是一个变化量,而不是一个具体值,切不可把电流的变化视作电流来用。需要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公式配合求解。
第三,统一单位。如果所解答的问题需要用数字进行计算,则计算前一定要先统一好单位,用规定的单位代人进行计算,防止差错,切忌乱套公式、机械模仿。例如:某同学骑车速度为5m/s,他用lh能通过多远的路程?解:S=vt=5m/sxlh=5m。你们看,是不是出现了笑话?
第四,符合规范。物理练习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各类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解题规律和方法,以及不同的解题规范和格式规范。例如:填空题要求答案完整、准确、不能似是而非;问答题要求抓住要点,即本题主要涉及的物理规律,否则璁嗦很多还不得分;而计算题要求过程完整,从单位换算、分析、公式,到带数过程、计算、结果、答案等,一步都不能少,否则也会丢分。对这些都应该进行认真总结,做到胸有成竹,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要学好物理知识,必须要做一定量的练习,但做练习切记要与课堂上老师讲课内容联系起来,只有与教材要求联系起来,并且注意不断总结经验规律和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议历史细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历史课堂;历史细节;兴趣;情境;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113-2
历史细节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一些较重要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较系统生动的描述,增强历史事物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加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史实背后的史学理论、文化精髓,陶冶情操,培养其正义感、爱国心、使命感。历史人物的细节就是通过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典型事迹或品貌特征的刻画,揭示其心理、性格特点。历史情境的细节是指教师“再现”和“复原”具体历史场合的情形、景象。历史情境的细节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景、图像“再现”情景、实物演示情景、想象进入情景、表演体验情景、生活情景联系历史情景等等来体现。对于文化史的教学不仅仅是对文化作品的羅列,更是通过对典型文化作品的描述,使学生从作品本身领略隐藏在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要改变历史课索然无味、可有可无的现状,我们要通过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上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历史,使学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真正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内在需求。如何在课堂上抓住细节、运用细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通过细节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个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喜欢上历史课。学生如果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在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展现生动详实的细节,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人入胜。
例如在学习八下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时,我在一开始上课就给学生展示了教材上的一幅照片,就是乔冠华在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开怀大笑的照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之后介绍了照片的一些情况: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因为照片中乔冠华的表情是很夸张的,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所以学生就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时我适时设问: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会马上从课文中获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件事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图片是无声的,但图片所带来的情感的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在现场。这会使他们产生与乔冠华有相同的感受:为我们的国家高兴、自豪。新课导入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后,学生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好感,有求知欲。用细节来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抓住了这个精彩瞬间,以情感打动学生,带他们走进了历史,为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能向他们展示历史的丰富精彩奠定基础。
二、通过细节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感悟真实
在历史课堂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教师的设问,学生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这主要是学生与历史有距离感,学生没有感悟到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过于抽象、客观、理性的史实陈述显然不能达成以中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而用生动具象的细节让学生“入境”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形成一种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心态,让历史课更具亲和力。我们可以在平常教学中,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利用历史细节来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培养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大变革的时代》这一课的都江堰的内容时,如何能使学生理解其巧妙的设计,感悟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典范的地位。学生阅读书上资料卡片中司马迁关于李冰开凿都江堰的的史料记载。教师设问:李冰是如何开凿的呢?然后向学生展示成都平原的地图,设问从地势地形看古人为何选址在都江堰市?都江堰选址这个细节对学生来说既有感兴趣又有一定的思考性,因此学生就会进入情境,调动思维积极探究。情境的第二步是通过一个动画视频向学生介绍都江堰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使用功能。并设问:修建宝瓶口要开凿峭壁上的岩石,而却要精确可用什么办法?注意要从古人的生产力角度去考虑。学生各抒己见,罗列各种方法,课堂思维活跃,讨论热烈.最后学生得出了古人采用的最科学的方法:用火烧热岩石,冷水浇灌。教师作总结。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修筑水利工程的艰辛,对我们的祖先充满敬佩之情,对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识。把握历史细节,让细节成为开放的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探究中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感受历史之魅力。
三、通过细节感悟历史魅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解读
诚如我前面所说的,历史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是高度凝炼、概括的叙述性的语言。对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叙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形同嚼腊。历史仿佛变得无味而难以理解。而细节从信息的性质上讲,有一种活的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教师要抓住细节的这一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例如在讲授文艺复兴时,如何理解人文主义从质朴到高雅的变化呢?我采用了文艺复新时期文学作品对人文主义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方法。首先出示了薄伽丘《十日谈》的两个故事:《绮思梦达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通过解读《十日谈》学生理解这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其次出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通过解读学生领悟到《哈姆雷特》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同样是表现人文主义,《哈》则已经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人文主义从质朴到高雅,这说明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nlc202309011458
文艺复兴这块内容最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理解,教材只有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和一些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解读文艺作品?让学生在文艺作品的比较、文学朗诵、辩论等方式中感受文艺作品那时时跳跃的时代脉博。显而易见,细节的作用举足轻重。
四、通过细节点燃思想火把,升华学生情感
历史是一门有科学的史实,又有人文的情感,充满智慧与感情的学科。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呢?历史教师要做的就是选用恰到好处的细节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历史情感在课堂流淌。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我认为教学目标更应该让学生从华盛顿身上感受那种常人做不到的伟大精神。在讲述华盛顿对美国制宪中的作用时,我形象而直观地运用了《大国崛起》中的视频资料讲述可引用以下细节: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来自各州的代表们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个人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和辩论。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设问:在制宪会议上,华盛顿为什么基本不说话?这一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思想。通过师生的探讨,学生得出结论:人品高尚非常自律的华盛顿知道作为主席,过多的表态会影响代表们畅所欲言。他不希望由于自己的权威而影响到任何一方表达观点……在这个细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故事描述引发学生思考、情感的体验,让学生能达成以下感悟: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他的民主法制的精神。華盛顿之所以成为伟人,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有坚强的意志,懂得自律,能够免于最高权力的诱惑。伟人的优秀品质能够渗入学生心里,可能就会让其终生受益。细节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睿智,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智慧用心设计教学,没有用心设计的教学是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教学。我们每个历史教师都应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把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原,这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历史课。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历史细节的运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09).
[2]于友西,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惠军.刍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机制[J].历史教学问题.2005(04).
[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讨论 篇7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杜威提出, 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重视对知识的探究。通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往往能够从不同事例中归纳和总结出知识, 并且能够解决新的问题。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行为,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指导。
二、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 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出问题情境, 从而培养学生创设情境的意识, 发展学生的问题思维。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探究的材料, 对其进行改造, 使其成为范例。例如, 在对“美国内战”一课进行讲解之前, 教师应首先进行问题创设: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对作者斯托夫人说过:一部书造成一场战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脑海中会跟随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索, 自己进行发掘、分析及评价, 主动进行学习, 教学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2.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等, 对这些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使用方法应该熟练地掌握, 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过程, 也就成为关键所在。例如:某教师在对美越战争问题的教学中, 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影像资料, 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一份问卷。与学生相同,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自己的观点摆出来, 而学生主要根据调查的结果, 教师则主要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讲解。因为这些影像资料都比较客观, 不带有偏见, 此时教师也不需要进行讲解, 防止影响学生的判断思维。
在该教学设计中, 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中,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相关的评价进行收集, 将结果以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通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 促进了学习效果的实现。
3.在学习中师生共享探究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中, 教学活动比较多, 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学习的乐趣被激发出来, 学习的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为了持续开展探究性学习, 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探究的乐趣。例如, 在对秦汉文化一节进行授课时, 教师发现学生虽然对地动仪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张衡的这一发明感到很难理解。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空前高涨, 而教师在看到这种场面时, 内心的喜悦也是溢于言表的。
三、结语
浅谈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篇8
一、教会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态度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国家规定: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 在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上, 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 提高读史能力
阅读的指导主要放在课前对教材的预习和练习中的史料上。预习之前, 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 在预习中对疑难处和重、难点处做上记号, 以便在听课中加以注意。这样,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质疑, 既可提高阅读能力, 又可逐步培养、发展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教师作画龙点睛的讲解, 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和深化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读史能力。在指导学生做材料练习题时, 也必须教会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 每则材料与什么事件有关, 这几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这道题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 确定了主题之后, 回答问题时就不会相差得太远了。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抓住重点学习
例如, 在开始讲中国近代史时, 首先指导学生看目录, 教师要讲好概述, 即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分期、基本内容等。另外, 在授课中, 要不断揭示众多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用一条线贯穿起来, 帮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总体认识, 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 还要让学生掌握住每一章节教材中的重点。例如中国近代史, 既然是一部屈辱史, 那么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几次战争以及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就成为重点;同时近代史又是一部探索史, 那么与探索有关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也是学习的重点。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之后, 不管是学习中国史还是世界史, 也不管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 都能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把握知识。
四、教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 列表归纳法。
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 就可以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时间、侵略国家、简单经过,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 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 既简单明了, 又能突出重点, 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比较法。
这是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便于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 学生可以把中外历史上相关或者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比较。比如学生可以将《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加以比较, 找出中国主权的丧失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而明白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 调查访问法。
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 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时, 由于课本资源有限, 而且学生对这个时期出现的现象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访问老一辈人, 将他们在这段时期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加以整理, 形成史料。从实例中了解这一段历史, 从而锻炼学生整理口述资料的能力, 也实践了探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
1. 口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七年级学生。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可以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 (西周、东周) 秦两汉 (西汉、东汉) 成, 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 南北 (南北朝) , 隋唐五代宋 (辽、金) 元明清。
2. 数字归纳记忆法。
例如可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归纳为“五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 三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二次农民运动, 一条主线。
3. 记忆关键字词法。
特别是在记忆历史事件的内容或意义时可用这种方法, 这样便于学生在答题时采用书面语言, 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在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时, 可抓住关键词“确立了”“挽救了”“转折点”。
六、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图片、地图等学习历史知识
古人云“左图右史”, 新教材也为此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比如学习唐、北宋两朝历史时, 引导学生观察《唐长安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 大致了解两座城市的特点后, 可以引导学生对两城的平面图作一比较, 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宋朝城市比唐朝城市商业发达。通过如此的反复观察与对比, 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总之, 学无定法, 只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他们一定会爱上历史学科的, 也一定会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历史学习中的细节指导论文】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05-17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05-27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09-15
历史学习中的创新思维06-17
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09-14
历史细节06-02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05-26
历史因细节而精彩11-24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论文09-19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论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