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细节

2024-06-02

历史细节(精选12篇)

历史细节 篇1

初中生年龄小, 学习能力较低, 社会阅历较少, 普遍地多形象思维能力、少抽象思维能力, 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 认知历史知识尚存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多一些真实、具体的历史细节, 少一点抽象的历史概念、定义和结论。“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科。”实践证明, 历史教学的魅力在于历史的细节, 特别是娓娓道来的有故事情节的历史细节, 更可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宽容历史、善待历史、尊重历史、对话历史。

一、历史细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课文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和表述方式, 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直接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点—线”结合方式的关键是“点”。“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 代表了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类历史现象的基本特征。同时, “点”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的学习内容。而历史的细节有很多, 不可能在课文中一一载明。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主题, 简明生动地补充教学细节。例如,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课, 对农村改革的背景情况, 教材仅“1978年, 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句带过。人民生活究竟困难到何种严重程度, 学生肯定浑然不知。笔者补充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1977年11月上旬, 主政安徽的万里到金寨县调查。在燕子河山区, 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 在阴暗的房间里, 见锅灶旁边草堆里, 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 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着他, 一动不动。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 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 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 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 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 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地缓缓地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 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 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 姑娘只是用羞涩好奇的眼光打量他, 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她们也没有裤子穿, 天太冷, 他们冻得耐不住, 就蹲在锅边暖和些。”补充的这一历史细节, 生动地道出了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窘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二、历史细节能“活化”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历史认识

生动的细节描述和分析, 能使学生走进历史情境, 使历史具有立体感,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真正地活起来。教师通过历史细节巧设疑问,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 通过活动引导,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中, 笔者展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四大困难, 即“打不着、打不准、打不死、兵力少”。“打不着”是因为清军枪炮的射程有限: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 射程约100米, 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枪身长1.42米, 射程300米, 射速为每分钟3~4发。“打不准”是因为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 是固定的, 一些炮架的调整夹角也不能左右活转, 更没有瞄准器具。“打不死”是因为枪长2.01米, 铅弹丸重1钱, 装填火药3钱, 杀伤力比较小;而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弹丸重53克, 杀伤力比较大。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 都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 当战场上的硝烟散尽之后, 不得不惊愕地面对悲惨的事实:清军在战争的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 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兵力少”是虽然在本土作战, 但清军兵力分散, 临时拼凑。鸦片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役有12次, 绝大多数战役中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 但因为清军调兵的速度太慢, 邻省30~40天, 隔两省约50天, 隔三省约70天, 隔四省约90天, 而当时英军从英国本土调集军队所花时间不过30多天。因此, 每次战役总是英军占了兵力上的优势。笔者“活化”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清军在战场上的全面落后, 进而层层深入推进:“军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就这样, 通过历史细节, 分析历史现象,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识。

三、历史细节能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一般来说是某个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环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突破教学难点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学难点处理不当, 不但会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历史的情绪。那么, 初中历史教学难点怎样有效突破呢?利用历史细节来突破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对抽象难懂的概念。笔者先引用《十日谈》“第四天序”的一个历史细节: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 以杜绝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 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 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之后, 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画像, 发现蒙娜丽莎是“一位市民妇女”, 她“处于画面中心位置”, 她的“表情在微笑”, 她“温柔典雅”, 她的笑是“甜蜜的”, 等等。然后层层引导:从题材上看, 蒙娜丽莎是现实中的人, 不是神, 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因为在以往中世纪的画中, 都是以神为中心, 人是神的奴仆, 甚至根本不出现, 如《牧羊者基督》, 人被异化为基督脚下的一群温驯的绵羊。蒙娜丽莎是个妇女, 是第一个人间的女性形象。按照教会的观点, 女性是邪恶的, 所以中世纪绘画中的女性要么扭曲恐怖得好像女巫一样, 要么神秘、刻板、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教会说人们的幸福在天堂, 反对人追求现实的幸福。而蒙娜丽莎却如此甜美和典雅, 特别是她的微笑, 恰恰表现了对现实幸福的憧憬, 人活着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 这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么一来,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封建等级, 提倡人类平等;揭露教会虚伪, 批判教会神权统治等这些内容, 学生不仅了解了它, 还大致能明确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为什么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同时为下一子目“新航路的开辟”做了铺垫。

四、历史细节能培养学科素养

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 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当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历史教学的价值, “为素养而教”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清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本着“少而精”的素养原则, 寻找“最有价值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细节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职责。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时, 笔者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放在理解“民心是一个执政党的生存之本”上。国共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 实则是政治较量、经济较量, 归根到底是民心的较量。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民心。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更是赢得了民心。为佐证中共深得民心, 笔者提供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条件最艰苦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野兵力少, 粮食不足, 大军常常是“数着粮食打仗”。一野在陕北和晋北交界处攻打佳县时, 彭德怀对毛泽东说没有粮食。毛泽东问彭德怀打佳县需要几天, 彭德怀说要三天。毛泽东算了一下, 打三天仗, 大概需要十二万斤粮食。于是, 毛泽东找来佳县县长, 对他说:“大军要打三天仗, 请县长筹三天的粮食。”佳县县长说:“可以。第一天让老百姓把坚壁清野的存粮拿出来, 够大军吃一天;第二天把全县的青苗都割了, 够大军第二天;第三天把全县的驴都杀了, 够大军第三天。”佳县战役打响后, 佳县的老百姓支前队伍扛着和拉着从各家各户凑来的粮食、驴和羊, 解放军官兵打到哪里, 他们就一步不离地跟到哪里。而在佳县的后方, 佳县的百姓吃的是树叶和树皮, 这些都吃光了, 实在没有东西吃了, 就吃观音土。攻下佳县后, 据《佳县县志》记载:“佳县三年没有驴叫声。”为此, 毛泽东十分感动, 他给佳县县委书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面前。这一历史细节, 完美地诠释了“得民心者昌, 失民心者亡”这一硬道理。

当然, 在关注课文内容的历史细节时, 要注意精心选择细节, 即要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和生动性的重点内容。此外, 要注意叙述或呈现方式。细节一般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出现, 以其具体性和情景性展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内容, 容易吸引学生和打动学生, 对学生理解历史和体验历史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诚如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所言:“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 可以使已经逝去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细节往往又是典型的、有特色的, 可以以小见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 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 通过细节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叶教授的这番话, 十分中肯地说出了历史细节的作用。事实证明, 历史细节的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能“活化”历史情景、提升学生历史认识, 能突破教学难点, 能培养学科素养, 等等。

历史细节 篇2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说大礼不辞小让,在当今这个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须知细节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件事的成败。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细节同样重要,教师只有心思细腻,扎扎实实的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更坚信自我,健康成长。

一、鼓励学生带着情趣上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从而获得最成功的情感体验。

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课前提示”,它不仅具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合理运用“课前提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课,我都把课前提示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边讲边问。如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带领学生朗读课前提示中毛泽东同志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了兴趣,启动了思维。

另外还可以改变单一的传教式的教学方法,组织一些多样的课堂形式,点燃学生的兴趣之花,如组织毛泽东诗词朗诵会,通过查阅、选取毛泽东长征时期写的诗词,通过诵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感受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学习了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博大的胸怀。又如收集雷锋的事迹,讲述雷锋故事,观看雷锋同志的影视资料,并撰写小论文阐发当代青年如何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等等。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和参与,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历史教学过程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享受欢乐的乐园。

二、创设生活化的历史氛围

大部分历史课堂通常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将“过去的史实”硬塞给学生。大堆的历史年代、概念、原因、影响等知识在学生的脑袋里集合,而后学生却浑然不知历史为何物,为何要学历史,学了历史又有何用。随之,学生们日益感到课堂的了无生趣,学到的历史知识都是脱离了实际生活的“老古董”。针对这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新课程强调:“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而作为课堂主角的教师就必须在备课内容上下细功,让历史课堂吹进生活的春风。

例如在设计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禁烟运动”一课时,我先提前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吸毒和国家严禁毒品的一些案例和图片,让学生对毒品有个简单直观的了解,课上播放一些精选的毒害小录像,让同学们集中讨论毒品的危害。学生们通过前期对毒品知识的收集和对录像的观看、讨论,加深了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然后我顺势引导:鸦片战争的“禁烟运动”和当前中国的“禁毒大战”,尽管在历史背景、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古今相同,禁烟、禁毒的根本目标一致:保护国民身心健康,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使学生体会到“种毒必究、吸毒必戒、贩毒必惩”的必要性。

又如搜集自家不同时期的照片,观察自家吃、穿、用、住生活条件的变化,谈我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亲手制作五星红旗,感受革命烈士的满腔爱国热忱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收集五四爱国学生的标语、条幅图片,讲述五四青年的爱国壮举,观看五四影片,广泛讨论21世纪的五四精神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通过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学生把历史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三、远离失败感的历史误区

人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而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而无法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有的学生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总跟在能力较强的学生后面人云亦云,有甚者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逃避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习题或活动,当他们受挫时往往得不到必要的鼓励和指点,受到的确是老师的批评、奚落、谴责的白眼甚至是训斥,长此以往学生们尝到失败的苦果越积越多,必然会挫伤和扭曲他们的心灵,更为糟糕的是,学生在内心容易产生一种自弃行为,感觉自己是笨孩子,不是学习的材料,于是便自暴自弃,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和热情。

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如此看来要想让学生远离失败的误区,就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进行探究,进行心理体验与情感需求的学习环境。而成功地创设问题情景能造成学生认知失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知识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布置课前预习

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的《满江红》吗?

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是有意识地让学生承担一部分独立思考的责任,启发他们去分析解决问题,并为在课堂上独立阐发自己的观点做好思想准备。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音乐的背景下,渲染着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出了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此时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最佳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谈出自己对英雄人物的喜好,对卖国者的憎恶,语句不限,只要言之有理,老师都要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另外教师继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提出的问题再进行深入的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通过整堂课对细节的精心设计和处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又使学生们体会到了挑战自我和战胜疑难的成功喜悦。

历史需要细节 篇3

读齐如山的作品像喝茶,要细细品的,读这样的书要有闲心,闲时,更要有闲情。

齐如山生于1877年,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最后的岁月。他自幼接受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可以说是饱读经书。然而书香门第里长大的齐如山却没有走上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必经之途——科举,而是在17岁时,入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习外语。同文馆是中国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全称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同文馆初设英文馆,1863~1897年先后增设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布(德)文、天文、格致(当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东(日)文等馆。主要招收年幼八旗子弟,学成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这是与当时中国传统的教育完全不同的学校,齐如山在同文化馆中不仅掌握了外语,也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00齐如山离开同文馆,出国游历。他在游历中对欧美各国的戏剧活动和剧场组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在向国人介绍欧美戏剧状况同时,投入戏曲工作,为梅兰芳修改剧本词句、排练身段,一起从事戏曲艺术的改进工作。1916年后,与人合作,陆续为梅兰芳编写剧本40余种,至今为国人所熟悉的京剧名作如《天女散花》、《霸王别姬》、《洛神》、《凤还巢》、《双官诰》等,都是他的创作。他共为梅兰芳改编戏曲六十余种,其中新戏20余种,昆曲40余种。1929年梅兰芳赴美演出,齐如山是总策划也是总导演。这一切我们可以从他的《梅兰芳游美记》中看到详尽的记述。我想在齐如山的系列作品中,这本集子可能是目前国人了解最多的,因为有关梅兰芳的影视戏剧都会将他的赴美之行作为重头戏,而这本《梅兰芳游美记》,是第一手资料。齐如山对京剧理论研究也颇多贡献,他在四十年里,访问京剧伶优四千余人,著述九十余种。

晚年生活在台湾的齐如山写了大量追思往事、怀念故乡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回忆了自己曾经的读书和创业生活,描述了故乡北京的风物市井。这些文字通俗、平易、亲切,却又不乏幽默,如同一位长辈向后人叙述往事。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体味到浓浓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却没有一丝的颓废和消沉。齐如山的作品是可以作为史书来读的,在他文章中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生活与生命轨迹,而且可以看到历史的原貌与细节。中国文人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的人多,乐于记录时代与社会实实在在的影像的人少。还有些人过于自恋,将自己的得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论写什么脱不了个人的故事。齐如山的优势恰恰与这些人不同,他的作品多以知识和史料见长,即使是回顾个人经历变故的文章中,社会环境和生活掌故也占了大量篇幅,而对世态炎凉所带给个人的感慨反而不多。他在《自传》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友人要我写自传,我说我的生平并没有什么稀奇,写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但是他非要我写不可……我想既已写了,要连我这些年的环境,及该时代社会中的情形,也都附带着写出来,大家或者看着有些趣味。因为那些年的情形,现在已经有许多人,不大明了了。写出来大家看看,也许反觉新鲜。”或许就是凭着这样的写作态度,齐如山朴素地记下了一个远去年代的点点滴滴,为后来者留下了难得的社会人文资料。这样的文字与其说是一个老人对往事的追怀,不如说是—位有着使命感的老人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记下了一部风俗文化史料更为确切。

高中历史教学细节拓展举例 篇4

一、细节导入, 吸引眼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历史教学也是如此。倘若每一堂课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 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应当如何导入呢?利用细节资料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特别是时事性的细节。如人民版《“蒸汽”的力量》可用以下设计导入新课:展示上海世博会的一系列照片, 播放视频, 学生马上被吸引了。然后教师发问:“同学们都知道上海世博会, 那么有谁知道第一届世博会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召开?”很多学生马上翻书, 回答是1851年在英国召开。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会在英国召开呢?”从而展开新课。

二、疑难尽散, 落实细节

历史事件几乎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时代里, 按照教材平铺直叙, 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 所以, 教师必须进行拓展。如教学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时, 学生不好理解理学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于是我便引用材料:

1.“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清·戴震

2. 三寸金莲 (图片) 。

3.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北宋张载的诗句:“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4. 汶川大地震一系列救灾图片, 图下注: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根据材料, 再联系课文知识, 学生很容易掌握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三、语言小细节, 激发大兴趣

高中学习是比较枯燥的,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讲得幽默生动, 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离不开细节拓展。记得听过的一节历史公开课, 虽时隔久远, 讲课者的模样早已忘却, 但是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在耳边萦绕。那位老师上的课题是《工农武装割据》, 他讲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内容时改编了《两只老虎》里的歌词, 并大声唱出来:“打倒土豪, 打倒土豪;分田地, 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废除封建债务;真好啊, 真好啊。”如此细节处理, 谁不振奋?连我都为之振奋, 更不用说学生了。所以适当改变语言调节课堂气氛的细节处理效果好, 还可以使你成为幽默风趣的教师。学生喜欢你, 自然也喜欢你上的课。

四、人生教育, 细节相辅

历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也要让学生知道做人要积极, 要有志向, 奋发向上。“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放弃这样的教育机会。如讲述人民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书中出现秦朝丞相李斯的内容, 我给学生讲李斯年少时立志的故事:“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 曾在郡里当小吏, 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 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 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 看到粮仓中的老鼠, 吃的是屯积的粟米, 住在大屋子之下, 更不用担心会受到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 就如同老鼠一样, 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从此以后, 李斯确立了高远的志向, 最终他成为了秦朝的丞相。”这样, 教师虽占用了一些课堂时间, 但多多少少唤起了学生的斗志, 使他们知道:作为青年应该奋发向上,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五、细节一小步, 德育一大步

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很多关于民族精神的知识, 这也是高中教学所承担的任务之一。如抗日战争的内容新课程编排过于简单, 学生很难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抗日志士的英勇精神, 于是在讲台儿庄战役时我提到:当时守卫台儿庄的是孙连仲部。孙连仲部的池峰城师奋勇抵抗, 虽台儿庄城塞被日军占去四分之三, 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仍死力支撑。孙连仲给李宗仁通话说:“报告长官, 第二集团军已伤亡十分之七, 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 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但李宗仁说:“援军明日中午可到, 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孙连仲听完便说:“好罢, 长官, 我绝对服从命令, 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最后, 池峰城又来电向孙连仲请求准予撤退。孙连仲命令他:“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 我就来填进去。谁也不准后退。” (资料来源:《蒋介石传》, 杨树标著) 在讲述过程中, 全班学生精神高度集中, 最后讲到台儿庄战役结果, 很多学生一直捏紧的拳头松开了, 齐声叫好,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 在民族危难之际, 什么叫“以死抗争”, 什么叫“爱国”。学生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历史细节 篇5

正如高怀举老师所言:作为历史情节的高度浓缩,典型的历史细节有时最能反映历史的本质。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注重细节对于学生认识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略举三例说明细节在历史课堂上的妙用。

1、复原历史

在讲雕版印刷术时,展示动脑筋题:甲: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已: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他们谁说得对?然后让学生做“私戳”和“硬币”(事先要求学生带来)模拟古代“印章”和“石头书”拓片的演示以及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鼓励后总结:雕版印刷术是结合了古代印章的反刻技术和石头书的拓片技术而发明的,由此可以看出,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具体的实践,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思考、创新。他启示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动,做科技创新的有心人,去总结、探索、创造、革新,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这样做学生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进行了新时期的创新教育。

2、神入历史

在讲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称帝时,我结合课本插图突出了一个拿破仑称帝场景中的细节:1804年12月4日,拿破公职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当时教皇举起皇冠要给他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把它戴在头上,然后又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假如你是拿破仑,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种神入当事人心理的做法使学生有太多的心理体验。有的认为拿破仑太激动,太心急,迫不及待的想当皇帝;有的认为他想表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封建的决心;也有的认为拿破仑觉得摆在面前的皇冠是靠自己东拼西搏通过奋斗得来的,自己动手去戴,才与日俱增能证明他的不同凡响等等。总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对于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拿破仑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思辨历史

真实的历史细节 篇6

宋朝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最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这个数字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摘自《青年博览》)

细节导入,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篇7

一、以生活细节导入, 让课堂因感动而美丽

新课程理念认为,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 已不是唯一的资源。把生活细节搬进历史课堂, 以生活的理念进行历史教学, 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还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给学生以生活的意义, 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有一次教学适逢教师节, 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导入课堂。课前, 当学生代表赠给笔者一份节日礼物后, 笔者说自己也将预先准备的一份礼物回赠他们。学生一听个个露出了惊奇神情, 似乎都在猜想笔者会给他们什么样的礼物。笔者送给他们的是精心编辑的一段视频———《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播放视频时, 学生的神情非常专注。视频播完后, 笔者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就是两句话———珍惜生活, 珍惜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接着笔者向学生发出邀请:“同学们, 珍惜生活, 珍惜周围的人和事, 就从我们今天这节历史课开始, 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由于课前的情景渲染深深感动了学生的心, 这一节历史课的效果出奇的好。虽然视频播放占用了5分钟, 但它保证了后面30分钟课堂的高效优质。“磨刀不误砍柴功”, 看似“浪费”时间, 实则很有价值, 非常值得。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让历史课堂充满现实的魅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 用历史这面镜子去认识社会, 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进而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素材很广, 细节也很多, 要成功地引入, 关键是要找准它与历史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有些生活细节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历史痕迹, 在创设有效教育情景时容易找到结合点。例如, 可以将十月武昌起义和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相联系, 可以将2008年奥运会徽与中国古代字体的演变相联系, 可以将现代人的发型与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相联系。但有些生活细节与历史本身没多少联系, 很难找到二者的连接点, 需要我们为其牵一条线, 搭一座桥, 创造条件达成教学目标。

当然, 利用生活细节导入创设有效情景时, 要把握好度, 注意处理好课堂导入收与放的关系, 以免把历史课上成了生活课。

二、以历史细节导入, 让课堂因生成而高效

“细节是历史最丰富的表情”, 因为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和繁杂的细节构成的, 如果抽去这些细节, 历史就只剩下孤立的框架、乏味的概念和生硬的说教, 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课前, 教师有效地利用历史细节, 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 能有效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在细节呈现的基础上, 教师再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使历史学习的过程成为欣赏、感悟和提升的过程, 并最终体现历史教学的终极意义。

在“维新变法”一课导入时, 笔者曾这样尝试:先用多媒体显示一首诗:“老夫入座倚阑观, 化身冠带正登场。喁喁万首咸倾动, 共指鲰生叹息看。电灯楼阁闹梨园, 笳鼓喧天万众繁。谁识当年场上客, 今宵在座痛无言。” (转引自张鸣《梦醒与嬗变》) 然后结合投影, 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历史细节:“1922年的某一天, 有一位老者在杭州忽见剧场上演《光绪皇帝痛史》, 急购票观看。在舞台上看到演员扮演从前的自己, 老者唏嘘良久, 赋诗两首, 屏幕中即是其中的一首。”“细节”叙述后, 笔者再结合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这首诗和与诗有关的故事, 我们都能深切感觉到这位老者当时之‘痛’。那么, 诗中这位老者是谁?当历史大幕落下, 他为何而‘痛’呢?今天这节课, 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去触摸老者‘痛无言’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此导入,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后, 笔者和一些学生作了交流, 才明白了这节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于对历史细节的成功运用, 有效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让学生产生了急迫了解这段历史, 以便获得问题背后真象的强烈的学习、探索意愿, 如“他”是谁?“他”经历的人生究竟是可敬还是可悲?等等。

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让笔者感到遗憾的现象:当今中学历史教学往往提炼过多、议论过多, 使大量丰富的细节湮没在被作为教学重点的时间、地点、知识体系中, 结果让历史课离学生越来越远。事实上, 历史是有生命的, 干瘪、乏味不应该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抓住历史细节, 就是抓住历史课教学的一条生命线。要抓住历史细节, 必须微观地切入和描述, 小中有大, 以小见大, 让历史的魅力在细节中展现, 进而也让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细节中内化, 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诚与关爱、生动与智慧。

例如, 在评价李鸿章时, 我们可以先提供这样一个“细节”:梁启超对李鸿章抱有深深的同情态度, 说“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然后告诉学生:这句话出自其政敌之口, 对此大家作何感想?今天就让我们结合“敬”“惜”“悲”情怀, 再次审读李鸿章其人。一番话如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 激起了思维的层层涟漪, 许多学生出现了惊异、渴求的表情, 明显对李鸿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一例子表明, 历史课教学只要把细节用在关键处, 必然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三、虚拟历史细节, 让课堂因生动而精彩

有人反对虚拟历史情景, 理由是历史学科是以追求历史真实为己任的, 离开了真实, 历史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对此, 笔者不太认同, 理由很简单:虚拟历史情景, 不等于胡编乱造历史, 虚拟历史情景是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的、对历史真实的再造和加工的细化过程, 目的在于化轮廓为具象, 变枯燥为生动, 以求在“非事实中觅出事实”, 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例如, 东莞市历史教研员夏辉辉老师在教学“雅典的民主政治”时, 为了让学生能生动、形象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雅典农民帕帕迪;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在教学“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时, 虚构了一个历史人物———二毛;东莞市东坑中学张宏杰老师在教学“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共和国历史上特殊年代事件的深刻感悟, 虚构了一个普通人物———阿牛。通过创设二毛、阿牛之类的虚拟形象营造虚拟的历史情景, 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 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从而生动、高效地达成了历史教学目标。

所以, 虚拟历史细节, 创设虚拟的历史情景及人物, 实际上就是通过一种假设的情景促使学生进行历史体验与探究, 是一种类似于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假设研究的方法。这种历史教学形式生动, 立足教材, 面向生活,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 让学生对史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逐步形成学生自己有关历史的见解和思考。正如夏辉辉老师所说,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编制虚拟故事辅助历史教学、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故事的教学价值, 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一个新尝试、新探索, 这不但有助于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 运用时需要谨慎, 认清虚拟情景本身不是教学内容, 凭借情景展现的探究材料与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跳出虚拟画面思考更为本质的东西, 在具体的事实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前进轨迹, 才是虚拟情景及人物的目的。

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细节教学,教学策略分析

历史细节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够为历史知识的探究找到更多的切入角度,也能直观的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因此,在实际的历史课程教学中,适时的补充一些历史细节知识可以更加丰富整个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应试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严峻,因此,有限的历史教学课堂都变成了知识点提炼与总结的强化教学课堂,历史细节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忽略,而正是这种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历史基础却非常薄弱的现象。因此,在现阶段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对历史教学进行探究,为历史细节教学提供必要的策略。

1.以大事年表为依托,逐步补充入历史细节知识

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整个课程的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教学实践的紧迫,即使在教材中有一些小的备注,教师也只能对教材中提炼的重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以最高的效率让学生记忆整个历史考核的知识点。因此,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突然补充一些历史细节知识,则会表现的非常的突兀,并且课程的衔接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如果在一个章节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后面的大事年表,并以历史细节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这种方式下,一方面,历史细节的教学与课程的衔接更加的紧密,另一方面,历史细节教学的作用也能直接体现在对于学生成绩提升的方面。

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以大事年表为依托,在谈及新中国发展与统一的问题中,补充入邓小平与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谈话的故事,进而以故事中邓小平的发言来引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让学以1982年发生的谈话故事来记住一国两制首次提出的时间。这种历史细节的补充,既能使得学生对于每个大事件都能够更好的记忆,更能让每个历史细节结合实际的事件发挥出其推进知识点记忆的功能,进而,即使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细节教学也能通过有效的方式逐步的展开。

2.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多渠道开展历史细节教学

由于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以及高级中学自我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多数高中都配备了多媒体的教学工具。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补充渠道变得更加的便利化。因此,在推进历史细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丰富整个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将整个历史细节教学工作逐步的带动起来。

历史教学纪录片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创新,虽然在整个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显得非常的紧迫,因此高中教师往往会充分的利用时间督促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背诵,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多渠道方式进行历史知识传授的优点。借助历史纪录片,学生不仅能够结合自己的教材,对教材中提到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并以视觉和听觉的帮助强化整个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还能够在历史纪录片的介绍中,明确各个事件发生时的细节故事,尤其是在历史画面重新回顾或者是事件当事人或研究员对某一事件进行解读时,学生能够了解的历史细节最充分,而对于整个事件的理解以及对于部分历史人物的认知也能够做到更加的全面。

3.有效的课外阅读,补充课内历史细节教学的内容

由于高中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即使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历史细节课程的教学,教师也不能很好的将整个历史细节教学工作完善的开展起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高效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以课外阅读结合课内知识的形式,来有选择的选取课外书籍,进而对课堂历史细节教学的内容做有效的补充,强化整个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

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某一知识点适时的为学生推荐部分优秀的书籍,让学生能够在假期的阅读中既获得课外知识的补充,又能联系课内知识,提高自己的成绩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历史课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一章节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课程内容的本身为载体,在讲到孙中山呼吁革命、倡论共和等历史细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十三年落花梦》,让学生在作者宫崎寅藏对自己革命故事进行回忆中,逐步的丰富相关的历史细节知识,也从侧面加强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进而通过这种阅读的方式,学生的历史细节教学内容又能得到合理的补充。

结束语

历史细节 篇9

一、注重教师修养:以细节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有一些与课堂不和谐的举动:大声呵斥窃窃私语的学生、不经意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故意刁难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冷嘲热讽以及下课“拖堂”等。虽是一些小细节, 但却影响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其实, 教学中教师的修养体现远远不止这些, 它有时候甚至小到课堂上老师在教室中的站姿、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说话的口气等, 这些细节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课堂质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修养加以关注, 于细微处感染学生, 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一种关切、尊重、平等、期待和信任的信息。比如, 课堂提问时,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直言, 精心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温暖的眼神和热情的鼓励, 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在愉悦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得以展现。

二、优化教学资源:以细节打动学生

历史本身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正如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所说:“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的、进步的东西。”如何让活生生的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 这对历史老师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历史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以精彩的细节打动人心呢?应该从关注一些历史细节入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展教材, 用细节丰富历史情境。司马迁写的《史记》, 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叙述历史也应如此。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一些局限性, 历史就“变味”了: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 形象干瘪, 历史情节也如“剔光了肉的排骨”, 啃不出什么味来, 根本没有什么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可言。要将平铺直叙的历史讲生动,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拓展教材, 挖掘历史的真实情景, 对组成历史的人物、情节、场景等作一些合理的细节补充, 由此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感悟历史的真谛。比如讲辜鸿铭时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 婚在东洋, 官在北洋, 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 是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五四期间却梳着小辫子走进了北京大学的课堂, 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 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 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让学生由此融入历史, 感悟历史。

(2) 联系现实, 用细节增强历史时代感。一提起历史有人就想起“老古董”, 认为历史与现实很远。对于热情奔放的学生来说, 让他们感觉亲切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 要让历史课吸引学生, 我们就要构建起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让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此外, 历史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就必须面向社会。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要营造贴近生活的历史课堂, 需要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加以挖掘, 将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引入课堂, 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讲改革开放, 可让学生走访亲朋, 收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 让学生真正认同人们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讲关于西藏的历史, 可将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的有关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将现实社会生活的细节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充满现实的魅力,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 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 画龙点睛, 用细节精心点缀课堂。细节很受学生欢迎, 但再好的东西也应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否则会“过犹不及”。要让细节发挥最佳效果则要注意细节的使用:首先, 要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史学以真实为前提, 每一位历史教学者都应当“尽量真实地把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让历史生动的细节应当来自于可靠的、有考证的或者是权威的学术资料。不能对学生投其所好地随意想象、编造、拼凑细节, 那样的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平时应广泛阅读, 做个收集史料的有心人, 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其次, 将关键的细节用在关键之处。与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等有关的历史细节总有不少, 但是, 一堂课40分钟是有限的, 有限的时间里要把众多的细节都用上不可能, 因此细节的筛选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应当围绕教学目的选择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最典型的细节。

历史细节 篇10

由此我想到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曾说过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要想取得一节比较成功的历史课,固然需要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但细节的把握必不可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下面就我在讲课时所涉及到的一些案例来谈一下我对细节所起作用的理解。

案例一:

每个单元或者每节课的题目,这个细节往往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高度概括。把握好这个细节,对于我们理解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起到导向标的作用。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这节课的标题,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国力曾经比较繁盛,但是存在时间比较短暂,只有38年的时间,所以用了“一时”这个词。那既然这么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却只存在了这么短的时间呢?这样,既引起了学生探寻的好奇心,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本节课的主要特征。

案例二:

在日常教学中肯定要补充许多历史材料,补充的这些细节性很强的材料精挑细选,使其达到我们预期的作用。比如,在《中外的交往和冲突》一课中,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我给学生出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从这四幅邮票的细节可以看出,郑和的远航曾经到达过亚非等很多国家,而且氛围非常友好,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材料二:郑和使团多年出使,尽管搜求珍禽异兽无数,“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訾”,破费钱财以数十万计。

———《明史·郑和传》

从这则材料的细节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很明显,郑和的远航给明朝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国家财政非常困难。这样就能更清晰地理解明成祖派郑和远航,固然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但是却不计成本,给国家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以致梁启超先生痛呼: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案例三:

在讲到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首革命歌曲。这首北伐时期的《国民革命歌》的曲调最初来自法国,但今天所有人更熟悉的是相同曲调的《两只老虎》这首儿歌。这样学生通过这首歌,首先提升了学习兴趣,其次很受启发,能更好地理解北伐的目的就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而性质也是显而易见:反帝反封建。

案例四:

讲述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一课时,教材对于三国各自经济的发展状况只是提供了简单的几句话的描述。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复述课文的话,一是比较枯燥,再者体现不出论从史出的史学态度,不易于学生理解。为此我给学生提供了胡小伟所著的《陈酿三国》一书中的几段材料。

材料一:曹操最早实行军屯、民屯,表现出极大决心……他们广泛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用具,使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四川的丝织业当时为全国之冠,号为“蜀锦”,诸葛亮认识到“决敌之资,唯有锦耳”,是与魏、吴以至通过滇、缅到达海外贸易的拳头商品,所以也大力发展相关的手工业。

材料三:东南沿海有地利,东吴的商业贸易在三国里最为活跃,东吴的生意还做到外国,一直远到欧洲的大秦……正是东吴的远航船队,首次打通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很清楚地认识到三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

当然,为了能更好、更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广泛地积累史料,最好是能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材料,这样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能有更高的兴趣投身课堂。其次,一定要对史料进行严格的考证,历史素材浩如烟海,我们所见到的不一定就符合历史事实,所以需要教师对其所选的细节进行认真的考证。课堂运用的细节应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最后,细节的运用一定要有明确思想的主导,要围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精选史料。尽管细节史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适当补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这并不意味着细节的使用越多越好,我们要懂得“舍与得”的关系。选取最具代表性、最生动的细节服务于教学,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而又不失本真。

李辉:寻找历史的细节 篇11

“当代西方有一种新兴的服务性行业,专门陪孤独老人闲聊。李辉是个高级陪聊者。他专门寻找那些文化界幸存的寂寞老人闲聊,让他们吐苦水,发牢骚,通过回忆的魔术把自己装扮成无辜者和受害者,甚至美化成受难者或圣徒。”

一位上海批评家几年前曾这样措辞严厉地批评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著名传记作家李辉。李辉却不愿意去公开回应,因为“这样会分散精力”,他甚至谢绝了门户网站开博客的邀请,“心态要静,否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就做不了事儿”。

几乎是同时,李辉开始了他自认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写作。2001年7月,李辉去美国寻访《走进中国——美国记者在中国革命中的冒险与磨难》的作者Peter Rand教授。

Peter Rand的父亲是1930年代美联社驻华记者,这些外国记者曾经亲历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李辉在Peter Rand家看到了他父亲遗留下来的很多珍贵资料,还去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文献。借出1927年和1943年的《时代》周刊后,李辉发现《时代》从1923年创刊开始每期都会选择一个配合主题的封面人物。他借阅的那两年的刊物中,正好蒋介石和宋美龄都入选过封面人物。

“从1923年到20世纪末,将近80年的时间里,到底有哪些中国人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回国后数月,同事送的画册《历史的面孔——<时代>杂志的封面(1923-1994)》,让李辉的职业好奇进一步被刺激,他发现陆续成为封面人物的中国人有: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吴国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江青、邓小平等,“在他们中间,出现次数最多的几位依次是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周恩来,其余均为一次”,“还有几位封面人物虽是外国人,但与中国事件有关,故也可归于此列,如抗战期间的美国将军史迪威、日本天皇;国共内战初期负责停战调解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60年代初中印战争时期的印度总理尼赫鲁、70年代访问中国的尼克松……”

于是,李辉开始以这些人物为线索,以编年体的方式梳理中国现代史,并加入自己的实地寻访和现实思考。这些文字自2005年开始在《收获》上以“封面中国”的专栏形式呈现。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的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上,李辉以此获得“2006年度散文家”奖项。近日,这些专栏文字又结集成《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以下简称《封面中国》)一书。

上海是命运的转折点

笔者:《封面中国》是上海《收获》杂志的专栏文字结集,你上大学也是在复旦。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回望,上海在你的人生轨迹中是不是特别重要?

李辉:是,我主要的文章,长的大多发在《收获》上,短的主要发在《新民晚报》上,《文汇读书周报》也发了一些。上海是改变我命运的转折点。我曾经写过一篇《复旦这杯酒》。昨天我们同学聚会,还说如果不是恢复高考,可能我们在工厂的继续在工厂,不可能有后来的这些成就。我对恢复高考心存感激。

30年代文化重心南移,所以上海保存了很多文化人的资料。我和陈思和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跟着贾植芳先生研究巴金,去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查二三十年代的资料。最早接触《良友画报》做的笔记一直留到现在。收集资料和编大事记,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训练。所有的理解和叙述都要来源于第一手资料,这是贾先生对我们的教导。这次的《封面中国》对历史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全面的,但是我根据我掌握的历史资料做出的判断。

笔者:应该说复旦是最早培养你的地方,才有你后来的厚积薄发。

李辉:这也不叫厚积薄发,但如果不是80年代有所准备,肯定今天写不了这本书。这些都是母校和上海带给我的。我每年都要去上海,首先要去看望贾先生,既有学业上的感激,更多是情感上的联系,贾先生对我就像对儿女一样。复旦有那么多良师益友。

我这些年的一点成绩和个人努力当然也有关系,但大学培养的那些兴趣是永恒的。1980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发在《湖北日报》上,应该是最早评论复出的老诗人曾卓的文字,他是“胡风分子”。1979年,我和陈思和开始做巴金研究,最早的研究文章发在1980年的《文学评论》上,我们应该是最早谈论巴金无政府主义倾向的,依据的材料就是二三十年代他发表的那些文章,不是当时研究者引用较多的巴金1958年的文集。对巴金的研究后来又延续到萧乾、冰心、沈从文。巴金这条线和对胡风集团的研究构成了我后来研究的两大支柱。

做一个历史学家

笔者:你怎么会在《收获》开“封面中国”专栏的呢?具体写作过程又是怎样的?

李辉:2001年,我为中央电视台的8集纪录片《在历史现场——外国记者眼里的中国风云》担任总策划和总撰稿,为了收集资料去了一趟美国。回来之后就和《收获》主编李小林谈起过美国的见闻,她很感兴趣,就鼓励我写专栏。

都说中国人健忘,过去对历史往往是单一的解释,我想至少要有故事串起来的历史,这些故事又不是虚构的。原来想准备充分点再写,但答应写专栏就给了自己一点压力,写完我刚好是50岁。如果要写到1997年邓小平逝世,得有三四卷,越往后写越困难越有趣。

一期要写两万多字,写一篇至少要翻译一万多字的英文,当时的地名和人名还是很难翻的,我又不是英语科班毕业的,不像董乐山先生一天最多可以翻译一万字。我第一遍先翻译到本子上,再录入电脑,还要看很多英文书,写作过程挺辛苦,一直想找好的表达方式。

上大学前我对文化有兴趣,但读书少,最后悔童子功差,看的名著少,毕竟父母不是做这一行的,又生在农村。到大学才开始正儿八经学英文。写《萧乾传》,我翻译了福斯特,杨宪益先生、董乐山先生他们都是英文高手,经常指点我。写《封面中国》时翻译《时代》的一些文章,我有时也发封Email给董鼎山先生,问这个译法对不对,他毕竟在美国生活。

我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历史学家,写出带有个人特色的历史书。民间修史其实是中国传统,我希望这部书是文学的,更是历史的。

笔者:《封面中国》的历史味道较之你以前的作品更浓了,对历史材料的整合能力和理解力也更加突出了,那你基本的历史学的训练是如何完成的?

李辉:过去我写人物传记,也是历史方面的训练。自己买书最多的还是历史传记,尤其是“二战”方面的,情报战方面的也不少。史料从来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考据的论文做得好,就是很好的博士论文。

我在大学已经完成了历史学方面的训练,我写《萧乾传》、写刘尊棋写黄苗子,都是先编大事记。写《沈从文与丁玲》,先是校勘,先查沈从文当年在《国闻周报》上的文章,后来又采访了当事人施蛰存先生等。

我在写文章时尽量多引用一些资料。这几年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了几万块钱的二三十年代的书和资料,包括北伐时期的传单,中原大战时丑化阎锡山的漫画……这些资料图书馆不一定查得到。投入上我是下了功夫的。

比如,我搜集了商务印书馆“小学生文库”中“地理类”第一集《东三省》1934年2月的第一版和1937年6月的第五版。两个不同的版本对比,发现一本本来只有100多页的地理小册子,被删除的有反日内容的章节居然有将近50页,这是汪精卫准备和日本谈判做出的修改。这也涉及历史资料的整合能力。恐怕对历史的判断比历史学的训练还重要。

笔者:读你的作品,往往会觉得你笔下的历史不那么枯燥,这是你刻意的写作风格吗?

李辉:现在的历史不好看,应该多一种个人写法。杨念群教授最近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我的观念和他的“感觉主义”有一定吻合。故事应该建立在细节上,写史的人应该注重细节。

中国人写史很大的悲哀是人云亦云,没有第一手资料,100年后怎么叙述还很难说。档案、书信和日记是很重要的三种资料,前些年我编自述多,但回忆有时也是不可靠的,现在我编书信比较多。最近我在编陈寅恪先生的学生刘节的一部书信集。我在加大编选资料的量,为将来写史的人做一点准备。为什么大学都让学生做宏篇大论呢,为什么非要“论中国的……”?

独到的发现

笔者:我觉得2001年你翻译的《走进中国》一书是你写作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本《封面中国》是在这个线索上的继续深化和拓展吗?

李辉:我也最看重这一部书。研究巴金是起步,80年代我最重要的作品是《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然后是《沧桑看云》。我过去20年的书都是在为这本做准备,和文化界的交往,帮助我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现在正在做的书是《黄苗子谈民国》。

笔者:在《封面中国》这本书里,你还有不少独到的发现。

李辉:这个书就是要引起读者对民国史的兴趣、对外国人视角的重视。我们通常把宋子文简单地概括进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但宋子文和蒋介石是有矛盾的,他留学美国,曾经想取代蒋介石。

中美关系也没有那么简单。越是专业人士(优势是严谨),也越容易受束缚,缺乏独立思考的勇气。历史和文学一样,都是多样的。

“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为什么要释放蒋介石?这些章节我还是比较得意的。越往后面越好看,越有历史学家的味道,有站得比较高的味道,有跳出了时代局限的味道。

笔者:《封面中国》的截止时间选在了1946年,为什么?1946年以后的部分会接着写下去么?

李辉:1946年是一个重大拐点,现代史与当代史在这一年开始更替;国民党时代在这一年走向尾声;共产党时代在这一年拉开序幕。这一年,负责调解国共停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失败而归,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破裂,这标志着美国自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来直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时代也宣告结束。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则将从另外的层面和角度深深影响中国后来的行程,留下诸多可供思考和描述的话题。

《时代》1949年3月就用毛泽东做了封面人物,但它的创始人卢斯又是反共的。当时美国存在两派意见,一是否承认中国,二毛泽东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铁托。这些要是接着写可能非常有意思。1950年的《时代》封面用过台湾省长吴国桢,正好是韩战爆发时,还谈到台湾地区是否“独立”的问题。周恩来上了1952年的《时代》封面,是因为他频繁处理外交。

历史细节 篇12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学会整体把握

1、整体把握三个模块,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课三个模块安排也是一个由易到难不断深化认识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个新的体系改变了以往忽视经济史, 特别重视政治史教学的不合理结构, 建立起协调互补的结构, 在必修一和必修二教学的基础上顺理成章的得到必修三的思想文化史的内容, 有利于学生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领域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时, 要联系必修一第四单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探讨“184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列强侵略中国的阶段性特点及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线索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阶段特征并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 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 通过这一阶段经济史和政治史的学习去引导学生思考对思想文化史的影响, 为学生学习必修三做好铺垫, 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整体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 三维目标就其内涵而言, 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而是要协调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能很自然地渗透三维目标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 尤其是高三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迎接挑战, 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求我们老师能紧扣考试说明要求的三维目标, 提高效率,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的角度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的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提高, 有进步。具体在三维目标上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价值观上能形成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

综合以上, 高中历史教学要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三个模块融合为一个整体;而且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维目标, 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除了这些, 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感悟, 特别就是在把握整体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细节。

二、把握整体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细节

1、更新观念, 用好新教材

观念的变化是艰难的,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所形成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一时很难改变, 这就要求我们“老教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加强理论学习, 以积极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拿到新教材, 第一感觉是新颖、图文并茂, 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 以专题化方式出现, 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 不好用。甚至一度对新教材有些抱怨,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认真学习后, 我发现其实是自己观念的问题, 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 与同行交流等方式, 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 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 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用好新教材, 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1) 用好“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和“学思之窗”。新增加的“历史纵横”大多生动、形象, 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资料回放”则能有效补充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 有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参见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样就能深刻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性, 深刻理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 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可安排学生自学“学思之窗”和“资料回放”扩展知识面, 补充基础知识,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好图文史料。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 图文并茂, 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 将会是对教材简单重复,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我的意思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做到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概括和解释。因此, 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 大部分可来自课本, 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 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 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 从低到高, 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用好“学习延伸”。“学习延伸”模块的设置, 是对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一大提升, 能充分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 又是能力的提升, 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习惯。这一模块对学生要求较高,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 要灵活安排, 不能“一刀切”, 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从身边的事说起

学习历史是为了为现实服务。“课标”明确地将社会生活史纳入经济史领域, 指出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实现教学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创设生活情境提供了便利, 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更适合培养学生认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时代感。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经济现象, 如通过中国汇源公司被收购、索马里海盗等来分析认识经济全球化, 势必激起学生的学史兴趣, 将为历史教学开辟出一片更大的空间。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只有把整体和细节都很好的处理, 才能使得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立体感又不失趣味, 有趣味又不失完整体系, 有完整体系又能达成具体的三维目标。这样就可以既学得好又考得好。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把握整体形成知识体系, 注意细节丰富知识面。从而使课堂更生动, 更高效。

上一篇:可视化后处理下一篇:药材保障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