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共7篇)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篇1
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却一直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开始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李洋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学号:2010301040157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篇2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和当代政治学的意义上来看,革命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则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革命。这里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中的政治革命,它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与质的飞跃;是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过程。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只能是一场“汤武革命”之类的农民战争[1],不是与近代民权政治相关的政治革命,不改变社会性质,不属于革命的范畴。因此,革命历史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指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它们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它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文化资源[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主要包括革命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居、墓地、陵园、生活活动遗址遗迹和曾使用过的物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活动旧址及其革命历史文物),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物(如纪念馆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物),革命历史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如革命故事、革命传说)等四大类。
在我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目前,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主要有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几种方法。而普遍采用的旅游资源评价系统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中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但这种分类评价方法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不十分适合。因此,我们拟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的问题,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指标量化,逐层建立判断矩阵,再求解矩阵权重,然后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3],最后得出评价对象相对价值的方法。
(一) 评价指标的甄选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1.定量指标的选择。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等级和序位,要以资源知名度和魅力度为标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魅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吸引力反映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上,因而要选取近几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累计总量作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的定量指标。
2.定性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关于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指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大层次体系。评价项目分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4]。根据资源特性,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性评价项目设置为五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即艺术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丰富性;社会环境、交通、治安等社会因素。根据选取的定量、定性两类指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二级评价体系。
(二)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模式
根据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因素集合U=(U1,U2),其中U1=(U11,U12,U13),U2=(U21,U22,U23,U24,U25),式中指标参见图1。
1.确定评语等级集合:V=(V1,V2,V3),式中:V1表示“一般”,V2表示“较好”,V3表示“好”。
说明:对于定量指标,其评语根据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横向比进行综合考察,得出“一般”、“较好”、“好”。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越大,说明景区越不成熟,开发空间越大;反之,增长率越小,说明景区越成熟和稳定,管理越规范,景区价值越高。因此,定量指标的评语等级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成反比。
2.构建判断矩阵。
对第二级指标集Ui作综合评价,找出第二指标集Ui、Uj中的各指标在评语集中各等级上的隶属关系,构建判断矩阵:
undefined
其中:I为第二级指标集的数目,设第二级指标集Ui的权重为Ai=(ai1,ai2,……,aim);则可求得综合评判为:
undefined
3.对第一级指标集U=(U1,U2)作综合评判:
设U=(U1,U2)的权重为A=(a1,a2),则求得综合评判为:undefined。
将其归一化,得undefined,当j=1,2,3时,undefinedj分别为旅游资源被评为“一般”、“较好”、“好”。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一)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一般说来,确定评判指标权重有两种方法:第一,专家评估确定法,该方法是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相关部门通过共同分析,人为确定评判因素集合中的每一个评判指标对被评判事物的影响度。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主观判断可能偏离客观实际[5]。第二,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本文重点推介的方法。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在建立好层次结构模型后,构造出各层次中所有判断矩阵;再比较各个因子X=X1,……并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对比较矩阵。undefined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aij)表示(i,j=1,2,…,n)。
1.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应具有如下特性:undefined。若判断矩阵满足上述三个特性,则它具有完全一致性,所得结果完全合理。在比较大时几乎无法办到,其中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为了使所得的分析结果合理化,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以确保不发生太大的偏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引入以下概念。(1)一致性指标:undefined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2)随机一致性比率:undefined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0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至CR<0.10,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采用方根法、和积法、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判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指标权重分配。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其步骤如下:
(1)将判断矩阵A的每列标准化,即令undefined,令undefined;
(2)将undefined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到向量undefined;
(3)将undefined标准化,得到W,即undefined;
(4)求最大特征根近似值undefined
(5)得出全部指标的权重。
(三) 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以定性指标集U2中各指标权重的计算为例,构建判断矩阵,而各种指标的赋值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结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的特殊性,征询了湖南省几所高校(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专业人士及相关专家和教授的意见,给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根据获得的各指标定值,构造判断矩阵。C1:革命者和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C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C3: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C4: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资源的丰富性;C5:社会环境、社会治安因素。通过Matlab5.5软件计算可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undefined,查表得RI=1.12,则undefined,通过一致性检验,采用和积法计算各定性指标的权重,求得的权重有效,由此得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四、实证研究评价为例
孙中山、毛泽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位杰出的革命家,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到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因此,选取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山陵、旅游开发比较成熟的毛泽东故里韶山、已得到初步开发但市场影响力较小的西柏坡作为样本,探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问题,以准确把握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确立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力度、开发时序和开发方向,促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本文采用最近连续四年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及增长率进行评判。但是,2003年由于SARS的影响,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不能反映各旅游地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选用2001、2002、2004、2005年韶山、南京中山陵、河北西柏坡的国际和国内旅游收入及接待人数的数据作为评价样本。南京中山陵旅游业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起步,由于处于长江三角洲六朝故都的南京市分析表明中山陵在建筑美学价值、依托自然和社会环境、名人丰富性、可进入性等方面超越韶山。但是,由于交通条件太好,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少,故以中山陵为主体的钟山风景区必须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方面做足文章,以期获得更好效益。韶山在革命者和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方面是无与伦比的,故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都相当不错,而且呈快速增长态势。西柏坡综合指数均在韶山、中山陵之下,国际、国内旅游收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充分利用西柏坡依托的环境资源条件,挖掘有关西柏坡的传说故事等口头和非物质资源,发展西柏坡旅游,是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领导了著名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西柏坡知名度高,市场开发潜力大;可与京、津、石家庄等城市旅游实现互补,形成叠加效应;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定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协调发展,旅游业一定能迸发出绚丽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1.
[2]刘建平,刘向阳.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73.
[3]刘思敏.“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4):37-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EB/OL].[2006-10-02].news.ootravel.cn.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干部;中国革命;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各少数民族的共产主义干部。这些少数民族干部,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民族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少数民族群众的觉悟,使长期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他们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贯彻执行党的各时期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胜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一、少数民族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所作的历史贡献
(一)少数民族干部在革命早期为组织群众革命运动作出了历史贡献
从1919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各少数民族群众的革命斗争,就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少数民族的先进分子都积极投身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运动。邓恩铭(水族)、马骏(回族)、张伯简(白族)等就是我党最早期的党员,他们早在1921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人于1919年与周恩来、邓颖超一道领导了天津的“五四”运动,发起并创办觉悟社,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白族的张伯简与周恩来一道在法国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于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罢工委员会书记、中共广东区执委会军委书记等职,与邓中夏、陈延年、苏兆征等人在香港组织发动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满族的王浚于1921年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同年5月成为长辛店铁路工会的委员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工人党员之一。还有满族的关向应、壮族的龙大道、蒙古族的多松年、李裕智、乌兰夫等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干部,都为当时组织群众革命运动作出了历史贡献。
(二)少数民族干部在当时为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党成立之初,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党的领导人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中共北方党组织1923年秋冬时节深入到北京的蒙藏学校,和进步学生进行密切联系。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经常向他们介绍进步书籍,宣讲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组织他们参与当时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和各种革命活动。1924年,在这批蒙古族青年中培养了乌兰夫、吉雅泰、李裕智、奎壁等我国首批蒙古族共产党员。至1925年,在蒙藏学校120多名学生中就发展了90多名党团员。1925年初,蒙古族共产党员乌兰夫、多松年、康根成和回族共产党员马骏等受党派遣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派遣蒙古族青年勇夫、高博泽布、云里槎、乌云珠、朱古赛等10人到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初,我党为了加强对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农民运动的领导,在这三个地方派遣了贾力更、李春荣、王建功等17名蒙古族青年到广州第6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亲自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诲。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国民革命时期我党培训农民运动中坚力量的学校,其中在南方的广州农讲所就培养了一批蒙、回、满、壮、朝鲜等民族的干部,在广西东兰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也培养了壮、瑶等民族干部500多人。然后再通过这些民族干部去带领群众进行革命。我党就是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注意派遣少数民族青年去学习,让他们更好成长。他们成为了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推动了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展开。
(三)少数民族干部在国民革命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历程中,我们党也注意培养来自少数民族的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在北伐军中担任一些职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白族的周宝中曾担任北伐军的团长、副师长职务,朝鲜族的杨林、蒙古族的龙耀先也都担任过营长、团长等职务。为国民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少数民族干部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时期所作的历史贡献
(一)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参加土地革命运动
这一时期我党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努力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土地革命,为土地革命作出了历史贡献。1929年,在湘、鄂、川、黔地区发动西湾起义的领导人李勋、李子俊、李步云等均为土家族,在他们的带领下,土地革命在当地全面展开,土家族等各族群众迅速掀起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热潮。在闽东地区,福建、江西的畲族群众在本民族干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创建。1934年2月,召开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闽东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下辖9个县政府,号称“五百里苏区”。闽东苏区先后在畲族聚居区设立了3个区级苏维埃政府、21个乡级苏维埃政府和三百多个村苏维埃政府。据后来统计,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担任闽东苏区各级干部的畲族有二千多人。他们为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有朝鲜族的杨林参加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他与其他代表一道在这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要求中央临时政府特别注意“当地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
(二)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9.18”事变发生后,党加强了在敌占领区和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组织领导广大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一时期,朝鲜族的李红光、满族的陈翰章、蒙古族的吉雅泰等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中间有的在斗争中牺牲,有的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贡献。
(三)红军长征途中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他们积极参加当时的革命斗争
红军长征途径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时。我党曾经吸收和培养了一批藏族、彝族、苗族、羌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他们积极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藏族的杨东生、天宝,彝族的阿尔木呷、陈占英就是这一时期培养的民族干部,他们不仅在当时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而且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解放后都曾担任过地方的重要领导职务。红军还在四川藏、彝族聚居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并且在甘孜地区还举办了藏族干部学校,培养从事翻译、宣传、后勤和群众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另外,党还把在各部队与地方机关工作的回族等少数民族干部集中到政治机关的地方工作部去,培养他们成为强有力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这些少数民族干部都积极投身到了当时当地的革命斗争中去,在发动群众、参加红军、确保红军顺利长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少数民族干部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
历史贡献
(一)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少数民族干部积极投身到对敌斗争中去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东北、内蒙、陕甘宁、海南岛、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抗日武装力量,为蒙古族、朝鲜族、满族、黎族、回族等民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他们积极投身到对敌斗争中去。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到第十军中,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了很多领导职务。其中,满族干部关向应、王光宇、张兰生(鲍更魁)、陈翰章、关化新、伊俊山和朝鲜族干部李红光、黄玉胜、李学福、金根、许享植等就担任了师以上的领导职务。白族的周宝中曾担任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第二路军总指挥;来自鄂伦春人的安得有与元宝在第三军指挥部工作。朝鲜族指战员在抗日联军的11个军中都有。其中,在第一军和第七军中朝鲜族战士约占了一半。活跃在华北各地的抗日革命武装力量回民支队在不断地歼灭日伪军的有生力量的时候,也注重培养了大量的回回民族干部。担任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的马本斋,智勇双全。指挥战斗数百次,为在冀鲁豫地区粉碎日寇的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黎族的王国兴领导了海南岛的白沙起义,为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
(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办民族学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他们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中央党校创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藏、彝、苗等少数民族青年到训练班进行了学习。接着,1939年中央党校又创办了回族干部训练班,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为藏族干部创办了训练班,陕北公学建立了民族部。1941年在民族部的基础上创办了民族学院,有300余名少数民族学员参加了第一批的学习。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民族学院经发展壮大成了今天的中央民族大学。延安成了当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为党的革命事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少数民族领导骨干。他们积极投身到对敌斗争中去,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力量。
四、少数民族干部在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作出了历史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各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发展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很多民族地区,通过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和发展党的组织,大量地培养了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尤其是东北、内蒙等较早得到解放的地区,采取各种途径和形式培训干部,为人民解放军各部队输送人才,同时也为地方土改与民主建政预备了干部。至全国解放时,蒙古、回、壮、苗、藏、彝、土家、朝鲜、羌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已有一万多人。他们是党领导与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斗争的中坚力量,为夺取全国政权,实现各民族群众的翻身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篇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二)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四)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2011年下半年的重要时事考点,会通过一定方式反映到我们2012考研政治试卷中。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充分反映在这项决议的基本内容中。通过综合概括起来和我们考试有关的内容,归纳如下,供广大考生复习参考。
(一)关于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2.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3.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四)关于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
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五)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1.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2.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3.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篇5
摘要:辛亥革命被称为“不结果实的花”,本文围绕着这一观点,以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程作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与其历史意义。不夸大辛亥革命的正面影响,也不对它的历史进步方面的意义予以抹杀,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袁世凯,失败,历史意义
一、革命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帝国议会产生的历程和君主立宪制的实现,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2、清末变革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发起“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导致流产。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令有心改革之士大失所望,转而同情革命,也敲响了亡清的丧钟。
3、文化与军队的革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4、革命团体的陆续成立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二、革命历程
1、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活动
从1895年至1911年间,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而其他革命组织自立军、光复会等亦发动多次起义,其中著名的就是黄花岗起义。这十多次的起义虽仅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2、保路运动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部分原本民办商办的铁路路权收归国有,此政策一出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各省民众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其中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是四川。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清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急调大批湖北新军前去镇压,武昌城登时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在武昌起义。
3、武昌起义
由于武昌城内守备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在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领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覆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三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4、袁世凯上位
清帝溥仪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孙文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世凯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总统继续执行)。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通过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5、二次革命及护法运动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而国民党方面缺乏兵力与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便宣告失败。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施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宣告失败。至此,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三、革命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而且,辛亥革命中还混杂了许多投机的旧官僚势力,致使辛亥革命后期袁世凯提出以大总统之位换清帝退位的条件后,在革命党人中产生巨大的回响,使孙中山处于不利地位。“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而后期建立的国民党也因即将担任内阁首相的宋教仁的遇刺身亡而分崩离析。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2、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袁世凯的北洋集团获得国内外大多数力量的支持,且拥有大部分新军的控制权,装备精良,实力足以压制全国。革命党在武力上明显处于弱势,不仅革命队伍里混杂了许多投机的旧官僚势力,而且当时的大多数势力派是不支持革命党的。实际上,各地军阀起义的原因不是为了推翻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是因为革命可以给他们独立的名义;而那些混进革命阵营的一些封建官僚,也不是为了真正的想要革命,而是为了保卫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由于革命党人在这上面并未深究,致使革命后期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使军阀割据时代的形成。而袁世凯是当时唯一有实力以及威望统领全国的人。与其说革命党推翻的清朝,不如说袁世凯以及各地军阀借革命的名义达到篡权割据的目的。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军政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张勋等人复辟失败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2、打击帝国主义侵略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但由于革命党人并未在纲领文件中提出反帝的口号,所以实际上辛亥革命并未实现革命的全部目的。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在革命政府的鼓励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兴起,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来临。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4、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的高潮,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思想界得以解放,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崛起承传中山先生志业奠定了思想根基。风俗习惯上: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还规定,民间普遍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还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社会习尚的变化更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南京政府宣布政府官员都是“人民公仆”革除等级森严的“大人”“老爷”称谓,改以“先生”,“同志”相称,剪发辫,废跪拜,改用握手敬礼,这些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折射出辛亥革命在又一文明领域的开拓。
五、结语
本文以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历史意义。的确,辛亥革命确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革命背景及革命历程的部分介绍引自“百度百科”
[2]郑春奎《谈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6(03)[3] 李越《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新探》人文杂志
辛亥革命历史小论文 篇6
辛亥革命历史小论文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也为本次轰轰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实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贷款,而铁路、矿山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4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他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使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新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失败
一九一一年清政府“铁路国有”的政策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驻军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一月之内,有十三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初十,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三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成立;二十八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一九一二年三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然而,由于革命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果实终究被军阀势力所窃取。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1、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影响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期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观念。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制帝的复辟,如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但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思想的准备。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到,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的呢?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2、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
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在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如: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不再性跪拜之礼;男子以“先生”,“君”的互称取代“老爷”等称呼;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等等。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的崛起奠定了思想根基。辛亥革命它播撒了民主主义的种子,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封建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偏激思想,对文化的发展有些不良影响。
不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后期军阀割据,相互混战,没有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和平的社会。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它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软弱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却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上继续前进。
辛亥革命历史小论文
2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它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以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民主派领导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此之前的中国人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而结束,而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制度遭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程度的复辟,同时在此期间颁布的《临时约法》,也因袁世凯称帝而中止,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体。诚然在民国初年民主共和制没有真正贯彻实施,但它彻底击碎了帝制的政治价值观,动摇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正统地位,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致使 “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三民主义、社会主义也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的信仰。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周**同志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不言而喻了吧。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我认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成败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一时的得失上,而应该站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评价。我认为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自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那天起,孙中山领导民主党派和中国人民从未停止斗争,曾先后发动了护法战争,第二次革命,虽未能如愿,但从中吸取了教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孙中山等民主党派深深地认识到要取得一场革命的胜利,一方面,需要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自己的队伍。因此,后来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组建了队伍,进行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联手发动了北伐战争,取得了北伐战争胜利,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切不正好应证了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吗?
从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国民革命的胜利,期间出现了多次失利,这正好表明了革命并非一帆风顺,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这样的历史事件屡见不鲜。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爆发至1688年“光荣革命”的胜利,才完成革命的任务,经过了近半个世纪,期间,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和查理二世的复辟,难道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了吗?
其次,我也承认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但我不同意辛亥革命是失败。我认为要真正彻底完成这样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并非经过一场革命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它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何况封建制度在中国建立了两千余年,根深蒂固呢。如果据此定论亥革命失败的。那么,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失败的。因为它们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你同意吗?如果据此定论辛亥是失败的,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失败的,因为半殖民地任务没有完成,如香港、澳门没收回;封建残余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人”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完全实行。也没有真正完全实现民主化,只能说民主意识不断地增强了。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并非某些人认为是失败,相反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历史小论文
3中国历史悠久,发生的事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其中最亮最亮的一颗就是辛亥革命。
在民国前几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孙中山在1921年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中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
1920年代以后的国共两党,则对于辛亥革命有了较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
而共产党虽然认为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没有建立共和体制,更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会革命,来达到平均地权的主张,而是在列强的压力下,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妥协,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但同时又认可辛亥革命是个具有阶段性成就的革命,为后来进一步革命奠定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辛亥革命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然后,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对高中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的反思 篇7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评价 课堂活动 公开课 常态课
自新课程改革的这些年来,为了能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也为了能更好地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交流性的直接指导,各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推陈出新,不同形式的课堂研讨活动也相继被推出。在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与思考中,笔者对高中历史课堂评价之标准进行了思考,并欲在此进行一二阐述,望能得到更多同仁对此话题的共同探讨。
一、艺术课堂——“公开课”与“常态课”之辨
公开课真的一定要区别于常态课吗?
“公开课”与“常态课”有别已经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定律。而专家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探讨,却基本上是以教学研讨活动所展示的示范课为对象,这种标准对于一线教师常态课的教学到底有多大指导意义,却没能引起太多的思考。
从一线历史教师的切身教学实践与感受来看,准备一堂好的公开展示课,包括对课堂内容的深入挖掘、课堂设计的思考、实际设计与制作的过程、课程设计后的初步实践、课堂实践后的反复修改雕琢等,两三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属于常态。
但是,如果拿公开的展示课作为一般课堂教学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实际课堂,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环境或是实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问题,却是不能被忽略的事实。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人均工作量基本在每周12课时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2~3课时的上课量。如果按照一天8课时的工作时间来定,2~3节课是上课时间,剩下每天都会有2节课左右的批改作业和课堂反馈的时间,1节课跟学生答疑解惑或是交流时间,这样,每天剩下的就只有2~3课时左右的时间。就算没有学校的常规工作,没有会议、研讨等师生活动之类的临时工作,也没有班主任之类的学科外的教育工作,也不包括教师之间的额外交流,而是将这剩下的时间全部拿来备课,也就只有每天2~3课时的时间。
但教师所面临的实际环境是,哪怕是这样的备课时间,也还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天能有2~3课时的时间用来备课,这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理想。因为教师的时间通常是很难连贯的,而没有了时间上的连贯性,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学校的常规工作是不可能减少的;再者,班主任工作往往很难排除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之外;最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工作,其工作的环境是一个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群体,通常是不定时的会有面对学生、家长甚至是同事、领导的常规性的或是临时性的问题需要交流,这是每一位一线中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工作环境。
也就是说,每天2~3节课时间来备课,这对于真正在一线教学的中学教师,几乎是没有多大可能性的。那么,在比这更短的时间范围内,通常能准备的,也就是真正能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课呢?这个问题,似乎一直以来都被忽略了。
“公开课”之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研讨,而不是为了简单地得到一个教学评价。教学研讨的目的,则是为了给常态的教学活动以切合实际的教学示范和教学指导,而不是为了单纯地评价某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如果混淆了这个目的,单纯地为了评价的结果而进行评价,这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教学研讨的价值,更无从谈其课例的优劣了。
但是,如果“公开课”就应该是“常态课”,那么,对于“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又是否恰当呢?新颖的课堂导入、打破教材成规的教学主线、反复推敲的内容重组、多次磨合的课堂设计、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深入浅出的历史素材……这又是普通教师在常态的2课时左右的时间内能准备好的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失去一线教师实际工作背景的条件下设计出来的展示课,其教学研究与教学指导价值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优秀课例——“形式”与“内容”之分
优秀的课例一定要有新颖的形式吗?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关于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和定式,即新颖的课堂导入、独特的设计视角、独到的设计环节、清晰的教学主线。
如果说一堂课真的做到了以上这几点,可能会是一堂很优秀的课例。但是,如果硬性将这些条件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与成败的标准,可能就会让一些一线教学的教师陷入另一个误区——单纯地为了追求新颖独特而忽视教学内容的基本规律与内涵,为了“新”而费尽心思去标新立异,为了“特”而绞尽脑汁去重组教材。最后的结果,如果教师的专业功底深厚,那么,可以出来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漂亮课例,但是如果教师的专业功底本身就不够扎实,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而单纯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这样的课例,最后就算不是西施效颦、生搬硬套,也必将导致我们历史课堂的历史味道尽失,甚至会令人愕然。
例如,曾经有位教师在《美苏争锋》这一堂课的课堂设计中设置了一个辩论的环节,让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美方和苏方对美苏争锋的挑起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辩论。在课堂中,因为这一辩论正好将教材相关内容容纳进去了,同时,也因为势均力敌,学生代表的双方争论激烈、观点鲜明,使课堂异常活跃,同时也达到了使教学内容贯穿其中的目的,更令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一设计得到了在座教师的好评。
再后来,我们看到了同样一个以学生课堂辩论形式来展开的展示课。不同的是,这堂课比上面那堂课的课堂活动安排得更丰富,整个课堂只有学生的辩论,从开始就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大组,对本课的主题进行辩论,一直到课堂结束,也就是辩论结束为止。但可惜的是,辩论中完全没有了之前那一堂课的激烈与激情,甚至陷入僵局与冷场。其原因何在呢?这堂课的上课内容是“一国两制”,正反双方辩论的论题是“我国是否应该实行一国两制”。
无须多论,“一国两制”,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处于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中学生,要他们对一直以来都是进行正面教育引导的国家既定的大政方针进行是非辩论,他们能有话可说吗?就算有些同学有不同看法,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当着那么多外校专业教师和市里专家的面讲出来吗?而且,整堂课40分钟,就只有学生的辩论,这一活动的安排,也不足以囊括全课内容,更不足以体现师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深入感悟。
当然,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课例。在展示课中更不乏一些导入异常新颖的课,为了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也为了从一开始就能符合“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对于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往往会绞尽脑汁,但精心的导入能同课堂内容形成一个前后呼应的和谐整体的就少了,能同教材的基本内容之基调相吻合的就更少了。有些过于新奇的导入形式,甚至转移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过于流于形式而显得过于花哨和华丽,而使其失去了对历史内容的深入理解,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韵味,更使学生停留在新奇的课堂形式中,失去了对历史的真正感悟,更缺乏对学生的心灵震撼。这样的课,的确符合我们对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并不能称之为“优秀课例”。
历史课,有历史课应有的使命,而历史课的设计,也应该是围绕着能否完成历史课的使命,或是多大程度上完成历史课的使命而进行的。
三、互动课堂——“行动”与“心动”之别
互动的课堂,学生一定要“动”起来吗?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历史课堂,也更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的有效结合,而且,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往往成为评价一堂课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标准。有些评课教师甚至一一记下一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时间、层次等,并以此作为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一般的展示课都会以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体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此,在一些公开展示课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高度的“热情”随处可见,很多形式多样、异常活跃的历史课堂的确令人一饱眼福。
这些课堂活动,不同的教师展示出了不同的形式,除了课堂设计的技术性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利用电子技术做出非常吸引学生眼球的具有动感的各种PPT以外,还有动画、音频、视频等,单从课件制作上,就包含了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灵动性,已经能从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但是,我们的课堂活动除了课堂的技术性以外,更多的表现为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例如,课堂小辩论、历史情景剧的课堂表演、小组讨论、历史歌曲、历史话剧等等。有时候,甚至是一堂课中就有几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有点令听课者应接不暇。
新颖独特的学生活动几乎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课堂,例如,在《罗马人的法律》中,就有教师设计历史情景,让学生去扮演不同角色对不同案例进行裁判;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有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总统、国会、联邦法院来演示三权分立原则。这些活动不能说不好,学生参与性很强,但遗憾的是,学生也就仅限于活动而已,对于一堂课的内容,因为过于注重这种“动”的形式,而缺少了静心的思考。作为高中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需要这种形式上的“动感”吗?
其他活动,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几乎是每堂课都被列入的“新常态”了,因为只有更多的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才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所以,几乎在任何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答问”与“小组讨论”。
但事实上,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也应该清楚,尤其是我们历史学科,思维含量极高,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深度思考、积极思维的,也有很多内容是需要教师通过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认识与思考来带动、启发学生思维,需要师生在思维中产生碰撞,这种思维碰撞后的火花,才是学生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最为深刻的触动,历史教学的人文性、思维性应该是在这种“心动”中完成的,而不是单纯的拘泥于课堂中学生形式各异的“行动”。
动态课堂,我们应该理解为学生的思维之动,宁静致远,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该更清楚:过多表象上的动态课堂活动,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无益,反而会干扰学生正常的课堂思考,干扰师生真正需要的心灵交流。
新课改还在进行,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作为一线教师,对课堂的探索与追求,将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期待着“公开课”的常态化,期待着对我们常态课堂具有真实指导意义的合乎教学现实环境的课堂评价,公开展示课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展示,而不是为了研讨而研讨。
在常态课、常态教学中的师生,在精力和时间都有限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师生内在的、真实的课堂体验。常态的课堂,可能没有更多的课堂花样与设计形式,但是却能够用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广的阅读与学习、用教师对历史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去启发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更深刻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这应该是常态课堂最终也是最真实的追求。
让学生对历史进行整体的了解、深入的理解、深切的领悟,甚至是达到心灵的震撼,使之能因此引起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并由此产生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真正使命。它要求师生课堂不拘泥于是否新颖的动态课堂形式。课堂形式与课堂活动的设计,都只是课堂使命达成的工具与手段而已,作为课堂的施教者,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工具、驾驭这些工具,但却不能舍本逐末,被这些形式上的工具所驾驭。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推荐阅读: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07-20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07-01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10-02
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06-05
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12-20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05-25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08-22
历史问答题——辛亥革命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