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2024-06-08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精选6篇)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篇1

《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掌握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基本知识。

2.理解和运用

(1)从文本、网络等获取信息的能力。(2)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都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而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我们应继承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新课学习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1.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这是一次整顿图强的自救运动,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吏治腐败依旧,兼之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它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某些重要影响。新政的重点在军事方面,但编练新式军队却造成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二是革命党人争取了大量士兵。所以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却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2.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的概况

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斗争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破产和旧式农民战争的终结。面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挽救民族危亡并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孙中山身上。

(1)兴中会建立

他于1894年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教师:介绍兴中会的情况(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纲领、性质等):这是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2)同盟会

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革命者的拥护。

问题:请说出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革命纲领以及机关刊物? 教师:

①中国同盟会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革命纲领中的“鞑虏”在这里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孙中山解释为:“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孙中山选集》第69页),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的统治,这也 就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建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解决劳动者的贫困。可见,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③同盟会的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使民主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提问:“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三民主义,的含义码?你能找出‘三民主义,分别从哪条政治纲领发展而来吗?”

学生(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3.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

(1)同盟会成立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极力拥护清朝的反动统治,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3)多次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的军事准备)

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与其战友曾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到1911年(旧历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

提问:请大家看课文相关内容,请一位同学讲讲武昌起义。

1911年9月14日,湖北的两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进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组织起义领导机关。10月9日,因孙武等人的意外爆炸事故,计划暴露,起义领袖或被捕或出逃,革命处于群龙无首之状态,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于1911年10月10日率领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11日占领武昌,12日收复三镇。清朝统治处于名存实亡境地。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将由此开始的这次革命统称辛亥革命。

设问:武昌起义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机构?由哪些人组成? 学生:通过组成人员可以分析出湖北军政府本身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从一开始就成了革命党人联合包括封建军阀,旧官僚和立宪派所组成的政权机构。

设问:为何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学生:借他之名号召天下,他有军权,有实力,可以获取各省官僚的支持。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革命潜藏着失败的危机。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高潮)

武昌起义后得到全国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市宣布独立。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即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提问: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讨论后归纳:

通过临时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可以看出临时政府反对封建专制,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所以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提问:《临时约法》是什么性质的宪法?讨论后归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其内容体现了它的进步性: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观念;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与封建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着根本的区别;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与封建社会“万世一系”的世袭制、终身制具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它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带有浓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同时,仅靠一部约法无法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结果)

教师: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掌控形势,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但是袁世凯后来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原因。

学生归纳:

(1)帝国主义要扶植袁世凯做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也支持袁世凯。(3)部分革命当人将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同意议和。(4)袁世凯本人有重兵,有手段。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仅仅做了三个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后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但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那么,这场辛亥革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为什么?”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1.“成功”的革命

(1)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从上述意义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2.“失败”的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实行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同时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课堂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目标,做了一系列组织上、理论上、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推翻了2000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是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板书设计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2.概况

二、武昌首义 1.过程 2.影响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篇2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怎样理解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以最高统治者──王为核心和维护王、诸侯继统的王权专制制度。夏商周三代,王位世袭制历经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变化过程。

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他死后,其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君长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王位,从此开启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的王位继承,从启到桀共历13代16王,基本上是以传子为主。

商朝的王位继承也采用世袭制。从汤至纣,经历17代31王,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即兄死由弟继承,直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两种继承方式,直到商朝晚期才完全确立为传子制。

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基本承袭商朝晚期的传子制,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全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西周自武王至幽王,历11代12王。除个别外,都是父子相传或嫡长子即位。嫡长子继承制也开始在各诸侯国渐次推行。

由此可知,夏商周三代的王位世袭制度历经变革,最终确立了父子相传的继承方式和嫡长子即位的继统原则。这一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是三代宗法制度不断发展,特别是西周宗法制度高度强化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三代王权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西周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雄起,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这些变化赋予王位世袭制新的内涵,而最终随着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由维护王、诸侯继统的王权专制制度,进而成为以皇帝为核心和维护皇帝继统的皇权专制制度。

怎样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宗法制系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夏商周三代政治的最大特点是族权与政权合而为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法制构成了夏商周三代各种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是夏商周三代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它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夏朝是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创始时期,商朝的宗法制及分封制已有相当的发展。西周时期,宗法制及分封制日臻完备。

西周的宗法制有如下特点:其一,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明确规定在周王、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的诸子中,嫡长子是法定继承人,次子、庶子实行分封。其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周王的法定继承人嫡长子、嫡长孙一系的,为大宗。相对大宗而言,次子、庶子及其后裔,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及其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其三,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除了嫡长子继承相应地位的父位外,周王、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还要对其诸子(非嫡长子)实行相应地位的分封。这样,通过层层的分封,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政治等级。

西周的分封制也有其特点:其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西周初期,武王和周公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此后,在西周中期和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了为数不少的诸侯。其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通过分封王室子弟、功臣与姻亲建立诸侯国,以树立屏障,拱卫王室。其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将土地连同当地的居民(庶民、奴隶)分封给诸侯,而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履行为王镇守疆土、出兵助王作战、交纳贡赋、助王救灾和按期朝觐述职等义务。其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因此,有的当代史学家称西周的分封制为“宗法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诸侯之间兼并战争激烈,周王室地位日趋衰微,分封制随之破坏殆尽。

对于西周推行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应当看到:在当时的情况下,宗法制形成的严格宗族等级秩序,可以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从而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安定与团结;而西周实行分封制,可以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西周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王朝,这一制度显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西周实行分封制,对于开辟与建设新的疆域、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

2.商朝规定:可以治理方国但必须效忠于商王和定期向商王纳贡的封爵是()

A.相、卿士 B.侯、伯 C.相、侯 D.伯、卿士

3.西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成王 D.周公旦

4.西周王朝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幼子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

(二)能力提高

1.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2.我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

①王位世袭制度②皇帝传承制度③诸侯分封制度④血亲宗法制度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三)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引自《孟子》

材料二 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引自(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何在?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学习“典章制度”一类的历史知识

“典章制度”,主要是指各类制度、规定、纲领以及条约等。从小的方面说,“典章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从大的方面说,则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分封制、王位世袭制等。

由于各类制度、规定、纲领以及条约等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在一定历史时期起过重大作用和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学习“典章制度”一类的历史知识,就应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沿革变化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等角度加以把握。例如对“分封制”的掌握,应知道它是周王朝为巩固国家统治而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各级贵族,它的沿革变化是西周承继夏商分封做法而发展至完备,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破坏解体,它的历史作用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王朝等。

(二)例题解析

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解析: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答案为C。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的内容不符,只有C项“巩固周王朝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

本目的。

(三)学习拓展

西周的宗法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想想看,“尊宗敬祖”和“认祖归宗”对于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自展才华

学会整理历史知识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正确理解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关知识的联系,是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至要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如何整理学过的历史知识呢?这就需要同学们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把分散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建立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须知,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加工和整合的知识,才能熟练掌握。下面就以“西周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为例,做一个知识结构图:

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西周政治制度基础的是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均依据于嫡长子继承制。而由嫡长子继承制构建出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试想一下,对所学历史知识经过这样一个加工整理,掌握还能不巩固吗!相信同学们会总结出比这更好的学习方法。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殷鉴不远

出自《诗·大雅·荡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即夏朝的灭亡,就是殷朝的前车之鉴。夏王朝不仅有很长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但是,它最终还是被商汤的军队所推翻。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直到东周时期,人们仍然感到震惊。孔子认为:夏桀暴其民甚,因而身杀国亡。司马迁也说:“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管子·牧民篇》则总结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岁月悠悠,如今,“殷鉴不远”的用意多用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前人失败之事。但其昭示的深刻寓意和历史教训却是永远的。

读了这篇历史随笔,你想到了什么?读史启思,学史益智,这可是历史

学习的真谛!

(二)历史回响

陕西周公庙遗址发现西周大型墓葬群

2004年3月以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钻探,目前已钻探出大型墓葬19座。在墓地外围多处地点已发现甲骨760余片,经初步辨识有甲骨文420余字,其中有周公字样者4片,并有几片记载周王活动的刻辞。

周公庙遗址是周人发祥地周原的一部分,大型墓地的发现将为寻找和确认西周王陵、西周都城等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迄今发现的诸多迹象表明,周公庙遗址大型墓地是一处迄今所知周代最高等级的墓地,周公庙遗址很可能是周公的采邑。就其多处发现甲骨而言,很可能成为西周的“殷墟”,对研究中华文明史、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等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新华网西安2004年6月11日电

(三)书目网址

1.戴逸、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夏商周部分),海燕

出版社,2000年

2.http:///(中国先秦史网)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1、地位:《鸦片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得到潮流”的开篇。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全书的重点。

2、重难点: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讲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

(2)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通过讲述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方法以讲授法、问答法为主,辅之以图示法、讨论法、比较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多媒体设备.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一段资料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视频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讲述内容】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老师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好,时间差不多啦!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的给大家归纳一下呢?好,···同学,你的手举得高高的,肯定是胸有成竹。老师在ppt上打出了一个表,你可以根据图表的提示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填图表。

···同学很不错,归纳得很准确,请坐。

老师在给大家梳理一下表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

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想打后面的敌舰,当然还需要转一圈啦!

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而英国的胃口也大。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实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两者矛盾纠结,战争必然爆发。

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而中国的自然经济能够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这些工业品,加上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其产品成为了典型的“滞销品”“破鞋”,没有人要。运也白运,当然如果白送的话,中国人民还是会礼貌接受的,不要白不要嘛!相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药材”等物品,尽管有些是奢侈品,价格昂贵,但在西方却是“香饽饽”“畅销品牌”,可能还是免检产品呢!这样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13——1831年中英贸易的图表反映)。

通过正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鸦片走私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通过三则材料展示鸦片走私的危害: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材料一 吸毒人数:200万掠夺白银:3—4

说明:①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困难

材料二:烟馆里正在吞云吐雾的中国人(图片)

反映:②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反映:③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答案即三则材料的三点危害)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该会采取什么行动?假如你

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组织禁烟工作。于是林则徐到

广东领导禁烟运动。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利益自我

华民族

统治,但

精神,故他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 设问:(1)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牺牲爱国精神。)(2)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英雄?(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他指挥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

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

看法?

由学生思考回答后,最后得出结论:

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不法英商游说英国政府,抓住这次机会发动对华战争。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打着保护中英贸易的旗号,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争的过程略)

地图动态显示

鸦片战争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

1841年英军扩大战争——1842年战争结束

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最后指出: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暴劫掠者获胜。

启发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呢?最后得出:不仅清政府的腐败是其重要原因,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然接着讲述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也同样引用以下材料概括内容、分析危害。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此后别的国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体均沾”。

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先后与中国订立类似的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设问: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概括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要阐述“半殖民”和“半封建”的内涵。并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最后教师强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请同学讲述他所了解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点明这只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原因和鸦片战争一样,是为的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1857年底,英法联军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广州很快陷落。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不得到更大的侵略权益是不会甘心的。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随即进逼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

2、《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教师引导学生看《天津条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新增加了哪些内容?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以分析概括指出以下几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通商口岸多达10个;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尤其是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但由于英法不满足既得侵略权益,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对洗劫圆明园,可引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段描述:“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指出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为人间奇迹的宫殿就是北京的圆明园。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的。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也最后变成了一片瓦砾。圆明园惨遭焚掠,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文化史上无法估计的损失。侵略者不仅毁灭了驰名世界的皇家园林,而且毁灭了不可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他们的暴行曾受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严厉抨击。侵略者的罪行,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唾弃。

3.《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北京条约》时,应根据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主要指出以下几点:

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增开天津为商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从原来的东南沿海一带扩张到了北方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腹地,这就使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大量主权,为列强控制京畿重地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关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规定,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又作了准备。并简单介绍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关于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最后指出第二次的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本课小结】

结合“本课要旨”部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发生了,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国的爱国军民在不断进行着英勇的抗争,中国历史也已经掀开谋求社会进步的不懈探索。

【教学预测】

在理清本课主要知识脉络是,需要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只有师生合作愉快,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预测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2、虎门销烟(1)起因:鸦片走私(2)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2、鸦片战争的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2)《南京条约》附件——《虎口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3)中美《望厦条约》

(4)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2、《天津条约》的签订

3、《北京条约》的签订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篇4

1.基础知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其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商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1、商王的权利是有限的;

2、附属国的自主权相对大;

3、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高于皇权,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⑤影响: 积极: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A.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表现;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2.宗法制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⑤作用:1、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史分封制的基础。

3、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九鼎)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目的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篇5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

前提的。

(1)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2)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需的货币资金。(3)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4)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5)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即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证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所带来的影响:(1)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世界市场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在客观上也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互相联系。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是以侵略、掠夺和奴役的方式实现的。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

C.英国开始“圈地运动”D.凯伊发明飞梭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丝纺织业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二)能力提高

1.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证明()

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得到解放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

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机器B.作坊C.工场D.工厂

4.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B.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三)延伸拓展

1.“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这句话的意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2.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3.英国的生铁产量在1720年为25 000吨,1840年增至139 640吨。这种变化说

明()

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

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4.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

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四)模拟练习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于()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扩大

C.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D.市场的不断扩大

2.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是()

A.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易销B.新兴的工业,新技术易于推广

C.政府严格限制,必须首先突破D.传统工业技术经验积累丰富

3.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这证明()

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得到解放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首先发生在()

A.英国B.美国C.法国D.荷兰

5.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开始形成

C.影响人们社会经济地位,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形成

6.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

A.圈地运动结束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完成D.“日不落帝国”形成

7.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材料三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史实是什么?“震撼旧世界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哪

一重大变革?

(2)写出18世纪“把热变成机械运动”的发明家。

(3)大批手工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去”后,又到了何处?变成了什么人?

(4)通过分析上述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科技的作用。

9.阅读下列摘自《共产党宣言》的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

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造成的主要影响。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可以概括为“三部曲”。

1.读,解题的前提

①读懂材料。通过粗读,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通过带着问题细读,理解材料的观点,提取有效信息,把握作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②看两头。材料的两头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介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这些说明性文字,其中某些方面可能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可能隐藏

着解题的有关信息,有一定的启发性。

2.找,解题的关键

①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价值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上。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要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将设问置于材料中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进一步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方面。③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3.答,解题的归宿

①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作出限制,如“不得摘抄原材料”、“依据材料„„”、“评价材料的观点”、“比较材料”等,这些都要注意。②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③注意运用史观。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释的最高要求,在高考中呈上升趋势。运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④答题要简明。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问什么答什么,不可涂涂改改,答非所问。语言要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可滥用文学语言。⑤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

值小,则要简答。

(二)例题解析

例1: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解析:“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的是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

──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

200多种商品进口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开始采用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种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

一倍。

──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

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解析:本题围绕18~19世纪中期的英国农业政策组织材料,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对第(1)问来说,掌握颁行“谷物法”的时间和材料二明确提出的重商主义政策是答题的关键,因为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其所保护的是土地贵族的利益;第(2)问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贸易政策的变化,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判断,此时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回答第(3)问,可根据材料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去分析变化的原因。

(1)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保护国内市场。(2)变化:从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到自由贸易政策。原因:“谷物法”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3)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建立资本主义大农场;改进农

业生产技术。

(三)学习拓展

“工业革命”是不是“革命”?

“工业革命”的概念出现于18世纪末。当时人们对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因而以“革命”一词加以表述。在他们看来,“工业革命”一词的科学性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发现,“工业革命”所指的那些变化经历了长时期的准备,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于是,他们对“工业革命”一词的科学性提出异议,认为像这样一个延续了近百年的历史过程,用“革命”一词定义不太合适。在这些学者看来,“工业革命”所指的那些变化并非突变,而是渐

进的,因而不能称之为“革命”。

你怎样看待上述这种说法呢?

四、相关信息

(一)学术前沿

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几个概念

近年来,史学界对“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等几个概念进行了

探讨。主要有如下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产业”与“工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两个概念。产业指物质资料生产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而工业则指“产业”中除农业之外的生产事业。所以,工业革命不包括农业变革,而产业革命则是工、农和交通运输业各生产部门的共同变革。英国进行的是产业革命。

有的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的过程,包含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革命则是指世界性的生产技术上的飞跃,是生产技术领域内的变革。两者之间有区别,工业革命产生了近代工厂制度,特别是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而技术革命引起的变化并未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是量的变化。

(二)历史回响

世界经济现代化已经历了四次浪潮

在过去300年里,世界经济现代化共经历了四次浪潮。前三次浪潮导致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四次浪潮正在促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每一次经济浪潮都是由重要发明和技术创新推动的,相应的制度创新导致经济形态的转变,世界经

济中心随之发生迁移。

第一次浪潮主要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农业革命和运输革命,其中工业革命是第一次浪潮的核心。在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里,只有极少数国家成为赢家,少数国家紧紧跟进,多数国家仍然停滞在农业经济阶段。1820~1870年间,英国成为欧洲经济

增长最快的国家。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870~1913年间。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欧洲大陆和北美,而不再是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技术为基础,以煤、蒸汽机和机械化为特点,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科学为基础,以电、内燃机和电气化

为特点。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1946~1970年间,包括工业化国家的黄金时代和农业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主要的技术创新领域有:人工合成技术、电子工业、工业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航天工业等。在此期间,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大大快于美国,劳动生产

率和人均GDP接近美国。

第四次浪潮发生在1970年以后。前三次浪潮都是由工业革命推动的,第四次浪潮是由知识革命推动的。工业革命导致工业比重的上升和农业比重的下降,知识革命导致工业比重的下降和知识产业比重的上升。所以这次浪潮具有经济革命的性质,而且波及全球。第四次浪潮的知识革命,包括科学革命、高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学习革命和国家创新体系等内容,预计发达国家的第四次浪潮大体将在2020年前后结束。

(三)书目网址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贝克·威尔姆斯著,路国林译:《自由与资本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 /(中国高中生网)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篇6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

概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形成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文革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民主和法制遭践踏

(三)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政治重建、发展和不断完善时期,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②正式形成: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职能转变:不再代行 全国人大职权,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195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八字方针(长、互)④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⑤1982提出十六字方针(长、互、肝、荣)

2.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需筹建新中国(任务)b.时、地、人:1949.9 北平,代表具有广泛性 c.内容 ①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原因?它规定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规定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能够代表人民暂行人大职能,它所通过的《共同纲领》也就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副)主席、任命总理外交部长 ③规定首都、国旗、代国歌、纪年 d.意义: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背景 ①《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②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产生和经济建设的开展,召开全国人大的时机成熟 b.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内容(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①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意义: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2)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d.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e.意义 ①政治: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经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调动人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原因: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目的:为解决民族自治问题,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c.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 ②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发展:5个省级自治区(内、新、宁、广、西)d.意义(1)政治 ①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统一(2)经济:利于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对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a为民族区域自治,b为特别行政区)

(1)社会制度: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2)实施群体:a少数民族聚居区,b港澳台同胞

(3)主要作用: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祖国和平统一(4)享有权力:a有一定自治权,b有高度自治权

6.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历程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资政新篇》: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等 ②维新派:申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革命派:倒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④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②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高、最低)③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 ④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⑤抗战时期: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 ⑥1945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 ⑦1945《双十协定》:避免内战,保证自由、民主权利 ⑧1946重庆政协会议: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⑨1949人民政协会议《共同纲领》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联系拓展:必二经济史、必三文化史:1966--1976及1978后国际形势、中国外交、经济建设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1.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a.背景原因 ①根本: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危险,且个人崇拜严重 ③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并助长毛的错误b.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c.教训 ①克服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新时期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a.背景 ①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③平反冤假错案,为开展法制建设奠定政治基础 b.措施:加强全面立法工作 c.意义: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完善政协制度:1982“十六”字方针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建立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

a.背景:两岸长期分裂,统一愿望迫切,中国政府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方针 b.过程 ①1979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即“叶九条”,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c.内涵: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制度,是主体;港澳台实行资’制度,是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性质 d.意义 ①政治: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可行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经济:利于促进我国社’现代化建设;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 ③文化: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香港回归 a.问题由来 ①1842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②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③1898趁列强瓜分中国之狂潮,强租新界99年 b.问题解决 ①198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方案解决香港问题,双方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回归意义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是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为澳、台问题的解决提供成功范例 ③创造了以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2)澳门回归 ①1987.4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99.12.20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原因 ①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法律依据:中英、中葡《联合声明》④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系祖国,渴望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原因 ①统一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 ②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③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b.表现 ①七九停火:1979《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停火 ②倡议三通:通邮、通商、通航 ③八七探亲:1987台湾当局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打破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④九二共识:1992年l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⑤1995年后李登辉等台独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两岸关系陷入困难,但两岸经贸往来仍在不断加强 ⑥和平之旅:2005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接见,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新发展

4.(1)历史上台湾与大陆曾经历哪三次分离哪两次回归?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怎么出现的?答:①1624荷兰侵占台湾;1661—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1895甲午战败签《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③1949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台湾,与大陆人为分离(内因:中国内战遗留的产物;外因: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的结果)。(2)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何本质不同?答: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上一篇:接触网工区班组建设总结下一篇:用善行滋养你的心灵