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2024-05-13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通用10篇)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1

摘要:基于高中生历史学习心理分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不仅有利于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心理,历史主题活动课,作用

一、高中生历史学习心理分析

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历史教材编排不适当、历史教师素质不高、学校生源和现行教育体制存在问题等。相比而言, 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高于高中学生。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并不断地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 表现为分散性和孤立性, 学习方法以机械记忆为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以抽象思维为主, 但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形象思维的特点;学习方法以理解记忆为主。

整体来讲,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开始由感性思维转向了理性思维, 且在初中学习了一些历史基础知识, 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知识能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能做出一定的理性分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而开展历史主题课是培养高中生历史学习自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具体而言, 进行学情分析还应考虑以下两点:

1. 高中生个体的差异性

同一个班上的学生, 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来自农村, 他们的性格迥异, 其历史知识储备量也是不同的, 学习能力必然也会存在差异性, 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是各不相同, 致使学生个体综合能力出现差异性。正所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时要做到尊重差异, 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 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历史主题活动课中, 做到兼顾所有的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2. 高中生学习的阶段性

在高中时期的不同年级段,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所差异, 例如, 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三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呈递减的趋势,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高三阶段的学生, 绝大程度上是为了高考而辛苦学习, 倍感疲惫, 因而对学习充满激情的学生却不多见。虽然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但却并未引起大多数历史教师的足够的重视,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同一个学期, 学生在开学之初、期中、期末的学习状态也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 高中生在学期初的学习状态较好, 在期中时感到一定的学习疲劳, 学习状态较差, 快期末时, 因为期末考试的原因, 学习状态有一定好转。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对高中历史课堂做适当的调整。

可见, 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还应在微观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通过了解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心理, 高中历史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之后, 在适当的时机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 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和保护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二、开展将“博物馆文物请进课堂”的历史主题活动课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要要求,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历史知识, 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要认识到学习历史需要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同时需要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 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其中,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就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增强合作与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主题式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实物教具等创设情景, 依据某个主题进行整合教学内容, 以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 开展什么形式的历史主题活动课才能激发学生, 尤其是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更好地动员起来,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而, 选题很重要。胡适曾说:“历史就像一个姑娘, 就看你如何去打扮她”。同时, 主题的选择与设计必须要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 不能与之脱节, 更要符合学生的需要。新的课程理念里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在历史主题式活动课中, 一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选好主题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探究原因、得出结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主题活动课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 开展历史博物馆文物主题活动课——将“博物馆文物请进课堂”就是一种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功能的重要活动课模式。

高中历史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的机会较少, 即使有机会, 也是就近选择博物馆进行参观, 而带领学生参观省外的博物馆, 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比如说, 在成都城区的学校, 高中历史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的事例还是有, 但并不多见。究其原因, 一是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 学习时间紧张, 没有充足的时间参观更多的博物馆, 二是外出参观博物馆, 高中历史教师要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基于以上两个原因, 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不会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更多的博物馆, 更别说带领学生参观省外的博物馆了。

虽然部分博物馆也有开展送博物馆到学校、社区的活动, 但对于中国广大市县等地区, 这也是很不足的。

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将“博物馆文物请进课堂”, 利用博物馆文物展品的图像,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 这相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而言, 即节约了时间, 规避了安全问题, 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请进课堂, 甚至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请进课堂,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例如:开展“梦回秦朝”历史主题活动课的主要步骤:

1. 将全班学生分为2组, 每组由组员推选一名组长, 教师对2 名组长进行指导, 由组长分配组内成员的具体任务;每组需推选一名代表讲述本组的成果;

2. 指导高中生收集博物馆

文物展品中关于秦朝的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 包括在博物馆网站下载、教师前往博物馆收集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3. 将收集到的关于秦朝的资料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4.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制作成PPT课件, 配上合适优美的背景音乐;

5. 教师组织学生,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 由每组推选的学生代表讲述本组的成果。

三、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对促进高中生历史学习的作用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课对于高中生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的课程理念中提到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梦回秦朝”历史主题活动课的活动步骤中对学生进行分组, 并由组长分配组内成员的具体任务, 整个活动由学生自己相互合作完成, 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也践行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念。

2. 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培养高中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梦回秦朝”历史主题活动课的活动步骤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收集历史材料, 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的教学活动中。

3. 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要多提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从“梦回秦朝”历史主题活动课的活动步骤中可以看出, 此次历史主题活动课由学生自主合作进行主题课的资料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和PPT设计, 并让学生担任此次历史主题活动课的主讲, 让学生成为一名“小专家”。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和历史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历史主题式活动课的开展, 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 结构的设计要新颖独特, 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潜在欲望, 从而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历史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汉国, 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向军.浅析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及对策[J].成功 (教育) , 2008 (01) .

[4]陈健敏, 吴小明.浅谈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J].才智, 2011 (16) .

[5]何建立.穿破历史的迷雾——如何上好一堂历史主题活动课[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3 (2) .

[6]乔仪晴.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学周刊, 2012 (02) .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2

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 姓名:王迎利 学科:中学历史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信息化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飞速发展、积极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在讲述澳门问题的时候,我播放了《七子之歌》,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课文知识掌握也更加深刻,参与度也就越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上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网络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学生可以进入一些免费的历史博物馆网站,去领略那风云变换的历史。只要知道它的网址,就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各大网站都设有专门的“历史”栏目。以“搜狐”为例,其历史栏目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志、民族史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考古、专门史、家谱等数十个项目,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但提供了大量史料,同时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常访问历史网站,会觉得历史研究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组织生动的历史教学,这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信息技术可以强化德育渗透功能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要求的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我在讲授《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播放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地道战》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英雄形象再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与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再如讲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这些感人事例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另外,信息技术还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四、信息技术可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工具。

网络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随时从网络上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实现备课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许多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地发挥,课堂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加。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递交学习成果,利用个人电脑整理、组织、保存资料,形成学习的文字成果。他们可能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也可能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构建了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必将融合在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中。

可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组织学生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首先,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师生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再次,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它使得历史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它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大量的图文、声音、影像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的道德认知生动地、主动地走进学生心灵,传承民族之魂。但这也给从事历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溶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我们会看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新著:《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朱孝远著:《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家庭阅读氛围;语文学习习惯;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他们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与创造性学习,起到了内驱性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本文从家校结合的视角,研究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增长、习惯培养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辅助培育作用的研究。

一、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辅助培育作用

在小学生的系统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相比相对处在从属地位,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支持作用。

(一)阅读知识类型完善性培育

尽管小学学校教育有着相对完善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体系与专业的教师队伍,但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学校教育存在着各种不足甚至缺陷。为此,家庭在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家庭阅读的方式和氛围影响,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知识完善性的学习习惯培养。

如在教学《灰雀》时,显然小学生由于身心年龄阶段及其阅历的决定性影响,致使他们难以通过列宁和孩子之间的言语与心态,去准确与全面地领会与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家庭可以根据和语文教师交流的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作业处理时的反应,有机地引导小学生开展类似的文章阅读。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在学习相关此类小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在相互的交流中去学习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和特点,让他们在家庭阅读达成及时地学以致用,进而实现小学生在各种阅读动机的实现和发挥中,在家庭阅读的“卷入与沉浸”、家长带来的“外部激励”与“积极自我效能”的发挥中,推动小学生“自我成长”的实现[1]。

(二)阅读习惯修正性培育

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成长规律,加强对小学生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对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学习具有不断修正的积极引导作用。尤其是小学生完全根据个性的兴趣爱好去展开阅读活动,并不能直接地服务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家庭阅读的引导和家长的针对性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学校阅读教育的不足。

如在教学《搭石》时,小学生对类似于具有说教性的文章,显然有着较为明显的排斥,尤其在学校内教师的说教与家庭中的家长的说教下,他们已经出现了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抵触情绪,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他们就难以真正地深入文章去体验文章的自然风景美与人物真情美。家庭阅读中就要多选择具有人间温情的相关书籍与文章,引导小学生在自觉阅读中去学习各种做人的道理,并去积极地投入各类文章的具体语境、情境与意境中,去发现更多的阅读之美、知识之美与成长所带来的视野开阔美。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办法

家长充分运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充分调动全家人的“阅读积极性”,以打造“书香家庭和学习型家庭”,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了润物无声的优越环境[2]。

(一)家庭成员陪同性阅读

陪同性阅读是家长处在从属性的阅读方式,操作中有两种方 式:一是孩子阅读家长陪着。这是最常见的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办法之一,既可以实现对孩子学习的督导,家长也可以对孩子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如小学生在阅读《童年的发现》课文时,会对其中的“胚胎”等名词产生疑问,家长可以据此展开直接的知识讲解,避免耽误孩子的继续阅读甚至影响其阅读的兴趣等。二是孩子阅读家长也跟着阅读类似的书籍或文章等。即家长在孩子阅读时,自己也开展自兴趣书籍或文章的阅读活动,以自己阅读的实际行动去带动与感染孩子。如小学生在阅读“童年类”主题的文章或读物时,家长也可以搜集相关的书籍去开展阅读活动,以保持主题的一致性,便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二)家庭立体氛围创设性阅读

根据当前家庭阅读氛围创设的实践来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家庭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为了强化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全面性培养,家庭藏书的类型要具有全面性,能结合小学生语文教材课文类型的特点,有意识地去购买或收藏相关的书籍,让小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相关书籍去解决教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对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科学引导。如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去收藏唐诗宋词类的书籍等,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觉性去开展相关诗词的自主学习等。二是家庭的住所中有支持读书的专门空间。即家长要有意识地把某个房间打造为“书房”或阅览室等,让小学生能在这个专门的空间内开展心无旁骛地阅读活动,且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手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或者运用电脑等信息设施去查阅各种阅读资料等,满足自己主动成长的需要。三是家庭成员都喜欢阅读。尽管在阅读实践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兴趣类型不一样,但只要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创设了具有感染性与带动性的阅读氛围,尤其是全家阅读知识与兴趣的交流,是最具有消化、吸收与创新启发作用的阅读氛围。

三、结语

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而言,是在配合他们学校学习基础上的有益补充,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注意避免强制性,强化阅读的娱乐性、情感互动性与知识共享性,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娟.小学生阅读动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2012(10).

[2]廖志江,高敏.建立家庭阅读档案营造美好书香家庭[J].山西档案,2014(1).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4

一、母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媒介。对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熟悉与理解。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中国文化即我们的母语文化(mother tongue culture)。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畅,它根植于辽阔的中华大地,凝聚了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浓缩了中华名族发展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遭遇巨大的冲击。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一起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能力。

二、英语阅读的本质

阅读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语言信息输入,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阅读理解不是读者感知文字的意义,而是读者赋予文字以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涉及到读者的思维,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与接收到的信息相互作用。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阅读能力本身由许多要素构成,同时阅读能力还有许多外部影响因素,如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智力、动机、情感、元认知等。语言的文化因素是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深度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方面遇到的许多困难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同一语言难易度的阅读材料, 文化差异越大,学生的理解就越难。

三、母语文化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1.母语文化有利于培养英语思维,用英语的思维来理解英语。首先,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所用的语言直接影响着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文化下形成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中西方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的差异,表现在句法层次上就是汉语是重意合,以神统形,注重言和意的统一;英语是重形合,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过程。在所有的自然语言中,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决定了母语和母语文化是外语学习的基础,也决定了母语文化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2.母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英语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重视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结果。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呢?首先,加强中西文化知识的学习。跨文化教学中,提高跨化意识并非简单地认同和接受异国文化,在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应该加强母语文化知识教育,使西方思想的介绍与母语文化传播兼容并蓄。束定芳先生就此指出了外语课堂中引入中国文化的好处一方面是,通过对比可以更敏锐地觉察出异域文化的特点,同时对母语的理解也更深刻。根据比较学习的原则,我们应该以母语文化为出发点,将母语语言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比较,进行“生产性学习”。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3.母语文化有利于扩大学生基础知识面。在阅读理解能力涉及的诸多因素中,背景知识是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深度理解的一项重要因素。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知识教育成为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在现有的英语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广泛的英语文化的学习或者去获取其他方面的知识。虽然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自身相对独立性,但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相通性来看,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具有相通性。提高母语文化修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从而更好理解英语阅读材料的文化内涵。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篇5

一、阅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助力。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包含此理。在语文课上,当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就能领悟冰心在《忆读书》中所倡导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人生哲理,就能了解鲁迅在《孔乙己》中所蕴含的反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民主革命思想,就能体验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景色及其流露的作者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二、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的.途径。

语感是指学生在瞬间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其中瞬间处理信息的过程,包括课文的语法、主题和写作特色等。要想在极短时间内处理好这些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通过阅读特别是反复阅读,学生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复述课文,分析课文,把握主题。

三、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无数事实证明,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借助阅读教学。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积累词汇,才能进行仿写,才能有所创新。假使学生从不阅读或很少阅读,那么其词汇必然贫乏,对丰富多彩的文章表现形式及技巧,必然一概莫知或知之甚少。又何谈作文水平的提高呢?

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浅谈历史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篇6

当前,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广大历史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 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从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看, 实施探究性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里的关键是, 教师还没有真正明白, 要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该如何定位, 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

过去, 我们历史的教学, 特别是在新授课中, 教师一味地讲, 学生被动的听, 教师既是导演亦是演员, 学生只是观众, 完全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使偶尔参与, 不过是照本宣科。复习课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十五分钟的背诵课, 学生口干舌燥, 晕头转向, 教师巡回于课堂监督、检查学生, 维持纪律。

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历史课程标准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可见, 在新的课程观念下, 教师必须一改过去“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途径。当然, 学生的主动不等于老师被动, 老师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参与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并积极主动在历史探究中发挥其作用。

一、创设探究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 有利于创造力和各种潜能的发挥, 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通过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仅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创设历史探究氛围的基本要求, 老师最初提出探究性问题时, 总有少数学生尝试予以回答。此时, 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 并及时走近学生, 及时引导、点拔, 随着学生胆怯心情越来越少, 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 参与回答的学生亦越来越多。“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通过良好的探究环境,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 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 参与师生讨论。

二、培养探究的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教师要通过真实、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 假设体验、关注现实、感悟历史,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 不但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而且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运用和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 并联系实际,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本是师生之间的使用和共建,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 更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 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 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开放的环境中能动地表现自我, 敢想敢做。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种意识的存在, 对学生今后进行深入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好的助益。

三、辅导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用某一个知识方法积累了哪些知识和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铺垫, 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这些知识的掌握, 在探究过程中, 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等。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 形成历史学科能力, 而不是追求教材的结论。结论不是背出来的, 这样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既定的模式!其次,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即合理的思维程序, 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问题的实质, 促成问题的根本解决。再次, 教师毕竟知识面、经验相对丰富, 有些问题不能等学生自己碰壁之后再发现, 教师可提供经验, 使历史探究学习有针对性, 使学生少走弯路, 有利于提高效率。

四、评价探究结果

有的心理学家也曾讲:“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 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志和力量。”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有经验教师的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 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能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在历史探究学习中, 是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学生展示、创造、发现能力的机会, 教师的真诚赞扬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往往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 甚至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给予热情、积极的评价。

不过在教师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 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 在探究活动中, 要充分信任学生有探究创新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讨论、质疑, 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教师在历史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中, 不要求全责备。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何况由于知识、年龄和能力的差距, 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 不可能完全或尽善尽美, 老师应不断引导、修改、补充。

总之, 面对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历史教师理当不负众望, 发挥自身最大潜力, 作历史课改的弄潮儿。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该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 提出了历史探究学习中的教师应该以一个帮助者、参与者、欣赏者的角色参与教学, 积极发挥在历史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7

(一) 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 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 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 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 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 新课标把“文字资料”, 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 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 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 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 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 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 忙于作业, 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 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 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 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 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 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 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 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 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 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 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 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学习的责任感, 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 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 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 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 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但是,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 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 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 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 让学生自由选择, 学生会很茫然, 感觉无从下手, 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 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 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 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 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 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 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 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 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 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 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 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长征故事》、《鸦片战争》等。总的说来, 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 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 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 因为学习任务紧, 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 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 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 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 “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 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 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 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 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 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 可以快速阅读, 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 “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 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 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 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 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 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 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 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 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 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 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 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 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 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 供其他同学阅读, 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 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 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 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 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 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 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 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 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 体验读书的快乐, 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 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 笔者所在的学校, 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 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 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 效果都非常好,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 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 只有两节课, 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 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 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摘要:重视初中生的历史课外阅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也是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但目前初中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开展因地制宜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 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进行有益、高效的课外历史阅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 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 《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年第7期

浅谈历史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篇8

一、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意

鉴赏一篇文章常常讲求知人论世, 知其人并且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对于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十分必要。

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 如果不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只看作品本身, 能够感受到的只是文章文笔的优美, 文中景物的宁静, 淡雅, 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变化, 除此之外, 将一无所知。但是, 如果知道作品的创作时间是1927年, 知道那个黑暗动荡的时代的社会情形及其对于一个进步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影响, 那么, 对文章的理解显然要深透得多。只要对中国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1927年, 蒋介石叛变革命, 对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而后中国陷入一片黑暗与恐怖当中, 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的前途, 革命的出路是每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民主学者朱自清先生此时便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如他自己所说:“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因为生活原因, 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行为中的中和注意, 觉得“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而真正面对现实又无法超然。现实所造成的这种极为矛盾的心情便是《荷塘月色》中所描摹的真实心迹。很显然, 对史实的了解及其与作者关系的把握,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此句是点名《荷塘月色》一文主旨所在的关键句子, 谓之“文眼”, 它统帅全篇。如何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结合时代背景会让学生对此有更深的感悟。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 此例子很多:如《小狗包弟》, 需要了解“文化大革命”那个残酷的时代, 才更能体会巴金老人的令人钦佩之处。《装在套子里的人》则需要了解19世纪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 这样才会更能体会别里科夫那种可笑的种种表现, 才更能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旨思想。可以说, 所有的文学作品, 无一例外地带有作者所处时代的印记, 反映这一时代的生活和情感。那么, 简明的为学生介绍历史时代内容, 就是语文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语文课中的历史要素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培养

新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而在语文课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其方式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书中的历史文化常识。

热爱祖国, 关心民生;崇尚和平, 反对战争;抗敌御侮, 建功立业;张扬个性, 淡泊名利;不媚世俗, 抨击时弊;……这些优秀传统在中国文人当中凭借文学作品代代相传, 也是我们要在课堂上着力培养的学生的道德品质, 作品中历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就是十分合适的教育材料。

课文的历史形象很多。屈原, 孔子, 孟子, 陶渊明, 杜甫, 陆游, 关汉卿, 等等。讲解这类课文时, 最好的方式应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在情境相生的环境中, 复活历史人物, 使学生能够以他们的事迹为榜样, 去伪存真, 背丑恶而向美善, 加深对祖国、民族及传统文化的情感。比如讲《离骚》, 让学生体会屈原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 让学生来感受他身上所具有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进而引导学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了解历史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

文言文的许多篇章, 直接就是史实构成的。各类历史散文都属于这一类, 如《鸿门宴》、《五人墓碑记》等。在这里, 首先需要做的是要学生了解这段史实进而结合史实去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进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字词。就写作而言, 也有许多地方要涉及到历史。

有些文言文的篇章, 语言十分精炼, 表姨十分清晰, 这样我们可以借鉴它的写作结构, 如《劝学》就是一个很标准的议论文的写作格式。

在语文教学中学过的, 或是自己在课下了解的一些历史人物可以用作作文的素材, 因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他们的经历与他们身上具备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最终的成就, 可以用于不同话题的作文中, 并且真实可信。如司马迁的遭遇与他最后完成历史巨著《史记》的经历, 就可以用于“人要执着”、“坚持”、“挫折与成功”、“如何走出困境”等不同的话题的作文中。

谈历史文化对旅游经济的作用 篇9

一、历史文化是旅游经济发展保证

一切旅游活动都要以旅游资源为载体,而旅游资源除了自然赐予每个地方得天独厚的壮丽景观之外,还有历史长河赐予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场合,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着重大历史渊源的文化圣地长久地吸引着国内外慕名而来的络绎不绝的游客。显而易见,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依托,它为当地的的旅游业资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无论是长城、兵马俑还是埃及的金字塔等等都是因其历史文化名声才能吸引到大批游客前往参观,与此同时,这些游客的到来,会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在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面的产业都有所推动,使得当地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旅游经济的发展背后必然有着强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依托,否则一个地方的旅游业不可能有着长远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旅游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资源通常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们或者是某个历史名人的故居或者是某场著名战争的发生点或者是某些故事的起源地。总之,它对每个旅游地来说都是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往往是一个地区最吸引游客之所在。当然,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技术制作出一个在外貌上完全一样的旅游景区,但是没有历史文化的烘托,就失去了它所能代表的历史文化意义,不能让大众感受到自身文化的氛围之所在,因此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也就不可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一般而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就会有着自身特殊的存在意义与使用价值,旅游景区可以轻易地将其某个历史文化现象打造成当地的旅游特色,然后经过游客的口耳相传,就会形成当地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利器,因此对于一个景区来说历史文化资源便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存在,对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历史文化有利于旅游景区的地位的巩固

在某地旅游发展的初期,历史文化所起的作用一定不可小觑,因为这通常是吸引游客的最关键部分。景点能得到大众的认可,首先要有值得大家称道的地方,而历史文化资源就是大众所认为的对一个景区而言值得关注的地方。因此一个旅游景区质量高低与否都建立在其是否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对于精神层次上的追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美景的观赏,大家想要的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精神上的享受。如果一个地方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历史的宏伟与文化的洗礼,才能让人称得上是不虚此行。而显然一般人工开发的景点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工开发的景点有着太多雕琢的痕迹和印刻,娱乐设施再完善也无法模拟出历史景点的文化感,因为人们无法在精神上感到震撼,而只有历史塑造的旅游区才能做到这一点,经久不衰的带给人们强大的视觉盛宴和精神感悟,才能得到所有旅游者的热爱与青睐,这样旅游景区的地位才算是不可撼动的,当地的旅游经济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四、从国人特点谈历史文化对旅游经济的作用

当今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人们期待在繁忙工作之余借助旅游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与负担,得到精神与灵魂上的解放,并且见识到外面世界的宽广与宏伟。中国人遵循注重传统,并且对于古人留下的东西总有种特殊的情怀,我国众多的悠久历史文化对国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往往越是古老的东西越能激发大家的兴趣,吸引大家的注意与窥探的欲望。因此,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游客的这一心理,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名区,在不破坏其原生态的前提下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借助名区在大众眼中的知名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一旦大众对某个旅游景点有很深的感悟,那么必然会接连产生良好的口碑,一旦有了口碑,就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因此,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游客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旅游产业必定会发展起来,旅游经济也必定随之而被带动,所以利用好大众的心理来发展历史文化景区,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结语:旅游业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也受到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所出台的很多条例对历史文化景区的开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条件,但正是由于这种种限制条件,才能够让旅游景区保持其原滋原味的生态性,不落俗于其他人工开发的景区从而保持其独特性,才能让其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才是最长久和最稳固的。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10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教师选取与教材相联系的史料, 辅助教学补充细节, 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具体、生动而真切的了解。如讲新航路开辟中关于东方的诱惑, 可以让学生首先看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 然后诱导提问:1.图中男主人公在干什么?2.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3.女主人手下是什么?4.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 而是眼睛紧紧地盯住丈夫手中的钱币, 这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明确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崇拜金钱。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课的史料包括《兰亭序》《玄秘塔碑》《曹全碑》《化度寺碑》《多宝塔碑》《肚痛帖》等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 不仅激起学生对书法历史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陶冶自己的情操, 加深对中国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 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教学图片、视频资料、音乐等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思维,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

二、有利于增加教材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 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的现有结论, 这会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既增加了教材的灵活性, 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以及师生与教学文本 (教材和史料) 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 有学生在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大意“从春季二月开始, 不准进山砍伐林木, 不准堵塞林间小道, 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 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 不准毒杀鱼, 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后认为这份《田律》禁令, 不但有利于保护植物林木、鸟兽鱼鳖, 而且有利于保护水道, 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 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 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开展史料教学就意味着将历史学习视为一项探究过去的活动, “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的静态预设性向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的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例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通过《中共一大会址》《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 在投降书上签字》《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地图》《渡江战役》《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开国大典》等图片、视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兴趣, 主动在历史情境中探究中共伟大革命历程的艰辛, 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四、有利于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命题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 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发现, 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 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 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 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 比如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的20道选择题全部是材料型选择题, 其中有9道题直接引用“文字史料”, 2道题引用“图片史料”。主观题更是全部为文字、图片史料设题。再如高考第22题第2问:“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 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250字左右)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知道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 存在认识的偏差, 要及时地修正历史认识, 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道题显然是要求学生学会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 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 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运用史料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适应高考试题改革要求起积极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多注重史料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研究方法,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2]曹大伟, 赵世瑜.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 [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3]赵崇.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史料的地位与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0) .

上一篇:中小型科技企业下一篇:负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