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2024-05-25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共9篇)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1

课题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等发明的基本史实。

2、了解创造源于生活需要,同时创造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3、了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后果,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学习重点

蒸汽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学习难点

工业革命的后果。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课前预习

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学习流程

预习检查-探究新知-训练巩固-小结提升-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环节、方法、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

【自主预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时代特征: 18世纪中期 到 19世纪中期 ,是世界_________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时期,________开始逐步确立。

2、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开始于18世纪中期(1765年)的______(国家)。

3、蒸汽机发明以后,首先应用于______行业,以后用于_________行业。

4、_____年,______(人物)又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类开始进入——“________”。

5、汽船、火车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后,使人类进入了“________”,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6、_________在1765年发明了珍妮机,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 ‚手‛被解放出来;美国的_________在18xx年发明汽船;英国的 _______ 在18xx年发明了火车机车。

二、思考: 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2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画龙点睛,启发学生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点拨教学法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实现人与历史的对话。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利用点拨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一、点拨教学的重点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走出了数千年循环轮回的历史旧轨,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结果及意义,内容较多,结构完整。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其中涉及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本课的重点内容。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评价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两种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肯定它的历史功绩。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者们看法颇不一致。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辛亥革命耽误了中国立宪制的建立,是乱中国之源,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有的认为辛亥革命造成了一个弱政权,结果导致袁世凯专权,意义不大,不那么美好,不是什么成功。持肯定态度的人较多。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功劳很大,推翻了秦以来建立并维持两千多年、到十九世纪使中国面临瓜分的君主专制制度,证明了中国人可以自己搞民主,建立民国;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作出了贡献;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所走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的趋势是沿着孙中山提倡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目标前进的。[2]9可见,辛亥革命的功与过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教学中硬性要求达成一致的看法显然束缚了学生头脑,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比如,我们经常套用阶级史观,认为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这种解释似是而非,并且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学生的质疑。有学生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修改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表现何其强硬,这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也会说“不”。有学者也指出,民主共和制的失败,缺乏现代文化意识是个根本问题。[3]28翻阅史料,发现连孙中山也意识到,包括革命党人在内,大家都想当官、当皇帝,一时间大家都当不了,才有了一个实现共和的机会,其实真正懂得民主、拥护共和的人很少。所以,在学生质疑和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启发,不仅能让学生领悟辛亥革命局限性的根源,也为他们理解民初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打下了基础。

再如,民国在制度设计上的硬伤。教材指出,《临时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那么《临时约法》体现了美国联邦宪法“制约与平衡”原则吗?如果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阅读教材,就不难发现,《临时约法》规定的是内阁制,议会权力过度扩张,总统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不完善。实力派袁世凯不可能接受国民党设计的这种一权独大、缺乏互信基础的制度,他采取暗杀手段解决矛盾。而国民党也没有通过司法途径谋求解决,孙中山选择“二次革命”,开启了在民主共和的框架建立后,继续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的先例。[3]4这背后的根源还是革命党没有及早完成从革命组织向民主政党转变的历史任务。

历史课从来不缺少史料,欠缺的是挑选史料、精心设问的方法和眼光。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简单,涉及诸如是谁摧毁了民初的宪政架构?辛亥革命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纪念辛亥革命等问题,如此点拨能帮助学生抽丝剥茧,接近历史的真相,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更符合培养历史思维的新课标要求。

二、点拨教学的设计

高中历史课堂能否打造成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助长”有机结合的生态课堂,关键在于点拨教学是否发挥“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拨乱反正、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暗为明和拨死为活等作用。

(一)根据教学环节确定点拨的类型

1.导入性点拨

即开始引入新课并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点拨,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奏曲。需要、兴趣、矛盾冲突、情绪感染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就“辛亥革命”一课而言,直接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介绍历史背景虽然全面,但难以让学生置身历史现场。笔者的做法是先呈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发动的武装起义地点分布图,然后提出质疑:武昌是个发动起义的理想地点吗?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四面受敌的省会城市起义能够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涉及历史背景,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加了思维含量,要求学生梳理史实与问题的联系,导入效果较好。

2.整体性点拨

按照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特别强调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整体研究和把握。整体性点拨就是教师在进入新知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大小标题、导语、知识结构图等从总体上感知教材,了解梗概和各目之间的关系,掌握整体知识的核心内容的粗线条的认知结构。例如,用单元知识框架表现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

3.重难点点拨

点拨教学最忌在处理教材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当我们在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攻坚排难。所谓重点,就是教材中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即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所谓难点,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障碍和心理、思维障碍,教师要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并以此带动一般,从而收到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点拨效果。例如,为突破对民初共和体制失败的认识,笔者引入“梁济之死”作为学生讨论的素材。

梁济(1858—1918),清末官员、学者,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曾力主康、梁的维新革命,鄙视旧势力的顽固不化。1918年11月10日以自杀警示国人,死前留下万言遗书《敬告世人书》,其中写道:“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绝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因辜负清廷逊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故愤慨而死。”又说:“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父先父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提问:梁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想以死达到哪些目的?民初哪些政事促使梁济发出“国性不存,国将不国”的悲叹?造成梁济之死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有人认为如果梁济对历史稍稍多一点信心的话,1918年他本是可以不必去死的。为什么这样说?

如此处理能以点带面,通过个案探讨引导学生感受民初体制转型过程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黑暗与进步并存的复杂历史面貌,从而全面认识辛亥革命带来的历史震荡。

4. 终结性点拨

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应点拨学生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一方面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水平上认识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串珠成线,前后连贯,形成系统,使处于发散思维中的学生回归教学核心价值观。

就“辛亥革命”而言,小结时引入学者的观点供学生讨论有助于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高屋建瓴地审视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的意识。例如,学者箫功秦认为,辛亥革命恰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大混乱的开端。辛亥革命之后的悲剧,就是形成了中国的碎片化,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123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与教材观点截然相反的观点往往能引起学生辩驳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重新梳理教材知识,主动归纳出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这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并不是推动历史的首选手段,而是最后手段。要创造一些制度增加社会的试错能力,培育多元的社会整合机制,帮助国家来完成社会转型,避免大的动荡。笔者认为,今天中国又处在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个人和民间力量都有责任来支持而不是摧毁国家权威以实现新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今天的我们值得从辛亥革命中吸取的教训。

(二)根据学生反馈确定点拨的时机

把握点拨时机,是使点拨精彩有效的关键。适时、适量、适度地点拨关系到师生对话的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现实及教育规律为起点,制定科学的启发策略,及时而准确地抓住启发问题的切入点,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知识的最佳生成点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

1.在学生失误时点拨,促使准确领悟

当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出现知识性错误而学生还没有发现时,教师如果不加理会,或者直接端出正确答案,学生不仅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一错再错。例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教材表述,学生经常回答成“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者“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于是,笔者诘问:什么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别是什么?中国的专制制度只有两千年的历史吗?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专制统治结束了吗?帮助学生梳理概念认识错误,并加以修正。

2.在学生困惑时点拨,在梳理中顿悟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难以使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以致认知脱节,思维受阻。例如,笔者提问:清帝退位可看成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吗?绝大多数学生说不能,因为“光荣革命”是英国的,怎么能和辛亥革命扯上关系呢。这时笔者利用旧知识进行点拨,让学生回顾光荣革命的过程,思考“光荣”两字的含义是什么?比较清帝退位过程和光荣革命的相似点。这样,通过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渡的桥梁,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为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即进入“最近发展区”,从而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因思维定势的干扰和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思维偏差。

3.在看似浅显处点拨,逐渐深化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等细节比较忽视,认为这些自己能看懂,不需要深究。然而时间涉及历史阶段分期和横向、纵向联系与比较,只有将同一年国内外发生的事件罗列在一起,然后点拨寻找其中的相互关系,才能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例如,辛亥革命前夕大事记可罗列如下。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日俄战争,立宪日本战胜专制沙俄;1905年同盟会成立;1906年慈禧太后宣布立宪;1908年光绪和慈禧去世;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保路运动兴起;1911年5月,清廷组成皇族内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提问:结合大事记,分析清政府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变成了所有人的敌人的?

从历史背景看,如果清政府真心实意搞立宪,如果富有政治经验和威权的慈禧太后没有在关键时刻去世,如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与民众沟通,辛亥革命还真不一定能发动起来。正是清政府在政治改革和经济政策上连续犯错,才把立宪派、民众、汉族官僚都推向革命派这边,制造了众多的敌人。大事记的集中呈现能防止学生跌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误区,看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数,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4.在思维盲点处点拨,厘清分析路径

学生的智力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在某一区域,由于认识水平、认知范围、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会出现空白区,有的学者称之为“盲点”。

例如,对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作用的评价,学生习惯使用“窃国大盗”这样的词汇,认为是他摧毁了民国初年的宪政架构。事实上,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史实的。第一,他在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减少了流血,避免了更大的社会动荡;第二,他是依法选出来的总统,不是孙中山“让”给他的。第三,民国后他的施政是得民心的。几年内就把被革命打乱了的财政重建起来,实现了收支平衡。[2]59第四,从戊戌维新以来,他就支持改革。如果反对党依法监督,他未必是个“假共和”。可以说,以实力及政治经验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国内外公认稳定中国的希望。倒是革命派对他不信任,从制定《临时约法》开始,南京临时参议院就没有听取和尊重袁世凯的意见。《临时约法》没有由当选总统袁世凯签字,而由前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签署。当选总统没有机会参与宪法文件的制定,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的荒唐![2]60可见,袁世凯对于创建民国是有功的,国民党对摧毁民初的宪政架构反负而有责任。

没有教师点拨,教材中隐藏的历史线索难以明了,学生就会片面地理解历史。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捕捉学生思维中的“盲点”,寻找清除“盲点”的途径和方法,巧妙提示,以点带面,把学生思维的“空白区”变为“生长区”,“盲点”变为“亮点”,为构筑新的“完形”、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2]马国川.告别皇帝的中国[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高中历史导学案之我见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导学案;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一、“导学案”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探讨保证教学质量的良好方法和途径。而“导学案”正是实现了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教师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因为参与了学习,知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编制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我们使用的“导学案”一般分为以下7个部分:

1.解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在我们编订的“导学案”中首先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包括识记、掌握、理解、运用各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另外还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知识,以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温故而知新,复习与本节课与关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运用了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如:在学习选修改革史《戊戌变法》时,我们设计的知识回忆是这样的:

①根据必修一,填写: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 )战争,签订了( );之后,列强掀起了(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自己表述漫画的含义(漫画:被撕碎的china)。

③根据必修二,回答: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有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④结合必修三,说一说,以下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等人的思想对19世纪末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严复在《天演论》和其他文章中指出,根据“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自然规律,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如果不发奋图强,就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我国同胞不应该消极坐等帝国主义侵吞,使中华民族淘汰灭种;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国贵自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他告诉人们,只要奋发图强,中国仍旧可以得救。严复的《天演论》在客观上起到了敲响警钟、惊醒同胞、激励民众、救亡图存的作用,所以在当时风行全国。

实际上通过以上练习,就为本节课准备了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进而减轻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压力。

3.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力求简洁明了,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线索浏览教材,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好并在课本上勾画,以此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知识关键词等的掌握,如中央集权制、男耕女织、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三足鼎立等等。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更好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4.知识延伸。现在教材的编写是“一标准多版本”,每一种版本都有其优缺点,为了加强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编写“导学案”时教师们应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吸收其它版本的优点,紧扣课标,厚积薄发,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5.合作探究,知识升华。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一系列问题集体展开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主要是老师讲授完本节内容后为了升华本节的知识而设计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普遍特点是跨度大,思维含量高。它往往涉及到几段课文,或者是全文,有的甚至跨章越节,即使是优生一般也难以轻松作出全面的回答,需要经过一番集体讨论后才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如:

(1)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假如当时北京的一位富家青年学生写了这样的一篇日记,你认为哪些内容不真实?

1919年5月10日——早晨,我吃过妈妈为我准备的西式点心,穿好昨天裁缝店刚送来的西服,坐上家里的汽车,准备赶往学校。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标语,上面写着“推翻袁世凯称帝”、“爱用国货”、“力倡民主、科学”、“还我青岛”等。这些标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使我热血沸腾,我决心也要改变自己。来到学校,看到很多被捕的同学回来了,我高兴地和他们拥抱。上课铃响后,一位老夫子抱着一本儒家经典上了讲台,之乎者也讲了一通,把我们讲得晕头转向。幸好第二节课,胡适先生给我们带来一个新消息——共产党成立了。我们都对这一消息很新奇,但对共产党还不是很了解。我在想,接下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篇日记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变化,但从时间上看有些事实真假难辨。由于它改变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在课上,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翻书、思考、辩论,兴致盎然,一反常态,将枯燥的历史记忆变为生活常识,这样通过探究,知识点很快就掌握了。

(2)你替这位学生想像一下,接下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为我们的民族复兴而努力?

运用后面的两个问题,过去的历史活了起来,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自然而然被激发起来,我们觉得这比硬给他们灌输僵硬的思想强得多。

6.巩固训练。巩固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有些题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总结。

7.学后心得。导学案最后,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将导学案收起,给学生进行解答和批阅。

三、使用導学案的实效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篇4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程 (__年版):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局限性。与 年版相比, 年版的课标关于本课有以下几点变化:

1、增加了“三民主义”的内容;

2、将“中华民国的建立”事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

3、更加重视学生的理性认识,要求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专题八《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实现中国政治、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皇帝倒了,辫子剪了”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推翻 封建帝制和转变社会风气的功绩。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的任务,也未使中国社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转型。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得“三民主义”、“武昌起 义”等词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主动学习历史的习惯还未养成,对历史的把握、分析、评价等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

【设计思路】

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确定“从专制走向民主”这个 主题,以“创设情境—探究学习—理性思考—情感升华”为线 索,围绕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事件,让 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 理 性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

2. 了解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革命志士为实现中国的民主自由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2. 领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艰巨和曲折性,珍惜民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2.难点 :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步骤一:导入:创设情境

1、展示天安门广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孙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事件确立了中国民主的方向?2、展示课题,简要解读课标要求,明确学习目标。3、让学生追寻辛亥革命的进程,根据时间轴回答有关事件。

创设出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设问,引起学生思考,也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时间

历史大事件

 

 

1894年

成立兴中会

 

 

19

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提出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2年3月

颁布《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设问:分析辛亥革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

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三民主义的内容。

 

 

的?

 

 

 

 

①给出三个材料:A.《时局图》B.清政府成为傀儡

 

 

 

 

的图片C.章炳麟、邹容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②引导学生归纳答案:

 

 

步骤二:背景:民主的风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2、探究: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内容有

哪些?

 

 

 

 

⑴关系: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⑵内容:①民族主义: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前

 

 

 

 

提)

 

 

 

 

②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缩小贫富差距。(补充)

 

 

 

 

⑶局限: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步骤三:过程:武昌起义

1、情景剧:让学生表演有关孙中山的情景剧,间接讲出武昌起义的经过,表现革命党人不屈不饶的精神。

2、演示武昌起义形势图。

课本剧激发兴趣。

 

 

1、中华民国的建立

引导学生

 

 

①展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图片,反映民国的

学习《临

 

 

建立。

时约法》

步骤四:

②简要介绍相关史实,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的主权在

成果:中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三权

华民国的

①重点突破:《临时约法》的内容

分立原

诞生

②提问:说说《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和思

则,认识

 

 

想?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

它否定君

 

 

内阁制

主专制的

 

 

3、清帝退位

作用,

步骤五: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结局

①展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清帝退位图片。

②教师讲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经过。

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结局。

 

 

1、学生活动: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都在经历着

 

 

 

 

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我是……,我的感受是……

让学生明

 

 

①角色:A.溥仪B.资产阶级C.英法美等列强D.农民

白同一历

步骤六:评价:多元评价辛亥革命

②引导学生代入角色,讨论、回答问题。

2、出示《清帝退位诏书》等材料,引导学生评价辛亥革命。

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②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主共和观念逐渐

史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培

养学生辨

 

 

深入人心;④促进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证的历史

 

 

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社会

思维。

 

 

性质。

 

 

步骤七:情感升华

1、孙中山的看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展示图片。中国共产党接过任务——追求新的中国梦。

3、作业布置:查资料,回答辛亥革命对今天有什么影响?

培养学生的使命感,拓展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二、三民主义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的建立(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清帝退位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1)意义(2)局限

【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研究心得 篇5

上传: 易明东

更新时间:2012-5-6 11:16:30

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基本理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构性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在心理表征过程。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主动地建构新知识或信息的意义。他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但教师的指导成分要逐渐减少,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走向自主学习便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选择。以教导学,是教学的铁律之一。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教师的“教”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在于自主、独立的学习。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是由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网络化的知识图表、多维度的问题组、多视角的情景材料、多元化的信息源等内容整合而成的导学助学系统。它立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具有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实质上是教师有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构建原则 1.探究性原则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的空间和时间。在学案导学平台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2.置疑性原则 “疑”是激发思维的线索,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对重要历史问题“自我设疑”,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3.主体性原则在学案导学平台的设计中,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点不仅要在学习活动的时间上得以体现,还要在以学生思维活动、认知过程为主体的这一更深层次上加以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关键,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实现陶行知所说的“六大解放”:大脑(思维)的解放,眼睛、耳朵的解放, 手的解放,嘴的解放,空间的解放。4.开放性原则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其次,是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教材,要实现本学科教材内容的扩展、跨学科综合和超时空联系。第三,是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时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应延伸到课前课后。第四,是空间的开放。课堂是组织学生学习,实施教学的主战场。但不能把学生封闭在课堂,要适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校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活动中训练各种能力,增长才干。5.过程性原则要改变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把学习的重心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学生自主探索上来,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

三、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框架设计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的基础,学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自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广泛研读各类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案。1.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1)导学性和助学性相统一。学案是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系统方案, 必须设计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和学习方法提示等内容。学案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既不能是教案的翻版,更不能取代教材。(2)目标的多样性和导向性相统一。学案是较全面的导学助学体系, 它的目标体系也具有多样性:辅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历史认识能力和学科基本技能。但在“兵分三路”同时,也要突出“主攻”方向, 学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这一中心目标。(3)完整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学案内容可根据导学、助学、训练(培养)、总结、评估(检测)等功能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学法提示、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结构(或知识图表)、辅助性问题组、释疑解难、教材材料解析、质量检测、资源库等项内容。(4)基础性与能力性相统一。学案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预习、自学与复习。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学案导学平台的框架结构(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法提示。这三项内容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2)知识结构(或知识图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论述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时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科学的知识结构,不仅把相对散乱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历史基础知识条理化、层次化和体系化;还提示了历史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益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与掌握,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泰安长城中学2011—2012学下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2-07-07 17:46:52)

转载▼ 标签:

教育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历史教师紧跟新课改步伐,加强理论学习,探索课改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和业务水平。

二、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学期初制定好详实的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加强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过程中针对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筹划。组内成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备课中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准确把握重难点,寻求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力争合理突破。细化教学各环节,科学预设、精心组织。备课组长及时收集各位教师的疑惑和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放到教研组工作会议上集体研究。备课组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3、抓好课堂教学不放松。

课堂教学是各项工作的重心所在。本学期,历史组教师继续围绕课堂教学做好研究。为紧跟课改形势,历史组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改革的新模式,初见成效。

(1)高一历史备课组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有:课前知识储备—课堂演讲—课堂检查提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构建体系。

高一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为宗旨。其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将班里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精心点拨,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课前演讲是以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为底稿,既活跃了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动手、都脑、动口的能力,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且教师注重了课堂知识的延伸,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2)高二历史备课组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有:前情检测—时事采访—新课解读—效果监测。高二课堂教学立足于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课堂中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和落实,同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高三立足于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紧跟高考形势变化,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结合我校学情,将一轮与二轮复习相结合,后期教学渗透热点问题,给学生整理归纳了十几个热点问题。其中,近代化史观、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古代改革回眸、阶段特征等问题在今年的高考中都有所涉及。

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加强历史选择题和材料题解析题的训练;强化答题规范、思路,力争更大幅度提升技能和成绩;做好导师工作,在学习的毅力、学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我校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一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教研室朱增兴主任、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在我校举行的市直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中,高妙丽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展示,得到朱主任和外校听课老师的高度赞扬,朱主任将模式的基本思路发表在泰安市教研网上,要求其他学校教师借鉴和学习。

4、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向外校的优秀教师、专家学习。

(1)组织组内教师参加了在泰安一中举行的高三二轮复习研讨会,并做了总结。(2)陪同王娟老师参加了泰安市历史优质课比赛,感悟颇深。

(3)申请并取得了市直历史优质课暨历史教学研讨会的承办权。活动举办期间,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的精神,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并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得到教研室朱主任和参与活动的外校教师的好评。

5、团结协作、勤奋进取

在探索教学模式过程中,组内教师团结合作、认真制定、反复修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泰安市历史优质课准备和评选期间,全组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切磋所选课题的教学,悉心指导参赛的王娟教师。由于大家白天的工作任务重,试讲大多放在晚上,但是老师们毫无怨言,积极参与听评课。王娟老师更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试讲,力求完美。最终王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的殊荣。

在平常的教研组活动中,全组教师按时参加。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认真研究,共同协商,相互指导和学习。

本学期,高妙丽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陈长征主任和王娟、魏婷、张全杰老师执教党员公开课,王伟老师执教历史组公开课。通过讲课活动,提高了大家的讲课水平,增强了自身素质。

6、课题引领、教研带动(1)以省级课题《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市级课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流程》为导向,深入课堂,加强教学研究。注重了解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注重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初步形成自己的模式和思路。

(2)课余时间撰写教育教学博客和论文,及时上传到新思考网教师成长博客,加强与群组其他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张春蕾和王娟两位老师的论文被评为市级一等奖。通过学习、反思、写作和实践,提高了本组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7、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学校群组“成长的足迹”作为依托,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高一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跟踪和指导。使历史课堂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三、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做好过程中的工作。

4、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6

【课前学生自主求知篇】

【课标导学】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难点预览】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教法和学法探索】“问题探究法和学案导学法相结合”

【课上师生互动生成篇】

一、孔子的学说

(一)、孔子其人:孔子小档案

年代:

出生地:

地位:

编著:

(二)、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表现: ①经济上:和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日益瓦解。

②政治上:衰微,诸侯争霸,制、制遭到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就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三)、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1)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和“”。①“仁”,即“仁者爱人”:

内容:

a.要求统治者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和任意刑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b.理解和______他人,以此调整___________,稳定。(人与人之间)实现途径:

必须遵循“________”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礼”,即“克已复礼”:

实质:

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___________制度。(即周礼)

实现途径:________

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____________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_____”。

评价:

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______的一面。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制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礼”的体现。

(2)提倡

含义:要求统治者,用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

2、哲学思想:对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放在优先的位置。

3、教育思想:

①教育原则上,主张“”。

②教育方法上,主张“”。

③学习态度上,主张

④学习方法上,主张把与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四)、影响(孔子思想及孔子):

(1)在当时:。

(2)对后世:之后经过形成完整的_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

(3)对世界: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具有重要影响。

(4)孔子被尊崇为____,受到后人景仰。

二、老聃与《道德经》

(一)、老聃简介:时期国人,重要的思想家,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通过《》一书流传下来。此书又称《》,总计约5000字,是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二)、老子的学说:

1、哲学思想:

(1)道:

①“_ _”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提出“__,_”的思想,剔除了“”的绝对权威。

(2)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_____的两面,可以转化。

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以。

此外,主张小国寡民、愚民政策,有消极影响。

(三)、影响: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___的哲学家.(2)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双基巩固篇】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1)“仁”(2)“礼”(3)“为政以德”(4)“有教无类”

A.(1)(2)(3)(4)B.(1)(3)(4)C.(2)(3)(4)D.(1)(2)

2、下列对孔子思想中“仁”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要求

B.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C.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少暴政以利于其统治

D.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4、以下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B.“忠恕”之道C.“守静”D.“天法道,道法自然”

5、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A.“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思想”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7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 “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步骤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方案的提出,正式宣告我国基础教育已

经翻开了新的篇章。新纲要对教师的作用与职责进行了明确,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人格的学生创设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环境,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高中历史课堂融入“学案导学”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操作流程,旨在为广大的教师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中历史课堂融入“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1.高中历史课堂改革的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课改中,笔者认为应该给学生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要重点突出学生在整个

课堂教学之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及早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型一般为“先自学后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法有着显著的不同。学生首先会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导学案进行预习,课上学生会对课前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拓展,

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堂之中。虽然相关部门对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明文的规范以及实施过程,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教学方案不能仅仅停留在规定以及条例上,抑或者是硬邦邦的理论阐释。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仅从表面学习“学案导学法”,要学会使用策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否则将很容易水土不服。

2.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新纲要明确对教师的作用与职责进行了明确,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学案导学”的模式之下,教师通常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虽然从表面上来说,这是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表现,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来自习,形成自己的想法,这更有助于学生成为自己主人,成为这门课的主人。但是,看似教师的工作变少了,活儿也轻松了,不过在这轻松的背后,教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心血。做一份合格的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对整个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对学生有更深的认知,要能够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做出一份更好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样教师花的时间只能是更多不会更少。

二、“学案导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之中的操作流程分析

1.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准备好的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为了让该学习法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该在课前将认真编写的学案发给学生。通过学案的发放,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学习目标,从而更加有效率的预习。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自学,如何高效率地自学,哪些问题是可以在课本中直接找到的,哪些是要通过知识点的链接才能获得解决方法的,哪些确实是无法解决的。

2.上课的开始,高中历史教师要对学生阐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单元及本科目中的地位如何。接着,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讨,对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对于那些需要通过知识点链接的问题或者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讨论以后确定最终的意见,选出小组代表。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之下,让学生代表依次发言,教师再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形成一致意见。

3.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成绩反馈栏,让每个学生看到现在的自己,学生可以自觉地和从前的自己进行比较,确实进步了,这种成就感便会使学生获取学习的内在动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篇9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有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 ,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 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 因此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较深入的理解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初步领悟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私人健身教练职业性质下一篇:五强一创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