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案

2024-07-05

辛亥革命教案(共6篇)

辛亥革命教案 篇1

第13讲:辛亥革命。

高考考纲 :辛亥革命的背景;《临时约法》;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做非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先看问题,弄清几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时间,划分意思。调动知识,按问书写。调理清晰,组织语言。多多益善,试论结合。

新课导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百年历史,三大伟人,三次巨变。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解释辛亥革命的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一)材料1 :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材料2: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

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4: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吴玉章回忆录》

(1)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分组讨论,用时3分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随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二)自学填空:(在课本上画出来,用时1分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时间:(2)总统:(3)国旗:(4)国都:

(5)性质

(三)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材料思考以下三个问题:(限时训练,用时2分钟,自愿回答)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该约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想一想: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四)《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

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自愿回答)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五)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分组辩论,女生为正方,男生为反方。用时3分钟)

(六)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必修二(1)根据材料1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根据材料2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经济引发哪些变化?根据材料3、4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引发哪些变化?(分组讨论,用时1分钟)

(2)根据以上材料总结辛亥革命的影响。(自愿回答)

(七)考点链接:如何以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分4组讨论,用时3分钟。第一组从革命史覌,二组从近代史观,三组从社会史观,四组从全球史观方面)

局限: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

教训: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②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八)穿越时空:(自由发表各自的看法)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

假如我是……,我的感受是…… 角色:A、工人

B、实业家或资本家

C、革命党人 D、立宪派和投机政客

E、帝国主义 F、旧官僚(前清官员)

G、其他

(九)课堂小结: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五个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行动)))

辛亥革命教案 篇2

一、革命前的共谋

陕西因为地理位置和民风的关系, 自古以来就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晚清时,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陕省革命党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与他省革命党人一起开始密谋反清。

1907年2月, 陕省革命党人井勿幕经四川, 转赴东南几省, 和黄兴、秋瑾、朱贵金等革命党人联络, 密谋革命事宜。1908年, 井氏又与山西革命党人景定成在太原商谈起义方略, 大家认为陕西民性强悍, 地势雄峻, 可以作为西北诸省的革命根据地, 因而决定秦晋两省联合发动起义。大致同时, 河南籍革命党人张钫利用自己在河南的关系与杨勉斋、刘翠轩等密议, 经过讨论, 大家达成共识, 鉴于豫省东西南北铁路已通, 郑汴间不易起事, 洛阳、南阳西连川陕, 地利可凭, 应注重在豫陕边发动革命。井勿幕与张钫等人认为, 在陕省同盟分会尚未成立前, 大部分人参加四川开会, 余则参加景定成等组织之山西分会。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失败后, 井勿幕与同盟会总部诸人商议, 他说:“吾党精英, 损失殆尽。若不迅图急进, 将来更不易举。长江方面, 已有密报, 于夏秋之间进行, 吾等应由西北发难, 收南北呼应之效。”井氏提出的“南北呼应”的起义方略得到了同盟会总部的认可, 后进一步发展为“南北呼应, 中路突破”。1911年8月, 井氏派王荣镇赴四川、陈得贵赴山西联络川、晋两省会党。武昌首义之后, 陕西之所以成为北方地区最早起来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 时人郭孝成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川陕鄂唇齿相连, 陕人闻川路惨狱, 即同深义愤。邮部盛宣怀迭电陕抚, 令派兵协剿, 陕抚虽未照办, 而陕人深恐一旦奉命残杀同胞, 复闻盛及端方将以借款移祸于陕, 故急思举义自保, 兼为川人声援。八月望日, 已定议反正, 以事未果。及闻武汉光复, 乃亟图重举。”总之,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 陕省革命党人井勿幕、张钫等人积极与四川、山西、河南各省革命党人的联络与共谋对西北革命形势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革命期间的共营

武昌首义之后第12天, 即1911年10月22日, 陕省革命党人在西安毅然举义, 直到次年3月8日西线停战陕省革命才告结束。在长达5个月的革命期间, 陕西革命党人与周边各省革命党人互相支持, 共同为辛亥革命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攻克省城西安过程中, 就有八十名四川籍陆军学生参与了战斗。西安光复之后, 大统领张凤翙选派其中三十人回川以联络四川革命力量共同反清。张凤翙在给四川革命领导人的照会中说:“此次军兴, 将士均能用命, 四川陆军学生, 亦颇著效力。现在军事尚在吃紧之际, 本当留并一处, 共襄大举。惟秦蜀系辅军之势, 各学生又有桑梓之情, 现在川省事变, 尚无确耗, 亟宜联队回川, 运动大举。本都督为兼顾起见, 特选潘大逥等五十人留陕, 听候调遣。其余三十人, 特给枪械资粮, 随同王人文先生, 回川运动进行。将来两方并举, 彼此联为一气, 则大业不难成矣。勉之!本都督有厚望焉!”1912年春, 四川援陕同志军进军汉中, 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陕西革命。

军政府还任命王一山、石海珊为“秦晋联合专使”, 于1911年11月12日赴山西联络。12月上旬, 山西民军败于娘子关, 清军将民军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山西民军急派温寿泉会同陕西专使王一山来陕求援。12月29日, 陕西省军政府派井勿幕、陈树藩率部东渡黄河, 次年1月24日, 与晋军联合攻占晋南军事要地运城。周围18州县遂遍树民军旗帜, 为晋南之民军建立一巩固根据地。晋南军政府成立。接着, 秦晋两军订约, 秦军南守, 晋军北伐。

陕西军政府都督张凤翙曾先后多次致函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省大统领或联省大统领、都督, 表达联合反清的意图;并致函甘肃固原陕西籍清军提督张行志, 晓以利害, 劝说共建功名, 在致张行志的书中说:“今者川鄂克复, 各省响应, 未审乡台大人亦颇有寿亭侯归汉之意乎。夫自弃根本者, 不可为义, 仕宦虏廷, 良非得已。苟能反正, 原不能以贰臣律。何者?胡虏本非明比也。区区之私, 如获见谅, 更愿联合甘军, 克复甘凉, 复我汉家河山, 上可告成于先祖, 下可置生灵于衽席, 不世之功, 在此一举, 惟乡台图之”。陕西军政府还派罗佩珩等人到甘肃运动甘军反正, 结果被崔正午军杀掉。甘肃企图反正的秦州方面黄钺等人曾派人七次联络陕军, 企图反正。直到第七次派去的胡文炌自乾州回营, 终于得到陕西民军方面张云山的回信, 双方约定定期夹击, 以为声援。

西安起义后不久, 张钫被举为秦陇复汉军东征大都督, 东征期间, 刘镇华、刘粹轩、楚赏斋、任镜海、王广庆、贾济川等先后西来, 又联络豫西各豪杰地方武力以及学生、士绅、民众、团队等参加东征军者甚多。最先到的, 为丁同升率部五百余人参加作战, 得力甚大。后有王天纵、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等绕道卢氏入雒南经泰峪到潼关加入东征军。接着赵长荣、杨凤鸣等率部加入东征军。当时潼关二次克复, 又增加豫西武力万余人, 加上王天纵等之名声, 东征军威力为之大振。即将豫西新来加入东征军部队分别编制, 统名为秦陇豫复汉军, 以王天纵为先锋官, 张治公为第一标标统, 柴云升为第二标标统, 赵长荣为第三标标统, 憨玉昆为第四标标统, 丁同升为卫队第一标标统。河南巡防营亦派人接洽, 愿参加革命。东征军势力大增。并委杨勉斋为东征军总部秘书长, 刘粹轩为总参议, 分派刘粹轩、刘镇华、楚赏斋、贾济川、任镜海等五十人到各标营队担任政治工作, 又组织学生队担任宣传工作, 在东征军的发展与战斗中均起极大作用。

河南籍东征都督张钫多次联合王天纵等革命军攻守潼关, 并发给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照会及信件各一件。照会中说:“敝军克服潼关, 豫中豪杰多来响应, 拟不日东下, 进攻洛阳, 为北捣燕蓟之地步。但秦陇素称瘠贫, 饷项军械, 诸多未备, 因特派高致堂、薛麟伯前往, 请予接济。无论何种枪炮, 或新式, 或旧式, 多多益善。至价值若干, 如数清偿。”在信中, 他希望黎元洪“提数万之众, 北逾洪河, 声罪致讨, 直趋京师”, 而陕西民军与河南数千健儿, 则“执干戈以从其后, 扼吭拊背, 遥为接应”。

陕西革命党人于右任与山西、河南革命党人成立的豫晋秦陇协会, 声援和支持各省革命。在南北停战, 清军仍进攻陕西、山西两省的情况下, 豫晋秦陇协会举行大会议, 会议指出:“既有停战议和之说, 南北应一律办理。乃观袁之停战条件, 指秦晋二省民军为土匪, 且据最近电报, 娘子关、潼关两处均有战事, 是袁显然用南和北战之策, 欲先扫清北部, 然后及南。夫秦晋举义不后于东南, 且主张办法无不与南部相同, 今议和之说之所由来, 不外为尊重人道。然在南则尊重之, 在北则蹂躏之。彼官军过处, 焚掠淫杀, 无所不至, 有何人道可言。东南停战, 而使秦晋受天下之兵, 此无论如何本会所不能承认者也。是以本会除发布宣言书外, 议和使臣到后, 先用正式要求两方容纳本会意见, 于议和未开始以前, 先令秦晋两面清军停战, 如要求无效, 无论何地何时常以强硬手段对付之。旋由刘君基炎述北伐计划, 并宣明明晚间召集军人开组织敢死队, 以筹最后对付之策。众鼓手赞成, 军人激昂尤甚。次由河南咨议局代表报告河南近状, 大意谓京汉铁路横贯河南, 沿道皆有清军驻守。开封自各处独立后, 宝棻将各处巡防军调入防守, 而满兵储藏枪械甚富, 军队中可为我用者, 仅有新军, 而散在各处, 省城中仅有二营, 以故咨议局屡谋独立不克成功。现下有一线之望者, 惟有归德河南二府, 惟望援兵早去, 河南得, 则清兵之后援断, 并可接济秦晋民军, 天下大势定矣。”

陕西军政府还致电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电文指出:“清军第六镇由洛阳西上, 乘势猛攻, 敝军不支, 溃退潼关, 省中兵均赴西路与升允相持, 势难分顾。祈火速救援, 保全西北大局。否则, 敝省有失, 黄河流域全入虏手, 大局不堪设想。再和议万不可恃, 恐中袁贼缓兵之计。”孙中山接到陕西告急电报后, 立即电告袁世凯:“升允闻清帝辞位, 仍反对共和, 已破醴泉, 现攻咸阳, 省城危急万分, 请电尊处速救援。查升允实为民国公敌。前已承段军允借饷械助战, 惟虑不足应急, 更求速设法为援。”当时在南京的陕籍革命党人于右任以豫晋秦陇协会负责人的身份致电袁世凯, 指斥升允“涂炭西北人民, 扰乱五族之和平”, 要求袁世凯“一、已允接济者, 从速运陕。二、恳请再拨机关枪、野炮各数尊, 使张督奏破虏之全功”。时在南京的原广西都督沈秉堃也致电孙中山、黄兴、黎元洪及各省都督, 要求出兵增援西北, 以解陕西之危。

总的来看, 陕西辛亥革命从酝酿到举义直到最终结束, 陕省革命党人与他省尤其是邻近各省革命党人同舟共济, 相互联络与支持, 共同为陕西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要:陕西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陕西人的杰作, 周边各省的革命党人也对陕西辛亥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辛亥革命前的共谋, 二是革命中的共营。

关键词:陕西,辛亥革命,周边各省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六)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作为“光荣革命”的辛亥革命 篇3

《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

依照通行的历史学叙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派遣北洋将领冯国璋领兵讨伐,冯系袁世凯麾下,因此南下用兵了无战功,摄政王载沣请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但袁以“足疾未痊”为由拒绝。经过一番权变,袁世凯最终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全权节制前方军事,并进而掌握朝廷军政大权。袁对南方义军以及临时政权采取军事打击、政治和谈交叉使用的对策,对清廷则依违于要挟与拱卫之间,通过上述两手,牢牢把握着形势的主动权。

在袁世凯派遣唐绍仪进行南北议和期间,临时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此后又颁布《临时约法》,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现代中国肇始之际的国家体制当为共和国已成定局。鉴于当时形势,袁世凯选择了与时俱进,最终认同“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体制。在获得孙中山让权承诺之后,袁世凯费尽心机谋划如何促使清廷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并授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之权,也就是说袁氏临时共和政府的合法性来自清帝的“禅让”。袁世凯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即发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的布告,表明其政权在法理上受禅于清帝:“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远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这就在法理上否定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正当性。由此,在1912年2月13日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国事实上存在南北两个共和政府:

4月1日孙中山解职后,统一的共和政府正式成立。实际上,依照袁世凯的意思,统一的新共和政府既不是单方面来自清帝禅让(以及北京临时政府),也不是单方面来自南京临时政府,而是两者妥协或合作的结果,而袁则是南北统一的联结点。虽然袁赞同南京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政府的内阁组成人员也要经过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同意,但是,内阁的核心成员皆是袁氏亲信,首都仍设在袁氏的根据地北京,袁氏本人也没有到南京宣誓就职。袁氏实际上是以南方取“名”(法统)、北方取“实”(政权)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满足了他个人的权力欲望。抛却传统偏见,应当说,袁氏为国家统一表现出了纵横捭阖的政治协调能力和政治智慧。如果我们称共和政府的第一任总统为民国之父的话,从上面的分析只能得出如下结论:袁世凯是中华民国之父。

由此可见,在一百年前这个关涉现代国家构建的“立宪时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政治势力各自面临着是否认同“中华民国”的政治决断: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是一方,革命党人组成的南京临时政府也是一方,除此之外,还有并非无关紧要的第三方,即以隆裕太后、宣统皇帝为主要担当者的清王室,他们也面临着一次生死攸关的政治决断。所谓政治决断,关键不在于其客观上的生死,而在一个“理”字,即国家法统的转换,究竟是被颠覆,还是和平主动的逊位禅让,这个问题关系着中华民国的立国之本。在这个问题上,满清王室所作出的决断是光荣、勇毅和意义重大的,尽管一百年来清朝统治专制蛮横、劣迹斑斑,但在其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却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光荣”退位,为未来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留下一笔丰厚而富有生命力的遗产,不啻为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即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参与到革命建国和人民制宪的宪法主题之中,以自己形式上的死亡,与这个国家和民族共同赢得新生。

依据时下众多论者的轻薄之见,当时袁世凯居心叵测、精于弄权,隆裕皇太后以及幼帝溥仪,孤儿寡母,无所依靠,在诓骗和威逼下,为了保全性命勉强而被迫地同意退位。也许实际情况大致如此,但所谓历史的实情只是一层表面现象,而它们背后所蕴含着的可能是更为重大的历史真实,就这份《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来说,症结就是如此。政治历史的研究,其精髓乃是能够把握活生生的历史生命,体察历史之精神,而不是面对死物给予解剖,我们要关注掩埋在历史陈迹之下的真实而富有生命的真相。就情势来看,清帝逊位无疑是被动被迫的,但在情势和动机之外,还有更大、更为重要的历史真实。那些事关中华民国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是在清帝逊位这个古今之变的当口,伴随着清帝屈辱而光荣的逊位,以诏书的形式颁布天下的,其蕴含的意义因此就被镌刻在这个禅让于中华民国之“共和立宪国体”的历史铭志之中。

追溯起来,禅让退位在中国古已有之,历史传说中的尧舜禹主动禅让是中国三代以来盛传的政治佳话。但实际上禅让多是在权臣当朝、皇室羸弱之际被迫将政权转奉他人,例如东汉献帝禅位诏、曹魏元帝禅位诏、东晋恭帝禅位诏加上清帝逊位诏,有诏可考的共计十次。但是,清帝逊位却与上述前九次在本质上有重大不同,它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革命建国、人民制宪的内涵,把辛亥革命与晚清立宪这两条创建现代中国的路线联系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新的共和国和中华人民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份诏书是对传统王朝政权移交方式的一次革命,尤其对清王朝来说,是对此前数十年自己彷徨犹豫、虚情假意(或反对维新变法或歪曲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的一次自我否定和自我提升。

《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法价值

现代之共和国的立国之本,不是枪杆子式的农民起义、军阀篡国,也不是传统上的奉天承运、祖先佑护,而是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创制宪法而造就国家政权。就中国来说,现代中国的构建,虽然经历革命,但革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肇始之际革命作为动力因推动了这个国家的创建,甚至广泛发动了民众的积极参与(作为质料因),但宪法却是形式因,唯有通过宪法,一个现代国家才构建出来。既然《清帝退位诏书》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的塑造,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光荣革命”,那么其必然就具有宪法的价值意义。

《清帝退位诏书》总体上包括四份法律文件,除诏书外,还有三份是同日颁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和《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全文不过一千余字,不像《临时约法》是通过临时参议院正式制定的,而是按照传统上例行的皇帝退位程序下诏或颁布的。就其内容来看,它仅仅关涉退位缘由、政权传续、皇帝皇室优待条件和满蒙回藏各族优待条件。这份退位诏书何以值得被视为一部宪法性法律文件?因为它恰恰在“建国”与“新民”这两个宪法的基本原则上,回应了现代中国之“立宪时刻”的宪法问题,并弥补了《临时约法》在上述问题的相关缺陷或片面性,从而与《临时约法》体现的革命党人所开辟的革命建国道路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导入另外一条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的建国道路,以逊位牺牲的光荣方式,共同在肇始之际构建出一个现代中国和现代人民。

1.“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清帝退位诏书》正文全文短短369字,有三处涉及共和政体,全文如下: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首先,退位诏书明确表示,清室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此句宣示了这份退位诏书是将政权转让于一个立宪共和国,而不是传统上转让给另外一家一姓之王朝。这是诏书的核心内容和必要条件。如果从这一具有契约论蕴含的宪法视角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这份退位诏书的巨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打破了千年盛行的王朝帝制之循环更替的传统,实现了中国政治的古今之变,促使中国从王朝专制统治转变为一个现代的立宪共和国。

这份契约性的退位诏书的基本前提,是双方都认同“共和立宪国体”,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双方达成了共识:建立共和乃是人心所向。故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鉴于朝廷“重在保全民命”,故而顺乎人民对于共和立宪的诉求,清室皇帝才“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显然,这份诏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被迫退位,而是一份双方都接受并具有约束力的建国契约,具有宪法性法律的意义,即通过这份诏书,一举证成了基于民心的人民共和国之宪法性的根基。

从未来中华人民的国家构建来说,退位诏书中的“共和立宪国体”又是对于革命党人的“革命立宪”和王朝改革派的“改良立宪”的双重继承和超越,既继承和超越了革命党狭义排满的种族革命的立宪建国,也继承和超越了体制内顽固守旧于君主专权的君主立宪,而是将它们同归于一个立宪国体。这样一来,整个中华数十年来贯穿于体制内外相互对决的不同立宪建国(改制)运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并最终以和平方式安顿在一个最高的“共和立宪国体”之中。

其次,这份诏书为武装起义(革命)恢复了名义,并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参与了革命建国的历史进程。清室不再把起义视为叛逆、暴乱,而称之为“民军起事”,看到“各省响应,九夏沸腾,”诉求共和是“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对此,清帝愿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由此,起义的正当性就得到了退位诏书的正面认同。这样一来,这份诏书与革命党人的目标达成了一致与和解:革命是为了建国,凡是旨在构建共和立宪国体的武装行为才是革命,故而革命建国成为双方一致同意的基础。

虽然双方都认同革命建国,但革命党人采取的是一种激进主义的、暴力的非和平方式的革命建国。而诏书所申明的革命建国,却是和平方式的逊位,即将统治权移交、转让给南北两方通过“议开国会、公决政体”所确定的“共和立宪国体”,这分明承续着清室一脉的改良主义立宪建国的路线,只不过变君主立宪为人民共和立宪。也正因如此,这种和平方式的革命建国从另外一个方面弥补了辛亥革命建国的激进性和片面性,并通过具有宪法意义的逊位契约,把两种革命建国的方式融汇在一起,从而深化和完成了中华民国革命建国之构建。经由这场起于暴力起义,终结于和平逊位的“革命”,中国政治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古今之变,从传统帝制转变为现代民国。对于清室来说,这岂不是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如此结果,岂不是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着一种“中华人民”其来有自的政治智慧吗?

此外,从政治宪法学的角度看,这份退位诏书与英国光荣革命相比还有一个义理上的明显不同,即“权利”与“和平”之区别。英国未成文宪法以及古老的法治传统的基本精神是权利与自由,权利是英国宪法的基石。相比之下,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传统中,有关自由与权利的思想以及制度保障是极其稀少的,《清帝退位诏书》所表现出的核心原则也不是英国光荣革命的自由与权利原则,而是和平原则。面对着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革命激进主义,清王室最终选择了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将统治权转让给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力图由此避免频仍不断的战争烽火和生灵涂炭,这里包含着传统中华的不忍之心和忠恕体恤之道。正是在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革命激进主义蔓延扩展之际,《清帝退位诏书》反其道而行之,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了现代中国立国之宪法性法律之中,成为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精神。从革命建国到和平建国,《清帝退位诏书》并没有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通过昭示权利法案、凸显权利与自由原则而获得人民的拥护,而是通过昭示和平价值,以逊位禅让的方式,把一个现代共和国的宪法性蕴含呈现出来。

2.“袁世凯条款”与帝制复辟

《清帝退位诏书》正文中出现“袁世凯”名字共计三次:“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此句话显然强调了袁世凯在未来构建中华民国中的中枢作用。

对于退位诏书中的“袁世凯条款”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一般事后诸葛亮的史家多认为,袁世凯在退位诏书中修改草稿,突出和强化自己的权威,无疑是暗藏个人野心,为将来自己称帝埋下伏笔。上述所见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总的来说是片面的,既缺乏历史的客观真实性,也没有看到这个“袁世凯条款”的宪法意义。

从法理上看,这份退位诏书指派袁世凯负责与南方民军谈判商议,全权组织共和政府,召开国会,构建“共和立宪国体”。在此,“袁世凯条款”的宪法责任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授予袁世凯相当的政治权威,以保证中华民国的宪制得以实施,另一方面也制约着袁世凯的个人野心,即他的权力来自对这份诏书的宗旨之忠诚,一旦袁世凯背叛“共和立宪国体”,势必沦为民国之逆贼,窃国之大盗。如果说革命党人主导的南方政府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临时约法》之间,出于党派私利而刻意制造了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制度纠纷,从而为后来的《天坛宪法草案》之制定以及民国宪法的流产负有主要责任的话,那么袁世凯后来的帝制春梦则无论如何也是背叛了退位诏书的契约原则,蔡锷云南起兵护法显然具有捍卫宪法的正当性。

从中华文明的大势和古今之变的天命来看,洪宪帝制和其后的张勋复辟显然是错谬的,并不代表保守主义的真精神。晚清70余年的改良主义维新变法和立宪改制,业已表明这个帝制在内忧外患的危难形势下,已经没有能力凭借自己的王制权威进行彻底的改革,革命建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在辛亥革命的冲击和《临时约法》的砥砺下,清帝以和平逊位的方式结束了传统帝制的统治体制,通过契约性的宪法性文件,把权柄交付共和立宪国体,这才是真正的保守主义的宪法精神,以“革命的反革命”契约折冲或消弭了革命激进主义的片面性。由此,《清帝退位诏书》与《临时约法》共同构成了一组具有宪法性价值的法律文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国初元之际的立国根基。

这一组姊妹篇宪法性法律文件出场,传统帝制就必然要退场,这是古今之变的天命流转之正道,形式上清帝所代表的皇权王制彻底消失了,但其所保守的中华文明之遗产以及王制所维系的法统却活下来。王制之国转化为人民之国,满清帝制转化为共和立宪之中华民国,这才是古今传承的天命流转。鉴于此,任何企图复辟帝制的行为显然都失去了意义,尤其是缺乏宪法性理据。康有为、杨度乃至袁世凯所诉求的那种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理由”(ratio status),完全可以在这份退位诏书所达成的共和立宪的范畴内,进一步地予以制度性地落实。但是,帝制的复辟者们无视天命流转,宁愿要一个死魂灵的帝制旧皮囊,逆历史潮流而动,其旋即失败则是必然的。相比之下,梁启超、蔡锷、张謇等人却表现出卓越不凡的历史洞见和政治睿智,真正地把握中华历史古今之变的大道,曾经在机会尚存的时刻主张立宪君主制,但一旦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他们就与时俱进转而主张共和立宪,积极参与创制中华民国宪法,既反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激进主义,又反对洪宪帝制及张勋的宣统复辟。他们才是中华民国宪制的真正守护者。

袁世凯和张勋的两场帝制复辟的失败,为逊位王权的尊崇地位带来了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害。《清帝退位诏书》已经非常明确地将政权禅让于中华民国,因此,任何帝制复辟都是违约的倒退,既是对中华民国的背叛,也是对逊位君主的背叛。煌煌千年中华之灿烂典章礼仪、道德文学等等,本来完全可以为中华民国富有生命地传承,但是两次复辟却将这个原本在共和政治基础上具有着伟大前景的传统文化事业彻底毁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而革命激进主义在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同样未能保持中道,那些激进的中华民国的所谓捍卫者,大力蛊惑起人民的革命激情,以所谓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将逊位帝制的尊荣一扫而光。当军阀冯玉祥用刀枪把逊位清帝赶出故宫之时,这一标志性的武力行为不但严重违背了退位诏书的宪法性法律,而且也斩断了中华民国与传统帝制之间曾经通过退位诏书所发生的契约性联系,斩断了两个政治体之间的最后脐带,将这个王室所可能维系的传统文明之尊仪和光荣一起彻底消灭了。

3.《清帝退位诏书》语境下的“中华人民”

《清帝退位诏书》的另外一重宪法价值,就是“中华人民”在宪法学意义上的塑造。可以说,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享有这份丰厚的历史遗产。没有这份退位诏书,就没有延续清帝国法统的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统治260余年,造就了中国有史以来地域最为庞大的帝国疆域。但自鸦片战争以降,危机日趋深化。西方列强对于清帝国的边疆心存不轨,英国觊觎西藏,俄国图谋新疆、蒙古,日俄争夺东北。在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统治垮台之际,西方列强更是借机威逼利诱,加紧了分裂、蚕食中华疆土的步骤。当时满清贵族中就有人提出退出中土返回东北,建立满族政权,脱离中国以求自治,而肃亲王善耆竟然与日本浪人联合,试图劫持宣统皇帝,在东三省建立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蒙古上层王爷贵族内部也出现两派,一派受俄国唆使,试图投靠俄国寻求庇护,另外一派则要继续追随清室,克尽忠诚,此外,西藏的达赖喇嘛也在英帝国主义的挑唆下,煽动藏族僧俗群众发起“驱汉”风潮。总之,在南北和议、《清帝退位诏书》颁布之前,清帝国之疆域大有分崩离析之势。正是在此存亡危机之关头,清王室能够果敢地接受辛亥革命之事实,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连同臣民对于清王室的忠诚与臣服,和平转让于中华民国,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构建及其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帝退位诏书》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以清帝国之主人身份,稳定、安抚满蒙回藏各族之心,尤其是各族上层王爷贵族之心,以便将清帝国之全部统治权以及其法统,禅让于中华民国。这份退位诏书正文明确写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大中华民国。”此外,三个优待条件也旨在“和平解决”逊位让权问题,其中的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包括与汉人平等、保护其原有之私产、王公世爵概仍其旧等等,皆是处置清帝国之中华疆域传续给中华民国的妥当方式。为此这份诏书“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退位诏书颁布之后,旋即基本平定满蒙回藏各族上层贵族的离乱之心,善耆等个别满清贵族独立退守东三省的设想不攻自破,蒙古也平定了个别王公投靠俄国的叛乱,追随清帝归顺中华民国,而西藏出现的“驱汉”事件也随着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之创建,而失去了肇事、分离的理由。

退位诏书所宣示的“人民”,不同于《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代表革命党人理念的“中华人民”,也不同于立宪改良派所提出的“新民”,而是这个曾经作为满、汉、蒙、回、藏五族臣民之主的皇帝在逊位之际所宣示的“中华人民”,在法统上就具有传续帝制衣钵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其对于中华人民的塑造,对于中华民国疆域下的各族冶炼于一个政治文明的共同体,无疑具有着强大的说服力与感召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诏书,《临时约法》第三章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选派方式由各地方自定之”,才落到实处。

清帝和平逊位之举,从法统来看实际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契约性的整合,即在南北军事和政治势力之上,清帝将全部统治权禅让于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在这一超越性的国家宪制中,主权者乃是五族共和的全体中华人民,至于南北政权的领袖不过是人民的代理者,由他们组成政府治理现代性质的国家。显然,这份诏书对于中华民国的国体塑造和对于中华人民的人民塑造,其真实的宪法价值不亚于《临时约法》,它与《临时约法》构成了一组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宪法性法律,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这份诏书宣示的原则,可以说是对于晚近以来狭隘的革命建国的政治路线与衰颓的君主立宪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新形式的整合与升华。

结语:古今变局中的“天命流转”

现代政治与古典政治的最根本区别,就是人民主权的兴起并占据现代国家的主体性地位,即人民当家作主、制宪建国,过去的君主失去了绝对主体性的地位,统治者不过是受托依据人民制定的宪法治理国家,这就是现代政治的天道人极。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革命主义的公民角度,正面阐述和制度性构建了一个人民共和国的现代政治纲领,而《清帝退位诏书》则第一次从君主制的王权角度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光荣逊位”,主动顺应现代政治之道或当今世界潮流,把古典君主制的“天命在身”融汇于现代人民主权的新天命之中,成为这个新的现代政治之天命的尊奉者。如果仅仅囿于传统汤武革命的语境,把它们视为王朝旧制的一种天命流转,显然是低估了这份退位诏书的价值。

在《清帝退位诏书》中,古今之天命实际上达成了某种富有积极意义的和解,并留下了一笔可供后人开发的遗产——清帝以和平逊位的方式,把君主政权转让于一个新生的立宪共和国,由此弭平了两个断裂,一个是古今政治天命之断裂,一个是民族畛域之断裂。清帝的和平逊位,成就了现代政治的双重主题,即建国与新民,而在这一双重主题中,又实现了“革命的反革命”之宪法精神。此时所谓革命,不是革除一家一姓的帝王之命,不是革除满清异族之命,而是对于传统王朝政治的政权制度本身予以革除,所导致的乃是与古典政治完全不同的现代政治的兴起。这一新政治没有遵循法俄革命激进主义的方式,没有任凭辛亥革命的暴力逻辑恣意下去,清帝逊位所达成的契约性宪法性和解,使得英美立宪建国的光荣革命的图景在那个非常时期呈现出一线生机。这种“革命的反革命”,使得中国古今之变的天命流转具有了别一种意义。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篇4

㈠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质,认识大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能力目标: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通过历史材料、多媒体课件演示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问题,探究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来分析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受成功还是失败 。

3.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材料等,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再由教师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掌握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评价。这样,学生能从感知到认知,从认识到理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

⑴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⑵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在讲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内部官职的组成部分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两块知识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以及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问题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PPT上打出电影辛亥革命的剧照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第二课辛亥革命。本课的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下面,请大家先看一则简讯。上面这个是8月长春电影公司拍摄了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在片中主要讲述了国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贡献。那么请问大家请问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其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们到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

讲授新课:

㈠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的概念

师:大家初中的时候都有学习过辛亥革命这一课。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辛亥革命是

什么样的呢?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两句话给我简要的概括一下辛亥革命的概念呢?

生:回答

师:广义: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在讲述概念的时候,要向同学们解释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师:好的,同学们在这里老师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资产阶级革命派。因为这个是

必修三才会学习到的内容,所以在这里,老师向大家解释一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它与我们在专题一学习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派别,不过他们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可以用三个“要不要”概括:资产阶级革命派要革命,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是要改良,要保留清王朝的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起义的背景

师: 那么为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会发生辛亥革命呢?其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呢?我们在分析背景时候,往往要总政治,经济,文化这些一般背景进行分析。当然,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辛亥革命的爆发除了这些一般背景外,还有它爆发的特殊背景。下面,我们就来重点学习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

= 1 GB3 ① 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师:我们回顾一下在之前专题一学习过的内容。在专题一中,我们学习了2场战争以及

两条条约。即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严重加深转化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于19实行“新政”和1905年实行“预备立宪”改革。但是,清政府不过是行改革之名,行讨好列强之实。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暴露无遗。在这样的时代下,改良式没有出路了。于是只能够选择革命。这个就是我们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一个社会背景。

师: = 2 GB3 ② 经济、阶级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新政和宪政改革,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1895—19,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问题1:请问同学们,从这段材料中你们获取的主要信息有哪些?这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

哪些联系呢?

生:回答

师:好的,这段材料讲的时间范围主要是从是1894年到1913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段期间。这个期间我们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和宪政改革。我们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这使得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也就是我们第二个背景:经济、阶级基础。

师: = 3 GB3 ③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有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于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便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个时期,伏

尔泰、孟德斯鸠这批思想家的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就是章炳麟、陈天华和邹容。

章炳麟在19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陈天华于1903年发表了《猛回头》和《警世

钟》,邹容也于1903年发表了《论革命》。这些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为我们

的武昌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PPT上打出章炳麟、陈天华和邹容三人的图片)

师: = 4 GB3 ④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在阶级基础和民主革命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条件下,我们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加为了有效地组织革命运动,于是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PPT打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情况”表格)

成立时间

民称

主要人员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 宋教仁

湖南长沙

1904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上海

1906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湖北武昌

如上表所示,在全国纷纷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兴中会。

兴中会建立情况

ⅰ时间:1894年

ⅱ创立人:孙中山

ⅲ地点:美国檀香山

ⅳ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ⅴ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ⅵ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师:在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的形势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地域性强,力量分散,

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因此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为了增强革命力量,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于是第一个自称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应运而生。同盟会也是我们本子目学习的重点。(PPT上打出同盟会建立情况提纲)

同盟会的建立情况

ⅰ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ⅱ时间:1905年 东京

ⅲ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ⅳ成员: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ⅴ机关刊物: 《民报》

ⅵ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ⅶ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先生首次阐述了同盟会的十

六字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十六字政治纲领可以说是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其中的“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不是指所有的满族人。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因为三民主义在必修三我们将重点学习,所以在这里老师就给大家略讲一下。

问题2:在这里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和不是团体呢?

生:回答

师:同盟会之所以说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它有一个统一的革命

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政治纲领。以及拥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孙中山。这就是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团体,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师: = 5 GB3 ⑤ 军事基础:同盟会领导下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有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于是不断地发动起义。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等等,大大加速了革命的进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11年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七日)由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篇5

课表要求: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成立等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背景条件和过程;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最深刻的三次变革产生的时代因素。

(4)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2)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学会阅读,提升从历史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为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以及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法1:1924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方法2: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常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了。但在这以前,中山装曾经是中国男子最常穿的衣服之一。(请学生看课后阅读卡中的插图)它的创始人就是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衫等又不能充分表现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于是他就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把立领改称直翻领,前面开四个口袋,每个口袋加上一个"倒山形笔架式装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山装的基本样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口袋里可以放钢笔、书本和笔记本等用品,袋盖又使袋内的物品不易丢失。这套衣服一经孙中山提倡,就很快受到欢迎,后来还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除此之外,说中山装的样式还有特殊的含义在内。同学们谁知道中山装的设计过程中,赋予了哪些含义?这些含义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没有关系?等我们详细接触本课后,就会明白。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要求学生阅读 29——32 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 2——3 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1、兴中会和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创立者、地点、性质?

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辛亥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3、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

4、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意义是什么?

5、辛亥革命的结果如何?

6、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说明理由。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2、请几位学生根据33 页插图,表演当年兴中会会员宣誓的情景。(教师提示学生抓住“反清志士”的特点构思对白,即兴创作)3、10 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 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4、“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可参考课文进行启发分析)

小结、过渡: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二)、武昌起义(看一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1、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

(可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11 年10 月10 日;重要人物:金兆龙等革命党人;重要地点:楚望台军械库→武昌→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

2、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A、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 多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已经崩溃。B、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C、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最后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3、、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

【引导】课本上写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大家把第二年改为1912年,清楚的标记出时间。

4、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引导】当然,孙中山德高望重,众望所归,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好景不长,孙中山的大总统的位置就让袁世凯给占了,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就是辛亥革命整个过程的概括。那么,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前后桌讨论一下。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引导】(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 35 页“自由阅读卡”内容,从革命的目标和直接结果进行分析)

A、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直接结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却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美国总统曾经这样说过:“影响中国现代史最深远的三个人,第一是孙中山,第二是毛泽东,第三是邓小平„„。”毛泽东也曾经写道:“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中共十五大报告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你认为如何认识和评价孙中山更为恰当?

【思路】

可以先找好一个角度来论述孙中山的某个方面;也可以通过查找有关孙中山的史实资料,来评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最后形成一个小论文性质的内容,与大家交流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强化: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孙中山创建革命党的历史,其中讲到了创建兴中会,同盟会的情况,重点讲述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特别是和后来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进行了对照,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个纲领的理解。之后我们讲到了另一个问题——武昌起义,并重点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并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一历史事件做了分析,使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年

檀香山

2、同盟会:1905年

南京 革命纲领、机关刊物、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的评价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精挑细选:

1、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檀香山 B、武昌 C/日本东京 D、南京

2、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二、材料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胡绳《中国共产 党的 70 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 路。——《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 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

(2)结合材料三,谈一下你心目中的孙中山。

七、教、学后记

附:练习答案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

1、C2、D3、A

二(1)不矛盾。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 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教案及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本课的主线可以归纳为:准备——爆发——结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比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二是运用层次。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知识层次的东西已基本上能自己解决,像“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这个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而对于“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第二层次目标,则可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实现。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解说、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师在课堂上内,采用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就有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回答课堂提问,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本课“最佳学习小组”,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历史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精神,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网络平台教学法:知识容量大。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比较自然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3、问题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胜和集体荣誉感的特点,课堂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大部分问题的回答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4、讲述和竞答法:讲述历史小故事和问题竞答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学生按小组收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有关故事(可根据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各小组抽签分别准备)。

2、教师提出思考题:20世纪中国有哪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个思考题是各个小组都要准备的,并且要尽量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

3、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书籍名称等查找资料的途径。

4、学生课前明确分工,选出组长、发言人,主动查找资料,收集图片、照片、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解说词、制作课件等。组内交流,以便于上课时,能快捷调出所用资料;同时,要设计多种表达方式来归纳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编演历史剧小品。

5、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孙中山的画像及播放电影片断《辛亥风云》。设问:同学们知道孙中山的哪些事迹?孙中山为何被称为“国父”?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了解历史的真知。(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学习新课(1)故事擂台:

学生活动:组内指定专人讲述、专人协助播放图片、多媒体影音材料,或表演以增加故事的生动性。

第一组:讲述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孙中山弃医从政的故事。

(教师点评:这些史实说明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树立了胸怀大勇的风范)第二组: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讲述“孙中山上述李鸿章”的故事,讲述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的成立等。

(教师点评:这体现了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

第三组: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的故事,其中主要是武昌起义的故事。

(一边播放武昌起义的录象,一边讲述起义中的历史情节,烘托气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网络展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让学生找出宣布独立的省份,并圈出来。第四组:中华民国建立的故事,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统帝退位等。在讲故事时,教师要着重指出需要把握的重要历史事件: 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最先采取武装斗争的革命方式——资产阶级革命

创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或问:为什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学生要参与表达,要注意交流过多或过少的不足。)

引导学生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可用表格、图示或列举法)。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 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创立同盟会 1906年,发表三民主义

1906—1911年,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问题竞答

孙中山的名字从何而来?孙中山弃医从文值得吗?什么事件使孙中山意识到救中国只能用武力推翻清朝?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同年发生了什么战争?当时孙中山几岁?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面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这一年是农历什么年?中华民国是哪年成立?哪年哪个皇帝下诏退位?民国元年是公元多少年?中华民国第一位临时大总统是谁?中华民国推翻了什么政权?它又是如何巩固政权的?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何关系?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加以小结和点评:

1、组织规模、领导机构、政治纲领、机关刊物等方面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同盟会。

2、孙中山领导下,革命党人愈挫愈奋,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武昌起义的爆发,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成立。

3、要充分利用课本中“武昌起义形势图”,说明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已脱离清政府,标志着清政权已土崩瓦解。强调这里的独立是指脱离清政府的统治,不是从一个国家分离出去。

4、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组织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设计理念: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极大推动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它为民族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辛亥革命说成功,也行;说失败,也可以。理由充足即可。之后,教师总结: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并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也没有实现,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革命尚未成功,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的。

3.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之后,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成为现实,辛亥革命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激励后人继续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精神动力。以此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5.板书设计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准备: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二、爆发:武昌起义

上一篇:我敬佩的一个人我自己作文下一篇:年担保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