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效率(精选12篇)
历史学习效率 篇1
21世纪,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是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 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 引导我们思考和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开展信息教育, 使受教育者学会利用信息, 成为个人生存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理论指出, 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 形成智慧技能, 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其核心是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传授手段的基本素质, 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要求在近几年的高考卷中得到充分体现, 命题的信息量不断增加, 设计更加精美完善, 从题型看, 从文字信息发展到地图信信息、实物资料信息。从题目的内涵看, 命题设计更加注重视角的转换和逻辑的推理。因此, 应注重培养及提高学生信息能力, 可从几个方面实践。
一、课前预习, 重视资料信息的获取, 促进学生正确认知。
学生学习历史, 开始于对历史信息的获取。广泛地搜集、占有材料, 解读、整理、运用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为此, 教学中应适时地提供一些预习提纲及有关补充资料, 指导学生看书, 找出重点, 采用圈、点、评、注等不同方法, 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或符号对预习情况作记录, 消化基础知识、重点内容, 找出理解上的难点,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如在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前, 预先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 (1) 概括指出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日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 自行设计2-3道思考题以供课堂上讨论。 (3) 请用200字左右描述“工业革命”状况。学生通过整理知识结构, 探究解答问题, 基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问题, 并逐步体会到如何利用教材和提供的资料, 达到在没有外来指导的情况下阅读教材、收集有关资料, 使自己的认知活动达到有意识的和自我可控制的, 完成认知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 重视对信息的分析比较,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教学的系统论认为, 历史信息的获取的优劣, 主要取决于信息接收的水平和效率的高低。在教学中经常进行知识间的分析比较, 既可使学生不仅增加信息量, 更可在质上提高信息理解能力, 从而纳入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在分析比较中, 由于学生积极地参与信息获得的过程, 认知的积极性高, 意向性强, 可有效地提高信息接收的质量。新课标要求“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教师尤其要注意结合历史知识的讲授进行技能和思维的训练, 适时向学生传授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传授一些归纳、比较、分析和判断等逻辑推理的常识。
三、课后练习, 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与运用能力。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 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 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在一个班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等。因此, 面对学生差异, 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并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如在教学中根据“面向全体, 分类指导, 分档推进”的教学思路, 采用布置分类作业的方式, 将课外作业分为A、B、C三类, A类为必做题, 要求所有学生完成;B类为提高运用型题, C类为选作题,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完成。并利用自修课等课余时间进行讨论, 着重由学生谈思考方法和进行课题研究等。
四、知识拓展延伸,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课后知识的拓展延伸, 是教学过程中知识巩固和应用必需的重要环节。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可利用电脑或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进行新信息的搜集、归纳、整理、分析和讨论,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将知识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进一步巩固、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能力。
历史新课标要求“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课题→查找资料→得出结论这种课题研究方法使教学过程转变为课题的研究过程, 让学生通过探索或研究, 提高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方法和习惯, 改善认知。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 获取信息和知识, 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发挥信息处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历史学习效率 篇2
一、困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个问题
目前, 初中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教师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学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有所改善, 教学水平显着提升。尽管如此, 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现象困扰着教师, 尤其是关于课堂效率, 归纳如下。
第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的备课方式往往是就现有的历史教材上做标注和对专业词性的进一步解释, 很少准备相关的课外材料。
第二, 初中历史教学单调、乏味, 对历史知识点死记硬背, 从而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只会照本宣科, 缺少丰富的教学活动,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第三, 乡村中学教学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 没有先进的便于教学操作的教学设备。同时, 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陈旧, 使得教学缺乏新颖的形式, 造成教学内容、活动单一。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吸引学生
关注学生, 关爱学生, 加强历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需要重新建设新型的历史课程教学观, 切不可对学生不管不顾。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用微笑亲近学生, 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1].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学生自然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例如, 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发呆, 或思索, 或溜号。面对这样的现象, 教师首先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然后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学生课上紧绷的神经和枯燥的情绪,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 用两三分钟讲述自己学生生涯的学习故事, 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让学生对自己倍感亲切, 还能传授给学生学习经验。总之, 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课堂活动上来, 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有效设问
学生先预习课文, 完成导学案, 教师再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这是这几年教改探索的模式。课怎么讲?为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设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种积极手段。如讲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 可以先让全班学生预习课本, 完成导学案, 再朗读导入框, 接着设问:哪两种文明反映了商周高度发达的文明?学生刚朗读完会马上回答“青铜器与甲骨文”, 从而马上告知本课知识概要即青铜器与甲骨文。再引出第一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要求学生从课本第一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画线:(1) 原始社会后期哪里出现了青铜器?请找出代表。(2)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其中礼器代表什么?请阅读相关史事加以说明。这些设问学生能很明确在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也要求学生跟着问题学习课文, 不会分心, 动手、动脑。有效设问可以使课本知识清晰化、条理化, 掌握课文脉络, 抓住重点、难点, 调动学生思维,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 课堂竞答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好中差之分, 一堂课接受能力也分好中差。而一个历史教师要教授4~5个班, 谁是好生、谁是差生、谁是中等生不可能了如指掌。要提高课堂效率, 就要提高差生的听课效率。那怎么办?课堂竞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课堂竞答方式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同时还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出合理调整,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2].具体的操作是:先申明竞答规则, 按座位分组, 难题优秀生若答出得2分, 普通问题中上程度学生答出得1分, 差生答出简单问题得2分, 谁都不许说出答案, 否则本组扣分, 小组可推荐答题者也可自告奋勇。四个小组下课前排名。学生马上有了积极性, 优秀生会积极回答问题, 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中等生能答的也会举手。剩下的就是差生, 他们平时羞于表现, 不爱表现, 生怕出错闹笑话, 其他的学生则会把很多简单的问题让给差生回答, 以争得更高的分数。为此, 教师要多设置简单的题目, 好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差生每回答一个问题, 教师要及时予肯定或鼓励。这样差生就不会睡觉搞小动作或低头偷玩手机, 课堂效率会显着提高。
(四) 小组分工合作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即“满堂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实践证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课例, 不是一种方法都能适用于任何课堂。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以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秦统一中国”为例, 秦始皇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课重点, 如下。
1、政治:
2、经济:
3、文化:措施:_____作用_____
4、军事:措施:北击_____修筑____作用____
为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把学生分四组, 每一组负责找一个方面的措施及作用, 把空格内容填完整, 这样学生就能回归课本, 并且有的放矢, 尤其对作用的回答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采用积分制分工合作, 比赛哪一组回答的又准又快, 学生自己举手比教师指定回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五) 应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初中历史课本内容范围广泛, 涉及很多历史事件, 对于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陌生,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学习兴趣下降。对此, 教师善于利用新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如微课、慕课、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 并把这些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 讲“秦统一中国”时,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影视等资料, 整理成秦军与其他王军作战的视频图像, 比较真实地再现战争场面。然后, 教师以旁白形式入画, 结合视频内容讲述“秦王扫六合”的经过, 并这一过程录制成5~8分钟的微课。课上时, 教师实时播放微课视频, 学生一边看微课一边听教师的讲述, 声画同步, 使学生产生听课的兴趣。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 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 寓教于乐, 不断转换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够得到不断深化。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提高课堂效率是历史教师向45分钟要效率的必然选择。以上是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希望对其他初中历史教师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1.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
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有的题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第三步:回答设问内容
1.注意答好第一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分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他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材料分析题每问分值不同,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而分值大的则是要深入分析,回答问题应展开论述,详加说明。
4.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紧扣题意,论从史出,答出重点。对于材料分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中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材料分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
历史学习效率 篇3
【关键词】前期准备 高中历史 学习效率
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是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是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做好前期准备可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前期准备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本文将根据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的研究,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一、史料的选择与新课的导入
高中历史的教材里所包含的史料大多是典型的事例案例,方便教学的进行。这些史料假如可以得到正确的利用,将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幸事。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史料固然是好的,但是为了更加方便同学们记忆和理解,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引入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史料来进行前期的准备,将这些有趣的史料作为一个引入新课时的切入点。相信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史料来做教学的前期铺垫,可以为新课时的引入带来许多帮助。选择史料时,要尽量选择一些有趣、有意义的史料。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进度也比较紧,有趣的史料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放松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神经。
我们在学习儒家思想的时候,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史料来引入新课: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之后怎么样,孔子回答他:“活着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孔子:“我们该如何对待鬼神呢?”孔子回答道:“对待人还没有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由这个有趣的史料故事来引入儒家思想,可以让同学们知道孔子就是一个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大儒学家。利用有趣的史料来引入新课时,可以使同学们更加快速的进入状态,并且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之一。做好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可以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二、师生的互动与课堂的氛围
前期教学的准备中,创设一种适合同学们进行历史学习的课堂氛围,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可以理解。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的重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得到缓和,可以让同学们放下对老师的敬畏与疏远,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和成绩来研发出因人而异的学习方案和计划。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就是一个授课的人,而学生只负责听课。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对师生关系进行一个改善,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老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和进步。师生之间的互动的目的除了缓和师生关系外,还在于为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做好基础准备。
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老师放下老师的架子,去自然的亲近学生就可以。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老师提前准备好让同学们观赏的电影,如《虎门销烟》,和同学们一同观赏。在电影观赏完毕之后,老师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电影情节。一起讨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虎门销烟事件之后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我国历史有什么样的走向等等。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可以使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更加方便高中历史教育的开展。
三、理念的更新与效率的提高
这里的理念更新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有教学理念的更新、复习模式的更新、新课代入方式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等等。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进度,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更新理念,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打下基础。理念的更新,最直白的一种就是替换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讲老师的地位捧得很高,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感。更新后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第一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除了理念的更新外,教育模式的更新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很的帮助。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趣味小活动来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高中历史知识小竞赛就是一种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的趣味活动,老师进行提问,同学们抢答,最后计算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的小组将得到老师准备的小礼物。问题的设置很关键,要尽量多设置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其中“匈奴”是指什么?“瘦金体”由谁创建?世界的第一条地铁在1836年建于哪个城市?创造出“望闻文切”等诊断手法的名医是谁?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知识竞赛的题目。
以上三点就是本人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的建议,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 夏楚楚.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基于一个案例的思考[J]. 历史教学问题,2006(1).
[2] 郭子其. 试谈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的策略[J]. 历史教学问题,2007(4).
梳理历史线索提高学习效率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知识整合,知识网络教学
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都有其根由, 每一个时代变迁都有其背景, 所以历史是一个逻辑联系非常强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清历史事件脉络, 一些梳理以及脉络图必不可少。而梳理脉络的方法很多, 笔者接下来主要讲述横向梳理以及纵向梳理历史线索这两个方法。
一、掌握线索, 纵向梳理知识点
历史中散落的基本线索如同知识网络中的“经线”, 连接这无穷无尽的环环相扣的历史事实。把这些基本线索掌握在手, 既有利于学生明确历史的纵向发展, 也能揭示历史是如何发展又是如何变化, 实现纲举目张、统揽全局的作用。
历史事件多如繁星, 细如牛毛, 学生自然不好梳理掌握。所以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教导学生掌握线索, 纵向梳理知识点:一, 以某个单元为中心进行梳理:根据单元或者课文的主题、标题或者核心内容来勾勒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脉络;二, 以若干单元为中心进行梳理:将分布于不同单元、不同模块的有因果联系的历史知识按其先后顺序重新进行整合, 形成一系列跨度大, 覆盖面广的纵向历史知识点线索。小范围的知识点梳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细节, 建立微观观察事物的能力;大范围的知识点梳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整体, 建立宏观把握全局的能力。两者结合, 粗细并济, 学生自然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历史格局, 提高对历史知识点的熟悉感。
例如, 当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单元内的历史事件, 发展进程和特征列一个阶段表, 纵向梳理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思想解放经历过哪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有什么核心思想作主导;然后思考在每个阶段里, 出现过哪些政治派别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再思考这些对中国的近代化又做出过什么贡献等等。学生如果利用这一系列线索去梳理, 实现对这一单元历史知识点的纵向归纳, 就必能增进对中国思想解放历程的把握, 那无论高考题考什么细节, 也不会难得倒学生了。又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 如何进行跨单元整合知识点:以“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及其地位的变化”为主题就可以跨单元编制线索图: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产生, 学派之一, 没有重大影响→西汉: (董仲舒) “罢黜百家”,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宋明:理学, 官方哲学→明清:被冲击, 但仍是主导→维新变法:儒家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的武器→辛亥革命:禁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被批判, 封建思想的主导统治地位收到动摇。
这样一个线索表, 干脆利落, 一目了然, 这样授课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养成串联历史知识点的好习惯。
二、掌握全局, 横向梳理知识点
相对比传统通史课本, 人教版课本内容跨度更大、跳跃性更强, 有时候甚至关乎同一段历史事件的内容都散落在几本必修内, 所以不少考生会觉得历史的知识点乱杂无章, 不好把握全局。故教师在平时授课复习, 特别是高考复习时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编排, 理应打破书本模块间的界限,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归纳综合, 向同学们讲清历史事件的横向关系, 形成横向网络结构图。这对学生历史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而如何对跳跃性强和跨度大的历史课本进行横向处理呢?笔者建议从两方面入手:1.以阶段特征为基本轴, 将某个国家中某个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或者政治的相关知识进行一次横向归纳, 继而揭示它们当中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课时, 可以联系必修一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进行横向梳理, 让学生明白到:希腊民主政治趋向繁荣, 公民地位也有所提高, 促使部分学者转换研究主题:从自然界到“人”本身, 转为强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伦理规范和社会组织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家的政治是会影响到国家的思想文化。2.将同时期但不同国家的相关历史时间进行整合, 从而来昭示它们之间隐藏的相互影响或内在联系。例如复习《新中国外交中有关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一单元内容时, 可以与美国二战过后采取的冷战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的背景知识相联系, 帮助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后, 美国紧接着对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 对中国则采取外交孤立、政治敌视政策, 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 只能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滞胀, 与越南战争不休, 在美苏争霸中外交处于守势, 所以与中国的关系又恢复正常化。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在茫茫的史海找到环环相扣的历史线索, 帮助学生以更高的高度去理解历史。
三、小结
知识点的构建方式灵活多样, 除了上述两点, 还有运用史学的范式来揭示知识网络间的隐性关联, 又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来引出知识链条的类比联系, 还可以以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或者民生百态为核心, 加以挖掘教材的相关知识构筑新的知识网络等等。总而言之,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勤于动脑, 就必定可以联系分散的知识点, 编织出中外关联、古今相通、融会贯通的一系列知识网络体系,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以及应试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家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2011 (3) :15
初中历史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篇5
张金平2016.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也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这次改革将实现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教学优化的策略,即打造新课堂,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科教学,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先从教师如何去做这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1.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2.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3.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对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4.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老师不是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而要毫无私心杂念的投入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铸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5.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 老师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老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我们老师要学会反思,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须首先做一名充满美好人格魅力的人。
二、教师角色应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根本性的挑战,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就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这是提高课堂效率成败的关键。
三、教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时代越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越高素质。我们千万不能象毛泽东同志笔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讲到“红军飞渡泸定桥”时书本中没有提到指挥这一战役的是谁,教师就应当通过阅读一些资料,才懂得是福建闽西长汀籍的杨成武上将,课堂中应当指出,而且还可穿插其它介绍。这样一来使学生更加注意,同时也觉得更趣味,使得干巴巴的几个字,拓展开来。
四、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素质外(即人们常说的“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致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形象生动,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学生学得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第6课中《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中讲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要从当时复杂的形势来透析,说明清楚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的企图,如何想夺取统治地位,同时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最后如何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教师要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以提高课堂效率。
五、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学中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愿望,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特别是个人的兴趣常常是影响各门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课前提示”,它不仅具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合理运用“课前提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课,我都注意使用“课前提示”把课前提示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边讲边问,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神圣抗战的开始》时,我把课前有关提示设计成下列问题,“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它标志着什么?在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是否同共产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中国军队是否能粉碎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最后再问:“想知道这些有趣的问题吗?答案就在这一课里。”这样一来,既能指出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寻求正确答案,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六、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图表量的增加。书中配有相当数量的图表,有历史地图、表格、历史、漫画等。图表是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直观教具,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等方面的功能。历史知识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这一特点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面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借助文中的图表去认识历史,引导学生神游历史的殿堂,去感受已往时代脉搏的跳动,是学习历史的便捷途径。在讲到《红色政权的建立》一文中,我充分利用了书中的“图表”这课中的一幅《怎能忍受那许多人的吸吮》的漫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农民受到地主贪官、污吏、劣绅、军阀、土豪、帝国主义者等人的剥削和压迫,被榨取了血汗、变成一个骨瘦如柴的农民。文中的《当时架在农民身上的三把刀》的歌谣:租子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像牛毛”,反映了农民所受的剥削重,生活困苦。以及文中提到当时农民很少土地,而且绝大多数没有土地的情况,这些图表和文字部分,进行形象而又具体的分析讲述,既可加深学生印象,也由此揭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土地革命的原因,”可见不少“图表”既生动又深刻;若能充分运用,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利用中学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特意归纳巧记速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我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2.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例: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3.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例: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4.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例: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5.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例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放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例: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八、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接触人生、接触社会、吸收信息、增长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事、学会创造。除课堂外,在课余时间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促进第一课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举行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即使是一堂课也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传递,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给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课题,因此,如何上好一门课,除了教师方面,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偏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1.“亲其师,而信其道”。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教育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注入情感,与学生能融洽相处,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能使学生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这位教师给予的教育产生接纳感,才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幽默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品质,它能带给人们轻松和笑声;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是教育家最主要的、第一位的助手,它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所谓教学幽默艺术,是指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渗透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为目的的教学艺术形式。对于每位教师而言,加强教学幽默艺术修养,掌握教学幽默艺术的必要技法,无疑是有益于增进自己教学艺术的情趣和魅力、乃至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运用的幽默艺术方式术。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引用或设计幽默诙谐的典故插曲,即可达到内容与笑典相映成趣的效果。如讲到南朝士族的腐朽时,可用建康令王复的孱弱无知、“马”“虎”不分的故事:“真是马虎到家了,敢情‘马虎’这词就源于此”。
3.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一个无精打采,恹恹欲睡的老师,怎么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呢?我一直有个原则,不能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不能影响我的学生。不管有什么烦心事,不管多么疲劳,甚至生病了,只要走进课堂,我就要让我的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热情的,充满活力的老师。只要老师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老师口才再好,如果每节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也会厌烦的。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呢?我进行了历史专题讨论课的尝试。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就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举行一个辩论会。那节活动课上,同学们的表现令我惊叹。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昂,立场鲜明,论述充分,并不乏个性色彩,高潮迭起,情绪热烈。原来,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了他们伸展心灵的空间。除了这样的辩论会,还可以组织历史剧表演,历史歌曲比赛,历史典故故事会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正可谓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5.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在的中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了。记得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制作了一个电脑课件。搜集了很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还配了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以烘托气氛。最令学生震撼的是我剪辑了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片断,血淋淋的场面让学生无比悲愤,很多学生甚至义愤填膺,握紧了他们的小拳头。此时,不用我过多讲述,学生自然明白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达到了本课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
6.精心设计启发性思考题,积极激发学生思维。人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更何况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心理发展阶段,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恰当的给学生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外在的信息刺激,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品质。在《鸦片战争》这一节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思考题: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进行禁烟运动?(英国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其表现„„)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在中英贸易中英国入超,英国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英国为什么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主要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再加上中英出口对方的商品在对方国家的需要不同)。这样就把鸦片战争爆发跟中国的经济特征和中英两国经济发展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鸦片战争是由于中国的禁烟运动引起的吗?”或者“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贸易纠纷所导致的吗?”在给予否定的回答后,我就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揭示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又培养了学生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 时事新闻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求知欲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23-02
0
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只要教师认真地引领,学生就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由此,一节课能否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关键在于课堂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新学期开始,我就对将要实验的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是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比例是56.3%,这其中包括高一新生对一切都特感新鲜,特感兴趣和对学习高度热情的情感因素,往届的后续调查结果是数据会不断下降。这一学期,我从时事新闻中寻找素材精心设计导入,坚持了一个学期以后,我对实验学生再次做了调查,实验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比例是92.7%,愿意在所有科目中选择历史进行终身学习的学生占86.3%,数据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大部分的学生把对历史的兴趣归因为“老师让我们明白历史就在身边”和“历史不难学”。由此可见,在历史课上选取时事新闻作为引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可行而有效的。这其中包括有三方面的因素:
1.从知识衔接的角度分析
高一第一学期,学生要学习人教版的必修一——古今中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要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够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然而,在初中阶段,历史科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不需要参加升中考试而导致了历史课在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老师的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非常薄弱。我校刚上高一的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数出我国古代的朝代顺序,有的学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朝代,更不明白制度的更替与朝代的更换有什么区别;他们无法理解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内涵,更无法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如果教师再进行单纯的知识讲授只会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掌握历史知识,也只能把学生推向应试的学习模式当中,这与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由此,可以尝试从学生的身边寻找素材,利用时事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实性,让通俗而实在的新闻事件作引子带领学生寻求历史的渊源,从而掌握历史的内涵和外延。
如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也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学生在这节课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他日后的历史学习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形成“历史就在身边”的亲近感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我选取2013年中央台播放的成龙回安徽老家认祖归宗的新闻片段。明星成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导入认祖归宗是我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源于三千年前的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一则时事新闻把相距三千年的事件连接起来,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学生豁然开朗之余还真切地认识到身边的很多事情就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而每个人的今天都是明天的历史。在学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不再相信“历史无用论”并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2.从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分析
高一的学生一般是16岁左右,“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喜欢把事物由简单的认识向规律化和理论化转变,同时,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对社会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一切新事物都有兴趣,都想了解、想探索、想趋近、想尝试。”所以,只要老师能找准材料,找准切入点就能在导入的几分钟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他们就会像加足马力的列车一样顺着轨道飞速向前去发现他们不知道的领域。
如在讲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我引用了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山东招远麦当劳杀人案的视频和主犯张立冬与采访记者的对话。血腥的暴力场面,很多学生初步的感觉是惊讶和害怕。接着播放记者采访张立冬的一段对话:“记者:你们信的这个教叫什么名字?张立冬(犯罪嫌疑人):全能神。记者:你信这个教多长时间了?张立冬:七年。记者:你之前认识她吗?张立冬:不认识。记者:5月28号的晚上,为什么要在麦当劳餐厅殴打他人?张立冬:因为她是恶魔,她是邪灵,目的就是打死她。记者:那你们心里不考虑法律吗?张立冬:不考虑。记者:也不害怕法律吗?张立冬:不害怕,我们相信神。”对于这样活生生地发生在身边的毫无悔意的暴力事件,学生们都表现得很激动,也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整个班的气氛被几个学生的发言带动起来了,大家都集中于如何惩治罪犯的问题上。到此,我引入了“法”的概念,同时提出“世界近代的法治社会从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开始?”由此导入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整节课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对课堂强烈的参与意愿,由此往年用一节半的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这次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学生在做相关高考习题的命中率比以前高,说明其对这一课的内容理解得比较全面而到位。
3.从实现历史学科价值的角度分析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主要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对这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历史知识包罗万象而纷繁复杂,单纯依靠课堂的知识传授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学校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价值观比较狭隘和偏激,学习资源比较单一。由此,在讲授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时,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时事新闻作引子,一方面,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现实中寻求历史的渊源,从历史中窥探现实的发展,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实现历史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教育价值。
如《抗日战争》这一课,课标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师除了让学生认识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过程单纯依靠书本内容或者教师的讲述都很难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毕竟教师没有亲历那样的历史过程,无法把理性知识以外的情感价值体现出来,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历史课的教育价值。由此,我选取了中央台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新闻片段作导入。那则新闻播放的是公祭日当天南京城内市民的悲痛表情,同一时刻车船一起鸣笛致哀的情景,当年亲历者泣不成声的回忆以及外国亲历者的沉重描述和惨不忍睹的现场照片,还有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参与祭祀的镜头。这些情景让学生马上感受到了沉重悲痛的气氛,体会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民族情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顺势导入,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很快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反馈,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和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还能形成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而新奇的,历史知识是,时事新闻也是(我对这届高一新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看新闻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6%。),他们都想知道也想探究,所以,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以可以触摸的时事新闻来连接无法触摸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认识当下社会的现实情况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价值。当然,高一的学生各方面还不成熟,如价值观还不明确,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等,我们在引入时事新闻的时候还要注意对学生作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正向价值观的传播。
[ 参 考 文 献 ]
[1]杨翠蓉轴承军《布鲁纳“认知法宪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2004年6月.
[2]《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历史学习效率 篇7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历史
在教学中, 创设情境往往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即是情境教学法。所谓的情境教学法, 即是教师通过有意的设置一些场景, 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以及态度的体验, 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到教材上的知识点。情境的创设, 往往能够起到激发学生们兴趣点的作用。有些学生认为历史距离自己过于遥远, 所以觉得难以去想象当时的事件, 而情境的创设, 则可以帮助学生们去更好的体会历史, 感受历史, 减少了距离的陌生感。而创设情境能否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点, 往往则取决于教师如何去设置场景, 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在创设情境时,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 精心的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感悟历史知识。
例如, 笔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课时的讲授中, 笔者就会向学生们详细的说明在那个年代里大的社会背景。当时, 中国正受着“左倾”错误的影响, 不能实事求是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 为了促进文艺与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将这“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原因, 时代背景, 作为一个情境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通过这样情境的展示, 让学生们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思考问题, 则能够更加的理解到了“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
二、历史的重新演绎, 让学生们感悟历史
有些学生觉得历史课程枯燥乏味, 往往是由于他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历史课程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让历史再次在学生中演绎, 这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让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更加的深刻。如何让历史在学生们中重新演绎呢?这就是让学生们进行历史事件的重新表演, 在演绎过程中, 感悟历史。
历史课程上枯燥沉闷往往是由于学生们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那么, 要活跃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气氛, 教师们就应该积极地想方设法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程上的学习, 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学生的表演, 则是一种活跃课堂上教学气氛的有效方式, 同时, 还能让学生们在对历史事件的演绎过程中, 更好的去体会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意义, 影响等等。在历史教材中, 往往有存在着故事性的历史事件, 这时, 我们可以抓住这个事件的故事性, 来让学生们以自己的体会来表演事件中的人物。
例如, 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时, 笔者就让学生们自由组合, 根据自己对汉朝以及元朝政治制度的理解, 来编写小剧本反映当时的政治制度, 并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形式演绎出来。这样的形式, 往往都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而且由于要自导自演, 学生们则得要更加的理解该知识点的内涵, 这样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
三、善用多媒体, 生动展示历史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多媒体则早已成为了我们教学舞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生动, 形象, 直观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它集聚音频、视频于一体, 在教学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而在历史教学中, 很多的知识点是抽象性的, 仅仅通过教师们的言语描述, 学生们的想象往往是不够的, 因此, 引入多媒体的辅助, 则能够帮助学生们将很多抽象性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知识, 易于学生们的接受。
例如, 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中, 历史距离我们已经算是遥远的了, 现在生活在幸福安宁的社会主义的学生们是很难想象到的, 在当时抗日战争下, 我国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因此, 在此时, 我们则可以寻找到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短片播放给学生们观赏, 通过短片生动形象的形式, 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在那个时代背景中, 百姓们生活的艰辛, 更加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摒弃陈旧低效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不断的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们自主的探索历史知识, 并将被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看做自我的需求, 让学生们兴趣中快乐的高效的学习历史知识。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应该结合历史教材, 为学生们量身制定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优化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风.李晓风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
[2]张向阳.历史教学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11.
历史学习效率 篇8
一、把握教师课堂情感关注的“度”,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害羞、畏首畏尾都与学生内心存在课堂学习焦虑有关,生怕自己听不懂,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而遭到老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这种心理不利于课堂教与学双向的交流。如果教与学双方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那么“有效”的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课堂上,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把握自己课堂情感关注“度”,排除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障碍。
(一)用有真挚的感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谈吐、多样的教学呈现方式,使学生大胆而轻松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是个生态链,情绪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状态对整个课堂教学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要调整好个人的情绪状态。
为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一直十分注重个人的仪表仪态,经常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如:教工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平时练习书画等,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参与大课间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特别是在临课之前,我都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绝不因为准备不足而焦躁不安,并且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寻找一些能令自己的和学生快乐的热身活动,借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自己的快乐与学生共享。
在课堂伊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游戏、调侃、合唱等方式来放松教师与学生的心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千万不可板着脸孔,让学生感到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之际,走进学生群中,俯下身子,亲近学生,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不时地鼓励学生微小的活动成果。
不论怎样,课堂中教师的情感状态、言行举止、教学的手段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调控自己。
(二)不断地向学生传达尊重、信任的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师生的平等,让学生不怕错、敢于求异。
初中学生情感较为脆弱,经不起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情绪干扰。尤其是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包括学习、纪律)时,教师更要以极大的宽容,机智灵活地加以处理,变批评、责骂为表扬、鼓励,给学生极大的尊重。
如: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学生往往将“协调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关系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关系中的关键是人口”两个“关键”混淆起来,我多次反复地讲,但是无济于事。这时,我没有说:“你们怎么这么笨?!”更没有嘲笑,而是用了一个幽默的比喻:“你、爸爸和妈妈谁是你家未来的关键?协调你们家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什么?”幽默的比喻既解决了两者易混淆的问题,又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宽容与表扬永远是尊重学生的最好的办法,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丰富、充实教学的内容。
多媒体是传达轻松信息的最佳途径,轻松的音乐、幽默的小品、社会大众的新闻,一切难以用言语传达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得到巧妙的演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信息传达的通道,而且可以让教学的内容更形象具体。学生感性认知丰富了,投入课堂的自信也会更大。
例如:对于“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中的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不等价的贸易,学生不能理解,于是我便将书本中非洲国家用棉花、咖啡、大豆换卡车的材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不等价贸易,消除了学习障碍,学习进入了快车道。
二、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沉浸于学习的心理
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历史与社会学科被纳入了总分值较低的学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缺少一定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历史与社会教师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的认知就会僵化,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学习缺少主动性,历史与社会课学习就成了学生的负担。因此,“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角色与选择”这一课内容时,我没有按一般的教学过程演进,而是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市场中最希望扮演的角色(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政府人员四种角色),据此分成4个大组,请各组学生针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件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政府人员?
学生由于经历了角色扮演、材料解读,很快就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只有这样,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自主选择的权利才会受到应有的尊重。
根据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使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只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讲解,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课堂教学缺少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自我的探索能力也会被扼杀。
三、激发成功心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
成功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并设法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获得心理激励,从而产生兴奋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学生就会追求下一个成功。由此,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自身中的优势,并激发出他们的优势,然后因势利导,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继续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渴望。
激发成功心理最好的方法是表扬。教师充满真情的表扬、同学满意的赞同都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一个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李召龙
(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贵州六盘水
摘要: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和现实性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视听结合、丰富地理教学内涵、引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具体直观、突出重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动形象培养和提高学生地图识别和理解能力;兼顾全面,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教室多媒体设备和教师一人一台办公电脑的全部配置到位,以及校园网络的完善,我校基本实现了教育技术现代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克服了传统教学枯燥、理解困难的弊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逐渐成为我校教学手段的主流。下面我就中学地理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地理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
多媒体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事物、原理,由静态变为动态,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清晰的画面,色彩鲜明的图像,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中完成地理学习。例如,在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一节的教学中,播放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像资料,创设与众不同的教学情境,学生不由自主地被那惊心动魄的画面所吸引,深切地感受到地震和火山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激发想要了解防御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活动,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在几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下,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全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恰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教学课件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功能进行设教师能够对他投以赞许的目光、表扬的语言,该学生就会产生下一个得到表扬的期待,在这个期待期内他会非常努力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看不见的手”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关注“看不见的手”的途径,我特意让一个班级中学习不理想也不爱开口的学生站起来回答。由于他父亲是搞蚯蚓养殖的,平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了了解蚯蚓的行情经常看报纸、电视及上网查询,因而他很快就回答了出来,这时我就表扬他说他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连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注市场都很注意观察,将来他也会是一个不错的老板。这个学生内心非常高兴,产生了对下一个表扬的期待。通过一次又一次恰当的表扬,每堂课都可以看到他积极参与学习的身影。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通过一堂或持续的几堂历史与社会课,产生认知、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幸福感、满足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
计和开发,以形象生动的现代教学媒体为载体,如通过投影片、录像片、教学电影、电脑多媒体软件等视觉、听觉媒体,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例如,在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防御”一节中,播放动画让学生亲自来选择在不同的场合怎样避震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得到主动参与的触觉感受,使课堂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整体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破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分析了居住与环境的关系后,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知识,联系身边的生活环境,利用多媒体打出铜仁城的城区分布图进行讨论:铜仁城的分布和什么有关?然后再出示沿河的吊脚楼等图片,让学生分析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多媒体的运用,使原本难于理解的抽象的东西获得直观的效果,使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和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气象灾害与防御”一节中讲台风时,播放了台风的模拟动画后,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台风眼的天气状况。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有的说:“这还用说吗?一定是大风大雨。”有的说:“可能是晴朗天气,台风是一个漩涡,中心是空的,没有云层阻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就这样,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都可能影响着学生学习持续力的维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手段,积极关注学生进入课堂后在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方面的变化和状态。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历史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直接影响着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一个学生能够通过一堂或持续的几堂历史与社会课,产生认知、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幸福感、满足感,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因此,调节好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将有利于提高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学习心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建宇.新课程教学设计——地理.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关文信,于小波,苗青.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巧用历史对联,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篇9
一、利用对联, 对学生陶情冶性, 劝学励志, 培养高尚的情操
如在讲蒲松龄《聊斋志异》时, 可引用蒲松龄科举落第后的自勉联:“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卒可吞吴。”引导学生, 不管在什么逆境下, 都不气馁, 只要克服困难, 胸怀大志, 就会大有作为的道理。
二、利用对联, 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时, 可引用当时光绪帝为邓世昌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增强爱国情感。又如在讲“辛亥革命”时, 告诉学生黄兴当时与孙中山齐名, 他的贡献可引用长沙岳麓山黄兴墓前的对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黄兴的了解, 又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培养。
三、利用对联, 培养学生疾恶扬善, 爱憎分明的情感
如, 在讲“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 可引用当时的一副对联:“骑奇马, 张长弓, 琴瑟琵琶八大王, 王王在上, 单戈成战;倭委人, 袭龙衣, 魑魅魍魉四小鬼, 鬼鬼犯边, 合手共拿。”上联为日本人所写, 为八国联军侵华壮威, 下联为中国人所对, 表明了中国人民抗拒侵略的决心,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四、利用对联,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 可引用这两副对联。一副是:“本日果然亡日本;皇天竟不救天皇。”另一副是当时成都流传的中华大地欣喜若狂气氛的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对联别致巧妙。上联三个国家名, 其中“捷克”在这里却是“战胜”之意;下联三个城市名, 其中“重庆”在这里却是“隆重庆祝”之意。人们在当时争相吟诵这精妙绝伦的两副对联,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利用对联, 揭露反动派的反动本质和卖国嘴脸, 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如在讲“袁世凯称帝”时, 可引用对联:“袁世凯万岁;中华民国千古。”这副对联, 粗看是为袁世凯称帝唱赞歌, 细看是揭露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虚伪和破坏共和的反动本质。这副精妙绝伦的对联, 妙就妙在上下联字数不相等。意为“万岁”能对“千古”, “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六、利用对联,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祖国辉煌灿烂文化的认识
如在学习“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时, 讲到“楚辞、汉赋”, 可引用对联:“屈原离骚传万代;相如一赋值千金。”讲到“宋词”时, 可引用对联:“苏轼唱大江东去;柳永吟晓风残月。”这两副对联在加深了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理解的同时, 还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七、利用对联, 反映旧社会人民的疾苦, 向往自由民主的幸福生活
如在讲“抗战胜利后的形势”时, 可引用当时国统区人民的一副对联:“这征税, 那征税, 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 美自由, 只有国人不自由。”再现了当时国统区人民政治上无自由, 经济上饥寒的血泪史。使学生受到教育, 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八、利用对联, 对学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如讲“井冈山会师”时, 可用1928年朱德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伙夫衣着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从而增强了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历史学习效率 篇10
一、历史学科无法吸引学生的原因
历史学科讲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潮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是遥远,缺乏吸引力的,他们欠缺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究精神。
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学生看来,历史教材内容是抽象乏味的,理论性强,他们学习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历史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2. 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像喂孩子吃东西一样,生怕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一讲到底,交代知识要点,没有把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以定论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历史课已无法吸引学生。
3. 历史学科没有地位。
在现行中考要求中,历史学科要求从最初的闭卷到开卷再到现阶段的打等级;高中教学阶段也是作为小科出现的,无论从家长还是从学生本身看,历史课从思想上是不被重视的。
二、将历史教学灵活化,打造高效课堂
所谓灵活化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思考问题,围绕主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灵活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灵活性总结赋予历史教师教学选择权、主动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1. 加强理论学习,打造学者型教师。
新形势下,教师要在钻研教授具体课程的同时,研究宏观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才会更有深度。如果没有教育理论的学习,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将受到限制,事实上,专业发展程度越高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学习的追求越强烈。所以,合格的历史教师要不断用新的历史理论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2.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科特点,历史学科都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是很难的,那么历史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妙趣横生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马关条约》的内容很重要也很难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怎样让学生有效掌握呢?可以把条约内容变成了口诀: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蕃,两人把约签,台澎被割占,赔款两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这样编成口诀,同学很容易记住内容,而记忆又是运用的基础,所以掌握了历史内容,学生就很乐意学历史,师生关系也不会太紧张。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导演。特别是在历史学科的授课中,教师要力求用准确的表情、恰当的动作、变幻的语调,将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启发和熏陶;可以尝试让学生讲课,让他们在扮演教师角色中体会做教师的辛苦和艰难;还可以抽签答题、小组答辩等趣味横生的授课方式。
在历史单元测验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分”激励法,比如哪个学生考试接近及格,让他及格,他们看到自己及格很高兴,会激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还可采用“多给分”激励法,比如对于班级里历史学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手下留情,多给他两分,然后在班级里夸大他的闪光点,树立学习信心。也可以到大榜中找和他同一水平的别班同学,帮助他树立竞争目标。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任何事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不了解人就不会把事情做好,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学生活动,比如在学生开班会和文艺晚会的时候,课任老师到各班走走看看,他们会觉得历史老师很重视他们,对他们很亲近。当学生感觉到历史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才不会伪装自己,才会展示最真实的想法和弱点,而老师才能更了解他们,才能把历史课上好。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好新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处理好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摘要:本文从历史学科无法吸引学生的现状入手,以历史教学方式灵活化为落脚点,探讨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灵活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晓红.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初探教学反思.2009.6.
[2]刘飞.将教学反思进行下去.2009.9.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变革;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07-01
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因此,历史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四十五分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技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重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创新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中学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教学理念上做以下改变:
(一)把知识灌输转化为素质培养。受到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虽然学生在历史学科考试时能得高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没有能力运用历史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当然,每一位教师都不会否认历史知识识记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如果只知道灌输学生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那么学生会对历史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出来的学生就会高分低能,这完全违背了教学的动机,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把死记硬背转化为为理解接受。每一门学科都有死记硬背的知识,但是不能让学生所有的知识都要去死记硬背,这样就会耽误时间,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历史学科有很多要求学生熟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这些历史知识,教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划出一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且要求学生要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错,笔者对此十分担忧。
二、重视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由记忆到理解,由理解到运用,可见知识的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要适应素质教育,要培养有用之才,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呢?历史课堂重视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就要正确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课堂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知识,而不加以运用,学生的掌握就不牢固,俗话说:光学不练,等于白干,不练就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在课堂知识讲过后,紧接着就要出练习题,这样既能让教师了解学习的情况,又可以对知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让教师更容易地控制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使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三、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明确的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讲得再好、再精彩,缺乏了学生的活动,都将是失败的一节课。所以,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一个平等、明主、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的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用很多的方式,比如,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在证明论点时,必须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进行论证;每节课开始时留五分钟讲历史故事,这样学生课外就要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还有就是开展小教师互助活动,让优生帮助困难学生,做困难生的小教师。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课堂的有效提问
历史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够把握教学的节奏,能够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书上把教学的难点定为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围绕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来逐步化解难点,先让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的状况;然后让学生在书上找到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学生划出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教师继续让学生总结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最后教师点明这样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那就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有效提问,逐渐化解难点,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激活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篇12
一、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对课本教材进行整合, 针对授课内容的特点, 设计不同的课型, 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探索和理解有关内容, 同时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以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 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 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 它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 鼓励教师尽情释放智慧的潜能, 在教材与标准之间驰骋创造力。在我本人的历史教学实践中, 对教材的处理和整合大致分成两类:
其一, 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单元要求的详略以及班级实际情况, 把几课时合为一课时或把一课时分成几课时进行“板块教学”。比如:我在教学中把九年级 (上)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的第9课、第10课、第11课和第12课内容进行整合, 把四课时压缩成两课时, 并分成两大板块“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国际工人运动”, 这样课标对四课的内容标准就贯彻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板块教学”中, 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又节约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历史课堂效率,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二,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把不同的历史教学授课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课型。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比如:我把七年级 (下)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单元活动课整合起来, 选择“主题活动型”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为《清明上河图》配文字说明的活动, 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 加深对宋代社会情况的了解, 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 再通过一幅幅图, 并配有音乐, 展示了北宋都城东京城郊, 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景,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课标》要求的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之一“了解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概况”。
二、教师精心设疑, 鼓励学生质疑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 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 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 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一个好的问题,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
设问的方法有许多, 可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如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问, 如北师大版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秦帝国的兴亡》一课, 可设问:“若天不下雨, 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假如你是商鞅, 你将如何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增强主体意识, 渲染历史情境。总之, 问题要落在关键处, 要在平淡中激起波澜。
我尝试到, 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问题, 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 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能做到集思广益。有的同学的提问虽显稚嫩, 但这也不失为引导其学习兴趣的一个好主法。让学生在自读、自问、自悟、自解中初步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 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完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